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闲暇教育

闲暇教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对职教生的闲暇教育

社会服务系陈苏梅

【摘要】闲暇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闲暇教育正越来越引起重视。语文学科与闲暇联系最密切,语文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一个人的闲暇生活的质量;丰富而充实的闲暇生活对语文素养的提高亦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注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闲暇教育,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闲暇教育功能,准确诠释语文新课程标准。

【关键词】闲暇、闲暇教育、语文学科、教育功能

目前,闲暇及闲暇教育问题正越来越引起理论界的重视。学者们就闲暇时间与闲暇教育的含义、闲暇教育的任务、目标、闲暇教育的途径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就职业教育而言,如何在某一具体学科的教学中渗透闲暇教育则仍然是个空白。而这一问题的探讨对于完成闲暇教育的任务,实现闲暇教育的目标则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拟就职教语文学科与闲暇生活的关系及如何渗透闲暇教育作初浅探究。

一、职教生闲暇教育现状

最近几年,随着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学校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而生源质量日趋下降,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内动力,积极性不高。职校生与初中生、普高生相比,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自主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多,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也较多,同时,学生的课业负担也远不如初中,闲暇时间明显增多。而这些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不稳定期”或“狂飙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渴望与人交往,自控能力差,认知能力增强,但易固执己见,情感易冲动,喜欢模仿,有时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如打架斗殴、吸烟、酗酒、早恋、泡吧、夜不归宿等。特别是一些违法犯罪的发生也往往出在学生的闲暇时间。再加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竞争激烈,学生家长忙于工作,很少过问子女,在学生的闲暇时间,很容易造成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失控。调查显示,职校生对课余闲暇生活的总体评价认为“一般”的占62.8%,“无聊”的占19.8%,从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的课余生活平淡,活动内容单调,19.8%同学课余无所事事,对自己所能支配的时间不太满意,因此,职校生的闲暇生活极其令人担忧。如何合理安排学生的闲暇

生活,提高闲暇生活质量,让学生拥有一个适合他们休息、娱乐、成长的闲暇空间,实在是重要之至。做好闲暇生活的指导,加强闲暇教育,理应是教育界当务之急的问题。

二、闲暇教育的意义

其实闲暇对于每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早在2000多年前,《学记》就曾有个精辟的论述:“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爱因斯坦在对人的从业和闲暇现象研究之后,惊人的发现“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更直接:只有当孩子每天按照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全面的人。

什么是闲暇呢?什么又是闲暇教育呢?闲暇是与工作或生产相对应的概念,也称为不生产的消费时间或休息时间,人的生理和精神需要在闲暇中获得满足,正如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认为的那样,闲暇是“从活动中获得自由”,“是一种自我控制的自由状态和休闲状态”。正如美国的教育专家曼蒂所说,闲暇教育一般认为是“向人们传授有关各类闲暇活动的知识和技能,或通过安排娱乐项目和课外活动对人们实施教育的过程”。通俗地说,就是告诉人们如何有价值地、明智地利用闲暇。

一般认为,闲暇教育是指导人们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的教育。关于闲暇教育的任务,在美国有两派主张。一派以里查德·克劳斯为代表,认为闲暇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娱乐技能技巧,把重点放在学校的具体娱乐科目和活动上,诸如游戏、各类体育活动、户外消遣活动、音乐、戏剧、舞蹈、绘画、娱乐、比赛等等。通过闲暇教育,既应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的闲暇价值观念、也要在符合个性需要的前提下,向他们传授一些利用闲暇时间的技能与技巧,使他们逐渐掌握一些交际技能、文艺技能、体育技能、旅游技能和鉴赏技能等,满足他们精神上的发展和享受之需要,从而使其个性得以充分自由地发展,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精力充沛、生活愉快的社会公民。

职教生闲暇教育,就是引导广大职教学生树立科学的闲暇教育观,养成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的习惯、技能和技巧,从而提高闲暇生活质量的一种教育。尤其是上个世纪80年代后,西方闲暇教育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进入了我们的视野。闲暇教育正在蓬勃发展,闲暇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到人们的观念中。

二、语文学科与闲暇生活的关系

语文学科与闲暇的关系最密切,这可以从语文学科课程性质看出。试以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例,该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中指出课程性质与地位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由语文课程性质不难看出,语文教学具有如下功能:⑴基础工具功能。主要表现为它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⑵文化传承功能。因为祖国语言是祖国文化的载体,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就是学习祖国文化的过程(当然,这里既有继承,也有批判)。⑶审美教育功能。因为选入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部分是文质兼美的作品,且相当一部分是蕴含丰富审美趣味的文学精品,语文教育的过程相当程度上是学生感悟文学形象、陶冶审美情感、提高审美能力的过程。⑷思想品德教育功能。⑸智力开发功能。等等。

语文教学的这一系列功能是其他任何学科教学难以望其项背的。它不仅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而且对于丰富人的闲暇生活,提高闲暇生活的品味具有重要意义。从语文教学的工具功能来看,它能提高人的读写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一个爱读书、善于读书的人,其闲暇生活一定是充实而美好的;而一个不仅爱读书,而且爱写作、善于写作的人,其闲暇生活则更充满创造的快乐。另一方面,一个善于倾吐自己心声并长于倾听别人发言的人,定能与别人很好沟通并受到别人的欢迎,进而可能比一般人拥有更充实的闲暇生活。

从语文教学的文化传承功能来看,语文教学可以提高人的文化素质,这对于提高闲暇生活的品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化素质高的人精神生活一般都很丰富,往往爱好旅游、收藏、阅读等有益身心的活动,并能自主地、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闲暇时间。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人从名胜古迹旅游归来,大呼上当,说:没意思,花钱买罪受而已!难道那些名胜古迹真的没有看头吗?非也,根本原因是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不高,缺乏欣赏以碑文石刻为代表的人文景观的的语文基本功。俗话说:俗人勿旅游。这话虽是针对旅游说的,但却道出了文化与闲暇关

系的真谛。

从语文教学的审美功能看,语文教学最有利于人们“为了欣赏自然、文学、艺术的各种形式作好准备”(斯宾塞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指导人们欣赏自然、文学、艺术的文章,更有大量的文学作品,它们都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有助于人们在闲暇中从事欣赏自然、文学、艺术等各种形式的活动。

从语文教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看,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和闲暇道德观。它能使学生明白闲暇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会科学地选择闲暇方式,自主地安排闲暇生活;树立高尚的闲暇道德观,不做有损于他人和社会的事情。

至于智力开发功能,这是所有学科共有的功能,虽然也与闲暇有密切联系,这里就不再论述了。

语文教学对人的闲暇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在闲暇教育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另一方面,闲暇对语文教学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没有丰富的闲暇生活,就没有高层次的语文素质。

可见语文对闲暇时间的依赖最强。可以说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得法”,仅有课堂语文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课外语文学习的补充。说“补充”是采用了现成的说法,其实不够准确。因为实际的情况是,语文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课外的语文学习。这里所说的课外语文学习,主要不应是学校规定的学习,而应是在教师指导之下的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行为。强调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前者是人为地加重学生的负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只有后者才真正有利于学生提高语文素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精神上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主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读写听说的内容,并用自己的心灵去观察、思考、体验,这样的语文学习,才是摆脱了功利主义的素质教育。总之,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需要有大量的闲暇时间来保证,没有充足的闲暇时间,学生便不能做游戏,不能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不能自由地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观看自己喜爱的影视剧。这样一来,学生的知识面必然狭窄,对事物的认识必然肤浅,词汇量必然贫乏,想象力必然羼弱,思维必然缺乏创造性,语言的体悟能力、表达能力当然也就不高。三、让语文教学成为职教生闲暇教育的主渠道

充足的闲暇时间对个体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并不必然导致人的素质提高,也并不必然导致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要发挥闲暇时间的个体发展功能,必须重视闲暇教育。有鉴于此,有学者提出开设闲暇教育课程。然而这一建议一直未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我们认为其原因主要在于:国外重视闲暇教育的国家,大多数也没有开设专门的闲暇教育课程。它们虽然对学校闲暇教育的目标提出明确要求,但从实施的方式看,多以渗透为主,即并不把闲暇教育发展成为一种额外附加的、单独的课程而使现有的课程再被塞得更满,而是通过其他学科的教学来实现闲暇教育目标。应该说,以渗透为主要方式进行闲暇教育是可行的,也是科学的。在这方面,美国波士顿大学的詹姆斯.怀特有着比较精辟的认识,他指出:闲暇教育必须是每一位教育者的任务,不论他从事的是哪一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只有每一位教育者都具有闲暇教育的意识,并将这一意识融会于整个教育观念和具体教育行为中,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才不仅仅是“理想、职责”等等。詹姆斯这番话表明,进行闲暇教育并非只是哪一门学科,哪几位教师的事,而是所有学科、所有教师义不容辞的事。能否将闲暇教育观念渗透到各科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关系到学生个性能否获得全面发展。应当说,詹姆斯的认识是到位的,它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长思之。

总之,各科教学都应重视渗透闲暇教育,语文学科尤其如此。。具体而言,有下列三条原因:⑴语文教育中有着非常丰富的闲暇教育因素;⑵语文教育对闲暇的依赖最强;⑶在全部中小学阶段,语文课时最多。总之,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学而言,语文教学最有利于开展闲暇教育,也最需要开展闲暇教育。可以说,语文教学是闲暇教育的主渠道。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语文学科与闲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那么把语文教好了,不就自然实现了闲暇教育的目标了吗?如此看来,还要谈闲暇教育干吗呢?我们认为,语文学科虽然与闲暇有密切关系,但如果语文教师不具有闲暇教育的意识或不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闲暇教育,语文学科的闲暇教育功能也必然大打折扣;闲暇对语文教学的巨大促进作用也必然发挥不出来。更何况,就目前语文教学现状看,应试教育的痼疾仍未消除,“题海战术”仍在盛行,“少慢差费”仍然存在,提倡重视闲暇教育,庶几可以令一部分语文教师从更高层次上思考问题,为学生的长远发展着想,也为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谋划。

看看那些教育大家,早已在无形之中,把闲暇教育贯穿在文化教育之中,看看孔子游春就是最好的闲暇教育,在轻松的游玩中引导学生思考真正的生活,是身心愉悦的有闲暇的高质量生活。西南联大的刘文典教授开设的《文选》课。刘老先生讲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讲哪算哪。有一天,他讲了半小时课,突然停下了:“我不上了!请诸位改在下星期三晚上七点半到操场来上课。”大家都觉得非常奇怪——他为什么现在不上,要等到下星期三,而且要等到晚上七点半,还要在操场上呢?回宿舍一查日历,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有满月,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你想想,草地上,学生们围成一圈,他老人家端坐其间,当头一轮皓月,大讲《月赋》,俨如《世说新语》里的魏晋人物,这有多美妙!四川大学教授蒙文通的考试课。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学生出题问先生。你提个问题,他就知道你的学识程度怎么样,当场断定你本学期的成绩是多少分。更有趣的是,这个蒙先生是在川大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里考试。你问得好,他猛吸一口叶子烟,请你坐下陪他喝茶,然后对你提的问题详加评论;问得不好,当场请你走人。学生是又紧张又感兴趣,思忖着自己能不能留下陪蒙先生喝茶。

这两堂课,绝就绝在它的不拘一格、随心所欲,表现的是大学教师的真性情,是一种自由不羁的生命存在形态。因此,它给予学生的就不只是知识,更是生命的浸染、熏陶。所以能否把闲暇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学识素养尤为重要。

如前所述,语文学科与闲暇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文学科不仅最有利于开展闲暇教育,而且也最需要开展闲暇教育。接受了良好闲暇教育的职教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自我决断能力,他们的课余生活丰富而充实,他们的思维敏捷而富于创意。而这一切,将会迁移到语文学习之中并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们相信,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闲暇教育不仅不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必将有助于减轻语文学科负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并为职教学生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四、在职教语文教学中渗透闲暇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以上分别从语文学科与闲暇的关系、闲暇教育的实施方式等角度论述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闲暇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那么,具体到操作层面,应如何进行呢?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渗透闲暇教育,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但我们认为,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实施策略,以下几个问题似乎应引起语文教师的注意:

首先,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一方面要相信学生具有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可能性,一方面要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闲暇时间,要尽量少布置、不布置语文课外作业。只有硬性规定的课外作业少了,学生才有可能享受闲暇,在闲暇中学习语文,在闲暇中发展包括语文能力在内的多种能力。知名语文教育专家程红兵先生说过:“……事实上学生的成长,不仅仅限于学习上,学生们的正事不仅仅限止在课业上,而且‘三闲’(闲话、闲事、闲思—笔者注)特别是我们老师所认为的‘胡思乱想’里面就很可能孕育了创造的细胞,一遇时机,它就将萌芽破土,迅速成长,有句话说得很好,需要是创造发明的母亲,那么玩耍则是创造发明的父亲……”

其次,在不忽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同时,要充分重视它的人文性。通过加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审美能力。其中,审美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为审美活动是高质量的闲暇生活的主要内容,无论是欣赏自然、文学还是其他各种艺术,都需要比较强的审美能力。在这方面,我们的语文教育做得是远远不够的,总体上是重视实用性,忽视发展性;重视语言教育,忽视文学教育。有鉴于此,我们呼吁,语文教学中应尽可能少些分析,多些感悟;少些讲解,多些诵读;少些实用,多些审美。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曾充满深情地说:“就我而言,感觉上得最好的语文课,是我给学生读小说、诗歌、报告文学等课外读物的时候,或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课文倾泻出来的时候;而在学生心目中,这样的语文课也是他们最盼望甚至最神往的—-不必死记硬背‘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之类的‘名句’,不必苦苦琢磨‘圆规很不平’究竟是借代还是借喻之类的问题,不必老惦记着‘这篇课文是考试重点’之类的提醒;有的只是心灵的舒展、情感的流淌和思想的奔涌!

第三,要将语文教学和生活结合起来,和娱乐结合起来,和休闲结合起来。语文来自生活,反映生活,服务于生活,语文教学理应与生活相结合。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尤其容易为丰富多彩的娱乐、休闲活动所吸引,语文教学如能和学生娱乐、休闲相结合,必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并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反过来又会影响学生的闲暇生活,使语文学习向闲暇延伸。具体来说,有这样几个方面值得一说:

1.要引导学生写自己的闲暇生活、说自己的闲暇生活,表达自己对闲暇生活的感受,在说和写中帮助学生提高在闲暇中的自我决断能力,树立正确的闲暇观念。例如,着眼于对学生进行闲暇教育并提高其语文能力,我们可以让学生说、写如下话题:“怎样度周末”、“快乐的双休日”、“难忘的一次旅行”、“我的业余爱好”、“我最喜爱的一种动物”、“我爱唱的一首歌”、“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等等。

2.语文教师应特别注意观察、了解职校学生当下的闲暇生活,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闲暇生活的引路人。如教师在了解学生闲暇生活的基础上可组织学生对正在热销的青少年读物进行评论,对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展开讨论,对即将播映的精彩影视剧进行介绍,对即将举行或正在举行的体育比赛进行预测或发表观感等。 3.教师尤其应注意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激发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兴趣。对于课外读物的兴趣,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更在于提高人的修养、品味,丰富、充实人的闲暇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许多作家在回忆自己如何走上创作道路的时候,都特别提及年轻时看过哪些课外书,如何从这些书中得益。作家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记取。

第四,在坚持以教师为主导的情况下,要设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变讲堂为学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圣陶语);要重视好的语文习惯的培养,使在语文课上学到的种种方法成为终身以之的习惯。强烈的主体意识、过硬的自学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语文学习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也对一个人能否拥有丰富而充实的、自主支配的闲暇生活起决定作用。

【参考文献】:

1.贾改莲《关于我国闲暇教育问题的初步思考》,《中国教育学刊》1996年第2期。

2.程少堂《重视闲暇教育促进素质发展》,《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年第3期。

3.庞桂美《论闲暇教育与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年第3期。

4.殷向东《减负?闲暇教育摭谈》,《中学教育》2000年第7期。

5.冯建军、万亚平《闲暇及闲暇教育》,《教育研究》2000年第9期。

6.庞桂美《我国闲暇教育述评》,《中小学管理》2000年第10期。

7.陈桂生《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