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高中数学:2.1.1映射与函数 第一课时

高中数学:2.1.1映射与函数 第一课时

高中数学:2.1.1映射与函数 第一课时
高中数学:2.1.1映射与函数 第一课时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渤海高中高一数学教案时间:2017年9月14日

课前导学(三)。

3、学生提出的困惑. 现的漏洞。

3.解决学生的

问题,并达成共

识。

生对所展示

习题进行评

价。

3、质疑、解答。

习中遇到

的困惑。

3. 做、议讲、评给出如图所示的对

应:

其中构成从A到B的

映射的个数为

( )

A.3

B.4

C.5

D.6

1、展示课件

2、巡视学生

完成情况,

让学生更准

确的认识映

射。

3、抽查记忆

情况。

1、独立完成课件

例题。

2、抽象归纳出映

射的概念。

3、背会映射的概

念。

通过具体

映射体会

映射的概

念,会判断

对应是否

为映射,是

否为一一

映射。

3分钟

思考1:判断课本

P34-35,例4、例5、

例6、例7的对应哪

个是映射?哪个函

数?

思考2:1、已知映

射+

→R

R

f:,

1

2+

→x

x

1、巡视学生的

完成情况。

2、对学生的展

示和评价要给

予及时的反馈。

3.要对学生不

同的解题过程

和答案给出准

确的评价,总

1、学生先独立

完成例题,然

后以小组为

单位统一答

案。

2、小组讨论并

展示自己组

所写的答案。

3、其他组给予

在具体问

题中,探

索映射与

函数之间

的关系,

挖掘内在

规律、发

现数学的

本质。

10分

高中数学 映射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1

2.3 映射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映射的概念、表示方法; 2.使学生了解象、原象的概念; 3.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对应图示了解一一映射的概念; 4.使学生认识到事物间是有联系的,对应、映射是一种联系方式。 教学重点:映射、一一映射的概念 教学难点:映射、一一映射的概念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I)复习回顾 在初中学过一些对应的例子(投影); (1)对于任何一个实数,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和它对应; (2)对于坐标平面内的任何一个点,都有唯一有序实数对(x,y)和它对应; (3)对于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唯一确定的面积和它对应; (4)对于任意一个二次函数,相应坐标平面内都有唯一的抛物线和它对应。 (Ⅱ)新课讲授 一.实例分析 1. 集合A={全班同学},集合B=(全班同学的姓},对应关系是:集合A中的每一个同学在集合B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姓. 2. 集合A={中国,美国,英国,日本},B={北京,东京,华盛顿,伦敦},对应关系是:对于集合A中的每一个国家,在集合B中都有一个首都与它对应. 3. 设集合A={1,-3,2,3,-1,-2},集合B={9,0,4,1,5},对应关系是:集合A中的每一个数,在集合B中都有一个其对应的平方数. 三个对应的共同特点: (1)第一个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在第二个集合中都有对应元素; (2)对于第一个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在第二个集合中的对应元素是唯一的. 二.抽象概括 1.映射的概念 两个集合A与B间存在着对应关系,而且对于A中的每一个元素x,B中总有唯一的一个元素y与它对应,就称这种对应为从A到B的射映,A中的元素x称为原像,B中的对应元素y称为x的像,记作f:x y 注意:(1)映射有三个要素:两个集合,一种对应法则,缺一不可; (2)A,B可以是数集,也可以是点集或其它集合。这两个集合具有先后顺序:符号“f:A→B”表示A到B的映射,符号“f:B→A”表示B到A的映射,两者是 不同的; (3)集合A中的元素一定有象,并且象是唯一的,但两个(或两个以上)元素可以允许有相同的象;例:“A={0,1,2},B={0,1,1/2},f:取倒数”就不可以构成映射,因为A中元素0在B中无象 (4)集合B中的元素在A中可以没有原象,即使有也可以不唯一; (5)A={原象},B {象}。

最新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映射的概念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映射的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映射的概念,会判断一个对应是否为映射; 2.正确区分映射与函数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渗透特殊与一般的思想; 2.类比函数概念,得出映射的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知函数概念是映射概念的生长点,了解知识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更好地从整体上系统的掌握知识; 2.强化类比的思维方式; 3.开阔视野,体验数学的抽象性,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心理基础. 【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映射的概念;把握映射与函数的属种关系.难点:明确映射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问题:判断以下对应是否为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 A={平面内周长为5的所有三角形},B={平面内所有点},f:三角形→三角形的外心. (幻灯片操作:注意标题“问题的提出”上有触发器) 提问1:什么是函数? 答: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惟一的元素y和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叫做从A到B的一个函数,通常记为y=f(x). 提问2:上述问题中哪一点不符合函数的概念? 答:函数概念中对集合A,B要求是非空数集,而上述问题中A为平面内周长为5的所有三角形,B为平面内所有点,A和B都不是数集,仅这点不符合函数的概念.导语:尽管A和B不是数集,但这种一般集合之间的对应在数学中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把这种一般集合之间的单值对应称为映射,本节就来研究一下映射的概念和性质.板书课题映射 二、学生活动,建构数学 提问3:你能否举出一些一般集合之间单值对应的例子?

学生交流: 1°对于任何一个实数a ,数轴上都有惟一的点P 与之对应; 2°对于坐标平面内任何一个点A ,都有惟一的有序实数对(,)x y 与之对应; 3°对于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惟一确定的面积与之对应; 4°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有惟一确定的学号与之对应. 探究:我们班全体同学组成的集合为A ,全体同学的学号组成的集合为B ,那么A 中的元素与B 中的元素之间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呢? 对于A 中的每一个元素,在B 中都有惟一的元素与之对应.(板书) 三、数学理论,数学运用 (一) 映射的概念 一般地,设A 、B 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A 中的每一个...元素,在B 中都有惟一.. 的元素与之对应,那么,这样的单值对应.... 叫做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mapping ),记作“f: A →B ”. 这个定义蕴含映射的4个特点: (1) 有序性,从A 到B 的映射与从B 到A 的映射属于不同的映射;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精品教案(完整版)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精品教 案(完整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三. 学法与教学用具 1. 学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 教学用具:投影仪. 四.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你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吗? 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互相交流. 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2.接着教师指出:那么,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9个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所有的正方形;

(5)海南省在2004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 (6)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 (7)方程2560 -+=的所有实数根; x x (8)不等式30 x->的所有解; (9)国兴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的全体.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9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9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 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4.教师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 用小写字母,,, a b c d…表示.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集合中元素有 什么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 三大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 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高中数学函数的零点和最值

函数的零点 1、函数零点的定义: 对于函数y=f(x),我们把使f(x)=0的实数x 叫做函数y=f(x)的零点。 方程f(x)=0有实数根?函数y=f(x)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函数y=f(x)有零点 注意:零点是一个实数,不是点。 练习:函数23)(2 +-=x x x f 的零点是( ) A.()0,1 B.()0,2 C.()0,1,()0,2 D.1,2 方程f(x)=0的根的个数就是函数y=f(x)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个数。 方程f(x)=0的实数根就是函数y=f(x)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方法:①(代数法)求函数的零点就是求相应的方程的根,一般可以借助求根公式或因式分解等办法,求出方程的根,从而得出函数的零点。 ②(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y=f(x)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练习:Ⅰ求零点 ①y=x 3-1, ② y=2^x-1, ③y=lg(x 2-1)-1, ④y=2^|x|-8, ⑤y=2+log 3x Ⅱ结合函数的图像判断函数f(x)=x 3-7x+6的零点 Ⅲ判断函数f(x)=lnx+2x 是否存在零点及零点的个数 2、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 例,当a>0时,方程ax 2+bx+c=0的根与函数y=ax 2+bx+c 的图象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练习:如果函数f(x)= ax 2-x-1仅有一个零点,求实数a 的范围。 3、零点存在性定理: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 内有零点,即存在c ∈(a,b),使得f(c)=0,这个c 也就是方程f(x)=0的根。 例1:观察二次函数f (x)=x 2- 2x - 3的图象: ① 在区间[-2,1]上有零点_______; f (-2)=_____,f (1)=_____, f (-2) · f(1)___0(< 或 > 或 =) ② 在区间[2,4]上有零点_______; f (2) · f(4)___0(< 或 > 或 =) 例1图 例2图 例2:观察函数 y = f (x)的图象: ①在区间[a ,b]上___(有/无)零点; f (a) · f(b)___0(< 或 > 或 =) ②在区间[b ,c]上___(有/无)零点; f (b) · f(c)___0(< 或 > 或 =) 练习:①判断函数f(x)=x2-2x-1在区间(2,3)上是否存在零点? 4、函数最值: 最大值:一般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1)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x)≤M ;(2)存在x0∈I ,使得f(x0) = M ,那么,称M 是函数y=f(x)的最大值. 方法: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判断函数的最大(小)值 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配方法)求函数的最大(小)值 利用图象求函数的最大(小)值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 ,b]上单调递增,在区间[b ,c]上单调递减则函数y=f(x)在x=b 处有最大值f(b);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 ,b]上单调递减,在区间[b ,c]上单调递增则函数y=f(x)在x=b 处有最小值f(b). 练习:①函数 f (x )= )1(11 x x --的最大值是______ ②函数f (x )=ax (a >0,a ≠1)在[1,2]中的最大值比最小值 大2a ,则a 的值为______ ③设a 为实数,函数f (x )=x2+|x -a|+1,x ∈R. (1)讨论f (x )的奇偶性;(2)求f (x )的最小值. ④已知二次函数f (x )=(lga )x2+2x +4lga 的最大值为3,求a 的值.

{高中试卷}高一上数学各知识点梳理:映射与函数[仅供参考]

20XX年高中测试 高 中 试 题 试 卷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期:

5、映射与函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请将所选答案填在括号内) 1.下列对应是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的是 ( ) A .A =R , B ={x |x >0且x ∈R},x ∈A ,f :x →|x | B .A =N ,B =N + ,x ∈A ,f :x →|x -1| C .A ={x |x >0且x ∈R},B =R ,x ∈A ,f :x →x 2 D .A =Q ,B =Q ,f :x → x 1 2.已知映射f :A B ,其中集合A ={-3,-2,-1,1,2,3,4},集合B 中的元素都是 A 中的元素在映射f 下的象,且对任意的a ∈A ,在 B 中和它对应的元素是|a|,则集合B 中的元素的个数是 ( ) A .4 B .5 C .6 D .7 3.设集合A 和B 都是自然数集合N ,映射f :A →B 把集合A 中的元素n 映射到集合B 中的元素2n +n ,则在映射f 下,象20的原象是( ) A .2 B .3 C .4 D .5 4.在x 克a %的盐水中,加入y 克b %的盐水,浓度变成c %(a ,b >0,a ≠b ),则x 与y 的函数关系式是 ( ) A .y = b c a c --x B .y =c b a c --x C .y =c b c a --x D .y =a c c b --x 5.函数y=3 23 2+-x x 的值域是 ( ) A .(-∞,-1 )∪(-1,+∞) B .(-∞,1)∪(1,+∞) C .(-∞,0 )∪(0,+∞) D .(-∞,0)∪(1,+∞) 6.下列各组中,函数f (x )和g(x )的图象相同的是 ( ) A .f (x )=x ,g(x )=(x )2 B .f (x )=1,g(x )=x 0 C .f (x )=|x |,g(x )=2 x D .f (x )=|x |,g(x )=? ??-∞∈-+∞∈)0,(,) ,0(,x x x x 7.函数y =1122---x x 的定义域为 ( ) A .{x |-1≤x ≤1} B .{x |x ≤-1或x ≥1} C .{x |0≤x ≤1} D .{-1,1}

必修1映射经典习题(含答案)

映射例题答案: 例1、在下列对应中、哪些是映射、那些映射是函数、那些不是?为什么? 设A={1,2,3,4},B={3,5,7,9},对应关系是f(x)=2x+1,x属于A 设A={1,4,9},B+{-1,1,-2,2,-3,3}对应关系是‘A中的元素开平方’ 设A=R,B=R,对应关系是f(x)=x的3次方,x属于A 设A=R,B=R,对应关系是f(x)=2x的2次方+1,x属于A 解析:1、是一一映射,且是函数 2、不是映射(象是有且唯一) 3、是一一映射,且是函数 4、是映射,但不是函数,因为B中不是所有值在A中都有对应。 例2、设A={a,b,c},B={0,1},请写出两个从A到B的映射 从A到B的映射共有2^3=8个: (a,b,c)→(0,0,0); (a,b,c)→(0,0,1); (a,b,c)→(0,1,0); (a,b,c)→(1,0,0); (a,b,c)→(0,1,1); (a,b,c)→(1,0,1); (a,b,c)→(1,1,0); (a,b,c)→(1,1,1)。 例3、假设集合m={0 -1 1} n={-2 -1 0 1 2} 映射f:M→N 满足条件“对任意的x属于M ,x+f(x) 是奇数”,这样的映射有____个 ①当x=-1时,x+f(x)=-1+f(-1)恒为奇数,相当于题目中的限制条件“使对任意的x属于M,都有x+f(x)是奇数” f(-1)=-2,0,2 ②当x=0时,x+f(x)=f(0),根据题目中的限制条件“使对任意的x属于M,都有x+f(x)是奇数”可知f(0)只能等于-1和1 ③当x=1时,x+f(x)=1+f(1)恒为奇数 f(1)=-2,0,2 综上①②③可知,只有第②种情况有限制,所以这样的映射共有3×2×3=18个 例4、设集合A={-1,0,1} B={2,3,4,5,6 } 从A到B的映射 f满足条件:对每个X∈A 有 f(X)+X为偶数那么这样的映射f的个数是多少?

高中数学必修1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 全册教案 目录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1.2.1函数的概念 §1.2.2映射 §1.2.2函数的表示法 §1.3.1函数的单调性 §1.3.1函数的最大(小)值 §1.3.2函数的奇偶性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2.1.1指数(2) §2.1.1指数(3)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2)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1)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2)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二课时)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三课时)§2.3幂函数 §第2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1)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2)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3)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 课标要求: 本章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使学生感受用集合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 性、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对象,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概念,本章把函数作为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来学习,强调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运用函数概念建立模型的过程与方法,从而发展学生对变量数学的认识 . 1. 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掌握某些数集的专用符号. 2. 理解集合的表示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 4、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6. 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 7. 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 8. 学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理解函数符号y=f(x)的含义;了解函数构成的三要素,了解映射的概念;体会函数是一种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并熟练使用区间表示法 . 9. 了解函数的一些基本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分析法),并能在实际情境中,恰当地进行选择;会用描点法画一些简单函数的图象. 10. 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11. 结合熟悉的具体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奇偶性和周期性的含义,通过具体函数的图象,初步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 12. 学会运用函数的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 13. 通过实习作业,使学生初步了解对数学发展有过重大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了解生活中的函数实例. 二. 编写意图与教学建议 1. 教材不涉及集合论理论,只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从而体会集合语言的简洁性和准确性,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材力求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数学知识,通过列举丰富的实例,使学生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并掌握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 教材突出了函数概念的背景教学,强调从实例出发,让学生对函数概念有充分的感性基础,再用集合与对应语言抽象出函数概念,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同时有利于培

高中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映射与函数1

第二讲 映射与函数 [知识要点] 1.映射有关概念 2.函数定义,定义域、值域 [能力训练] 1. 合B A ,的并集{}321,,a a a B A =?,当B A ≠时,),(B A 与),(A B 视为不同的对,则这样的),(B A 对的个数为( )(199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 (A ) 8 (B ) 9 (C )26 (D )27 [解法一]:若{}321,,a a a A =,则满足题意的B 有:{}{}{}{}{}{}{}; ,,;,;,;,;;;;321323121321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φ=即这时的配对个数有:8)(3323130333=+++C C C C C ;仿此,若{}21,a a A =(或{}{}3231,,,a a a a ),满足题意的B 的个数,即配对个数有:12)(2 2120223 =++C C C C ;于是,全部配对个数有:2716128=+++。 [解法二]:B A =且P B A =?的情形只有1个配对:P B P A ==,,而B A ≠的配对个数必是偶数,所以全部配对个数为奇数。又粗略计数后知,配对个数不少于16,故选(D )。 [评注]:两种解法反映的是一种数学思想:配对思想。解法一是分类讨论;解法二是估算法。 2. 设A ={4321,,,a a a a },},,,,{54321b b b b b B = (1)写出一个f :A →B ,使得f 为单射,并求所有A 到B 的单射的个数。 (2)写出一个f :A →B ,使得f 不是单射,并求所有这些映射的个数。 (3)A 到B 的映射能否是满射? 解:(1)作映射f :A →B ,使得4,3,2,1 ,)(==i b a f i i 则此映射即为A 到B 的一个单射,这种单射的个数为1204 5=P 。 (2)作映射f :A →B ,可以先求A 到B 的映射的个数:分四步确定4321,,,a a a a 的象,每步都有5种可能,因此所求映射的个数为4 5个,因此满足条件的映射的个数为4 5-4 5P =505。 (3) 不能。由于A 中的每一个元素恰与B 中的一个元素对应,|A |=4,|B |=5, 所以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在A 中找不到与它对应的元素,因此A 到B 的满射不存在。 说明:一般地,若A 到B 有一个单射,则|A |≤|B |,若A 到B 有一个满射, 则|A |≥|B |,若A 到B 有一个一一映射,则|A |=|B | 思考:在上述问题中,如何求从A 到B 的子集上的一一映射的个数? B 中的4个元素的子集共有45 C 个,从A 到B 的每4个元素的子集上的一一映射各有44P 个,所求的映射的 个数是4 5C 4 4P =120个。 3. 若函数)(log 23a ax x y -+=的值域为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94年第5届“希 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

高中数学函数的零点教学设计

第4讲与函数的零点相关的问题 函数零点的个数问题 1.函数f(x)=xcos 2x在区间[0,2π]上的零点的个数为( D ) (A)2 (B)3 (C)4 (D)5 解析:要使f(x)=xcos 2x=0,则x=0,或cos 2x=0,而在区间[0,2π]上,通过观察y=cos 2x 的函数图象,易得满足cos 2x=0的x的值有,,,,所以零点的个数为5个. 2.(2015南昌二模)已知函数f(x)=函数g(x)是周期为2的偶函数,且当x∈[0,1]时,g(x)=2x-1,则函数y=f(x)-g(x)的零点个数是( B ) (A)5 (B)6 (C)7 (D)8 解析:函数y=f(x)-g(x)的零点个数就是函数y=f(x)与y=g(x)图象的交点个数.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 由图可得这两个函数的交点为A,O,B,C,D,E,共6个点. 所以原函数共有6个零点.故选B. 3.(2015南昌市一模)已知函数f(x)=若关于x的方程f[f(x)]=0有且只有一个实数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解析:依题意,得a≠0,令f(x)=0,得lg x=0,即x=1,由f[f(x)]=0,得f(x)=1, 当x>0时,函数y=lg x的图象与直线y=1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当x≤0时,函数y=的图象与直线y=1没有交点,若a>0,结论成立;若a<0,则函数y=的图象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a<1,得-1

答案:(-1,0)∪(0,+∞) 4.(2015北京卷)设函数f(x)= ①若a=1,则f(x)的最小值为; ②若f(x)恰有2个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①当a=1时,f(x)=其大致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f(x)的最小值为-1. ②当a≤0时,显然函数f(x)无零点; 当01,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当x≥1时,f(x)有2个零点,则要使f(x)恰有2个零点,则需要f(x)在(-∞,1)上无零点,则2-a≤0,即a≥2.综上可知,满足条件的a的取值范围是[,1)∪[2,+∞). 答案:①-1 ②[,1)∪[2,+∞) 确定函数零点所在的区间 5.(2015四川成都市一诊)方程ln(x+1)-=0(x>0)的根存在的大致区间是( B ) (A)(0,1) (B)(1,2) (C)(2,e) (D)(3,4) 解析:设f(x)=ln(x+1)-, 则f(1)=ln 2-2<0,f(2)=ln 3-1>0, 得f(1)f(2)<0,函数f(x)在区间(1,2)有零点,故选B. 6.(2015河南郑州市一模)设函数f(x)=e x+2x-4,g(x)=ln x+2x2-5,若实数a,b分别是 f(x),g(x)的零点,则( A )

高中数学《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一

2016年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展示与培训活动交流课案 课 题:3.1.1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教 材:人教A 版高中数学·必修1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属于概念定理课。“函数与方程”这个单元分为两节,第一节:“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第二节:“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有三个:一是通过学生已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知识,引出零点概念;二是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函数()y f x =零点就是方程()0f x =的实数根,即函数 ()y f x =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三是引导学生发现连续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存在零 点的判定方法:如果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上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 ()()0f a f b ?<,那么,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内有零点,即存在(),c a b ∈,使得()0f c =,这个c 也就是方程()0f x =的根。这些内容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基础。本节课的 教学主要是围绕如何用函数的思想解决方程的相关问题展开,从而使之函数与方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后续学习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奠定基础,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以前学过的方程知识,启下为下节内容学习二分法打基础。 【教学目标】 1.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掌握零点存在性定理,会求简单函数的零点。 2.通过体验零点概念的形成过程、探究零点存在的判定方法,提高学生善于应用所学知识研究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从“数”“形”两个层面理解“函数零点”这一概念,进而掌握“数形结合”的方法。 【学情分析】 1.学生具备的知识与能力 (1)初中已经学过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横坐标之间的关系。 (2)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2. 学生欠缺的知识与能力 (1)超越函数的相关计算及其图象性质. (2)通过对具体实例的探究,归纳概括发现的结论或规律,并将其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出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 映射函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 映射函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一、教学目标 1.映射,一一映射 2.函数 二、考点、热点回顾 1.映射、一一映射 (1)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有三个要素,即集合A 、集合B 和对应法则f .其中集合A 和集合是有先后顺序的,因为一般情况下A 到B 的映射和B 到A 的映射是不同的映射.而对于集合A 和集合B 的元素是什么,映射的定义未对此作具体要求,它们的元素可以是数,可以是点,也可以是其他对象. (2)一个对应要满足下面两个条件才能称为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①集合A 中的每一个...元素(一个不漏地)在集合B 中都有象(但集合B 中的每一个元素不一定都有原象);②集合A 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 中的象只有唯一..的一个(集合B 中的元素在集合A 中的原象可能不止一个).也就是说,图1和图2所示的两种对应不能称为映射. (3)对于上述映射,如果加上一个条件,要求集合B 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A 中都有原象,则这样的映射称为“集合A 到集合B 上.的映射”.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个条件,要求集合B 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A 中的原象只有唯一的一个,则这样的映射称为“集合A 到集合B 上的一一..映射”. 例1 如图3,集合A={1、2、3、4、5},B={a 、b 、c 、d 、e }.判断下列对应中,(1)哪些是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2)哪些是集合A 到集合B 上的映射;(3)哪些是集合A 到集合B 上的一一映射. 图3 ① B A ② ③ B A ④ 图1 图2

例2 已知集合A={30≤≤x x }, B={10≤≤y y }.判断下列各对应f 是否是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 一一映射?并说明理由. (1) f :x y x 3 1 =→; (2) f :x y x 41=→; (3) f :2 )2(-=→x y x ; (4) f :2 9 1x y x =→; (5) f :2)1(4 1 -=→x y x 2.函数 (1)函数的定义. 在初中学过的函数概念是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出发,用变量来定义的,习惯上称为传统定义.传统定义由研究变量的物理意义而产生,反映了两个变量之间变化的相依关系.由于受变量物理意义的限制,对某些函数难以进行研究,因为有些函数从物理的角度不好解释.因此高中学习函数时重新引进了用映射刻划函数的近代定义,它更具有一般性.当然,两种定义的本质是一样的. 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 f :B A →要成为函数,还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集合A 、B 都是非空集合; ②集合A 、B 都是数的集合.其中集合A 就是函数的定义域,而集合B 不一定是值域.一般地说,值域C 是集合B 的子集,即B C ?.(若集合B C =,则这个映射就成为集合A 到集合B 上的映射). (2)函数的三要素.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中的映射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中的映射 1.映射f : A →B 的概念。在理解映射概念时要注意:⑴A 中元素必须都有象且唯一;⑵B 中元素不一定都有原象,但原象不一定唯一。 如(1)设:f M N →是集合M 到N 的映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中每一个元素在N 中必有象 B 、N 中每一个元素在M 中必有原象 C 、N 中每一个元素在M 中的原象是唯一的 D 、N 是M 中所在元素的象的集合(答:A ); (2)点),(b a 在映射f 的作用下的象是),(b a b a +-,则在f 作用下点)1,3(的原象为点________(答:(2,-1)); (3)若}4,3,2,1{=A ,},,{c b a B =,,,a b c R ∈,则A 到B 的映射有 个,B 到A 的映射有 个,A 到B 的函数有 个(答:81,64,81); (4)设集合{1,0,1},{1,2,3,4,5}M N =-=,映射:f M N →满足条件“对任意的x M ∈,()x f x +是奇数”,这样的映射f 有____个(答:12);. 2.函数f : A →B 是特殊的映射。特殊在定义域A 和值域B 都是非空数集!据此可知函数图像与x 轴的垂线至多有一个公共点,但与y 轴垂线的公共点可能没有,也可能有任意个。如(1)已知函数()f x ,x F ∈,那么集合{(,)|(),}{(,)|1}x y y f x x F x y x =∈=I 中所含元素的个数有 个(答: 0或1); (2)若函数422 12+-=x x y 的定义域、值域都是闭区间]2,2[b ,则b = (答:2)

高中数学-函数与映射的概念练习

高中数学-函数与映射的概念练习 1.(重庆)函数f (x )=log 2(x 2 +2x -3)的定义域是( ) A .[-3,1] B .(-3,1) C .(-∞,-3]∪[1,+∞) D .(-∞,-3)∪(1,+∞) 2.(湖北)函数f (x )=4-|x |+lg x 2-5x +6x -3 的定义域为( ) A .(2, 3) B .(2, 4] C .(2,3)∪(3,4] D .(-1,3)∪(3,6] 3.给定集合P ={x |0≤x ≤2},Q ={y |0≤y ≤4},下列从P 到Q 的对应关系f 中,不是映射的是( ) A .f :x →y =2x B .f :x →y =x 2 C .f :x →y =52x D .f :x →y =2x 4.(2012年大纲)函数y =x +1(x ≥-1)的反函数为( ) A .y =x 2-1(x ≥0) B.y =x 2-1(x ≥1) C .y =x 2+1(x ≥0) D.y =x 2+1(x ≥1) 5.若函数y =f (x )的定义域是[1,2018],则函数g (x )=f x +1x -1 的定义域是( ) A .[0,2017] B .[0,1)∪(1,2017] C .(1,2018] D .[-1,1)∪(1,2017] 6.设f :x →x 2是集合M 到集合N 的映射.若N ={1,2},则M 不可能是( ) A .{-1} B .{-2,2} C .{1,2,2} D .{-2,-1,1,2} 7.已知映射f :P (m ,n )→P ′(m ,n )(m ≥0,n ≥0).设点A (1,3),B (2,2),点M 是线段AB 上一动点,f :M →M ′.当点M 在线段AB 上从点A 开始运动到点B 结束时,点M 的对应点M ′所经过的路线长度为( ) A.π12 B.π6 C. π4 D. π3 8.已知函数f (x )=x 2-2x ,g (x )=ax +2(a >0). (1)若?x 1∈[-1,2],?x 2∈[-1,2],使得f (x 1)=g (x 2),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若?x 1∈[-1,2],?x 2∈[-1,2],使得g (x 1)=f (x 2),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9.(1)求函数f (x )= lg x 2-2x 9-x 2的定义域; (2)已知函数f (2x )的定义域是[-1,1],求f (log 2x )的定义域.

最新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2.2 映射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1.2.2 映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映射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结合简单的对应图表,理解一一映射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函数推广为映射,只是把函数中的两个数集推广为两个任意的集合; (2)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映射的概念; (3)会利用映射的概念来判断“对应关系”是否是映射,一一映射. 3.情态与价值 映射在近代数学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是进一步学习各类映射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映射的概念 教学难点:映射的概念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1.学法:通过丰富的实例,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教学用具:投影仪.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复习初中常见的对应关系 1.对于任何一个实数a,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p和它对应; 2.对于坐标平面内任何一个点A,都有唯一的有序实数对(,x y)和它对应; 3.对于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唯一确定的面积和它对应; 4.某影院的某场电影的每一张电影票有唯一确定的座位与它对应; 5.函数的概念. (二)研探新知 1.我们已经知道,函数是建立在两个非空数集间的一种对应,若将其中的条件“非空数集”弱化为“任意两个非空集合”,按照某种法则可以建立起更为普通的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就叫映射(板书课题). 2.先看几个例子,两个集合A、B的元素之间的一些对应关系: (1)开平方; (2)求正弦; (3)求平方; (4)乘以2. 归纳引出映射概念: 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

对应法则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 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映射. 记作“f :A →B ” 说明: (1)这两个集合有先后顺序,A 到B 的映射与B 到A 的映射是截然不同的,其中f 表示具体的对应法则,可以用多种形式表述. (2)“都有唯一”什么意思? 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必有一个;二是只有一个,也就是说有且只有一个的意思.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例1.下列哪些对应是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 (1)A={|P P 是数轴上的点},B=R ,对应关系f :数轴上的点与它所代表的实数对应; (2)A={|P P 是平面直角坐标中的点},}{(,)|,,B x y x R y R =∈∈对应关系f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它的坐标对应; (3)A={三角形},B={|},x x 是圆对应关系f :每一个三角形都对应它的内切圆; (4)A={|x x 是新华中学的班级},}{|,B x x =是新华中学的学生对应关系f :每一个班级都对应班里的学生. 思考:将(3)中的对应关系f 改为:每一个圆都对应它的

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 全套

『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课题:§集合 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 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理解集合“属于” 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 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8 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 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 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 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 P-P内容 二、新课教学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 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 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 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 也简称集。 ——————————————第 1 页(共70页)——————————————

3. 思考1:课本P3的思考题,并再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 对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4. 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 A 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 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5.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 to)A,记作a∈A (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 belong to)A,记作aA(或a A)(举例) 6.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 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 整数集,记作 Z 有理数集,记作 Q 实数集,记作 R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 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 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如:{1,2,3,4,5},{x2,3x+2,5y3-x,x2+y2},…; 例1.(课本例1) 思考2,引入描述法 说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所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 的顺序。 (2)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 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 ——————————————第 2 页(共70页)——————————————

高中数学专题练习-函数零点问题

高中数学专题练习-函数零点问题 [题型分析·高考展望] 函数零点问题是高考常考题型,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难度为中档.其考查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函数零点所在区间、零点个数;二是由函数零点的个数或取值范围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 常考题型精析 题型一 零点个数与零点区间问题 例1 (1)(·湖北)已知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x ≥0时,f (x )=x 2-3x ,则函数g (x )=f (x )-x +3的零点的集合为( ) A.{1,3} B.{-3,-1,1,3} C.{2-7,1,3} D.{-2-7,1,3} (2)(2015·北京)设函数f (x )=??? 2x -a ,x <1,4(x -a )(x -2a ),x ≥1. ①若a =1,则f (x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②若f (x )恰有2个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点评 确定函数零点的常用方法: (1)若方程易求解时,用解方程判定法; (2)数形结合法,在研究函数零点、方程的根及图象交点的问题时,当从正面求解难以入手时,可以转化为某一易入手的等价问题求解,如求解含有绝对值、分式、指数、对数、三角函数式等较复杂的函数零点问题,常转化为熟悉的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问题求解. 变式训练1 (·东营模拟)[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例如[2.9]=2,[-4.1]=-5.已知f (x )=x -[x ](x ∈R ),g (x )=log 4(x -1),则函数h (x )=f (x )-g (x )的零点个数是( ) A.1 B.2 C.3 D.4 题型二 由函数零点求参数范围问题 例2 (·天津)已知函数f (x )=??? |x 2+5x +4|,x ≤0,2|x -2|,x >0. 若函数y =f (x )-a |x |恰有4个零点,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点评 利用函数零点的情况求参数值或取值范围的方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