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健康教育麻风病防治知识教案

健康教育麻风病防治知识教案

健康教育麻风病防治知识教案
健康教育麻风病防治知识教案

健康教育麻风病防治知

识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毕节五小健康教育教案《麻风病常识及防治知识》教学目的:

1、为全面普及麻风病防治知识,营造全社会参与防治麻风病氛围。

2、

2、利用学生传播家长及周围人群的途径,广泛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知识、国家免费救治政策及发现病人的激励措施。

3、消除人群对麻风病人的偏见和歧视,提高麻风病发现水平,为早日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打下基础。

4、

教学重难点:

1、利用学生传播家长及周围人群的途径,广泛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知识、国家免费救治政策及发现病人的激励措施。

2、消除人群对麻风病人的偏见和歧视,提高麻风病发现水

平,为早日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打下基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麻风病知识讲解。

麻风病是一种什么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传染性皮肤病。主要侵犯皮肤和浅表神经。临床上常有皮肤和神经症状。晚期病人可有眼、鼻、咽喉、淋巴结及内脏损害。

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

麻风病的病源菌是麻风杆菌。麻风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是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人破损的皮肤和粘膜直接接触病人含有麻风杆菌的皮损或粘膜损害。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破损的皮肤或粘膜经常接触病人用过的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而造成感染。

感染了麻风杆菌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主要决定于本人机体对麻风杆菌的抵抗力(免疫力)据调查统计95%以上的成人对麻风病有免疫力。世界上曾有二十多人自愿把麻风病杆菌接种到自己身上,经观察都没有发生麻风病。证明麻风病发病率很低,并不可怕。

麻风杆菌的抵抗力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麻风杆菌常识介绍。

麻风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相对较弱。经紫外线照射30-60分钟或经日光直射2小时即完全失去活力,但在碎冰中保存20天后或在室温(14-24℃)条件下保存2周,活力才完全丧失;麻风菌对热十分敏感,60℃10-30分钟即完全失活。

是否感染了麻风菌就一定会得麻风病?

绝大多数人(约占95%)对麻风杆菌具有特异性免疫力,即使麻风杆菌侵入机体也很快会被消灭而不引起发病,只有很少部分免疫力低下或存在免疫缺陷者才会导致发病。

二、得了麻风病有哪些表现?

1、面部浮肿、发红、发光,似酒醉面容。常伴有眉毛稀疏脱落及脸部蚁行感或异物感。

2、身上生斑、起结节或斑块。有的斑块象癣,但不痒,用治癣的方法治不好。

3、皮肤麻木、不出汗。特别是那些斑和斑块处。有的筋痛(神经痛)作风湿治疗无效。

4、手指伸不直,虎口无肉(肌肉萎缩)形如鸡爪。

5、足底溃烂,无明显疼痛,久治不愈。

6、走路跛脚,步态异常。

7、口角歪斜,不能作吹口哨动作。

8、眼睛闭不拢。似兔眼。

麻风病可具备上述症状,但有上述症状者不一定是麻风病,应找医生仔细检查,以求确诊。

为便于基层防治人员和广大群众认识和报告麻风病,将麻风病特征概括为十大线索口诀作为参考:1、生疮生癣,不痛不痒;2、红斑白斑,麻木闭汗;3、虎口无肉,手指弯曲;4、吊脚跛行,歪嘴兔眼;5、眉手脱落,面如酒醉;6、手足起泡,不知痛痒;7、四肢筋痛(神经)、疼痛难忍;

8、足底溃烂,久治不愈;9、面部结节,耳垂肥大。10、长期接触,勿忘检查。

三、麻风病能治愈吗

麻风病是“不治之症”的年代早已成为历史,麻风和其它慢性病一样,完全能治好。随着科学的发展,治疗麻风病的药物越来越多。上世界40年代,氨苯砜治疗麻风收到很好的效果,相继研制出利福平、利福定、氯苯吩嗪等多种强杀伤和抑制麻风杆菌的药物。

现使用联合化疗,疗效更为显着,只要服上1个星期的药,体内的细菌就可杀死95%以上。只要坚持服药,少菌型麻风服半年的药,多菌型服两年的药,麻风病就治愈了,就是一个健康的人。

联合化疗就是用两种以上作用机理不同的药物联合使用治疗麻风。对联合化疗的效果,目前各国麻风专家及有关学者一致认为治疗麻风的最佳方案。联合化疗的药物现在使用的是利福平、氨苯砜和氯苯吩。

第三课时

一、怎样预防麻风病?

1、麻风病的预防主要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各级领导应关心与重视,切实支持各县市医院,普遍开展皮肤科门诊,实行对现症病人的家属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检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2、开展宣传,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中普及麻防知识,争取早防、早治。

3、搞好爱国卫生运动,增强体质,减少发病。

二、麻风病人是否需要隔离治疗

麻风病人不应与家人和社会隔离,治疗就在家进行,病人只要服1周药后,基本上就失去传染性。病人在家治疗不但可和家人一起生活,而且可以从事他应从事的工作。

怀疑自己患了麻风病怎么办?

如果你怀疑自己的症状象麻风,主要及早去当地的皮防站(所)或防疫站就诊,在我国,麻风病治疗是免费的,千万不要讳疾忌医,以免贻误病情,失去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机会。麻风病一般不致命,但它会损害神经而且是不可逆的。如果耽误了治疗会给自己留下终身的残疾!

麻风会引起毛发脱落头发脱落是麻风的特征之一,脱发程度与病期成正比。脱眉则令人注目。瘤型麻风患者脱眉,一般由外侧1/3开始,先稀少,如不及时治疗,则渐向内侧延伸,最终全部脱落。亦有患者从眉中部或内侧开始稀疏、脱落,继之前者向两端,后者向外侧慢慢扩展;结核样型麻风患者如头面部有皮肤损害,也可见皮肤局部毛发稀薄或脱落,即使眉部未发生过皮疹,也可有患侧的眉毛稀少,眉毛的脱落常伴有睫毛的稀疏、脱落。瘤型麻风患者的眉毛、睫毛常呈对称性稀少、脱落。

头发的脱落,可见于中、晚期的瘤型麻风患者,一般是从额部和枕部发际开始,呈小片不规则形脱落,继之向前额和顶部发展,但即使严重的脱发,沿浅表血管走向的头发,往往残留而不脱落,脱发处如无皮损,多无浅感觉障碍。

麻风患者脱发的原因众多,各型有各型的不同原因,一般认为瘤型麻风主要因为性腺、肾上腺皮质和甲状腺受累后,由其相应的功能障碍所致;其次因麻风性病变细胞(肉芽肿)浸润、压迫毛乳头,使局部供血不足、营养不良、毛囊萎缩而引起。其他各类麻风患者,主要由于皮肤损害的细胞浸润压迫毛囊、局部营养受阻或由于皮肤神经末梢血管功能障碍,导致其所支配区的毛发营养受阻而发生脱发。三、四、课堂小结:麻风病可防可治,所以我们要告诉周围的人正确对待麻风病,还要做好宣传。

麻风病防治知识主题班会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

认识麻风病的传染源症状、表现及防护知识,掌握麻风病的防病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开展宣传,普及麻防知识,争取早防、早治。教学重点:

认识麻风病的症状、表现及防护知识。教学难点:

掌握麻风病的防病知识。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解,学生识记。(一)、麻风病是一种什么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传染性皮肤病。主要侵犯皮肤和浅表神经。临床上常有皮肤和神经症状。晚期病人可有眼、鼻、咽喉、淋巴结及内脏损害。

(二)、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

麻风病的病源菌是麻风杆菌。麻风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是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人破损的皮肤和粘膜直接接触病人含有麻风杆菌的皮损或粘膜损害。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破损的皮肤或粘膜经常接触病人用过的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而造成感染。感染了麻风杆菌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主要决

定于本人机体对麻风杆菌的抵抗力(免疫力)据调查统计95%以上的成人对麻风病有免疫力。世界上曾有二十多人自愿把麻风病杆菌接种到自己身上,经观察都没有发生麻风病。证明麻风病发病率很低,并不可怕。

(三)、得了麻风病有哪些表现?

1、面部浮肿、发红、发光,似酒醉面容。常伴有眉毛稀疏脱落及脸部蚁行感或异物感。

2、身上生斑、起结节或斑块。有的斑块象癣,但不痒,用治癣的方法治不好。

3、皮肤麻木、不出汗。特别是那些斑和斑块处。有的筋痛(神经痛)作风湿治疗无效。

4、手指伸不直,虎口无肉(肌肉萎缩)形如鸡爪。

5、足底溃烂,无明显疼痛,久治不愈。

6、走路跛脚,步态异常。

7、口角歪斜,不能作吹口哨动作。

8、眼睛闭不拢。似兔眼。麻风病可具备上述症状,但有上述症状者不一定是麻风病,应找医生仔细检查,以求确诊。为便于掌握和报告麻风病,将麻风病特征概括为十大线索口诀作为参考:

1、生疮生癣,不痛不痒;

2、红斑白斑,麻木闭汗;

3、虎口无肉,手指弯曲;

4、吊脚跛行,歪嘴兔眼;

5、眉手脱落,面如酒醉;

6、手足起泡,不知痛痒;

7、四肢筋痛(神经)、疼痛难忍;

8、足底溃烂,久治不愈;

9、面部结节,耳垂肥大。10、长期接触,勿忘检查。

(四)、麻风病能治好吗?

麻风病是完全可以治好的,特别是近几年来采用了联合化疗,加快了治愈速度,缩短了疗程,提高了治愈率。我国麻风病患者人数已由解放初期的五十万,下降到目前的十万。我省已由解放初期的14895人,下降到目前的一千多人。(五)、怎样预防麻风病?

1、麻风病的预防主要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实行对现症病人的家属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检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2、开展宣传,普及麻防知识,争取早防、早治。

3、搞好爱国卫生运动,增强体质,减少发病。三、课堂小结:

麻风病可防可治,所以我们要告诉周围的人正确对待麻风病,还要做好宣传。

第五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麻风?

2、知道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

3、怎样预防麻风病?

4、重难点:知道麻风病的危害,懂得怎样预防麻风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板书课题:怎样预防麻风病三、组织学习

1、什么是麻风?麻风病又叫“癞子”或“大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传染性皮肤病,在我国流行已2000多年。麻风杆菌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麻风杆菌

侵犯皮肤黏膜,在临床上表现为斑疹、丘疹、浸润、溃疡等,麻风杆菌侵犯周围神经,使周围神经发生形态和功能的改变,表现为皮肤损害处感觉丧失、失汗、干燥、毛发脱落,局部组织吸收、萎缩,甚至产生严重的畸残。

2、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麻风病的病源菌是麻风杆菌。麻风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是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人破损的皮肤和粘膜直接接触病人含有麻风杆菌的皮损或粘膜损害。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破损的皮肤或粘膜经常接触病人用过的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而造成感染。感染了麻风杆菌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主要决定于本人机体对麻风杆菌的抵抗力(免疫力)世界上曾有二十多人自愿把麻风病杆菌接种到自己身上,经观察都没有发生麻风病。证明麻风病发病率很低,并不可怕。

三、得了麻风病有哪些表现?

1、面部浮肿、发红、发光,似酒醉面容,常伴有眉毛稀疏脱落及脸部蚁行感或异物感。

2、身上生斑、起结节或斑块,有的斑块象癣,但不痒,用治癣的方法治不好。

3、皮肤麻木、不出汗,特别是那些斑和斑块处,有的筋痛(神经痛)作风湿治疗无效。

4、手指伸不直,虎口无肉(肌肉萎缩)形如鸡爪。

5、足底溃烂,无明显疼痛,久治不愈。

6、走路跛脚,步态异常。

7、口角歪斜,不能做吹口哨动作。8、眼睛闭不拢,似兔眼。麻风病特征概括为:1、生疮生癣,不痛不痒;2、红斑白斑,麻木闭汗;3、虎口无肉,手指弯曲;4、吊脚跛行,歪嘴兔眼;5、眉手脱落,面如酒醉;6、手足起泡,不知痛痒;

7、四肢筋痛(神经)、疼痛难忍;8、足底溃烂,久治不愈;9、面部结节,耳垂肥大。10、长期接触,勿忘检查。

四、麻风病能治好吗?麻风病是完全可以治好的,特别是近几年来采用了世界卫生组织推广的麻风病联合化疗方案免费治疗,加快了治愈速度,缩短了疗程,提高了治愈率。

五、怎样预防麻风病1、麻风病的预防主要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旦发现有麻风可疑症状,请尽快到当地地防所、疾控中心就诊;

2、大力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科学道理,使广大群众都懂得麻风病的防治知识。正确对待和善待麻风病人,使病人不因讳疾忌医而延误病情和治疗,以至于增加社会上的传染病,造成对健康人的威胁。

3、搞好爱国卫生运动,增强体质,减少发病。

六、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一般来说有直接和间接接触两种传染方式。直接接触传染是指与麻风病人长期密切接触,如同吃、同住而被感染的,这种传染的可能性较大;间接接触传染是指健康人使用过麻风病人用过的毛巾、手帕、食具、生产工具等而被感染,但这种传染的可能性很小。麻风病均采取社会防治措施,即在门诊、家庭接受治疗,不需要隔离。

七、麻风病会遗传吗?

不会传染。

八、什么是麻风反应?

在麻风病的慢性过程中,麻风病人可突发症状活跃,出现新皮损,伴恶寒、发热等急性或亚急性症状,这种变态反应性现象称为麻风反应。

九、总结:

第六课时

《麻风病防治知识》教案

教学目的:认识麻风病的传染源症状及表现,掌握麻风病的防病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麻风病的症状、表现及防护知识。

教学难点:掌握麻风病的防病知识。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解,学生识记

(一)麻风病是一种什么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传染性皮肤病。主要侵犯皮肤和浅表神经。临床上常有皮肤和神经症状。晚期病人可有眼、鼻、咽喉、淋巴结及内脏损害。

(二)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

麻风病的病源菌是麻风杆菌。麻风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是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人破损的皮肤和粘膜直接接触病人含有麻风杆菌的皮损或粘膜损害。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破损的皮肤或粘膜经常接触病人用过的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而造成感染。感染了麻风杆菌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主要决定于本人机体对麻风杆菌的抵抗力(免疫力)据调查统计95%以上的成人对麻风病有免疫力。世界上曾有二十多人自愿把麻风病杆菌接种到自己身上,经观察都没有发生麻风病。证明麻风病发病率很低,并不可怕。

(三)得了麻风病有哪些表现?

1、面部浮肿、发红、发光,似酒醉面容。常伴有眉毛稀疏脱落及脸部蚁行感或异物感。

2、身上生斑、起结节或斑块。有的斑块象癣,但不痒,用治癣的方法治不好。

3、皮肤麻木、不出汗。特别是那些斑和斑块处。有的筋痛(神经痛)作风湿治疗无效。

4、手指伸不直,虎口无肉(肌肉萎缩)形如鸡爪。

5、足底溃烂,无明显疼痛,久治不愈。

6、走路跛脚,步态异常。

7、口角歪斜,不能作吹口哨动作。

8、眼睛闭不拢。似兔眼。麻风病可具备上述症状,但有上述症状者不一定是麻风病,应找医生仔细检查,以求确诊,为便于基层防治专干和广大干部群众掌握和报告麻风病,将麻风病特征概括为十大线索口诀作为参考:

1、生疮生癣,不痛不痒;

2、红斑白斑,麻木闭汗;

3、虎口无肉,手指弯曲;

4、吊脚跛行,歪嘴兔眼;

5、眉手脱落,面如酒醉;

6、手足起泡,不知痛痒;

7、四肢筋痛(神经)、疼痛难忍;

8、足底溃烂,久治不愈;

9、面部结节,耳垂肥大。

10、长期接触,勿忘检查。

(四)麻风病能治好吗?

麻风病是完全可以治好的,特别是近几年来采用了联合化疗,加快了治愈速度,缩短了疗程,提高了治愈率。我国麻风病患者人数已由解放初期的五十万,下降到目前的十万。我省已由解放初期的14895人,下降到目前的一千多人。

(五)怎样预防麻风病?

1、麻风病的预防主要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各级领导应关心与重视,切实支持各县市医院,普遍开展皮肤科门诊,实行对现症病人的家属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检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2、开展宣传,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中普及麻防知识,争取早防、早治。

3、搞好爱国卫生运动,增强体质,减少发病。

二、学生交流讨论

三、课后思考

1、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

2、得了麻风病有哪些表现?

3、怎样预防麻风病?

第七课时

教学目的:

1、为全面普及麻风病防治知识,营造全社会参与防治麻风病氛围。

2、利用学生传播家长及周围人群的途径,广泛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知识、国家免费救治政策及发现病人的激励措施。

3、消除人群对麻风病人的偏见和歧视,提高麻风病发现水平,为早日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打下基础。

教学重难点:

1、利用学生传播家长及周围人群的途径,广泛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知识、国家免费救治政策及发现病人的激励措施。

2、消除人群对麻风病人的偏见和歧视,提高麻风病发现水平,为早日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麻风病知识讲解。

麻风病是一种什么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传染性皮肤病。主要侵犯皮肤和浅表神经。

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

麻风病的病源菌是麻风杆菌。麻风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是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人破损的皮肤和粘膜直接接触病人含有麻风杆菌的皮损或粘膜损害。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破损的皮肤或粘膜经常接触病人用过的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而造成感染。

麻风杆菌的抵抗力

麻风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相对较弱。经紫外线照射30-60分钟或经日光直射2小时即完全失去活力,但在碎冰中保存20天后或在室温(14-24℃)条件下保存2周,活力才完全丧失;麻风菌对热十分敏感, 60℃10-30分钟即完全失活。

是否感染了麻风菌就一定会得麻风病?

绝大多数人(约占95%)对麻风杆菌具有特异性免疫力,即使麻风杆菌侵入机体也很快会被消灭而不引起发病,只有很少部分免疫力低下或存在免疫缺陷者才会导致发病。

得了麻风病有哪些表现?

1、面部浮肿、发红、发光,似酒醉面容。常伴有眉毛稀疏脱落及脸部蚁行感或异物感。

2、身上生斑、起结节或斑块。有的斑块象癣,但不痒,用治癣的方法治不好。

3、皮肤麻木、不出汗。特别是那些斑和斑块处。有的筋痛(神经痛)作风湿治疗无效。

4、手指伸不直,虎口无肉(肌肉萎缩)形如鸡爪。

5、足底溃烂,无明显疼痛,久治不愈。

6、走路跛脚,步态异常。

7、口角歪斜,不能作吹口哨动作。

8、眼睛闭不拢。似兔眼。

麻风病可具备上述症状,但有上述症状者不一定是麻风病,应找医生仔细检查,以求确诊。

怎样预防麻风病

1、不跟麻疯别人接触。

2、不使用麻风病人使用过的东西。

3、不吃麻风病人吃过的东西。

4、发现麻风病人要向老师反映。

5、发现自己皮肤生病,赶快看医生。

6、向家长和身边的人宣传麻风病知识。

《结核病常识及防治知识》

第八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

答:肝细胞变性、肝细胞坏死、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再生、间质反应性增生和小胆管增生。

2、关于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气球样变 B.嗜酸性变 C.肝细胞再生 D.结缔组织增生 E.溶解性坏死

二、病例讨论

病史摘要:患者,男,38岁,工人。咳嗽,消瘦1年多,加重1月入院。1年前患者出现咳嗽,多痰,数月后咳嗽加剧,并伴有大咯血约数百毫升,咯血后症状日渐加重。反复出现畏寒、低热及胸痛,至3个月前痰量明显增多,精神萎靡,体质明

显减弱,并出现腹痛和间歇交替性腹泻和便秘。10年前其父因结核性脑膜炎死亡,患病期间同其父密切接触。

体格检查:体温℃,呈慢性病容,消瘦苍白,两肺布满湿性啰音,腹软腹部触之柔韧。胸片可见肺部有大小不等的透亮区及结节状阴影,痰液检出抗酸杆菌。

入院后经积极抗结核治疗无效而死亡。

尸检摘要:全身苍白,消瘦,肺与胸壁广泛粘连,胸腔、腹腔内均可见大量积液,喉头粘膜及声带粗糙。两肺胸膜增厚,右上肺一厚壁空洞,直径,两肺各叶均见散在大小不一灰黄色干酪样坏死灶。镜下见结核结节及干酪样坏死区,并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回肠下段见多处带状溃疡,镜下有结核病变。

第九课时

教学过程

预设问题及答案:

1、根据临床及尸检结果,请为该患者作出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

答::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依据:病史;咳嗽、咳痰、消瘦、咯血、胸痛、腹泻便秘;胸片、痰液检查所见;尸检结果。

2、用病理知识,解释相应临床症状。

答:小叶性肺炎及肺结核时炎症刺激支气管、炎症渗出→咳嗽、咳痰;全身消耗腹泻便秘→消瘦;溃疡型肠结核、结核性腹

膜炎→腹泻便秘腹痛腹软;结核累及胸膜→胸痛;结核性胸膜炎→胸水;肠结核→腹水。肺内干酪样坏死物液化、小叶性肺炎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两肺湿性啰音。

3、请说明各种病变的关系

答: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胸水;肺结核→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腹水;结核病→机体免疫力低下→小叶性肺炎。

4. 结合实际,请提出对这类疾病的防治方案

答:隔离;抗结核治疗;对症营养。

引申:结核病有何后果

第十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结核病概述

结核病:结核杆菌引起;以肺结核常见;典型病变为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肺结核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结核分支杆菌。

传播途径:呼吸道是最主要途径

发病机制

(二)基本病变

具炎症三大基本病变,且三者间可相互转化

变质、渗出、增生

干酪样坏死灶

结核结节形成(组成)

(三)基本病变转化规律

取决于机体抵抗力、菌量、毒力及变态反应

1、转向愈合

(1)吸收消散:是较小的渗出性病变的主要愈合方式

(2)纤维化钙化:

2、转向恶化

(1)浸润进展

(2)溶解播散(自然管道,淋巴管,血管)

二、肺结核

(一)原发性肺结核

1、概念: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儿童多见(儿童型)

2、特征病变:原发综合征

原发病灶+肺门淋巴结结核+相应淋巴管炎

3、发展和结局

(1)痊愈:98%患者可在不知不觉中通过完全吸收、纤维化、纤维包裹及钙化等方式痊愈。

(2)病变恶化:支气管、血道、淋巴道播散。

(二)继发性肺结核

概念:再次感染结核菌成人多见(成人型)

特点:与原发性结核不同

类型:

1、局灶性肺结核:无活动性结核

2、浸润型肺结核:最常见,活动性结核。临床表现: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低热、乏力及消瘦。

3、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病变特点在肺内有一个或多个厚壁慢性空洞形成。

4、干酪性肺炎

5、结核球:孤立的纤维包裹、境界分明的球形干酪样坏死灶

6、结核性胸膜炎:分渗出性和增生性两种

第十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肺外器官结核病

(一)肠结核

多继发于活动性空洞型肺结核病。年龄多为21-40岁。好发于回盲部。

1、溃疡型:特点为发生干酪样坏死,破溃后形成溃疡。溃疡多呈环形。

2、增生型:回盲部大量结核性肉芽组织增生,引起肠壁增厚。

(二)结核性腹膜炎

多见于青少年,多继发于溃疡型肠结核

(三)肾结核

患者多为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

二、病例回顾与小结

1、结核病概述:栓塞、栓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