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黄帝陵导游词

黄帝陵导游词

黄帝陵导游词
黄帝陵导游词

黄帝陵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被誉为世界中华第一陵的---黄帝陵。我是你们本次旅游的导游,我姓胡,也可以叫我胡导。如果在旅游中遇到了问题,大家可以向我提出,我会尽全力帮助大家。祝大家旅游愉快!为了让大家对黄帝陵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

黄帝,是距今5000年左右的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据古籍记载,黄帝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封于有熊,号有熊氏。曾居于轩辕之丘,又号轩辕。因崇尚土德,土色黄,所以又称为“黄帝”。

传说中,黄帝不但是一位英雄的领袖人物,而且也是智慧的化身。人们把许多发明创造都归功于黄帝或他的妻子、臣下。如造舟车、制衣冠、务蚕桑、创医学、定音律、造文字、布五谷、烧彩陶及政治生活中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中的婚丧礼仪等,后人以黄帝时代作为中华民族迈人文明社会的开始,所以,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

关于黄帝埋在哪里?现在有很多说法。但是,从历史资料的记载以及历代政府的态度上看,大家马上就要看到的黄帝陵就是黄帝百年后唯一的安寝之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明确说“黄帝崩,葬桥山”。而黄帝陵历史上就称为“桥陵”,1944年才改称今名。在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黄帝是在黄陵县的桥山骑龙升天的,后人们将黄帝衣冠埋葬在这里,起冢为陵,这就是黄帝陵的由来。另外,黄帝陵一带被考古证明曾经是这一带原始氏族的聚居地,出土的陶器和石器,带有鲜明的仰韶文化的特征。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北距西安约180公里。黄陵县原名中部县,1944年经呈请原民国政府批准,更名为黄陵县。1997年6月,黄帝陵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大家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轩辕广场。这里是谒陵的起点。轩辕广场的地面是用秦岭天然河卵石铺就而成的,共计5000块,含义是代表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悠久历史。眼前的池子叫印池,相传是黄帝洗笔的地方。印池之水来自沮河。在古汉语中,沮通“祖”,故而沮河也被看成是祖先之河。夜晚来临,这里会出现“沮水月夜”的美丽景观。

现在,我们所经过的这座桥叫轩辕桥。这座桥横跨印池,为全花岗岩石材建造,被誉为“中国近代全石材第一桥”。轩辕桥北端通向庙院的龙尾道共有95

级台阶,寓意黄帝“九五之尊”的崇高地位。拾级而上则是宽阔的庙前广场,近年来的公祭活动大都在此举行,现代传媒已使它广为人知。站到宽阔的庙前广场,请大家再回头看轩辕广场,你一定会感受到一种“雄伟、庄严、肃穆、古朴”的恢弘气势。

拜祭黄帝,一般为“先祭庙,后谒陵”。轩辕庙坐落在沮水以北,坐北朝南、居高临下、雄伟壮观。请大家跟我走进这个神圣之地。这座祭祖黄帝的古老庙宇,相传初建于汉代。原来在桥山西麓,宋代移至这里。轩辕庙由四进院落构成,庙门为汉代建筑风格,庑殿顶,白墙,黑琉璃瓦,高大巍峨,古朴大方。“轩辕庙”三个字是由蒋鼎文先生书写的。

跨入轩辕庙大门,左侧有一株参天古柏映入眼帘。古柏枝干苍劲,苍翠欲滴,冠如华盖,郁郁葱葱。该树树龄已有约4700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栽植,所以称“黄帝手植柏”, 1982年,英国林学专家罗皮尔等人在考察了世界27个国家之后来到我国,惊叹它是“世界柏树之父”。1998年,该树被第一批认定为“中华一百棵古树名木”之列。

这座亭叫“碑亭”。这里共有四通碑石。右手第一遍碑文的内容系孙中山先生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所作的一首祭词。右手第二通是1942年蒋介石亲笔题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左侧第一通为毛泽东于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时亲笔撰写的祭文。第二通为邓小平手书“炎黄子孙”四个大字。

离开碑亭后,继续向里走,会看到左手边有一块一米见方的青石块,石上刻着一副巨大的黄帝脚印。该石出土于黄陵东南的郭洼。据说黄帝的脚印共有三副。一副在河南,一副在山东,一副就在黄陵,脚印石旁有栅栏围护。据当地人讲,如果有人隔着栅栏用硬币投中大脚趾,就预示着大吉大利,万事顺意。

在轩辕殿前左侧,有一株柏树。树干斑痕密布,纵横成行,好似有断钉在内。据传,公元前l09年,汉武帝北征朔方归来,祭黄帝陵时在此树干上钉钉子挂盔甲所致。所以叫“挂甲柏”,也叫“将军柏”。每年清明节前,树孔内还会溢出柏汁,凝结为珠,像泪珠一样。清明节后,又恢复原样,被人称为“群柏之奇”。

现在,映人我们眼前的建筑叫轩辕殿。大殿建于明代,门额上悬挂着原国民党爱国将领程潜1938年所题的“人文初祖”四字大匾。

进入大殿,映人我们眼前的是半浮雕黄帝像。这尊民族始祖的圣像,是以东汉武梁祠庙的画像石刻拓片为蓝本,经国家文物局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后批准,放大刻制而成。

轩辕庙北端坐落着2004年新建成的祭祖大殿,2004年清明首次以国家级礼仪公祭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仪式在这里举行,大殿整体建筑秉承汉风唐韵,融古老传统与新时代气息为一体。殿前祭祖广场均由花岗岩铺装而成,占地1万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0行祭典活动。

好了,轩辕庙就参观到这里。下一步我们将登山,拜谒黄帝陵。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冢,被称为“天下第一陵”。196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第一号”。陵家位于黄陵县城北1公里的桥山上。

黄帝陵有一绝叫“桥山古柏”。不论您从哪个方向进人县城,都可以看见面积5800亩的桥山,满山翠柏,葱郁一片。目前,坐落在陕西省黄陵县的“中华始祖”轩辕黄帝陵景区内共有柏树 8.1万余棵,树龄在千年以上的古柏就达3万余棵,是我国最古老和保存最完好的古柏群。这真是“古柏参天黄帝陵,苍烟缭绕晓风轻。桥山彻底高耸翠,沮水缠腰万载青”。这些古柏可都是无价之宝,因此,我国历代政府都高度重视黄帝陵古柏的保护。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就来到了陵园大门,请大家向门外左侧看,这个高20米的圆锥土台,叫“汉武仙台”。据说汉武帝祭祖后,非常羡慕黄帝驭龙升天成仙。于是命数十万大军每人背一袋土上山,一夜之间筑成这座高台。他登台祈仙,对众人说:“如果我能如黄帝那般乘龙归天,抛下妻子算得了什么,不过如撇下鞋子一样罢了。”而今,汉武仙台有两条石砌曲径通向台顶。上行77级台阶,下行78级台阶,谓之“七上八下”。据说登台一次可增岁添福。

朋友们,前方这座陵冢就是我们的祖先——黄帝的安息之地。该陵为扁球形土冢。冢前又有一碑,上刻有“桥山龙驭”四个大字,意思是此地为黄帝驾龙升天之地。传说黄帝活了100多岁,天帝感其丰功伟德,派一条巨龙接他升天,臣民们不愿黄帝离去,将他团团围住。巨龙驮着黄帝腾空而起,慌乱间人们扯下了黄帝的衣襟、靴子、佩剑。人们把黄帝的衣靴宝剑埋在这里,起土成冢作为纪念,这便是黄帝陵是衣冠家说法的由来,但是传说毕竟是传说,《史记》等书明确记载“黄帝崩,葬桥山”。而且汉武大帝等各代帝王均来此祭奠黄帝,所以这里是公认的黄帝陵所在地。

“桥山龙驭”碑前还有一碑,刻有郭沫若1958书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

好了游客朋友们,由于时间关系,咱们今天黄帝陵的讲解就到此结束,大家可以自行的参观,半小时后我们门口集合,请注意安全,谢谢大家!

黄帝陵导游词精品范文

黄帝陵导游词精品范文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是《史记》记载的唯一一座黄帝陵,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下是WTT 整理的黄帝陵导游词精品范文,欢迎大家参考!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们今天游览被誉为世界中华第一陵的---黄帝陵。我是你们本次旅游的导游,我姓蒋,也可以叫我蒋导。如果在旅游中遇到了问题,大家可以向我提出,我会帮助大家。祝大家旅游愉快!为了让大家对黄帝陵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申华民族的始祖——黄帝。 黄帝,是距今5000年左右的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据古籍记载,黄帝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封于有熊,号有熊氏。曾居于轩辕之丘,又号轩辕。因崇尚土德,土色黄,所以又称为“黄帝”。 传说中,黄帝不但是一位英雄的领袖人物,而且也是智慧的化身。人们把许多发明创造都归功于黄帝或他的妻子、臣下。如造舟车、制衣冠、务蚕桑、创医学、定音律、造文字、布五谷、烧彩陶及政治生活中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中的婚丧礼仪等,后人以黄帝时代作为中华民族迈人文明社会的开始,所以,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

关于黄帝埋在哪里?现在有很多说法。但是,从历史资料的记载以及历代政府的态度上看,大家马上就要看到的黄帝陵就是黄帝百年后唯一的安寝之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明确说“黄帝崩,葬桥山”。而黄帝陵历史上就称为“桥陵”,1944年才改称今名。在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黄帝是在黄陵县的桥山骑龙升天的,后人们将黄帝衣冠埋葬在这里,起冢为陵,这就是黄帝陵的由来。另外,黄帝陵一带被考古证明曾经是这一带原始氏族的聚居地,出土的陶器和石器,带有鲜明的仰韶文化的特征。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北距西安约180公里。黄陵县原名中部县,1944年经呈请原民国政府批准,更名为黄陵县。1997年6月,黄帝陵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大家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轩辕广场。这里是谒陵的起点。轩辕广场的地面是用秦岭天然河卵石铺就而成的,共计5000块,含义是代表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悠久历史。眼前的池子叫印池,相传是黄帝洗笔的地方。印池之水来自沮河。在古汉语中,沮通“祖”,故而沮河也被看成是祖先之河。夜晚来临,这里会出现“沮水月夜”的美丽景观。 现在,我们所经过的这座桥叫轩辕桥。这座桥横跨印池,为全花岗岩石材建造,被誉为“中国近代全石材第一桥”。轩辕桥北端通向庙院的龙尾道共有95级台阶,寓意黄帝“九五之尊”的

大雁塔英文导游词3篇(完整版)

大雁塔英文导游词3篇 大雁塔英文导游词3篇 大雁塔英文导游词范文1: Yong hui in the tang dnast three ears attahed to the hart to rite. The emperor tang planning FuTu total 45 zhangs b xuan zang, ith enormous projet to ahievement, and unilling to mage toil, iting ourt grant funding 2-foot-tall toer built in the temple est uan five laer. Wild goose pagoda, this toer due later in hangan jianfu temple built a small ild goose pagoda, the temple toer as alled ild goose pagoda, jianfu temple toer as alled the small ild goose pagoda, has spread so far. Imitation of the estern regions of great ild goose pagoda Su slope shape, all brik surfae soil ore, not limbing, eah laer sarira. Master xuan zang personall presided over a toer, built in to ears. For brik topsoil heart, ind and rain erosion, more than 50 ears after the toer graduall ollapse. Wu zetian hangan ears repair again for ild goose pagoda. Later in a large earthquake happened in xi an region, the ild goose pagoda toer fell, the toer shatter. said the seond tablet quiet st. 大雁塔英文导游词范文2: Wele to here, let me to introdue for everbod!

骊山导游词

骊山导游词 骊山是我国古今驰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因系西周时骊戎国国地,因此称为骊山,唐时临潼名昭应、会昌,骊山又曾因此改名为昭应山、会昌山。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是皇家园林地,离宫别墅众多。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东西绵亘25公里,南北宽约13.7公里,海拔1302米,山上松柏长青,壮丽翠秀,似一匹青苍的骊驹而得名。《古迹志》云:骊山“崇峻不如太华,绵亘不如终南,幽异不如太白,奇险不如龙门,然而三皇传为旧居,娲圣既其出冶,周、秦、汉、唐以来,多游幸离宫别馆,绣岭温汤皆成佳境。” 骊山美如锦绣,又名绣岭,以石瓮谷为界分为东绣岭、西绣岭。骊山曾是帝王游幸之地,山上山下古迹随处可见,神话传说层出不穷。“渭水秋天白,骊山晚照红。”每当夕阳西下,骊山在落日斜阳里红霞万状尤显壮观,“骊山晚照”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日夜,几抔荒冢掩皇王”,郭沫若在此对骊山胜景及其历史地位做了恰当而准确地概括。远在上古时期,这里曾是女娲氏“炼石补天”之处;西周时,周幽王又在此演出了一幕“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历史闹剧;威震天下的秦始皇将他的陵墓建于骊山脚下,还留下了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军阵;唐朝时期,唐玄宗、杨贵妃在此演绎了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就连逃难而来的慈禧太后也不忘在此游玩享乐,这是骊山沧桑的经历,也是中华民族前进的历史见证。 ~小三峡导游词·陕西大雁塔·黄帝陵导游词·司马迁墓导游词 骊山不仅自然景观秀丽,而且有几十个驰名的文物景点胜迹,古往今来,骊山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回忆,登骊山别有一番情趣。青石台阶路把著名的周烽火台、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谏亭、石瓮谷、举火楼、遇仙桥、秤锤石、鸡上架、三元洞、鹞子翻身等古迹连在一起。游人可拾级而上或乘坐骊山索道缆车登山至烽火台。极目远眺,在茫茫八百里秦川上,渭河如一条玉带飘动在绿野之间,俯视山下,风景如画,游人熙攘。 骊山半山腰有一块上有金黄菌锈的巨石,远望像老虎身上的斑纹。因此叫虎斑石,又因形状似一只蹲卧的老虎,也叫卧虎石。石上有一座水泥凉亭。这里是西安事变

西安旅游介绍导游词

西安旅游介绍导游词 各位领导、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古城西安观光游览。西安,一个被人们赐予太多太多美妙称谓的地方。尤其通过今年世园会的召开,西安再一次把她特有的魅力展示给世人。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步步走近这座古老的城市,这可是一个看不完、听不尽、吃不烦、逛不够的地方,希望您带着轻松的心去聆听、去观察、去感受、去品味。一起去品古都上下五千年历史神韵,尝老城街头巷尾美食七滋八味,阅西安改革三十年城市全新风貌,观新区科学规划建设热火朝天。 【地理位置】 西安是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是陕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安位于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北临渭河,南面是秦岭山脉,山脊海拔2000-2800米,是我国地理上北方与南方的重要分界。西安市辖9区【新城、碑林、莲湖、雁塔、灞桥、未央、阎良、临潼、长安】4县【蓝田、周至、户县、高陵】,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总人口843万,其中市区面积3782平方公里,人口大概646万左右。 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春秋两季是旅游黄金时期。大家远道而来,也许您是带着自己潜意识中的“西安印象”【古老陈旧、黄土飞扬、干旱缺水、满目苍茫】来的,现在看见西安是否有出乎意料的感觉呢?其实这里历史上素有“八水绕长安”之说,指的是西安城四周的八条河流:渭河、泾河、沣(fēng)河、涝(lào)河、潏(yù)河、滈(hào)河、浐(Chǎn)河、灞(bà)河。渭、泾是其中两条大的河流。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著名的辞赋《上林赋》中写道“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描写了汉代上林苑的巨丽之美,之后就有了“八水绕长安”的描述。大家现在能看到西安这般的景象和市政府的重视和规划是分不开的,这些河流流经于此也让这座城市有了勃勃的生机和灵气。【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终始灞浐,出入泾渭;酆镐潦潏(fēnghàolàoyù),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上林赋》】 【陕西得名于西周,是大西北的门户,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所在的位置兼具南北,联通东西,所以陕西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渭河虽发源于甘肃,但是流经陕西,联接灞河、泾河、浐河等最后汇入黄河,因此渭河是黄河上最大的支流,它和它的分支流冲击而成的平坦台面就是今天陕西省的中部,我们也把它叫做关中平原也可称为渭河平原。渭河与长安关系十分密切,在古代有很多物资就是通过渭河运到长安,而“泾渭分明”这一成语也来源于这条大河。】 【历史背景】 在中国旅游界有几句俗话:二十年中国看深圳,一百年中国看上海,一千年中国看北京,而五千年中国则看西安。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首站来到西安,他对西安的评价就很高,他说:“要了解一个民族,首先要了解它的历史”。由此可以看出,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在这片物华天宝的土地上,五千年的古国文明从这里发祥。 早在《广博物志》《述异志》《山海经》中就有所记载,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故事都发生在这里;据考古证实,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是蓝田猿人的聚居区;新石器时代早期,这里哺育了“华胥古国”“姜寨”等半坡先民。到了汉唐时期,西安更是发展成为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是当时人口最早超过百万的国际大都市。“西有罗马,东有长安”是当时西安在世界历史地位的真实写照。 至今,西安与世界名城希腊的雅典、埃及的开罗、意大利的罗马齐名,同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而且,西安也是中国七大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

2019年英文导游词4篇-易修改word版 (19页)

2019年英文导游词4篇-易修改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英文导游词4篇 本文目录 1.英文导游词 2.湖北省博物馆英文导游词 3.黑龙江哈尔滨中央大街英文导游词 4.呼伦贝尔大草原英文导游词 黄帝陵 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today we are going to visit the yellow emperor mausoleum, known as "the first chinese mausoleum". the tomb places at qiaoshan, huang ling, yan'an, china. the yellow emperor mausoleum area was archaeologically proved to be a primitive clan settlement, for unearthing pottery and stone tools with evident yangshao culture features. it is one of the key historical site under state protection of china. in order for everyone to have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yellow emperor mausoleum, i will introduce huangdi first. huangdi is a legendary chinese sovereign and cultural hero who is considered in chinese mythology to be the ancestor of all han chinese, one of the legendary five emperors. according to ancient records, huangdi was the son of shao dian, the grandson of fu xi. his name was gongsun. because he resided in the xuanyuan hill, he was referred to as xuanyuan. for advocat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he was also known as "huangdi". huangdi has been credited with the invention of the 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huangdi neijing (inner canon of

陕西黄帝陵导游词_导游词

陕西黄帝陵导游词 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玄远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下面是橙子整理了黄帝陵导游词,欢迎欣赏与借鉴。 黄帝陵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们今天游览被誉为世界中华第一陵的---黄帝陵。我是你们本次旅游的导游,我姓蒋,也可以叫我蒋导。如果在旅游中遇到了问题,大家可以向我提出,我会帮助大家。祝大家旅游愉快!为了让大家对黄帝陵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申华民族的始祖——黄帝。黄帝,是距今5020xx年左右的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据古籍记载,黄帝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封于有熊,号有熊氏。曾居于轩辕之丘,又号轩辕。因崇尚土德,土色黄,所以又称为“黄帝”。 传说中,黄帝不但是一位英雄的领袖人物,而且也是智慧的化身。人们把许多发明创造都归功于黄帝或他的妻子、臣下。如造舟车、制衣冠、务蚕桑、创医学、定音律、造文字、布五谷、烧彩陶及政治生活中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中的婚丧礼仪等,后人以黄帝时代作为中华民族迈人文明社会的开始,所以,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 关于黄帝埋在哪里?现在有很多说法。但是,从历史资料的记载以及历代政府的态度上看,大家马上就要看到的黄帝陵就是黄帝百年1/ 6

后唯一的安寝之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明确说“黄帝崩,葬桥山”。而黄帝陵历史上就称为“桥陵”,1944年才改称今名。在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黄帝是在黄陵县的桥山骑龙升天的,后人们将黄帝衣冠埋葬在这里,起冢为陵,这就是黄帝陵的由来。另外,黄帝陵一带被考古证明曾经是这一带原始氏族的聚居地,出土的陶器和石器,带有鲜明的仰韶文化的特征。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北距西安约180公里。黄陵县原名中部县,1944年经呈请原民国政府批准,更名为黄陵县。1997年6月,黄帝陵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大家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轩辕广场。这里是谒陵的起点。轩辕广场的地面是用秦岭天然河卵石铺就而成的,共计5000块,含义是代表着中华民族5020xx年的悠久历史。眼前的池子叫印池,相传是黄帝洗笔的地方。印池之水来自沮河。在古汉语中,沮通“祖”,故而沮河也被看成是祖先之河。夜晚来临,这里会出现“沮水月夜”的美丽景观。现在,我们所经过的这座桥叫轩辕桥。这座桥横跨印池,为全花岗岩石材建造,被誉为“中国近代全石材第一桥”。轩辕桥北端通向庙院的龙尾道共有95级台阶,寓意黄帝“xx之尊”的崇高地位。拾级而上则是宽阔的庙前广场,近年来的公祭活动大都在此举行,现代传媒已使它广为人知。站到宽阔的庙前广场,请大家再回头看轩辕广场,你一定会感受到一种“雄伟、庄严、肃穆、古朴”的恢弘气势。 拜祭黄帝,一般为“先祭庙,后谒陵”。轩辕庙坐落在沮水以北,2/ 6

黄帝陵导游词

黄帝陵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被誉为世界中华第一陵的---黄帝陵。我是你们本次旅游的导游,我姓胡,也可以叫我胡导。如果在旅游中遇到了问题,大家可以向我提出,我会尽全力帮助大家。祝大家旅游愉快!为了让大家对黄帝陵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 黄帝,是距今5000年左右的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据古籍记载,黄帝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封于有熊,号有熊氏。曾居于轩辕之丘,又号轩辕。因崇尚土德,土色黄,所以又称为“黄帝”。 传说中,黄帝不但是一位英雄的领袖人物,而且也是智慧的化身。人们把许多发明创造都归功于黄帝或他的妻子、臣下。如造舟车、制衣冠、务蚕桑、创医学、定音律、造文字、布五谷、烧彩陶及政治生活中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中的婚丧礼仪等,后人以黄帝时代作为中华民族迈人文明社会的开始,所以,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 关于黄帝埋在哪里?现在有很多说法。但是,从历史资料的记载以及历代政府的态度上看,大家马上就要看到的黄帝陵就是黄帝百年后唯一的安寝之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明确说“黄帝崩,葬桥山”。而黄帝陵历史上就称为“桥陵”,1944年才改称今名。在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黄帝是在黄陵县的桥山骑龙升天的,后人们将黄帝衣冠埋葬在这里,起冢为陵,这就是黄帝陵的由来。另外,黄帝陵一带被考古证明曾经是这一带原始氏族的聚居地,出土的陶器和石器,带有鲜明的仰韶文化的特征。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北距西安约180公里。黄陵县原名中部县,1944年经呈请原民国政府批准,更名为黄陵县。1997年6月,黄帝陵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大家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轩辕广场。这里是谒陵的起点。轩辕广场的地面是用秦岭天然河卵石铺就而成的,共计5000块,含义是代表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悠久历史。眼前的池子叫印池,相传是黄帝洗笔的地方。印池之水来自沮河。在古汉语中,沮通“祖”,故而沮河也被看成是祖先之河。夜晚来临,这里会出现“沮水月夜”的美丽景观。 现在,我们所经过的这座桥叫轩辕桥。这座桥横跨印池,为全花岗岩石材建造,被誉为“中国近代全石材第一桥”。轩辕桥北端通向庙院的龙尾道共有95

黄帝陵导游词

黄帝陵导游词 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玄远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我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 黄帝还以他惩罚邪恶,首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据说黄帝活了118岁。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了。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但是也有人说,黄帝死后就安葬在桥山。 黄帝陵区约4平方公里,山水环抱,林木葱郁。参观者到达桥山山顶,首先看见路立的一块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

刻有“黄帝陵”3个大字。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4字。再后面便是黄帝陵。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面向南,陵冢高约4米,周长约50米,陵前40米处有一约20米高台,其旁一石碑上书有“汉武仙台”四字。此台系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巡游朔方归来时,祭奠黄帝,祈仙求神时所筑。 黄陵下的轩辕庙里面尚有一些建筑、古柏和石碑等文物。跨进庙门,左边有一棵巨大的柏树。相传此柏为黄帝亲手所植,故称“黄帝手植柏”,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庙门北有一过厅和一碑亭,碑亭里陈放着47块石碑。最北边坐落着大殿,大殿前还有一株高大的古柏,叫“挂甲柏”。据传,这是汉武帝挂金甲印烙所致。大殿雄伟壮丽,门额上悬挂有“人文初祖”四字大匾。大殿中间有富丽堂皇的黄帝牌位,其周围殿墙下还有一些陈列品。 ~小三峡导游词·陕西大雁塔··司马迁墓导游词

黄帝陵 月

黄帝陵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地方是号称“天下第一陵”的黄帝陵,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自唐代宗大历五年建庙祭祀以来,这里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景区由黄帝陵园、轩辕庙和桥山古柏群等构成,内有诸多中华之最,堪称华夏“风水宝地”。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黄帝,是距今5000年左右的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据古籍记载,黄帝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封于有熊,号有熊氏。曾居于轩辕之丘,又号轩辕。因崇尚土德,土色黄,所以又称为“黄帝”。传说中,黄帝不但是一位英雄的领袖人物,而且也是智慧的化身。人们把许多发明创造都归功于黄帝或他的妻子、臣下。如造舟车、制衣冠、务蚕桑、创医学、定音律、造文字、布五谷、烧彩陶及政治生活中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中的婚丧礼仪等,后人以黄帝时代作为中华民族迈人文明社会的开始,所以,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 关于黄帝埋在哪里?现在有很多说法。但是,从历史资料的记载以及历代政府的态度上看,黄帝陵就是黄帝百年后唯一的安寝之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明确说“黄帝崩,葬桥山”。而黄帝陵历史上就称为“桥陵”,1944年才改称今名。在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黄帝是在黄陵县的桥山骑龙升天的,后人们将黄帝衣冠埋葬在这里,起冢为陵,这就是黄帝陵的由来。 各位游客,大家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轩辕广场。这里是谒陵的起点。轩辕广场的地面是用秦岭天然河卵石铺就而成的,共计5000块,代表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悠久历史。眼前的池子叫印池,相传是黄帝洗笔的地方。印池之水来自沮河。在古汉语中,沮通“祖”,故而沮河也被看成是祖先之河。夜晚来临,这里会出现“沮水月夜”的美丽景观。 现在,我们所经过的这座桥叫轩辕桥。这座桥横跨印池,全长66米,宽8.5米,为全花岗岩石材建造,被誉为“中国近代全石材第一桥”。轩辕桥北端通向庙院的龙尾道共有95级台阶,寓意黄帝“九五之尊”的崇高地位。拾级而上则是宽阔的庙前广场,近年来的公祭活动大都在此举行,现代传媒已使它广为人知。站到宽阔的庙前广场,请大家再回头看轩辕广场,你一定会感受到一种“雄伟、庄严、肃穆、古朴”的恢弘气势。 拜祭黄帝,一般为“先祭庙,后谒陵”。轩辕庙坐落在沮水以北,坐北朝南、雄伟壮观。请大家跟我走进这个神圣之地。这座祭祖黄帝的古老庙宇,相传初建于汉代。原来在桥山西麓,宋代移至这里。轩辕庙由四进院落构成,庙门为汉代建筑风格,庑殿顶,白墙,黑琉璃瓦,高大巍峨,古朴大方。“轩辕庙”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是由原国民党陕西省主席蒋鼎文先生书写的。在他任职期间,先后三次代表国民党政府致祭黄帝陵,1938年祭陵时,亲笔题写了“轩辕庙”山门大匾。 跨入轩辕庙大门,左侧有一株参天古柏映入眼帘。古柏枝干苍劲,苍翠欲滴。该树树龄已有约4700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栽植,所以称“黄帝手植柏”,树高19.3米,下围10.67米。当地谚语称“七搂八拃半,疙里疙瘩不上算”。意思是7个人手拉手还搂不住它。1982年,英国林学专家罗皮尔等人在考察了世界27个国家之后来到我国,惊叹它是“世界柏树之父”。1998年,该树被第一批认定为“中华一百棵古树名木”之列。 这座亭叫“碑亭”。共有四通碑石。右手第一通碑文是孙中山先生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所作祭词一首:“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可惜,这份祭文手迹己经遗失,但他写的“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这首诗词,至今却牢牢刻在人们心

延安保卫战导游词

《延安保卫战》景区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参观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延安保卫战》,与我们一起重温那段史诗般的保卫红色延安的英雄故事。 梦回延安保卫战景区主要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就是它和别的红色旅游景区不同,它有丰富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并首创了真枪实弹表演模式。景区每天四场表演,除大型实景表演以外有着很多的军事活动项目和当时军民一家人的生活体验。景区分为二个区域,一个是体验区,一个是表演区。大家先看体验区,前边是跑马场,这里是射击场,射击用的是当年解放军使用过的各种枪支,是游客最喜欢的地方。这里是打军炮的地方,每门火炮能连发三颗炮弹,是军事体验中最具有刺激性的一项。当然是绝对安全的。紧挨着的是一系列军事技能活动。这边是我国十大元帅和十位大将的生平介绍。他们代表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终生的大无畏精神。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大生产时代的纺线车和毛驴拉磨,请大家回想一下当年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军民团结一家亲,克服一切困难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大生产运动。景区道具房内有1947年时国民党军队和八路军、老百姓的各式服装,也有当年二个军队的各种武器和有关道具供大家使用,景区推出“红色电影传奇”为游客免费拍摄电影,您只要参与其中或自编剧情,摄影师就能记录下您精彩的表演。为您的生命历程增添美好的记忆。 下面,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延安保卫战》的真实历史背景。

1946年夏,蒋介石悍然撕毁和平协议,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由于战线太长、兵力不足,1947年3月起,国民党被迫由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企图对山东和陕北两个解放区实施两翼突破,而后钳击华北。 1947年3月13日,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率34个旅25万兵力大举进犯延安,直逼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当时,我西北野战军只有4个野战旅和3个地方旅共25000人,形势相当危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彭得怀临危受命,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副主席首肯下担当临时总指挥,以“胸中自有甲兵百万”的大家风范,用一个警卫团的装备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延安保卫战。西北野战军利用有利地形,实行积极防御,并组织反击,寻机歼灭敌人。经过6天6夜的激战,西北野战军歼敌5000多人,中央机关却毫发无损。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战例。 红色经典旅游项目《延安保卫战》,在延安的真实环境里,用写实的艺术手法,真实再现了1947年保卫延安的恢弘历史画卷。特别是我们看到隐蔽在胡宗南身边的地下党员熊向辉在保卫延安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当年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传来毛主席举重若轻,放眼全国、气吞山河的豪言,兵败后蒋介石无可奈何的声调,都在这场演出中生动地再现。 拂去岁月的风尘,无论蓝天白云下愿生态的陕北“信天游”,还是热火朝天的迎亲队伍;无论打谷场上同仇敌忾的誓师大会,还是英勇顽强的伏击战,人们在硝烟弥漫、枪炮四起的真实战争场面里,仿

5篇介绍陕西黄帝陵的导游词范文

5篇介绍陕西黄帝陵的导游词范文 黄帝陵古柏群,是中国最古老、覆盖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共8万余株,千年以上3万余株。黄帝手植柏距今五千余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和世界柏树之冠。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陕西黄帝陵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陕西黄帝陵的导游词范文(一)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被誉为世界中华第一陵的---黄帝陵。我是你们本次旅游的导游,我姓蒋,也可以叫我蒋导。如果在旅游中遇到了问题,大家可以向我提出,我会帮助大家。祝大家旅游愉快!为了让大家对黄帝陵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申华民族的始祖黄帝。 黄帝,是距今5000年左右的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据古籍记载,黄帝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封于有熊,号有熊氏。曾居于轩辕之丘,又号轩辕。因崇尚土德,土色黄,所以又称为黄帝。 传说中,黄帝不但是一位英雄的领袖人物,而且也是智慧的化身。人们把许多发明创造都归功于黄帝或他的妻子、臣下。如造舟车、制衣冠、务蚕桑、创医学、定音律、造文字、布五谷、烧彩陶及政治生活中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中的婚丧礼仪等,后人以黄帝时代作为中华民族迈人文明社会的开始,所以,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

关于黄帝埋在哪里?现在有很多说法。但是,从历史资料的记载以及历代政府的态度上看,大家马上就要看到的黄帝陵就是黄帝百年后唯一的安寝之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明确说黄帝崩,葬桥山。而黄帝陵历史上就称为桥陵,1944年才改称今名。在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黄帝是在黄陵县的桥山骑龙升天的,后人们将黄帝衣冠埋葬在这里,起冢为陵,这就是黄帝陵的由来。另外,黄帝陵一带被考古证明曾经是这一带原始氏族的聚居地,出土的陶器和石器,带有鲜明的仰韶文化的特征。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北距西安约180公里。黄陵县原名中部县,1944年经呈请原民国政府批准,更名为黄陵县。1997年6月,黄帝陵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大家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轩辕广场。这里是谒陵的起点。轩辕广场的地面是用秦岭天然河卵石铺就而成的,共计5000块,含义是代表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悠久历史。眼前的池子叫印池,相传是黄帝洗笔的地方。印池之水来自沮河。在古汉语中,沮通祖,故而沮河也被看成是祖先之河。夜晚来临,这里会出现沮水月夜的美丽景观。 现在,我们所经过的这座桥叫轩辕桥。这座桥横跨印池,为全花岗岩石材建造,被誉为中国近代全石材第一桥。轩辕桥北端通向庙院的龙尾道共有95级台阶,寓意黄帝九五之尊的崇高地位。拾级而上则是宽阔的庙前广场,近年来的公祭活动大都在此举行,现代传媒已使它广为人知。站到宽阔的庙前广场,请大家再回头看轩辕广场,你一定会感受到一种雄伟、庄严、肃穆、古朴的恢弘气势。

半坡遗址英文导游词

半坡遗址英文导游词 篇一:半坡遗址导游词 半坡遗址导游词 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以东,是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这类遗存仅在黄河流域的关中地区就发现了400多处,因此,黄河流域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美称。 半坡遗址是1953年春在灞桥火力发电厂施工中偶然发现的。现存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发掘面积为1万平方米,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圈栏2座,储藏物品的地窖200多个,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瓮棺葬73座,烧陶窑址6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半坡先民们的生产与生活情景。 1958年,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遗址性博物馆-半坡博物馆。半坡博物馆现有2个陈列室和1个遗址大厅。第一展室主要展出在半坡遗址发现的生产工具,有石器、渔具、纺轮、骨针、鱼钩、鱼叉等,我们可以由此了解半坡人生产活动的各种场面。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出半坡人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各种发明创造。 人面鱼纹是半坡彩陶画的典型作品,这一生动的形象反映了半坡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人面鱼纹线条明快,人头像的头顶有三角形的发髻,两嘴角边各衔一条小鱼。此图反映了半坡人和鱼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特

殊的感情,可能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图腾。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点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运用重心原理的一种汲水器。具体方法是在双耳上系上绳子,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就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重心移动而自然竖起。用它盛水还有两大特点,一是便于手提与肩背,二是口小,灌满水后从河边到居住区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 先民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水蒸汽可以熟食,于是制作了陶甑,这是人类 历史上最早利用蒸汽的范例。 ~小三峡导游词·陕西大雁塔·黄帝陵导游词·司马迁墓导游词 半坡小孩实行瓮棺葬。小孩死后,大人先在房屋附近地上挖个坑,放个大陶瓮或罐,把小孩尸体放在里面,上面盖个陶钵或陶盆,并在当中凿个洞,可能是供死者灵魂出入的通道。较大的孩子则用两个陶瓮对起来埋。孩子埋葬在房屋附近,这充分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眷恋之情。半坡出土的小孩瓮棺共有73个。由于当时自然条件很差,人们的生活十分艰苦,加之疾病流行,小孩死亡率很高。 篇二:半坡博物馆讲解词 半坡博物馆导游词 【半坡姑娘雕塑前】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踏访古老的半坡遗址。 半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它是在半坡遗址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的。馆内现在仍保存着已发掘和未发掘过的部分遗址,

新郑黄帝故里景区导游词

新郑黄帝故里景区导游词 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新郑观光游览,首先呢,请允许我代表新郑热情好客的父老乡亲和我的同事们,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真诚的欢迎,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来品味.游览古都新郑我姓马,老马识途的马,今天各位来到我旅游,请放心好了,有我一马当先,什么事情都会马到成功。。。。。。我是来自新郑**旅行社的导游员,大家可以喊我小马,相信有小马的陪同,大家一定会玩的开心,游的快乐.当然了,小马也会竭尽全力为大家服务.那么坐在我身边的呢,就是咱们旅行社选派的驾驶经验丰富的司机:*师傅,今后几天就由他和我来陪同大家,如果您有什么要求都可以向我们提我们会尽力满足大家的合理要求的,好了,现在请大家坐好扶稳如果有那些朋友晕车请您往前面来,前面的朋友会把最舒适的座位给您的,在这小马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没有什么事请尽量不要在车厢内走动。 现在我想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天的行程安排,(行程安排略)然后我们有3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12:00时候我们在大门口集合前往有缘餐厅用午餐,请大家一定要记住咱们的车牌号豫a1234和我的手机号12345678,如果有参什么事情一定要及时和我联系. 新郑市隶属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有着极其优越的区位优势。至于我们的市情,我想用以下五个字概括就再贴切不过了,那就是——中、通、古、丰、美。 “中”呢,是指我们新郑的地理位置,处于中州之中,北临郑州市区,南接魏都许昌,东依七朝古都开封,西面九朝古都洛阳。 “通”呢,是指我们新郑市的交通优势非常明显,境内有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和京广铁路纵贯其中,还有我们中原最大的国际机场——新郑国际机场。 “古”是说我们新郑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它不仅被命名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还被中华古都协会认定为“中华第一古都”。这里不仅有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裴里岗文化和5000多年前的炎黄文化,还有2700年前的郑韩文化。 “丰”,是指我们新郑市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及矿产资源。大家来看窗外,那大片大片的绿林就是我们的新郑枣林了,新郑特产——鸡心小枣,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品尝过,有机会我请大家吃哈。我们新郑种枣历史悠久,在裴里岗就出土了堪称最早的炭化枣核。在古枣园里有棵古枣树王树龄竟达600多岁。 我们现在已进入了市区,距我们的目的地——黄帝故里还有5分钟的车程。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新郑市区轩辕路,占地面积100余亩,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目前正在积极申请aaaaa景区。早在2000年就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遭战火毁坏,明清时修葺。近年来,新郑市人民政府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了扩建。扩建后的黄帝故里景区共分五个区域:广场区、故里祠区、鼎坛区、艺术苑区、轩辕丘区。 新郑黄帝故里景区导游词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中华姓氏广场。该广场是07年(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前)建的,它长宽各130米,是一个正方形广场。广场四周种植着被称为“活化石”的水杉,这960棵水杉,象征着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日夜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子民。 叶落兮归根,故里兮牵魂。我们60万新郑人民热忱欢迎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拜祖。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讲解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对我工作的配合,有什么服务不到位的地方请多指教。祝愿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希望大家有机会再来河南,再来黄帝故里。谢谢大家! 万姓同根,根在人祖。中华民族的历史如同一棵开枝散叶的大树,虽纷繁冗杂,但脉络

黄帝陵导游词

黄帝陵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被誉为世界中华第一陵的---黄帝陵。我是 你们本次旅游的导游,我姓蒋,也可以叫我蒋导。如果在旅游中遇到了问题,大家可以向 我提出,我会帮助大家。祝大家旅游愉快!为了让大家对黄帝陵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我先 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申华民族的始祖——黄帝。 黄帝,是距今5000年左右的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据古籍记载,黄帝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封于有熊,号有熊氏。曾居于轩辕之丘,又号轩辕。因崇尚土德,土色黄,所以又称为“黄帝”。 传说中,黄帝不但是一位英雄的领袖人物,而且也是智慧的化身。人们把许多发明创 造都归功于黄帝或他的妻子、臣下。如造舟车、制衣冠、务蚕桑、创医学、定音律、造文字、布五谷、烧彩陶及政治生活中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中的婚丧礼仪等,后人以黄帝时 代作为中华民族迈人文明社会的开始,所以,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 关于黄帝埋在哪里?现在有很多说法。但是,从历史资料的记载以及历代政府的态度 上看,大家马上就要看到的黄帝陵就是黄帝百年后唯一的安寝之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明确说“黄帝崩,葬桥山”。而黄帝陵历史上就称为“桥陵”,1944年才改称今名。在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黄帝是在黄陵县的桥山骑龙升天的,后人们将黄帝衣冠埋葬 在这里,起冢为陵,这就是黄帝陵的由来。另外,黄帝陵一带被考古证明曾经是这一带原 始氏族的聚居地,出土的陶器和石器,带有鲜明的仰韶文化的特征。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北距西安约180公里。黄陵县原名中部县,1944年经呈请原民国政府批准,更名为黄陵县。1997年6月,黄帝陵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大家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轩辕广场。这里是谒陵的起点。轩辕广场的地面是用秦岭天然 河卵石铺就而成的,共计5000块,含义是代表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悠久历史。眼前的池 子叫印池,相传是黄帝洗笔的地方。印池之水来自沮河。在古汉语中,沮通“祖”,故而 沮河也被看成是祖先之河。夜晚来临,这里会出现“沮水月夜”的美丽景观。 现在,我们所经过的这座桥叫轩辕桥。这座桥横跨印池,为全花岗岩石材建造,被誉 为“中国近代全石材第一桥”。轩辕桥北端通向庙院的龙尾道共有95级台阶,寓意黄帝“九五之尊”的崇高地位。拾级而上则是宽阔的庙前广场,近年来的公祭活动大都在此举行,现代传媒已使它广为人知。站到宽阔的庙前广场,请大家再回头看轩辕广场,你一定 会感受到一种“雄伟、庄严、肃穆、古朴”的恢弘气势。 拜祭黄帝,一般为“先祭庙,后谒陵”。轩辕庙坐落在沮水以北,坐北朝南、居高临下、雄伟壮观。请大家跟我走进这个神圣之地。这座祭祖黄帝的古老庙宇,相传初建于汉

嫘祖纪念馆导游词

嫘祖纪念馆导游词 ◆欢迎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到嫘祖纪念馆旅游观光,我是嫘祖纪念馆的文化讲解员,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从现在开始将由我陪同大家参观游览,并为大家做沿途的义务讲解,希望我的讲解能解开您的好奇,增添您的快乐! 接下来就请大家跟随我顺着嫘祖纪念馆的风水方向,从左边登台阶前往参观游览。 ◆嫘祖纪念馆简介: 纪念馆有嫘祖神殿、六十甲子神殿,有记载黄帝嫘祖文化的碑文石刻,古龙窖酒坊等人文景观供大家朝圣祈福。 纪念馆始建于晋朝,距今有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供奉着轩辕黄帝正妃嫘祖娘娘,嫘祖神像高6.3米。 各位朋友,前面这尊双人塑像就是轩辕黄帝和他的正妃嫘祖娘娘,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用通俗的话说,嫘祖就是黄帝的原配夫人,也是中华民族最早的第一夫人,她发明了种桑、养蚕、抽丝、织绸、做衣,被人们称为先蚕娘娘,她还辅助黄帝开创了农耕文化,使中华文明步入一个初始文明时期。轩辕黄帝生活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于公元前2697年统一了中国,并创造了文字,制造了六十甲子和干支历法。我们现在看到的黄帝,其实就是一个农夫的打扮,而嫘祖右手里拿的就是蚕茧了,我们常说的“衣食父母”“男耕女织”指的就是黄帝和嫘祖了,下面请随我继续前往参观。 ◆途中讲解: 前面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它的建设对于三峡大坝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被誉为“母亲坝”,它全长2606.5米,有27孔泄洪闸,总工期18年,葛洲坝具有发电、改善航道等综合效益。 各位朋友,下面就是古龙窖酒坊,为了传承我国浓厚酒文化而建。等下我们参观完下来以后大家可以在此观赏美景,体验葛洲坝雄姿。

教导年会黄帝陵主持词

(二稿) 戊戌年恭祭轩辕黄帝典礼 主持词 ﹙时间:2018年9月5日9时50分地点:轩辕庙人文初祖殿前﹚9:30 参祭人站位时,播音员播放讲解词。 9:35 仪式前播音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赫赫轩辕,悠悠千载; 物华天宝,浩荡河山;威吾中华,心动延安! 值此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金秋时节,改革开放40年之际,来自浙商、河南、陕西、福建、湖南、上海、江苏、山西、滇商、贵州、湖北、华北、粤商、新疆教导联合会及师道知识管理集团的全国教导型企业家联合会代表共300余人,满怀崇敬的心情,聚首圣地延安人文初祖殿前,隆重举行“戊戌年恭祭轩辕黄帝典礼”,缅怀始祖功德,弘扬始祖精神,传承传统美德,推动教导文化,兴我中华商业,振奋民族精神! “古柏千丛迎赤子,心香一炷祭轩辕”。轩辕黄帝作为中华文明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受到中华儿女的永久敬仰和尊崇。早在新石器时代,以轩辕黄帝为首的氏族部落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于蛮荒苦难中磨砺出惊人的灵性。先民们创文字、造舟车、育蚕桑、事纺织、定历法、制算数,备尝险夷,艰苦拓殖,终于开启鸿蒙,始脱混沌,以惠及万世之功绩屹立于世界东方!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黄帝精神的教育引导之下,团结自强,代际传承,生生不息!以其悠久而光辉的历史文化彪炳于世,对人类社会进步和

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华儿女不会忘记这里谱写的光辉历史。千百年来,不论皇亲贵胄,平民百姓,不分地域党派,土著侨胞,无一例外地追踪一个根系,环绕一个神州,视黄帝为共同祖先而顶礼膜拜,留下了大量的御制祝文和诗词歌赋。特别是中华民族每遇大事或遇重要时节,都要在桥山黄帝陵前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或纪念活动,以告慰始祖、激励后人。20世纪初,在反帝反封建,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时期,黄帝更成为中华民族奋发图强,团结御侮的一面旗帜。1912年,革命先驱孙中山委派同盟会会员前来黄陵祭祖,并题写了“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的昂扬祭词。1937年4月5日清明节,在民族抗日的危难时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特派代表林伯渠等,中国国民党特派代表张继、顾祝同、孙蔚如等,国共两党第一次在桥山共祭黄帝陵。毛泽东亲笔题写了“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建此伟业,雄立东方……”大气磅礴的祭文,为唤起中华儿女共同抗击外敌侵略起到了积极作用。 滔滔黄河水,奔腾归大海;深深黄土情,悠悠几千载。“数典不忘先世祖,万方裔子觅同宗”。中华儿女祭祀黄帝从古到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这是因为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代表,更是因为在黄帝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正心精神,利国利民的正念精神,身体力行的正行精神!而“正心、正念、正行”正是教导型组织理论的核心理念!所以黄帝精神与教导精神一脉相承,不论沧海桑田,世事巨变,依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生命力,我们纪念黄帝、拜谒祖陵,既是在弘扬中华民族之魂,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