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咏 雪 诗

咏 雪 诗

咏 雪 诗

咏雪诗

郑板桥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中英咏雪诗对比学习

英汉咏雪诗对比学习 万丁200920437 有人说雪是“雪是无私的,它宁愿牺牲自己去成就世间情意。”有人说“雪是美好的,它为世间带来无数欢乐、无数笑声。”还有人说“水或冰在空中凝结再落下的自然现象,或指落下的雪花。”英文中也有“as white as snow”洁白如雪(white 视觉上的颜色)。“be as pure as the driven snow”内心纯洁的“snowed in (physically)”被大雪困住了。“be snowed under”被困住了(overwhelm)。“a snowball effect”雪球效应“snowball”(动词vt) 如同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形容事物发展规模速度疯狂增长。 雪只会在很冷的温度及温带气旋的影响下才会出现,因此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下雪的机会较微。而世界范围内超过三分之二的陆地都处在温带以及亚寒带、寒带地区,所以雪作为全球大范围语言中的一个词汇就成为可能。语言体现文化,所以同一个“雪”字,在不同的语言中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作为大自然的普遍现象,在中英诗歌中都有表现。唐朝祖咏的《终南望余雪》写道“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写了在大雪的背景下,终南山和秀美景色,天空在雪的印照下有如浮云,还描写了雪下的树林,衬着白雪,就如“霁色”,而整个城市都在雪暮中多了几分寒意。还有李咸用的《大雪歌》“同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玉圃花飘朵不匀,银河风急惊砂度。”写了下雪时的天空犹如“天怒”、“龙振”,漫漫雪花就像“玉圃花”飘飘洒洒,风景奇美。 除了以上二例,在古代诗句中还有大量描写雪的姿态,而且在描写中不乏恰当的比喻和细致的刻画。首先,有把雪比作花的,类似的称谓包括“飞花”、“林花”、“琼花”等,如“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

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 教案与教学反思

23 诗词曲五首 杭信一中何逸冬 1.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在熟读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品析诗歌的语言,欣赏诗歌的语言美。 3.揣摩诗歌的内涵,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第1课时《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导入新课 我国的古典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名篇佳作浩若繁星,反映战争的作品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古至今,战争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主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十五从军征》,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学会珍惜和平的生活。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十五从军征》 1.诗歌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点? 明确:意象——松柏、丛冢、跳兔、飞雉、庭院、旅谷、水井、旅葵。 景物特点:荒凉寂静,无人的踪迹。 2.说说下面这句诗的表达效果。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明确:这句诗暗指主人公家破人亡、孤苦伶仃的状况,主人公此时内心感到极度的孤独悲伤。这一句也将哀景推向极致,蓄足了抒情的势,使得最后一句“泪落沾我衣”感人至深。 3.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来谋篇布局,反复朗读诗歌,说说其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明确: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家

中无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 4.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这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弊病的乐府民歌,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数十年后返回故里,看到家破人亡的情景,表现出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目标导学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从题目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明确:这是一首咏雪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写的是送友人归京的场景。 2.首诗前后侧重描写的内容有何不同?两者是如何完成过渡的? 明确:前面重在咏雪,后八句主要是写送别。用“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完成了过渡。 3.诗中是从哪两个方面揭示了当时的天气寒冷? 明确:从正面和侧面来写当时天气寒冷的。正面:“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侧面:“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4.“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的“折”“即”换掉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折”字写出了北风之猛,有了这样猛烈的风,漫天飘落的雪能“飞”。“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表明雪下得大,下得早。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猛雪早。 5.你认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为什么能够流传千古? 明确:以春景写冬景,以梨花喻冬雪,比喻新奇贴切,既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风光,又写出诗人的惊喜之情。 6.“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几句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写军营将士的苦寒生活,反映了战争艰苦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为送行场面渲染了悲凉气氛。 7.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展示的画面,并谈谈这句细节描写的作用。

古诗中的咏雪佳句.

1、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翁森《四时读书乐》 2、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6、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吴均《咏雪》 7、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8、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洪升《雪望》 9、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10、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11、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巍巍暖气吹。——毛泽东《咏雪》

12、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13、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洪升《雪望》 14、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吴均《咏雪》 15、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韩愈《李花二首》 1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7、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蕴《咏雪联句》 18、若天庭瑞,轻雪带风斜。——徐陵《咏雪》 1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0、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21、千山犹绿怜霜叶,一夜忽白染碧葭。到晓翩翩出绣户,随烟直上透窗纱。绕帘渺渺落霓裳,呵手惊飞暖翠华。——飞花《咏雪》 2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2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24、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四气诗》

咏雪诗句

咏雪诗句 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 2、玉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元稹《南秦雪》 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 4、手掌席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5、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心情不好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7、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伤感签名 9、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0、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洪升 11、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 1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雪歌送

武判官归京》 1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 14、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白朴《天净沙·冬》 15、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徐渭《梨花》 16、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 17、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元稹《南秦雪》 1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19、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蕴 20、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2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22、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23、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翁森 24、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傅察 25、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6、雨酥叶藻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李咸用《大雪歌》

咏雪练习题

《咏雪》测试题 一、填空。 《咏雪》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作者是南朝宋(朝代)刘义庆,《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二、解词。 1、内集:家庭聚会 2、讲论文义:谈论诗文 3、俄而:不久、一会儿 4、骤:紧 5、欣然:高兴的样子 6、何:什么 7、似:像 8、差:大致、差不多 9、拟:相比 10、未若:不如、比不上 11、即:就是 12、因:凭借 三、翻译。 1、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4、兄女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5、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四、理解性默写 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 3、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五、问答题。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以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和睦、融洽、欢快、轻松 2、对于谢太傅的出题,兄子和兄女分别给出什么答案? 兄子: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兄女: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3、两个咏雪句“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哪一个更好?请从文中找出根据,并谈谈你的看法。 “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漫天飞舞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而且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4、“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 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漫天飞舞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而且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5、你学过的古诗词中咏雪佳句?请写出一两句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比喻)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比喻) 6、文章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补充点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

古诗中咏雪诗句

古诗中咏雪诗句 导读:古诗中,有很多是咏雪的诗句,大家一起看看下面小编整理的诗句吧! 古诗中咏雪诗句怒风吹雪急鞭马,匪兕匪虎率旷野 《督粮宿盐州东》宋·李复 闻道朝来雪又下,老人今岁未应饥 《上元前雪三绝句》宋·苏辙 灯前看宝剑,雪里按苍鹰 《刘生》宋·曹勋 尘陌望松雪,我衰君少年 《送赵真长归夏县旧山依阳征君读书》唐·卢纶 夭夭风前花,纤纤日中雪 《携手曲》唐·李咸用 玉杯春酌春盘食,曾忆雪香同醉色 《和张尉食字韵》宋·赵善括 冻云垂地风栗冽,万里江天暮飞雪 《江天暮雪》宋·王之道 今长尺若干,霜雪颇自力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宋·仇远 千里内、欢声和气,可融霜雪 《满江红·再和诸人元夕新赋》宋·何澹

雷斧何年翠凿成,老龙吟苦雪涛惊 《观天井》宋·方岳 柳絮风中雪,芙蓉水上霞 《次韵外舅黄虞卿为爱山园好八首其一》宋·喻良能 忆昔归田友麋鹿,雪里寻梅踏瑶玉 《韩子温尚书以长句送江梅次韵》宋·周必大 扣门满衣雪,僵立不得跪 《由竹溪至梅蹊书赠莫云樵》明·张羽 行云自随语燕,回雪趁惊鸿 《诉衷情·三月八日仲存席上见吴家歌舞》宋·毛滂 白雪侵新鬓,归心逐断鸿 《暮春雨中感怀》宋·释斯植 卷帘见月形神清,疑是山阴夜雪明 《刘君元晖八月十四日邀余玩月快雪斋中,命余》元·倪瓒雪舟不肯半涂回,直到荒林意盛哉 《和曾无疑》宋·杨长孺 角声未动纸窗白,儿曹报我雪满檐 《冬雪行》宋·王炎 几点鲈乡莼浦,万里鲸波雪浪,掀舞小渔舟 《水调歌头·雨霁彩虹卧》宋·赵善括 独羡当年灰袋客,雪埋气宇更充胖

《七八用喜雪韵四首其一》宋·吴潜 二月匡庐北,冰雪始消释 《春游二林寺》唐·白居易 只怪南风吹紫雪,不知屋角练花飞 《浅夏独行奉新县圃》宋·杨万里 大鹏风翼起,老骥雪蹄开 《檄往校旁郡艺舟行值董仲修来赴漕试复小舣相》宋·曾丰重念雪寒亲麈语,无忘水暖走鸥盟 《清上人持钵求颂》宋·释正觉 若向庵中觅光禄,雪中履迹镜中真 《光禄庵二首其一》宋·苏轼 蛟龙拔入盘重渊,雪霜放出参九天 《豫章上游生米市前江中洲上至德观侧柏树甚老》宋·曾丰玉骨已无尘俗气,冰姿还耐雪霜威 《观梅偶成二首其一》宋·吴芾 彩云飘玉砌,绛雪下仙家 《鸟散馀花落》唐·赵存约 三湘风雨失舟檝,万里路岐多雪霜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其一》宋·汪元量 织成白灊胜白丝,恰称吴娃冰雪肌 《吴宫白灊辞》明·张羽

《雪》拓展阅读-咏雪诗欣赏

咏雪诗欣赏 郊行值雪 [北周]庾信 风云俱惨惨,原野共茫茫。雪花开六出,冰珠映九光。 还如驱玉马,暂似猎银獐。阵云全不动,寒山无物香。 薛君一孤白,唐侯两肃霜。寒关日欲暮,披雪上河梁。 解析:天上的风和云都黯淡了,原野上一片茫茫。六瓣的雪花下了起来,雪光像九光灯一样明丽,还像驱赶着玉马,又像捕猎银獐。云形似兵阵一动也不动,寒冷的山上什么也没有。雪又像薛君(孟尝君)的白狐裘和唐侯(春秋时的唐成公)的马一样洁白。寒关的天色将要晚了,我迎着雪走上了桥。诗中的比喻用得好,显示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茫茫雪原的壮美图景。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解析:这首咏雪诗别开生面,前两句写春天姗姗还迟,一个“都”字反映了诗人久盼春天的急切心情,一个“惊”字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在见到初生的草芽时那种格外欢欣的心情。后两句诗人赋情于雪,仿佛白雪也嫌春光来迟,像落花一样飘飞,来装点春色。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衿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解析:诗人不正面描绘夜寒雪大,而是从侧面烘托陪衬的手法,从感觉入手,从视觉入手,从听觉入手写雪,尽现雪之寒,雪之大、厚,雪之重。短短四句诗,把夜雪描写得曲折、细致。 咏春雪 [唐]韦应物 徘徊轻雪意,似惜艳阳时。 不悟风花冷,翻令梅柳迟。 解析:春雪轻轻飘飞,好像有意徘徊流连,珍惜那艳阳高照的明媚春光似的。它不明白自己的飞舞会让风儿花儿都感到寒冷,反倒使梅花迟开,柳树迟绿了。 全诗融情于雪,以雪抒情,别有情趣。前两句用拟人手法,把春雪轻飘漫舞、情意绵绵

的神态描绘得活灵活现。后两句语气婉转,由扬而抑,对春雪迟了梅柳有责备之意。既写了初春时节乍暖还寒的时令特征,又表现了作者呼唤春光早至的迫切心情。

描写冬雪的诗句合集

描写冬雪的诗句合集 导读:寒冷的冬季一直都有许多人十分喜爱,大多数人都是因为那漫天飞舞的白雪而爱上冬季。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描写冬雪的诗句合集,欢迎阅读参考! 1、京城数尺雪,寒气倍常年。泯泯都无地,茫茫岂是天。——出自韩愈《酬蓝田崔丞立之咏雪见寄》 2、洁野凝晨曜,装墀带夕晖。集条分树玉,拂浪影泉玑。色洒妆台粉,花飘绮席衣。入扇萦离匣,点素皎残机。——出自李世民《咏雪》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出自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4、深意劝客金尊,皑皑千里,琼台瑶圃重到。绮罗香暖恣欢娱,暂尔宽怀抱。更几朵、梅花开了。巡檐聊与花相调。算瑞气、丰穰兆。来岁强如,旧年多少。——出自杨泽民《霜叶飞》 5、广寒宫里,散天花、点点空中柳絮。是处楼台皆似玉,半夜風声不住。万里盐城,千家珠瓦,无认蓬莱处。但呼童、且去探梅花、攀那树。——出自葛长庚《念奴娇》 6、愁云残腊下阳台,混却乾坤六出开。与月交光呈瑞色,共花争艳傍寒梅。飞随郢客歌声远,散逐宫娥舞袖回。其那知音不相见,剡溪乘兴为君来。——出自姚合《咏雪》 7、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出自柳宗元《江雪》

8、平林天与一般花。横空络绎云遗屑,扑浪翩联蝶寄槎。——出自李咸用《和人咏雪》 9、近腊千岩白,迎春四气催。云阴连海起,風急度山来。尽日隋堤絮,经冬越岭梅。艳疑歌处散,轻似舞时回。——出自无可《和宾客相国咏雪诗》 10、琼楼架就东皇喜。□□使玉龙战罢,柳绵飞起。——出自葛长庚《贺新郎》 11、句芒宫树已先开,珠蕊琼花斗剪裁。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色一时来。——出自王初《早春咏雪》 12、柴门闻犬吠,風雪夜归人。——出自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3、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出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出自《南秦雪》 15、为问云间滕六,天工何事依违。冬前三白不时为。今日驾言春瑞。——出自陈德武《西江月》 16、中流鼓楫,浪花舞,正见江天飞雪。远水长空连一色,使我吟怀逸发。寒峭千峰,光摇万象,四野人踪灭。——出自秦观《念奴娇·赤壁舟中咏雪》 17、爱此飘飖六出公,轻琼冷絮舞长空。当时正逐秦丞相,腾踯

描写雪景的片段_范文

描写雪景的片段 本文是关于范文的描写雪景的片段,感谢您的阅读! 描写雪景的片段 1、雪停了以后,所有的屋顶上都积着厚厚的雪,所有的地面上还有树上也都积着厚厚的雪,整个大地好象都是白色的,好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雪遮住了很多东西,包括那些不干净的,所有我想,雪不仅美丽,还能给人们清除污染。 2、我爱白雪,我爱雪景,我更爱冬天。冬天是心灵的年轮。冬天,虽然十分寒冷,但是它有着无可比拟的温馨和希望。 3、一早起来,北风呼啸,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团团雪花随风旋转着,像一个个身着白色薄纱裙的娇小姑娘在舞蹈。大雪下着,高耸的山峰像须发皆白的老神仙那么威严;树枝上堆满亮晶晶、毛茸茸的雪花,树皮上的皱纹也被填平了。 4、校园里的水池旁几位小朋友正绕着水池嬉戏着,老人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坐在水池旁谈天说地谈古论今。水波在荡漾着,映着四周的灯显得波光粼粼。 5、雪景是美丽的。“下雪了!”孩子们把下雪作为好消息来报告。大人们也会忍不住放下手中的活,走到窗前,观赏大自然的恩赐物——雪。尤其是南方,雪景难以摄取,不少家庭不顾天寒地冻,抓住下雪的时机,在雪地里拍张合家欢,留个雪景纪念。孩子们则忙于堆雪人,捏雪球,打雪仗。可见,许多人都喜欢雪。比起人们遇到暴雨成灾、阴雨连绵、狂风大作、骄阳似火时的愁苦心情来,雪景是令人欢欣。也正因如此,历代文人墨客的咏雪诗就格外多。 6、踏雪寻梅,乃雪中一趣也,何等风雅,亦何等惬意。《红楼梦》一书中“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一景常现梦里,那雪中栊翠庵的数枝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如身临其境,回味无穷。是啊,踏雪寻梅,寻的是一份雅致,寻的是一份心境。 7、雪花很白很白,白得那么纯洁。它们把大地变得也很纯洁、很美丽。我有种这样的感觉:雪不仅仅使万物变得纯洁,也使人们的心灵变得像它一样美丽、纯洁。 8、早上,我刚走出家门,天空中就下起了雨。我走到了半路上雨慢慢地变小了,变没有了,而在这一个时候雪却下了起来。开始下着小雪花,后来慢慢地

《咏雪》教案(详案)

《咏雪》教案 一、导入: 晚唐昭宗年间有位宰相叫郑綮,很善写诗。一次有人问他:“相国近有新诗否?”他回答说:“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是啊,似乎风雪与诗向来有缘,与诗家的灵感灵气有缘。有人冒雪吟诗,有人踏雪寻诗,而东晋名士谢安和晚辈们在家里也能咏雪联诗。今天,让我们穿越到1600多年前谢安家中的联诗现场,欣赏他们的诗句,感受他们的雅趣。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全班同学自由诵读课文两遍(力求读准字音,不回读)。 2、请一个学生朗读没有标点的文章,第一步要求加上句读,第二步要求读出句中停顿。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请一个学生朗读有句读的课文,其他同学从字音、流畅、情感、语速、轻重音等角度评价。 4、请该生在听取同学的点评意见后,再读。 5、全班同学齐读课文,在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中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三、合作探究,掌握文意 1、自读课文,同桌互助,结合注释,掌握重点文言词语(教师PPT投影展示重要文言词语,以提问形式补充落实)。 内集:家庭聚会;儿女:子侄辈;俄而:不久,不一会儿;欣然:高兴的样子;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未若:不如;因:凭借;即:就是;何所似:倒装句,即似何,像什么。 2、根据屏幕上的注释和书本注释,主要以自我翻译为主,可以同桌互助,翻译全文。请一学生翻译全文,全班同学和老师修正、补充。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不一会儿,雪下得很大,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大笑了起来,很高兴。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注意:(1)大雪纷纷何所似:倒装句,“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未若柳絮因风起:改变下顺序,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说话用语习惯,“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3、全班学生再齐读课文 四、逐步深入,品味语言 1、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析:谢家子弟在下雪日家庭聚会,比赛咏雪。 2、谢家子弟的咏雪比赛是在谁的主持下进行的?他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析:谢太傅(谢安)。 3、谢太傅对比赛的结果有何表示?(用原文字词回答) 析:大笑乐。 4、(主问题)谢太傅为何会“大笑乐”?(教师恰当引导,充分挖掘学生不同意见,学生小组间展开热烈讨论,言之有理的答案教师都可认可)

七年级上册语文咏雪教学设计一等奖

《咏雪》教案 教材解读: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它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第一句交代咏雪的背景。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相当多。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欣赏及赞扬谢道韫的才气。并写出了谢道韫是“咏絮才”,后来便把在诗文创作方面卓有才华的女子赞誉为“咏絮之才”。《红楼梦》第五回的“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便以“堪怜咏絮才”称许林黛玉。在《三字经》中还有“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之句。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杨氏之子》、《伯牙绝弦》等几篇文言文,基本掌握了了一些朗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努力创造一种氛围,让学生感受“咏雪”的情境,学习古人的智慧。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文,并试着背诵。 2、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对不理解的地方敢于提问。

3、了解“咏絮之才”这个典故的由来,学习古人的智慧。 4、积累古诗中的咏雪名句。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篇古文,并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意思,积累咏雪名句。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两个人对雪的比喻妙在哪里,文中的谢太傅为什么更欣赏侄女谢道韫的回答,谢道韫因何得名“咏絮之才”。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同伴互助,解决疑难;补充相关人物的资料。 教学准备: ppt课件搜集咏雪名句,谢安、谢道韫、王羲之的图片及资料。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创设情境。 1、课件依次出示:谢安、谢道韫、王羲之的图片,师作如下介绍: 谢安,东晋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当朝宰相,世称谢太傅、谢公。他自幼聪慧敏悟,气字非凡,甚至连被誉为“王与马,共天下”的著名丞相王导都知道他,以致于当时的学童连他的读书音韵都竞相仿效,蔚成时尚。在同权臣桓温的周旋与

最新关于雪的打油诗打油诗咏雪

《辞海》记载,打油诗是诗体的一种。据宋钱易《南部新书》,中唐时代有胡打蛟、张打油二人皆能为诗。张打油最著名的《雪诗》就是:“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此类诗句所用都是俚语,不苟平仄,通俗易懂,且讽喻调侃趣味横生,深受民间喜爱,有很强的生命力。后人借张打油之名,称这类诗为“打油诗”。 该书中说胡、张二人是诗友。有一年冬天,二人在一起饮酒,忽见外面大雪纷飞,大地白茫茫一片,张打油触景生情,即兴创作出了上面那首打油诗。 胡打蛟一听赞道,“张兄的咏雪诗独树一帜,也是猜雪的诗谜,弟不揣冒昧,也作一首,请指教”。诗曰,“漫天飞,扑地坠,白占许多好田地。冻杀黎民都是你,什么祥瑞不祥瑞!” 张打油一听也连连叫好,说我再作一首,也请试猜:“此花自古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近看无枝又无叶,不知如何长出来?” 两位诗友以诗猜诗兴致越来越高,胡打蛟接着又吟道,“天地玉世界,漫天散飞花。远岸飘柳絮,前村压梅花。青竹凝玉树,万枝变琼枒。窗含远山白,落鬓添华发。”他们两人一唱一和,虽名为咏雪,但却不见一个雪字。 实际上,打油诗不仅民间喜爱,甚至著名诗人偶尔也写打油诗。 例如,明代大学士解缙,一日见京城午门外军士,用雪堆一和尚,当时就吟出了《雪僧》打油诗:“此僧从未入娘胎,昨夜天宫降下来。暂借午门投一宿,明朝日出(雪化)往天台”。再如清代著名文人金圣叹,因冤案入狱,问斩当天天降大雪,他触景生情吟出《泪花诗》一首:“苍天为我报丁忧,万里江山尽白头。明日太阳来相吊,家家户户泪花流。”据记载,乾隆某年冬天,偶见下雪。他信口吟道,“一片一片又一片,四片五片六七片。八片九片千万片——”,此时文思戛然而止。还是随行大臣纪晓岚赶紧接上道,“飞入梅花都不见”,因为梅花也是白的。于是既救了急,又把本不像诗的三句,组成了一首极妙的诗。当然,以上都是传说,未入正传的。 不过,雪虽美,还“瑞雪兆丰年”,但雪多了肯定有害。唐代罗隐《雪》诗就曾说过,“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咏雪害打油诗中最生动的可能要数陆诗伯的雪诗:“大雪洋洋下,柴米都涨价。板凳当柴烧,吓得床儿怕。”因为板凳烧完,就该烧床了。 有趣的是,大雪有时对穷人也有好处。据清袁枚《随园诗话》中载,江西魏允迪,为人浪漫不羁,去官后穷居深山,正愁人来讨债:“寂寞山崖共水滨,漫天匝地白如银。前村报道溪桥断,可喜难来索债人!” 打油诗还有多人联句的。清代山东青州有个叫赵秉忠的中了状元,地方官员宴请,席间大家要求赵秉忠作诗。赵让大家共同联句,并起句说,“剪碎鹅毛空

咏雪诗句

古代咏雪的诗句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毛泽东《冬云》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绝句》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 《行路难》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 《江雪》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 《梅花》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 《别董大》 “不知庭霞今朝落 疑是林花昨夜开。”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韩愈《春雪》 “雪似梅花 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宋·吕本中《踏莎行》 。 “宫城团回凛严光 白天碎碎堕琼芳。” 唐·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天街飞辔踏琼英 四顾全疑在玉京。” 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落尽琼花天不惜 封他梅蕊玉无香。” 宋·杨万里《观雪》 “对琼瑶满地 与君酬酢。” 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 “千峰笋石千株玉 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开门枝鸟散 一絮堕纷纷。” 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岘山一夜玉龙寒 凤林千树梨花老。” 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剩喜满天飞玉蝶 不嫌幽谷阻黄莺。” 元·华幼武《春雪》 “玉花飞半夜 翠浪舞明年。” 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 “六出飞花入户时 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高骈《对雪》 “黄昏门外六花飞 困倚胡床醉不知。” 宋·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门前六出花飞 樽前万事休提。” 元·白朴《天净沙·冬》 。

对对联的要领

对对联的要领 名对名,动对动, 实对实来虚对虚, 数字上下两相望, 词类相当结构同。 上下两句字数等, 之间莫有虫子(重字)现。 一声二声我说平, (指汉语拼音中的一声和二声,如烟YAN1,言YAN2) 三声四声他言仄。 (指汉语拼音中的三声和四声,如眼YAN3,燕YAN4) 上句我用仄作尾, 下联他以平来结。 三平尾,三仄尾,(指上联或下联中,最后的三个字) 对联忌讳不可要。 一三五位可不论,(一三五,指上联或下联中,排位是奇数的字) 二四六字巧分明。(二四六,指上联或下联中,排位是偶数的字) 一三五, 天下汉字任我用。 二四六, 他说平来我说仄, 他说仄来我说平。细敲平仄费心机, 朗朗上口成好联。 对联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创作对联、欣赏对联,都必须懂得对联的格律。格者,形式也,指字词对偶、句子法格、节奏等;律者,音韵也,指平仄排列之规律。换句话说,对联的格律就是根据对联自身的特点,对字句、对偶、平仄、句式、句型和上下联相关各个方面之组合方法的格式规律。对联的格律要求极严,对仗严谨。 对联的基本格律,离不开如下六要素:字句相等、句式相称、平仄相谐、词类相当、结构相应、内容相关。 字句相等。除了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修辞效果外,要求在同一联中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因对联有单句、双句、多句之分,上下联不仅总的字数要相等,每个句子字数也要相等。当然,字句、字数要求相等不是单纯的“凑字数”,还要求句子语意完整。 句式相称。一个完整的句子所表达的语言,是由多个字词和词组构合而成的。在句子中,一个单词或词组是一个音步,也称“节奏点”。对联句子的“句式相称”,要求上下联节奏一致,如我创作的对联“苍山玉水云峰碧;洱海金花雪月光”,上下联均为二二二一句式,而对联“冬临树未老;秋至叶方红”则上下联同为二一二句式。 平仄相谐。对联与其他文体的区别在于结构,对联结构是声律结构,不是语法结构,亦即句内和句间的平仄序列关系。对联讲究用字的平仄声调,而平仄是根据汉语声调的高低升降归纳起来的,平声即高且平,包括阴平和阳平;仄声就是不平,包括上声、去声和入声。一般来说,上联末尾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必须是平声,也即“仄起平收”。在对句中,通

古诗终南望余雪翻译赏析

古诗终南望余雪翻译赏析 《终南望余雪》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祖咏。其古诗全文如下: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前言】 《终南望余雪》是唐代诗人祖咏创作的咏雪诗。此诗主要描写终南山的余雪,通过山峰与阳光的向背表现了各处不同的景象,又联想到山头的积雪消融后,丛林明亮,低处的城中反会增寒,景色虽好,不知有多少寒士受冻。全诗咏物寄情,意在言外,精练含蓄,朴实俏丽,意境清幽,给人以清新之美。 【注释】 ①终南望余雪:《全唐诗》此诗题下有小字注:“有司试此题,咏赋四句即纳,或诘之,曰‘意尽’。”终南,山名,在唐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南面六十里处。余雪,指未融化之雪。 ②阴岭:北面的山岭,背向太阳,故曰阴。 ③林表:林外,林梢。表,外表。 ④霁色:雨雪后的阳光。霁,指雨雪后初晴。 【翻译】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秀美;山上的积雪好像与天上的白云相连。雨雪后初晴的阳光照耀着树林表面;城中也增加了一丝寒意。

【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三十一。下面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霍松林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思已经完满了。”这真是无话即短,不必画蛇添足。 题意是望终南余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做“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十分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正给人以“浮”的感觉。或许有的读者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同时,“积雪浮云端”一句写出了终南山高耸入云,表达了作者的凌云壮志。 “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余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贾岛的

咏雪的诗句

咏雪的诗句 咏雪的诗句 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2、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傅察《咏雪》 3、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翁森《四时读书乐》 4、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韩愈《李花二首》 5、洁野凝晨曜,装墀带夕晖。集条分树玉,拂浪影泉玑。色洒妆台粉,花飘绮席衣。入扇萦离匣,点素皎残机。;;李世民《咏雪》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7、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四气诗》 8、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9、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10、千山犹绿怜霜叶,一夜忽白染碧葭。到晓翩翩出绣户,随烟直上透窗纱。绕帘渺渺落霓裳,呵手惊飞暖翠华。;;飞花《咏雪》 11、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12、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骆宾王《咏雪》 13、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洪升《雪望》 14、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吴均《咏雪》 15、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16、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钱谦益《雪夜次刘敬

仲韵》 17、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巍巍暖气吹。;;毛泽东《咏雪》 18、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毛泽东《咏雪》 19、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吴均《咏雪》 20、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21、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2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2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4、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25、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洪升《雪望》 26、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27、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28、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29、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0、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1、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吴均《咏雪》 32、若天庭瑞,轻雪带风斜。;;徐陵《咏雪》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雨雪霏霏,千姿百态——咏雪诗话

雨雪霏霏,千姿百态——咏雪诗话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南秦雪》,作者以奇妙的诗思,以天上雪云引出山下雪花飞舞,以千峰万树被雪覆盖联想到雪云朵朵,妙绪奇绝,境界浑然,堪称吟雪经典。 雪,天之骄子,冬之精灵。它晶莹洁白,象征着纯洁无瑕,象征着美;雪,融化为水,滋润花草,给大地著上春意,给人们带来收获。所以人们爱雪吟雪,描绘雪之姿容,想象雪之神韵,留下了不少的佳作,流传着林林的吟雪名句。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便有“雨雪其雱”(《诗经·邶风·北风》)、“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的诗句。在今后的古典诗词丛林中,咏雪诗恰似雨雪霏霏,数不胜数,且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曹操:《苦寒行》)写雪之盛;“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南朝·梁·吴均《咏雪》)写雪之猛;“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冬歌)》)写雪之广;“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绘出了雪的飘舞纷扬之姿;“远山银鹤聚,老树玉龙斜。(唐·聂夷中:《雪》)描画出雪后“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的美妙之容。其他如“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南朝宋·谢灵运《岁暮》)“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唐·李白《冬日归旧山》)、“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等都是吟雪名句。 咏雪诗中有不少是以雪为描写对象或纯粹描写雪景的。《世说新语》载:一个雪天,谢太傅谢安聚集家人研读诗文,看到户外雪下得很大,高兴地问:“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子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谢道蕴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蕴因为把雪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而获得“才女”的美称。这首《咏雪联句》直接描写雪景传为佳话。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也紧紧围绕雪来写:“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寒风中雪花终日飞舞,不知不觉中眼前全是洁白的画面。清代郑板桥的《咏雪诗》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都不见。”诗人以数字入诗,将雪绘描得活灵活现,饶有意趣。清代著名戏剧家洪升《雪望》云:“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诗人如画家写生,手执画笔,饱蘸颜料,挥洒自如,尽兴描绘具有美感意义的雪景图:先交代时间和地点,接着从听觉方面写处处风声急,继而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溪深”、“山冻”,紧扣一个“雪”字。后四句具体描绘雪景,以沙鸥与鹭鸶难以辨认,“沙”与“汀”不能区分来映衬大雪覆盖大地的景象,扣住一个“望”字来写。最后两句写几株梅树枝头上都是白梅与积雪,令人分不清哪是白梅哪是积雪,创造了一种扑簌迷离的意境,可谓咏雪诗中纯粹描写雪景之代表作。 像其它的诗一样,除了真正纯粹写雪的,还有不少的咏雪诗是情景相生之作。诗人往往由景而情,或触景生情,或者寓情于景,通过咏雪表达特殊的情感。这里,有的是“景”与“情”分别开来,一般是先写景后抒情,如唐代诗人高骈的《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前两句描写雪景,为下文的抒发情感作

咏雪的诗句100句.doc

咏雪的诗句(一) 1、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吴均《咏雪》 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色洒妆台粉,花飘绮席衣。――李世民《咏雪》 5、年丰腊雪经三百,地暖春郊己遍青。――陆游《立春》 6、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9、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鲍照《学刘公干体》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骆宾王《咏雪》 12、千山犹绿怜霜叶,一夜忽白染碧葭。到晓翩翩出绣户,随烟直上透窗纱。绕帘渺渺落霓裳,呵手惊飞暖翠华。――飞花《咏雪》 13、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毛泽东《咏雪》 14、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蕴《咏雪联句》 15、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16、千山犹绿怜霜叶,一夜忽白染碧葭。――飞花《咏雪》 17、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18、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吴均《咏雪》 19、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20、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韩婴《韩诗外传》 2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2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24、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子夜四时歌》 25、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傅察《咏雪》 26、六花耒应腊,望雪一开颜。――韩琦《咏雪诗》 27、朔风吹雪飞万里,三更蔌蔌呜窗纸。――陆游《夜大雪歌》 28、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2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3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1、且欣一雪压灾瘴,不怕连阴咽管弦。――陆游《初春》 3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34、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洪升《雪望》 35、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36、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37、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38、若天庭瑞,轻雪带风斜。――徐陵《咏雪》 39、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40、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四气诗》 41、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吴均《咏雪》 42、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43、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诗词曲五首》优秀教学设计(2课时含反思)

23诗词曲五首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写作背景,在熟读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品析诗歌的语言,欣赏诗歌的语言美。 3.揣摩诗歌的内涵,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第1课时《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导入新课 我国的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浩若繁星,在这笔丰厚的遗产中,反映战争的作品也占有重要地位。从古至今,战争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主题,战争总是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和痛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十五从军征》,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学会珍惜和平的生活。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十五从军征》 1.诗歌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点? 明确:意象——松柏、丛冢、跳兔、飞雉、庭院、旅谷、水井、旅葵。 景物特点:荒凉寂静,无人的踪迹。 2.说说下面这句诗的表达效果。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明确:这句诗暗指主人公家破人亡、孤苦伶仃的状况,主人公此时内心感到极度的孤独悲伤。这一句也将哀景推向极致,蓄足了抒情的势,使得最后一句“泪落沾我衣”感人至深。 3.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来谋篇结构,反复朗读诗歌,说说其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明确: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家中无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 4.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这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不合理的乐府民歌,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数十年后返回故里时,看到家破人亡的情景,表现出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目标导学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从题目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明确:这是一首咏雪诗,这也是一首送别诗,描写的是送友人归京的场景。 2.这首诗前后侧重描写的内容有何不同?两者是如何完成过渡的? 明确:前面重在咏雪,后八句主要是写送别。用“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完成了过渡。 3.诗中是从哪两个方面揭示了当时的天气寒冷? 明确:从正面和侧面来写当时天气寒冷的。正面:“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侧面:“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4.“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的“折”“即”换掉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折”字写出了北风之猛,有了这样猛烈的风,漫天飘落的雪才能“飞”。“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表明雪下得大,下得早。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猛雪早。 5.你认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为什么能够流传千古? 明确:以春景写冬景,以梨花喻冬雪,比喻新奇贴切,既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风光,又写出诗人的惊喜之情。 6.“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几句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写军营将士的苦寒生活,反映了战争的艰苦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为送行场面渲染了悲凉气氛。 7.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所展示的画面,并谈谈这句细节描写的作用。 明确:傍晚时分,辕门外,大雪纷纷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尽管风刮得挺猛,红旗却一动也不动。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 8.诗的最后一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体现了中国绘画中的“留白”这一艺术手法,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运用留白手法,写得含蓄,引发读者无尽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及朋友离去后的无限惆怅之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