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绿色材料设计

绿色材料设计

绿色材料设计
绿色材料设计

《绿色材料设计》课程报告

论文题目:《用于船舶尾气处理的多孔碳化硅蜂窝陶瓷设计》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用于船舶尾气处理的多孔碳化硅蜂窝陶瓷设计

关键词:船舶尾气、多孔陶瓷、碳化硅、酵母造孔、增韧、导电

一、目的与意义

目前汽车尾气都已经采用了尾气净化器来进行处理。但数量巨大燃料为柴油的的船舶产生的尾气却是直接排放到环境中。船舶尾气中的柴油机微粒主要由三种成分组成:固态的未燃碳颗粒的聚合物、可溶性有机物(SOF)和无机盐类,另外还有其它一些聚合物,直接排放会引起严重的大气污染,船舶尾气的处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汽车尾气处理经验,目前处理尾气污染问题有燃油内加入消烟剂等添加剂,以降低燃油中的有害成分;改变发动机结构,使燃料充分燃烧或部分废气再燃烧,如采用电控燃油喷射;使用汽车尾气净化器,降低有害物质排放等三种措施。而尾气净化器中催化剂的载体的性能尤为重要,而且一些出海的船舶所处的海上空气盐分高,对载体的耐盐碱要求更高。目前都以多孔陶瓷作为催化剂的载体。目前市场上尾气净化器常见材质是堇青石(2MgO·2Al2O3·5SiO 2),堇青石具有低膨胀、烧成温度比较低的特点,但是烧成范围窄、热导率低、表面平滑难以固化催化剂,对含钠化合物的灰分抗侵蚀性有限。SiC较其它材料具有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热导率高等优点,是作为蜂窝陶瓷载体的良好材料。因此研究多孔碳化硅蜂窝陶瓷对解决船舶尾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造孔剂酵母粉来制备碳化硅多孔陶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蜂窝多孔陶瓷最先用于汽车尾气处理中。国外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起步早、发展快、对蜂窝陶瓷的研究也比我国早10-20年。在这一领域,美国康宁(Corning)公司代表着世界范围的最高水平.目前蜂

窝陶瓷载体的主要材质是堇青石(2MgO.2Al2O3.5SiO2).采用塑性连续挤出成型,连续化微波干燥,高温烧成(1420oC)工艺。这种载体孔密度高(400 孔/in2),壁薄(0.15mm),表面积的70%左右为贯通孔状结构.相比之下,这种载体具有排气阻力小,反应区域大,热膨胀系数低的特点,又加之世界堇青石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广泛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载体,在国外95%的新车均采用这类载体。堇青石具有低膨胀、烧成温度比较低的特点,但是烧成范围窄、热导率低、表面平滑难以固化催化剂,对含钠化合物的灰分抗侵蚀性有限。SiC 较其它材料具有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热导率高等优点,因此成为研发热点,目前已有多个跨国公司申请了 SiC 材质蜂窝陶瓷体专利,如日本碍子株式会社、日本揖斐电株式会社、美国康宁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碳化硅多孔蜂窝陶瓷的发展水平仍然有限,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外的专利封锁。

三、设计原理

对于船舶的尾气处理的基本思路也是要在排气管处安放带有陶瓷催化剂载体的尾气处理器。对于催化剂载体,目前广泛使用的是多孔蜂窝陶瓷体,呈圆柱形,如图 1 所示,具有平行的通道,这些通道交替在圆柱体上表面或下表面塞住,尾气通过其中,PM 被通道的壁挡住,留在蜂窝陶瓷体中,过滤后的尾气穿过壁进入相邻通道,通过排气管排出。

要考虑到其抗盐碱腐蚀能力。此外,柴油燃烧煤油汽油充分,其尾气中含有大量的碳灰且温度不能使其充分燃烧,所以催化剂载体要可以导电加热以借助高温除去碳灰并提高温度使催化剂更好地发挥催化活性。而碳化硅多孔蜂窝陶瓷正是理想的材料。

碳化硅蜂窝陶瓷不仅具有优良的常温力学性能,如高的抗弯强度、优良的抗氧化性、良好的耐腐蚀性、高的抗磨损以及低的摩擦系数,

而且高温力学性能(强度、抗蠕变性等)是已知陶瓷材料中最佳的。热压烧结、无压烧结、热等静压烧结的材料,其高温强度可一直维持到1600℃,是陶瓷材料中高温强度最好的材料。抗氧化性也是所有非氧化物陶瓷中最好的。碳化硅蜂窝陶瓷的缺点是断裂韧性较低,即脆性较大,为此要对碳化硅蜂窝陶瓷进行纤维增韧,改善单体材料的韧性和强度。故采用在碳化硅中加入Al 2O 3作为烧结助剂进行固相烧结添

加剂增韧。

四、工艺流程

制备碳化硅多孔陶瓷有多种工艺方法,包括添加造孔剂工艺,发泡工艺,有机泡沫浸渍工艺 ,溶胶-凝胶工艺等。其中添加造孔剂法是在烧结过程中,造孔剂挥发或分解离开基体留下气孔来制备多孔陶瓷的工艺方法。造孔剂的种类有无机和有机两大类。无机造孔剂主要有碳酸氢氨、碳粉等 ,有机造孔剂有淀粉、 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丁醛等。不过 ,这些有机造孔剂主要是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或聚合物 ,而对于采用微生物来制备多孔陶瓷却很少见报道。酵母粉就是一种微生物,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 ,H ,O ,N ,P , S 等元素。这里采用酵母粉作为造孔剂来制备碳化硅多孔陶瓷。

五、原材料选择

基料:SiC 粉,ρ= 3.18 g/cm

3,d 50 = 21.4μm ,纯度

97%;

Al 2O 3粉,ρ = 3. 97 g/cm 3,d 50 =15.0μm ,纯度 99 % ; 粘土,d 50 = 5 μm 。

添加剂:Al 2O 3粉(助烧剂),乙醇(分散剂)、甘油(增塑稳定剂)、

硅溶胶、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MC )

造孔剂:酵母粉

六、材料的预处理、合成、制备、后处理及回收再利用

1.材料预处理

(1)球磨混料:采用湿法球磨混料,将所有原料放入塑料瓶中,分散介质选用乙醇,甘油为稳定剂。研磨球是 Al2O3球,料粉∶Al2O3球 =1∶2(质量比),混合12 h. 然后, 将粒径 350~ 450 μm 的酵母粉加入到浆料中混合30 min.

(2)干燥:本试验中采用自然干燥和烘箱干燥相结合的干燥工艺。自然干燥是为了让挤制出的生坯保持一定的形状;烘箱干燥是让生坯具有一定强度,以致水分从内向外蒸发时不出现裂纹;自然干燥 3~5 小时之后,将样品放入烘箱干燥,干燥曲线如图-2所示。干燥制度为50℃1小时,70℃1小时,100℃1.5小时。缓慢升温,升温速率为0.8℃/min,加热至 100℃,保温 1.5h 之后,取出样品。此时样品已经具有较高的强度,由于干燥后产生收缩,比较容易脱模。

2.材料的合成与制备与后处理

(1)成型:按照配方称取物料后,外加总重量 1% ~ 10%的水,用混料均匀并干燥后过筛,过筛的主要目的是除去团聚的粉料团块和大的成型粘合剂团块,使坯料更加均匀。将模具组装好,装入粉料,清洁表面后将模具放入等静压机内加压成型,成型压力为180MPa。

(2)烧成:将制好的原料试条在箱式电阻烧结炉中(常压氧化气氛)从0~900℃以1℃/min的速率升温,排除酵母粉,然后再以5℃/min 的速率升温至烧成温度1100~1300℃,保温1~5 h 。

(3)后处理:将烧制成型的蜂窝陶瓷进行抛光打磨,制成可以用于船舶发动机排气管的载体形状。

3.回收再利用

当蜂窝陶瓷达到使用年限或者出现破损后,可以将碳化硅蜂窝陶瓷进行回收。对其进行粉碎,球磨,洗涤,萃取有机物成分,过滤得到碳化硅粉末,从而可以实现原材料碳化硅的循环利用。

七、材料表征与测试

1.烧结过程中成分变化

实验中采用的主要原料是 SiC,Al2O3和粘土,这些原料在空气当中进行烧制,成分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化。对于这些主要原料混合后烘干得到的干粉进行热重-差热分析(TG-DSC),结果见图-3.从图中可以看到,温度在217.8℃附近时 ,DSC曲线上有一个吸热峰 ,在TG曲线上也相应有很大的失重,这是因为甘油的挥发造成的。从217.8~1176.1℃,由于干粉中一些杂质被烧掉(例如游离C,S等) ,重量仍有少量减少。在1176.1℃时 ,DSC曲线上有一个放热峰 ,TG曲线上干粉重量停止减少,开始增加,这是因为在这个温度SiC开始氧化。反应如下:

SiC(s) + (3/2)O2(g) SiO 2(s) + CO(g) (1)

SiC(s) + 2O2(g) SiO2(s) + CO2(g) (2)

从1176.1~1300℃,由于SiC 继续氧化,干粉重量继续增加。1298.1 ℃,DSC曲线上有一个放热峰,该温度下莫来石形成,反应为: 3Al2O3 + 2SiO 2 3Al2O3·2SiO 2(3)

在1341.6℃, DSC 曲线上也有一个放热峰 ,这是因为 SiC 进一步氧化 ,产生更多的SiO2。由上述结果可知,烧结体的主要成分是 SiC, Al2O3,莫来石和 SiO 2。这也可以从图-4得到进一步验证,图-4是1300 ℃烧成,保温3h的碳化硅多孔陶瓷孔筋断面形貌,由能谱分析知,区域1为Al2O3,区域2为 SiC ,区域3为莫来石,区域4为SiO2。

图-3 升温速率为10 ℃/ min 的素坯干粉的 TG-DSC 曲线

图-4 碳化硅多孔陶瓷孔

筋断面SEM 形貌

2.助烧剂Al2O3对烧结的影响

氧化铝作为一种烧结助剂,它的添加量对烧结自然有显著的影响。氧化铝添加量分别选用5%,10%,15%,20%,30%进行研究。图-5是相应的烧成的碳化硅多孔陶瓷的XRD图谱。图-5(a ~ e)的XRD图谱中,主要含有四种晶相SiC,Al2O3,莫来石和SiO2。从图-5还可以看到,随着氧化铝含量的增加,氧化铝峰的强度呈现升高的趋势。这表明XRD 图谱中,峰的强度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晶相的变化。从图-5(a~ e)看, 随着Al2O3含量的增加,SiO2衍射峰的强度呈现减小的趋势,这是由于Al2O3浓度增加,更容易与SiO2反应生成莫来石。表-2 是氧化铝不同添加量制备的多孔陶瓷气孔率、体密度、抗折强度。由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氧化铝添加量增多,气孔率、体密度变化不大,抗折强度却显著下降。这是因为氧化铝含量增加,助熔效果增强,产生更多的液相,碳化硅氧化反应更剧烈,更多的气体迅速地释放出来,产生更多的缺陷。结果表明,氧化铝的最佳添加量是

5%~10%。

图-5 不同氧化铝含量的

碳化硅多孔陶瓷的XRD

图谱

表-1不同氧化铝含量的碳化硅多孔陶瓷性能的比较

3.酵母粉添加量的影响

酵母粉作为造孔剂,烧结过程中热解留下孔洞,其添加量与气孔率有密切的关系。酵母粉添加量增加,气孔率也会增大。表 -5为酵母粉添加量为10 %,20%,30%,40%,50%60%的气孔率、体密度、抗折强度(Al2O3含量5%)。当气孔率小于50%时,抗折强度与SiC多孔陶瓷的气孔率服从Ryshkewitch和Duckworth提出的指数方程;当气孔率大于50%时 ,抗折强度与SiC多孔陶瓷的气孔率服从Rice提出的指数方程:

σf = σ0e- bP(P < 50 %) (1)

σf= σ0(1 -e- b′(1 - P)) (P > 50 %) (2)

σf是多孔体的抗折强度 ,σ0是无气孔的致密体的抗折强度,P 是气孔率,b,b′是与孔的结构有关的两个独立的指数常数,表-1中的抗折强度和气孔率的数据符合方程(1),(2)。随着气孔率增大,抗折强度按照方程(1),(2)减小。因此,采用酵母粉作为造孔剂制备的 SiC 多孔陶瓷的抗折强度可由气孔率根据方程(1),(2)推导出来。

表-2不同酵母粉添加量制备的SiC多孔陶瓷

4.SiC泡沫陶瓷的导电性能

图-6是SiC蜂窝陶瓷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可以看出,在室温~750℃范围内陶瓷电导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表现出明显的半导体特性。SiC蜂窝陶瓷中SiC是主要导电成分,还有其它掺杂成分起调节作用,电阻率的数量级为10-4Ω.cm。目前,可以用作直接电加热催化剂载体的材料只有SiC蜂窝陶瓷和金属,而金属电阻率的数量级一般都小于10- 6Ω.cm,在实际通电使用时会产生高达上千安培的电流,这对于车载蓄电池和连接导线来说是难以承受的。使用SiC蜂窝陶瓷载体产生的电流在200A左右,车载蓄电池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即可满足。因此SiC泡沫陶瓷适合用作电加热催化净化汽车尾气的载体。

图-6 SiC泡沫陶瓷的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

5.总结

采用酵母粉制备碳化硅多孔陶瓷 ,其烧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浆料中加入甘油可以改善浆料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从而改善烧结均匀

性。甘油最佳添加量为25 %~30%。而作为烧结助剂的氧化铝,其添加量对烧结也有很大的影响。氧化铝的添加量确定为5 %~10 %,氧化铝过多会产生许多缺陷。酵母粉的添加量直接影响SiC多孔陶瓷的气孔率及抗折强度,而且抗折强度与气孔率服从指数关系。本文通过比较不同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条件下制备的碳化硅多孔陶瓷的性能,获得最佳烧成温度为1300℃,保温时间为3h。该条件下制备的碳化硅多孔陶瓷的主要组成相为SiC,Al2O3,莫来石和SiO2,烧结的碳化硅多孔陶瓷的强度约为16MPa,气孔率>60 %,体积密度为1.10 g/cm3。该种方法所得的碳化硅蜂窝陶瓷具有较好的导电能力,可以用于电加热出去碳灰和提高催化反应温度。

八、国家行业产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5994—2010对于蜂窝陶瓷的各项指标给出了国家要求标准。

1.外观质量:

2.尺寸偏差:

3.物理性能指标:

九、产业化方案

蜂窝陶瓷现已不仅广泛应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器载体,而且在臭氧抑制催化剂载体、冶金工业的热交换和金属液的过滤等行业也得到很大的应用。而且目前国内外对堇青石作为蜂窝陶瓷载体的研究较多,对于碳化硅的研究相对较少,更谈不上产业化,加之碳化硅蜂窝陶瓷优异的性能以及其在船舶尾气处理中运用很少,所以碳化硅蜂窝陶瓷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要实现碳化硅蜂窝陶瓷的产业化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将以上的实验成果细节加以完善,工艺进行优化。

2.从节能角度重新设计优化生产路径。

3.改善以上不适应于大规模产业化生产的部分,使其扩大化。

具体措施有:

1.联系陶瓷生产企业,进行合作洽谈,向其提供产品展示。向其说明该蜂窝陶瓷运用于船舶尾气处理的应用空间。

2.联合设计生产线,优化生产过程。

3.为其提供产品检验合格标准。

十、参考文献

[1] 郑菁英.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在中国实用的可行性.环境保护,1998.4:15~17

[2] 刘富德等. 蜂窝陶瓷的制备、性能及其应用[J],佛山陶瓷,1999,5,33~35

[3] 邓重宁.蜂窝陶瓷载体孔型结构的数学参数浅析. 陶瓷,2000,3:21~29

[4] 张宇民,刘殿魁,韩杰才等.多孔陶瓷材料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25(2):62~67

[5] 王连星,党桂彬.系列孔径多孔陶瓷的研制.功能材料,1997,28(2):186~191

[6] 俞康泰编著,陶瓷添加剂应用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

[7] 李家驹主编,陶瓷工艺学,2001,130~136

[8] 余继红,江东亮. 碳化硅陶瓷的发展与应用. 硅酸盐学报.1998, 132(3):3~11

[9] P Grosjean and France.Cordierite Creamics.Interceram, 1993,42(1): 11~15

[10] 李月琴,吴基球.多孔陶瓷的制备、应用及发展前景.陶瓷工程,2000,12:44~47

[11] 关振铎 , 张中太 , 焦金生.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 [ M ] .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1 992: 1 54 - 1 62.

[12]NGK Spark Plug Co. Ltd . , Jpn . Kokai Tokkyo Koho JP

59083972 , 1984

[13]Yang, J.-F. ; Zhang, G. -J. ; Tatsuki , O . J. Am . Ceram .

Soc. 2001 , 84(7) , 1639 .

[14]Wang, H .-T. ; Liu , X. -Q . ; Meng, G. -Y. Mater . Res . Bull.

1997 , 32( 12) , 1705 .

[15]Gu , Y.-F. ; Liu , X.-Q . ; Meng , G .-Y. ; Peng , D. -K . Ceram .

Int. 1999 , 25 , 705 .

[16]Tanabe, Y. ; Sakamoto, T . ; Okada, N . J . Mater . Res. 1999,

14(4) , 1515 .

[17]Lyckfeldt , O . ; Ferreira, J. M . F. J. Eur . Ceram . Soc. 1998,

18 , 131 .

[18]Guy , R. C. E. ; Evans, J. R. G. British Ceram . Trans . 1997,

96(4) , 165 .

[19]Sonuparlak, B. ; Aksay, I. A . US 4 777 1 53 , 1988 [ Chem .

Abstr . 1989 , 110 , 28195f] .

[20]Kiefer, W. ; Sura, M . US 4 588 540 , 1986 [ Chem . Abstr .

1985 , 120 , 30717f] .

[21] Chao , W. -J. ; Chou, K. -S . Key Eng . Mater . 1 995, 11 4 , 93.

[22] Liu , D .-M . J. Mater . Sci . Lett. 1996, 15 , 419 .

[23] Richard, C . A . H. J. Am . Ceram . Soc. 1975 , 58(1-2) , 7 .

[24] Wallace, L. V . ; Howard, G. M . J. Am . Ceram . Soc. 1990,

73(6) , 1540 .

[25] Krishan, L. L. J . Am . Ceram . Soc. 1 991, 74(5) , 1 095.

[26] Diane, M . M . ; Mitchell , T. E. ; Heuer, A . H. J . Am . Ceram . Soc. 1984 , 67 , C17.

[27] Rice, R. W. J. Mater . Sci . 1996, 31 , 102.

绿色制造概念和知识汇总

绿色制造概念和知识汇总 第一章绿色制造概述 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问题:环境、资源、人口。 绿色制造的定义:绿色制造是--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现代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得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兵士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绿色制造内涵的广义性表现为: (1)绿色制造中的“制造”涉及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 (2)绿色制造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 ( 3) 绿色制造涉及的领域包括三部分:①制造问题;②环境保护问题;③资源优化利用问题; (4) 绿色制造是一种充分考虑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的一种现代制造模式。 绿色制造的意义、必要性: (1 ) 绿色制造是实施制造业环境污染源头控制的关键途径,是21世纪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 绿色制造是21世纪国际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3) 绿色制造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 (4) 绿色制造技术将带动一大批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解决制造业的环境污染问题的两大途径:末端治理和源头控制。

“可持续发展”定义(1987 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明显特征:“三度”。必须能表达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度、持续度、协调度。 产业生态学:是一门迅速发展的系统科学分支。它从局部、地区、和全球三个层次。上系统地研究产品、工艺、产业部门和经济部门中的能力流动和物质流动,其焦点是研究在降低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这一问题方面,产业界所发挥的作用。 产品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原材料采掘、原材料生产、产品设计制造、产品储运、销售使用,直到最后废弃处置的全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第二章绿色制造理论体系 可持续发展的“三度”理论: (1)发展度(数量维):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程度。 (2)持续度(时间维) :是从时间,上去把握发展度,强调人类长远发展的需要,强调了自然生态环境的需要。 (3)协调度(质量维) :强调了发展度与持续度的平衡关系,强调了当代人的利益与子孙后代利益的协调,发展速度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 绿色与绿色度: 绿色:绝对含义:正面环境影响

居住建筑绿建设计说明

附件1-2 烟台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居住建筑) 一、设计依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DBJ/T14-082-2012 3.《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 4.《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DBJ14-037-2012 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2002 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7.《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T50118-2010 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 9.《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10.《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 11.《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 7106-2008 12.《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0151-2008 13.《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14.《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 1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16.《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2013 17.《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 18.《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CJ/T174-2003 19.《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2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1.《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 22.《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23.《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24.《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9576-2004 25.《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9577-2004 26.《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2021.3-2000 27.《节能建筑评价标准》GB/T50668-2011 28. 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 二、工程概况 1. 项目建设地点:,用地面积:㎡ 2. 项目建筑面积:㎡,其中地上:㎡,地下:㎡ 3. 其它指标: 三、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措施汇总 建设目标及关键绿色设计指标 建设目标一星□二星□三星□ 一、规划设计技术措施 必须说明内容 1. 应说明对场地保护方面的技术措施,包括原有地形地貌的维持、森林及古树的保护、水系的保护以及 改造后必要的生态复原措施; 2. 应说明对场地内部危险源的避让措施; 3. 应说明确保人均用地面积指标达标的措施,包括控制户均住宅面积,增加中高层住宅和高层住宅的建 设比例等,此处应有具体数据说明; 4. 应说明本项目绿地的构成以及各构成部分的面积,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 和道路绿地(道路红线内的绿地); 5. 应说明本项目住区建筑布局在保证室内外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的要求。 自选说明内容 1. 说明本项目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配建情况,包括设施种类、500m范围内幼儿园和会所的布置情况; 2. 说明住区声环境的测评结果(数据应取自有检测资质机构的环评报告),包括测点昼间和夜间的噪声 值; 3. 说明改善小区室外热环境的设计措施,包括建筑布局设计、小区通透设计、室外下垫面和建筑立面的 热物性改性设计以及室外绿化设计、生态修复设计等方面的措施; 4. 说明改善小区室外通风效果的设计措施,包括小区通透设计、建筑朝向设计、建筑间距控制、建筑高 度排列等方面的措施; 5. 说明选址和住区出入口的设置充分考虑方便居民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包括住区出入口数量、出入 口距离公交站点的距离; 6. 说明地下空间的利用措施,包括地下空间的具体用途、地下空间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例; 7. 如项目的建设用地属于废弃场地,说明废弃场地的原有状况和改造措施; 8. 说明对停车指标的控制。 二、建筑设计技术措施 必须说明内容 1. 应说明建筑节能设计的要点,简要描述建筑的体型系数、窗墙面积比的控制、外墙和屋顶的隔热措施、 外遮阳设置以及玻璃的种类选择; 2. 应说明装饰性构件和功能性构件的设置情况; 3. 应说明外墙、内墙、楼板和外窗的构造做法及隔声措施; 4. 应说明住宅功能房间的布局对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效果、外窗开启面积和开启方式、室内穿堂风组织 的设计措施; 5. 12层及以下住宅建筑采用太阳能光热系统,并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 自选说明内容 1. 如有旧建筑的利用,说明旧建筑的改造和加固措施; 2. 说明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尽可能考虑金属材料(钢材、铜、玻璃、铝合金型材、石膏制品、木材等材 料的使用情况; 3. 说明不同住宅楼之间的防视线干扰措施和所有卫生间的外窗设置情况;

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

1.简述绿色技术的历史、绿色设计与制造的研究内容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10分) 答:绿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也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技术的概念是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里提出的。客观地讲,是公害事件和环境问题使科学家认识到绿色科技的重要性。为了解决环境问题,人类需要更为先进的技术来寻求一种新的技术体系,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绿色技术应运而生。上世纪末,发达国家开发绿色技术已形成一股潮流,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绿色技术的发展。美国1994年就发布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技术报告》,并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日本政府倡导以绿色技术推动绿色革命,并于2001年制定实施了《绿色采购法》,规定各级政府和机关单位有优先采购环境友好型产品的义务。2007年,欧盟出台了《用能产品生态设计框架指令》,要求对各种用能产品进行节能、延长寿命、降低环境影响的设计。 绿色设计是指在产品及其寿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更要优化各种相关因素,使产品及其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总体负影响减到最小,使产品的各项指标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其基本思想是: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将环境性能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为最小。对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即Reduce,Recycle,Reuse,不仅要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的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绿色制造技术是指在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成本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它使产品从设计、制造、使用到报废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不产生环境污染或环境污染最小化,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节约资源和能源,使资源利用率最高,能源消耗最低。 当前,世界上掀起一股“绿色浪潮”,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国内一些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在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对绿色设计与制造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探索。如:机械科学研究院已完成了国家科委“九五”攻关项目--清洁生产技术选择与数据库的建立、机械工业基金项目--绿色设计技术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围绕机械工业中九个行业对绿色技术需求和绿色设计技术自身发展趋势进行了调研,在国内首次提出适合机械工业的绿色设计技术发展体系,同时还进行了车辆的拆卸和回收技术的研究。国外不少国家的政府部门已推出了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绿色计划”。1991年日本推出了“绿色行业计划”,加拿大政府已开始实施环境保护“绿色计划”。美国、英国、德国也推出类似计划。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除政府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外,广大消费者已热衷于购买环境无害产品的绿色消费的新动向,促进了绿色制造的发展。国际经济专家分析认为,目前“绿色产品”比例大约为5-10%,再过10年,所有产品都将进入绿色设计家族,可回收、易拆卸,部件或整机可翻新和循环利用。也就是说,在未来10年内绿色产品有可能成为世界商品市场的主导产品。 2.简述传统产品设计的过程和主要不足。(10分)

绿色建筑初步设计说明专篇范本2.15

(重庆城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城海?松藻中心项目节能与绿色建筑专篇 (公共部分) 初步设计 编制单位:XXXXXX 编制日期:二○一七年一月

(XXXXXXXX) XXXXXXX 节能与绿色建筑专篇 (公共部分) 法定代表人:签名: 技术总负责人:签名: 项目总负责人:签名: 编制日期:二○一七年一月

一、项目概况 XXX项目用地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区万寿路,设计地块基地东侧为万寿路,南面紧邻钻石年代项目用地,西面为南湖社区。地块东西长约84米,南北宽约63 米,呈近似长方形状。总用地面积为5205.00m2,设计为高层公共建筑。项目由24层塔楼、4层裙房,地下3层车库组成。总停车数为283辆,总建筑面积41676.45m2,为甲类公共建筑。 本项目按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6进行设计,达到绿色建筑一星(银)级标准。建筑绿色建筑使用的建筑材料均为一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材。 二、建筑专业 2.1 设计依据 1、节能设计依据的相关规范、规定 1)《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BJ50-052-2016 2)《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144-2008 3)《岩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建筑构造》13J02 DJBT-069 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1993 5)《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7106-2008 6)《建筑幕墙》 GBT21086-2007 2、节能设计依据的相关文件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渝建发﹝2013﹞98号) 3、节能设计依据的相关报告 1)重庆市规划局下发的《建筑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函 2)由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XXX中心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勘察结果显示本项目用地适宜工程建设。 3)南岸区环保局通过审核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渝(南岸)环备[2016]003号。 2.2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概况表

方案阶段绿建设计说明书

太仓共进科技大厦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编制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盖章)设计单位: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盖章)建设单位: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盖章) 2016年12月

1、一般规定 1.1本项目为江苏太仓共进科技大厦。项目地处太仓市经济开发区,项目以绿色建筑二星作为设计目标,参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进行设 计,项目地上20层,建筑面积29522.13^,地下2层,主要为停车位。项目合理采用绿色建筑技术,设计屋顶绿化、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空气处理措施、太阳能热水、室内二氧化碳监控系统等节能、节水绿色建筑技术。 1.2 本项目地块在太仓市经济开发区,紧邻市政府,南侧为县店东路,西侧毗邻东亭南路,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商业气氛浓厚,基础设施齐全。项目主要功能为办公、食堂、金融服务等。建筑地上20层,地下2层,地块用地面积14311.59m2,计容总建筑面积2952 2.13m2,建筑占地面积2826.40m?,项目绿地率30.00%,项目建筑密度19.70%,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为甲类 公共建筑,项目以绿色建筑二星作为设计目标。 1.3 设计依据应主要包括: 1《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J32/J 173-2014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 3《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 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6《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GJ32/J 71-2014 7《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 32/J96-2010 8《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 9当地城市规划主管部门下达的项目规划条件 10国家、省、市现行的法律、法规,其它相关标准和规定 1.4 本项目场地规划合理,内部各功能空间面积及配套设计合理。项目指标: word资料

住宅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XX住宅项目绿色建筑设计策划 一项目简述 二绿色建筑设计目标 三编制依据 四场地环境现状 五建筑专业绿色设计 六结构专业绿色设计 七给排水专业绿色设计 八暖通专业绿色设计 九电气专业绿色设计

一项目简述 XXXX。 二编制依据 1、上海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G/TJ08-2090-2012 2、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 3、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4、上海市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沪建管〔2015〕83号 5、《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 6、《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7、《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 8、《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9、《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 1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 11、《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 12、《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2010 三绿色建筑设计目标与技术组合方案 本次绿色设计策划依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进行设计,通过本次绿色设计,1、使本项目的绿色建筑设计水平达到或者超过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规定的二星级★★。 本项目拟定的技术措施如下表。本策划后续篇章对于具体的技术措施进行简要措述。具体的技术措施将在本项目深化设计阶段进行落实。 标“■”为本项目所有单体均拟采用的技术措施,“□”为本项目所有单体备选的技术措施,“?”为本项目不参评项或不适用本项目的技术措施。

绿色设计和可持续设计

工业设计史课题研究绿色设计与可持续设计 学期:_________ 15-16-1 班级:工业设计 姓名:_________ 牛振宇 学号:_________ 2014023821

工业设计教研室

绿色设计与可持续设计 在漫长的人类设计史中,工业设计为人类创造了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特别是工业设计的过度商业化,使设计成了鼓励人们无节制的消费的重要介质,“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就是这种现象的极端表现。无怪乎人们称“广告设计”和“工业设计”是鼓吹人们消费的罪魁祸首,招致了许多的批评和责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设计师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工业设计师的职责和作用,绿色设计与可持续设计也就应运而生,它们不断发展,也越来越成为时代的必然趋势,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 1绿色设计 1.1绿色设计的基本内容与产生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 )也称生态设计(Ecological Design),环境设计(Designfor Environment ),环境意识设计 (Environment Conscious Design ),绿色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要求。绿色设计的原则被公认为“3R ”的原则,即Reduce、Reuse、Recycle,减少环境污染、减小能源消耗,产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环或者重新利用。对于绿色设计产生直接影响的是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样式建筑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样式(建筑) 一、设计依据 1.依据性文件 规划部门的选址意见书(土地出让合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用地红线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立项批文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绿色建筑要求的批文 2.主要法规(应根据建筑类型选用公建或住宅建筑适用的规范)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 《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43-2014 《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 《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 《上海市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 二、工程概况 1.建筑总量 用地面积:m2;总建筑面积:m2; 容积率:;绿地率: % 土地使用性质为(在□中打√): □住宅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 □住宅建筑□公共建筑 自身有日照要求的住宅建筑:□低层住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 自身有日照要求的公共建筑:□托儿所、□幼儿园、□大、中小学校教学楼、□医院病房楼、 □养老院住宿楼、□宿舍 周边敏感建筑:□住宅□学校教学楼□医院病房楼□养老院住宿楼□宿舍 场地内的危险源:□易燃易爆危险源□含氡土壤□危险化学品□电磁辐射 场地内的污染源:□废气□废水□油烟□垃圾□其他 2.建筑单体概况 表1 建筑单体概况(可根据单体数量增加序号) 3.绿色技术概况(在□中打√) 1)光环境:□建筑玻璃幕墙□夜景照明; 2)雨水设施:□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硬质场地透水铺装□其他: 3)立体绿化:□屋顶绿化□外墙垂直绿化; 4)节约材料:□土建与装修一体化□工业化预制构件□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采用可重复使用隔断 □整体化定型厨房□整体化定型卫生间□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材料 5)专项声学设计:□报告厅□大型会议室□多功能厅□剧场□体育馆□演播厅□其他 6)室内热环境:□可调节外遮阳

绿色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区别

绿色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区别 年级: 学号: 姓名: 专业: 指导老师: 二零一三年九月

摘要 绿色技术的概念是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提出的。客观地讲,是公害事件和环境问题使科学家认识到绿色科技的重要性。为了解决环境问题,人类需要更为先进的技术来寻求一种新的技术体系,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机电产品设计是一种以强度和低压控制为中心的安全系数设计、经验设计、类比设计和机电分离设计,也称常规设计。二者的主要区别,主要是在设计的理念和方法,还有设计的侧重点这些方面有差异。 关键词:绿色设计;传统设计;设计理念

目录 摘要 第1 章绪论 (1) 第2 章绿色设计的介绍 (2) 2.1 产生背景 (2) 2.2 绿色设计 (3) 2.3 绿色设计前景 (3) 第3 章传统设计的介绍 (4) 3.1 传统设计 (4) 3.2 传统设计前景 (4) 第4 章总结 (4)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一章绪论 可以毫不夸张地认为,目前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发展趋势,传统设计目前来说是无法跟上时代的节奏,本论文通过对这两种设计的分析,将两者进行了比较,总结出这两种设计方法的异同点。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一方面不断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与牛产,推动社会进步;另一方面又受社会发展的反作用,不断变化和更新。绿色设计就是为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而被提出的。不难理解“传统设计”和“绿色设计”都只是相对概念。那么这两种设计的理念又是有何种异同点,我们会在下面的论文中给大家一一道来。

第 2 章绿色设计的介绍 2.1 产生背景 近几年来,人们深刻的体会到环境的恶劣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主要是人们无度的开发自然资源和无偿利用环境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全球性的自然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环境的严重污染以及生态链的破坏,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达到了空前的紧张程度。对于环境污染的问题制造业首当其冲。因此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理念应运而生,是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是现代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绿色建筑设计要涉及的几个主要方面

关于绿色建筑设计要涉及的几个主要方面 绿色建筑设计咨询是协助建筑师确定最佳的小区布局方式,最佳的体型方案和户型布局,并最大可能的优化建筑物和能源性能。小区的总体布局及区内环境的布置都直接影响着区内建筑的能耗和区内环境的舒适度。比如小区的风环境,如果小区的布局影响了区内空气的流场,导致夏季区内空气流通不畅,冬季风速太大,就会大大增加居民空调的能耗;再如,太阳辐射对区内环境的影响,若小区内绿化或水面面积少,大部分是硬质水泥地面或柏油路面,它们对于太阳的辐射热吸收快,升温快,就会使区内温度升高,形成“热岛效应”。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小区内住户的舒适度和日常使用能耗。 小区热环境分析通过分析建筑物所在小区微环境的局部热岛效应,找出降低人员室外活动空间的热舒适度的潜在因素,并采取措施缓解局部热环境的状况。小区风环境分析分别模拟在夏季和冬季典型风向、风速工况下,建筑物所在小区自然通风的现状,并作出评价;根据小区现状的通风模拟结果,对不满足通风要求的区域提出改进建议。日照模拟评估与优化对小区的日照现状进行模拟,并进行分析和评价,对不满足日照要求的区域提出改进建议.他具体包括 ?绿色建筑方案设计与评估 ?建筑物全年逐时能耗分析 ?小区热环境,风环境,日照模拟评估,室内环境品质评估;自然通风,照明采光,热舒适性评估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墙体构造,遮阳,门窗幕墙系统节能方案设计 ?节能空调系统技术经济分析: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诱导式地道通风 ?可再生能源技术可行性论证:太阳能光热,太阳能光伏,小型风力发电设计 同样绿色小区设计是一项新的设计任务,我司与贵司签订的施工图设计合同并未包含此内容,若贵司要求香苑西园、香苑东园小区做绿色小区则需按照贵司提出的具体任务要求进行具体设计或者修改设计并重新签订相应服务合同。我司可为贵司先期提供有关小区绿色建筑设计的一些基本认识。 第一部分、绿色建筑基本认识: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人,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节能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一、设计依据 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 2. 《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41/T109-2015 3.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 4.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 5.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7.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8.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2013版) 9. 《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6-2008 10.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 11. 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

二、绿色建筑目标 本项目以绿色建筑一星级为建设目标,通过总体规划和建筑单体优化设计,优先采用低投高效的被动式技术,与周边生态系统取得动态平衡,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提高医疗环境舒适性,同时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贯穿到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的全寿命周期。解决的主要问题为卫生院建筑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及室内环境质量。 三、节地与室外环境 1. 本工程总平面规划设计满足上级规划部门的审批要求。本工程规划选址时优先选择已开发地,未非法占用及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2. 依据《场址检测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本工程建筑场地内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3. 本建筑对周边建筑不产生日照遮挡,外围护选用材料满足《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 18091-2000相关要求并严格控制室外景观照明,避免对周边建筑造成光污染。 4. 建筑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5. 本建筑环境噪声依照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2008的规定进行设计,在需要区域采取适当的隔离或降噪措施。

绿色设计与设计师

莫里斯、包豪斯、乔布斯和绿色设计 2008074119周磊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是20世纪80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绿色设计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在漫长的人类设计史中,工业设计为人类创造了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什么是绿色设计?绿色设计有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等各种不同的叫法,但是它们的内涵大致一样。绿色设计是指在产品及其寿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更要优化各种相关因素,使产品及其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总体负影响减到最小,使产品的各项指标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其基本思想是: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将环境性能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为最小。 对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即Reduce,Recycle,Reuse,不仅要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的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在绿色设计中要从产品材料的选择、生产和加工流程的确定,产品包装材料的选定,直到运输等都要考虑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那么在绿色设计产生之前的19世纪工艺美术运动和德国包豪斯的设计与现在的绿色设计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工艺美术运动的发起人之一的威廉·莫里斯在当时是一位非常有实力的设计师,他的设计不仅包括平面设计,也有室内设计、纺织品设计等等。以莫里斯为首的工艺美术运动设计家创造了许多以后设计家广泛运用的编排构图方式,比较典型的有将文字和曲线花纹拥挤地结合在一起,将各种几何图形插入和分隔画面等等。 图1.莫里斯设计的墙纸

简述绿色建筑设计

简述绿色建筑设计 简述绿色建筑设计 摘要: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其内涵既通过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先进适用技术的综合集成,极大地减少建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并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与自然和谐的工作及生活环境。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设计;环保节能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的设计应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出发,全面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充分体现建筑的人文关怀。随着绿色建筑的不断推广应用,人及建筑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将和谐共处,永续发展。目前我国的建筑能耗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如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面临着人口剧增,资源过渡消耗。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和生态被破坏等问题的威胁。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对城市建设而言,实施绿色建筑设计,显得突出重要。 1.1 绿色建筑设计应该从中国国情出发。建筑行业资源消耗巨大,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增加环境负荷。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资源再生率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各地区在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民俗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而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现有建筑面积400 多亿平方米,预计在今后30 年内,还要建设400 亿平方米的新建筑,因此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1.2 以低耗为核心发展中国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本质是在建筑活动的全生命周期内,在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的前提下,建设健康环保的人居环境“,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公共建筑)

一、设计依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 2.《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 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01 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6.《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7.《建筑幕墙》GB21086-2007 8.《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6-2008 9.《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0151-2008 10. 国家、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 二、工程概况 1. 项目用地面积: m2 2.项目建筑面积,其中地上: m2 地下: m2 3. 是否有旧建筑:有□无□ 三、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措施汇总 建设目标及关键绿色设计指标 建设目标一星B□一星A□二星B□二星A□三星□ 一、规划设计技术措施 必须说明内容 1. 应说明对场地保护方面的技术措施,包括原有地形地貌的维持、森林及古树的保护、水系的保护以及改 造后必要的生态复原措施; 2. 应说明对场地内部危险源的检测结果及避让措施; 3. 应说明避免对周边居住建筑日照产生影响的措施,包括幕墙的反射比控制以及避免夜间泛光照明的光污 染措施。 自选说明内容 1. 说明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的评测结果(数据取自有检测资质机构的环评报告),包括测点昼间和夜间的噪 声值; 2. 说明改善项目周边室外通风效果的设计措施,包括大体量单体的首层局部架空设计、开放连廊设计、建 筑朝向设计、与周边建筑的间距控制等方面的措施。如果进行了室外通风模拟,应说明主要活动区室外风速分布和静风区面积; 3. 说明建筑屋面和立面的绿化方式和绿化面积比例; 4. 说明选址和建筑出入口的设置充分考虑使用人员方便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包括出入口数量、出入口 距离公交站点的距离; 5. 说明地下空间的利用措施,包括地下空间的具体用途、地下空间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例; 6. 如项目的建设用地属于废弃场地,说明废弃场地的原有状况和改造措施。 二、建筑设计技术措施 必须说明内容 1. 应说明建筑节能设计的要点,简要描述窗墙面积比的控制、外墙和屋顶的隔热措施、外遮阳设置以及玻 璃的种类选择; 2. 应说明装饰性构件和功能性构件的设置情况。 自选说明内容 1. 说明外窗和幕墙的开启方式和开启比例。如有必要,说明空调通风系统的换气能力; 2. 说明外窗和幕墙的气密性等级; 3. 说明可变换功能的区域范围、隔断方式及可变化空间功能的区域面积比; 4. 说明项目室内布局对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效果、外窗开启面积和开启方式、室内穿堂风组织以及高大空 间的拔风设计等措施; 5. 对于宾馆类项目,应说明外墙、内墙、楼板和外窗的构造做法及其隔声措施; 6. 从建筑平面布局及功能空间布置上说明减少相邻空间的噪声影响的措施,包括室内噪声源的隔离及消声 措施。 7. 说明改善室内自然采光效果的技术措施,包括进深控制、多侧采光及天窗采光等措施; 8. 说明本项目采取的主要无障碍设计措施,包括无障碍入口、无障碍通道、无障碍楼梯、无障碍电梯、无 障碍厕所和无障碍停车位等; 9. 说明设备间、管道井的设置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的措施; 10.说明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尽可能考虑金属材料(钢材、铜、玻璃、铝合金型材、石膏制品、木材等材料 的使用情况; 11.如有旧建筑的利用,说明旧建筑的改造和加固措施; 12.说明本项目外遮阳(外窗、屋顶、外墙)设置情况。对于固定遮阳,重点描述南向和东西向的外遮阳设 置及平均外遮阳系数;对于活动遮阳,说明活动遮阳的类型及设置活动遮阳的外窗面积比; 13.说明地下空间自然采光的改善措施,包括采光井、下沉庭院和光导管的设置。 三、结构设计技术措施 必须说明内容 无 自选说明内容 1. 说明是否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且预拌砂浆的使用是否符合本地区相关规定; 2. 6层以上钢筋混凝土建筑说明高强钢的使用情况,包括哪些钢筋采用了高强钢; 3. 6层以上钢筋混凝土建筑说明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情况,包括混凝土的等级和使用部位; 4. 说明结构体系的优化情况,简要描述优化后的结构体系现状,优化措施和效果。 四、园林设计技术措施 必须说明内容 无 自选说明内容 1.分乔木、灌木、草本及地被、藤本植物、竹类和水生植物列举主要的乡土植物; 2.对乔、灌、草皮相结合的复层绿化进行说明; 3.对红线范围内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质铺地采用的透水地面措施进行说明。对利用建筑阴 附件1-1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公共建筑)参考版本

关于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探析

关于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探析 在建筑项目中会使用非常多的物质,此时就会带来一些资源的耗费现象。当前国家颁布了节能条例,在设计的时候,引入了绿色思想。它的实现能够节省非常多的建筑物质,而且能够带动环保,是当前以及今后的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 标签:绿色建筑;环保节能;绿色思想 当前社会人们最为关注的是可持续思想,其对于当前的城建工作来讲,要切实的从过去的高消耗岩石变化为绿色体系,而此类建筑就是为了落实这个变化的关键道路,是当前社会的关键发展方向。建筑作为城市的关键组成元素,群众对其定义非常的清楚,不過对于绿色建筑并不是非常的了解,只是认为它们就是对其进行一些绿化设置等,很显然这是不准确的,其仅仅的作为一项体现的模式。它是一种思想,不是说非常严格的一个体系,其可以通过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进而降低对空调等的使用来那个。也可以在设计时使用一些环保的物质。降低资源的浪费,确保其能够有序使用。还可以是建筑的外在和附近区域的融汇,互相保持一致,确保生态和自然有机统一。 1 何为绿色建筑 1.1 定义 它是说在建筑的使用阶段,尽量的节省资源,维护生态降低污染,为群众提供一个非常健康稳定的氛围。此处的绿色并非是我们平时说的绿化和草地等,它是一种代表性的内容,是说建筑对于生态没有干扰,可以切实的发挥出自然的优势,而且在不干扰外在环境的前提下,它是一种节能的建筑。 1.2 关于其具体特点 建筑自身较之于过去的建筑,在能耗方面有所减弱。它关注所在区域的环境和天气等,结合所在区域的具体特点而设置,在所在区域之中寻求材料,不存在固定的模式等。它切实的结合自然来发挥效益。它的布局较为开放,和过去的模式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在整个时期都非常的关注环保事项。 1.3 关于其本质 1.3.1 节约环保 它是说群众在使用建筑体的时候,尽量的节省资源,维护生态,降低污染,把由于人类对建筑体导致的资源使用性减少到最小。 1.3.2 自然和谐

浅谈绿色设计与制造技术

浅谈绿色设计与制造技术 一.绿色设计与制造技术的概念 机械制造业要从根本上防止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关键在于设计与制造,不能等产品产生了不良的环境后果才采取防治措施,要预先设法防止产品及工艺对环境产生的负作用,然后制造。这就是绿色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思想。绿色设计是这样一种设计, 即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 , 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基本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绿色设计,必须按环境保护的指标选用合理的原材料、结构和工艺,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不产生毒副作用,其产品易于拆卸和回收,回收的材料可用于再生产。 二.绿色设计的主要内容 1.缘色产品的建模 建立系统的绿色产品评价模型是绿色设计的关健。例如针对减速器等机械零部件,采用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使其重量最轻、体积最小、用材最少、消耗能源最少。现在已经提出绿色产品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制定原则,利用模糊评价法对“绿色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开发了相应的评价工具。 2.绿色设计的材料选择与管理 绿色设计要求选材时应考虑既要有良好的适用性能,又要与环境有较好的协调性。绿色设计对材料的要求也为材料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即能提供或生产出适合绿色产品设计的绿色材料,选用易加工的材料,低

耗能、少污染的材料,可回收和利用的材料。如铝材料,若汽车车身改用轻型铝材制造,重量可减少4O %,且节约燃油消耗。采用天然可再生材料,如丰富的柳条、竹类、麻类、木材等用于产品的外包装。除合理选材外,还应加强材料管理。绿色产品设计的材料管理内容:一方面不能把含有有害成分与无害成分的材料混放在一起;另一方面,达到寿命周期的产品,有用部分要充分回收利用,不可用部分要进行处理,使其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3 .产品的可拆却性设计 不可拆卸不仅会造成大量可重复利用零部件材料的浪费,而且因废弃物不好处置,还会严重污染环境。拆卸已成为机械设计的重要内容。可拆卸性是绿色产品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它要求在产品设计的初级阶段就将可拆卸性作为结构设计的一个评价准则。可拆卸性要求在产品结构设计时改变传统的联接方式,代之以易于拆卸的联接方式。可拆卸结构设计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成熟结构的联接方法,如螺栓联接、键联接及过盈配合等;另一种则是基于计算机的目的设计方法,现已开发系统的可拆卸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拆甸结构设计准则,并开发了相应的评价软件。 4 .产品的可回收性设计 可回收性设计是指:在产品设计初期充分考虑其零件材料的回收可能性、回收价值大小、回收处理方法、回收处理结构工艺性等与回收性有关的一系列问题,最终达到零件材料资源、能源的最大利用,并对环境污染最小的一种设计思想和方法。可回收性设计包括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内容:(1)可回收材料及其标志;(2)可回收工艺与方法;(3)可回收性经

绿建设计说明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篇 1.1节地与室外环境 1.1.1 环境噪声控制 本项目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周边为城市道路,场地环境噪声要求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 1.通过区域周边绿化配置形成噪声防护屏障。 1.1.2室外风环境控制 要求建筑总平面的布置和设计有利于室内自然通风,建筑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 1.利用电脑模拟建筑室外风环境,为建筑方案提供优化建议。如优化建筑布局、建筑截面积,建筑形体及建筑高度等; 2.通过绿化配置,减少室外局部风力放大。 1.1.3合理设置停车场所 对本项目楼层架空层设置适量自行车停车位,方便居民停车。 1.1.4生态场地设计 对场地和景观设计进行优化,设计透水地面,有利于雨水回收,减低热岛效应,改善生态环境。 1.建筑周边、庭院的地面和公共广场等采用透水铺设。主要采用地下停车场,地上车位采用嵌草砖铺装地面。人行道采用透水砖铺装地面。 2.关注各种下垫面的吸热特征,选择浅色与可反射适当太阳能的铺装饰面,保证有绿化覆盖率和遮荫率。 3.绿化设计优先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生态绿地、墙体绿化、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等多样化的绿化方式。 4.场地做下凹式绿地面积达到总绿地面积的30%,有助于场地蓄水,减轻市政排水管排水压力。 1.2节能设计 1.2.1建筑造型节能 1.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建筑造型和形体模拟,进行优化设计,如形体控制,选择浅色外墙饰面;对朝向与窗墙面积比进行有效控制等。充分利用自然通风。 2.设计建筑遮阳百叶,达到良好的外遮阳效果,降低外窗成本。 1.2.2建筑部件节能 1.外窗综合遮阳 遮阳设施要求构造简单、经济、耐久、轻巧、美观;一般可分为:水平式、垂直式、综合式、挡板式等四种。各种遮阳设施又有固定式及活动式两种,活动式使用灵活,但构造复杂,造价较高,建议采用综合固定式。 1.2.3建筑材料节能 1.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建筑进行节能模拟计算,优化设计方案,选择低投高效的材料。 2.外窗采用低辐射(low-e)镀膜单层或中空玻璃低辐射(low-e)镀膜中空玻璃具有反射长波辐射热的功能,利用抛光金属材料表面具有超低长波发射率的特点,起到隔热作用,降低外窗传热系数。 3.轻质砼砌块和砼空心砌块外墙保温 包括轻集料砼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砼砌块、泡沫砼砌块、煤粉灰砌块、普通砼小型空心砌块等。具有隔热保温性能好、耐候性强、不易腐蚀、耐久等典型特点。 1.2.4设备节能 1.空调设备节能 (1)利用建筑能耗动态模拟分析软件优化设计,采用高能效比空调设备,空调设备的性能系数满足国家相关规定。 (2)节能环保型空调设备应采用臭氧层破坏系数为0的HFC新型冷媒。2.照明系统节能 在保证照明方式合理性的前提下,优先采用高效节能照明的产品;采用节能型控制方式;在公共区域设置智能化控制,提高建筑照明的有效性,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并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技术减少室内照明负荷。 3.采用可再生能源 在充分利用太阳能能源的情况下,做太阳能热水系统,为居民体统热水,节约资源。 1.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3.2建筑内节水 1.节水器具 节水器具的选择包括节水型龙头、节水型便器、节水型淋浴器、节水型洗衣机等。公共部分选择节水器具的同事应结合其卫生、维护管理和使用寿命考虑。 2.分用途设置用水计量仪表 对于建筑内部,不同供水水质、不同用途的给水管道上应分别设置计量仪表;对于室外,不同水源、不同用途的给水管也应分别设置计量仪表,如绿化用水、景观补水、市政给水等给水管道上均应分别设置计量仪表。3.在用水点水压超过0.2Mpa的水管上设置减压阀,防止水压过大而造成水量隐形浪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