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济南市智能制造产业五年发展规划word版本

济南市智能制造产业五年发展规划word版本

济南市智能制造产业五年发展规划word版本
济南市智能制造产业五年发展规划word版本

济南市智能制造产业五年发展规划

(2016~2020)

目录

一、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形势与环境.5

二、济南市发展智能制造产业优势和存在的问题.6

(一)装备制造产业基础雄厚.6

(二)信息化产业优势明显.6

(三)具备较好的智能制造应用基础.7

(四)具备良好的创新智力支撑.7

三、总体要求.8

(一)指导思想.8

(二)发展原则.9

(三)发展目标.9

四、重点任务.10

(一)建设两大智能服务平台,构筑创新服务体系.11

(二)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夯实智能制造四大基础.13

(三)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15(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智能装备产业发展.16(五)实施智能制造示范,推进智能工厂和智能服务发展.18(六)发展机器人技术及产品,加强机器人创新应用.20(七)培育智能制造示范园区,打造国家智能制造基地.21(八)实施人才建设百千万工程,促进智能人才队伍建设.22五、保障措施.23

(一)加强组织领导.23

(二)加大政策扶持.23

(三)开展智能制造产业招商.24

(四)加强人才队伍和服务体系建设.24

(五)加强开放融合和国际交流合作.24

济南市智能制造产业五年发展规划

(2016~2020)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和重要突破口,是实现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创新,重塑制造业新优势,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选择。

发展智能制造对推进济南市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提升全市高端制造业规模总量和质量水平,具有突出的推进和载体作用。为充分发挥济南市省会智力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抓住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区机遇,辐射带动“1+6”都市圈城市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推进“四个中心”建设,特制定济南市智能制造产业五年发展规划。

一、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形势与环境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两化深度融合为显著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从根本上改变国际制造业竞争格局。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不断催生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的深刻变革。

发达国家正加紧推进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布局。美国政府先后发布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和《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战略,日本发布了《2014制造业白皮书》、《日本机器人新战略》,英国发布《英国制造2050》等,其核心目的,就是抢抓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的重大机遇,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我国高度重视智能制造产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把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以融合发展为关键特征的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占领经济发展制高点,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的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

二、济南市发展智能制造产业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一)装备制造产业基础雄厚

济南市在重型汽车、数控机床、金属成形装备、发电输变电设备、试验与检测装备、计算机及通信网络设备等重点装备领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研发了一批智能制造技术成果和智能化产品。涌现了济南二机床、中国重汽、济南铸锻所、济南轨道交通装备公司、济南一机床等装备制造重点企业,具有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成长性较好的装备制造中小企业集群。2015年全市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2650亿元,占全市制造业的48%,产业规模和技术优势明显。

(二)信息化产业优势明显

云计算与大数据,智慧城市建设、能源互联网,CAD、CAPP、PLM工业软件等重点领域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拥有浪潮集团、山东华天、积成电子、大陆机电、金钟衡器等行业领先企业,一批专、精、特的软件技术企业快速成长,2015年全市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达2050亿元,占全省55.4%,软件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信息产业技术支撑。

(三)具备较好的智能制造应用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方向的转型升级,为智能制造提供了良好市场载体。全市工业围绕以数字化转型升级及基础设施投资连续两年超1000亿元,2015年达到1147.9亿元。从集聚环境看,以中国重汽为龙头,形成了汽车制造产业集聚区;以山东电工电气、泰山发电设备、鲁能智能、临沃重工等集聚形成的高端装备园,经济开发区集聚的柴油机、变压器、北辰集团、宏达集团、时代焊机、数控机械等机械装备及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以齐鲁制药、力诺集团、宏济堂药业及高新区药谷等集聚形成了济南制药产业群;济阳、章丘食品加工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园区,章丘、平阴的铸造产业集聚区等,都为推进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四)具备良好的创新智力支撑

拥有山东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济南铸锻所、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院等驻济高校院所,济南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开发区智能服务中心、创新谷等现有服务资源优势,一批国家级、省级企业工程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设计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等。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吉林大学等知名大学与我市相关企业建立了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对济南市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创新智力支撑。

我市制造业尽管有一定基础,但与先进省市、工业强市相比,在创新能力、产业规模、两化融合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一是服务平台专业性集聚度不够,对国内外人才凝聚力不强、技术交流合作层次不高、服务成效不够明显。二是驻济高校院所、大企业对全市中小企业技术人才辐射带动不足,缺乏中小企业进入高端创新协作平台渠道。三是传统制造业数字化、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四是领军企业的数量和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链构建不完善。五是智能制造需要的高端专业性人才、融合型人才、高技能人才不足。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我市“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总体目标,抓住全球新一轮制造业变革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机遇,充分挖掘和释放济南市产业技术优势、省会智力潜能优势和京沪高铁3小时经济圈带来的区位优势,集聚国内外人才资源,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智能制造核心技术攻关和关键零部件研发,提升智能制造创新能力,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升级改造和智能制造示范推广应用,全面提高我市经济发展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二)发展原则

1、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强化企业在推进智能制造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

2、数字化先导,智能化推进。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实施数字化、信息化先导战略,注重在数字化、信息化基础上推动智能化设计、制造、管理和服务,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创新,促进智能制造与智能服务融合发展。

3、创新驱动,产业化协同。坚持创新驱动与产业化协同发展战略,注重发挥智能制造创新服务平台综合优势,提高全市智能制造自主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

4、应用拉动,典型示范。发挥骨干产业集聚度高、数字化水平和自动化基础较好的优势,开展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和典型企业应用示范,以行业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带动全市智能化发展。

5、人才为本,开放交流。牢固树立人才为本思想,有效利用国内外人才和技术资源,立足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建立国际国内交流协作机制,营造开放融合的智能制造环境。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创新发展水平取得新突破,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基本完成,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基本完善,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智能制造模式推广和智慧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智能技术、智能产品和智能制造企业,成为全省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中心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和国家级智能制造科技创新中心,智能制造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地位。

——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8%以上,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以上,产品不良品率降低20%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和电子商务应用;全市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逐步建立起面向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

模式。智能制造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制造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0%以上,智能制造产业整体规模不断扩大。

——打造2个智能制造创新服务平台,建成济南“智能制造智库”、“智能服务大讲堂”,搭建济南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网。

——培育10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引领带动100个数字化工厂(车间)建设;研发制造10大首台套智能装备,培育50家智能装备重点骨干企业;培育10家智能服务试点示范企业,引领带动100家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发展。

四、重点任务

重点落实智能制造服务平台、智能化升级改造等八大重点任务,集聚创新要素和资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夯实网络基础,构筑智能生态,引领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确保智能制造规划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

(一)建设两大智能制造服务平台,构筑创新服务体系

建设济南市东西两大智能制造服务平台。两大平台作为政府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工作的重要抓手,协助政府智能产业规划的推进落实、政策制定等服务工作。加强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等国际知名机构、清华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院所合作,有效聚集国内外高端人才及科技基础条件、资金等创新资源,为全市企业开展国内外技术交流合作提供服务平台,全面提升人才、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引领带动济南市智能制造业高端化发展。

1、打造东部智能制造服务平台

以山东省工业研究院和浪潮集团为依托,发挥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中国重汽集团、山东省科学院等在信息技术方面优势,打造东部智能制造服务平台。

(1)建立智能制造数据中心,为智能制造企业提供共享数据平台和分析平台。

建设重大装备监、控、管技术与公共服务平台,监控管业务托管、数据托管,装备数据采集端口和公共收集平台,基于工业大数据分析、装备数据分析平台,将生产装备、生产物资、物流系统、智能仓库联接到统一的数据集成环境,为用户提供预测、分析、决策服务,形成支撑智能制造的基础。

(2)建立智能制造技术信息中心,打造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智能制造生态圈。

突破ERP、MES、PLM、工业大数据、信息安全、CAD等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类软件的共性关键技术,提升网络化协同制造能力,支撑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由浪潮集团等龙头企业联合国内高校、企业及制造业协会等,开展研发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工业软件产业化应用,实现我国在该领域的自主可控。充分利用全球创新网络,集成全球先进软硬件技术及产品,打造适合中国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支撑装备制造产业向国际分工价值链高端攀升,共同打造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智能制造生态圈。

(3)建立智能制造服务中心,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依托服务平台提供ERP、SRM、电子商务服务、装备重资产管理、装备售后(数据)服务等适用的企业服务;进一步通过云制造、异地协同设计、规模个性化定制、供应链精益管理、电子商务等网络协同制造模式,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

2、打造西部智能制造服务平台

以济南铸锻所为依托,联合济南大学、省机械设计研究院、齐鲁工业大学、二机床集团等在装备制造业领域的技术优势,打造西部智能制造服务平台。

(1)聚集高端人才,建立智能装备技术研发中心

聚集国内外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资源,瞄准国际前沿技术,围绕智能制造装备研发、机器人应用、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和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关键、共性技术进行攻关,建设国内高水平的研发制造产业基地和智能装备合作交流平台,成为济南市高端装备和高新技术的“孵化器”,带动济南市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

(2)提高创新服务能力,建设智能制造产业推进中心

加强协同创新,为企业数字工厂(车间)、智能制造、“机器人应用”等提供技术咨询、方案设计、流程改造、装备开发、安装维护等专业服务。支持智能制造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培育中小企业创新协作,产业链协同,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系统集成和成果中试转化,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服务。

(3)提高智能装备检测、试验能力,建设国家级检测服务平台

在现有国家质检中心基础上,提升完善检测手段与能力,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智能装备检测、试验及认证平台,从可靠性和寿命测试试验、安全性能检验,产品检测检验和标准制定等方面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帮助企业规避技术风险、降低开发本、缩短研发周期和提高创新效率。

开展制造产业链在线协同服务,实现产品设计、制造、销售、管理等生产经营各环节的企业间协同,形成网络化产业集群,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二)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夯实智能制造四大基础

1、工业软件

重点开发嵌入式软件、工业控制操作系统、大型复杂系统仿真软件、安全控制系统和安全防护产品;具有与现场总线设备实现动态数据交换功能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和逻辑控制、运动控制、模拟控制等功能有机集成的可编程控制系统(PLC),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支持山大华天等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开发智能控制系统及软件、故障诊断软件、传感和通信系统等,实现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联通、精确识别、有效交互与智能控制技术。

2、工业网络基础设施

建立和完善面向工业生产应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济南制造业实施智能制造提供宽频、安全的信息化基础支撑。加快推进光纤入户、4G通信和无线局域网建设,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建成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推进下一代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的融合发展,开展网络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面向工业应用的网络服务能力。

推进浪潮集团、中创软件等重点企业,研发云计算、大数据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服务技术。

3、基础零部件及控制系统

重点发展低功耗、高精度、高可靠先进传感器及电子标签、条码等采集设备;高效率、低重量、免维护的系列化减速器;高性能多关节伺服控制器;高灵敏度、高环境适应性、高可靠性的智能仪器仪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高速精密传动装置、变频器;重点发展大容量、低延时、高可靠网络传输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可编程逻辑控制系统(PLC)、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PAC)及工控机系统(IPC)、嵌入式控制系统以及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

发展精密轴承、齿轮、高性能液压件、气动、密封元器件和高性能铸锻件等核心基础零部件。

依托科亚电子、大陆机电、积成电子、华能气动、金钟衡器等企业,研制高可靠性新型传感器、高档电气仪表,监控系统、智能电动执行器、智能变频电动执行机构,智能化称重传感器、智能化电子汽车衡等相关产品。

4、智能制造综合标准体系

以制定智能制造基础标准和共性标准切入点,支撑跨领域跨行业标准组织紧密合作以及产学研用联合协作,建立符合实际的智能制造综合标准体系。鼓励企业和有关院所围绕装备、生产线、车间、工厂、企业各级系统间的互联互通,研究制定智能制造标准,开展标准的试验验证及在典型行业的推广应用。发挥标准的基础支撑作用,

(三)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加快工厂数字化改造升级。围绕全市汽车、电子、机械等重点行业,支持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对老旧工艺流程进行自动化、流程化、精益化改造,在关键环节、生产线、车间、工厂采用机器人、机联网等技术手段,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和劳务成本。

提高装备数控化率和管理数控化。积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创新,提升重点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水平,为推进工厂智能化提供装备支撑。集成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工艺规划等仿真技术,建立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和制造执行系统(MES),提升企业数字化管理水平。

实施“制造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企业开展O2O(线上线下)、柔性制造、大规模个性定制等制造模式创新,促进由基于产品的传统制造模式向基于消费者个性需求的新模式转变。充分发挥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提升制造业研发、生产、营销、管理水平。

构筑智能制造生态。在全市重点企业及高新区、经济开发区、明水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园区建设互联网、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物联网示范应用,发展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的工业互联网应用体系,构筑全市智能制造生态环境。

(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智能装备产业发展

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立足我市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制造发展需求和重点方向,研发制造10大首台套智能装备,培育50家智能成套装备及机器人等重点骨干企业;加快发展数控机床及基础制造装备、智能制造专用装备、智能仪器仪表及控制系统及其它智能化装备产品。

1、数控机床及基础制造装备。依托济南二机床、一机床、铸锻所、法因数控等企业在数控机床及基础制造装备优势,重点发展高精、高速、智能、复合、重型数控工作母机及特种加工机床;发展大型数控成形冲压、重型锻压、自动上下料系统;数字化装配系统、自动化柔性装配生产线;数控化智能化激光加工装备,智能化电源控制系统;智能制造生产线;增材制造(3D打印)、智能高效铸造、锻压、新型焊接及热处理等基础制造装备。

推进济南奥图自动化、拓展智能装备、天辰机器、星辉数控、小鸭模具等企业应用数控技术、网络技术、自动识别技术和智能传感器技术,开发数字化智能化成套装备及生产线,实现生产制造智能管控及生产过程柔性化、智能化和绿色化。

2、智能专用装备。依托中国重汽集团、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济南重工等龙头企业,研制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智能汽车、智能轨道交通车辆、智能盾构式隧道掘进机及控制系统。

依托齐鲁电机、山东电工电气、鲁能智能等企业研制开发特高压发电、输变电设备及智能电网设备。

依托北车风电、力诺集团、山东宏达、北辰集团等骨干企业研发智能环保及新能源装备,推进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大型风机主轴、AP1000堆型核电站安全壳压力容器、核反应堆内构件、光伏电站设备智能化水平。

依托济柴集团、济锅集团、山东绿环动力、百川同创等企业大力发展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推进燃气机、生物质发电锅炉产品智能化及运维智能化。

推进山东国舜、山大华特、中车华腾环保等骨干环保装备企业超低排放装备智能化、制造智能化和运维智能化发展。推进大气环境治理和污水处理,资源回收利用、再制造产品和装备的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3、智能仪器仪表及控制系统。依托山东电工电气、济南试验机、鲁电电器、迪生电子等企业发展智能检测、智能控制、智能仪表等智能仪器仪表产品的开发应用。依托济南玫德铸造、山大华天等企业研究开发增材制造(3D打印)设计软件、材料、工艺技术及专用装备。依托济南易恒技术公司、同力达智能公司等企业研制智能化产品及控制系统。

4、其它智能化装备。依托山东太古飞机公司、中航工业结构研究所等企业开展飞机改装、检测、零部件等航空装备制造,提高产品及制造的智能化水平。

推进赛克赛斯药业集团、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济南磐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及济南药谷等企业在高端诊疗技术及设备的开发应用。

(五)实施智能制造示范,推进智能工厂和智能服务发展

以智能化核心技术装备集成应用为基础,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在机械、电子信息、医药、电力、原材料、纺织印染、食品加工、石油化工、建材、轻工等重点产业领域选择优势企业,培育智能工厂/车间、网络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众包众创、远程服务等新模式智能制造及应用示范工程。

(1)培育10个智能工厂(车间)示范,引领推动100个数字化工厂(车间)建设。

推动工厂在自动化生产的基础上,集成应用先进传感、控制及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基于数字化模型的工厂设计、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推动生产设备互联、设备与产品互联,并基于海量工业数据的分析实现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持续优化。推进智能制造单元、智能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选择优势企业,在集团管控、设计与制造集成、管控衔接、产供销一体、业务和财务衔接等领域,培育10个智能工厂(车间)示范,组织开展行业示范推广,引领推动100个数字化工厂(车间)建设。

推进齐鲁制药智能生物制药工厂、力诺光伏太阳能产业、时代焊机等企业的智能化工厂建设,推进制造、物流、装配、搬运、包装智能化工程和智慧工厂等重点项目建设。在全市培育10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开展关键环节、制造单元、制造车间及工厂数字化、智能化示范推广,引领带动100个数字化工厂(车间)建设,打造全市智能制造生态体系。

(2)培育10家智能服务试点示范企业,引领带动100家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发展。围绕网络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众包众创、远程服务等新模式,支持企业在创新设计、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服务,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总集成总承包等智能服务新模式,延伸制造业服务链条、促进服务增值,实现生产型制造向生产服务型制造转变。

推进济南二机床为制造业个性化定制提供智能排产解决方案和九阳股份智能运维服务国家级智能示范项目建设,带动全市企业进行快速决策和智能生产智能运维发展。支持齐鲁电机发电机制造、安装、运维一体化,爱普电器、鲁能智能公司的园区电网及大型楼宇智能化运维,国舜集团、北辰集团、山大华特公司的环保智能运维,白马永成机床后服务、九阳公司互联网后台支撑的智能家居产品体系等。在全市培育发展10家智能制造服务示范企业,对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制造、运营、监控、维护和利用核心制造技术开展总集成、总承包示项目进行范推广,引领带动全市100家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发展。

(六)发展机器人技术及产品,加强机器人创新应用

重点发展智能化、模块化、柔性化和系统化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及产品,突破高性能传感器、控制器、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支持发展焊接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巡检机器人、包装机器人、喷涂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殊作业机器人、并联机器人等各类工业机器人,促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

针对部分行业的劳动力密集、作业环境恶劣、流程和产能瓶颈、高安全风险等环节,采取“机器人应用”、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等形式,分类组织实施“机器人应用”。

依托济南试验机等骨干企业,开展工业机器人设计、制造、试验检测等核心基础技术研究。突破工业机器人本体设计制造,机器人控制系统、驱动系统、视觉技术等核心技术,形成国产系列产品,提升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重点发展智能化、模块化、柔性化和系统化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及产品。

推进鲁能智能、奥图自动化、科亚公司、中润设备公司、山东易林等公司焊接、配送、码垛、试验、巡检、消防等各类工业及服务机器人高端智能化发展。

(七)培育智能制造示范园区,打造国家智能制造基地

围绕企业对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需求和园区智能化服务需求,推动产业园区智能化基础工程建设。支持高新区德国工业园、智能装备城、软件园,济南经济开发区高端装备、机器人等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园区建设。

在两大园区的示范带动下,推动建设章丘重汽产业园、化工产业园、食品产业园智能化改造和智能通信网络建设,推进铸造、机械智能化改造提升;市中建材智能化升级改造、智能教学设备、节能控制及数控机械智能化;创新谷以智能穿戴设备研发为引领的山东移动智能产业园建设;槐荫区数控机床、轨道交通、智能家电及机器人智能产业发展;天桥鑫茂科技城智能机器人、3D打印科技园及创新孵化器产业基地、药山智能清洗、智能采摘设备、智能专用车等产业园建设;历城智能盾构机、智能雕刻机、汽车配件智能化园区建设;平阴铸造、机械和空压机智能化改造、智能3D打印流体管产业化发展;济阳食品加工智能改造和液压升降、工业输送设备智能化;商河纺织、玻璃等产业智能化改造,生物医药、智能专用机械、新能源电池等智能产业发展,全面推进和打造国家级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建设。

(八)实施人才建设百千万工程,促进智能人才队伍建设

发挥智能服务平台的人才、技术、对外交流优势和智库人才支撑优势,链接全球100位国内外行业领军人才服务济南;五年内服务全市1000家企业智能化提升,培训10000名智能制造技能人才。

建立人才智库,推进交流合作。围绕济南智能制造发展,链接国内外行业领军人才,建设“济南智能制造人才智库”,搭建与高校、院所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先进地区交流合作平台,为济南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引进智力资源。

放大区位优势,推进智能服务。发挥京沪高铁3小时经济圈区位优势,吸引京、沪、宁、津智能制造人才、智库专家教授,开展星期六智能人才服务济南活动。设立智能服务大讲堂,开展智能化建言和技术培训,为企业智能化改造提供方案诊断与设计、工艺流程再造、装备智能化升级等专业服务。

强化工匠作用,建立培训机制。启动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支持高新区智能装备培训中心建设,支持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院、济南职业学院、二机床技工学校等省城相关机构联合高校、学会、协会积极参与,建立山东省智能制造人才培训基地及山东(济南)智能制造人才培训中心,重点培养智能制造、机器人高素质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

成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设立济南智能制造服务网。通过联盟成员的组织机制和网络服务平台的开放机制,开展线上线下智能技术交流和服务。支持智库专家及国内外行业领军人才、高校、院所、社会组织和重点企业专家,通过智能制造服务网为全市企业智能化发展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济南市推进智能制造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市各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细化政策措施,制定年度推进计划和保障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二)加大政策扶持

1、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优化工业信息化和科技专项资金及人才引进等用于制造业的资金,支持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组建济南市智能制造产业风险投资基金,积极扶持和推进智能制造重点任务建设。实施智能服务平台、智能装备首台套、智能工厂、智能服务示范培育等奖补政策,加快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2、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发挥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资金的引导作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带动社会资金投向智能制造产业初创企业。支持和引导符合条件的智能制造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发行债券以及再融资。

3、实施国产首台(套)智能制造装备保险补偿机制。加快推进智能制造装备研发,促进首台套智能装备的推广应用。对首用的国内首台(套)智能制造装备,按照国家保险机制实施财政保险补贴。

(三)开展智能制造产业招商

支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优化智能制造发展环境,引进一批龙头性、总成式、整机型高端智能制造项目,吸引世界500强企业、中央企业在济南设立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等功能性机构。

(四)加强人才队伍和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舆论宣传,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推进智能制造的认识,形成推进合力。推进智能制造人才引进和培训体系建设。鼓励发展创客空间,带动在智能制造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职业技术培训,努力建设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积极推行在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设立企业首席信息官(CIO)制度,促进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发展。

(五)加强开放融合和国际交流合作

抓住“中国制造2025”推进措施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实施机遇,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带动我市智能装备与智能服务“走出去”。支持企业通过海外参股、并购、建立战略联盟等形式,支持优势企业境外上市,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

本规划由济南市经信委负责组织实施,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

2018年智能制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目录 一、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升级的核心 (2) 1、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全要素链接的枢纽 (2) 2、政策春风拂面,市场前景可期 (4) 二、平台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的关键 (6) 1、不同分类下,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平台一览 (6) 2、三类平台的比较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 (9) 3、他山之石:GEPredix——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典型11 三、工业软件应用构成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重要资源 (15) 1、工业软件丰富程度决定工业平台整体竞争力 (15) 2、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软件企业打开发展空间 (20) 四、投资标的 (21) 五.风险提示 (26) 一、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升级的核心 1、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全要素链接的枢纽 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现代工业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构建链接机器、物料、人、信息系统的基础网络,实现工业数据的全面感知、动态传输、实时分析、形成科学决策与智能控制,提供制造资源配置效率,正成为领军企业竞争的新赛道、全球布局的新方向、制造大国竞争的新焦点。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全要素链接的枢纽,是工业资源配置的核心。工业互联网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支撑制造资源泛在链接、弹性供给和高效配置。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分为4个部分:1>边缘层:通过协议转化和边缘计算形成有效的数据采集体系,从而将物理空间的隐形数据在网络空间显性化。2>IaaS层:将基础的计算网络存储资源虚拟化,实现基础设施资源池化;3>工业PaaS层:工业操作系统,向下对接海量工业装备、仪器、产品,向上支撑工业智能化应用的快速开发和部署;4>工业APP:通过调用和封装工业PaaS平台上的开放工具,形成面向行业和场景的应用。对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来说,数据采集、工业PaaS、工业APP是核心三大要素。 1>数据采集是基础。工业大数据有三类:生产经营相关业务数据、设备物联数据、外部互联网数据。其中,设备物联数据采集受制于传感器部署不足,装备智能化水平低,数据采集颗粒度不足,无法支持上层应用。随着兼容多种协议的技术产品构建,此类问题将得到改善。同时通过部署边缘计算模块,实现数据在生产现场的轻量级运算和实时分析。可以缓解数据的云端计算压力。 2>工业PaaS是关键。现有的通用PaaS平台尚不能满足工业级应用需要。未来通过对通用PaaS的深度改造,构造满足工业实时、可靠、安全需求的云平台,将大量工业技术原理、行业知识、基础模型模块化,并封装成为可重复使用的API,降低应用

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

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高端装备主要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装备。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的重点领域和方向,现阶段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包括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2009年、2010年连续2年产业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10年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201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约1.6万亿元销售收入,约占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的8%左右。整体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围绕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迫切要求,开发出了一大批具有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如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发电机组、百万千瓦级先进压水堆核电站成套设备、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设备、±800KV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百万吨乙烯装置所需的关键装备、超重型数控卧式镗车床、精密高速加工中心、2000吨履带起重机、ARJ21新型支线飞机、“和谐号”动车组、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气象卫星率先实现业务化运行,已初步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格局。

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目录 摘要:

针对制造业的高度复杂性,结合人工智能的研究进展,详细论述了计算机在制造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阐明了各种技术的特点,并指出多种技术相结合进一步实现制造生产自动化,使人工智能更好地应用于制造生产,这对提高生产率及质量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人工智能;计算机;制造 引言: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旨在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种系统来模仿人类的智能行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生产数据与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给制造技术增添了智能的翅膀。人工智能技术尤其适合于解决特别复杂和不确定的问题,在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几乎都可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的传说可以追溯到古埃及,但随着1941年以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技术已最终可以创造出机器智能,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是从1956年正式开始的,这一年在达特茅斯大学召开的会议上正式使用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这个术语,从那以后,研究者们发展了众多理论和原理,人工智能的概念也随之扩展。随后的几十年中,人们从问题求解、逻辑推理与定理证明、自然语言理解、博弈、自动程序设计、专家系统、学习以及机器人学等多个角度展开了研究,已经建立了一些具有不同程度人工智能的计算机系统,例如能够求解微分方程、设计分析集成电路、合成人类自然语言,而进行情报检索,提供语音识别、手写体识别的多模式接口,应用于疾病诊断的专家系统以及控制太空飞行器和水下机器人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

1.有关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也称机器智能,它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从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角度出发,人工智能是研究如何制造出人造的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能力,以延伸人们智能的科学。 2.传统制造业谋求转型跨越 传统的设计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为了克服传统设计方法的不足,人工智能在现代设计领域逐渐受到重视。20世纪50年代诞生的数控技术以及随后出现的机器人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开创了数字化技术用于制造活动的先河,也满足了制造产品多样化对柔性制造的要求。而传感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大量获取制造数据和信息提供了便捷的技术手段。 3.制造工业的现状 随着制造信息的爆炸性增长以及处理信息工作量的猛增, 要求制造系统表现出更大的智能, 但是专业人才的缺乏和专门知识的短缺, 严重制约了制造工业的发展, 在发展中国家是如此, 在发达国家由于制造企业向第三世界转移, 同样也造成我国技术力量的空虚, 这动荡不定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要求制造企业在生产活动中表现出更高的机敏性和智能; 而CIMS 的实施和制造业的全球化发展遇到两个重大的障碍, 即目前已形成的“自动化孤岛”的连接和全局优化问题以及各国、各地区的标准、数据和人- 机接口的统一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促进了智能制造系统的产生。

全球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全球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智能制造产业链涵盖智能装备(机器人、数控机床、服务机器人、其他自动化装备),工业互联网(机器视觉、传感器、RFID、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ERP/MES/DCS 等)、3D打印以及将上述环节有机结合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及生产线集成等。全球范围来看,除了美国、德国和日本走在全球智能制造前茅,其余国家也在积极布局智能制造发展。(一)全球智能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1、全球智能制造行业发展概况 智能制造产业链涵盖智能装备(机器人、数控机床、服务机器人、其他自动化装备),工业互联网(机器视觉、传感器、RFID、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ERP/MES/DCS等)、3D 打印以及将上述环节有机结合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及生产线集成等。全球范围来看,除了美国、德国和日本走在全球智能制造,其余国家也在积极布局智能制造发展。 2、全球智能制造行业规模分析 智能制造装备是智能制造的主要体现载体智能制造装备涉及的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数控机床、智能控制系统、传感器等主要行业,产业规模实现快速增长。根据工信部的统计,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产值规模占全球的比重在19%-21%之间。2016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产值规模达12233亿元。据此测算,2016年,全球智能制造产值规模在8687亿美元左右。 1、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1)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概况 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业最具代表性的装备。日本、美国、德国和韩国是工业机器人强国。日本号称“机器人王国”,在工业机器人的生产、出口和使用方面都居世界榜首;日本工业机器人的装备量约占世界工业机器人装备量的60%。 (2)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分析 据国际机器人协会统计,1998年以来全球新装工业机器人年均增速达9%。金融危机影响后,全球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超过25.4万台。

湖州市装备制造业振兴升级发展规划

湖州市装备制造业振兴升级发展规划 (2009-2015 年)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具有关联度高、技术资金密集特点,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振兴发展装备制造业是我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工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战略路径。为贯彻落实《浙江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规划》,根据《中共湖州市委、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重点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机制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编制本规划,作为我市振兴升级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行动方案和“十二五”产业发展指导依据。本规划的规划期为 2009 年至2015 年。 一、产业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产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市装备制造业进入了投资扩张和快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 1. 产业规模高速扩张。三年来,装备制造业经济规模高速增长,工业中占比大大提高,2 008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共272 家,规模以上产值134.83 亿元,三年年均增长44.20%,高于全市工业产值年均增速20 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总产值比重由“十五”末的4. 91%提高到2008 年末的7.63%。2008 年完成限额以上投资68.23 亿元,占限额以上工业投资的25.5% ,连续两年成为我市工业投资的第一大产业。近年来项目投资趋势和产业规模扩张表明,装备制造业将是湖州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支撑产业。 2.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通过近几年“二三三”产业结构调整方针实施,一大批装备制造业重大项目的引进和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和高加工度化,行业门类增多,产业链延长;整机、成套设备和主要部件的比重提高,重型装备、自动化设备制造等新的行业建立;产业正由通用设备制造向专用设备制造、零部件生产向整机设备方向发展。2008 年末规模以上整机生产企业达63 家,产值60.35 亿元,在本行业中的产值占比由2005 年的35%提高到2008 年末的近45% 。在产业布局上,初步形成了吴兴区大型构件加工、南浔区电梯制造及配套产业、湖州开发区农用机械及配套产业、改装汽车及汽车零部件

全球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全球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智能制造产业链涵盖智能装备(机器人、数控机床、服务机器人、其他自动化装备),工业互联网(机器视觉、传感器、、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 (ERP/MES/DCS等)、3D打印以及将上述环节有机结合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及生产线集成等。 全球范围来看,除了美国、德国和日本走在全球智能制造前端,其余国家也在积极布局智能制造发展。例如,欧盟将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重要的战略,在2010年制定了第七框架计划(FP7)的制造云项目,并在2014年实施欧盟“2020地平线”计划,将智能型先进制造系统作为创新研发的优先项目。加拿大制定的1994-年发展战略计划,将具体研究项目选择为智能计算机、人机界面、机械传感器、机器人控制、新装置、动态环境下系统集成。 根据工信部的统计,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产值规模占全球的比重在 19%-21%之间。2016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产值规模达12233亿元。据此测算,2016年,全球智能制造产值规模在8687亿美元左右。2017年,全球智能制造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预计2017年全年产值规模将达到1万亿美元左右。 ◆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业最具代表性的装备。根据IF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最新报告,201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约29.0万台,同比增长14%。其中,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9万台,同比增长31%。IFR预测,未来十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年平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2%左右。预计2017全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在33万台左右。 全球智能制造发展发展前景及趋势 2017年,具有连接和感知能力的机器人继续引领智能制造发展,随着AI 技术的进步,工业机器人也变得更加智能,并能够感知,学习和自己做决策。前瞻产业研究院结合当前全球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保守估计未来几年全球智能制造行业将保持15%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速,预计到2023年全球智能制造的产值将达到23108亿美元左右。 (三)面对智能制造发展的迫切需求及市场空间,国内各领域企业纷纷进军系统解决方案领域 国内智能制造改造需求迫切,系统解决方案市场需求广阔。一是随着国内劳动力人口逐渐减少以及劳动力成本的逐渐上升,企业迫切需要实施机器换人战略,就工业机器人来看,2014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售同比增长了56%。二是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日趋多样化、定制化,企业订单呈现出小型化、碎片化的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前景展望及市场规模预测

一、人工智能的内涵及分类 (一)人工智能的内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也就是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既被称为20世纪世界三大尖端科技之一(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人工智能),也被认为是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被发达国家视为人类的最后科学尖端,科研领域皇冠上的明珠。 (二)人工智能的分类 人工智能的概念很宽泛,按照人工智能的实力可分为三大类: 1、弱人工智能:在特定领域等同或者超过人类智能或效率的机器智能。 2、强人工智能: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的人工智能。 3、超人工智能:在包括科学创新、通识和社交技能等各个领域都超越人类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革命就是从弱人工智能,通过强人工智能,最终达到超人工智能的过程。目前人类已经掌握弱人工智能,生活中弱人工智能无处不在,比如Siri、垃圾邮件过滤器、谷歌翻译、电商网站上的商品推送、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等等。 人脑与电脑的最大差别在于,一些我们认为困难的事情,如微积分、金融市场策略、翻译等,对于电脑来说都十分容易;但一些人类认为容易的事情,如视觉、动态、移动、直觉,对于电脑来说却是十分困难。而要达到人类级别的智能,电脑必须要理解更高深的东西,比如微小的脸部表情变化,以为为什么喜欢这个而不喜欢那个,要达到这样的水平首先在硬件方便要增加电脑处理速度,其次在软件方面要让电脑变得智能。 美国发明家、未来学家Kurzweil估算出人脑的运算能力是10^16 cps(calculations per second,每秒计算次数,描述运算能力的单位),即1亿亿次计算每秒。现在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中国的天河二号,运行能力已达到3.4亿亿次,已经超过人脑,但由于其成本高、规模大、功耗高,使其并不能够被商业及广泛运用。Kurzweil认为考虑电脑发展程度的标杆是看1000美元能买到多少cps,当1000美元能买到人脑级别的1亿亿运算能力的时候,强人工智能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目前1000美元能买到10万亿cps(人脑的千分之一),根据加速回报定律,科技的进步将呈指数型增长,按照这个速度,到2025年1000美元就可以买到和人脑运算速度抗衡的电脑了。 二、人工智能的产业链分析 从发展路径及阶段上看,实现人工智能需经历三个阶段:计算智能(能存会算)、感知智能(能听会说、能看会认)和认知智能(能理解会思考)。

2016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2016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智能制造行业发展阶段 中国智能制造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同样也是大部分处于研发阶段,仅16%的企业进入智能制造应用阶段;从智能制造的经济效益来看,52%的企业其智能制造收入贡献率低于10%,60%的企业其智能制造利润贡献低于10%。而90%的中小企业智能制造实现程度较低的原因在于,智能化升级成本抑制了企业需求,其中缺乏融资渠道影响最大。年收入小于5亿元人民币的企业中,50%的企业在智能化升级过程中采用自有资金,25%为政府补贴,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融资各占11%。而企业收入规模大于5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其智能化升级资金来源中自有资金占67%,银行贷款占比25%。整体而言,中小微型企业的银行贷款比例低于大中型企业,占企业数量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只能依靠自有资金进行智能化改造。 不过,智能制造水平较低,意味着夯实发展基础的必要性,同样也意味着后续发展潜力的巨大。近年来,全国多个地方都在谋划智能制造发展,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天津、安徽、重庆、河南、辽宁、四川、青岛、北京、广东、黑龙江等省市都在摩拳擦掌,或成立机器人、工业4.0或工业互联网等与智能制造相关的联盟,或出台具体产业规划。 二、智能制造行业运行特征 (一)制造强国战略出台并实施,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推进地区规划政策落实 我国制造业步入新常态下的攻坚阶段,制造强国战略开始推进实施。经过多年迅猛发展,我国已稳居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对全球制造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但随着全球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我国制造业面临“前后夹击”的双重挑战。从国内来看,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速换档和结构调整阵痛的关键节点,制造业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以中高速、优结构、多挑战、新动力为特征的新常态阶段。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出台制造强国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中国制造2025》,全面部署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实施,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以《中国制造2025》为总纲,各地方陆续出台智能制造领域的扶持政策。在《中国制造2025》这一国家战略的指导下,各级地方政府因地制宜,陆续出台相关行动计划,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江苏、广东、福建、四川、安徽等省份借助《中国制造2025》战略支点,分别出台了《江苏行动纲要》、《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福建省实施行动计划》、《四川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等政策,以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加快制造强省的建设步伐。佛山、南京等在国家制造强国战略以及省级行动计划的指导下,进一步分析产业特色,陆续制定与《中国制造2025》相衔接的制造业发展计划,找准转型升级基础,引领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二)随着互联网技术及理念加快渗透,制造企业着手推动商业模式、组织方式等多方

武汉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纲要

武汉市装备制造业发展 规划纲要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纲要(2007年-2010年)的通知(武政〔2007〕49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现将《武汉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纲要(2007年-201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00七年六月三十日 武汉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7年-2010年)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其所提供的产品包括金属制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通信等电子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等制造业行业投资类机电产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有关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的要求,为加快振兴武汉装备制造业,将武汉建设成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级装备制造基地,特制订本规划纲要。 一、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我市装备制造业发端于清朝末期张之洞时期。建国后在国家的重点建设和扶持下,我市逐步发展为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研发、生产基地。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历史有3个主要时期:一是装备制造业基地奠定期(建国后至改革开放之前),在这段时期,国家及省、市重点布局了机床、船舶及配套、电气装备、机车车辆等行业领域,初步形成了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研发、生产基地的格局;二是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期(改革开放

开始至20世纪末),这段时期,国家及省、市重点布局了汽车及零部件、激光、光通信设备制造等行业领域,但是由于市场化改革、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我市原有的一些优势装备制造行业领域(如机床、电气装备等)发展迟缓;三是装备制造业振兴机遇期(21世纪初至今),随着我国工业化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及国家、省、市的重视支持,我市装备制造业中机床、电气装备等传统行业重新焕发生机,汽车、环保、冶金装备等新兴行业不断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万人,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实现利润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实现出口交货值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 (一)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1.优势领域不断壮大发展。在国家确定的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16项重点突破领域中,我市在清洁高效发电装备、高附加值船舶及配套、大型环保装备、大型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冶金成套设备、大型施工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我市在湖北省确定的振兴装备制造业的12项重点领域中,有11项居于领先和核心地位。 2.优势行业加速集群发展。我市在光通信装备、激光、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及配套、环保工程及装备、冶金装备等行业领域已呈现出集群化发展的良好态势。其中,在光通信装备、激光、环保工程及装备、船舶配套等行业领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在汽车及零部件、电气装备、船舶、冶金装备、数控机床等行业领域居于国内重要地位。在这些优势行业中,龙头企业带动力日益增强,配套能力加快集聚,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日趋完善,产业内分工体系逐步优化。

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

智能制造产业链涵盖智能装备(机器人、数控机床、服务机器人、其他自动化装备),工业互联网(机器视觉、传感器、RFID、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ERP/MES/DCS等)、3D打印以及将上述环节有机结合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及生产线集成等。全球范围来看,除了美国、德国和日本走在全球智能制造,其余国家也在积极布局智能制造发展。 (一)全球智能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1、全球智能制造行业发展概况 智能制造产业链涵盖智能装备(机器人、数控机床、服务机器人、其他自动化装备),工业互联网(机器视觉、传感器、RFID、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ERP/MES/DCS等)、3D打印以及将上述环节有机结合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及生产线集成等。 全球范围来看,除了美国、德国和日本走在全球智能制造,其余国家也在积极布局智能制造发展。 2、全球智能制造行业规模分析 智能制造装备是智能制造的主要体现载体智能制造装备涉及的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数控机床、智能控制系统、传感器等主要行

业,产业规模实现快速增长。根据工信部的统计,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产值规模占全球的比重在19%-21%之间。2016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产值规模达12233亿元。据此测算,2016年,全球智能制造产值规模在8687亿美元左右。 1、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1)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概况 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业最具代表性的装备。日本、美国、德国和韩国是工业机器人强国。日本号称“机器人王国”,在工业机器人的生产、出口和使用方面都居世界榜首;日本工业机器人的装备量约占世界工业机器人装备量的60%。 (2)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分析 据国际机器人协会统计,1998年以来全球新装工业机器人年均增速达9%。金融危机影响后,全球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超过25.4万台。 (3)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竞争分析

城市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规划

城市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规划 前言 机械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生产工具的各制造业的“母体”工业,是在多学科技术成果集成下,以单件、单机或成套设备为产品,服务于基础工业和相关工业的综合性产业。机械装备制造业是集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于一体的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机械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门类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实施以来,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明显加快,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部分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跃居世界前列。就规模而言我国业已成为机械装备制造业大国,但产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平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自主创新产品应用推广困难等问题依然突出。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外装备市场需求萎缩,我国机械装备制造业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趋势减缓,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滑,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佛山机械装备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依靠珠三角的地缘

优势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已形成了特色行业全国领先和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机械装备制造业集群,其中陶瓷机械、电气机械及设备、压力机械、木工机械、塑料机械等行业已处于全国甚至世界领先地位。机械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佛山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不仅极大推动了佛山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技术水平也制约和影响其它产业的发展和提升。 为推进佛山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快速有序发展,促进其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使其具备支撑XX市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能力,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广东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意见》(粤府办〔2009〕121号)的要求,结合佛山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制定本规划。 一、XX市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 (一)经济总量 机械装备制造业是基础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集技术、资源、劳动力、资金密集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综合反映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制造实力。“十一五”以来,我市充分发挥体制和机制方面的先发优势和珠三角的区位优势,着力推进机械装备制造业的结构调整,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2009年,机械装备制造业有规模以上企业1589家,工业总产值2002亿元,

新时期苏州智能制造企业发展现状及实践经验

新时期苏州智能制造企业发展现状及实践经验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与发展,苏州已成为全国工业大市、全球制造业基地。近年来,为全面落实国家和江苏省关于“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加快推动新时期苏州工业经济创新发展、加快转型,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苏州各级政府部门及智能制造企业以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推进智能制造和“互联网+”为主攻方向,对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 【Abstract】After more than 30 years of hard work and development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Suzhou has become a major industrial city and a global manufacturing base. In recent years,in order to fully implement the strategic deployment of “made in China 2025” by the state and Jiangsu pro vince,accelerate the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suzhou industrial economy in the new period,and buil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base with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Suzhou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t all levels an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take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economy as the topic,focus on improv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take promoti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Internet +” as the the main direction of attack,carry out a series of practical explora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ies,new industries,new formats and new models. 标签:智能制造;互联网企业;转型 1 基本现状 近年来,苏州基本形成了集智能设计、智能生产等多个环节于一体的智能工业体系。截至2014年底,苏州市共创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6家,试验区4家,国家级示范企业5家,省级示范企业29家,省级试点企业233家,省两化融合示范项目15个,规模以上企业ERP普及率达到80%以上,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达到45%以上,生产性企业的两化融合指标达82%以上[1]。具备和形成了以下产业优势: 1.1 具备了发展智能制造的产业基础 苏州市拥有8万余家制造业企业,产业类别齐全,长期快速的发展形成了成熟稳定的工艺技术路线,具备了采用智能技术升级支柱产业的基础。苏州德福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江苏盛虹化纤有限公司等的智能制造项目和产品近年来获得国家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1.2 具有较高的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水平 苏州市拥有较发达的信息基础设施,现已建成国内先进水平的7000Gbps带宽的数字传输骨干网,城域网出口带宽达到1800Gbps,全市宽带接入率达到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趋势(下)试卷

一、单选题 1.AlphaZero训练()击败日本将棋程序。(3.0分) A.2小时 B.4小时 C.8小时 D.24小时 我的答案:D ×答错 2.《人工智能:未来决策的机遇与影响》,这是下列哪个国家发布的报告?( 3.0分) 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英国 我的答案:D √答对 3.DQN在49种Atari视频/像素游戏中,()达到乃至超过人类职业选手的水平,以智商比喻,远超人类。(3.0分) A.9种 B.19种 C.29种 D.39种 我的答案:C √答对 4.Google Waymo于()10月在美国凤凰城Chandler镇100平方英里范围内,对500辆L4自动驾驶汽车进行社会公测,这是Waymo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前奏。(3.0分) A.2014年 B.2015年 C.2016年 D.2017年 我的答案:D √答对 5.IBM超级电脑程序“深蓝”,于()击败了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3.0分) A.1996年 B.1997年 C.1998年 D.1999年 我的答案:B √答对 6.智能音箱Echo是下列哪家企业推出的产品?(3.0分) A.亚马逊 B.百度 C.阿里巴巴 D.小米 我的答案:A √答对 7.邓志东教授预测,()是无人驾驶汽车元年。(3.0分) A.2020年 B.2021年 C.2022年 D.2023年

我的答案:B √答对 8.国务院是在哪一年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3.0分) A.2015年 B.2016年 C.2017年 D.2018年 我的答案:C √答对 9.在人工智能速记领域,2016年10月17日,()的语音识别系统实现了5.9%的词错率。(3.0分) A.科大讯飞 B.惠普 C.英特尔 D.微软 我的答案:D ×答错 10.IBM的自动问答系统,于()2月在美国最受欢迎的智力竞答电视节目《危险边缘》中战胜了人类冠军。(3.0分) A.2011年 B.2012年 C.2013年 D.2014年 我的答案:A √答对 二、多选题 1.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短板包括()。(4.0分)) A.原始创新能力不足 B.投资界过于追求短线逐利 C.体制机制障碍 D.缺乏高端基础性研究人才和AI工程开发人才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2.根据邓志东教授所讲,AlphaGo如何进行学习?(4.0分)) A.深度监督学习 B.深度强化学习 C.大数据 D.TPU 我的答案:AB ×答错 3.下列哪些行业未来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实现自动化?( 4.0分)) A.传统制造业 B.长途运输 C./物流运输行业 D.翻译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4.智能音箱Echo基于语音助手Alexa可以实现()、外卖预定等服务。(4.0分)) A.音乐播放 B.新闻搜索

济南市智能制造产业五年发展规划word版本

济南市智能制造产业五年发展规划 (2016~2020) 目录 一、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形势与环境.5 二、济南市发展智能制造产业优势和存在的问题.6 (一)装备制造产业基础雄厚.6 (二)信息化产业优势明显.6 (三)具备较好的智能制造应用基础.7 (四)具备良好的创新智力支撑.7 三、总体要求.8 (一)指导思想.8 (二)发展原则.9 (三)发展目标.9 四、重点任务.10 (一)建设两大智能服务平台,构筑创新服务体系.11 (二)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夯实智能制造四大基础.13 (三)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15(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智能装备产业发展.16(五)实施智能制造示范,推进智能工厂和智能服务发展.18(六)发展机器人技术及产品,加强机器人创新应用.20(七)培育智能制造示范园区,打造国家智能制造基地.21(八)实施人才建设百千万工程,促进智能人才队伍建设.22五、保障措施.23 (一)加强组织领导.23 (二)加大政策扶持.23 (三)开展智能制造产业招商.24 (四)加强人才队伍和服务体系建设.24 (五)加强开放融合和国际交流合作.24 济南市智能制造产业五年发展规划 (2016~2020)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和重要突破口,是实现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创新,重塑制造业新优势,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选择。 发展智能制造对推进济南市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提升全市高端制造业规模总量和质量水平,具有突出的推进和载体作用。为充分发挥济南市省会智力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抓住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区机遇,辐射带动“1+6”都市圈城市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推进“四个中心”建设,特制定济南市智能制造产业五年发展规划。 一、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形势与环境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两化深度融合为显著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从根本上改变国际制造业竞争格局。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不断催生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的深刻变革。 发达国家正加紧推进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布局。美国政府先后发布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和《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战略,日本发布了《2014制造业白皮书》、《日本机器人新战略》,英国发布《英国制造2050》等,其核心目的,就是抢抓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的重大机遇,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我国高度重视智能制造产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把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以融合发展为关键特征的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占领经济发展制高点,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的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 二、济南市发展智能制造产业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一)装备制造产业基础雄厚 济南市在重型汽车、数控机床、金属成形装备、发电输变电设备、试验与检测装备、计算机及通信网络设备等重点装备领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研发了一批智能制造技术成果和智能化产品。涌现了济南二机床、中国重汽、济南铸锻所、济南轨道交通装备公司、济南一机床等装备制造重点企业,具有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成长性较好的装备制造中小企业集群。2015年全市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2650亿元,占全市制造业的48%,产业规模和技术优势明显。 (二)信息化产业优势明显 云计算与大数据,智慧城市建设、能源互联网,CAD、CAPP、PLM工业软件等重点领域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拥有浪潮集团、山东华天、积成电子、大陆机电、金钟衡器等行业领先企业,一批专、精、特的软件技术企业快速成长,2015年全市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达2050亿元,占全省55.4%,软件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信息产业技术支撑。 (三)具备较好的智能制造应用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方向的转型升级,为智能制造提供了良好市场载体。全市工业围绕以数字化转型升级及基础设施投资连续两年超1000亿元,2015年达到1147.9亿元。从集聚环境看,以中国重汽为龙头,形成了汽车制造产业集聚区;以山东电工电气、泰山发电设备、鲁能智能、临沃重工等集聚形成的高端装备园,经济开发区集聚的柴油机、变压器、北辰集团、宏达集团、时代焊机、数控机械等机械装备及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以齐鲁制药、力诺集团、宏济堂药业及高新区药谷等集聚形成了济南制药产业群;济阳、章丘食品加工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园区,章丘、平阴的铸造产业集聚区等,都为推进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四)具备良好的创新智力支撑

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分析 (一)产业发展状况 1、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进入产业化阶段 目前,我国智能测控装置和部件在仪器仪表、包装和食品机械、工程机械、环保机械、重机、印机等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进入产业化阶段。其中,仪器仪表 领域、包装和食品机械领域发展较为突出,但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整体技术水平依然较低,关键核心部件 亟待突破。以工业机器人为例,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因缺少核心技术,使之仍处于 单件小批量的生产状态,产品性价比较低。 2、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设备取得标志性成果 我国在石油石化、机械加工、食品制造等领域的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设备取得标志性成果。如,在石油 石化智能成套设备领域,国产全自动油田固井车研制成功、国内首套褐煤提水装置试验成功、国内首套年 产1万吨烷基化废酸再生装置实现高水平中交、自主研发“千万吨级炼油加氢装置循环氢压缩机高压干气 密封及其控制系统”和“大型煤化工煤制丙烯装置丙烯制冷压缩机大轴径干气密封”两项科技成果问世。 在智能化食品制造生产线领域,乳品无菌化数字示范车间年产无菌包装乳品9000万瓶,减少乳品加工环节 的原料及成品损耗约15%,节省加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约20%,降低消毒液用量约70%。无菌化饮料吹灌 旋数字化车间可为客户产品质量提升约10%,生产效率提高约15%,降低能源消耗约20%,降低人工约20%,降低设备成本、占地成本约20%。在智能化纺织成套装备领域,我国开发出现场“无人化”操作的染色工 艺、智能染色系统、筒子纱微波烘干机、元明粉自动称量系统、装卸纱机器人、自动物流系统、中央控制 软件系统等,研制出新产品三类18种84台/套。 3、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正积极寻求创新发展 近年来,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重点领域已初步建立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电工电器、液压 气动密封件、工程机械和重机等重点领域已建立六个公共服务平台。同时,江苏、上海、广东、洛阳等一 些省市相继成立工业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13年4月,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牵头的“中国机器人 产业联盟”成立。另外,骨干企业的研发经费逐年提升,重点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已超过5%。如,湖北力帝机床、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深圳精密达、上海派芬自动控制技术和深圳正弦电气的研发经 费占销售收入比重均达8%以上。北人集团、上海电气、辽宁大族冠华、杭州科雷机电、湖北力帝机床、西 安西电电力等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80%以上。 (二)产业布局

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规划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装备制造产业 发展规划 (2009-2020年)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规划目的及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规划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规划范围及期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规划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规划期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规划编制的理念与指导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1 规划编制的理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2 规划编制的指导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 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国内国际状况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世界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现状、趋势与前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世界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世界装备制造发展的基本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中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现状、趋势与前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我国装备制造业未来发展重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产业发展的条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区位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资源禀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基础设施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政策与法治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与省市工业发展的对接............................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SWOT 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发展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劣势与挑战.....................................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机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基本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陕西中西部经济发展规划研究院 二零零九五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