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诗经学记惶惶者华鹿鸣

诗经学记惶惶者华鹿鸣

诗经学记惶惶者华鹿鸣
诗经学记惶惶者华鹿鸣

《皇皇者华》,《诗经·小雅·鹿鸣之什》的一篇。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全诗五章,每章四句。是使臣出外访贤求策,在途中自咏之作。《左传》以为“君教使臣”之诗,历来无疑义。今按:“君教使臣”乃此诗之原旨。使臣秉承国君之明命,重任在身,故必须以咨周善道,广询博访。上以宣国家之明德,下以辅助自己之不足,以期达成使命,因而“咨访”实为使臣之大务。而在出使之际,君之教使臣者,正在于广询博访。使臣在奉使途中,时刻不忘君之所教,时常懔懔于心,怀有“靡及”之感,更是忠于职守、忠于明命的表现。《皇皇者华》这首诗,正是从这两方面著笔歌咏的。《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作品名称《小雅·皇皇者华》创作年代周代

皇皇者华

皇皇者华,于彼原隰。駪駪征夫,每怀靡及。

我马维驹,六辔如濡。载驰载驱,周爰咨诹。

我马维骐,六辔如丝。载驰载驱,周爰咨谋。

我马维骆,六辔沃若。载驰载驱,周爰咨度。

我马维骃,六辔既均。载驰载驱,周爰咨询。

【注释】

⑴皇皇:犹言煌煌,形容光彩甚盛。

⑵原隰(xí):原野上高平之处为原,低湿之处为隰。

⑶駪(shēn)駪:众多疾行貌。《国语·晋语》引诗作“莘莘”,意为众多。征夫:这里指使臣及其属从。

⑷靡及:不及,无及。⑸六辔:古代一车四马,马各二辔,其中两骖马的内辔,系在轼前不用,故称六辔。如濡:新鲜有光泽貌。⑹载:语助词。⑺周:遍。爰:于。⑻骐:青黑色的马。⑼如丝:指辔缰有丝的光彩和韧度。⑽咨谋:与“咨诹”同义。⑾骆:白身黑鬣的马。

⑿沃若:光泽盛貌。⒀咨度:与“咨诹”同义。⒁駰:杂色的马。⒂均:协调。⒃咨询:与“咨诹”同义。

【译文】

灿烂的花枝,盛开在原野上。衔着使命疾行的征夫,常怀思难以达成使命的地方。驾车有少壮的驹马,六辔润泽鲜妍。驰驱在奉使的征途上,博访广询礼士尊贤。驾车有青黑色的骐马,六辔闪着素丝一样的光彩。驰驱在奉使的征途上,广询博访不敢懈怠。

驾车有白身黑鬣的骆马,六辔柔润油亮。驰驱在奉使的征途上,不辞辛劳广询博访。

驾车有杂色的駰马,六辔调度得很均匀。驰驱在奉使的征途上,不辞辛劳广泛地咨询。[1]

诗的首章,先阐明君教使臣之旨,诗人说:“煌煌的花枝,已盛开在原隰之上了。彼奉使的征夫,已駪駪然奔驰于行道之中了。怀着国家的使命,宜常若有不及之感了。”诗意委婉而寄意深长,既以慰使臣行道的辛苦,又戒其必须忠于使命,常以“靡及”自警。从措词来看,是婉而多风,而用意则是非常庄重。至于君教使臣之具体内容为何,则于诗的第二章至第五章中,用使臣口气,反覆表达,以见使臣时刻不忘君之所教,时时以忠贞自守。

第二章原诗云:“我马维驹,六辔如濡,载驰载驱,周爰咨诹。”前三句皆为使臣自道其出使在征途上的情况,第四句“周爰咨诹”,始表明“博访广询,多方求

贤”之义,亦即“君教使臣”的主要内容,而为“每怀靡及”句中使臣所怀思的主旨。三章至五章的诗意,与二章全同,特因叶韵关系,在语词上作了改变:“我马维驹,六辔如濡”、“我马维骆,六辔沃若”、“我马维駰,六辔既均”。此数语,皆以道使臣在奉使途中威仪之盛。因车有四马,故章次亦叠至四次。二章言“载驰载驱,周爰咨诹”,三章言“载驰载驱,周爰咨谋”,以及四章、五章之“周爰咨度”,“周爰咨询”,其意义皆为“遍于咨询”,亦即“广询博访”之义。由此表明使臣之在征途、无时无刻不以君命为念,则使臣之敬奉使命,可想而知。明此义,则知此诗中之“每怀靡及”、“周爰咨诹”两句,乃全诗关键所在。

综观此诗,倘使无首章“每怀靡及”之语,则二章以下之“周爰咨诹”、“周爰咨谋”、“周爰咨度”等语,意义皆不明显,亦不见有君教使臣之义。倘无二章以下“周爰咨诹”诸语之反覆见意,则使臣奉命“每怀靡及”殷殷之意,更无由表现。故此诗艺术特点之一,是前后各章,互相辉映、照顾周密。特点之二是:诗的语言气象开朗,生动蓬勃。首章以“皇皇者华”起兴,落响超迈,命意笼罩全诗。二章以次,语词变动,错落有致,命义相近而不显其重复,语音协调,可诵性甚强。特点之三是用意恳切,不论君之教使臣,以至使臣对国家明命之反应,字里行间,都非常感人。君之使臣以敬,臣之受命以庄,这虽是古语,还是有借鉴意义的。《左传》云:“《皇皇者华》,君教使臣曰:‘每怀靡及,诹、谋、度、询,必咨于周。’”可谓深得诗意。

小雅·鹿鸣

《小雅·鹿鸣》,《诗经·小雅》第一篇。先秦时代汉族宫廷乐歌。此诗主题,历来有争论,大致有美诗和刺诗两种意见。全诗共三章,每章八句,开头皆以鹿鸣起兴,自始至终洋溢着欢快的气氛,体现了殿堂上嘉宾的琴瑟歌咏以及宾主之间的互敬互融之情状。《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⒀。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⑴呦(yōu)呦:鹿的叫声。朱熹《诗集传》:“呦呦,声之和也。”

⑵苹:藾蒿。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藾蒿,叶青色,茎似箸而轻脆,始生香,可生食。”

⑶簧:笙上的簧片。笙是用几根有簧片的竹管、一根吹气管装在斗子上做成的。

⑷承筐:指奉上礼品。毛传:“筐,篚属,所以行币帛也。”将:送,献。

⑸周行(háng):大道,引申为大道理。⑹蒿:又叫青蒿、香蒿,菊科植物。

⑺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孔:很。⑻视:同“示”。恌:同“佻”。

⑼则:法则,楷模,此作动词。⑽旨:甘美。⑾式:语助词。燕:同“宴”。敖:同“遨”,嬉游。⑿芩(qín):草名,蒿类植物。⒀湛(dān):深厚。《毛传》:“湛,乐之久。”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艾蒿。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琴吹笙奏乐调。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品德高尚又显耀。示人榜

样不轻浮,君子贤人纷纷来仿效。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嬉娱任逍遥。

一群鹿儿呦呦叫,

在那原野吃芩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瑟弹琴奏乐调。弹瑟弹琴奏乐调,快活尽兴同欢笑。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心中乐陶陶。

针对历史上不同的看法,邓庆红从主题和成诗时间进行考证,认为《小雅·鹿鸣》的成诗时间当在西周中后期的宣王时代,故而应为强调“等级观念及宗族团结”的美诗。此诗是对君王“燕群臣嘉宾”之和乐盛况的描绘。

《小雅·鹿鸣》是《诗经》的“四始”诗之一,是古人在宴会上所唱的歌。据朱熹《诗集传》的说法,此诗原是君王宴请群臣时所唱,后来逐渐推广到民间,在乡人的宴会上也可唱。朱熹这一推测该是符合事实的,直到东汉末年曹操作《短歌行》,还引用此诗首章前四句,表示了渴求贤才的愿望,说明千余年后此诗还有一定的影响。

诗共三章,每章八句,开头皆以鹿鸣起兴。在空旷的原野上,一群糜鹿悠闲地吃着野草,不时发出呦呦的鸣声,此起彼应,十分和谐悦耳。诗以此起兴,便营造了一个热烈而又和谐的氛围,如果是君臣之间的宴会,那种本已存在的拘谨和紧张的关系,马上就会宽松下来。故《诗集传》云:“盖君臣之分,以严为主;朝廷之礼,以敬为主。然一于严敬,则情或不通,而无以尽其忠告之益,故先王因其饮食聚会,而制为燕飨之礼,以通上下之情;而其乐歌,又以鹿鸣起兴。”也就是说君臣之间限于一定的礼数,等级森严,形成思想上的隔阂。通过宴会,可以沟通感情,使君王能够听到群臣的心里话。而以鹿鸣起兴,则一开始便奠定了和谐愉悦的基调,给与会嘉宾以强烈的感染。

此诗自始至终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它把读者从“呦呦鹿鸣”的意境带进“鼓瑟吹笙”的音乐伴奏声中。《诗集传》云:“瑟笙,燕礼所用之乐也。”按照当时的礼仪,整个宴会上必须奏乐。《礼记·乡饮酒义》云:“工入升歌三终,主人献之。笙入三终,主人献之。间歌三终,合乐三终,工告乐备,遂出。……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据陈澔注,乐工升堂,“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每一篇而一终。三篇终,则主人酌以献工焉。”由此可知,整个宴会上是歌唱以上三首诗,而歌唱《鹿鸣》时又以笙乐相配,故诗云“鼓瑟吹笙”。乐谱虽早已失传,但从诗的语言看,此诗三章全是欢快的节奏,和悦的旋律,同曹操《短歌行》相比,曹诗开头有“人生苦短”之叹,后段有“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之悲,唯有中间所引“鹿鸣”四句显得欢乐舒畅,可见《诗经》的作者对人生的领悟还没有曹操那么深刻。也许因为这是一首宴飨之乐,不容许杂以一点哀音吧。

诗之首章写热烈欢快的音乐声中有人“承筐是将”,献上竹筐所盛的礼物。献礼的人,在乡间宴会上是主人自己,说见上文所引《礼记》;在朝廷宴会上则为宰夫,《礼记·燕义》云:“设宾主饮酒之礼也,使宰夫为献。”足可为证。酒宴上献礼馈赠的古风,即使到了今天,在大宾馆的宴会上仍可见到。然后主人又向嘉宾致辞:“人之好我,示我周行。”也就是“承蒙诸位光临,示我以大道”一类的客气话。主人若是君王的话,那这两句的意思则是表示愿意听取群臣的忠告。诗之二章,则由主人(主要是君王)进一步表示祝辞,其大意则如《诗集传》所云:“言嘉宾之德音甚明,足以示民使不偷薄,而君子所当则效。”祝酒之际要说出这样的话的原因,分明是君主要求臣下做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以矫正偷薄的民风。如此看来,这样的宴会不徒为乐而已,它也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三章大部与首章重复,唯最后几句将欢乐气氛推向高潮。末句“燕乐嘉宾之心”,则是卒

章见志,将诗之主题深化。也就是说这次宴会,“非止养其体、娱其外而已”,它不是一般的吃吃喝喝,满足口腹的需要,而是为了“安乐其心”,使得参与宴会的群臣心悦诚服,自觉地为君王的统治服务。

《毛诗正义》:“鹿得萍,呦呦然鸣而相呼,恳诚发乎中。”

朱熹《诗集传》:“此燕(宴)飨宾客之诗也。”……“岂本为燕(宴)群臣嘉宾而作,其后乃推而用之乡人也与?”

——《诗经·小雅·四牡》赏析

凌彰

《四牡》今译

四牡騑騑,四匹公马跑不停,

周道倭迟。道路迂回又漫长。

岂不怀归?难道不想回家乡?

王事靡盬,王爷公差做不完,

我心伤悲。使我心倍感悲伤。

翩翩者鵻,鹁鸪飞翔舞翩翩,

载飞载下,飞上飞下快又轻,

集于苞栩。群集停在柞树上。

王事靡盬,王爷公差无穷尽,

不遑将父!哪有时间养父亲!

翩翩者鵻,鹁鸪飞翔舞翩翩,

载飞载止,飞飞停停多随心,

集于苞杞。群集栖在杞树上。

王事靡盬,王爷公差做不完,

不遑将母!哪有时间养母亲!

驾彼四骆,驾驭四匹骆马车,

载骤骎骎。马车急驰奔向前。

岂不怀归?难道不想回家乡?

是用作歌,只好借歌诉心声,

将母来谂!朝思暮想我亲娘!

解读赏析:

《四牡》是一篇深情思念父母、怀恋故里的哀怨抒情诗。诗作者的身份很可能是王公贵族的掌管马车兼递送公文信件的信差。他长年累月地整天驾驭着马车,马不停蹄地四处奔波,没有时间回家省亲、伺候父母,不能尽孝,因而心中充满怨恨、感伤和无奈,反映出当时王公的仆役无暇奉养父母的工作生活状况和内心的痛苦。只好凭借作诗歌唱来思念母亲和舒泄愤懑。正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说的,抒情诗是“愉悦或痛苦的心情的自由流露,有了这种心情,就要把它歌

唱出来,心里才舒服。”(见朱光潜译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212页)

《四牡》采用铺陈、重叠和对比的表现手法,首先在第一、二、五节反复描述四匹雄性的黑鬃白马的马拉车在漫长迂回的道路上急速奔跑、累得骆马直喘气,来形容信差的工作繁忙紧急和挤不出时间来奉养父母的怨恨。接着,四次重复“王事靡盬”着重表达对没完没了的王爷公差的极度不满。这种公然报怨主子的语言,显示了强烈的反抗精神和勇气。还有三次重复反问句“岂不怀归?”表达了对父母的无限热爱和对故乡的深情怀恋。同时又以旁衬对比的艺术表现手法,以鹁鸪的自由飞翔来衬托主人公的不自由和无奈,描述充满生活气息的小鸟可以随心所欲地自由飞上飞下、飞飞停停,而主人公却有家归不得,有父母不能奉养、不能尽孝。这种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劳动人民的命运还不如小鸟,这种与父母生离而可能死别的悲剧,令人产生同情和共鸣。

男孩女孩从诗经楚辞诗词歌赋起名字大全(含寓意)

男孩女孩从诗经楚辞诗词歌赋起名字大全(含寓意) 子衿——《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子佩——《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子慕——《楚辞》:"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子墨——《文选·扬雄<长杨赋>序》:“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钮琇《觚賸·酒兵》:“其挥毫染翰,淋漓子墨也。” 雨霏——《诗经?国风?邶风?北风》:“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悠然——闲适淡泊。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怡然——安适自在、喜悦。《史记?孔子世家》:“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卓然——陶渊明《饮酒并序》:“青松在乐园,众草没其姿,凝霜珍异类,卓然见高枝”。 。 安然——杜濬《唐港耕人歌》:“倪生昔日有此田,无米纳课犹安然。” 斐然——文彩貌;显著貌。《汉书·礼乐志》:“九歌毕奏斐然殊,鸣琴竽瑟会轩朱。”陈康祺《郎潜纪闻》:“周侍郎亮工,文章政绩,斐然可观。 博文——《论语·子罕》:"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博艺——博通艺文。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孔子家语·弟子行》:“好学博艺,省物而勤也,是冉求之行也。 腾逸——顾璘《国宝新编·陕西按察副使何景明》:“若乃天才腾逸,咳唾成珠,实亦人伦之隽乎! 暄妍——天气暖和,景色明媚。林逋《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嘉卉——美好的花草树木。《诗·小雅·四月》:“山有嘉卉,侯栗侯梅。”

嘉树——佳树;美树。《楚辞·九章·橘颂》:“后皇嘉树,橘徠服兮。” 嘉月——美好的月份。《九怀·危俊》:“陶嘉月兮总驾,搴玉英兮自脩。” 嘉言——朱熹《朱子全书?学五》:“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记录之。嘉言懿行是美善的言行。 - 嘉瑞——祥瑞。《汉书·宣帝纪》:“承天顺地,调序四时,获蒙嘉瑞,赐兹祉福。” 佳音——徐渭《五色鹦鹉》: “侍儿不用抛红豆,自有佳音慰圣慈。”曾几《大雨苗苏,喜而有作》: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梧桐更佳音。 佳期——《楚辞·九歌·湘夫人》:“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佳妍——壮美;壮丽。南朝梁武帝《阊阖篇》:“西汉本佳妍,金马望甘泉” 锦文——织锦,美丽的花纹。《礼记·王制》:“锦文、珠玉成器不粥於市。 锦心——比喻优美的文思。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有奇事,方有奇文,未有命题不佳,而能出其锦心,扬为绣口者也。” 瑾瑜——比喻美德贤才。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今世所覩,怀瑾瑜而握兰桂者,悉耻为之。” 景行——高尚的德行。《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谨言——《礼记·缁衣》:“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於言而慎於行。”《宋史·李穆传》:“质厚忠恪,谨言慎行,所为纯至,无有矫饰。 静嘉——洁净美好。《诗·大雅·既醉》:“其告维何,籩豆静嘉。” @ 静姝——《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静涵——静心涵泳。莫友芝《<巢经巢诗钞>序》:“精研身考,以求此心之安,静涵以天地时物变化之妙,切证诸世态古今升降之故” 俊豪——才智杰出的人。宋叶适《书<龙川集>后》:“僚友一时,志同义合,相与扶立俊

荷马史诗与诗经叙事比较

浅议荷马史诗与《诗经》叙事之比较 班级:10对外汉语 学号:100213050 作者: 杨斌 内容摘要: 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的发轫之作,它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伊利亚特》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战争的杰作,《奥德修纪》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以个人命运为主要内容的大型作品。它们以史诗的规模,全面而广泛地反映了古希腊有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社会生活。在艺术上,出色地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前6世纪)大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当时称为“诗”或“诗三百”。《诗经》最早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2500年前漫长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虽然同样是记叙事件,但荷马史诗和《诗经》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将从“诗言志”、《诗大序》的观点出发,解读、阐释《诗经》叙事诗和荷马史诗在情节和人物性格上中西方文学差异。 关键词:荷马史诗《诗经》叙事诗情节人物语言 正文 一、荷马史诗与《诗经》叙事诗创作手法

(一)荷马史诗的故事情节安排 ○1裁剪得当、布局巧妙、结构完整、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是以特洛伊战争为题材的叙事长诗。 两部作品各自涉及十年间发生的事件,广泛地描写了希腊社会。但都不是平铺直叙,而是采用高地集中的手法,把情节集中到一个中心人物、一个完整事件、一小段时间上,使众多的人物、丰富的生活画面,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如《伊利亚特》既没有描写战争的开始,也没有描写战争的结束,而是集中描写特洛伊战争最后一年中52天内发生的战事——阿喀琉斯两次“愤怒”的前因后果。此时,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夺走了骁将阿喀琉斯的战俘和心爱的女人,后者一怒(第一次)之下退出战斗,特洛伊人遂在主将赫克托耳的率领下大举反攻,希腊联军连连失利,不得不退回到船上。在特洛伊人火攻希腊联军时阿喀琉斯的挚友帕特洛克罗斯冒充阿喀琉斯出战,却被特洛伊主将赫克托耳杀死。阿喀琉斯为此雷霆大怒(第二次),为此,他与阿伽门农和解,穿上他的辉煌铠甲,一手拿剑,一手持盾向特洛伊人进攻。最后,杀死赫克托耳,并拖尸泄愤。老国王普里阿摩斯讨回儿子的尸身,特洛伊人隆重地殡葬了他们的英雄。有别于《伊利亚特》,《奥德修纪》主要描写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的10年海上历险经历和他重建家园的故事。 ○2两条线索交错平行发展,多种叙述手法并用 史诗在叙事上采取双线结构以及倒叙、插叙、顺叙的结合使用,使主要情节与插曲有序结合,从而文章在内容和人物形象的凸显上宏伟丰

诗经里描写女孩漂亮的句子

诗经里描写女孩漂亮的句子 诗经里描写女孩漂亮的句子〔0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诗经句子释义: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 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0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诗经句子释义:你的衣领青又青,悠悠思君伤我心·〔0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诗经句子释义: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0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诗经句子释义:桃树繁茂,桃花灿烂·〔05〕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诗经句子释义: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06〕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诗经句子释义: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07〕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诗经句子释义: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08〕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诗经句子释义: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09〕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诗经·国风·邶风·柏舟﹜诗经句子释义::我的心不是圆圆的石头,不可任意转动呀我的心不是睡眠的草席,不可任意卷起来〔10〕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诗经·国风·卫风·氓﹜诗经句子释义::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 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 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 〔11〕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诗经·国风·豳风·伐柯﹜诗经句子释义::砍取斧柄怎么做?没有斧头做不好。 妻子怎样娶进门?没有媒人办不到。 砍斧柄啊砍斧柄,有了原则难不倒。 遇见我的心上人,摆上礼器娶来了。 〔1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诗经句子释义: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飘落·〔1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诗经木瓜﹜诗经句子释义: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14〕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国风·邶风·柏舟﹜诗经句子释义:心中的幽怨抹不掉,好像没洗的脏衣裳·静下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分析报告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分析 《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的出现以及它所达到的高度的思想和艺术成就,使其在我国和世界文化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楚辞以其思想上的博大精深、艺术上的精美富丽深受世人的瞩目,在思想上艺术上都堪称典范,以至在其以后的诗歌发展史上形成了一个浪漫主义的艺术表现与爱国主义的献身精神相结合的优秀传统。《诗经》和楚辞所代表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的作者在学习中对诗、骚作了一些研究,现就二者之间的表现手法、主题、审美等作粗浅的比较。 一、《诗经》、楚辞比较综述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诗歌共三百零五首。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直到汉代学者们把它奉为儒家经典之一,始称为《诗经》。《诗经》中的作品本来都是要以由乐器伴奏演唱的乐歌,所以《墨子?公盂篇》说:"弦诗三百,歌诗三百。"它根据音乐的不同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其中雅又分为大雅、小雅。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这些优秀的篇章,确立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坚实基础,对后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汉魏乐府到近代民歌、民谣的历代民歌是它的嫡传。同时,《诗经》对历代文人的创作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它启发诗人与作家以文学为手段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抵制脱离社会内容、单纯追求形式的形式主义倾向,推动了诗坛的健康发展。《诗经》在艺术表现上对后代诗歌的影响也很大。它树立了一种朴素而优美的风格,不事雕琢,而是选择准确、生动的语言刻画各种事物,尤其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寄托复杂的感情的比兴手法,向来被后代诗人所称道、继承和发扬,在我国诗歌创作中形成了一个传统。 楚辞是战国后期形成于楚国的一种新型诗体,是继《诗经》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上的又一诗歌高峰,楚辞的产生和形成与《诗经》不同,其有着古老的根源和复杂背景。首先,楚国民歌是楚辞产生的直接源头。楚国民歌与中原地区流行的民歌在音调、句式、韵律以及风格、情致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同楚辞有明显的沿承关系,楚辞不过是扩展了的文人化的楚歌。其次,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的楚文化是楚辞产生的摇篮。当然,楚辞在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就诗歌而言,代表着中原诗歌最高成就的《诗经》不仅是北方各诸侯国家从事外交活动的辞令规范,教育子弟培养人才的典章和教材,也深受江淮流域诸国的重视和喜爱。战国时,能够赋诗言志的楚国政客文人很多,屈原作为楚国的一个高层知识分子,对《诗经》无疑是相当精熟的,因此,他的许多作品如《天问》、《橘颂》等在形式体制上深受《诗经》

荷马史诗中的比喻修辞赏析

[摘要]气势恢宏、精妙绝伦的比喻,是《荷马史诗》语言风格的一大特色。作为一种文学修辞手法,比喻在刻画人物、描绘事件、渲染气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中增强形象艺术感染力的强有力手段。而作为一部主要描述战争、歌颂英雄的口头文学作品,丰富的比喻更是让《荷马史诗》增辉添彩,达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关键词]荷马史诗;战争;比喻修辞 《荷马史诗》辞章华丽,妙语连珠,生动形象的比喻俯拾皆是,被后人誉为“荷马式的比喻”。本文试以战争场景描绘中运用的比喻修辞手法为着眼点,对其多样性、形象性作浅薄的探讨。 一.比喻的多样性 富于多样性,是《荷马史诗》比喻修辞手法的重要艺术特征。根据粗略统计,《荷马史诗》的比喻约有800个(《伊利亚特》约500个,《奥德赛》约300个);而这800个比喻包含在约1500诗行中,占全部诗行的5.4%。1。这些数字充分说明了《荷马史诗》的比喻具有数量多,比例大的特点,而比喻的多样性正是建立在丰富众多的比喻基础上的。而从形式上分析,也有明喻和暗喻。其中明喻较多,约占总数的80%2。 多样性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作比事物的多样性。荷马充分调动奇思妙想,不吝溢美之词来讴歌高大魁梧的英雄,描画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举凡自然现象、飞禽走兽乃至幻想世界、神话传说,无不囊括作为作比的事物,其种类之繁多,范围之广泛,令人称奇! 其中简洁明快的例子比如第六卷中“谣言像火苗似的在人群中活跃,作为宙斯的使者,促使着人们向前”。又如,为了形容战士的遒劲勇猛,“狮子”、“野猪”等意象频频出现。第五卷中,诗人形容勇猛的战士们“像一群狮子,生吞活剥,像一群野猪,蛮力无穷”3。相类似地,第七卷中4,诗人也把埃阿斯和赫克托耳形容成“狮子”和“野猪”,其奋勇的形象跃然纸上。 诗中也不乏荡气回肠的大段铺陈。比如对于腥风血雨的战争,作者大量运用了自然现象如“狂风”、“暴雨”、“闪电”、“黑夜”等。如描述战争即将结束:“黑夜涉过长途,黎明正在进逼”。在第十一卷中,诗人讲到:“达奈人的首领,随后扑向人马聚首之地,像西风卷起飞旋的狂飙,碎荡南风吹来的亮白的云翳,掀起汹涌的浪水,借助了强劲的风力,高耸的涛峰扑下,撞泼飞溅的沫星,就像这样,赫克托耳砍落片片人头,纷纷落地”。这一段描绘的宏大场面极具张力,并借此烘托赫克托耳的骠勇善战,给人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升华了故事的可读性。实为匠心独运,妙笔生花! 让人记忆尤为深刻的是第二卷中,为了展示希腊军队整装待发的浩大阵容,诗人用了长达三十行的明喻:“宛如不同种类的羽鸟……展开骄傲的翅膀,然后集群停泊,整片野草回荡着他们的喧响阵阵。就像这样,来自各个部族的兵勇,走出海船营棚……发出可怕的吼声。他们在花团锦簇的斯卡曼德罗斯平原摆开战 1陈昶, 李湘. 浅析荷马史诗语言特色[J]. 云梦学刊, 2008. 2蒋见元. 《诗经》史诗与荷马史诗的比较[J]. 铁道师院学报, 1987, (1). 3这里是有一定文化差异的。在我国文化当中,“虎”(有时还有“熊”)的形象似乎更正面,多用来表现孔武有力,而“野猪”则鲜有提及。 4若无特殊说明,下文都是指《伊利亚特》。

诗经和楚辞的创作特色的比较

《楚辞》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地方色彩的新型诗体,与《诗经》相比,在内容、形式上都有许多独具有特征。 从内容上看,楚辞作品中贯穿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着力于表现作者的主体感受和他们在社会以及自然现象激发下喷涌出来的情感,他们不再专注于真实细致地描绘现实世界,而是利用天才的想象力去创造五彩斑斓的幻想世界,让不屈的灵魂在狂热的斗争中寻找出路,奔向光明。楚辞作品中弥漫着浓郁的悲剧色彩,《诗经》中固然有许多哀怨的诗,可都有一种"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意味。楚辞则继承楚歌中那种与生俱来的悲剧情调,以粗重的笔墨渲染出一种悲怆激昂的画面。宗教巫术作为楚辞的主要题材,作品中容纳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巫术礼仪,并通过对他们的描绘抒发作者内心感情。 从艺术表现形式上看,楚辞篇幅扩大,具有更大的容量,更强的表现力。《诗经》中的诗歌大多为短章小品,以凝练精粹见长,恢宏广大不足,楚辞则渐多宏篇巨制,呈现出崭新气象,楚辞继承了《诗经》的传统的比兴手法并予以极大的发展,创造了一系列新的意象。《诗经》中比喻一般是单列的,而楚辞中的比喻则丰富多彩,复杂多变。就句式而言,楚辞打破了《诗经》四言体的樊笼,代之以参差错落,灵活自由的句式,形成自由、奔放的诗歌语言。 楚辞作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首先在文体上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一定的影响,这表现在大量的模拟之作的出现和对其它文体尤其是汉赋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更主要表现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方面。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热爱祖国、忠于理想的伟大人格,同情人民、憎恨奸徒的鲜明态度,一直影响、激励着各个时代的进步文人。 楚辞中体现着一种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与《诗经》代表的我国古代诗歌中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并立共存,对后代抒情诗人影响很大。而楚辞丰富的的表现手法、章法结构以及华美繁丽的辞藻对后代文学也有巨大影响。

《荷马史诗》与《诗经

目录 论文摘要 (1) 关键词 (1) 一、导语 (2) 二、诗的文体 (2) 三、诗的表现方式 (3) 四、诗的功能 (6) 五、结束语 (7) 注释、参考文献 (8)

《荷马史诗》与《诗经》的比较 [论文摘要]:欧美文学的发源地在点缀着无数星星般群岛的爱琴海上,一部壮丽的《荷马史诗》不仅自身是叙事文学的典范之作,而且也将其叙述性的传统传达至阿尔卑斯山南北,及整个美洲大陆;亚洲文学的发源地之一则是中国,广袤的平原上孕育了温柔敦厚的《诗经》,它将抒情写意的传统深入到后代创作的方方面面。说到中西文学的起源,都会想起中西比较诗学上的第一个命题:《荷马史诗》与《诗经》的比较。也有学者对两部作品里的个别问题如:战争问题、关于爱情的描写、关于民族心理的描写等等作比较。作为本科毕业的笔者的讨论也不可能脱离这个范围,只是我的阅读和研究范围还很浅显,在这里我只能根据我的阅读经验,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对我所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总结。 那么这两部奠定东西方文学本质的文学作品在各自文学的发轫阶段究竟有哪些不同呢?文章从诗的文体,诗的表现方式,以及诗的功能这三方面区别论证《荷马史诗》与《诗经》的差异。 [关键词]:《荷马史诗》;《诗经》;差异;文体;表现方式;功能

《荷马史诗》与《诗经·国风》的比较 张婷婷 第一部分:导语 说到中西文学的起源,都会想起中西比较诗学上的第一个命题:《荷马史诗》与《诗经》的比较。也有学者对两部作品里的个别问题如:战争问题、关于爱情的描写、关于民族心理的描写等等作比较。作为本科毕业的笔者的讨论也不可能脱离这个范围,只是我的阅读和研究范围还很浅显,在这里我只能根据我的阅读经验,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对我所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总结。 中西文学的发展有着不同的传统。欧美文学的发源地在点缀着无数星星般群岛的爱琴海上,一部壮丽的《荷马史诗》不仅自身是叙事文学的典范之作,而且也将其叙述性的传统传达至阿尔卑斯山南北,及整个美洲大陆;亚洲文学的发源地之一则是中国,广袤的平原上孕育了温柔敦厚的《诗经》,它将抒情写意的传统深入到后代创作的方方面面。那么这两部奠定东西方文学本质的文学作品在各自文学的发轫阶段究竟有哪些不同呢?以下,笔者将从诗的文本,诗的表现方式,以及诗的功能等方面区别论证二者。 第二部分:诗的文体 现代文艺理论认为学体裁的划分可以根据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将文学作品分为四大类:即叙事文学、抒情文学、戏剧文学、影视文学。并且认为:体裁的划分对文学作品有着规范作用、制约作用、以

诗经中描写女子的句子

诗经中描写女子的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句子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2、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 3、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xí)则有泮(pàn)。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4、芙蓉落入红尘梦,坠粉飘香,锦色年华梦。 5、翘翘错薪,言刈其篓。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6、红妆倾心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更销魂。 7、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8、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9、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手四海之外。 10、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1、裙裙旋旋手迢迢,不趋音色自趋娇……一时偷眼为回腰。 12、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

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13、六宫粉黛无颜色,再唱黄昏美人吟! 14、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15、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6、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17、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18、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19、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20、到水月情仇,万花相映正乱,为情所困已陷。 21、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22、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23、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24、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25、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26、淡妆多态流艳,初相见,娇无奈。 27、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28、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

诗经和楚辞的区别

楚辞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发展起来的,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由于地理、语言环境的差异,楚国一带自古就有它独特的地方音乐,古称南风、南音;也有它独特的土风歌谣,如《说苑》中记载的《楚人歌》、《越人歌》、《沧浪歌》;更重要的是楚国有悠久的历史,楚地巫风盛行,楚人以歌舞娱神,使神话大量保存,诗歌音乐迅速发展,使楚地民歌中充满了原始的宗教气氛。所有这些影响使得楚辞具有楚国特有的音调音韵,同时具有深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浓厚的巫文化色彩。可以说,楚辞的产生是和楚国地方民歌以及楚地文化传统的熏陶分不开的。 同时,楚辞又是南方楚国文化和北方中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春秋战国以后,一向被称为荆蛮的楚国日益强大。它在问鼎中原、争霸诸侯的过程中与北方各国频繁接触,促进了南北文化的广泛交流,楚国也受到北方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正是这种南北文化的汇合,孕育了屈原这样伟大的诗人和《楚辞》这样异彩纷呈的伟大诗篇。 诗经》和《楚辞》都是我国先秦时代最重要的诗歌著作。它们一个代表现实主义,一个代表浪漫主义,对我国后世诗歌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们虽然都因同出于华夏文化之源而有许多共同点,但也由于各自产生时代、地域等的不同以及作者身份、地位和阅历等的差异,彼此间又在创作精神、思想内容、语言形式、传统道德观念以及艺术风格等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别。分析和比较这些异同和差别,这对于更好地认识、了解这两部作品的性质和特点是不无意义的。 中国传统的诗歌创作,广而言之,中国传统的文学创作,都离不开两种风格样式,即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而这两种所谓主义的源头,前者为《诗经》,后者当推《楚辞》。 《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它收录了殷商至春秋中叶大约600多年的305篇诗歌作品。这305篇又大致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其中占绝大多数的风,即“十五国风”共计160篇,因为这160篇“风”多为诗官采诗于民间,因此,《诗经》可以大致认为是“平民文学”,即不是某个特定的文人卿士(或者说职业诗人)的作品。《楚辞》则不同,《楚辞》所收录的作品,均为一些有名有姓的专职作家所作,诸如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都为一代诗赋大家,且在文史上留名。楚辞形成较晚,以屈原为宗,也应到战国后期。就地域来说,诗经以北方为主的广大地区,而楚辞仅限于南方楚地,它的产生与发展与楚地的地域特色——诸如语言、风俗等密不可分,与现在的粤语音乐一样,纯属一种地区文化。 另外,从内容上,《诗经》涉猎面很广,有男嗔女怨的婚恋诗,以《南风?关雎》为代表;有写奴隶辛劳的怨刺诗,如《魏风?伐檀》和《魏风?硕鼠》姊妹篇;又有幽怨反侧的思妇诗,如名篇《王风?于役》;又有表达士大夫爱国意识的忧患诗,诸如《王风?黍离》、《小雅?节南山》和《小雅?雨无正》等等,几乎各个方面都有涉及。概括的说来,《诗经》所反映的是各阶层的人,特别是平民(包括奴隶、服役者这样的下层劳动者)真实的生活和情感。与之不同的是《楚辞》,《楚辞》为文人士大夫所作,表达的多为士大夫阶层对现实的情感流露,多为抒情言志,如屈原的《离骚》,如司马迁所说“离骚者,犹离忧也”,即屈原遭逐之后,苦闷之情的表述;又如《天问》,简直就是作者“忧心愁悴,彷徨山泽,……仰天叹息,……呵而问之”(王逸语)。需要说明的是,即便如此,楚辞中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操与诗经是一脉相承的,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如一条红线贯穿始终。 前面说到,《诗经》可看作是“平民文学”,因此,《诗经》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平淡、自然与“写实”。上升到一个高度,便是所谓的诗歌现实主义传统。《楚辞》是文人之作,这就理所当然牵扯到文采。楚辞,无论是屈原的《离骚》还是宋玉的《九辩》,都是意境开阔、尽显文采,且想象丰富、纵横驰骋,还有一大特点就是欲言此而先言它,善用比喻。像《离骚》开篇,谈作者的显赫身世就用了整整一大段:“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这是何等的大气!

诗经和楚辞取名

古人起名都有寻经据典的习惯。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 中国人起名自古即有“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之说。诗经、楚辞、论语、周易,都是我国文学、语言学上的经典。 中国诗文汗牛充栋,卷帙浩繁,加上名人名家极多,名句名诗更不可胜数,这就为我们取名用典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余地。以古代诗文中的典故取名的例子很多。如: 1. 益柔、念慈——《送杨氏女》韦应物,“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金庸金大侠都 用这为他的小说主人公起名字,《射雕英雄传》里的“穆念慈”。 2. 紫言——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转了个音。 3. 宛芳——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流宛转绕芳甸(diàn),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n)。 4. 妍姿——柳永《雪梅香》,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 5. 弦思——晏几道《临江仙》,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6. 南絮——晏几道《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7. 语晖——秦观《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放花无语对斜晖。 8. 芳菲——陈亮《水龙吟》,恨芳菲世界,游人末赏,都付与莺和燕。 9. 嫣然、香飞——姜夔《念奴娇》,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10. 香凝——吴文英《风人松》,香有当时纤手相凝。 11. 丹青、汉青、志丹、留丹——文天祥《过零汀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汗青。 12. 虚竹、竹心——白居易《池上竹》,竹解心虚即我师。 13. 云飞——刘邦《大风驼》“大风起兮云飞扬”。 14. 怡年、福永——曹操《龟虽寿》“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15. 荷风、荷香——孟浩然《夏日南享杯辛夫》“荷风送香气”。 16. 双燕、燕南——欧阳修《采桑子》“双燕归来细雨中”。 17. 雨娟——杜甫《咏竹》“雨洗娟娟净”。 18. 香韵——崔道融《梅花》“香中别有韵”。 19. 如梦、梦如——苏轼《也郊寻春》“享如春梦了无痕”。 20. 梅妆——欧阳修《蝶恋花》“呵手试梅妆”。 21. 月人——欧阳修《蝶恋花》“平林新月人归后”。 22. 兰舟、晓风——柳永《雨霖铃》“兰舟催发”、“晓风残月”。

形容女人的词汇

回眸一笑百媚生 可爱娉婷婉顺袅娜妩媚 丽人贤惠贤慧魅力典雅感性优雅高贵 温柔体贴娇柔柔美婉丽矜持佳丽 貌若天仙亭亭玉立千娇百媚窈窕淑女秀丽端庄 国色天资艳若桃李温柔可人活泼可爱花枝招展 楚楚动人秀色可餐婀娜多姿清新单纯面若桃花 天生丽质天生尤物水灵秀气美丽动人樱桃小口 仙女下凡仪态万千倾国倾城国色天香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端庄优雅大家闺秀优雅大方秀外慧中 慧质兰心如琬似花宛如天仙气质非凡秀而不媚 完美无暇娇羞可爱温文尔雅明艳动人人面桃花 柳眉杏眼绝代佳人一代佳人一代容华绝色美人 月里嫦娥华如桃李桃羞杏让如花似月芙蓉如面 娇艳惊人冠压群芳风华绝代粉妆玉琢桃腮杏脸 温婉娴淑明目皓齿淡扫峨眉清艳脱俗香肌玉肤 仪态万端婉风流转美撼凡尘聘婷秀雅娥娜翩跹 俏丽多姿风姿卓越顾盼流转举步轻摇艳冠群芳 剪水双瞳美艳绝伦神仙玉骨姑射神人花容月貌 绝世独立郎才女貌面如傅粉面如冠玉袅袅娉娉 袅袅婷婷柔枝嫩条柔枝嫩叶色衰爱弛香消玉损 夭桃秾李夭桃穠李一顾倾城倚姣作媚玉碎香残 月貌花容阿娇金屋彩云易散姹紫嫣红逞娇呈美 1、描写女性容貌美丽的成语: 女大十八变:指女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容貌性情各方面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天生尤物:比喻艳质女子,宛如上天特别赐予的特殊的人。尤,特别,专用于形容艳丽媚人的女子。 倾国倾城:比喻女人美丽之极,专用于称赞绝代美人方面。 国色天香:原指牡丹花色俱佳,后又指女子才貌出众。形容女性的美丽。 沉鱼落雁:鱼见了沉入水底,雁见了从天上落下。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闭月羞花:闭,躲避,羞,害躁,使月亮见也躲避起来,花儿见了也自觉羞愧,一般用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秀色可餐:美丽的容貌或秀丽的景色可以当饭吃,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或景色非常美,让人入迷忘情。常用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丰容盛鬋(shi):丰,丰润,容,面容,鬋,下垂的鬓发。也泛指头发,丰润的容颜,密而长的头发,形容女子健康美丽。 体态轻盈:女子身材窈窕,婀娜多姿。只适用于形容身材苗条的美丽女子方面。 丰韵娉婷:丰韵,风韵,娉婷,姿态美好。形容女子丰润标致,姿态美好。 丰姿冶丽:冶丽,妖冶艳丽,形容女子容貌姿态妖冶艳丽。 珠围翠绕:比喻妇女们装饰华贵美丽,或形容侍候的美女众多。 珠光宝气:珍贵华丽的服饰等,多用于形容妇女服饰华贵,穿戴饰物光耀夺目。 嫣然一笑:巧笑的样子。凡女性美妙地一笑,用此语形容。 秋波微转:形容美女的眼神。凡美貌的女子看人,都可用此语形容。 含情脉脉:比喻女子情意满怀。形容女性想倾吐爱情,但又害羞得说不出来的用语。

荷马史诗与诗经的文化观念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 NO.6,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337论荷马史诗与《诗经》的文化观念 石 燕 (西安翻译学院 人文艺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5) 摘 要:荷马史诗和《诗经》分别是欧洲文化体系和汉文化体系中产生时间最早且发生影响最大的诗歌作品之一。因此之故,如何准确的理解和认识两部诗歌的文化深层内涵便成为分析二者所代表的两种文化体系内核最为关键性的因素。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的尝试和探索。一方面,虽然荷马史诗与《诗经》分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但因二者所产生的大致相似的历史阶段和经济形式,两部诗歌在婚恋观、劳动观和战争观等方面确有许多内在的相似之处,这不啻为早期人类文化同质性的显现。一方面,由于二者的文化生成在地理环境和经济方式的差异性,两部文本在文化内质上又呈现出某种程度的“异质性”。本文立足于文本细读,从上述两个文本的文化观念着手,以期挖掘两种文化体系中的共同和不同的文化质素,从而为认识当今中西方文化的联系与区别尽一己之力。 关键词:荷马史诗;《诗经》;婚恋观;劳动观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6-0337-3 “当今较为流行的共识是把世界文化划分为四大体系:欧洲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和汉文化体系。”[1] 荷马史诗和《诗经》分别是欧洲文化体系和汉文化体系中产生时间最早且发生影响最大的诗歌作品之一。因此之故,如何准确的理解和认识两部诗歌的文化深层内涵便成为分析二者所代表的两种文化体系内核最为关键性的因素。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的尝试和探索。一方面,虽然荷马史诗与《诗经》分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但因二者所产生的大致相似的历史阶段和经济形式,两部诗歌在婚恋观、劳动观和战争观等方面确有许多内在的相似之处,这不啻为早期人类文化同质性的显现。一方面,由于二者的文化生成在地理环境和经济方式的差异性,两部文本在文化内质上又呈现出某种程度的“异质性”。本文立足于文本细读,从上述两个文本的文化观念着手,以期挖掘两种文化体系中的共同和不同的文化质素,从而为认识当今中西方文化的联系与区别尽一己之力。 一、劳动观 本部分是关于荷马史诗与《诗经》中反映劳动生活诗歌的比较研究。本文将从部落贵族和下层奴仆对待劳动的态度来解读中西文化中的劳动观念。 在荷马史诗中,不管是贵族还是奴仆都是热爱劳动的,这表现在《伊利亚特》中帮助凡人打仗的诸神也是热爱生产劳动的,如宙斯的儿子赫淮斯托斯就是一个技术精湛的铁匠神。而在《奥德赛》中,贵为伊塔卡岛王后的佩涅罗佩也会编织衣物,而她那个织了拆、拆了又织的织物不仅仅让她巧妙地拒绝了那批只会混吃混喝的求婚者,而且还为她和丈夫奥德修斯的团圆创造了可能。显而易见,荷马史诗的作者对生产劳动持一种积极肯定和热情赞颂的态度。 与荷马史诗相比,《诗经》中反映人民劳动生产的诗歌数量也是非常之多。一类是歌颂生产劳动的,如国风里芣芣的《周南?》和《豳风?七月》;再如“雅”中的《小雅?甫田》和“颂”中的《周颂?载芟》、《周颂?良耜》;一类是讽刺贵族阶层的好逸恶劳的,如国风里的《魏风?伐檀》、《魏风?硕鼠》等。上述两种态度不管是直接歌颂生产劳动的还是间接通过讽刺贵族阶级好逸恶劳的,都明确地体现出中国古人对生产劳动的热爱这一文化观念。 毋庸赘言,结合上述荷马史诗与《诗经》中反映劳动观念的内容,我们发现了古希腊人和中国古人在生产劳动上的一致性:两个民族对生产劳动都是极其重视和热爱的。结合荷马史诗和《诗经》所产生的年代我们就会知道,无论是古希腊奴隶主城邦制社会,还是周代的中国古代社会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对于前者的城邦国家和后者的诸侯国家的生存与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婚恋观 本部分是荷马史诗与《诗经》中婚恋题材诗歌内容的比较研究。笔者将从荷马史诗与《诗经》中两个民族对于女性贞操的态度来考察中西文化中的婚恋观。 如前一部分所述,我们先来分析荷马史诗。在《伊利亚特》中,最为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当推海伦了。海 伦作为斯达巴国王墨涅拉奥斯的妻子竟然心甘情愿的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显然这一事件对于为中国传统文化所濡染的中国人而言实在是不可思议的。然而《伊利亚特》中虽然墨涅拉奥斯很是愤怒,而且当墨涅 拉奥斯刚刚宣布要将逃妻海伦夺回来的决定时,他也遭遇了众将士的不解与阻挠,但当众人看到海伦倾国倾城的美貌后,没有一个人反对这场因为一个女人而发生的战争。表现上看,古希腊人的贞操观念相当淡漠。然而如果我们这样理解那就误解了史诗所隐含的本质思想。事实上,海伦之所以能够引发一场战争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墨涅拉奥斯对她的爱情战胜了他的怒气,也不是海伦的美貌征服了所有人,而是海伦作为墨涅拉奥斯之妻,无论任何原因,她都不能主动离开自己的丈夫。海伦既 然是墨涅拉奥斯之妻,她就得为自己的丈夫保持忠贞。虽然古希腊人崇尚“爱”与“美”的生活,但是海伦也没有主宰自己的命运的权利,因为她只是丈夫私有财产的一部分。 作者简介:石燕,西安翻译学院 人文艺术学院。 网络出版时间:2013-02-21 08:24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docsj.com/doc/269185815.html,/kcms/detail/53.1133.D.20130221.0824.191.html

形容女人文雅的词语大全

形容女人文雅的词语大全 词语是词和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文字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下面是关于形容女人文雅的词语的内容,欢迎阅读! 形容女人文雅的词语 貌若天仙亭亭玉立千娇百媚窈窕淑女秀丽端庄 国色天资艳若桃李温柔可人活泼可爱花枝招展 楚楚动人秀色可餐婀娜多姿清新单纯面若桃花 天生丽质天生尤物水灵秀气美丽动人樱桃小口 仙女下凡仪态万千倾国倾城国色天香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端庄优雅大家闺秀优雅大方秀外慧中 慧质兰心如琬似花宛如天仙气质非凡秀而不媚 完美无暇娇羞可爱温文尔雅明艳动人人面桃花 柳眉杏眼绝代佳人一代佳人一代容华绝色美

人 月里嫦娥华如桃李桃羞杏让如花似月芙蓉如面 娇艳惊人冠压群芳风华绝代粉妆玉琢桃腮杏脸 温婉娴淑明目皓齿淡扫峨眉清艳脱俗香肌玉肤 仪态万端婉风流转美撼凡尘聘婷秀雅娥娜翩跹 俏丽多姿风姿卓越顾盼流转举步轻摇艳冠群芳 剪水双瞳美艳绝伦神仙玉骨姑射神人花容月貌 绝世独立郎才女貌面如傅粉面如冠玉袅袅娉娉 袅袅婷婷柔枝嫩条柔枝嫩叶色衰爱弛香消玉损 夭桃秾李夭桃穠李一顾倾城倚姣作媚玉碎香残 月貌花容阿娇金屋彩云易散姹紫嫣红逞娇呈美 形容文雅的成语

[彬彬有礼] 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口吻生花] 比喻谈吐文雅。 [不能登大雅之堂] 形容不够文雅。 [斯斯文文] 形容举目文雅。 [凤叹虎视] 形容谈吐文雅,器宇轩昂。 [雍荣华贵] 形容态度文雅从容,庄重大方。 [文质斌斌] 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同“文质彬彬”。 [酸文假醋] 形容装出一副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丰度翩翩] 丰度:风采气度。翩翩:洒脱的样子。形容神态举止文雅优美,超逸洒脱。同“风度翩翩”。 [雍荣闲雅] 雍荣:态度大方,从容不迫;闲雅:文雅。形容态度从容,举止文雅。 [兰心蕙性] 比喻人品高尚,举止文雅。 [风流儒雅] 风流:有文采且不拘礼法;儒雅:学识深湛,气度不凡。指人文雅洒脱,学识渊博。 [无伤大雅] 大雅:《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这里指雅正、文雅大方。指虽有影响但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 [举止娴雅]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文质彬彬] 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

诗经和楚辞的不同

诗经和楚辞的不同 【对诗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转载过去,本知识来源于网络,笔者只是拿来 给大家分享,希望不要在此对本文发表评论】《诗经》和《楚辞》都是我国先 秦时代最重要的诗歌著作。它们一个代表现实主义,一个代表浪漫主义,对我 国后世诗歌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们虽然都因同 出于华夏文化之源而有许多共同点,但也由于各自产生时代、地域等的不同以 及作者身份、地位和阅历等的差异,彼此间又在创作精神、思想内容、语言形式、传统道德观念以及艺术风格等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别。分析和比较这些异同 和差别,这对于更好地认识、了解这两部作品的性质和特点是不无意义的。中 国传统的诗歌创作,广而言之,中国传统的文学创作,都离不开两种风格样式,即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而这两种所谓主义的源头,前者为《诗经》,后者当 推《楚辞》。《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它收录了殷商至春秋中叶大约600多 年的305篇诗歌作品。这305篇又大致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其中占绝大多 数的风,即"十五国风"共计160篇,因为这160篇"风"多为诗官采诗于民间, 因此,《诗经》可以大致认为是"平民文学",即不是某个特定的文人卿士(或者说职业诗人)的作品。《楚辞》则不同,《楚辞》所收录的作品,均为一些有名有姓的专职作家所作,诸如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都为一代诗赋大家, 且在文史上留名。楚辞形成较晚,以屈原为宗,也应到战国后期。就地域来说,诗经以北方为主的广大地区,而楚辞仅限于南方楚地,它的产生与发展与楚地 的地域特色--诸如语言、风俗等密不可分,与现在的粤语音乐一样,纯属一种 地区文化。另外,从内容上,《诗经》涉猎面很广,有男嗔女怨的婚恋诗,以《南风•;关雎》为代表;有写奴隶辛劳的怨刺诗,如《魏风•;伐檀》和《魏风•;硕鼠》姊妹篇;又有幽怨反侧的思妇诗,如名篇《王风 •;于役》;又有表达士大夫爱国意识的忧患诗,诸如《王风•;黍离》、《小雅•;节南山》和《小雅•;雨无正》等等,几乎各个方 面都有涉及。概括的说来,《诗经》所反映的是各阶层的人,特别是平民(包括奴隶、服役者这样的下层劳动者)真实的生活和情感。与之不同的是《楚辞》,《楚辞》为文人士大夫所作,表达的多为士大夫阶层对现实的情感流露,多为 抒情言志,如屈原的《离骚》,如司马迁所说"离骚者,犹离忧也",即屈原遭 逐之后,苦闷之情的表述;又如《天问》,简直就是作者"忧心愁悴,彷徨山

第三章 《诗经》

第三章《诗经》 教学目的和任务: 全面了解着掌握《诗经》的内容分类、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诗经》的艺术特点,风雅精神,诗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与《荷马史诗》比较。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三章《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作为我国诗歌传统的起点和源头,《诗经》以其伟大的文学成就彪炳史册。《诗经》是先秦文学中的重点之一。 第一节《诗经》概说 1、释名:《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战国时被儒家尊为“六经”之一,但并未视为经典,汉置“五经”博土,《诗》于是才被官方推崇为儒家的经典之一,所以称为《诗经》。 2、《诗经》的篇数为305篇,不包括有目无辞的6篇“笙诗”,它是一部为配乐演唱的乐歌总集。 3、《诗经》的收集和编订。《诗经》的编集问题,历来众说纷纭,主要有采诗、献诗、删诗之说。 [注:采诗说:认为西周王朝依古制每年春秋两季派出采诗官员到各地去采集民歌,以了解民情,“观风俗,知得失。” 献诗说:认为是天子为“听政”和“考其俗尚之美恶”而命诸侯百官献诗。 删诗说:是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提出来的,认为《诗经》305篇是孔子以礼义为标准,从三千多篇古诗中删定编集起来的,此说不可信,因为在孔子出生以前,各国通行的乐歌集,大体已是三百篇之数] 4、《诗经》的分类及风、雅、颂的含义。

《诗经》主要依据音乐特点作为标准来分类,即风、雅、颂三类。“风”也称“国风”,“国”犹“方”,指地域;“风”是地方民间音乐曲调的意思。“国风”包括周南、召(shao)南、邶(bei)风、鄘(yonq)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kuai)风、曹风、豳(bin)风等15个地区的乐歌,共160篇。“雅”,正也,即标准音,是王畿附近的乐曲名称,包括“小雅”和“大雅”两部分。“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105篇。“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5、《诗经》作品产生的年代和地域。《诗经》305篇产生的确切年代,现已很难一一考定,但可大致论定其创作时期是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从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前后大约500年间。《诗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这在名称上便有比较明确的标识。它产生的地域是以北方的黄河流域为中心,向南扩展到了江汉流域。地域相当广阔。 6、《诗经》的作者:《诗经》只有少量篇目提及作者,大部分篇目的作者难以确考。《毛诗序》虽提及某诗的作者、实不可信。从采诗说、献诗说来看,这些诗篇可能经过周王朝各代王官、乐师加工修订,经传既久,经手亦多,具有集体创作的性质,因此作者很难确定也就不足为怪了。 7、《诗经》的流传:“四家诗”“四家诗”是汉代传授《诗经》的鲁、齐、韩、毛四家诗说的合称。《鲁诗》为鲁人申培公所传,《齐诗》为齐人辕固生所传,《韩诗》为燕人韩婴所传。三家诗属今文经学派,并列于学官,魏晋以后先后失传。《毛诗》为大毛公鲁人毛亨和小毛公赵人毛苌所传,属古文经学派,虽比三家诗晚出,但学有渊源,又有东汉经学大师郑玄作《笺》,故得以流传。 第二节《诗经》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意义 《诗经》思想内容广阔,涉及民族的史诗,赞颂、怨刺、婚恋、农事和征役等等,丰富多彩。 一、周民族的史诗 在《诗经·大雅》里,集中保存了五首古老的民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和《大明》。《生民》生动地描述了周始祖后稷神奇非凡的诞生:后稷之母姜源踩了天帝的脚拇指印而怀孕,生下后稷,以为不祥便抛弃了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