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第一章-印刷技术发展简史

第一章-印刷技术发展简史

第一章-印刷技术发展简史
第一章-印刷技术发展简史

《印刷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四年制本科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

(参考时数:40学时)

一、课程代码:5215311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

本课程为印刷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印刷技术的全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印刷复制的基本原理,明了常用印刷设备在印刷复制过程中的地位和应用,为后继的专业课打下必要的印刷工艺理论与实践基础。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的要求:

1.了解印刷技术发展史及印刷技术发展的动态;

2.了解制版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和使用设备;

3.了解平、凸、凹、孔及特种印刷的工艺及印刷机的类别、特性;

4.了解纸张、油墨及印前设计、制版印刷及印后加工等基本知识;

5.了解印刷品质量检查的方法。

四.教材选用:

《印刷概论》冯瑞乾编著,印刷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

1)、《印刷工艺设计》刘丽编著,湖北美术出版社

2)、《数字印刷技术》刘全香编著,印刷工业出版社

3)、《现代网版印刷工艺》郑德海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

4)、《胶版印刷工艺原理》刘昕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印刷技术发展简史

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约在1300年前,我国发明了印刷术。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祖先智慧的结晶,有着漫长而艰辛的探索过程。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便利了文化的传播

第一节:印刷术的起源

一、文字的产生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人类步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有了文字,语言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文字产生的过程:“结绳记事”、“刻木记事”—象形文字—甲骨文—大篆(也称金文、钟鼎文)—秦代的小篆—汉代的隶书—魏晋南北朝、唐、末、元、明、清的楷、行、草书—简化字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从“结绳记事”、“刻木记事”开始的。人们把需要记忆的事情,按着不同的情节,在绳子上结成不同大小和形状扣结。事大绳结大,事小绳结小。刻木,就是在木板、竹片、石上刻下不同长短的宽窄的条痕,留作记忆的凭证,以便日历查考。

随着结绳记事和刻木记事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出现了画图记事。亦即把与周围环境有密切关联的动、植物和各种物体的实际形状,作为符号刻画在石木或穴壁上,用以记事。这些画图就是文字的原始形状。画图记事方便了记忆,但仍无法明白无误地传达信息,经过一个相当长的习惯、修改、约定、规范的演进过程,产生了以字像物形为特征的文字——象形文字。

中国汉字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经历了简化、统一的演进过程,加进了大量的以依从声音、附会含义为造字准则的形声字和会意字,逐渐形成了今天流行的系统、规范的汉字体系。

几千年来,汉字构造的原则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字体的变化比较大。最古的汉字字体是甲骨文,即用尖石在龟甲或兽骨上刻出的象形文字,年代约在殷商。稍后是周代,以至春秋、战国时代的大篆(也称金文、钟鼎文),秦代的小篆,汉代的隶书,魏晋南北朝、唐、末、元、明、清的楷、行、草书,直至今天的简化字(见图1—5)。

二、笔、纸、墨的产生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之所以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

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虽然没有提到造纸术,但是正是它为印刷术的产生和推广提供了必要条件。

公元105年[东汉元兴三年),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作原料制成了“蔡侯纸”。有关中国古代造纸的方法,历史上记载很少,但就纸的制作工艺及其原理,发明迄今两千年来,并无多大实质性变化。总结起可归纳以下几点:

一是将砍伐来的植物,比如麻类植物,用水浸泡,剥其皮,再用刀剁碎,放在锅里煮,待晾凉后再行浸泡、脚踩,用棍棒搅拌,使其纤维变碎、变细。二是掺入辅料,制成纸浆。石灰浆之类的促烂剂。三是用抄纸器(竹帘之类)进行抄捞、晾干,即可制成为纸。

这种纸轻便、柔软、韧性良好,携带方便,制造容易,书写流畅,价格便宜,很快得到普及使用。

笔是最早本的书写、绘画工具。“蔡伦造纸,蒙恬制笔”是由来已久的一种说法。在以刀、竹为笔的基础上发明的毛笔,是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笔。笔管与笔套均系竹制,笔头为免毫。毛笔的发明和应用,为人们提供了简便的书写工具。

墨也是一种书写的书写、绘画用品。用毛笔书写时,—定要配以适量的液体染料。因此常见“笔墨”二字连用,以表示书写的工具。青松可能是制烟墨最常用的材料,烟墨直至目前仍是制黑墨的最佳材料。

三、盖印与拓石

印章,在初期只作为信凭之用,通常刻的是姓名与官衔,印章的使用方法就是以印章蘸墨。在纸张发明之前,印章多是凹入的反写阴文,盖在信函的封泥土成为凸起的正写阳文,起—种标记的作用;纸张发明以后,流行的是凸起的反写阳文的印章,印在纸上得到的是白地黑字的正写文字。

印章的使用,创造了从反写文字得到正写文字的复制方法;这种复制技术,已经孕育了雕版印刷的雏形,为印刷术的发明在技术上解决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加快了印刷术发明的近程。

从印刷技术角度来看,印章相当于印版,盖印即是印刷,而刊刻印章,则属制版

拓石

拓印是一种把碑刻上面的文字图样印下来的简单方法。春秋以前,在石碑上镌刻文字,民间已广为流传。春秋以后,石碑刻字技术相当娴熟,秦始皇出巡,在重要的地方刻石7次。东汉以后,石碑盛行。汉灵帝四年(公元175年)蔡邕建议朝廷,在太学门前树立《诗经》、《尚书》、《周易》、《礼

记》、《春秋》、《公羊传》、《论语》等七部儒家经典的石碑,共20.9万字,分刻于46块石碑上每碑高175、宽90、厚20厘米,容字5000,碑的正反面皆刻字。历时8年,全部刻成。成为当时读书人的经典。很多人争相抄写。后来特别是魏晋六朝时,有人趁看管不严或无人看管时,用纸将经文拓印下来,自用或出售。石碑上凿刻的通常是凹入的正写阴文,也有的是凹入的笔划构成的纹图。把柔软的薄纸浸湿后敷在石碑上,用木槌或毛刷隔着毡布轻轻地拍打,使纸嵌入石碑刻字的凹入部分,呈凹凸分明状。待纸张全干后.用刷子蘸墨均勾地刷在纸上,凹下的文图部分刷不到墨.因此把纸揭下来得到的就是黑地白字的正写拓本了,即平时说的碑帖。这种从正写阴文的石碑上取得正写字的复制方法,叫作拓碑或拓石。

第二节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

雕版印刷术是人类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印刷术。雕版印刷术是由盖印和拓石两种方法发展而形成的,是一种从反刻阳文的整版,经过翻印而获取正写文字或图样等复制品的方法。

工艺流程:

制凸版—刷墨—铺纸—加压—正写的文字印刷品

先把正写的文稿或阁稿誉写到薄而透明的纸上,成为版样;校对无误后,将版样字面朝下贴在板材上;用锋利的刻刀将字形成图形以外的不需要的部分板面刻搀,制成刻有反体文字或图样,即文字或图样凸起的雕刻印版。经校补后,用蘸有墨的刷子在刻版的版面上涂刷,使版面凸起的文字图样均匀地粘满墨,再平整地覆盖上纸张,用没有墨的另一把刷子在纸的背面轻轻刷拭。这样版面上的墨被刷到纸上,稍干后揭下,文字图样就转印到纸上成为一张雕版印刷品了。

从最早的文献记载和实物来看,雕版印刷术出现在我国唐朝的初期比较完全可靠,在这一时期留存下来的实物,公元1900年,在我国甘肃省敦煌千佛洞发现的《金刚经》,它长一丈六尺,宽一尺。由七个印章粘接而成。到了宋代,雕版印刷业极为昌盛,除了印刷一些儒家经典、佛教经书以外,还出版了自然科学类的书记及民间作品,在元、明、清三朝代,雕版技术不但印书,还印纸币。

雕刻印刷的重大发展:发明了彩色套印术。采用套版和版印刷彩色图画。

雕刻印刷的重大发展:发明了彩色套印术。采用套版在一块版上用不同颜色印刷文字或图象,称为多色套印。这种套印古代有两种,一种是每色分别刻版,再逐色套印。另一种是在一版上刷不同颜色一次印刷。饾版所谓“饾版”印刷,就是按照彩色绘画原稿的用色情况,经过勾描和分版,将每一种颜色都分别雕一块版,然后再依照“由浅到深,由淡到浓”的原则,逐色套印,最后完成一件近似于原作的彩色印刷品。由于这种分色印版类似于“饤饾” dìnɡdòu,将食品堆叠在盘中摆设出来。所以明代称这种印刷方式为“饾版”印刷,也称为彩色雕版印刷,清代中期以后,才称为木版水印。是根据原稿设色要求和浓谈层次,将画面分割、勾画、雕可刻成若干块版,有时多至几十、甚至上百块版,然后逐色套合、叠印的工艺技术(见P191—192彩图)。饾版是在套版印刷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于使用的是与原稿完全一样的水墨和纸张,所以印刷质量相当好。

第三节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较之手抄书,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但用雕版印刷书籍,要把全书的每个字都一一刻在版上,其干包括许多重复的字也要不厌其烦地刻出,工作量人,刻出的字不能重复使用,而是版片储存管理不便,.

中国汉字有9万多,而常用的大概2500-7000个,毛泽东所有的著作仅含3136个汉字在公元1041-1048年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的。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详细记载,

工艺流程:

活字的制作—拣字—排版—印刷—拆版——还字。

活字印刷术的工艺流程包括活字的制作、拣字、排版、印刷、拆版、还字等工序,与现代铜字排版印刷的工序几乎完全一致。比起雕版既便宜又经济,因而活字印刷术逐渐成为现代印刷的主流。推动了我国印刷技术的发展,但缺点是泥活字不易保存,不能用来做第二次印刷。

活字印刷的原理和工艺:预先用胶泥刻成一个个单字,用火烤使其坚硬。制好的话字按字韵排在特制的木格子里备用。用的时候按要付印的文稿,拣出所需的字、依次排在铁夹板上。加工制成一块平整、牢固的活字印版。印刷方法与雕版相同,印完后把版放在火上再加热,就可将活字取下放回木格中备用了。

毕升活字印刷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县尹王祯设计木刻活字,并发明了转轮排字架,工人排字时以字就人,减轻了排字的劳动,

(一)活字材料的改进。

泥活字—木活字—铜活字

(二)排字技术的改进和印刷技术的系统总结。

轮转排字盘

《造活字印书法》

(一)活字材料的改进。

胶泥刻字,火烧泥活字,易残损,难持久。元朝农学家王帧创造了用木活字代替泥活字的印刷术,提高了印刷质量和速度。到了明代无锡人华燧,首创了铜活字印刷术。

(二)排字技术的改进和印刷技术的系统总结。

元代王祯对排字也做了改进。发明了轮转排字盘,将木制的单字分别排放在韵轮和杂字轮两个轮转排字盘上。排版时,一人按文稿念出字韵,另一人在两个轮盘间按字韵的拣字排版。从而减轻了劳动强度,提局了生产效率。

尤其重要的是王祯将制造木刻活字方法以及拣字、排子、印刷的全过程进行了系统总结,写成《造活字印书法》一书,成为世界上最早讲述活字印刷术的专门文献。

第四节现代印刷术产生与演进

我国印刷术发明以后,公元7世纪开始向国外传播。朝鲜早在公元世纪时就经常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回国时住往带走大批的书籍和雕版。

日本最早的印刷物是公元770年印制的,它是中国东渡高僧鉴真和尚与同去的中国匠人刻印的,该经至今仍有实物留存。越南及东南亚各国的印刷术也是从中国印刷术传入后发展起来的。

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中国与伊朗、埃及等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13世纪时中国印刷术传入当时东西方文通枢纽伊朗。欧洲人通过伊朗认识到中国印刷术的作用和方法,使得中国印刷术在欧洲很快地传播和发展起来。

中国印刷术,这项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只有重要影响的伟大发明,影响了整个世界。中国是印刷术的故乡。

在国外,我国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成为现代印刷术的主流。对中国古代活宁印刷术有突山改进和巨大发展的是德国人谷登堡。各国学者公认的现代印刷术的创始人是德国的谷登堡(1395—1468)。他发明的铅合金字印刷术的年代是1440年,比我国毕升发明泥活字印刷约晚400年,但他发明的铅合金印刷,特别是承印方式出“刷印”变为“压印”,为现代印刷奠定了基础。

谷登堡铅活字印刷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制作活字的材料为铅、锡、锑合金。这种合金制出的活字较木活字和铜活字更易成型,便于印刷,且耐印率高。

制出了铸字用的字盒及铜字模,使活字的规格易于控制,便于大量生产。

制出了油性墨,提高了印刷质量。

用木料制作出手动的垂直螺旋印刷机方式改为“压印”方式。

谷登保首创的活字印刷术,先从德国传到意大利,再传到法国,到1477年传至英国时,已经传遍欧洲了。一个世纪以后传到亚洲各国,1589年传到日本,翌年,传到中国。谷登堡的铸字、排字、印刷方法,以及他首创的螺旋式手板印刷机,在世界各国沿用了400余年。这一时期,印刷工业的规模都不大,印刷厂多为手工业性质。

公元1845年,德国生产了第一台快速印刷机,这以后开始了印刷技术的机械化过程公元1860年,美国生产了第一批轮转机,以后德国相继生产了双色快速印刷机,印报纸用的轮转印刷机,到了1900年,德国生产了六色轮转机。从1845年起,大约经过一个世纪,各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完成了印刷工艺的机械化。

19世纪以后,世界上陆续出现了铸字机、铸排机、照相机、胶印机、凹印机以及各种装订机械。印刷业进入了机械化生产的新时代。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使印刷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本世纪初,制版、印刷、装订三大工序,凸、平、凹、孔四大印刷门类并立的格局基本形成并延续至今。

印刷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彩色印刷品的比重迅速增加,胶印印刷刷仍占主导,柔性

版印刷逐步发展,印后加工自动化程度更高。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将大大改变现有印刷工艺,大大缩短印刷周期,人大提高印刷质量。印刷技术中的高新技术含量将不断提高,如卫星传输、计算机联网、采编自动化、多媒体、办公自动化、分发自动化等。

目前世界上印刷业发达的国家是德国、日本、美国、英国及西方其他些国家。这些国家印刷的设备、器材、工艺技术及教育等整体水平都比较高。

第五节我国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和新中国的印刷事业

一、我国近代印刷术的发展

从明朝开始,就有西方传教士把铅活字的排版方法传入我国,但长期没有得到推广和应用。直到1819年,英国人玛利逊第一次用汉字活字印成了《圣经》。1838年英国人台约尔制成了一套汉字字模并铸字印刷,1843年英国人麦都思在上海开设海墨书馆,出版铅印书籍,1872年《申报》在上海创刊,1875年上海土山湾印书馆设立石印印刷部,1897年商务印书馆成立,1912年又成立了中华书局。在出版大量书刊杂志的同时,普遍采用了先进的印刷机械,创造新的印刷字体并改进印刷技术。这样,到了20世纪初期,一千多年来的手工业印刷术开始退居到次要地位,机械化的现代印刷逐渐成为我国印刷技术的主流。

二、新中国的印刷事业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十分关心印刷工业的发展,成立了新闻出版署,统管印刷、出版、发行工作。全国各省相继建立了以书刊印刷为主的新华印刷厂,逐渐形成了有一定规模、布局合理的印刷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印刷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到1995年,已有出版社560多家,出版各类图书10万多种,总印数达60多亿册,印刷从业人员达200多万,补步形成了现代化的印刷业体系。

我国的印刷工业,在吸收、引进国外先进印刷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文字排版方面、在印刷机械制造方面、图像制版方面,电子分色机和整页拼版系统,从8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成为彩色图像复制的主要设备,电子分色技术也日趋成熟。90年代,我国也开发研制成功了彩色桌面出版系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尽管我国的印刷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我国的印刷工业基础薄弱,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发展很快,但也其它工业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例如:出版周期较长,印刷质量普遍水平不高,印刷企业管理还缺乏科学性等。因此,要彻底改变我国印刷工业的落后面貌,就必须大力加强科研和教育工作,培养更多的印刷人材,继续吸收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积极开发印刷新工艺和新材料。

第一章 印刷技术发展简史

《印刷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四年制本科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 (参考时数:40学时) 一、课程代码:5215311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 本课程为印刷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印刷技术的全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印刷复制的基本原理,明了常用印刷设备在印刷复制过程中的地位和应用,为后继的专业课打下必要的印刷工艺理论与实践基础。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的要求: 1.了解印刷技术发展史及印刷技术发展的动态; 2.了解制版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和使用设备; 3.了解平、凸、凹、孔及特种印刷的工艺及印刷机的类别、特性; 4.了解纸张、油墨及印前设计、制版印刷及印后加工等基本知识; 5.了解印刷品质量检查的方法。 四.教材选用: 《印刷概论》冯瑞乾编著,印刷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 1)、《印刷工艺设计》刘丽编著,湖北美术出版社 2)、《数字印刷技术》刘全香编著,印刷工业出版社 3)、《现代网版印刷工艺》郑德海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 4)、《胶版印刷工艺原理》刘昕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印刷技术发展简史 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约在1300年前,我国发明了印刷术。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祖先智慧的结晶,有着漫长而艰辛的探索过程。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便利了文化的传播 第一节:印刷术的起源 一、文字的产生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人类步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有了文字,语言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文字产生的过程:“结绳记事”、“刻木记事”—象形文字—甲骨文—大篆(也称金文、钟鼎文)—秦代的小篆—汉代的隶书—魏晋南北朝、唐、末、元、明、清的楷、行、草书—简化字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从“结绳记事”、“刻木记事”开始的。人们把需要记忆的事情,按着不同的情节,在绳子上结成不同大小和形状扣结。事大绳结大,事小绳结小。刻木,就是在木板、竹片、石上刻下不同长短的宽窄的条痕,留作记忆的凭证,以便日历查考。 随着结绳记事和刻木记事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出现了画图记事。亦即把与周围环境有密切关联的动、植物和各种物体的实际形状,作为符号刻画在石木或穴壁上,用以记事。这些画图就是文字的原始形状。画图记事方便了记忆,但仍无法明白无误地传达信息,经过一个相当长的习惯、修改、约定、规范的演进过程,产生了以字像物形为特征的文字——象形文字。 中国汉字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经历了简化、统一的演进过程,加进了大量的以依从声音、附会含义为造字准则的形声字和会意字,逐渐形成了今天流行的系统、规范的汉字体系。 几千年来,汉字构造的原则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字体的变化比较大。最古的汉字字体是甲骨文,即用尖石在龟甲或兽骨上刻出的象形文字,年代约在殷商。稍后是周代,以至春秋、战国时代的大篆(也称金文、钟鼎文),秦代的小篆,汉代的隶书,魏晋南北朝、唐、末、元、明、清的楷、行、草书,直至今天的简化字(见图1—5)。 二、笔、纸、墨的产生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之所以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

计算机发展历史的四个阶段

计算机发展历史的四个阶段 篇一: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制成,取名埃尼阿克(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个庞然大物:重30吨,占地150平方米,肚子里装有18800只电子管。 1.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946-1958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带。软件方面采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特点是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2.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数字计算机(1958-1964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晶体管,主存储器采用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盘。软件方面出现了以批处理为主的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应用领域以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特点是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十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一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3.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1964-1970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方法。特点是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 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通用话、系列化和标准化。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4.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年至今)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面向对象语言等。特点是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始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伜步走向家庭。 篇二:计算机发展四个阶段 第一台计算机:1946年ENIAC(埃尼克),由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它的诞生宣布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根据计算机所使用的电子逻辑器件的更替发展来描述计算机发展过程。 ◆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

印刷机的发展历程

印刷机的发展历程 古登堡于1394年到1404年间出生于一个美因茨的城市贵族和商人家庭。他家庭原来的名字是根斯弗莱希,但按照当时的习惯,他将他的名字改为他家庭的主要住址的名称(古登堡府)。尽管在中国活字印刷术在数百年前就已经被发明了,但在欧洲他是这个技术的发明者。他一生的头40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斯特拉斯堡度过的,从事金银匠工作,有相当丰富的切割和铸造金属模的经验,同时致力于活字印刷书的研究。从1434年到1444年古登堡住在斯特拉斯堡,在那里他办了一个公司。1439年他为去亚琛朝圣做了许多金属的镜子,但由于在亚琛爆发鼠疫,这次朝圣被推迟到1440年。他的交易人觉得他们受了古登堡的欺骗,因此双方打到了法庭上。关于古登堡的生平中只有很少确切可知。他发明印刷术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他将当时已知的许多不同的技术有效地组合到一起。此外他在斯特拉斯堡铸镜子的经验也为他的发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他研究出了特别的作为字母的合金和铸造法。用这个方法他建立了一套字母库,用此他印刷了他著名的《古登堡圣经》和其它一些书记和文件。在建立他的印刷厂之前他首先得为了筹备基金而奔波。他从一个当地商人约翰内斯·福斯特那里借了一笔高利债来办这个印刷厂。由于两人对如何分配赢利以及如何命名他们的合办公司发生分歧,两人在法庭前分手。古登堡雇佣了彼得·瑟法做印刷厂的主持人,瑟法使得他的印刷厂成为第一家商业的赢利的印刷厂。《古登堡圣经》一共被印刷了约180份,其中49份今天尚存。据今天的研究,他的这个项目不是一次经济上的灾难,而是他以此挣了不少钱。 1434年–1444年住在斯特拉斯堡(附近),办过多个企业,一些与“印刷”有关1448年–1457年住在美因茨,印了他的圣经 1465年美因茨的大主教保障他的经济来源 1468年在美因茨逝世和埋葬 古登堡使用金属的字母将它们排列成印刷的书页,这个方式崭新的地方是这些字母可以被重新使用,过去的木刻的底板无法重新使用,它们只能印刻在上面的那一页,而无法用来印其它的页了。直到今天为止古登堡的圣经算做是印刷艺术中的一份珍宝。尤其它的排版非常美丽。古登堡的发明在欧洲受到非常快的普及。在50年中用这种新方法就已经印刷了三万种印刷物,共1200多万份印刷品。

印刷机的发展历史

印刷机的发展历史 想必大家对印刷机肯定不陌生吧,那印刷机到底是如何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的,印刷耗材行业网分享下印刷机的发展历程。首先,介绍下印刷机的一个概念,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1439年,德国的谷腾堡制造出木制凸版印刷机,这种垂直螺旋式手扳印刷机虽然结构简单,但却沿用了300年之久;1812年,德国的柯尼希制成第一台圆压平凸版印刷机;1847年,美国的霍伊发明轮转印刷机;1900年,制成六色轮转印刷机;1904年,美国的鲁贝尔发明胶版印刷机。 二十世纪50年代以前,传统的凸版印刷工艺在印刷业中占据统治地位,印刷机的发展也以凸版印刷机为主。但铅合金凸版印刷工艺存在劳动强度高、生产周期长和污染环境的缺点。从60年代起,具有周期短、生产率高等特点的平版胶印工艺开始兴起和发展,铅合金凸版印刷逐渐被平版胶印印刷所代替。软凸版印刷、孔版印刷、静电印刷、喷墨印刷等,在包装印刷、广告印刷方面也得到发展。 世界印刷机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0多

年来,印刷机械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是胶印印刷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单张纸胶印机最大印刷速度为10000印/小时。一台四色印刷机印刷前的预调整准备时间一般为2小时左右。印刷机自动控制主要集中于自动结纸、自动收纸、自动清洗、墨色的自动检测及墨量自动调节以及套准遥控等方面。这一时期除了单色、双色机外,每个单张纸胶印机制造厂商几乎都还具有四色机的制造能力,多数制造商都能够制造纸张翻转机构,进行双面印刷。 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单张纸胶印机为标志,国际上印刷机械设计制造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与第一阶段的机型相比,新一代机型的速度进一步提高,由10000印/小时提高到15000印/小时,印前预调整时间也由第一阶段的2小时左右大大缩短为15分钟左右。机器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 进入21世纪以来印刷机械迎来第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单张纸胶印机的某些机型可以达到17000—18000印/小时,但制造厂商并不极力追求印刷机最大印刷速度的提高,而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缩短印前准备时间和更换活件的时间追求更高生产效率。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一、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第一台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在美国诞生。 ENIAC PC机 耗资100万美圆600美圆 重量30吨10kg 占地150平方米0.25平方米 电子器件1.9万只电子管100块集成电路 运算速度5000次/秒500万次/秒 二、计算机发展历史 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 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应用于国防和科学计算;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 晶体管为主要器件;软件上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算法语言;运算速度每秒几万次至几十万次。 3、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 普遍采用集成电路;体积缩小;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 4、第四代计算机(1971~ )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三、我国计算机发展历史

从1953年开始研究,到1958年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计算机 在1982年我国研制出了运算速度1亿次的银河I、II型等小型系列机。 计算机的历史 计算机是新技术革命的一支主力,也是推动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活跃因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学科之一。计算机产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战略产业。 现代计算机是一种按程序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通用工具,它的处理对象是信息,处理结果也是信息。利用计算机解决科学计算、工程设计、经营管理、过程控制或人工智能等各种问题的方法,都是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的。这种算法是定义精确的一系列规则,它指出怎样以给定的输入信息经过有限的步骤产生所需要的输出信息。 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是计算机使用者针对待解抉的问题,事先编制程序并存入计算机内,然后利用存储程序指挥、控制计算机自动进行各种基本操作,直至获得预期的处理结果。计算机自动工作的基础在于这种存储程序方式,其通用性的基础则在于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共性方法。 计算机的历史 现代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现代计算机问世之前,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机械式计算机、机电式计算机和萌芽期的电子计算机三个阶段。 早在17世纪,欧洲一批数学家就已开始设计和制造以数字形式进行基本运算的数字计算机。1642年,法国数学家帕斯卡采用与钟表类似的齿轮传动装置,制成了最早的十进制加法器。1678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制成的计算机,进一步解决了十进制数的乘、除运算。

中国古代印刷术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印刷术发展历史 中国的印刷术,源远流长,传播广远。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它随中华文化的诞生萌芽,随中华文化的发展演进。如果从其源头算起,迄今已经历了源头、古代、近代、当代四个历史时期,长达五千余年的发展历程。 印刷术是工艺技术,属科学技术范畴;印刷又是工业。当今的印刷工业,已经形成涉及机械、电子、化工、纺织等多种学科、跨行业的庞大的工业体系;而且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人类生活所不可缺少,被孙中山先生列于食、衣、住、行之后,为人生不可缺少的五大要素之一。如此重大的工艺技术的发明,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偶然事件。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历史上任何工艺技术的发明都不是偶然的,都要经过从设想、萌芽,到雏型,到完善的发展过程。印刷术也不例外。印刷术从萌芽到雏型,到完善,大约经历了从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两晋、南北朝,一直到隋朝的长达三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完成了印刷材料、印刷工具、印刷技术等印刷术所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为印刷术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中国传统的印刷术而言,印刷必有印版,而印版是手工雕刻的。可见,手工雕刻技术的出现实乃印刷之源。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手工雕刻技术在大约五千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晚期,已经用于陶器的制作和树皮布印花。这是印刷工艺技术的开端。到了商朝,手工雕刻技术被广泛用于在龟甲、兽骨之上雕刻文字。此后,手工雕刻技术日益成熟,并用于钟鼎彝器、碑文、玺印、砖瓦,从而引发

出封泥、盖印、印染、拓印等与印刷术颇为近似的转印、复制技术,为印刷术的发明和完善奠定了技术基础。 印刷是复制术。印刷通过印墨将印版上的图文转移到承印物上。印墨和承印物这些原材料于印刷术是必不可少的。印刷术的承印物主要是织物和纸张。织物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很早很早就有了。纸张出现较之织物为晚。现存最早的纸是西汉文景时期的麻纸。东汉蔡伦对造纸术做重大改良后,才广泛用于书写和印刷。人工制墨出于先秦。此前人们用天然矿物质,譬如用硃砂、黑土等矿物质书写。东汉韦诞改良制墨术,为书写、印刷提供了“一点如漆”的理想材料。织物、印墨、纸张的发明和完善,为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印刷术作为转印复制术,其复制对像和内容,概而言之,无非图像和文字两大类.其中,由于社会文化事业的需要,尤以文字的复制为多。同时,由于社会对文字的广泛需求,直接促成了手工雕刻技术的成熟和完善。因此,文字的诞生、发展和规范,就成为印刷术的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了。 中国的文字──汉字,源于图画,由原始的图画演变而成。刚刚从图画中衍生出来的文字,似画非画,似字非字,尚在朦胧之中,我们称它为图画文字。图画文字逐渐演变成象形文字。到了商殷时期,这种象形文字已演变成较为成熟的、现在可以见到的甲骨文字了。此后,汉字经过几次大的整理工程,由古文而大篆,由大篆而小篆,由小篆而隶书,由隶书而楷书,几经整简、划一,到楷书,中国的汉字已演变成为笔划省简、规范,易于刻版印刷之文字了。笔的发明和发展,于汉字的演进和规范,功不可没。由于有了挥洒自如的毛笔,中国的文字才得以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编年(1956-2006)1956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提议、主持、制定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选定了“ 计算机、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作为“发展规划”的四项紧急措施,并制定了计算机科研、生产、教育发展计划。我国计算机事业由此起步。1956年3月,由闵乃大教授、胡世华教授、徐献瑜教授、张效祥教授、吴几康副研究员和北大的党政人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在莫斯科主办的“ 计算技术发展道路” 国际会议。这次参会可以说是到前苏联“取经”,为我国制定12年规划的计算机部分作技术准备... 1956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提议、主持、制定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选定了“计算机、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作为“发展规划”的四项紧急措施,并制定了计算机科研、生产、教育发展计划。我国计算机事业由此起步。 1956年3月,由闵乃大教授、胡世华教授、徐献瑜教授、张效祥教授、吴几康副研究员和北大的党政人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在莫斯科主办的“计算技术发展道路”国际会议。这次参会可以说是到前苏联“取经”,为我国制定12年规划的计算机部分作技术准备。随后在制定的12年规划中确定中国要研制计算机,批准中国科学院成立计算技术、半导体、电子学及自动化四个研究所。 1956年8月25日我国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成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任主任。这就是我国计算技术研究机构的摇篮。 1956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同时编写了中国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 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 1958年8月1日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03机诞生。该机字长32位、每秒运算30次,采用磁鼓内部存储器,容量为1K字。 1958年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331型军用数字计算机由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研制成功。 1959年9月我国第一台大型电子管计算机104机研制成功。该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万次,该机字长39位,采用磁芯存储器,容量为2K~4K,并配备了磁鼓外部存储器、光电纸带输入机和1/2寸磁带机。 1960年,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4年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119型大型数字计算机在中科院计算所诞生,其运算速度每秒5万次,字长44位,内存容量4K字。在该机上完成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研制的计算任务。 1965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DJS-?”型操作系统编制完成。 1965 年6月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晶体管大型计算机109乙机在中科院计算所诞生,字长32位,运算速度每秒10万次,内存容量为双体24K字。 1967年9月中科院计算所研制的109丙机交付用户使用。该机为用户服役15年,有效算题时间10万小时以上,平均使用效率94%以上,被用户誉为“功勋机”。 1972年华北计算所等十几个单位联合研制出容量为7.4兆字节的磁盘机。这是我国研制的能实际使用的最早的重要外部设备。 1974年8月DJS 130小型多功能计算机分别在北京、天津通过鉴定,我国DJS 100系列机由此诞生。该机字长16位,内存容量32K字,运算速度每秒50万次,软件与美国DG公司的NOV A系列兼容。该产品在十多家工厂投产,至1989年底共生产了1000台。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史【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历史】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史【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历 史】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历史】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 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 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事实上计算机网络是二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原本用于 军事通讯,后逐渐进入民用,经过短短40年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现 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正以高速向前迈进。 20年前,在我国很少有人接触过网络。现在,计算机通信网络 以及Inter已成为我们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网络 被应 用于工商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电子银行、电子商务、现代化的企业管 理、信息服务业等都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从学校远程 教育到 政府日常办公乃至现在的电子社区,很多方面都离不开网络技术。

可以不夸张地说,网络在当今世界无处不在。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诞生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 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 2 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定票系统。终端是一台计算机的外部设 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无CPU和内存。随着远程终端的增多,在主 机前增加了前端机。当时,人们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传 输信息为目的而连接起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进一步达到资源共 享的系统”,但这样的通信系统已具备了网络的雏形。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兴起于60年代后 期,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 ARPA。主机之间不是直接用线路相连,而是由接口报文处理机转接后互联的。IMP和它们之间互联的通信线路一起负责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与未来展望

电子信息工程1班201207020122 杨若雯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与未来展望 杨若雯 电子信息工程1班 201207020122 摘要: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电脑,已历经了50多个春华秋实。50余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电脑却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回顾电脑发展的历史,并依此上溯它的起源,真令人惊叹沧海桑田的巨变;历数电脑史上的英雄人物和跌宕起伏的发明故事,将给后人留下了长久的思索和启迪。 关键词:机械、电子、晶体管、集成电路计算机、第五代计算机 引言:计算的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用手指计算、石头计算或绳结计算,当文化越来越复杂、社会越来越进步,计算工具也在相应变化,现代计算机的出现就源于这种需求。而计算机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如果说,蒸汽机的发明导致了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那么计算机的发明则导致了信息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名叫ENIAC。60余年来,计算机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之迅猛是当初发明者所始料未及的,如今,“计算”已经无所不在,计算机及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生产、生活各个方面。而再从头回顾,我们会惊喜而又毫无意外地发现,其实这一切,都是人类文明史的必然产物,是长期的客观需求和技术准备的结果,那些令人惊艳的天才们与无数的专家们用毕生的精力创造了今天的一切——那么庞大迅捷的联系网与媒介,而我们这些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所要做的,就是在计算机的未来历史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计算机的史前时代 计算机的史前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我们祖先用手指或者石头绳结帮助计数的远古时代。数学的萌芽让公元前四五千年的苏美尔人开始了“数字化生存”的初次尝试,他们在发明楔形文字的同时,也在泥板上刻下了人类最早的数字符号。 随后,计算工具开始了快速的演变。中国古代的筹算发展成了算盘,这是人类经过加工制造出来的第一种计算工具,是我国古代发明创造的重要成就之一。而西方自17世纪初起,也开始出现了计算尺,至1957年,卡西欧公司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商用小型电子计算器。 机械式计算机 在电子计算机出现之前,从17世纪至19世纪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相继进行了“机械计算机”的研究,这些计算机虽然构造简单、性能不够好,但其工作原理与现代计算机极为相似,为现代计算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世界上第一台机械计算机的荣誉应归功于德国图宾根大学的教授威廉·契克卡德,他的发明早于1642年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思想家布莱斯·帕斯卡的加法机。1674年,德国伟大的数学家、因独立发明微积分而与牛顿齐名的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发明了乘法机。1805年,法国一位机械大师约瑟夫·杰卡德完成了法国纺织机械师贝斯莱·布乔关于“穿孔纸带”的构想,设计制造了“自动提花编织机”,这意味着程序控制思想的萌芽。1822年,被誉为“现代计算机的奠基人”的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查尔斯·巴贝奇从杰卡德的“自动提花编织机”上获得灵感,制成了差分机,并提出了“分析机”的构想,为现代计算机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1873年,美国人弗兰克·鲍德温制造出手摇式计算机,这在电子计算器发明之前是办公室和家庭主要的计算装置。 从机械到电子的进程 机械式计算机采用的都是机械零件,利用机械转动原理工作,而在社会的发展中,电气控制技术逐渐取代了纯机械装置,这代表了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也标志着由机械计算机时代向电子计算机时代迈进。 1888年,美国统计专家赫尔曼·霍列瑞斯博士首次使用了穿孔卡技术的数据处理机器,

一、计算机发展史简介

完成以下操作: 1.标题设置为黑体三号居中,其它各段首行缩进2个字符。 2.设置纸张大小为A4纸,方向为横向。 3.设置上下左右边距为1.5厘米。 4.设置为2栏。 ※※※※※※※※※※※※※※※※以下为答题区※※※※※※※※※※※※※※※ 一、计算机发展史简介 人类所使用的计算工具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计算工具相继出现了如算盘、计算尺、手摇机械 计算机、电动机械计算机等。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这台计算机共用了18000多个电于管组成,占地170m2,总重量为30t,耗电140kw,运算速度达到每秒能进行5000次加法、300次乘法。从计算机的发展趁势看,大约2010年前美国就可以研制出千万 亿次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在短短的50多年里经过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IC) 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四个阶段的发展,使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 功能越来越强,价格越来越低,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正朝智能化(第五代) 计算机方向发展。 1.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第一代电于计算机是从1946年至1958年。它们体积较大,运算速度较低,存储容量不大,而且价格昂贵。使用也不方便,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所 编制的程序的复杂程度难以表述。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只在重 要部门或科学研究部门使用。 2.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是从1958年到1965年,它们全部采用晶体管作为电子器件,其运算速度比第一代计算机的速度提高了近百倍,体积为原来的几十分 之一。在软件方面开始使用计算机算法语言。这一代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用于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及工业控制。 3.第三代电子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是从1965年到1970年。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电子器件,并且出现操作系统,使计算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们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用于文字处理、企业管理、自动控制等领域,出现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信息管理系统,可用于生产管理、交通管理、情报检索等领域。 4.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是指从1970年以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为主要电子器件制成的计算机。例如80386微处理器,在面积约为10mm X l0mm的单个芯片上,可以集成大约32万个晶体管。 第四代计算机的另一个重要分支是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 5.第五代计算机 第五代计算机将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和人工智能结合一起具有形式推理、联想、学习和解释能力。它的系统结构将突破传统的冯?诺依曼机器的概念,实现高度的并行处理。 二、微型计算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1~1973年,微处理器有4004、4040、8008。1971年Intel公司研制出MCS4微型计算机(CPU为4040,四位机)。后来又推出以8008为核心的MCS-8型。 第二阶段是1973~1977年,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和改进阶段。微处理器有8080、8085、M6800、Z80。初期产品有Intel公司的MCS一80型(CPU为8080,八位机)。后期有TRS-80型(CPU为Z80)和APPLE-II型(CPU为6502),在八十年代初期曾一度风靡世界。 第三阶段是1978~1983年,十六位微型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微处理器有8086、808880186、80286、M68000、Z8000。微型计算机代表产品是IBM-PC (CPU为8086)。本阶段的顶峰产品是APPLE公司的Macintosh(1984年)和IBM公司的PC/AT286(1986年)微型计算机。 第四阶段便是从1983年开始为32位微型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微处理器相继推出80386、80486。386、486微型计算机是初期产品。1993年,Intel 公司推出了Pentium或称P5(中文译名为"奔腾")的微处理器,它具有64位的内部数据通道。现在Pentium III(也有人称P7)微处理器己成为了主流产品,预计Pentium IV 将在2000年10月推出。

印刷工艺的发展史

多种印刷工艺的发展始末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人们开始广泛讨论数字技术给传统印刷带来的中击和影响。笔者认为,印刷业是朝阳产业,传统印刷仍有旺盛的生命力,不会消失。这是因为有文字就会有印刷,文化传承和文化享受功能的实现都需要印刷;尽管数字产品能部分替代传统印品,但在商品包装领域.传统印刷仍无可取代。对于从业人士深感忧虑的数字化进程.笔者认为曰益发达的数字印刷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不可能在短期内就使整个行业更新换代,成熟的传统印刷还能再继续施展魅力数十年。而探索多种印刷工艺的发展始末有助于我们了解与继承祖先的智慧与贡献,鼓舞土气,本文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业内探讨,文中若有错误之处.望能赐教。 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目前习惯称为木刻水印”)是较为原始的印刷方式,普遍认为其发明在唐初或更早的时候。雕版印刷将文字雕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刷墨拓印,这种方法比用竹片书写的简策”和手抄本书要先进复制与传播速度更快。但如呆要利用该法印刷一套页数繁多的书,仍然少则几年.多~I]20多年.因此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日益提升雕版印刷也逐渐不能满足社会生活的需求,在活字印刷发明以后,雕版印刷逐渐衰落。而由雕版印刷发展而来的雕版彩色版画套印术因其特别适用于国画的复制.复印后色彩逼真,堪比真品,至今仍为我国人民所喜爱,并享有世界声誉。 凸版(铅)印刷 此处所说的凸版印刷主要指利用铝活字、压纸型浇铅板等方法进行的印刷工艺为与现在常说的凸版印刷相区别,在此称之为凸版(铅)印刷。凸版(铅)印刷起源于毕异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活字可由泥(陶)、木、铜,锡、铅等材质制成。泥(陶)活字、木活字等只适用于短版活件的印刷再版时需要重新排版.费时费工。1440~1448年,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铅活字印刷术.1807年传入中国。这种印刷工艺通过压纸型、浇铅版等方法,铅版可以复制多块纸型也可保留,从而能够满足长版活件和再版活件的生产需求。凸版(铅)印刷曾经风靡一时,但由于人们日益重视环保因素.致力于淘汰铅与火目前已经几乎销声匿迹 石版印刷 石版EO~,J于1796年由欧洲人塞纳菲尔德发明。塞纳菲尔德有一次用油墨在石板上记录账目后发现即使用硝酸清洗,墨迹仍旧非常牢固而石板经硝酸腐蚀后,字迹处反而凸起可以用于印刷,而且这种制作方法比铜版、木版的制作都要方便很多.石版印刷术由此诞生。由此可知,石版印刷最初为石凸版印刷。在日后的实践中,塞纳菲尔德发现石版具有多孔性、感脂性及亲水性。经过苦心研究,他先用脂肪酸油墨在磨光的石版面上书写.然后用硝酸阿拉伯树胶溶剂涂在整块石版上等其干燥后再用水清洗.石印版就制成了j印刷时则以微量水分润湿版面.再辊上油墨即可,这就是平版直接印刷的雏形。清朝道光年间(约1832年),石版印刷传入我国.最开始是单色,后来发展为彩色印刷。直到20世纪50年代我国还在使用彩色石印印刷手帕等,特别是采用珂罗版石印复制的国画,阶调非常细腻还曾荣获莱比锡印刷大奖目前仍有少数古籍出版社保留。不过,石版体积重印刷速度慢,在

计算机软件发展历史(简史)

计算机软件发展历史(简史) 来源:互联网 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很快。50年前,计算机只能被高素质的专家使用,今天,计算机的使用非常普遍,甚至没有上学的小孩都可以灵活操作;40年前,文件不能方便地在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交换,甚至在同一台计算机的两个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进行交换也很困难,今天,网络在两个平台和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了无损的文件传输;30年前,多个应用程序不能方便地共享相同的数据,今天,数据库技术使得多个用户、多个应用程序可以互相覆盖地共享数据。了解计算机软件的进化过程,对理解计算机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第一代软件(1946-1953) 第一代软件是用机器语言编写的,机器语言是内置在计算机电路中的指令,由0和1组成。例如计算2+6在某种计算机上的机器语言指令如下:10110000 00000110 00000100 00000010 10100010 01010000 第一条指令表示将“6”送到寄存器AL中,第二条指令表示将“2”与寄存器AL 中的内容相加,结果仍在寄存器AL中,第三条指令表示将AL中的内容送到地址为5的单元中。 不同的计算机使用不同的机器语言,程序员必须记住每条及其语言指令的二进制数字组合,因此,只有少数专业人员能够为计算机编写程序,这就大大限制了计算机的推广和使用。用机器语言进行程序设计不仅枯燥费时,而且容易出错。想一想如何在一页全是0和1的纸上找一个打错的字符! 在这个时代的末期出现了汇编语言,它使用助记符(一种辅助记忆方法,采用字母的缩写来表示指令)表示每条机器语言指令,例如ADD表示加,SUB表示减,MOV表示移动数据。相对于机器语言,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就容易多了。例如计算2+6的汇编语言指令如下: MOV AL,6 ADD AL,2 MOV #5,AL 由于程序最终在计算机上执行时采用的都是机器语言,所以需要用一种称为汇编器的翻译程序,把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机器代码。编写汇编器的程序员简化了他人的程序设计,是最初的系统程序员。

印刷机发展史

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1439年,德国的谷腾堡制造出木制凸版印刷机,这项发明改变了欧洲的生活,甚至全世界这远比以前手抄方式书写来得快,而且价格合理,这种垂直螺旋式手扳印刷机虽然结构简单,但却沿用了300年之久;1812年,德国的柯尼希制成第一台圆压平凸版印刷机;1847年,美国的霍伊发明轮转印刷机;1900年,制成六色轮转印刷机;1904年,美国的鲁贝尔发明胶版印刷机。 二十世纪50年代以前,传统的凸版印刷工艺在印刷业中占据统治地位,印刷机的发展也以凸版印刷机为主。但铅合金凸版印刷工艺存在劳动强度高、生产周期长和污染环境的缺点。从60年代起,具有周期短、生产率高等特点的平版胶印工艺开始兴起和发展,铅合金凸版印刷逐渐被平版胶印印刷所代替。软凸版印刷、孔版印刷、静电印刷、喷墨印刷等,在包装印刷、广告印刷方面也得到发展。 世界印刷机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0多年来,印刷机械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是胶印印刷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单张纸胶印机最大印刷速度为10000印/小时。一台四色印刷机印刷前的预调整准备时间一般为2小时左右。印刷机自动控制主要集中于自动结纸、自动收纸、自动清洗、墨色的自动检测及墨量自动调节以及套准遥控等方面。这一时期除了

单色、双色机外,每个单张纸胶印机制造厂商几乎都还具有四色机的制造能力,多数制造商都能够制造纸张翻转机构,进行双面印刷。 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单张纸胶印机为标志,国际上印刷机械设计制造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与第一阶段的机型相比,新一代机型的速度进一步提高,由10000印/小时提高到15000印/小时,印前预调整时间也由第一阶段的2小时左右大大缩短为15分钟左右。机器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 进入21世纪以来印刷机械迎来第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单张纸胶印机的某些机型可以达到17000—18000印/小时,但制造厂商并不极力追求印刷机最大印刷速度的提高,而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缩短印前准备时间和更换活件的时间追求更高生产效率。 在印刷机械自动化方面,网络化、生产集成化、数字化工作流程、与管理信息系统(MIS)的链接等技术成为开发的重点。此外,为了适应人们对高档彩色印刷品的需求,8色组甚至10色组的多色组双面印刷、附加联线印后加工功能成为各类单张纸胶印机(包括小胶印机、DI直接制版机以及大型胶印机)的开发趋势

计算机发展史简介

一、计算机发展史简介 人类所使用的计算工具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计算工具相继出现了如算盘、计算尺、手摇机械计算机、电动机械计算机等。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这台计算机共用了18000多个电于管组成,占地170m2,总重量为30t,耗电140kw,运算速度达到每秒能进行5000次加法、300次乘法。从计算机的发展趁势看,大约2010年前美国就可以研制出千万亿次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在短短的50多年里经过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IC)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四个阶段的发展,使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价格越来越低,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正朝智能化(第五代)计算机方向发展。1.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第一代电于计算机是从1946年至1958年。它们体积较大,运算速度较低,存储容量不大,而且价格昂贵。使用也不方便,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所编制的程序的复杂程度难以表述。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只在重要部门或科学研究部门使用。 2.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是从1958年到1965年,它们全部采用晶体管作为电子器件,其运算速度比第一代计算机的速度提高了近百倍,体积为原来的几十分之一。在软件方面开始使用计算机算法语言。这一代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用于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及工业控制。 3.第三代电子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是从1965年到1970年。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电子器件,并且出现操作系统,使计算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们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用于文字处理、企业管理、自动控制等领域,出现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信息管理系统,可用于生产管理、交通管理、情报检索等领域。 4.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是指从1970年以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为主要电子器件制成的计算机。例如80386微处理器,在面积约为10mm X l0mm的单个芯片上,可以集成大约32万个晶体管。 第四代计算机的另一个重要分支是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1~1973年,微处理器有4004、4040、8008。1971年Intel公司研制出MCS4微型计算机(CPU为4040,四位机)。后来又推出以8008为核心的MCS-8型。 第二阶段是1973~1977年,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和改进阶段。微处理器有8080、8085、M6800、Z80。初期产品有Intel公司的MCS一80型(CPU为8080,八位机)。后期有TRS-80型(CPU为Z80)和APPLE-II型(CPU为6502),在八十年代初期曾一度风靡世界。 第三阶段是1978~1983年,十六位微型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微处理器有8086、

现代印刷技术发展

现代印刷技术发展 一、中国印刷简史 中国印刷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令我们惋惜的是,自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后,中国印刷产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停滞不前。甚至在宋时期活字印刷技术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直至元朝,才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推广使用。随着历史车轮的转动,中国印刷业在明清两代600多年时间里取得了一定的发展,雕版印刷术成为主流,其影响及使用直至二十世纪初期。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国有印刷企业和经过改革的原有印刷企业在国家的帮助下引进国外先进的印刷设备,并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印刷实验室,和印刷器械公司,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迈出了印刷复苏的第一步。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印刷学院成立,同年接收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印刷工艺系,开创了新中国印刷高等教育的先河。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在各项技术上,都在不断的进行学习和改进,印刷产业作为“中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稳步的发展,并取得了卓著的成绩!截止2008年,中国已在印前、印刷数字化等技术层面上表现取得了显著成绩。许多先进企业采用现代数字印刷技术印制的尖端产品获得国际大奖,并得到了“全球最精美的印刷品”的美誉。中国书画艺术品的印刷也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平。在数码印刷技术上,北大方正自主研发出喷墨数码印刷机EagleJetL1000。而在网络印刷技术应用上,企业通过网络接单、在线设计、在线打样与确认、在线生产作业等,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扩展了市场,提高了企业效益。 然而国内印刷企业的创新能力普遍比较弱,技术研发能力一直不强,间接拉大了中国印刷技术设备与国际最高技术水平的差距。而在技术决定市场的今天,企业技术研发水平已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占有重要位置。因而,如何提高中国印刷科研技术水平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企业面对的最大问题! 二、中国印刷的转变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社会信息化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印刷也在发生巨变。在传统印刷继续发展的同时,电子印刷也已应运兴起。纸媒体与其他多种媒体并存发展,日新月异,特别自互联网出现以来,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正在为人类知识传播、信息交流、商品销售与流转、以至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开辟了以往难以想像的便捷而又高速的通途,时间与空间的间距大为缩短。印刷技术、工艺、服务方式方法以及对象也均发生了很大变化。 1、数字化技术为印前带来重大变革 总的来看:九十年代印刷技术进步的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运用,尤其是在印前领域,可谓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文字排版在淘汰“铅与火”的旧术后,又迅速由文字图形单色处理的桌面出版系统(DTP)演进到彩色图文一并处理的电子彩色出版系统(CEPS),完成了图文信息处理技术由模拟式提高到数字化的过渡。八十年代在彩色图像制版中曾红极一时的电子分色机也终于被CEPS所取代,国际上原来素负盛名的几家电分机制造厂也均先后停产。故在“印前”部分重点介绍电子彩色出版系统及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包括基本软硬件的配置与功用介绍外,还阐述了由RGB转换为CMYK的色彩管理理论与方法,是数字化打样、数字化印刷及计算机直接制版等均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让读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指导实际操作。 电子彩色出版系统(CEPS)问世以来,不论在出版、包装、或商标、广告等方面均基本取代了传统照相、分色、制片、制版的工艺,而在印前领域中唱起彩色创意设计与复制的主角。图像信息源也发生巨大变化;原来是通过原稿或实物摄影,取得模拟信息,而现在则通过数字化摄影或扫描将数字化信息输入计算机加以处理利用。在传统的模拟式工艺中,如欲对原有图文作些修改或对色调作些改变,就必须从照相甚至原物信息源开始,从头进行全盘返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