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医执业针灸特定穴运用记忆总结

中医执业针灸特定穴运用记忆总结

中医执业针灸特定穴运用记忆总结
中医执业针灸特定穴运用记忆总结

中医执业针灸特定穴运用记忆总结(颜之推敲原创,转载须注明)

一、五输穴

1.经气流注特点:“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2.排列特点:五输穴从四肢末端至肘膝方向依次排列。井穴分布在指、趾末端;荥穴分布在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输穴分布在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至前臂、胫部;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

3.五行属性配属:“阴井木”、“阳井金”。

阴经五输穴表

阳经五输穴表

4.五输穴记忆口诀:(颜之推敲原创)

注:1,【】代表十二经脉。2,按十二经脉流注次序编写。3.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循序编写。

1)【金】少商,买鱼远经赤水河。【金】少商,买鱼渊经尺水河。(肺——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

2)【大】山羊,二三只,羊稀少,去吃草。【大】商阳,二三只,阳溪少,曲池草。(大肠——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

3)【胃】痛离内庭,仙姑解说住山里。【胃】痛厉内庭,陷骨解说足三里。(胃——厉兑、内庭、陷骨、解溪、足三里)

4)隐大都,李太白,上【土】丘,隐山林。隐大都,李太白,商【土】丘,阴山陵。(脾——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

5)【火】烧冲,烧府中神灵,烧孩子。【火】少冲,少府中神灵,少海子。(心——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

6)【小】火烧着前后养孤和小孩。【小】火少泽前后阳谷和小海。(小肠——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

7)【防】止痛,速捆胃。【膀】至通,束昆委。(膀胱——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

8)【水】涌泉,浪太稀,留阴谷。【水】涌泉,然太溪,溜阴谷。(肾——涌泉、然谷、

太溪、复溜、阴谷)

9)中军冲劳宫,斯大林使人去则【保】护。中军冲劳宫,斯大陵使人曲泽【包】护。(心包——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

10)心【焦】关夜门,家中住,只看天井。心【焦】关液门,家中渚,支看天井。(三焦——关冲、液门、中渚、支沟、天井)

11)乔大侠降临,【但】辅杨林。窍大侠降临,【胆】辅阳陵。(胆——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

12)拿大盾,行山间,【敢】冲锋,去泉边。拿大敦,行山间,【肝】冲封,曲泉边。(肝——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

5.临床应用:

(1)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

①“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是临**常用的选穴方法之一,指出荥穴、输穴主要治疗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证,合穴主要治疗内腑病证。

②“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③井穴多用于急救,荥穴主要用于治疗热证。

(2)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

①本经子母补泻取穴法:例如,肺之虚证取本经的输穴太渊,是因为肺属金,太渊属土,土为金之母,施以针刺补法,即虚则补其母;反之肺之实证,取本经的合穴尺泽,即实则泻其子。

②他经子母补泻法:是指取病变经脉的母经上的母穴或子经上的子穴治疗。仍以肺之实证为例,肺属“金”,肾属“水”,肾经为肺经的“子经”,根据“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可在子经(肾经)上选取“金”之“子”即属“水”的合穴阴谷。

二、原穴、络穴

1.十二原穴表

2.十二原记忆口诀:(颜之推敲原创)

心神脾白胃冲阳,肝冲肾溪肺太渊。

胆墟包陵焦阳池,膀京大合小腕原。

3、络穴

1.十五络穴表

4.十五络穴记忆口诀:(颜之推敲原创)

络穴共有十五种,肺缺膀飞心里通。

任鸠督长脾大包,包内焦外脾孙公。

大偏小正胃丰隆,肝蠡胆光肾大钟。

5.临床运用:

(1)原穴有调整脏腑经络虚实的功能,既可泻实,又可补虚,主要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疾病,多用于虚证,治疗范围很广泛,也可以协助诊断。

(2)络穴可以治疗本络脉的病证;十二络脉具有加强表里两经联系的作用,故十二经络穴可以治疗表里两经脉的病证。如列缺既可治疗肺经病证,又可治疗大肠经病证。

(3)原络配穴法:就是把先病经脉的原穴和后病的相表里经脉的络穴相配合。如肺经先病。取其经的原穴太渊为主,大肠经后病,取其经络穴偏历为客;反之,若大肠经先病,则取其经的原穴合谷为主,肺经后病即取其经的络穴列缺为客。

三、背俞穴、募穴

1.俞募穴表

2.十二募穴记忆口诀:(颜之推敲原创)

肺府心巨脾门章,大枢小元心包膻。

肝期肾京焦石募,胆月膀极胃中脘。

3.临床运用:

(1)俞、募穴主要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病变,如肺之疾患取肺俞,胃之疾患取胃俞。(2)治疗与对应脏腑经络相联属的组织器官疾患,如目疾、筋病选肝俞,耳疾选肾俞。(3)脏病多选取背俞穴治疗,腑病多选取募穴治疗。

(4)俞募配穴法:如胃痛取胃俞、中脘,心悸选心俞、巨阙。

四、八脉交会穴

1.八脉交会穴即公孙、内关、足临泣、外关、后溪、申脉、列缺、照海8个腧穴,均位于腕踝部上下。

2.八脉交会穴表

3.八脉交会穴记忆口诀:

公孙冲脉胃心胸,(脾——公孙——冲脉——胃,心,胸)

内关阴维下总同。(心包——内关——阴维——同上)

后溪督脉内眦颈,(小肠——后溪——督脉——目内眦,项,耳,肩胛)

申脉阳跷络亦通。(膀胱——申脉——阳跷——同上)

临泣胆经连带脉,(胆——足临泣——带脉——目外眦,颊,项,耳后)

阳维外眦外关逢。(三焦——外关——阳维——同上)

列缺任脉连肺系,(肺——列缺——任脉——胸,肺,膈,喉咙)

阴跷照海膈喉咙。(肾——照海——阴跷——同上)

4.临床运用:

(1)八脉交会穴与奇经八脉存在着特殊的交会关系,内关通于阴维,公孙通于冲脉,外关通于阳维,足临泣通于带脉,后溪通于督脉,申脉通于阳跷,列缺通于任脉,照海通于阴跷。八穴有调节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作用,治疗范围广,可以主治全身疾病,作用显著,为临床所常用。

(2)奇经八脉有一定的循行路线和病候,当奇经发生病变时,即可选用八脉交会穴治疗。如督脉病证之腰脊强痛,可选后溪。临床配穴时多将八穴上下相配,分成内关、公孙,外关、

足临泣,后溪、申脉,列缺、照海四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3)内关、公孙配合,治疗心、胸、胃的疾患;外关、足临泣配合,治疗目外眦、耳后、颊、颈、肩部疾患;后溪、申脉配合,治疗目内眦、颈项、耳、肩部疾患;列缺、照海配合,治疗肺系、咽喉、胸膈疾患。

五、八会穴

2.八会穴记忆口诀::(颜之推敲原创)

气会膻中血膈俞,脏会章门骨大杼。

筋会阳陵脉太渊,腑会中脘髓绝骨。

3.临床应用:

(1)对各自所会的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相关的病证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如六腑之病可以选中脘;筋病可以选阳陵泉等。

(2)治疗热病。《难经·四十五难》日:“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穴也”。

六、郄穴

2.十六郄穴记忆口诀:(颜之推敲原创)

肺孔肝都心阴郄,大温小养脾地机。

肾水膀金包门郄,胃梁焦宗胆外知。

阳维阳交阴筑宾,阳跷跗阳阴信起。

3.临床运用:

(1)郄穴有汇聚气血、调理气血的作用。脏腑疾患可在相应的郄穴上出现疼痛和压痛,有

助于诊断;

(2)治疗本经和相应脏腑病证的重要穴位,尤其在治疗急症方面有独特的疗效,如急性胃痛取梁丘,养老治疗急性腰痛,咯血取孔最。

七、下合穴

1.下合穴表

2.下合穴记忆口诀::(颜之推敲原创)

胃经下合三里乡,上下巨虚大小肠。

膀胱委中胆阳陵,三焦下合属委阳。

3.临床运用:

(1)“合治内腑”:与六腑相关的疾患常选用其相应的下合穴治疗,如胃的疾患选足三里,肠痈选上巨虚。

(2)下合穴还可用于诊断,如胆腑疾患常在阳陵泉有明显的压痛。

八、交会穴

临床运用:

治疗本经的疾病,兼治所交会经脉的疾病。如: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肝、肾经又在此交会,所以能治疗足三阴经的病证。大椎是督脉经穴,又与手足三阳经相交会,既可治疗督脉的疾患,又可治疗诸阳经的全身性疾患。另如风池、风门、中脘、申脉、照海、关元、中极等都是主治范围非常广泛的交会穴。

河南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练习题库及答案三审批稿

河南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练习题库及答案三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单选题: 1、新石器时代已产生的外科手术器械为(D)。 A.曲针 B. 小针刀 C. 铍针 D. 砭镰 E. 刀 2、首次记载用竹片夹板固定骨折的是(A)。 A.晋葛洪《肘后救卒方》 B.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 C.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D.《吕氏春秋》 E.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3、新石器时代已出现外伤科名医( E) A.神农 B.黄帝 C.伏羲 D.扁鹊 E.俞跗 4、首次记载髋关节脱臼分为前后脱臼两类的是(B) A.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B. 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C. 宋慈《洗冤集录》 D.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E.王肯堂《证治准绳》 1、有一患者长时间步行引起第2跖骨骨折,问病因是何种外力(D) A、直接暴力 B、间接暴力 C、肌肉强烈收缩 D、持续劳损 E、拼力岔气 2、损伤内因与下列因素关系十分密切(A) A、年龄体质解剖结构 B、直接暴力 C、间接暴力 D肌肉收缩力 E、外感六淫 1、摸诊(触诊)时,往往最先使用的是(A) A、触摸法 B、挤压法 C、叩击法 D、旋转法 E、屈伸法

2、对骨伤科来说,望诊之首要是(D) A、望肿胀 B、望畸形 C、望形态 D、望神色 E、望创口 3、“捻发音”的检查主要用在(D) A、腰肌筋膜炎 B、臀肌筋膜炎 C、腱鞘炎 D、腱周围炎 E、滑膜炎 4、通过膝关节弹响声可以诊断为(D) A、骨折 B、脱位 C、侧副韧带损伤 D、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E、肌腱周围炎 5、紧脉主病(E) A、气滞 B、血瘀 C、骨折 D、胸痛 E、腰痛 6、芤脉主属(C) A、血瘀气滞 B、气虚血瘀 C、出血过多 D、出血过多 E、肾虚腰痛 7、摸肤温时,一般用什么部位测试(C) A、手指指端 B、手掌 C、手背 D、掌根 E、大鱼际 8、常用以鉴别骨折与挫伤的检查法是(A)。 A、挤压法 B、旋转法 C、屈伸法 D、摇晃法 E、触摸法 9、颈部活动正常范围是(B)。 A、前屈60~800 ;后伸35~450 ;左右旋转各60~800 ;左右侧屈各450 。 B、前屈35~450 ;后伸35~450 ;左右旋转各60~800 ;左右侧屈各450 。

趣味针灸记忆(打印版)

趣味针灸记忆 (1)风寒感冒:主穴:列缺合谷风池。山谷被风吹开一条裂缝,令人心寒.谷-合谷,风-风池,裂-列缺,寒-风寒. (2)风热感冒:曲池鱼际大椎合谷.大热天大伙到山谷里的水池洗澡和捉鱼!池-曲池, 鱼-鱼际 ,大-大椎 ,谷-合谷. (3)哮喘:1.实证:主穴:列缺膻中肺俞.因缺席期中考试而成绩作废.缺-列缺,期中-膻中,废-肺俞,试-实证.2.虚证:主穴:肺俞膏盲肾俞气海太渊太溪足三里。三太太虽高龄,体质不虚,每天都神气飞扬.飞-肺俞,高-膏盲,神-肾俞,气-气海,太-太渊,太-太溪, 三-足三里,虚-虚证. (4)泄泻:1.急性泄泻:主穴:天枢中脘温溜足三里三阴交。中秋节那天溜冰回来足足泄了三天三夜.天-天枢,中秋-中脘,溜冰-温溜,足足/三-足三里,三-三阴交.2.慢性泄泻:主穴:天枢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命门.中秋节那天吃了三个大饼后损伤脾胃,泄泻不止,后神志不清,差点没命.天-天枢,中秋-中脘,三个-足三里,脾-脾俞,胃-胃俞,神-肾俞,大饼-大肠俞,命-命门. (5)眩晕:1.肝阳上亢:风池肝俞肾俞行间侠溪.行走江湖,身不由己,谢大侠不杀之恩,在下甘拜下风.风-风池,甘-肝俞/肝阳上亢,身-肾俞,行-行间,大侠-侠溪.2.痰湿中阻:头维内关中脘丰隆解溪.上

头指示快给那个中风的解放军脱水降颅内压.上头-头维,内-内关,中-中脘,风丰隆,解放军-解溪. (6)不寐:主穴:神门神庭三阴交太阳风池.二朗神被三太子打得发羊吊风了.二朗神-神门.神庭 ,三-三阴交,太/羊-太阳,风-风池. (7)头痛:1.肝阳上亢:太阳悬颅百会侠溪行间.太君发羊癫疯了,向汉奸悬赏百万美金捉拿大侠头颅.太君-太阳,悬-悬颅,百-百会,侠-侠溪,奸-行间.2.气血不足:百会气海肾俞肝俞足三里合谷.老头爬三百里山谷仍神色不改,我们已筋皮力尽,上气不接下气,口干燥,肝肠断裂.百-百会 ,气-气海 ,神-肾俞, 肝-肝俞, 三-足三里,谷-合谷.3.淤血阻络:上星头维太阳后顶心俞膈俞.太后渴了,率心腹来割皇上的头取血喝.皇上-上星, 头-头维 ,太-太阳 ,后-后顶 ,心-心俞,割- 膈俞,血-淤血阻络. (8).中风:1.中脏腑闭证:主穴:水沟十宣合谷透劳宫太冲透涌泉.太极张三风到绝情谷取泉水,并宣读圣旨招谷主入宫见陛下.水-水沟 ,宣-十宣 -谷-合谷 ,宫-劳宫,太-太冲 ,泉-涌泉,陛下-闭证.2.中脏腑脱证:关元神阙.(隔姜灸).我军神勇冲过敌人的重重封隔的关卡脱险了.关-关元, 神-神阙,脱-脱证.3.1.中经络:主穴:外关足三里阳陵泉绝骨合谷曲池环跳风市肩隅。太太从三里之外的一个绝情谷里的水池取了一担山泉水,用肩膀挑回来准备到市场卖.外-外

每日背记 针灸歌诀完整版

井荥输原经合歌-五输穴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 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 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 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穴。古人把经气在人体四肢运行的过程比作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结合标本根结理论,将“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的顺序从四肢像肘膝方向排列。“井”穴分布在指、趾末端,为经气所出,像水的源头:“荥”穴分布在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像刚出的泉水微流:“输”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经气渐盛:“经”穴多位于前臂、胫部,如水流变大畅通无阻,经气盛行:“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如江河水流汇入湖海,经气充盛合于脏腑。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十二原穴歌 肺原太渊肾太溪,心包大陵太白脾。 心原神门肝太冲,小肠腕骨焦阳池。 膀胱京骨冲阳胃,大肠合谷胆丘墟。 原穴是脏腑元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为“十二原”。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阴经五脏之原穴,即是五输穴中的输穴,即所谓“阴经以输为原”,“阴经之输并于原”。阳经之原穴则位于五输穴中的输穴之后。 十六郄穴歌 郄义即孔隙,本属气血集。 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别; 胃经是梁丘,脾属地机穴; 心则取阴郄,小肠养老列; 膀胱金门守,肾向水泉施; 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持; 胆郄在外丘,肝经中都是; 阳跷跗阳走,阴跷交信期; 阳维阳交穴,阴维筑宾知。 郄穴:经脉气血深聚之处的腧穴,称为郄穴。大部分在四肢肘膝以下的本经上(只有梁丘在膝上)。郄穴多用来治疗本经循行部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阴经郄穴多用治疗血证,阳经郄穴多用治疗急性痛证。

针灸学记忆

针灸学记忆 背俞穴:从第一颈椎开始:一大二风三肺俞,四厥五心六督俞,膈肝胆俞七九十,脾胃三焦加肾俞,穴从十一开始数,十五气海十六大,十七关元小十八,十九膀胱下中膂,二一椎下白环俞。 五输穴:肺经:井商荥鱼输太渊,经渠尺泽肺经牵。 大肠经:井商荥二输三间,阳溪曲池经合连。 胃经:井穴历兑荥内庭,输陷经解合三里。 脾经:井穴隐白荥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 心经:井冲荥府输神门,经为灵道合少海。 小肠经:井泽荥谷输后溪,经为阳谷合小海。 膀胱经:至阴通谷输束骨,经为昆仑合委中。 肾经:井泉荥谷输太溪,经为复溜合阴谷。 心包经:井冲荥劳输大陵,经穴间使合曲泽。 三焦经:关冲为井荥液门,中渚支沟合天井。 胆经:窍阴为井侠溪荥,临泣阳辅合阳陵。 肝经:大敦行间输太冲,经穴中封合曲泉。 《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原络穴:肺原太渊络列缺,大原合谷络偏历,胃原冲阳络丰隆,脾原太白络公孙; 心原神门络通里,小原腕骨络支正,膀原京骨络飞扬,肾原太溪络大钟; 包原大陵络内关,焦原阳池络外关,胆原丘墟络光明,肝原太冲络蠡沟。 (任络鸠尾督长强,脾之大络为大包)。 郄穴: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痛证,阴经郄穴多治血证。 肺郄孔最大温溜,胃郄梁丘脾地机,心郄阴郄小养老,膀郄金门肾水泉; 包郄郄门焦会宗,胆郄外丘肝中都,阴维筑宾跷交信,阳维阳交跷跗阳。 八会穴: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血会膈腧骨大杼,脉太渊气膻中存。 交经八穴: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募穴:肺募中府大天枢,胃募中脘脾章门,心募巨阙小关元,膀募中级肾京门,包募膻中焦石门,胆募日月肝期门。 下合穴:胃经下合三里乡,上下巨虚大小肠,膀胱下合委中穴,三焦下合属委阳,胆经之合阳陵泉,腑病用之效必彰。

特定穴歌诀速记

特定穴歌诀速记 《五输穴歌》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十二原穴歌》 肺渊包陵心神门,大肠合谷焦阳池,小肠之原腕骨穴,足之三阴三原太,胃原冲阳胆丘墟,膀胱之原京骨取。 《十五络穴歌》 人身络穴一十五,我今逐一从头举,手太阴络为列缺,手少阴络即通里,手厥阴络为内关,手太阳络支正是,

手阳明络偏历当,手少阳络外关位, 足太阳络号飞扬,足阳明络丰隆记, 足少阳络为光明,足太阴络公孙寄, 足少阴络名大钟,足厥阴络蠡沟配, 阳督之络号长强,阴任之络号尾翳, 脾之大络为大包,十五络脉君须记。 《十二背俞穴歌》 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 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 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 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 《十二募穴歌》 天枢大肠肺中府,关元小肠巨阙心, 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月肝期门寻, 脾募章门胃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 心包募穴何处取?胸前膻中觅浅深。 《八脉交会穴》 公孙冲脉胃心胸, 内关阴维下总同。公孙内关胃心胸; 临泣胆经连带脉, 阳维目锐外关逢。临泣外关目锐眦; 后溪督脉内眦颈,

申脉阳跷络亦通。后溪申脉内眦颈; 列缺任脉行肺系, 阴跷照海膈喉咙。列缺照海膈肺喉。 《八会穴歌》 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 血会膈俞骨大杼,气会膻中脉太渊。 《十六郄穴歌》 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列, 胃经是梁丘,脾属地机穴; 心则取阴郄,小肠养老列, 膀胱金门守,肾向水泉施; 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持, 胆郄在外丘,肝经中都是; 阳跷跗阳走,阴跷交信期, 阳维阳交穴,阴维筑宾知。 《下合穴歌》 胃经下合三里乡,上下巨虚大小肠, 膀胱当合委中穴,三焦下合属委阳, 胆经之合阳陵泉,腑病用之效必彰。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资料精选汇总

总结针灸学考试资料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指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经,路径,为直行的主干。络,网络,为经脉所分出的小支。经络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灵枢海论》记载“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头部:手足阳明循行于面额、手足少阳循行于头侧、手足太阳循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躯干:手三阳循行于肩胛部、手三阴从腋下走出、足三阴循行于腹面部、 足三阳行于中、阳明行走于前胸腹、太阳行走于后背、少阳行走于侧面。 胸部:距正中线:肾经;2寸,胃经;4寸,脾经;6寸。 腹部:肾经0、5 寸,胃经,2寸。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距正中督脉线1、5寸,3寸。 1头面部手足三阳皆上头“头为诸阳之会”;手足阳明经前额面部;手足少阳经侧头;手太阳经颊部;足太阳经前额后头。 2躯干部手足三阴经和足阳明经胸腹,从内到外依次为:足少阴肾、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手三阳经肩背;足太阳经腰背;足少阳经侧胸侧腹。 3 上肢部手三阴上肢内侧前肺中包后心;手三阳上肢外侧前大中三后小。 4 下肢部足三阳下肢内侧前胃中胆后膀;足三阴下肢内侧 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相互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相互衔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正经流注次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 正经走向:手阴脏走手;手阳手走头;足阳头走足;足阴足走胸腹 一源三歧:任,督,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任脉行于前正中线,督脉起于后正中线,冲脉并行于肾经。任脉,腹胸颏下正中,总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经气,阴脉之海。督脉,腰背头面正中,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阳脉之海。 任督二脉主治的异同:督脉主治神志病、热病和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任脉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和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两者都可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以及神志病,而任脉没有督脉治疗巅顶痛的作用 冲脉,与足少阴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且与任督足阳明等有联系,涵蓄十二经气血,十二经之海,血海。 十四经: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 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脾之大络共十五条称--(加强表里两经的联系) 《十五络穴歌》 手三阴经列内通,手三阳经偏外支;足三阴经公蠡大,足三阳经丰光飞。任督二脉鸠尾长,脾之大络在大包。 十二经别作用:加强十二经脉内外联系。 六合: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别会合成六组,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阳经经脉。 标本:主要指经脉腧穴分布的上下对应关系。 根结: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 气街:是经气聚集通行的共同通路。 四海:即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脑、冲脉、膻中、胃)。髓海、脑;气海、膻中;水谷之海、胃;十二经之海、冲脉;

针灸总结趣味记忆(材料相关)

一,十二原穴(自编) 心神脾白胃冲阳,肝冲肾溪肺太渊。 胆墟包陵焦阳池,膀京大合小肠腕。 注:(肺—太渊,大肠—合谷,心—神门,小肠—腕骨,脾—太白,胃—冲阳,心包—大陵,三焦—阳池,肝—太冲,胆—丘墟,肾—太溪,膀胱—京骨) ---------------------------------------二,十五络穴(自编) 络穴共有十五种,肺缺膀飞心里通。 任鸠督长脾大包,包内焦外脾孙公。 大偏小正胃丰隆,肝蠡胆光肾大钟。 注:(肺—列缺,膀胱—飞扬,心—通里,任脉—鸠尾,督脉—长强,脾之大—大包,心包—内关,三焦—外关,脾—公孙,大肠—偏历,小肠—支正,胃—丰隆,肝—蠡沟,胆—光明,肾—大钟) -------------------------------- 三,八会穴(自编) 气会膻中血膈俞,脏会章门骨大杼。 筋会阳陵脉太渊,腑会中脘髓绝骨。 -------------------------------------- 四,八脉交会穴(改写) 公孙冲脉胃心胸,(脾—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心包—内关—阴维—同上) 后溪督脉内眦颈,(小肠—后溪—督脉—目内眦,项,耳,肩胛) 申脉阳跷络亦通。(膀胱—申脉—阳跷—同上)临泣胆经连带脉,(胆—足临泣—带脉—目外眦,颊,项,耳后) 阳维外眦外关逢。(三焦—外关—阳维—同上)列缺任脉连肺系,(肺—列缺—任脉—胸,肺,膈,喉咙) 阴跷照海膈喉咙。(肾—照海—阴跷—同上)--------------------------------------- 五,十六郄穴(自编) 大肠温溜肺孔最,三焦会宗包郄门。 小肠养老心阴郄,肾郄水泉膀金门。 胃郄梁丘脾地机,维阳阳交阴筑宾。 胆郄外丘肝中都,跷阳跗阳阴交信。 ---------------------------- 六,五输穴(自编)【十二经按流注次序编写,穴位按井,荥,输,经,合顺序遍写】 肺经少商鱼际先,太渊经渠尺泽牵。大肠商阳和二间,三间阳溪曲池见。 胃经厉兑内庭闲,陷谷解溪三里连。 脾经隐白大都坚,太白商丘阴陵建。 心经少冲少府前 ,神门灵道少海联。 小肠少泽前谷尖,后溪阳谷小海迁。 膀胱至阴通谷便,束骨昆仑委中点。 肾经涌泉然谷浅,太溪复溜阴谷陷。 心包中冲劳宫殿,大陵间使曲泽恋。 三焦关冲液门面,中渚支沟天井现。 胆经窍阴侠溪边,临泣阳辅阳陵辨。 肝经大敦与行间,太冲中封曲泉遣。 --------------------------- 七,十二募穴(自编) 肺募中府脾章门,大肠天枢焦石门。 心募巨阙包膻中,小肠关元肝期门, 胃募中脘胆日月,膀胱中极肾京门。 ------------------------------ 巧记针灸病证主配穴运用(颜之推敲原创) 1,外感头痛:(督脉、手太阴、足少阳) 百风太烈,(头外痛)。百风太列。(百会,风池,太阳,列缺) (1)阳明:庭堂合住。庭堂合竹。(内庭,印堂,合谷,攒竹) (2)少阳:率临外关。(率谷,足临泣,外关) (3)太阳:身后天柱。申后天柱。(申脉,后溪,天柱) (4)厥阴:内匆匆。内冲聪。(内关,太冲,四神聪) (5)风寒:风门 (6)风热:大曲。(大椎,曲池) (7)风湿:阴陵泉 2,内伤头痛:(督脉、足阳明、足少阳。)【实证】百风微,(头内痛)。百风维。(百会,风池,头维) (1)肝阳:太太吓。太太侠。(太冲,太溪,侠溪) (2)痰浊:阴阳奉。阴阳丰。(阴陵泉,太阳,丰隆) (3)血瘀:膈内血。割内血。(膈俞,内关,血海) 【虚证】百风足。(百会,风池,足三里) (1)血虚:肝脾交。(肝俞,脾俞,三阴交)(2)肾虚:肾太悬。(肾俞,太溪,悬钟)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九版《针灸学》必背

一、经脉循行原文 手太阴肺经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 足阳明胃经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夹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口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夹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足太阴脾经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夹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手少阴心经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夹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9 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足太阳膀胱经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夹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夹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足少阴肾经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完整版)针灸学速记歌诀

(四)八脉交会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外关阳维目锐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照海阴跷膈喉咙。(五)八会穴歌: 脏会章门腑中脘,筋会阳陵髓绝骨,骨会大杼脉太渊,血会膈俞气膻中

第四部分经络腧穴各论 一、手太阴肺经【歌诀】 LU十一是肺经,起于中府少商停。胸肺疾患咳嗽喘,咳血发热咽喉痛。 (1)中府(2)云门(3)天府(4)侠白(5)尺泽(6)孔最(7)列缺(8)经渠(9)太渊(10)鱼际(11)少商 手太阴肺经(LU)【歌诀】 中府云门下一寸,云门锁骨下窝寻,二穴相差隔一肋,距胸中线六寸平。 天府腋下三寸取,侠白府下一寸擒,尺泽肘中肌腱外,孔最腕上七寸凭。 列缺交叉食指尽,经渠一寸突脉中,太渊掌后横纹跳,鱼际大鱼骨边中。 少商拇指根外角,经穴十一左右同。 二、手阳明大肠经(LI)【歌诀】 LI二十手大肠,起于商阳止迎香,头面眼鼻口齿喉,皮肤身热与胃肠。 1、商阳 2、二间 3、三间 4、合谷 5、阳溪 6、偏历 7、温溜 8、下廉 9、上廉10、手三里11、曲池12、肘髎13、手五里14、臂臑15、肩髃16、巨骨17、天鼎18、扶突19、口和髎20、迎香 手阳明大肠经(LI)【歌诀】 商阳食指外侧取,二间握拳节前方,三间握拳节后取,合谷虎口歧骨当, 阳溪腕上两筋陷,偏历腕上三寸良,温溜腕后上五寸,池前四寸下廉乡, 池下三寸上廉穴,三里池下二寸长,曲池尺泽髁中央,肘髎肱骨外廉旁, 池上三寸寻五里,臂臑三角肌下方,肩髃肩峰举臂起,巨骨肩尖骨陷当, 天鼎扶下一寸取,扶突肌中结喉旁,禾髎孔外平水沟,鼻旁唇沟取迎香。 三、足阳明胃经(ST)【歌诀】 ST四五是胃经,起于承泣厉兑停,胃肠血病与神志,头面热病皮肤病。 1、承泣 2、四白 3、巨髎 4、地仓 5、大迎 6、颊车 7、下关 8、头维 9、人迎10、水突11、气舍12、缺盆13、气户14、库房15、屋翳16、膺窗17、乳中18、乳根19、不容20、承满21、梁门22、关门23、太乙24、滑肉门25、天枢(大肠募)26、外陵27、大巨28、水道29、归来30、气冲31、髀关32、伏兔33、阴市34、梁丘35、犊鼻36、足三里(合)37、上巨虚(大肠下合)38、条口39、下巨虚(小肠下合)40、丰隆(络)41、解溪(经)42、冲阳(原)43、陷谷(输)44、内庭(荥)45、历兑(井)承泣下眶边缘上,四白穴在眶下孔,巨髎鼻旁直瞳子,地仓吻旁四分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考点精要

经络输穴学总结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到,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1、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别部。 2、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3、十二经脉的命名是由三部分组成:手足、阴阳、脏腑。一阴一阳演化为三阴三阳,以区分阴阳气的盛衰与多少:阴气中太阴最盛,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中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 4、十二经脉着,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5、膀胱一线1.5寸,膀胱二线3寸。 6、阴经为里,属于脏,阳经为表,属于腑。十二经脉间存在着表里相连的关系。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7、阴经与阳经在四肢部位交接,阳经与阳经在头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腹部交接。 肺经与大肠经食指;心经与小肠经小指;心包经与三焦经无名指; 胃经与脾经足大趾内侧;膀胱经与肾经足小趾; 8、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阳蹻脉、阴阳维脉。 作用为统率联络经络、调节气血盛衰。 9、任脉督脉冲脉同起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异行,成为“一源三歧”。 10、十二经别,又称为“别行之正经”。一般从四肢肘膝关节上下的正经分出,分布于胸腹腔和头部其间有“离、合、出、入”的特点——离,即从十二经脉分出;入,即进入胸腹腔;合,即与表里经同行;出,即在头项部出来。手足三阴三阳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组成六对,称为“六合”。 11、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再加去躯干前的任脉络、躯干后的督脉络及躯干侧的脾之大

针灸巧记

针灸学重点笔记(个人总结) 经络: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 经络系统: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临床的刺激点。 一夫法:又称横指同身寸。是以食、中、环、小指四指相并,以中指中节近端横纹为标准,四指横度为3寸量取穴位的方法. 得气:进行针刺时,患者所产生的酸、麻、重、胀、疼痛或触电样反应等针感以及医者刺手手下的沉紧等感觉。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太阴,少阴,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顺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交胆肝续。 奇经八脉的功能: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冲脉与任、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带脉约束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阴阳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分别主管一身之表里;阴阳跷脉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 四海:髓海,脑(百会,风府);血海冲脉(大杼,上下巨虚);气海膻中(大椎,人迎);水谷之海胃(气冲,足三里)。 腧穴的主治特点:1近治作用,睛明治眼疾;2.远治作用,合谷治本经所过出头面疾病;3特殊作用,大椎退热。 募穴:位于胸腹部,为脏腑之气结聚之处的特定穴。 阴经郄穴多治血证,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 十二经原\络穴:胆经——丘墟、光明;肝经——太冲、蠡沟;小肠经——腕谷、支正;心经——神门、通里;胃经——冲阳、丰隆;脾经——太白、公孙;大肠经——合谷、偏历;肺经——太渊、列缺;膀胱经——京骨、飞扬;肾经——太溪、大钟;三焦经——阳池、外关;心包络——大陵、内关。 五腧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特定穴:分成“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等。 第一部分 1、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内经》 3、又称《针经》的是:《灵枢》 4、针灸第一次总结:《内经》;第二次总结:《针灸甲乙经》;第三次总结:《针灸大成》 5、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是:《针灸甲乙经》 6、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唐代孙思邈绘制的“明堂三人图” 7、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静脉并称十四经:元代滑寿编撰的《十四经发挥》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复习笔记:经络系统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复习笔记:经络系统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所组成。经络在内能连属于脏腑,在外则连属于筋肉、皮肤。其络属如下:经络系统包括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所组成;经脉包括正经十二(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 正经十二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 手三阴经包括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经包括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阴经包括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 足三阳经包括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分布规律是:凡属六脏(心、肝、脾、肺、肾、和心包)的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内侧的为手三阴经,分布于下肢内侧的为足三阴经。凡属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的阳经,多循行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腰背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外侧的为手三阳经,分布于下肢外侧的为足三阳经。 手足三阳经的排列顺序是:阳明在前,少阳居中,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的排列顺序是:太阳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汇,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汇,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 什么是腧穴?腧穴的作用? 穴位又称腧穴,是经气出入人体的门户,是人体脏腑、经络的活动机能聚集于体表的一些特殊部位,也就是常说的联系内脏于体表的桥梁。如合谷、内关、足三里等穴位。通过对这些穴位进行针灸、按摩等,可以调整人体机能,起到保健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我们常说的三个穴位指按摩合谷、内关和足三里这三个极有代表性的穴位。其中合谷穴管头面和上肢,内关穴管胸腔,足三里穴管下肢、全身以及五脏六腑,对它们的按摩可以使全身气血通畅,为祛病健身打下重要的基础。 合谷穴——手阳明大肠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在第二掌骨的中点,桡侧边缘处。“面口合谷收”。所以经常按摩合谷穴除了对大肠经循行之处的组织器官的不适与疾病有一定作用外,还对头痛发热、口腔疾病、面瘫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内关穴——手厥阴心包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腕横纹上三横指两条明显的肌腱之间。“心包取内关”。经常按摩内关穴可以治疗

针灸穴位歌诀

十二经脉起止穴 肺起中府止少商,大肠商阳止迎香,胃起承泣终厉兑,脾起隐白大包乡,心起极泉少冲止,小肠少泽止听宫,膀胱睛明止至阴,肾起涌泉俞府终,包络天池中冲止,三焦关冲止竹空,胆瞳子止窍阴,肝起大敦止期门、 特定穴10类,属十四经穴,有特殊性能与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 1.五输穴(共60 为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腧穴,分别为井荥输经合) 《井荥俞原经合穴歌》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之上阴陵泉。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经宜。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大敦行间太冲瞧,中封曲泉属于肝。 2.原穴(共12,为脏腑原气输注,经过与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十二原穴”) 《原穴穴名》 大肠合谷肺太渊,胃原冲阳太白脾,小肠腕骨心神门,膀胱京骨肾太溪, 心包大陵焦阳池,肝经太冲胆丘墟。 (注:阴经的原穴就就是五输穴中的输穴,即阴经“以输为原”。) 穴有十二原,都在四肢中,胆原丘墟穴,肝原号太冲,小肠原腕骨,脾经太白容,心原神门过,胃经冲阳通,膀胱原京骨,肺经太渊逢,大肠原合谷,肾原太溪从,三焦阳池伴,心包大龄同。 3、络穴(又称“十五络”,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穴。十二经脉络穴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十五络穴歌》 列缺偏历肺大肠,通里支正心小乡;心包内关三焦外,公孙丰隆脾胃详; 胆络光明肝蠡沟,大钟肾络膀飞扬;脾之大络名大包,督脉长强任鸠尾。 4郗穴(16个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中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除胃经的梁丘,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十六郄穴歌》(郗为孔隙气血居) 肺郄孔最大温溜,脾郄地机胃梁丘,心郄阴郄小养老,胆郄外丘肝中都, 心包郄门焦会宗,膀胱金门肾水泉,阳维阳交阴筑宾,阳跷附阳阴交信。 孔最温溜肺大肠,水泉金门肾膀胱,中都外丘肝与胆,阴郗养老心小肠, 郗门会宗心包焦,地机梁丘脾胃藏,交信跗阳阴阳蹻,筑宾阳交维阴阳。 5背俞穴(六脏六腑各一,共12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 《十二经背俞穴歌》 胸三肺俞四厥阴,心五肝九胆十临, (胸三四五九十椎,肺厥心肝胆俞随;) 十一脾俞十二胃,腰一三焦腰二肾, 腰四骶一大小肠,膀胱骶二椎外寻。 6、、募穴(六脏六腑各一共12 脏腑之气输注于胸腹部的腧穴) 《十二募穴歌》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1.取头、面、胸、腹部腧穴最适宜选用 A.仰卧位 B.伏卧位 C.侧卧位 D.伏俯坐位 E.侧伏坐位 1 A 2.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最适宜选用 A.仰卧位 B.侧卧位 C.仰靠坐位 D.俯伏坐位 E.侧伏坐位 2 D 3.针刺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最适宜选用的进针方法 A.指切进针法 B.夹持进针法

C.舒张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E.以上都不是 3 C 4.针刺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最适宜采用的进针方法 A.指切进针法 B.夹持进针法 C.舒张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E.以上均可以 4 D 5.针刺胸椎、腰椎棘突下穴位 A.平刺 B.直刺 C.斜刺 D.向上斜刺 E.向下斜刺 5

D 6.在四肢上,治痰效果最好的是 A.足三里 B.丰隆 C.曲池 D.手三里 E.承山 6 B 7.下列哪种方法不是进针手法 A.单手进针法 B.夹持进针法 C.提捏进针法 D.舒张进针法 E.飞针 7 E 8.下列何穴不宜施灸 A.命门 B.足三里

C.脾俞 D.睛明 E.关元 8 D 9.容易断针的部位是 A.针尖 B.针身 C.针根 D.针柄 E.针尾 9 C 10.下列哪种疾病在针刺治疗时,适宜增加留针时间 A.外感发热 B.急性周围性面瘫 C.目赤肿痛 D.三叉神经痛 E.风疹 10

D 11.灸法具有哪些治疗作用 A.温通经络、行气活血 B.祛湿逐寒、消肿散结 C.回阳救逆 D.防病保健 E.以上均有 11 E 12.治疗因感受寒邪而致的呕吐、腹痛、腹泻,常选用 A.隔姜灸 B.隔蒜灸 C.隔盐灸 D.隔附子饼灸 E.癜痕灸 12 A 13.被蝎、蜂蛰伤后,宜选用 A.艾炷灸 B.隔盐灸

原创之针灸穴位趣味记忆

大肠经: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曲池肩髃迎香 井荥输原经络郄合 大山羊二只,三只,在合谷阳溪边温和溜走,去吃草时见鱼饮香 三焦经: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天井肩髎翳风角孙丝竹空 井荥输原络阳维经郄合 山郊野外,广阔草丛有头野猛棕猪,样子外观像只狗,约会中突然惊天泣地尖嘹,因为它见一股异风,王之脚吮湿足控,被吓尿了 小肠经: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天宗颧髎听宫 井荥输督原经郄络合 小少爷选择前古未有的猴戏,顽固跋扈家中东西遭殃不顾,杨老村支书政干部溺爱小孩,添忠犬料理厅中贡品 心经:少冲少府神门阴郄通里灵道少海 井荥输原郄络经合 火烧冲,烧府中神门,因戏童戾放火,临到此时只剩烧骇 心包经:中冲劳宫大陵内关间使郄门曲泽 井荥输络经郄合 欣宝忠宠老公达令,内观感情坚实,喜萌娶着 肺经: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列缺孔最尺泽中府 井荥输原经络任郄合 金少商,买鱼被宰,喊太冤,经问询,罗列剩余之钱,恐被斥责by家中妇 胃经:历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丰隆条口上巨虚足三里犊鼻梁丘天枢 井荥输原经络合稀 梁门下关头维颊车地仓承泣 魏家丁列队于内厅,现雇几人重阳节加重把守,待听解析,话说蜂龙乃一条草寇,上巨墟,住三里,毒毙梁丘。 天暑,梁门人下关偷了魏家车,以弟惨死为由乘机偷车,注意勿再失车 胆经:足窍阴侠溪足临泣丘墟悬钟阳辅光明外丘阳陵泉风市环跳 井荥输带原经络郄合 日月肩井风池头临泣率谷瞳子髎 挡朱巧英下溪助灵气,邱旭悬在半空,扬起手中斧头,贯下要我命,只能用我的阳陵泉,封死其路,用金刚环条困住其身,日月监禁风池,投灵气率蛊童子燎 膀胱经:至阴足通谷束骨京骨金门申脉昆仑飞扬承山秩边志室委中 井荥输原郄阳跷经络合 次髎膀胱俞大肠俞肾俞胃俞脾俞胆俞肝俞膈俞心俞肺俞风门天柱攒竹睛明庞广至阴险,在足通谷,赎金门深埋昆仑飞阳,陈煽动义变志士卫忠之情,揭竿炽燎 庞广大声谓“彼胆敢割我心爱之贵妃,快封门今天注定战诸位,送尔等进冥界” 肾经: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阴谷盲俞 井荥输原络郄阴跷经合 水涌泉,然成谷,成大溪,大众从中取水泉,最终造海,伏流于中之阴谷慢速沉淀 肝经: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曲泉章门期门 井荥输经络郄合 敢拿大盾,行于山间,泰然冲阵,砥柱中锋,杀敌人于犁沟之中,直逼中心首都,上取钱掌门妻们之命 脾经: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大包 井荥输络冲经郄合 霹雳隐白为我军大都督,今太白,公孙于商丘三英交战,大都督使其地技?阴凌拳血海大爆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对者打“T”,错者打“F”) 1、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石针石针刺的原始工具。() 2、从“针灸”两字的先后顺序可推知,针法的出现早于灸法。() 3、我国针灸传入朝鲜、日本等国的时间是在公元8世纪。() 4、针灸开始传入欧洲的时间是公元16世纪末17世纪初。() 5、《灵枢》较完整地论述了经络腧穴理论、刺灸方法和临床治疗等,对针灸医学作了比较系统的总结。() 6、“足臂十一脉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经络、腧穴等,反映了针灸学的早期面貌。() 7、八会穴是由《内经》首先提出的。() 8、《针灸甲乙经》石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 9、对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是经络学说形成的依据之一。() 10、经络学说的产生是建立在古代医家对人体解剖和生理研究的基础上。() 二、单项选择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 A.《灵枢》 B.《难经》 C.《针灸甲乙经》 D.《针灸大成》 E.《足臂十一脉灸经》 2、最早绘制彩色针灸图的医家是() A.皇甫谧 B.孙思邈 C.王惟一 D.王焘 E.杨继洲 3、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

A.孙思邈 B.杨继洲 C.王执中 D.王惟一 E.滑伯仁 4、《针灸甲乙经》发展确定了多少个腧穴() A.345 B.453 C. 354 D. 361 E.349 5、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历代诸家学说和实践经验总结而成的针灸专著是() A.《医宗金鉴·刺灸心法》 B.《针灸甲乙经》 C.《针灸大成》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6、最早提出总结十四经脉的著作是() A.《十四经发挥》 B.《黄帝内经》 C.《针灸甲乙经》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7、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帛书》 D.《灵枢》

十二经脉原文和特定穴歌诀-本学期必背内容

《灵枢·经脉》十二经脉原文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穴位面试

1、尺泽 定位: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操作:直刺0、8~1、2 寸,或点刺出血 2、孔最 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7 寸,与太渊连线上 操作:直刺0、5~1 寸 3、列缺 定位: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 寸,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操作:直刺0、5~0、8 寸,多采用提捏进针法 4、鱼际 定位:在手外侧,第 1 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操作:直刺0、5~0、8 寸,治小儿疳积可用割治法 5、少商 定位: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 寸 操作:浅刺0、1 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6、商阳 定位: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 寸 操作:浅刺0、1 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7、合谷 定位:在手背第1、2 掌骨间,当第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操作:直刺0、5~1 寸,针刺时手呈半握拳状 8、手三里 定位: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 寸处操作:直刺0、8~1、2 寸 9、曲池 定位:屈肘成直角,在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凹陷处 操作:直刺0、5~1 寸 10、肩髃 定位: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约三角肌上部中央 操作:直刺0、8~1、5 寸,肩周炎宜向肩关节直刺,上肢不遂宜向三角肌方向斜刺11、迎香 定位: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操 作:略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 寸 12、地仓 定位:在面部,口角旁0、4 寸,上直对瞳孔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 寸,透颊车宜提捏进针法 13、下关 定位: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 宜闭口 取穴 操作:直刺:针尖略向下刺入0、5~1 寸 斜刺:针尖向后刺1~1、2 寸 14、头维 定位:当额角发际上0、5 寸,头正中线旁开4、5 寸操作:向后平刺0、5~1 寸 15、天枢 定位: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 2 寸操 作:直刺1~1、5 寸 16、梁丘 定位:髌底上2 寸,股外侧肌与股直肌肌腱之间 操作:直刺1~1、2 寸 17、犊鼻 定位:屈膝,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中操 作:向后内方斜刺0、5~1 寸 18、足三里 定位:犊鼻穴下3 寸,胫骨前嵴外1 横指处操 作:直刺1~2 寸 19、条口 定位:犊鼻穴下8 寸 操作:巨刺法:条口透承山,行运动针法 20、丰隆 定位:条口穴外1 寸,胫骨前嵴外2 横指(中指)处操作:直刺0、8~1、2 寸 21、内庭 定位:在足背,第2、3 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操作:直刺0、5~0、8 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