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口腔执业医师复习重点~口腔解剖生理学3

口腔执业医师复习重点~口腔解剖生理学3

口腔执业医师复习重点~口腔解剖生理学3
口腔执业医师复习重点~口腔解剖生理学3

第三单元口腔颌面颈部解剖

考什么?

最重点是什么?

三叉神经的分支及分布

最难点是什么?

颌面部局部解剖

第一节骨

(一)上颌骨的解剖特点及其生理意义

上颌骨位于颜面中部,左右各一,相互对称。与邻骨连接,参与眶底、口腔顶部、鼻腔底部和侧壁、颞下窝和翼腭窝、翼上颌裂及眶下裂的构成。

1.外形上颌骨形态不规则,可分为一体四突。

(1)上颌体:前外面有眶下孔、尖牙窝,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方约0.5cm处,眶下孔向后、上、外方通入眶下管;后面(颞下面)有颧牙槽嵴、牙槽孔和上颌结节;上面(眶面)有眶下管;内面(鼻面)参与鼻腔外侧壁的构成,有上颌窦裂孔、向前下方的沟与蝶骨翼突和腭骨垂直部相接构成翼腭管。

(2)额突:与额骨、鼻骨和泪骨相接,并参与泪沟的构成。

(3)颧突:与颧骨相接。.

(4)腭突:与对侧腭突在中线相接,构成硬腭。

(5)牙槽突(牙槽骨)两侧上颌牙槽突在中线相接,形成牙槽骨弓。

2.牙槽骨解剖名词

(1)牙槽骨:系上下颌骨包绕牙根周围的突起部分。

(2)牙槽窝:为牙槽骨容纳牙根的部分。牙槽窝的形态、大小与所容纳的牙根相适应。

(3)牙槽嵴:牙槽窝的游离缘。

(4)牙槽间隔:两牙之间的牙槽骨。

(5)牙根间隔:多根牙各牙根之间的牙槽骨。

3.上颌窦与牙根尖的关系上颌窦位于上颌骨内,上颌窦的底壁由前向后盖过上颌第二前磨牙到上颌第三磨牙的根尖,与上述牙根尖之间隔以较薄的骨质,甚至无骨质而仅覆以黏膜。其中以上颌第一磨牙根尖距上颌窦底壁最近,上颌第二磨牙次之,第二前磨牙与第三磨牙再次之。

4.上颌骨的支柱结构上颌骨与咀嚼功能关系密切,在承受咀嚼压力明显的部位,骨质比较厚,形成了对支柱,均下起上颌骨牙槽突,上达颅底。

(1)尖牙支柱(鼻额支柱):主要承受尖牙区的咀嚼压力,起于上颌尖牙区的牙槽突,上行经眶内缘至额骨。

(2)颧突支柱:主要承受第一磨牙区的咀嚼压力,起于上颌第一磨牙区的牙槽突,沿颧牙槽嵴上行达颧骨后分为两支:一支经眶外缘至额骨,另一支经颧弓至颅底。

(3)翼突支柱:主要承受磨牙区的咀嚼压力,由蝶骨翼突构成,翼突与上颌骨牙槽突的后端连接,将咀嚼压力传导至颅底。

(二)下颌骨的解剖特点及其生理意义

下颌骨是颌面部骨中唯一能活动的骨。

1.解剖标志下颌骨分为水平部和垂直部。水平部称为下颌体,垂直部称为下颌支

(1)下颌体:外侧面中线处有正中联合;正中联合两旁有左右各一的颏结节;从颏结节向后上延至下颌支前缘的骨嵴,称为外斜线,有降下唇肌及降口角肌附着;在外斜线上方,下颌第二前磨牙的下方或第一、第二前磨牙之间的下方,下颌体上、下缘之间略偏上处有颏孔。其内侧面近中线处有两对突起,上颏棘和下颏棘;自下颏棘斜向后上与外斜线相应的骨嵴称为内斜线(下颌舌骨线);内斜线上方,颏棘两侧有舌下腺窝;内斜线下方,近下颌体下缘有下颌下腺窝和二腹肌窝。

下颌前牙唇侧牙槽窝骨板比舌侧薄,前磨牙区颊舌侧骨板厚度相近,磨牙区颊侧骨板厚于舌侧。

(2)下颌支:又称下颌升支,其上端有喙突和髁突(关节突),喙突上有颞肌和咬肌附丽,髁突颈部下方有翼外肌下头附着;两突之间有下颌切迹(乙状切迹)。

其内侧面中央略偏后上方有下颌孔;孔的前方有下颌小舌,为蝶下颌韧带附着处;孔的后上方有下颌神经沟,下牙槽神经、血管通过此沟进入下颌孔;下颌孔向前下方通入下颌管。下颌支后缘与下颌体下缘相连接处称下颌角,下颌角的内面有翼肌粗隆,外面有咬肌粗隆,为相应咀嚼肌附着处。

2.薄弱部位下颌骨是颌面诸骨中体积最大、面积最广、位置最突出者,在结构上存在易发生骨折的薄弱部位:

(1)正中联合:位置最突出,亦是胚胎发育时两侧下颌突的连接处。

(2)颏孔区:此处有颏孔,又有下颌前磨牙牙槽窝。

(3)下颌角:为下颌骨的转折处,骨质较薄,且有下颌第三磨牙牙槽窝位于其间。

(4)髁突颈部:此处较细小,其上下均较为粗大。

第二节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由五部分组成,即下颌骨髁突、颞骨关节面、关节盘、关节囊和关节韧带。

(一)颞下颌关节组成及结构特点

1.下颌骨髁突呈椭圆形,内外径长,前后径短。侧面观,有一横嵴将髁突顶部分为前后两个斜面。前斜面小,为功能面,是关节的负重区;后斜面较大。髁突外侧端有一粗糙面是关节盘和关节韧带的附着处。

髁突颈部较细,其前方有关节翼肌窝,为翼外肌附着处。

2.颞骨关节面位于颞骨鳞部的关节面包括关节窝和关节结节。

(1)关节窝:前界为关节结节嵴;外界为颧弓的后续部分;内后界止于岩鳞裂和鼓鳞裂(亦称鳞鼓裂),隔骨板与外耳道和中耳相邻。关节窝内侧为蝶骨嵴。关节窝顶与颅中窝之间仅有薄骨板相隔。

(2)关节结节:位于颧弓根部,侧面观是一个突起。关节结节有两个斜面,前斜面是颞下窝的延长,斜度较小;后斜面是功能面,是关节的负重区。

颞下颌关节的功能区是髁突的前斜面和关节结节的后斜面,而不是髁突顶部和关节窝顶部。

3.关节盘位于关节窝、关节结节和髁突之间,呈椭圆形,内外径大于前后径。关节盘从前到后分为五部:

(1)前带:较厚,约2mm,主要由前后方向排列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组成。

(2)前伸部:位于前带前方,由上、下两部组成,即颞前附着和下颌前附着。两个附着之间有翼外肌上头的肌腱。

(3)中间带:最薄,位置介于关节结节后斜面和髁突前斜面之间,有滑膜覆盖,为关节的负重区,亦是关节盘穿孔的好发部位。

(4)后带:最厚,位置介于髁突横嵴和关节窝顶之间。有滑膜覆盖,无血管及神经成分。

(5)双板区: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止于鼓鳞裂和岩鳞裂,即颞后附着;下层止于髁突后斜面的后端,即下颌后附着。两层之间为疏松结缔组织。

关节盘在解剖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特点:

(1)使上下关节面吻合:由于关节窝明显大于髁突,有关节盘介于关节窝、关节结节有髁突之间,形成盘颞关节(滑动关节)和盘一颌关节(铰链关节),使上下关节面吻合,便于运动。

(2)改变颞下颌关节运动的轴向:髁突的横轴对颅骨的额平面呈20°~35°角倾斜,关节结节亦如此。正常开口时,由于关节盘介于髁突和颞骨关节面之间,关节盘要承受侧方移位力,翼外肌上头收缩.可防止关节盘的侧方移位。因此关节盘和翼外肌对改变颞下颌关节运动的轴向具有重要作用。

(3)吸收拉力和压力:在下颌运动时,关节盘受到压力和拉力,关节盘外层的致密纤维网可以维护其形态,上下层的波浪形胶原纤维能吸收咀嚼压力。

(4)保持关节盘与髁突平衡:关节盘双板区上粗大的弹力纤维与关节盘前方附着的翼外肌上头,为一对保持关节盘和髁突在静态和动态中的平衡结构。

(5)营养、润滑和感觉功能:关节盘上、下面的滑膜及双板区的血管,能产生滑液,提供关节盘及关节纤维软骨的营养和润滑。

4.关节囊上前方附着于关节结节顶部的前方;上后方附着于鼓鳞裂;前内方与翼外肌上头融合;外侧附着于颧弓、关节窝的边缘和关书后结节;内侧止于蝶骨嵴;下方止于髁突颈部。除内、外侧直接附着于髁突以外,关节盘四周均与关节囊相连,因此将颞下颌关节间隙分为两个互不相通的上、下腔,上腔大而下腔小。关节腔内衬以滑膜。

5.关节韧带每侧三条,即颞下颌韧带、茎突下颌韧带和蝶下颌韧带。

(1)颞下颌韧带:起于颧弓和上颌结节,止于髁突颈部外侧和后缘。

(2)茎突下颌韧带:起于茎突,止于下颌角和下颌支后缘。

(3)蝶下颌韧带:起于蝶骨角棘,止于下颌小舌。

(二)颞下颌关节的运动形式及功能意义

下颌运动通常归纳为开闭颌运动,前后运动及侧方运动三种基本形式,通过颞下颌关节的转动和滑动来实现。

1.两侧髁突同时转动

(1)两侧髁突在关节窝同时转动:从下颌后退接触位作小开口运动,开口度约2cm,两侧髁突仅作转动,运动轴心在髁突,关节盘基本不动,活动发生在关节下腔。闭口则作相反运动。

(2)两侧髁突在关节结节下方或前下方转动:最大开口时,髁突在关节结节下方或前下方转动,活动发生在关节下腔,运动轴心在髁突。

2.两侧髁突同时转动和滑动

(1)两侧髁突在大开口运动时沿冠状轴同时转动和滑动:大开口时(开口度大于2cm以上),颞下颌关节的上腔发生滑动,运动轴心在下颌孔附近,下腔发生髁突转动,运动轴心在髁突的横嵴。

(2)两侧髁突在下颌前后运动时同时转动和滑动:下颌前伸运动主要是关节上腔的滑动运动,也有关节下腔髁突的转动。

3.一侧髁突转动另一侧髁突滑动.

(1)下颌侧方运动时,非工作侧髁突向前下内滑动,工作侧髁突沿髁突-下颌支后缘的垂直轴转动。

(2)当后牙咬碎大块硬食物的过程中,工作侧髁突为自上向下滑动,而非工作侧髁突沿矢状轴转动。

第三节咀嚼肌的起、止点和作用

咀嚼肌是运动下颌的主要肌肉。主要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受三叉神经下颌支支配。广义的咀嚼肌还包括舌骨上肌群。

(一)咬肌

浅层起于上颌骨颧突、颧弓下缘前2/3,向下后方走行,止于下颌角和下颌支外面的下半部;中层起于颧弓前2/3的深面及后1/3的下缘,止于下颌支的中分;深层起于颧弓深面,止于下颌支的上部和喙突。功能:上提下颌骨并使下颌骨微向前伸,也参与下颌侧方运动。

(二)颞肌

起于颞窝及颞深筋膜的深面,通过颧弓深面,止于喙突及下颌支前缘直至第三磨牙远中。功能:上提下颌骨,也参与侧方运动。

(三)翼内肌

翼内肌有深、浅两头,深头起于翼外板的内侧面和腭骨锥突;浅头起于腭骨锥突和上颌结节,与咬肌纤维方向相似,止于下颌角内侧面及翼肌粗隆。功能:上提下颌骨。亦参与下颌前伸和侧方运动。

(四)翼外肌

翼外肌有上、下两头,上头起于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和颞下嵴;下头起于翼外板的外侧面,向后外方走行,止于髁突颈部的关节翼肌窝、关节囊和关节盘。功能:使下颌骨向前并降下颌骨。

(五)舌骨上肌群

1.二腹肌位于下颌骨下方,有前、后两腹和中间腱。后腹起自颞骨乳突切迹,向前下外止于中间腱。前腹起自下颌骨二腹肌窝向后下止于中间腱。

2.下颌舌骨肌起自下颌舌骨线,向后内,在中线处与对侧同名肌相互汇合,构成肌性口底,其最后部纤维止于舌骨体的前面。

3.颏舌骨肌位于舌的下方和下颌舌骨肌上方,中线的两侧,起自颏棘,向后止于舌骨体上部。

4.茎突舌骨肌位于二腹肌后腹的上方,起自茎突,止于舌骨体和舌骨大角连接处。

舌骨上肌群的主要作用:降下颌作用。

第四节血管

(一)颈内、外动脉的主要分支与分布

面颈部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于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在约平甲状软骨上缘处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左右颈总动脉的长度及起始部位均不同,左侧颈总动脉较长,直接起自主动脉弓;右侧颈总动脉较短,起自无名动脉。颈内动脉入颅前无分支,而颈外动脉有数个分支。

1.颈内动脉是脑、眶内结构和额鼻部血供的主要动脉,在颈动脉三角内起自颈总动脉,沿咽侧壁上行达颅底,经颞骨的颈动脉管进入颅内。

2.颈外动脉自颈总动脉起始后,先在颈内动脉前内侧,再向前弯上行,而转向上后,经二腹肌后腹及茎突舌骨肌深面,穿腮腺实质或深面,行至下颌骨髁突颈部内后方,分为上颌动脉与颞前动脉两终支。主要分支有:

(1)甲状腺上动脉:在平舌骨大角稍下方,发自颈外动脉起始部的前内侧壁。分支分布于甲状腺、胸锁乳突肌、环甲肌、舌骨下肌群、喉内肌及相应区域皮肤等。

(2)舌动脉:于甲状腺上动脉起点的稍上方,舌骨大角尖处,自颈外动脉前壁发出。主要分支分布于舌、舌骨上肌群、下颌下腺、舌下腺及口底黏膜等。

(3)面动脉(颌外动脉):通常在舌骨大角的稍上方,二腹肌后腹下缘处,起于颈外动脉的前壁。主要分支分布于上、下唇、鼻背与鼻翼、舌下腺、软腭及腭扁桃体、颏部各肌与皮肤等。

(4)上颌动脉(颌内动脉):为颈外动脉的终末支之一,在下颌骨髁突颈部的后内方发出,经髁突颈部深面前行至颞下窝,通常在翼外肌的浅面或深面,行向前上,经翼上颌裂进入翼腭窝。主要分支分布于硬脑膜、上、下颌骨、牙齿、腭、鼻窦、咀嚼肌和鼻腔等。

(5)颞浅动脉:为颈外动脉的另一终末支,在下颌骨髁突颈平面发出。主要分支分布腮腺、颞下颌关节及颅顶部软组织等。

▲3.颈内外动脉的鉴别

(1)位置:颈内动脉初在颈外动脉的后外侧,继而转至其后内侧。

(2)分支:颈内动脉在颈部无分支,颈外动脉在颈部发出一系列分支。

(3)搏动:暂时阻断颈外动脉,同时触摸颞浅动脉或面动脉,如无搏动,即可证实所阻的是颈外动脉。

(二)颌面部、颈部主要静脉的回流途径与范围

口腔颌面部的静脉分为浅静脉和深静脉,静脉血主要通过颈内、外静脉向心脏回流。

1.口腔颌面部浅静脉

(1)面静脉(面前静脉):起始于内眦静脉,伴行于面动脉的后方。

(2)颞浅静脉:起始于头皮内的静脉网,伴行于颞浅动脉的后方。

2.口腔颌面部深静脉

(1)翼丛:又称翼静脉丛,位于颞下窝内,与颅内、外静脉有广泛的交通。

(2)上颌静脉(颌内静脉):位于颞下窝内,起始于翼丛后端。

(3)下颌后静脉(面后静脉):由颞浅静脉和上颌静脉合成,走行一段后又分为前后两支,前支与面静脉汇合成面总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汇合成颈外静脉。

(4)面总静脉:由面静脉和下颌后静脉前支汇合而成,最终汇入颈内静脉。

3.翼丛与颅内的交通翼丛通过以下三条通道与颅内海绵窦相交通:

(1)卵圆孔网:又称卵圆孔静脉丛。

(2)破裂孔导血管。

(3)眼静脉。

4.颈部浅静脉

(1)颈外静脉:由前后两支合成,前支是下颌后静脉的后支,后支由枕静脉与耳后静脉合成。

(2)颈前静脉:起于颏下部的浅静脉,注人颈外静脉终末部。

5.颈部深静脉

(1)颈内静脉:上端起于颅底颈静脉孔处的乙状窦。颅外属支有面总静脉、舌静脉、咽静脉以及甲状腺上、中静脉等。

(2)锁骨下静脉:为腋静脉的延续,与颈内静脉汇合形成头静脉。主要属支有颈外静脉、肩胛上静脉。

第五节神经

(一)三叉神经的分支及分布

三叉神经是脑神经中最大者,是口腔颌面部主要的感觉神经和咀嚼肌的运动及本体感觉神经。有三条分支,分别称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

1.眼神经为感觉神经,经眶上裂出颅,主要分布于泪腺、眼球、眼睑、前额皮肤和部分鼻黏膜。

2.上颌神经为感觉神经,经圆孔出颅,根据其行程可分为四段:

(1)颅中窝段:发出脑膜中神经,分布于硬脑膜。

(2)翼腭窝段:发出颧神经、翼腭神经(包括鼻腭神经和腭前、腭中、腭后神经)和上牙槽后神经。

(3)眶下管段:上颌神经进入眶下裂后改称眶下神经。发出上牙槽中神经和上牙槽前神经。

(4)面段:于眶下孔处发出睑下支、鼻内侧支、鼻外侧支和上唇支。

3.下颌神经为混合性神经,是三叉神经中最大的分支。经卵圆孔出颅,发出如下分支:

(1)脑膜支(棘孔神经):分布于硬脑膜。

(2)翼内肌神经:分布于翼内肌。

(3)颞深神经:分布于颞肌。

(4)咬肌神经:分布于咬肌。

(5)翼外肌神经:分布丁翼外肌上下头。

(6)颊神经(颊长神经):分布于下颌后牙颊侧牙龈及颊部黏膜皮肤。

(7)耳颞神经:主要分布于颞下颌关节、外耳道、腮腺、颞区皮肤等。

(8)舌神经:主要分布于下颌舌侧牙龈、舌前2/3及口底黏膜、舌下腺等。

(9)下牙槽神经:主要分布于下颌牙及牙龈、下颌舌骨肌、二腹肌前腹等。

4.上下颌神经在口腔的分布

(1)鼻腭神经:的腭侧黏骨膜和牙龈。

(2)腭前神经:的腭侧黏骨膜和牙龈。

(3)上牙槽后神经:以及的腭根和远中颊根、牙周膜、牙槽骨和颊侧牙龈。

(4)上牙槽中神经:以及的近中颊根、牙周膜、牙槽骨和颊侧牙龈。

(5)上牙槽前神经:及其牙周膜、牙槽骨、唇侧牙龈。

(6)颊神经:颊侧牙龈、颊部皮肤黏膜。

(7)舌神经:舌侧牙龈、口底及舌前2/3的黏膜、舌下腺。

(8)下牙槽神经:及其牙周膜、牙槽骨。

(9)颏神经:唇颊侧牙龈、下唇黏膜。

(二)面神经的分支与分布

面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含有三种纤维,即运动纤维、副交感纤维和味觉纤维。面神经穿内耳道人面神

经管,经茎乳孔出颅。向前穿过腮腺,呈扇形分布于面部表情肌。以茎乳孔为界,可将面神经分为面神经管段和颅外段。

1.面神经管段的分支

(1)岩大神经:主要含有副交感节前纤维,其节后纤维分布于泪腺、鼻和腭黏膜的腺体。

(2)镫骨肌神经:支配镫骨肌。

(3)鼓索:含有两种纤维,即味觉纤维和副交感纤维。分布于舌前2/3的味蕾、下颌下腺及舌下腺的分泌。

2.颅外段的分支面神经出茎乳孔后,在距皮肤表面2~3cm向前外。并稍向下经外耳道软骨和二腹肌后腹之间,在腮腺覆盖下,经茎突根部的浅面,进入腮腺,形成五组分支,由上至下依次为:(1)颞支:分布于额肌、眼轮匝肌上份、耳上肌和耳下肌。

(2)颧支:分布于眼轮匝肌、颧肌和提上唇肌。

(3)颊支:位于腮腺导管上方的称为上颊支,位于导管下方的称为下颊支。分布于颧肌、笑肌、提上唇肌、提口角肌、口轮匝肌和颊肌等。

(4)下颌缘支:分布于降口角肌、降下唇肌。

(5)颈支:分布于颈阔肌,并有分支与颈横神经交通。

面神经从茎乳孔到开始分支的这一段,称为面神经主干,长1.5~2㎝。此段在茎乳孔附近发出分支分布于耳后肌、二腹肌和茎突舌骨肌。

面神经的各组分支之间,在腮腺内外均有吻合。这一特点使面神经部分分支损伤时,具有一定代偿能力。

(三)舌咽神经、舌下神经主要分布

1.舌咽神经为混合性神经,主要分布于咽、颈动脉窦、颈动脉体、舌后1/3、腭扁桃体等。

2.舌下神经为运动神经,分布于舌外诸肌和舌内肌群。

第六节口腔局部解剖

(一)口腔境界及表面标志

1.口腔境界口腔前界为上下唇,后界为咽门,两侧为颊,上界为腭,下以舌下区为界。由上下牙列、牙龈和牙槽骨弓将口腔分为两部分,牙列的唇颊侧部分称为口腔前庭,牙列的舌侧部分称为固有口腔。

2.口腔的表面解剖标志

(1)口腔前庭沟(唇颊龈沟):为唇、颊黏膜移行于牙槽黏膜的沟槽。

(2)上、下唇系带:为前庭沟中线上扇形或线形的黏膜小皱襞。

(3)颊系带:为口腔前庭沟上相当于上下尖牙或前磨牙区的扁形黏膜小皱襞。

(4)腮腺管乳头:在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的颊黏膜上,有一乳头状突起,腮腺导管口开口于此。

(5)磨牙后区:由磨牙后三角和磨牙后垫组成。磨牙后三角位于下颌骨最后磨牙远中,其尖向后;磨牙后垫为覆盖于磨牙后三角表面的软组织。

(6)翼下颌皱襞:为延伸于上颌结节后内方与磨牙后垫后方之间的黏膜皱襞,其深面有翼下颌韧带。

(7)颊垫尖:大张口时,平时上、下颌后牙面间颊黏膜上有一个三角形隆起,称为颊垫。

(二)唇的解剖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

1.唇的境界唇的上界为鼻底,下界为颏唇沟,两侧以唇面沟为界,其中部有口裂将唇分为上唇和下唇。

2.唇的表面标志

(1)口角:即口裂的两端,其正常位置相当于尖牙和第一前磨牙之间。

(2)唇红:为上下唇的游离缘,是皮肤和黏膜的移行区。

(3)唇红缘:为唇红和皮肤的交界处。

(4)唇弓:上唇的全部唇红缘呈弓背状,故名。

(5)人中点(人中切迹):为唇弓在中线稍低并微向前突处。

(6)唇峰:两侧的唇弓最高点。

(7)唇珠:上唇正中唇红呈珠状向前下方的突起。

(8)人中:上唇正中由鼻小柱向下至唇红缘的纵行浅沟。

(9)人中嵴;人中的两侧各有一条与其并行的皮肤嵴,自鼻底延伸至唇峰。

3.唇的结构由外向内分为五层:

(1)皮肤:富于毛囊、皮脂腺和汗腺。

(2)浅筋膜:比较疏松。

(3)肌层:主要为口轮匝肌。

(4)黏膜下层:有黏液腺和上、下唇动脉。

(5)黏膜:有黏液腺开口。

(三)颊的解剖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

1.颊的境界颊的上界为颧骨下缘,下界为下颌骨下缘,前以唇面沟、后以咬肌前缘为界。

2.颊的结构由外向内分为六层:

(1)皮肤。

(2)皮下组织:有颊脂垫,并有神经、血管穿行。

(3)颊筋膜。

(4)颊肌。

(5)黏膜下层:含有黏液腺。

(6)黏膜:有腮腺导管口。

(四)腭的解剖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

1.硬腭的表面标志

(1)腭中缝:为硬腭中线上纵行的黏膜隆起。

(2)切牙乳头(腭乳头):位于腭中缝前端的黏膜隆起,其深面为切牙孔,鼻腭神经、血管经此孔穿出。

(3)腭皱襞:位于腭的前部,向两侧略呈辐射状的软组织嵴。

(4)上颌硬区:在硬腭中央部,黏膜薄而缺乏弹性,故名。

(5)腭大孔:位于硬腭后缘前方约0.5cm处,约相当于腭中缝至龈缘的外、中1/3交界处。

(6)蝶骨翼突钩:位于上颌第三磨牙后内方1~1.5cm处黏膜下。

2.软腭的表面标志腭小凹在软腭前端中线两侧的黏膜上,左右各有一对称的小凹陷,为硬腭后缘的标志。

3.硬腭软组织的特点

(1)黏膜下层前部含有少量脂肪,无腺体;后部则有较多的腭腺。

(2)硬腭的骨膜与黏膜下层附着紧密,而与骨面附着则不太紧密。

(3)黏骨膜不易移动,能耐受摩擦和咀嚼压力。

4.软腭内有五对腭肌:

(1)腭帆张肌:作用为紧张腭帆,开大咽鼓管。

(2)腭帆提肌:使软腭上提,咽侧壁向内侧运动。

(3)舌腭肌:作用为下降腭帆,紧缩咽门。

(4)咽腭肌:上提咽喉,向前牵引咽腭弓,并使两侧咽腭弓接近。

(5)悬雍垂肌(腭垂肌):上提悬雍垂(腭垂)。

(五)舌下区的解剖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

1.舌下区的境界位于舌和口底黏膜之下,下颌舌骨肌和舌骨舌肌之上。前界及两侧界为下颌体的内侧面,后部止于舌根。

2.舌下区的内容:

(1)舌下腺及下颌下腺深部:舌下腺前端与对侧舌下腺相接,后端与下颌下腺深部相邻,外侧为下颌骨的舌下腺窝。

(2)下颌下腺导管及舌神经:舌神经自外上钩绕下颌下腺导管,经导管下方而转至其内侧和上方。

(3)舌下神经及其伴行静脉:舌下神经越过舌骨舌肌浅面,发出分支分布于舌外诸肌,在舌骨舌肌前缘深入舌内,分布于舌内诸肌。

(4)舌下动脉:行于舌下腺与颏舌肌、颏舌骨肌之间,在舌下区前部黏膜下与对侧同名动脉吻合。

(六)舌的解剖结构特点、淋巴回流特点

1.上面(舌背)舌背以界沟为界,分为舌前2/3和舌后1/3。舌前2/3又称为舌体,舌后1/3称为舌根。舌前2/3分布有四种舌乳头:

(1)丝状乳头:数量多,分布于舌体上面,司一般感觉。

(2)菌状乳头:散在分布于丝状乳头之间,司味觉。

(3)轮廓乳头:一般为7~9个,排列于界沟前方,司味觉。

(4)叶状乳头:为5~8条并列皱襞,位于舌侧缘后部,司味觉。

舌后1/3黏膜无舌乳头,但有结节状淋巴组织,称舌扁桃体。

2.下面(舌腹)黏膜平滑,与舌下区黏膜相延续,并在中线形成舌系带。舌系带两侧各有一条黏膜皱襞,称为伞襞。舌系带两侧的口底黏膜上各有一小突起,称为舌下肉阜,为下颌下腺导管及舌下腺大管的共同开口。舌下肉阜两侧各有一条向后外斜行的舌下襞,为舌下腺小管的开口部位。

3.肌层有舌内肌和舌外肌。舌内肌是舌上纵肌、舌下纵肌、舌横肌及舌垂直肌,收缩时改变舌的形态。舌外肌分别是颏舌肌、舌骨舌肌、茎突舌肌及腭舌肌,收缩时改变舌的位置。

4.舌的淋巴管引流

(1)舌尖淋巴管:大部分至颏下淋巴结,小部分至颈肩胛舌骨肌淋巴结。

(2)舌体边缘或外侧淋巴管:部分至下颌下淋巴结,另一部分至颈深上淋巴结。

(3)舌中央淋巴管:汇入颈深上淋巴结,亦有汇入下颌下淋巴结者。

(4)舌根淋巴管:汇入两侧颈深上淋巴结。

第七节颌面部局部解剖

(一)颌面部表面标志及软组织结构特点

1.表面解剖标志

(1)鼻小柱:为两侧鼻前孔之间的隆嵴。

(2)鼻底:即锥形外鼻之底。

(3)鼻面沟:为近鼻翼基部外侧的长形凹陷。

(4)唇面沟:为上唇与颊部之间的斜行凹陷。鼻面沟与唇面沟合称为鼻唇沟。

(5)颏下点:为颏部最低点。

(6)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约0.5㎝处。

(7)腮腺导管的体表投影:为耳垂至鼻翼与口角之间中点连线的中1/3处。

(8)面神经出茎乳孔的位置:成人位于乳突前缘中点或乳突尖端上方约2cm处,距皮肤约2~3㎝。

2.颌面部软组织的特点

(1)皮肤薄而柔软,皮下组织疏松,易于伸展移动。

(2)富于皮脂腺、毛囊和汗腺。

(3)血管密集,血运丰富。

(4)有皮肤皱纹,走向有一定的规律。

(5)皮下组织中有表情肌,手术或创伤处理时应注意表情肌的缝合,以免影响表情肌功能。

(二)腮腺咬肌区的解剖结构特点

1.腮腺咬肌区的境界前界为咬肌前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乳突及二腹肌后腹的前缘,上为颧弓及外耳道,下以下颌骨下缘为界。

2.腮腺咬肌区的层次与内容

(1)皮肤。

(2)皮下组织:内含颈阔肌上部。

口腔解剖生理学习题-重点试卷(含标准答案)

口腔解剖生理学习题-重点试卷(含答案)

————————————————————————————————作者:————————————————————————————————日期:

口腔解剖生理学 一、单选25(25分) 1、根据牙形态与功能特点,恒牙可分为:() A、前牙与后牙 B、同形牙与异形牙 C、切牙、尖牙、磨牙 D、单根牙、双根牙、多根牙 E、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 2、不属于牙体组织的结构是:() A、牙釉质 B、牙骨质 C、牙本质 D、牙髓 E、牙髓腔 3、牙体长轴是指:() A、通过牙冠中心的一条假想轴 B、通过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轴 C、通过牙体中心的一条假想轴 D、通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轴 E、贯穿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轴 4、下列关于生长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生长叶交界处为发育沟 B、牙发育钙化的中心称为生长叶 C、每个生长叶都发育为一个牙尖 D、多数牙是由4个生长叶发育而成 E、部分牙是由5个生长叶发育而成 5、上颌侧切牙与上颌中切牙比较:() A、上颌侧切牙形态窄而长 B、上颌侧切牙舌窝窄而浅 C、上颌侧切牙唇面唇缘平直 D、上颌侧切牙唇面窄小平坦 E、上颌侧切牙舌面边缘嵴不显著 6、上、下颌切牙区别中不正确的是:() A、下颌切牙牙冠较窄 B、下颌切牙牙冠唇面较光滑 C、下颌切牙牙根窄而扁 D、下颌切牙的切嵴靠近牙体长轴

E、下颌切牙舌面边缘嵴明显,舌窝较浅 7、全口牙中牙根最长的牙是:() A、上颌尖牙 B、下颌尖牙 C、上颌中切牙 D、上颌第一磨牙 E、上颌第一前磨牙 8、有关前磨牙组的外形特征中哪个是正确的? ( ) A、牙根为单根 B、邻面似三角形 C、颌面均有两个牙尖 D、下颌前磨牙颊尖低而圆钝,舌尖长而锐 E、牙冠有颊面、舌面、近中面、远中面及颌面五个面 9、牙尖偏远中的牙为:() A、上颌尖牙牙尖 B、下颌尖牙牙尖 C、上颌第一前磨牙颊尖 D、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尖 E、下颌第一前磨牙牙尖 10、有沟跨过颌面至舌面称为远中沟的牙为:() A.上颌第一前磨牙 B.上颌第二前磨牙 C.下颌第一前磨牙 D.下颌第二前磨牙 E.上颌第一磨牙 11、上颌第一磨牙颌面的发育沟有:() A、颊沟、舌沟、近中沟 B、颊沟、舌沟、远中沟 C、颊沟、近中沟、远中舌沟 D、颊沟、舌沟、近中沟、远中沟 E、颊沟、舌沟、近中沟、远中沟、中央沟 12、临床拔牙时,可用旋转力拔除的牙是:() A、上、下颌中切牙 B、上、下颌尖牙 C、中切牙与尖牙 D、上颌中切牙与尖牙 E、上颌中切牙与上颌尖牙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复习资料汇总

1)探诊 采用改良握笔式握持探针,用中指或无名指支靠在邻近牙上,先对主诉牙与可疑牙进行检查,然后按一定的顺序检查。检查时先探颌面再探邻面,然后探颊舌面。探诊时用力要轻柔,切不可用暴力。探针小弯可以检查牙齿邻面有无龋坏。 2)扪诊 检查面部肌肉。当患者做咬颌运动,以手指触摸咀嚼肌对比两侧肌力。当患者闭眼后,用手指将上下睑分开,对比两侧肌力。颌面部扪诊时,应检查眼框、颧骨、上颌骨、鼻骨、下颌支、下颌角及下颌体。检查其对称性,有无膨隆、缺陷、压痛。做唇舌部的双合诊时,以一手的拇、食指分别置于病变的两侧进行扪诊。以了解病变的范围和性质等。口底部的双颌诊用双手合诊。根尖部扪诊,用手指扪压牙龈。检查龈沟内有无炎性渗出,根尖部有无波动感和压痛。面颈部淋巴结检查时,患者取坐位,检查者应站在其右方(前或后方),患者头稍低,略偏向检查侧,以使皮肤肌肉松驰便于触诊,术者手指紧贴检查部位,按一定顺序,由浅入深,滑动触诊,顺序为:枕部、耳后、耳前、腮、颊、下颌下、颏下、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颈前后三角,直至锁骨上窝,仔细检查颈深、浅淋巴结。扪诊时应注意肿大的淋巴结所在的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有无压痛或波动感及与皮肤或基底部有无粘连等情况,应特别注意与健侧对比。 3)叩诊 检查前应向患者讲明检查过程。叩诊应选择有一定重量的平头器械,如金属口镜柄,不能使用一次性器械。叩诊方法:用口镜柄端垂直轻叩牙齿切缘及颌面或从侧方叩打牙齿唇面和舌面。叩诊时先叩对照牙再叩患牙,每个牙叩击两到三次。叩诊力量不能超过正常牙的耐受程度。叩诊力量先轻后重。垂直叩诊痛提示急性根尖周炎。水平或侧方叩诊痛提示根侧牙周膜炎。根据患者对叩诊的反应以(+ -)号表示检查结果: (-)无疼痛 (±)感觉不明确或酸痛 (+)轻度疼痛 (++)疼痛介于 + -- +++ 之间 (+++)轻叩即疼痛或统统剧烈 4)松动度的检查 检查前牙时用镊子夹住切缘晃动,检查后牙时,将镊子并拢后放在牙合面裂沟中央向颊舌(腭)及近远中方向晃动。 临床常用牙松动度记录方法: ①以mm计算松动的幅度: Ⅰ度松动:松动幅度在1mm以内; Ⅱ度松动:松动幅度在1~2mm以内; Ⅲ度松动:松动幅度在2mm以上。 ②以牙冠松动方向计算: Ⅰ度松动:颊舌(腭)方向松动; Ⅱ度松动:颊舌(腭)方向松动,伴有近远中方向松动; Ⅲ度松动:颊舌(腭)方向松动,伴有近远中方向松动及垂直方向松动。 (2)特殊检查 A咬合关系检查4分 B牙髓温度检4分 C颞下颌关系检查4分 D牙周探诊4分 以上抽1题,共4分 1)咬合关系检查 检查时,医生位于患者右前方,观察前牙,后牙咬合关系以及中线关系正中颌时磨牙咬合关系 ①中性关系----上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咬合在下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沟内 ②轻度远中错颌关系---上下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相对 ③完全远中错颌关系---上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咬合与下第一恒磨牙第二双尖牙之间 ④轻度近中错颌关系---上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与下第一恒磨牙远中颊尖相对 ⑤完全近中错颌关系---上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咬合与下第一,二恒磨牙之间正中颌时前牙咬合关系 覆盖:是指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其距离在3mm以内为正常,超过者为深覆盖 Ⅰ度深覆盖: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在3--5mm之间者 Ⅱ度深覆盖: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在5--7mm之间者 Ⅲ度深覆盖: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大于7mm者 覆颌:是指上前牙切缘覆盖下前牙唇面的垂直距离,其距离在下前牙的切1/3为正常,超过为深覆颌 Ⅰ度深覆颌:上前牙切缘覆盖下前牙唇面在1/3---1/2之间者 Ⅱ度深覆颌:上前牙切缘覆盖下前牙唇面在1/2---2/3之间者 Ⅲ度深覆颌:上前牙切缘覆盖下前牙唇面大于2/3之间者,下前牙咬在上前牙龈组织上 中线关系正常时两侧上下切牙之间连线与面部中线一致.当上下中切牙中线偏移时,可以用mm记录上下中切牙中线与面部中线距离,以反映中线偏移程度.此外应注意患者是否反颌,锁颌,牙列拥挤以及牙间隙等. 2)牙髓温度检查 温度测试法是根据患牙对冷或热水的反应来检查牙髓状态的一种诊断方法。

最新口腔解剖生理学填空题及答案复习过程

填充题 请将正确内容按序号填充在题中横线上。 1.恒牙中最大的牙是_________,最小的牙是_________,牙根最长的牙是_________,离体后最不易辨认的牙是_________,最常缺失的牙是_________,后牙舌侧髓角不明显的牙 是_________,颊尖偏向远中的恒牙是_________,近中沟越过近中边缘嵴的牙是_________,牙尖偏向远中的乳牙是_________,根尖弯向唇侧的乳牙是_________。 2.最常发生变异的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组成牙尖的各面称为_________,两斜面相交成_________,四斜面相交则组成牙尖的 _________。 4.胎面的横嵴是由_________与_________相连组成;斜嵴是由_________与_________相连组成。 5. 6又名_________,其_________是4个牙尖中最大者,是6的_________;6的解剖特征是在其胎面有一_________。 6.下颌磨牙的牙冠呈_________形,近远中径_________颊舌径;上颌磨牙的牙冠呈 _________形,近远中径_________颊舌径。 7.一儿童的牙式为6V4III21 | 12 III 4 V 6,其中第二乳磨牙的牙根正处于吸收阶段,第 6V4321 | 1234 V 6 二恒磨牙尚未萌出,该儿童的年龄可能是_________。 8.前牙唇面及舌面的凸度在_________。 9.后牙颊面凸度在_________,舌面凸度在________。 10.前磨牙及第一磨牙近中接触区,多在________。 11.第一磨牙远中面与第二、第三磨牙的接触区多在_____________。 12.牙萌出的生理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乳牙萌出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恒牙萌出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后牙髓室的六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恒牙根管的形态,可将其分为四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恒牙中纯单根管的牙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为双根管的牙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乳牙髓腔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中性胎时,上颌______的_____对着_____的_____,上颌______的_______,则接触在_______的中央窝内。 20.覆盖是指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的_________,覆胎是指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 的__________。切道斜度的大小,与覆盖成_________关系,与覆胎成________关系。 21.切道是指下颌前伸到________,在返回至________的过程中,下颌切牙切缘所运行 的轨道。切道与胎平面相交所成的角度称为_________。 22.胎曲线有________,________。 23.下颌纵胎曲线又称________曲线,首先由______描述,是______国的________学家。 24. Bonwill三角是由__________到__________的连线所构成。 25.面部距离又称___________,是指下颌在下颌姿势位时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距离。下颌姿势位时存在于上下牙间的间隙,称为____________。 26.上颌骨的突起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上颌骨体邻近的腔、窝、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透镜

用作图法解凸透镜成像问题 一、作图法的依据 由透镜的性质可知:(1)经光心的光线不改变其传播方向。(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上。(3)凸透镜可以成实像。这就为作图法选择光线提供了依据如图1(a)、(b)。 二、作图法的操作 在发光物体上任取一点A,则A处发出的光线一定有平行于主光轴和通过光心的,就取这两束光线作图2:(1)经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如光线I。(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如光线II。(3)两光线相交于A”即为A的实像。(4)同理AB上任何一点均可成像,由A”向主轴作垂线,则A”B”即为AB的实像。作图就按上述步骤进行。 三、用作图法验证透镜成像特点 1. 当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这就是照相机的原理,如图3。 2. 当 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此时像距。这是判别焦距为多少的方法之一。 3. 当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这就是幻灯机的原理,如图4。 4. 焦点处不成像,,如图5。 5. 当时,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此时像物同侧。这就是放大镜的原理,如图6。 四、作图法解题 例1. 物体立于一个的凸透镜前,在从距透镜40cm处逐渐移近20cm的过程中,像的大 小变化是:() A. 逐渐变大,但始终不比物体大 B. 逐渐变大,最后比物体大 C. 逐渐变小 D. 像不论如何变化,始终比物体大 分析:在处作图如图7,由图可判定选择A答案。

例2. 如图8在A处看物体的虚像较B处看到的虚像:() A. 大且距镜远 B. 大且距镜近 C. 小且距镜近 D. 小且距镜远 例3. 某人用同一相机为一顾客照像,由2寸改拍5寸的,他应该怎样调节相机:() A. 将相机距顾客近些 B. 将相机距顾客远些 C. 将相机距顾客远些,并减小暗箱长度 D. 将相机距人近些,并拉长暗箱长度 分析:由题可知,当物体向透镜2倍焦距靠近时,成像变大,暗箱长度就是像距,由作图9知,即暗箱要拉长,故选D。 例4. 烛焰经凸透镜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烛焰与光屏对 调位置如图10,则() A. 光屏上仍呈现一个缩小的像 B. 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可能不太清晰 C. 光屏上不能呈现像,但通过透镜眼可以看到 D. 光屏上没有像,需调节光屏位置才可呈现出来 分析:由题可知,而v在f与2f之间,可作出像位在AB线上,对调后AB线上为烛,由作图可以观察到像位大体靠近光屏所在位置,放大倒立,所以选择B。作图法巧记凸透镜的成像规 方法:利用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任意两条进行较为精确的作图,习惯上我们一般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要会聚在焦点上)和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来作图,这两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如果会相交,说明成的是实像,如果平行就不能成像,如果反向延长线会相交,说明成的是虚像;如果物体在主光轴上方,而像成在主光轴的下方,则像是倒立的,如果像与物一样在主光轴的上方,则像是正立的;如果像的长度比物短,则像是缩小的,如果像的长度比物长,则像放大的,如果像物一样长,则是等大的。以下,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我们称为物距,用u表示,像与凸透镜的距离我们称为像距,用v表示;焦距用f表示。 1.物体在两倍焦距之外(u>2f ) :如图1和2. 成像特点:f<v<2f ,u>v,物比像大,分居在透镜的两侧,是倒立的实像。 像的变化情况:物体靠近凸透镜(u变小),像远离凸透镜(v变大),像是变大的(尽管像仍是缩小的,但这个缩小的像比第一次要大些,也就是说像是变大了的)。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2. 成像特点:v=2f,u=v,像与物一样大,分居在透镜的两侧,是倒立的实像。 像的变化情况:物体靠近凸透镜(u变小),像远离凸透镜(v变大),像是变大的(此时,像已经由缩小的像变成了等大的像)。应用:可以测定凸透镜的焦距 3.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f <u<2f ):如图4和5.

(完整版)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整理

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整理 一、牙的演化 (一)各类牙的特点 各类动物牙的演化特点 鱼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端生牙 两栖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端生牙 爬行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侧生牙或槽生牙 鸟类:单锥体牙 哺乳类:异形牙、双牙列、槽生牙 1.牙附着的形式 (1)端生牙(acrodont):此类牙无根,借纤维膜附着于颌骨的边缘,容易脱落。大部分硬骨鱼类为端生牙。 (2)侧生牙(pleurodont):不仅牙的基部与颌骨相连,一侧也附着于颌骨内缘,此类牙虽无完善的牙根,但比端生牙牢固,如爬行类动物的牙。 (3)槽生牙(thecodont):有完善的牙根,位于颌骨的牙槽窝内,有血管和神经末梢从根尖孔进入髓腔。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牙都是槽生牙。 2.牙列替换的次数 (1)多牙列(polyphyodont):在端生牙或侧生牙的舌侧有若干后备牙以不断替换脱落的牙,由于一批一批牙的不断替换,故名多牙列。大部分硬骨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为多牙列。 (2)双牙列(diphyodont):一生中共有两副牙列,即乳牙列和恒牙列。双牙列主要是槽生牙。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为双牙列。 3.牙体外形 (1)同形牙(homodont):全口牙的形态相同,三角片或单锥形,大小相似,如鱼类的牙。 (2)异形牙(heterodont):牙体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可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如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牙。 (二)牙演化的特点 1.牙数由多到少(鱼类可多达200个左右)。 2.牙根从无到有。 3.从多牙列到双牙列。 4.从同形牙到异形牙。 5.从分散到集中(牙的生长部位从全口散在分布到集中于上下颌骨)。 6.牙附着颌骨由端生牙至侧生牙,最后向槽生牙演化。 二、牙体解剖的一般概念 (一)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 1.牙的组成从外部观察,牙体由三部分组成: (1)牙冠(dental crown):有解剖牙冠和临床牙冠之分。解剖牙冠指牙体外层由牙釉质覆盖的部分,也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临床牙冠为牙体暴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2)牙根(root of tooth):有解剖牙根和临床牙根之分。解剖牙根指牙体外层由牙骨质覆盖的部分,也是牙体的支持部分。临床牙根为牙体在口腔内不能看见的部分,以龈缘为界。 (3)牙颈(dental cervix)(颈线、颈缘、颈曲线):指解剖牙冠与牙根交界处的弧形曲线。 牙的组成从纵剖面观察,牙体的组织包括: (1)牙釉质(enamel):构成牙冠表层的、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组织。 (2)牙骨质(cementum):构成牙根表层的硬组织。 (3)牙本质(dentin):构成牙体的主要物质,位于牙釉质和牙骨质内层,其中央有一空腔,称为髓腔。 (4)牙髓(dental pulp):充满于髓腔中的结缔组织,含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管。 2.牙的分类 (1)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分类 1)切牙 (incisor teeth):位于口腔前部,上、下、左、右共8个。邻面观牙冠呈楔形,颈部厚而切缘薄,功能是切割食物。牙根为单根。 2)尖牙 (cuspid teeth):位于侧切牙远中,上、下、左、右共4个。牙冠较厚,在切缘上有一长大牙尖,功能是穿刺、撕裂食物。牙根为单根。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复习资料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一) 1.面口部带状疱疹的典型 临床表现是 A.成簇的红斑、水疱沿三叉神经对称分布,疼痛剧烈 B.成簇的红斑、水疱沿一侧三叉神经分布,疼痛剧烈 C.成簇的红斑、水疱沿一侧三叉神经分布,严重者可超过中线分布至对侧三叉神经,疼痛剧烈 D.颜面部出现红斑,沿一侧三叉神经分布,继而出现水疱,继发感染后成为脓疱,最终结痂,脱痂后留下瘢痕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B 2.暂时性夹板固定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A.应保持牙齿原来的位置,不可有牵拉移动力 B.适用于牙列完整者 C.结扎固定后无论有无咬合创伤都应进行充分地调 D.加强口腔卫生指导,严格控制菌斑 E.不用固定牙咬硬物 正确答案:C 3.牙隐裂可伴症状 A.温度刺激痛 B.咬物痛 C.自发痛 D.无明显症状 E.以上都可能 正确答案:E 4.可使粘膜着色的含漱液是 A.Dobell′s B.1%NaHCO3

C.盐水 D.洗必泰 E.3%双氧水(稀释2倍) 正确答案:D 5.可复体牙髓炎区别于急性牙髓炎浆液期的特点是 A.无温度刺激疼 B.无化学刺激疼 C.无自发性疼痛 D.无探痛 E.无叩痛 正确答案:C 6.关于创伤性溃疡临床表现哪项是正确的 A.能发现明显的理化刺激因素或自伤、烫伤等病史 B.溃疡部位和形态往往及机械性刺激因素相符合 C.无复发史 D.去除刺激因素后溃疡很快明显好转或愈合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7.用手指轻推外表正常的皮肤或黏膜即可迅速形成水疱,称为 A.揭皮试验阳性 B.表皮松解症 C.尼氏征阳性 D.OT试验阳性 E.青霉素试验阳性 正确答案:C 8.是否去尽龋坏组织最重要的依据是 A.患者的感觉 B.牙本质的硬度和着色程度 C.窝洞深度 D.内窥镜观察 E.温度刺激后的反应 正确答案:B 9.根尖周炎导致牙周病变的临床表现 A.牙髓无活力或活力异常 B.牙周病变局限于某一颗牙 C.X-ray示根尖周破坏区呈烧瓶样 D.常伴有牙体病变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10.龋第一位好发牙面为

口腔执业医师复习重点-口腔解剖生理学4

第四单元口腔功能 ●考什么? ●最重点是什么? 下颌运动的形式和范围 咀嚼运动中的生物力 第一节下颌运动 下颌运动是口腔功能的基础,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运动下颌的肌肉与颞下颌关节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 (一)控制下颌运动的因素 控制下颌运动的因素有四个:①右侧颞下颌关节;②左侧颞下颌关节; ③;④神经肌肉。其中双侧颞下颌关节是难以改变的,而

因素可在一定范围内人为地加以调整。通过调改 面或重建咬合,可改变应力在牙周膜上的分布,从而改变本体感受器传人的信号、间接地调节神经肌肉的反应,以达到影响下颌运动的目的。 (二)下颌运动的形式和范围 1.下颌运动的形式下颌运动极为复杂,通常将其归纳为开闭口运动,前后运动及侧方运动三种基本形式: (1)开闭口运动:正常情况下,两侧颞下颌关节运动是对称的。开口型(从正面观察下颌下降时颏点运动的方向)呈“↓”。为叙述方便,可将开颌运动分为小开颌运动、大开颌运动和最大开颌运动三个阶段,而闭颌运动则大致是循开颌运动原轨迹作相反方向的运动。 小开颌运动,下颌下降约2cm。髁突仅作转动运动。运动轴心在髁突。活动发生在关节下腔,关节盘基本不动。 大开颌运动,下颌下降约2cm以上,髁突不仅有转动运动,同时还有滑动运动。髁突带动关节盘协调地沿关节结节后斜面向前下方滑动,关节盘在向前滑动的同时又稍向后方旋转。转动运动的轴心仍在髁突,而滑动运动的轴心则在下颌孔附近。因此,大开颌运动是转动运动和滑动运动相结合的混合运动。活动既发生在关节下腔又发生在关节上腔,并且有两个运动轴心。在正常情况下,大开颌运动时,髁突可滑到关节结节处或稍前方。关节盘的中间带夹在关节结节顶和髁突嵴顶之间。此时关节盘颞后附着的弹性纤维可

滨医成人教育《口腔解剖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口腔解剖生理学》复习题 1、动物在由低等向高等发展的过程中,牙的演化规律是怎样的? 2、简述牙的功能和牙的分类方法。 3、牙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4、。名词解释:接触区;外形高点;线角;点角;牙合面;舌面隆突;轴嵴;边缘嵴;三角嵴;斜嵴;颈嵴; 5、什么是横嵴?什么是斜嵴? 6、请描述上颌中切牙的解剖外形。 7、上颌中切牙与下颌中切牙的区别是怎样的? 8、试述上颌尖牙的解剖外形。 9、上颌第一前磨牙的解剖外形是怎样的? 10、上颌前磨牙与下颌前磨牙的区别是怎样的? 11、试述下颌第一磨牙的解剖外形。 12、上颌磨牙与下颌磨牙的区别是怎样的? 13、第二乳磨牙与第一恒磨牙的外形区别是怎样的? 14、请叙述髓腔各部的名称。 15、什么是横牙合曲线(wilson曲线)?什么是纵牙合曲线? 16、牙尖交错牙合的正常标志有哪些? 17、什么是牙尖交错位?什么是后退接触位?什么是下颌姿势位?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18、试述下颌骨的薄弱部位。 19、颞下颌关节?关节盘? 20、颞下颌关机的功能解剖特点有哪些? 21、咀嚼肌的名称、起止点、功能是怎样的? 22、试述舌动脉的行程及其分支。 23、面动脉、上颌动脉的行程、分支及其分布是怎样的? 24、试述颈外动脉的八大分支。 25、试述口腔颌面部静脉的回流途径。 26、试述上颌神经、下颌神经的分支及其分布。 27、试述面神经的分支及其分布。 28、名词解释:翼丛、腮腺乳头、磨牙后区、翼下颌皱襞、 切牙乳头、腭大孔、翼钩、腮腺床、翼腭间隙 29、试述舌下区的内容、境界及其排列。 30、试述颌面部的分区。 31、试述腮腺浅叶上缘、前缘和下端传出的神经血管的排列顺序。

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归纳 一、名词解释 1.三角嵴(triangular ridge):为合面牙尖两斜面汇合而成的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每条三角嵴由近中和远中两斜面汇合而成。 2.横嵴(transverse ridge):为合面相对牙尖两三角嵴相连,横过合面的细长形牙釉质隆起,为下颌第一前磨牙合面的重要解剖特征。 3.斜嵴(obligue ridge):合面斜形相对的两牙间三角嵴相连,称为斜嵴。为上颌第一磨牙重要的解剖标志。 4.牙列(dentition):牙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向和位置排列成弓形,称为牙弓或牙列。 5.纵合曲线(sagital curve of occlusion):矢状方向的合曲线称为~。 6.横合曲线(transverse curve of occulusion):冠状方向的合曲线称为~。 7.Spee curve:即司皮曲线。为连接下颌切牙的切缘、尖牙的牙尖、前磨牙的颊尖以及磨牙的近、远中颊尖的连线。该连线从前向后是一条凹向上的曲线,为下颌牙列的纵合曲线。 8.横合曲线(transverse curve of occulusion):又称Wilson曲线。在上颌,为连接双侧同名磨牙颊、舌尖形成一条凸向下的曲线,即上颌的横合曲线。同样,连接下颌双侧同名磨牙颊、舌尖形成一条凹向上的曲线,称为下颌的横合曲线。9.牙尖交错合(intercuspal occlusion,ICO):是指上、下颌牙牙尖交错,达到最广泛、最紧密接触时的一种咬合关系。 10.覆合(over bite):是指牙尖交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的垂直距离。正常时为2~4mm。 11.覆盖(over jet):是指牙尖交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水平距离。正常时为2~4mm。 12.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ICP):牙尖交错合时,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或颅骨的位置。 13.后退接触位(retruded contact position,RCP):从牙尖交错位开始,下颌还可以向后下移动少许(约1mm),此时,后牙牙尖斜面部分接触,前牙不接触,髁突位于其在下颌窝中的最后位置,从该位置开始,下颌还可以作侧向运动,下颌的这个位置称为~。 14.下颌姿势为(mandibular postural position,MPP):当人直立或端坐,两眼平视前方,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下颌处于休息状态,上下牙不接触时,下颌所处的位置称为~。 15.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又称颞颌关节、下颌关节或颅下颌关节,在解剖形态上,它是由盘-颌关节组成的复合关节,该关节又与翼外肌上头关系密切;在生理功能上,通过转动和滑动,不仅参与人们赖以生存的咀嚼和吞咽活动,而且还参与言语和表情等功能。 16.关节盘(articular disk):是介于关节窝、关节结节与髁突之间,略呈椭圆形,内外径长于前后径。为一不能自行修复的特化的纤维性结缔组织。 17.颈动脉窦(carotid sinus):为颈内动脉起始处或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彭大部分,窦壁内含有特殊压力感受器。 18.面部危险三角区:临床上将鼻根部和两侧口角练成的三角区称为~。

中考英语语法点睛:名词

中考英语语法点睛:名词 王培同 一、概述 名词是用来表示人、事、物、地方、现象、行为、动作、情感、品质的词或短语。名词可以表示具体的东西,如:book, water, park, moo, Beijing,等;也可以表示抽象的概念,如:beauty, love, anger, wisdom, ability, happiness等。 二、名词的分类 名词可分为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普通名词是普通的名称,表示一些人、物、或抽象概念的统称,不表示特定的人、事、物或地点的名字。普通名词又可分为个体名词、集体名词、物质名词和抽象名词,它们又有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之分,其中个体名词和集体名词一般为可数名词,物质名词和抽象名词一般为不可数名词。 三、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 根据能否与不定冠词a\an连用或能否被计数可以将名次分为可数名词与不 可数名词。 前面可以加不定冠词a\an,可以被计数的名词为可数名词,英文为countable noun,简写为[c]。可数名词具有单数和复数两种形式。如: a lion ?two lions a tiger ?three tigers a snake ?ten snakes a bag ?ten bags a family ?many families

相反,前面不可以加不定冠词a\an,无法被计数的名词为不可数名词,英文为uncountable noun,简写为[u]。比如water, 不能说a water或ten water。要表示其数量,必须在前面加上表示数量的单位。如: water ? a glass of water ? two glasses of water rice ? a bag of rice ? three bags of rice tea ? a cup of tea ? four cups of tea ink ? a bottle of ink ? five bottles of ink advice ? a piece of advice ?some picecs of advice 口诀:不可数名词的范围 金木水火土,肉面食茶布;液体粉末状,皆为不可数。 四、可数名词的复数变化 1.规则变化: 规则一、大部分名词在词尾加-s;如: map—maps tree—trees bird—birds pilot—pilots orange—oranges bike—bikes 规则二、以s,x,z,ch, sh结尾的名词加-es;如: box—boxes tax—taxes boss—bosses bus—buses quiz—quizzes lunch—lunches torch—torches dish—dishes wish—wishes 注意:1. quiz(测验)变复数时必须先双写z,然后再加-es; 2. stomach的复数是在后面加s,因为stomach中ch的发音是 [k],不是[t?]。 规则三、以o结尾的名词后面加-s或-es ; 1.以元音字母加o结尾的名词加-s;如: video—videos radio—radios zoo—zoos studio—studios kangaroo—kangaroos 2.以辅音字母加o结尾的名词加-es;如: hero—heroes Negro—Negroes tomato—tomatoes potato—potatoes 巧计:黑人和英雄爱吃马铃薯和番茄 3.有些词虽然是以辅音字母加o结尾,变为复数时却只加-s;熟记下列各词: piano—pianos hippo—hippos photo—photos kilo—kilos yo-yo—yo-yos 4.还有一些以辅音字母加o结尾名词的复数变化既可加-s,又可加-es。熟记下列各词: buffalo—baffalos\baffaloes mosquito—mosquitos\mosquitoes zero—zeros\zeroes

口腔解剖生理学习题-重点试卷(含答案)

口腔解剖生理学 一、单选25(25分) 1、根据牙形态与功能特点,恒牙可分为:() A、前牙与后牙 B、同形牙与异形牙 C、切牙、尖牙、磨牙 D、单根牙、双根牙、多根牙 E、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 … 2、不属于牙体组织的结构是:() A、牙釉质 B、牙骨质 C、牙本质 D、牙髓 E、牙髓腔 3、{ 4、牙体长轴是指:() A、通过牙冠中心的一条假想轴 B、通过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轴 C、通过牙体中心的一条假想轴 D、通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轴 E、贯穿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轴 4、下列关于生长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B、生长叶交界处为发育沟 C、牙发育钙化的中心称为生长叶 D、每个生长叶都发育为一个牙尖 E、多数牙是由4个生长叶发育而成 F、部分牙是由5个生长叶发育而成 5、上颌侧切牙与上颌中切牙比较:() A、上颌侧切牙形态窄而长 B、" C、上颌侧切牙舌窝窄而浅 D、上颌侧切牙唇面唇缘平直 E、上颌侧切牙唇面窄小平坦 F、上颌侧切牙舌面边缘嵴不显著 6、上、下颌切牙区别中不正确的是:()

A、下颌切牙牙冠较窄 B、下颌切牙牙冠唇面较光滑 C、、 D、下颌切牙牙根窄而扁 E、下颌切牙的切嵴靠近牙体长轴 F、下颌切牙舌面边缘嵴明显,舌窝较浅 7、全口牙中牙根最长的牙是:() A、上颌尖牙 B、下颌尖牙 C、上颌中切牙 D、: E、上颌第一磨牙 F、上颌第一前磨牙 8、有关前磨牙组的外形特征中哪个是正确的 ( ) A、牙根为单根 B、邻面似三角形 C、颌面均有两个牙尖 D、下颌前磨牙颊尖低而圆钝,舌尖长而锐 E、: F、牙冠有颊面、舌面、近中面、远中面及颌面五个面 9、牙尖偏远中的牙为:() A、上颌尖牙牙尖 B、下颌尖牙牙尖 C、上颌第一前磨牙颊尖 D、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尖 E、下颌第一前磨牙牙尖 ) 10、有沟跨过颌面至舌面称为远中沟的牙为:() A.上颌第一前磨牙 B.上颌第二前磨牙 C.下颌第一前磨牙 D.下颌第二前磨牙 E.上颌第一磨牙 11、( 12、上颌第一磨牙颌面的发育沟有:() A、颊沟、舌沟、近中沟 B、颊沟、舌沟、远中沟 C、颊沟、近中沟、远中舌沟 D、颊沟、舌沟、近中沟、远中沟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复习资料汇总

(1)特殊检查 1)探诊 采用改良握笔式握持探针,用中指或无名指支靠在邻近牙上,先对主诉牙与可疑牙进行检查,然后按一定的顺序检查。检查时先探颌面再探邻面,然后探颊舌面。探诊时用力要轻柔,切不可用暴力。探针小弯可以检查牙齿邻面有无龋坏。 2)扪诊 检查面部肌肉。当患者做咬颌运动,以手指触摸咀嚼肌对比两侧肌力。当患者闭眼后,用手指将上下睑分开,对比两侧肌力。颌面部扪诊时,应检查眼框、颧骨、上颌骨、鼻骨、下颌支、下颌角及下颌体。检查其对称性,有无膨隆、缺陷、压痛。做唇舌部的双合诊时,以一手的拇、食指分别置于病变的两侧进行扪诊。以了解病变的范围和性质等。口底部的双颌诊用双手合诊。根尖部扪诊,用手指扪压牙龈。检查龈沟内有无炎性渗出,根尖部有无波动感和压痛。面颈部淋巴结检查时,患者取坐位,检查者应站在其右方(前或后方),患者头稍低,略偏向检查侧,以使皮肤肌肉松驰便于触诊,术者手指紧贴检查部位,按一定顺序,由浅入深,滑动触诊,顺序为:枕部、耳后、耳前、腮、颊、下颌下、颏下、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颈前后三角,直至锁骨上窝,仔细检查颈深、浅淋巴结。扪诊时应注意肿大的淋巴结所在的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有无压痛或波动感及与皮肤或基底部有无粘连等情况,应特别注意与健侧对比。 3)叩诊 检查前应向患者讲明检查过程。叩诊应选择有一定重量的平头器械,如金属口镜柄,不能使用一次性器械。叩诊方法:用口镜柄端垂直轻叩牙齿切缘及颌面或从侧方叩打牙齿唇面和舌面。叩诊时先叩对照牙再叩患牙,每个牙叩击两到三次。叩诊力量不能超过正常牙的耐受程度。叩诊力量先轻后重。垂直叩诊痛提示急性根尖周炎。水平或侧方叩诊痛提示根侧牙周膜 炎。根据患者对叩诊的反应以(+ -)号表示检查结果: (-)无疼痛 (±)感觉不明确或酸痛 (+)轻度疼痛 (++)疼痛介于 + -- +++ 之间 (+++)轻叩即疼痛或统统剧烈 4)松动度的检查 检查前牙时用镊子夹住切缘晃动,检查后牙时,将镊子并拢后放在牙合面裂沟中央向颊舌(腭)及近远中方向晃动。 临床常用牙松动度记录方法: ①以mm计算松动的幅度: Ⅰ度松动:松动幅度在1mm以内; Ⅱ度松动:松动幅度在1~2mm以内; Ⅲ度松动:松动幅度在2mm以上。 ②以牙冠松动方向计算:Ⅰ度松动:颊舌(腭)方向松动; Ⅱ度松动:颊舌(腭)方向松动,伴有近远中方向松动; Ⅲ度松动:颊舌(腭)方向松动,伴有近远中方向松动及垂直方向松动。 (2)特殊检查 A咬合关系检查4分 B牙髓温度检4分 C颞下颌关系检查4分 D牙周探诊4分 以上抽1题,共4分 1)咬合关系检查 检查时,医生位于患者右前方,观察前牙,后牙咬合关系以及中线关系正中颌时 磨牙咬合关系 ①中性关系----上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咬合在下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沟内 ②轻度远中错颌关系---上下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相对 ③完全远中错颌关系---上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咬合与下第一恒磨牙第二双尖 牙之间 ④轻度近中错颌关系---上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与下第一恒磨牙远中颊尖相对 ⑤完全近中错颌关系---上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咬合与下第一,二恒磨牙之间正 中颌时前牙咬合关系 覆盖:是指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其距离在3mm以内为正 常,超过者为深覆盖 Ⅰ度深覆盖: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在3--5mm之间者 Ⅱ度深覆盖: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在5--7mm之间者 Ⅲ度深覆盖: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大于7mm者 覆颌:是指上前牙切缘覆盖下前牙唇面的垂直距离,其距离在下前牙的切 1/3为正常,超过为深覆颌 Ⅰ度深覆颌:上前牙切缘覆盖下前牙唇面在1/3---1/2之间者 Ⅱ度深覆颌:上前牙切缘覆盖下前牙唇面在1/2---2/3之间者 Ⅲ度深覆颌:上前牙切缘覆盖下前牙唇面大于2/3之间者,下前牙咬 在上前牙龈组织上 中线关系正常时两侧上下切牙之间连线与面部中线一致.当上下中切牙 中线偏移时,可以用mm记录上下中切牙中线与面部中线距离,以反映中线偏移程 度.此外应注意患者是否反颌,锁颌,牙列拥挤以及牙间隙等. 2)牙髓温度检查 温度测试法是根据患牙对冷或热水的反应来检查牙髓状态的一种诊断方法。 正常牙髓对20~50℃的水一般无明显反应;对10~20℃的冷水或50~60℃的热 水很少引起疼痛,以低于10℃为冷刺激,高于60℃为热刺激。 温度测试分为冷诊法和热诊法: I冷诊法用冷水、小冰棒、二氧化碳、雪或氯乙烷作为冷刺激。将被测牙 隔湿后,将小冰棒置与牙唇舌面中1/3处,观察患者反应。测试前先向患者说明 检查目的和感觉.用冷水进行测验时,要从可疑患牙后面的牙开始,依次向前进 行,以免干扰对患牙的判断。 II热诊法的刺激源可以是热水、热牙胶或热金属器械,加金属冠的牙也 可用橡皮轮打磨生热作牙髓测验。将被测牙隔离,但注意保持牙面湿润,将牙胶 棒在酒精灯上加热变软,但不冒烟.放与唇舌面中1/3处。测试时先测对照牙(对 照牙首选同颌同名牙,其次对颌同名牙,再其次同组牙.)注意:避免在有病损部 位以及修复体(金属或非金属)上测试,热测法应保持牙面湿润,防止牙面上沾上 牙胶,保护软组织避免烫伤,隔离被测试牙 温度测试的临床意义: Ⅰ正常:被测牙与对照牙反应相同; Ⅱ敏感:比对照牙反应强烈,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一段时间; Ⅲ迟缓性痛:即刺激去除后一会儿患牙才出现疼痛反应,并持续一段时间。 Ⅳ迟钝:同样的冷热刺激可引起比对照牙轻微许多的反应。 Ⅴ无反应:被测牙对刺激不产生反应。 急性牙髓炎为快速而剧烈的疼痛; 慢性牙髓炎则表现为迟缓且不严重的疼痛的,有时冷刺激可缓解急性化脓性牙 髓炎的疼痛反应。 3)颞下颌关节检查: 关节动度检查: ①耳屏前扪诊:以双手示指分置于两侧耳屏前,髁突的外侧 面,请患者做开闭口运动,感触髁状突的活动度,有时并或感到弹响与磨擦。 ②外耳道指诊法:用两手小指末端伸进两侧外耳道内,贴外耳道前壁 进行触诊,请患者做开闭口运动和侧向运动,以了解髁突的活动度及冲击感。 咀嚼肌检查: 依顺序扪压颞肌,咬肌等有无压痛 下颌运动检查: 主要通过让患者做开闭口运动、下颌前伸运动、侧颌运动来检查颞下颌关节的 功能是否正常,重点检查内容是:关节有无疼痛、弹响或杂音,对疼痛要明确 疼痛的部位、出现时间和性质,对弹响和杂音要明确发生时间、性质、次数和 响度,两侧关节动度是否一致,有无偏斜,开口度和开口型是否正常,在开闭 口运动时是否出现关节绞锁等异常现象。 临床上张口受限分度: ①轻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仅可置入两横指,约2~2.5㎝左右; ②中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仅可置入一横指,约1~2㎝左右; ③重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不到一横指,约1㎝以内; ④完全张口受限:完全不能张口,也称牙关紧闭。 4)牙周探诊 (改良握笔法)探诊时要有支点,口内或口外支点,探针应与牙体长轴平行, 顶端紧贴牙面,避开牙石,直达袋底,探入力要轻,以提插方式移动探针。 可编辑

(完整word版)口腔解剖生理学复习重点

1解剖牙冠:以牙颈部为界的牙冠。 2临床牙冠:暴露于口腔内未被牙龈覆盖的牙体部分。 3出龈:牙冠破龈而出的现象。 4萌出:从牙冠出龈至达到咬合接触的全过程。牙萌出的时间是指出龈的时间。 5中线:平分颅面部为左右两等分的一条假想垂直线,该线与正中矢状面一致,正常情况下中线通过两眼之间、鼻尖、上颌 及下颌的两中切牙之间。 6牙体长轴:通过牙体中心的一条假想纵轴。 7接触区:牙与牙在邻面互相接触的部位。 8线角:牙冠上两面相交于一线的角。 9轴面角:两轴面相交于一线的角。 10点角:三面相交于一点所形成的角。 11外形高点:牙各轴面最突出的部分 12轴嵴:在牙体的个轴面上从牙尖顶端伸到牙颈部的纵行隆起 13边缘嵴:位于前牙的舌面近中、远中边缘处和后牙的颌面与轴面相交处的嵴 14三角嵴:从后牙牙尖顶端斜向颌面中央的嵴,每个三角嵴均由近中和远中两个斜面组成 15髓室顶:髓室朝向牙冠颌面或切嵴的髓壁 16髓室底:髓室朝向牙根的髓壁 17髓室壁:髓室朝向牙冠轴面的四个壁,有近中髓壁,远中髓壁,唇颊侧髓壁和舌侧髓壁 18髓角:指髓室向牙尖方向突起呈角状部分 19根管口:为髓室与根管交界的部分,由髓室观察呈漏斗状 20根尖分歧:为根管在根尖分出的细小分支,此时若根管仍存在则称根尖分歧(若根管不复存在,则称根尖分叉) 21副根管:发自髓室底至根分叉的通道,多见于磨牙(副根管通向牙周膜的孔称副孔) 22鼻小柱:两侧鼻前孔之间的隆嵴 23腮腺床:腮腺深叶的深面与茎突诸肌及围以蜂窝组织的深部血管神经(颈内动静脉和第9~12对脑神经) 24牙体全长:从切缘或牙尖顶至根尖的距离 25冠长:从切缘或牙尖顶至颈缘最低点之间的距离 26根长:从颈缘的最低点至根尖距离 27冠宽:牙冠近远中面上最突出点之间的距离 28颈宽:牙冠唇面颈缘处与近远中缘相交点之间的距离 29冠厚:牙冠唇面与舌面外形高点间的距离 30颈厚:牙颈唇面与舌面颈缘上最高点的距离 31近远中面颈曲度:从近中面或远中面颈缘在唇侧和舌侧缘交点的连线与颈缘最凸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32牙间交错牙合:指上下颌牙牙尖交错,达到最广泛、最紧密接触时的一种咬合关系 33牙合关键:第一磨牙的牙合关系 34颌位:指下颌相对于上颌乃至整个颅骨的位置关系 35咀嚼效率:机体在单位时间内对定量食物嚼细的程度 1、下颌磨牙的共同点:①磨牙体积由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依次减小②牙冠体积较前磨牙大,牙合面宽大,其形态结构复杂③上颌磨牙的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牙合面为斜方形,下颌磨牙的颊舌径小于近远中径,牙合面为长方形④牙尖多,一般为四五个牙尖⑤颊面的外形高点在颈1/3处,舌面外形高点在中三分之一处,近远中接触区均为牙合三分之一的牙合缘附近⑥牙合面发育沟副沟多,并有通向颊舌面的沟,以利于食物在咀嚼时自牙合面溢出,同时沟窝点隙多发生龋病⑦牙根根干粗,根分叉,一般为两个或三个牙根 2、上下第一磨牙咬合面特征上颌第一磨牙:①牙合面外形为斜方形,近中颊侧轴面角为锐角,远中颊侧轴面角为钝角 ②牙合面观:近中舌尖>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远中舌尖,近中舌尖与远中颊尖三角嵴在牙合面中央斜行相连构成斜嵴③牙合面见较大的中央窝和较小的远中窝,在中央窝的近中见较浅的近中点隙④中央窝的深度>远中窝的深度>近中点隙的深度,中央窝在中轴上,远中窝偏向舌侧⑤近中边缘嵴较远中边缘嵴长且清晰锐利下颌第一磨牙:①牙合面呈长方形或六角形,近中颊侧角为锐角,远中颊侧角为钝角②牙合面观:近中舌尖>远中舌尖>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远中尖③近中边缘嵴较直且清晰,远中边缘嵴圆突,近中边缘嵴短,远中边缘嵴较长④牙合面见颊沟,远颊沟,舌沟,近中沟和远中沟五条主沟⑤有较大的中央窝和较小的近中窝及远中窝,中央窝的深度>远中窝的深度>近中窝的深度,近中窝和中央窝在中轴上,远中窝偏向舌侧。 3、颈部的境界和分区①颈部以下颌骨下缘、乳突、上项线及枕外隆凸的连线与头部分界,下以胸骨颈静脉切迹、锁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