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教案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教案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教案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教案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质数和合数”作为学生学习数论知识的起步课,在《因数与倍数》这一单元教学内容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是在学生学习因数和倍数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后续学习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学习约分、通分以及中学进一步学习数论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在数学知识整体结构和学生学习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材引导学生先寻找1~20各数的因数,然后按其所含因数的数量的不同进行分类,从而使学生建立起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学情分析:

通过前段的学习和研究,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并且积累了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这些都为他们自主探索“质数、合数”的概念,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和数学模型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学生对分类归纳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尚未形成,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

教学设想:

作为一节典型的概念课,本节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在教学设计中我坚持这样的理念:教师的教不能“仅仅是给学生一份知识的行囊”,而要为学生搭建平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发展学习能力。将设计重点放在如何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上。在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进行有效地加工和重组,使得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遇到挑战,引导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经历概念的模糊——清晰——不断完善——应用的过程。并不断在挑战中体验成功所带来的学习乐趣,自始至终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探索欲望,真正的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力求让学生在学习并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数学知识的同时,习得对自身终生发展起长久作用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分类归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目标:

(1)经历“求因数—找规律—探究归纳—应用”等数学活动,发现并掌握质数和合数的特征,并能运用其特征判别质数和合数。

(2)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初步渗透分类归纳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3)体验数学“再创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质数和合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关键:发现质数和合数的因数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为“再创造”作好铺垫。

1、复习:(出示数字:

2、1

3、9、12、7、16、15)让学生从中任意选一个数,说出它的因数,再以是不是2的倍数作为标准将这些数进行分类。

2、揭示课题:9不仅是奇数,还有一个名字叫合数;2不仅是偶数,还有一个名字叫质数。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两个新的概念:质数和合数(板书课题:质数与合数)

3、设疑:看到这个课题,你认为我们今天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预设:学生依据课题可能提出以下问题:什么样的数是质数?什么样的数是合数?质数和合数有什么联系?质数和合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对课题的质疑和猜想事实上使学生完成了一个自主确立学习目标的过程,从而拉开探究的序幕。]

二、自主探究,经历“再创造”的过程。

1、为探究进行方法定向。

谈话:一个数究竟是质数还是合数,与它所含因数的情况有关,根据你前面研究数的经验,你打算怎样去研究今天的问题?打算选取哪些数来研究呢?

(预设:学生根据前面学习因数和倍数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的经验,会很容易想到研究质数、合数的方法:先列举出几个数,再观察它们的因数具有怎样的特点,进而发现规律。但是对于研究对象的选择经验较少,教师应及时引导:如果我们选择的数太少,就不容易发现规律,如果选择的数太多或者太大,研究起来又比较麻烦。所以,我们在研究数的时候,一般都要先从比较小的一段数入手研究。然后出示2-12各数,引导学生共同研究。)

2、通过写2—12各数的因数,初步体验一个数所含因数的特征。

3、自主发现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通过观察2-12各数的因数的情况,引导学生从所含因数的情况来分析,圈出自己认为比较特殊的数,并与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在汇报、交流中依据学生回答圈出质数---2、3、5、7、11。

[设计意图:筛选合适的研究对象,是进行研究的前提,筛选的策略和方法也是整个研究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经历对研究对象的筛选过程,为学生日后的自主探究积累宝贵的经验。对“1”的回避使学生在自主探究时尽可能地避免了无关的干扰,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此得以体现。采取与传统的简单分类方法所不同的教学策略——“找出特殊的”,使学生的思维与概念的本质更为接近。]

4、选择合理的分类,归纳概念。

(1)研究质数特征,揭示质数概念:请仔细观察这一类数(指质数),它们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呢?

(预设:学生经历前面的求因数——圈“特殊数”——互动交流等过程,能很容易发现质数的因数特点。教师应结合学生发现的规律,适时揭示质数的定义并引导学生再举出几个质数,以加深对质数概念的理解。)

(2)自主概括合数定义:这里剩下的这一类数就叫做合数。那么,一个怎么样的数,叫

做合数呢?把你想到的说法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预设:基于对质数概念的理解,学生自己归纳合数的概念不是难事。教师主要应引导学生与质数的因数做比较,抓住合数的因数特点来下定义。找出其他的合数,进一步理解质数和合数都有无数个。)

(3)师生共同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是看什么?(除了 1和它本身是否还具有其他约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这两个因数,它就是——-。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含有其他的约数,它就是——。

5、完善概念

(1)开火车说一说:课前复习中的这些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引导学生用简便的方法快速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你是怎样很快判断出12是合数的?

(3)全班一起来判断几个数:如果你认为它是质数就请站起来,如果你认为它是合数就请坐端正。(教师依次出示:20、22、37、31、35、29、87、100、1)

(预设:学生已经建构起“质数”“合数”的概念,并通过交流理解并掌握了快速判断的方法,因此会乐于参与这种全班活动,并很快判断出前8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1”的出现会使学生在判断中出现困惑,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发现“1”的因数特点,理解“1”为什么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师生共同小结:非0的自然数按所含因数的情况来分,就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质数、合数和1。)

[ 设计意图:“质数”概念的得出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发现;随后基于已经构建的“质数”概念,自主构建出“合数”概念,再由学生自己例举质数、合数的过程,自我反省、提升对概念本质的理解。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精心设计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过程,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促使学生自我完善概念。]

四、实践应用,再掀“再创造”高潮。

1、基本练习。

找出20以内的质数和合数,巩固对20以内质数、合数的认识。

2、强化练习。

通过快速抢答,强化对20以内的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的识别。

3、综合练习。

猜号码的游戏,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采用有梯度、形式多样的练习,充分发挥练习题的功能,力求在练习过程中既巩固新知,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注重知识拓展,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体会数学的美感。】

五、总结回顾,延伸“再创造”。

1、交流学习收获,梳理本节知识点。

2、拿出充足的理由说明某些说法正确与否,深化对本节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3、简介“哥德巴赫猜想”。

[设计意图:前后呼应的总结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较为完整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课终之时,对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进行简明扼要地梳理,可以使教学内容系统化,纲举目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呈现“歌德巴赫猜想“,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美感,激发学生勇于攀登科学高峰。]

《质数和合数》课堂实录

新风小学邢淑文

教材分析:

“质数和合数”作为学生学习数论知识的起步课,在《因数与倍数》这一单元教学内容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是在学生学习因数和倍数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后续学习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学习约分、通分以及中学进一步学习数论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在数学知识整体结构和学生学习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材引导学生先寻找1~20各数的因数,然后按其所含因数的数量的不同进行分类,从而使学生建立起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学情分析:

通过前段的学习和研究,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并且积累了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这些都为他们自主探索“质数、合数”的概念,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和数学模型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学生对分类归纳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尚未形成,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

教学目标:

(1)经历“求因数—找规律—探究归纳—应用”等数学活动,发现并掌握质数和合数的特征,并能运用其特征判别质数和合数。

(2)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初步渗透分类归纳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3)体验数学“再创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质数和合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关键:发现质数和合数的因数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

1、复习引入。

(课件出示数字:2、13、9、12、7、16、15)

师:这些非0的自然数我们都很熟悉。请你从中任意选一个数,说出它的因数。

生1:9的因数有1、3、9。

生2:2的因数有1和2。

生3:16的因数有1、16、2、8、4。

……

师:如果以是不是2的倍数作为标准进行分类,这些数可以分为几类?

生:可以分为两类:奇数和偶数。

师:这组数中奇数有哪些?偶数有哪些?

生:这组数中,奇数有13、9、7、12;偶数有2、12、16。

师:9不仅是奇数,还有一个名字叫合数;2不仅是偶数,还有一个名字叫质数。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两个新的概念:质数和合数。

(板书课题:质数与合数)

2、质疑。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认为我们今天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生1: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

生2: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生3:质数和合数有什么联系?

……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自主探究。

1、为探究进行方法定向。

师:一个数究竟是质数还是合数,与它所含因数的情况有关,根据你前面研究数的经验,你打算怎样去研究今天的问题?

生:我们可以像学习2的倍数特征那样,先写出几个数,然后再来研究它们。

师:对,这是我们最近研究数的问题时经常用的方法,这节课我们也可以先列举一些数,再研究它们的因数具有怎样的规律。那么你打算选取哪些数来研究呢?

生1:我打算选择9和12。

生2:我打算选择5、10、15、20。

生3:100、1000。

师:同学们的选择都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是如果我们选择的数太少,就不容易发现规律,如果选择的数太多或者太大,研究起来又比较麻烦。所以,我们在研究数的时候,一般都要先从较小的一段数入手研究,比如:1—20、10—30……老师也选取了一组数(出示2—12各数),我们共同来研究一下这些数,好吗?

生(齐):好!

2、初步体验一个数所含因数的特征。

师:那么现在就请你在练习纸上写出2—12各数的因数。

(学生活动)(课件出示2—12各数的因数)

师:请你对照屏幕,仔细检查自己写的是否正确。

(学生活动:自主检查)

3、自主发现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些数,从所含因数的情况来看,你觉得哪些数比较特殊?就请你把它们圈出来,再想一想它们特殊在哪里?然后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交流。

(学生活动:圈数、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圈出了哪几个数?它们特殊在哪里?

生1:我圈出了2、3、5、7、11这几个数,它们都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

师:与这种想法相同的同学请举手。

(全班大多数同学都举手了)

师:这么多同学的想法一样,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老师把你们选的这几个数也圈出来。

(课件演示:圈出2、3、5、7、11这几个数。)

生2:我选择了9和16,因为它们都有3个因数。

师:与这种想法相同的请举手。(只有一名同学举手)

生3:我圈出了4、6、8、9、10、12这几个数,因为它们除了1和它们本身以外还有其它因数。

4、选择合理的分类,归纳概念

师:同学们的几种选择都有一定道理,而刚才大多数同学的发现就与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我们来进一步研究一下这几个数。

(板书:2、3、5、7、11 )

师:请仔细观察这一类数,它们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呢?

生1:它们都有两个因数。

生2:它们的因数都只有1和它本身。

生3:它们都只有1和它本身这两个因数。

师:象这样,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就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

(板书质数定义)

师:你能再说出几个质数吗?

生1:13是质数,因为13只有1和它本身这两个因数。

生2:17也是质数,因为17只有1和它本身这两个因数。

生3:23是质数。

……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13、17、23等都是质数,质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师:这里剩下的这一类数就叫做合数。(板书:4、6、8、9、10、12)一个怎么样的数,叫做合数呢?把你想到的说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

师:一个怎么样的数,叫做合数?

生:一个数如果有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因数,它就是合数。

师:与质数相比,合数的因数还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含有其他的因数,它就叫做合数。

师:能根据合数的因数特点来下定义,真善于概括。

(板书合数定义)

师:你还能找到其他的合数吗?

生1:14是合数,因为它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

生2:15是合数,因为它除了1和15还有别的因数。

生3:16也是合数。

……

师:对,合数也有无数个。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是看什么?

生:除了 1和它本身是否还具有其他因数。

师: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这两个因数,它就是——-。

生(齐):质数。

师: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含有其他的因数,它就是——。

生(齐):合数。

5、完善概念

师:我们课前复习中的这些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呢?我们来判断一下。

(学生开火车说一说)

师:你是怎样很快判断出12是合数的?

生:因为12除了1和它本身这两个因数,它还是2的倍数。

师:这种方法很简便。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只要能再找出它的一个因数,这个数就是合数。

师:我们全班一起来判断几个数。仔细看好屏幕上出现的数,如果你认为它是质数就请站起来,如果你认为它是合数就请坐端正。

(教师依次出示:20、22、37、31、35、29、87、100、1)(学生判断)

(当最后出现1时,大多数学生不知所措,有的学生急得举起了手。)

师:你们怎么啦?有什么问题呢?

生1: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生2:1只有一个因数1,它既不符合质数定义也不符合合数定义。所以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师:好,有理有据。1很特殊,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那比1大的数呢?

生:一个比1大的数至少有两个因数,因此它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师:对了,非0的自然数按所含因数的情况来分,就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

生(齐):质数、合数和1.

四、实践应用。

1、基本练习。

师: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谁能快速的找出20以内的质数和合数。

(出示1——20个数)(学生活动:在练习纸上写出20以内的质数和合数)

师:20以内的质数有哪些?

生:2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 (齐读20以内的质数)

师:这里是20以内的质数,那么剩下的数是什么数?

一部分学生:合数。

突然有些学生反应过来:不对,剩下的数是合数和1.

师:20以内的合数有哪些?

生:20以内的合数有4、6、8、9、10、12、14、15、16、18、20.

2、强化练习。

师:同学们已经能很快地找出20以内的质数和合数,说明大家已经掌握了这两个概念。再加上我们前面学习的奇数、偶数,这么多的概念,你还能识别清楚吗?

生(自信地):能!

(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快速抢答)

(1)在非0的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2)两个相邻的自然数,它们都是质数,这两个数是()。

(3)20以内,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是();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是()。

3、综合练习。

师:这么多概念都能识别清楚,同学们真了不起。下面我们来做个猜号码的游戏:请你看清要求,认真思考,看谁猜的又对又快。

(课件出示,学生根据提示猜号码,将号码写在练习纸上。)

这是一个电话号码,电话号码顺序如下:

(1)10以内最大的偶数。

(2)最小的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数。

(3)既是5的倍数,又是5的因数的数。

(4)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数。

(5)10以内最大的质数。

(6)最小的自然数。

(7)10以内最大的合数。

生:号码是8351709。

师:恭喜大家,都猜对了!你们真是解码高手。

五、总结回顾。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收获?

生1:我知道什么样的数叫质数,什么样的数叫合数。

生2:我知道非0的自然数按所含因数的情况来分,就可以分为质数、合数和1.

……

师:我们在前面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

生(齐):解决了。

师:请你拿出充足的理由说明下列说法正确与否。

课件出示:

①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②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③在1,2,3,4,5,……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

④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师:同学们善于观察、肯于动脑、敢于提问,会学习,有方法,你们的表现都很优秀。其实,关于质数与合数的学问多着呢! 比如,被誉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哥德巴赫猜想”,它是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在1742年提出的——“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之和”,我国的一些数学家如陈景润、王元等,研究这个问题时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可是这个说法至今却还没有得到证明,说不定将来有一天,我们班的数学爱好者中就有一人证明出了这一猜想,老师期待着这一天!下节课我们还将继续研究关于质数与合数的问题。

《质数和合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中我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局限于使学生获得一般的理解知识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自身的魅力,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激发有效思考,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

1、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以“问题”促学习。

教学中能始终关注数学知识的本质,引导学生从概念入手来学习知识,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环节,紧紧围绕概念的本质向学生提出问题,“从所含因数的情况来看,你觉得哪些数比较特殊?”“请仔细观察这一类数(质数) ,它们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呢?”“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数(质数)吗?”“这里剩下的这一类数就叫做合数,一个怎么样的数,叫做合数呢?”“与质数相比,合数的因数还有什么不同?”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迫使学生去主动探究。重视生生、师生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促使其思维向质数、合数的概念逐步逼近,以至对概念产生自己的数学理解。

2、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充分体验了数学的“再创造”过程。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持久兴趣来自于数学本身。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学习经验,使他们经历了数学家探索数的问题的一般过程,成为知识的主动发现者。从研究方法的选择—概念的得出—再完善—应用,学生主动参与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经历了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初步体验了“分类归纳”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为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激发生命活力,师生共建和谐、高效课堂。

教与学的高度统一,是激发生命活力,建立和谐、高效课堂的保证。课堂上,我立足于学生的自主探究进行教学,充分给予学生亲自实践、思考、发现的机会,给予学生足够的时

间去探究,去找寻。而教师只是在关键之处适当引导,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促进他们更有效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兴趣盎然中掌握了数学基本知识,发展了数学思考。

本节教学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课堂节奏较快,没能完全做到关注全体学生。在课后强化练习时,没有照顾到特殊情况,快速抢答环节虽然大多数孩子的参与热情高涨,但同时暴露出个别孩子对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的概念识别困难的现象。此时不妨放慢些节奏帮助学生加以区分。

2、课堂上的一处生成没能及时发现并及时转化成学生的学习资源。在学生已经构建起质数合数概念后,教师提出:“你是怎样很快判断出12是合数的?”学生发现了判断12是否是合数的简便方法——“除了1和它本身这两个因数,它还是2的倍数。”而教师急于告诉所有学生结论——“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只要能再找出它的一个因数,这个数就是合数。”这样做无疑是在将教师概括好的结论强加给了学生。如果当时不这样处理,而是抓住了学生的回答,引导所有孩子思考:“还可以怎样快速判断出一个数是合数?”学生一定还会想到是3的倍数的数、5的倍数的数、7的倍数的数(除了

3、5、7本身)……都是合数,进而水到渠成地总结出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合数的简便方法,更为学生下面自主探索制作100以内的质数表的快捷方法——“筛法”做好了铺垫。

3、课后交流不够充分,好似走过场。教师应切实的引导学生梳理知识,总结得失,提升学生的课后反思能力。

《质数与合数》教案设计

质数与合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本内容是五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质数与合数》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了解了2、5、3倍数的特征之后学习的又一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学习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在本章教学内容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教学背景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理解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数学的方法。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和好奇心,有主动参与的意识,迫切地希望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因此,我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了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通过体验与探究的活动,让学生亲历概念的自我建构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设计理念】 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因此教学中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交流中要学数学,会学数学和乐学数学,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正确的判断。 2、过程与方法:采用探究式学习法,通过操作、观察自主学习-——提出猜想——合作、交流验证——分类、比较——抽象——归纳总结——巩固提高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体验与探究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新,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明确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可分为三类【教具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张学号牌、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快点告诉我你的学号,学号是每位同学在这个班级的数字代号,每个人对自己学号的数字都会有特殊的感情,是吗?谁愿意用学过的知识来介绍自己的学号是个怎样的数呢?…… 二、引入:刚才很多同学在介绍学号时很多用到了奇数和偶数的知识,请学号是奇数的同学站起来;哪些人学号是偶数呢?都站过了吗,可见自然数可以怎样分类?分类依据是什么? 三、探究新知:这节课我们换个角度,通过研究因数进一步来研究自然数,看看是否有新的发现。 1、写因数。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学号对不对,那么请你写出自己学号的所有因数,在写之前请一两个同学说说写因数的方法?说完后然后学生现在开始写因数,就写在学号牌上。(要求:写因数时要求完整、工整、有规律。) 2、交流:请1—12号同学汇报自己学号的所有因数,教师板书。现在请所有同学一起来

乒乓球步法移动教学设计

乒乓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乒乓球握拍法、正手攻球的基本准备姿势、移动步伐(跨步、并步等)。 2、利用刚学会的发球技术进行小比赛。 3、能积极参与练习,激发兴趣,勇于克服困难。 4、正手攻球技术;进行对推练习。 5、身体素质练习:跑中集合 重点难点 1、学习正手攻球的基本技术动作。 2、提高学生反应灵敏度。 3、有效提高球感,提高击球准确率。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⑴体委整队。 ⑵报告人数 ⑶师生问好。 ⑷安排见习生。 ⑸宣布本课任务,提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学习目标 (1)、集合要求:快、静、齐 (2)、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通过所喜欢的体育项目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学生活动学生快速集合,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集中精力投入练习。 活动2【导入】课前游戏(三人四脚行走) 1、用红领巾绑住中间学生与两边的小腿。喊口号行走。 2、教师指出活动需要遵守的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3、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 4、教师巡回监督。 活动3【导入】乒乓球步法讲解 一、基本准备姿势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或比肩稍宽,两膝微屈,前脚掌着地(主要以脚内侧蹬地),脚趾轻微用力压地,脚跟微离地面,重心置于两脚之间,上体略前倾、收腹,持拍手臂自然弯屈,直握拍的肘部略向外张,球拍置于腹部右前方,手腕自然放松,拍头指向右斜前方,横握拍的肘部向下,前臂自然平举,手腕自然放松,拍头指向上方,非持拍手臂自然弯屈于身体左侧。两眼注视来球。

二、步法讲解 1.单步。一般在来球离身体不远的小范围内应用,是对付各种近网球和追身球的有效步伐。因为移动的范围小,动作移动的幅度不大,所以身体重心转换的比较平稳。这种步伐适用于各种不同打法的球员。 2.并步。这种并步比跳步移动范围要小,移动时重心的稳定性也比跳步好的多。这是削球所运用的重要步伐之一。同时也是各种快攻和弧圈型打法在实战中,做小范围内的移动,来对付削球的一种快捷移动的好方法。而且还是在处理来回球的相持过程中常用的有效步伐。 3.跨步。主要应用在近台快攻过程中,击打来回球比较好。跨步在以横向移动时,和并步或跳步结合应用效果最佳,但与自身连续运用效果最差,这是因为跨步与跨步衔接后,身体重心越来越低,不利于下一板击球。 4.跳步。跳步一般多用于来球速度不快,而又与身体距离较远的来球。弧圈型打法的球员,一般是在中台左右转移或侧身转移的两中情况下运用跳步。 5.交叉步。在运动中击球,可见其稳定性要比前四种步伐要很低。作为快攻和弧圈型打法的球员,在侧身进攻后,再扑左(右)角空档时或在走动中拉冲削球时,就会常常运用这种交叉步伐。 活动4【示范及指导】乒乓球步法的使用 1.师生示范对练。 2.学生练习,老师指导步法的使用。 3.小结。 活动5【队形】结束部分 1.学生整队。 2.师生共同评价。 3.学生谈本次课的收获。 4.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质数和合数》教案

3 ?质数和合数 [教学内容] 课本P23?24例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记住100以内的质数,掌握正确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探索质数、合数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在共同探讨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索知 识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 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 [教学用具]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 ?写岀下面各数的所有因数。 1的因数2的因数3的因数4的因数5的因数6的因数7的因数8的因数9的因数10的因数11的因数12的因数13的因数14的因数15的因数16的因数17的因数18的因数

2 ?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纸上写,集体订正。 [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 ?引导学生归纳。 (1 )按这些因数个数的多少,可以分为哪几种情况,也就是说这些数的因数都有几个?从少到多找一找。 (2 )分组讨论后汇报。 (3 )引导学生说明。 有一个因数的。(板书:有一个因数的) 有两个因数的。(板书:有两个因数的) 有三个因数的,有四个因数的,有六个因数的。 (4 )教师提示:像有三个、四个、六个甚至更多的因数,我们把它们归纳为一种情况, 用一句话概括为有两个以上因数的。(板书:有两个以上因数的) 2 ?按因数个数的多少,把自然数分成几种情况。 (1 )分组讨论。 (2 )汇报讨论结果。 (3 )引导学生说岀:1的因数是1。(板书:1的因数:1 ) 有两个因数,它们分别是2、3、5、7、11、13、17。 有两个以上的因数,它们分别是:4、6、8、9、10、12、14、15、16、18。 3 ?观察比较,发现特点。 (1 )引导学生观察2、3、5、7、11、13、17的因数,发现了什么? ①学生讨论后发言。(如果有困难,教师可做提示) ②启发学生知道:每个数的约数都有1,每个数的约数都有它本身,即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③教师概括:也就是每个数的因数都有1和它本身,并且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板书: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跨栏跑》教学设计

《跨栏跑》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理念 本设计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养成坚持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学练环境中感受集体的温暖、情感的愉悦;体验成功与进步的喜悦,提高他们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理解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和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这也是本课的指导思想。 二、教材分析 《跨栏跑》选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体育与健康第一册(人教版),本课是田径模块中跨栏跑单元的新授课,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初中进行跨栏跑练习的基础上,确定“跨栏步”“起跑跨过第一个栏”“栏间跑”“全程跨栏跑”作为高中教学内容,为在教学中使学生明确教科书中指出的“知识点”要精心设计教学,以实现教学目标。 三、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九年级,由于跨栏跑本身技术的复杂性,学生很难掌握较为规范的动作,而且大多数都没有跨栏跑的基础,甚至部分同学从未接触过跨栏跑,他们有强烈得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欲望,但由于其身体素质和水平的局限性,使其技术动作大多存在一定的问题。作为新授课,本节课应着重向学生教授跨栏步技术,教学中应努力选择正确的教法,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 四、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目标:了解跨栏运动的基本起源与发展,培养学生敢学、想学、爱学跨栏的参与意识。 2.运动技能目标:初步学习跨栏步技术动作。85%以上的同学能够完成跨栏步的技术动作,50%的同学能在保证跨栏步的技术同时初步完成起跑至第一栏技术。 3.身体健康目标:发展灵敏、力量、速度、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发展跨越障碍的能力。 4.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建立自信、战胜自我、主动学习、勇敢顽强的精神。 5.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同学间互助、互学的意识和品质。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跨栏步技术的掌握。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教案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质数和合数”作为学生学习数论知识的起步课,在《因数与倍数》这一单元教学内容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是在学生学习因数和倍数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后续学习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学习约分、通分以及中学进一步学习数论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在数学知识整体结构和学生学习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材引导学生先寻找1~20各数的因数,然后按其所含因数的数量的不同进行分类,从而使学生建立起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学情分析: 通过前段的学习和研究,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并且积累了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这些都为他们自主探索“质数、合数”的概念,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和数学模型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学生对分类归纳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尚未形成,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 教学设想: 作为一节典型的概念课,本节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在教学设计中我坚持这样的理念:教师的教不能“仅仅是给学生一份知识的行囊”,而要为学生搭建平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发展学习能力。将设计重点放在如何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上。在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进行有效地加工和重组,使得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遇到挑战,引导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经历概念的模糊——清晰——不断完善——应用的过程。并不断在挑战中体验成功所带来的学习乐趣,自始至终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探索欲望,真正的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力求让学生在学习并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数学知识的同时,习得对自身终生发展起长久作用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分类归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目标: (1)经历“求因数—找规律—探究归纳—应用”等数学活动,发现并掌握质数和合数的特征,并能运用其特征判别质数和合数。 (2)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初步渗透分类归纳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3)体验数学“再创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质数和合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关键:发现质数和合数的因数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为“再创造”作好铺垫。

小学乒乓球课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乒乓球单元教学计划(8 课次)

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次课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做到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本节课我主要目标是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创造性,使学生学会互相学习,互相研究运动形式和运动内容,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教学中通过篮球基础技术教学和学生合作互助式学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建立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以获得成功体验,激发体验兴趣。 二、教材分析 乒乓球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运动项目,而且是我国的国球,乒乓球技术应该从小培养,乒乓球运动可锻炼学生身体协调性和提高反应速度,培养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心理素质以及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进一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乒乓球技术不仅是手上功夫,更是腿上上功夫,接力跑的游戏培养学生移动速度,提升体力,为进一步学好乒乓球技术奠定基础,而且使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无限快乐,从而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兴趣。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学生活泼好动,班级凝聚力、荣誉感强,学生守纪乐学,爱好文体活动,一般具有依赖性强、模仿力强、好奇心强且自我约束能力差、精神不易集中的年龄特征,对于相对直观、易模仿的体育课兴趣较高。由于他们刚接触乒乓球,所以有极大的学习热情。 四、教学目标 1、学习乒乓球的正确握拍方法和准备姿势,为后边学习乒乓球基本技术打下基础。 2、70%-80%的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握拍方法将球托在球拍上停留一定的时间,通过学习体验球拍与球接触时的肌肉感觉,提高控制球的能力,通过游戏练习,发展学生腿部力量、移动速度、体能和协调等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冷静沉着,机智果断的心理素质,培养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以及听从指挥,注意力集中的思想作风。

跨栏跑技术教学教案_(一)

跨栏跑技术教学教案 (一)

三 、基 本 部 分: (一) 跨栏步技术的讲解: 跨栏跑的途中跑由九段栏间跑组成,每一段包括高频率、强节奏的三步平跑和一个跨栏步。跨栏步分起跨过栏和下栏落地两个部分。 起跨过栏:起跨脚放脚方向要正,快速有力,用前脚掌富有弹性的着地,后蹬角约为65。~70。摆动腿屈膝高抬,向前上方摆出,同侧肩臂前伸、微下扣,上体前倾。起跨腿蹬地后,边屈膝边快速经体侧向前上方提拉。摆动腿异侧臂经前向侧后下方摆至体侧。其同侧臂应象平跑一样屈肘前摆,此时躯干必须保持适宜的前倾。 下栏落地:身体总重心经过栏架上方以后的动作称为下栏。摆动腿在栏后的着地点应靠近身体重心的投影点,并直腿以前脚掌富有弹性的着地。起跨腿在下栏时以膝关节带动快速前摆。此时上体必须保持前倾。下栏时两臂也转为平跑时的积极摆动。 (二)示范: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1-2栏×1~2次;让全体学生观察跨栏步的整体技术及其特点,强调观察起跨攻栏动作。 (三)组织与练习:如下图: 1、 高抬腿栏中间垫步过栏 4栏×4次(栏间4~5米) 2、 行进间攻栏腿、侧拉腿从栏侧过栏练习。 3、 跨栏步练习 15

学习栏间跑技术 1、讲解:栏间跑是指下栏着地到过下一个栏前踏上起跨点的跑进阶段。其 任务是发挥和保持跑速,保持节奏,为跨过下一栏架做准备,全程共有9个栏间跑,距离相同,步数相同,很明显,提高栏间跑的步频,掌握好节奏是提高栏间跑速度的关键。栏间跑第1步与跨栏步下栏阶段紧密相连,为使跨栏动作和栏间跑紧密衔接,下栏着地时,通过支撑腿踝关节和脚掌力量充分后蹬,起跨腿提拉带髋向前和两臂前后用力摆动完成。尽量拉开第1步是跑好栏间跑的关键,步长应在1.5-1.65 m,第2步的动作结构与短跑途中跑相同,抬腿高,下压积极,用前脚掌着地,上体稍前倾,两臂积极前后摆动。跑的动作要轻松,富有弹性,步长约2~2.15 m,第3步由于要准备攻栏,步长比第2步短10-20 cm 形成一个短步。动作特点同跨栏前最后一步,起跨腿抬得不高,积极放脚,落点靠近重心投影,速度达最快。 栏间3步的正确节奏,取决于3步的步长按小、大、中的合理比例和各步支撑阶段时间、腾空时间长短的比例等因素。 合理的栏间跑技术发展方向表现为: (1)3步步长比例合理,节奏稳,步频快。 (2)身体重心高,起伏小,方向正,直线性强,更接近平跑,跑跨紧密衔接。 (3)尽量缩短支撑时间是合理的技术发展趋势。 (4)缩短下栏距离,加大第1步步长是改善节奏,提高栏间跑速度的发展方向。 400 m 栏的栏间跑技术基本同400 m 平跑,但稳定的步长和节奏很重要。上栏前3步要注意加快节奏,下栏后第l 步要尽量拉开步长也是加快栏间跑,保持良好的栏间跑节奏的重要环节。如要在跑进中更改栏间跑的步数,要预先有计划,并果断实施。 2、示范: 1、 学生练习:组织如下图: l )学生试跨l ~3个低栏(栏高:男76.2、女50厘米,栏间:男8米、女7米) 2)起跑后跑10步,栏间(栏距同“1”)用7步跑3栏(栏高男76.2、女5O 厘米)×3~5次 讲解:栏间跑应高抬腿、高重心、大步幅、前脚掌、跑直线。 示范:教师或请学生中的优秀者示范l ~2次。 练习与组织方法;学生单个依次练习,每人3次。教师置练习者中段、侧方 15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质数与合数》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了解了2、5、3倍数的特征之后学习的又一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学习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在本章教学内容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教学背景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理解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数学的方法。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和好奇心,有主动参与的意识,迫切地希望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因此,我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了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通过体验与探究的活动,让学生亲历概念的自我建构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设计理念】 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因此教学中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交流中要学数学,会学数学和乐学数学,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设计】 1、理解并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正确的判断。 2、通过操作、观察自主学习-提出猜想合作、交流验证分类、比较抽象归纳总结巩固提高学习过程,动手操作、观察和概括能力,积极探究的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3、在体验与探究的活动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新,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学号是每位同学在这个班级的数字代号,每个人对自己学号的数字都会有特殊的感情,是吗?谁愿意用学过的知识来介绍自己的学号是个怎样的数呢?

小学体育教案:乒乓球的教学设计

乒乓球的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教案 2、乒乓球特长课教案年级: 日期: 课题1、复习发平击球、推挡技术;2、学习正手攻球 2、目的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乒乓球的发球和推挡技术,初步学习正手攻球技术。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模仿、自学、自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德育培养学生的谦虚好学、严于律己、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重点学习正手攻球技术的要领。难点执拍手型正确,动作协调、正确。方法讲解法、示范法、自练法、讨论法等。 教具乒乓球、球拍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 持球和垫球的游戏练习,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手腕的灵活性和控球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运动兴趣。 基本部分: 1、讲解并示范发平击球和推挡技术的方法及要领。并针对上次课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 2、分组练习。 3、教师循环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4、讲解并示范正手攻球的方及要领。 5、结合所学技术分组练习。 6、按上、中、下的层次进行分组教学,提出不同要求。 结束部分 1、进行放松活动。 2、教师总结。 3、作业:课后复习所学技术。 3、乒乓球特长课教案年级: 日期:课题复习发平击球、推挡技术和正手攻球技术 目的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乒乓球的发球、推挡技术和正手攻球技术。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德育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勇于拼搏进取、勇于战胜困难的优良品质。重点学习正手攻球技术的要领。 难点执拍手型正确,动作协调、迅速。方法讲解法、示范法、自练法、讨论法等。教具乒乓球、球拍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 1、推挡接力比赛,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手腕的灵活性和控球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移动速度。 2、活动各关节的练习。 基本部分 1、讲解并示范正手攻球的方法及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质数和合数》

质数和合数 教学内容:质数和合数P23、24,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找20以内数的因数和分类,认识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在讨论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会用筛选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并加以记忆。 3.在研究质数和合数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富于探究的精神和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想一想,判一判(教师先介绍题意,然后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完成) 用同样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能拼几种。 2.师:现在,我们把这些数分成了两类。一类是2、5;一类是4、6、12。这两类数我们分别给他们新的名称:质数,合数。(在相应的数下面板书)那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讨论:6个小正方形能拼成几种长方形?你是怎样想的?(板书:1×6;2×3) 12个小正方形能拼成几种长方形?你是怎样想的?(板书:1×12;2×6;3×4) 2.师:请你观察,这些数与6、12有什么关系?(是它们的因数)

3.想一想:2、5的因数有什么特征?4、6、12的因数有什么特征? (引导学生得出:2、5只有2个因数,是1和它本身;4、6、12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他因数,就是有3个或以上的因数) 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 5.教师小结,齐读P23的结论。 6.讨论:最小的质数是几?最小的合数是几?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P23做一做。 2.自学P24例1,学习方法制作质数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3.重点熟记20以内的质数,背一背。 4.判断,自己的学号是质数还是合数,小组中说说理由。 5.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数 10=()+() 15=()+()=()-() 四、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本》第8面 第4题先组织学生一起讨论。

乒乓球优秀教学设计

乒乓球优秀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依据新课程标准,以校本课程为依托,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爱好。使学生的身心在愉快的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二、教材分析: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有着广大的群众的基础、完善的乒乓球设施,并且随着我国乒乓健儿一次又一次的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各种国际大赛上夺得冠军,人们对乒乓球这项运动的期望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让学生在学习中和游戏中体会兵乓球的魅力。 三、学情分析: 1、五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较差。骨骼肌肉以及内脏发育尚不完善,需多加强小肌肉群及灵活性练习。 2、随着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日趋成熟,祖国荣誉感逐渐加深,对国球——乒乓球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是学习乒乓球最好时机。同时五年级学生开始注意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会积极的投身到学习中去并努力表现自己。 四、教学特色: 乒乓球是我们学校的特色运动项目之一。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在教学中引进远程教学,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共享,增进示范直观性,减轻示范的视觉差,提高学习兴趣,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教学内容为创编教材水平二(五年级)体育理论知识——乒乓球运动,为使学生能够了解乒乓球运动的概况和简单规则,并对乒乓球运动产生兴趣,我设计本课的教学思路为以下几方面: 第1页共5页

一、导入自然,激发学习积极性 通过开始的“乒乓球”集中注意力的小游戏,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乒乓球上,从而自然的揭开课题,并引导学生参与乒乓球运动的学习与讨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动静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本课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参与适当的身体练习,穿插与课题相结合的乒乓球操和乒乓球游戏,做到动静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师生互动,多种形式参与学习 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教师讲解,小组交流与讨论,教师生动的讲述故事,简明的课件展示,有效的提问、精彩的回答等,形式多样,师生互动,力求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易于理解,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更好掌握学习内容。 四、学习与反馈相结合 教学中,对学习内容通过提问与回答;结合所学规则,通过看乒乓球比赛视频担当小裁判;通过游戏参与知识竞答题等活动,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即使进行反馈,巩固所学知识。 五、以乒乓球运动为主线,前后呼应 本课以乒乓球运动为主线,从开始的乒乓球小游戏的导入,到乒乓球理论知识的讲解,到模仿学练乒乓球操,再到乒乓球理论知识竞答,到最后的游戏“乒乓对抗赛”的练习,做到前后呼应,起到良好的教学效 第2页共5页

乒乓球课教案

《乒乓球》教案 课次:1 一、课的内容: 1、复习基本步法、姿势与基本站位 2、复习平击发球、平击球 3、学习推挡 4、学习正手攻球 二、课的目标: 1.掌握乒乓球握拍法、基本步法、姿势与基本站位 2.掌握平击发球和平击球 3.使学生初步掌握推挡 4.使学生初步掌握正手攻球 5.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品质。 三、课的重点、难点: 1、学习推挡 2、学习正手攻球 四、场地器材:球台18张、乒乓球拍18副、乒乓球40个 课的教学组成 1.准备部分 10′1.1课前常规 体育委员集合,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提出目标要求。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 ♀♀♀♀♀♀♀♀♀ ♀♀♀♀♀♀♀♀♀ ♀♀♀♀♀♀♀♀♀ ▲

1.2徒手操(6-8节) 1.3热身运动(慢跑、游戏等) 2.基本部分 65′2.1复习基本步法、姿势与基本站位 10′2.1.1乒乓球基本步法 ①跨步 来球同侧脚先向侧跨1大步,后跟着地,另一脚随即跟进移动。常用来对付来球急、角度大、离身体稍远的球。 ②并步 来球远侧方的脚先向近侧方靠1步,然后近侧方的脚再向来球方向迈1步。在小范围内移动,常使用此步法。 ③交叉步 来球反方向的脚向来球方向移动1小步,另一脚迅速向来球方向迈1步。主要用于对付离身体较远的来球,如快攻在侧身进攻后扑空当常用此步法。2.1.2乒乓球基本姿势与站位 两脚平行站立比肩稍宽,两膝微屈稍内扣,前脚掌内侧着地、提踵、上体略前倾,收腹、含胸,重心置于两脚之间,下颌稍向后收,两眼注视来球。执拍手臂自然弯曲,置于身体右侧,手腕放松持拍于腹前,离身体约20-30厘米。 乒乓球运动员的基本站位,应当根据不同类型打法及个人打法特点来决定。这样才会有利于技术特长的发挥,正是由于乒乓球运动员的类型打法不同,所以不同类型打法的运动员基本站位也略有不同。左推右攻打法运动员的基本站位在近台中间偏左;两面攻打法运动员的基本站位在近台中间;弧圈球打法运动员的基本站位在中台偏左;横板攻削结合打法运动员的基本站位在中台附近;以削为主打法运动员的基本站位在中远台附近。 2.2复习平击发球、平击球15′2.2.1正手平击发球动作要点:左手向上抛球,右手同时向后引拍。球拍从身体右后方向前挥动,拍形稍前倾,击球中上部。难点:球上抛同时向后引拍。2.2.2平击球动作要点:近台站位,右手握拍置于身体右侧;重心在两脚中间,借助对方来球的反弹力将球击回;击球后,还原击球前的准备便于再次击球。

跨栏跑教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养成坚持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学练环境中感受集体的温暖、情感的愉悦;体验成功与进步的喜悦,提高他们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理解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和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建立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使其成为本课的指导思想。 二、教材的选择 跨栏是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本节课的学练内容从体育教学大纲新课标的要求与学生的兴趣出发,体现了教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练兴趣,使学生养成坚持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达到提高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目的。同时在本节课中本人注重学法、练法的多样性,使每个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身体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内容,确保每一名学生受益。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及运动参入、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确立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教学目标:1、)学习跨栏跑技术,进一步巩固正确的跨栏技术动作概念,并进一步改进跨栏技术,并 能达到通过自评和互评提高自身或他人技能的效果。 2、)提高学生跨栏运动技能和终身体育能力。 3、)培养学生自评和互评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善于交流、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2.重点:1)“跨栏步”过栏时,攻栏腿的抬、伸、压、趴;过栏腿的蹬、展、提拉、放 2)栏间节奏步频 3.难点:1)攻栏腿与过栏腿的配合,攻栏腿过栏下压时,过栏腿外展提拉、放。上体前倾抬体,臂划摆,跑跨结合连贯。“三步”起跨。 2)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以及自评和互评。 四、教具 除栏架和海绵垫外,本节课我还运用了图解。由于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室外实践课不同于其它学科,相对来说多媒体进入课堂较难。在这方面我只能借助图解来提高本节课的学练效果和实现本节课的部分教学目标。 图解的内容:主要是跨栏跑的完整技术动作、以及一些辅助的专项性联系技术动作。 五、教法和学法的运用

中学跨栏跑教案

青白江区大弯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授课教师:罗芬授课年级:高一授课时间:2010.9.21

(5)腹背运动 (5)弓箭步压腿(6)测压腿听老师口令和老师一起 做,动作舒展有力。 组织队形: ××××××× ××××××× ××××××× ××××××× ▲ 实践与提高27一、讲述跨栏跑技 术 技术过程:起 跑、起跑后的加速 跑(起跑过第一 栏)、途中跑(跨栏 步与栏间跑)、终点 跑。 二、跨栏坐姿势练 习 两人一组坐在 垫子上成折叠腿姿 势,一人做一人从 旁辅助练习。做完 再交换。 三、学习栏侧过栏 1.攻栏腿栏侧过 栏 动作要点:提膝带 腿,上体前压;下 压积极,膝踝放松; 重心要高,摆臂协 调。(以垫子为栏 架) 2. 摆动腿栏侧过栏 动作要点: 膝高于踝,以膝 带踝,脚踝外上钩, 大小腿折叠前拉至 正前方下压放脚。 上体、两肩正直, 两眼前看。(以垫子 为栏架) 教法1: 1. 示范、讲解动作过 程,提出动作要领及要 求。 2. 学生练习 3. 教师个别指导 4. 每项练习后小结动 作要点,强化动作学习 掌握。 (1)行进间单腿摆压腿 练习15米。 (2)行进间双腿交替练 习15米。 (3)原地摆臂练习 10次 (4)上步攻栏练习 10次。 (5)行进间走动攻栏腿 栏侧过栏。 (6)行进间跑动摆动腿 栏侧过栏 (1)行进间单腿摆压腿 练习 15米 (2)行进间双腿交替摆 压腿练习 15 米。(3)原地摆臂练习 10次 (4)上步攻栏练习 10次。 组织队形: ××××××× ××××××× ××××××× ××××××× ▲ 练习队形: 要求: 1. 动作正确规范 2 动作幅度由小到大 3. 注意保持高重心练习 要求: 1.髋关节充分打开、膝踝 动作正确。2.以膝 领先、折叠提拉动作正确 到位。3.脚着地位之正 确、身体积极向前。4.摆 臂及上体动作配合协调。 27 强

质数和合数教案

《质数和合数》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20以内的质数。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 2、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难点: 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今天老师上课要先点同学们的学号,请听到学号的同学喊:“到”!并起立。2号、4号、6号、8号、10号、12号,请按规律自报学号并起立。 师:现在站着的同学和坐着的同学号码有什么不同?根据什么分为奇数和偶数的? 生: 2.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今天就来研究这种分类方法。二、探索研究 1.学习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1)比赛:写因数。一组写1、2、3、5、7、11、13的因数,另一组写4、 6、8、9、10、12、20的因数。 师:写得慢的原因是什么? 生:我们组的数的因数个数多。 (2)观察:①每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否完全相同?②按照每个数的因数的多少,可以分几种情况?(学生讨论后归纳) (3)结合学生的汇报,揭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板书概念) 师:刚才啊,同学们把自己的学号按照因数个数的多少填在了不同的集合里,不过好像少了一个学号哦,(一生站起)能告诉老师你的学号是几吗? 生:1 师:谁知道1为何不能进入这两个集合圈? 生:因为1的因数只有1。

师:说得好,1只有它本身1个因数,这两个集合圈呀,就都不能进。所以,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不过,大家可别小看了这个1,本单元中,它可是占有很特殊的地位的,在进行各种题目的判断时,你首先应该想到的就是它了。根据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的多少,我们可以把自然数分为三类。 (4)小组内说一个数,判断是质数还是合数。 师:我们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生: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是质数还是合数,不必要把所有的因数都找出来,只要发现自然数除了1和本身还有其它的因数,不管有几个,它都是合数。 2、完成P23做一做。 3.学习例1(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1)提问:如何很快的制作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 (2)按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也可以用筛选法。 (3)介绍筛选法:先排除2以外的所有偶数,接着排除3以外的所有3的倍数,再接着排除5以外的所有5的倍数,最后排除7以外的7的倍数。因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所以也必须排除,这样剩下的就是100以内的质数。 100以内的质数(出示图表) (4)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除了用质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外,还可以查质数表。 5.完成练习四的第一、三题,第二题做作业。 (教师提示:要熟记20以内的质数) 三、小结激志: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跨栏教学设计

跨栏教学设计 神河中学田明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跨栏跑的基本技术。 2.通过跨栏技术教学提高学生速度耐力素质,发展学生身体协调性。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 教学重点: 是攻栏腿、摆越腿技术动作的掌握。 教学难点: 是学生跨越栏架时重心不稳,和重心移动。 教法学法:讲解示范训练评讲 教具准备:栏架8付,皮尺1个小垫子若干。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部分(3分钟) 1、集中整队,清查人数。 2、宣布本节课教学任务、目标。 3、处理见习生。 二、热身激趣部分(10分钟) 1、慢跑2圈 2*250米 2、徒手操 4*8拍 第一节、弓步压腿第二节、仆步压腿第三节、立位体前屈 第四节、坐垫压腿(二人合作完成) 三、基本教学部分(28分钟) 一、学习栏侧过栏 1、摆动腿栏侧过栏 要点:提膝伸腿,上体前压,下压积极,膝踝放松,重心高,摆臂协调。 (1)对墙面攻栏腿练习 (2)上步攻栏练习 (3)行进间走动摆动腿栏侧过栏 (4)行进间跑动摆动腿栏侧过栏 2、起跨腿栏侧过栏 动作要点: 膝高于踝,以膝带踝,脚踝外上钩,大小腿折叠前拉至正前方下压放脚。上体、两肩正直,两眼前看。 (1)原地撑墙模仿起跨腿过栏练习 (2)原地撑墙起跨腿纵栏提拉模仿练习 (3)原地起跨腿横栏提拉模仿练习 (4)行进间走动起跨腿栏侧过栏 (5)行进间跑动起跨腿栏侧过栏 组织教法: 1、分组不轮换教学。 1.教师提示技术要点和要求。 2、学生逐个练习。 3、以个别纠正错误动作为主。 练习要求:

1、加强本体感觉体会动作。 2、注意观察别人技术,促进技术改进。 四、结束部分 1教师领做放松操,学生模仿练习。成体操队形。 2在音乐伴奏下,师生同做。 3教师总结讲评,归还器械,师生道别。 目的:有组织的结束教学活动,逐渐恢复学生机体功能。 【课后延伸】课后要求学生对跨栏知识进一步了解,消除心理障碍,熟悉跨栏运动的动作要点,总结本节课成功与失败,为下节跨栏课做好心理,体能的准备。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示范讲解,学练结合总体达到了预期效果,大部分学生都能过低栏,基本完成了课的任务,只有少数学生信心不足。纪律较好,都能听从指挥,认真听讲

《质数和合数》教案

《质数和合数》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知道它们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与偶数、奇数的区别。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3、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质数、合数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关键:使学生把握住质数和合数的根本区别在于:质数,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合数,除了1和本身,还有其它因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我们学过求过一个数的因数,那么每个数的因数的个数又有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来探索这个问题。” 师:“谁能说说什么是因数?” 生:“如果数a能被数b(b不等于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做a 的因数。 师:“谁又能说说每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生:“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二、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 要求:①认真找出各数的因数要全面详细。②为这些数字进行分类。(教师可以提示:按照因数的各数进行分类。) 写出下面每个数的所有的因数。 1的因数:1 7的因数:1、7 2的因数:1、2 8的因数:1、2、4、8 3的因数:1、3 9的因数:1、3、9

4的因数:1、2、4 10的因数:1、2、5、10 5的因数:1、5 11的因数:1、11 6的因数:1、2、3、6 12的因数:1、2、3、4、6、12 师:“谁能根据这些数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学生反馈。(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在黑板上板书: 有一个约数的是:1 有两个约数的是:2、3、5、7、11 有两个以上约数的是:4、6、8、9、10、12 教师小结:“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质数(或素数)(张贴质数概念)。例如,2、3、5、7、11都是质数。谁能说说,还有哪些数是质数?” 生:“13、17、19、23……” 师:“质数的个数数得完吗?” 生:“数不完,质数的个数有无数个?” 师: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多媒体出示合数概念)。例如,4、6、8、9、10、12都是合数。谁能说说,还有哪些数是合数?” 生:“4、6、8、100……” 师:“合数的个数数得完吗?” 生:“合数的个数数不完,它的个数有无数个。” 3、同学们能不能从课本中找到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看一看和我们总结的一样吗?请阅读两边。(在数学教学中也要渗透阅读教学理念) 4、同桌讨论:1是质数,还是是合数 5、反馈。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多媒体出示) 6、巩固练习。 教师:根据质数和合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请看例题。 多媒体展示:

高中跨栏跑栏间跑技术教案

高中跨栏跑栏间跑技术教案 学校:临颍二高 授课教师:贾博 授课班级:高二(8)班

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水平五(高一)的跨栏跑技术教学,共8课时,这是第三次课,内容是 学习起跨腿栏侧过栏技术,复习摆动腿栏侧过栏技术,身体素质练习。本班高二(8)班,共有学生52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6人。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必须(全一册)。 一、教学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新的思想和理念,在本课中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首先是教学内容,本节课包括两个教学内容,一个是主教材,一个是辅教材。主教材是跨栏跑技术教学,辅教材是身体素质练习。 跨栏跑是田径运动中的径赛项目,由起跑至第一栏技术、过栏技术、栏间跑技术、全程跨栏跑技术构成。其中,过栏技术又称跨栏步技术,是跨栏跑技术教学的重点,它有由起跨攻栏、腾空过栏、下栏着地组成,为了很好的掌握过栏技术,应先从学习起跨腿栏侧过栏技术,摆动腿栏侧过栏技术开始,这是基础。该项目能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协调性与节奏感,能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畏困难的意志品质。 身体素质练习(接力跑、自选项目),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速度、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起跨腿栏侧过栏技术 难点:起跨腿收紧抬平,腿勾脚尖,晚收快拉、侧平拉并拉正。 摆动退屈膝攻栏,两臂配合,眼视前方。 四、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身心发展逐渐成熟,已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

《质数和合数》教案课程

《质数和合数》教案课程(总 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质数和合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正确的判断以及掌握奇数和偶数的和的运算规律。 2、过程与方法:采用探究式学习法,通过操作、观察自主学习——提出猜想——合作、交流经验——分类、比较——抽象——归纳总结——巩固提高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体验与探究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新,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奇数和偶数的和的运算规律。 教学难点 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明确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可分为三类。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什么叫奇数和偶数?1-20的奇数和偶数有哪些? 2、自然数分成奇数和偶数,按什么标准来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 3、导引目标,激发兴趣 师:当你看到屏幕上出示的二十个数(1—20),会想到哪些最近学过的知识? 生:在预习中我想到了1、3、5、7、9、11、13、15、17、19是奇数。 生:在预习中我想到了2、4、6、8、、10、12、14、16、18、20是偶数。

生:在预习中我想到了2、4、6、8、10、12、14、16、18、20是2的倍数。 生:在预习中我想到了5、10、15、20是5的倍数。 生:在预习中我想到了3、6、9、12、15、18是3的倍数。 生:在预习中我想到了10既是2倍数也是5 的倍数。 生…… 师:同学们对这些数能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真的很棒!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些可爱的数字,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2、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的因数个数来分。那么什么因数呢( 生回答,再出示ppt) 4、请写出1-20的所有因数。 师:这些因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 师:(板书课题:质数和合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生的知识,质数和合数。 生:我想问什么样的数是质数什么样的数是合数 生:我想问质数和合数各有哪些特点? 生:我想问质数和合数与以前学过的奇数和偶数有什么联系? 师:这是一种新的自然数分法。 二、创设条件,主体参与 (一)什么是质数与合数? 1、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非常有价值,怎么研究这些问题呢先让来我们共同回忆以前研究数的方法,谁来说一说 生:我们一般是找到一组数据直接研究再观察、讨论、找出他们的共同点。 师:科学的论证都来自于实践,下面就请同学们以1—20这些数入手来共同研究质数和合数的相关知识。 师:请你找出这些数的因数有哪些,然后仔细观察这些数的因数情况,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