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思维与语言概要

思维与语言概要

思维与语言概要
思维与语言概要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探析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个复杂的问题,也是有争议的问题。直到今天西方学术界仍进行着相当激烈的急论。然而,在我国却似乎很平静,这一理论问题早有了定论:“语言和思维互为依存,是同时产生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用语言进行的”,甚至还生发出“思维是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产生和存在的”,等等。这种观点在我国学术界占着绝对的统治地位,流行于哲学界、语言学界、逻辑学界、心理学界… …总之,无论是什么领域,一旦涉及到语言和思维关系问题,人们都把它当做普遍真理,搬进自己的论文、讲义或教科书。只要翻开三十年来我国出版的有关著作、辞书(包括新版《辞海》)就不难看不起出,其基调都如出一辙。对于这样一个带有争议的学术问题,竟会如此“步调一致”,不禁使人感到奇怪。追其源,这些答案主要是来源于《马克思主义语言学问题》。本文不想对此书做任何评价,但对那些来源于该书的一些见解和解释,我觉得存在一些问题,因而不可避免地将会涉及到,顺便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阐述之前,有必要把某些概念明确一下,这样,“对基本名词所指的具体事物,含义和解释有共同的语言才可以进一步澄清观点,求同辩异”。①

分歧莫过于“思维”一词的理解上。有人说,它是指人的认识活动的理性阶段,连最有权威的《辞海》(新版)也是这样下定义:“指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理性阶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却有所不同,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着重号为引者所加,下同)这样,我们就无所适从了,到底是认识活动的理性阶段呢?还是认识活动的全过程?“思维”一词本是从哲学里来的,让我们翻开《简明哲学词典》(这还是斯大林批判马尔之后的1956年重版的),看这里是怎样说的:“мышление”(思维),特殊组织的物质——脑——的最高产物,通过表象、概念、判断等等来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能动的过程。”从这里,我们即找不出思维是专指“理性阶段”的字眼,也体会不出此类暗示,而是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它是指认识的能动过程,当然也包括感性阶段,就是说,是指认识活动的全过程。而不是单指哪一个“阶段”。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没象《辞海》那样冠以“人的”一词(这种限制不仅多余,而且是不科学的),而是只说它是“脑”的最高产物,这决不仅仅是为了省几个别字,而是为了更科学些,使内涵和外延相等。那么,思维到底是什么呢?“它是大脑皮质上一种特有技能,此技能是以外在对象及其复杂的关系为基础,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分析、综合,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推理和想象”。②我赞同这样说法。

那么,语言和思维又是什么关系呢?二者是不是同一事物的“内核”与“外壳”?思维是否必须借助语言才能进行?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准备从二者的起源和产生先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思维活动的分析,以及聋哑人的思维等方面入手,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思维和语言不是同时产生的

许多语言学著作中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二者是同时产生的。对此有人提出了质疑,而且近几年越来越多。③

思维与语言是否同时产生,或是谁先谁后,实在是个难题。正如美国历史学家亨利.摩尔根所说的那样:“这个问题似乎已经被放弃了,因为大家公认它是一个讨论不出结果来的问题。”④然而,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也不会因困难而抛弃它。许多事实证明,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历史,可以从其它方面探研成果来考察它,还可以用医学等现代科学所提出的假设为佐证。总之,这一问题是可以探索的。

人类来自动物界,这是众所公认的。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承认,思维的萌芽是根植于动物界,它是在人类进化的漫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我国著名人类学家吴汝康教授说:“制造工具的人(真人)的出现,根据现有的资料,最早不过三百万年,而古猿开始向人类方向发展的时间,一般认为至少在一千万年以上。无论这个过渡阶段有多长,但总是存在的。”⑤思维是在猿类向人的方向发展的时候就开始萌芽(这可以从现代猿有低级思维得到印证),在最初的劳动中,手脚开始分工,能够直立行走,这关键的第一步不知经过了多少艰难的努力,是在几十万或几百万年的漫长时间才完成的。同大自然斗争的同时,脑子愈来愈发达、人类的思维也就渐渐形成了。而语言的萌芽,是在人类开始过群团生活,会制造简单工具,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互相间的交际日益广泛的时候,愈来愈觉得许多复杂的思想感情和抽象事物需要表达,而手势、表情、体态或动物式的叫喊难以表达清楚了,即恩格斯所说的“到了非说不可的程度”,这时,语言的出现才成为可能。“思维萌芽于远古时代的猿类,语言萌芽于南方古猿时代的人科或人属成员。人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思维的形成,同时也迅速地促进了语言的萌芽及其发展”。⑥因此说,语言的出现最早不过三百万年,这要比思维的出现晚得多,连其零头也赶不上。

这一点,在马克斯和恩格斯一致称赞的《古代社会》一书⑦中,摩尔根也曾指出:“人类的语言似乎是由最粗糙、最简单的表达形式发展的,必然是先有思维而后才有语言的”。⑧

可是,直到今天仍有一些人替“同时产生论”极力辩护,说:“从系统发生着眼,几乎是同时产生而无先无后的”,⑨然而,此文作者又不得不承认:“从具体的发生时间看,… …劳动、思维、语言的产生,可以说是有先有后的”,⑩尽管如此,作者的意思很明显,企图退一步而进两步,“具体”时间上虽有先后,而一旦从“系统发生着眼”就“同时完成”了。这位学者站得高,看得远,是要“宏观世界”。然而,如果是几年、几百年或是一两万年之差,可以不计较先后,而这是相差几百万年,如何“宏观”也好,这是一个可观的数字呢!人类的文明史只不过数千年而已,何以把几百万年的差距硬说成“无先无后”呢?在学术问题上这样慷慨是不必要的。

系统发生是这样,我们再从个体发生看看这一问题。

恩格斯在《反社林论》中说:“有机体的胚胎向成熟的有机体的逐步发育同植物和动物在地球历史上相继出现的次序之间有特殊的吻合,正是这种吻合为进

化论提供了最可靠的根据”。(11)人的胚胎的初期同鱼、龟的胚胎惊人地相似,反映了动物从水栖动物到两栖动物,再到哺乳动物的演变过程。同理,“孩童的精神发展是我们的祖先… …的智力发展的一个缩影”,因此,婴儿的成长过程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最好的一种研究人类进化过程的可靠依据。

任何观察过儿童成长过程的人都能发现,他们通常是在两岁左右开始咿呀学语(或稍早些),到了三、四岁才能较好地掌握基本语言;而思维则不同,当婴儿四个月后,就开始有明显的意识,不仅能辩认自己的母亲,而且能够辨别颜色。到了八九个月,喜怒哀乐几乎都开始具备,感情较丰富起来,往往是无休止地提出各种要求,目的如果达不到,就以哭叫威胁。这一切都用“条件反射”来解释已经很困难了。现代医学观察还表明,人的大脑在两岁时已达到一千克以上,就是说,与成人的脑量基本接近,思维的物质基础基本稳定,因此,目前有许多国家提倡三个月到三周岁这一段进行幼儿初期教育。据观察,在两岁左右时让小孩学一门外语,其效果极佳。这说明,语言和语言系统都是后来才建立起来的,比思维晚得多。例如:幼儿想穿袜子,他只能说出:“War!War!”的声音(这是语言,但仅仅是一个词),别人还弄不清什么意思,母亲却马上明白了,是要穿袜子!赶紧给他穿上。可以设想,幼儿说出“War!”之前,他是想到了“我要穿袜子”或“我想穿袜子”,但不会这些词语更不会按这种顺序排列它们,只好用所会的一个词代全意。我们进一步设想,他不会汉语中的这几个词,也就谈不上用汉语去思维,可这个意思确实想到了(即思维到了),那么,他是用什么语言去思维的呢?不会是英语或法语罢?

总之,无论是从系统发生还是个体发生看,都是思维在先、语言在后,“同时产生论”是站不住脚的,而“思维是用语言来进行”的立论也随之倒塌。(例如,在语言产生前那一段以何思维?)

周建人先生在其《思想科学初探》⑿一文中指出,人不是先有锄头、铲子之类的词儿,然后才创造出这些工具。更不可能是工具和名称恰好同时产生的,而是有了工具,然后才给它命名一样,语言是在思维的基础上产生的。那种“思维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和存在”的说法恰恰是本末倒置的。

二、形象思维可以不靠语言

尽管有个别人说世间无所谓“形象思维”,人类的思维只有一种,叫做逻辑思维(或抽象思维、理论思维)。这种极端的说法实在不值得驳斥,绝大多数人都承认,除了逻辑思维之外,还有形象思维。就连主张“用语言思维”的人也承认这一点。

说到“形象思维”,应该说明一下:我们所采用的是其广义,即指一切用形象来进行的思维。它包括:艺术家的特殊思维,即高尔基斯所说的“艺术思维”(通常人们说“形象思维”往往是专指此种);还有普通人平时的思维形式(感性—直观思维)及一些高等动物的直观—感性思维。

为了免得“走极端”,我们不准备细谈动物的思维之有无,因为有些同志根本不愿听到这种提法,就不必强人所难,将许多具体例证抛去不提。但狗、猩猩

等高等动物的确有着一定的思维能力,这却是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关于此,并非我第一个发现,许多学者曾做过论述。我们信奉的是马列主义,因此,别的学说或主张当然不足为训,但恰恰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的恩格斯也曾谈到这一问题,他说:“整个悟性活动,即归纳、演译以及抽象… …分析… …综合是我们和动物所共有的。”⒀当然,我并不认为伟大人物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理,但在这一问题上,现代科学已经充分证明恩格斯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动物学家的长期观察和研究表明,除了人之外的许多高等动物确有不同程度的思维。

提出这一问题的目的,在于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没有语言的动物是用什么思维的?这种低级思维显然不是用语言进行的。那么人呢?就一定要靠语言才能思维吗?

我们再讨论一下普通人的思维。

不管是狗,还是猩猩的思维,虽说已经较为发达,但是,它毕竟是低级思维,与人类的思维是无法相比的,在生物进化史上,至少要相差几百万年到一千万年,而且,可以断言,它们的思维是永远也赶不上人类的思维。

一般人多用感性——直观思维,这一点上与动物的思维相似,但比之复杂得多。李泽厚同志在《关于形象思维》一文中说:“形象思维”是“不脱离形象想象和感情的思维”,⒁正概括了一般形象思维的特征。就是说,没有用形象来想象的生动画面和思想感情是难以进行这种思维的。例如,我们在工作之余常常躺在床上回想一天的所作所为,在“过电影”时,脑子里不可能只冒出一些名词术语,而出现的是生活中的一些生动的形象和画面。我们怎样解释在脑海的莹光屏上映现的种种人物的风貌,样样景物的色彩,还有那电光火石般稍纵即逝的难以形容的细节呢?难道这些都穿得上合身的语言外衣吗?

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有些事物“不可名状”,而且某些微妙的思维成果也有“不可名状”的时刻。如对一些新发现的事物的认识,新产生的某种设想、情绪、推想、幻想等,总有说不出的东西存在。庄子有一句话:“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天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也许有人会说,这是由于表达能力差的缘故,否则,哪有想到而说不出的东西呢?那么,在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夫子,总该算是著述多而且能把自己丰富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的人了,但他也深有感慨的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⒂这都说明了思维这个东西并非语言所能描述尽的,若是“用语言去进行思维”的话,也就没有这许多表达不出的麻烦和苦恼了。

过去人们还常常认为,任何思维都有语言器官的微弱动作或潜在动作,并以此证明思维和语言的不可脱离性,断言思维确实是用语言进行的。苏联语言学家宋采夫对此提出怀疑,他说,当人故意说谎时,如果他的言语器官已全部被他的谎言占有,但他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说谎的这一思维过程又怎样表现为言语器官的微弱动作或潜在动作呢?⒃这种“双重意识”是极普遍的现象,几乎是人人都可以体味到的。

著名哲学家贝克莱曾说过:“词语是思想的巨大障碍”,⒄这并不是贬低语言,而是说思想不一定都是用语言的词句拼凑成的,真正的新思想往往是闪电般地迅速,在它出现时,现有的名词术语往往不能适应,甚至为寻找恰当的词句来表达时,闪现过的思想火花早已消逝。这与叔本华的观点完全一致,他认为,思想一旦用语言表达,思想就“死亡”了。⒅这都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在多次的感受之上总结出的经验之谈,揭示了语言与思维之间存在的严重矛盾。

对种种难以解答的思维之谜,现代科学作出了新的解释。

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的《语言学动态》(1978年第3、第4期)上,转述了美国科学家近十年的一项科学实验结果:人的大脑左半球掌管抽象、概括思维,右半球掌管感性——直观思维。当压迫右半球时,言语记忆遭到破坏。而动物,却没有大脑两半球的分工。这从生理医学上为我们提供了证据。苏联哲学家、语言学家罗登贝格也认为,人确实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或称语言思维和非语言思维。他还指出,对人所进行的实验表明,这两种思维分别同大脑的左半球和右半球相连。但大脑由于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左右半球的分工只能说是相对的。他还引用科斯坦多夫对生理机制的研究,说明大脑右半球(非语言思维)对任何信息的知觉和意识都要比左半球迅速。⒆

在艺术家那里,形象思维又有着新的意义。我国著名的文论家刘勰在其《文心雕龙·神思》中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诵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艺术构思竟是这样的神奇:转眼千年,瞬息万里,物色鲜明,有声有色。这千变万化的内心视觉形象和内心听觉形象,难道都穿着语言的外衣吗?什么样神灵的语言能够套得上这种思维?

再以画家的思维为例,他们在动笔绘画时是否用语言去思维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这是一种纯形象思维(艺术思维),也就是罗登贝格所说的空间形象思维(非语言思维)的一种,它有着更大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是一种更高级的思维。在此,我们可以特地退一步说,就按“思维是专指理性阶段”的说法也无妨,绘画思维也完全“够格”。在我国古代画论中有许多精辟的论述。苏东坡谈到画竹时说:“…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在胸中,执笔而熟视,乃具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视,如兔鶰落,少纵即逝矣。”⒇蒙古族画家布颜图对构思创作的情景还作过真实生动的描述,他说:“操笔如在深山,居处如同野墅,松风在耳,林影弥窗,抒腕探取,方得其神。”(21)在绘画时达到头脑中有这种生动的形象,达到“抒腕”就能“探取”的程度,才能使这张画更加传神。

除了绘画,诸如音乐、舞蹈等的创作恐怕也都须形象思维,这些思维活动中,很少有语言介入的机会。人们所说的“音乐语言”、“绘画语言”等,并非真正的语言,那只是权借这一名词而已(这无须我多做解释)。我们很难想象,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构思中,语言总是时刻不离地“纠缠”着帮忙的情形。有人说,图画的标题就是语言。的确,题目或名字都是语言,但多是后加的;就是先有名而后创作的东西,也并非用来思维的,谁都知道,这么一个词或一个词组是无法进行那种丰富驰骋的空间形象思维的。许多无题山水画,无词的乐曲就是

证明,他们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人们可以从中体会出深刻的感情和美好的享受,各得其所,难道说,这样的艺术作品也都能用普通的语言尽善尽美地表达得了吗?

是的,在思维和语言的矛盾中,语言处处表现出它是个落伍者,这不仅表现在其历史上的产生时间方面,在后来的一切实践中,也没有能够“后来者居上”,总是跟在思维后面,而且常常被甩下十万八千里。当然,我们并不是说思维绝对排斥语言,而是也愿意得到语言的协助,特别是文学家那里,每当需要表达时,须有语言来使自己清晰,易于表达(即先进行内部语言再往纸上写)。但除了认真思索等情况外,在更多时候思维是异常敏捷而迅速的,语言则显得笨拙而无能了。让我做个不很恰当的比喻:思维是一台现代化快速汽车的话,语言就象一头老牛,语言有时可以协助思维,就象汽车在泥潭里“打误”时,牛也可以帮着拉出来一样(那只是偶尔的事)。但是,总不能因此而得出:“汽车是用牛拉的,牛是汽车前进的动力”的荒唐结论吧?

三聋哑人的思维与语言无缘

如果前面的论述和依据仍不足为证,那么,我们还可从聋哑人那里得到更具体而可靠的依据。

斯大林同志在《马克思主义语言学问题》中,对许多问题作了正确阐述。例如:语言是“一视同仁”地为整个社会服务等观点,以及批判马尔的“语言是上层建筑”等错误理论等等,这些论述直到今天仍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但是,当他论证人的一切思想“只有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的词和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22)的时候,他却遇到了聋哑人提出来的难题,他把这个问题当做“没有讲到也不能讲到”的问题回避开了。而正是这个被回避的问题,首先动摇了斯大林的有关论点。(23)在那封信中,斯大林同志虽然很为难,但最终还是做了一番解释,他承认了聋哑人的思维是在活动,但又认为他们的思想只能建立在形象、知觉和观念上,意思是说聋哑人只有感性认识,而没有理性认识(概念、推理、分析等)。这恐怕是不符合聋哑人的实际情况的。

为了避免认识上的分歧,先把讨论对象明确一下,否则,有人也许会提出“聋哑人不会说,但能认字,所以有语言能力”或“他们有内部语言,是用内部语言思维的”一类可笑的问题。我们所说的聋哑人是指一岁以前(包括先天)的全聋全哑并且没上过学的聋哑人。这样的人才能完全排除语言因素。我相信别尔金和富列尔写信给斯大林时所提到的应是指这样的聋哑人,大家在文章中所说的也应是指这样的聋哑人。

1960 年第六期《中国语文》上,有洪雪立和许威汉发表的两篇文章,全面论证了聋哑人(先天)有抽象思维,并例举了许多有说服力的例子,如:未经语言训练的聋哑人完全具备抽象的“数量”概念,会制造工具和改造劳动工具。可见他们的思维是没有借助语言的。聋哑人通过训练完全可以掌握建立在自然语言基础上的手语和书面语,更说明他们具有抽象能力。最近几年,也有一些人发表文章谈到这一问题,从事聋哑教育十六年的魏华忠同志的《聋哑人的思维和语言》一文,尤其雄辩地阐明了语言与思维的正确关系,他指出:“聋哑人的思维并不

受言语的制约,思维有它自身活动的规律。它可以完全用言语的形式,也可以不完全用言语形式,或者完全不用言语的形式。”(24)

有人在这些事实面前无话可说,却又打出了第二张(也是最后一张)王牌:“聋哑人毕竟是聋哑人,他们和正常人不一样,不能以此来证明整个人类”。是的,如果以聋哑人不会说话来推理出“人类不会说话”的结论,那是荒唐的。然而,我们应该看到,正常人的头脑在活动,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还可以改造世界;而聋哑人的头脑也在活动,他们也同样可以认识和改造世界,“他们的头脑没坏,高级神经是正常的”。(25)因此,在思维这一点上,聋哑人和正常人是完全一样的,为什么不可以用他们的例子来研究和证明整个人类的思维呢?不错,在思维方式上他们与正常人有所不同,在概念的排列上与常人有异(如:“我们不摘花”一意,他们往往是以“花——不——摘”的顺序)。这是由于他们没有接触过常人的语言,也就不可能有正常人所具有的语法形式,他们是以直观表达的顺序,排列脑中的概念和形象,这就象外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可能和我们的完全相同一样。而在本质上——大脑的特有技能,认识的能动性——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对聋哑人的思维进行研究,不仅可以证明一般人的思维,而且也是研究和探索语言与思维二者关系的一条有希望的途径。

为了解把握起见,我还特意到通辽市聋哑学校做了几次实地观察,同那里的教师做了四次长谈,并听了几堂课堂课,掌握了许多第一手材料,可惜,在此不可能把我亲自听到看到的一切都告诉大家,只举一两个例子供大家参考:

刚入学的小朋友杨××(男,九岁)好拿别人的东西,中午他常常带着一些偷来的铅笔或橡皮,从窗户跳出去(因为走廊里有护理看着),跑到围墙下,将它们埋起来,以便放学后拿走。有一次,被老师发现了,在人证物证面前,它仍不肯承认,老师批评他。他便装起疯来,老师气得往外拽,结果他干脆躺到地上不动了,并且吐起白沫来,老师见此有点惊慌,找人抬到收发室。过了一会儿,他微微睁开眼,知道围观的人都散了,便一下子坐起来,这时才发现老师仍在屋里看着他,脸顿时红了,不支声(打招呼)就想走,老师叫住他,问刚才怎么了?他说没有事儿,甩手就跑了。后来才知道,杨××在上学前就有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其父母为此打了他几次,时间长了,他就学会装死或晕过去的样子来吓唬别人。这是一件小事,可是通过这一事例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杨××小朋友的一系列行为,都是有计划、有安排的,是经过一番思考的,甚至预先已经考虑到应付追查的办法了,特别应该引起注意的是:从他极力隐瞒和不敢承认错误的行为来看,他是从思想上完全知道这些事(拿别人的东西)的后果(社会意义)。这充分表明,没有语言能力的聋哑人,不仅可以进行简单的思维,而且也进行着相当复杂的观察、分析、推理等思维活动。

另外,还有一件值得深思的事,那就是我的家乡科左后旗的吉尔嘎朗地方,有一位聋哑整骨医生,他的医道之高明是远近闻名的,现在已经四十来岁,从未上过学。许多年来他治好了无数的各种骨折,经过他医治的病人无不称道。他不用X光透视,只靠自己的视觉来观察,再加上触觉,摸出损坏的程度,便喷上一些酒(大概是为了活血),然后进行揉、捏、按摩等疗法,使折断或碎裂的骨块进入原位,再敷上自己配的药(蒙药),包扎起来。这样,一般的骨折只须七天就好了。这种疗法在某种程度上比现代化疗法更为灵验而少痛苦,但至今对此还

没有很好地进行研究,作出科学的解释。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一系列医疗措施,是在其视觉、触觉基础上的一种高级思维的支配下进行的。而这些判断、推理、分析等思维活动是怎么回事呢?无疑,这是大脑这一高级物质自身的特有功能造成的,是它对外界事物(骨折及骨折部位)的正确反映。在这里,再想给语言记一功,那将是一桩天大的笑话。

四、语言到底是什么角色

在思维过程中,语言到底起着什么作用呢?按传统的理论,它是思维产生的基础,并用它来进行思维活动,它贯穿着思维的全过程。这种说法意思很明确,就是先用语言思维(做为思维工具的语言必是先已存在),然后再用语言表达。就是说,思维的两端都是语言,没有语言这个必要条件就无法进行思维。这完全否定了思维的能动性,否定了认识活动中思维的主导作用,将二者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如依此论,势必给人一种错觉:思维过程是可有可无的,说那是为了使语言更明确,将杂乱的词句进行调整,然后再进行表达。这种解释竟把内部语言和思维混为一谈,只要是有那麽一点知识的人,只要稍加思考,都可以判断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但它无意中触及到了问题的本质,这对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应该指出,调整词句(措词)是思维过程的最后阶段,即临要表达时的准备阶段,而不是思维的全过程,它起到使纷繁的思绪更加清晰、富有条理的作用。况且,“措词”现象往往是在较谨慎时才有,而不是每刻都须如此。正如高尔基在批评一篇作品时说的那样:“……他那类人是用形象来思索的,而不是用话语来思索的,用话语思索的是知识分子”。(26) 事实上的确如此,更多的人是不需要太多的内部语言,尤其在紧急情况下,哪有空去“用语言思维”一番,再用语言表达呢?因此,对这种说法我们实在不敢苟同。我参照医学解剖的原理,结合自己的理解,在此简单构出两幅示意图:

[原文有图解之一、之二,在此难以重现,略去省篇幅]

通过此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语言不是一点也不参与思维活动,当思维需要表达时,起到清晰和条理化的作用。(当然,在不必表达时,也有一些事情需要格外认真的思考,这种情况下语言也有时参与)。如果说语言对思维起着工具作用,那只能是指这一阶段,即表达前的前语言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语言就无法思维”,更不是“思维是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产生和存在的”。我们说,思维的产生和存在,是以大脑这一高级物质为基础,而不是靠其它任何东西(诸如语言之类)来存在的。

在了解别人的思想,或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即思维着什么)时,是需要用语言表达的,使对方感到思想的实在性。这就是所谓的“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语)。

在整个认识活动中,思维始终占着绝对的主动权,如果它自身能动活动的结果需要表达点儿什么,它将从储存着的词汇中选择适当的词语,再指使口腔音带等器官,给这些概念信息穿上语言这一物质外衣,发射出去。在此,可以给语言下个结论:就思维过程而言,语言仅仅是一个辅助性工具。这不是贬低它的作用,而是明确了它的身份和职能,它的作用当然是不可抹杀,也没人抹杀。前面几次

提到,语言在思维过程中起着清晰和条理化的作用,特别是抽象思维(语言思维)中,它显得更为重要,能使思想更为明确和精辟,但这一切仍然都是辅助性作用,而主要的(或主导)作用是思维自身的能动性。实际上,语言的关键不在此,它的主要作用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但这已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

至此,总的归纳一下全文内容:从思维和语言的起源及发展上看,二者并非“同时产生”,而是思维远远先于语言;从社会实践中看,人们所进行的思维并非全靠语言,特别是形象思维,更多地运用生动直观的形象。对于神速的空间形象思维,语言只能“望洋兴叹”;而与语言隔绝的聋哑人的思维,确确实实地存在,并时刻活动着,这更证明了思维和语言并非“互为依存”,“纠缠不清”,思维是可以离开语言而独立进行的。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思维和语言既不是同一事物的“内核”与“外壳”,语言更不是思维存在的凭借(它只是表达的手段和借凭)。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决不能得出“牛是汽车前进的动力”一类可笑的结论。

恩格斯曾经预言:“思维规律的理论,决不是一成不变的‘永恒真理’,就象市侩思想对于逻辑这一名词所想象的那样”。(27)那种“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就无法思维”的不科学的观点终将被历史淘汰。当代荷兰科学家科赫说得好:“大脑、神经系统及其对应物的演变倾向于生物中心说取代语言中心说,尤如物理学中‘日心说’之取代‘地心说’一般”。(28)但这不会是一凡风顺的,恐怕需要想当长的一段时间和相应的代价。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初稿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三稿

注释:

①引自景幼南《从辩证观点和实践的观点看逻辑的思维规律》,见《文史哲》1979年第4期。

②引自李桂潘《思维和语言的起源》,见《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3期。

③1979年以来,在《北方论丛》《求是学刊》《社会科学战线》《中国社会科学》等杂志上刊发了许多有关文章,对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如《思维和语言孰先孰后?》、《语言是各种思维的唯一工具吗?》、《论思维和语言的起源》等重要文章,对传统的语言理论的质疑。

④见摩尔根《古代社会》(新译本)上册,第42页。

⑤见吴汝康新著《人类发展史》(1978年)。

⑥引自吴桂潘《论思维和语言的起源》,见《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3期。

⑦马克思于1881年5月至1882年2月间研读了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很赞赏这部书,因而他对此书写下了十分详细的摘录批语,打算用唯物史观点来阐述摩尔根的研究,结果却未能如愿。恩格斯在1884年指出:“在论述社会的原始状况方面,现在有一本象达尔文学说对于生物学那样具有决定意义的书,这本书当然也是马克思发现的,这就是摩尔根的《古代社会》”。(见《马恩全集》第36卷第112页)。

⑧见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册,第42页。

⑨⑩刘伶《存在着非语言思维吗?》,见《求是学刊》1981年第2期。

(11)见《反杜林论》第71页。

(12)见《光明日报》1979年6月13日《科学》副刊。

(13)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200页。

(14)《光明日报》1978年2月11日。

(15)《周易·系辞》。

(16)转引自武铁平《介绍国外关于思维和语言关系问题的两次讨论》,载《北方论丛》1981年第1期。

(17)(18)(19)同上。

(20)见《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21)见《画学心法问答》

(22)见《马克思主义语言学问题》第30页。

(23)侯成信《语言是各种思维的唯一工具吗?》,见《北方论丛》1979年第5期。

(24)见《北方论丛》1981年第1期第55—56页。

(25)见左德祥《聋哑教育研究》第30页。

(26)《给亚·波里多夫的信》,见《文学书简·下》第127页。

(27)转引自景幼南《从辩证观点和实践的观点看逻辑的思维规律》,见《文史哲》1979年第4期,第66页。

(28)W·A·科赫等评《语言学当代趋势》(第12卷),刊荷兰《语言学》杂志1978年207期第82页。转引自伍铁平《思维和语言孰先孰后?》载《北方丛书》1980年第1期。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是国内外学术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各种观点各执己见,莫衷一是。其实,二者的关系非常复杂,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重要的区别。 (一) 思维和语言的联系 思维和语言虽是两种现象,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思维的特点来看,思维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之所以能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和概括的反应,是因为语言具有间接性、概括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否则,人的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就难以进行。因此,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手段、思维的工具。但是,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也不是交流思想的唯一手段。人们还可以利用其它符号和表象来思考,用手势、表情来表达思想。幼儿在掌握语言以前,可以用形状、颜色、声音来思维。聋哑人丧失了语言,可以借助于手势、表象等进行非语言的思维。 2.从思维的内容和结果来看,人的高级思维和语言是不可分离的。思维以语言为客观刺激物,特别是刺激物不在眼前时,语言就成为思维活动的有效刺激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词来实现。但语言也离不开思维,语言要依靠思维的内容和结果予以充实、发展。如果语言不被人们所运用,语言就成为纯粹的物质外壳。只有当语言的那些物质形式被思维内容和结果予丰富起来时,语言才能成为一定对象的符号和具有一定意义的标志。 3.从思维的种系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是同步发生的。思维和语言都是在劳动创造人的过程中同步产生的。即“已经形成的”人的思维和“已经形成的”人的语言是同步发生的,并且互为存在标志,否则,便不是人的社会性思维,也不是人的真正语言。 4.从思维的个体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也是密切联系的。儿童思维的发展表明,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抽象思维是借助语言实现的。5个月的儿童,能根据颜色和形状区别物体,能对事物进行较低级的概括,但这仍然属于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只有在儿童2岁左右掌握语言之后,抽象思维才逐渐发展起来。 (二)思维和语言的区别 思维和语言虽然有密切关系,但是思维不是语言,语言也不是思维,它们是两种相对独立的现象。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本质特征来看,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一种包含物质内容的心理现象;而语言则是有一定的物质形式与概括的内容所构成的符号系统。它是一种包含精神内容的物质现象,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或思想的直接现实。这是思维和语言的根本区别。2.从生理机制来看,虽然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都体现着大脑和感官的整合效应,但思维器官主要是大脑,语言则是大脑皮层言语区与眼、耳、喉、口腔等感觉器官或效应器官联合活

《心理学》:思维与语言

《心理学》:思维与语言 思维与语言 我们每个正常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明显地体会到:当我们有什么心事向别人倾吐的时候,我们都是用言语来表达的;当我们有什么问题要考虑的时候,我们都是用言语来想的,特别是当我们考虑十分繁难的问题的时候,我们甚至同时大声地说出话来。 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在没有掌握和理解类的名称以前,即未能给事物命名以前,就能将图片上的衣服、植物或器皿归类,按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概括。这说明在儿童心理的发展上,思维是先于语言的;但在儿童掌握了语言之后,儿童的思维与语言是紧密地联系着的。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的工具,人们用语言来彼此交流各自的思想。同时,语言也是正常人用来进行思维的武器,一切掌握了语言的人都是用语言来思考问题的。 斯大林说:"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语言是直接与思维联系的,它把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用词及由词组成的句子记载下来、巩固起来,这样就使人类社会中思想交流成为可能了。" 人用语言进行思维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在大脑皮层中具体的条件刺激所形成的信号系统与概括的语词的条件刺激所形成的信号系统协

同活动,进行多阶段的、多种水平的分析综合的过程。巴甫洛夫把具体的条件刺激所形成的信号系统称为第一信号系统,把概括的语词的条件刺激所形成的信号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巴甫洛夫说过,词对于人来说,正如其他一切为人与动物所共有的条件刺激物一样,乃是一种现实的条件刺激物,可是词又是如此的广阔丰富,这是任何其他条件刺激物所不及的。就这一点来说,动物的条件刺激物无论在量上或在质上都是不能与之比拟的。 由于成年人有过一段生活经验,词与来自体内外进入大脑半球的一切刺激物相联系着,并成为那些刺激物的信号,可以代替那些刺激,因而词能够引起那些刺激物所能引起的动作和反应来。 言语运动的生理器官同其他活动的生理器官一样,也是由三个相互紧密联系着的部分组成的:(1)它的感受器官(外周神经末稍)分布在发音器官的肌肉、韧带中;(2)它的相应的传入神经纤维;(3)它的中枢神经终末,在一般情况下,主要集中在大脑左半球皮质的额中回和额下回区域。 此外,还有两种用来感知言语的器官──言语听觉器官和言语视觉器官。言语听觉器官感知可听到的词,而言语视觉器官则感知书面的词。 言语运动器官、言语听觉器官、言语视觉器官,都与其他活动的生理器官相互联系着的。 儿童的言语是在成人的言语刺激物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试论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思想战线》1998年第11期试论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陈慧媛 如何看待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自古就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一种认为语言与思维不可分,思维要靠语言而进行,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这种观点被称为“载体说”。另一种观点认为语言是思维的代码,即使没有语言代码,思维依然存在,这种观点被称为“代码说”。1争议的中心就是语言与思维是否会分离,是否存在不依赖语言的思维。有的语言学家比如邦文尼斯特就认为“我们理解的思想已经被语言框架定型了。语言之外有的只是以手势和面部表情表现出来的不明确的动机和意志冲动”o。这意味着语言之外没有思维可言。然而,也有一些哲学家持有相反的论断。在黑格尔看来,仿佛不能用语言来表现人们所思考的东西,因为语言似乎不容许称谓个别的东西。?叔本华以格言的形式写道:思想体现为词之日即思想消失之日。柏格森也认为活生生的思想和语言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词有碍于把握概念的真正涵义。也有的哲学家如维特根斯坦则认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无法说清,无法证明,因为思维是无法观察到的。不过,思维虽然观察不到,却是我们时时感觉得到,时刻都在进行的活动市且涉及现代语言学各分支领域的许多问题,所以仍有对其进行不懈探讨的必要。 本文要探讨的观点是语言与思维并不总是形影不离的。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并不等于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应该大于或超越语言能力。如果人们在思维的时候总是以平时交流时的自然语言形式来思维那是不可思议的。仔细对语言及思维的一些特点进行分析,可看出语言与思维作为大脑的两个运作机制并不总是相伴相随的。要进一步明确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有必要把思维类型作出区分。另外,在语言与思维是否存在分离现象的争议之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内部语言。内部语言是否存在,其形式与功能如何?这是探讨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中-个回避不了的问题。最后应该说明虽然思维与语言不能说截然不可分,但并不是要否认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 一、思维与语言的特点 思维与语言是人类大脑的两个独特机制,也是两个有所区别的大脑产物。各自有其不同的功能与特点。思维是一种心理活动,被认为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思维是在实践活动中、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思维活动是人们主观意识的活动,不总是受意识的控制和支配。思维有时受客观事物的刺激和影响而发生,有时也会自然发生。而语言是社会活动,交际活动和思维活动的产物,是外在的。语言只有在习得后才成为以上各种活动的工具。而且语言的使用往往是自觉的和有意识的。我们常说,“使用语言”,“表达思想”,却不说“使用思维”。说明两者功能不一样,受主观意识的驱使程度不一样。 从语言与思维对事物的呈现方式来看,语言的表述只能是线形的,而思维作为一种心理

语言学概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浅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0 刘子君 关于语言的起源,古希腊有两种说法:“约定俗成”和“自然天成”,前者是“惯例派”所持的观点,后者是“自然派”所持的观点。“惯例派”认为除少数象声词以外,语言词汇的意义与形式之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也就是是说语言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人类可以改变并发展的。“自然派”认为一切词天然地代表着它们所指称的东西,例如象声词(onomatopoeia),虽然这些次不多,却是语言的基本词汇,其它次是由此而发展来的。(上述部分文字引于)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直都存在语言决定思维和思维决定语言之争。但是,这两个论断都是不成立的。因为语言和思维是一个相互成全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首先,语言是思维的物质载体。我们知道,我们说出来的话都是由语言最小的单位语素、字、词、词组、句构成的,而要说出这些东西,要靠我们的嘴,也就是发声体,如果没有了发声体,我们的思维无法得到全面的表述。除了说,思维的承载方式还有写,但是,这也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的。语言是含有一定的主观意识的,就像一句话,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出来,而表述的效果却是不尽相同的,因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不尽相同的。但即使表述有再大的不同,通过语言这一基准,所表达的意义还是基本一致的。 其次,思维能够对语言进行完善。例如,写信,这是一种思维的成果,虽然说,有的时候写东西,一气呵成,这只能证明思路的流畅,不能代表写出来的东西不需要经过思维的过程。一般人写信或文章都是先构思好了要说的话,然后再考虑用什麽样的书面语写出来,写出来可能还要修正。这就是一个不断思维,不断表达的过程。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习惯,就像中文和英文的表达语序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一样的,中国人肯定是用华夏文化的思维想好如何表达再套用英语的句法形式表述出来,这也是需要详尽的思维的。 人类思维的过程需要语言,思维的成果也需要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形成了概念,这种概念就需要运用语词把它表述出来,没有语言,没有句子,也就没有了表述的依托,思维恐怕也不存在了。所以,语言是思维最有效的工具,语言参与思维的新城与展示的全过程。所以斯大林说:“不论人的头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 一关于“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很难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自本世纪以来,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都在努力地想从各自学科的角度,给文化下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然而,迄今为止仍没获得一个公认的定义。据克罗门(Kroeber)和克勒克洪(Kluckhohn)在1963年出版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评论》(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Concepts and Definitions)一书中的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就有150个之多。可见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所存在的差异。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普遍都依照奥斯华尔特(Oswalt,1970)的“大写字母的文化”和“小写字母的文化”这一区分来理解“文化”这一概念。也就是说,人们一般都将“文化”的概念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如生产和交通工具、服饰、日用器具等。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前者指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如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有关这些制度的各种理论体系等;后者则指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狭义的文化指的是人们的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相互关系等。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通过他们的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每一代人都继承原有的文化,同时又在不断扬弃和更新原有的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独特性,是民族差异的标志。各个民族由于地域、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的不同,其文化也具有各自的特点。例如,在受到别人的赞扬时,根据操英语民族的文化,被赞扬的人应表示接受,以表明自己认为对方的赞扬是诚心诚意的或所赞扬的事是值得赞扬的。然而,对中国人来说,受到别人赞扬时,通常要表示受之有愧,做得很不够等等,而一般不能直接地接受赞扬,否则就意味着有骄傲自满情绪或缺乏教养。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语言与思维关系新探> 长期以来,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一直被语言学界所关注,二者的关系从来就没有获得过一种圆满、充足 的解释,因而成为不同语言学流派所关注的一个要点(杨永林, 2004:14-17)。究竟是语言先于思维,还是 思维先于语言;是语言决定思维,还是思维决定语言,迄今为止,学界尚无定论。本文拟从回顾语言与思 维的争论入手,通过对语言功能的反思及语言起源假说的再探讨来阐述语言与思维的同存共进关系。 一、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争论 语言学界有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争论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四类:语言先于思维,思维先于语言,语 言决定思维和思维决定语言。以下是我们对这四种观点的简要概括。 1.语言先于思维 以法国哲学家E.B. de Condillac为代表的学者持语言先于思维的观点。Condillac曾充分阐释过人类只有通过语言的使用才能主动控制思维的主张。他认为不使用语言,人们便无法自觉控制思考功能及其它思维行为。前语言时期人们的思想受制于生理机能及环境刺激。没有语言,人们不能自觉地记住过去,比较两种感觉或指导思考的方向。语言使人类主动运用自然赋予的思考能力。他因此得出结论:野人没有记忆,他们有的只是他们不能自由支配的想象(Harris, 1997: 143)。 2.思维先于语言 思维先于语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J. Piaget。他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基本阶段(Piaget, 1969):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他认为对正常儿童而言,有音节的语言发生在其感知运动阶段的终端,这期间儿童仰仗动作与感知的协调来组织经验,探索、适应外部环境。这个阶段是婴幼儿语言准备期,其准备包括发音准备和理解准备两方面。幼儿出生9个月后,虽然还没有语言,但已有动作思维(马福全,2005: 5-7),这表现为其能在手段和目的之间进行协调,从最初的图式中选取已知的方法用于新的情景,比如这期间的婴儿会抓住成人的手,向自己想取又取不到的物体方向拉动,或是要成人的手揭开被遮盖住的物体等。他通过对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具体分析认为,这时候儿童还没有语言,但已有了思维,也就是说思维先于语言(肖少北,张文香,2000:106-110)。

语言和思维的先后及决定关系

语言和思维的异同及先后关系 1、语言的两大功能:思维和交际。思维(想象思维、抽象思维) 2、语言功能,其交际的五个过程: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 3、语言的层级体系:语言系统就是由音位、语素、词、短语、句子等单位构成。语言的底层是音位。音位是最小的有辨义作用的语音单位,位于语言符号结构的最底层。 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与符号的序列。上层又分为四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短语,第四级是句子。语言结构就是由音位层和音义结合的符号序列层构成的装臵,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二层性。 ◆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及联系: 它们的联系: 1、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 2、语言存在以说话的需要为前提。 3、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是行为和结果。 4、言语包括语言成分和语余成分。 ◆二、语言和思维的联系: 1、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人类思维最有效的工具。 A、从认知学讲,语言是认知的伙伴→固定认识成果 B、思维的形成过程和成果都离不开语言 2、语言离不开思维: A、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运用中才有意义。如果没有思维,就无所谓交际。 B、语言中词和句子的意义是思维赋予的;层级关系、组合、聚合等与思维的活动模式相吻合。 总之,语言与思维相互依存,各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又相互适应,思维水平高,语言发展的水平就高。 二语言和思维的区别:两者是不同的社会现象,不同科学研究的对象。 1、概念不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2、职能不同。思维用来认识世界,反映规律;语言的最重要职能和目的是来沟通思想、传递信息。 3、构成不同。思维由概念、判断和推理构成;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构成。 4、语言单位与思维形式不完全对应:如梦话。 5、思维是全人类共有的,而语言具有民族性。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思维与语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思维与语言的联系: 思维借助语言为主要表达方式,可对客观事物概括间接地认识, 1、思维的发生是人类语言形成的动机,基础及必然结果 2、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表现为:a.语言概念的形成是思维的内容和工具 b.动作是思维的表现工具之一 3、语言所表达的是思维中的概念,而思维是靠概念进行并不是语言 思维和语言之间存在有机辩证统一的关系: 1、语言和思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2、语言和思维是互相适应的,思维发展水平有多高语言的发展水平就有多高。 3、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 4、语言把人们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结果记载下来,语言可以表达人的思想(另一种答法)思维和语言虽是两种现象,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思维的特点来看,思维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之所以能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和概括的反应,是因为语言具有间接性、概括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否则,人的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就难以进行。因此,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手段、思维的工具。但是,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也不是交流思想的唯一手段。人们还可以利用其它符号和表象来思考,用手势、表情来表达思想。幼儿在掌握语言以前,可以用形状、颜色、声音来思维。聋哑人丧失了语言,可以借助于手势、表象等进行非语言的思维。 2.从思维的内容和结果来看,人的高级思维和语言是不可分离的。思维以语言为客观刺激物,特别是刺激物不在眼前时,语言就成为思维活动的有效刺激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词来实现。但语言也离不开思维,语言要依靠思维的内容和结果予以充实、发展。如果语言不被人们所运用,语言就成为纯粹的物质外壳。只有当语言的那些物质形式被思维内容和结果予丰富起来时,语言才能成为一定对象的符号和具有一定意义的标志。 3.从思维的种系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是同步发生的。思维和语言都是在劳动创造人的过程中同步产生的。即“已经形成的”人的思维和“已经形成的”人的语言是同步发生的,并且互为存在标志,否则,便不是人的社会性思维,也不是人的真正语言。 4.从思维的个体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也是密切联系的。儿童思维的发展表明,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抽象思维是借助语言实现的。5个月的儿童,能根据颜色和形状区别物体,能对事物进行较低级的概括,但这仍然属于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只有在儿童2岁左右掌握语言之后,抽象思维才逐渐发展起来。 二、思维与语言的区别: (1)功能不同: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促使人们沟通达到相互了解 思维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积极过程,使人们更深刻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进而能动地改造世界。(2)语言是低层次的,思维是高层次的。 (3)规律不同:语言具有民族特性,各民族语言体系各不相同 思维是客观现实规律的反映,为全人类共有 (4)范畴不同:语言的单位是词和句子,思维的单位是概念,判断,推理 (5)思维作为现实的反映是精神现象,语言则是思维的物质形式 (另种答法)思维和语言虽然有密切关系,但是思维不是语言,语言也不是思维,它们是两种相对独立的现象。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人类不仅在相互交际时需要语言,需要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语言了解别人的思维即使是在思维的时候,在形成思想的时候,在沉思默想的时候,也需要语言,离不开语言。因此,语言不但是交际的工具,而且也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活动,尤其是抽象思维活动,必须借助于语言,不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观念是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的”。 人类思维的过程需要语言,思维的成果也需要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形成了概念,这种概念就需要运用语词把它包装起来,把它固定下来,展示出来,没有语言,没有句子,概念也就无所依托,推理也难以进行,思维恐怕也不存在了。所以,语言在思维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作用,既参与形成思想,又参与表达思想。语言是思维最有效的工具,人们用语言进行思维,而思维则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如果没有语言,思维活动不能进行,思维成果也无法表达。所以斯大林说:“不论人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什么时候产生,它们只能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术语和词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 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同时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如影随形,谁也离不开谁。一方面,没有语言,思维活动无法进行,思维成果无法表达,思维实际上就不可能存在;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只有具有思维活动,只有在思维过程中运用才有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思维活动,无所谓交际和思想,语言工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没有必要存在了。所以语言和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哪里有思维活动,哪里就有语言活动。 语言和思维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语言和思维是互相适应的,思维发展水平有多高,语言的发展水平就有多高。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民族的语言十分发达,而思维水平却很低;我们同样不能想象,一个民族的思维水平很高,而语言水平很低。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二者必须互相适应。一种语言,无论它的结构简单复杂与否,都是能满足一个社会集团交际的需要的,当然也必须能适应思维的要求。从这个角度看,人类语言无所谓先进与落后,无所谓优劣,都是一定社会的产物,为一定的社会服务的。 语言和思维是同一个东西吗?它们有没有区别? 作者:胡吉成 来源:电大在线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

在19世纪初,语言学开始将语言和言语确定为两个彼此不同而又紧密联系 的概念。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是社会人们约定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个体系: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形态)。以词汇为建筑构建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其中,语言以其物质化的语音或字形而能被人所感知,它的词汇标示着一定的事物,他的语法规则反映着人类思维的逻辑规律,因 而语言是人类心理交流的重要工具。 而言语则是人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人们为了交流心理,为了进行交际,可以使用各种语言(汉、英、俄、日等)。这多种语言就成了交际工具。使用者多种语言的人们,或说,或听,或些,或读,这些说、听、读、写的活动,就是作为交际过程的言语。 从概念我们便可知,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客观现象,对于使用某个语种的人来说是统一的,每种语言都是有发言、语法、句法方面的一整套确定的规则,这些 规则一经产生,就有着较大的稳定性。 而言语则是一种心理现象,它表明的是一种心理交流的过程,它就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常有一定个体主观的反映和表述客观现实的印记。因为个别人的言语(由于缺乏统一性)不仅以偏离语言的标准和语法结构而互有区别(多人习惯等不同)。而且,同一个人的言语在不同场合,不同需要之下会表现出的言语方式和风格的不同,因此,言语不同于语言就在于是主观的心理过程。 语言与言语的不同,还可以做这样简单的区别:语言即“话”,言语即“说”。 但是,这种语言与言语的区分是从19世纪初由德国的语言学开始的,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前苏联的心理学家比较主要这样的区分,在西方心理学,则大部分统称为语言,不再做这种区分了。我国心理学家们的观点不一。 语言确实包括言语,而言语是语言的一部分,比较恰当. 语言特点 语言的特性有: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和社会性与个体性。 语言的结构:音位、语素、词、句子。 语言的种类:对话语言、独白语言、书面语言、内部语言。 就大脑来说,语言分“脑语”和“嘴语”,脑语就是我们时时在大脑里产生称作“思考”或“思想”或“思维”的东西,脑语被嘴表达出来就叫“嘴语”。脑语和嘴语并不是一个东西,第一、脑语

语言学概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浅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081602126 刘子君关于语言的起源,古希腊有两种说法:“约定俗成”和“自然天成”,前者是“惯例派”所持的观点,后者是“自然派”所持的观点。“惯例派”认为除少数象声词以外,语言词汇的意义与形式之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也就是是说语言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人类可以改变并发展的。“自然派”认为一切词天然地代表着它们所指称的东西,例如象声词(onomatopoeia),虽然这些次不多,却是语言的基本词汇,其它次是由此而发展来的。(上述部分文字引于https://www.docsj.com/doc/233409901.html,/publish/portal0/tab4933/info218209.htm)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直都存在语言决定思维和思维决定语言之争。但是,这两个论断都是不成立的。因为语言和思维是一个相互成全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首先,语言是思维的物质载体。我们知道,我们说出来的话都是由语言最小的单位语素、字、词、词组、句构成的,而要说出这些东西,要靠我们的嘴,也就是发声体,如果没有了发声体,我们的思维无法得到全面的表述。除了说,思维的承载方式还有写,但是,这也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的。语言是含有一定的主观意识的,就像一句话,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出来,而表述的效果却是不尽相同的,因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不尽相同的。但即使表述有再大的不同,通过语言这一基准,所表达的意义还是基本一致的。 其次,思维能够对语言进行完善。例如,写信,这是一种思维的成果,虽然说,有的时候写东西,一气呵成,这只能证明思路的流畅,不能代表写出来的东西不需要经过思维的过程。一般人写信或文章都是先构思好了要说的话,然后再考虑用什麽样的书面语写出来,写出来可能还要修正。这就是一个不断思维,不断表达的过程。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习惯,就像中文和英文的表达语序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一样的,中国人肯定是用华夏文化的思维想好如何表达再套用英语的句法形式表述出来,这也是需要详尽的思维的。 人类思维的过程需要语言,思维的成果也需要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形成了概念,这种概念就需要运用语词把它表述出来,没有语言,没有句子,也就没有了表述的依托,思维恐怕也不存在了。所以,语言是思维最有

2021年语言学概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浅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欧阳光明(2021.03.07) 081602126 刘子君关于语言的起源,古希腊有两种说法:“约定俗成”和“自然天成”,前者是“惯例派”所持的观点,后者是“自然派”所持的观点。“惯例派”认为除少数象声词以外,语言词汇的意义与形式之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也就是是说语言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人类可以改变并发展的。“自然派”认为一切词天然地代表着它们所指称的东西,例如象声词(onomatopoeia),虽然这些次不多,却是语言的基本词汇,其它次是由此而发展来的。(上述部分文字引于https://www.docsj.com/doc/233409901.html,/publish/portal0/tab4933/info218209.htm)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直都存在语言决定思维和思维决定语言之争。但是,这两个论断都是不成立的。因为语言和思维是一个相互成全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首先,语言是思维的物质载体。我们知道,我们说出来的话都是由语言最小的单位语素、字、词、词组、句构成的,而要说出这些东西,要靠我们的嘴,也就是发声体,如果没有了发声体,我们的思维无法得到全面的表述。除了说,思维的承载方式还有写,但是,这也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的。语言是含有一定的主观意识的,就像一句话,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出来,而表述的效果却是不尽相同的,因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不尽相同的。但即使表述有再大的不同,通过语言这一基准,所表达的意义还是基本一致的。 其次,思维能够对语言进行完善。例如,写信,这是一种思维的成果,虽然说,有的时候写东西,一气呵成,这只能证明思路的流畅,不能代表写出来的东西不需要经过思维的过程。一般人写信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早在本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E.Sapir)在他的《语言》一书中就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学家帕尔默也曾在《现代语言学导论》一书中提到“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他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语言具有文化的特点。首先,从文化的内涵来看,它包括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而语言正是人类在其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属文化的一部分,二者都为人类社会所特有。其次,正像文化一样,语言也不是生物性的遗传,而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学得的。再次,文化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语言也是如此,它为全社会所共有。 2)语言记录文化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作用不只是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而存在,人们在利用这一工具的同时,也把人类对生活现象、自然现象的认识凝固在语言中,即语言还具有记录文化的功能。 近几年,由于某些原因,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甚至对某些大学生来说,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因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考研。以前,同学们在一起聊的都是“你毕业了,准备去哪工作啊?”,前些年是学生去挑选好的单位,而现在却是单位挑选优秀的毕业生,因而现在同学们经常会聊的是“你打算考研吗?”。“你打算考研吗?”类似的还有“你考公务员吗?”、“啃老族”、“小私”、“博客”及“抄袭”等等。这些例子无一不记录着当今的种种文化。3)语言促进文化发展 人类发出的第一个有意义的声音可能是极其偶然的现象,当这种声音被一起活动的人所接受时,其他的人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也会发出这种声音,于是,这种声音就成为人们某种认识的标记。随着这种标记的增多,人们的眼界便会越来越开阔,相互之间的交际便越来越自如。这种认知事物的标记就是语言。 由于有了语言,人们在表达某种思想时才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经历。这样语言就慢慢的带来了文化千丝万缕的变化。 4)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它们之间的这种双向关系可以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传播 工具这两个方面来加以认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文化的构成又离不开 思维,作为思维的工具,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思维的方式、范

浅谈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摘要: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间题是语言学中极为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它决 定着语言学研究的方向和方法。长欺以来,学术界不断地对这个论题进行探讨。如今学术界一般有几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语言与思维是各自独立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语言与思维是同一的,即离开了语言人们无法理性思维。还有一种认为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的但不是同一的。这几种观点都各有其正确性。想要弄清这几种观点,首先要了解语言与思维的本质与发展。 关键词:语言思维 就语言的生成、习得和发展而言,从19世纪到现在,学术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就语言的本质而言,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语言与思维没有根本区别,二者都可归结于言语习惯;言语是语言和思维活动的外显方式,称为外显习惯;思维是语言和思维活动的内隐方式,称为内隐习惯。另一位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从操作条件作用的立场出发,对华生的言语和思维观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展。他认为人的言语行为是操作条件反射的结果,它与其他行为一样都受制于环境,并通过言语间接地作用于环境,最终由环境来表现出行为的结果。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他著名的“语言获取装置”他认为人的大脑里先天就有一种人类共有的“普遍语法”和“语言获取装置”,这个“装置”的“开关”在后天的环境作用下被“启动”后,大脑中的“普遍语法”就朝着特定环境所需的“特定语法”规则发展。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种族或民族的儿童能够获取母语的原因所在。 而什么是思维? 其本质是什么? 所谓思维,是人类大脑特有的、借助言语(或肢体语言,如手势语 )、表象或行为对客观的感知、联想所形成的高级认知心理活动。这里的高级认知心理活动实际上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概括性和间接性)及其内在和外在联系的心理反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大脑对通过各种感观器所获取的大量信息(符号的或非符号的)进行解码与整理、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加工与组织工作,在自身的语言结构和认知结构中进行同化,利用已有的经验、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把事物的本质特性与其外部形式加以联系,进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果。当我们进行逻辑推理,如讲故事、构思计划和策略等都需要使用语言。这类思维被称为“理性思维”、“直接思维”、“逻辑思维”或“命题思维”。这类思维涉及两种元素:一种是演绎法,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使用的就是演绎法;另一种是归纳法,我们在处理涉及数据统计方面的问题时,就使用归纳法。在这类思维上,语言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语言的形式特性,

关于维果茨基的教育学名著《思维与语言》的内容简介

关于维果茨基的教育学名著《思维与语言》的内容简介 邓小雄 前言 本文从整体介绍以及每一章共八个方面对俄国(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教育学名著《思维和语言》进行介绍,以便读者在阅读时先从整体上了解本书的精华和概貌,有利于教育学或心理学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从整体上对原著的理解和把握。 整体介绍 《思维与语言》是俄国著名心理学家,文化-历史学说创始人维果茨基的一部代表作。这部作品刊布于1934年维果茨基逝世后数月。本文介绍的是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院社会心理学研究室主任李维翻译的版本。 《思维与语言》研究的是心理学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思维和语言的相互关系。本书共七章,第一章问题与方法、第二章皮亚杰关于儿童语言和思维的理论、第三章斯特恩的语言发展理论、第四章思维和言语的发生之源、第五章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第六章童年期科学概念的发展、第七章思维和言语。但所有部分都指向一个中心任务,是对思维和言语之间的关系进行发生学分析。 1 第一章提出问题并讨论方法 作者认为思维与语言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尚未得到应有的注意,心理学必须把这些关系及其发展变化作为主要问题,作为研究的焦点,而非仅仅对所有功能的普遍内在关系作出假设。 以往的研究者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存在着错误,他们把思维与语言之间的关系看做是两个显然不同的过程之间一种机械的外在的联系。 作者认为应该采用“单位分析法”来进行研究。并认为言语思维单位可以在词的内部,即词义中找到。因此,只有在词义中,才能找到思维与语言之间关系

问题的答案。在探究言语思维的本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方式是语义分析—研究这个单位的发展、功能和结构,它包含了思维和言语的相互关联。 维果茨基把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概括为:思维不是在言语中表现出来的,而是在言语中实现出来的。 2 第二章对皮亚杰关于语言和思维发展的理论进行批判分析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联系儿童逻辑特征的纽带是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主义,这种中心主义在发生上、结构上和功能上处于我向思考和定向思考之间的中间位置。定向思考是有意识的,它追求存在于思考者心中的目标,它是智慧的,适应现实并努力影响现实,它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我向思考则是下意识的,它容易受到真理的影响,也容易受到谬误的影响,它所追求的目标以及它所解决的问题本身并不存在于意识之中,它不适应外部现实,但却为自身创造了一种想象的或梦幻的现实,它保持严格的个体化,以意象形式进行运作。皮亚杰还认为,言语和思维发展的一般方向是:从我向言语和思维过渡到社会化言语和思维,从主观的胡思乱想过渡到关系的逻辑性。因此:从性质上自我中心言语的根源在于儿童的最初的非社会性;自我中心言语最后会完全消亡,为社会言语所取代。 与皮亚杰产生分歧的是,维果茨基认为:自我中心言语并不仅仅作为儿童活动的一种伴随物,除了成为一种表述手段和一种解除紧张的手段之外,它在特定的意义上很快成为一种思维工具—一种寻求和规划解决问题的工具。而且,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最初的言语就是纯粹社会性的,自我中心言语不是从我向言语转化到社会言语,而是从外部社会言语转化到内部个人言语。言语越来越成为思维的工具,而儿童思维的发展则依赖于他对这种思维活动的社会工具的掌握。当自我中心言语消失时,它并没有简单地消亡,而是“转入了地下”,也即变成了内部言语。 3 第三章对斯特恩关于语言和思维发展的理论进行批判分析 以斯特恩为代表的唯理主义言语思维理论强调言语的“有意性”,强调“瞬间发现符号及其意义”的可能性。所谓言语的“有意性”,意指对某种内容的指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史培芹文秘112 010811224 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并不是独立的存在的,它不仅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具有的现象,还与文化是一个整体。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当我们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语言。所以,认清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关于“文化”的定义 从前人的研究来看,“文化”并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定义。汉语中“文化”一词最早见于《易经》: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其意思是根据人文来进行教化。近、现代关于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文化的经典定义, 是1871 年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 Edward T ylor ) 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的: 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 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泰勒对于文化的定义只注重在精神方面, 并不完整。现代文化人类学家认为, 文化是一个群体的活动,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1)人类创造的物质。大自然本身所具有的都不是文化,包括山川、湖泊,我们创造的物质才算是物质文化,例如各项发明、人文景观等等;(2)法规、制度。这些都是人们制定的内容,完全属于文化层面。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法律法规,都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拟定的,一方面用来约束社会人,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不同社会的规律和行为习惯;(3)精神、宗教。人类的信仰是后天形成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不同种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形成了宗教文化。“ 从语言的结构特征来看,语言是个符号系统。它是一个由音位、语素、词和词组、句子和篇章等构成的层级系统。从语言的功能特征来看,语言是个工具,是个思维的工具、交流的工具”(束定芳,1996)。季羡林先生(1995)曾指出文化的定义“最好还是不下”,同时他认为:“文化就是非常广义的,就是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对人民有好处的,就叫做文化。”文化具有如下本质特征: ( 1) 文化是经由社会习得的, 而非遗传获得的; ( 2) 文化是一个社团成员所共有的, 而非某一个人所独有的; ( 3) 文化具有象征性, 语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系统; ( 4) 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文化中的每一方面都和其他方面相互关联。由此可见,文化辐射的范围包罗万象,渗透进社会的各个层面,无所不存,无处不在。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我国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九十年代研究成果已颇丰,进入新世纪也出现了一些较为新颖的理论。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出现的研究成果数不胜数,

思维、逻辑、语言之间的关系

浅析思维、逻辑和语言之间的关系 何为思维?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思维是主体对信息进行的能动操作,如采集、传递、存储、提取、删除、对比、筛选、判别、排列、分类、变相、转形、整合、表达等,是人类认识现实世界时动脑筋的过程,是人们对客观对象进行概括分类,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和能力。思维分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而狭义的通常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思维专指逻辑思维。我们简单来说,思维就是头脑中对一件事物的认识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想法。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你的思维很混乱亦或是你的条理很清晰。在这里,混乱和清晰就意味着你的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逻辑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逻辑性是思维的一大特性。“逻辑”一词起源于古希腊语,而古希腊语“logos”, 即“逻辑”, 含有“思维”和“语词”的意思。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逻辑在思维和语言中起了桥梁与纽带的作用。一个人的思维能否准确合理的表达出来,首先在于他的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其次在于他是否可以用逻辑性的语言把头脑中的思维表达出来。 既然提到了语言,那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语言?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符号系统;它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的目的;同时它是同思维直接联系的,是思维的符号载体,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语言起源于五万多年前,在当时人类的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能够对客观世界的事物进行分类和概括,并具有一定的记忆、想象、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思维先于语言而存在。而随着时间的推进,语言又通过抽象化的作用来帮助思维的发展。语言和思维可谓是互相依存,思维越精确就越需要语言。 上文是对思维、逻辑与语言定义的分析,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三者之间具有以下关系:对于一个正确的思维及其表达而言,思维、逻辑和语言这三者是紧密相连的,缺了哪一项都会对我们的认识产生影响。正确的思维必须合乎逻辑,即合乎思维的规律性,而思维的规律性是与客观规律性相吻合的,是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和规律的。同时作为思维工具的语言,它应该是能使思维合乎逻辑的工具,即其表达形式必须有助于使二者紧密合理地联系在一起。 举个很常见的例子:我们写一篇文章,基本分为三步:构思,落笔,修改。所谓构思就是写文章前首先要考虑文章的主题,文章的结构。一篇文章如何能让人看的一目了然,结构清晰,关键在于文章结构上是否具有逻辑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行文是否有条理。完成构思后,就可以落笔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通过恰当的语言来表达出我们的主题。最后一步是修改,它的目的是让我们的文字符合语法结构,符合语言的逻辑性。当完成以上三步,一篇文章也就算是正式完成了。而所有这些思考、表达、修改的过程就是我们的思维反应。总的来说,表达出正确的思维是我们的目的,而这一过程中需要语言这个载体,和逻辑的桥梁纽带作用。 了解思维、逻辑和语言三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培养人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更好地使我们的思维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和规律。

论述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论述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思维与语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思维与语言的联系 思维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首先,思维活动是借助语言而实现的。这是由于语言本身具有的概括性决定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是以语言为工具对客观现象的反映活动。人们通过语言才可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概括出来。 (一)、思维主要依靠语言进行,语言对思维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语言是个人思维活动的工具;2、语言是标记思维活动成果的工具。例如,“灯”这个词,与各种各样的灯相联系,他概括了一切不同颜色,不同形状和材料制作的灯的本质属性,即能照明的工具。如果没有标志一般东西的词,思维就无法进行间接、概括的反映。可见思维的结果是靠语言这一载体来表达的,离开了词的刺激作用,人脑就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3、语言是人们互相交流思想的工具。4、语言可以成为思维活动的客观刺激物。在思维发展过程中,语言对思维活动的作用不断发生变化,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思维借助于语言、词来实现。但是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也不是交流思想的唯一手段。人们还可以利用其他符号系统和表象来思考,用手势、表情来表达思想。(二)、语言也离不开思维,因为构成语言的词汇和语法规则是思维的结果。而词义正是概括的思维或概念。语言和词的意义也正是靠日益充实、丰富而不断地深化和发展的。语言和思维是同时在人类的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 二、思维与语言的区别 思维与语言密不可分,并不是说二者可以混为一谈,思维与语言是有区别的。(一)、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一种包含物质内容的心理现象。而语言是有一定的物质形式与概括的内容所构成的信息符号系统。它是一种包含精神内容的物质形象,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或思想的直接现实。这是思维和语言的根本区别。 (二)、外部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而在个人头脑中进行的思维却不能与别人交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