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食用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食用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食用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食用菌及无公害蔬菜产业化示范项目

2、项目建设单位

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郭

所有制形式:民营有限责任公司

**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位于县田林镇,成立于2002年,主营业务为白灵菇、金针菇、鸡腿菇、杏鲍菇等食用菌的种植及加工,截止到2007年底,企业拥有总资产18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10万元。员工总数105人,其中技术人员20人,常年聘请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农科院知名教授为技术顾问,并从河北、福建等地聘请技术人员实地指导生产,利用农作物秸秆培育各种珍稀食用菌。在其培植和开发上逐渐探索研究掌握了一整套独特的科学方法,其中白灵菇培养基生物学转化率达

到65%以上,法人代表郭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了“无公害白灵菇栽培技术规程”(DB34/T800-2008)安徽省地方标准的审定工作。公司生产的白灵菇、金针菇、鸡腿菇、杏鲍菇已通过国家无公害认证。“健生源”牌白灵菇被评为阜阳市名牌农产品,健生源公司连续4年被评为阜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公司法人代表郭始以助农致富为己任,通过“基地+协会+农户”的模式,狠抓食用菌基地建设。为广大农户提供培训、技术指导、信息咨询等服务,作为阜南县“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基地和民兵以劳养武培训基地”。几年来共免费培训达2500多人,通过带动和扶持农户致富,迄今已带动2000多户,户均收入达万元以上。公司正在探索新的经营机制,以公司带基地,以基地连农户的办法,扩大基地的规模,具体是公司和农户共建基地,统一管理、技术人员由公司统一培训,公司确保以保护价收购基地上农户的鲜菇,保证农户生产效益。在抓基地建设的同时,公司注重狠抓市场开发,配备电脑展开网络销售,将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

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省科学技术咨询中心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

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A、国务院颁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B、国务院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

C、国家发改委《全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D、《安徽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

E、《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F、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改环资【2007】3420号《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点(第二批)工作的通知》

G、国家发改委发改办环资【2008】2389号《关于请报送2009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第二批备选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通知》

H、《项目可研报告编制指南》深度要求

I、《阜南县国家农业(林业)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实施方案》

J、项目建议书及企业提供的相关资料

5、项目的由来及立项批复

本项目系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实施方案规划的重点项目。由国家发改委立项批复,项目总投资5200万元,建设内容为以农作物秸秆、棉籽壳、玉米芯、牲畜粪便作为原料,进行食用菌生产、加工,利用菌渣生产无公害蔬菜,建设食用菌生产基地5000亩及与之相匹配的菌种场,扩大现有加工规模。建成后年可消耗秸秆27100吨,玉米芯11400吨,棉籽壳15700吨。

6、研究工作的范围

根据项目批复,对项目建设背景、食用菌市场需求、工程技术方案、经济、社会效益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论证,具体内容为:项目建设背景、食用菌市场分析、建设条件与建设规模、工程技术方案、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节能、劳动安全卫生、项目组织与管理、项目实施进度建议、工程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评价、社会效益分析及研究结论和建议。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充分利用阜南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 大力发展白灵菇、杏鲍菇、双孢菇等珍稀食用菌生产和加工,菌渣还田作为无公害蔬菜、其他农作物的生产肥料及养殖场的节粮饲料。最大化的发挥食用菌在资源配置、地域环境等方面上的优势,通过项目建设实现食用菌生产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管理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名牌化的目标。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把食用菌产业打造成阜南县的“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农业经济主导产业,循环经济支撑产业”。

2、循环经济模式

本项目食用菌的生产主要以秸秆、棉籽壳、玉米芯、木屑等为主要原料,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这些大分子物质不易被直接利用,故而绝大多数被焚烧或丢弃,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污染了环境。而食用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胞外酶和胞内酶,具有较强的纤维分解能力,使它们的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可使纤维素降低50%,木质素降低30%,粗蛋白增加6%—7%,粗脂肪增加1倍左右,这些分解产物一方面产生大量可以利用的菌体蛋白(子实体)以及一些有用的代谢产物和生长因子;另一方面食用菌收获后剩下的培养基废料菌渣(菌糠),又可作为绿色有机肥再作用到无公害蔬菜及粮食生产;还可作为节粮型饲料,用于牛等牲畜的喂养,使废弃物得到“整体、高效、循环、再生”的利用,在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同时,完成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具体循环模式如下:

食用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示意图

3、拟建地点

食用菌基地建于阜南县50多个乡村,基地分布图详见附件。食用菌加工在阜南县健生源公司加工厂现有基础上扩建。

4、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建设规模:食用菌生产基地5000亩(其中:白灵菇、杏鲍菇2000亩、双孢菇1000亩、平菇及姬菇1000亩、鸡腿菇800亩、木耳200亩);配套建设年产150万瓶(袋)的标准化菌种场,建设标准2000吨/年双孢菇及白灵菇、杏鲍菇等珍稀菇深加工能力。

产品方案:各类食用菌共22700吨,其中:白灵菇6600吨、姬菇1400吨、平菇4700吨、鸡腿菇3900吨、杏鲍菇700吨、双孢菇2600吨、木耳800吨。

菌种生产方案:原种60万瓶,栽培种90万瓶(袋)。

各种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包括保鲜、制罐、速食小包装等)2000吨,其中:白灵菇600吨、双孢菇400吨、姬菇600吨、平菇100吨、鸡腿菇100吨、杏鲍菇200吨。

5、主要建设条件

食用菌基地通过与协会、农户合办,不占用耕地。目前,基地选址工作基本确定,每一个基地涉及的乡村、主载品种、栽培亩数、基地负责人基本明确,基地情况表详见附件。菌种场建于阜东园艺场基地内,

土地已有。加工厂建于健生源公司内,厂区占地26400平方米,通过改扩建,可以满足新增2000吨加工能力需要,无需新征土地。

阜南县是农业大县,境内土地肥沃,雨量适中,光热资源充足,适合各类农作物和种植物生长。优质高产小麦达2.67万公顷,优质水稻1.67万公顷,粮食总产量达75.4万吨,油料43.4万吨,棉花3800吨。各种秸秆产量分别为麦草53.02万吨、稻草 12.20万吨、玉米秸18.14 万吨、豆杆 4.15万吨、棉材0.68万吨、麻杆3.2万吨、其它 7.41万吨,合计 98.8万吨,可用于食用菌栽培的树枝、木屑等林副产品11.12万吨、可用于食用菌栽培的畜禽粪便资源52万吨(折干),如全部用于食用菌生产,可实现产值40多亿元,发展潜力巨大。

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良好。近年来,阜南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相继建成了一批水、电、路、气、桥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工程,全县通车总里程1800余公里,新修县乡公路206公里,建成“村村通”公路72条(段)178公里,县乡道路晴雨畅通。水电等公用配套设施完善,为项目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6、技术方案

健生源公司有多年种植和加工食用菌生产经验,已掌握菌种运输、选育、储藏、复壮、生产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技术,本项目采用国内现有先进成熟的食用菌栽培工艺,菌渣生产技术,以及食用菌深加工工艺,采用机械化进行食用菌生产,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及专业化生产水平。各种生物质原料的生物转化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基地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生产服务模式,实现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产中技术标准培训指导和病虫害防治、产后产品收购加工包装以

及上市流通等一条龙服务,统一菌种供应,统一栽培、统一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购。确保生产出质量安全的无公害、绿色食用菌产品。

7、项目投入资金情况

本项目总投资5200万元。

其中:建设投资4813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5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34万元。

资金来源:申请银行贷款1500万元、其余3700万全部自筹。拟采取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形式,共建基地,农户投资1900万,余1800万元由企业自筹。

8、项目效益

本项目投产后,年均销售收入11657万元,年均利税总额为885万元,其中净利润657万元,投资利税率为17.02%,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7.61%,投资回收期6.17年,贷款偿还期3.03年。

同时,本项目通过利用农作物秸秆及牛粪便进行食用菌种植,具有“点草成金、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无废生产”的产业特点,是由传统的资源浪费型农业转变为高效、生态农业的新兴产业。通过食用菌的生产、加工,能有效地利用农业、林业、畜牧业的秸秆、枝条木屑、畜禽粪便等“垃圾”。并将这些“垃圾”按照科学的配方组合起来,经过一系列的生物作用,利用其中的碳、氮、有机酸、矿物质生产出集“美味、营养、保健、绿色”于一体的食用菌产品,使高蛋白有机物进入新的食物链,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

食用菌基地分布于阜南县会龙、赵集、田集等乡镇50多个村,同时也是蔬菜生产功能集聚区,其中会龙、赵集是国内知名的辣椒生产基地,

生产规模达到8万多亩,本项目5000亩食用菌基地可产出供2万亩蔬菜生产所需的优质有机肥料,不仅能大大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能够改变长期种植单一品种造成的土壤营养失衡、单产下降、病虫害多发等状况,促进蔬菜产业健康发展。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年可转化秸秆27100吨,玉米芯11400吨,棉籽壳15700吨,锯末3150吨,牛粪6360吨,不仅使秸秆及牲畜粪便等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还可避免因焚烧作物秸秆及养殖场粪便随意排放而造成污染环境、影响交通的问题,大大有利于环保农业和区域经济的振兴与发展。

9、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本期工程自2008年4月开始前期准备工作,2008年7月开始土建施工,2009年3月完成土建工程,土建期间穿插进行设备招投标工作,2009年5月完成设备购置、安装、调试等工作,紧接着开始试生产,2009年6月底完成整个项目建设,2009年7月进入投产期。

目前,部分生产厂房和设备投入已完成。

项目建设期一年,投产期一年,投产期达到80%设计能力,2010年7月开始正常生产,100%达到设计能力。

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一、发展循环经济已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已正式颁布,并与2009年开始实施。

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2008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通过降低成本增收,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促进秸秆等副产品和生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农村经济虽然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