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孟子的快乐理论及其审美境界

孟子的快乐理论及其审美境界

孟子的快乐理论及其审美境界
孟子的快乐理论及其审美境界

孟子的快乐理论及其审美境界

口李一鸣

“快乐”,在个体体验中无疑是一种心理的快感,伦理上被认为是一种幸福感。在一般美学原理看来,快感是有待于升华的粗鄙“美感”,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幸福感的“快乐”一旦脱离了利与善的束缚和价值要求,它本身也便成为一种美感。在先秦诸思想家中,孟子较早注意到伦理与审美意义上的快乐。他追问了快乐的政治伦理根源;并依据主体的不同身份和地位,分析获得快乐的现实根据;最后暗示了世俗快乐上升为审美境界的可能。

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的本心,以此论证人性本善;在道德上,则提出人的“仁、义、礼、智”诉求,而其中尤以“仁、义”为中心。孟子以“仁、义”作为人伦理构架的核心,他的快乐理论也必然要求把“仁、义”作为快乐的实质内容和最终根源,即如他明确表示的:“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孟子?离娄上》)这里以“事亲”和“从

?思想文化?

兄”的事实说明,只要做到了这两点就是符合仁义;以此作为身体力行的从容选择,并以此为乐,这也就是快乐的真正实质与根源。

在其他场合,孟子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如有人问他在游说诸国君主的时候,何以做到别人理解自己或不理解自己都能是“嚣嚣”(自得其乐)的,孟子说:“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已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这里的“嚣嚣”,赵岐注云“自得无欲之貌”,所谓“无欲”,却是以崇尚德、喜爱义为前提的,即对道德、仁义的崇尚和喜爱,乃是获得快乐的实质前提与要求。

在孟子看来,由于主体地位与觉悟认识的不同(如“求其放心”和“有放心而不知求”的差别)而导致快乐与否以及快乐多寡等问题。就《孟子》中的论述来看,他主要是对君子之乐、君王之乐和平民之乐作出了明确的区分。

1.“乐而忘天下”的君子之乐。孟子虽然对“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孟子?离娄下》)表示赞赏,但是他所谓的“君子之乐”与孔子、颜回那里的“君子之乐”(宋人以此衍出“孑L颜乐处”之说)还是略有差别的。孔子的“君子之乐”主要是对于物欲的超越,摆脱功名的羁绊,实现身心的解放和心灵和谐所获得的最高快乐。

而孟子说:“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孟子?尽心上》)如果一个人充斥着“广土众民”的欲望,自然无法快乐;在政治诉求上所获得的满足感与快乐,虽然摆脱了拥有广大土地和众多百姓的外在功绩,但是仍以安定天下作为道德和政治理想,这并不符合人的“仁义礼智”的本性。可见,孟子理想中的“君子之乐”在根本上并不局限于“快乐”的满足,而恰是对“快乐”有所超越;而

7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君子之乐则是超越了功利目的的最高审美境界。这三种境界之间并不存在天然的沟壑,抛弃粗俗的物质快感,超越政治的功利目的,可以达到“乐而忘天下”的审美境界。不仅如此,孟子的快乐理论还直接涉及到诸多美学问题,包含了极具启示意义的审美意蕴。

首先,孟子跟齐王解释“与民同乐”的一个基本前提事实,就是欣赏音乐所带来的审美享受问题。不论是齐王自己“好乐(yu6)”,还是“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均是如此。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方面,审美心理的共通性。孟子在这里或多或少地包含这样一层意思: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在理论上具备了上至君王、下及百姓的普遍认可,并能引起审美愉悦的可能;另一方面,同样的“钟鼓之声,管龠之音”,由于审美主体本身情感的附加投入,先后有“举疾首蹙额”与“举欣欣然有喜色”的不同反应,这虽非纯粹的审美反应,却多少揭示了审美心理的一些特殊性。

其次,如上所述,“乐而忘天下”的君子之乐,已近所谓的“孑L颜乐处”,这恰也显示了超越功利的伦理“快乐”,实现审美愉悦的可能。在假设中,舜虽然是在儒家“仁义礼智”的价值标准驱使下“窃负而逃”,但是其“视弃天下犹弃敝屣”的阔达胸怀,“遵海滨而处”的生存环境选择(此亦同“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乐处”),“终身诉然”的超然态度,何尝不是诗意的“回家之旅”?此“快乐”不正是审美的超越?

最后,在东、西方哲学思想的发源之初,真、善、美是合一和浑然一体的,“善的即是美的”。在现在的伦理美学理论视野看来,浸透了儒家伦理价值标准的“快乐”,其本身也已经符合“美的”要求,是一种审美境界了。

(作者:海南省海口市海南省委党校院内《新东方》杂志社编辑、哲学硕士,邮编571100)

?思想文化?

韩非

人性论的双重性

王婷婷

战国是人性理论显著发展的时期,所以关于先秦诸子的诸多辩论研究中,人性问题一直是争辩的主题之一。关于韩非的人性论,学界有“性恶说”、“自利说”、“自然人性论”三种说法。笔者不揣浅陋,对此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文中难免有挂一漏万或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韩非的人性论包括经验人性论和本质人

万方数据

孟子的快乐理论及其审美境界

作者:李一鸣

作者单位:海南省海口市海南省委党校,571100

刊名:

华夏文化

英文刊名:CHINESE CULTURE

年,卷(期):2010,(3)

被引用次数:0次

本文链接:https://www.docsj.com/doc/22622758.html,/Periodical_hxwh201003004.aspx

授权使用:(louyucangtai),授权号:3fb9e7b4-5a21-42a4-aa34-9e6700ffde00

下载时间:2011年1月10日

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

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 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以及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意境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重要范畴,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故而美学与意境就有了那么一层深厚的关系。美学里的意境理论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後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意境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刘禹锡和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创作见解。艺理论界对“境界”说的阐述虽然众说纷纭,为轩为轾,但有一个地方却出人意外,绝大多数评论者都把“境界”和“意境”等同起来。称之为“文学形象”、“作品中的世界”。这种看法无疑是片面的。 “境界”一词作为一般习惯用法,如云“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泛指作品中的一种抽象界域而言者。又如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而言者。又如云“‘明月照积雪’、‘大江日夜流’、‘中天悬明月’、‘黄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此处之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作者所描写的景物而言者。 中国古典美学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个性,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的美学命题和范畴。“意境”这一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美学范畴的多义性,模糊性和辩证统一性;美学范畴的动态变异性;“以物观物”、“以我观物”的哲学认知和审美认知方式交融的艺术观照方式。“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的范畴,这是从美学范畴说,这个范畴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炼出来的,同时也是中国历代许多艺术家有意识去追求的。

2016年艺术与审美期末考试答案

注:1题目的选项有所变动 2改卷为80分的试卷 3单选 2、4、20、33 不确定 多选2、11、17 不确定 1A 【单选题】(2分) 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 A. 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从他的艺术爱好,一直到他的穿着打扮,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B. 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 C. 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D. 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他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的胸襟和气象; 2D 【单选题】(2分) 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 A. 审美活动的核心就是创造一个意象世界,这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具有唯一性和一次性,而这正是“创造”的本质; B. 美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创造性; C. 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 D.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的培养,不能靠智育,而要靠美育。 3A 【单选题】(2分)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人所讲的人的精神境界的内在心理状态表现? A. 胸次

胸襟 C. 怀抱 D. 格局 4D 【单选题】(2分) “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带给我们众多启示,其中最核心的启示是? A. 只有多学科教育背景的研究团队才能研发出畅销的产品; B. 最简洁的产品设计才是最好的产品设计。 C. 商品必须有醒目的设计风格,否则难以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D. 最永久的发明创造都是艺术与科学的嫁接; 5D 【单选题】(2分) 《艺术与错觉》一书的作者是()。 A. 阿瑟·丹托 B. 克莱夫·贝尔 C. 汉斯-格奥尔格·伽德默尔 D. 恩斯特·贡布里希 6A 【单选题】(2分) 以下符合黄休复《益州名画记》原意的表述顺序是()。 A. 逸格、神格、妙格、能格 B. 能格、妙格、神格、逸格 C. 妙格、逸格、能格、神格 D. 神格、能格、逸格、妙格

书法审美

凡有文字,必有书写。书写应当遵循既有之规范。书写规范,是对书法艺术规律的认识和总结。书写行为本身即具有对规范和审美融合一体的天性追求。 书写规范对书法形式美的构建,体现在基本的笔法、结字和章法上。书法的形式美强调笔法、结字和章法的精熟。笔法是书法中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等内容。赵孟“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用笔千古不易”的观点,强调了笔法在书法中的重要地位。执笔以指实、掌虚、腕平、五指齐力为要;起笔之际的藏与露,中锋行笔之时的提与按、轻与重、粗与细、快与慢;点画形质的方与圆如何表现,这些规则构成了书法形式美的最基本元素。结字是按照均衡、比例、和谐、节奏、虚实等美的造型规律安排字的点画结构的法则。结字的规范尤其讲究分主次,讲向背,明伸缩,辨虚实,论斜正,如何使笔划分布匀称、偏旁部首组织协调、整个字重心稳当。章法是谋篇布局的法则,规范着书法作品的整体形式设计与布置。这种布局安排,通过点画形质、字与字间、行与行间的顾盼变化,表达了书家的内心情感和世间万象,呈现出依托形式美而存在的意境美。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章法,也因为不同的章法才体现出书法的整体结构与意境之美。 随着汉字字体的演变,书写规范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在这种变化过程中,离不了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无论如何变,书写的是汉字这一根本贯穿至今。书家恣情任性的挥毫必须在书写规范的框架内是一个基本认知,即便书写狂草亦不例外。这既是书写的法度,也是人们对书法艺术审美的自然选择。对书写规范遵循的程度折射了书家的艺术气质和学养。质而言之,书写规范的审美价值取向,基本是受儒、道、释三家为核的思想文化观念熏陶而流露出的精神气质和审美追求。 儒家思想强调庄严自正。以修养自身为根本,修身在正其心,心正则处中道。能戒慎省察,约束自身;待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当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融合,情与理得到相互统一,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以达到天、地、人三者的和谐。中和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国千百年来主流的审美标准,必然要渗入到各种艺术活动的评价机制。这种思想反映到对书写规范的审美中,就是将遵循法度与抒发性情的各种形式因素融合成和谐的整体。重法度是书家整体思维的理性化在笔端的体现,用笔当不激不厉,结体应势和体匀,章法须得中道。孙过庭在《书谱》中的阐述很到位:“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130页。下引此书只标注页码)重情性是人的本性需求,古代书法理论很早就把书法艺术中形式的表现与人的生命形式比拟起来。“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史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128页)由于有了中和的观念,书家在情理和畅的书写空间中蕴化其心性本源,书法的法度和书写的情性得以各自节制,超越对立,彼此融通,在有限的时空内呈现出浑然一体的气派。 道家思想崇尚自然。天地万物皆源于道。“道性自然”,自然即道本来如此的存在方式和状态。人亦源于道,道之性亦即人之性。人性的本真是自由自在的。也只有在自然的状态下,人的本性才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书法以文字为起点,“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反映自然之象,从主观上看则“乘物以游心”,让自我真正回到精神家园,返朴还淳,恣情任性。张怀瓘在评价钟繇、张芝的书法时,认为他们“心悟手应,动无虚发,不复修饰,有若生成”(205页)。书之法出于道,道在天地方圆之间,自然,是道家的终极价值。这种自然观也是书法审美的最高品位。“夫书之微妙,道合自然。”故“执笔贵圆,字贵方,篆贵圆,隶贵方,圆效天,方法地,圆有方之理,方有圆不象”(449页)。汉代蔡邕《九势》云:“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6页)书写之时意在笔先,落笔之处点画与点画之间顾盼呼应,字与字之间随势而安,行与行之间递相映带,如是自能神完气畅,精妙和谐。

孟子的快乐理论及其审美境界

孟子的快乐理论及其审美境界 口李一鸣 “快乐”,在个体体验中无疑是一种心理的快感,伦理上被认为是一种幸福感。在一般美学原理看来,快感是有待于升华的粗鄙“美感”,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幸福感的“快乐”一旦脱离了利与善的束缚和价值要求,它本身也便成为一种美感。在先秦诸思想家中,孟子较早注意到伦理与审美意义上的快乐。他追问了快乐的政治伦理根源;并依据主体的不同身份和地位,分析获得快乐的现实根据;最后暗示了世俗快乐上升为审美境界的可能。 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的本心,以此论证人性本善;在道德上,则提出人的“仁、义、礼、智”诉求,而其中尤以“仁、义”为中心。孟子以“仁、义”作为人伦理构架的核心,他的快乐理论也必然要求把“仁、义”作为快乐的实质内容和最终根源,即如他明确表示的:“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孟子?离娄上》)这里以“事亲”和“从 ?思想文化? 兄”的事实说明,只要做到了这两点就是符合仁义;以此作为身体力行的从容选择,并以此为乐,这也就是快乐的真正实质与根源。 在其他场合,孟子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如有人问他在游说诸国君主的时候,何以做到别人理解自己或不理解自己都能是“嚣嚣”(自得其乐)的,孟子说:“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已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这里的“嚣嚣”,赵岐注云“自得无欲之貌”,所谓“无欲”,却是以崇尚德、喜爱义为前提的,即对道德、仁义的崇尚和喜爱,乃是获得快乐的实质前提与要求。 在孟子看来,由于主体地位与觉悟认识的不同(如“求其放心”和“有放心而不知求”的差别)而导致快乐与否以及快乐多寡等问题。就《孟子》中的论述来看,他主要是对君子之乐、君王之乐和平民之乐作出了明确的区分。 1.“乐而忘天下”的君子之乐。孟子虽然对“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孟子?离娄下》)表示赞赏,但是他所谓的“君子之乐”与孔子、颜回那里的“君子之乐”(宋人以此衍出“孑L颜乐处”之说)还是略有差别的。孔子的“君子之乐”主要是对于物欲的超越,摆脱功名的羁绊,实现身心的解放和心灵和谐所获得的最高快乐。 而孟子说:“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孟子?尽心上》)如果一个人充斥着“广土众民”的欲望,自然无法快乐;在政治诉求上所获得的满足感与快乐,虽然摆脱了拥有广大土地和众多百姓的外在功绩,但是仍以安定天下作为道德和政治理想,这并不符合人的“仁义礼智”的本性。可见,孟子理想中的“君子之乐”在根本上并不局限于“快乐”的满足,而恰是对“快乐”有所超越;而 7万方数据

道德修养的方法

道德修养的方法 道德包括道德规范、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道德修养的过程就是认识道德规范、提升道德意识、养成道德行为的过程,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既包括“学”,也包括“思”和“行”。这些方法对引导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同样具有意义。 “学”是学习道德知识,认识道德规范和要求。道德知识不仅是道德行为的先导,而且对整个道德行为起指导作用,因此,学习道德知识,了解道德要求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前提。我国古代儒家把“尊德性”与“道问学”联在一起,强调“格物致知”在道德修养中的基础地位。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出于有知,知识是一切德行之母。只有认真学习和掌握各种道德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并对所学的道德知识和人生哲理予以深入思考,才能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培养趋善避恶的道德意向和情感,从而择善而为。了解道德知识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从书本学习、在接受教育中学习,二是观察和借鉴他人的道德行为,向榜样学习。 “思”的作用一是接受和认同道德规范,形成积极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变外在规范为内在要求;二是反省,思考道德言行,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追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由于种种原因,每个人都可能落后、错误、腐朽道德思想的侵蚀和影响,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思”要求我们在掌握道德知识的同时,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剖析自己,不断抵制和消除外在诱惑的侵蚀,保持经济健康的精神追求。 “思”的过程是不断反省自己的过程。对于反省的内容和方式,孟子主张“三反”:“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治;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他的意思是:我爱别人而别人不亲近我,应反问自己的仁爱之心够不够;我礼貌地对待人而得不到回应,要反问自己态度够不够恭敬;任何行为得不到预期效果,都应反躬自问,好好检查自己。

论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论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书法艺术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在其生成和发展中,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难解难分。因此,学习中国书法并进而从事书法艺术创作的人,如果缺乏传统文化的修养,或对传统文化缺乏比较深刻的认识,就难以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和奥妙。 要全面剖析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这显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在这里,我仅想采用简单化的方法讲两个问题:先讲传统文化对书法艺术的生成发展给了些什么;反过来再讲书法艺术对传统文化给了些什么。 传统文化为书法艺术提供的东西,可分为“硬件”与“软件”两方面来说: “硬件”的第一项就是汉字,这对书法艺术来说太重要了。因为中国书法艺术就是以汉字为素材的造型艺术,所以绝对离不开汉字。汉字基本上不象形,但因其特殊的笔画和结构,比其他文字更有艺术的可塑性和形象性,有利于加工成艺术形象。汉字在其历史发展中又有篆、隶、正、草等字体变化,这也决定了书法艺术形象之丰富多彩。汉字本身既是汉民族的重大文化创造,又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其形象中早已积存并凝结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中国人的感情色彩乃至心态投影。故而中国人看到汉字往往能引发一定的联想和微妙的情思活动。所以,写字一定要把字写准确,不能写成错字、别字。例如福、芙、伏、符是同音字,富、复、付、副也是同音字;这些字出现在书法艺术作品中都不能混用或写错;如果写得不准确,就会削弱乃至破坏相应的联想与情感效应,使作品的艺术魅力受到极为不利的影响。总之,汉字是书法艺术最重要的“硬件”,书法家和习作者应万分珍视汉字,特别注意于准确的运用。 “硬件”的第二项是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文学艺术不仅给书法家以思想和艺术的滋养,提高其审美的情趣和能力;而且还提供极其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使书法家得到启示,吸取形象,并巧妙地融入书法创作。大量的诗词作品和警语格言,还往往与书法艺术互为载体,从而在审美感染中相互生发,在艺术上相得益彰。 “硬件”的第三项是传统文化中种种特有的器物,如甲骨钟鼎、竹简帛书、碑版铭志、匾对条幅等等,都是中国书法艺术特有的表现空间,在书法的发展与流传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硬件”的第四项就是纸、墨、笔、砚“文房四宝”。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物质创造。中国书法艺术正是借助了这些创造物,才能创作出大有艺术特殊性的书法作品 说了“硬件”再说“软件”。这是指思想方面的滋养与影响。传统文化对书法艺术的思想影响太丰富复杂了,只能说说主要的。 我历来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四个最主要的思想,我称之为“四大思想支柱”:一是作为基本哲理的“阴阳五行”思想;二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相应”思想;三是关于处理社会人事的“中庸中和”思想;四是关于如何对待自身的“克己修身”思想。这四个思想在书法艺术的发展中都起到了深刻的渗透与指导作用。 第一,“阴阳”思想及其展布表现了极为生动而丰富的朴素辩证法;这个思想的深入渗透,派生了书法艺术辩证法的各个范畴,如黑白、虚实、大小、粗细、浓淡、枯润、方圆、奇正、向背、呼应、顺逆、刚柔、疏密、巧拙等等。正是通过对这些辩证关系的千变万化的精妙处理,书法创作中才出现了千姿百态生动美妙的艺术形象,使简单的白纸黑字竟成为精深的艺术。 第二,“天人相应”思想的渗透,使书法艺术追求“得天趣,通自然”,以“天真罄露”、“不落斧凿痕迹”为极高境界。这种境界的追求也往往是书法家在美学理想和创作实践上进入精深层次的表现。 第三,“中庸之道”决不是“折半以取中”,它是要求处理任何事情都把握适当的度,使各种因素达到统一与和谐的状态,即所谓“中和”。这个思想深刻指导了书法家对艺术准确性的追求,在创作中处理任何一种关系都不要“不足”,也不要“太过”,以达到既不稚嫩,也无“火气”的精练与和谐。

精神境界与审美人生

精神境界与审美人生 我今天要谈的是“人生境界”的问题,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想从一个更根本的问题来开始这个讲座。 这个问题就是:我国大学教育应该引导大学生有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过去有一种提法,说大学的作用就是传授知识,研究高科技,为市场经济服务,由此来考量大学的发展和教师队伍的建设。这种提法显然是片面的。大学不仅要传授知识和学习技术,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学生,使他们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要引导学生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使他们注意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质,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什么是人生境界 “境界”就是经常讲的人生境界或者精神境界,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是浓缩一个人的过去、现在、未来而形成的精神世界的整体。一个人的境界就是一个人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境界”这个概念有好几种不同的含义。最早的“境界”是国土的意思。到了中国文化的环境当中,“境界”这个概念,一般有三种不同的含义:一是指学问、事业的阶段、品位;二是指审美对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审美意向;三是指人的精神境界、心灵境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境界,今天讲的“境界”就是这个含义。 人生境界的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的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冯先生在他的很多著作中,对人生境界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冯先生说,从表面上看,世界上的人是共有一个世界,但是,实际上每个人的世界并不相同,因为,世界对每个人的意义并不相同。人和动物不同,人对于宇宙人生可以有所了解,同时,人在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知觉到,自己在做某一件事,这是人和动物不同的地方,就是人的生活是一种有觉解的生活。 宇宙间的事物,本来是没有意义的,但有了人的觉解就有意义了。宋代哲学家朱熹,引用一句诗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句诗中的孔子,可以作为人的代表,意思就是说:没有人的宇宙,只是一个浑沌,一个无明的宇宙,对每一个人来说,对宇宙人生的觉解不同,宇宙人生对于他的意义也不同,这种宇宙人生的意义也就构成了每一个人不同的境界。 不同的人可以做相同的事,但是根据不同程度的理解和知觉,这件事对于他们可以有不同的意义。冯友兰举例子说:两个人同时去游一座名山,一个是地质学家,他在山里面看到的是某种地质构造;另外一个是历史学家,他在这个山里头看到的是某些历史的遗迹。因此,同样是一座山,对这两个 人的意义是不同的。 北大哲学系的张世英先生,在他的著作里也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讨论人生境界的问题。张先生用王阳明说的“人心一点灵明”来说明人生境界。张先生说,人和动物不同就在于人有这一点灵明,正是这点灵明,照亮了人生活的世界,于是,世界有了意义,境界就是一个人的灵明所照亮的有意义的世界,动物没有自己的世界。张先生的这个说法和冯先生的说法非常相似,但是张先生对境界的论述也有一些和冯先生不同的地方,有一些是冯先生没有谈到的地方,我觉得至少有三点: 一、冯先生说的境界,完全是理性层面的东西。而张先生所说的境界,并不限于主观的觉解,

人生与审美。

人生与审美 哲人说,人生三重境界。一位作家将这三重境界用一般充满禅机的语句来说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一:审美的魅力 丰富多彩的审美现象源自人的审美活动,而审美活动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方式,它包括对世界与对自身的一种理解,也包括对某种行为方式的认同。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审美是事物对立与统一的极好证明。审美的对立显而易见,体现为他的个体性,审美的统一则通过客观因素对人们心理的作用表现,即在每个时代或阶段,人们所处的环境,或多或少会对人们的审美观造成影响。由于审美是一种主观的活动,因此很多人会认为,审美只是人的一种特殊的行为,在其他动物中不存在审美。其实不然,人们对动物是否存在审美这一行为的推测,很大程度上被人们的思维所左右,而并不是真正从动物的角度出发,因此难免存在偏差,也很难说审美仅为人类所特有。审美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等。审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走在路上,街边的风景需要我们去审美;坐在餐馆,各式菜肴需要我们去审美。当然这些都是浅层次上的审美现象,我们需要审美,研究审美,更应从高层次上进行探讨,即着重审人性之美。我们不断追问自己的心灵,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美是事物促进和谐发展的客观属性与功能激发出来的主观感受,是这种客观实际与主观感受的具体统一。人的审美追求,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与实现人的发展,在于促进和谐发展、创建和谐世界,在于使这世界因为有我而变得更加美好。这是和谐审美观的基本观点。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 审美需要美感距离。懂得审美的人,总是追求一种恰到好处的美感距离。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需保持一定的距离。好的美感距离,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官能得到极大调动而饱受美感享受,审美态度庄重而不轻佻,审美情趣受到陶冶而不沉湎。好的美感距离,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会保持完美良好的印象,难以忘怀。这种距离,是一种不远不近、不即不离、不轻不重的理想审美距离。在如何把握审美距离方面,我们不妨向英国首相丘吉尔学学。他有一次遇到好莱坞一号美女费雯丽,不禁被她迷人的美貌所吸引,出神地看她。此时,当有人叫他与费雯丽更靠近一些时,他却说:我在欣赏上帝的艺术品,需保持距离。丘吉尔作为政治家政绩卓著,作为军事家战功显赫,但想不到他在审美方面也如此内行,真叫人钦佩。 二:审美人生观 人生价值观因为人不同的世界观而产生的不同的对人生的方法论,是人们在认识、评价人生活动所具有的价值属性时所持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境遇、文化素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对价值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是在各自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 儒家和道家的审美和人生。儒家美学所具有的宏深的哲学基础,使其践行表达充满自信。从审美语言的运用来说,儒家既不怕形成片面的迂执,也不怕信息传达造成流失,相反,从

[美的,书法,标准]谈谈书法审美的标准问题

谈谈书法审美的标准问题 如何鉴赏书法作品,是有一定标准的,本文主要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鉴赏书法作品的几条直观的标准。 书法艺术在我国传统的艺术宫殿中向来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副书法作品的上品之作,往往令人如痴如醉,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赏心悦目,陶醉其中;但是,如何欣赏一副书法作品,却不见得每个人都能掌握的,本文主要就如何欣赏一副书法作品提出了若干标准,以希望为广大的书法爱好者提供品鉴书法作品的工具。 一、可以从书法作品的线条方面入手,欣赏其姿态之美 书法的魅力,在于其一撇一捺、一点一横、一勾一竖都能体现出艺术的深度来,欣赏书法作品,首要的便应该是注重对书法作品线条的品鉴;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均要借助于线条来完成,而线条美的基本要求,则是每条线条要富于变化,在书写者的轻重、缓急、强弱、顿挫、提按、正偏等书写动作中生动的体现出线条的生命力来,充分将书法作品中线条的和谐美与动态美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书法线条中和谐美的体现,是整个书法作品中各个书法要素的布局要和谐统一、错落有致,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线为生命之本的,汉字由点和线组合而成,具有高度抽象化的特质。而点是线的浓缩,线亦是点的延长,点和线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因而中国的书法艺术,又被称作线条的艺术。古人曾说学书贵能通变,运笔中掌握提按、顿挫、徐疾和某些过渡性技巧,使线条呈现变化的主要方法,通过按笔可以达到重若崩云,提笔又使线条轻如蝉翼、令人有种时隐时现的变化感和沉浮感,从而突出表现作品独特的美感。隶书的参差俯仰,使其姿态飘逸,轻灵飞动、工整险峻。楷书方正端庄,使其虚旷,简静,遒劲有力。行书的错落有致,使其若天马行空,雷奔云集。草书绵婉使转,使通篇郁郁苍苍,奇姿雄迈,无不体现线条的和谐美。 我们在鉴赏一副书法作品的时候,往往会用到力透纸背与入木三分这些相类似的词,这里所表现的其实就是书法作品中线条的力度,这些说法,说明书法讲究笔力、更能体现线条的力度美、瘦能挺、壮能遒、摇曳生姿、似有飞动之态,那么力感与势态造成了线条的动态美。从优秀作品中不仅看出书家笔墨技巧的娴熟,更能看到对作品的韵的把握。即使人产生抑扬顿挫,似高山流水,时而泻于千里之外,时而旋于险滩之间,起到美不胜收的艺术效果。 二、可以从书法作品形成过程中国来领略书写者的运笔节奏之美 中国传统的书法作品,讲究创作过程中的运笔技巧,掌握了运笔技巧的,往往其书写作品的时候,如行云流水,其所创作的书法作品,笔画的轻重缓急、字形的大小变化、字形的结构、广窄、开合、伸缩、倚正以及自然的牵连飞渡等等的巧妙运用,均有相当大的讲究,从而充分体现出一副书法作品的韵律之美,使整幅作品有种自然的运笔节奏感,使欣赏者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使人精神得到升华的境界。 三、可以从书法作品的整体格局上来体会其形体组合之美 以方块文字为书法书写工具的中国传统书法作品中,其对于笔画、结构、章法是相当高讲究的;笔画上,视其提按、顿挫、疾徐、粗细、浓谈、方圆等用笔自然,变化流畅;结构

浅析孟子的德育思想

一、关于道德的起源 孟子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人性皆善的理论。孟子认为,人之所以皆善,是因为人皆有“四心”。所谓“四心”,即“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有恻隐之心,便能仁爱怜恤;有羞耻之心,便知礼义廉耻;有辞让之心,便会恭敬谦让;有是非之心,便晓去取正误。因此,恻隐之心,也就是仁的萌芽;羞耻之心,也就是义的萌芽;辞让之心,也就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也就是智的萌芽。“四心”分别与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相应,成为这四种道德的萌芽和开端,这便是所谓的“四端”。“四端”绝不意味着人性和道德的完善,而仅仅是完善人性和道德的开端而已。孟子的性善说包含着对人的道德起源问题的探讨,带有浓厚的先验论色彩,强调了人的任务就在于通过后天的“尽心”、“知性”“知天”和“养性”,使人的善性最终与天道相合,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关于道德的目标 既然人天生就有“四心”和“四端”,那么世界上何以会有众多不善的人?这是孟子性善说所面临的强有力的挑战。为了使其性善说无懈可击,孟子强调了后天的个人道德修养的努力程度和社会环境状况对完备人性和道德的重要作用。他在《告子上》中,以牛山的草木作喻:牛山绝非不长草木的不毛之地,其所以没有树木,是由于人为的砍伐破坏。因此,人的天赋的善性也需要后天的培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他还明确指出:丰年少年子弟依赖好收成好吃懒做,在荒年少年子弟巧取豪夺,这并非他们天赋的秉性如此,而是后天环境使然。基于上述思想,孟子提出了“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著名命题。这里,他肯定了人人都有成为尧舜那样圣人的可能。他说:“舜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这个问题既包含有对“四心”、“四端”这一“为尧舜”的前提条件的认可,更包含着对能否“为尧舜”在于自身的努力的强调。孟子不仅仅提出了德育的目标要成为圣人,还指出了完备人性和道德的具体措施:首先,要“求其放心”,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把丧失的仁爱之心不断的寻求回来,不让天赋的“四心”散失;“反求诸己”,使其不断充实。这实际上是强调了人的后天的自我道德完善。其次,要高度重视“居养气,移养体”(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奉养可以改变人的体质)这一事实,万不可忽视后天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完备人性和道德两者之间的矛盾。第三,是“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重视整个社会的道德教化,使人们的天赋善性日趋完美。 三、关于德育的途径 孟子高扬着性善论的旗帜,他的“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一命题把人从传统的神权思想和血统论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他反复论证了怎样实现人自身的价值问题,强调要通过理想人格的砥砺这一途径来实现人的自身价值。要实现人的自身价值,必须培养自己的理想人格,完备天赋的善性和道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便是通过砥砺理想人格而达到的最高的道德精神境界。然而砥砺理想人格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是一个充满艰难曲折的人生旅程。为此,孟子强调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实现人的自身价值。他为后世留下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言,不仅仅赞颂了在贫困、忧患中崛起,在重重艰难险阻面前不畏缩,最终实现自身价值的壮丽人生,而且闪耀着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之光。当论及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时候,孟子特别强调人们在关键时刻的自我选择。“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生”和“义”不可兼得,在两者激烈冲突的关键时刻,人们的人生价值取向便彻底的显示出来,承认一方的价值,便否定了另一方的价值。对此,孟子明本末,知轻重,识大体,提出了“舍生而取义”的神圣命题。此后,“舍生而取义”便成为了儒家人生价值观中最辉煌的篇章。 孟子的德育思想哺育了华夏民族,形成了崇尚气节,坚持真理,坚忍不拔,真气凛然的民族品格,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进程中,重温先哲孟子的这些思想,将给我们积极的启示。 浅析孟子的德育思想 史宁菊 (陕西省澄城县王庄中学陕西澄城715203) 摘要:孟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儒家学者,他主张性善论,注重道德教育;强调后天的个人道德修养的努力程 度和社会环境对完备人性的重要作用;强调通过人格砥砺和关键时刻舍生取义来实现人的自身价值。 关键词:孟子德育思想起源目标途径 【德育美育】 147 --

思想道德修养试题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思想道德修养》试题库 一、填空 1、人的学习具有社会性特点、主动性特点、继承性和创造性特点。 2、大学生的学习具有专业性特点、自主性特点、实践性特点和创造性特点。 3、一般来说,知识结构有“塔式知识结构”、“网络式知识结构”和“T型知识结构”三中模型。 4、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中国传统的人性学说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和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性三品说”。 6、人的自然属性与动物的自然属性一样,主要表现为食欲、性欲、生存欲三个方面。 7、人的道德性是人性的核心和最本质的部分。 8、关于修养的重要性,儒家认为,“一切皆以修身为本”。 9、关于修养的目的,儒家认为,修养的根本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 10、关于修养的境界,儒家追求“圣人”、“君子”的境界。 11、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态度,我们应该学习了解,把握要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综合创新,古为今用。 12、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认为,掌握了关于“道”的规则就是“德”,“德者,得也”,这样可以“外德于人”,即“以善德施于别人,使众人各得其益”;又可以“内德于己”,即“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各得其益”。 13、道德具有普遍性特点,具有非强制性特点,具有内化性特点。 14、道德具有调节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 15、道德的评价形式主要有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三种形式。 1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18、社会公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的一般准则,二是在公共场所中处理人群关系的一般准则。 19、中国传统家庭道德中的孝,一方面是指对父母、长辈的恭顺,即“孝顺”,另一方面是指对父母长辈的尊敬,即“孝敬”。 20、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要求是“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浅谈书法课程的现状及未来

浅谈书法课程的现状及未来 王世应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它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影响深远,书法课程是学校的一门独立课程,书法课程开设的好坏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谈到这里,我带大家了解一下现在的书法课程在学校中的开设现状。 一、师资短缺,课程无法开启 一方面由于书法课程教育对于教师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很多教师因为不懂基本的书法理论,达不到一定的书写水平,因此,能够胜任书法教育的教师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国家对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得也较少。第三就是书法这门专业在当今社会不太受欢迎,偶尔有书法专业出身的教师,但是他们往往也面临着无课可上的窘境。所以好多大中专学生在选择专业学习的时候都不选这个专业。正是由于这几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学校的课程无法开启。即使开启书法课程的学校,他们的老师要么是语文或者美术课教师,要么就是一些业余的书法爱好者。由于这些教师对整个书法艺术理解的不足,专业知识的匮乏,导致了书法课最终变成了只具有书法技能训练的“写字课”,而缺少了对书法艺术的审美教育这一重要环节。 二、考核制度鲜明,书法课程形同虚设 书法课程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要产生效果必须要有一定量的积累,否则,很难产生预期的教学目的。尤其是小学阶段的书法课程教育,由于他们处于起步阶段,书

写水平很不稳定,如果不能保证一定时间量的练习,那么不但无法实现预期的目的,反而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同时,书法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又始终不能在基础教育中具有独立的地位。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很多学校不得不占用副课的时间,让学生利用这些副课的时间去学习所谓的主课,而与同为副课的美术、音乐等学科相比,书法教育总是徘徊在语文同美术学科之间,往往成为它们的附属品。书法这门课程的考试成绩不纳入教师年终考核,学生考核,所以,即使学校安排了这门课程,教师不教,学生不学,书法教育就形同虚设。 三、家校不重视,新产品代替书法课程 “家”这里指的是家长、家庭。“校”这里指的是学校、教师。 很多家长都会这样认为,我的孩子送到学校就是你老师的事,至于他学到多少知识,都和你老师有关,和他家长无关。在家里,孩子想要什么给什么,孩子的学习从来不关心,也不给孩子营造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也许做个作业吧,蹲着就把板凳当书桌写啊,火炉当书桌啊、、、、、、等等。教师安排学生买支钢笔吧,家长会说:“买了钢笔又要买墨水,而且用起来容易弄脏衣服,真麻烦,要不给你买盒水笔吧,那个写起来既方便又干净。”又如有极个别的家长吧,孩子回家写作文,看到字写得太糟糕,自己看不下去就叫孩子用

艺术与审美答案。

1 【单选题】(2分) 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 A. 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从他的艺术爱好,一直到他的穿着打扮,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B. 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他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的胸襟和气象; C. 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D. 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 2 【单选题】(2分) 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 A. 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 B.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的培养,不能靠智育,而要靠美育。

C. 美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创造性; D. 审美活动的核心就是创造一个意象世界,这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具有唯一性和一次性,而这正是“创造”的本质; 3 【单选题】(2分)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人所讲的人的精神境界的内在心理状态表现? A. 胸襟 B. 怀抱 C. 胸次 D. 格局 4 【单选题】(2分) “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带给我们众多启示,其中最核心的启示是? A. 商品必须有醒目的设计风格,否则难以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B.

最简洁的产品设计才是最好的产品设计。 C. 只有多学科教育背景的研究团队才能研发出畅销的产品; D. 最永久的发明创造都是艺术与科学的嫁接; 5 【单选题】(2分) 《艺术与错觉》一书的作者是()。 A. 阿瑟·丹托 B. 恩斯特·贡布里希 C. 汉斯-格奥尔格·伽德默尔 D. 克莱夫·贝尔 6 【单选题】(2分) 以下符合黄休复《益州名画记》原意的表述顺序是()。 A. 妙格、逸格、能格、神格 B.

浅谈书法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

浅谈书法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 书法,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之一,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汉字的“活化石”,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书法和中国其他艺术门类,如文学、音乐、绘画等一样,集中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的精微之处。中国哲学思想的核心观念——阴阳观念在书法中体现为刚柔、动静、虚实、方圆、曲直、迟速、轻重、浓淡、润燥、大小、疏密、离合、奇正、巧拙等一系列相对立的审美范畴,又由这一系列的对立双方的统一与转换,派生出具有无穷生命意味的气势、风骨、神采等,从而形成书法审美的独特性格而为千年来的中国文人知识分子所钟爱。难怪著名学者王岳川说,“世界主义立场使我更为尊重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每当我在国外看到母语汉字或书法艺术,都会产生一种深沉而持久的激动,难以平息。这是古老华夏文明给我的精神空气和知识水源,丧失了这一切作为个体就是无根之人,作为民族就只短暂的呼吸而走向精神枯萎。” “书法是中国的符号,华夏的代码;书法是龙的传人的脸谱,炎黄子孙的眉发;书法是国粹、精华;书法是历史源远流长,精深博大,有很深的根,又繁又盛的花;书法是千年不朽的文化”读了此段赞语,无不使人们产生共鸣,勾起人们的心思:究竟怎样做到不丢中国人的脸,护好这棵根,让汉字书法千年不老、后继有人、永放光辉呢?我认为最基本点是从孩子抓起、抓好。

书法和中国其他艺术门类,如文学、音乐、绘画等一样,集中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的精微之处。中国哲学思想的核心观念——阴阳观念在书法中体现为刚柔、动静、虚实、方圆、曲直、迟速、轻重、浓淡、润燥、大小、疏密、离合、奇正、巧拙等一系列相对立的审美范畴,又由这一系列的对立双方的统一与转换,派生出具有无穷生命意味的气势、风骨、神采等,从而形成书法审美的独特性格而为千年来的中国文人知识分子所钟爱。中国儒道哲学思想形成于先秦,随后在两汉的书法创作中就已经体现出哲学思想对书法艺术创作的深刻影响。东汉崔瑗作《草势》云:“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副规。”已经体现出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稍后的蔡邕在《九势》中云:“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更直接的承继了老庄性任自然、反对雕凿的思想。后世书法家在书法创作和论书时,莫不准此而行。书法既在观念上受儒道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同时在技法层面亦如此。论点画,要求藏头护尾、欹正相生;论墨法,要求浓淡有序、润燥相宜、骨肉不离;论章法,要求首尾照应、顾盼生姿、疏密相间、大小错落。“中庸”与“和”的儒家哲学思想表露无余。书法的这些审美特征既是中国哲学思想影响下的产物,同时又由历代文人的书法实践在强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认同,对民族精神的认同。难怪著名学者王岳川说,“世界主义立场使我更为尊重中国文化的源远

《论孟子伦理思想中的自由理念》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孟子在道德人格境界上的理念,首先集中体现为其消解了孔子以来所形成的儒家圣人人格的崇高性和神秘性的色彩,去除了圣人与凡人的等级划分,从而在道德人格境界上赋予人以自由而平等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孟子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显著超越。在孔子的理想人格境界中,圣人作为一种最高的人格类型,具有强烈的神秘性、崇高性、等级性色彩。圣人在孔子的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存在,同时圣人又是“不可见的”,具有极强的神秘色彩;圣人与凡人处于不同的等级序列。孟子则不然,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是可以自由地成圣成贤的,圣人并不是“高等级”的道德存在,而是与凡人处于同等地位的。当曹交问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给出了非常肯定的答复:“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也即是说,尧舜的道德精神是简明的,你只要按照仁义孝悌的道德原则来要求自己,你就可以成为尧舜。在孟子的观念中,圣人并不是异类,“圣人与我同类者”(《孟子·告子》),圣人之心与我之心同然,因为仁义礼智之义理存乎每个人之心。圣人只是先得仁义礼智之心,因而成了圣人。而凡人之所以没有成为圣人,并不是因为凡人比圣人低下,而只是因为外物和欲望遮蔽了本心。只要去除遮蔽、发扬本心,人人皆可以成为圣人。也正因为如此,在成圣成贤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自由而平等的道德主体,都可以通过扩充和发扬道德本心,从而成为像尧舜一样的圣人。 其次,孟子在人格境界上并不认可人格的单一性,而是坚持人格的多元性,从而给予道德主体更多的道德人格境界的自由选择空间。孔子所形成的儒家传统,往往把圣人塑造为十全十美、超凡脱俗的人格类型,从而制造了圣人的统一模板,它更多的是供人瞻仰,凡人只能接近圣人,而永远不可能学成圣人。但是,在孟子的伦理思想中,圣人不仅是可以自由学成的,而且圣人本身也没有统一模板,并不存在统一标准来界定圣人与非圣人。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由此可见,在孟子的伦理阐述中,伯夷、柳下惠等都是圣人,他们具有多样的个性特征而不存在统一的模板,并且他们的人格也并非十全十美,比如,伯夷过于清高不能与现实社会相融,柳下惠过于随和而缺乏独立性等。但是,孟子依然把他们看作圣人。而对于孔子的评价,孟子虽然认为孔子“得天时”而成了圣人中的集大成者,但是孟子并没有因此而独树孔子一人之人格,而否定其他几位。 (选自《论孟子伦理思想中的自由理念》,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消解了孔子的圣人“不可见”的理想人格境界,所以孟子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超

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3

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胡丽萍 摘要: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是儒家传统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借鉴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的科学思想、丰富内容和多样化的方法,不断实现大学生思想教育理念的科学化、内容的丰富化以及方法的创新。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概念分析法、演绎归纳法,全面归纳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的科学内涵,探讨自我道德修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为了完成这一战略任务,就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①这句重要论述深刻表明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作用。在中国,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特别重视人的自我教育和道德教育。尤其是孟子的自我道德教育理论对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的科学内涵 1.近年来理论界关于孟子道德修养理论的观点梳理 经查相关论文,发现大部分学者都从理论基础、目标、内容和方法四方面探讨孟子的道德修养理论。现将其代表性的观点作如下梳理: 渠长根,贺艳秋从作用、目的、内容、原则、途径、方法等方面论述了孟子的自我教育思想。指出孟子自我教育的作用是求放心,目的和内容是明人伦,原则和途径是反求诸己、自求自得,方法有持志养气、专心有恒、循序渐进等。②任颖卮从道德修养的理论基础、道德修养的根本要求、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道德修养的人格目标四方面进行了论述。他指出“性善说”是道德修养的理论基础,存心养性是道德修养的根本要求,寡欲养气、反求诸己是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③沈道海指出孟子道德教育思想包括以“人性本善”为基础的道德本原说,以“善教得民”为目的的道德作用论,以“居仁由义”为核心的道德价值观,以“仁义礼智”为主体的道德范畴论,以“反省内求”为特征的道德修养论。④ 马晓颖从道德修养的人性基础、道德修养的必要性、道德修养的目标、道德修养方法四个方面论述孟子的道德修养思想。其中人性基础是性善论,必要性指其重要性和可能性,目标是养成理想人格,修养方法主要指以内在之维的存心、尽心、求放心、养气等。⑤ 2.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的科学内涵 从以上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目前理论界并没有形成关于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的明确界定。但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却为我们探讨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的科学内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我们认为,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是孟子提出的以对人性的思考为理论前提,以成为什么样的人为道德修养的目的,以应该具备哪些道德素质为内容,以通过什么方式来完成这些目标为方法的理论体系。 1)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的理论前提。所谓的理论前提,就是孟子提出的这个理论能成立的前提条件,也就是对人性的探讨。孟子关于人性的思想总称为“性善论”。孟子的“性善论”指的是:人天生就有“仁义礼智”这四端,既人天生就有善性。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