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城市布局形态

城市布局形态

城市布局形态
城市布局形态

一、城市布局形态

1、集中式

网格状

环形放射状

2、分散式布局

组团状带状

星状

环状

多中心与组群城市

卫星状

城市总体规划中有哪些布局方式?并论述其优缺点。

1.集中式布局的城市形态

所谓集中式的城市形态,就是城市各项主要用地集中连片。

其优点是便于集中各项生活服务设施,完善城市服务设施内容.城市各项用地紧凑,有利于提高出行效,方便居民生活,节省建设投资。一般中小城市由于城市规模不大,只要用地条件许可,大多采用这种布局方式。此类城市形态最大的问题是要处理好城市用地的近期与远期的关系,规划布局要有弹性,给远期的发展留有余地。此类型的城市又可进一步分成网格状、环形放射状、星状、带状和环状等五种形态。

2.松散式布局的城市形态

分散式的城市形态主要有组团式、星座式、城镇组群式等三种类型分散式的城市形态最主要的是组团状。所谓组团状,是指一个城市分成若干块不连续的用地,城市组团之间大多受河流,山川等自然地形、矿藏资源或交通系统的分隔,这种发展形态是受到城市用地条件限制而产生的。分散式的城市形态的优点是接近自然、容易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使各项用地各得其所。缺点是市政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及经营管理费用较大。星座式是分散式城市形态中的一种类型,主要是指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在其外围发展若干个小城镇,也称为母城和卫星城的模式。此外.分散式城市形态最为极端的是城市组群式,常见于典型的工矿城市。城市形态布局的形式的演变趋势,一是大城市由分散走向集中,再由集中走向分散;二是中小城市以向心集中型为主。

1、城镇化的含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也人口和城市农地转化的现

象及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2、城镇化水平是指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职能】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城市性质】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负担的主要职能。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发展方向。

【城市发展方向的确定】

【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各项建设规模需求扩大,所引起的城市地域空间扩展的主要方向。【城市用地选择基本要求】

①择有利自然条件

②尽量少占耕地农田

③保护自然和历史资源

④满足重大建设项目的要求

⑤为城市合理布局和长远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1·园林:是指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因地制宜地改造地形、整治水系、栽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法创作而成的优美的游憩境域。 构成要素: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园路 2·绿地: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是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 3·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量的的各种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4·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a生态效益:净化空气、水体和改良土壤;调节城市小气候;降低城市噪声;安全防护b社会效益:创造城市景观;提供休闲、保健场所;文化科教园地c 经济效益 5·城市绿地分类:公园绿地(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 6·城市绿地定额指标:a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B城市居民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公共绿地总面积除以城市非农业人口数c 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用地面积的百分比。D城市绿地率=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之和除城市用地总面积 指标作用:反映了一个城市绿化数量和质量,以及一个时期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环境质量以及城市居民生活保健水平,也是评估一个城市环境质量的标准和城市居民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 7·影响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因素:a国民经济水平b城市性质c城市规模d城市自然条件e 城市绿地现状和绿化基础 8·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原则:a结合城市其他各项用地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b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c均衡分布,比例合理,满足市民休息游览的需要d 远景目标与近期安排相结合,创造特色e发挥其综合功能的前提下,结合生产,创造财富。9·城市园林布局的形式:块状绿地布局(大连、上海。。)、带状绿地布局(西安,南京,苏州)、环状绿地布局、楔形绿地布局(合肥)、片状绿地布局、混合式绿地布局(北京)10·公园:是指可以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教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 11·公园规划容量C=A除以Am(A为公园面积,Am为人均占面积) 12·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游览者多样化休闲预科要求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活动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观光形式。它以文化移植,文化复制文化陈列以及高科技等手段,13·居住区用地的组成:a居住区建筑用地b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用地c道路及广场用地d 居住区绿化用地 居住区的布置形式:行列式、周边式、混合式、自由式、庭院式、散点式布置、 居住区的规模:按人口规模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居住区绿地的类型:公共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宅旁和庭院绿地等。 居住区总体规划的原则:坚持社会性原则、坚持经济型原则、坚持生态性原则、坚持地域性原则、坚持历史性原则、 14·城市广场的类型: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文化休闲广场、宗教广场、附属广场 现代广场的基本特点:共性:场地开放、性质公开、功能综合、空间丰富、文化休闲个性:标志性、地方性、人文性 城市广场设计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完整性原则、生态型原则、特色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主题性原则、尺度适配性原则、步行性原则、文化性原则

城市布局形态

一、城市布局形态 1、集中式 网格状 环形放射状 2、分散式布局

组团状带状

星状 环状 多中心与组群城市

卫星状 城市总体规划中有哪些布局方式?并论述其优缺点。 1.集中式布局的城市形态 所谓集中式的城市形态,就是城市各项主要用地集中连片。

其优点是便于集中各项生活服务设施,完善城市服务设施内容.城市各项用地紧凑,有利于提高出行效,方便居民生活,节省建设投资。一般中小城市由于城市规模不大,只要用地条件许可,大多采用这种布局方式。此类城市形态最大的问题是要处理好城市用地的近期与远期的关系,规划布局要有弹性,给远期的发展留有余地。此类型的城市又可进一步分成网格状、环形放射状、星状、带状和环状等五种形态。 2.松散式布局的城市形态 分散式的城市形态主要有组团式、星座式、城镇组群式等三种类型分散式的城市形态最主要的是组团状。所谓组团状,是指一个城市分成若干块不连续的用地,城市组团之间大多受河流,山川等自然地形、矿藏资源或交通系统的分隔,这种发展形态是受到城市用地条件限制而产生的。分散式的城市形态的优点是接近自然、容易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使各项用地各得其所。缺点是市政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及经营管理费用较大。星座式是分散式城市形态中的一种类型,主要是指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在其外围发展若干个小城镇,也称为母城和卫星城的模式。此外.分散式城市形态最为极端的是城市组群式,常见于典型的工矿城市。城市形态布局的形式的演变趋势,一是大城市由分散走向集中,再由集中走向分散;二是中小城市以向心集中型为主。 1、城镇化的含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也人口和城市农地转化的现 象及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

城市公园绿地布局的影响因素研究

城市公园绿地布局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本文以城市发展理论针对目前国内研究现状,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根源性影响因素、功能实现影响因素和针对性影响因素。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了验证,总结出合肥的公园绿地布点主要受到城市总体规划、产业经济结构、和自然山水等等影响。 关键词公园绿地;布局;影响因素;功能;生态 公园绿地的产生和发展其实就是源于改善城市环境的直接需要。在20世纪50年代,欧洲许多国家为重建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遭受到严重破坏的城市,纷纷将城市绿地系统引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从西方国家公园绿地这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自城市公园绿地出现以来,尤其是二战以后,它在改善城市环境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公园绿地的开发利用中,必须研究相应的布点影响因素,这项工作有着补充和完城市规划布局、提高城市公园绿地的利用率、更好的发挥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功能等作用,由此可见,研究城市公园绿地布局的影响因素是十分重要的。 1公园绿地常见的几种布局形式 城市公园绿地的主要布局形式可以归纳为以下6种: 1)分散式。这种状态下的公园绿地在城市各部分呈点状分散,这种形式具体联络欠佳,缺乏公园绿地之间的联系网络,近代的城市公园绿地大多以此种形式为多。 2)联络式。就是按网状道路规划公园绿地,使城市生活区与工作场所都可以和自然连成一片,因此也称绿道(Green Way)式。这种形式具体联络较好,但却容易导致缺乏较大面积的公园绿地。 3)环状绿地带形式。这种形式是在城市内部及周围,保留间隙性绿地。环状公园绿地通常是以前遗留下的城墙遗迹或护城河,被改造成为散步道或带状公园,城市街道穿插其中。环状式模式下,城市的内部与外部可能缺乏联系,但是对城市街道却有很好的疏散效果。 4)放射状绿地。公园绿地自城市中心向外呈放射状分配。这种形式可以使得放射状绿地周围的地区得以迅速地发展,而其它部分则发展较为缓慢。 5)放射环状式。放射环状式模式可以说是放射式和环状式的综合体,将这两者的优缺点互补,成为一种理想的城市公园绿地模式。但是,由于条件的苛刻,这种形式多用于新建城市中,从城市规划初期就为公园绿地保留了空间,因此在

城市布局形态类型分析

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布局方式 1.集中式布局的城市形态 所谓集中式的城市形态,就是城市各项主要用地集中连片。其优点是便于集中各项生活服务设施,完善城市服务设施内容.城市各项用地紧凑,有利于提高出行效,方便居民生活,节省建设投资。一般中小城市由于城市规模不大,只要用地条件许可,大多采用这种布局方式。此类城市形态最大的问题是要处理好城市用地的近期与远期的关系,规划布局要有弹性,给远期的发展留有余地。此类型的城市又可进一步分成网格状、环形放射状、星状、带状和环状等五种形态。 2.松散式布局的城市形态 分散式的城市形态主要有组团式、星座式、城镇组群式等三种类型分散式的城市形态最主要的是组团状。所谓组团状,是指一个城市分成若干块不连续的用地,城市组团之间大多受河流,山川等自然地形、矿藏资源或交通系统的分隔,这种发展形态是受到城市用地条件限制而产生的。分散式的城市形态的优点是接近自然、容易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使各项用地各得其所。缺点是市政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及经营管理费用较大。星座式是分散式城市形态中的一种类型,主要是指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在其外围发展若干个小城镇,也称为母城和卫星城的模式。此外.分散式城市形态最为极端的是城市组群式,常见于典型的工矿城市。城市形态布局的形式的演变趋势,一是大城市由分散走向集中,再由集中走向分散;二是中小城市以向心集中型为主。 网络状

定义:由相互垂直的道路网构成,城市形态规整 优点:方便布置各类建筑,能够适应城市向各个方向扩展,有利于汽车交通发展 缺点:布局容易单调,不易形成显著的、集中的中心城区 环形放射状 定义:由放射形和环形的道路网组成 优点:城市交通通达性较好,有很强的向心及凑发展趋势,易于利用放射道路组织城市的轴线系统和景观 缺点:城市中心可能过于拥挤和过度聚集,用地规整性较差,不利于建筑布置 组团状 定义:指一个城市分成若干块不连续城市用地,每间被农田、山地、比较宽的河流、大片森林等分割 优点:比较好处理城市发展的近、远期关系,容易接近自然,并使各项用地各得其所 缺点:各种管线和道路长度较长,市政建设和公用设施投资及经营管理费用比较大 带状 定义:城市被限制在一个狭长的地域空间内,沿着一条主要交通轴线两侧呈长向发展,平面景观河交通流向的方向性比较强 优点:空间组织有一定的优势 缺点:规模有一定限制,不宜过长,否则交通物耗大

城市公园绿地设计

城市公园绿地设计的探讨 [摘要] 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架起了一座人与自然联系的桥梁,是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进步,推动了公园绿地景观建设的快速发展,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营造具有亲和力特色的环境景观,已成为一项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任务,只有重视在公园绿地布局分析、景观结构与空间布局关系、公园绿地设计与规划方面的研究、绿地管理与旅游发展、应对灾难性气候等方面的思考,才能更好的促进公园绿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公园的现状背景公园规划原则公园绿化 一、研究背景 城市是人类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大幅度改造而形成的人工环境。城市规划一方面要在保障城市各项功能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减少城市建设及其相关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有意识地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作为市民享受自然的基础;另一方面,又要利用包括规划在内的各种人工手段努力创造出更为接近自然的城市环境,以缓解过度人工化的环境所产生的各种问题。然而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城市中摩天大楼的林立,不规则方形建筑的普遍兴建,使得“公园绿地”作为难得的绿意景观,承载着净化环境、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重要功能。公园绿地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

组成部分。更是衡量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绿地中的娱乐和服务设施的完善,绿地成为城市休闲的新宠,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二、城市公园绿地的规划原则 一个城市公园绿地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是一个城市绿化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志,因此在规划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生态优先、节约为重的原则 确定生态优先和节约园林理念指导下的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思路,提高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土地、自然及人文景观资源的利用效率,以争取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城市公园与历史、文化、美学、科技的融合,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的最优化。 2.充分利用土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建设公园绿地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应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人文脉络、满足绿地的功能需求、突出景观资源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布局,优化配置各类绿地空间, 充分利用城市的闲散空间,见缝插绿,使公园绿地贴近居民,面向生活,实现城市园林绿地走进居民生活、方便居民使用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理念。 3.公园规划应尽量在选址上考虑到满足不同地区市民的使用需要 园林绿地的设施和活动内容应考虑到各年龄段游人的文化爱

浙江省几大城市结构与形态分析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形态研究 一、丽水城市空间结构现状 1、市域范围:丽水市域形成“一心、二群、三带、多点”的城市空间结构。 “一心”:一个中心城市,丽水中心城市,即丽水莲都城区 “二群”:二个城镇群体 ①丽缙青云城镇群:依托由金丽温高速、G330国道、金丽温铁路复合而成的交通廊道, 组织丽水、缙云、青田、云和三县一市以及沿线若干城镇,形成城镇群体。其中缙 云北部城镇群形成一体化发展的城市区域。 ②松遂城镇群:依托丽水至龙游高速公路,组织遂昌县城、松阳县城以及中心城市等 沿线若干城镇形成城镇群体。 “三带”:依托金丽温、龙丽温、丽龙庆三条高速公路形成城市与新兴产业带。 “多点”:景宁、龙泉、庆元在市域西南部分布相对松散,依托县城及重点镇作为各自县(市)域的人口、产业集聚区和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成点状发展。 2、丽水市区城市结构:市区形成“一轴、双城、一区块、三镇、多片多点”的空间结构。 丽水市区城市形态:分散式组团式布局 “一轴”:以穿越莲都区的瓯江河段—大溪形成城市生态、文化、景观绿轴。 “双城”:以大溪为界形成南、北两城,其中北城为丽水老城,是丽水以居住和城市中心为主的功能区,南城是以包括丽水经济开发区为主的产业功能区,是丽水工业化的空间主载体。“多片”:城市周边非建设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水域等,是城市依托的生态空间

“一区块、三镇、多点”:以碧湖、大港头镇为主体的丽水特色农业旅游基地,老竹、双溪等城镇的重点建设,仙渡等村为中心点的村镇体系结构。 3、形成因素:1)市域范围内形成的“一纵、三横、一绕、两线、六通道”的公路网框架 2)农用地及风景名胜区的保护 3)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形地貌 4)丽水市区范围内的自然因素:从城中穿过的瓯江大溪河段与南明山景区 二、绍兴城市空间结构现状 1、绍兴市域城市空间结构:绍兴市域形成“一区、二组、三轴”的空间结构。 “一区”:一个密集区,即绍北城镇密集区,包括越城区、绍兴县、上虞市 “二组”:两大组群,即以诸暨市区为核心的诸暨城镇组群和以嵊州市区、新昌城区为核心的双核结构的嵊新城镇组群 “三轴”:三条发展轴,即依托交通主干线的绍北、绍东、绍西的三条城镇发展轴 2、绍兴市区城市结构:绍兴市区形成“一心、三片、六组”的城市空间结构 绍兴市区城市形态:分散式布局——组团式布局 “一心”:以镜湖绿心为中心形成的综合性城市新区 “三片”:依托越城、柯桥、袍江形成的文化旅游名城、纺织工贸之城和成产服务新城“六组”:依托城市周边城镇形成的杨钱片区、安奇片区、滨海片区、东部片区、南部片区

城市公园绿地海绵城市的应用设计分析

城市公园绿地海绵城市的应用设计分析 本文基于对城市公园绿地海绵城市的应用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分析了海绵城市的重要性,并重点阐述了城市公园绿地海绵城市的具体设计,从而为海绵城市的应用实践提供一些基础依据。 标签:城市公园绿地;海绵城市;应用设计;分析 1、城市园林绿地海绵城市的内涵及重要性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面对自然灾害以及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过程中,能够具有像海绵一样的“弹性”,即对雨水实现蓄水、净水、吸水以及渗水等,促使市政给排水系统的排水压力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在人们需要水时将蓄积的雨水再重新”释放”出来,供人们利用。在城市公园绿地海绵城市应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按照生态优先的设计原则,将人工途径与自然措施有效的结合起来,并在保证城市防涝排水体系基础上,使城市区域中的雨水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净化、积存和渗透,从而达到高效利用与水资源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海绵城市的内涵框架如图1所示。 城市公园绿地是服务生态的、非常重要的功能用地,在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必须响应国家建设“海绵城市”的相关政策,如自然净化、积存以及渗透等,这样才能有效的节约自然资源、水资源,以及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城市园林绿地海绵城市应用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收集雨水的系统,它能有效的减轻市政给排水系统排放雨水的压力,并使雨水实现高效的循环利用,因此是海绵城市应用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措施。城市园林绿地海绵城市应用设计示意图如图2所示: 2、城市园林绿地海绵城市的应用设计 2.1雨水采集系統 2.1 1系统布局 城市园林绿地海绵城市应用设计中,雨水采集系统主要采用的是绿地的下凹结构、公园水系景观以及生态滞留体系来构建一套健全的雨水循环系统。在城市公园绿地中,雨水一般通过自流地形,利用生态滞留体系,经过层层设施的过滤、净化和渗透,最后将雨水排入城市公园绿地的水系中。而对于未能进行自排的雨水部分,就通过排水组织进行排放,即可以通过雨水明沟、硬质场地、水立管、水井建筑雨水收集屋面、净化池以及旱溪排入等滞留设施来传输雨水,最后传输到园林的水系景观中去。而这一水系必须连通城市的外部河道,从而形成一个流动循环系统。 2.1.2下凹绿地

郑州市城市形态及空间结构分析

城市形态及空间结构分析 ——以郑州市为例 城市规划0902 祝相科200917020215 城市形态是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规划者的城市形态理念直接决定了城市规划的效果,以致影响城市的总体布局、城市发展的综合效果、交通组织和城镇群的合理分布,甚至关系到城市生产、生活质量、城市改造、城市合理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城市空间是各种人类活动与功能组织在城市地域上的空间投影,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载体,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内容,城市的区域分析、定位研究以及发展目标的实现等研究最终均要落实到空间上。因此,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尤为重要。 有学者认为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互为表里,城市结构表现为城市发展中的内在的动力支撑要素,城市形态则表现为城市发展的外部显性的状态和形式。城市空间结构只是城市结构的一部分,表达的是要素在空间组合上的关系,这种关系即为城市相互作用。城市结构实际上既决定了城市形态,也最终决定了城市空间结构。也就是说,城市空间结构就是能够通过城市相互作用体现为城市形态的那部分城市结构。 其实,目前对城市形态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纵观学者们对城市形态的理解和表述,从横的方面来看,城市形态具有物质和非物质两种表现形式,物质方面主要指城市各有形要素的空间布置方式,包括街道网的结构形式,各种功能的地域分异、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和建筑环境以及中心城市和相邻城镇群组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和结构变化特征等;非物质的主要包括城市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等所形成的城市社会精神面貌和城市文化特色。从纵的方面来看,城市形态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拼贴式的,是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的汇合;城市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历史的变化而产生渐进式、碎片式的变化,通过这种渐变,既可以保持城市文化的延续,又能不断地更新。不过每一个不同时期,都会有一种反映时代特色的占主体的城市形态。 郑州市城市形态演变过程: 郑州市的城市形态经历 了“块状发展一点轴延伸一组 团分散-一体两翼”的过程, 城市的内部填充主要发生于 老城区与京广铁路线之间,井 向南北方向蔓延。而近20年 则是组团分散-一体两翼的转 变。并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两翼“生长臂”的不断延长, 中心城区的中心功能尤其需 要不断强化才能满足两翼生 长的要求。

016、回到大滨江-——温州中心城市空间布局与结构形态探讨

回到大滨江 ——温州中心城市空间布局与结构形态探讨 童宗煌 提要:本文结合温州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空间布局展开分析,从“一江两岸”的视角探讨如何强化城市功能、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改善城市生活质量。提出温州大都市区应重回以“瓯江、飞云江、鳌江”三江为轴,构建“一主二副”三大滨江城市。中心城市以“瓯江”为轴,组织“拥江面海—弓箭式”的大滨江格局,强调对瓯江口地区按照“一江两岸三大片区”整体上进行综合布局,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空间形态与形象塑造提出具体的思路与策略。 关键词:温州中心城市一江两岸结构形态 温州改革开放30多年快速城市化发展,城镇群成为城市化的主要空间形态的同时,城市空间发展的“半城市化”“碎片化”现象严重。针对现状,对于如何提升城市化质量、实现城市发展转型,我们认为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梳理与完善意义重大,这也可以看作是对温州城市总体发展思路的一次探讨。 1 历次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回顾与城市空间形态问题分析 1.1 历次温州总体规划回顾及其空间结构形态比较 温州改革开发30多年共经历了四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每一轮总体规划编制时间基本上需要5年左右,然而省政府审批后就发现总体规划不适应发展需要,发展规模突破,所以又马上开始修编(图1、表1)。由于城市总体规划过于强调技术性与控制性,战略性与结构性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每轮总体规划中城市结构形态方面的内容都变动很大,也因此缺乏的规划的连贯性,影响规划的严肃性,以致规划实施思路更是出现不稳定性与随意性的现象(表2)。 温州本轮总体规划中2012年底城市人口为300.56万,按人口规模是一个特大城市了,然而温州给人的形象还是中小城市,因为城市还只是各组团和周边城镇的拼凑,结构形态模糊、城市低质量蔓延弱化了城市功能。因此,如何整合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是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城市公园绿地景观设计与规划 安伟丽

城市公园绿地景观设计与规划安伟丽 发表时间:2017-09-08T17:04:51.9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作者:安伟丽 [导读] 摘要:近几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公园绿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景观带来了不少影响,促进了人们对城市公园绿地景观在生态功能上的认识,城市公园绿地的应用不仅改善了环境同时也美化了城市,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功能成为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营造具有亲和力城市公园绿地景观环境,已成为一项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身份证号码:23232619860129xxxx 摘要:近几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公园绿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景观带来了不少影响,促进了人们对城市公园绿地景观在生态功能上的认识,城市公园绿地的应用不仅改善了环境同时也美化了城市,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功能成为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营造具有亲和力城市公园绿地景观环境,已成为一项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城市绿地;生态功能;景观设计 一、城市公园绿地及其发展概况 1.城市公园绿地 公园绿地属于城市建设用地,在城市规划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园绿地是向大众开放,为市民提供游憩场所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生态、美化城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公园绿化用地。城市公园绿地它代表着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2.城市公园绿地的发展概况 城市绿地公园在我国开始出现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近十年出现了热潮,比如深圳、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都在建设的城市绿地生态公园项目;随着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加速,我国的城市公园绿地也迅速发展起来了。 二、城市带状公园的研究 带状公园与绿地是当代城市公园主要构成要素,承担着城市生态廊道的功能,对改善城市环境具有可观的意义,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城市的艺术形象。它的网状分布,为城市居民亲近、享受自然环境提供了空间,而且道路沿线的绿化有利于组织城市交通,对城市交通也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1.带状公园的类型 依照城市带状公园的构成要素和功能侧重点的不同,可分为生态保护型、休闲游憩型、历史文化型三种。 (1)生态保护型 城市的地貌、土壤、植被、水文等自然环境构成了城市自然的开放空间系统,是城市物质形态的宏观背景,也是城市发展的支持,城市的发展对自然景观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典型代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沿着城市河流、小溪而建设,以河流、水体、湿地、植被等形成的绿色廊道,成为动植物的适合栖息地。另一种是结合城市外围交通干线而设立的绿带,这种绿带多位于城市边缘或城市各城区之间,宽度较宽,从数百米到几十公里不等,这种绿带在提高生物多样性,防止城市无节制蔓延,控制城市形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强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休闲游憩型 自然的宁静、闲适与情趣对都市人来讲是真贵的,绿色景观赋予了我们太多现代文明所无法给予的生活情趣:在沙滩上散步、拾贝;在海中冲浪、游泳;在湖中泛舟;在草坪上游戏,在林荫小道中慢步等游憩活动;所有这一切都表现得那么自然,体现了人对自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与渴望,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乐趣决定了自然空间功能的多样性。 (3)历史文化型 城市中的山、水、绿地等自然开放空间与历史建筑景观紧密的结合,创造了一道独特风景线。在城市中以开展旅游观光、文化教育景观为代表。典型代表包括:结合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墙、结合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形成的景观风貌带等。这种带状公园在丰富城市景观、传承城市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还能带动经济的发展。 三、城市公园设计 1.城市公园立意设计 公园是完善城市四项基本职能中游憩职能的重要基地,又是健全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公园发展迅速,建设公园的土地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而设计出符合原基地和周边环境的城市公园是我们的目标。为了满足人们对各种功能的需求,公园的立意也应该以人民大众的愿望为重。 2.城市公园分区设计 首先根据地理环境来确定公园的主要的功能分区和布局形式,同时要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喜好的游人,设置多种文化娱乐设施和休息的场所。面积比较大的公园分区和形式比较多,分区时要注意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合理的组织空间等等。 3.城市公园的交通设计 公园内的大部分场地被处理为草地、树丛、水面或其它形式所占用,人活动的场所被局限在有限的林荫小道、园路、广场等铺装地面上。当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直接影响到人们思考和行为,人们喜欢走捷径的想法常常会不顾已有的道路规划,而直线奔向绿地。公园开放后,很多周边的居民因上下班也经常穿越公园,减少路上所花的时间;所以,公园在向城市完全开放的同时,应更多考虑人们进入公园的交通路线。 4. 城市公园植被设计 城市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应根据所在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绿地的用途及特征,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绿地植物配置,应尽量采用本地植物,以及能被更好地利用或恢复原有自然绿地生态系统的植物种类。一般在城市公园绿地中植物种类比较繁多,在植物配置中,乔木与灌木、落叶与常绿、以及草本花卉和地被植物的相互搭配,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景观。

港口在城市中的规划布局特点.

港口在城市中的规划布局特点: 港口规划是根据港口远景可获吞吐量的规模而确定的港口水域、陆域以及营运条件等规划。一般需要在流域航运或海运规划的基础上进行。 港口在城市中的位置:港址选择是应从港口和城市两方面考虑。从港口角度必须考虑的因素有:一自然条件:包括水深、冲淤、风浪、潮汐、地质、地貌等。二技术条件:按港口规模、性质的要求,分析设计与施工技术上的可行性。三经济性分析:比较投资,运营费用的经济合理性,近远期的效益如何结合等。 港址选择的指导思想是从城市的全局出发,合理地安排好港、城关系:一港址与其他岸线使用的单位的关系协调,如港口、工业、生活等岸线的全面安排。二港口与城市位置关系的协调,如与港口工业等地区的关系。三港口的集疏运组织条件,如港口出入航道的距离。四有关城市总体布局的其他因素。如环境影响和保护。 港口作业区的布置应满足如下原则:一客运码头要接近城市中心地区,使游客有方面的交通条件。二件杂货作业区一般应设在离城市较近,具有深水和中等水的岸线段,以适于件杂货船舶停泊以及有关业务部门联系。三集装箱码头宜邻近件杂货区,要求有较大水深和较大的陆域面积。四为当地服务的作业区应尽量接近城市仓库区,与生产加工、生活消费地点保持短捷的运输距离。五散货作业区应布置在城市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位置,防止对城市生活居住区污染。六油码头对水深要求高,设独立的储存系统,有严格的防火和防止油污染水域的要求。七木材作业区要有宽广水域。八在国际贸易港口城市中,涉外区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港口的用地功能布局:保证临水生产用地、港区、生活居住用地各有岸线;对外交通用地与各组成部分联系方便;生活居住用地与生产用地长边相邻;城市交通组织区分生活性与交通性,分别组成各自的网络。仓库用地按其类型分别接近其服务对象。 BRT。公共交通优先。(分析,策略) BRT(Bus Rapid Transit)“巴士快速公交系统”。BRT利用改良型的公交车辆运营在公交专用道上,在道路时空分配上给于适当的优先权,兼具轨道交通容量大,速度快和常规公交灵活方便特性的一种新型公共交通方式。 公共交通优先:政府部门在综合交通政策上确立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地位,在规划建设上确立公共交通优先安排顺序;在资金投入、财政税收上确立公共交通优先的倾斜做法;在道路通行权上确立公共交通优先的权利。 一般来说,公共交通优先战略包含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对公共交通的扶持;二是对其他方式(主要是小汽车)的限制。对公共交通的扶持是公交优先战略的主要方面,包括:一是经济上对公交的扶持,在财政、税收等方面向公交倾斜;二是道路使用与管理上对公交的优先;三是城市规划上对公交场站用地,特别是道路规划上对公交行驶、设站、换乘等方面的优先考虑。对低效交通方式的限制是公交优先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购置限制。使用限制。城市中心或拥挤地区停车限制等。此外还有限制加引导的措施。 《雅典宪章》即国际建筑协会在雅典会议上制定的一份关于城市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城市规划大纲”。它集中反映了当时“新建筑”学派,特别是柯比西埃的观点。 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成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息与交通四大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并认为:居住问题为人口密度过大、缺乏空地及绿化、生活环境质量差、公共设施少且分布不合理等。工作问题是由于工作地点在城市中无计划的布置,远离居住区,从而造成过分拥挤而集中的人流交通。游息问题是大城市缺乏空地、城市绿地面积少且位置大多偏于郊区。针对交通恶化问题,靠局部的放宽改进道路并不能解决问题,须从整个道路系统的规划入手,考虑适应机动交通发展的全新道路系统。

城市内部功能区分布的五种设想

土地经济学 - 1 - 公共管理学院 09土管许杰华 学号:0902090025

- 2 - 问题:能否结合实际谈谈城市内部功能区分布的五种设想? 圈层布局设想:假设城市内部各功能区其他条件都相同,唯一影响因素是区位地租,地租随着距离中心城市的距离而递减。 圈层布局设想示意图 圈层布局——成都市

- 3 - 成都市是典型的圈层布局城市,由上图可以清晰的看见成都市各种用地按圈层分布。城市中心地租最高地区为中心商业区;周围为城市居住用地;最外围为城市周边的工业区。 综合实力 成都是国务院确定的中国西南地区物流和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和交通枢纽、通信枢纽,是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成都是内陆开放城市和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1992年被中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委员会评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第十一位,投资硬环境进入全国40强,在省会城市中第一个荣获国家卫生城市殊荣。《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8~2009)》成都综合实力大陆排第四位。近年来,成都全面遵循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可持续发展,正在努力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当前,成都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将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推进地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现代服务、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等重点产业。 经济 截止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51.3亿元,增长15%,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中西部省会第一;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26.9亿元,增长36%;固定资产投资4255.4亿元,扣除灾后重建同比增长1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7.6亿元,增长1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05元,分别增长11.7%、15.1%。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受到国家充分肯定。公共文明指数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分别列全国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第三名和第一名。2010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64.1亿美元,增长43.2%,位居中西部第一。同时,出口规模在中西部城市中居第一位,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94个,同比增加37.4%。目前,落户成都市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189家,其中境外企业149家,居中西 部首位。 国内外贸易 成都是全国重要的商贸城市之一。曾经一度外资零售业进入数量居全国第三,春熙路被《新周刊》评为中国商业街第三街。此外,还有骡马市、天府广场、新南天地、建设路、光华、红牌楼、太升路等大型商圈。 金融、证券和保险 2009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79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4%,其中企业存款5452亿元,增长33.2%;储蓄存款3466亿元,增长7.2%。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119亿元,增长23.8%。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074亿元,增长60.1%,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794亿元,增长64.6%。全年金融机构现金净回笼275亿元。 2009年末有证券营业部140个,证券从业人员达6764人。证券投资者464万人,增加135万人;全年证券交易额达52705.3亿元,增长3.8倍。 2009年末全市有保险公司86家,比上年末增加7家.全年保费收入237.5亿元,比上年增长39.3%。其中,财产类保险公司保费收入52.0亿元,增长40.6%;人身类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15.6亿元,增长38.7%。各类保险赔偿与给付支出135.3亿元,增长62.0%。其中,财产类保险公司赔偿与给付支出98.3亿元,增长32.8%;人身类保险公司赔偿与给付支出37.0亿元,增长1.1倍。

论城市布局形态

论城市布局形态 摘要: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城市发展遇到了许多可变的和不稳定的因素。这些因素作用在布局形态上,一方面导致了城市增量土地外延和内涵的变化,使城市平面空间得以拓展;另一方面又促使城市存量土地使用产生置换和转移,实现城市田地功能与结构重组,可见,这些因素作用的结果是引发了城市布局形态从量变到质变。审视这种变化,对规划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市空间结构的集中发展和分散发展始终是两种重要的力量。已有的各种理想城市形态也都可以回归到这两种基本模式。有关城市布局形态出现过许多类型的研究,综合不同的研究成果,按照城市的用地形态和道路骨架形式,可以大体上归纳出集中和分散两大类。一、集中式布局的城市 所谓集中式的城市布局,就是各项主要用地集中成片布置。优点是便于设置较为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城市各项用地紧凑、节约,有利于保证生活经济活动联系的效率和方便居民生活。一般情况下,鼓励中小城市集中发展,此类城市在布局中需要近期和远期的关系,规划布局要有弹性,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避免虽然近期紧凑,但远期出现功能混杂和干扰的现象。 集中式的城市布局可进一步分为网格状、环形放射状等类型。 1.网格状 网格状城市是最为常见和传统的空间布局模式,由相互垂直的道路网构成,城市形态规整,易于适应各类建筑物的布置,但如果处理得不够好,也易导致布局上的单调。这种城市形态能够适应城市向各个方向上拓展,更适合于起床交通的发展。由于路网具有均等性,各地区的可达性相似,因此不易于形成显著的集中的中心区。主要案例城市如洛杉矶(Los Angeles)、弥尔顿恩斯(Milton-keynes)等。华盛顿(Washington 图1)在网格状鲁王宫的基础上,增加了放射性道路,课视作这一形态的改进型。 图1 Washington城市布局形态(局部) 2.环形放射状

(完整版)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0)龙吉忠 【知识归纳】 一、总的原则 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尤其是住宅区与工业区)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1)协调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和交通用地的相对位置,既要保证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内部的交通联系,又要在工业用地与住宅用地之间布置便利的交通,以方便这两类用地之间的联系。 (2)合理布局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的相对位置,可减少污染物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3)卫生防护带主要指设置在工业用地与住宅用地之间的城市绿地,带内可以植树造林,包括苗圃、花圃、果园、林场等,也可安排一些少数人使用、非长期的建筑物,如仓库和停车场等。这样既可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环境。 (4)留有发展余地的目的是针对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况,使各功能区有足够的“弹性”。 二、工业区的合理布局 工业区布局的总体趋势是沿交通干线往市区外缘移动,其原因有四: (1)减轻市区的污染和交通拥堵状况; (2)有充足的土地,土地租金低; (3)有便捷的交通; (4)为城市的发展预留发展空间。 在具体分析工业区布局时,则重点考虑工业污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主要从水污染、大气污染等角度进行规划: (1)造成水污染的工厂 ①对水造成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流经城区河流的下游。 ②不能仅从单个城市来考虑,应从整个区域发展的角度来布局。因此必须在排污口的下游再设置污水处理厂。 (2)造成大气污染的工厂 ①在单一盛行风地区,将工厂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 ②在季风气候区,将工厂布局在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 ③在风向多变地区,将工厂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④地形:很多工厂,特别是冶金、化工等工厂,要布局在通风良好的地区,如果布局在山谷、盆地中,工厂排放的废气长久不能消散,就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 (3)有噪声污染的工厂应远离居民区;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厂应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典例剖析】 读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A.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基于GIS网络分析的城市公园绿地布局研究

基于GIS网络分析的城市公园绿地布局研究 发表时间:2020-01-18T09:41:05.9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作者:熊静1 周元2 [导读] 摘要:利用GIS的网络分析为城市公园绿地布局优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途径,可以弥补传统方法中缓冲区分析对于服务半径分析的不足,也可以为城市规划中“城市体检”及城市规划评估提供可行的分析途径。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 430023 摘要:利用GIS的网络分析为城市公园绿地布局优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途径,可以弥补传统方法中缓冲区分析对于服务半径分析的不足,也可以为城市规划中“城市体检”及城市规划评估提供可行的分析途径。 关键词:GIS;公园绿地;布局 前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城市的生态环境逐渐遭到破坏,对于城市绿地的侵占现象日益严重。如何判断一个城市的公园绿地布局是否合理,能否满足居民日常活动的需求,是城市公园绿地布局的重要指标。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普及以及GIS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GIS的空间网络分析对于设施服务区的分析已经在商业规划、城市规划等多个方面有了应用。 1城市公园绿地的总体设计及布局 1.1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广场一般是由建筑物、街道和绿地等围合或限定形成的公共活动空间,是现代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最具公共性、艺术性且最能体现城市文化的开放空间。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进行园林绿地规划设计,遵守国家及地方相关规范、标准、方针政策等,继承和发扬传统的造园艺术,以人为本,满足游人使用需求,创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园林,使公园在全市均衡分布,并与各区域建筑、设施融为一体,既凸显特色,又不相互重复。 1.2公园绿地的总体布局 第一,公园景区的连接。景色的变化要结合导游线来布置,使游人在游览观赏的时候,面前出现一幅幅生动、连续的风景画面。导游线常用道路广场、建筑结构和山水植物等景色吸引游人。按照设计的艺术境界,循序游览,可增强造景艺术效果的感染力。从进入公园起即应以导游线串联各个园景,逐步引人入胜,到达主景进入高潮,并在游览结束前以余景提升游览兴致,使游人产生无穷回味,离园时留下深刻印象。 第二,公园景色布局与活动设施的布置。公园中要有构图中心。雄峙的建筑和雕塑、耸立的山石、高大的古树及标高较高的建筑通常被作为立面构图中心。立体轮廓必须结合地形设计,填高挖低,形成有节奏、有韵律感、层次丰富的立体轮廓。在地形平坦的公园中,可以利用建筑物的高低、树冠线的变化构成立体轮廓,增加公园的艺术效果。根据园林植物的形态及色彩变化将其种植成树林,在平面构图中形成具有曲折变化的、层次丰富的林缘线。以地形变化形成的立体轮廓比以建筑、树木等形成的立体轮廓,其形象效果更加显著。为了使游人有足够的平坦用地作为活动空间,不宜布置过多起伏的山地。 第三,公园绿地规划布局的形式。有规则式、自然式与混合式。自然式又称为风景式、山水式、不规则式。这种形式的公园无明显的对称轴线,各种要素自然布置。创造手法是效法自然,服从自然,但是高于自然,它具有灵活、幽雅的自然美。规则式又可称为整体式、几何式、建筑式、图案式。强调对称轴线,多用几何图形,各种园林要素都是对称布置,它具有庄严、雄伟、肃静、整齐、人工美的特点。但是,它也有过于严整、呆板的缺点。当公园设置的内容需要形成这种效果,并且有规则地形或平坦地形的条件,适于用这种布局的方式。混合式是把规则式园林和自然式园林的特点融为一体,且这两种形式与内容在比例上接近。混合式常被应用于用地面积较大的公园中。 2数据处理及分析 2.1数据处理 将城区现状交通路线图进行空间配准,以《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为参考,利用百度地图进行空间配准,数字化获得城区城市道路(主干道、支干道、辅路)、城市绿地、城市水域、城市居住用地、城市开敞空间、公共设施等城市土地利用斑块。结合实地调查,修正不一致的地物,并将城市土地利用斑块矢量图进行栅格化处理。 2.2结果与分析 运用ArcGIS对道路、城市绿地、城市水域、城市居住用地、城市开敞空间、公共设施的矢量图层的属性表增加一个字段,以存储成本数值,并根据城市各类用地阻力值给字段赋值。将各图层通过面转栅格命令转换为栅格数据,栅格数据的取值使用上述建立的新字段的值。使用镶嵌命令(Mosaic)进行叠合,生成土地利用现状栅格图。运用ArcGIS中SpatialAnalyst模块的CostWeighted工具进行城市绿地空间可达性分析。为了保证栅格数据网格单元内部差异足够小,将城市土地利用斑块的栅格数据的网格尺寸定为4m×4m,这样可以把每个栅格内部看作均质单元,即每个栅格单元公园绿地可达性相同。以公共绿地和滨河绿地为源点,分别得到城区公共绿地空间可达性、城区滨河绿地空间可达性和城区绿地空间可达性情况。城区内离公共绿地的步行距离小于6min的区域占比较大,公共绿地的可达性很好。可达性差的社区时间成本超过24min,出现这种状况可能是因为公园绿地辐射面积较小,斑块数目少,散布在城市各个方向,不能满足周边城市居民对生态环境的需求。道路绿地及其他绿地呈现断断续续的线型,破碎度大,连接度较低,斑块与斑块间连通性差,难以发挥道路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但由于距离的变化和土地利用类型斑块的不同,城市滨河绿地可达性离河越远,可达性越差,所花费的时间越多。城区绿地可达性整体较好,可达性较差的区域只占小部分,大部分区域可在12min内到达绿地;社区公共绿地可达性差,但有城市滨河绿地的补充,可达性得到改善。整体而言,城区绿地系统较为完善,可达性较好。 3绿地布局优化策略 城市绿地的数量和面积被看作是以经济效率和生产力为首要任务的社会需求,而空间可达性则能看作是以高品质生活为目标的文化导向社会需求。在建设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理念的引导下,城市绿地的空间可达性受到人们更多的重视。城市公园绿地的可达性研究逐渐增多,但多集中于大中城市,且大多是基于国外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的简单应用,今后应更多地结合实际状况对绿地系统优化理论进行相应的深化、改进和创新,深入探究城市绿地的空间可达性。 城区绿地空间可达性分析结果表明,城区绿地可达性较好,城市居民在较短时间可到达绿地公园进行游憩等活动;可达性不够理想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城郊规划发展区。因此,还需要从绿地系统自身、土地利用规划、道路交通网络三方面建立城区绿地规划优化策略,应优先考虑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多样化的绿地形态,贯彻均衡布局的策略;协调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布局;完善区域次一级的道路网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