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客家文化小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客家文化小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客家文化小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录

前言 (5)

第一章建设背景 (7)

一、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型工业化步伐,满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需求的战略选择 (8)

二、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选择 (8)

三、加快要素整合、培育发展后劲的战略选择 (9)

四、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全面释放人口红利的战略选择 (9)

五、全面提高教育水平、培育人才队伍的战略选择 (10)

第二章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阶段性特征研究 (12)

一、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12)

二、社会发展现状研究 (14)

三、阶段性特征研究 (15)

第三章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经验及案例研究 (17)

一、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案例研究 (17)

二、广东省特色小镇建设案例研究 (19)

三、云南省特色小镇建设案例研究 (22)

四、经验总结及借鉴 (25)

第四章总体思路 (28)

一、指导思想 (28)

二、基本原则 (28)

三、建设思路 (29)

四、运营管理模式 (30)

第五章发展定位和建设目标 (32)

一、发展定位 (32)

二、建设目标 (34)

第六章建设选址及空间布局 (37)

一、建设选址 (37)

二、空间布局原则 (37)

三、空间布局设计 (38)

第七章重大项目建设 (43)

一、书香教育集中区建设项目 (43)

二、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 (44)

三、技能型人才培育项目 (45)

四、“两馆一堂”建设项目 (46)

五、客家文化街区建设项目 (48)

六、客家文化主题公园 (49)

七、客家特色农家休闲园 (51)

八、九龙生态休闲旅游村 (52)

九、智慧园区建设项目 (53)

十、“互联网+”推广宣传项目 (54)

第八章资金及融资模式 (56)

一、投资估算 (56)

二、资金筹措 (57)

三、资金运作 (60)

第九章对策建议 (62)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62)

二、注重规划先行,坚持长远谋划 (62)

三、推进互联网+,打造智慧小镇 (62)

四、统筹发展要素,突出特色资源 (63)

五、加大宣传力度,打造特色品牌 (63)

六、重视投资推进,加快项目建设 (64)

七、强化配套服务,提高建设质量 (64)

八、引进专业机构,创新发展模式 (65)

前言

当前,特色小镇已经成为新常态下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施创新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的一想核心战略任务。某某县着力打造客家书香小镇,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符合某某县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充分利用某某县人口红利、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进培育新兴产业的重大契机。建设具有客家特色和地域特色的特色小镇,着力构建立足玉林服务两广的服务和教育输出中心、广西客家特色休闲文化产业示范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示范区,有助于某某县凸显本地特色、弘扬传统文化、优化资源配臵,进一步激发内生活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此背景下,本规划从某某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阶段性特征研究着手,通过分析总结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经验及案例研究,提出某某县客家书香小镇建设总体思路、发展定位和建设目标,构建客家书香小镇空间布局,策划相关重点项目建设,阐明客家书香小镇建设资金及融资模式,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根据某某县未来发展需求、发展政策、人口增长趋势、产业基础现状、特色资源情况等相关实际,主要从优势资源发挥、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空间布局和功能业态规划等方面入手,对客家书香小镇规划技术路线图如下。

图1 客家书香小镇发展的规划技术路线图

第一章建设背景

特色小镇是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的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近年来,特色小镇已经在浙江、江苏、上海、山东等地得到较好的发展,中西部地区亦在积极推进发展。目前,某某全县总人口接近或已超过200万,是世界第一大客家人聚居县,全国人口第四大县,总面积3835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326个行政村(含居委会),人口和面积居玉林市第一。某某县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是民族英雄刘永福、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王力的故乡。“十二五”期间,某某县经济、社会、生态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全县正处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阶段。教育事业得到稳步发展,各项指标均达自治区标准。仍以传统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积极引进新兴产业,带动周边乡镇经济发展,推动实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

一、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型工业化步伐,满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需求的战略选择

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是城市、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路径。某某县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因地制宜,以特色小镇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将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全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工业化步伐,为全县适龄人口提供足够的教育机会和培训平台,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实现代际发展公平、共享和谐发展,满足全县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需求。

二、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选择

打造特色小镇,以加快城镇化为抓手,统筹推进工业化进程,弘扬“工匠精神”,是某某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举措和战略抓手。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在于创新发展和结构优化,而创新发展和结构优化离不开高素质

的人力资本。通过打造客家书香小镇,营造和形成普通劳动力资源转变为高素质人力资本的良好环境和发展氛围,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改革和信息化变革,引进国内专业职教机构,统筹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着力提高本土人才队伍的厚度、高度和宽度。建设生活、生态、生产——“三生融合”的客家书香小镇,奠定人力资源基础,拓宽产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有效供给,促进某某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加快要素整合、培育发展后劲的战略选择

特色小镇是现代产业空间组织的创新形式,蕴含着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的成分,能够通过不断优化要素投入结构和投入方式,营造能够实现持续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实现以特色化、专业化和创新驱动全面提升要素资源的配臵效率和产品价值。打造特色小镇有助于集聚特色发展要素,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注重功能叠加、要素融合,打造“产城人文”一体的新型空间,借鉴“互联网+”理念,创新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尤其是传统职业教育模式,形成一批职业教育专业群,培养一批优秀技工人才,打造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工匠群体,以人才队伍的驻地形成,形成产业引进的凝聚力,创新招商引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培育某某县发展后劲的战略选择。

四、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全面释放人口红利的战略选择

某某县是全国第四大人口大县,具备丰富的劳动力优势。从人口结构上而言,某某县现阶段中青年人口比例较大,在未来10年仍可释放人口红利,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将特色小镇建

设成为产业创新升级的发动机,改变传统工业区“文化沙漠”现象,充分集聚人才、资本、技术等先进要素,有助于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全面释放人口红利,努力在新常态下探索走出一条具有某某特色的发展道路。

五、全面提高教育水平、培育人才队伍的战略选择

目前,某某县城区学校体量严重不足,高中集中在城区,无法满足社会读书需求,且大部分学校教学基础薄弱,在2020年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困难较大。根据某某县的实际,需在县城建设一大批学校才能达到教育均衡的刚性要求,否则无法通过自治区级督导评估和国家认定。我县2020年将新增高中阶段学生2.6万人,要达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并将高中教育逐步

向城区集中,按国家建设标准,需征地1785亩,新建城区高中7所,职校2所。因此,打造客家书香小镇有利于缓解城区人口入学压力,有利于吸引并留住教育队伍的优秀人才,有利于搭建起对外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是某某县提高教育水平是重要支撑,是培育社会需求的人才资源的必要平台。

表1 某某县教育体系现阶段指标体系

第二章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阶段性特征研究从某某县经济发展现状、社会发展现状以及阶段性特征着手,对于某某县整体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系统研究分析打造客家书香小镇的基础条件、发展环境。

一、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十二五”期间,某某县经济实现稳步持续增长,综合实力逐步增强,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41.27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41.89亿元,年均增长10.7%;财政收入由6.38亿元增加到14.41亿元,年均增长1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47.94亿元增加到90.89亿元,年均增长12.6%;固定资产投资由92.71亿元增加到222.13亿元,年均增长26.1%。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园区经济较快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0年末的34.9:40.0:25.1,优化为2015年的30.9:39.1:30.0,工业化中期特征逐步显现。

表2 2010—2015年经济发展状况

——工业方面。全县工业总产值由2010年的138.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17.92亿元,年均增长19.3%。以县工业集中区

及城东、亚山、旺茂、龙潭、文地五个工业园即“一区五园”产业布局基本完成,园区经济较快发展,2015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突破14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亿元,完成利税4.35亿元。

表3 2010—2015某某县工业发展状况

——农业方面。“十二五”期间,某某县“农业大县”战略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稳步发展,农业成效显著,培育了一批特色、高效、生态、品牌农业,建设了“火龙果”、“沙糖橘”和“蔬菜”三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全县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74.64亿元,年均增长为4.36 %。

——现代服务业方面。商贸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丹霞观光、温泉度假、客俗文化”三大特色旅游品牌已现雏形,消费环境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35.56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72.80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 8.1 %。

图2 “十二五”期间某某县第三产业发展状况

二、社会发展现状研究

“十二五”期间,某某县围绕“打造具有客家魅力的桂东南次中心城市”目标,充分利用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103线公路沿线,发展特色经济型小城镇、循环经济型小城镇和两广旅游型小城镇。到2015年,县城区面积扩展到32平方公里,新增2.7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35万人,全县城镇化率达36.72%,与全国、全区城镇化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某某县纵深推进“科教兴县”战略,初步形成了公办、民办相结合的多元化教育发展格局,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加快,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健全,“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财政民生资金达到170亿元,累计投入教育资金65.03亿元,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由67%提高到9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47.3%提高到67%。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6万人,五年减少贫困人口12.2万人。

表4 “十二五”期间某某社会发展基本状况

三、阶段性特征研究

2015年,全国城镇化率为56.1%,全区城镇化率为54%,玉林市城镇化率为46.50%,某某县城镇化率为36.72%,与全国全区的差距仍有约20个百分点。总体来看,某某县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和城镇化的加速提升阶段,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和城镇基础建设供给不足等问题非常突出,未来10年仍是某某县必须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努力跨越工业化和城镇化中期阶段,牢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基。同时,某某县人口结构与全国、全区存在较大的差别,仍处于以中青年劳动力为主导的增长阶段,仍存在很大的人口红利和发展空间。因此,基于人口结构的发展红利是某某县最大的发展优势和阶段性特征。

图3 2015年某某县城镇化率与全国和广西区内的差异总结:从某某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来看,客家书香小镇的建设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具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经济环境。建设客家书香小镇有利于整合某某县发展要素,培育发展后劲,推动某某县提高城镇化率,促进两化融合,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将客家书香小镇建设为某某县的第二个经济中心,有利于更进一步发挥人口优势,带动县域经济发展,辐射更广阔的区域,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求;从短期规划建设来看,客家书香小镇的打造是某某县提高教育水

平、培育人才队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第三章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经验及案例研究

通过对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经验的分析,立足实地调研基础,结合某某县实际情况,明确客家书香小镇的具体定位,提出某某县打造客家书香小镇的发展思路和发展路径。

一、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案例研究

近两年浙江省公布的两批省级特色小镇正处于发展势头迅猛阶段,是浙江省经济转型升级的新亮点。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的产业布局以发展新兴转型产业和稳固历史传统经典产业为主,结合生态环境保护,注重“产、城、人、景”的和谐。主流模式有以下两种:民俗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三位一体”模式和新兴产业文化集聚—商务洽谈—度假休闲的“生活驿站”模式。

以梦想小镇和西溪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将其建设为集生活设施、工作场所、生态建设于一体的园区,在文化创意、互联网、影视制作等新兴产业发展中取得良好成效,目前已集聚一批创业创新的文创企业、名人工作室和优秀人才,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办公场所和便利的生活设施,以新兴产业带动小镇蓬勃发展。丽水特色小镇建设则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要求,发挥自身文化和生态资源禀赋优势,推进“文态、生态、城镇业态”三态融合,在生态休闲旅游建设、生态农业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效,增强了游客民俗文化体验,进一步优化了产业发展环境,提升了小镇品味,推动了产业发展,增强发展后劲。

总体来看,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已经超越了以“乌镇”为代表的特色旅游小镇的建设模式,其特色小镇建设是融合产业发展

与城镇建设的综合体,是特色小镇建设的2.0版,是以产业为依托,兼顾文化、生态和旅游的经济发展新引擎。除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和高端装备制造七大产业,浙江这些特色小镇还集聚文创、茶叶、丝绸等历史经典产业。特色小镇,正逐步成为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图4 浙江省特色小镇示例图

图5 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分布图

二、广东省特色小镇建设案例研究

广东省以小空间实施大战略,促进生产、生态有机结合,有利于集聚各方要素资源,从供给侧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迸发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对于引领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特色社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到2020年广东省要建成100个左右省级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创新发展、吸纳就业和辐射带

动能力显着提高,成为广东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花都区的花山小镇为例,其位于洛场村旧村范围内,既有独具客家文化特色的“碉楼群保护开发区”,也有满足村民、员工、游客的文化娱乐休闲的实际需要的市政公园、商业店铺等公共配套设施。展贸集聚主要是以低层的大面积商铺为主,更建设有“文化艺术市场一条街”,推广名家艺术品及本地艺术家特色作品,成为特色艺术品的展示、推销平台。依托白云机场商业商圈,针对乘机和到埠人员,未来这里将打造成一个以文化餐饮和艺术商品为主导的“机场文化圈”,成就一个具有岭南风情的商业展贸服务区。增城区的1978文化创意产业园坐落在广州三大河之一的增江河东岸,位于增城增江街辖内,是融合各种文化创意的新基地。集生态旅游、摄影艺术、创意办公、美食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将成为增城文化产业的地标和旅游精品线路。主要园区由旧厂房改造而成,风格总体走“工业风”,招徕各种个性鲜明、主题突出、“有文化”、有创意的商店、企业。

目前广东省为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做了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切实抓好科学规划,按照“多规融合”“产城融合”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特色小镇发展建设规划。二是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专注于把一个产业做特做精做强,围绕单个产业来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圈,注重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三是打造特色形态模式,按照“9+N”的形态指引,因地制宜积极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小镇或经典产业小镇。四是加强软硬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规划建设交通、能源、市政、环保设施,以及文教、卫生等公共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