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2017年高考政治考纲揭秘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2017年高考政治考纲揭秘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2017年高考政治考纲揭秘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2017年高考政治考纲揭秘

第二部分 2017年高考政治高频考点预测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考纲原文】

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常考视角】

视角1 依托中国古代建筑,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

【例题】(2016·天津文综)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称道的苏州园林,“虽为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③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

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答案】A

【解析】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①正确;园林建筑体现了“天人合一”

视角2 以中华民族英雄为载体,考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例题】(2016·新课标Ⅰ文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

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跟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郅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答案】尊重历史事实,增强辨别信息真伪、抵御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的能力。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抵制和批驳肆意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言行。大力宣传英雄精神,使群众懂得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知识,设问指向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属于措施类试题。可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 一、中华文化的两大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基本特征之一 (文化历史的悠久与一脉相传体现文化的源远流长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即规模大、存留丰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①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从而保证了中华文化的延绵不断。 ③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它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谐的关系中交流,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基本特征之二 (1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中华文化内容的丰富多彩与独特性体现其博大精深---独树一帜 ◇中华文化中的文艺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文艺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中华文化中的文艺,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有重要位置。

◇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中华文化的区域性体现其博大精深---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体现其博大精深---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三、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以及再创新辉煌 1.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 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在近代,中华文化出现了一个衰微的过程,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以及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内外因 2.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①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的条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怎样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国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①②③P55 四、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五、我们的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2.为什么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①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高考政治真题解析分项文化生活专题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分项解析专 题十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说明:本套资料的独特价值在于:第一次搜集全2011高考全国各地全部政治试题15套,并真正地做到了认真审核和校对,好多试题答案都是网上首发文字版;并且做了详细的分考点解析,希望对广大师生能有所帮助! 考点:社会主义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 1(2011高考北京卷26)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挂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先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 A.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B.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C.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 D.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 3(2011高考江苏卷21)历史上。东北流行二人转,南方流行越剧,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局,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 ①相互交流,相互吸收②求同存异,时尚流行 ③市场调节,繁荣兴盛④各具特色,渐趋融合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题干信息“历史……地方特色的剧种……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这反映了①、④、③;题干反映了戏曲文化在相互交流、吸收中共同发展,没有反映出时尚流行,②不符合题意。 4(2011高考江苏卷22)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重庆市教育工作委等部门将15000

2017年高考-北京-政治试卷及答案

2017年高考文综政治北京卷及参考答案 24.中学生庙会练摊创意萌鸡热销 所有收入将作为奖学金提供给西部贫困地区某中学 本报讯密蜂鸡、民族鸡、粉萌鸡、项链鸡---50余种,近2000只造型各异的超萌玩偶鸡在鸡年庙会上格外受欢迎,卖到火热,而卖这些玩偶的庙会摊主是一群中学生,原来这是某学校学生的公益集市“搬”进了庙会。学生们在北京传统庙会上玩创意,做公益,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上面为某报刊登的一则新闻,对该新闻理解正确的有: ①根据市场需求设计产品体现了同学们对市场动态的把握 ②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结合 ③同学们的成功体现了思想道德修养在个人成长中的首要作用 ④同学们在奉献社会中锻炼了能力,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在中国水墨画里,“墨分五色”中的“五色”常指“焦、浓、重、淡、清”,即只用水墨,也可使画面产生视觉效果的变化,阴阳明暗、凹凸远近、苍翠秀润、动静巨微,尽在“五色”之妙。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墨分五色”在墨色运用上丰富多变,是辩证思维的体现 ②墨色浓淡的变化表现出无穷境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③墨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 ④追求内敛、含蓄,崇尚飘逸、空灵,是时代精神的典型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经济全球化曾经被人们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认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学¥科网小河流,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 A.经济全球化与人们对它的认识是同步发展的 B.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在事物的联系 C.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需要人们从一开始就揭示出它的本质 D.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27.熊猫光伏电站(图12)属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推广项目,是根据一位中学生的独特创意设计的。收个熊猫电站正在中国山西打通建设,该电站主题外观被设计成熊猫图案,由黑色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和白色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合而成。这启示我们: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

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案,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等手段,掌握和互相检测相关基础知识,并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难点: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教学准备 课件、课堂练习、学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 1、听“古典音乐” 2、看“万里长城”“故宫”“书画展”等图片… 3、古诗朗诵… 讲授新课: 活动一:看谁说的多 1、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2、你知道他们的来历吗? 活动二:品味中华文化 1、你是怎样品味这些文化情趣的? 2、你认为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3、为什么你觉得他们最能代表中华文化?

活动三:谚语和格言赏析 1、吃一堑,长一智 2、车到山前必有路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 7、 8、 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欣赏并说出上述谚语的内涵,在横线上再写三句类似的格言,并谈谈面这些话对我们为人做事有什么影响? 活动四:讲故事 1、请三位同学分别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以下三个历史故事 书武牧羊 徙木为信 负荆请罪 2、这些故事所蕴涵的传统美德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课堂训练】 当堂完成巩固练习 第五课第二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懂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使之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使学生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2020届高考政治复习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67)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精练(含解析)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1、2018年联合国中文日活动的主题是“从汉字到文学:中国文化的魅力”,旨在向190多个联合国成员国的外交使节和数万名联合国雇员介绍中国文化。此活动主题() ①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③促进了中外文化的相互渗透 ④表明了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在其形成和演变过程中,不断吸取儒家传统文化精髓,同时也丰富了儒家文化的内涵,中秋文化与儒家精神,互为表里,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祈求和谐、团圆等永恒不变的民族精神主旋律,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 A.集中表现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力量 B.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 C.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D.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3、《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说明( ) A.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B.只要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 C.所有文化作品中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D.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4、在某地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发挥其文化资源,富集优势、继承传统文化提供了 良好的 发展机遇。“十艺节”之所以强调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传统文化() ①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生发展 ③因时而进能够促进社会进步④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5、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

高考政治第八章走进文化生活专题1

高考政治第八章走进文化生活专题1 2020.03 1,2006年5月8日《华南新闻》载文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已不再仅仅只是虚拟世界的代称。网络已是工具,不再是“游戏”人生的地方,更不是无度宣泄情绪的场所。因此 A.政府要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不文明行为,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文明新风 B.网民们要担当起维护社会文明与道德的使命,文明上网 C.网络传媒要采取多种方式,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 D.网络媒体要通过市场运作大力追求经济效益 2,2006年“五一”期问,青岛精心组织了五大板块、200余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系列文化活动。注重阵地建设,创新精品剧目,本着“城乡文化一体化均衡发展”思路,青岛正稳步实施文化事业和产业工程。这样做 A.能促使各种文化呈现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B.会使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出现多样化 C.能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D.说明大众传媒使文化产品得到了更好的传播 3,为了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加深对“八荣八耻”的认识,青岛市文明办、青岛晚报于2006年3月17日特别创作、推出一组主题漫画,以促进广大市民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行动,把青岛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上新水平。这组漫画已分发到了各区市,张贴在社区楼院、广场街道等场所,

倡导广大居民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把“八荣八耻’’的要求落实为自觉 行 动。这一做法 A.开展了正确价值观念的教育 B.坚持了“三贴近”的原则 C.铲除了落后、腐朽文化滋生的土壤 D.创新了文化宣传的形式和手段 4,目前,在我国的广告传播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广告主、广告公司及广告媒介急功近利,为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不惜迎合低级趣味,设计制作不良广告,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这些不良文化现象主要表现在:有的内容格调低下、用语粗俗、滥用成语;某些广告甚至含有淫秽色情、封建迷信等不良内容;有的背离我国传统社会道德和规范, 过分强调极端个人主义。出现上述不良文化现象的原因是 A.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 B.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D.出现了专门从事文化产品制作的群体 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你认为应怎样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6,上题材料反映的现象存在的原因是 ①封建社会的残余思想根深蒂固 ②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诱发不良思想

【人教版】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答案

单元检测(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选择题 1.中国汉字有几千年的漫长历史,甲骨、金文、篆隶、行书、草书、楷书等,无不凝聚了丰富深厚的华夏文化。2017年5月13日,中国汉字艺术节暨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博览交易会开幕,向社会各界展示了墨舞演绎的汉字艺术魅力。本届汉字艺术节的举办盛况表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汉字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③汉字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和绵延不绝的重要见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选D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之一,中国汉字有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①④说法正确;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仍然具有深刻影响,②说法错误;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说法错误。 2.近年来,由一些电视台推出的面向中小学生的“汉字英雄”“成语桥”“灯谜大会”等电视节目深受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也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掀起一场学汉字、用成语、猜灯谜的热潮。有关专家指出,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因为()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教育改革往往催生文化变革 ②汉语是展现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学汉语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④大众传媒推动文化传播,发展传统文化需要创新文化实践活动 A.①②B.③④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B材料的行为主体是电视台,面向的群体是中小学生,并没有强调教育的作用,①与材料不符;汉字不同于汉语,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错误;③④分别从内容和手段角度对材料作出了正确解读。 3.我国古代以1 000文铜钱为一贯的钱币校量制度的史料文献记载可追溯到宋代(公元960~1279年)。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证明这一校量方式最晚起源于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这一发现将“千文一贯”的校量制度向前推了1 000余年。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材料表明() ①兼收并蓄是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7年高考北京卷文综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题 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 24. 中学生庙会练摊 创意萌鸡热销 上面为某报刊登的一则新闻,对该新闻理解正确的有 ①根据市场需求设计产品体现了同学们对市场动态的把握 ②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结合 ③同学们的成功体现了思想道德修养在个人成长中的首要作用 ④同学们在奉献社会中锻炼了能力,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25.在中国水墨画里,“墨分五色”中的“五色”常指“焦、浓、重、淡、清”,即只用水墨,也可使画面产生视觉效果的变化,阴阳明暗、凹凸远近、苍翠秀润、动静巨微,尽在“五色”之妙。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所有收入将作为奖学金提供给西部贫困地区某中学 本报讯 蜜蜂鸡、民族鸡、粉萌鸡、项链 鸡……50余种,近2000只造型各异的超萌 玩偶鸡在鸡年庙会上格外受欢迎,卖到火热,而卖这些玩偶的庙会摊主 摊主是一群中学生,原来这是某学校学生的公益集市“搬”进了庙会。学生们在北京传统庙会上玩创意,做公益,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①“墨分五色”在墨色运用上丰富多变,是辩证思维的体现 ②墨色浓淡的变化表现出无穷境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③墨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 ④追求内敛、含蓄,崇尚飘逸、空灵,是时代精神的典型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26.经济全球化曾经被人们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认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 A.经济全球化与人们对它的认识是同步发展的 B.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在事物的联系 C.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需要人们从一开始就揭示出它的本质 D.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答案】D 【解析】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经济全球化与人们对它的认识是不一定是同步发展的,A是错误的;联系是客观的,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为事物的联系,B是错误的;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

2017年高考政治-文化与生活(练)-专题练习-答案

文化与生活(练) 答案 一.练高考 1~5 AABDA 6.文化以经济为基础,又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文化阻碍经济的发展,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观念保守是十八洞村贫穷的一个重要原因,扶贫必须转变观念。通过举办“道德讲堂”、考察学习和培训等活动,增强了自主脱贫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扶贫实践提供了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了经济发展。(共10分) 二.练模拟 1~5 DBBAD 6 D 三.练热点 1~5 AACAB 6 B

文化与生活(练) 解析 一.练高考 1.【答案】A 【解析】用山、桥、小舟之间的联系代表体细胞与小分子、基因之间的联系,这体现了科学与艺术具有相通性,A项正确;科学与艺术来自于社会实践,B项不选;材料并没有表明科学与艺术都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C项不选;材料表明科学的传播需要借助艺术的手法,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本题答案选择A.2.【答案】A 3.【答案】B 【解析】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C错误;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当今国际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A错误;我国在倡导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注重通过文化及其产业先行来淡化地缘政治效应,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答案为B 4.【答案】D 5.【答案】A 【解析】题肢③说法错误,乡愁是人对故乡思念的体现,不是乡土文化的标志,故排除。题肢④夸大了乡愁的作用,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6.

二.练模拟 1.【答案】D 【解析】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故D符合题意。材料中涉及的是文化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故A、B、C均与题意不符。 2.【答案】B 3.【答案】B 【解析】文化源于社会实践,“源于时代的智慧”说法错误,A项不选;“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说明优秀文化源于时代的实践,又引导时代的发展,B项正确;优秀文化能影响时代的发展,“创造时代未来”的说法不正确,C项不选;“决定时代的走向”说法错误,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 4.【答案】A 【解析】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传播的途径有很多,如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故排除;题肢④中的“消除两国意识形态的差异”是错误的,因为文化具有民族性,故排除;题肢①②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 5.【答案】D 6.【答案】D 【解析】文化对人的影响者是深远持久的观点绝对,故①的观点不科学,法国禁播《哆啦A梦》原因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对孩子成长不利,体现了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

高考政治总复习:《文化生活》专题检测易错题集锦(含答案)

【优化设计】2018高考政治总复习易错题集锦(试题+答案+分析提示):阶段综合--文化生活 1.“心暖经济暖”,只有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只有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 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 C.文化和政治相互交融 D.文化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答案】 B 【分析提示】 材料强调信心对战胜困难的作用,从文化角度看,表明了优秀文化的力量和作用,B项正 确,A、C两项均不符合题意。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D项错误。 2.“超女选秀”节目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由此推动了“大众选秀”节目的流行。这反映了“选秀”作为一种文化活动 A.决定经济的发展 B.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C.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D.是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 【答案】 C 【分析提示】 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超女选秀”节目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说明了文化与经济密切联系,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C项符合题意。 3.《墨子·所染》中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下列句子与此句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相同的是 A.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 B.以自身自强,则名配尧舜 C.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见贤则思齐,则不贤而内自省也 【答案】 D 【分析提示】 墨子这句话的本意是说,人性如素丝,被青色沾染就变成青色,被黄色沾染就变成黄色,沾染的色彩变了,它的颜色也随着变化,被五色所沾染,它也就变成了五色。所以说沾染不可以不谨慎。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强调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D项强调要以人为镜,见人长者取之,见人短者反思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符合题意要求。其余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4.“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镌刻在江苏省如皋市东大街迎春桥头的这副对联,百年来悄无声息地滋润着如皋人的心灵,“爱”的篝火在如皋人一代又一代人的爱心接力中越燃越旺。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③文化对人的影响不可改变也不能消除④人们对文化的影响只能接受不能选择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中国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为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1)理性精神。集中表现为:具有悠久的无神论传统,充分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主张个体的感情、欲望的满足与社会的理性要求相一致。总的来看,否定对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强烈主张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反对两者的分裂对抗,这就是中国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 (2)自由精神。这首先表现为人民反抗剥削阶级统治的精神。同时,在反对外来民族压迫的斗争中,统治阶级中某些阶层、集团和人物,也积极参加这种斗争。说明在中国统治阶级思想文化传统中,同样有着"酷爱自由"的积极方面. (3)求实精神。先秦儒家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人论世,反对生而知之;法家反对"前识",注重"参验",强调实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张"知人"、"自知"、"析万物之理"。这些都是求实精神的表。 (4)应变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发展的观点、自强不息和好学不倦的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义。这种人文主义表现为:不把人从人际关系中孤立出来,也不把人同自然对立起来;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在价值论上是反功利主义的;致意于做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给我们民族和国家增添了光辉,也设置了障碍;它向世界传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沟通的种种隔膜;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文化包袱. 无论海外华裔学者和港台学者,还是大陆学者,虽然在具体价值评判上有所不同,但仍一致认为,中国文化具有超越宗教的情感和功能。换言之,在中国文化中,神本主义始终不占主导地位,恰恰相反,人本主义或人文主义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格调。一、重人生轻鬼神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非宗教倾向。自周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神权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不像欧洲历史那样,有“神文”占统治地位的“黑暗的中世纪”。中国人的入世主义和人生态度的非宗教化,是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表证。孔子之后,儒家基本上是反宗教、反出世的,儒者无一例外地强调人事。董仲舒有天神论思想,但他的神是为了约束君王的权力而由他自己设计出来的,即所谓“屈君而申天”,他决不是要人去为来世生活而皈依上帝鬼神。宋明理学虽然援佛道入儒,却并不是汲取佛道的出世思想,相反,他们一个个都责斥佛道的出世思想。儒学“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巨大,几乎是中国人的“圣书”,但根本不讲超脱现世、皈依上帝之类的东西。道家是中国文化的另一重要流派。道家也是非宗教性的,它与道教不同。在老子那里,根本就没有上帝鬼神的地位。老子讲“道”,而“道”是效法自然的,他用“道”架空了他那个时代还较为盛行的“上帝”观念。庄子有泛神论倾向,但宗教观念很淡薄。他主张的是人的绝对的自由,对于他,皈依上帝也是不可想象的。诗人陶渊明是受道家思想影响较深的人,但他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调,所表现的只是“结庐在人境”却能“心远地自偏”的人生境界,并不表现出宗教式的人生态度,他有超脱尘世的思想,可断无贬斥人生的意思,只是与世无争而已。中国历史上,有着许多无神论思想家,他们极力论证宗教迷信的虚幻性,肯定人只有今生断无来世,强调勉力自力必要性。无疑,古代中国人也有较浓厚的宗教迷信思想。中国人迷信“天”、“命”,天命现有些神秘主义成分。但是,这种天命之论密切地与人世相连接。在儒家那里,它更多地属于一种道德观念,天、命都指向社会生活。《苟子》、《周易》中都

2017年高考政治海南卷

2017年高考政治海南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投资者用10万元的资产(其中负债8万元,自有资金2万元)投资某只股票,年初以50元价格购进,在6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以55元卖出。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投资者的年收益率和自由资金年收益率分别是() A.10%;20% B.10%;50% C.20%;100 D.20%;200% 2.中国奶业协会2016年8月发布的奶业质量报告显示,我国乳制品企业注重品种开发和产品创新,乳制品质量大幅提升,产品大量销往海外,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这表明(D) A.乳制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大 B.销量越大,单位乳制品的价值量越大 C.乳制品品种越丰富,价值量越大 D.乳制品质量越高,使用价值越大 201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完成3-4题。 3.《意见》指出,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从唯物史观看,这一改革(B) ①是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 ②是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的重大变革 ③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④表明我国农业生产关系整体上不适合生产力状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根据29省全国性代表农户的追踪调查数据,参与农地流转(转让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的农户比例由2013年的24.1%上升至2015年的31.4%,中国农地流转市场正在快速发展。发展农地流转市场意在(D) ①稳定农地面积规模,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②维护土地所有者利益,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③促进农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的生产率 ④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吸引资本的投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互联网金融涉及众多领域,包括互联网支付、网络贷款、网络银行、互联网保险等,它正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互联网金融产生的积极影响有(D) ①规范投资者的交易行为 ②提升传统金融的安全性 ③加快金融产品的流动性 ④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2017年2月,世界贸易组织多边协议——《贸易便利化协定》经112各成员国批准而正式生效。该协定要求各成员国减少通关手续,规范收费,加强制度协调。该协定对成员国经济的影响有(B) ①降低通关成本,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增长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71)走近文化生活精练(含解析)

走近文化生活 1、抖音是一款社交类软件,通过抖音,可编辑短视频分享生活,也可在这里认识朋友,了解歌曲和奇闻趣事。近日,央视曝光某些短视频出现了未成年人禁忌内容。对此,我们在文化消费时应该( ) ①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文化环境②提高眼力,辨别不同文化影响 ③改进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④加强修养,提升文化审美品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中国范儿公益广告,通过泥塑、年画、剪纸等传统民间艺术形式,采用各层次百姓都认同的艺术手段,用人们喜欢的艺术表现手法,多方位、多角度反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面貌,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深受人们的喜欢。中国范儿公益广告的成功在于 ( ) ①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②坚持贴近群众的原则,用通俗文化取代高雅文化 ③倡导形式多样化,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④立足市场需求,始终坚持把经济效益放首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时下,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网络动漫等新兴文艺类型层出不穷,已成为中国文艺发展的新增量,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同时,专家指出,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网络文艺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责无旁贷。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必须增强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自觉抵制网络文化 ②应该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③促进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创新性融合是文化建设的方向 ④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鲁迅:"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人却用它造烟花敬神;外国人用罗盘针航海,中国人却用它看风水。"鲁迅的话对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启示有( ) ①推进科技创新,重视科技发明 ②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③弘扬科学精神,破除封建迷信

2017年高考全国卷一政治试题解析

2017年高考全国卷一政治试题解析 2017年高考全国卷1政治试题总体难度与2016年基本持平,选择题的具体数量(经济生活4个16分、政治生活3个12分、文化生活1个4分、生活与哲学4个16分)和非选择题的具体数量(共5小题)没有变化。 但2017高考与之前高考的变点有两个,第一个变点是选择题部分,就是经济生活的选择题是12、13、14和16题,中间的15题是政治生活选择题,希望同学们务必注意。第二个变点是非选择题部分,由原来的38题和39题两个大题变为了2017年的38题、39题和40题三个大题,而且延续了必修一经济生活(38题)、必修二政治生活(39题)、必修三文化生活【40题(1)】、必修四生活与哲学【40题(2)】及开放型建议类题【40题(3)】的顺序。 现就2017年高考全国卷一政治试题做出逐一解析: 一、选择题 12.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商品具有需求弹性。假定甲的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则乙的需求变动图示是() 【答案】C 【解析】本题需要明确作为互补商品,甲的价格变化与乙的需求呈反方向变动关系。也就是甲的价格下降,甲需求增加,因为甲乙是互补品,所以乙的需求也会增加,故C符合题意。 13.某地政府逐步将市政道路、地下管网、污水和垃圾处理、土壤和水土修复等公益类项目和非运营类项目向社会开放,允许企业参股投资和经营。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 ①发挥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优势②提高公益类项目的运营效率 ③让市场决定公共资源的配置④逐步建立国有资本退出机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市场不能调节公共资源的配置,故③错误;国有资本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所以④表述错误。故选择A。 14.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下列计入中国GDP的产品或劳务是() A.北京厨师为家人做了一顿丰盛晚餐 B.上海商人购买的一件精美的清代瓷器 C.中国某企业在纽约工厂生产的汽车玻璃D.外国某企业在武汉工厂生产的空调和冰箱 【答案】D 【解析】本题重点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要抓住材料中“国内”“生产”、“最终产品和劳务”等关键词,所以A不属于生产;B不属于生产;C不属于在国内的行为,只有D符合题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对“十三五”脱贫攻坚作出了全面部署。根据材料回答15~16题。 15.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①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②发挥了我国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③优先维护了贫困人口的政治经济权利④是完善农村基层群众性组织的重要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注意本题是政治生活选择题。题目强调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是维护公民的经济权利而不是政治权利,所以排除③;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要是居委会和村委会,④与材料不符。故选择A。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有关知识有哪些?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例题:(2010安徽-38)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 答案:①悠久的"和谐"思想,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等,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体现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②丰富的中国元素,独特的徽派建筑,多样的民间艺术等,说明中华文化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③各种文化和谐共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 容性(或"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2、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包容性相关知识) ①含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 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②意义:这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 解,也有利于文化多样性。 例题:(013年北京卷)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作用?(7分) 答案: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是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 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如何?(特性、地位、关系、意义) ①特性: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中华各民族的文 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地位: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③关系: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④意义:各族人们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例题: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答案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②各民族所创造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③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 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4、指定用“中华文化”相关知识答题常用观点有哪些? ①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③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 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力量,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 源。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用中华文化力量的相关知识作答时,可用这个观 点答) 5、文字、汉字的重要性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 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②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例题:(2013 全国卷39)(1)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 有关只是阐明理由。(10分)

2019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专题答题模板

2019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答题模板 一、文化的社会作用 1、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A、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B、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C、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A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B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4、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原因类、依据类总结:(例如为什么要重视文化建设,……) 1、文化的作用:(1)文化是种精神力量,对个人和社会发展有深刻影响。(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3)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4)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文化交流) 1、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重要性: ①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③文化是民族,又是世界的。 1

《文化生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分,共7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5漳州八校联考)“方块儿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王蒙曾经沉痛地说:“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关于汉字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④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A.①③ B.②③ C .③④ D.①②③④ 2.近年来,由一些电视台推出的面向中小学生的“汉字英雄”“成语桥”“灯谜大会”等电视节目深受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也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掀起一场学汉字、用成语、猜灯谜的热潮。有关专家指出,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因为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教育改革往往催生文化变革②汉语是展现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学汉语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③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④大众传媒推动文化传播,发展传统文化需要创新文化实践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中国人喝茶历史悠久,但各地喝茶方式有所不同,例如潮汕人喝功夫茶,茶具是很小的茶壶和精致的小瓷杯,而四川人则喝大壶茶,茶具是细长嘴的茶壶和盖碗。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一脉相承②中华文化辉煌灿烂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④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4.(2016德州模拟)中国画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以简单的笔墨在方寸之间融入天地万物,蕴含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感悟,而齐白石时期的中国画,已吸收了不少西方艺术的技巧,更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力。材料反映了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③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皮影戏又称“灯影戏”,这门比京剧还要古老1 000多年的表演艺术,将绘画、刻纸、说唱、戏曲等融为一体,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皮影戏的发展历程表明 ①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③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7.(2015荆门模拟)北方人请客吃饭,总是整一桌子菜,量也很实在。南方人请客吃饭盘子小得多,菜的分量也少得多,但花色品种则比较丰富。他们都认为对方虚伪,北方人说,弄那么一点点菜,让人不敢下筷子,这请的哪门子客?虚情假意吧?南方人说,明明吃不完,还要不停的上菜,这是让人吃还是让人看?虚张声势吗?这说明 ①各地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性②中华文化异彩纷呈、内涵丰富③请客吃饭是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组成部分④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8.福建惠安女服饰以其“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它适应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