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森林生态学结课论文正文

森林生态学结课论文正文

森林生态学结课论文正文
森林生态学结课论文正文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张靖晗

农林经济管理140664130

摘要:近年来,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事实。1998年全球气候达创纪录高温,1999年入夏以来,北大西洋两岸等中高纬度地区又出现了创纪录高温天气,人们深知全球气候变暖会加重自然灾害,这个现象已困扰人类良久。本文在介绍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结合视频《难以忽视的真相》,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与全球变暖的相互影响关系,并给出应对策略,旨在引起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关键词: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影响环境保护生态

1 什么是全球变暖

1.1 全球变暖的概念

全球变暖一般指全球气候变暖,是指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危害到了人类的居住环境。自1990年以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的平均气温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在视频《难以忽视的真相》中,很直观浅显的展示了全球变暖带来的直接影响,如世界上很多的冰河和雪山都在融化等。

1.2 全球变暖的形成

关于全球变暖现象产生的原因,目前有多种理论,世界范围内广泛接受的理论认为是由于人类及有关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排放过多以及大量地毁林所造成的。在视频《难以忽视的真相》中,戈尔用两条惊人相似的温度与二氧化碳变化的曲线向我们揭示地球温度的升高,与二氧化碳浓度有直接关系,这些温室气体在空气中含量不到1%但如果没有他们,地球会比现在低30度,而大气的主要成分氦气(占78%)和氧气(占21%)对气候调节基本没有作用。[1] 人们焚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以及焚烧木材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同时破坏了森林降低了这些温室气体的吸收。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

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

1.3造成全球变暖的因素

造成全球变暖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人口剧增因素、大气环境污染因素、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森林资源锐减因素、酸雨危害因素、.物种加速绝灭因素、水污染因素、有毒废料污染因素、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的变动。

1.4全球变暖的发现

十九世纪末,科学家斯德哥尔就通过计算认识到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将使地球升温。但当时的人们没有认识到未来地球人口会成倍增加,也没有预料到资源的利用会呈直线上升,甚至超过人口增长的速度。

1938年,对气候有着业余爱好的蒸汽动力工程师盖伊?斯图尔特?柯兰达证实了是人类在进行工业生产时使用的矿物燃料,释放了成败上万吨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在改变着气候。

上世纪60年代左右,科学家基林绘制出了持续不变呈上升趋势的二氧化碳曲线,证实了全球变暖可能性的发现。此后全球变暖开始作为一个严肃的课题飞速发展,各种理论与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上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变暖的趋势已经变得极其明显,对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的关注不再仅限于科学界,而是逐渐渗入公民意识中。

2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2.1 生物多样性概念

生物多样性是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各种生命系统、生物群落、生命与非生命的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所形成的群落、这些生物与相应环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以及所产生各类生态现象。生物多样性具有进化意义及时空特征。2.2 生物多样性的层次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2.2.1遗传多样性(亦称基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这些遗传信息储存在生物个体的基因之中。每个物种的基因数量相当大,即使是一个物种的个体之间,所含的基因亦不尽完全相同。因此,遗传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的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基因是我多样性是生命进化和无中分化的基础。因此,对一个物种的保护,必须从不同的种群中取样,并有足够的个体才能够保留它的全部基因。由于基因的多样性,在一个物种中就产生出衡量种群变异、

亚种或者品种的种内概念。

2.2.2物种多样性

一类有机体在遗传特征上十分相似,能够交配繁殖出有繁殖能力的后代,这类有机体被称为一个物种,它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物种多样性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一定区域内的物种丰富程度,可称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其二是指生态学方面的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可称为生态多样性或群落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衡量一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由于每个物种有其独特的基因,在生态系统中物种是其组成成员,并各自行使一定的功能,故认识物种是研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和核心。

2.2.3 生态系统多样性

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生物和环境在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过程中所形成的统一体,就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包括生境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等多个方面。其中,生境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基础,生物群落的多样化可以反映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有两个含义:(1)不同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种类不同;(2)一定的生理地理区域行政区域内生态系统类型的不同。

生物多样性所含三个层次的内容紧密联系,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必须重视和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管理和建设,把保护环境、维持生态系统多样性放在首位,才能有效的保护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2.3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它不仅直接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而具有巨大的直接价值,而且还为人类提供生态、环境服务,具有难以估量的间接价值。

2.3.1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

首先,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人类食物的多样性。其次,生物多样性是重要的药物来源。生物多样性还提供多种重要的工业原料,食品加工业、造纸业、木材加工业及许多其他工业都以动植物为原材料。另外,生物多样性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2]

2.3.2 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具有难以估量的间接价值,它形成并维持生命支持系统,形成和保护土壤,促进营养元素的循环,具有保护水资源、抗旱防洪、降解与净化污染物、调节气候的、维持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功能。[2]

3、全球变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1 温度升高的影响

全球的气温正在渐渐上升,过去的 300 年里,全球温度上升超过了 0.7℃。在 20 纪,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至少上升 0.6℃,政府间气候变化调查组(IPCC)的研究称,到 2100 年全球气温比1990年时至少要上升 1.4~5.8℃。[4]下个世纪,气温上升的速度会更快。这会导致动植物的地理分布、生理、生活周期、迁徙习性和栖息地发生改变,生存能力降低等。最直接的,全球变暖导致海水表面温度升高引起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同时,气候变暖也会导致物候发生变化,春天提早到来,植物开花、卵孵化、产卵都在提早。[1]许多迁徙的鸟类正在改变它们的旅行日程;也会使陆地气候带发生迁移,相对滞后的生物地带迁移容易使物种的种群大小及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发生较大变化,导致部分种群的灭绝甚至引发生态系统的退化与消失。[2]地质史上气候波动的周期远比现在生物经历的气温升高时间长,所以生物有适应变化的足够时间,然而,现在的情况是很多生物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适应这些变化,短期的气温升高会使适应性差的物种由于难耐“高温”而死亡、灭绝。例如,在《难以忽视的真相》中,戈尔用曲线图说明鸟类下蛋,孵化出幼鸟的时间原本与毛虫生长的时间相重合,后由于全球变暖,毛虫生长旺季提前而幼鸟孵化时间跟不上;类似的还有迁徙的鸟类到达欧洲的时间太晚,以致其产下的后代错过了毛虫生长旺季。以上,造成了幼鸟成活率降低。这样,便危及到了鸟类的生存。除此之外,随着温度的升高,带菌者的繁殖速度、数量增长和咬伤动物的次数也增加了,寄生虫的生长速度也会加快,传染期加长。[3]这些对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了很严重的威胁。

3.2 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全球变暖导致大陆冰川和极冰融化,在过去的100年海平面上升了0.1-0.2米。20世纪,平均每年上升1-2毫米,预计1999-2100年,上升0.09-0.88米,比20世纪高2-4倍。海平面上升首先要淹没沿海低平地,危及一些沿海国家或地区的存在,使人类活动的范围减少,迫使生物向新的生境迁移,很容易造成物种灭绝。海平面上升问题对极地地区造成了极大影响,由于海冰的逐渐消融,依赖海冰休息、捕食和繁殖的北极熊,其生存首当其冲受到威胁。在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中提到,曾在近年发现有游行很远寻找坚实海冰的北极熊不幸淹死的事件。除极地地区生境面临退化与丧失以外,热带地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未来海平面的上升可能会造成印度红树林地区的消失,在其中还包括了现今尚存的几个大规模的亚洲虎栖息地。此外,海平面上升引发盐水入侵的现象也使生境发生改变,引发物种迁徙或灭绝现象,生境的丧失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最直接原因。[2]

3.3 干旱化的影响

全球变暖会导致局部地区干旱化,进而造成一系列后果。例如视频《难以忽视的真相》中提到的云杉蚜虫在干旱的夏天更容易爆发,干旱增加了寄主的易感性和虫卵的孵化率。定向的气候变暖促进

病虫害向更高纬度和海拔迁移,扩大了病虫害发生的地理范围。啮齿类和蚊子出现在更高海拔,从而把携带的传染性病害带到这些地区,危及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健康,进而对生物多样性带来不利影响。除此之外,干旱造成了土地荒漠化,由于这些土壤缺乏水分和土壤肥力,植物生产量大大降低,能供养的动物数量也锐减,许多个体由于饥饿而死亡,物种灭绝很容易发生,而个别物种的灭绝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中又极易导致连锁型的灭绝事件的发生。[2]

3.5 全球变暖有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增加

根据最近的研究,在地球的历史上,气候变暖的时期往往会出现生物多样性增加的情况,而不是预想中的灭绝周期的开始。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目前正在发生的“生物大灭绝”速度会减缓。以前的研究工作是通过清点每个门类中最早和最后出现的物种,并假设这些物种仅生存于那个年代,从而判断那个时间周期的生物多样性。最近的这个研究纠正了从前的一些错误,仅仅选用人们熟悉的时间周期作为研究对象。此外,与根据起源和灭绝时间假设生物生存的年代不同,这次研究仅仅计算了在每个周期内存在的物种数量。

在这样的条件下,研究人员仔细地调查、研究了过去54亿年的地球历史,发现当温度较高时,生物多样性也随之提高,而当温度降低时,生物多样性也会下降。众所周知,热带地区是公认的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同时热带地区被认为会在全球变暖期间向外扩张。我们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发现热带地区在温度较低的时代物种较为贫乏。对海洋生物以及海洋表面温度的研究,我们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毫无疑问,气候的变化会引起生物的灭绝和起源。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在变暖的条件下,新物种的起源速度已经超过了旧物种的灭绝速度。当然,这个研究结果并不能证明如今正在发生的全球变暖以及生物灭绝是无害甚至有益的。因为新的物种需要进化,而这动辄需要数万年、甚至上百万年的时间—远远慢于目前物种灭绝速度。[1]

4、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对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人们无法阻止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温室效应的发生,但是可以减缓或控制它,要进行全球性的行动来对付这严重的挑战,预防胜于治疗,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减少温室气体散发到大气中,减缓其集聚速度,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减轻导致过度采伐森林的社会和经济压力,提倡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等等。为减轻全球变暖对生物多样性带来的影响,以下措施应予以考虑。

4.1 控制人口

在《难以忽视的真相》中,戈尔将世界人口增长用图表呈现出来,可以看到,世界人口用了非常

漫长的时间增长到20亿;1945年世界人口23亿,此后60年增长飞快,到2006年增长到了65亿,预计2050年增长到91亿。若从对人与地球关系的角度考虑所发生的这些巨大变化,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和人类活动是全球变暖的直接原因,因此,控制人口与应对全球变暖息息相关。在这个方面,若以大局观念来看,世界各国尤其是类似中国、美国、印度等人口大国,都有出台计划生育等控制人口政策的必要。

4.2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一是大幅度地推行能源转化,引进清洁能源,从使用含碳量高的燃料(如煤)转向含碳量低的燃料(如天然气),或转向不含碳的能源(如太阳能);二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推广节能措施,降低能耗。此外,应保护和发展森林覆盖面积,加强城市绿化,以增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转化;同时应尽可能使用非氯氟烃(氟里昂)产品来代替常用的氯氟烃产品,以保护臭氧层。

4.3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有效管理[5]

由于物种分布范围和迁徙路线随气候变化而改变,在现有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可能因为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失去保护很多物种的效力,因此我们需要更大的保护区体系。在保护区的设计中,在诸如位置选择,保护区面积、区域划分,建立走廊等问题上,需要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气候因素所产生的变化和影响,对此作出相应反应。

4.4科学利用自然资源

对现有的各种自然生态系统,应实行持续利用集约经营的方针,使其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并依靠现代的先进技术,使已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得到尽快的恢复和发展,以适合人们的要求。[5]

4.5加强生态监测研究分析

近年来对大气和水域污染的监测所做的大量工作为制订环境保护措施起了很大的作用。气候变化是一种连续的现象,起因于许多不可思议的循环,要特别注意研究它的变化对各种生态系统(包括陆生、海洋和淡水水域等)的影响,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都必需全面掌握,这就要进行长期定位的监测研究,才有可能弄清情况。应根据各地的生态监测结果,结合传统管理的经验,制订适应各种变化的措施。各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和环境监测站都应把这项工作列入自己的基本任务中去。[5]

4.6制定并实施一系列适应或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

根据不同区域的环境特点和实际需要,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大力进行植树种草,改善生态条件,并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吸取大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根据气候变化的各种模式,大力培育应对气候变化的作物、果树、林木行品种,并研究其合理配置与布局规划。[5]注意城镇、港湾、河岸、海岸的各种

防御工程,及时进行建设、监测及修缮工作。

致谢感谢王娟老师的森林生态学课程,收益匪浅。

参考文献

[1]彼得·梅休2012. 全球变暖或致生物多样性增加环球论坛2012第21期

[2]吴晋峰陶丽华朱晓东2000. 生物多样性:价值及其与环境变暖的关系自然杂志22卷2期

[3]谢焱2004.全球气候变暖与生物多样性大自然2004年第4期

[4]宋帆2012.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对策现代园艺2012年第二期

[5]王献浦1992.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主要对策农村生态环境1992年03期

园林艺术鉴赏论文

园林艺术在中国 ——以拙政园为例浅析意境的组织规律 摘要: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的理解力和鉴赏力。造园者通过借物言志的手法将风、雨、月等自然景物收入园中,为园所用。将各个景语串联表达出个人的思想,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形成的游园线路,使得游览者在游园过程中达到身心上的愉悦以及精神上的升华。 关键词:拙政园、意境、组织规律、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18世纪英国宫廷建筑师威廉姆·钱伯斯说:“中国花园的实际设计原则,在于创造各种各样的景,以适应理智的或感情的享受的各种各样的目的。”这句话指明了中国古典园林就是以抒情言志为其艺术内容,用山水石头花木、亭台楼阁的艺术形式来加以表现的,此之为追求意境。而意境的组织则能使游览者感受到造园者的思想,更好的理解造园者的主观情思。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追求意境 (一)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 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美学范畴。简单来说,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景物。意境产生于艺术创作中。两者的结合,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所谓的园林意境,则是通过园景形象所反映出来的情意,使游览者触景生情并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叶朗认为:明清园林美学的中心内容,是园林意境的创作和欣赏[1]。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一说在园林艺术、园林美学中得到了独特的体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意境”的内涵在园林艺术中的显现比在其他艺术门类更为清晰突出,也更容易把握。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同意境的实质一样,是园主内省和外观的统一,是园主的主观情思和客观的景物融为一体。拙政园就是反映了王献臣的思想感情,他为人处世的准则、他的爱好、趣味等。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就是园林艺术体现出的思想感情与园景内在本质的统一的联系。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本质就是意和境的契合。 (二)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创造 不论是描写山水还是乡村田园,都要符合一定的自然规律,符合自然界各种景物的构成

知识点16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

知识点16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 1.(2019·全国卷Ⅱ·T6)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底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 ) A.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B.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C.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D.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解析】选A。题目要绘制的是数量金字塔,夏季草原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牧草的数量远远大于羊的数量,所以两者的数量关系符合金字塔形;森林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乔木的数量不如第二营养级昆虫的数量多,一棵乔木树上往往有许多昆虫,所以两者的数量关系最可能为倒金字塔形。 2.(2019·江苏高考·T15)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附在另一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B.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高 C.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锁阳因长期干旱定向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 【解析】选C。锁阳叶退化,从小果白刺的根部获取营养物质,二者为寄生关系,A项错误;西部沙漠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较低,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由于环境条件恶劣,恢复力稳定性也较低,B项错误;沙生植物可以防风固沙,维持生态平衡,属于间接价值,C项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D项错误。 3.(2019·北京高考·T5)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结果见下表。 结合表中数据,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N、P的最佳效果,推断应投放的两种植物及对该水体的生态影响是( )

心理学与生活课程论文

心理学与生活课程论文

《心理学与我》 苏格拉底说:“人类最大任务就是——认识自己!”我觉得认识自己首先要从认识自己心理开始,要了解自己想什么,自己为什么会那么想,自己为什么会那么想而不这么想。在我求索中,我发现学心理学可以帮我认识自己的心理.。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直到19世纪初叶,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后来才各自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生活中,我会因为和老朋友见面而兴奋,会因为和舍友吵架而郁闷,会因为没人理解而孤独……这是为什么呢?在心理学上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首先,心理是由刺激引起的,是刺激引起的电脉冲在神经系统上传播的结果,是生物电流在神经系统中传播所引起而产生的,是刺激在细胞膜上引起的电流在神经系统中传导所引起的,是神经系统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因此,神经系统是心理产生的工厂。 其次,刺激通过感觉被编码成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电磁场,从而影

响人体的体态变化。人的感觉是非常有限的,就种类而言,只有五种感官。就感受幅度而言,只能感受一定强度范围的刺激。 其三,通过感觉而“搜集起来”的几种物质特性被知觉综合起来进行的反映,表象则是对物质过去到现在的整体认识的总结,想象是在过去表象的基础上对物质的可能形态进行的预测。 其四:思维对事物特征的“加工”。由此可见,感觉是其他心理现象大厦的“地基”,其他心理现象都是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与此同时记忆把事物的特性“录入”大脑的过程;录入的内容有的建立了与其他原有内容的联系。意识和潜意识是经过记忆过程的事物特征的“存贮库”。能够回忆起来的内容是暂存在意识中的内容,不能够回忆起来的内容是存放在潜意识的内容。 其五:语言与行为都是人的一种“体态”,只不过是高度组织化了。心理通过神经系统调控人的外在肌肉就形成了“体态”。人们主要通过体态变化来推测和探知人的心理变化和作用,他是心理运动的外观。 其六:能力将心理功能在行为结果上反映,智力将心理功能在思维成果上反映。气质将心理状态在人的体态上反映。需求将生物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心理上反映。有了需求就有了动机,动机驱使我们达到我们的需求。当新认知与已有知识碰撞时,我就会有了这样那样的情绪,像前面提到的兴奋、郁闷、孤独等。在有了这样那样的情绪之后,我们会将它固定下来,这就产生了情感。一感觉到该事物就会主动认为该事物好或坏。

西方文明史 古希腊神话论文

西方近代文化精神的重要源头古希腊神话 摘要:神话是一种文化积淀,也是一种民族意识的积淀,直至今天,它仍以无穷的魅 力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在漫长的西方文明发展史中,希腊文明曾放出璀璨的光芒。 古希腊的戏剧、建筑、绘画、雕塑等都从古希腊神话中汲取养料。所以可以说,古希 腊神话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源头。古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化百用而不厌其烦的素材,这已 是人所共知的。本文重在试图探索西方文化从古希腊神话中汲取的两钟重要的精神血 液即人本和理性,这两种精神恰是整个西方近代文化的两个主要精神。 关键词:西方近代文化精神源头古希腊神话 古希腊神话故事的形成时期很早,是远古一代代人集体创作的结晶。神话起初口传,后来见之于书面文字。它的最早的传世书面文献当推荷马史诗。史诗中除了主体 故事外,还提及了许多其他的神话故事,那些故事显然在当时已是广为流传、普遍知 晓的。在荷马之后不久有古希腊诗人赫西奥德的长诗《神谱》,扼要地记述了许多神 话故事,并立力图把那些故事谱系化。古希腊悲剧的题材基本都是取材于神话,是作 家对那些神话故事的现实理解的戏剧体现。希腊神话在人类思想文化艺术史上始终光 彩夺目,经久不衰。 希腊文化源于古老的爱琴文明,和中国商周文明略有相像之处。他们是西洋文明 的始祖,具有卓越的天性和不凡的想像力。在那原始时代,他们对自然现象,对人的 生死,都感到神秘和难解,于是他们不断地幻想、不断地沉思。在他们想像中,宇宙 万物都拥有生命。然而在多利亚人入侵爱琴文明后,因为所生活的希腊半岛人口过剩,他们不得不向外寻拓生活空间。这时候他们崇拜英雄豪杰,因而产生了许多人神交织 的民族英雄故事。这些众人所创造的人、神、物的故事,经由时间的淬链,就被史家 统称为「希腊神话」,西元前十一二世纪到七、八世纪间则被称为「神话时代」。神 话故事最初都是口耳相传,直至西元前七世纪才由大诗人荷马统整记录于「史诗」中。 我们现在所知的所有古希腊神话的故事都来自《荷马史诗》和赫西俄德的《神谱》和《工作与时日》。《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两部。《伊利亚特》记述的是 古代希腊人与特洛伊人交战攻打伊利亚特的经过。《奥塞德》描写了希腊军返航途中 的种种遭遇,荷马之后的赫西俄德写了《神谱》和《工作与时日》希腊诸神的渊源, 历史的发端。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间,希腊三为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索福 克勒斯、欧里匹得斯的经典著作也极大的丰富了希腊神话的内容。古希腊神话主要包 括神的故事、英雄传说。前者包括关于天地的开辟、神的产生、神的谱系、人的起源 和神的活动等故事。古希腊神话里希腊有十二主神,他们住在希腊北部的奥斯匹斯山上。他们是管雷电的天神宙斯、天后家空之神赫拉、海神波塞东、太阳神阿波罗、月 亮神阿尔忒弥斯、智慧女神雅典娜、爱与美女神阿弗洛狄特、战神阿瑞斯、火与工匠 神赫尔斯托斯、众神使者赫尔墨斯、农神得墨忒耳、灶神赫斯提亚。此外还有小神仙 爱神厄洛斯、学问和艺术女神缪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古希腊神话除诸神外还有英 雄传说,主要反映的是遥远的古代社会生活及人类心智、物质发展之后与自然的斗争,还有许多是反映人们生产斗争知识的。对与中国神话零散、片段化、孤立、情节简单 不同,希腊神话自成体系、完整、情节丰富曲折,具有非常大的魅力。 古希腊神话中也有人兽同体的遗迹,他们是诸神的祖先。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 和英雄传说两个部分。神的故事涉及宇宙和人类的起源、神的产生及其谱系等内容。 相传古希腊有奥林匹斯十二大神。但古希腊神话的主要人物希腊十二主神都是与人同形、与人同性的,既有人的体态美,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懂得喜怒哀乐,参与人的活

我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园林就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中国造园艺术,就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与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的。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又多彩多姿,极具艺术魅力,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就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 一、中国古典园林基础知识 中国古典园林大都就是文人、画家与匠人合作的结晶。园林概念首次出现在明代,计成在其造园巨著《园治》一书中所述:“大凡造园,不分市村城郊,地段以僻静为胜……景物可因借随机……”。其意思就是,在一定地段范围内,或对天然山水进行利用改造,或人力兴造山水地貌,结合景载与植载,并安插布局相适宜的建筑,从而构成一个兼具游览、居住、观赏的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有三大要素,即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园路建筑。山就是永恒稳定的象征,大园山大,主山多就是土山,山石用在重点部位称“山骨”;小园山小,可全用山石堆叠;水就是智慧与廉洁的象征,水从山泉流出,通过曲折的溪涧最后汇成大池,成为园林的主体水面。花草树木富有生机,象征着欣欣向荣。花草树木就是自然式的,讲究意境,花木种类的选择都要顺应地形、朝向等自然气候条件与植物的生长习惯,同时特别注意保留原有的古树与植被,使之成为全园植物的骨干。园路建筑讲究“曲径通幽”,建筑分散在自然要素之中,与自然的景物交织在一起。园中的主要建筑往往与主山池相对,自然景色最集中的地方往往有点景与观景的建筑。建筑与园路还起着分隔空间与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 (一)按所有者身份分类 1、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就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瞧来,国家的山河都就是属于皇家所有的,所以其特点就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与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 2、私家园林

森林生态学考试知识点

森林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海克尔(Haeckel 1896)首先对生态学作了如下界定: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 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IGB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 3.森林:是以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构成这个群落的成分处了乔、灌木外, 还包括其他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其所居住的环境。 4.生境:是指植物或群落生长的具体地段的环境因子的综合。 5.光补偿点:当光照强度增加,植物光合速率随之增加。光合作用吸收CO2与呼吸作用放出 的CO2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6.光饱和点:当光照强度超过光补偿点继续增加,光合速率随之增加,到一定水平不再随光 照强度增加而增加,光合速率达到光饱和时的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7.光周期现象:是指植物和动物对昼夜长短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反应。 8.耐荫性:树种的耐荫性是指树种能够忍耐庇荫的能力,或树种在浓密林冠下更新和生存的 能力。 9.温周期现象:植物对温度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反应称温周期现象。 10.土壤结构;指土壤颗粒的排列方式。 11.种群:是同一物种占有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的个体集合群。 12.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内个体的年龄分布状况,即各年龄或年龄组的个体数占整个种 群个体总数的百分比结构。 13.赤潮:是水中一些浮游生物暴发性增殖引起水色异常的现象,主要发生在近海,又称红潮。 14.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态

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渐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15.最后产量衡值法则: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初始播种密度如何,最后产量差 不多都是一样的,即最后产量衡值法则。 16.生态型:在生态特征上有差异的不同个体类型。 生态型主要有以下3大类: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17.生活型:是植物对外界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特别是能反映特定气候区内各种植物的越冬 方式。 陆生植物的5类生活型: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1年生植物。 18.他感作用:也称异株克生,通常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 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19.Gause假说:或称之为竞争排斥原理,两个对同一种资源产生竞争的种,不能长期在一起 共存,最后导致一个种占优势,一个种被淘汰。 20.生态位: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 21.种间协同进化: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的共生进化的关系即为种间协同进化。 22.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为优势种。 23.建群种:优势层(乔木层)的优势种起着构建种群的作用,常称为建群种。 24.最小面积:至少要有这样大的面积,才能包含组成群落的大多数植物种类。 25.层片:即每一个层片均由同一生活型的不同植物所构成。 26.群落交错区:当两个不同群落相邻存在时,群落之间可能有一个过渡带,这个过渡带是相 邻生物群落的生态张力区,通常称为群落交错区,也称为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27.边缘效应:在生态交错区内的物种种类和个体数目都比邻近生态系统里要多的这种现象, 称为边缘效应。

《现代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现代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现代分析/ 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 学时/学分:40 /2.5 先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开课学院(部)、系(教研室):化学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仪器分析与光谱解析是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熟悉各种典型光谱的解析及色谱法的分离条件的选择。了解各种仪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各种仪器分析方法在药学中的应用。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1.电位法及永停滴定法 电化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分类、基本原理);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和永停滴定法的测定方法、应用及示例。 2.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塔板理论、Van Deemter方程式简介),色谱柱(固定液、载体、气-液色谱填充柱的制备),气-固色谱填充柱、毛细管色谱柱简介,检测器(热导、氢焰)分离条件的选择,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应用与示例等。 3.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Van Deemter); 方程式在HPLC与GC中表现形式、Giddings方程式简介),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液-固吸附色谱法、液-液分配色谱法、化学键合相色谱法(反相键合相色谱法、正相键合相色谱法、离子抑制色谱法、离子对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与离子色谱法、空间排斥色谱法,其他色谱法简介(胶束色谱法、手性色谱法、亲合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流动相、仪器装置、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及毛细电泳法简介。 4.紫外—可见光度法 紫外—可见光谱的跃迁机理;Lambert-beer定律;精细结构;溶剂效应;wood-word吸收定则及应用。 5.红外光谱法 红外光谱的跃迁机理;判别定则;拉曼光谱;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试样的制备和仪器等。 6.核磁共振 核自旋能级跃迁的基本原理;Zeeman能级;Boltzman分布;核的进动与弛豫;化学位移及其影响因素;13C—1H自旋—自旋偶合;偶合常数及其影响因素;NMR光谱的改进;奥氏核效应;二维谱。 7.质谱

《古希腊神话论文》

《希腊神话》课程论文 专业:************ 学号:******** 姓名:*** 古希腊神话 摘要:古希腊神话是古希腊人民最初意识的成果,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是他们精神的体现,更是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真正开端,是西方文学的最早源头,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最原始状态,其艺术也是西方艺术的起源,希腊神话在西方发展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希腊神话起源精神影响 一:简介 希腊神话是古希腊人最初的意识活动的成果,是古希腊人关于神的故事英雄传说的总汇,它艺术地概括了他们自然和社会的认识,集中了他们的经验和理想,也表达了他们对社会不平现象的义愤,正如马克思所说:希腊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口头文学,当时希腊各部落都有自己的神和英雄的故事,这些故事世代相传,以口头的形式在各部落流传了几百年,后来随着各地区之间交往的日渐频繁和紧密,众多的、零星的神话构成了极为复杂的神话系统,并为《荷马史诗》、赫希俄德的《神谱》以及古典时期的文学、历史和哲学著作所吸收,逐渐成为全希腊共同的精神财富。古希腊神话主要由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组成,神是整个庞大思想体系的支点。神的故事主要包括开天辟地、神的产生、神的谱系、天上的改朝换代、人类的起源和神的日常活动等故事,其中又分前奥林匹斯神系和奥林匹斯神系两大阶段。 二:体现的精神 人文精神:古希腊地处爱琴海独特的自然环境中,这与其后来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密不可分。在爱琴海上,大约有1000个岛屿星罗棋布,水手们永远不会看不到陆地,人们从海上返航大陆不过几个小时,这一特点造就了希腊人的世界主义情怀。古希腊的商业形式和城邦的政治体制促进了希腊公民的能力发挥,个人的作用和价值得到完美体现,使得人性得到高度尊重,也导致人文主义在古希腊文明中有了生长的土壤。另一方面,古代希腊人神共处的泛神主义宗教也是人文精神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希腊人对神灵只有崇敬,没有畏惧,神像在另一个世界与人类共存一样,并非神圣而不可冒犯。因此希腊人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由熟悉的、可以理解的力量统治的世界里,感到无忧无虑,安适自在,这是他们自由的思想

中国古典园林史课程论文

隐逸精神的发展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史课程论文 摘要:隐逸精神是中国园林艺术文化的精髓之一,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格局形式及思想意境等均产生过深远影响。魏晋南北朝,通过“归田园居”的实践行为,促进了别墅园林的大发展。唐宋,“中隐”倡导将实践转为精神享受,文人园林兴起并促进私家园林大发展。明清,“隐逸”淡化,融于造园技巧中,成为单纯的情调、意境。 关键词:隐逸精神;古典园林;私家园林;文人园林 隐逸精神指人们由于自身或者时代的原因,本体在精神层面相对脱离现实社会,试图更为独立地去观察、分析,并努力解决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从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复合体。[1]中国古典园林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其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情趣。隐逸精神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古典园林的发展也促进隐逸精神完成了自身的演变。 一:魏晋南北朝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君求贤若渴,文人士大夫则择主而事,彼此都有双向选择的可能,因而出现大量“游士”,隐士的数量并不多。到了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的皇帝集权政治空前巩固,“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文人士大夫若欲建功立业,必须依附于皇权这唯一的最高统治者并接受行为规范和思想意识的控制,否则就只能选择做隐士一途,方可保持一些自己的独立的社会理想和人格价值。但因为当时的地主小农经济依然强盛,山林野外荒无人烟,隐士的生活并非常人能够忍受,所以隐士的人数虽然较之春秋战国有所增加,但毕竟还是不多的。到东汉时,庄园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许多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实体,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开皇帝的中央集权,得以成为比较理想的隐蔽之所。这时的隐士,绝大多数不必遁迹山林,取而代之是“归田园居”,即到各自的庄园中去做那悠哉游哉的安逸的庄园主——隐士庄园主。自此,隐士人数逐渐增多,他们的言行影响及于意识形态,“隐逸思想”便逐渐滋长起来。 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现了许多思想深刻的士人隐士。张衡是东汉的大文学家与科学家,他这样描述自己理想的隐逸环境: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不难看出,张衡对自己隐居环境已经有了园林的影子,而且基本涵盖了后来古典园林的主要景观元素。到了东汉末年,仲长统对隐居环境中的各种景观要素有了更为明确的要求: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这样的园林化庄园既是生产、生活的组织形式,也可以视为私家园林的一个新兴类别“别墅园”的雏形。这种极富于自然清纯格调的美的环境,正是文人士大夫所向往的隐逸生活的载体,隐逸思想正是在这种载体下丰富其内涵,更深刻的渗透于后世的私家园林创作的活动之中。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社会上呈现“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悲惨景象。经济上,作为维护封建大帝国的地主小农经济仍未恢复,庄园经济的继续发展导致豪门大族日益强大而转化为门阀士族。门阀之间相互争斗,大一统的局面被破坏,带来意识形态上的分裂。人们敢于突破儒家思想的桎梏,藐视正统儒学制定

林学概论

1、林业的概念与内涵 概念林业是培育、保护、管理和利用森林的事业。 内涵“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生产事业。”“经营培育用材林的生产事业。” 上述引证说明人们多把林业看作为挖坑栽树,伐木砍树的产业,忽视林业的社会、环境与文化效益。中国林业面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辽阔国土,治理生态环境是最重要的使命。 2、林学的概念与内涵 林学是有关林业生产(特别是营林生产)科学技术的知识系统及与其有关的科学基础知识系统的集合,基本上是一门应用科学。广义的林学包括以木材采运工艺和加工工艺为中心的森林工业技术学科;狭义的林学以培育和经营管理森林的科学技术为主体,包括诸如森林植物学、森林生态学、林木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保护学、木材学、测树学、森林经理学等多学科。 3、林学在国家学科分类中的地位 国家学科分类共13个,分别是: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哲学、文学、历史学、军事学、艺术学。林学是农学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农学涵盖8个一级学科,分别是:作物学、林学、农业资源利用、园艺学、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水产。 4、林学的二级学科

林学的二级学科有7个: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林木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森林保护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 6、林学专业开设情况 全国开设林学本科专业的院校40所左右,实力最强的当属北京林业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其次有南京林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以上8所大学的林学都是一级学科博士学科授权单位,同时也都有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林学综合实力较强。 浙江林学院西南林学院四川农业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宁夏大学 7、和林业有关的专业 本科专业:林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园林、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农林经济管理、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消防工程。 植物保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 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 研究生专业: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林木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森林保护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植物学、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工加工工程。 [摘要] 从解放后,我国开始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此工程的实施,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从工程实施的过程与结果分析,目前,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此,应加快实施林业生态工程步伐,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心理学与生活 期末论文

心理学与生活期末论文 数学科学学院 1090500031 孟凡艳 fanying.450@https://www.docsj.com/doc/1f5427765.html, 一:自我状况 没有上课以前,我的生活几乎是三点一线式的,刚刚开始的大学生活,新奇过后,就只剩下了,平淡与无味。仿佛我四年的大学生活就要这样的从我手间匆匆流过,没有一丝痕迹。我有一些不甘,却也是安于现状。苦恼,但却不知如何解决。上课后,我最大的改变是有了这样的一种意识,即看到我身边的环境变化,我能自发的运用我在生活教育课所学的知识去解释,并且积极主动的去接触生活。看到了生活中有一些新的东西。以前的我,感觉离现实的生活太远,并没有自发的思考过我身边的生活,但是在上完这门生活教育课后,我发现我有了这样的一种意识。再者,我知道了如何在生活不尽如人意的时候提高自己的生活满意度,让自己的生活质量提高。 在这门课上我了解到了健康的六个因素,智力激发,情感健康,身体健康,称心的生活角色,社交效力,心灵之旅。在学完这门课后,我也经常从这六个角度看自己。这就好比是给了我六个渠道,让我对自身的生活状况有了一定的认识。比如,我会想,我是如何对待班上的学生的,他们又是如何对待我的,我和同辈的人相处是否融洽。和其他一些待人处世的方法。有一种说法是人的一生的知己用自己的手指就可以数的完,那么我也会思考我是否有属于我自己的亲密的朋友。并且当我自己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能否做到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积极的自尊,能够接受个人局限性,并在必要时寻求他人的支持。此外,在大学学习方面,以前的我也只是机械的去学,没有注意到一些必要的延伸,并没有考虑太多在知识本身以外的东西,以及如何去用的问题。那么通过这次课我了解到了学习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本身,我应该能够应用自己所学的东西,并且学习有效处理新挑战。此外,学习是终身的学习,应该有无限的好奇心,并且要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以应对更多的挑战。我学会了更加乐观的去生活和学习,找准自己的目标,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评判性思维工具,努力做一个成熟的,理智的处理问题的人。 二:友谊 以前的我没有对友谊没有更多的想法,认为那只是顺其自然的事,全凭缘分。例如在一起上课,例如是一个宿舍的舍友等等。没有更多的对友谊的维护

作文素材之希腊神话

一、为人类盗来天火的普罗米修斯——现在我们常把普罗米修斯比喻成为了他人而宁愿牺牲自己的人。(比如:消防员) 1941年,马克思大学毕业之际,完成了一篇哲学论文。论文中他写了这样的话:你知道得很清楚/我不会用自己的痛苦/去换取奴隶的服役/我宁愿被缚住在岩石上/也不愿作宙斯的忠顺奴仆。这其中“不愿作宙斯的忠顺奴仆“的就是为人类带来天火的普罗米修斯。 在希腊神话中,人类是普罗米修斯创造的。他也充当了人类的老师,凡是对人有用的,能够使人类满意和幸福的,他都教给他们。同样的,人们也用爱和忠诚来感谢他,报答他。但最高的天神宙斯却要求人类敬奉他,让人类必须拿出最好的东西献给他。普罗米修斯作为人类的辩护师触犯了宙斯。

作为对他的惩罚,宙斯拒绝给予人类为了完成他们的文明所需要的最后的物品——火。但普罗米修斯却想到了个办法,用一根长长的茴香枝,在烈焰熊熊的太阳车经过时,偷到了火种并带给了人类。 于是,宙斯大怒,他差人将普罗米修斯带到高加索山,用一条永远也挣不断的铁链把他缚在一个陡峭的悬崖上,让他永远不能入睡,疲惫的双膝也不能弯曲,在他起伏的胸脯上还钉着一颗金刚石的钉子。他忍受着饥饿、风吹和日晒。此外,宙斯还派一只神鹰每天去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但被吃掉的肝脏随即又回长出来。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至一位名叫赫剌克勒斯的英雄将他解救出来为止,他一直忍受着这难以描述的痛苦和折磨。

二、潘多拉魔盒——比喻充满诱惑并会带来不幸的礼物。(比如:网络游戏) 宙斯为了惩罚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更想出了一个恶毒的危害由他创造的全人类的办法。他命令以巧妙著称的火神赫淮斯托斯造了一个美丽的少女,神使赫耳墨斯把能够迷惑人心的语言技能馈赠给这妩媚的姑娘;爱情女神则赋予她无限的魅力。她就是潘多拉,是“被赐予一切的女人”。 宙斯给潘多拉一个盒子,里面是每一位天神送的一件对人类有害的礼物。然后,潘多拉来到人间,捧着那个盒子去找普罗米修斯的弟弟、愚笨的后觉者厄庇墨透斯,将盒子送给他。那个蠢笨的后觉者虽然曾得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园林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中国造园艺术,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的。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又多彩多姿,极具艺术魅力,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 一、中国古典园林基础知识 中国古典园林大都是文人、画家与匠人合作的结晶。园林概念首次出现在明代,计成在其造园巨著《园治》一书中所述:“大凡造园,不分市村城郊,地段以僻静为胜……景物可因借随机……”。其意思是,在一定地段范围内,或对天然山水进行利用改造,或人力兴造山水地貌,结合景载与植载,并安插布局相适宜的建筑,从而构成一个兼具游览、居住、观赏的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有三大要素,即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园路建筑。山是永恒稳定的象征,大园山大,主山多是土山,山石用在重点部位称“山骨”;小园山小,可全用山石堆叠;水是智慧和廉洁的象征,水从山泉流出,通过曲折的溪涧最后汇成大池,成为园林的主体水面。花草树木富有生机,象征着欣欣向荣。花草树木是自然式的,讲究意境,花木种类的选择都要顺应地形、朝向等自然气候条件与植物的生长习惯,同时特别注意保留原有的古树和植被,使之成为全园植物的骨干。园路建筑讲究“曲径通幽”,建筑分散在自然要素之中,与自然的景物交织在一起。园中的主要建筑往往和主山池相对,自然景色最集中的地方往往有点景和观景的建筑。建筑和园路还起着分隔空间和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 (一)按所有者身份分类 1、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

森林生态学复习提纲

森林生态学复习提纲 填空题(10分,共10题) 名词解释(20分,共4题) 简答题(30分,共6题) 论述题(40分,共2题) 一、绪论 1、生态学的定义(黑克尔):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物理环境(温度、可利用水、风速、土壤等);生物环境(其它生物对于有机体施加的任何影响,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合作)。 2、论述生态学的几种定义,并以此说明生态学的发展过程 (1)英国生态学家埃尔顿(Elton ,1927 )把生态学定义为"科学的自然历史" (2)前苏联生态学家克什卡洛夫(1945 )扩展了这个定义,认为生态学研究应该包括生物的形态、生理和行为上的适应性,即达尔文的生存斗争学说中所指的各种适应性。 (3)澳大利亚生态学家安德列沃斯(Andrewartha,1954)认为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的科学。 (4)纳乌莫夫(1955,1963 )认为生态学的定义是:动物生态学研究动物的生活方式与生存条件之间的联系,以及动物生存条件对繁殖、存活、数量以及分布的影响。 (5)加拿大学者克雷布斯(Krebs ,1972)的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决定有机体的分布与多度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6)澳大利亚生态学家安德列沃斯: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的科学。 (7)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0dum,1953 ,1959 ,1971 ,1983 )提出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科学。 (8)中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对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学定义归纳起来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研究重点是自然历史;英国生态学家埃尔顿、克什卡洛夫; 第二类:研究重点是动物种群生态学和植物群落生态学;澳大利亚生态学家安德列沃斯、纳乌莫夫、加拿大学者克雷布斯; 第三类:研究重点是生态系统生态学;奥德姆、马世骏。 自然历史→种群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 3、种群、生态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的定义 种群:种群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同种个体组成的复合体。 生态群落:生物群落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复合体。群落特征包括群落的结构、演替、多样性、稳定性等。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同一地域中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 生物圈: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层和大气圈的下层。 4、生态学按照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划分,生态学应该包括哪几个分支学科。 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在于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中各组成成分之间,尤其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间的相互作用 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 其他组织水平,分子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 概括各分支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

(完整版)现代仪器分析试卷

武汉工程大学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考试课程:现代仪器分析考核类型:考试A卷 考试形式:闭卷出卷教师:徐兰英 考试专业:环境工程考试班级:研究生 一、名词解释(5×4) 1、离子色谱 2、参比电极 3、生色团 4、摩尔吸光系 5、酸差 二、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上。多选 或少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符合吸收定律的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波长位置。 A、向长波移动 B、向短波移动 C、不移动 D、不移动,吸收峰值降低 2、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呈带状光谱,其原因是什么?。 A、分子中价电子运动的离域性质; B、分子中价电子能级的相互作用; C、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伴随着转动能级的跃迁; D、分子电子能级的跃迁伴随着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3、下列因素中,对色谱分离效率最有影响的是。 A、柱温 B、载气的种类 C、柱压 D、固定液膜厚度 4、用NaOH直接滴定法测定H3BO3含量能准确测定的方法是。 A、电位滴定法 B、酸碱中和法 C、电导滴定法 D、库伦分析法 5、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的最根本的作用是。 A、调节pH值 B、稳定离子强度 C、消除干扰离子 D、稳定选择性系数 6、已知在c(HCl)=1mol/L的HCl溶液中:ΦCr2O72-/Cr3+=1.00V, ΦFe3+/Fe2+=0.68V。若以K2CrO7滴定Fe2+ 时,选择下列指示剂中的哪一种最适合。 A、二苯胺(Φ=0.76V); B、二甲基邻二氮菲—Fe3+(Φ=0.97V); C、次甲基蓝(Φ=0.53V); D、中性红(Φ=0.24V); 7、进行电解分析时,要使电解能持续进行,外加电压应。 A、保持不变 B、大于分解电压 C、小于分解电压 D、等于分解电压 A卷【第页共页】

《心理学与生活》课程学习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

《心理学与生活》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下面是推荐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供您参考: 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一直以来我都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但却很少有机会接触与之相关的课程。因此当我看到选修课程中有《心理学与生活》这一门课程时,我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 对于我来说,选择这门课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选择课程的时候我把兴趣放在第一位。记得有一位老师对我说过:“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从事自己所喜欢的职业并从中赚钱。”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不管是选择职业还是课程或者是其他更复杂的选择,我都会把兴趣放在首要位置,因为我相信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从中受益。 其次,我想对自己有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而《心理学与生活》或许能帮助我更加的了解自己,学会让自己浮躁的心态,归于平静,学会如何放松自己,永远保持健康的心理人格。古人云:做人“每日三省吾身”,“人贵有自知之明”,说的是人要不断认识自己。因此,选择这门课程绝对没错。 最后,我相信学习心理学与生活,不仅对于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关注他人,帮助他人也有重要意义。我希望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可以学会观察并理解他人的心理以及情绪上的1 / 4

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 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虽然只有短短几周的时间,说不上深入了解了关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但我确实收获不少。虽然这只是选修课,但我确从未错过蔡老师的每一节课。或许有一部分同学对于大学的大部分课程存在着抗拒甚至厌烦的心理,出于压抑且无聊的课堂氛围。与之相反的,《心理学与生活》带给我的是无尽的兴趣与快乐。 在接触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以前,它总给我一种很玄的感觉,总以为它和算命一样有点不可捉摸,但是通过这半个学期的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同时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心理学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也不乏应用性。心理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 在蔡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心理学的奥妙,感受到幸福和快乐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时的魅力,而不仅仅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感受。有的时候比照个人经历觉得这些理论真的是很有道理的,并非故弄玄虚,也越发感受了心理学的魅力。蔡老师的课堂整个过程基本上都在笑,感觉整个人轻松了不少,不仅缓解了我们在上完专业课后的压抑,还学到了不少东西。 经过对心理学与生活课程的学习之后,我逐渐发现想要了解自己其实并不难,除了要做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2 / 4

古希腊神话的论文文档

中外文学艺术与文学精神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名:杜倩学号:1330090071 关于古希腊神话有什么特点的论述 神话是每个民族早期的百科全书和文化之源,它凝聚着文化命运的种种积淀,也是民族精神的最初记录,世界各民族的初始文化与基本精神都集中体现在各民族形态各异的神话中。 马克思曾说过,神话是“通过人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所以神话是人类对自然与自我以及自然与自我关系的探索。神话都是描写氏族的、部落的、民族的,乃至某一群体生活的真实反映。所以我们应该客观的认识神话,不应该富裕神话太多的幻想色彩,真正的想到神话背后所传达的意境,从侧面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以及当时的文化内涵。这才是神话所要传递的实质内涵。不应该肤浅的认识表面,像小孩子读童话故事一样,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了解古希腊神话特点的原因。 古希腊神话的特点之一便是多神论,从第一代神混沌神—卡俄斯到第二代神的十二提坦神再到第三代的奥林匹斯神,相对于古希伯来他们信奉的唯一真神(耶稣)还有现代大多数的信教的一神论来说,像是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唯一的真主(阿拉)等。另一方面的特点便是他们的神位往往是一出生就被决定了的,神与神之间都有不可磨灭的血缘关系,像是第二代神克洛诺斯的七个孩子中就有四个成为了神。他们对于继承神位在一定程度上比较野蛮,克罗诺斯杀了父亲乌拉诺斯继承了王位,克罗诺斯比他父亲还要专横,为了保住王位,每当孩子出生,他就一口把孩子吞掉。到最小的孩子宙斯出生时,瑞亚设计骗过丈夫,顺利地把他生下来并送给白橡树仙女抚养。宙斯长大后,和母亲一起逼迫让父亲吐出吞下的五个兄妹。最终宙斯也效仿了自己的父亲杀父夺位。在这一点上反映了当时希腊人们对于权力的继承采用这用野蛮的形式。 古希腊神话作为最古老的意识形态反映了古希腊人社会组织和婚姻状态的演变过程。我们也比较容易发现在古希腊神话中,各个神之间的婚姻关系比较混乱,有母子婚——地母该亚和自己的孩子乌拉若斯结婚,兄妹婚——克洛诺斯和瑞亚等。这种婚姻方式在后来有了很大的改变,而且在古希腊神话中,女神的地位很高,像地亩该亚,这表明了以母系氏族为中心的存在。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都知道男人与女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生育能力。当时希腊人民正处于低级的社会发展阶段,知识不足,生产力水平低下,生活极为艰难,在这种条件下,壮大人口便成了第一首要任务,这样才可以壮大家族,抵抗外来的种族的侵犯。所以“母系氏族”就这样顺理成章的诞生了。后来以宙斯为首的奥林匹克大家族则是父系氏族的反映,宙斯的权利高于一切,实际上是父系氏族首领权利日

园林赏析论文

摘要:由于中两方园林艺术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的不同造成了风格的迥异,但它们都是世界园林文化中的精华。本文从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状况、宗教思想和人们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中西方古典园林的各自特点,从整体来看,中、西方园林由于在不同的哲学和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式和风格差别鲜明。本文在比较中西方传统园林的基础上,从各个角度剖析其异同,力图对传统造园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有所帮助。通过实例比较,进而阐明了中西方园林的不同,以便我们对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体系有一个辩证的认识。 关键词:中西方园林;文化;风格;古典园林;宗教;差异 园林的起源来自人类对天国仙境的向往与企盼,而其发展则来源于人天性中所同有的对美的追求与探索。园林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关于美的思辩,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东西方的园林因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文化传统而形成迥异的风格。园林作为文化的体现,中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是东方园林的典型代表,中国园林是一种由文人、画家、造园匠师们创造出来的自然式山水园林,追求自然之趣是我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点。西方古典园林设计起源于布置园圃,同时受到建筑思维的影响,它的整齐、规则、中轴对称、几何布局成为主要的造园手法,植物多表现为“刺绣花坛”之类的趣味图案,道路笔直,以此表现人工美。其中意大利、法国、英国的造园艺术堪称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代表。前者着眼于自然美,追求“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效果;后者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表现人工的创造[1],很难分出中法园林孰高孰低。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讨论它们之间风格的异同。 1.中西方古典园林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形成各自风格 1.1依托自然条件和人为表现下形成的有特色的中国传统园林。 “中国位于北半球,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西边,有喜马拉雅山;东边和南边,有太平洋;只有在北边,没有天然的疆界来抵御历史上有名的入侵。三条大河,从西到东,几乎贯穿了中国大陆:即黄河、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北部有广阔干燥的黄土高原,中部有湖泊、溪流和洪水冲积而成的农田,南部有延伸入亚热带地区的人迹罕至的山脉”[2]。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尽管中国园林有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之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