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防治地下水过度开采的措施

防治地下水过度开采的措施

防治地下水过度开采的措施
防治地下水过度开采的措施

防治地下水过度开采的措施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础资源,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防治地下水过度开采措施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地下水位于地表深层,受污染程度小。正是由于地下水的独特优势,使得人类加速了对地下水开采和利用的步伐。但由于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不合理,使得地下水循环系统遭到破坏,从而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甚至影响着人类的生存。鉴于此,必须充分认清过度开采地下水的危害,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做好地下水的保护工作,从而保证人类的生存环境,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过度开采地下水的危害

1.1造成地表塌陷

地表塌陷是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造成的主要危害之一,由于长时间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水位的下降导致上下岩层之间的压力减轻,岩层受重力挤压而发生变形,从而造成地表下沉,严重破坏地表的稳定性,进而造成地面塌陷。地面塌陷会造成地面建筑物的倒塌,不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相关资料表明,我国有五十多个省市地区的地下水位都在下降,地下水漏斗面积已经达到9万平方千米[1].个别省市地区由于

地下水位被严重开采,地表塌陷事故频发。不仅造成地表建筑物的倒塌,更使城市防洪设施形同虚设,城市给排水系统运行经常发生故障。随着地表下沉塌陷,一些古建筑也在逐渐消失。

1.2造成地下水质污染

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破坏地下水循环系统,致使河流、湖泊干涸,从而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这反过来又会破坏地下水水质,其诱发原因如下:

首先,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造成地表塌陷,地表污水会随着地表径流随着塌陷的断层直接进入地下。例如一些重工业的工业污水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或者湖泊,随着地表塌陷,这些污水就会随着地表进入地下,造成地下水质污染。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更会威胁人畜饮水安全。

其次,随着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地下水位降低,使得地下水净化能力不足。另外,地下水漏斗面积的扩展扩大了地下水接受补给的面积,个别在水源地保护面积以外的污水则可能进入地下水的补给范围,这就加剧了地下水质污染的概率。例如在农田灌溉区,由于地下水净化能力不足,从而造成地下水盐量过大,灌溉后会造成地表盐化,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着地下水质。

1.3造成海水倒灌

地下水的长期过量开采破坏了地下水系统的咸淡水等压线,造成压力变化,致使咸淡水平衡能力下降,造成海水入侵地下,不仅影响当地人畜饮水,更严重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大连市海水倒灌的速度每年以12平方千

米的速度递增发加,致使灌溉区400多口井眼不能使用,严重

影响着当地农业生产。再如,截止目前,烟台市海水倒灌的面积已达40平方千米,农业和工业的而损失高达20亿元人民币[2].随着对地下水的不断开采,我国沿海地区海水倒灌的面积亦在不断扩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

2防治地下水过度开采的措施

2.1建立健全我国水资源保护制度

完善的水资源保护制度是防治地下水过度开采的最基本保障,为此,需要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出台相关的水资源保护制度。禁止掠夺式地开采地下水,禁止以地下水的开采为代价发展经济。各级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水资源保护制度的各项要求,对破坏地下水的个人或者企业做到严惩。工业企业在水资源的利用上应该坚持"防治与利用"并重的原则,在保护地下水的前提下实现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另外,政府要适当加大财力、物力的投入,鼓励企业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资源,提高地下水的利用率,进而从根本上保护地下水资源。

2.2采用回灌技术,恢复地下水位

所谓回灌技术就采用相关措施将其它水源注入地下来补充地下水,回灌技术是防治地表塌陷的主要措施。回灌技术操作简单,不仅能起到补充地下水的目的,还能提高地下水的蓄水能力,提高地下水的净化能力,改善地下水循环系统,从而起到防治地下水过度开采的目的。

在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可以兴建注水工程,并建立回灌井,定期对地下水进行回灌,保证地下水位的平衡。在水资源相对

匮乏的地区,则可以建立引水回灌工程,确保及时补充地下水。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地质条件存在差异,在采用回灌技术时应该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进行选择,确保回灌水源的水质,从而实现防治水资源过度开采。

2.3分区开采地下水,提高再生水利用率

充分评估各个地区地下水的补给能力、净化能力,根据实际评估结果划分地下水开采区。对于长期进行农业灌溉的地区要禁止开采地下水,对于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也要禁止开采地下水。对于地下水补给、蓄水能力较强且用水量不大的地区则可以进行地下水的开采。通过分区开采地下水,可以实现开采和养护并举,在保证地下水系统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对地下水的开发。

再生水是经过处理之后的水,相关研究表明,70%的再生水可

以被再次利用[3].达到一定指标的再生水可以应用到多个领域,如园林绿化、农田灌溉、建筑用水都可以使用再生水。提高再生水的利用率,可以改善地下水循环系统,可以保护地下水的补给能力及蓄水能力,改善地下水的水文条件,从而防治地下水的过度开采。

2.4其他防治措施

另外,农业对地下水的需求量较大,因此为防治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必须提高农业的灌溉技术,使用高效率的灌溉技术及科学的耕作方法,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防止残留的农药化肥随地表径流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质。为保护地下水质,还应该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提高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垃圾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及病菌会随着地表径流渗入地下,为此需要研究垃圾防渗漏技术,防止造成地下水污染。

3总结

尽管地球有丰富的水资源,但是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水资源则是相当少的。在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水资源中,地下水又占有较大比重,但是地下水是非可再生资源,其地下水系统一旦遭到不可修复的破坏,将会影响人类的生存。为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地下水被过度的开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地下水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达到保护地下水系统,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楚学涛,李海峰.谈过度开采地下水的危害与防治[J].西部资源,2014(21):36-38.

[2]崔运爱,焦宝柱.量开采地下水产生的危害及防治对策[J].山东水利,2012(8):39-41.

[3]袁振宙.下水开采的不良后果应对措施[J].城市地理,

2014(25):13-15.

09第九章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3

第九章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 计算地下水允许开采量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核心问题。计算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方法,也称为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方法。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补给量。局域地下水资源评价还与开采的经济技术条件及开采方案有关。有时为了确定含水层系统的调节能力,还需计算储存量。 目前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有几十种,国内大部分学者尝试对众多计算方法进行分类,有些学者依据计算方法的主要理论基础、所需资料及适用条件,进行了如表9.1的分类,以供参考。在实际工作中,可依据计算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已有资料的详细程度、计算结果的精度要求等,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计算,以相互验证及优选。本章着重介绍几种主要的计算方法。

第一节水量均衡法 水量均衡法是全面研究计算区(均衡区)在一定时间段(均衡期)内地下水补给量、储存量和排泄量之间数量转化关系的方法。通过均衡计算,得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水量均衡法是水量计算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该方法还常用于验证其他计算方法计算的准确性。一、基本原理 一个均衡区内的含水层系统,在任一时间段(△t)内的补给量与排泄量之差恒等于含水层系统中水体积的变化量,即

承压水 潜水排补*=????±=-μμ,,S t h F S Q Q (9.1) 式中:Q 补——含水层系统获得的各种补给量之和(m 3/a 或 m 3/ d ); Q 排——含水层系统通过各种途径的排泄量之和(m 3/a 或 m 3/d ); μ,μ*——重力给水度和弹性释水系数; △h ——△t 时段内均衡区平均水位(头)变化值(m ); F ——均衡区含水层的分布面积(m 2)。 由式(1.5)对允许开采量的分析可知,若要保持均衡区内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采,则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 排补充Q Q Q ?+?= 在实际工作中,应分析确定均衡区内的各个均衡项目,计算出均衡区内截取的各种排泄量和合理夺取的开采补给量,二者之和为该均衡区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 补给量(Q 补)和排泄量(Q 排)的组成项目很多,要准确地测得 这些数据往往也很困难。但对某一个具体的地区来说,常常不包含全部均衡项目,有的甚至非常简单。例如,在我国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山前冲洪积扇地区,年降水量很少而蒸发强烈,降水渗入补给量

2020年4x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总结情况汇报综述经验做法

2020年4x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总结情况汇报综述经验做法 截至去年,全市共压减地下水开采量7.34亿立方米,今年实施农村生活水源置换、农业灌溉水源置换、城镇江水切换、河湖连通清理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五大工程,力争实现年压减地下水开采量1.3亿立方米的任务目标。全市332万农村人口全部纳入生活水源置换范围,力争到2021年,全部实现水源置换,群众都能喝上长江水 近日,x市将市区中水导入小西河用于农田灌溉,目前已有10多个村用上了小西河内的水,小西河沿线农业灌溉辐射面积达1万余亩。利用中水灌溉农田,改善了生产条件、降低了灌溉成本,还避免了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涵养了生态。从采水到引水,近年来,x市持续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通过下大力实施“节、引、调、补、蓄、管”六大治理举措,截至去年,压减地下水开采量7.34亿立方米。今年初,该市制订了《x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2020年度实施计划》,提出实施农村生活水源置换、农业灌溉水源置换、城镇江水切换、河湖连通清理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五大工程,力争实现年压减地下水开采量1.3亿立方米的任务目标。 一、实施河湖连通工程,修复水生态环境

河内水波荡漾,岸边草色青青。走在x河x桥段河堤上,满眼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三五成群的人们,或在河边漫步,或在健身锻炼……悠然自得地享受着如画的美景。 初秋时节,x河治理效果初显。经过夏天几次强降雨后,x河的水位不断升高,具备了行船条件。日前,x市重点工作大督查办公室第三组及该市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从xx 北外环桥下乘船出发,一路向北进行督查。此时,经过生态修复后的x河绿水盈盈,犹如一条蜿蜒的玉龙,向远处延伸而去。督查人员来到x县东岔河村附近看到,经过整治,这里通向河道的排污口已经被封堵,河道生态正在逐步恢复。以往农村旱厕、养殖场以及小化工厂偷偷往河里排放污水,河水又红又黑。 x河水质的改善,得益于x市实施的河湖连通工程。x 河x段流经x市4个县(区),境内河道总长135.7公里。以前,由于部分河段污染、淤积严重,缺乏必要的连通,造成河道干枯,影响了外引水调配以及雨洪资源利用。今年以来,该市把x河清理整治作为水污染防治的重要举措,将其中105.7公里列入今年清理整治范围,筹集资金1.6亿元,加快实施清理整治工作。启动全线清淤工程、对沿岸违建和垃圾进行清除、清理整治河道……经过治理,x河多年来积累的淤泥被彻底清理,沿河两岸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x河河道治理是该市河湖连通工程的一部分。按照全域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知识分享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1.1.前言 地下水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如今,随着我国人口的迅猛增加和经济的法则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全国水资源量27940亿,其中地下水水资源量为8840亿,占总水资源量的1/3。在我国当前的用水结构中,地下水雄踞一端,占据了全国总供水量的20%,饮用水供水量的70%,农田灌溉水量的40%,工业用水量的38%,并且这种用水结构短期内不会改变。 然而,我国地下水体的保护.安全情况并不乐观,污染比较严重,并且呈现日益增加的趋势。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我国地下水污染概况,熟悉其污染途径和污染成因,从长远利益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让我过的水体结构更加科学,地下水更加安全,能够长远的造福人类。 1.2.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 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大幅度增长。近30年来,我国地下水的开采量以每年25亿的速度递增,全国有400个城市开采地下水。有些城市基本上是依靠地下水来满足对水资源的需求。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地下水水情通报(2005年度)》,2005年在具备系统统计数据的171个地下水漏斗中,漏斗面积扩大的就有65个,占到了统计数的38%,面积扩大了6736,仅河北沧州第Ⅲ承压含水层漏斗面积就扩大了2089,最大水位埋深达到10m。由此导致了湿地消失、植被死亡和土地沙漠化等严重的生态灾难,以及地面沉降、岩溶塌陷、海水入侵等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 目前,我国地下水污染呈现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城市到农村的扩展趋势,污染程度日益严重。全国195个城市监测结果表明,97%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40%的城市地下水污染趋势加重;北方17个省会城市中16个污染趋势加重,南方14个省会城市中3个污染趋势加重。在一些地区,地下水污染已经造成了严重危害,危及到供水安全。例如,辽宁省海城市污水排放造成大面积地下水污染,附近一个村因长期饮用受污染的地下水,多数人患上当地未曾有过的特殊病症,造成160人因饮用受污染的地下水而亡;淮河安徽段近5000范围内,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浅层地下水面积仅占11%;由于地水的严重污染,淄博日供水量51万立方m的大型水源地面临报废,国家大型重点工程——齐鲁石化公司水源告急;在首都北京,浅层地下水中也普遍检测出了具有巨大潜在危害的DDT、六六六等有机农药残留和尚没有列入我国饮用水标准的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有机物。 地下水超采与污染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水污染造成的水质性缺水,进一步加剧了对地下水的超采,使地下水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水位的下降又改变了原有的地下水动力条件,引起地面污水向地下水的倒灌,浅层污水不断向深层流动,地下水水污染向更深层发展,地下水污染的程度不断加重。日益严峻的地下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自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1.3.地下水污染的途径 地下水污染途径指污染物从污染地进入地下水中所经过的路径。除了少部分气体,液体污染物,可以直接通过岩石空隙进入地下水外,大部分污染物会随补给地下水的水源一道进

地下水过度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地下水过度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地下水过度开采引起的环境问题 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 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使地表农田灌溉所需水量大幅提高,进而地下水质发生变化。区域地下水位下降还使平原或盆地的湿地萎缩,消失。地表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据统计,全国已形成趋于地下降落漏斗100多个,漏斗区总面积15万平方千米。 地面下沉,坍塌 地面沉降容易引起地裂缝,对地下的各种管道造成威胁,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形成危害。全国有近70个城市因不合理开采地下水诱发地面下沉,沉降范围6.4万平方千米,沉降中心最大沉降量超过两米的有上海,天津,太原,西安,苏州等城市。地面塌陷是超量开采岩溶地下水造成的,全国共发生岩溶坍塌3000多处,坍塌面积300多平方千米。 海水入侵 一般情况下,陆地淡含水层的水位比海水水位高,但经过长期抽取地下水,会使地下水位低于海水水位,导致海水通过透水层渗入陆地淡水层,从而破坏地下水资源。沿海地区的大连,秦皇岛,烟台等地都发生了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水质恶化,全国海水入侵面积近1000平方千米。 防止地下水过度开采的措施 完善政策和法规 行政管理方面,建立统一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机构,实行规划开发,统一合理调度,如在市区内逐步停止自行采井,统一调度使用城市供水;培养一批地下水资源监测、科研队伍,加强对事故处理的能力,同时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建立完备的应急预案、水质监测、预警监控体系和严格的监管制度。在资金支持上,完善投入补偿机制。要加大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投入,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多方筹集资金,用于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法制管理方面,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方针、政策及法规,制定符合地方实际情况的地下水管理条例,加强地下水资源环境保护与节约用水的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加强水循环利用等方法,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充分利用雨水灌溉,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增设人工增雨作业点,灌溉季节增加有效降雨,工业生产和民用中尽量多的利用中水,据有关资料统计,城市供水的80%转化为污水,经收集处理后,其中70%的再生水可以再次循环使用。合理利用中水、雨水,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以恢复和养蓄地下水,改善水文地质环

我国地下水资源及开发情况介绍

我国地下水资源及开发情况介绍 水资源与能源、人口、生态环境等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我国,水资源已成为城市建设规划、工农业生产布局及国土整治规划的制约条件之一。建国以来,国家有关部门一直重视我国地下水的数量和质量,以期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有利的数据保证。 一、我国地下水资源及开发情况 地下水资源在我国水资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其分布广、水质好、不易被污染、调蓄能力强、供水保证程度高,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开发利用。尤其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许多地区和城市,地下水成为重要的甚至唯一的水源。据计算我国可更新地下淡水资源总量为8700亿方,占我国水资源总量的31%,其中地下淡水开采资源为2900亿方。微咸水开采资源130′108m3/a(见表1)。平原区(含盆地)地下水储存量约23万亿立方米,10米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储存量相当于840毫米,水层厚度,略大于全国平均降水量648毫米,这个比例与世界地下水储存量的平均值相近似。 目前,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主要是以孔隙水、岩溶水、裂隙水三类为主,其中以孔隙水的分布最广,资源量最大,开发利用的最多,岩溶水在分布,数量开发均居其次,而裂隙水则最小。在以往调查的1243个水源地中,孔隙水类型的有846个占68%,岩溶水类型的有315处,占25%,而裂隙水类型的只有82处,仅占7%。 从目前的供水情况看,全国地下水的利用量占全国水资源利用总量的16%,其中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是华北地区,其地下水供水量占全区总用水量的52%。预计在21世纪,我国淡水资源供水需矛盾突出的地区仍是华北、西北、辽中南地区及部分沿海城市。 受我国水资源及人口分布、经济发达程度、开采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相对于区域我国城市特别是北方城市地下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目前全国有近400个城市开采地下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300多个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缺水,每年水资源缺口大约为1000万方,据不完全统计其中以地下水水源地做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城市超过60个,如: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沈阳、济南、海口、西安、西宁、银川、乌鲁木齐、拉萨等;以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供水的城市有:北京、天津、大连、哈尔滨、南京、杭州、南昌、青岛、郑州、武汉、广州、成都、贵阳、昆明、兰州、长春、上海等。

防治地下水过度开采的措施

防治地下水过度开采的措施 :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础资源,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防治地下水过度开采措施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地下水位于地表深层,受污染程度小。正是由于地下水的独特优势,使得人类加速了对地下水开采和利用的步伐。但由于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不合理,使得地下水循环系统遭到破坏,从而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甚至影响着人类的生存。鉴于此,必须充分认清过度开采地下水的危害,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做好地下水的保护工作,从而保证人类的生存环境,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过度开采地下水的危害 1.1造成地表塌陷 地表塌陷是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造成的主要危害之一,由于长时间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水位的下降导致上下岩层之间的压力减轻,岩层受重力挤压而发生变形,从而造成地表下沉,严重破坏地表的稳定性,进而造成地面塌陷。地面塌陷会造成地面建筑物的倒塌,不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相关资料表明,我国有五十多个省市地区的地下水位都在下降,地下水漏斗面积已经达到9万平方千米[1].个别省市地区由于

地下水位被严重开采,地表塌陷事故频发。不仅造成地表建筑物的倒塌,更使城市防洪设施形同虚设,城市给排水系统运行经常发生故障。随着地表下沉塌陷,一些古建筑也在逐渐消失。 1.2造成地下水质污染 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破坏地下水循环系统,致使河流、湖泊干涸,从而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这反过来又会破坏地下水水质,其诱发原因如下: 首先,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造成地表塌陷,地表污水会随着地表径流随着塌陷的断层直接进入地下。例如一些重工业的工业污水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或者湖泊,随着地表塌陷,这些污水就会随着地表进入地下,造成地下水质污染。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更会威胁人畜饮水安全。 其次,随着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地下水位降低,使得地下水净化能力不足。另外,地下水漏斗面积的扩展扩大了地下水接受补给的面积,个别在水源地保护面积以外的污水则可能进入地下水的补给范围,这就加剧了地下水质污染的概率。例如在农田灌溉区,由于地下水净化能力不足,从而造成地下水盐量过大,灌溉后会造成地表盐化,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着地下水质。 1.3造成海水倒灌 地下水的长期过量开采破坏了地下水系统的咸淡水等压线,造成压力变化,致使咸淡水平衡能力下降,造成海水入侵地下,不仅影响当地人畜饮水,更严重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大连市海水倒灌的速度每年以12平方千 米的速度递增发加,致使灌溉区400多口井眼不能使用,严重

地下水资源评价

地下水资源评价 地下水水量评价:是对地下水源地或某一地区、某个含水层的补给量、储存量,允许开采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对所用计算方法的适宜性、水文地质参数的可靠性、资源计算结果精度、开采资源保证程度所做出的全面评价。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就是要回答一个地区或流域有多少水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的地区分布、时间变化、质量标准、可靠程度)。同时还要研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多少水量(各种用水的现状,近期和远景预测),以及供需平衡存在的问题。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 用于确定地下水资源数量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一下4种评价方法:开采—试验法、补给疏干法、水文分析法、开采强度法。 1、开采—试验法 在地下水的非补给期(或枯水期)按接近取水工程设计的开采条件进行较长时间的抽水试验,然后根据抽水量、水位降深动态或开采条件下的水量均衡方程求解出水源地枯季补给量,并以此量作为水源地的允许开采量。 1、1适用条件 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如果一时很难查清补给条件而又急需做出评价是,则可打勘探开采孔,并按开采条件(开采降深和开采量)进行抽水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可以直接评价开采量,这种评价方法,对潜水或承压水,对新水源地或旧水源地扩建都能适用。对于含水性不均匀的岩溶地区最为常用。主要适用于中小型水源地。该方法的缺点是不能做区域性的水资源评价。 1、2计算方法 完全按开采条件抽水,最好从旱季开始,延续一至数月,从抽水到恢复水位进行全面贯彻,结果可能出现两种情形: (1)稳定状态:在长期抽水过程中,如果水位达到设计降深并趋于稳定状态,抽水量大于或等于需水量;抽停后,水位又能较快恢复到原始水位。则说明抽水量小于开采条件下的补给量,按需水量开采是有补给保证的,这时,实际的抽水量就是要求的开采量。 (2)非稳定状态:如果水位达到设计降深并不稳定,继续下降;停抽后,虽然水位有所恢复,但始终达不到原始水位,测说明抽水量已经超过开采条件下的补给量,按需水量开采是没有保证的,这时,可按下列方法评价开采量:

地下水过度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地下水过度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地下水过度开采引起的环境问题 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 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使地表农田灌溉所需水量大幅提高,进而地下水质发生变化。区域地下水位下降还使平原或盆地的湿地萎缩,消失。地表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据统计,全国已形成趋于地下降落漏斗100多个,漏斗区总面积15万平方千米。 地面下沉,坍塌 地面沉降容易引起地裂缝,对地下的各种管道造成威胁,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形成危害。全国有近70个城市因不合理开采地下水诱发地面下沉,沉降范围万平方千米,沉降中心最大沉降量超过两米的有上海,天津,太原,西安,苏州等城市。地面塌陷是超量开采岩溶地下水造成的,全国共发生岩溶坍塌3000多处,坍塌面积300多平方千米。 海水入侵 一般情况下,陆地淡含水层的水位比海水水位高,但经过长期抽取地下水,会使地下水位低于海水水位,导致海水通过透水层渗入陆地淡水层,从而破坏地下水资源。沿海地区的大连,秦皇岛,烟台等地都发生了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水质恶化,全国海水入侵面积近1000平方千米。 防止地下水过度开采的措施 完善政策和法规 行政管理方面,建立统一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机构,实行规划开发,统一合理调度,如在市区内逐步停止自行采井,统一调度使用城市供水;培养一批地下水资源监测、科研队伍,加强对事故处理的能力,同时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建立完备的应急预案、水质监测、预警监控体系和严格的监管制度。在资金支持上,完善投入补偿机制。要加大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投入,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多方筹集资金,用于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法制管理方面,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方针、政策及法规,制定符合地方实际情况的地下水管理条例,加强地下水资源环境保护与节约用水的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加强水循环利用等方法,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 充分利用雨水灌溉,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增设人工增雨作业点,灌溉季节增加有效降雨,工业生产和民用中尽量多的利用中水,据有关资料统计,城市供水的80%转化为污水,经收集处理后,其中70%的再生水可以再次循环使用。合理利用中水、雨水,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以恢复和养蓄地下水,改善水文地质环境。?

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肖晓宇贵州森堡生态实业有限公司550081 摘要:水资源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资源,对人类的生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很多工业的兴起对水资源造成了不少的浪费和污染,特别是对地下水的污染尤其值得关注,再加上地下水的自净能力有限,严重破坏了地下水资源的使用,导致多个地区发生干旱、缺水。所以,笔者在研究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的基础上,联系先进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对地下水污染和防治进行论述。 关键词:地下水;概念;特点;污染途径;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1.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城市垃圾及农药化肥等被生产出来。而地下水是全国近1/3人口饮用的主要水资源,是城市和工农业的主要用水资源。由于一些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以及很多企业没有认真做好排污项目,还有一些市民对于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意识不够等,使得我国的地下水资源在逐渐受到污染,这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很大的挑战,对公民的正常生活和饮水安全也是很大的威胁。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加大对地下水资源的关注程度,采用有效的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防治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通过了解地下水污染定义及特点,分析污染途径,从而提出污染防治措施,望能给相关者提供一些帮助。 一、地下水污染的定义及特点 1地下水污染的定义 所谓的地下水污染是指,基于地下水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后,超过背景值的基础上,地下水的可利用范围与原来的水质可利用范围相比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可见,地下水的污染跟人类的活动有很大的关系,在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之后,地下水资源的水质比之前有所改变,而且是向着负面方向的改变。 2地下水污染的特点 区别于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有着自身特殊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隐蔽性。与地表水污染不同,地下水污染有着很好的隐蔽性,很难被人们发现。通常情况下,地表水被污染之后都可以通过一些水的气味或者颜色有所发现,或者是通过观察水生物的状况来判断,但是地下水污染就不同,很难发现其是否受到污染,以及受污染的程度。这种隐蔽性很容易使得人们误饮到受污染的地下水。(2)难以逆转性。由于地下水的流速较慢,自净能力有限,当发现水质被污染时已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事,这就大大增加了治理地下水污染的难度,所以,更加应该注意防止地下水的污染,只有减少了污染的情况,才能减少后期的治理工作。这不仅是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策略,也是节约我国发展成本的有效渠道,更是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二、地下水污染途径 1间歇入渗型。通过大气降水或灌溉水的冲刷,固体废物、表层土壤或地层中的有害或有毒组分从污染源通过包气带渗入含水层,这一过程是周期性的。这种方式一般都是呈非饱和状态的淋雨状渗流形式,或呈短时间的饱水状态连续浚流形式。此种污染途径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其污染对象主要是潜水。 2连续入渗型。存在于污水或污水溶液中的污染物随之不间断的渗入地下含水层。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诸如污水池、污水快速渗滤场及污水管道等的污水

关于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地下水与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1)源头上控制对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 企业应从设计、管理中防止和减少污染物料的跑,冒,滴,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措施包括工艺、管道、设备、土建、给排水、总图布置等防止污染物泄露的措施。在处理或贮存化学品的所有区域设置防渗漏的地基并设置围堰,以确保任何物质的冒溢均能被回收,从而防止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污染。 设计强酸或强碱操作的区域的地基、地面、围墙、排水沟均通过耐酸碱混凝土或耐酸碱胶泥或花岗岩处理;其他操作区域的地基、地面均铺设防渗漏地基。严格按照化工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设计施工。设计化学物质的输送管线均设置在地面上,不设地下贮罐。地下集水池经过酸性防腐和防渗漏处理。 企业危险废物临时堆场设置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固废临时堆场应采取防雨淋、防扬散、防渗漏、防流失等措施,以免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企业与污水集中处理厂的危险废物仓库应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并与产业园监控中心及地方环保主管部门联网。 (2)地下水污染监控 建立企业地下水环境监控体系,包括建立地下水监控制度和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监测计划、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要求企业在运行期严格管理,加强巡检,及时发现污染物泄漏;一旦出现泄漏及时处理,检查检修设备,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 (3)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置 建立企业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当发生异常情况时,按照装置制定的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内尽快上报主管领导,启动周围

社会预案,密切关注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组织装专业队伍负责查找环境事故发生地点,分析事故原因,尽量将紧急时间局部化,如可能应予以消除。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监测,处理,对事故后果进行评估,采取紧急措施制止事故的扩散,扩大,并制定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措施。 事件诱因:因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废气中的污染物质、废水中污染物质、固体废物中的污染物或其渗透液)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事件类型: 1、大气污染物通过干、湿沉降过程污染水体和土壤; 2、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3、固体废物堆积、掩埋等处理污染水体和土壤; 4、企业使用的原辅材料发生泄漏处理不当污染水体和土壤。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土壤中重金属或类金属污染对居民的危害通过农作物和水进入人体;(痛痛病) 2、农药污染的危害: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首先使土壤受到污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可引起急、慢性中毒极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 3、生物性污染:是当前土壤污染的重要危害,影响面广,可引起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可引起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病、破伤风及肉毒中毒等。 对环境的影响: 地下水与土壤污染是具有隐蔽性和潜伏性、不可逆性和长期性两大特点。地下水与土壤污染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危害也是持续的、具有积累性的;使地下水与土壤质量下降,造成污染,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大气环境质量和危害人体健康。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分析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分析 摘要:长期以来,地下水在山西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尤为关键。山西是我国能源化学工业的重要基地,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对水资源的需 求逐年上升。山西属于半干旱地理区域,地下水是本省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与其产业发展密切关联,为使山西的“绿水青山”永驻,就要下大气力治理地下水过度开采及其生态恶化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山西地下水的环境现况,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保障措施。 关键词:地下水开发;生态环境恶化;水污染;断流 随着山西经济的高速成长,多年不科学的开采使用地下水已引发重度生态恶化的问题,亟待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当前,国家正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水资源生态系统的绿色永续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协同努力。 1山西地下水开发的环境现状 山西地跨我国中部干旱半干旱区域,水资源相对匮乏。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山西已成为国家首屈一指的能源重化学工业生产基地,然而,水资源的构成也出现了巨变,表现在地表水源的综合利用率每况愈下,供水量连年滑落,地下水资源的开采更为广泛。山西自古就在地下水开采方面较为

领先,远在一千五百年前就以凿井取水滋润农田,如今随着工农业的成长与规模扩大,地下水的超采现象十分严重,地下水资源已成为山西社会运行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供水来源,并与本省各项事业的发展密切关联。 2山西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 2.1地面沉降 地下水的锐减使土壤含水层丧失了水分的涵养,粘(砂)性土出现塌陷。地下水流还对土体构成了一定的侵蚀,土体萎缩导致地面沉降,当沉降呈现不均匀特征时,地表就会裂缝。以开采地下水作为生产生活用水的地方,地面裂缝及塌陷就会频繁出现。 2.2加剧了地下水污染,使水环境日趋恶化 由于对地下水不科学的利用,导致地下水水体系统受到污染。例如,城市工厂生产及城市居民生活所排放的废水未经任何绿色工艺处置便流到水道,甚至直接渗透到地下,导致不少区域的浅层地下水受到损害。地下水的开采一度呈现无序化状态,污染已迅速蔓延至本省多个城市,给水资源的质量蒙上一层阴霾。 2.3岩溶泉流量减少,面临断流 岩溶泉水是山西的供水来源之一,然而,因生态环境的日益脆弱,加之开采规模的扩大和开采方式的落后,岩溶泉流量也在连年下降。近些年来,山西气候偏干旱,降雨量比

地下水开采整治方案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地下水开采整治方案

地下水开采整治方案 近年来,我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各有关取用水单位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地下水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区地下水资源管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许多领域违法开采地下水现象比较严重,造成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城区形成了一定范围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很容易引发地面沉降等地质环境灾害。为切实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区政府决定在全区开展地下水开采专项整治活动,现提出如下整治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执行《水法》、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深入开展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法取用地下水行为,规范地下水取水许可管理秩序,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地下水保护意识,促进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整治范围 城市建成区、区经济开发区。 三、整治对象 整治对象为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开采地下水的用水户,重点查处以下三类: 1、整治范围内违法取用深层地下水的; 2、整治范围内违法开采浅层地下水用于浴室、饭店、洗车、菜场 第 2 页共 6 页

等经营性活动的; 3、整治范围内建筑物密集地区开采浅层地下水用于水温空调的。 四、整治时间安排 ㈠广泛宣传,组织排查摸底(7月15日-8月31日)。区政府组织新闻单位及相关部门,通过报刊、电视、广播、张贴公告、散发宣传单等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地下水整治的目的和意义。一方面通过公告,动员上述整治对象在规定期限内到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主动进行申报登记;另一方面组织水利、建设、城管、公安等有关部门,深入本辖区、经济开发区饭店、浴室、洗车点以及农贸市场,实地排查用水情况,摸清整治范围内所有的违法用水户的取水情况。调查摸底情况于9月5日前完成,形成阶段小结,书面上报市地下水开采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㈡全面梳理,分类实施整治(9月1日-10月31日)。区地下水开采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申报和排查的基础上,对违法取用地下水的用户进行全面梳理,研究地下水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区分不同的用水情况,制定对策,依法处理,不断提高地下水管理水平。相关情况于11月1日前形成阶段小结上报市地下水开采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违法取用深层地下水的用水户,不具备地表水、自来水等替代水源或地下水超采区内因特殊行业生产确需取用深层地下 水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补办取水许可手续,并实施法定幅度内较高限额罚款的行政处罚;有替代水源的,责令限期实施改水工程,封 第 3 页共 6 页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3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计算地下水允许开采量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核心问题。计算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方法,也称为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方法。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补给量。局域地下水资源评价还与开采的经济技术条件及开采方案有关。有时为了确定含水层系统的调节能力,还需计算储存量。 目前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有几十种,国内大部分学者尝试对众多计算方法进行分类,有些学者依据计算方法的主要理论基础、所需资料及适用条件,进行了如表9.1的分类,以供参考。在实际工作中,可依据计算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已有资料的详细程度、计算结果的精度要求等,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计算,以相互验证及优选。本章着重介绍几种主要的计算方法。

第一节水量均衡法 水量均衡法是全面研究计算区(均衡区)在一定时间段(均衡期)内地下水补给量、储存量和排泄量之间数量转化关系的方法。通过均衡计算,得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水量均衡法是水量计算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该方法还常用于验证其他计算方法计算的准确性。一、基本原理 一个均衡区内的含水层系统,在任一时间段(△t)内的补给量与排泄量之差恒等于含水层系统中水体积的变化量,即

承压水 潜水排补*=????±=-μμ,,S t h F S Q Q (9.1) 式中:Q 补——含水层系统获得的各种补给量之和(m 3/a 或 m 3/ d ); Q 排——含水层系统通过各种途径的排泄量之和(m 3/a 或 m 3/d ); μ,μ*——重力给水度和弹性释水系数; △h ——△t 时段内均衡区平均水位(头)变化值(m ); F ——均衡区含水层的分布面积(m 2)。 由式(1.5)对允许开采量的分析可知,若要保持均衡区内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采,则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 排补充Q Q Q ?+?= 在实际工作中,应分析确定均衡区内的各个均衡项目,计算出均衡区内截取的各种排泄量和合理夺取的开采补给量,二者之和为该均衡区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 补给量(Q 补)和排泄量(Q 排)的组成项目很多,要准确地测得 这些数据往往也很困难。但对某一个具体的地区来说,常常不包含全部均衡项目,有的甚至非常简单。例如,在我国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山前冲洪积扇地区,年降水量很少而蒸发强烈,降水渗入补给量

浅谈地下水污染的调查方法及防治的几点措施

-16 - 一、地下水的污染源 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源是城市垃圾填埋场、加油站以及一些工农业废水、被污染的地表水。一些地区癌症高发,与包围城市的大量垃圾填埋场的渗漏和储油罐管的渗漏有关。 二、地下水污染的调查方法 浅谈地下水污染的 调查方法及防治的几点措施 程生平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地下水污染调查,是环境水文地质 工作的一个中心内容。调查的主要目的 是:以保护地下水供水水源为前提,查明 地下水的污染状况,有害物质污染类别, 污染过程和污染规律,确定地下水的污 染源,判断地下水污染发展的趋势;为控制和消除污染,保护水源提出治理规划 和防治措施。 1、水文地质调查 根据以往所做的工作及本次工作 目的,对于本区地质、地貌及第四纪地 质仅作一般性的调查和了解。水文地质 调查工作侧重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1)查明区内地下水补给、径流、排 泄条件。包括地下水埋深,地下水补给 来源,排泄出路及水动力条件; 2)进一步查明调查区内的含水层 条件及包气带岩性特征。包括含水层岩 性、结构、富水性、导水性,包气带岩性、厚度、包气带中粘性土层厚度等;3)查明调查区内地下水、地表水开采利用情况及历史背景;4)查明地下水污染状况,判断污染来源及危害程度。2、污染现状调查仅靠我们本身是无法取得比较系统的污染现状资料的,必须在地方有关部门通力合作下才有可能取得。根据这一点,主要依靠地方卫生部门及卫生防疫部门配合,从而保证了污染现状资料,主要是工业“三废”资料的取得。1)生活及农业污染调查内容:生活及农业污染需要调查的内容很多,限于条件,侧重调查了生活污水排放、生活垃圾排放、厕所结构等,农业污染的调查主人依靠农科部门所掌握的资料,对农药施用情况进行一般性调查。2)工业“三废”调查内容:工业“三废”调查指工业废水、废气、废渣 的调查,着重调查工业废水来源、排放量、废水中的有害成份等;废气的排放量、排放物质;废渣的排放量、排放来源、堆入地点和堆放时间等。3)地表水污染调查内容:地表水本区主要指泉沟河,主要调查沿泉沟企业分布情况,企业对泉沟污水排放情况,包括排放量,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排放方式(集中、连续、间断)。泉沟本身的地质、地貌特征,泉水去向等。三、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1.地下水的污染预防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地下水一旦遭受污染,它的治理和恢复是非常 困难的,治理费用巨大,所需的时间很长。这是因为污染物不仅会污染地 下水体,还会被含水介质(砂、黏土)吸附。如美国的超级基金(Super Fund) 项目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环境污染修复计划,在20世纪的最后近20年里,美国在土壤和含水层污染治理方面的费用达到7500亿美元,仅清理油渗漏造成的土壤和2004年,一位日本专家估计,全日本污染重点场地达40万处之多,如果全部进行处理,需要10 兆日元以上,从经济角度考虑,这样做 DOI :10.3969/j.issn.1001-8972.2010.22.001

地下水过量开采

地下水过量开采对环境影响及防治 摘要:由于连年超采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易造成地面沉降。超采范围之内的岩土层地下水释放,土层被压密,厚度降低,引起其上部岩土体沉降,上覆土层因自重和疏水向下移动、弯曲变形,一直发展到地表,引起地面变形,使建筑物倾斜、墙体开裂,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所谓地下水的过量开采是指地下水的实际开采量超过了允许开采量。地下水开发利用不当,不仅会造成土壤盐渍化、植被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而且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因而引发严重环境质量问题。因此,允许开采量的准确确定是非常重要的,采取一定的措施合理开采地下水,及时防治,有效预防地下水过量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质量问题措施

1地下水开采过量的危害 地下水是我国城市,尤其是北方城市的重要供水水源。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地下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由于城市的工业过于集中市区,加之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已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地质总是如地下水水位的持续下降、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海(咸)水入侵、地下水污染等,这些环境地质问题已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发展,甚至威胁着城市的存亡。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我国地下水资源占到水资源总量的1/3,可利用的潜力较大,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地下水资源开发与利用,但从管理水平上讲,与国外先进水平仍然相差甚远。 一半地区浅层地下水被污染目前,地下淡水天然补给资源约为每年8840亿立方米,地下淡水可开采资源为每年3530亿立方米,在中国城市用水量中,地下水比重超过30%的有400多座城市,其中一些北方城市中甚至80%的用水量来自于地下水。对地下水的旺盛需求导致一些地方出现地下水滥开采、超量开采等不合理行为,诱发了一系列地质灾害现象,给国家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重大损失。 1.1地下水超采造成地面沉降 由于连年超采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易造成地面沉降。超采范围之内的岩土层地下水释放,土层被压密,厚度降低,引起其上部岩土体沉降,上覆土层因自重和疏水向下移动、弯曲变形,一直发展到地表,引起地面变形,使建筑物倾斜、墙体开裂,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与岩土工程中的降水开挖相比,超采地下水造成的地面沉降影响范围非常大,据资料显示,美国长滩市1961年累计沉降量达9 m,休斯顿市1978年的沉降影响范围达到12 000 km2。需要说明的是地面沉降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超采地下水并非引起地面沉降的唯一原因,但是这种因抽取地下水而形成的地面沉降,是地面沉降现象中发育最普遍、危害性最严重的

中国地下水资源--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

中国地下水资源--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上篇] 2010-03-26 | 作者:| 来源: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大中小】【打印】 【关闭】 水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重要的自然环境要素,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条件,是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的核心。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战略问题是一个关系人类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水资源的极端重要性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水资源问题非常重视,要求全党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水资源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水资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我国的水资源大为短缺,我们过去的认识很不够,必须引起全党十分重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我国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地表水资源相对缺乏的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地认识和掌握我国地下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是实施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初,原地质矿产部组织开展了第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于1984年底提出了评价成果:即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每年为8717亿立方米,可开采资源量每年为2940亿立方米。自第一次评价工作距今近20年来,由于受气候变化、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及地下水开采量急剧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区域水循环条件已发生了改变,导致地下水资源无论在数量、质量和区域分布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次评价成果已不能反映当前地下水资源的实际状况。为此,国土资源部在2000年至2002年期间,组织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对全国地下水资源进行了重新计算和评价,提出了评价成果。 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是由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统一组织,中国

雾霾与过度开采地下水的关联性探讨

雾霾可能与过度开采地下水有关 雾霾与水循环关系初探 内容提要 今年以来,我国华北等地大范围持续雾霾频发,其直接原因当为污染物过量排放。但看年度同比,各地单位时间内排污总量并未剧增,同时,今年气候亦不比往年明显反常,所以雾霾灾难之复杂成因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作者认为,我们应该特别注意水循环系统的失衡问题。几十年来,水资源用量越来越大,缺口与时俱增,许多地区长期大量开采地下水,其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综合作用,严重干扰甚至阻断了本地水循环机制。大范围持续雾霾灾害“突然”接踵而至,说明人为因素的扰动破坏已经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某种临界点。这应是雾霾重重的深层原因。 本文着眼于水循环整体,多角度分析论述水气演化运动。本文提出“自循环”的重要概念,并强调自循环在水气循环和降解污染中的主导作用及重要性,使我们对水循环和生态系统内在规律的认识更为深入。 雾霾灾害既是危机,也是机遇。治理雾霾当遵从自然规律,以期恢复相对正常的自循环体系和生态系统。自循环是核心,恢复是关键词。根本还在改变观念,转变经济模 今年以来,我国华北等地大范围持续雾霾频发,其直接原因当为污染物过量排放。但看年度同比,各地单位时间内排污总量并未剧增,同时,今年气候亦不比往年明显反常,而雾霾日数却突然骤增数倍,严重程度前所未有,所以雾霾灾难之复杂成因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按照通常的解释,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而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雾和霾的区别主要在水分含量: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称雾,水分含量低于80%称霾,在80%~90%之间的,为雾和霾的混合物。 我们遭遇的霾主要是人类排放的污染物,雾则是霾聚集的气象条件。治理雾霾,一方面要控制污染物排放,同时还需要重新认识雾,也就是从水循环之整体系统看一下今年以来雾霾突然加重的深层原因。 我们先来看两个汉字:雾和霿(音盟)。成书于两千余年前的《尔雅》和《说文解字》对这两个字的解说为: 地气发,天不应,曰霧(雾)。 天气下,地不应,曰霿。 这样来看,同样是雾,却分为两种状态:雾与霿。应该说,古人的分类和解释更科学也更精准。雾和霿,也可以简单地称为晴天之雾与阴天之雾:雾,地气发,天不应,近地雾气弥漫而天上无雨云,所以大雾必天晴;而霿则是阴天之雾,天气下,地不应,云气一直压到地面,却未形成降雨。雾一般过程较短,而霿则历时较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