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第一章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2021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第一章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2021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第一章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2021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第一章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2021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第1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ZHI SHI SHU LI ZI CE GONG GU

知识梳理·自测巩固

知识点1参考系和质点

1.参考系

(1)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参考的另外的物体。

(2)参考系的选取

①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为了观测方便和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②参考系既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

③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2.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质点。

(2)质点是为了使研究问题简化而引入的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物体简化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

思考:如图所示

(填“可”或“不可”)

知识点2位移、速度

1.位移和路程

类别位移路程

定义位移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动,它是质点

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路程是质点轨迹的长度

区别(1)位移是矢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2)路程是标量,没有方向

联系(1)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2)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

2.速度和速率

(1)平均速度 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用v 表示,即 v =x t

。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是矢量,方向沿轨迹上该点的切线方向且指向前进的一侧。

(3)速率

①定义:物体瞬时速度的大小。

②标、矢性:速率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知识点3 加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式a =Δv Δt

。 3.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

4.标、矢性:加速度是矢量。

思考:大街上车辆如梭,有加速的,有减速的,有来有往。

(1)汽车做加速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有什么特点?减速时呢?

(2)汽车的加速度大(或小),对汽车的速度变化有什么影响?

[答案] (1)加速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减速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2)加速度大(或小),说明汽车速度变化得快(或慢)。

思维诊断:

(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 )

(2)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 )

(3)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 )

(4)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在该时刻或该位置的运动方向。(√)

(5)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不可能为零。(×)

(6)甲的加速度a甲=2 m/s2,乙的加速度a乙=-3 m/s2,a甲>a乙。(×)

(7)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就增大。(×)

自测巩固

ZI CE GONG GU

1.(2020·江西南昌联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B.凡是小的物体,皆可以看作质点

C.诗句“飞花两岸照船红”中的“花”是参考系

D.地面上的人看水平飞行的飞机投弹,炸弹的运动是直线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质点与参考系,质点是实际物体的一种高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故A正确;并不是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被看作质点,也不是很大的物体就一定不能被看作质点,关键是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而言是否可以忽略,故B 错误;诗句“飞花两岸照船红”中指出“花”是移动的,可知该诗句是以“船”为参考系,故C错误;水平飞行的飞机上落下的炸弹,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地面上的人看到炸弹的运动是平抛运动,故D错误。

2.(2020·天津三校联考)(多选)关于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A.质点的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B.路程就是质点运动时实际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C.任何质点只要做直线运动,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相等

D.位移大小和路程不可能相等

[解析]本题考查位移和路程的区别。质点的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选项A正确;路程就是质点运动时实际轨迹的长度,是标量,选项B正确;质点只有做单向的直线运动时,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相等,选项C、D错误。

3.(2020·富阳区月考)奥迪车有多种车型,如30TFSI、35TFSI、50TFSI(每个车型字母前的数字称为G值),G值用来表示该车型的加速性能,数字越大,加速越快。G值的大小为车辆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 km/h的平均加速度数值(其单位为国际单位)再乘以10。如图所示为某一型号的奥迪车的尾标,其值为30TFSI,则该型号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 km/h 的时间约为(D)

A.5.6 s B.6.2 s

C .8.5 s

D .9.3 s

[解析] 由题意可得30TFSI 的加速度大小为a =3 m/s 2,末速度大小为v =100 km/h =

27.8 m/s ,由速度时间关系可得时间为t =v a ≈27.83

s ≈9.3 s ,故D 正确,A 、B 、C 错误。

HE XIN KAO DIAN ZHONG DIAN TU PO

核心考点·重点突破

考点一 对质点、参考系和位移的理解

1.对质点的三点说明

(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2)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是由要研究的问题决定的,并非依据物体自身的大小和形状来判断。

(3)质点不同于几何“点”,质点有质量,而几何中的“点”仅仅表示空间中的某一位置。

2.对参考系的三点提醒

(1)由于运动具有相对性,凡是提到物体的运动,都应该明确它是相对哪个参考系而言的,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一般选大地作为参考系。

(2)在同一个问题中,若要研究多个物体的运动或同一物体在不同阶段的运动,则必须选取同一个参考系。

(3)对于复杂运动的物体,应选取最能简单描述物体运动情况的物体为参考系。

3.物体的位移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方向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例1 (2019·江苏泰州10月联考)北京时间2019年7月17日晚,在韩国光州进

行的2019年国际泳联世锦赛跳水女子十米台决赛结束了所有比赛,中国14岁选手陈芋汐以439.00分获得冠军,卢为以377.80分获得亚军。 这是中国队在该项目上第八次获得冠军,也是在经历了两次世锦赛金牌旁落六年之后,重新夺回冠军宝座!若只研究运动员入水前的下落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比赛中的运动员视为质点

B .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加速上升

C .从开始起跳到入水的整个过程中,运动员的位移大于10 m

D .跳水过程中陈芋汐的重心位置相对自己是不变的

[解析] 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时,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故不可将正在比赛

中的运动员视为质点,A错误;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做匀加速下降,故感觉水面在加速上升,B正确;位移是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从开始起跳到入水的整个过程中,运动员的路程大于10 m,但位移不会大于10 m,C错误;跳水过程中运动员由于不断改变姿势,故重心位置相对自己是改变的,D错误。

〔类题演练1〕

(2020·陕西一模)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气门芯的位移大小为(D)

A.πR B.2R

C.2πR D.R4+π2

[解析]本题借助圆周考查位移的计算,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轮子向前运动半个周长,气门芯的初位置与末位置如图,由几何知识得,气门芯的位移大小x=(2R)2+(πR)2=R4+π2,D正确。

考点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平均速度是过程量,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运动快慢;瞬时速度是状态量,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

(2)联系: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能称为平均速率,因为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只有当路程与位移的大小相等时,平均速率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3.计算平均速度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有关,求解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v=Δx

Δt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v=

v0+v

2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

运动。

例2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6t-2t3(m),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6t2(m/s),则该质点在t =2 s时的瞬时速度和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分别为(A)

A .-18 m/s 、-2 m/s 、6 m/s

B .-18 m/s 、-2 m/s 、4 m/s

C .-2 m/s 、-2 m/s 、-18 m/s

D .-18 m/s 、6 m/s 、6 m/s

[解析] 将t =2 s 代入公式v =6-6t 2中得v =-18 m/s 。将t =0代入公式x =6t -2t 3中得x 1=0,将t =2 s 代入公式x =6t -2t 3中得x 2=-4 m 。可得t =0到t =2 s 时间内质点位移

x =-4 m ,由公式v =x t 得v =-2 m/s 。由v =6-6t 2得t =1 s 时v =0,将t =1 s 代入公式x =6t -2t 3中得x 3=4 m ,综上可知质点在2 s 内运动的路程s =(4+4+4)m =12 m ,则平均

速率v =s t

=6 m/s 。故选A 。 〔类题演练2〕

(2019·大兴区期末)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

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 。测量遮光条的宽度为Δx ,用Δx Δt

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Δx Δt 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C )

A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B .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D .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解析] 本题中利用平均速度等效替代瞬时速度,故只能尽量减小计算平均速度的位移,即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即可实现Δt 趋近于0,而当靠近光电门,或者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及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不能达到Δt 趋近于0的条件。C 正确,A 、B 、D 错误。

考点三 加速度与速度及速度变化量的关系

1.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对比:

名称

项目 速度 速度变化量 加速度

物理 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是状态量 描述物体速度的变化,是过程量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 定义式 v =x t

Δv =v -v 0 a =Δv Δt =v -v 0Δt 方向

与位移x 同向,即物

体运动的方向 由v -v 0或a 的方向决定 与Δv 的方向一致,由F 的方向决定,而与v 0、v 方向

无关

2.a =Δv Δt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加速度的决定式是a =F m

,即加速度的大小由物体受到的合力F 和物体的质量m 共同决定,加速度的方向由合力的方向决定。

例3 (2020·吉林五地六校联考)关于物体的运动,不可能发生的是( D )

A .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速度也逐渐减小

B .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改变

C .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

D .加速度为零时,速度的变化率最大

[解析] 根据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的变化率,可知加速度为零时,速度的变化率为零,选项D 不可能发生。

规律总结:

对速度与加速度关系的三点提醒

(1)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

(2)速度变化量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由加速度和速度变化的时间决定。

(3)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关键是看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而不是看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加速度的大小只反映速度变化(增加或减小)的快慢。

①a 和v 同向(加速直线运动)?????a 不变,v 随时间均匀增加a 增大,v 增加得越来越快a 减小,v 增加得越来越慢

②a 和v 反向(减速直线运动)?????a 不变,v 随时间均匀减小a 增大,v 减小得越来越快a 减小,v 减小得越来越慢

〔类题演练3〕

(多选)如图所示,物体以5 m/s 的初速度沿光滑的斜面向上做减速运动,经过2 s 速度大小变为3 m/s ,则物体的加速度( BC )

A .大小为1 m/s 2,方向沿斜面向上

B .大小为1 m/s 2,方向沿斜面向下

C .大小为4 m/s 2,方向沿斜面向下

D .大小为4 m/s 2,方向沿斜面向上

[解析] 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v 0=5 m/s 。若2 s 后的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上,v =3 m/s ,则a =Δv Δt =v -v 0Δt =3-52

m/s 2=-1 m/s 2,即加速度大小为1 m/s 2,方向沿斜面向下;若2 s 后的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v =-3 m/s ,则a =

Δv Δt =v -v 0Δt =-3-52 m/s 2=-4 m/s 2,即加速度大小为4 m/s 2,方向沿斜面向下。故选项A 、D 错误,B 、C 正确。

JIE DUAN PEI YOU CHA QUE BU LOU

阶段培优·查缺补漏

测量速度的三种方法

方法1 利用光电计时器测速度

根据v =Δx Δt

,当时间很短时,平均速度可近似认为等于瞬时速度。 例4 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 =3.0 cm 的遮

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1=0.30 s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2=0.10 s ,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3.0 s ,则滑块的加速度约为( A )

A .0.067 m/s 2

B .0.67 m/s 2

C .6.7 m/s 2

D .不能计算出

[解析] 遮光板(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速度v 1=

d Δt 1=0.030.30 m/s =0.10 m/s ,遮光板(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时的速度v 2=

d Δt 2=0.030.10 m/s =0.30 m/s ,故滑块的加速度a =v 2-v 1Δt

≈0.067 m/s 2,选项A 正确。

方法2 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计算瞬时速度。

例5 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使用的是照明电路中“220

V 、50 Hz ”的交流电,记录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确定A 、B 、C 、D 、E 、F 、G 共7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

(1)根据数据计算出B 和F 点的瞬时速度,v B =0.40 m/s 、v F =0.72 m/s 。(要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如果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 =49 Hz ,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析] (1)v B =AC 2T =3.62+4.382×0.1

×10-2 m/s =0.40 m/s v F =EG 2T =6.80+7.602×0.1

×10-2 m/s =0.72 m/s 。 (2)测量频率偏小,时间间隔偏大,但同学不知仍按原时间间隔计算,则测量的速度值偏大。

方法3 利用超声波测车速

例6 如图是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固定的测速仪B 发出和接收超

声波信号,并记录了不同时刻发射和接收波的情况。在t =0时刻,B 第一次发出超声波,t =0.4 s 时刻,收到汽车的反射波。t =1.6 s 时刻,B 第二次发出超声波,t =2.2 s 时刻,再次收到反射波。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

度v =340 m/s ,汽车是匀速行驶的。求:

(1)汽车在第一次接收到超声波时离测速仪B 的距离;汽车在第二次接收到超声波时离测速仪B 的距离;

(2)汽车的速度。

[解析] (1)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的位置分别在P 、Q 两处,再次接收到回波的时间分别为t 1=0.4 s ,t 2=2.2 s -1.6 s =0.6 s

P 、Q 到B 的距离分别是

x 1=v t 12=340×0.42

m =68 m x 2=v t 22=340×0.62

m =102 m (2)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之间运动的距离为:

Δx =x 2-x 1=34 m

汽车两次接收到波的时刻分别是:

t 3=t 12=0.2 s ,t 4=1.6 s +0.62

s =1.9 s 两列波到达汽车的时间差:Δt =t 4-t 3=1.7 s

汽车运动的速度为v =Δx Δt =341.7

m/s =20 m/s [答案] (1)68 m 102 m (2)20 m/s

方法提炼:

1.确定汽车两次接收到波的位置:根据发出和接收波的时间差t ,可知反射波运动的时间为12

t ,求出车在接收到波时到测速仪的距离x 1和x 2。 2.确定汽车两次接收到波之间运动的距离:Δx =x 2-x 1。

3.确定汽车两次接收到波之间运动的时间:求汽车两次接收到波的时刻t 3和t 4,Δt =t 4-t 3。

4.求汽车速度:v =Δx Δt

2 NIAN GAO KAO MO NI XUN LIAN

2年高考·模拟训练

1.(2019·海淀区期末)台风“利奇马”于2019年8月10日1时45分许在浙江省温岭市城南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6级(52 m/s),这使其成为2019年以来登陆中国的最强台风和1949年以来登陆浙江第三强的台风,据报道台风“利奇马”移动速度最快可达每小时20公里,给我国某些区域造成了严重的灾害损失。关于上述消息中的“52 m/s 、每小时20公里”,下述理解中正确的是( B )

A .分别指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大小

B .分别指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大小

C .均指平均速度的大小

D .均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解析] 52 m/s 是指最大风速,对应一个瞬间的速度,故为瞬时速度;而每小时20公里是指台风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故B 正确,A 、C 、D 错误。

2.(2020·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月考)在一次机器人比赛中给机器人设定了如下动作程序: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 m,1 m),再由点(3 m,1 m)沿直线运动到点(1 m,4 m),然后又由点(1 m,4 m)沿直线运动到点(5 m,5 m),最后由点(5 m,5 m)沿直线运动到点(2 m ,2 m)。整个过程机器人所用时间是2 2 s ,则( C ) A .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B .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

C .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2 2 m

D .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率为1 m/s

[解析] 本题借助数学坐标考查位移、平均速度的计算。由题目给定的坐标位置变化可知,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为折线,故A 错误;机器人从点(5 m,5 m)沿直线运动到点(2 m,2 m),会与机器人从点(3 m,1 m)沿直线运动到点(1 m,4 m)运动轨迹有交点,即机器人会两次经过同一点,故B 错误;根据题意知机器人初位置坐标为(0,0),末位置坐标为(2 m,2 m),故位移大小为x =22+22 m =2 2 m ,故C 正确;整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2 2 s ,所以平

均速度大小v =x t =2222

m/s =1 m/s ,而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由运动过程可以知道,机器人做的不是单向直线运动,则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所以平均速率大于1 m/s ,故D 错误。

3.(2020·四川雅安中学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研究“嫦娥四号”探月卫星绕月球飞行的运动时,卫星是不可以被看成质点的

B .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量也一定越大

C .质点做减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可能在增大

D .位移的大小一定不会比路程小

[解析] 本题考查对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的理解。研究“嫦娥四号”探月卫星绕月球

飞行的运动时,卫星可以被看成质点,A 错误;根据a =Δv Δt

可知,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量不一定越大,还与时间有关,选项B 错误;质点做减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反,加速度可能在增大,选项C 正确;位移的大小一定不会比路程大,选项D 错误。

4.(2019·江苏高邮测试)小球以v 1=4 m/s 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墙壁经Δt =0.01 s 后以v 2=3 m/s 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弹(如图所示)。小球在这0.01 s 内的平均加速度为( C )

A .100 m/s 2,方向向右

B .100 m/s 2,方向向左

C .700 m/s 2,方向向左

D .700 m/s 2,方向向右

[解析]取水平向右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加速度为a=v-v0

t=

-3-4

0.01m/s

2=-700

m/s2,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水平向左,选项C正确。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之运动学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运动学 [知识要点复习] 1.位移(s):描述质点位置改变的物理量,是矢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大小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长度。 2.速度(v):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这段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 它只能粗略描述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快慢。 瞬时速度(v):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 3.加速度(a):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 矢量,单位m/s2。 4.路程(L ):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图像 (1)速度大小、方向不变 (2)图象 6.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加速度a 的大小、方向不变

2)图像 7.自由落体运动只在重力作用下,物体从静止开始的自由运动。 8.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叫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惯性:物体保持原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无关;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质量大,惯性大。 9.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10.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性质相同,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方向不同、作用在两个不同且相互作用的物体上,可概括为“三同,两不同”。 11.超重与失重:当系统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其重力的现象叫超重;当系统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其重力的现象叫失重。 12. 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它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即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 若用θ表示加速度a 与速度v0的夹角,则有:0°<θ<90°,物体做速率变大的曲线运动;θ=90°时,物体做速率不变的曲线运动;90° <θ<180°时,物体做速率减小的曲线运动。 1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a.等时性:合运动与分运动经历的时间相等; b.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了几个分运动,各分运动独立进行,不受其它分运动的影响。 c.等效性:各分运动叠加起来与合运动规律有完全相同的效果。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算法则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3)运动分解的原则

高中物理运动学经典习题30道 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28小题) 1.(2014?陆丰市校级学业考试)某一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2m/s2,下列关于该物体加速度的理解 D 9.(2015?沈阳校级模拟)一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落地,则当它下落时,离地的高度为() D 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离h,受测者的反应时间为t,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光照射下,可观察到一个下落的水滴,缓缓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到适当情况,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一般要出现这种现象,照明光源应该满足(g=10m/s2)() 地时的速度之比是 15.(2013秋?忻府区校级期末)一观察者发现,每隔一定时间有一滴水自8m高的屋檐落下,而且看到第五滴水 D

17.(2014秋?成都期末)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从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所示的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均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的速度为 :2 D: 2 D 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的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至又回到P 23.(2014春?金山区校级期末)一只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上升,某时刻在气球正下方距气球6m处有一小石 2

v0v0D 27.(2013?洪泽县校级模拟)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同一较低a点的时间间隔为T a,两次经 g(T a2﹣T b2)g(T a2﹣T b2)g(T a2﹣T b2)D g(T a﹣T b) 28.(2013秋?平江县校级月考)在以速度V上升的电梯内竖直向上抛出一球,电梯内观者看见小球经t秒后到 h=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含详细解答)[1]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以把太阳看成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D.原子核很小,必须把它看成质点 2.(广东惠阳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2008年9月25日晚21点10分,我国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7号”宇宙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则() A.“21点10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 B.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 3.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又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一定是静止的 B.运动或静止都有可能 C.一定是运动的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 4.(福建厦门一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C行走,如图所示,当他们相遇时不相同的物理量是() A.速度B.位移 C.路程D.速率

5.两个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乙静止,质点甲的初速度为零 B .质点乙运动的速度大小、方向不变 C .第2s 末质点甲、乙速度相同 D .第2s 末质点甲、乙相遇 6.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 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 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A.v 1+v 22,v 1+v 22 B.v 1-v 22,v 1-v 2 2 C .0,v 1-v 2 v 1+v 2 D .0,2v 1v 2 v 1+v 2 7.(银川一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速度不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不为零 B .物体具有加速度时,它的速度可能不会改变 C .物体的加速度变大时,速度也一定随之变大 D .物体加速度方向改变时,速度方向可以保持不变 8.下表是四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改变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初始速度(m/s) 经过时间(s) 末速度(m/s) ① 2 3 11 ② 0 3 6 ③ 0 20 6 ④ 100 20 A.①的速度变化最大,加速度最大 B .②的速度变化最慢 C .③的速度变化最快 D .④的末速度最大,但加速度最小

高一物理复习运动学专题复习

高一物理运动学专题复习 知识梳理: 一、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 二、参照物 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灵活地选取参照物会给问题的分析带来简便;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三、质点 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为使问题简化,就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用来代管物体的有质量的做质点.像这种突出主要因素,排除无关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即为理想化方法,质点即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四、时刻和时间 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 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长度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时间间隔=终止时刻-开始时刻。 五、位移和路程 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六、速度 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 =S/t ,单位:m / s ,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它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公式V =(V 0+V t )/2只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适用。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即为速率; 4.平均速率:质点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的大小与相应的平均速度之值可能不相同。 七、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a =0,v=恒量. 3.位移公式:S =vt . 八、加速度 1.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反映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 的物理量。 加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即a = t v ??=t v v ?-1 2。 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并不一定相同。 2.加速度与速度是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所以,两者之间并不存在“速度大加速度也大、速度为0时加速度也为0”等关系,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也没有必然相同的关系,加速直线运

高中物理 运动学经典试题

1.如图所示,以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 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 停车线18m 。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 .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 .如果距停车线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2.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 v -t 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t =t 1时 相交于P 点,P 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 ,△OPQ 的面积为S .在t =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 d .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 ′,则下面四组t ′和d 的组合可能的是 ( ) A . B . C . D . 3.A 、B 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B 车在A 车前84 m 处时,B 车速度为4 m/s ,且以2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 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 车一直以20 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12 s 后两车相遇.问B 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4. 已知O 、A 、B 、C 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 间的距离为l 1,BC 间的距离为l 2,一物体自O 点 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 、B 、C 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 段与BC 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 与A 的距离. 5. 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 =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 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 -t 图中(如图),直线a 、b 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秒的 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0~10秒内两车逐渐靠近 B .在10~20秒内两车逐渐远离 C .在5~15秒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 .在t =10秒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6.如图是一娱乐场的喷水滑梯.若忽略摩擦力,人从滑梯顶 端滑下直到入水前,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最接近图 8m/s 22m/s 25m/s 12.5m/s 5m S d t t ==',1S d t t 41,211=='S d t t 2 1,211=='S d t t 43,211=='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学》练习题(含答案)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 一-第一章-《运动 学》练习题(含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物理《运动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 C.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 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 2.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B.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C.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 D.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则物体在1s内一定走3m B.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 D.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 4.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 A.汽车在出发后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B.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内的位移都是5m C.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 D.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 5.火车以76km/h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

A .76km/h 是平均速度 B .76km/h 是瞬时速度 C .600m/s 是瞬时速度 D .600m/s 是平均速度 6.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1v ,由B 到C 的速度为2v ,若BC AB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A .2/)(21v v - B .2/)(21v v + C .)/()(2121v v v v +- D .)/(22121v v v v + 7.如图是A 、B 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的运动是以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 B .物体B 的运动是先以5m /s 的速度与A 同方向 C .物体B 在最初3s 内位移是10m D .物体B 在最初3s 内路程是10m 8.有一质点从t =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 示,则() A .1=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B .2=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C .2=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 D .4=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 9.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10.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 2,在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的未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B .质点在第三秒米速度比第2s 末速度大2m/s C .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未速度都比初速度大2m /s D .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末速度都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 /s 11.关于加速度的概念,正确的是()

重点高中物理运动学专题

重点高中物理运动学专题

————————————————————————————————作者:————————————————————————————————日期:

运动学 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一.基本概念 1.质点 2.参照物 3.参照系——固连于参照物上的坐标系(解题时要记住所选的是参照系,而不仅是一个点) 4.绝对运动,相对运动,牵连运动:v 绝=v 相 +v 牵 二.运动的描述 1.位置:r=r(t) 2.位移:Δr=r(t+Δt)-r(t) 3.速度:v=lim Δt→0 Δr/Δt.在大学教材中表述为:v=d r/dt, 表示r对t 求导数 4.加速度a=a n +a τ。 a n :法向加速度,速度方向的改变率,且a n =v2/ρ,ρ叫 做曲率半径,(这是中学物理竞赛求曲率半径的唯一方法)a τ : 切向加速度,速度大小的改变率。a=d v/dt 5.以上是运动学中的基本物理量,也就是位移、位移的一阶导数、位移的二阶导数。可是三阶导数为什么不是呢?因为牛顿第二定律是F=ma,即直接和加速度相联系。(a对t的导数叫“急动度”。) 6.由于以上三个量均为矢量,所以在运算中用分量表示一般比较 好 三.等加速运动 v(t)=v 0+at r(t)=r +v t+1/2 at2 一道经典的物理问题:二次世界大战中物理学家曾 经研究,当大炮的位置固定,以同一速度v 沿各种角度发射,问:当飞机在哪一区域飞行之外时,不会有危险?(注:结论是这一区域为一抛物线,此抛物线是所有炮弹抛物线的 包络线。此抛物线为在大炮上方h=v2/2g处,以v 平抛物体的轨迹。) 练习题: 一盏灯挂在离地板高l 2,天花板下面l 1 处。灯泡爆裂,所有碎片以同样大小 的速度v 朝各个方向飞去。求碎片落到地板上的半径(认为碎片和天花板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的,即切向速度不变,法向速度反向;碎片和地板的碰撞是完全非弹性的,即碰后静止。) 四.刚体的平动和定轴转动 1.我们讲过的圆周运动是平动而不是转动 2.角位移φ=φ(t), 角速度ω=dφ/dt , 角加速度ε=dω/dt 3.有限的角位移是标量,而极小的角位移是矢量 4.同一刚体上两点的相对速度和相对加速度 两点的相对距离不变,相对运动轨迹为圆弧, V A =V B +V AB ,在AB连线上

(完整)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经典例题

1. 利用平抛运动的推论求解 推论1:平抛运动的末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交平抛运动水平位移的中点。 证明:设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经时间后的水平位移为,如图10所示,D为末速度反向延长线与水平分位移的交点。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 水平方向位移 竖直方向和 由图可知,与相似,则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 该式表明平抛运动的末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交平抛运动水平位移的中点。 图10 [例1] 如图11所示,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的直角三角形木块固定在地面上,有一质点以初速度从三角形木块的顶点上水平抛出,求在运动过程中该质点距斜面的最远距离。 图11 解析:当质点做平抛运动的末速度方向平行于斜面时,质点距斜面的距离最远,此时末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成角。如图12所示,图中A为末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与水平位移的交点,AB即为所求的最远距离。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 ,和 由上述推论3知 据图9中几何关系得 由以上各式解得 即质点距斜面的最远距离为

图12 推论2:平抛运动的物体经时间后,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则有 证明:如图13,设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经时间后到达A点的水平位移为、速度为,如图所示,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和几何关系: 在速度三角形中 在位移三角形中 由上面两式可得 图13 [例2] 如图1所示,某人骑摩托车在水平道路上行驶,要在A处越过的壕沟,沟面对面比A处低,摩托车的速度至少要有多大? 图1 解析:在竖直方向上,摩托车越过壕沟经历的时间 在水平方向上,摩托车能越过壕沟的速度至少为 2. 从分解速度的角度进行解题 对于一个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来说,如果知道了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则我们常常是“从分解速度”的角度来研究问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学

高一物理 必修一运动学知识点归纳及例题练习 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位置的变化,简称运动。 二、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参考标准的另一个物体。 1. 参考系是假定不动的物体,研究物体相对参考系是否发生位置变化来判断运动或静止。2.同一运动,选取不同参考系,运动情况可能不同,比较几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择同一个物体作为参考系才有意义。(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 方便原则(可任意选择参考系),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 三、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1. 质点只是理想化模型(现实中不存在) 2. 可看做质点的条件: ⑴物体上任一点的运动情况可代替整物体的运动情况; ⑵不是研究物体自转或物体上某部分运动情况时;(并不表示自转或旋转的物体不能看作质点) ⑶研究物体运动的轨迹,路径或运动规律时其自身的大小和形状的影响可忽略时; ⑷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产生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时。 例:在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 A. 从北京开往广州的一列火车车轮 B. 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 C. 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 D. 研究自转的地球 四、时间轴:任何物体的运动都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在物理学中常用时间轴上一点表示(时刻),用时间轴上一段距离表示(时间).可以类比数轴。 时间:在时间轴用线段表示,与物理过程相对应,指两时刻间的间隔; 时刻:在时间轴上用点来表示,与物理状态相对应,某一瞬间(时刻所反应的是一个时间点,没有大小,不可度量)。 区分:“多少秒内,多少秒”指的是时间;“多少秒末、初、时”指的是时刻。 在时间的划分时一定要注意“第几秒初”与“第几秒末”的物理意义,“第几秒内”与“几秒内”的区别。具体如下。 第几秒初与第几秒末都是指某一时刻,没有大小单指一个时间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第n 秒末与第n+1秒初指的是同一时刻;第几秒秒内指一个时间段,其时间长度是1秒,它的物理意义如:第n秒内指第n秒末与第n秒初之间的时间段,大小为1秒,但n秒内指的是从零开始到第n秒末的一段时间其大小是n秒。具体如下图: 例:下列关于时间与时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3s末是时间的概念,这段时间内历时3s B.最后2s是时间的概念,这段时间内历时2s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运动学部分专题

一.平均速度:任意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的理解 ①t s ??= 一v 普遍适用于各种运动;②v =20t V V +只适用于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③t V V S t 2 0+= 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1.物体由A 沿直线运动到B ,在前一半时间内是速度为v 1的匀速运动,在后一半时间内是速度为v 2的匀速运动.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A .221v v + B .21v v + C .21212v v v v + D .2 121v v v v + 2.一个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 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221v v + B .21212v v v v + C .21212v v v v ++ D .2 121v v v v + 3.一辆汽车以速度v 1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 2=20km/h 跑完了其余的2/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7km/h ,则v 1的值为( ) A .32km/h B .345km/h C .56km/h D .90km/h 4.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 1=40km/h 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上以v 2=60km/h 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 1=40km/h 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以v 2=60km/h 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是 A .V 甲=V 乙 B .V 甲 < V 乙 C .V 甲 > V 乙 D .因不知位移和时间故无法确定 二.加速度公式的理解:a=(v t -v 0 )/t 公式中各个部分物理量的理解 匀加速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v t >v 0,a 为正,此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匀减速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v t <v 0,a 为负,此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1.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变化量也为零 B .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 .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则该物体的速度也越大 D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量越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 .速度改变△V 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D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很小 3.关于加速度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为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 B .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 C .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也增大 D .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反而增大 4.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 ,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 ,在这1s 内该物体的( ) A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 .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2 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2

高一物理平抛运动经典练习 题

高一物理平抛运动经典练习题 1、如图所示,在第一象限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 匀强磁场,一对正、负电子分别以相同速度沿与x轴 成30°角从原点射入磁场,则正、负电子在磁场中运 动时间之比为。 2、如图所示为实验用磁流体发电机原理图,两板间距d=20cm,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5T,若接入额定功率P=100W的灯,正好正常发光,且

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R=100,不计发电机内阻,求: (1)等离子体的流速是多大? (2)若等离子体均为一价离子,每秒钟有多少个 什么性质的离子打在下极板上? 3、如图所示为质谱仪的示意图。速度选择器部分的匀强电场场强 E=1.2×105V/m,匀强磁场的磁感强度为B1=0.6T。偏转分离器的磁感强度为B2=0.8T。求:

(1)能通过速度选择器的粒子速度多大? (2)质子和氘核进入偏转分离器后打在照相底片上的条纹之间的距离d 为多少? 4、用一根长L=0.8m的轻绳,吊一质量为m=1.0g的带电小球,放在磁感应强度B=0.1T,方向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中,把小球拉到悬点的右端,轻绳刚好水平拉直,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小球便在垂直于磁场的竖直平面内摆动,当小球第一次摆到低点时,悬线的拉力恰好为零(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试问:

(1)小球带何种电荷?电量为多少? (2)当小球第二次经过最低点时,悬线对小球拉力多大? 58、M、N两极板相距为d,板长均为5d,两板未带电,板间有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如图所示,一大群电子沿平行于板的方向从各处位置以速度v射入板间,为了使电子都不从板间穿出,求磁感应强度B的范围。

6、如图所示,在y<0的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并指向纸面外,磁感应强度为B。一带正电的粒子以速度v0从O点射入磁场,入射方向在xOy平面内,与x轴正向的夹角为。若粒子射出磁场的位置与O点的距离为l,求该粒子的电荷量和质量之比。 x y O θ ·· ·· ·· ·· ·· ·· ·· ·· ·· ·· ·· ·· ·· ·· ·· ·· ·· ·· B 7.如图所示,在y>0的空间中存在匀强电场,场强沿y轴负方向;在y<0的空间中,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xy平面(纸面)向外.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运动粒子,经过y轴上y=h处的点P1时速率 为v0,方向沿x轴正方向;然后经过x轴上x=2h处的P2点进入磁场,并经过y轴上y=-2h处的P3点.不计重力,求: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运动学例题及解析

运动学 【1】物体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通过两个连续相等的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10m/s 和v 2=15m/s ,则物体在这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设每段位移为s ,由平均速度的定义有 v =2 12121212//22v v v v v s v s s t t s +=+= +=12m/s [点评]一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与它在这个过程中各阶段的平均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要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计算,不能用公式v =(v 0+v t )/2,因它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作加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 x=5+2t 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 2 (m/s),求该质点在t=0到t=2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和t=2s 到t=3s 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分析与解答】当t=0时,对应x 0=5m ,当t=2s 时,对应x 2=21m ,当t=3s 时,对应x 3=59m ,则:t=0到t=2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 021x x v -==8m/s t=2s 到t=3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 2 32x x v -= =38m/s [点评]只有区分了求的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才能正确地选择公式。 【3】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音从头顶正上方传 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成600 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 【分析与解答】设飞机在头顶上方时距人h ,则人听到声音时飞机走的距离为:3h/3 对声音:h=v 声t 对飞机:3h/3=v 飞t 解得:v 飞=3v 声/3≈0.58v 声 [点评]此类题和实际相联系,要画图才能清晰地展示物体的运动过程,挖掘出题中的隐含条件,如本题中声音从正上方传到人处的这段时间内飞机前进的距离,就能很容易地列出方程求解。 【4】如图所示,声源S 和观察者A 都沿x 轴正方向运动,相对于地面的速率分别为v S 和v A .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率为v p .设v S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经典大题

1如图1所示,某人骑摩托车在水平道路上行驶,要在A处越过的壕沟,沟面对面比A处低,摩托车的速度至少要有多大? 图1 2 如图2甲所示,以9.8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 为的斜面上。可知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 A. B. C. D. 图2 3 在倾角为的斜面上的P点,以水平速度向斜面下方抛出一个物体,落在斜面上的Q 点,证明落在Q点物体速度。 4 如图3所示,在坡度一定的斜面顶点以大小相同的速度同时水平向左与水平向右抛出两个小球A和B,两侧斜坡的倾角分别为和,小球均落在坡面上,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和B两小球的运动时间之比为多少? 图3 5 某一平抛的部分轨迹如图4所示,已知,,,求。

6从高为H的A点平抛一物体,其水平射程为,在A点正上方高为2H的B点,向同一方向平抛另一物体,其水平射程为。两物体轨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且都恰好从同一屏的顶端擦过,求屏的高度。(提示:从平抛运动的轨迹入手求解问题) 图5 7 如图6所示,在倾角为的斜面上以速度水平抛出一小球,该斜面足够长,则从抛出开始计时,经过多长时间小球离开斜面的距离的达到最大,最大距离为多少?(提示:灵活分解求解平抛运动的最值问题) 图6 8 从空中同一点沿水平方向同时抛出两个小球,它们的初速度大小分别为和,初速度方向相反,求经过多长时间两小球速度之间的夹角为?(提示:利用平抛运动的推论求解分速度和合速度构成一个直角矢量三角形) 图7 9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度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若抛出时初速度增大到两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数为G,求该星球的质量M。(提示:利用推论,分位移和合位移构成直角矢量三角形)10如图11所示,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的直角三角形木块固定在地面上,有一质点以初速度从三角形木块的顶点上水平抛出,求在运动过程中该质点距斜面的最远距离。(提示:平抛运动的末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交平抛运动水平位移的中点。)

高一物理必修一运动学练习题

1.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 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 0和t 0~3t 0两段时间内 ( ) A 加速度的大小之比为3 B 位移大小比之为 1:3 C 平均速度之比为 2:1 D 平均速度之比为 1:1 2、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1 s 、2 s 、3 s 、4 s 内,通过的路 程分别为1 m 、2 m 、3 m 、4 m ,有关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4 s 内的平均速度是2.5 m/s B .在第3、4 s 内平均速度是3.5 m/s C .第3 s 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3 m/s D .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3、汽车以20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5 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 s 与开始刹车后6 s 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 A .1∶4 B.3∶5 C.3∶4 D.5∶9 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s -t 图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s 0 B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 0 D .甲、乙两物体向同一方向运动 5、有一个物体开始时静止在O 点,先使它向东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5 s ,使它的加速 度方向立即改为向西,加速度的大小不改变,再经过5 s ,又使它的加速度方向改为向东, 但加速度大小不改变,如此重复共历时20 s ,则这段时间内 ( ) A .物体运动方向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B .物体最后静止在O 点 C .物体运动时快时慢,一直向东运动 D .物体速度一直在增大 6、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 ,1 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 ,关 于该物体在这1 s 内的位移和加速度大小有下列说法 ①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 m ②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 ③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 2 ④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 2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 .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高中物理运动学专题

运动学 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一.基本概念 1.质点 2.参照物 3.参照系——固连于参照物上的坐标系(解题时要记住所选的是参照系,而不仅是一个点) 4.绝对运动,相对运动,牵连运动:v 绝=v 相 +v 牵 二.运动的描述 1.位置:r=r(t) 2.位移:Δr=r(t+Δt)-r(t) 3.速度:v=lim Δt→0 Δr/Δt.在大学教材中表述为:v=d r/dt, 表示r对t 求导数 4.加速度a=a n +a τ。 a n :法向加速度,速度方向的改变率,且a n =v2/ρ,ρ叫 做曲率半径,(这是中学物理竞赛求曲率半径的唯一方法)a τ : 切向加速度,速度大小的改变率。a=d v/dt 5.以上是运动学中的基本物理量,也就是位移、位移的一阶导数、位移的二阶导数。可是三阶导数为什么不是呢?因为牛顿第二定律是F=ma,即直接和加速度相联系。(a对t的导数叫“急动度”。) 6.由于以上三个量均为矢量,所以在运算中用分量表示一般比较 好 三.等加速运动 v(t)=v 0+at r(t)=r +v t+1/2 at2 一道经典的物理问题:二次世界大战中物理学家曾经 研究,当大炮的位置固定,以同一速度v 沿各种角度发射,问:当飞机在哪一区域飞行之外时,不会有危险?(注:结论是这一区域为一抛物线,此抛物线是所有炮弹抛物线的包 络线。此抛物线为在大炮上方h=v2/2g处,以v 平抛物体的轨迹。) 练习题: 一盏灯挂在离地板高l 2,天花板下面l 1 处。灯泡爆裂,所有碎片以同样大小 的速度v 朝各个方向飞去。求碎片落到地板上的半径(认为碎片和天花板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的,即切向速度不变,法向速度反向;碎片和地板的碰撞是完全非弹性的,即碰后静止。) 四.刚体的平动和定轴转动 1.我们讲过的圆周运动是平动而不是转动 2.角位移φ=φ(t), 角速度ω=dφ/dt , 角加速度ε=dω/dt 3.有限的角位移是标量,而极小的角位移是矢量 4.同一刚体上两点的相对速度和相对加速度 两点的相对距离不变,相对运动轨迹为圆弧,V A =V B +V AB , 在AB连线上

高中物理精典例题解析专题(运动学专题)

高中物理精典例题解析专题(运动学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及追及问题 一 、 例题 例题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 ,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 ,在这1s 内该物体的 () ( )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析:同向时2201/6/14 10s m s m t v v a t =-=-= m m t v v s t 71210 4201=?+=?+= 反向时2202/14/14 10s m s m t v v a t -=--=-= m m t v v s t 312 10 4202-=?-=?+= 式中负号表示方向跟规定正方向相反 答案:A 、D 例题2: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快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 ) A 在时刻t 2以及时刻t 5两木块速度相同 B 在时刻t1两木块速度相同 C 在时刻t 3和时刻t 4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 D 在时刻t 4和时刻t 5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 解析:首先由图看出:上边那个物体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可以判定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边那个物体很明显地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t 2及t 3时刻两物体位置相同,说明这段时间内它们的位移相 等,因此其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相等,这个中间时刻显然在t 3、t 4之间 答案:C 例题3 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10m 高的平台上跃起,举双臂直立身体离开台面,此时中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0.45m 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他可用于完成 空中动作的时间是多少?(g 取10m/s 2 结果保留两位数字) t 1 t 2 t 3 t 4 t 5 t 6 t 7 t 1 t 2 t 3 t 4 t 5 t 6 t 7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经典练习题

牛顿运动定律 一、基础知识回顾: 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注意:(1)牛顿第一定律进一步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物体速度)的原因,换言之,力是产生的原因。(2)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它是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而总结出来的。 2、惯性 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3、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理解 (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性质——惯性。 (4)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等价性。 4、对物体的惯性的理解 (1)惯性是物体总有保持自己原来状态(速度)的本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能克服和避免。 (2)惯性只与物体本身有关而与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无关。任何物体无论它运动还是静止,无论运动状态是改变还是不改变,物体都有惯性,且物体质量不变惯性不变。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 (3)物体惯性的大小是描述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本领强弱。物体惯性(质量)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本领强,物体的运动状态难改变,反之物体的运动状态易改变。(4)惯性不是力。 5、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物体的加速度跟成正比,跟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方向相同。公式是:a=F合/ m 或F合 =ma 6、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运动规律可以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出物体的受力情况,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合=ma中,F合是力,ma是力的作用效果,特别要注意不能把ma看作是力。 (2)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时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时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3)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合=ma是矢量式,F、a都是矢量且方向相同。 (4)牛顿第二定律F合=ma定义了力的单位:“牛顿”。 7、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8、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及答案.

综合测评(一)运动的描述 (分值: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 B.速度、速率、加速度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 D.路程、时间、位移 【解析】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速度的变化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而路程、时间和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C正确.【答案】 C 2.(多选)云台山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青龙峡景点有“中原第一峡谷”美誉,这里气候独特,水源丰富,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乘坐索道缆车观赏怡人的风景以外,还能感觉悬挂在高空的刺激感.对于正在乘坐索道缆车观光的某游客来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对面的山迎面走来 B.以对面的山为参考系,自己静止不动 C.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同一缆车里的人向对面的山不断靠近 D.以所乘坐的缆车为参考系,看到两边的青山绿树向身后走去 【解析】以自己(或自己乘坐的缆车)为参考系,看到对面的山迎面走来,看到同一缆车里的人静止不动,看到两边的青山绿水向身后走去,A、D对,C 错,以对面的山为参考系看到自己向山靠近,B错. 【答案】AD 3.(2014·景德镇期末)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 B .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C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表示速度变化越来越慢 D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也越来越小 【解析】 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选项C 正确,选项A 错误;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故选项B 、D 错误. 【答案】 C 4.某列火车在一段长100 km 的笔直铁轨上行驶,平均速度是200 km/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列火车通过这段铁轨的时间是0.5 h B .这列火车一定以200 km/h 的速度在这段铁轨上匀速行驶 C .这列火车如果行驶200 km 的路程一定需要1 h D .200 km/h 是火车在这一路段中的最高速度 【解析】 这列火车通过这段铁轨的时间t =100 km 200 km/h =0.5 h ,A 正确;200 km/h 是火车在此路段中的平均速度,并不意味着火车以200 km/h 的速度匀速运动,这一路段中火车的最高速度可能大于200 km/h ,B 、D 错;由于火车不一定以200 km/h 的速度匀速运动,所以火车行驶200 km 用时不一定是1 h ,C 错. 【答案】 A 5.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10 s 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 2所示,则小球在图示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图2 A .0.25 m/s B .0.2 m/s C .0.17 m/s D .无法确定 【解析】 从图上读出Δx =5 cm =5×10-2 m ,Δt =110×3 s =0.3 s ,所以v =Δx Δt =5×10-20.3 m/s ≈0.17 m/s ,故选C.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