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钱荒”事件回顾透析

“钱荒”事件回顾透析

“钱荒”事件回顾透析
“钱荒”事件回顾透析

“钱荒”事件回顾透析

长期以来,中国金融机构对利率并不敏感。一方面是,利率长期受到管制,银行通

过息差即可获得巨额收益。中国银行业2012年高达1.2万亿的天量利润中,大部分来

源于此。另一方面,部分金融机构利用利率管制良机,使自己“低风险、高收益”。

经济规律不会让这一“高低”组合恒久持续。高收益必然对应着高风险。之前,由

于央行不断兜底,高风险被短期压成了低风险。进而,部分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激进

冒进,让实质性的债务风险越垒越高。

问题是,中国宏观经济业已进入中速增长新阶段,业已无需维系高增长的货币放水。李克强总理所强调的“盘活存量”,正是推动结构调整的有利推手。

沉淀于过剩产能中的资金,有望逐渐释放。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有效引导资金从

低效率的部门流向高效率的部门。经济有望加快出清,经济将因此下行,但经济有望变

得更具质量。

经济出清的同时,土地、财税、金融、国企等供给端的变革已刻不容缓。过去一段

的经济形势表明,需求端的发力,正在面临边际收益递减的难局。而供给端的管制,隐

然已形成横亘多年的路径依赖,拖累着整个宏观经济的转型。

决策层和金融机构的一场掰手腕竞赛,在5天之后,也就是6月25日,以决策层

的适度安抚,结束了第一回合。但是,历经这一回合,市场已经相信,金融市场的洗牌,才刚刚开始。

见“死”不救

6月19日,周三,银行间市场推迟半小时关闭,被称之为“九级地震”的金融震荡

由此开始。

银行间市场由同行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构成。

银行间市场有调节货币流通和货币供应量,调节银行之间的货币余缺以及金融机构货币

保值增值的作用。

银行最核心的问题是流动性问题,并通过流动性管理,保证支付。如果银行流动性

短缺,则需同业拆借,银行间市场成为首选。

自2008年以来,大多数银行持有的现金头寸极为充裕,即使贷款偿付的现金流入

极少,也能够很容易偿还短期债务。但是,随着存款增长放缓、存款准备金率持续上调,这种情况出现了变化。国有四大行继续拥有较大的现金缓冲规模,而中等规模银行日益

依赖向金融同业融入资金和贷款偿付来偿还其自身债务。

6月19日这一天,尽管同业拆借利率已经飙升,但某银行的资金缺口,仍未能得到

弥补,这或将直接导致该银行次日的支付出现违约。

彼时,“二妈”正在观望。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表示,在银行间市场,中

小银行是求助方,通常由资金充裕的国有大行提供资金,业界戏称为“二妈”。如果

“二妈”流动性也短缺,央行这一“大妈”则会入场救市,既解钱荒,又压利率。救市

的时间,不会迟于16:30。但是,这一天直到16:30,央行按兵不动。

市场被彻底震慑

旋即,央行约谈两家大行。某大行高管称,央行等于在告诉大行,别那么黑,憋着

要高利率,差不多就放款吧!两家大行以相对较低的利率出资4000亿,注入银行间市场,暂解了燃眉之急。银行间市场亦因此延迟半小时关闭。

交易员们认识到,6月19日当天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37天

之内第3次提及“盘活货币存量”,央行之前两天通告重复这一表态,并非纸上谈兵。

次日一开盘,银行间隔夜拆放利率一路飙升至10%。之后,央行启动央票正回购,

对市场心理的冲击巨大,央行不仅不注入流动性,反而抽走了20亿!

旋即,隔夜拆放利率升至13.444%,隔夜拆借利率飙升至30%!而央行一季度金融统

计数据报告显示,3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仅为2.47%。

某国有大行首席经济学家表示,6月20日开盘前,交易员们已有恐慌心理,竞价时

段价格即已飙升。交易员们慨叹:没见过隔夜30%的交易员,人生是不圆满的。

当天晚些时候,某股份制银行资金操盘手的一则跪求资金的帖子被四处疯传——兴业:高价收7天、14天、1个月人民币资金,价格好得吓死人;民生:无节操无底线收

资金,有钱的主使劲砸过来;光大:高价狂收7、14、21天资金。

拆借利率暴涨之后,中小银行、券商、信托公司、其他类金融机构暂时得以喘息。

但是,超高利率带来的后果是,一些券商哀叹:上半年赚的钱,全吐回去了!

接近决策层的某大行首席经济学家表示:这表明,钱荒是伪命题,只要不怕贵,就

能借到钱,本质上是“钱贵”问题。

央行6月25日的声明验证了这一观点:截至6月21日,全部金融机构备付金约为1.5万亿元。通常情况下,全部金融机构备付金保持在六七千亿元即可满足正常的支付

清算需求,若保持在1万亿元左右则比较充足,所以总体看,当前流动性总量并不短缺。

强震余波

央行和大行没有出手,流动性短缺的金融机构唯有抛售资产,以解燃眉之急。

资产的集中抛售,造成A股连日大跌。其中,在6月24日这个“黑色星期一”,

银行、地产等权重股重挫,沪指跌逾5%逼近1949点,创2009年8月31日以来最大单

日跌幅,深成指跌破前期调整低点,创4年来新低。

盘面上,板块全线翻绿,两市仅有71只个股飘红,近200股跌停,有色、金融、

地产、煤炭板块暴跌逾7%,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跌停,招商地产、保利地产

跌停。

割肉卖出资产的举措,毕竟为中小银行、券商、信托等金融机构筹集了足够的头寸,银行间市场隔夜利率亦开始下探。至6月25日,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已回落至5.83%,比6月20日回落592个基点。

6月25日开盘,两市继续下跌,沪指一度击穿1900点至1850点,市场出现恐慌

式出逃。午后,央行救市资金入场,强力拉升大盘至1959.51点。稍后,央行发表声明称,近日央行已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一些自身流动

性充足的银行也开始发挥稳定器作用向市场融出资金。

6月,正是多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集中到期赎回的时候。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在6月

21日发布的报告称,本月末的最后10天,中国银行业将有超过1.5万亿的理财产品到期。

作为影子银行的代表性业务,惠誉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内地理

财产品的规模已高达13万亿元,包括理财产品在内的传统信贷总额高达34万亿元。

由于理财产品是一种非正式资产证券化,其发售是基于未披露的表外资产池。基础

资产和理财产品的期限错配非常普遍,产品到期时可能会对银行带来严重的再融资压力。

一位大型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反映出来的流动性紧张,主要存

在于一些杠杆化过高的商业银行中。这类商业银行由于激进经营,热衷于绕开监管防线

无度发行理财产品、发放超出负债规模的信贷,一些资金甚至被挪作他用,一旦流动性

收紧,从银行间市场难以拆借到资金时,流动性风险立即显现。

6月第三周,市场上共计有813款银行理财产品到期,绝大部分的投资对象多为债

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类,其中共有200款产品公布了到期收益率,除4家银行发行的4款

产品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其余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均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星

展银行发行的一款产品创出了11%的超高收益率。

接近决策层的某大行高管表示,一些小规模的金融机构,比如只有一两款产品的信

托公司,很有可能最先倒下。此前,不少地方已经出现理财产品违约的情况。当自己无

力偿还本息之时,同样也无法偿还从上游银行等金融机构拆借而来的短期资金。

多米诺骨牌就此推开

债务链条将因此上移至中小银行。部分中小银行业务同样激进,在业内已是公开的

秘密。从股票跌幅上看,中小商业银行跌幅明显高于四大行,有分析称央行这次要打击

同业业务,同业业务比重高的是中小银行,因此受影响较大。

但高善文认为,第一波冲击的极限不可能是银行金融机构的破产,顶多是个别银行

对同业债务出现严重违约和其管理层受到处罚和整顿。换言之,央行的定向救助或将启动。

前述大行高管表示,就目前情况来看,债务链条还不足以上移至大行。“即使上移了,大行也有足够的坏账拨备”,“如果大行也出现风险,则是‘太大而不能倒’,央

行必将出手援助,以保证银行如期支付,避免挤兑,避免社会不稳”。

利率市场化加速发酵

强震之后,金融机构的交易员们发现,自己不再是温室里的花朵。中国农业银行一

位交易员表示,市场低估了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决心。

2012年6月8日,央行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从2012年7月6

日起,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进一步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

以往每当市场资金面紧张时,央行总会及时“出手”,通过降准、降息或定向逆回

购等方式释放流动性,平抑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已习惯于将央行作为资金责

无旁贷的最后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给商业银行开出的药方是,“盘活存量”,在6月17日下发的《关

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事宜的函》中称,“当前,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并要求“注重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避免存款“冲时点”等

行为,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6月19日至25日的一周之内,市场的角逐结果表明,央行正在强力扭转市场预期,之前追求高收益的中小银行,不同程度上受到了高风险的惩罚。“资金价格将是决定性

的力量;过去在温室里面,温度调控就是靠央行放水,温度高了就是放一点水进去;现在

突然发现,你不在温室里了,而是在田野里,这里不仅有太阳也有寒流,你要自己调节

温度或者说自己适应温度变化了,”前述大行高管称,“这是利率市场化迈出的第二步。”

6月17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发表《大金融战略

的内涵和实践路径》一文,提到在推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也必

须跟上。

其五项建议当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要继续加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提高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基准性,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增强风险定

价能力”。

这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关于利率市场化的第四条建议,则是“要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加强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防止‘问题金融机构’因获得过度的定价权而导致高息揽储、搅乱市场等问题”。

中国某种程度已经开始出现资产价值崩溃时刻的庞氏骗局特征。

刘煜辉的主要判断依据是,宏观层面看,名义经济增速开始显著落后于债务增速,

意味着新增收入很难用于偿付旧债的本息;微观层面:很多企业的投入资本利润率不能

覆盖利息率,要靠举新债偿付利息、交税。

根据他的计算,非金融部门的存量债务规模,假设以年率5.5%~6%计息,1年利息

支出6.3万亿~6.9万亿,光利息支出占社会净融资的比例就超过1/3。这显然难以持续。

“从长期来看,利率市场化将有助于提高金融稳定性,”前述大行高管说,“你会

看到,总理采取的,恰是通过主动通过完善市场来化解中长期金融风险,而不是被动等

待炸弹引爆。”

血液透析者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血液透析者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血液透析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透析,对于尿毒症来说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近 年来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尿毒症进行治疗时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减少, 但患者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的可能性依旧较高,这也是导致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近年 来的临床调查中发现,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疗时,大约有38%的患者是死于心 血管并发症的。所以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心血管疾病防治,这样才能 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提升来说也有积极意义。根据相关的临床治 疗指南来看,透析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类型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病、瓣膜性心肌 病以及心律失常等疾病,这些疾病不仅可以互相重叠也可以互相演变,而在接受血液透析的 患者中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包含动脉粥样硬化、瓣膜钙化以及心肌病变等。 那么心血管疾病应该怎样防治呢? 1. 血糖控制 糖尿病是血液透析患者一个高危因素而控制血糖,不仅仅是为了预防患者出现肾血管并发症,更重要的是尽可能防止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很多临床研究人员发现,血液透析患者在用餐 后两小时出现血糖升高,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并且也有部分临床研究发现, 对患者的血糖值进行控制,能够有助于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对于透析患者来说, 对血糖进行有效控制使其越接近理想水平,则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越低。但对于透 析患者理想的血糖控制水平,目前还没有相关的临床研究设置一个统一的标准,通常情况下 来说,餐前血糖控制在5.0~7.2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比较合理。但这也只 是一种经验性的证据,来制定一个关于透析患者合理的血糖控制水平。透析患者由于其贫血、红细胞寿命的缩短,糖化血红蛋白则有可能低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所以糖化白蛋白提供 的指标可能更为准确。由于糖化血红蛋白在进行透析患者的测量时存在一定的误差,尤其是 很多透析患者在治疗期间会出现贫血的状况,这样会进一步影响糖化血红蛋白的测量准确性,所以患者需要在透析治疗期间自主对血糖进行测定,这样能够获得最为准确的血糖指标。 当患者接受透析治疗后,患者原本应用的胰岛素以及降糖药物可以酌情予以改变,二甲双胍 在透析患者中可能由于其清除量下降,会增加患者的乳酸酸中毒风险,所以应当禁止用药。 磺脲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持续性的低血糖,所以也应当慎重应用。瑞格 列奈在应用时只有8%是通过肾脏排泄的,也不容易引发患者出现低血糖,所以可以继续应用。 2.血压控制 高血压也是导致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在近年来临床研究中发现,血 液透析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高血压的可能性高达86%,而其中30%的患者通过治疗和血压控制,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但也有58%左右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其血压控制效果 并不理想,除此之外,12%的患者不接受降压治疗则会引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高血压 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正相关,通常情况下来说,需要将患者的高血压指标控制在 130~140/89~90mmHg。 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时对其血压进行控制的主要方案是对患者的肝体重进行控制,如果患者 在透析期间体重增加4%以上,则会大大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并提升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所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尽可能选择低盐饮食并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同时尽可能在应用降 压药时选择长效降压药,例如科索亚、蒙诺、倍他乐克等,需要降低短效降压药的应用,例 如血痛定等。除此之外,由于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血压值波动较大,患者可以在家 中进行有效的自我血压测量,做好24小时的动态血压检测,并及时与医务人员进行沟通, 这也是避免患者出现心血管病症的主要手段。 3.高脂血症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下丘脑神经元,影响GnRH 释放,从而促进青春发动[1] 。 本研究显示大部分肥胖男性患儿在其青春发动的年龄阶段(9~13岁),而且骨龄提前的情况下,其性腺发育落后,睾丸容积<4m l,无其他明显的第二性征改变,血中性激素水平相对比较低下。显示肥胖男性患儿的青春期性发育有落 后的趋势,与皇甫梅生等[3]报道一致。Kap l owitz -p [4] 通过观察青春期延迟的肥胖男性患儿对睾酮治疗的反应,提出肥胖男性患儿的性发育类似于典型的体质性青春延迟(CDP )的患儿。但本组肥胖男性患儿中无1例家族中有体质性发育延迟(CDP )病史,且多数表现为早期生长加速,骨龄提前,但接近青春期时生长减慢,与典型的CDP 有一定的区别,但可以考虑对骨龄超出13岁的性腺发育不良的男性肥胖患儿给予性激素治疗或促性腺激素治疗。另外对于部分性腺发育明显落后或伴有隐睾的患儿或对HCG 激发无反应者,应进行染色体检查以排除染色体疾病。 女性肥胖患儿的性征及性腺发育与正常儿童相似,从外表观察部分肥胖女性患儿的乳房发育在Tanner Ⅱ、Ⅲ期,但实际上大部分患儿的子宫,卵巢发育与乳房的发育并不一致,血中性激素水平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本组8~13岁女性患儿仅4例有月经初潮,故认为在肥胖女性患儿无明显青春发育提前的趋势,建议评价肥胖女性患儿的青春发育时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而不仅仅依据乳房形态来判断,因为肥胖患儿往往由于皮下脂肪丰富而影响乳房的分期,容易出现偏差。 本研究发现肥胖儿童的青春发育情况与以往其他学者有所不同,可能是因本组的病例绝大部分系中重度肥胖,而在男性患儿中绝大部分为重度肥胖有关。且少数伴有染色体异常。 总之,肥胖不仅与胰岛素抵抗、脂肪肝、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影响儿童的性发育,造成肥胖儿童的自卑心理,影响学习,生活质量,所以需要密切随访肥胖儿童的青春发育过程,必要时进行干预。另外,从就诊的患儿大多数系中、重度肥胖患儿来看,大部分轻度肥胖尚未引起家庭和社会的足够重视,所以减肥必须从早做起,从轻做起,以避免出现更多的肥胖并发症。参考文献 1Carcia -Mayor RV ,Andrade MA ,R i osM ,et al .Serum Lep tin Lev 2els in nor mal children:relati onshi p t o age gender,body mass index,p i 2tuitary -gonadal hor mone,and puberbertal stage .J Clin Endocrinol Metab,1997,82(9):2849. 2Cap ri os ,Hy man I D ,L i m b C ,et al .Gentral adi posity and itsmetabolic correlates in obese adolescent girls .Am J physi ol,1995,269:118~126. 3皇甫梅生,朱金元.男性肥胖者高胰岛素血症对血清睾酮水平的 影响.浙江医学,1996,18(1):745. 4Kap l owitz P .Delayed puberty in obese boys:comparis on with constitu 2ti onal delayed puberty and res ponse t o tesl oster one therapy .J pediatr,1998,133(6):745~749.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周长华 庄延兵 居建忻 作者单位:314000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肾内科 营养不良和低蛋白血症在终末期肾病(ESRD )患者中发 生率很高,而且是死亡的强预测因子之一[1] 。有研究证实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低蛋白血症之间存在相关性,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血液透析患者常存在营养不良[2] 。本研究检测了自1997至2004年在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100例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 )、载脂蛋白(AP OA1、AP OB )、纤维蛋白原(F I B )水平,统计了其1997年6月至2004年6月的病死率及透析3个月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以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心血管疾病与炎症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肿瘤的患者,近期内发生急性感染、手术、创伤的患者,中途肾移植或转其它医院的患者。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24~81岁;均透析3个月以上,平均透析(15.5±28.3)个月;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原发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70例、糖尿 病肾病20例、动脉硬化性肾病4例、多囊肾3例、梗阻性肾病2例、麻疹肾炎1例;血液透析2~3次/周,每次透析5h, NT1408或F6透析器,血流量200~300m l/m in,透析液流量500m l/m in,均采用碳酸盐透析。 112 实验室检测 ALB 、HDL -C 、LDL -C 、AP OA1、AP OB 检测均采用日立7600型自动分析仪,用Point End 方法,其正常值范围分别为35~55g/L 、0.9~2.27mmol/L 、2.07~ 3.10mmol/L 、1~2.05g/L 、0.45~1.19g/L 。F I B 检测采用 法国ST AG O 仪器,用凝固法,正常值为2.0~4.0g/L 。均同时空腹采血检测。 113 统计学处理 HDL -C 、LDL -C 、AP OA1、AP OB 、F I B 的 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 检验。死亡率及心血管 疾病发生率等采用卡方(χ2 )检验。 2 结果 ALB <35g/L 组LDL -C (2.29±0.32)mmol/L 、AP OB (0.77±0.3)g/L 、F I B (4.93±2.02)g/L,均高于ALB ≥35g/L 组;LDL -C (2.17±0.28)mmol/L 、AP OB (0.74±0.29)g/L 、F I B (3.75±0.96)g/L,差异显著P <0.01;ALB <35g/L 组HDL -C (1.15±0.35)mmol/L 、AP OA1(1.08±0.26)g/L,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