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生活垃圾收运方式

生活垃圾收运方式

生活垃圾收运方式
生活垃圾收运方式

城市生活垃圾收运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生活垃圾的产出量也在以惊人的速

度增长。作为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垃圾收集运输系统占据着重要位置。

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原有设备较低的处理能力与日趋增大的城市人口之间的矛盾,落后的垃圾

收运设备作业效果与城市环境越来越高的要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原有设备的处理方式与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理念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

因此,对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的完善和优化,使生活垃圾综合管理系统高效运行有着重大意义。

相关政策与标准摘要

《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对转运站的设置要求:(1)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不宜

超过70m。在规划建造新住宅区时,未设垃圾收集站的多层住宅每4幢应设置一个垃圾收集点,并建造垃

圾容器间,安置活动垃圾箱(桶);容器间内应设给排水和通风设施。(2)道路两侧或路口以及各类交通

客运设施、公共设施、广场、社会停车场等的出入口附近应设置废物箱。废物箱应美观、卫生、耐用,并能防雨、抗老化、防腐、阻燃。废物箱的设置间隔宜符合下列规定:商业、金融业街道:50~100m;主

干路、次干路、有辅道的快速路:100~200m;支路、有人行道的快速路:200~400m。(3)收集站的

服务半径不宜超过0.8km。收集站的规模应根据服务区域内规划人口数量产生的垃圾最大月平均日产生量

确定,宜达到4t/d以上。收集站的设备配置应根据其规模、垃圾车箱容积及日运输车次来确定。建筑面积不应小于80m2。收集站内应配置给排水设施。(4)垃圾转运量小于150t/d为小型转运站;转运量为150~450t/d为中型转运站;转运量大于450t/d为大型转运站。垃圾转运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Q ---转运站规模(t/d);δ---垃圾产量变化系数按当地实际资料采用,若资料时,一般可取1.13~1.40;n---服务区域内人口数;q---人均垃圾产量(kg/人?d),按当地实际资料采用,若无资料时,可采用(0.8~1.8kg/人?d)。(5)转运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小型转运站每2~3km2设置一座,用地

面积不宜小于800m2。②垃圾运输距离超过20km时,应设置大、中型转运站。1.2《城市环境卫生设施

规划规范》(GB50337-2003)要求:采用非机动车收运方式时,生活垃圾转运站服务半径宜为0.4~1km;采用小型机动车收运方式时,其服务半径宜为2~4km;采用大、中型机动车收运的,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服务范围。

不同的垃圾收运模式

垃圾收运系统一般由收集、运输和中转3个环节构成,可表示成:

由于运距的不同,垃圾收运系统可分为有中转收运模式(1次或多次中转)和无中转收运转模式,同时结合运距和垃圾量的大小,在中转环节会利用中转站或压缩车对垃圾进行压缩处理,提高中长途运输的经济性。

中转收运模式

常用收集设备:三轮收集车、电动收集车、小型垃圾收集车、小型车厢可卸式垃圾车和桶装运输车等。

常用转运设备:地坑式收集站和摆臂式垃圾车组合、吊装站和自卸式垃圾车组合、垂直转运站和密封自卸式垃圾车组合、水平转运站和密封自卸式垃圾车组合、移动站和大型车厢可卸式垃圾车组合,以及大型转运站和大型车厢可卸式垃圾车组合等。

作业特点:①以高密度、大吨位的方式运输,经济性较好;②减少对众多居民收集点周围环境的影响(噪声、粉尘、滴液等)。

适用情形:①距离垃圾处理厂较远;②人口密度高、区内道路窄小的城区;③一些对噪声等污染控制要求较高的城区。

收集环节

方式一:

三轮(人力、摩托)等低档收集车收集,将果皮箱、垃圾桶的垃圾以及量不大的散装垃圾收集送至中转站或用于转运的大中型压缩车。虽然设备价格低,但存在“洒、落、抛、滴”现象,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并且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大,将逐步被取代。

特点:虽然设备价格低,但存在“洒、落、抛、滴”现象,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并且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大,将逐步被取代。

方式二:

电动收集车收集,对道边果皮箱或商铺袋装垃圾进行流动收集,而后将垃圾送至中转站或用于转运的大中型压缩车。

特点:灵活、快捷、外观漂亮,但装载量有限,续驶里程短,另外电动车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方式三:

小型自卸式垃圾车收集,以流动收集的方式将垃圾収集运送到中转站。

特点:密封性好,干净卫生;装载量较大,灵活快捷,效率高;具有自卸功能,能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不少城市采用这种收集方式。

方式四:

收集箱和小型车厢可卸式垃圾车收集,定点或流动收集均可。定点放置垃圾收集箱(通常一台车可配多个收集箱),收满后由配套的小型车厢可卸式垃圾车将收集箱拉起并转运到中转站,也可以用于道边垃圾的流动收集。

特点:一台车配多个收集箱,扩容方便(增加收集箱),底盘利用率高。也可以用于道边垃圾的流动收集,能完成定点收集和定时收集的自由转换。装载量较大、灵活快捷,效率高;具有自卸功能,能减轻工人劳

动强度。

方式五:

桶装垃圾运输车收集,通过车辆尾部的升降平台将装满垃圾的垃圾桶装车运送至中转站。

特点:干净卫生,工人劳动强度也不高。但每次收集时需要空桶置换,并且每车装载桶数有限,收运效率

不高。另外转运站需要挂桶上料装置,否则仍需人工倒料。

方式六:

压缩式垃圾车(后装挂桶式、后装翻斗式、侧装式)收集,后装挂桶式和侧装式压缩车可将垃圾桶的垃圾

自动倒入压缩机构或箱体,而后装翻料斗式压缩车则通过料斗将散装垃圾自动倒入压缩机构,垃圾进入箱

体后都会进行一定程度地压缩,以提高单次运载量。装满后将垃圾运送至大型中转站或处理场。

特点:流动收集,灵活快捷;车辆密闭,尤其在桶装情况下干净卫生;自装卸功能,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能对垃圾进行压缩减容,提高收集效率和经济性;但会对收集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如噪声、粉尘等。侧装压缩车与后装压缩车相比,结构较简单,价格较低,但垃圾压缩密度小,运行成本较高。中小型压缩

车适用于收集,大中型压缩车虽灵活性不如小型车,但可直接将垃圾运送至距离不太远的填埋场,省去中

转环节。

转运环节

方式一:

垃圾斗收集站和摆臂式垃圾车转运,垃圾斗通常放置在地坑中收集小型收集车的垃圾,收满后由摆臂式垃圾车将垃圾斗吊起运送至大型转运站或处理场。

特点:没有压缩功能,处理量小,经济性差。卫生状况差,对周围环境影响明显。已逐步被取代。

方式二:

行吊式垃圾站和自卸式垃圾车转运,垃圾箱放置在地坑中收装垃圾,装满后,由行吊吊起垃圾箱装在自卸式垃圾车,运送至大型中转站或处理场。

特点:通常没有压缩功能,经济性差。卫生差,对周围环境影响明显,正逐步被取代。

方式三:

垂直转运站和密封自卸式垃圾车转运,将收集车送来的垃圾倒进箱体,压头自上而下对垃圾进行垂直压缩,随着垃圾的不断倒入,最终将垃圾压缩成块状,垃圾箱被提起至一定高度再将垃圾块推入密封自卸式垃圾车,转运至垃圾处理场。

特点:垃圾压实密度大,转运成本低,卫生状况较好,但要求站房高度要高,需挖基坑,土建成本较高。目前,垂直压缩转运站的使用较为广泛。

方式四:

水平转运站和密封自卸式垃圾车转运,将收集车送来的垃圾倒进箱体,压头对垃圾进行水平压缩,随着垃圾的不断倒入,最终将垃圾压缩成块状,垃圾箱被举升至一定高度将垃圾块推入密封自卸式垃圾车,转运至大型转运站或垃圾处理场。

特点:相对垂直站,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站房要求也简单。但垃圾压实密度较低,垃圾块成型不好,在和密封自卸式垃圾车对接时常有垃圾漏撒;因水分排挤不干净,有滴漏现象。

水平转运站被小城市、县、镇、新农村等资金预算较少的地方广泛使用,也常在老站改造时站房高度满足不了垂直站的情况下采用。

方式五:

移动站和大型车厢可卸式垃圾车,将收集车送来的垃圾通过翻料斗将垃圾压缩装入箱体,箱体内推铲对垃圾进行水平挤压,装满后由大型车厢可卸式垃圾车整体拉起转运至大型转运站或垃圾处理场。

特点:对场地要求低,布点容易,故障率也较低,但垃圾压实密度低,转运成本高,而且垃圾量大时,需多个站配合作业。

方式六:

大型站和大型车厢可卸式垃圾车转运,将收集车以及小型站通过转运车辆等送来的垃圾进一步压缩装入箱体,由大型车厢可卸式垃圾车转运至垃圾处理场。

特点:机位多,箱体多,整体吞吐量大。箱体容积大,垃圾压实密度高,转运成本相对较低。一般建在城市边缘,冲洗、消毒以及工人休息场所等配套设施齐全、卫生状况好,设有中控室,对垃圾的收运数量统计和设备的管理均有较高的水平。但建设成本较高。

适于对环境卫生要求较高的大中城市、距离垃圾处理场较远的情况、以及在市内建站难的情况等。越来越多的城市选用大型站进行生活垃圾的转运。

无中转收运模式

常用设备:压缩式垃圾车(后装或侧装)

特点:①流动收集,灵活快捷;②车辆密闭,干净卫生;③自装卸功能,减轻工人劳动强度;④会对收集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如噪声、粉尘等;⑤运输距离较远时经济性差。

适用情形:

①距离垃圾处理场较近;

②人口密度低的中、小城市,或大城市的周边地区;

③已建成城区转运站能力不足或故障的情形,是有中转模式的一种补充;

收运模式选择与设备选型

1、选择原则

①生产急需、②技术通用、③经济可行、④环保达标

2、选择步骤

■进行城市生活垃圾产量、成分统计及预测,生活垃圾分布及预测;

■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制订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规划,包括处理工艺的确定,处理厂(场)布点及处理能力确定;

■按照整洁、卫生、经济、方便、协调原则确定生活垃圾收集方式;

■按照经济、协调原则确定是否采用中转;

■根据经济、协调原则及城市基本情况(如道路情况)配置系统硬件;

■根据经济、协调及系统硬件的特性制订作业规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