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冠心病的一、二级预防

冠心病的一、二级预防

冠心病的一、二级预防
冠心病的一、二级预防

冠心病的一、二级预防

目前我国每年因冠心病死亡的人数约有260万,平均每小时死亡约300人,而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不断上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实际上,冠心病完全可以通过一、二级预防来进行预防治疗。

一级预防:控制高危人群发病率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是针对没有发生冠心病的高危人群的预防。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过快,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心血管病发病的高危人群越来越庞大。为什么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是心血管病发生的高危人群呢?因为这几个因素最容易损伤血管内皮,而血管的内皮损伤正是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绞痛、心梗发病的始动因素。在血管内皮受损的情况下,血液中的脂质、血小板、炎性物质就可以附着在血管壁上,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造成心肌缺血,如果斑块一旦破裂,形成的血栓碎块就会随血流运行堵塞住血管,引起心肌梗死。

只有通过日常保健和合理用药保护血管内皮,避免斑块形成,稳定斑块防止破裂,使心脏的血液供应保持畅通,才能从源头上控制冠心病,实现冠心病的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降低心肌梗死再发率

如果已经发生了心肌梗死,除了抓紧治疗促进病情好转,更重要的是二级预防,预防再发。

尽管急性心梗治疗技术有了很大进展,介入治疗特别是安放支架已经普及,但不要以为放完支架病痛减轻就万事大吉,实际上动脉硬化斑块不是一个而是多个同时存在,放置支架的地方是狭窄最严重的部位,还要预防其他斑块前赴后继。同时,许多病人放置支架大血管开通后,由于微血管病变导致心肌不能实现有效血流灌注,就像河渠开通垄沟堵塞,田间仍然干涸缺水一样,缺血心肌还在发生着一系列病理改变,导致心脏扩大、心衰、心律失常、猝死等严重并发症。这就要通过服用有效药物来抑制再狭窄发生,保护微血管,从而避免心肌梗死再发,实现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金三角”方案实现一、二级预防

专家们一致认为,防治冠心病关键在于一、二级预防,实现一、二级预防,就要长期服用降脂的他汀类药物和抗凝的阿司匹林等,同时服用通心络胶囊。通心络胶囊的优势是降脂、抗凝、抗炎,保护血管内皮,抑制斑块形成和稳定斑块,防止血管再狭窄。通心络与他汀类组合可以增强降脂效应,与阿司匹林组合可以增强抗凝、降低血粘度的作用,还能明显改善阿司匹林抵抗,也就是说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后,药效降低了,同服通心络后,可以提高阿司匹林的疗效。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通心络胶囊三药合用,构成冠心病防治的“金三角”方案。

“金三角”方案具有三大优势:第一是保护血管内皮,修复血管内皮;第二是抑制粥样斑块在血管内的形成,稳定容易破裂的斑块。前两条是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它适用于未发生

冠心病的一、二级预防

冠心病的一、二级预防 目前我国每年因冠心病死亡的人数约有260万,平均每小时死亡约300人,而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不断上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实际上,冠心病完全可以通过一、二级预防来进行预防治疗。 一级预防:控制高危人群发病率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是针对没有发生冠心病的高危人群的预防。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过快,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心血管病发病的高危人群越来越庞大。为什么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是心血管病发生的高危人群呢?因为这几个因素最容易损伤血管内皮,而血管的内皮损伤正是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绞痛、心梗发病的始动因素。在血管内皮受损的情况下,血液中的脂质、血小板、炎性物质就可以附着在血管壁上,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造成心肌缺血,如果斑块一旦破裂,形成的血栓碎块就会随血流运行堵塞住血管,引起心肌梗死。 只有通过日常保健和合理用药保护血管内皮,避免斑块形成,稳定斑块防止破裂,使心脏的血液供应保持畅通,才能从源头上控制冠心病,实现冠心病的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降低心肌梗死再发率 如果已经发生了心肌梗死,除了抓紧治疗促进病情好转,更重要的是二级预防,预防再发。 尽管急性心梗治疗技术有了很大进展,介入治疗特别是安放支架已经普及,但不要以为放完支架病痛减轻就万事大吉,实际上动脉硬化斑块不是一个而是多个同时存在,放置支架的地方是狭窄最严重的部位,还要预防其他斑块前赴后继。同时,许多病人放置支架大血管开通后,由于微血管病变导致心肌不能实现有效血流灌注,就像河渠开通垄沟堵塞,田间仍然干涸缺水一样,缺血心肌还在发生着一系列病理改变,导致心脏扩大、心衰、心律失常、猝死等严重并发症。这就要通过服用有效药物来抑制再狭窄发生,保护微血管,从而避免心肌梗死再发,实现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金三角”方案实现一、二级预防 专家们一致认为,防治冠心病关键在于一、二级预防,实现一、二级预防,就要长期服用降脂的他汀类药物和抗凝的阿司匹林等,同时服用通心络胶囊。通心络胶囊的优势是降脂、抗凝、抗炎,保护血管内皮,抑制斑块形成和稳定斑块,防止血管再狭窄。通心络与他汀类组合可以增强降脂效应,与阿司匹林组合可以增强抗凝、降低血粘度的作用,还能明显改善阿司匹林抵抗,也就是说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后,药效降低了,同服通心络后,可以提高阿司匹林的疗效。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通心络胶囊三药合用,构成冠心病防治的“金三角”方案。 “金三角”方案具有三大优势:第一是保护血管内皮,修复血管内皮;第二是抑制粥样斑块在血管内的形成,稳定容易破裂的斑块。前两条是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它适用于未发生

冠心病试题51526

冠心病 单选题。 1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C) A高血压B吸烟C血脂异常D肥胖 解析:血脂代谢异常是动脉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内科护理学) 2冠心病有确诊价值的检查手段(D) A心电图 B X线检查 C 放射性核素检查D冠状动脉造影 解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可使左、右冠状动脉及主要分支得到清楚的显影,具有确诊价值。 (内科护理学) 3心绞痛发作的典型部位(C ) A心尖部 B心前区 C 胸骨体中上段之后 D胸骨体中下段之后 解析:典型疼痛主要在胸骨体中、上段之后。 (内科护理学) 4心绞痛发作时,首要的处理是(A) A就地休息 B饮糖水少许 C含服硝酸甘油 D口服止痛片 解析:发作时应立即休息,一般病人停止活动后症状即可消失。 (内科护理学) 5急性心肌梗死最早最突出的症状(B) A室性心律失常 B心前区疼痛 C呼吸困难 D心源性休克 解析:疼痛为最早出现的最突出的症状。 (内科护理学) 6急性心肌梗死与心绞痛疼痛的主要区别(A) A心肌梗死疼痛程度重,持续时间长 B疼痛的部位不同 C疼痛的性质不同 D 诱因不同 解析:心梗疼痛的性质和部位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剧烈,持续时间可达数小时或数天。(内科护理学) 7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至少达(A) A12h B48h C1w D2w (军医版护考急救包) 8急性心肌梗死24h内主要死亡原因是(B) A心脏破裂B心律失常C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解析:心律失常见于75%∽95%的病人,多发生在起病的1∽2天,24小时内最常见。(内科护理学) 9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B) A窦性心动过速 B室性心律失常 C心房颤动 D房性期前收缩 (内科护理学) 10心肌梗死时出现的室性心律失常,首选药物是(A) A利多卡因B洋地黄C美托洛尔D普罗帕酮 (内科护理学) 11心电图上鉴别急性心梗与心绞痛最有衣衣的特点(B) A病理性Q波BS-T段抬高C宽大畸形的QRS波DS-T段压低 解析:病理性Q波是心肌坏死的表现,也是心梗与心绞痛的不同之处。

冠心病康复与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冠心病康复与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国际心脏康复体系发展已有50年历史,经历了由否定、质疑到普遍接受的过程。现已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学科,发达国家冠心病死亡率的大幅度下降得益于冠心病康复与二级预防,康复与二级预防已经成为决定医疗质量及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环节。 心脏康复的益处已有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20世纪80年代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明,心脏康复能够降低心肌梗死后患者全因死亡率8%~37%和心血管死亡率7%~38%;另有大量研究证实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各种原冈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置换或修复术后以及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可从心脏康复项目中获益。大量研究还显示心脏康复能够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进程,降低急性缺血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和住院率,接受心脏康复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年内猝死风险降低45%。最近美目一项对60万例老年住院的冠心病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PCI或CABG]5年随访的研究发现,心脏康复组患者5年病死率较非心脏康复组患者减少2l%~34%,并且不论康复次数的多少均可获益,其中高康复次数(25次以上二)组降低34%,低康复次数(1~24次)组降低2l%,效果与心血管病预防用药(如他汀类药物或B受体阻滞剂)相当,而费用显著低于预防用药。 2010年出版的《中凶心血管病报告》显示,目前我旧心血管疾病(冠心病、脑卒巾、慢性心力衰竭和高血压)患病人数2.3亿,不仪急性发病

人数逐年增加,而且年轻化趋势明显,接受PCI的患者数量也持续增加,2008年约18.2万,比2007年增长26%,201 1年高达34万。面对众多的心血管病急性发病和PCI后患者,目前我们重点关注发病急性期的抢救与治疗,对于发病前预防以及发病后康复不够重视,导致大量发病后患者得不到进一步的医学指导,从而反复发病、反复住院,重复冠状动脉造影与lf|L运重建,医疗开支不堪重负。凶此,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在中国势在必行。至今我国康复主要集中在肢体功能的康复,如卒中后和创伤后康复,而对冠心病发病后及血运重建后的康复未得到大多数心札管专业人员的认识,全闰心脏康复还处于发展阶段。为了促进我国心脏康复T-作的健康开展,提高心血管病防控水平,改善我国心血管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相关领域专家共同讨论并撰写了我国冠心病康复与二级预防阜家共识。 一、冠心病的康复与二级预防 冠心病的康复是综合性心血管病管理的医疗模式,不是单纯的运动治疗,而是包括运动治疗在内的心理一生物一社会综合医疗保健。涵盖发病前的预防和发病后的康复,是心血管病全程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Framingham研究开始,人们逐渐认识到冠心病是多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包括不可改变的因素如年龄和性别,也包括可以改变的因素如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等。2004年公布的INTERHEART研究,在52个日家(包括中国)262个中心的15 152例患者和14 820例对照中进行的调查表明,全世界各个地区、不同年龄和性

什么是冠心病二级预防

什么是冠心病二级预防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冠心病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对未发生冠心病疾病的危险人群而言)、二级预防(对冠心病早期的患者而言)和三级预防(预防冠心病的恶化及并发症的发生),预防措施无论对冠心病患者或冠心病高发危险人群都十分必要。冠心病二级预防,就是指对已经发生了冠心病的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目的是改善症状、防止病情进展、改善预后,防止冠心病复发。冠心病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有两个,一个是寻找和控制危险因素;另一个是可靠持续的药物治疗。 冠心病的预防应该是从饮食,锻炼,用药,危险因素控制等综合性的进行防治,尤其对已发生的冠心病患者而言,预防的目的就是改善症状,防止进展及复发。冠心病的防治应该包括两个ABCDE,贯穿在冠心病发病的各个阶段,只有坚持二级预防才能够有效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有效降低复发。 编辑本段预防 二级预防提倡“双有效”,即有效药物、有效剂量。吃吃停停,停停吃吃,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禁忌,不但效果不好,而且更危险。冠心病二级预防一般指的是A B C D E A.一般指长期服用阿司匹林(Aspirin)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前者具有抗血小板凝集作用,可减少冠脉内血栓形成;后者可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脏重塑、变形,对合并有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者更有帮助。 B.应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Betablocker)和控制血压(Blood Pressure)。目前已证实,若无禁忌症的心梗后患者使用β阻滞剂,可明显降低心梗复发率、改善心功能和减少猝死的发生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控制高血压,对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一般来讲,血压控制在130/85毫米汞柱以下,可减少冠心病的急性事件,且可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如中风、肾功能损害和眼底病变等. C.降低胆固醇(Cholesterol)和戒烟(Cigarettes)。众所周知,胆固醇增高是引起冠心病的罪魁祸首,血清胆固醇增高应通过饮食控制和适当服用降脂药如他汀类药(如舒降之、来适可、普拉固等),把胆固醇降到4.6毫摩尔/升(180毫克/分升)以下,这样可大大降低心梗的再发率。最近通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即对危险因素的干预 公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 1.男性, 2.有过早患冠心病的家族史、 3.吸烟、 4.高血压、 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6.糖尿病, 7.有明确的脑血管或周围血管阻塞的既往史, 8.重度肥胖(超重≥30%)。除性别与家族史外,其它危险因素都可以治疗或预防。 预防措施: 1.降低血压; 2.降低血清胆固醇; 3.宣传戒烟与劝阻吸烟; 4.减肥。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一个是寻找和控制危险因素;另一个是可靠持续的药物 治疗。 冠心病二级预防一般指的是A B C D E A.一般指长期服用阿司匹林(Aspirin)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前者具有抗血小板凝集作用,可减少冠脉内血栓形成;后者可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脏重塑、变形,对合并有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者更有帮助; B..应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和控制血压。若无禁忌症的心梗后患者使用β阻滞剂,可明显降低心梗复发率、改善心功能和减少猝死的发生。控制高血压,血压控制在130/85毫米汞柱以下; C..降低胆固醇和戒烟。通过饮食控制和适当服用降脂药如他汀类药(如舒降之、来适可、普拉固等),把胆固醇降到4.6mmol/L以下。心梗后患者即使血清胆固醇正常也要服降脂药,尤其是他汀类药,凡是心梗患者无论血清胆固醇增高还是正常,都要长期服用降脂药; D.控制饮食和治疗糖尿病。提倡饮食清淡,多吃鱼和蔬菜,少吃肉和蛋; E.教育和体育锻炼。学会一些有关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急性冠脉事件的急救知识,如发生心绞痛或出现心梗症状时可含服硝酸甘油和口服阿司匹林等,当参加体育锻炼及减肥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发布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发布 心血管病死亡率、发病率及患病率持续增长,已经给我国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及经济负担。与此同时,面对心血管病高发的严峻形势,国内外心血管病预防工作也取得了许多进展。为此,我们参考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证据,吸取国内外最新相关指南,在2011 年《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的基础上更新了内容,发表为《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以便更好地指导我国临床心血管病的预防工作。本指南涵盖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基于中国特色的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具体措施、心血管病及冠心病等危症人群的二级预防等内容,本文仅就二级预防的部分内容进行阐述,感兴趣读者可订阅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 年第一期。心血管病及冠心病等危症人群的二级预防一、卒中二级预防(一)危险因素控制推荐意见如下:(1)缺血性卒中或TIA 患者,发病数天后如果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 m H g ,应启动降压治疗;推荐收缩压降至140 mmHg 以下,舒张压降至90 mmHg 以下。由于低血液动力学原因导致的卒中或TIA 患者,应权衡降压速度与幅度对患者耐受性及血液动力学影响。(2)对于非心原性缺血性卒中或TIA 患者,无论是否伴有其他动脉粥样硬化证据,推荐高强度他汀类药 物长期治疗以减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推荐LDL-C 降至1.8

mmol/L (70 mg/dl )以下。(3)缺血性卒中或TIA 患者发病后均应接受空腹血糖、HbA1c 监测,无明确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在急性期后应常规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来筛查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对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和(或)药物干预能减少缺血性卒中或TIA 事件,推荐HbA1c 治疗目标(二)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非心原性缺血性卒中/TIA 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推荐意见如下:(1)对非心原性栓塞性缺血性卒中或TIA 患者,建议予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而非抗凝药物预防卒中复发及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2)阿司匹林(50~325 mg/d)或氯吡格雷(75 mg)单药治疗均可作为首选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单药抗血小板治疗的最佳剂量为75~150 mg/d。阿司匹林(25 mg)+缓释型双嘧达莫(200 mg)2次/d 或西洛他唑(100 mg)2 次,均可作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替代治疗药物。(3)发病24 h 内,具有卒中高复发风险 (ABCD2评分》4分)的急性非心原性TIA或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NIHSS评分W 3分),应尽早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21 d,应严密观察出血风险,此后可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作为缺血性卒中长期二级预防一线用药。(4)发病30 d 内伴有症状性颅内动脉严重狭窄(狭窄率70%~99% ) 的缺血性卒中或TIA 患者,应尽早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90 d。此后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单用均作为长期二级预防一线用药。(5)伴有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证据的缺血性卒中或

冠心病二级预防ABCDE方案

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和美国心脏病学院(ACC)于2001年曾经发表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CAD)二级预防的专家共识文件[1]。近4年来完成的有关重要临床试验的结果,进一步支持降低冠状动脉和其它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危险因素的治疗,并且拓宽了治疗的适应症。在此基础上,AHA和ACC 适时制订和发表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二级预防指南》。新版指南中建议CAD的二级预防包括10个方面,并且提出了实施这些建议的具体目标和措施。 一、新版指南的主要内容 ㈠戒烟 ⒈目标 彻底戒烟,不要接触吸烟环境。 ⒉建议 ⑴患者每次就诊时,医师要询问吸烟问题。 ⑵要求吸烟患者戒烟。 ⑶评估吸烟患者是否愿意戒烟。 ⑷帮助患者制订戒烟计划。 ⑸安排随访,建议患者参加有关的宣教活动或药物治疗,包括尼古丁替代治疗和丁氨苯丙酮治疗。 ⑹强调工作中和在家中避免接触吸烟环境。 ㈡控制血压 ⒈目标 所有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如果患有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则血压控制在 <130/80mmHg。 ⒉建议 ⑴所有患者均应开始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控制体重、增加运动锻炼、减少酒精摄入量、限制钠盐,强调多吃水果、蔬菜和低脂肪饮食。 ⑵如果血压3140/90mmHg,或者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压3130/80mmHg,则开始尽可能应用b-受体阻断剂和(或)ACEI,达到目标血压,必要时可以加用噻嗪类利尿剂。 ㈢调脂治疗 ⒈目标 LDL-C控制在<100mg/dL。如果甘油三酯3200 mg/dL,则非HDL-C(即总胆固醇减去HDL-C)应当<130mg/dL。 ⒉建议 ⑴以下建议适用于所有患者: ①启动饮食治疗。减少饱和脂肪 ②补充植物stanol /醇(2克/日)和粘稠纤维(>10克/日),可以进一步降低LDL-C。 ③增加每日活动量并控制体重。 ④鼓励多吃 omega-3脂肪酸鱼油或胶囊(1克/日),以降低风险。治疗甘油三酯升高者,通常有必要应用较大剂量降低风险。 ⑵调脂治疗 评估所有患者空腹血脂水平,并且对于因急性心血管事件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应在入院24小时内完成评估。对于住院患者,建议根据下述方案在出院前开始应用降脂药物: ①LDL-C必须<100mg/dL,并且 ②可以进一步降低LDL-C至<70mg/dL; ③如果基础LDL-C3100mg/dL,则开始降低LDL-C的治疗。应用降低LDL-C的药物时,LDL-C的水平至少降低30%~40%。如果选择LDL-C<70mg/dL为治疗目标,则应当选择药物剂量达到该水平,最大程度减少副作用和降低成本。由于基础LDL-C水平高而不能达到<70mg/dL水平时,使用他汀类药物或与降低LDL-C的药物联合应用,一般可以将LDL-C的水平降低50%以上; ④如果治疗过程中LDL-C仍3100mg/dL,则应强化降低LDL-C的治疗(可能需要与降低LDL-C的药物联合应用,即应用标准剂量的他汀类药物与依泽替米贝、胆汁酸多价螯合剂或烟酸); ⑤如果基础LDL-C 70~100mg/dL,可以将LDL-C降低到<70mg/dL;

冠心病试卷及答案[1]

冠心病试卷及答案 2017年10月份心内科继续教育培训试题 姓名: 单位(科室) 分数: 一.填空题。 1。冠心病猝死的最主要原因是严重心律失常 2。首诊医师对可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做出第一步关键性治疗是做出恰当的检查评估,按轻重缓急送适当科室,立即进行抗缺血或再灌注治疗 3.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血氧饱和度降到90%时需给予患者氧气吸入。 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避免便用力排便,其目的主要是防止诱发心律失常致猝死 5。在冠状动脉造影示冠脉正常或无阻塞性病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除误诊外,多见于冠脉痉挛、冠脉内血栓自溶、微血管病变 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饮食低动物蛋白、低胆固醇、少糖少盐 7。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心率失常是室性心律失常8.慢性心力衰竭的最主要病因冠心病、高血压 9.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劳力性呼吸困难

10。单纯舒张性心衰多见于冠心病、高血压的心功能不全早期 二、问答题。 1.冠心病二级预防? 采用ABCD方案即:A.抗血小板、抗心绞痛治疗及ACEI;B.β受体拮抗剂预防心律失常,减轻心脏负荷;控制血压;C.控制血脂和戒烟;D.控制饮食和糖尿病治疗;E.健康教育和运动。 2。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常见诱因? 感染、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过度体力消耗或情绪激动、治疗不当、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 3.有应用口服抗凝药物指征患者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 (1).拟行冠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推荐围手术期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I,C) (2)。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不论植入何种类型支架,推荐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OAC(抗凝药)三联抗栓治疗维持1个月。(IIa,B) (3).对于高缺血风险患者(如ACS或其它解剖/操作因素)和推荐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OAC三联抗栓治疗可超过1个月,可延长至6个月.(IIa,B) (4).对于出血风险高于缺血风险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氯吡格雷75mg/天和OAC双联抗栓代替三联抗栓一个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第一页: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台山市中医院内二科 第二页到第五页: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预防胜于治疗,即使您患了冠心病,或者已经进行了冠脉介入治疗,或者做了搭桥手术,仍然需要控制关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超体重,缺乏运动等,它们会使冠心病有再发和复发的可能,所以您必须做好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戒烟 吸烟对每个人有害,对冠心病病人更有危害,如果你在心梗后又吸烟,你再次出现心梗的机会增加2倍。吸烟增加心脏的压力,因为它引起血管收缩,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也增加血液里一氧化氮浓度,减少了心肌的摄氧能力。如果你吸烟,请你马上戒烟。 控制体重 冠心病患者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很重要。应该通过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来保持体重。应尊循好的饮食习惯 美国心脏协会饮食指南推荐:总热量调整到使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饱和脂肪酸摄入应小于总热量的7%,饱和脂肪酸存在于动物脂肪、棕榈仁、可可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应不大于总热量的10%,玉米、大豆、向日葵油中含量较高。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总热量的30%,胆固醇摄入应少于200mg/每日,胆固醇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如:牛肉、猪肉、羊肉、家禽、鱼、奶制品、蛋黄。 盐的摄入每日应小于6g,高血压人士每日应少于4g。 如果你超重,应降低血胆固醇水平、降压、改善葡萄糖耐受性,定期进行抽血检查,可以显示改变饮食和减重的益处。有时需要严格修正你的饮食习惯才能达到医生为你制订的标准。有时需用服用药物降低血的胆固醇。 将脂肪减少到不超过总热量的30%,为达到此目标,你可以多吃一些碳水化合物,如水果、蔬菜、谷类。 限酒 如果你患冠心病之前不饮酒,就不要喝。因为过多的酒精摄入可以升高血压。如果你在减肥,少喝啤酒。 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心肌梗塞和中风的危险因素。这就是为什么医生建议你经常量血压。如果血压很高,医生会让你采取措施来降压。通常是饮食、运动、药物相结合使血压得到控制。如果通过减肥、运动、减少盐摄入、改变生活方式仍不能降压,则需要服降压药。你要定时服药,服药后感觉不舒服,告诉医生,他会调整药物以便减少药物副作用。控制血压很重要,一定要按医生的要求去做。控制血压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服完药后继续开药。 控制血脂

冠心病的预防知识

冠心病的预防知识 一、控制冠心病的关键是什么 控制冠心病的关键在于预防。虽然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却始发于少儿期,这其间的几十年为预防工作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机会。一级预防,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消灭冠心病于萌芽状态;二级预防,提高全社区冠心病的早期检出率,加强治疗,防止病变发展并争取其逆转;三级预防,及时控制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病人寿命。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即危险因素的干预。预防冠心病可采用针对全人群和高危人群两种预防策略。前者是通过改变某个人群、地区或国家与冠心病危险因素有关的生活行为习惯、社会结构和经济因素,以期降低人群中危险因素的均值;后者是针对具有1个或1个以上公认的(如高血压、吸烟等)与冠心病有明确因果关系的危险因素水平的降低,才能有效地减少冠心病的发生。目前公认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男性、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过早患冠心病的家族史、吸烟(现吸烟〉10支/日)、高血压、高血脂、重度肥胖(超重〉30%)、有明确的脑血管或周围血管阻塞的既往史。其中,高血压、高胆固醇及吸烟被认为是冠心病最主要的3个危险因素。除性别、年龄和家族史外,其它危险因素都可以预防和治疗。 冠心病病变始儿童,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膳食结构要合理,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大量的甜食,加强体育锻炼,预防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生。超重和肥胖者更应主动减少热量摄入,并加强运动量。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患者,除重视危险因素干预外,更要积极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大力宣传戒烟活动,特别是要阻止儿童成为新一代烟民。 二、预防冠心病的措施 不吸烟。 只食用少量的牛油、奶油及各种油腻食物。 将你习惯食用的肉类量减少,将你食用的肉上脂肪除去,吃烧煮的肉,不要吃油煎的肉。 每周最多只吃三只鸡蛋。 吃大量水果及蔬菜,但饮食要维持平衡均匀。 减少盐的摄食量。摄食盐量低可以降低血压,并且减少发展冠状动脉病的危险。经常运动。有证据显示,每周做两、三次剧烈运动,可减少得心脏疾病的危险。但由于突然做剧烈运动很危险,必须以渐进的方式来开始实行你的运动计划。 应付精神压力,寻求各种途径来调解生活上的压力。可以培养嗜好或通过运动来松懈日常生活中的紧张情绪。 控制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糖尿病。 定时检查身体并遵照医嘱。 三、饮食习惯与冠心病有何关系 不好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与“现代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据大规模的人群调查表明,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和继发性载脂蛋白异常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

冠心病二级预防的研究现状

冠心病二级预防的研究现状 楚莲洁据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资料显示,冠心病在我国死亡人数已列世界第二位 [1]。冠心病是属于发病率和复发率高的进展性慢性疾病。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是防治的基本策略之一。对冠心病患者采取防治措施,目标是减轻症状,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现将冠心病二级预防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一、冠心病二级预防的现状 关于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较著名的几大注册研究[2-3],如GRACE研究、 EUROASPIRE研究、NRMI研究等,均为针对发达国家的冠心病患者的研究。结果 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二级预防的实施率有所上升,而针对发展中国家的 WHO-PREMISE研究则显示在发展中国家,有大量的冠心病患者没有得到适宜的诊 治和健康指导。 美国开展的GWTG研究在注册研究的基础上加入了以医院为基础的干预[4], 结果显示,经过有效的干预,加强医生和患者的教育,二级预防实施的达标率均 有所增加。 2006年由世界心脏联盟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共同领导的“中国冠心 病二级预防架桥工程”[5],拟进行基线调查、障碍分析、干预实施三个阶段的工 作,该研究调查显示,现存的问题有(1)多数患者未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2)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未得到积极控制;(3)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健康指导做得不到位。 专家认为需尤其加强医务人员临床工作中对冠心病二级预防指南的应用能力。 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CCSPS),是首次在中国冠心病人群中进行的对 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大规模临床协作研究[6]。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 安慰剂对照的长期随访临床试验。该研究结果显示:长期常规剂量的调脂治疗可 改善中国冠心病患者的多种血脂异常指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积极的调脂治 疗可防治冠心病,有效降低再发冠心病事件的危险,减少总死亡。 二、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措施 冠心病预防有两个“ABCDE”。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阿司 匹林;B:β受体阻滞剂与控制血压;C:戒烟与降胆固醇;D:合理饮食与控制 糖尿病;E:运动与健康教育。 1.药物预防。冠心病二级预防优化药物主要包括他汀类降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 β受体组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类降脂药物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早期使用可发挥降低血脂、稳定斑块的作用,是二级预防的关键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可防止血栓形成,降低发生心梗和心血管死亡的危险,建议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能减少心源性猝死,降低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死亡率,是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改善心肌缺血的最主要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以预防心室重构,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延缓动脉硬化的进展,其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疗效已得到认可。这些药物分别经过了一系列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获得充分的循证依据,证实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2.戒烟限酒。多项研究表明,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2~6倍。吸 烟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后心源性死亡的风险明显高于不吸烟者,任何时候的戒 烟都可使患者急性心血管事件或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危险明显下降。徐成斌[7]

冠心病的治疗原则

冠心病的治疗原则

冠心病药物治疗的原则与案例分析 李倩 近年来冠心病发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冠心病的治疗中,用药品种繁多,联合用药普遍。我们将首先介绍冠心病临床药物治疗的有关原则及注意事项,然后结合几个案例分析该类药物在临床治疗的特点与注意事项。 第一部分冠心病的药物治疗的有关原则 掌握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应当首先熟悉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其次根据国内外已颁布的心血管疾病治疗原则或指南,并结合各类临床药物的自身特点(如:作用机制、药效、药代、相互作用、用法用量、禁忌症和不良反应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药物预防与治疗。 一、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冠心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心肌病等。下面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为例,简要介绍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1.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大类包含不同临床特征、临床危险性及预后的临床症候群,它们有共同的病理机制,即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并导致病变血管不同程度的阻塞。最主要的病因是易损斑块破裂和糜烂并发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及微血管栓塞等多因素作用下所导致的急性或亚急性心肌供氧减少。 2.分类 根据心电图有无ST段持续性抬高,可将急性冠脉综合征分为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两大类,前者主要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大多数为Q波心肌梗死,少数为非Q波心肌梗死),后者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心梗(NSTEMI)。非ST段抬高心梗大多数为非Q 波心肌梗死,少数为Q波心肌梗死。 3.临床表现: ⑴不稳定心绞痛(UA)有以下临床表现:①静息性心绞痛:心绞痛发作在休息时,并且持续时间通常在20min以上;②初发心绞痛:1个月内新发心绞痛,可表现为自发性发作与劳力性发作并存,疼痛分级在Ⅳ级以上;③恶化劳力型

冠心病二级预防方案

冠心病二级预防方案 大家知道,“冠心病二级预防”是指对已患冠心病者采取措施,防止冠心病的复发和加重。目前认为,除了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防控外,倡用冠心病二级预防“AABC方案”。此方案代表四类药物。现简 介如下: A:阿司匹林(Aspirin)。业已证明,阻止血小板聚集是防控冠心病的措施之一。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产生抗血栓效果。一般剂量为每天75-150毫克。据循证医学研究表明 ,阿司匹林具有:(1)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2)对大于50岁的高血压患者可预防冠心病。A: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ACEI):“中国2007年专家共识”推荐它用于高血压、 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治疗和二级预防。具有心肾保护作用。常用的有:卡托普利、苯那普利(洛汀新)、培哚普利(雅施达)、依那普利(依苏) 等。 B:β受体阻滞剂(β-Blockade):研究证实,β受体阻滞剂具有降低心肌需氧量,产生抗心绞痛,抗缺血作用,还可预防冠状动脉内斑块的破裂。它在心肌梗死后的二级预防中有重要地位,可显著减 少患者的再梗死率,猝死率和总死亡率。临床常用的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比索洛尔(康可)、阿替洛尔(氨酰心安)等。 C:降低胆固醇(Cholesterol)。研究确认,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能减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能降低冠心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血清胆固醇水平越高,冠心病发病越早,胆固醇每降 低1%,冠心病的发生率可降低2%。调脂药常用的是“他汀类”。如:辛伐他汀(舒降之)、氟伐他汀(来适可)、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和天然药物血脂康等。在用药过程中需观察毒副作用,如肌病( 肌肉疼痛、触痛等)、血肌酸激酶(CK)升高和肝酶升高等。

冠心病的治疗原则

冠心病药物治疗的原则与案例分析 李倩 近年来冠心病发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冠心病的治疗中,用药品种繁多,联合用药普遍。我们将首先介绍冠心病临床药物治疗的有关原则及注意事项,然后结合几个案例分析该类药物在临床治疗的特点与注意事项。 第一部分冠心病的药物治疗的有关原则 掌握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应当首先熟悉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其次根据国内外已颁布的心血管疾病治疗原则或指南,并结合各类临床药物的自身特点(如:作用机制、药效、药代、相互作用、用法用量、禁忌症和不良反应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药物预防与治疗。 一、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冠心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心肌病等。下面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为例,简要介绍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1.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大类包含不同临床特征、临床危险性及预后的临床症候群,它们有共同的病理机制,即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并导致病变血管不同程度的阻塞。最主要的病因是易损斑块破裂和糜烂并发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及微血管栓塞等多因素作用下所导致的急性或亚急性心肌供氧减少。 2.分类 根据心电图有无ST段持续性抬高,可将急性冠脉综合征分为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两大类,前者主要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大多数为Q波心肌梗死,少数为非Q波心肌梗死),后者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心梗(NSTEMI)。非ST段抬高心梗大多数为非Q波心肌梗死,少数为Q波心肌梗死。 3.临床表现: ⑴不稳定心绞痛(UA)有以下临床表现:①静息性心绞痛:心绞痛发作在休息时,并且持续时间通常在20min以上;②初发心绞痛:1个月内新发心绞痛,可表现为自发性发作与劳力性发作并存,疼痛分级在Ⅳ级以上;③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既往有心绞痛病史,近1个月内心绞痛恶化加重,发作次数频繁、时间延长或痛阈降低(心绞痛分级至少增加1级,或至少达到III级);④变异性心绞痛也是不稳定心绞痛的一种,通常是自发性,其特点是一过性ST段抬高,多数自行缓解,不演变为心肌梗死,但少数可演变成心肌梗死。动脉硬化斑块导致局部内皮功能紊乱和冠状动脉痉挛是其发病原因,硝酸甘油和钙离子拮抗剂可以使其缓解。 ⑵非ST段抬高心梗(NSTEMI)的临床表现与不稳定心绞痛相似,但是比不稳定心绞痛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 4.心电图表现 ST-T动态变化是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梗最可靠的心电图表现。

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生活方式干预策略

经验交流 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生活方式干预策略 鲁大云 作者单位:450007 郑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关键词! 冠心病;二级预防;干预 中图分类号! R 54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3296(2009)17-0089-01 冠心病是一种与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心理情绪反应密切相关的疾病。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是对所有冠心病高危人群,既包括有多重危险因素在未来十年发生心血管事件>20%的患心肌梗死的患者,又包括有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或先前发生过心肌梗死的患者。通过对这群患者综合评估和干预多重危险因素,有效预防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心脏性猝死和病死率[1]。不良的生活方式对冠心病高危人群自身疾病有重要影响,体力活动、运动、吸烟、饮酒、高盐高脂饮食、情绪激动和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直接影响到二级预防的效果,并与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密切相关。而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冠心病高危人群中较易做到及容易控制的。因此,在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通过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综合控制多种危险因素,促使易损斑块稳定,可以显著降低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总体生存率。 1 生活方式干预策略 1.1 戒烟 吸烟对冠心病的影响是十分明确的。吸烟时,人体血管易发生痉挛,造成局部器官血供应减少,营养素及氧气供应减少。根据多项研究,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2~6倍,吸烟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后心源性死亡的风险明显高于不吸烟者,而且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与吸烟的支数成正比。因此,任何时候的戒烟都可使患者急性心血管事件或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危险明显下降。据有关资料显示,戒烟能够使冠心病总病死率下降36%,优于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如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和A CE I 类等药物。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凡患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的患者,应严格要求其戒烟并避免被动吸烟,不能彻底戒断者,应劝其减少吸烟量,逐渐达到戒烟目的,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1.2 限酒 适量饮酒以每天15g 为限,能有效的降低冠心病及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加拿大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的资料显示,适量饮酒可以减少40%的冠心病发作。这是因为适量酒精能升高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好#的胆固醇,因而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减轻动脉硬化的发生,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1.3 饮食干预 多项研究证实,通过改善饮食结构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可使心血管并发症的相对危险度下降2/3。血清胆固醇水平平均降低10%,可使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减少17%,突发心脏事件发生率降低23%,心源性病死率降低20%。因此,要求患者低脂饮食,控制血胆固醇<4.68mmo l/L 和LDL C< 2.60mm o l/L [2]。WHO 建议的饮食结构包括:限制饮酒,减少钠盐摄入每天应<6g ,减少膳食脂肪<10%,补充适量优质 蛋白质,多吃蔬菜和水果每天>400g 。 1.4 体力活动和运动干预 适当的体育活动有助于减轻体质量、降低血脂、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和增强体质,研究表明,运动可降低冠心病的病死率。轻、中强的活动能够显著降低各种原因引起的死亡。2006年AHA /ACC 冠心病二级预防指南建议所有患者,根据以往体力活动的情况和(或)运动试验决定体力活动的强度,最好每天进行30~60m i n 的中、强度有氧运动,至少每周5d ,每天?30m i n 。活动方式可根据个人条件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气功等患者乐意接受的锻炼方式,要求运动中精神放松、动作自然、节奏缓慢。对于近期有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或做过血运重建治疗的高危患者,建议在合理医学指导下进行锻炼。 1.5 心理情绪调节干预 强烈持久的精神紧张是诱发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冠心病患者常有情绪变化,焦虑抑郁症状最为常见,心肌梗死后发生严重抑郁的患者占30%~45%。研究显示,5~10年间重度抑郁患者心源性病死率比无抑郁者增加82%,>10年增加72%。 目前临床治疗大多只注重疾病和躯体治疗,而忽视心理行为治疗和干预,对这部分人群给予心理治疗可能比单纯药物治疗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心理情绪干预方法可采用放松治疗,针对个人情况进行心理疏导与调节,静坐、放松心情、听音乐或聊天、宣泄情绪等使患者心理平衡,情绪稳定。对已患有心肌梗死、接受过支架、起搏器、除颤器治疗的患者,进行以运动为主的综合心脏康复计划,可以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2 讨 论 冠心病二级预防的目标是减少冠心病高危人群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危险,保护心肌,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预防的基本策略为降低多种危险因素,减少心肌损害和防止心肌重构。具体措施为戒烟限酒,健康饮食,适量的体力活动和运动,控制体质重,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控制血压水平,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使用受体阻滞剂和ACE I 治疗以及治疗糖尿病。但不良的生活方式常使冠心病患者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的效果不理想。对冠心病高危人群的不良生活方式进行干预,促使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大大减缓冠心病的发展进程,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进而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丁蓉晶.冠心病的二级预防[J].长城心脏快讯,2007,4: 1-3. 2 洪昭光.40岁登上健康快车[M ].桂林:丽江出版社,2006:113-117. (收稿日期:2009-06-06) 89 临床合理用药2009年9月第2卷第17期 C h i n J of C linical Rati on alDrug U se ,Sep te mb er 2009,Vol 2No 17

冠心病二级预防的要点分析

冠心病二级预防的要点分析 冠心病是发达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随着我国人民饮食习惯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该病也已成为目前中国成人心脏病住院和死亡的第一原因,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冠心病突发事件发生率上升,与其突发事件的发生和二级预防不足相关,冠心病二级预防是冠心病防治工作的基本策略之一。 Abstract:Coronary heart disease is a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developed countries,as the Chinese people’s eating habits change,the improvement of the living standard,the disease has become the adult heart disease China hospital and the first cause of death,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re increas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cidence increased,and the occurrence of unexpected events and two grade prevention related problems,the two grade preven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s one of the basic strategies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Key words:Coronary heart disease;Two levels of prevention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2岁。阵发性活动后胸痛6个月。每遇快走时出现胸骨后疼痛,手掌大小,伴咽部紧缩感,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2min后可缓解,间断伴有胸闷、气短,持续时间约1~2h。有高血压10余年,最高180/120mmHg,现正服复方降压片2片,3次/d,否认糖尿病等病史。吸烟20年,20支/d,饮酒少量。 体检:血压150/100mmHg,心率88次/min。心电图大致正常;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运动至Bruce2级时,V1-V4导联ST段下降0.1~0.3mV。腰围:92cm,BMI26.3kg/㎡,空腹血糖5.9mmol/L;餐后2h血糖8.2mmol/L,HbA1c7.2%;血脂:血LDL-C3.4mmol/L,TG 1.92mmol/L,HDL-C 0.91mmol/L。 诊断:冠心病,劳力性心绞痛;高血压3级,极高危患者;血脂异常;代谢综合症。 治疗:拜阿司匹林片100mg,1次/d,辛伐他汀片(舒降之)40mg,每晚服用,美托洛尔片25mg,3次/d,替米沙坦片80mg,1次/d,双氢克尿噻片12.5mg,1次/d,尼群地平片10mg,3次/d,异山梨酯片15mg,3次/d,复方丹参滴丸10粒,3次/d。配合改善生活方式。 1w后,血压130/82mmHg,心率64次/min,空腹血糖5.6mmol/L餐后2h 血糖7.8mmol/L。4w后心绞痛症状明显减少,且复查平板运动试验,虽仍呈阳性,但在Bruce3级达到终点,V1-V4的ST水平压低0.1mV,可见前壁缺血的程度减轻,并且引发缺血的阈值提高。血脂:血LDL-C2.05mmol/L,TG1.7mmol/L,HDL-C1.03mmol/L。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LAD中段60%狭窄,RCA60%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