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翻译系列图书简介

翻译系列图书简介

翻译系列图书简介
翻译系列图书简介

《翻译、重写、文学声誉之操纵》

安德烈?列夫维尔著

《翻译、重写、文学声誉之操纵》是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和安德烈?列夫维尔(AndréLefevere)主编的《翻译学丛书》(1992)之一;由安德烈?列夫维尔撰著。1978年,列夫维尔建议学术界将Translation Studies作为翻译学的正式名称;他与霍姆斯(James Holmes)及巴斯奈特等人均为“翻译研究派”(Translation Studies)的中坚人物。其后巴斯奈特和列夫维尔成为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翻译、重写、文学声誉之操纵》被视为列夫维尔的代表作。

该书以“重写”文学者而非文学创作者为对象。著者认为,评论、选编、史学、编辑等都是重写;翻译也是一种重写,它使原文的生命得以延续,因而具有巨大力量。正如《丛书》前言所云:“翻译确是一种对原文本实施的重写。凡重写,不论其意图何在,均反映了某种意识形态及诗学传统(第五章;第六章),从而使文学以某种方式在社会中发挥作用。重写乃借权力以施为;在促进文学及社会演进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该书揭示了重写如何在文学作品的接受、意识形态及诗学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例如作者坚持将文学的创作与接受置于文化及其历史大背景下进行考察,给读者展示了在后马克思主义意义上,文学的社会语境及其历史语境中的重写如何对文学领域中诸如原创性、灵感、臻美等神旨圣典产生颠覆发表了富有争议的看法。此外,该书涉猎文献丰富,包括古典拉丁文、法文、德文;使有兴于文论、比较文学、文学史及翻译学的师生耳目一新。

该书章节目录如下: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赞助体系

第三章:诗学体系

第四章:范畴之于翻译

第五章:意识形态之于翻译

第六章:诗学之于翻译

第七章:话语之于翻译

第八章:语言之于翻译

第九章:史学

第十章:文选

第十一章:批评

安德烈·列夫维尔:比利时人,曾先后在香港、安德卫普等地的大学、最后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Austin)分校日尔曼语言及比较文学系任教。1996年去世。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by André Lefeve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11 New Fetter Lane, London EC4P 4EE; 29 West 35th Street, New York, NY 10001

《翻译学·修订本》

苏珊?巴斯奈特著

《翻译学》成书于1980年,是第一部以翻译学(Translation Studies)命名的专著。现版本是其修订本;该书被认为是翻译学经典专著之一。著者特别强调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方法,目的在于把以前的文艺学派和语言学派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使翻译研究既具有理论性,又真正能指导实践。在其前言中苏珊宣称,翻译学已确立为一门严正学科而非比较文学的一

个分支;其显著特征在于融汇了语言学、文学、文化史、哲学及人类学理论。苏珊坦言,伊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及吉迪恩?图里(Gedion Toury)的多元系统观念,使我们可以随时在某一文化领域内查验宿语文本的吸收过程;翻译被视为是操纵过程说过分注重宿语文化而对源语文化背景重视不够。该书中,著者认为翻译学主要涉及四个主要领域:翻译学史(第二章)、翻译与接受语文化间关系(第一章)、翻译与语言学、翻译与诗学(第三章);翻译学因注重意识形态及语言学,使其可以在后殖民语境中得以展开讨论;翻译学已脱离了其欧洲中心而播及印度、中国、阿拉伯世界、拉美及非洲。

该书章节目录如下:

第一章:翻译学中心问题

第二章:翻译理论史

第三章:文学翻译中的具体问题

第四章:结论

苏珊·巴斯奈特:翻译研究派及翻译文化派代表人物之一。英国沃瑞克(Warwick)大学比较文学理论和文学翻译研究生院教授、翻译家、文化学家,不久前被任命为沃瑞克大学校长。

Translation Studies (Revised Edition) by Susan Bassnett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11 New Fetter Lane, London EC4P 4EE; 29 West 35th Street, New York, NY 10001

《翻译、历史与文化》(苏珊?巴斯奈特安德烈?列夫维尔主编)简介

《翻译、历史与文化》为翻译学研究专文集,成书于1992年,收录论文凡12篇,由苏珊?巴斯奈特和安德烈?列夫维尔任主编。书中正式提出了“翻译的文化转向”这一口号,是翻译学文化学派的重要专著之一。该书所收录文章为个案分析与研究,各自相对独立,均围绕翻译领域内“文化转向”这一中心议题。这些论文并非“以文本为单位”在源文本与译文文本之间进行比较,而是借助于“中间对照物”(tertium comparationis) 这一无形理论进行阐释,目的在于淡化对译文文本优劣的简单评判。论文涉及文化转向必然性的导因、西方翻译发生史、权力范畴对翻译的屏障、翻译的操纵等分论题。综观全书,它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以及翻译之于文化的意义;翻译的基本单位不是单词,不是语句乃至篇章,而是文化;翻译之存在是回应某种文化之需求以及该文化内部不同群体之需求;基于对等的“忠实”根本不存在,翻译的目的,在于使译文在宿语文化中起到原文在源文化中同样的功能。文集所有论文在于证实,翻译是一种双文化语境行为,故翻译实践则从形式主义方式必然转向语境、历史及传统等重大问题。

安德烈·列夫维尔:翻译研究派及翻译文化派代表人物之一。比利时人,曾先后在香港、安德卫普等地的大学、最后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Austin)分校日尔曼语言及比较文学系任教。1996年去世。

苏珊·巴斯奈特:翻译研究派及翻译文化派代表人物之一。英国沃瑞克(Warwick)大学比较文学理论和文学翻译研究生院教授、翻译家、文化学家,不久前被任命为沃瑞克大学校长。

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 A Sourcebook

eds. by Susan Bassnett and André Lefevere

London and New York: Printer 1990

《翻译与语言——语言学理论之诠释》(彼德?佛赛特)简介

《翻译与语言——语言学理论之诠释》(彼德??佛赛特Peter Fawcett著)是《翻译之理论诠释丛书》之一,是翻译研究领域内的“语言学派”或“科学派”著作,介于“文艺学派”(又称语文学派)与“翻译研究派”之间,旨在阐释语言学与翻译理论之间的爱恨交加关系。作者认为,翻译领域内许多现象只有借助语言学理论才能得以解释;翻译工作者若缺乏语言学基础知识,就缺乏必要的翻译工具。自20世纪50至80年代,基于语言学理论的翻译研究蓬勃兴起;作者认为,翻译研究内的许多领域需要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该书中,探讨了语域方法(第七章)、主位/述位理论和衔接理论方法(第八章)、功能主义方法(第九章)、言语行为等语用学方法(第十一章)、关联理论方法(第十二章)对应用于翻译研究及翻译策略研究方面的意义。正如作者所言,希望该书在语言学方法应用于翻译研究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该书是文艺学派通往翻译研究派之间的必经桥梁,对理解和研究翻译学领域内文艺学派和翻译研究派的学理和趣旨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该书章节目录如下:

第一章:简介

第二章:词下语言单位

第三章:语义学

第四章:翻译策略

第五章:对等

第六章:词上语言单位

第七章:语境与语域

第八章:文本结构

第九章:文本功能

第十章:符号语言学

第十一章:语用学

第十二章:心理语言学

Translation and Culture---Linguistic Theories Explained by Peter Fawcett

St. Jerome Publishing, 2 Maple Road West, Brooklands, Manchester, UK.

Fax +4 161 905 3498

《当代翻译理论》(艾德文·根茨勒著)简介

《当代翻译理论》是翻译研究领域内“科学派”的代表著作之一。成书于1993年,旨在借助语言学理论来阐发翻译理论。雅可布森(Roman Jacobson)把翻译分为三个领域: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该书主要针对第二个领域。书中所谓“当代”翻译理论,系指自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以来的翻译理论。书中主要探讨了60年代以来的五种翻译研究方法:一是美国翻译工厂;二是翻译科学;三是早期翻译研究;四是多元系统论及翻译学;五是结构主义方法。著者试图从哲学角度来解释翻译之本源:奈达的翻译理论源自乔姆斯基深层/表层结构转换,等等。著者认为,本源是多方面的:文论、语言学、哲学等;返回本源可更好地理解源文本。与“文艺学派”相比,翻译科学派留恋与乔氏的语言学理论,强调人类语言的普遍性及深层/表层结构之间的转换,其结果可能把翻译研究引向一种理性主义。但该书作为“科学派”代表作,对更好地理解文艺学派的学理与趣旨,以及解释“翻译研究派”的发难与更辙有积极作用,是文艺学派与翻译研究派之间的一道桥梁。

全书章节如下:

第一章:简介

第二章:美国翻译作坊

第三章:翻译“科学”

第四章:早期翻译研究

第五章:多元系统及翻译研究

第六章:解构主义

第七章:翻译研究之未来

艾德文·根茨勒(Edwin Gentzler):翻译领域内“科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Edwin Gentzle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3,

11 New Fetter Lane, London EC4P 4EE; 29 West 35th Street, New York, NY 10001

《作为跨文化交际的翻译——EST布拉格会议文选》

《作为跨文化交际的翻译——EST布拉格会议文选》是翻译学研究专文集,成书于1995年;由斯奈尔-霍恩比(Mary Snell-Hornby)(维也纳大学)、图桑那?杰特马罗维(Zusana Jettmarová)(查尔斯大学)和克劳斯?肯戴尔(Klaus Kaindl)(维也纳大学)任主编。该书收录论文凡30篇,均选自1995年9月28-30日在布拉格查尔斯大学举办的欧洲翻译协会(European Society for Translation Studies (EST))第一届国际年会与会论文。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选录论文凡13篇,围绕翻译与社会学、文化及伦理间关系进行探讨。部分文题如“论翻译之强迫性与翻译之需求性”、“20世纪西方视觉中的中国翻译观”、“论作者之死及译者之视度”、“论翻译之社会体制”等等;第二部分选录论文凡15篇,围绕翻译与交际面面观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部分文题如“广告翻译五步法”、“媒体同声传译”、“法律文本翻译模式”等等。这两部分构成该书的主体,也体现上述会议的主题:当代语境下翻译之跨文化及交际面面观。第三部分选录论文2篇,一篇为“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接触与冲突”,另一篇就如何促进翻译人才培养议题展开论述。

斯奈尔-霍恩比是翻译研究领域内“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学者将其划归入“文化学派”),1988年出版的《翻译学的综合研究法》是她的成名作。她虽然赏识“操纵学派”提出的多元系统论,但她认为“语言学派”和“操纵学派”彼此排斥,都对自身领域之外的文化、社会等因素视而不见,因此她主张翻译学科应是“综合性”学科。本文集是综合学派“综合”论的重要文献之一。

斯奈尔-霍恩比:德国人,执教于维也纳大学翻译与传译学系,翻译研究领域内“综合学派”代表人物,专著有《翻译学的综合研究法》(1988),是欧洲翻译协会创始人之一。

Translation a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ST Congress --- Prague 1995, eds. by Mary Snell-Hornby et al.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P.O.Box 75577, 1070 AN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

John Benjamins North America, P.O.Box 27519, Philadelphia, PA 19118-0519 USA

《描述翻译学及其他》(作者吉迪恩·图里)简介

《描述翻译学及其他》成书于1995年,是“描述翻译学派”(亦称“常规学派”)的代表著作。作者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y),是描述翻译学派的代表人物。作者秉承了詹姆斯·霍姆斯对翻译学的分类框架,力主在翻译学范围内建立基于方法论的、系统的描述翻译学分支学科。在该书中,作者引进了“常规”(norms)概念,即社会文化对翻译的约束力,它处于两个极端之间:一个是总体性的、比较绝对的规则(rules),一个是纯粹的独特性

(idiosyncrasies);他认为,常规是解释社会活动的最根本的概念,是社会秩序赖以建立的基础,也是解释文化、翻译活动的关键。作者引入“常规”理论,希望藉此对翻译活动及翻译在目的语文化中的可接受性及变异做出解释。

该书第一部分阐述了描述翻译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地位。第二部分通过系统的方法论探讨,构建了描述翻译学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为语境(包括文本上下文及文化背景)之于翻译。第四部分探讨了对翻译进行描述性研究的意义及应用。赫马斯(Hermans)认为,图里在该书中的理论基本上是重复1980年《翻译理论求索》中的观点;也有人认为,作者填补了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而且,霍姆斯提出的翻译学的构想,在图里手中变成了现实。我们认为,该书对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读者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吉迪恩·图里:以色列人,执教于特拉维夫大学,描述翻译学派的代表人物,《TARGET》杂志主编之一;主要著作有《翻译常规和1930-1945年的希伯莱文学翻译》(1977)、《翻译理论求索》(1980)。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by Gideon Tury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P.O.Box 75577, 1070 AN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

John Benjamins North America, P.O.Box 27519, Philadelphia, PA 19118-0519 USA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简介

杰里米·芒迪(Jeremy Munday)的新著《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由劳特利奇出版公司(Routledge)于2001年出版。作者是翻译学博士、英国萨里大学西班牙语高级讲师,同时也是一位自由翻译工作者和词典编纂者。

该书最大的特点是概括性强,充分为读者着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每一章正文前面都有一个方框,简短列出本章的主要观点。然后是这些观点所依据的文本,有些甚至细到某一部著作的具体章节。正文部分基本上都包括简介(除了第一章)、主要内容及其评价、与主要内容相关的个案及其分析讨论、本章小结、与本章内容有关的需进一步阅读的书目,最后是与本章有关的讨论题和研究点。第二,引用和使用了大量的图表,并在该书前面目录后有专页列出图表的名称,以利查找。第三,该书在最后注释和索引前,还有一个与翻译研究有关的互联网网址的附录。其中包括两个发布有关会议、最近出版物和研究信息的网址,6个国际性翻译期刊的网址和4个经常含有有用链接的翻译组织的网址。

全书共分11章。各章内容简述如下:

第一章:翻译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本章又细氛围6节,分别为:翻译的概念;什么是翻译理论研究;翻译学的简单回顾;霍姆斯和图里的翻译研究的“图表”;20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本书的目的和各章主要内容。

第二章:20世纪以前的翻译理论。本章把重点放在直译和意译以及对翻译理论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一些翻译理论(家)上。有关直译与意译之争可以追溯到古罗马西塞罗的“字对字”和“意义对意义”的翻译方法。其后的著名圣经翻译者圣·哲罗姆也主张采用“意义对意义”(即意译)的方法。德国的马丁·路德用浅显的德国方言来翻译圣经。这一时期比较有系统的翻译理论提出者重要的有德莱顿、多雷和泰特勒等。施莱尔马赫依据不同的文本类型将译者分为翻译商业文本的译者和翻译学术及艺术文本的译者。他认为翻译有两种不同的途径:让读者走进作者;让作者走进读者。他的翻译理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赖斯的文本类型、韦努蒂的异化与归化、本雅明的翻译的语言及斯坦纳的阐释理论等。

第三章:等值和等效。本章主要涉及罗曼雅各布逊的意义和等值的实质、奈达的建立于《圣经》翻译基础之上的翻译的科学及其所提出的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科勒的对等和等值以及70年代以后,一些学者如切斯特曼、巴斯奈特、贝克

等人对等值这一概念的发展。

第四章:翻译的变化方法。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了很多从语言学的角度去分析翻译的方法。本章重点介绍了3种模式:维奈(Vinay)和达贝尔内(Darbelnet)的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卡特福德的形式对应和篇章对等及翻译变化的层次和范畴、茨瓦尔特(Van Leuven Zwart)的有关翻译变化的比较—描写模式。

第五章:功能派翻译理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出现标志着翻译研究逐渐脱离了静态的语言类型的分析,取而代之的是德国的功能和交际方法。本章重点论述了赖斯关于文本类型和语言功能的早期研究、曼泰里(Manttari)的翻译行为理论、弗米尔的目的论、诺德的更为详细的文本分析模式等。

第六章:翻译研究种的话语和语域分析。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建立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基础之上的话语分析得到了较大发展。豪斯基于韩礼德的语域分析提出了她的翻译质量评价模式,贝克的翻译教科书《换言之:翻译教程》则从话语和语用分析的角度切入,哈蒂姆和梅森则更多的从语用和符号学的层面切入语域分析。本章后半部分也涉及了其他学者对从话语分析和语域理论切入翻译这一方法提出的批评。

第七章:系统论。本章重点讨论了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图里的描述性翻译研究、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论、兰姆特和戈尔普(Corp)等人的描述性翻译研究模式及操控派翻译理论。

第八章: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研究翻译。本章重点介绍了勒菲弗尔的翻译作为一种形式的改写;翻译和性别研究;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等。勒菲弗尔认为翻译在文学系统种的作用主要受3个因素的影响:文学系统内部的专业人士、文学系统之外的赞助人和占统治地位的诗学。翻译与性别研究主要是加拿大,代表人物为谢里·西蒙。她探讨了女性主义者在翻译中所采用的策略,如使用性别标记语等。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部分主要涉及了孟加拉的斯皮瓦克、尼兰詹(Niranjana)、巴西的食人主义及爱尔兰的迈克尔·克罗宁(Michael Cronin)、蒂姆茨科(Maria Tymoczko)等人的研究。

第九章:翻译外国:翻译的隐身/显身。本章探讨了文化差异、意识形态和主导话语对翻译策略的影响。韦努蒂的关于译者在现代出版业中的隐身及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伯曼的“负面分析”及12种变形趋势,此外韦努蒂和福西特(Fawcett)还探讨了出版业的权利网络、梅格布朗将姚斯的接受理论和出版业的运做运用到翻译研究种。

第十章:翻译的哲学理论。本章主要探讨了现代哲学对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的实质的一些思考。斯坦纳在他的《巴比塔之后》提出了基于翻译不是科学而是艺术的阐释学翻译研究的四个步骤(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庞德的语言能量理论、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及他的“纯语言”、德里达德解构主义。

第十一章:跨学科的翻译研究。本章主要论述了几种融合了语言学、文学及文化理论的翻译研究的新方法。如玛丽·斯内尔-霍恩比的借鉴了语言学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理论及心理学的翻译研究的综合方法、哈维运用语用学的礼貌理论和文化研究中的怪异理论(queer theory)来研究翻译等。此外,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为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视角。

本书作为一本入门性质的、提纲携领的著作,对读者了解、把握翻译研究的概貌并进而深入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不失为一本难得的好书。

《译者的隐身》(劳伦斯·韦努蒂著)简介

The Author’s Invisibility, Lawrence Venuti, Routledge, 1995

《译者的隐身》是苏珊?巴斯奈特(Sussan Bassnett)和安德烈?列夫维尔(André Lefevere)主编的《翻译学丛书》(1992)之一;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著。一般认为,韦努蒂是解构主义在当代翻译理论界的代表。

《译者的隐身》一书总结了17世纪以来译成英语的翻译作品,认为其最根本的特征是采用了归化(domestication)翻译法,目的在于追求流利和自然;在这一过程中译者隐身了。其结果是使翻译成了二流品,原语的原创性、权威、作者的真实意图在译文中变成了派生的、潜在的和虚假的赝品。于是作者提出了异化(foreignization)翻译策略。因为异化是对当今世界事务的一个聪明的文化干预,是对民族中心主义、文化自恋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的一种抵制,有利于在全球地域政治关系中推行民主(韦努蒂,1995:20)。韦努蒂提出的异化策略在国内翻译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该书对理解解构主义思潮对翻译研究的影响大有裨益。

劳伦斯·韦努蒂:美国意大利人,费城坦普尔(Temple)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翻译再思》(1992)、《译者的隐身》(1995)和《翻译丑闻录》(1998),其中译者的隐身是他的代表作。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by Lawrence Venuti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11 New Fetter Lane, London EC4P 4EE; 29 West 35th Street, New York, NY 10001

多元系统论与翻译研究

“多元系统论与翻译研究”实录与评论 书面实录 时间:2009年4月9日 地点:图书馆六楼会议报告厅 主持人:李龙泉博士 参加者:赵彦春教授,姜孟博士,张晶老师,重工肖娴老师及川外其他中青年教师和研部各年级各 方向学生 本次讨论旨在对多元系统理论进行一次梳理,从而讨论其对翻译研究的积极意义以及不足,给广大 翻译理论爱好者提供一些思想的启迪。本次讨论首先由宋莹对这一主题进行大致的阐述: 一陈述部分 多元系统论与翻译研究 理论背景 1. 俄国形式主义:什克洛夫斯基(Victor Shklovsky);蒂尼亚诺夫(Yury Tynjanov) 佐哈尔的多元系统思想来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俄国形式主义,尤其是什克洛夫斯基、蒂尼亚诺夫等文艺理论家的理论。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文学作品并非是要体现作者的气质或时代精神,而是文学手段的聚合(amalgam),运用这些文学手段或手法是为了让语言或观点显得新颖、独特和陌生。 陌生化 (defamiliarization) 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核心。 陌生化的基本含义在于:“诗歌或文学作品中的一切表现形式,都不是对现实的严格模仿、正确反映或再现,相反,它是一种有意识的偏离、背反甚至变形、异化”(张冰,2000:8)。 蒂尼亚诺夫被认为是第一个将文学看作系统的人。在蒂尼亚诺夫看来,文学事实(literary fact)是一个关系实体(relational entity)。所谓的文学作品、文学类型、文学时代、文学或文学本身,实际上是若干特征的聚合,这些特征的价值取决于它们与网络系统中其他因素的相互关系。这样的文学其实就是一个系统。但这个系统绝非静止而是不断变化的。

(完整版)西方翻译简史

第一章绪论 (一)翻译史发展 1.西方最早译作 广义上:约公元前3C,72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利山大城翻译《旧约》,《七十二子希腊文本》;严格意义上:约公元前3C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 2.西方翻译历史上六次高潮(六个大的阶段): 1)公元前4C末,盛极一时的希腊努力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但当时希腊文化优于罗马文化,对罗马有巨大吸引力。到了公元前3C中叶,有文字记录的翻译问世。 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普劳图斯、泰伦斯。2)罗马帝国后期至中世纪初期,是宗教性质的。 《圣经》由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必须译成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接受。到公元4C达到《圣经》译成拉丁语的高潮,以哲罗姆与382和405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定本,标志《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 3)早在9-10C,大批叙利亚学者到雅典,把大批希腊典籍译成古叙利亚语,带回巴格达。 在巴格达,阿拉伯人又译成阿拉伯语,巴格达一时成为阿拉伯人研究古希腊文化中心。 中世纪中期,11-12C间,西班牙托莱多,把大批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这是史上少有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托莱多成为欧洲学术中心,西方翻译史第三次高潮。 4)14-16C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场思想和文学革命大运动。 德国宗教改革家路德采用民众语言,与1522-1534年翻译刊行第一部“民众的圣经”,法国文学家阿米欧译出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不锈文学译作。 英诺斯译出《名人传》,查普曼译《伊利亚特》《奥德赛》,弗洛里欧译蒙田的《散文集》。 1611年《钦定圣经译本》翻译出版则标志英国翻译史又一大发展。“英最伟大译著” 文艺复兴时期,标志着民族语言在文学领域和翻译中地位巩固。 5)文艺复兴后,17C下—20C上半叶,仍涌现大量译作。最大特点是,翻译家们不仅继续 翻译古典著作,而且对近当代作品也发生兴趣。 6)二次大战后以来翻译活动, 特点是:翻译范围扩大;翻译规模大大超过了以往;翻译的作用也为以往所不可企及。 主要体现在:兴办高等翻译教育;成立翻译组织以聚集翻译力量; 打破传统方式,发展机器翻译,成为新时期翻译发展一个重要的标志。 (二)翻译理论的发展 1.西方最早翻译理论家是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罗,首次把翻译区分为“作为解释员”和“作为演说家”的翻译两种基本方法,并因此开拓翻译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园地。 在古代:西塞罗的“直译”和“意译”;昆体良的“与原作竞争”; 哲罗姆的“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之说; 奥古斯丁《圣经》翻译凭“上帝的感召”和他的有关语言符号理论; 波伊提乌的宁要“内容准确”,不要“风格优雅”的直译主张和 译者应当放弃主观判断权的客观主义观点; 但丁的“文学不可译”论。 文艺复兴时期:伊拉斯谟的不屈从神学权威、《圣经》翻译考译者的语言知识; 路德的翻译必须采用民众语言的人文主义观点; 多雷的译者必须理解原作内容、通晓两种语言、避免逐词对译、 采用通俗形式、讲究译作风格的“翻译五原则”。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

[摘要]传统的只围绕直译与意译之争,而奈达从《圣经》翻译提出功能对等即读者同等反应。“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从新的视角提出的新的翻译方法,它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对翻译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是一大贡献。 [关键词]功能对等;奈达翻译;英语论文范文 尤金·A·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从事过语言学、语义学、人类学、通讯工程学等方面的研究,还从事过《圣经》的翻译工作,精通多国文字,调查过100多种语言。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着、250余篇论文。“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他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奈达在中国译界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1] 翻译作为一项独立的学科,首先应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翻译?传统翻译理论侧重语言的表现形式,人们往往醉心于处理语言的特殊现象,如诗的格律、诗韵、咬文嚼字、句子排比和特殊语法结构等等。现代翻译理论侧重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以及两种反应(原文与原作读者、译文与译作读者)之间的对比。奈达指出:“所谓翻译,就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奈达在《翻译理论于实践》一书中解释道,所谓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是指意义和语体而言。但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中,奈达又把对等解释为是指功能而言。语言的“功能”是指语言在使用中所能发挥的言语作用;不同语言的表达形式必然不同,不是语音语法不同就是表达习惯不同,然而他们却可以具有彼此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奈达所强调的是“对等”“、信息”“、意义”和“风格”,奈达从语义学和信息论出发,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正如他自己所说“:翻译就是交际”,目的是要寻求原语和接受语的“对等”。他所说的“信息”包括“意义”和“风格”,着重于交际层面。他实质上要打破的是传统的翻译标准。他把翻译看成是“语际交际”,也就是在用交际学的观点来看问题。交际至少应当是三方的事情:信息源点———信息内容———信息受者,也就是说话者———语言———听话者。奈达注重译文的接受者,即读者,而且都对读者进行了分类。奈达根据读者的阅读能力和兴趣把读者分为四类:儿童读者、初等文化水平读者、普通成人读者和专家。他曾说过,一些优秀的译者,常常设想有一位典型的译文读者代表就坐在写字台的对面听他们口述译文,或者正在阅读闪现在电脑显示屏上的译文。这样,就好像有人正在听着或读着译文,翻译也就不仅仅是寻求词汇和句法的对应过程。运用这种方法,译者就可能更自觉地意识到“翻译就是翻译意思”的道理。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翻译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奈达对不同的之间的交流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任何东西都可以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尽管不同民族之间难以达到“绝对的”交流,但是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因为人类的思维过程、生产经历、社会反应等有许多共性。他这种思想主要基于他对上帝的信仰和对《圣经》的翻译。在他看来,上帝的福音即是真理,可以译成不同的语言,也可以为不同国家的人所理解。因此,他提出“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 奈达把翻译分为两种类型:形式对等翻译和动态功能对等。翻译形式对等是以原语为中心,尽量再现原文形式和内容。功能对等注重读者反映,以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信息,使译文读者能够达到和原文读者一样的理解和欣赏原文的程度。奈达的形式对等要求严格地再现原语的形式,其实也就是“逐字翻译”或“死译”。奈达本人也不主张形式对等的翻译,他认为严格遵守形式无疑会破坏内容。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是对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贡献。首先,他提出了一个新的翻译评价标准。他指出:翻译准确与否取决于普通读者正确理解原文的程度,也就是把译文读者反应与原文读者反应进行对照,看两者是否达到最大限度的对等。其次,他提出的“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标准也不同于传统的“忠实”

中国翻译家

中国翻译家,傅雷曾说: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思想方式有几本的分歧,东方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尽,描写唯恐不周(中) 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对于翻译的观点是:翻泽是再现原义的信息而不是保留原文的结构;对等不是同一;对等是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没有完全的对等,意义是优先考虑的因素,文体成 分居次。(英) 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译出语和译入语的差异,更要考虑作为文化载体的两种语言所产生的文化差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它们因为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等诸多因素,具有独一性和 特殊性,从而形成了像“中国结和美国梦”这样的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Sapir和Whof曾讲到:“语言不仅仅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的反应,并制约人们的思维”,由此可见,思维和语言的密切关系。中美不同的思维方式使得对一些褒贬色彩的词在翻译上存在差异,例如Aggressive这个单词,美国人一般来形容某个人具有上进心和开拓精神;而中国人则常常来形容某个人好斗和挑衅;思维方式存在的差异还能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和判断。 中国人把龙看成是吉祥的神物,认为龙游伟大的力量,因此龙就成为了至尊无上的帝王象征,然而美国人则认为龙使喷火的凶残的怪物,是邪恶的代表。所以“亚洲四小龙”不可以翻译成“Four Asian Dragons”,而应该符合美国人的风俗习惯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 。中国文化沉稳,美国文化奔放:中国文化含蓄感性,美国文化直率理性。中国人注重精神,美国人重在务实。中国人重在“天人合一”,美国人强调个人价值。中国文化是和谐文化,强调均衡、对称、统一的服装造型方法,以规矩、平稳为最美。美国文化重视展示人体的性差异.不忌讳表现张扬。美国文化是明喻文化,重视造型、线条、图案、色彩本身的客观化美感,以视觉舒适为第一;中国文化是~种隐喻文化,艺术偏重抒情性,追求服装构成要素的精神寓意和文化品位。只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两国的文化差异,我们才能够避免文化冲突,成功的进行跨文化交际。 我们进行广告翻译的根本目的不是学习、研究语言本身, 而是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进行跨文化交际。而社会习俗、行为方式及其隐含的民族心理。 三、直抒胸臆与委婉表达

MIT牛人解说数学体系(增加部分英文翻译和备注)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一直在数学的海洋中游荡,research进展不多,对于数学世界的阅历算是有了一些长进。 为什么要深入数学的世界 作为计算机的学生,我没有任何企图要成为一个数学家。我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要想爬上巨人的肩膀,希望站在更高的高度,能把我自己研究的东西看得更深广一些。说起来,我在刚来这个学校的时候,并没有预料到我将会有一个深入数学的旅程。我的导师最初希望我去做的题目,是对appearance 和motion建立一个unified的model。这个题目在当今Computer Vision中百花齐放的世界中并没有任何特别的地方。事实上,使用各种Graphical Model把各种东西联合在一起framework,在近年的论文中并不少见。 我不否认现在广泛流行的Graphical Model是对复杂现象建模的有力工具,但是,我认为它不是panacea(万应灵药),并不能取代对于所研究的问题的深入的钻研。如果统计学习包治百病,那么很多“下游”的学科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事实上,开始的时候,我也是和Vision中很多人一样,想着去做一个Graphical Model——我的导师指出,这样的做法只是重复一些标准的流程,并没有很大的价值。经过很长时间的反复,另外一个路径慢慢被确立下来——我们相信,一个图像是通过大量“原子”的某种空间分布构成的,原子群的运动形成了动态的可视过程。微观意义下的单个原子运动,和宏观意义下的整体分布的变换存在着深刻的联系——这需要我们去发掘。 在深入探索这个题目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很多的问题,如何描述一个一般的运动过程,如何建立一个稳定并且广泛适用的原子表达,如何刻画微观运动和宏观分布变换的联系,还有很多。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两个事情: 我原有的数学基础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我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 在数学中,有很多思想和工具,是非常适合解决这些问题的,只是没有被很多的应用科学的研究者重视。 于是,我决心开始深入数学这个浩瀚大海,希望在我再次走出来的时候,我已经有了更强大的武器去面对这些问题的挑战。 我的游历并没有结束,我的视野相比于这个博大精深的世界的依旧显得非常狭窄。在这里,我只是说说,在我的眼中,数学如何一步步从初级向高级发展,更高级别的数学对于具体应用究竟有何好处。 集合论:现代数学的共同基础 现代数学有数不清的分支,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集合论——因为它,数学这个庞大的家族有个共同的语言。集合论中有一些最基本的概念:集合(set),关系(relation),函数(function),等价(equivalence),是在其它数学分支的语言中几乎必然存在的。对于这些简单概念的理解,是进一步学些别的数学的基础。我相信,理工科大学生对于这些都不会陌生。

西方翻译简史

西方翻译简史 西方翻译史约两千年。这段历史为我们积累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前人的翻译经验,批判地吸收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方法,以便继续提高我们的翻译水平,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西方翻译史是在公元前三世纪揭开它的第一页的。从广义上说,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公元前三至二世纪之间,七十二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的《圣经。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西方的第一部译作是在约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塞》。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在公元前三世纪问世,因此可以说西方的翻译活动自古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整个西方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西方翻译活动简介 (一)古代西方翻译 纵观全过程,西方的翻译在历史上前后曾出现过六次高潮或可分为六个大的阶段。首先是肇始阶段。公元前四世纪末,盛级一时的希腊奴隶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起来。但是,当时的希腊文化仍优于罗马文化,因而对罗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翻译介绍希腊古典作品的活动可能即始于这一时期或始于更早的时期。然而,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有文字记录的翻译确已问世。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后来的普劳图斯、泰伦斯等大文学家都用拉丁语翻译或改编荷马的史诗和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米南德等人的希腊戏剧作品。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其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创了翻译的局面,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了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罗马以至日后西方继承古希腊文学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中文翻译-常用的结构体系

常用的结构体系 若已测出荷载量达数千万磅重,那么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就没有多少可以进行极其复杂的构思余地了。确实,较好的高层建筑普遍具有构思简单、表现明晰的特点。 这并不是说没有进行宏观构思的余地。实际上,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宏观的构思,新奇的高层建筑体系才得以发展,可能更重要的是:几年以前才出现的一些新概念在今天的技术中已经变得平常了。 如果忽略一些与建筑材料密切相关的概念不谈,高层建筑里最为常用的结构体系便可分为如下几类: 抗弯矩框架。 支撑框架,包括偏心支撑框架。 剪力墙,包括钢板剪力墙。 筒中框架。 筒中筒结构。 核心交互结构。 框格体系或束筒体系。 特别是由于最近趋向于更复杂的建筑形式,同时也需要增加刚度以抵抗几力和地震力,大多数高层建筑都具有由框架、支撑构架、剪力墙和相关体系相结合而构成的体系。而且,就较高的建筑物而言,大多数都是由交互式构件组成三维陈列。 将这些构件结合起来的方法正是高层建筑设计方法的本质。其结合方式需要在考虑环境、功能和费用后再发展,以便提供促使建筑发展达到新高度的有效结构。这并不是说富于想象力的结构设计就能够创造出伟大建筑。正相反,有许多例优美的建筑仅得到结构工程师适当的支持就被创造出来了,然而,如果没有天赋甚厚的建筑师的创造力的指导,那么,得以发展的就只能是好的结构,并非是伟大的建筑。无论如何,要想创造出高层建筑真正非凡的设计,两者都需要最好的。 虽然在文献中通常可以见到有关这七种体系的全面性讨论,但是在这里还值得进一步讨论。设计方法的本质贯穿于整个讨论。设计方法的本质贯穿于整个讨论中。

很多土木工程师选择了某种职业,而这些职业最终通向管理层.另外一些工程师开始便选择了管理职位的职业生涯。土木工程项目经理将技术知识与组织协调人力、材料、机械和财力的能力结合起来。他们可能供职于市、县、州、联邦政府,或在(美国)国家工程兵团任军用或民用工程的管理工程师,或任职于地区或城市的半自治权力机构或类似团体。他们也可能经营私人工程公司,规模从几名到数百名雇员不等。 选择教师职业的土木工程师通常给攻读工程技术的大学生或研究生授课。很多从事土木工程教学的工程师还参加一些基础研究工作,从而推动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的技术革新。很多人会出任工程顾问,或在一些重要工程项目的技术委员会或考察团里担当顾问。 工程是一种专业,这意味着一个工程师必须接受专门的大学教育。很多政府管辖权中也列有从业许可程序,要求工科大学毕业生从业前要通过考试,就像律师从业前要通过律师资格考试一样。 由于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涉及到大量的计算,所以现在几乎所有的工科课程中都包括计算机编程。当然,计算机能够比人类更快、更准确地解决很多计算方面的问题。但是,除非计算机被赋予清楚而准确的指令或信息,换句话说就是程序,否则计算机将是无用的。 尽管工科课程的侧重点一向在技术类科目上,当前的趋势则要求学生选修社会科学和语言艺术学科的课程。工程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而有充分的理由再次说明:工程师的工作以他自己所熟悉的、不同的、重要的方式影响着社会。工程师还需要掌握丰富的语言,以便准备条理清晰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具有说服力的报告。从事科研的工程师为了发表其论文也需要详细阐述其发现。 工科学生的最后两年要学习所选专业领域的专业科目。对于要成为土木工程师的学生来说,这些专业科目会涉及到诸如大地测量学、土力学或水力学等科目。 在工科学生大学阶段的最后一年到来之前,对工程技术新手的招聘活动已十分活跃。近年来,很多不同的企业和政府机构为了吸引工程技术人员而竞争。在当今科技为先导的社会,经过技能训练的人才当然十分紧俏。譬如,年轻的工程师可能会选择进入环境和卫生工程界,因为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他们或许选择进入一个筑路施工企业,或者他们可能更愿意在一个研究水资源的政府机构工作。总之,可选择的机会确实很多。

构建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探讨

构建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探讨 [摘要]笔者通过对我国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自己从事翻译教学的经验,提出从翻译理论的掌握、翻译实践的检测和笔译设计三个方面初步构建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质量评估模式。 [关键词]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质量评估模式 翻译教学是高校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的市场适应型翻译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翻译教学质量的优劣关系到译者素质的好坏,关系到我国对外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成功与否。笔者认为,构建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有助于全方位地提高翻译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 一、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基本现状 (一)翻译教学成为语言知识教授的延伸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几乎都开设了翻译课。但翻译教学基本上附属于外国语言文学众多课程中的一门。与基础英语等课程相比,它处于较次要的地位,基本上成了外语语言知识传授的延伸,忽视了翻译理论、翻译技能、翻译实践等方面的结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英语本科毕业生的翻译能力是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的。2000年4月,教育部正式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需要改革现有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建立一种较切合实际的、与西方高校接轨的翻译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去指导和监督翻译教学,从而促使我国高校英语本科翻译教学能够较系统、较规范地开展。

西方翻译简史第一部分

西方翻译简史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2004 西方翻译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六次高潮(六个大的阶段): 肇始阶段:公元前四世纪末,盛极一时的希腊奴隶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但当时希腊文化优于罗马文化,对罗马有巨大吸引力。翻译介绍希腊古典作品的活动可能即始于这一时期。到了公元前三世纪中叶,有文字记录的翻译问世。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普劳图斯、泰伦斯等大文学家都用拉丁语翻译或改编荷马史诗和希腊戏剧作品。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其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创了翻译的局面,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罗马以至后世西方继承古希腊文学起来重要的桥梁作用。 第二次高潮涌现于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是宗教性质的。《圣经》由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必须译成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接受。因此,在较早时期就有人将《圣经》译成拉丁语,到公元四世纪达到高潮,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译本,以哲罗姆于382至405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定本,标志《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 第三次翻译高潮中世纪中期,即11-12世纪之间,西方翻译家们云集西班牙的托莱多,把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这是史上少有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也是西方翻译史第三次高潮。托莱多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翻译及学术活动延续了达百余年之久,影响深远。 第四次翻译高潮14至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思想和文学革新的大运动,也是翻译史上的一次大发展。特别是文艺复兴在欧洲各国普遍展开的16世纪及随后一个时期,翻译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翻译活动深入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宗教等各国领域,涉及到古代和当时的主要作品,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 在德国,宗教改革家路德,顺从民众的意愿,采用民众语言,于1522-1534年翻译刊行第一部“民众的圣经”,开创了现代德语发展的新纪元。在法国文学家阿米欧先后用十七年(1542-1559)的时间,译出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简称《名人传》,成为法国乃至整个西方翻译史上一部不朽的文学译作。在英国诺斯于1579年译出《名人传》,查普曼于1598年至1616年译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弗洛里欧于1603年译得蒙田的《散文集》,都是英语文学译著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1611年《钦定圣经译本》翻译出版则标志着英国翻译史又一大发展,被誉为“英语中最伟大的译著”,成为英国惟一家喻户晓、人手一册的经典作品,对现代英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之,文艺复兴时期乃是西方翻译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标志着民族语言在文学领域和翻译中的地位得到巩固,同时也表明翻译对民族语言、文学和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 第五次翻译高潮文艺复兴后,从17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西方各国的翻译继续向前发至,涌现大量译作。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翻译家们不仅继续翻译古典著作,而且对近当代作品也发生了很大兴趣。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哥德等大文豪的作品都被一再译成各国文字,东方文学的译品也陆续问世。 第六次高潮西方翻译的第六个大发展是第二次大战结束以来的翻译活动。这一新时期的翻译从范围、规模、作用直至形式,都与过去任何时期大不相同,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首先好是范围的扩大。传统的翻译主要集中在文学、宗教作品的翻译上,这个时期的翻译扩大到其他领域,尤其是科技、商业领域。其次是翻译规的模大大超过了以往。过去,翻译主要是少数文豪巨匠的事业;而今,翻译已成为一项专门的职业。再者,翻译的作用也为以往所

(完整版)中国翻译史及重要翻译家

中国翻译史及重要翻译家 08英本1 杨慧颖 NO.35 中国翻译史上有许多为人们所熟知的大家,现就其翻译观点和主要作品做一简介: 严复 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严复吸收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并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达”(expressiveness)指译文通顺流畅;“雅”(elegance)可解为译文有文才,文字典雅。这条[1]著名的“三字经”对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很大,20世纪的中国译者几乎没有不受这三个字影响的。 主要翻译作品: 《救亡决论》,《直报》,1895年 《天演论》,赫胥黎,1896年~1898年 《原富》(即《国富论》),亚当·斯密,1901年 《群学肄言》,斯宾塞,1903年 《群己权界论》,约翰·穆勒,1903年 《穆勒名学》,约翰·穆勒,1903年 《社会通诠》,甄克斯,1903年 《法意》(即《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1904年~1909年 《名学浅说》,耶方斯,1909年 鲁迅 鲁迅翻译观的变化,从早期跟随晚清风尚以意译为主,到后期追求直译、反对归化。鲁迅的翻译思想主要是围绕"信"和"顺"问题展开的。他"宁信而不顺"的硬译观在我国文坛上曾经引发过极大的争议。 鲁迅先生说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则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是保存着原作的丰姿。从实质上来讲,就是要使原文的内容、风格、笔锋、韵味在译文中得以再现。翻译涉及原语(source language)与译语(target language) 两种语言及其文化背景等各方面的知识,有时非常复杂。所以,译者要想收到理想的翻译效果,常常需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仅仅懂得一些基本技巧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广泛涉猎不同文化间的 差异,必须在两种语言上下工夫,乃至独具匠心。

西方翻译史 中国翻译简史.doc

翻译史--西方翻译简史 翻译史约两千年。这段历史为我们积累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前人的翻译经验,批判地吸收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方法,以便继续提高我们的翻译水平,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西方翻译史是在公元前三世纪揭开它的第一页的。从广义上说,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公元前三至二世纪之间,七十二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的《圣经。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西方的第一部译作是在约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塞》。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在公元前三世纪问世,因此可以说西方的翻译活动自古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整个西方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西方翻译活动简介 (一)古代西方翻译 纵观全过程,西方的翻译在历史上前后曾出现过六次高潮或可分为六个大的阶段。首先是肇始阶段。公元前四世纪末,盛级一时的希腊奴隶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起来。但是,当时的希腊文化仍优于罗马文化,因而对罗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翻译介绍希腊古典作品的活动可能即始于这一时期或始于更早的时期。然而,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有文字记录的翻译确已问世。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后来的普劳图斯、泰伦斯等大文学家都用拉丁语翻译或改编荷马的史诗和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米南德等人的希腊戏剧作品。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其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创了翻译的局面,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了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罗马以至日后西方继承古希腊文学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第二个翻译高潮涌现于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是宗教性质的。在西方,宗教势力历来强大而顽固,基督教教会一向敌视世俗文学,极力发展为自身服务的宗教文化。作为基督教思想来源和精神武器的《圣经》,自然成了宗教界信仰的经典。《圣经》由西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必须译成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所普遍接受。因此在较早时期就有人将《圣经》译成拉丁语,到公元四世纪这一译事活动达到了高潮,其结果就是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译本。以哲罗姆于382 至405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钦定本,标志着《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尤其在罗马帝国和中世纪初期,教会在文化

英语翻译家基础:专业术语翻译

翻译研究词典 1. Absolute Translation 绝对翻译 按照古阿德克的解释,指专业译员为应付不同翻译要求而采用的七种翻译类型之一。在绝对翻译中,整个源文本被转换成目标语,对原文内容和形式都不加以改动。 According to Gouadec, one of seven types of translation which can be used by professional translators to respond to the various translation requirements which can arise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ir work. In absolute translation, the whole of ST is transferred into TL, with no alteration to the content or the form of the original document. 2. Abstract Translation 摘要翻译 古阿德克提出的用以应付不同翻译要求的七种翻译策略之一。摘要翻译是将源文本的全部信息扼要译出,目的是让客户“迅速得到特定类型的信息”。其方法有多种:第一种是翻译源文本的一般主题思想;第二种是概述源文本的主要内容、文本主旨及次要内容;第三种是节录源文本中一切有用的内容。 According to Gouadec, one of seven strategies proposed by Gouadec to fulfill the various translation needs which arise in a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 In abstract translation, a condensed translation of all the information in ST is made in order to give the client "rapid access to specific types of information". This may be done in various ways. Firstly, the generic themes of the text may be translated; secondly, a description may be given of the generic content and the objectives of the text and its sub-units; thirdly, an abridged translation of all the useful content of the text may be supplied. 3. Abusive Translation 滥译 路易斯用来表示文学翻译中极端做法的一个术语。他把滥译界定为“强势的、有力的翻译,它重视尝试使用新的语言表达,对语言习惯进行改变,用符合译文自身特征的文字去对应原文的多重或多元表达手段”。 A term used by Lewis to refer to a radical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literary translation. He defines abusive translation as "strong, forceful translation that values experimentation, tampers with usage, seeks to match the polyvalencies or plurivocities or expressive stresses of the original by producing its own". 4. Acceptivity 可接受[性] 图里采用的术语,用来指可以从翻译作品中观察到的两种倾向之一。其要求是符合用目标语撰写、“读起来像原创”要求,而不是符合“读起来像原文”,因而译文也就会更有自然“感”。 A term used by Toury to denote one of two tendencies which can be observed in translated texts. Translations which lean towards acceptability can be thought of as fulfilling the requirement of "reading as an original" written in TL rather than that of "reading as the original" and consequently generally have a more natural "feel". 5.Accuracy 准确 翻译评估中用来表示译文与原文相符程度的术语。通常指源文本的信息内容在目标文本中的保留程度。所谓翻译精准,一般即字面而非自由翻译。 A term used in translation evaluation to refer to the extent to which a translation matches its original. It usually refers to preserv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ST in TT. with an accurate translation being generally LITERAL rather than FREE. 6.Action, Translatorial 译者行动

简述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 际翻译及其对汉英语篇翻译的 影响

简述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及其对汉英语篇翻译的影 响 一、引言 彼得·纽马克是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长期从事翻译教学和翻译研究。他的代表作包括《翻译问题探索》(1981)、《翻译教程》(1988)、《翻译论》(1991)和《翻译短评》(1993)。其翻译理论中最主要、最有特色的部分就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也是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在纽马克之前,翻译方法一直处于传统的二分命题法之争,即直译与意译之争,和纽马克同时代的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也无法摆脱这种二分法模式。一元论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手段,即人与人当面说话的方式;翻译和语言一样,纯粹是一种社会现象。纽马克认为交际翻译和语意翻译就是针对这两个概念而制定的。纽马克在其1988 年出版的《翻译教程》中提了八种翻译方法:逐字翻译、直译、忠实翻译、语义翻译、改写、自由翻译、习语翻译、交际翻译。在这八种翻译方法中,纽马克认为,只有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符合翻译的两个目标,即准确与简洁。根据纽马克自己的叙述,对奈达的“动态对等”和“读者反映”的反思促成了他的语义与交际翻译理论的建立。因为他认为仅有“动态对等”和“读者反映”是不完整的,原作的语义结构和思维过程不能弃之不顾。但是,纽马克不是抽象地决定采用语意或交际翻译,而是以特定的语篇参照框架决定的。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同时根据布勒的语言功能理论将所有的文本划分为三大范畴: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进而将文本归为三类: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纽马克认为,根据不同的语篇的显著特征和主要困难,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使翻译方法和语篇类型密切结合,翻译将更贴切原文,传达源语的思想和神韵。 二、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概述和定义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功能语言学家布勒和雅各布森论述的三大语言功能,纽马克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他还采纳了弗格茨基关于思维本质的观点区分这两种翻译。 1.语义翻译。1981年,纽马克在《翻译问题探讨》中给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下的定义分别是“在目标语言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容许的范围内,尽量译出原文确切的语境意义”和“为译文读者制造的效果尽量近似于对原文读者所产生的效果”。到1988年,纽马克在其《翻译教程》一书中,将原来给语义翻译下的定义送给了比较侧重源语的忠实翻 译:“忠实翻译试图在目标语言的语法结构的限制下,译出原文确切的

西方翻译简史图书简介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是教育部指定的“研究生教学用书”。内容包括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近代和现当代等各个历史时期西方的翻译实践史和翻译思想发展史,从古罗马第一部有文字记载的翻译作品,一直写到21世纪欧美几个国家翻译理论领域的最新成果。此次作者在原书的基础上,对全书进行了全面修订,更新了附录,并纠正了第一版的谬误。同时增加了大量内容,代表吸收了西方翻译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作为我国乃至华文地区第一部系统研究西方翻译史的专著,该书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且叙述简洁,可读性强。适于大专院校外语和翻译专业的师生阅读使用。 本次增订保持了原书的基本框架。第一章概述西方翻译实践和理论的梗概、变迁和发展,对几个主要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其性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从历史的角度对西方翻译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陈述了自己意见。在以后各章中,分时期、分阶级对西方翻译的发展作了简要的回顾。全书注意吸收当代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力求突出重点,对各历史时期尤其是对20世纪以来西方翻译领域的代表人物、代表译作、思想流派以及重要历史事件等加以叙述与评论;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相互间的促进、演变和发展过程,作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和讨论;对于翻译思想和理论发展的性质及方向,也阐述了自己的基本认识和见解。 编辑推荐 《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古代翻译 第一节早期翻译和安德罗尼柯、西塞罗 第二节早期《圣经》翻译和哲罗姆、奥古斯丁 第三章中世纪翻译 第一节中世纪初期翻译和波伊提乌 第二节中世纪中期翻译和托莱多“翻译院” 第三节中世纪末期翻译和民族语言 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翻译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德国翻译和路德 第三节法国翻译和阿米欧、多雷 第四节英国翻译和诺思、弗洛里欧、荷兰德、查普曼 第五章近代翻译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法国翻译和巴特 第三节德国翻译和施莱尔马赫、洪堡 第四节英国翻译和德莱顿、泰特勒 第五节俄国翻译和普希金、茹科夫斯基、别林斯基

文学翻译家

李文俊,陶洁(英语)-------福克纳 方平(英语)---------〈呼啸山庄〉,莎士比亚 朱生豪(英语)---------莎士比亚 杨苡(英语)----------<呼啸山庄> 杨必(英语)--------<名利场> 黄梅(英语) 方重(英语)------乔叟 施咸荣(英语)-------<麦田里的守望者> 董乐山(英语)------------奥威尔的作品等 梁实秋(英语) ----------莎士比亚 许渊冲(法语,英语) 汪义群(英语)----------奥尼尔 梅绍武(英语)---------阿瑟·米勒 屠珍(英语)---------阿瑟·米勒 黄源深(英语) 孙致礼(英语)---------------奥斯丁 萧乾、文洁若(英语)----------------〈尤利西斯〉 张谷若(英语)----------------哈代 任溶溶(英语)---------- <夏洛的网>等E·B·怀特作品 徐迟(英语)----------------------瓦尔登湖 曹明伦(英语)-----------------爱伦坡 王央乐(西班牙语)------博尔赫斯 杨绛(西班牙语)-------<堂吉诃德>〈小癞子〉 屠孟超(西班牙语)----------胡安·鲁尔福的作品等,重译过《堂吉诃德》林一安(西班牙语,葡萄牙语) 赵振江(西班牙语)

朱景冬(西班牙语) 段若川(西班牙语)-------邦巴尔的《最后的雾》,《穿寿衣的女人》。 胡其鼎(德语)------------《铁皮鼓》,黑塞的作品等 高中甫(德语)------------茨威格的作品等 田德望(意大利语,德语)-----------〈绿衣亨利〉 蔡鸿君(德语) 冯至(德语) 杨武能(德语)----------歌德 绿原(德语) 钱春绮(德语,法语)------------波德莱尔、歌德 叶廷芳(德语)------------卡夫卡 张佩芬(德语)-------------迪伦马特 陈筱卿(法语)--------------《忏悔录》等 傅雷(法语) ---------- 巴尔扎克,罗曼罗兰 梁宗岱(法语)----------- 蒙田随笔 徐和瑾(法语) ----------《追忆逝水年华》《长夜行》 王道乾(法语) ---------- 《情人·乌发碧眼》《红与白》等诸多名作 许渊冲(法语,英语) ---------- 《包法利夫人》,重译过《约翰·克里斯多夫》等 周克希(法语) ---------- 《小王子》《红与绿》,新译《追忆似水年华》等 郭宏安(法语) ---------- 《墓中回忆录》《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堕落》等 郝运(法语) ---------- 《红与黑》《帕尔马修道院》,莫泊桑的小说等 王振孙(法语) ---------- 《欧也尼·格朗台》《高老头》,以及《漂亮朋友》等莫泊桑的小说李玉民(法语) ---------- 《茶花女》《阿尔芒斯》,纪德的作品及《人间喜剧》中的一些译作郑克鲁(法语) ---------- 《悲惨世界》大仲马的作品,乔治·桑的作品 马振聘(法语,意大利语) ---------- 《小王子》昆德拉作品,纪德的作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