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东师体育心理学理论及应用19春在线作业2-0004参考答案

东师体育心理学理论及应用19春在线作业2-0004参考答案

东师体育心理学理论及应用19春在线作业2-0004参考答案

体育心理学理论及应用19春在线作业2-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5 道试题,共 62 分)

1.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A.指向性

B.集中性

C.稳定性

D.指向性和集中性

答案:D

2.体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

A.揭示体育活动中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B.为体育教学提供心理学指导的依据

C.以上两点均是

D.以上两点均不是

答案:C

3.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够清楚地反映对象的数量是()。

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稳定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答案:A

4.()是机体对延续发展其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需求的反映。

A.感觉

B.需要

C.情感

D.渴望

答案:B

5.反复地认识客观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痕迹的心理过程是()。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重现

答案:A

6.1926年我国著名体育教育专家马约翰先生撰写的()一文是我国体育运动心理学最早的专论。

A.梦的解析

B.体育心理学

C.运动的迁移价值

D.梦溪笔谈

答案:C

7.运动时间知觉的分类包括()。

A.运动时间间隔知觉

体育心理学试题

体育心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 、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活动。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7.Triplett于1898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25分) 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是三门学科。() A. 相同的 B. 认知的 C.不同的 D. 基础的 2.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A. 体育教育教学 B. 竞技运动和比赛 C.体育锻炼 D. 娱乐 3.本书所指的体育心理学是对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进行研究的科学。() A. 情感和意志 B. 个性和意志 C.心理和行为 D. 认知和个性 4.体育心理学是一个包含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领域。() A. 一种 B. 两种 C.三种 D. 多种 5.学习体育心理学是的需要。() A. 体育实践工作和体育科学研究 B. 体育实践工作 C.体育科学研究 D. 运动训练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A. 20世纪50年代前和50年代后 B. 20世纪40年代前和40年代后 C. 20世纪60年代前和60年代后 D. 20世纪30年代前和30年代后 7.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是由Triplett于年完成的。() A. 1901 B. 1896 C.1905 D. 1898 8.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A. Scripture B. Anshel C.Griffith D. Wann 9.中国体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前和60年代后 B. 20世纪80年代前和80年代后 C. 20世纪90年代前和90年代后 D. 20世纪50年代前和50年代后 10.在中国,最早论述了体育心理学的有关问题。() A. 吴文忠 B. 马约翰 C.肖国忠 D. 马启伟 三、匹配题(每项2分,共18分) 发展运动心理学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 个性运动心理学运动员的心理障碍 教育运动心理学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记忆过程 临床运动心理学随年龄和运动技能变化而发生的心理变化 认知运动心理学锻炼中心理问题 运动损伤心理学运动员的风格和思想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锻炼心理学心理和行为的生理机制

体育心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体育心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总计: 6 大题,45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 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损伤后运动员的心理反应有两个方面:认知反应和__________。 A.应激反应 B.抑郁反应 C.疼痛反应 D.情绪反应 2.学习目标定向是__________。 A.适应性的 B.主观的 C.非适应性的 D.非主观的 3.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目标应该是__________。 A.注意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B.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 C.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 D.注意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4.心理学家___________最早开始了对暗示的研究。 A.艾利斯 B.罗杰斯 C.舒尔茨 D.弗洛伊德 5.“个体行为的改变是由于个体对影响自己行为的因素进行的评价。评价这些因素是处于自己控制之下,还是由他人或某种偶然因素所控制。”该观念是__________理论的观点。 A.控制理论 B.健康信念理论 C.计划行为理论 D.跨理论模型 6.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可以克服运动训练中的___________。 A.盲目性 B.间断性

C.易变性 D.不可控制性 7.体育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效果方面有着独特作用并且能够满足各年龄阶段学生的需要的练习方法是__________。 A.讲解法与示范法 B.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 C.分解和完整练习法 D.游戏法 8.损伤运动员一般经过情感反应、焦虑和生气等短期的心理反应后,可能出现的现象__________。 A.身心恢复 B.死亡 C.导致精神病 D.开始接受自己已经受伤的事实,制定今后的生活和工作计划 9.由Grove等人简化和发展后的POMS量表有__________个分量表。 A.5 B.6 C.7 D.8 10.个体与他人行为的共同性因素__________,相应推断的可靠性就越高。 A.越多 B.越少 C.越不确定 D.完全相同 二、多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1.运动损伤者往往会寻求理解损伤的涵义,运动损伤会导致一些伤者在认知上对损伤意义曲解,专家们已确认的意义曲解“选择性抽象化”、“绝对化思维”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 A.将注意力集中在无意义的小节上 B.夸大运动损伤的严重性 C.将复杂的体验简单化 D.将损伤的责任强加于自己 12.运动表象从感觉通道上可以分为___________。 A.视觉表象

体育心理学题库(与课本配套复习资料)第七章

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心理健康强调个体内部的协调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它是指在智力正常的基础上所形成良好的心里个性特质和稳定的情绪,它是一种能够有效处理内外关系的良好状态。 2.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体育锻炼对情绪、人格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3.研究体育运动对智力的影响之所以有较大的难度,其主要原因是无法排除研究中的干扰因素,因而也就无法得出智力的变化就是由于体育运动而引起的结论。 4.关于体育锻炼与情绪关系的问题,是锻炼心理学领域中研究最多、内容最丰富、方法最成熟的热点话题。 5. 体育锻炼对情绪影响的最早理论研究是詹姆斯和朗格提出的情绪学说。 6.着名的情绪心理学家坎农将其的理论归纳为刺激情境-身体反应-情绪体验。 7.以特殊的锻炼方式影响人类情绪的首次尝试,是雅各布森提出用渐进性放松法来干预焦虑情绪。 8.列出与焦虑有关的三个心理生理指标:血压、心率、皮肤电。 9.列出与健康体能有关的三个指标: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耐力。 10.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理学假说有:氨基酸神经递质假说、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脑内神经肽假说、心血管健康假说。 11.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假说有:心境状态改善假说、注意力分散假说、认知行为假说、社会交互作用假说

心理控制感假说、运动愉快感假说。 12. 注意力分散假说认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人分散对当前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使消极情感得以发泄,使紧张情绪得到松弛,并趋向稳定。 13. 20世纪70年代,人格与运动关系的研究大多是从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14.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个人因素有:个人统计学变量、个体生理状况、个人行为、个人心理特征和状态。 15.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环境因素有: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体育活动特征。 16.关于锻炼行为的理论主要有:健康信息理论、合理行为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控制理论、跨理论模型。 17.跨理论模型分为5个不同阶段:前意向阶段、思考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保持阶段。 18、人们行为改变的过程包括:一是认知过程,它在阶段变化的早期比较重要;二是行为过程,它主要应用于阶段变化的后期。 19.根据HBM模型的观点,人们一般不会主动进行体育锻炼,除非他们具备了一定水平的锻炼动机和锻炼意识,或自己有潜在的健康问题,或明白了进行体育锻炼的好处并且感到完成运动并不困难。 20.合理行为理论指出,行为由行为意向来决定,行为意向又由行为态度和主体规范来决定。 21.目前采用的锻炼干预手段主要有四种:一对一的方式、小群体干预、社区范围的活动、政策干预。 22.常用的一对一干预和小群体干预的策略有:情境安排、积极反馈、 目标设置、决策评定、社会支持。

体育心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上篇试题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 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 第三章运动兴趣 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 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 第六章运动归因 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 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 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 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 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 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 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 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 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 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 下篇参考答案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 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 第三章运动兴趣 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 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 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

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 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 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 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 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 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 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 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 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 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活动。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7.Triplett于1898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现象。

体育心理学往年试题整理

填空: 1、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里和行为的科学。 2、目标定向的分类:(1)学习目标定向(2)成绩目标定向 3、影响运动归因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1、个体特征2、成就动机3、自我效能感4、性别5、年龄 二、外部因素1、社会文化背景特征2、运动项目特征3、训练年限4、比赛结果 4、运动动机的功能:发动、选择、维持、强化。 5、倒U形假说:耶克斯-多得森定律:由昏昏欲睡的低唤醒水平到中等唤醒水平的临界点以前,随着唤醒水平的提 高运动表现也将随之向着好的方向改善。当唤醒水平超过中等唤醒水平的临界点后继续向高度兴奋方向发展,唤醒水平进一步提高导致运动表现的逐渐恶化或成绩的下降 6、常用的一对一干预和小群体干预的策略有:情景安排、积极反馈、目标设置、决策评定、社会支持 7、1925年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是由格里菲斯创建的 8、体育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 健康的重要动力 9、运动动机的分类: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10、韦纳的归因理论提出的三个维度是:内外源维度、可控制的维度、稳定性维度 11、影响人们坚持体育活动的因素: 环境因素:1社会环境2物理环境3体育活动的特征 个人因素:1人口统计学变量2个人生理状况3个人行为4个人心理特征和状态 12、马腾斯(多维焦虑理论)于1982年提出将竞赛焦虑分为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和状态自信心三个方面 简述三个维度与操作成绩的关系 (1)当认知焦虑增加时,操作活动水平相应降低,两者呈线性关系 (2)自信心增强,操作活动水平提高,两者也呈线性关系 (3)特征为主的躯体焦虑与操作活动的关心是倒U形的 13、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有:表象训练、认知训练、暗示训练。 14、教练员的影响力分为:强制性影响力、自然性影响力。 名词解释: 1、目标设置:在体育活动中目标设置是指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技能水平,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所要达到的 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步骤、策略和时间安排 2、表象训练:表象训练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表象,对技术动作或运动情景进行回顾、重复 和丰富发展,从而唤起运动感觉,强化肌肉本体感觉,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和过程 3、体育学习策略:指学生在特定的体育学习环境中,为了达到体育学习目标而对学习步骤与学习方法所作的优化 组合与精巧安排 4、冰山剖面图:优秀运动员的标准化POMS分值进行标图,心境状态剖面图呈冰山状,称为冰山剖面图 5、自然性影响力:通过人自身具备的能力特点和威信来影响别人,从而起到领导的作用 6、状态焦虑:一种在强度上有变化,随时间而波动的短暂情绪反应。 7、心理技能训练:系统的,持续化的心智或心理技能的练习。 8、交往凝聚力:团体成员之间彼此喜欢和彼此愉快的交往的程度。 任务凝聚力:团体成员为达到特定的任务而在一起工作所做的努力程度 9、工具性攻击:由期望得到奖赏所引起的并通过强化而局限在一定条件下的攻击性行为 10、体育态度:学生对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活动所特有的认知和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11、目标定向:个体参与某一种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取向 12、认知运动能力:在以肌肉收缩为特征的运动活动中人的认知活动的表现水平。包括运动知觉、运动表象、运动记忆、运动思维、运动注意等。 简答: a)影响运动损伤发生的心理因素1、应激源2、应对资源3、人格4、其他因素 b)什么是高原现象,产生原因? 个体练习成绩的进步并非一直上升,有时会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叫做高原现象

体育心理学(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效应 一、改善情绪状态 改善情绪状态是研究者们用来检查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指标。体育活动的情绪效应,有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两种。研究发现,体育活动对人的情绪状态具有显著的短期效应。例如,麦克英曼(McInman)等人于1993年对活动后的被试立即进行测量,结果发现他们的状态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降低,而精力和愉快程度则显著提高。当然,体育活动之后情绪的即刻变化可能与个体的健康状况、活动的形式、活动的强度,以及活动与情绪测量之间的间隔时间有关。 体育活动对人的情绪的长期效应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有限的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但有几个研究显示,体育活动对人的情绪的长期效应是存在的。例如,海顿(Hayden)等从1984年的研究发现,有规律的活动者比不活动者在较长的时期内很少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 二、完善个性特征 在健康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领域中,有大量的关于A型行为特征与冠心病发生之间关系的研究。A型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急躁、争强好胜、易激动、整天忙忙碌碌、做事效率高。大多数研究显示,A型行为特征是产生冠心病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的一些研究比较注重体育活动对改变A型行为特征的作用,以及重视体育活动对个性整体结构变化的影响。 目前为止,哪一类体育活动对A型行为特征的影响更大,所得结果不尽相同,也没有发现体育活动与个性结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 三、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包括我是什么人,我主张什么,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等等。由于坚持体育活动可使体格强健,精力充沛,因而体育活动对于改善人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是毋庸置疑的。身体表象是指头脑中形成的有关身体的图像;身体自尊主要包括一个人对自己运动能力的评价,对自己身体外貌(吸引力)的评价,对自己身体的抵抗力和健康状况的评价。 在正常人群中普遍存在着身体表象障碍,如有人报告,54%的大学生对他们的体重不甚满意;与男性相比,女性倾向高估她们的身高和低估她们的体重,而且身体肥胖的个体更可能有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方面的障碍。 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与整个自我概念有关(图11-1),其主要表现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对身体表象的不满意会使个体的自尊心降低(自尊是指自我概念的积极程度),并产生不安全感和抑郁症状。特科(Turker)1993年的研究表明,肌肉力量与身体自尊呈正相关,也与情绪稳定性、外向性格和自信心呈正相关,并且,通过力量训练可使个体的自我概念的

体育心理学试题AB

11.众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高水平的竞技运动比赛中,获胜的因素中归于心理因素。( A )%%% D. 60% 9.自行车选手在与他人比赛时速度会更快,这被称作“社会促进”现象。(对) 7.强调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体育学习是学派的理论。(C ) A.行为主义 B.认知心理学 C.建构主义 D.人本主义 8.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支架式”、“抛锚式”等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学习策略是。(A )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由简单到复杂 D.由复杂到简单 9.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目标应该是。(B ) A. 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能力B.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 C. 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 D. 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0.人本主义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C ) A.决策者 B.执行者 C.传授者 D.促进者 3.由于对体育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对参与体育活动、观看体育比赛等方面的兴趣,即。(B ) A. 物质兴趣 B. 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 间接兴趣 4.对踢足球感兴趣的人,满足于通过足球运动来锻炼身体的兴趣是。(B ) A. 广泛兴趣 B. 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 间接兴趣 5.是兴趣发展必备的基础,自始至终由外部刺激引起,兴趣的范围很不明确。(B ) A. 乐趣 B. 广泛兴趣 C.有趣 D. 直接兴趣 7.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必须首先由开始。(C ) A.乐趣 B.直接兴趣 C. 有趣 D. 物质兴趣 8.主要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自身价值(如趣味、娱乐、竞技、健身、健美等)所产生的一种渴求趋势,或想掌握某项体育运动技能的一种需要。( D ) A.运动兴趣 B.运动爱好 C.运动诱因 D.运动需要 9.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对某一类(项)体育运动(如球类运动)或体育运动的某一方面(如运动心理)有特别浓厚而稳定的兴趣是。(A ) A.中心兴趣B.核心兴趣C.重点兴趣 D.唯一兴趣 3.一般来说,直接兴趣与无意注意相联系,间接兴趣与有意注意相联系(对) 8.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具有年龄差异。(对)

体育心理学试题

第一章人的心理与体育活动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 二、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心理过程 B 思维过程 C 心理活动 D 认识活动 ()2、人的心理现象分为 A 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 B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C 认识过程 D 认识活动 ()3、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带有喜,怒,哀,乐,爱,恶的色彩,这些心理现象是属于 A 认识过程 B 情感过程 C 心理过程 D 个性特征与心理活动 ()4、心理是 A 人脑的机能 B 心脏的机能 C 脑与心脏协同的过程 D 意识的功能 三、多项选择题 ()1、心理过程包括() A 认识过程 B 意志过程 C 想象过程 D 情感过程 E 思维过程 四、判断题 ()1、人的心理现象其实是人脑和心脏共同活动的结果。 ()2、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机械的反映,而是积极能动的。 ()3、反射是人类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 ()4、狼孩和猪孩的实例表明,一个正常人如果离开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环境也不能形成正常的心理。 ()5、人的心理最高级水平是意识。 ()6、社会实践是感受性不断提高的根本条件,每个人的各种分析器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五、简答题 1、怎样理解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体育运动对人的心理有什么影响?

第二部分: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心理过程 答: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从产生、发展、变化到完善的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为知、情、意。 2、个性心理 答:个性心理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是一个整体结构,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A 三、多项选择题 1、ABD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五、简答题 1、怎样理解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答:(1)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内容和源泉 (2)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 (3)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2、体育运动对人的心理有什么影响? 答:人的心理与体育运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概括起来包括以下两点: (1)心理活动与体育运动 (2)心理活动对掌握运动技能、进行训练或比赛起调节作用。 第二章认知与体育活动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感觉 2、知觉 3、错觉 4、适应 5、注意 6、无意注意 7、有意注意 8、记忆 9、思维 10、想象 11、创造想象

体育心理学(1-7章)

体育心理学(1-7章)

体育心理学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体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一、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 ●广义的体育包括: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大众健身运动 ●所以体育心理学也相应有: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 ●三者的区别: 目前的现状:举国体制繁荣了运动心理学,全民健身计划昌盛了锻炼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处于弱势。 ●二、体育心理学概述 ●(一)概念 ●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具体而言,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二)学科性质、研究任务和学习目的 ●1、学科性质:理论学科+应用性学科+教育学科 ●2、任务(1)理论:揭示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之间的关系;(2)实践:为有效 地进行体育教育、锻炼和竞赛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3、学习目的(1)理解心理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2)理解参 与体育活动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 ●三、研究方法 ●(一)实验研究法 ●1、实验室实验法:在实验室内,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 ●2、自然实验法:在自然条件下,创设一定的情境,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 化; ●3、准实验法:在自然条件下,可能对情境的控制力很弱,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 的变化; ●(二)现场研究法 ●在现场直观察或询问,不操纵任何变量。优点:简便;缺点:不能操纵和控制自变 量,所以不容易明确自变量和应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心理测量法

●使用编制好的标准化的心理测量工具进行研究。 ●四、体育心理学的多维性 ●体育心理学是一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但同时,它本身又包含了许多传统心理学的内 容。如: ●1、体育社会心理学 ●比如研究体育领导理论和风格,运动团队的凝聚力等 ●2、发展运动心理学 ●主要探讨伴随着年龄和运动技能的变化,运动员发生的心理变化 ●3、认知运动心理学 ●主要探讨运动员的认知对随后的情绪及运动表现的影响,动机的来源,运动员对成败 的归因等 ●4、教育运动心理学 ●学生、运动员或健身者的运动表现如何,经常反映了一个体育教师、教练或健身指导 者有效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5、临床运动心理学 ●一部分临床运动心理学家研究阻碍运动员达到和维持高水平的运动表现的心理学问 题。 ●6、个性运动心理学 ●通过对运动员的个性的研究来预测运动员的未来,曾在20世纪70—80年代比较多, 现在已经不大使用。因为仅凭个性,而不考虑运动员的成长、发展、指导、训练、动机等因素,是不切实际的做法。 ●7、运动生理心理学 ●研究者们想理解与运动表现相关联的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工作机制 ●8、锻炼心理学和运动损伤心理学 ●锻炼心理学:主要对参与和坚持体育锻炼过程中的而心里因素进行研究。 ●运动损伤心理学重视研究一些运动员比另一些运动员更严重、更频繁地发生运动损伤 的原因。 第二节学习体育心理学的意义 ●一、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及体育活动的特点: ●1、体育教学活动的特殊性,要求体育教师有一定的心理素养。 ●担忧学生有受伤的可能,运动量大,户外教学。 ●2、体育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 ●3、体育教学的复杂性,使得体育教师除了掌握一把的心理活动规律外,还需要掌握动 作技能的获得和发展的心理规律。 ●4、体育教师要掌握调整学生心理负荷、帮助学生在竞赛中达到最佳竞技状态的方法。● ●二、学习体育心理学的意义 ●(一)体育实践工作的需要

体育心理学题库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渐进放松训练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第一个阶段是____________;第二阶段是 ____________;第三阶段是____________。 2.渐进放松训练的方法首先是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通过对比可更深刻地体验放松一刹那间的肌肉感觉。 是在催眠术的启发之下,于1890由德国生理学家沃格特年提出、由德国精神病家舒尔茨完成,后来又由舒尔茨的学生加以完善,并使之广为流传于各国的一种自我调节的方法。 4.自生训练主要包括六个部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沉思法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气功中的____________是东方静默法的代表。 7.生物反馈训练的基本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系统脱敏,又称为____________,是由沃尔帕首创的。 9.由南非精神病学家沃尔帕首创的系统脱敏训练是建立在____________理论基础上的。它的技术包括三个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0.模拟训练可分为____________模拟和____________模拟两大类。 11.几种常用的模拟训练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模拟训练是针对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进行模拟实战的反复练习。 13.在体育心理学领域中,心理学专业人员为避免运动员因运动竞赛情境的干扰而使运动成绩表现陷入恶化,利用一种心理技术,使运动竞赛过程不致受到影响,而保持运动员的成绩表现水准,这种方法叫____________。 14.模拟训练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5.创造与比赛实况相似的实际境况,让运动员在这种人为的实况中进行比赛训练的训练方法是____________。

【0441】体育心理学

第一次作业 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_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__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_体育锻炼__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 推动学生参与运动学习与身体锻炼的内部心理动因是_运动动机__。 5. 运动动机对学生的体育活动和锻炼行为起着发动、选择、__强化__和__维持__ 的功能。 6. 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是以生物性需要,还是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的,可将运动动机分为__生物性动机___和社会性动机。 7.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信息的__指向___和__集中__。 8.列出与焦虑有关的三个心理生理指标:__血液__、_心率__ 、__皮肤电__。 9.列出与健康体能有关的三个指标:__心肺耐力__、__柔韧性__ 、__肌肉耐力__ 。 10.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理学假说有:___氨基酸神经递质假说__、__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___、__脑内神经肽假说___、__心血管健康假说____。 11.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假说有:_心理状态改善假说___ 、___注意力分散假说_ 、___认知行为假说___、_社会交互作用假说_心理控制感假说___ 、__运动愉快感假说___ 。 12. 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环境因素主要有__比赛重要程度___ 和__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__ 。 13. 唤醒是指机体总的___生理性激活___ 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 14. 唤醒有三种表现,即____脑电唤醒__ 、_行为唤醒____ 和___植物性唤醒___ 。 15. 唤醒对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保持觉醒状态有主要作用,它为_注意的保持与集中__ 以及_意识状态_ 提供能量。 16. 唤醒水平的变化与刺激的___强度, _ 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与刺激的__性质__ 之间的相关性较小。 17. 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____自尊心__ 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___情绪状态___ 。 18. 特质焦虑是指不同个体在焦虑倾向方面所表现出来的_____相对稳定___ 的差异,属于个性心理的___特征___ 部分。 19. 状态焦虑是一种在__强度___ 上有变化、随__时间_ 而波动的短暂情绪反应。 20. 运动表象的种类,从感觉通道上可以分为_视觉表象_ 和_动觉表象_ ;从表象中自己所处的视角可以分为__内部表象____ 和_外部表象___ 。 21. 表象训练所依据的原理主要有:__心理神经肌肉理论_ 、_符号学习理论_ 和_唤醒-注意理论___ 。 22.影响运动攻击性行为的内部因素有_ :唤醒水平、_内疚感__ 和_人格特征_ 。 23.影响运动攻击性行为的外部因素包括__环境的温度_ 、_噪音_ 、__拥挤的人群_、__对受害者的意图感知_ 、__害怕报复_ 、_比赛的结构_ 、__竞争__ 和_相互熟悉和比赛次数__ 这八类因素。 24.运动员受伤后的心理反应大体可分为5个阶段:_否认、愤怒、许愿、抑郁和承认 25.运动员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如果得到足够的__社会支持__,将有利于他们的损伤康复. 第二次作业 1.简述运动兴趣和运动爱好的关系。 答:答运动兴趣可以发展为运动爱好。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运动兴趣与运动爱好当作一回事实际 上两者是有区别的。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倾向,运动爱好则是从事 某项体育活动的倾向。当运动兴趣发展成为从事某种体育活动的倾向时,就变成了运动爱好。运动兴 趣与运动爱好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一个人对某项体育运动的爱好必须建立在对这一运动的认

《体育心理学》作业题

《体育心理学》作业题 姓名:学号:专业年级: 第一章绪论 一、判断题(对选A 错选B) 1、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规律的科学。 2、从根本上说体育是通过人和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真正占有的过程,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过程。 3、体育心理学的任务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4、科曼·格里非斯是在1927年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体育运动心理学的诞生。 5、1986年中国运动心理学会加入国际运动心理学会。 6、80年代日本有两本体育心理学书被介绍到我国。是由松井三雄和松田岩男。 二、单项选择题 1、体育心理学的性质是: A 自然科学 B 社会科学 C 应用科学 D 自然、社会科学 2、增强人的健康、体质并促进人的社会化进程说的是体育的: A 本质功能 B 非本质功能 C 任务 D 方针 3、“有竞争者的存在有助于自行车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是第一个被明确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论文,作者是: A 科曼·格里非思 B 巴斯 C 顾拜旦 D 特里比特 4、第一届国际运动心理学会召开的时间是: A 1956 B 1965 C 1970 D 1925 5、国际运动心理学杂志创刊的时间是: A 1972 B 1970 C 1971 D 1969 6、运动的迁移价值一书是()年,由()写的: A 1926 、马约翰 B 1926 、保罗 C 1928、王宾 D 1923、松井 7、我国第一本体育心理学书出版的时间是()年,编者是()先生: A 1932、吴文忠 B 1943、萧忠国 C 1942、吴文忠,萧忠国 D 1945、孙经,王宾 8、设立体育运动心理学专业分组的时间是()年,在()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心理学学会学术年会上。 A 1978年、上海 B 1979 年、天津 C 1976年、武汉 D 1977年、南京 9、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成立的时间是: A 1982 B 1983 C1980 D 1985 10、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心理学系成立的时间是: A 1989 B 1998 C 1986 D 1985 11、体育起源于: A、文化 B、艺术 C、劳动 D、娱乐 三、多项选择题 1、体育心理学的特殊性表现: A、研究的角度 B、研究的侧重点 C、人的心理与体育活动的关系 D、体育教学的特殊性 2、体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A、揭示体育活动中各种心理现象的发生 B、探讨心理活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体育心理学题库(与课本配套复习资料)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 人类和动物在经历和体验某种过度情境时产生的那种心理和生理的过程称 之为,又称为。 2.导致应激的刺激可以是、和诸因素。 3.唤醒是指机体总的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 4.唤醒有三种表现,即、和。 5.唤醒对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保持觉醒状态有主要作用, 它为以及提供能量。 6.唤醒水平的变化与刺激的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与 刺激的之间的相关性较小。 7.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 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8.特质焦虑是指不同个体在焦虑倾向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的差 异,属于个性心理的部分。 9.状态焦虑是一种在上有变化、随而波动的短暂 情绪反应。 10. 驱力理论认为,运动表现是与的乘积。 11. Oxendine认为,高水平的唤醒可促进的运动技能活 动,但会干扰的活动。 12. 一般来说,运动技能越复杂,其适宜的唤醒水平就相对。 13. Martens于1982年提出将竞赛焦虑分为、和 三个方面。 14. 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和。 15. 与升高状态焦虑水平有关的个性特征方面的因素有 和。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 1. Martens认为可以将的工作强度比作人的唤醒水平。() A. 探照灯 B. 发动机 C. 电脑 D. 变压器 2. 在完成决断的数量少、备选范围比较狭窄、速度要求不快的运动技能,其适 宜的唤醒水平就。() A. 比较高 B. 非常高 C. 比较低 D. 非常低 3. 刺激的数量多、持续时间短、强度小的情况下,运动技能在的 唤醒水平下容易获得好的运动表现。() A. 相对高 B. 非常低 C. 相对低 D. 非常高 4. 对动作精确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越高的运动技能,越需要在的唤 醒水平下能够取得好的运动表现。() A. 较高 B. 很高 C. 很低 D. 较低 5. 多维焦虑理论认为,以生理特征为主的躯体焦虑与运动表现呈 关系。() A. 倒U形 B. 线性 C. 波浪形 D. U形 6. 多维焦虑理论认为,当认知焦虑增加时,运动表现水平相应降低,两者呈 关系。() A. 倒U形 B. 线性 C. 波浪形 D. U形 7. 多维焦虑理论认为,积极的成功期望可以带来自信心的增强,可以提高运动 表现水平,两者呈关系。() A. 倒U形 B. 线性 C. 波浪形 D. U形 8. 的个体,在相对较高的唤醒水平下能够取得较好的运动表现。() A.高特质焦虑、外向 B.高特质焦虑、内向 C.低特质焦虑、外向 D.低特质焦虑、内向 9. 的个体,在相对较低的唤醒水平下能够取得较好的运动表现。() A.高特质焦虑、外向 B.高特质焦虑、内向 C.低特质焦虑、外向 D.低特质焦虑、内向

体育心理学第五章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测试题及答案

体育心理学第五章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测 试题及答案 总计: 5 大题,45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 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体育锻炼的抗抑郁作用可能是由于长期有规律的运动可触发和增加神经肽的释放,激活中枢阿片系统(Thoren,1990),从而影响大脑分泌β-内啡肽。”这一假说为: A.单胺假设 B.心境状态假设 C.神经肽假设 D.心血管健康假设 2.“体育锻炼可以通过促进5-羟色胺释放,有效地增进心理健康”这一假设是: A.单胺假设 B.心境状态假设 C.神经肽假设 D.心血管健康假设 3.灵魂论对身心关系的看法是__________。 A.精神是大脑的一部分 B.精神控制了大脑 C.精神与大脑产生交互作用 D.重视精神的存在而忽视大脑 4.“个体行为的改变是由于个体对影响自己行为的因素进行的评价。评价这些因素是处于自己控制之下,还是由他人或某种偶然因素所控制。”该观念是__________理论的观点。 A.控制理论 B.健康信念理论 C.计划行为理论 D.跨理论模型 5.关于体育锻炼降低焦虑的研究,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从降低焦虑的效果来看,短期锻炼比长期锻炼的效果更好 B.有规律锻炼比无规律锻炼者更少出现焦虑情绪 C.特质焦虑状况的减轻可能是因为体育锻炼的效应抵消了日常生活中的压力 D.体育活动较低焦虑与活动增加了肌肉的紧张度有关。

6.体育活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体现在__________。 A.运动员的智力高于一般人的智力 B.小强度的体育活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最大 C.不同的锻炼项目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不相同 D.体育活动对有心理障碍人群的认知功能不产生影响 7.“即使一个人对活动有积极的态度和正面的认识,但是,如果他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或足够的机会去锻炼,那么他/她的活动意图将会变得薄弱。”该观点符合__________。 A.社会认知理论 B.健康信念理论 C.计划行为理论 D.控制理论 8.突生二元论对身心关系的看法是__________。 A.精神是大脑的一部分 B.精神控制了大脑 C.精神与大脑产生交互作用 D.重视精神的存在而忽视大脑 9.关于体育锻炼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下列哪种表述是错误的: A.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儿童的认知功能和学业表现; B.体育活动与认知过程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C.体育活动与认知过程的关系在不同年龄人群身上有不同的作用 D.体育活动能延缓或预防中老年人认知功能的衰退 10.唯心论对身心关系的看法是__________。 A.重视大脑的存在而忽视精神的作用 B.精神控制了大脑 C.精神与大脑产生交互作用 D.重视精神的存在而忽视大脑 二、多选题(该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 11.儿童退出体育活动的深层心理动机是__________。 A.胜任动机 B.目标取向 C.压力反应

体育心理学题库(与课本配套复习资料)八章

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与运动损伤有关的重要心理因素有应激、应对方式、动机、人格等。 2.应激—运动损伤模型中,应激被认为是运动员对潜在的应激环境的认知,预测运动损伤的核心因素是应激反应。 3.运动员受伤后的心理反应大体可分为5个阶段:否认、愤怒、许愿、 抑郁、承认。 4.运动员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如果得到足够的社会支持,将有利于他们的损伤康复。 5.思维可对人的行为直接产生影响,受伤运动员的思维内容直接影响其在康复期的感知和行为方式。 6. 运动员对损伤的反应与疾病者体验到的悲哀反应相类似,过程由否认开始,经忧郁而达到解决和接受。 7.Williams和Adersen提出了一个以应激理论为基础,旨在解释运动员损伤与心理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应激—运动损伤模型。 8.运动员拥有的应对方式包括应对行为、社会支持、处理应激的技能、集中注意力策略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着运动员对应激做出的反应。 9. 影响应激反应的因素包括运动员的应激源、人格、应对策略和潜在干预等,运动员的应激反应可直接或间接地受这些心理因素调节。 10.调整认知、目标设置、积极性思维、社会支持、表象训练等,是影响运动损伤康复的几个重要的心理变量。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 1. Williams和Adersen 修改并提出了一个建立在应激理论基础上,旨在解释运动损伤与心理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新应激—运动损伤模型。( C )

A 1980年 B 1990年 C 1998年 D 2000年 2. 近年来研究运动损伤的主要心理因素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D ) A 人格因素 B 应对资源 C 应激源史 D 兴奋剂 3. 应激反应代表着运动员处理环境需求的能力资源与环境的实际要求之间的一种现象。(A ) A不平衡B平衡 C放大D缩小 4. 下面哪一选项不属于运动损伤的心理反应阶段。(D ) A 否认B愤怒 C 抑郁D兴奋 5. 运动员的“应激反应”可受一系列心理因素调节,并且能被心理干预手段影响。( D )A直接B间接 C没关系D直接或间接 6. 关于损伤运动员人格特征的研究就渐渐转向了对人格的某一具体维度的探讨,这方面受到关注最多的是特质。( C )A意志B自尊 C控制点D成就动机 7. 是一种积极的,将应激作为创造活动的动力,化悲痛为力量的心理应付技能。( B )A否认B升华 C投射D移置 8 . Adersen和Williams(1998)提出了一个建立在应激理论基础上的应激—运动损伤模型,根据这个模型,运动员对运动环境的决定运动损伤是否发生。( A ) A应激反应B行为反应

体育心理学作业题

8.什么是交互作用模式? 答:在运动心理学关于行为的研究中,特质论心理学家考虑运动行为的成因,通常只考虑人格因素的影响,不考虑特殊情境可能会影响个体的运动行为。情境论的心理学家则主张运动行为大都是环境所决定的,人格的作用较小。交互作用理论认为,预测运动行为需要将人格特质因素与情境因素一并考虑,它们可以以独特的方式互相作用或结合起来一起影响运动行为。用交互作用模式来预测运动行为可以用公式来表示: 9.运动类型与评价方式是如何影响赛前心境对行为结果预测的? 答:在赛前心境与行为结果的预测中,存在运动类型与评价方式两个调节变量。在运动类型方面,相对闭锁式运动技能而言,赛前心境能更好地预测开放式运动技能的行为结果;赛前心境预测个人项目比预测团体项目的行为结果效果更好。赛前心境对短时间运动项目(如划船、摔跤等)的预测效果比长时间运动项目(篮球、排球等)好。在评价方式方面,在以自我为参照标准进行评价行为结果时,赛前心境能更好地预测行为结果。 8、请根据Ellis的ABC理论,简述刺激源、认知与情绪和行为的关系。 答:人的情绪并不是有诱发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当事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 在ABC理论的模型中,A是刺激源;B是认知;C是指相应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结果。在ABC 理论中,刺激源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结果的间接性原因,而真正的直接原因是当事者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解释和评价即认知。 9、体育教学中有哪些暗示训练的方法和形式? 暗示训练是指利用语言、手势、表情以及其它刺激物,采用间接、含蓄的方法,对训练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施加影响的过程。 3举例说明动作技能的三种分类方法。 (1)根据技能操作中环境背景的稳定性特征 (2)根据动作操作过程中的连贯程度 (3)根据动作执行时所需的认知策略多少 7简述技能迁移的概念及分类。 (1)技能迁移的概念:已经形成的动作技能对掌握另一种技能的影响称作技能迁移。(2)技能迁移的种类:技能的正迁移:指已经形成的技能对新技能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 技能的负迁移:也称为动作技能的干扰,指已经形成的技能对新技能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即妨碍新技能的获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