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边城

边城

边城
边城

《边城》的自然景物描写与古典和谐美

沈从文文学世界中的一个核心方面,是一种久已不见的古典和谐美:自然与人和谐统一,自然景物与人交融共存,万物息息相关,互感互知,皆笼罩在一个既无情又有情、运行不息的“天地”之中。“现代”的到来、“风景的发现”使得这一切迅速远去,这固然有其必然性,然而值得警惕的是,如果“自然”不断被迫丧失作为人类家园的诗意,丧失作为万物之母的尊严,沦为客体、对象、手段,人们的情感和希望也就终将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流,如空中楼阁般脆弱而不堪一击。在这个意义上,有必要找到一条复归古典和谐美的道路以维持精神家园的平衡。

提到沈从文其人,人们最先想起的大概就是“湘西”和“边城”。“边城”这个静静的词,已经和“沈从文”三个字紧密相联而不可分了。虽然沈从文的世界并不止于此,但他的灵魂恐怕永远安居在边城中。司马长风这样评价《边城》:“《边城》仅约七万字……连起来像一首长诗,又像是二十一幅彩画连成的画卷。这是古今中外最别致的一部小说,是小说中飘逸不群的仙女。她不仅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三十年代文坛的代表作。”[1]可见《边城》在沈从文作品中的特殊地位。

这部小说创作于1933年秋到1934年春,其评说已经经历了20余年的沉浮,涉及作品的方方面面,不可胜数。正如同其名字所显示,《边城》所展示的是一座站在文明边上的小城,整本小说由宛如世外桃源里的山水所构成,一页页文字浸透了山水的青绿。山光水态与人物的命运相交织,是这首“长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可以看到沈从文的人格理想,可以看到他的文学世界的边界,还可以看到笼罩于其中的“大美无言”的真谛。

一、《边城》自然景物描写的特点与“自然人格”

《边城》是一部中篇小说,全书篇幅不长。在7万多字中,可算作自然景物描写的大概有20多处,字数并不占很大比例,还有很多处是与人物的想法或对话结合而写的,并非单纯景物描写。从这个概况来看,书中的景物描写在数量上远远不及以风景描写作为重要表现手段的一些现代小说。然而分析其现的场合与特点,自然景物描写却在《边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首先表现在小说的重要背景介绍都是在景物描写中完成的,如小说开头的一段:“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2]51寥寥数语,如闲话家常,将小说故事的场景、人物和人物的活动环境涵盖其中。甚至主人公翠翠的名字,也是在景物描写中交代的:“为了住处两山多篁竹,翠

色逼人而来,老船夫随便为这可怜的孤雏拾取了一个近身的名字,叫作‘翠翠’。”

其次,书中每每情节发生变化或结构进入下一个阶段时,便会以景物的变化来作为预示。如为了描写小城和大老二老兄弟,先写白河:“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2]53可见自然景物描写在这部小说中的特殊地位。这些景物描写有一个最突出的共同特点,就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就是对在大自然中生存的人类的描写,都在追求一种优美、和谐的意境,即人在自然的怀抱中,与自然相处相得,合二为一的情景。所以自然和人文景物有时并不容易区分。如“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2]53-54在这一幅美丽的图画中,暮春时节的桃花、人家、河水、游鱼,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人作为自然中极小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也成了图景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只有在桃花深处才能找到可以沽酒的人家。而正因为有了人家和飘摇的酒旗,才使得这幅春景更有灵气。

在这样的自然景物描写中,沈从文所塑造的人物自然也是气定神足的“自然人”。李健吾说沈从文:“在他艺术的制作里,他表现一段具体的生命,而这生命是美化了的,经过他的热情再现的”,“他所有的人物全可爱。仿佛有意,其实无意,他要读者抛下各自的烦恼,走进他理想的世界,一个肝胆相见的真情实意的世界。]翠翠正是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典型。沈从文在谈及《边城》时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4]翠翠不仅汇聚了沈从文生命理想的诸多要素,成为沈从文的理想人格的代表,而且也被很多研究者认为是与沈从文自身性格命运相通的人:“(他的性格)同翠翠十分相似。他们都生长在湘西山水之中,都是自然的产儿,天真与浪漫,热情与幻想,构成他们生命的主要外部特征。”[5]书中对她的描写向来脍炙人口:“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亦即毫无矫饰,与周围的自然相依相伴,灵魂之美与自然之美水乳交融、息息相通。“自然人格”使得《边城》中的人不仅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且真正地互融为了一体。

二、传统文化依托:道家精神

细究这种“天人交融”的自然景物描写的深层文化依托,我们不难看到京派文人共同的精神家园———道与禅。沈从文的创作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传统文化中与他血脉相通,作为创作的深层底蕴的就是老庄道家文化。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与沈从文从小亲近大自然以及边地的成长经历有关;同时,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一直与“中原文化”有某种对立的“楚文化”,正是后来的道家思想之所从出,深受楚巫神秘文化熏染的沈从文在审美意识上靠近道家一脉也是情理之中。他笔下宁静淡泊的湘西风情,他崇尚自然,自爱、爱人的精神,正是道家庄子“宗法自然”、老子“道生万物”思想的体现。尽管沈从文本人“曾不止一次地说过,他不是一个道家,因为他不愿出世”[6],但这是由于他对道家“出世”的误解,并不代表他的作品能割断与道家文化精神千丝万缕的联系。

文学艺术创作对“自然”的美学追求,其渊源直接来自老庄。在老子看来,世间万物俱由神秘的“道”演生而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道”虽为万物之源,却要师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而是指一个心理化了的“本原”。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自然”思想,他所言及的“自然”同样包含了老子“自然”的涵义:“夫水之于沟

也,无为而才自然矣。”(《庄子?田子方》

而沈从文的道家精神恰恰体现在他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首先,如前所述,他笔下的自然景物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相契合的关系。水车架在河上,犹如河的一部分;沽酒的杏帘增添了春深景色的灵气,人文景物与自然景物就这样和谐交织,难以分割,“自然”不是“边城”的背景,城中人也从不想着要去“支配”自然。这种与自然相处的态度与道家的自然观是相通的。第二,他所塑造的“自然人格”表明了一种对生命本真状态的推崇,反对扭曲、压抑、不自由的病态生命。与之相似,庄子在《逍遥游》中,以塑造“神人”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病而年谷熟。”沈从文笔下的很多“自然之子”实际上都是这样一种道家意义上的“至人”或“神人”,可见他对生命所持的审美态度是与道家的自然人生观一脉相承的。

在这里,为了更好地说明沈从文的道家特质,不妨将其与表面上看起来风格有共同之处,同样以淡定而富有情韵的景物描写著称的废名简单地做一下比较。废名《竹林的故事》同样以自然景物描写为开始:“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十二年前,他们的主人是一个很和气的汉子,大家呼他老程。”[7]寥寥数语,精致而简练,几乎与《边城》异曲同工。然而,在废名的笔下,这竹林和菜园只是矗立在那里,并不与悲欢离合的人世发生不可分割的联系。翠翠的名字是因为竹林“翠色逼人”而得,废名的竹林却立在书中人的心灵之外。无论是塑造人物还是渲染环境,废名追求的是“心”可以包万物,生万境;世事沧桑,山河日月无非我心幻化所致的精神理念,追求的是人超脱自然的永恒境界。如果说沈从文的自然景物有着“道骨”,那废名所表现的方是京派文学的另一精神源泉———“禅趣”。尽管有的禅学研究者强调禅的开放性,如铃木大拙所说:“(禅)让人们像向往伊甸园那样热爱人间此世”[8],但实际上固守内心、封闭自我、与外界隔绝仍是禅的特征。废名恰恰是这一特征的代表者,他将艺术与现实对立起来,将艺术视为对现实的超脱和超越,认为只有“厌世”的作家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因此,他的文学世界尽力回避现实的干预,更多地发挥了想象的作用。对于超脱的刻意追求又使他的作品绕开了现实的矛盾纷争,消解了爱与憎的强烈对抗与背离,力图用一支

“平静”的笔营造一种“一切与自然和谐,非常宁静,缺少冲突”的氛围。[9]明了这一点,就能够看到沈从文在他的自然景物中所寄托的与之不同的现实关怀。

三、“风景的发现”与沈从文的文学世界

如果说,《边城》的自然景物描写就仅止于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外桃源,塑造了寄托理想的“自然人格”,秉承了传统文化内涵中的道家精神的话,只能说他是一个继承者而不是开拓者。那么,《边城》中的自然景物的更深一层意义在哪里呢?这可以从“风景的发现”这一概念入手进行探讨。最初的文学作品中是没有把自然景物当作“风景”的意识的,“风景的发现”在文学中引入了自然,从此文学世界被分为人的世界和自然的世界。在中国,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意识在建安时代就已经表现得很明显,宗白华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中曾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从魏晋这个发现自然的时代开始,人的情感投射到外界,自然风物被精神化,成为人的审美对象。在这个问题上,柄谷行人的说法最具有代表性,他在《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一书里曾专辟一章,论述“风景之发现”对于日本现代文学写实主义的文学史意义:“风景一旦确立之后,其起源则被忘却了。这个风景从一开始便仿佛是存在于外部的客观之物似的。其实,这个客观之物毋宁说是在风景之中确立起来的,主观或者自我亦然。主观(主体)—客观(客体)这一认识论的场也是确立在风景之上的。就是说,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着的,而是在风景中派生出的。”[11]可见,“发现风景”固然拓展了文学的审美领域,却也以人与自然主观—客观关系的颠倒为代价,自然作为一个主观设定的东西被发现,主观的好恶决定着风景的优劣。

在这样的前提下,人对风景“发现”得越深入,就必然导致“人的世界”越不断膨胀,“自然的世界”就不断缩小而成为附庸品。这样,文学中的人与自然从“无隔”到“有隔”,隔膜渐渐加宽。事实上,现实世界中也同样如此。然而,从自然景物描写来看,沈从文的文学世界不同,虽然《边城》的基调之一是“隔膜”,题目中一个“边”字就深深烙上了“隔”的痕迹,书中的人与自然却是“不隔”的,没有人去“发现”自然?的优势,没有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鸿沟。前面提到道家的本质并非全然出世,实际上它对自然、宇宙、人事始终充满着一种圆融的爱,其基本精神是乐观明朗的,人与自然乃至宇宙万物达到深层次的和谐统一。这表现在《边城》的自然景物描写中,可以看做是自然景物都具有某种“寄情”在内,这不是指主观好恶的判断,而是自然景物与人的命运的生生不息、共同演进。如“天空为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时,翠翠“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2]84

。又如美妙的情歌即将响起的夜晚,自然也那样宁静美丽:“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象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更明显的如老船夫去世的那一天:“黄昏时天气十分郁闷,溪面各处飞着红蜻蜓。天上已起了云,热风把两山竹篁吹得声音极大,看样子到晚上必落大雨。……夜间果然落了大雨,夹以吓人的雷声。电光从屋脊上掠过时,接着就是訇的一个炸电。”[2]99到了天明,翠翠才发现,屋后的白塔倒塌了,老船夫也在雷雨将息时去世了。白塔、雷雨,都是没有生命的景物,在作者那里也未必就刻意要做人的命运之象征,然而这息息相关的过程和结局非常震撼人心,引人去猜想那万物运行背后的力量。

如果说废名的世界是以全然静止的景物去写无法把握命运的人世无常的悲哀的话,沈从文就是在以这“不隔”的山水同时去写“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和“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在他笔下的自然里如同山水长卷里的小小一点,人与自然交迭构成一幅“意在笔先”的水墨画,妙处如同王维在《画学秘诀》中所写:“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东西南北,宛尔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人在画中虽不过是一点,却是“全息”的一点,透射着天地的运行规律和力量。这种阔大的文学世界自然超出了单纯“人的世界”,

在此前的文学中也不是未曾有过,如杜甫笔下那个“日日江楼坐翠微”的人,或是站在白帝城最高楼上“泣血迸空”的人,都不只是又老又病的一个小黑点,而是一个全息的、大写的“人”。叶嘉莹曾评论杜的《秋雨叹》:“堂上是徒然空空白首而无所成就的一位书生,阶下是惨遭风雨吹袭终不免于烂死之下场的一丛决明”[13],两个形象都极为普通甚至衰弱,却交相辉映而令人不得不仰视。只是,类似的境界在“风景”不断被深入发现的新文学中就越来越难能一见了,这也是沈从文之“自然”弥足珍贵的原因。

四、“深浅”、“浓淡”与古典和谐美

从《边城》的自然景物描写去通观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会得到两个很有趣的矛盾感受,那就是:他的描写很“浅”,甚至往往近乎于平铺直叙,看不出什么微言大义、春秋笔法。可这“浅”中却有着天地悠悠,大美不言的“深”。同时,他的文字又是很“淡”的,如同他笔下的长河一般波澜不惊,很少有什么迅雷烈风能让它掀起滔天巨浪,即怒不写到怒不可遏,悲不写到悲不欲生,乐不写到乐不可支。可这“淡”中却使人感到朴素醇厚,饱含悲悯的“浓”。曹文轩将此归结为“降格艺术”:“从前,我们总以为,艺术要比生

活更强烈,殊不知,真正的艺术恰恰是比生活更浅淡。《边城》是降格之艺术的一个经典。”[14]

“浅”、“深”、“淡”、“浓”四个字就构成了沈从文艺术的重要内涵。值得注意的是,这四个字的偏旁中都有共同的“水”,这或许不是巧合,无数人提到沈从文作品与“水”密不可分的关系,包括他自己:“水教给我粘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作横海扬帆的美梦,刺激我对于工作永远的渴望,以及超越普通个人功利得失,追求理想的热情洋溢。我一切作品的背景,都少不

了水。在我看来,水给沈从文作品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两个:一个自然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万物而不争”的柔情,另一个就是在这“浅”与“深”、“淡”与“浓”之间的“无言之美”和言外之韵致。“浅”和“淡”是水一般的含蓄和情感的克制,在有限的语言中蕴寓着深长的意味,如同写意画中虚空留白、虚实相衬的手法,语近而情遥。这种蕴藉深厚的言外之韵,正与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中追求“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无言之美的艺术思想相通[16]。所有这些构成了沈从文文学世界中的一个核心方面:那就是贯穿于他的“大于人的世界”的文学世界中的,是一种久已不见的古典和谐美:自然与人和谐统一,自然景物与人交融共存,万物皆息息相关,互感互知,皆笼罩在一个既无情又有情、运行不息的“天地”之中。“现代”的到来,“风景的发现”使得这一切迅速远去,这固然有其必然性,然而值得警惕的是,如果“自然”不断被迫丧失作为人类家园的诗意,丧失作为万物之母的尊严,沦为客体、对象、手段,人们的情感和希望也就终将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流,如空中楼阁般脆弱而不堪一击。在这个意义上,有必要找到一条复归古典和谐美的道路以维持精神家园的平衡,虽不必矫枉过正,却是继续前行之所必需。而沈从文在《边城》中的自然景物描写,正让我们看到了古典和谐美在今天健康存在的希望,这也是本文所讨论的问题的意义之所在

首先,谈谈环境的优美。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给我们着力描写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景美和风俗美。这种古朴雅洁而又有些原始野性的风情,这种田园牧歌般的情调,刻意淡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阶级冲突,正所谓“浓浓的地方色彩,淡淡的时代投影”,而这些也构成了文中人物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环境。并且,作者在描述这种环境的优美时,主要从自然风光和社会风俗两个角度来进行详细具体地描述的。

自然风光方面,作者在小说一开头,就给我们描绘了碧岨溪那迷人的风光,“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是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入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可计数。”此外,在作品中,作者对酉水岸边的吊脚楼、茶峒的码头、小溪流上的绳渡、翠绿的竹篁、清澈的溪水、幽碧的远山、溪边的白塔等都作了细致描绘,精心勾画了一幅湘西风景画。

《边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副画面:“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小说中那清澈见底的河流,那凭水依山的小城,那河街上的吊脚楼,那攀引缆索的渡船,那关系茶峒“风水”的白塔,那深翠逼人的竹篁中鸟雀的交递鸣叫,……这些富有地方色彩的景物,都自然而又清丽,优美如画让人如入梦境,无不给人美的享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六百万犹太人被德国法西斯屠杀。当盟军解放集中营时,见到堆积如山的尸体,惨状令人发指,身经百战的士兵也忍不住哭泣起来。可是他们还看到劫后余生的人,这些人骨瘦如柴,有的已经不能行走,只能在地上爬行,他们颤抖地举起手来向盟军致意。

士兵问:“你们怎么活下来的?”

他们说:“我们犹太人有一句谚语:几时有生命,几时就有希望。”

士兵深受感动。举起右手,向这些饱受苦难的人们行军礼致敬。

【以下是资料,仅供借鉴】

奥斯特洛夫斯基:“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人人得一生,不得再生”(《太平经》)

《太平经》:“凡天下人死亡,非小事也。壹死,终古不得复见天地日月也,脉骨成涂土。死命,重事也。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

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

——张闻天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

——弗洛姆

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肖伯纳

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

——西塞罗

不要以感伤的眼光去看过去,因为过去再也不会回来了,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好好对付你的现在--现在正握在你的手里,你要以堂堂正正的大丈夫气概去迎接如梦如幻的未来。

——郎费罗

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鲁迅

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

——伏契克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潜

生命,只要你充分利用,它便是长久的。

——塞内加

在我们了解什么是生命之前,我们已将它消磨了一半。

——赫伯特

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罗曼?罗兰

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车尔尼雪夫斯基

理想,能给天下不幸者以欢乐!

——高尔基

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

——司马光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李白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

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会枯萎。

——富兰克林

我们唯一的悲哀是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

——但丁

《边城》

《边城》导读简答题 第一章 1、对老船夫摆渡的描写和叙述,起什么作用? 答:可以体现老船夫的性格特征,他是“边城”世界里的公仆,五十年如一日的摆渡,把它看成是自己的天职,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质朴憨厚、狭义心肠,不仅拘收过客的钱财,而且还善待乡亲。体现了边城人的淳厚品德,也是边城人性美的初步体现。 2、对“茶峒”小山城和小溪,白塔下人家的描写,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答:一种原始淳厚的田园牧歌式的境界。 3、“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这一节对翠翠的描写,可看出她是一个什么时候样的少女? 答:她既是人之子,也是大自然的女儿,她的灵性和乖巧,善良和纯真,都令人感到她具有一种质相、淳厚,一种纯自然的美感。 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边城》中主人公翠翠的性格特征。 美丽纯洁,天真无邪,乖巧活泼 4、简述翠翠父母的故事。 第二章 1、这一段写洪水泛滥,威胁着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目的是什么? 答:一是说明人们生活环境原始,一切听任自然而然的摆布,二是从救人救物的冒险举动中,表现边城人的智慧、勇敢。 2、作者提到城里住了一支军队,有何用意? 答:作者写这支军队除了每天上城吹号玩外,仿佛不存在一样,说明边城的军队是作者理想中的仁义之师,同时也为下文军民关系到的展开作了铺垫。 3、顺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次要人物体现的人情美) 答他同情受苦受难的人,慷慨大度,侠情满怀,重义轻利。另一方面教子有方,也表现了边城人的质朴淳厚的人性美。 4、分析天保和傩送的性格的异同点 共同点:两人结实如老虎,和气亲人,不矫惰,不浮华。都是弄潮的好手。 不同点:天保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傩送内向,不爱说话,聪明而富于感情。都爱着翠翠,对待爱情都具有自我牺牲精神,能忍痛割爱,成人之美。 第三章 1、边城中一年中重要的节日有哪些?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答:端午中秋过年 文中的赛船、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孩子们穿新衣,现在人们吃粽子等,都是端午习俗。

边城个人看法观后感

《边城》浅读 由于在高中时就学到过《边城》中的片段,所以对这个作品还是有一些些零星的印象。在老师布置作业之后,我就在网上看了这部完整的作品。遗憾的是,是在网上看的,而不是真真正正的实在的书上。其实我是不喜欢电子书的,总觉得电子书少了很多味道,但是无奈,图书馆里的《边城》早就被借光了。先来谈谈我自己开始时对边城的理解吧。我是从三方面来看的。 第一,环境。边城里有一大部分是描写环境的,从一开始的渡头到后来的整体景色,以及街坊周围的环境。我是在农村长大的,还是比较偏僻的农村,所以说看到这些环境描写,自然而然会浮现出一幅幅画来,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我的生活阅历上,出现的画面基本都是我所去过看过的地方。我没去过外地旅游,脑海中浮现的也仅仅是自己家乡的风景。毕竟我是处在江南水乡的,这儿的景色与风格,总是与湘西有出入的。真正能让我体会沈从文描述的湘西风景的是同名电影《边城》,在电影里,我看到了那个山清水秀的世界,那个真正的世外桃源,这么一想,还真是与沈从文的描写是一样的。街坊是古朴而又实在的,风情味儿十足;山是美的,是的,确实是美,一种净化心灵的美,简直是“青的逼你的眼”;水是清澈的,不带一丝污染的,没有世俗的气味,仿佛是天上缓缓流下来的。就连天空,也好似与外界隔绝了一般,琉璃一样的透明。果然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孕育出边城里的人事物。自然赋予了他们灵性,赋予了他们这种纯真、善良的本性。 第二,人事物之间的相处。沈从文先生描绘的不仅是自然风光的美丽,而且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首先来说说人与自然的。小说中一直陪伴翠翠的出了他爷爷之外,还有大黄狗。在边城里的大黄狗也是通人性的,是善良的,虽然是动物,但是要比外界有些人更加像人,更加有人的本性。狗狗始终是陪伴在翠翠左右的,在翠翠的生命中,大黄狗已经不仅仅是动物了,是像家人一般的存在,是无可替代的。除此之外,人与自然的和谐还表现在边城安逸的生活,边城里似乎没有发生过自然灾难,没有洪水,没有山体滑坡,没有旱灾,什么也没有,长在街边的是百年古树,而不是经过修理的行道树,里面的景色完全是纯天然的,丝毫没有人工的痕迹。自然给予了他们什么,他们就珍惜着,爱护着。再者,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这个故事说的俗套一点,就是两个男的同时喜欢一个女生的故事。在这种事情里,必然会发生争抢。但是,在边城中,这种争抢也是温润的,单纯的,没有尔虞我诈的,甚至带了点谦让。若是换做城里,就算是亲兄弟,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不知会耍多少卑鄙的手段。这是两兄弟的爱情。当然,其他人之间也是和谐的。比如里面的妓女,周围的人从来不会用鄙夷的心态去看待。在看写到妓女的那段文字时,我觉得沈从文先生描写的已经不再是那些靠出卖自己身体来赚钱的女人,而是一个个普通的农家妇女的形象了。连这些妓女都与外界的妓女有莫大的区别。是的,她们追求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爱情,所以才会有与水手的缠绵情感。还有,就是他们的无功利性。爷爷百度时坚决不收人钱财,就算别人硬给了,也要以同样的价格送还别人东西,绝不会收取贪图利益;船总顺顺更加是典型,他可以说是边城里的上流人物,但是他慷慨大方,只要别人有困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总是毫不犹豫的给予帮助。虽然他总误会天保是因为翠翠而死的,但是在爷爷死之后,顺顺能够不计前嫌,愿意接翠翠到家里来,也是难得的大度与善良。这与城市里贪图利益、等级观念严重、自以为是、自私自利的上流人物形成了鲜明对比。《边城》里所有的人事物都与鲁迅笔下的

边城经典段落

边城经典段落 1、一个人内部的变化和衰老,本就是任何人都无法看出来的——甚至连自己都看不出。真正的改变和衰老是在人的心里。一个人只有自己心里觉得衰老时,才真的衰老。 2、人的意念都是在一刹那决定的,亘古以来,又有谁能预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呢?在下一刻又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 3、日子平平的过了一个月,一切人心上的病痛,似乎皆在那份长长的白日下医治好了。 4、细雨落个不止,溪面一片烟。 5、大雨冲刷了一切,大雨也冲刷不了一切。 6、我想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 7、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 8、时间在成长她,似乎正催促她,使她在另一件事上负点儿责。 9、两人仍然划船过日子,一切依旧,惟对于生活,却仿佛什么地方有了个看不见的缺口,始终无法填补起来。

10、车是车路,马是马路,各有走法,大老走的是车路,应当由大老爹爹作主,请了媒人来正正经经同我说。走的是马路,应当自己作主,站在渡口对溪高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 11、照规矩,一到家里就会嗅到锅中所焖瓜菜的味道,且可见到翠翠安排晚饭在灯光下跑来跑去的影子。 12、这两年来两个中秋节,恰好都无月亮可看,凡在这边城地方,因看月而起整夜男女唱歌的故事,皆不能如期举行,故两个中秋留给翠翠的印象,极其平淡无奇。 13、世上最容易令人老的只有两样东西,那就是仇恨和情丝。情丝令人黯然销魂,仇恨却能让人绞痛入骨,至死方休。 14、人事就是这样子,自己造囚笼,关着自己。自己也做上帝,自己来崇拜。生存真是一种可怜的事情。 15、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16、水是各处可流的,火是各处可烧的,月亮是各处可照的,爱情是各处可到的。 17、自古以来,黑暗岂非就是恐惧的根源? 18、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

边城电影观后感200字

边城电影观后感200字 本文为边城电影观后感200字范文,让我们通过以下的文章来了解。 《边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边城》以清末时期的湘西茶峒地区为背景,以“小溪”渡口为起点,绕山岨流的溪水汇入茶峒大河,展开了旷野渡口少女“翠翠”与山城河街“天保”、“傩送”兄弟的动人爱情故事。沈从文先生极为优美而流畅的语言文字,如诗如画般描绘了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湘西边城浓郁的风土民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这些充满了自然真朴与生息传神的描写,给人以极美的享受。 《边城》是一幕爱情的悲剧,看似文字轻松酣畅的流淌,实则笔墨浓晕幽幽的凝重,她的感人正是爱情悲剧的美丽。沈先生笔下的妙龄翠翠,细腻的再现了一个少女春情朦胧的

心里变化,生动的刻画了少女羞涩的恍惚与冷漠。由于从未有过母爱和做为女性的涉世,心理孤独的翠翠面对痴心爱情不知所措,一次次含蓄埋没,躲避推脱,终于忧郁等待竟是一场悲剧。山崖上再也听不到天保和傩送兄弟月夜的山歌,天保在漩涡中溺水身亡,傩送悲痛之际又不愿接受家中“新碾坊”的催逼,去了遥远的“桃源”地方。在这令人心碎的时刻,爷爷在吃了掌水码头“一闷拳”的怨恨后,那个暴雨雷鸣的夜晚,碧溪岨的白塔终于倒塌,翠翠唯一的亲人,辛劳一生的老船夫在睡梦中带着忧虑和期待撒手西去。翠翠在杨马兵等人述说中,明白了一切,她痛哭了一个晚上,可是那如歌的岁月似白河流水滔滔而去。 《边城》的结尾也挥洒的十分悲壮幽深,意境深沉:“到了冬天,那个圯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出国留学网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 《边城》塑造的主人公渡船少女“翠翠”,是纯洁美丽的化身,是《边城》美好的灵魂:“爷爷”老船夫是淳朴厚道却也倔强的老人,他为翠翠美丽而自信骄傲,为了翠翠嫁一个好人家,他不计地位的贫寒低贱,内心凄苦忧虑与责任自信交错。前清解甲流落军官“顺顺”凭着一些积蓄经营木

观后感作文400字左右五篇

观后感作文400字左右五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或者一段视频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小编为大家提供读后感作文,欢迎阅读。 观后感作文 当我读到这部电影时,我被主人公小资的爱国情怀所感动。他不屈不挠的精神使人们钦佩他。曾经提到过,“小兵张嘎”大家一定很熟悉吧!在这部电影中,有一个有点任性,有点机智,勇敢,传奇的小英雄。村里的人叫他“甘子”。甘孜从小就依赖她的祖母。在一次日本人的突袭中,甘孜的祖母不幸被日本人杀害。为了给祖母报仇,翟子想成为八路军的一名调查员。然而,八路军的钱都昌认为他太年轻,不能同意。蝎子没有灰心。在他的一再坚持下,千堆场终于抵挡不住他软硬兼济的泡沫,成为八路军。加入八路军后,老钟叔叔给了他一把木枪。他在部队中运用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帮助老罗叔和区长完成了许多重要的任务。

看着甘孜,我想到了自己。做事总是粗心大意,遇到一些困难,问题一定要放弃。然而,小甘子不像我们。为了完成任务,他总是斗争,从不放弃,并坚持完成它。他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有一种珍贵的精神是我们可以学习的。铭记昨天的苦难,珍惜美好的今天,共创美好、繁荣的明天!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不要等到不珍惜的时候才去珍惜。我们是21世纪的年轻主人。未来的新中国属于我们。它将由我们创造!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像甘孜一样尽力而为,愿意奉献自己,为祖国贡献一切。 观后感作文 2月29日,我的父母带我去电影院看了《战马》。我以前想过:没有比地球探险更神秘的岛屿了。电影开始了,我被高地牧场的美景迷住了。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它似乎是固定的。一个男孩和一匹名叫乔伊的马之间有着非同寻常的友谊。然而,没过多久,乔伊就被一个英国士兵用来对抗德国人,因为他很强壮,跑起来像只苍蝇。于是男孩和它依依不舍地分开了,他们发誓战后要在一起。然而,英国人失败了,乔伊被德国人利用了。他和一匹黑马成了朋友,但后来,黑

电影《边城》观后感范文

电影《边城》观后感范文 导读:本文电影《边城》观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或者一段视频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记录下来,就是属于自己的观后感。为大家带来几篇关于电影《边城》观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文章尽在。 电影《边城》观后感范文一早不记得什么时候学习的《边城》这篇课文,也不想去查阅资料告诉我,或许是中学的时候吧,我还有印象,只是有些模糊。今天,看过这部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沈从文先生笔下那个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湘西小城,再次勾起我的记忆,好向往那个优美的地方。 外公年逾七十,身体硬朗;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外祖父是个摆渡人。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了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为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郁郁寡欢,最终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

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课文是这样的,电影也是这样的。中学那会儿,我还是个什么也不懂的丫头,似乎和文中的翠翠年龄相仿,可我只看情节,看的是热闹,看完就算,至于当时老师告诉我些什么,我早已不记得了,模模糊糊有什么淳朴的乡土民风之类的,还记得那个地方很美。 现在再看电影,感受颇深。岁月给我了太多成熟的思想,我有了自己的想法。我的心情随着电影中的情节跌宕起伏。我喜欢那个有山有水,民风朴实的小镇,喜欢那里人们悠闲自在,有些原始的生活方式,看着电影,我甚至向往那个地方,想去实地感受一番,也想去那里生活,真美!看着善良的翠翠和勤劳帅气的傩送燃起朦胧的爱情小火苗时,真为她们高兴。可隐约中我还是记得这是个悲剧,但是我真希望编剧不要破坏这么美的乡村生活,让他们各得其所多好。可惜,生活不是我想象,电影也不是我想象。 那个暴风雨之夜,爷爷和翠翠的爸爸妈妈一样永远离开了她,只剩下翠翠守着那个茅草屋,守着那只渡船,好在唯一忠诚也很通人性的大黄狗依然不离不弃。电影画面停留在那条清澈见底的河上,河上有那条渡船,渡船上有翠翠,让我忘不掉的是,翠翠那忧郁、期待的眼神……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山依旧,水依旧,翠翠大了些,孤单无助了。生活中也一样,很多似曾相识的风景,一年又一年将我远远抛弃,越来越远,永远不能把我带回那个刻骨铭心的青春岁月中。我不得不承认,原来回忆只属于过去,永远只能是过去……

边城

故事发生在民国初年湘西山区一个偏远的小镇--茶峒城。离城两里有一个渡口,摆渡的是70岁的老船夫和他的外孙女翠翠。17年前,翠翠的母亲因和一个屯防军人相爱而有了孩子,结婚不成却又不愿私奔,便在生下孩子后喝了溪中的冷水死去。17年后,当翠翠长到她母亲当年的年龄时,外孙女的婚事便成了老船夫的一块心病。他只有一个夙愿,就是一定要把翠翠交给一个可靠的人。 茶峒城里有一位叫顺顺的船总。他家拥有四条船的产业,在方圆几十里内颇有名望。顺顺有两个相貌英俊的儿子,他们都长到了该娶亲的年龄。天保大老生性憨厚、沉默寡言,傩送二老却眉清目秀,唱得一手好山歌,被当地人誉为戏台上的"岳云"。兄弟俩从小一起长大,感情至深。可在这件事上却发生了矛盾,因为他们同时爱上了翠翠。翠翠年方十五,情窦初开。虽然从第一个端午节夜晚偶然邂逅傩送,心中产生异样情感,但在傩送面前却总是躲躲闪闪。这可难为了老船夫,当天保派人来提亲时,老船夫因不明翠翠心思,说话吞吞吐吐,引起了天宝的不满。一天,兄弟俩终于在一个平静的溪边,不动声色地把话挑明了。他们商定,同时到翠翠家对岸小溪的高崖上唱情歌,由苍天选择。老船夫听到情歌,迫不及待地往城里向天宝报信,说事情有望。不料,这歌却是傩送唱的。半个月过去了,老船夫再没有听到情歌。就在这时,噩耗传来,天宝在跟货船下川东经青浪滩时,由于婚事未成,胸中郁闷,不慎落水淹死了。顺顺一家便将天宝的死怪罪于老船夫。老船夫因此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船夫渐渐知道了翠翠心中真正喜欢的人。一日,在摆渡时,遇到傩送,老船夫有心招呼他,老二由于手足之情,不能忘记哥哥的死,便对老人报以冷眼。老船夫又硬着头皮到顺顺家去提亲,又被顺顺拒绝。诸多不顺和碰壁使老船夫更加为翠翠的命运担忧。这时,中寨王团总派人到顺顺家为女儿提亲,他们拿一座新碾房做嫁妆,使顺顺欣然同意。可傩送因心中想着翠翠,拒绝了这桩婚事。但慑于父命,只好以跟货船下辰州、出去闯闯为理由,远走逃避。 老船夫见翠翠婚事无望,自己的夙愿落空,他心力交瘁,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躺在床上死去。老船夫死后,渡口的木船上,只剩下翠翠一个人了,但翠翠却明白了许多老人在世时所不明白的事。悲痛并没有使她走母亲走过的路,她接替了老船夫的工作,终日为来往人摆渡,同时,她守候在渡船上,等待着傩送的归来。

边城电影观后感

边城电影观后感 本文是关于观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边城电影观后感(一) 《边城》,现代作家沈从文的名作。沈从文系凤凰人,一生都难以忘怀家乡,特别是沅水,因而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此为环境题材的,《边城》是其中代表。 故事发生在湘西一个风光秀丽,人性质朴的边远小城,即使是战乱年代,仍保有一方净土的小城,讲述了翠翠及其祖父,天保大老,傩送二老等人之间发生的事。以翠翠的感情为主线,描绘了湘西生动的社会风俗,优美的环境,纯朴的人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 学过《边城》之后,不禁会为湘西美丽的环境,质朴的风情所吸引,在大脑中尽情勾勒美丽的画卷,陶醉于青山绿水中,陶醉于端午龙舟的火热中,陶醉于人们之间的朴实情感中,心随着翠翠的一言一举而起伏,为她欢喜,为她悲伤。 翠翠作为主人公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她的纯真和善良一直萦绕在我的心中。在文字的描绘中,我可以想象出她美丽的样貌,质朴的微笑,这大概是影视作品所不具有的优势,文学作品留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每个人都可以在心中描画一个自己欣赏和喜欢的形象。 然而,在看过《边城》的影片后,我却发现影片中的翠翠和想象中的差别很大,就样貌而言,自然不能过于苛刻,必定现实和想象总

是会有差别,但有一点真的出乎我的所料,影片中的翠翠是个很沉默的角色,很少或者几乎见不到她有什么笑容,这对于我的想象简直是一种颠覆。在我的想象中,翠翠应该拥有美丽而灿烂的笑容,因为这应该是自然山水养育的少女最明显的特征,笑容是一个人心灵的映射,从笑容中我们便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内心,体会出她的心灵是纯洁还是狡诈,是开心还是忧郁。总之,在我看来,翠翠的笑容是不能没有的,这就是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遗憾。 边城电影观后感(二) 曾经我是多么期望能够观看《边城》的电影版,但即使如此也无非法弥补我目前的大失所望之感。 当初《边城》吸引我的是语言和情节,迁移到电影上来,语言风格体现的效果并不佳。除去人物对话,导演大人只能用他的镜头诠释沈先生陛下干净的乡下风情和人文气息,不断放慢镜头的移动速度,好让观者仿佛隐约能回忆起书中的只字片语。甚至导演天真地加上了一段非人非鬼的阴间女声,这便注定了《边城》是部悲剧,悲得让人心里压抑。于是在蜗牛景与魂灵声的参杂之下,情节终于缓慢发展起来了。在它发展的过程中,我闭着双眼道:要不是想看看演二老的人长得帅不帅(非常现实的观念),用耳朵就能把整部电影看完,类似给盲人看的电影。故事的场景不是爷爷在和别人喝酒聊天打探情报,就是翠翠呆呆地撑渡船。这完全破坏了原着的意境。或者从根本来看,《边城》并不适合拍成这样的一部电影。就像现代闲着无聊,硬是把《诗经》的情诗拿来谱曲演唱,一是曲子特难听,二是毁了情诗原来

边城(节选)赏析

边城(节选)赏析 一、内容概述 1.了解沈从文及其作品,积累文学方面的知识。 2.理解本篇小说的思想内容,把握小说情节。 3.分析和鉴赏小说中典型形象的典型性格。 4.分析和鉴赏小说中典型环境的描写及其艺术表达效果。 5.分析和鉴赏小说个性化的语言风格。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1.积累有关文学知识和本篇小说中的相关字词。 2.理解本篇小说的思想内容,把握情节,把握主题。 3.鉴赏人物性格特点及塑造人物性格的个性化语言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4.鉴赏本篇小说的环境描写,体会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整体把握课文 1.关于沈从文 沈从文(1902.12.28——1988.5.10),苗族。原名沈岳焕,主要笔名还有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人。1918年自家乡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后正式参军,当过上士司书。 1922年,在“五四”思潮吸引下前往北京,升学未成,在郁达夫、徐志摩等人鼓励下自学写作。1924年,他的作品在《晨报副刊》登载,接着又在《现代评论》、《小说月报》上发表。1928年,与胡也频、丁玲相继到上海,共同创办《红黑》杂志。1929年在上海公学教书。这时期的作品结集为《鸭子》、《旅店及其他》、《蜜柑》等。这些作品中所描写的湘西乡俗民风和鲜明的生活,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萧萧》、《牛》、《柏子》、《阿丽思中国漫游奇遇记》显示了他早期小说较成功的乡土抒写和历史文化思考。 1930年后,沈从文赴青岛大学执教,创作日丰。到抗战前,出版了20多个作品集,有《石子船》、《虎雏》、《月下小景》、《八骏图》等,还有重要的选本《从文小说习作选》,中篇小说《边城》于1934年问世,标志着他的小说的成熟。 抗战爆发后,他经武汉、长沙,取道湘西去云南。途经沅陵时,写下了散文《湘西》、长篇小说《长河》(第一卷)。后来,他到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5年回到北京,在北京大学教书。同时,编辑《大公报》《益世报》文艺副刊。 1949年以后,沈从文长期从事文物工作,先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研究中国古代服饰和物质文化史。1960年发表《龙凤艺术》等文章。1978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他以作家身份被邀参加第三届文化会,增补为全国文联委员。1980年曾赴美国讲学。1981年出版了历时十五年写成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边城电影观后感700字精选作文

边城电影观后感700字精选作文 本文为边城电影观后感700字范文,让我们通过以下的文章来了解。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雪花纷飞,翠翠孤独一人守在船上,白雪落了她满肩。她会永远守着这只小船,为一批又一批的客人摆渡过河;她会永远留在边城,这个承载着梦的地方。河水不急不慢地流淌,水花激荡着她幸福的期望;年复一年,山树长青,就像她对爷爷永远不变的爱。爷爷是走了,可是他,会回来么? 小说的最后一句话,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遐想。 翠翠独守空船,她喜欢的二老赌气出走了,爷爷——她唯一的亲人怀着遗憾离开人世,这样的结局令人惋惜,我不肯接受如此痛心的事在这么一个美丽的地方发生。悲剧,就是美好的事物被毁灭。在我眼中《边城》或许就是一个温馨而平静的悲剧,哀而不伤,只有说不出的隐隐的凄凉。其中没有大起大落,没有跌宕起伏,有的只是温馨,只是平静,只是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温情,在我们繁忙的现代都市中已经久违了的温情!所有人的所有的故事,都在边城那母亲般温和的怀抱里演绎着。 但,在冥冥之中结局似乎已被谁写好。 作者通过这篇作品展示的是这块净土上的一群“未曾被

近代文明污染了的”居民,寄托的是他的重造民族品德的希望。所以《边城》被看作是“一部证明人性皆善的著作”,“边城”这个词在许多读者心中,已经成为“湘西人性美”的代名词。但在这人性美的背后,还有着人性、历史、文化的悲哀。这种悲哀是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在这座世外桃源般的小城里诞生的少女的爱情,注定是要丢失的,翠翠抓不住,在边城里成长的所有女孩都无法抓住。《边城》的悲剧即使换了故事的人物也不会改写,用历史书上的话说就是“特定的产物”。 “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沈从文自己这么说。也许我不理解他所说的“隐伏的悲痛”,我感到的是小城的悲痛,是历史、民族的悲痛。 翠翠是故事的灵魂,她可爱乖巧,勤劳能干,是我国封建社会底层的劳动女性的典型。“湘西的清风、丽日给了她一个壮健的躯体;茶峒的青山、绿水给了她一双碧玉般清澈透明的眸子。”翠翠心中对傩送的分不清、道不明的朦胧的爱意,稚嫩的她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两年后端午节前夕她又见到了傩送,情不自禁地对爷爷说:“那个人很好。”无意间听到别人议论傩送婚事时,翠翠心中便乱作一团,甚至傩送和她说话也忘了应答。傩送在月下为翠翠唱歌,翠翠后来对

边城电影观后感600字

边城电影观后感600字 本文为边城电影观后感600字范文,让我们通过以下的文章来了解。 范文一 《边城》以清末时期的湘西茶峒地区为背景,以“小溪”渡口为起点,绕山岨流的溪水汇入茶峒大河,展开了旷野渡口少女“翠翠”与山城河街“天保”、“傩送”兄弟的动人爱情故事。沈从文先生极为优美而流畅的语言文字,如诗如画般描绘了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湘西边城浓郁的风土民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这些充满了自然真朴与生息传神的描写,给人以极美的享受。 随着故事的展开,《边城》描述了河街繁华祥和的码头市井,湘西淳朴厚道,善良笃信的世道民风。河街虽有“一营士兵驻老参将衙门”,有地方的“厘金局(税收征稽)”,却仿佛并不存在,林林琅琅“五百家”,各处是一片繁忙的劳作、古朴的店铺、悠闲的生活景致。“船来时,远远的就从对河滩上看着无数的纤夫……带了细点心洋糖之类,拢岸

时却拿进城中来换钱的。大人呢,孵一巢小鸡,养两只猪,托下行船夫打副金耳环,带两丈官青布或一坛好酱油、一个双料的美孚灯罩回来,便占去了大部分作主妇的心了”。河街上,就连妓女也为世风所感,“永远那么浑厚……尽把自己的心紧紧缚在远远的一个人身上,做梦时,就总常常梦船拢了岸,一个人摇摇荡荡的从船跳板到了岸上,直向身边跑来”。这些客观生动的描写,反映了沈先生凤凰县生活的深厚基础,当年对“河街”生活细腻的观察,对湘西民俗风情的谙熟,直观与遐想的特写抓住精彩的瞬间,给人以鲜活的生活场景。“河街”上虽有三教九流,以及“纤夫”、“船夫”、”妓女”等生活在最低层的民众,但做为当年“新文化”的杰出作家,也许是为了爱情主题,未提及阶级对立或社会矛盾。 我们虽然仅仅是从文字上了解湘西的那个遥远的时代,未必真悟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但《边城》却是沈先生描述的类似于陶渊明笔下的现代“桃花源”,与当时“争乱”的外世隔绝,从中不难看出沈从文先生对和谐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边城》塑造的主人公渡船少女“翠翠”,是纯洁美丽的化身,是《边城》美好的灵魂:“爷爷”老船夫是淳朴厚道却也倔强的老人,他为翠翠美丽而自信骄傲,为了翠翠嫁一个好人家,他不计地位的贫寒低贱,内心凄苦忧虑与责任

边城

《边城》的自然景物描写与古典和谐美 沈从文文学世界中的一个核心方面,是一种久已不见的古典和谐美:自然与人和谐统一,自然景物与人交融共存,万物息息相关,互感互知,皆笼罩在一个既无情又有情、运行不息的“天地”之中。“现代”的到来、“风景的发现”使得这一切迅速远去,这固然有其必然性,然而值得警惕的是,如果“自然”不断被迫丧失作为人类家园的诗意,丧失作为万物之母的尊严,沦为客体、对象、手段,人们的情感和希望也就终将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流,如空中楼阁般脆弱而不堪一击。在这个意义上,有必要找到一条复归古典和谐美的道路以维持精神家园的平衡。 提到沈从文其人,人们最先想起的大概就是“湘西”和“边城”。“边城”这个静静的词,已经和“沈从文”三个字紧密相联而不可分了。虽然沈从文的世界并不止于此,但他的灵魂恐怕永远安居在边城中。司马长风这样评价《边城》:“《边城》仅约七万字……连起来像一首长诗,又像是二十一幅彩画连成的画卷。这是古今中外最别致的一部小说,是小说中飘逸不群的仙女。她不仅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三十年代文坛的代表作。”[1]可见《边城》在沈从文作品中的特殊地位。 这部小说创作于1933年秋到1934年春,其评说已经经历了20余年的沉浮,涉及作品的方方面面,不可胜数。正如同其名字所显示,《边城》所展示的是一座站在文明边上的小城,整本小说由宛如世外桃源里的山水所构成,一页页文字浸透了山水的青绿。山光水态与人物的命运相交织,是这首“长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可以看到沈从文的人格理想,可以看到他的文学世界的边界,还可以看到笼罩于其中的“大美无言”的真谛。 一、《边城》自然景物描写的特点与“自然人格” 《边城》是一部中篇小说,全书篇幅不长。在7万多字中,可算作自然景物描写的大概有20多处,字数并不占很大比例,还有很多处是与人物的想法或对话结合而写的,并非单纯景物描写。从这个概况来看,书中的景物描写在数量上远远不及以风景描写作为重要表现手段的一些现代小说。然而分析其现的场合与特点,自然景物描写却在《边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首先表现在小说的重要背景介绍都是在景物描写中完成的,如小说开头的一段:“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2]51寥寥数语,如闲话家常,将小说故事的场景、人物和人物的活动环境涵盖其中。甚至主人公翠翠的名字,也是在景物描写中交代的:“为了住处两山多篁竹,翠 色逼人而来,老船夫随便为这可怜的孤雏拾取了一个近身的名字,叫作‘翠翠’。” 其次,书中每每情节发生变化或结构进入下一个阶段时,便会以景物的变化来作为预示。如为了描写小城和大老二老兄弟,先写白河:“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2]53可见自然景物描写在这部小说中的特殊地位。这些景物描写有一个最突出的共同特点,就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就是对在大自然中生存的人类的描写,都在追求一种优美、和谐的意境,即人在自然的怀抱中,与自然相处相得,合二为一的情景。所以自然和人文景物有时并不容易区分。如“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2]53-54在这一幅美丽的图画中,暮春时节的桃花、人家、河水、游鱼,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人作为自然中极小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也成了图景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只有在桃花深处才能找到可以沽酒的人家。而正因为有了人家和飘摇的酒旗,才使得这幅春景更有灵气。 在这样的自然景物描写中,沈从文所塑造的人物自然也是气定神足的“自然人”。李健吾说沈从文:“在他艺术的制作里,他表现一段具体的生命,而这生命是美化了的,经过他的热情再现的”,“他所有的人物全可爱。仿佛有意,其实无意,他要读者抛下各自的烦恼,走进他理想的世界,一个肝胆相见的真情实意的世界。]翠翠正是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典型。沈从文在谈及《边城》时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4]翠翠不仅汇聚了沈从文生命理想的诸多要素,成为沈从文的理想人格的代表,而且也被很多研究者认为是与沈从文自身性格命运相通的人:“(他的性格)同翠翠十分相似。他们都生长在湘西山水之中,都是自然的产儿,天真与浪漫,热情与幻想,构成他们生命的主要外部特征。”[5]书中对她的描写向来脍炙人口:“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亦即毫无矫饰,与周围的自然相依相伴,灵魂之美与自然之美水乳交融、息息相通。“自然人格”使得《边城》中的人不仅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且真正地互融为了一体。 二、传统文化依托:道家精神 细究这种“天人交融”的自然景物描写的深层文化依托,我们不难看到京派文人共同的精神家园———道与禅。沈从文的创作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传统文化中与他血脉相通,作为创作的深层底蕴的就是老庄道家文化。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与沈从文从小亲近大自然以及边地的成长经历有关;同时,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一直与“中原文化”有某种对立的“楚文化”,正是后来的道家思想之所从出,深受楚巫神秘文化熏染的沈从文在审美意识上靠近道家一脉也是情理之中。他笔下宁静淡泊的湘西风情,他崇尚自然,自爱、爱人的精神,正是道家庄子“宗法自然”、老子“道生万物”思想的体现。尽管沈从文本人“曾不止一次地说过,他不是一个道家,因为他不愿出世”[6],但这是由于他对道家“出世”的误解,并不代表他的作品能割断与道家文化精神千丝万缕的联系。 文学艺术创作对“自然”的美学追求,其渊源直接来自老庄。在老子看来,世间万物俱由神秘的“道”演生而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道”虽为万物之源,却要师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而是指一个心理化了的“本原”。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自然”思想,他所言及的“自然”同样包含了老子“自然”的涵义:“夫水之于沟

《边城》读后感500字_中学生读书笔记500字

《边城》读后感500字_中学生读书笔记500字 “美丽总是令人忧愁”,《边城》作者在给我们展现这一幅人与自然相得相融,优美和-谐图画的同时,却又流露出一副面对人生悲凉命运的无奈与困惑的面孔。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边城》读后感500字”,欢迎阅读与借鉴! 《边城》读后感500字1 《边城》里的文字总是不经意的撩拨着我的心弦,文中处处浸润着湘楚景色,处处是淳厚质朴的风味人情,字里行间飘散着一种淡淡的诗意。读起它时你便会被忧伤围绕,像是触及到了什么,是怀念儿时那个有着暖阳的冬日午后?还是现在这个让我有些把握不透的世界? 这是沈从文先生带给我们的他的边城,一座沉默的城,一座质朴的城,一座宿命的城,从开始到结束似乎都在默默的隐忍着什么。翠翠,这个像观音一样的女孩子,她就是这座城的化身,从恋上了那个在梦中可以用歌声将她带到很远地方的人儿开始,她便选择了沉默,虽然内心起伏不定,表面却始终如一。文中的结局疼爱她的祖父在雷雨夜里去世,天保淹死,白塔坍塌,默默相爱的青年恋人离去。翠翠依然重复着母亲的命运,惟有等待, “那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也许明天就会回来。”    沈从文先生从人物的内心深处,以简练而又细腻,散淡而又自然的笔法刻画着人物的心理,使人不由自主的融入人物的心灵世界,融入湘西这片纯朴漂亮的土地,融入那群温良率直的人们中,他用诗一般的语言的轻声述说着整个民族的悲哀,召唤我们炎黄子孙本性的良知,正是因为爱得这般深沉才孕育了这些带着哀思的文字。    我在想,为何取名《边城》,在心里它就这么“遥远”吗?还是在沈从文先生心灵深处正守护着什么?其实我们每个人心灵深处不都有一座”边城”吗?也许那座悲天悯人的城已经随着历史的洪流沉入那厚重的底色中,而留给我们的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深深思考。 《边城》读后感500字2 沈从文通过《边城》这部爱情悲剧,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神秘,赞美了边民淳良的心灵。关于《边城》的主旨,用沈从文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边城

《边城》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沈从文及其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 把握文章的人物描写,分析翠翠的形象。 能力目标: 体会如诗如画的环境描写和学习细腻生动的人物心理刻画方法。 德育目标: 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小说里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美、人性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把握翠翠这一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人物细致含蓄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方法 运用网络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图片、视频给学生更直观、更充分的美感享受)。 利用在线讨论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四、课时安排:第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934年一位才子以他盛年时饱满的才情为我们勾勒了这样一幅画面:青山、绿水、白塔,那颤悠悠的缆绳,那摇晃晃的渡船,还有一位十五六岁的明慧温柔的女孩……和着那无语的山风成了一首歌谣,吟着它,那种温润常常会充溢着人们的眼睛。在现代物质文明所摧毁今天,让我们也循着这支已唱了七十多年的老歌,一起来到边城的小河旁,舀取其中的一瓢,闭目静心,承受这人性的洗礼! 二、沈从文,原名沈岳焕 1.“传奇人生”:苗汉土三家血统 没有文凭的北大教授,80年赴美国讲学,曾进入诺贝尔文学奖的终审名单。 走南闯北的“边城浪子” 活在都市里的乡下人:20岁以前的他生活在酉水边的古镇上,20岁以后的他, 生活在对这片土地的印象中,有独特的写作才能,一直 称自己是乡下人,也乐意别人称他为乡土作家。 2.点评:这是一个有着青山绿水白塔的美丽的地方。接下来,大家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美丽的地方,生活着怎么的人,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三、情节 1.结合大家看过的电影《边城》复述故事情节。 2.请大家打开课本P17,阅读课文,请同学梳理情节。 情节脉络:翠翠心中的凄凉——翠翠听父母的故事——翠翠的梦——爷爷上城——爷孙谈唱歌——翠翠听歌 3.齐读:“我轻轻叹息了好些次。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我看到小小渔船,载了它的黑色鸬鹚向下流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

边城沈从文读后感5篇

边城沈从文读后感5篇 边城沈从文读后感1 连日的阴雨,心情本就有些郁郁,更那堪是夜晚,似乎寂聊也随之侵袭而来。不想陷入一种空洞和无助,就起身去泡了杯咖啡,让自己温热和活力起来。然后端坐在电脑前,慢慢地阅读起数日前朋友推荐的沈从文先生的《边城》。 初读,许是习惯性的读小说的方式,急切的想寻读里面的人物或情节,故对于小说开篇大段的景物描写似乎看不进去,可渐渐的,一幅曼妙的风情画卷随着文字徐徐展开,使人不由自主的沉浸其中,仿佛置身湘西那美丽的世外桃园。翠翠就是在这样一个淳朴、天然、优美的环境中孕育出来的自然之女。 就是这样一个懵懂、娇憨、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美女孩,却遭遇了一段似乎尚未开始就已结束了的绵长而忧伤的爱。请保留此标记许越是急切得到就越容易失去,难道这就是宿命么?“那个人明天会回来么?”故事的结尾以这样的反问戛然而止,让人唏嘘不已。掩卷,脑海中似乎浮现翠翠灯下托腮喃喃自语的神情:“那个人明天会回来么?”她的纠结让人生生的心疼起来:这漫长的日子她是否能够靠着那个初见时的甜美回忆安然度过呢? 很久没有读到这样使人惊艳的文字了,这惊艳不是华丽。而是不染尘世的纯美爱情遭压抑带给人的一种柔软、一种怜惜,一种淡淡的忧伤,一种对命运不解的扣问。不由感慨有时男子如何竟有比女子还极致的细腻,沈从文先生如何知晓那样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子那么隐微

的心理,难道真如他所说:“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了一个正当最好年纪的女子?” 边城沈从文读后感2 看完这部影片,翠翠这个生活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的淳朴女孩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影响 查了一下资料,才了解到这本书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这部爱情悲剧,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神秘,赞美了边民淳良的心灵。关于《边城》的主旨,用沈从文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而人性美正式这本书的宗旨。 在我眼中的翠翠是美的,那好不作作的美,那朴实幽静的美……但在我眼中的翠翠也是可悲的,在由于从未有过母爱和做为女性的涉世,心理孤独的翠翠面对痴心爱情不知所措,一次次含蓄埋没,躲避推脱,终于忧郁等待竟是一场悲剧。她并没有把握住自己的幸福,喜欢自己的两兄弟约定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让翠翠自己从中选择,这里也写出了那时人性的善良,没有勾心斗角,没有重重陷阱,有的只是公平……但自知唱歌不如二老的大老甘愿放弃选择驾船远行做生意最后却远离了人世,要破船却不要磨房的二老也因为大老的死而离家出走,翠翠的爷爷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离翠翠而去,最终,只剩下了翠翠孤单的一人……往后的日子,翠翠每天

边城

边城 导语 古老的湘西,同样古老的沅水悠悠流淌,流过沈从文的童年,流过他心中的桃源。这里的白云清风,覆盖着一个人类远古的沉沉大梦。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边城,那是古风犹存的童谣,那是美善同源的人性之歌。面对文学重镇《边城》我们只能通过它的云蒸霞蔚一睹它的风采,下面就请同学们只言片语,共话《边城》。 二新课教授: 师: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介绍一下“沈从文”,听好要求,突出介绍他经历当中传奇、浪漫、唯美的色彩。哪位同学想好了,请举手。 生:沈从文是生于1902年,死于1988年,是湖南凤凰县人,苗族,我们知道苗族是楚文化的发源地,有庄子和屈原,这也就增加了沈从文的个人的神秘色彩。 师:非常好。在这里他联系到湘西,湘江。作为湘西来说,是浪漫异族的发祥地。我们说,浪漫的始祖庄子可以说这是它文化的一个滥觞;另一个,我们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也是屈原的故乡。解释的非常好,还有哪位同学补充? 生:沈从文是我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和文物研究家,我觉得一个人能把三家集于一身,这本身就代表着传奇经历和浪漫主义色彩。 师:成一家尚难。集三家于一身的确是个传奇。我们说现代文学史上第一座里程碑应该说是鲁迅先生,他集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于一身。在这一点上,沈从文可以说毫不逊色。还有哪位同学补充么? 生:沈从文14岁就当兵,而且回来之后他从来没上过大学,可他却创作出优秀文学作品。代表作有《边城》、《阿黑小史》、《长河》、《湘行散记》等。 师:沈从文最高学历同学们能准确的回答老师么?(学生一起回答,小学毕业)小学毕业的沈从文却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还有西南联大做著名的教授。我们知道北京大学可以说是五四运动的一个发祥地了,它是我国一个顶级的学校了。在我国顶级的学校,他做最有名的教授,比如说,后来的江青,江青可以说目中无人,是非常傲慢的,但在她晚年回忆的时候说,在我所有的老师当中,我最崇拜的是沈从文。由此可见一斑。同学们知识量非常大。还有补充吗?我想提一个问题,沈从文一生都致力于文学创作么?晚年也是在致力于文学创作么?(生齐答:不是)那他晚年做什么呢? 生:1949年以后,他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工作,在中国古代服饰和物质文化史研究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师:那你觉得这浪漫、传奇吗? 生;我觉得中国文化本身就是非常浪漫的。 师:东方文化本身就承载着悠悠的大梦,是浪漫的文化。服饰更是充满了民族的灵性。他作为一个服饰研究家,所以他是传奇的,浪漫的。好,请坐。法国有一个文艺理论家布封,他说“文如其人”,我们关注沈从文的一生,也是在关注他的作品及他的《边城》。 师:下面同学们再想,小说为什么定名为《边城》,《边城》有什么含义呢?思考一下。 师(启发引导):“边城”,你们说哪一个字是中心词呢?(学生答:边)边是中心词,那么“城”是什么词?修饰语?(学生思考,答:城)城,好,边起到了修饰限制作用。同学们语感非常强,知道“边”修饰限制的定语在表意上,感情色彩十分强烈,所以就冲口而出了,我理解。那么,“边城”几个含义呢,你怎么理解?请同学们举手回答。同学们回答问题非常精彩,哪位想好了? 生:通过对《边城》的阅读,我就感觉到,他写《边城》的时候,是在革命战乱时期,而在他的作品当中,并没有战乱的那种氛(fèn)围,我感觉写得象世外桃源一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