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心理学导论汇总

心理学导论汇总

心理学导论汇总
心理学导论汇总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一般规律,包括团体与社会心理、个体心理和动物心理。

2心理学父亲是哲学,母亲是生理学,媒人是生物学,故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故称其为中间学科、边缘学科)

【历年真题】

08年单选2.现代心理学诞生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历史渊源是哲学和()

A.生理学 B.社会学

C.人类学 D.物理学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实验法、相关法

(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

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包括自然观察法和实验室观察法。(2)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可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

(3)相关法:发现人的人格特质、行为或事件之间相互关联的程度。可在自然环境中开展,也

可在实验室中开展。

【历年真题】

09年单选1.某次抽样调查研究显示,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越多,他们的学习成绩越差。该研究属于()

A.因果研究 B.相关研究

C.个案研究 D.纵向研究

(4)实验室观察法与实验法的区别:

Ⅰ是否是在控制条件下

Ⅱ是否能得出因果结论

(5)实验室环境下开展的相关法和实验法的区别:能否得出因果结论

(6)自然环境中的相关法与观察法的区别:

观察法得到的资料往往是描述性资料,自然环境中的相关法可得到数据型资料,并可对资料的相关

程度进行描述。

2测验法与调差法

(1)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

(2)调差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自由表达意见或态度,以此分析个体或群体心理倾向。

包括:问卷法和访谈法

(3)测验法和调差法的区别:是否标准化

3个案法: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特点:(1)个案数量少,而不是只有一个被试。

(2)研究深入而详尽

【历年真题】

07年单选2.通过搜集和分析某人过去和现在有关方面的资料,以推知其行为原因的方法是()

A.调查法 B.个案法 C.测验法 D.观察法

(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与机能主义心理学

(1)构造主义心理学

【国家】德国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主要研究方法】实验内省法

【主要观点】Ⅰ主张心理学应该分析意识过程的基本元素。并将人的意识经验分为感觉、意向和

激情状态三种元素(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向是观念的元素、激情是情绪的元素)。Ⅱ强调意

识的构成成份

【历年真题】

07年单选1.以“内省法”作为主要研究手段的心理学派是()A.格式塔 B.人本主义 C.构造主义 D.行为主义

(2)机能主义心理学

【国家】美国

【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主要观点】Ⅰ不把意识看成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看成是“川流不息”的过程Ⅱ强调意识

活动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与功能,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3)构造主义心理学与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共同点:都将意识作为研究的内容。

【历年真题】

09年单选2.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是()

A.詹姆斯 B.斯金纳

C.华生 D.惠特海默

2行为主义心理学

【国家】美国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主要研究方法】反对内省法,主要实验法

【主要观点】Ⅰ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

Ⅱ观点过于激进,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

展,但是其严密的科学实验设计,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道路有积极作用。

【历年真题】

08年单选1.强调心理学不应该以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派是

()

A.构造主义 B.机能主义

C.人本主义 D.行为主义

3格式塔心理学

【国家】德国

【代表人物】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主要研究方法】实验法

【主要观点】Ⅰ反对将意识分为元素,强调心理的整体性、组织性Ⅱ整体不能还原为部分,部分相加也不等于整体,认为整体大于个体之和,整体先于部分而存

在。Ⅲ强调“顿悟”

【特点】格式塔学派一般研究高级心理活动:问题解决、知觉、学习等。

4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

(1)精神分析

【国家】奥地利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等

【主要研究方法】自由联想、释梦、个案法等

【主要观点】Ⅰ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Ⅱ提出人格由本我、自

我、超我三部分构成的人格结构论

Ⅲ生的本能、死的本能

(2)人本主义心理学

【国家】美国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主要观点】Ⅰ强调要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认为人性本善Ⅱ心理学要探讨人天生具有的自我实

现潜能,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Ⅲ研究改善环境和创设条件来充分发展人的潜能,最终满足自我实

现的需要

(3)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相同和相异点:

相异点:Ⅰ人性观不同:精神分析认为人性本恶,本我力量过于强大;而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性

本善,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能

Ⅱ研究对象不同:精神分析以精神异常个体为研究对象;人本主义心理学以正常个体为研究对象

相同点: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都强调“本能”。本我追求快乐是一种本能,人追求自我实

现也是一种本能。

5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皮亚杰、奈瑟尔、维果斯基、西蒙等

【主要观点】Ⅰ用信息加工观点来看待人的认知过程

【备注】奈瑟尔出版的《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历年真题】

10年单选1下列心理学流派与其代表人物,正确匹配的是()A机能主义----冯特 B.格式塔----铁钦纳

C.人本主义----罗杰斯

D.构造主义----詹姆斯

★当代心理学的学科分支

1.普通心理学:研究正常成年人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

性研究。

2.生理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生理机制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它以脑的形态和功能参数为研

究对象,分析在不同生理状态下个体行为与活动的生理机制,是心理学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

分。

3发展心理学:研究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个体心理发生和发展规

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4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规律,揭示教育过程和人的心理活动发展之间

的内在关系。

5人格心理学:研究和解释个体思想、感情、意向和行为的具有整体性的独特模式的心理学分支

学科。

6社会心理学:研究在群体环境下个体心理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

律。

7工业心理学:包括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工程心理学是研究现代工业中人与机器的关

系。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领导和管理风格,以及在管理活动中,如何进行人员选拔、提高和激励

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潜能发挥、员工的在职培训、工作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工作效率、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等。

8消费心理学: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9法律心理学:研究立法、执法、守法、违法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10临床心理学:运用心理学原理诊断和治疗心理异常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历年真题】

10年单选2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诊断与治疗个体的心理障碍,改善人们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分

支学科是()

A教育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生理心理学

D.临床心理学

【备注】第一章按照往年的惯例本应是只有2道单选题,但是11年比较变态,在第一章出了一道论

述题,大出意料。

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1.神经元

(1)神经元定义: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其基本作用为接受信息、整合信

息和传递信息。

(2)神经元结构:树突(接受信息)、胞体(整合信息)、轴突(传递信息)

(3)神经元的分类:Ⅰ按功能分为:内导神经元(感觉神经元或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联

络神经元)和外导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Ⅱ按突起数目分为: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多级神经元

(4)神经元的信息传递传递步骤:细胞内的电传导和细胞间的化学传导

Ⅰ静息电位:神经元细胞处于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处于外正内负状态(细胞膜外是NA+和CL-细胞

膜内是K+和大分子阴离子,因为细胞膜的特异性的通透性使得膜外NA+进入膜内数目少,而K+出去

到膜外多故外正内负)

Ⅱ接受刺激:神经元细胞受到外界的刺激

Ⅲ动作电位:由于神经元细胞受到外界刺激,使得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从而使得局部的细胞

膜处于外负内正状态(细胞膜的通透性变化使得膜外的NA+较多进入膜内,而膜内的K+较少出去到

膜外),进而产生局部电流。使得电流由神经元受刺激点向神经元两侧流动。

Ⅳ局部电流:在单个神经元细胞上产生双向的局部电流

Ⅴ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动作电位传递到轴突的末端后,刺激突触前膜结构中的突触小泡,突触小

泡游到突触前膜后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后膜,因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的突触

小泡释放到突触后膜上,故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具有单向性。

Ⅵ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由神经递质的性质(兴奋性神经递质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决定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状态还是抑制状态。

【历年真题】09年单选3.神经元结构中具有信息整合功能的部位是()

A.树突 B.胞体 C.突触 D.轴突

10年单选4当看到雄伟壮观的国家体育场“鸟巢”时你的大

脑皮层接收到的是

A眼睛传来的光波 B感觉通道里传来的神经冲动

C“鸟巢”的形象 D感觉通道传来的电磁波

▲【补充】神经冲动: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会从静息状态转为活动状态,此即为神经冲动。

2.突触:

(1)突触的定义: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的部分

(2)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3)突触的分类:兴奋性突触(突触小泡释放出兴奋型神经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抑制

性突触(突触小泡释放出抑制型神经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出现抑制性效应)

▲(4)突触的功能:是脑内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

▲(5)神经回路:神经元与神经元通过突触建立的联系,包含发散式、聚合式和环式三种方式,

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最简单的神经回路: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

神经、效应器)

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1)周围神经系统:

Ⅰ躯体神经系统:①脊神经31对:支配躯体的和内脏的感觉、活动②脑神经12对:支配头面部和

内脏的感觉、活动

Ⅱ植物性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用于应对紧急情况)副交感神经系统(抑

制机体的过度兴奋);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具有拮抗作用。(2)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脑

Ⅰ脊髓的作用:①连接脑和周围神经②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

(如膝跳反射等)

Ⅱ脑①脑干包括延脑(位于脊髓上方,“生命中枢”)、桥脑(延脑与中脑之间,桥接中枢神经

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调控睡眠)、中脑(存在视听觉反射中枢;红核损伤会出现舞蹈症)、脑

干网状系统(负责机体基本意识状态的觉醒;对肌肉活动也有控制作用②间脑包括丘脑(除嗅觉

外所有其它感觉的中继站,对其进行初步的信息加工)、下丘脑(调节植物性神经的主要皮下中

枢;“快乐中枢”、“痛苦中枢”)③小脑(协助大脑维持身体平衡和协调动作)④边缘系统

(与本能活动有关,出现较晚;海马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有关;杏仁核对情绪有重要作

用)⑤大脑:额叶—顶叶—颞叶—枕叶(从前往后顺序);大脑表面是灰质—大量神经细胞和无

髓鞘神经纤维,此即大脑皮层(大脑司令部,负责心理活动的决策);大脑内面是白质—大量神经纤维的髓质

▲Ⅲ中枢的分类:高级中枢(大脑,主要是信息分析、加工、决策、监控等

高级认知活动有关)、低级中枢(除大脑外的其它中枢神经系统,主要和个体

的基本生理反应和本能有关系)

【历年真题】10年单选3右图为大脑半球分区结构图,其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分别代表的是()

A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B枕叶额叶颞叶顶叶

C顶叶颞叶枕叶额叶

D颞叶顶叶额叶枕叶

11年单选1.除嗅觉外,感觉信息传入大脑皮层最后一个中转站是()

A.丘脑

B.下丘脑

C.海马

D.桥脑

(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

1.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

(1)功能:接收、加工外界信息。

(2)分类:视觉区(位于枕叶)、听觉区(位于颞叶)、机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

(3)特点:机体各部位感觉区投射面积与其机能重要性大小成正比;头面部投射特点:左右交

叉、上下一致;头面部以下:左右交叉、上下倒置

【历年真题】09年单选4.人体的躯体感觉中枢位于()

A.额叶 B.颞叶 C.枕叶 D.顶叶

2.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

(1)功能:在加工信息的基础上,发出动作指令,调节、支配躯体空间运动。

(2)分布区域:中央前回

(3)特点:与感觉区类似

3.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

(1)言语运动中枢:布洛卡区,位于额叶,受损会产生电报句,患表达性失语症。

(2)言语听觉中枢:威尔尼克区,位于颞叶,受损会产生接受性失语症。

(3)言语视觉中枢:角回,位于顶枕叶交汇处,受损会产生失读症。【历年真题】11年单选2.初级视觉区、初级听觉区、躯体感觉区、言语运动区,在大脑皮层的部位

依次是()

A.顶叶,额叶,颞叶,枕叶,

B.顶叶,枕叶,颞叶,额叶

C.枕叶,额叶,顶叶,颞叶

D.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4.联合区

(1)定义:具有整合和联合共能的一些脑区。

(2)分类:感觉联合区(受损将引起各种“不识症”,如视觉不识症:病人能看到东西,视敏度

正常但不能认识和区别不同形状或能看见物体但不知道其功能及如何称呼物体)、运动联合区(负

责精细的运动和动作协调)、前额叶联合区(与动机、行为程序、注意等高级认知活动有关,与人

格的发展也有密切关系)

(3)功能:与各种高级心理机能有关系

5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

(1)结构上的不同:

Ⅰ右半球略大于和重于左半球,左半球灰质多于右半球

Ⅱ左右半球的颞叶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

Ⅲ颞叶的部队称性和丘脑的不对称性相关的

Ⅳ各种神经递质的分布在左右半球也是不平衡的

(2)功能上的联系(协同作用、各有侧重)

Ⅰ协同活动:进入大脑一侧的信息通过胼胝体迅速的传到另一侧

Ⅱ各有侧重:大脑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运算、逻辑、运算、推理(理性知识);大脑右半球主要负责:知觉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艺术(感性知识;想像、创造力知识)

Ⅲ单侧化并不是绝对的

Ⅳ(简单题答题模式:先说不同点、相同点是什么、最后总结)

★Ⅴ斯佩里(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割裂脑实验研究

①缘起:癫痫病人的病菌会通过胼胝体在大脑两半球传播,为了防止病菌在两半球的传播,必须

将病人的胼胝体切断,使两半球人为的断开。(个案研究)

②原理:大脑两侧的功能被人为分开

③意义:使研究单独两个半球不同功能成为了可能

【历年真题】07年单选3.有关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研究表明,

大多数人的言语活动中枢在

()

A.杏仁核 B.边缘系统

C.大脑左半球 D.大脑右半球

08年单选3.通过裂脑人研究来揭示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科学家是()

A.布洛卡(P.Broca) B.拉什利(K.S.Lashley)

C.斯佩里(R.Sperry) D.威尔尼克(C.Wernieke)

◆(三)脑机能学说

1.定位说

Ⅰ定义:大脑的不同区域分别负责不同的心理机能(绝对分工)。

Ⅱ起源于加尔、斯柏滋姆的颅相说,真正的定位说开始于失语症病人的临床研究。

Ⅲ代表人物

波伊劳德:提出语言功能定位于大脑额叶部分,并且主要的控制是位于大脑半球左半球额叶部分。

布洛卡:运动性失语症——左侧额叶

威尔尼克:接受性失语症——颞叶

潘费尔德:电刺激法,发现记忆可能定位在颞叶。

2.整体说

Ⅰ定义:大脑总是以总体发生作用,大脑不同部位对心理功能产生同等程度的影响。(完全否定定

位,认为大脑完全不分工、极端的平均主义)

Ⅱ局部毁损法:

①弗洛伦斯:心理功能的丧失与皮层切除的大小有关系,而与切除的部位无关

②拉什利:㈠均势原理:大脑皮层的各个部位是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

㈡总体活动原理:大脑是以总体发生作用的,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脑受损的面积成反比,与受损的

部位无关。(弗洛伦斯研究用个是鸽子和鸡、拉什利用的是白鼠,低级的动物大脑可能确实是分工

不明确,而弗洛伦斯和拉什利将其用低级动物的研究结果推论到脑结构十分负责的人类身上,显然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历年真题】07年单选4.根据拉什利(K.S.Lashley)的脑功能“整体说”,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

脑受损伤的面积及部位之间的关系是()

A.与面积大小成反比,与部位无关 B.与面积大小成正比,与部位无关

C.与面积大小成反比,与部位有关 D.与面积大小成正比,与部位有关

3机能系统学说(相互作用、协同作用、各有侧重)

Ⅰ提出者:鲁利亚(神经心理学创始人)

Ⅱ大脑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

Ⅲ第一机能系统(动力系统——可理解为人的觉醒):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主要是保持大

脑的觉醒状态

Ⅳ第二机能系统(信息加工系统——可理解为人的认知过程):接收信息、加工信息并将信息进

行储存。

Ⅴ第三机能系统(行为调节系统——可理解为元认知):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

4机能模块说(认知神经科学很多都支持这个学说可类比于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Ⅰ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

Ⅱ例子:企业各个部门协作生产产品。

【历年真题】08年多选67.鲁利亚提出,脑的机能系统包括()A.动力系统 B.平衡系统

C.调节系统 D.信息接受、加工和存储系统

【备注】本章根据往年出题模式一般是以选择题出现,除10年只出了一道外,其余年份都是2道题,

并以单选为主。

第三章意识和注意

(一)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的含义

意识是觉醒状态下的觉知,是运用认知过程对身心状态、环境当中事物变化的觉察。

2.意识的种类

(1)意识

(2)无意识:没有意识指导的行为反应,表现为外在行为和动作的自动化(无意识行为、对刺激

的无意识、盲视)

(3)前意识:暂时察觉不到,但是经提示后可察觉到。

(4)潜意识:对正在进行的某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个体却没有察觉到,需借助外在表现形式

才能反映出来(如口误、笔误)

3意识的功能(觉知功能、计划功能、选择功能、监控功能)

4睡眠和梦

(1)睡眠阶段的划分根本依据:脑电波的变化

(2)脑电波的种类:

Ⅰβ波:机体处于觉醒状态,较警觉;频率快,波幅小。(频率最快)Ⅱα波:机体处于安静状态,有点放松,个体进入睡眠之前的脑电波形式。频率较慢,波幅较大。

Ⅲδ波:个体进入睡眠后的主要脑电波形式。频率更慢,波幅更大。

《心理学导论》名师黄希庭讲义

《心理学导论》名师黄希庭讲义 第一部分教材精讲[视频讲解] 第1章绪论[视频讲解] 1.1本章要点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根据心理现象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把它们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根据心理现象是否可以被意识到,可以把它们分为意识和潜意识。 ●心理学通过行为来研究有机体的心理。行为与心理是不同的,但两者又是密切联系的。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中间学科。心理学的科学性表现在下列三个基本特征上,即可复制性、可证伪性和系统性。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描述心理事件、揭示心理规律、探明心理结构、确定心理机能。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描述研究、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此后心理学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有影响力的学派,如构造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等。 1.2重难点导学 一、心理学的性质 1.心理学及其研究对象

(1)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①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a.心理过程:心理过程与心理活动这两个术语往往交替使用。通常把认知、情绪和意志视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指个人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心智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情感过程:当人认识周围世界的时候,他总是以某种态度来对待它们的,内心会产生一种特殊的体验。或兴奋或沉醉,或愉悦或沮丧,还有人们通常所说的喜、怒、哀、惧,以及美感、理智感、自豪感、自卑感等,产生这些心理现象的历程称为情绪过程。 意志过程:人不仅能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某种情绪体验,而且能在自己的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置一定的目的,按计划不断地排除各种障碍,力图达到该目的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过程。 b.心理状态:人们的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会出现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这类心理现象被称为心理状态。 人的认知、情绪和意志等心理活动都可能出现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例如,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灵感状态、迟疑状态或刻板状态。此外,认知过程中的聚精会神状态和注意涣散状态、情绪过程中的心境状态和激情状态、意志过程中的信心状态和犹豫不决状态等,都属于心理状态。通常,心理状态是人在一定时间内各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例如,俗话说的“人逢喜事精神爽”,就是这个人在一段时间内感知敏锐、记忆清晰、思维活跃、情绪开朗、做事果断……表现为心理上的振奋状态。心理状态是心理过程的相对稳定状态,其持续时间可以

考研必备资料:心理学导论-黄希庭

《心理学导论》笔记 黄希庭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第一版 第一章绪论 心理过程:通常把认识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统称为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也叫认知过程,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情绪过程:人对待他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 意志过程: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置一定的目的,按计划不断地排除各种障碍,力图达到该目的的心理过程。 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会出现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 心理特征:指一个人的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个性心理特征: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合。它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能力、气质、性格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 自我:即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自觉因素。表现为具有认识的、情绪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 行为:就是个体对所处情境的一种反应系统。这种反应有内在生理性的(如肌肉运动、腺体分泌等)和外在心理性的(如言语、表情等)。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本性、规律、机制和事实的科学。 刺激变量:(Stimulus variables,简称S变量)是指能够引起机体反应的刺激特征。

机体变量:(Organismic variables,简称O变量)是指个体自身的特征。 反应变量:(Response variables简称R变量)是指刺激引起在行为上发生变化的反应种类和特征。 观察法(自然观察法):就是在自然情境中对被观察者的行为作系统的观察记录以了解其心理的一种方法。 调查法可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两种。 书面调查(问卷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设计出问题表格让被调查者自行填写用来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口头调查(晤谈法):是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 法。 实验法就是在控制的情境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是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对实验条件作适当控制所进行的实验。 实验室实验:在严密控制实验条件下借助于一定的仪器所进行的实验。 内省法(自我观察法):要求被试报告其直接感受到的经验或心理过程。 认知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类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心理学家采用信息加工观点,把人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通常用模型来表示人类心理过程和结构的某些主要方面。一种十分流行的模型是由下列四个主要成分,即感觉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构成的。 构造主义:冯特建立的实验心理学既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分离出来,也标志着心理学上第一个思想学派--构造主义的开始。1879年他创建心理学实验室,对感觉、知觉、注意、反应时间、联想等过程进行研究。冯特的心理学的方法是实验内省法。冯特认为经验可以分析为各种元素。

心理学导论名词解释

普心精华背诵手册一(名词解释版)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过程&个性)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的规律 1心理活动过程(规律和共同性"心理过程 心理活动过程包括三个过程:1)认识过程(知)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反映客观事物特性与联系的最基本的心理活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意)指人自觉的确定目标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并力求实现目标的心里活动。从内到外 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独特性导致差异性) 1)个性心理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指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它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2)个性心理特征:I.能力II.气质III ?性格指区别于他人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表现出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差异。 认知过程: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是对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反映客观 事物特征与联系的最基本心理活动。 意志过程: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同 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观察法:指在自然情景中或预先设置的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系统的地观察记录而后分析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心理测量法:指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心理特征进行量化的研究方法。通常用来确定被试者某些心理品质的存在水平。个案法:

第二章生理部分 1、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使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其基本功能是接收和传递信息。 2、突触: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它是神经元在机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使信息传递和整合的关键。 3、操作条件反射:p57通过动物自己的某种活动、某种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p37 4、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5、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 6、非条件反射:是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反射。 7、条件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的,是暂时性的神经联系。 & 感觉适应:是感觉系统对连续无变化的刺激反应减少的倾向。 9、全或无法则: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神经元则产生一个完全的反应,达不到一定的强度则不反英,她并不随刺激的强弱而改变。 10、动力定型:指本来有一系列刺激引起的一系列反应,经训练巩固后,刺激系列的第一个刺激一出现, 反映系列就依次出现的现象。 11、扩散:一定条件下兴奋与抑制在大脑皮层某一部分产生后并不停留在原发点,而向周围皮层蔓延传播, 使得周围部分也产生同样的神经过程。 12、集中:兴奋与抑制的过程从扩散开的皮层区域向原发部位靠拢的现象。 13、互相诱惑:大脑皮层上的一种神经过程引起或加强另一种与之相反的神经过程。 14、条件性抑制:内抑制,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习得,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 15、非条件抑制:是机体生来具有的先天性抑制,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16、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17、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复习资料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复习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性质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1879年,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研究人的意识经验,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冯特因此被誉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旗手”。 3、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其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也研究动物的心理现象,既研究个体的心理现象,也研究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本性、规律、机制和事实。对象:正常成年人领域:个人现象: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性质:静态的角度 4、分类: 心理过程:通常把认识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统称为心理过程。(认知、情感、动机)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会出现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心境、灵感) 心理特征:指一个人的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能力、气质、性格)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联系密切,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的进行,受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影响。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5、阐述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一)选择课题和提出假说(二)设计研究方案(三)搜集资料(四)整理与分析资料(五)解释结果和检验假说 第二节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一(一)描述研究 1、个案研究2、调查法(问卷调查、晤谈法)3、自然观察法(二)相关研究 (三)实验研究(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1、教育实验2、实验室实验 二科学性的标准㈠可复制性㈡可证伪性㈢系统性 三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可公开检验原则 (二)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原则 刺激变量:是指能够引起机体反应的刺激特征。 机体变量:是指个体自身的特征。 反应变量:是指刺激引起在行为上发生变化的反应种类和特征。 (三)人文关怀原则 四当代心理学的特点 (一)多种研究取向的综合(生物学、行为、认知、社会文化、心理动力学取向)

《心理学导论》论文(经典版)

大学 201 ~ 201 学年第学期期末考试论文题目成长心路 课程编码选课班 课程名称任课教师 学号姓名 学院专业 考试时间

成长心路 ——关于自我成长的心理分析 摘要 本文为心理学导论课程的论文,主要就本人的成长简介,影响我人生发展的重要人物,自我认识情况及兴趣,性格,能力,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他人对我的评价,我对周围人的态度,自我职业理想等方面对自己进行分析,提出完善自我的方案。关键词:成长、发展、自我心理分析、职业理想 一、成长之小路程 我是一名平凡普通的女孩。自小生在偏远的山村,生长在有着“毛竹之乡”称号的小山县。人们常说农村的孩子早当家,我想也是挺有道理的,从小父母对我的教育便是学会自立自强,凡事要依靠自己,不能等着依靠他人。在我的成长中,我想我是挨打挨骂长大的吧,他们对我极为严厉的,但是对于我的学习却是采取了放任的态度。在农村有着比较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爷爷奶奶自小待我就不亲,连带着不怎么喜欢我妈妈及我们家,对我也就更加严厉管教了。爸妈是文盲,不懂文化,他们对我学习从小就是让我自己学自己管。但是在教育我为人处事方面却是极为严格,更多的是希望我能够自立自强,独立的处理好自己的事物管理好自己。记忆中的挨打或是挨骂我是记不清了,而我学会了很多道理,学会了理解、宽容、忍耐…… 我喜欢家乡成片的绿竹,翠绿的树林,清澈的溪流,环绕的山岭,这样的大自然给我一种归属感,带给我宁静,祥和。淳朴的农村虽不大,却影响了我一生。村里的学校是我学习生涯的第一个启蒙殿堂。在那里我读完了幼儿园,小学,中学,每天和伙伴们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去玩耍都是那么的纯真快乐,无忧无虑。自小我对学习是很感兴趣的,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互相帮助,学得自在轻松。农村的教育的确比不上城镇的教育水平,但是我觉得我们学得没有那么累,很轻松美好吧。而我爸妈对于我的学习一直说着这样一句话:“你自己学到来,自己看着办吧。”,我内心中是渴望读书的,学到知识我才能比别人强大,所以我渴望知识。

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导论(占总分300分的100分), 参考书:《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学导论》梁宁建上海教育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在11年之前的考纲上这一部分就叫做“普通心理学”,从11年的考纲开始,在之前普通心理学的后面加入了一些社会心理学的内容,由此统称为“心理学导论”。 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导论》>90分) 我将心理学导论中除社会心理学之外的内容还是称作普通心理学,这一部分内容涉及《普通心理学》和《心理学导论》这两本书。其实《普通心理学》与《心理学导论》这两本书的主要内容基本是重叠的,可是仍然有许多不同的细节。我曾经分析历年的心理学统考真题,我把真题上的每一道选择题都找到它们在教材上的出处,我发现11年之前的真题中,普通心理学这一部分的选择题几乎全部能从《普通心理学》这本教材上找到出处,而11年和12年大变卦,几乎有一半的内容不是出自《普通心理学》,而是来源于《心理学导论》,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其实在11年之前个别不是出自《普通心理学》的题目,也都来源于《心理学导论》。由此可见,这一部分命题的趋势是将考试的主要内容从《普通心理学》转移到《心理学导论》,我知道彭聃龄的《普通心理学》是被推荐最多的一本书,平心而论这本书也的确编得比《心理学导论》要好,可是按现在的趋势看,仅仅复习《普通心理学》这一本书真的不够。据传梁宁建是心理学统考命题组组长。《心理学导论》这本书的重要性更不可小视。这一部分内容在真题中包含17道单选,3道左右的多选,2 道简答,1道综合,分值在90分以上。可谓是统考中的绝对大头。真题对这一部分的考察很全面,所以上面提到的两本书, 只要是考纲涉及的内容,一定要扎扎实实的看,反复看。看知识点的时候一定注意细节,看理论的时候一定要理解,不然记忆会很困难。这一部分的内容,一定要熟悉到不用刻意去背,就凭看的变数都能将要点记下来的程度。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10分) 这一部分是从11年开始新增的,它在考纲上仅占心理学导论的一章的内容,可是却涵盖了几乎整个社会心理学教材整本书。我比较了几本社会心理学教材,发现只有金盛华编的那一本与考纲的内容交叉得最多,由于这一部分分值不大,而且内容太多,建议大家不要为了追求完美而去看更多的书了,就只看这一本吧! 这一部分内容在真题中包含2道单选,1道左右的多选,目前两年没有出现简答和综合题,不过12年真题比11年在这一部分的内容上的考察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所以不排除以后也有会出大题的可能。因为这一部分的内容多,分值小,所以建议大家以浏览的形式来复习,每一个考点只需要翻一翻,有时间的话就多翻翻,而不要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上面。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很有趣的一个分支,相信大家也会很有兴趣看的。 实验心理学(占60分) 这是心理学统考中权重第二的一科,而事实上60分的分值只是一个底线,真题中这一部分考察的具体分值经常会远远超过60分。而这一科却又是最难复习的一科,因为没有 一本教材能涵盖这一科40%的考点,如果想全面的复习考纲上的考点,至少要用到以下四本教材,按照这四本教材在真题中的重要程度排列: 《实验心理学》郭秀艳人民教育出版社

消费心理学 (打印)

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教案本 学期:2013 —2014 学年第一学期 教材名称:_____消费心理学___________ 任课教师:____ 苏春妹_______________ 授课班级:12市场营销班、12电子商务班 教研组:______财贸教学部______________

课程表 一二三四五日 上午1 2 3 4 下午5 6 7 晚自习8-9 星 期 科 目节次

班座位表 讲台

20□□年□月□日星期□课题 (章节) 第一章消费心理学导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消费者行为与消费心理学;掌握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掌握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难点: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具板书+幻灯片课时数 4 教学基本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章消费心理导论 导入案例:万宝路的故事 【思考】站在消费者立场上,您认为“万宝路”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有何启示? 第一节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学研究的背景 一、心理学的内涵 1.心理学的含义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既研究动物 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2.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心理过程 ①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 ②情感过程:愉快、满意、热爱、厌恶、欣慰、遗憾等 ③意志过程:有意识地克服内心障碍与外部困难而坚持实现目标 (2)个性心理。 ①个性倾向性。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以及信念等。 ②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以性格为核心。 二、消费心理与消费者行为 1.消费、消费者 (1)何谓消费?消费是指人类通过购买消费品来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 ①生产消费 ②个人消费 讨论:这个月,你消费了以下哪些重要的消费品?都是什么品牌? 1. 手机? 2.服装? 3.运动鞋? 4.游戏机? 5.快餐? 6.旅游? (2)何谓消费者? 狭义上的消费者:包括企业、学校、政府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等。

心理学导论

1、建伟的长辈中有很多人在吸烟,但是他们都要求建伟不要吸烟。国成的家人都不吸烟,但是对于是否应该吸烟一事,他的家人均未有表态。建伟和国成谁更有可能开始吸烟?请用心理学知识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己的家庭谈谈应该如何进行子女的教育。 建伟更加容易开始吸烟。正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到孩子对事物的认知。再者孩子的模仿心理和好奇心比较强,父母在家里当着孩子的面吸烟,会增加孩子成为烟民的可能性。 家长要进行适当引导,我认为最好是感情沟通,对孩子的一些过激反应你不必反应太剧烈,而是耐心询问他的困扰,表示出家长的真诚,并尽力帮助他。这样随着时间推移,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度就会增加,把家长当成无所不谈的朋友,当你们成为朋友,叛逆问题也就解决了。对于烟瘾少年,大多是家长早期冷落了孩子,孩子才会染上恶习。如果家长让孩子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孩子怎会沉迷?不用说,孩子知道这些恶习不好,但他们克制不了自己,想必他也不好受,这时需要他人的帮助,家长应该多找点时间陪孩子了,并用约定的形式帮孩子改掉恶习,约定每天进步一点点,不能心急,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在他要退缩的时候要表示理解,并给予他鼓励. 2、有一种说法认为,月圆之夜容易引发“疯狂”行为。请查阅资料和数据,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谈谈你的看法。 月圆的时候,很多人为这个时刻而激动,或许会做出一些不可以的事,但有的人会表现得更加安分,这种表现出现于青年,这种状况只存在于思想上,思想带动行动,行为决定了这次是否是冲动,这种思想来源于对黑暗的恐惧,在听说见闻中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思想,这种思想会使人觉得身处特殊环境,但现在的社会讲究科学世界,越来越多的科学进入人们的思想,发生这种状况也少了,几乎看不见这种状况了,但也有很少的特殊情况,当这种特殊思想胜过涉入正常思想的时候,这种思想便会更加扩大延伸,从而产生特殊的行为,这种行为其实表现得并不疯狂,只是有些怪异… 3、请运用心理学知识,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和数据,确定未婚同居是否会增加未来离婚的可能性,并谈谈你对于未婚同居的看法。 选择同居的男女对婚姻、离婚的传统观念比较少,不觉得婚姻有什么神圣的。这意味着,同居男女结婚以后,一旦婚姻出现病态,就会比较容易决定离婚.在婚礼交换宣誓之前就住在一起的人婚姻质量较差,婚姻满意度较低,争吵较多,交流较差,忠诚度较低。学者们认为,对同居的爱好削弱了亲密关系中的承诺。这意味着,人们同居本来想保证婚姻质量,但可能适得其反。苏珊?布朗发现,同居男女更容易感到抑郁,这与他们不稳定的财务状况有关以及对未来关系的不确定性是困扰同居者的问题。同居还产生一个严重问题:孩子。40%的同居者有孩子,美国大约有350万孩子与两个未婚成人住在一起。在心理健康和学习成绩上,这些孩子都比已婚父母的孩子都差一截,这与同居关系的不稳定性有关。综上所述,我反对婚前同居。 4、一项对27616名现在或者经常饮酒的人进行的政府调查表明,那些15岁以前就开始饮酒的人中有40%变成酒精依赖者。而21岁或者22岁才第一次饮酒的人中这种比例大约只有

消费心理学复习大纲

《消费心理学》复习大纲 题型: 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论述,30分 第一章消费心理学导论 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定量与定性的区别; 1定量预定性的区别 定量:过于侧重对消费者行为的量化,容易陷入机械化的分析和判断 定性:侧重解释消费行为的符号意义与体验,容易个体化与主观性。 2 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第二章知觉与营销 一般心理活动的三个特征:选择性、创造和加工、个性化,各自定义 答:选择性:并非所有现实信息都可以得到反映; 创造与加工:头脑可以创造加工现实信息,不存在的、歪曲反映、综合反映等。 个性化:不同的人偏好不同类型的信息。 知觉的定义(三行内容))(具有预期选择性)——我们不是先看见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看见。李普曼 答:感觉和知觉是认识的初级阶段,通常合称感知觉,无法完全分开。 知觉是感觉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性反映。 知觉是从消费者展露并注意某个营销刺激到对刺激加以解释的整个过程。 展露的两种类型,各自的特点 答:选择性展露:信息躲避现象日趋明显 自愿展露:当消费者需要购物、娱乐和其他信息时,他们会主动寻找某些广告。 注意的定义(一行),影响注意力分布的三个因素 答:刺激物激活我们的感觉神经,由此引发的感受被传送到大脑做处理。 刺激物、个体因素、情境因素

第三章学习、记忆与产品定位 学习的定义,分为高介入状态和低介入状态的学习,分别的定义 答:高介入状态:消费者有目的的、主动的处理和学习信息,如关注的明星所使用的服装、电子产品、汽车等。 低介入状态:没有很多推动力进行信息的处理。 三种认知学习形态,三个的定义,能够举例说明。 答:映像式机械学习:定义:在没有条件作用的情况下学习在两个或多个概念之间建立联想。举例:绝对伏特加的广告宣传海报 替代式学习与模仿:定义:消费者不一定通过体验直接奖赏或惩罚进行学习,而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举例:当人们坐在电视机前目睹世界上各个角落的大事件或观看某一悲剧作品或看一场足球大赛决战时,他们会因为这种目睹而产生一种“在场”的感觉,并能像事件、戏剧或竞赛中人物一样去思索、激动或焦虑。这样,由“替代执行”而产生的感觉与心理过程,会使人在现实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焦虑、压抑和潜意识,得到不同程度的自我排遣,从而在精神上得到必要的平衡。另如,电子游戏,亦是一种替代执行 推理:定义:个体对已有的信息进行重新构造和组合以进行创造性思考。 举例:生活小妙招——指甲油涂完后把指甲浸泡在冷水中,会干的很快速。 产品定位的含义 答:是营销者为了使产品在某一细分市场形成一定品牌形象而做出的决策。 即营销者试图让消费者以某种方式来看待和感觉某个品牌。 第四章消费者动机、个性与情绪 什么是消费者动机(两行) 答:是促使消费行为发生并为消费行为提供目的和方向的动力。 动机是建立在需要基础上的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理论前提与五个层次 生理、安全、归属、尊重、自我实现 社会学习理论的定义,两段内容 答: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强调环境是人的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关注环境、刺激和社会背景等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主要研究人怎样对环境做出反应以及他们所逐渐习得的反应模式。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全】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从个体心理的动态-稳态维度,人的复杂心理系统可以区分出、和。 2.心理学研究的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如写字、看电视等,称为;另一类是如知觉、注意、欲望、意愿等。 3.心理学的科学性表现在,,三个基本特征上。 4.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在探寻心理与行为知识的过程中大多都遵循,,三项基本原则。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可以把这些方法大致分为,,三大类。 二、选择题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是() A.选题和提出假说 B.设计研究方案 C.收集资料,整理与分析资料 D解释结果和检验假设 2.心理学家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实证研究的范围很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描述心理事件 B.揭示心理规律 C.探明心理结构 D.确定心理机能 3.下列哪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属于描述研究()。 A.自然观察法 B.调查法 C.个案法 D.实验法 4.变量指在量上或质上可以有变异的因素或特征。心理学研究的问题虽然很多,但它都要涉及()变量及其相互关系。 A.刺激变量 B.中介变量 C.反应变量 D.机体变量 5.相关法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从相关系数可以了解到变量之间相互联系的()。 A.变量的因果关系 B.负相关 C.相关的强度 D.正相关 三、名词解释 1.认知过程 2.意志过程 3.心理状态 4.心理特征 5.心理结构 四、简答题 1. 什么是操作性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 2. 什么是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的原则? 3. 什么是刺激变量,它有哪些形式? 4. 什么是机体变量,它有哪些特征? 5. 什么是实验法? 五、分析题 1. 采用自然观察法研究心理学问题时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2. 调查法是以提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可分为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两种方式,他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3. 分析相关与因果之间的关系。 4. 在心理学中,相关研究与实验法在试图建立变量之间关系的问题上有什么不同? 5. 分析实验法的优缺点。 六、论述题 1. 试对个体心理现象进行分析? 2. 怎样理解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3. 怎样才能做到使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公开接受检验?

消费心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消费心理学导论 1、消费心理学的含义 2、研究消费心理学的意义 1、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人是德国心理学家() A 盖尔 B 斯科特 C 冯特 D 鲍尔 第二章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 1、感觉是由感觉器官的刺激作用引起的( ) A 客观反应 B 主观经验 C 变化 D 反映 2、记忆的心理过程不包括() A 识记 B 保持 C 推断 D 认知 3、知觉的特性之一是() A 客观性 B 间接性 C 主观性 D 整体性 4、下列有关情绪与情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情绪等于情感 B 情绪是较强的情感 C 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波动性 D 情感大多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 5、人的基本心理活动和首要的心理功能是() A 认识 B 情感

C 情绪 D 意志 第三章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 1、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反映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 2、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改变、具有外向性的气质类型是() A 胆汁质B多血质 C 粘液质D抑郁质 3、消费者消费兴趣的特点包括( ) A.倾向性 B.广泛性 C.差别性 D.周期性 4、消费者的个性特征包括() A.稳定性 B.整体性 C.独特性 D.波动性 5、消费兴趣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A 性格 B 年龄 C 需要 D 个性 第四章消费者购买过程的心理活动 1、以注重商品和非商品的新颖、奇特、时尚为主要目的的购买动机为() A 求实购买动机 B 求新购买动机 C 好胜购买动机 D 自我表现购买动要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包括的层次是() A 安全需要 B 社会需要

自考心理学导论复习资料

自考心理学导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 1)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包括三个概念:个体、行为、心理。 2)心理学既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也会涉及动物的行为和心理。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个体。 3)行为:是指有机体的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应动作或活动。广义的行为还包括机体的生理现象,如肌肉的活动、神经系统的活动等。 4)人的脑电波就是利用脑电仪才能观察到。 5)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个体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6)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其所涉及的范围分成人和动物两部分。对人的内在心理规律的研究包含人的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两部分;对动物心理的研究包括对动物的感觉、知觉、记忆、具体思维、情绪、模仿性行为学习等方面的研究。 7)名词解释:正常心理指个体一般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异常心理主要指变态心理和缺陷心理。变态心理是指偏离常态的心理,如焦虑、精神分裂症等。缺陷心理是指有心理或生理缺陷人的心理,如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聋哑人心理等。 8)普通心理学的含义:是指概论性的、具有基础性质的心理学,也是学习心理学的入门课程,主要阐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心理活动最基本的内容如感知觉、记忆、思维、情趣,以及人格的主要特征等。 9)普通心理学包括的内容:心理的种系发生和个体发生、需要与动机、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智力、人格心理。 10)种系发生:指从动物心理到人的心理的进化过程。个体发生: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的变化。需要:是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应,是个人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动机:是指一种驱使人进行活动,从而满足需要、达到目标的内部动力。 11)需要是动力系统的基本成分,而动机、兴趣、信念、价值观等都是需要的变化形态。12)认知过程:是我们感知外部事物、理解并把握事物之间联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情绪:是个体对环境、对他人以及对自己的态度的体验。智力:是个体一般能力的综合,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和必须具有的个性心理。人格心理:称个性心理。指一个人独特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 练习题(第一章)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 练习题(第一 章)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题 1. 从个体心理的动态-稳态维度,人的复杂心理系统可以区分出 、 和 。 2. 心理学研究的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 ,如写字、看电 视等,称为 ;另一类是 如知觉、注意、欲望、意愿 等。 3. 心理学的科学性表现在 , , 三个基本特征上。 4. 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在探寻心理与行为知识的过程中大多都遵 循 , , 三项基本原则。 5.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可以把这些方法大致分为 , , 三大类。 二、选择题 1.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是( ) A.选题和提出假说 B.设计研究方案 C.收集资 料,整理与分析资料 D解释结果和检验假设 2. 心理学家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实证研究的范围很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A.描述心理事件 B.揭示心理规律 C.探明心理结构 D.确定心理机能 3. 下列哪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属于描述研究( )。 A.自然观察法 B.调查法 C.个案法 D.实验法 4. 变量指在量上或质上可以有变异的因素或特征。心理学研究的问题虽然很多,但它都要涉及( )变量及其相互关系。 A.刺激变量 B.中介变量 C.反应变量 D.机体变量 5. 相关法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从相关系数可以了解到变量之间相互联系的( )。 A.变量的因果关系 B.负相关 C.相关的强度 D.正相关 三、名词解释 1.认知过程 2.意志过程

3.心理状态 4.心理特征 5.心理结构 四、简答题 1. 什么是操作性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 2. 什么是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的原则? 3. 什么是刺激变量,它有哪些形式? 4. 什么是机体变量,它有哪些特征? 5. 什么是实验法? 五、分析题 1. 采用自然观察法研究心理学问题时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2. 调查法是以提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回 答自己的想法。可分为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两种方式,他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3. 分析相关与因果之间的关系。 4. 在心理学中,相关研究与实验法在试图建立变量之间关系的问 题上有什么不同? 5. 分析实验法的优缺点。 六、论述题 1. 试对个体心理现象进行分析? 2. 怎样理解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3. 怎样才能做到使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公开接受检验? 4. 阐述心理学研究中对主客观资料进行科学整合的含义。 5. 阐述当代心理学的特点。

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

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的任务 《消费心理学》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为培养企业经营管理、营销管理人才服务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取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为进入营销市场的政策措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该学习领域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方面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该学习领域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营销活动过程中消费心理的基本内容、方法和工具,使学生具备较高的实践学习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形成优秀营销人员所必备的自信心、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引导学生在系统性思维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最终提高营销专业综合应用技能。 二、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中有关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应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进行。 了解: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大体知道,对其中关系到消费心理学基本理论要把握。 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理解并把握。 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同时准确地应用。 三、课程的学时与学分 本课程的授课学时为每周2-3学时,2-3学分。 四、主要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五、参考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消费心理学(第三版)肖涧松主编 2018年1月电子工业出版社消费心理学臧良运主编 2007年8月第一版 大纲本文 第一章消费心理学导论 知识目标 ●了解消费心理学的含义与研究对象; ●掌握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 ●掌握消费消费心理学的目的和意义。 能力目标 ●运用消费心理学理论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能够在市场营销活动中运用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消费者心理。 第一节消费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三节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第二章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 知识目标 ●了解感觉、知觉、想象、思维、情绪、情感、意志的含义及特征; ●掌握消费者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能力目标 ●能正确认识消费者感觉、知觉、想象、思维、情绪、情感和意志的表现; ●能正确把握消费者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开展营销活动。 第一节消费者的认识过程 第二节消费者的情感过程 第三节消费者的意志过程 第三章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 知识目标 ●了解消费者的个性及其特征;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二版-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2.从个体心理的动态--稳态维度,可以区分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3.知情意的关系:①人的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进行的,而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②人的情绪和意志受认知活动的影响。③人的情绪和意志也影响认知活动。 ④情绪和意志也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而人的意志也可以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 4.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的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5.行为指有机体任何可测量的反应。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观察到的行为,另一类是内隐行为。 6.人的心理现象是由一定的刺激引起的,心理支配着行为而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7.心理学是科学大家庭中的成员,心理学的科学性表现在可复制性,可证伪性和系统性三个特征上。 8.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①可公开检验原则②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原则③人文关怀原则。 9.心理学研究基本方法:描述研究、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

10.描述研究又分为: ①自然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被试观察者的行为作系统的描述记录。 缺陷:a.很难确保被观察者没有觉察到研究者在观察他 b.可能会产生观察者偏差c.在观察时想要观察到的行为未必会发生 ②调查法:是以提问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 调查法可分为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 ③个案法:是收集单个被试各方面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 11.实验研究: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操纵自变量的变化,以揭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是唯一一种能确定因果关系的方法。 要求:①要对环境加以控制②要对机体变量加以控制。 缺点:a.期望效应的干扰b.实验中的被试并不总能代表所要研究的总体c.实验情境的人为性,远离了人们的现实生活。 12.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3.①冯特创建了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的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被铁钦纳所继承和发展。 ②詹姆斯和杜威--机能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活动,强调意识活动在人类有机体的需要与

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从个体心理的动态-稳态维度,人的复杂心理系统可以区分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2.心理学研究的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观察到的行为为反应,如写字、看电视等,称为外显行为;另一类是内隐行为如知觉、注意、欲望、意愿等。 3.心理学的科学性表现在可复制性,可证伪性,系统性三个基本特征上。 4.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在探寻心理与行为知识的过程中大多都遵循可公开检验原则,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原则人文关怀原则三项基本原则。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可以把这些方法大致分为描述研究,实验研究,相关研究 三大类。 二、选择题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是(ABC ) A.选题和提出假说 B.设计研究方案 C.收集资料,整理与分析资料D解释结果和检验假设 2.心理学家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实证研究的范围很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BCD )。 A.描述心理事件 B.揭示心理规律 C.探明心理结构 D.确定心理机能 3.下列哪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属于描述研究(ABC )。 A.自然观察法 B.调查法 C.个案法 D.实验法 4.变量指在量上或质上可以有变异的因素或特征。心理学研究的问题虽然很多,但它都要涉及(ACD)变量及其相互关系。 A.刺激变量 B.中介变量 C.反应变量 D.机体变量 5.相关法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从相关系数可以了解到变量之间相互联系的( C )。 A.变量的因果关系 B.负相关 C.相关的强度 D.正相关 三、名词解释 1.认知过程:是指个人获取知识的心智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始于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通常是时有发生的因而合称感知, 2.意志过程 指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置一定的目标,按计划不断地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并力求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3.心理状态 指人在某一时刻的心理活动水平。例如一个人在一定时间里是积极向上还是悲观失望,是紧张、激动还是轻松冷静等。 4.心理特征 指一个人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如有的人观察敏锐,有的人粗枝大叶;有的人记得快且牢,有的人记得慢且易忘;有的人思维灵活,有的人思维呆板;有的人情绪稳定,有的人却易波动;有的人意志果断、坚韧不拔,有的人优柔寡断、朝三暮四。 5.心理结构 人的心理现象很复杂,但并不是杂乱无章,各种心理现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关系,成为一个有结构的整体。人的大脑就像一座大图书馆,每天都要收进许多书,借出许多书。由于每本书都有自己的编号,都按图书馆的编目系统放在某个地方,因此管理员很容易找到它。人的知识在人脑中保存的情况类似于图书馆,由于存在一定的结构,因此在需要时,就

消费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消费过程中,通过人们的消费活动才能把商品或服务从市场转移给(C) A.生产者 B.经营者 C.消费者 D.促销商 2.1979年以来,我国的社会消费出现了很大的转变,最为突出的是消费模式由( A ) A.温饱型向小康 B.制约型向拉动型转化 C.雷同化向多样化转化消费方式 D.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化 3.决定消费者活动内容和方向的心理特征是消费者的(A) A.性格 B.能力 C.气质 D.兴趣 4.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是激励消费者进行购买活动的(D) A.外在动力 B.经济动力 C.社会动力 D.内在动力 5.商品广告成功的基础在于(D) A.商品的包装是否新颖 B.广告费用是否合理 C.商品品质是否优质 D.能否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6.影响消费者选择购买商品的最根本因素是(A) A.收入水平 B.社会文化 C.心理因素 D.消费需要 C.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D.人文因素和地理因素 7.具有较强的攀比消费特点的家庭是(A) A.新婚家庭 B.单身家庭 C.育幼家庭 D.空巢家庭 8.消费习惯的特征不包括(D) A.稳定性 B.地域性 C.非强制性 D.强制性 9.如果广告激发了消费者的需要,消费者就会产 生积极的情绪,强化(B) A.经营动机 B.购买动机 C.销售动机 D.行为动机 10.消费心理学研究的主体是(D) A.需求者 B.使用者 C.决策者 D.购买者 11.在设计售点广告时,广告主题应对准消费者的 (C) A.现实需要 B.潜在需要 C.优势需要 D.一般需要 12.消费者认牌购物所反映的主要动机是(C) A.情绪动机 B.情感动机 C.惠顾动机 D.理智动机 13.消费流行的本质在于认知标准的(B) A.主观性 B.客观性 C.地域性 D.社会性 14.社会物质环境是物质消费文化产生的(B) A.历史条件 B.物质基础 C.思想基础

心理学导论必背清单

普通心理学必背清单 1.简述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关系* 2.简述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3.论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 4.简述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5.论述当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自命题) * 6.简述神经元的结构、类型及其作用* 7.简述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 8.简述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 9.简述大脑皮层的主要分区及其功能*** 10.简述大脑功能的单侧化优势** 11.简述脑功能的定位说、整体说、机能系统说、模块说和神经网络 学说** 12.简述睡眠的阶段及其特点** 13.简述梦的理论* 14.简述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点(自命题) * 15.举例说明不随意注意、随机注意和随意后注意的含义及其影响因 素** 16.简述注意的品质及其影响因素* 17.论述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 18.简述过滤器理论和衰减理论的异同*

19.论述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 20.简述感觉编码及其理论(自命题) * 21.简述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及其关系* 22.简述书伯定律、费希纳定律和斯蒂文斯定律*** 23.简述光谱敏感函数与浦肯野现象* 24.简述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及其规律* 25.简述马赫带现象及其原因* 26.简述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区别*** 27.简述视觉适应的过程** 28.简述视觉理论*** 29.简述听觉理论及其适用范围** 30.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异同* 31.简述知觉的组织原则* 32.举例说明知觉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33.简述大小知觉的影响因素** 34.论述深度知觉的主要线索*** 35.简述方位知觉的线索和规律* 36.简述时间知觉的影响因素** 37.简述知觉的信息加工与模式识别理论*** 38.简述常见的似动现象* 39.简述错觉产生的原因* 40.简述记忆的三级存储模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