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合与分》(2~6各数的组成)教案 (新版)冀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合与分》(2~6各数的组成)教案 (新版)冀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合与分》(2~6各数的组成)教案 (新版)冀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合与分》(2~6各数的组成)教案 (新版)冀教版

《2~6各数的组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8、29页。

教学目标:

1、在动手摆的基础上,了解6以内数的组成。

2、体会合的方法,经历把两部分合成一部分的过程。

3、在老师的鼓励下,愿意表达自己个性化的做法。

课前准备:

红、黄、蓝色花片各5个。

教学方案:

●先拿出2个蓝色花片,再拿出3个红色花片,合起来就是5个。

●先拿出1个蓝色花片,再拿出4个红色花片,合起来就是5个。

教师适时地给以评价,并做简单板书。如:

4蓝1红,3蓝2红

1蓝4红,2蓝3红

4、在充分交流摆花片的基础上,讨论5的组成问题,得出4和1,2和3可以合成5。并完成板书。

由在具体的动

手操作中,体验5的

组成,过渡到去掉花

片,直接说出5的组

成,经历了由具体到

抽象的过程。

师:刚才大家用不同的方法合成了5个

花片。如果没有花片,你能说出几合几可以

合成5了吗?

学生可能出现1和4、4和1、2和3、3

和2四组数,教师不要急于做出评价,可先

板书下来两组数。

4和1 3和2

1和4 2和3

师:同学们说1和4合起来是5,4和1

合起来也是5,大家讨论一下1和4与4和1

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拿的方式和数都一

样,只是摆的顺序不一样。

师:通过大家摆花片和讨论,我们得出1

和4组成5,2和3组成5。5的组成可以用

下面的形式表示。

边说边板书:

二、6的组成

1、提出几和几合给学生提供利师:学习了5的不同组成方式,那你知

教师边巡视边作为参与者加入学生的活动中,交流总结活动同上。

2、交流、检查学生自主操作的情况,使学生了解6的组成。

交流活动既是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的平台,又是实现教

学目标,学会6的组

成的必要经历。

师:把你们自己学习的成果汇报一下,

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写出的组成式是什

么?

学生说,教师板书出6的组成。

3、提出:不摆花片,谁能说出几和几组成4?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出组合式。然后,提出:几和几组成3?得出3的组成式。

在学生已有经

验的基础上,直接总

结4和3、2的组成,

使学生获得学习的

成功体验。

师:同学们知道了5和6的组成,不摆

花片,谁能说出几和几组成4?

生1:1和3组成4。

生2:2和2组成4。

生3:1和3组成4。

教师肯定并板书:

师:那几和几组成3呢?

学生达,教师板书。

师:那几和几组成2呢?

三、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订正。

由摆花片到看

花片,数的组成的直

观练习。

师:同学们看练一练第1题,根据每一

幅的花片数,在□里填数。

学生完成后,指名汇报。

2、练一练第2题,学生自主完成,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考查学生知识

技能目标的实现水

平。

师:第2题,在□里填上适当的数,自

己完成。如果有困难,可用花片摆一摆再填。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1课时比较高矮和长短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 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高、矮、长、短 教学反思: 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而且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高矮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主要体现如下: 放手探索,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我把探索比长短、比高矮方法的“任务”交给各组来完成,充分相信学生,做到完全放手。孩子们积极动手操作、讨论。然后,向全班同学介绍,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虽然有的孩子的语言还很稚嫩,还有点结巴,但是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刚才直观的活动,说出比高矮(长短)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方式

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各组研究成果之中,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欣赏自己的发现,感到“我行”,欣赏本组、全班的成果,感到“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聪明”。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有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同时还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空间,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方向。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7的认识)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6 和7的认识》是义务教育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0—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基础。另外,“6和7的认识”既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又是后面学习“6和7的加减法”以及进一步学习“20以内其它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因为,务必让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虽然对6、7已有初步的认识:会数、会比较大小、会写等,但在区分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依据《数学课标》要求以及以上两个分析,通过认真地推敲与把握,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使学生体会学到的数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学、用数学的乐趣。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对学情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正确数出6、7的物体个数;会写6、7;会比较6、7的大小。 教学难点:区别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始终让学生处于情境的包围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找一找等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自主合作地探究学习,以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二册1—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过程与方法:经历识认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通过活动使学生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准具:语数教科书、铅笔盒及练习题挂图。 教学过程: 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一、 创 设 情 境 学生按照老师的口令做 动作。(学生笑有部分 同学弄不清手忙脚乱 的。)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做一 个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 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 你的右肩;左手摸左耳右 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 摸左耳。 刚才有些小朋友弄错了左 右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左右”。 (板书:左右) 从学生的年龄特 点和心理发展规 律而言这样的游 戏情境设计最能 吸引他们的注意 力让他们积极投 入到“左右”的 学习中来。伸 二、 体 验 感 悟黑板的左边有值日表。 黑板的右边有镜框。 红旗的左边和右边都有 字。 我的左边是小明。 这是我的左耳这是我的 右手我的左边有一只脚 右边有一只脚。1、理解左边与右边。 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我 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请你用左或右说一句话。 那你自己身上有没有 “左”和“右”呢? 请大家每个把课桌上的数 学书、语文书和铅笔盒按 照从左至右依次在课桌的 摆好。 用左右来描述教 室中的物体和学 生自已身上的各 个器官是学生乐 于参与的数学活 动交流时可不必 拘泥于坐姿鼓励 学生用各种方式 表达。 通过学生的亲自 操作活动让学生 再次体验“左 右”的位置关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一课时比高矮、长短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5页。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铅笔、粉笔、线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 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 比高矮,谁想来? 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 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 谁矮? 二比一比 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 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三做一做 1、实践活动。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 2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 四练一练 第1题:出示第1题图,提问:哪座房高?哪座房矮?还可以拿什么进行比较? 第2题: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 第3题:(1)出示图,提问:哪 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 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指名学生排队。 学生独立回答问题。

条绳长?哪条绳短? (2)教师拿出3根线绳照图的样 子演示一下,验证学生的答案 第4题:出示图,提问:谁个子高? 谁个子矮?为什么? 第5题:出示图,提问:图上的事 物你可以怎样进行比较? 五总结 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再 说一说。 板书设计:比一比比高矮、长短 老师高,学生矮 铅笔长,粉笔短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比轻重、大小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 1、呈现情景图。 2、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比较。 二比一比 1、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说出谁 比谁大、谁比谁轻等。 2、呈现大象和松鼠的情景图,先 进行谁大谁小的比较,再启发学生说一 说哪个轻、哪个重。学生回答谁轻谁重。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的进率。 3.人民币的单位间的换算。 4.认识用小数表示物品的单价。 5.元、角、分的加、减法计算。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认识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3.让学生经历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教育学生要爱护人民币。 1.为学生提供本单元学习用的模拟钱币。 人民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特殊商品,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不能空空无物,必须依托我国发行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来学习。如果让学生用真币来学习,一来不安全,给家长带来负担;二来不卫生,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因此用真币作为本单元的学习材料是不合适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改用模拟的人民币来学习比较恰当。 2.设计好学生的实践活动。 本单元的教学,从主题图开始,包括例1至例7七个例题,这些都离不开学生的实践活动。因此,设计好学生的实践活动成为本单元备课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例1的教学设计是让学生认识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准备好的模拟人民币进行分类,通过分类活动归纳出我国发行的人民币的种类以及每种人民币的面值和图案、色彩特点,把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活动落到实处。又如,例2的教学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这些内容是比较抽象的,教学时,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换钱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和1元、1角和1分的币值的大小。 3.关于物品单价的教学。 物品的单价用以元为单位的两位小数来表示,体现了数学符号的简洁、明了和使用的方便。教学时,不必向学生介绍小数的有关概念,只需让学生知道:①单价中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个数表示几角,第二个数表示几分。②物品价格用这种方法表示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商品交换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它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1认识人民币2课时 2简单的计算2课时

小学数学冀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 学 设 计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1课时比较高矮和长短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 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高矮,谁想来? 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 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谁矮?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师生比高矮这一活动,即贴进生活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探究与体验 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 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让学生亲自比较,广泛交流,认识高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认识长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比较,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三、实践与应用 1、实践活动 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

一年级数学分解组成

2 □ 3 □ 5 2 9 □ 4 7 □ 2 6 □ 2 □ 1 3 6 □ 3 □ 1 4 5 □ 2 6 □ 5 8 □ 2 6 □ 5 9 □ 2 8 □ 4 7 □ 4 3 □ 7 2 □ 7 □ 2 4 □ 3 5 3 □ 7 2 □ 7 □ 2 5 □ 2 5 3 □ 8 □ 3 5 5 □ 9 1 □ 8 4 □ 7 2 □ 5 □ 4 2 5 □ 2 7 □ 2 6 □ 3 □ 6 3 4 □ 1 □ 3 4 7 □ 2 6 □ 5 5 □ 3 7 □ 3 9 □ 3 7 □ 4 8 □ 6 3 □ 8 3 □ 4 □ 5 4 □ 2 4 4 □ 7 2 □ 7 □ 3 4 □ 2 3 2 □ 4 □ 3 3 5 □ 8 5 □ 8 2 □ 6 6 □ 2 □ 5 4 7 □ 3 9 □ 6 3 □ 4 3 □ 8 3 □ 7 小朋友们,准备好了 吗?时间只有5分钟, 要好好把握,尽可能多做几题哦!加油! 姓 名: 做对题数: 2 □ 8 6 □ 7 6 □ 2 □ 3 4 8 □ 4 6 □ 3 4 □ 5

7 □ 5 6 □ 5 5 □ 1 5 □ 1 6 □ 4 3 □ 5 □ 5 1 □ 3 2 2 □ 7 □ 2 4 □ 2 5 6 □ 8 □ 3 2 5 □ 9 7 □ 1 8 □ 2 7 □ 3 3 □ 6 4 □ 8 2 □ 8 2 □ 6 7 □ 5 5 □ 4 8 □ 6 4 □ 8 □ 3 4 □ 3 3 □ 3 4 7 □ 2 6 □ 5 4 □ 8 □ 3 5 □ 5 3 3 □ 9 5 □ 7 □ 2 4 2 □ 5 □ 5 4 5 □ 6 8 □ 3 7 □ 5 □ 2 3 5 □ 1 9 □ 4 8 □ 3 3 □ 6 4 □ 7 2 □ 9 2 □ 7 □ 5 4 2 □ 7 □ 5 4 5 □ 8 4 □ 3 6 □ 5 □ 4 3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第一单元位置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左右、上下、前后等相对位置的过程,会辨认物体的相对位置。 2、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位置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感受位置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左右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二册1~2页。 【教学目标】 1、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通过活动,使学生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3、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的类型】 新授课。 【教具准备】 教科书、铅笔盒及练习题挂图。

【教学方法】 合作、演示等。 【教学过程】 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创 设情境 学生按照老师的口令 做动作。(学生笑,有部 分同学弄不清,手忙脚乱 的。) 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做 一个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 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 的右肩;左手摸左耳,右手 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 摸左耳。 刚才有些小朋友弄错了左 右,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左右”。 (板书:左右) 从学生的年龄 特点和心理发展 规律而言,这样的 游戏情境设计,最 能吸引他们的注 意力,让他们积极 投入到“左右”的 学习中来。 体验感悟黑板的左边有课程表。 黑板的右边有值日表。 红旗的左边和右边都有 字。 我的左边是小明。 这是我的左耳,这是我的 右手,我的左边有一只 脚,右边有一只脚。 学生按照老师的口令 有条不紊的摆放书桌上 的用品。 1、理解左边与右边。 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我们的 教室,你发现了什么?请你 用左或右说一句话。 那你自己身上有没有“左” 和“右”呢? 请大家每个人把课桌上的 铅笔盒、课本、练习本按照 从左至右依次在课桌的摆 好。 用左右来描述 教室中的物体和 学生自已身上的 各个器官,是学生 乐于参与的数学 活动,交流时可不 必拘泥于坐姿,鼓 励学生用各种方 式表达。 通过学生的亲 自操作活动,让学 生再次体验“左 右”的位置关系。

一年级数学:数的组成

一年级数学:数的组成 课题一:数数数的组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知道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2.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和十个十个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接近整十数时数数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师生每人准备100根小棒.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教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考大家几个问题,小朋友们想不想回答?第一个问题:咱们班同学有几排(组)?第二个问题:每排(组)有多少位同学?(学生自由抢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问:这两位同学回答得很好,那么有谁知道咱们班总共有多少位同学?(举手示意)很好,很多同学都会数,可也有些同学不会,怎么办呢?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学怎样数数.(板书部分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一根一根地数【演示动画数数】下载 ①师生共同数10根小棒,然后捆成一捆,提问:这是多少?板书:10个一是一十. ②再一起数10根,然后捆成一捆,提问:一共几捆?是几个十? ③继续数下去,满10根捆成一捆,一直数到100. (2)十根十根地数【播放视频十个十个地数】. ①按刚才捆好的小棒一捆一捆地数,一直数到100.

②把十捆小棒捆成一大捆.讲述:10个十是一百.板书:10个十是一百. ③齐读: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 2.教学例2. (1)结合实物数数,从二十五数到三十二. ① 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数小棒,当数到二十九时,让学生停止数数. 提示:二十九是2捆零9根,再添1根应怎么办?动手试试看. ②指名说出是怎样做的. 二十九根是2捆零9根,9根再添1根是10根,10根单根拥成1捆,一共是3捆,有30根.29的后面是30. 如果有学生有困难,可以问:二十后面是几十?因为二十后面是三十,所以比二十九多一的数是三十. (2)第28页上面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然后提问:数到三十九时,再数下去应是几十?数到四十九呢?五十九呢?你发现了什么?

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及反思

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及反思Teaching plan and Reflection on unit 5 of Mat hematics for grade one

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及反思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材59~60页 七、仔细阅读上面的情境图。(分清条件和问题)划出重点字。 二、小组合作用小棒摆一下33-6的计算过程。 三、小组合作用计数器拔出33-6的计算过程。 四、尝试用竖式计算,做完后小组交流结果。 五、讨论是否有其它的计算方法。 六、独立完成59页试一试后相互交流。 七、独立完成60页练一练第1题后相互交流。 八、第2题独立完成指名板演,由学生讲解计算过程。 九、第3题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题目。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进一步渗透要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思想。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题目。 教学难点:掌握口算过程,正确进行口算 教具准备:挂图,投影,小棒,计数器 一、指名汇报图的意思。 二、指名列式。 三、指名用小棒演示讲解过程。 四、指名用计数器演示讲解过程 五、学生板演后讲解计算方法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规范数学语言。 六、指名汇报不同的计算方法。 七、指名汇报试一试的计算方法。 八、指名汇报60页第一题的计算结果,注意分析错误原因。 九、用投影仪展示森林医生的结果,分析错误原因。 十、指名汇报第四题结果,集体订正。

一年级数学:5以内数的组成

一年级数学:5以内数的组成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初步的自学能力,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做练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品质,及合作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20页的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仪、数字卡片、5根小棒、5个小方块。 2.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设计 复习旧知 1.复习数数。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数?谁能数组大家听? 2.复习比较大小出示数字卡片1-5,谁能给大家提问题? 进行新课 1.创设游戏情境,小组学习5的组成。 a.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做一个分小棒的游戏,想不想做?准备5根小棒,看谁动作又轻又快。Listencarefully.把5根小棒分成两份,看谁方法多。分完和你的同位交流一下。(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能较好地把握知识起点,采用开放教学方式,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充分感知,然后再交流,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b.交流展示。 指名分法不同的学生到前面来展示。 ①刚才大家想了那么多办法,可是看起来又有点乱,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个好办法: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又一个也不落下?同位商量,指名展示。 ②(教师巡视发现有按顺序分的)老师发现这位同学有一种好办法,下面请他来教教大家。 [在发散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发现。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比较扎实。] c.全班学生再自己边说边按顺序分一分(板书分合式)。 d.小结。 通过分小棒我们得到了5的组成。 e.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Lookcareflly.你发现了什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那么我们看到5能想到什么呢?(推小棒) 2.做一做 a.老师还准备了5个小方块,想请大家一个猜一猜的游戏,OK? ①(右手拿3个小方块藏在背后,左手出示2个)Guess!右手有几个? ②右手藏1个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全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1课时比较高矮和长短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 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高、矮、长、短 教学反思: 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而且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高矮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主要体现如下: 放手探索,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我把探索比长短、比高矮方法的“任务”交给各组来完成,充分相信学生,做到完全放手。孩子们积极动手操作、讨论。然后,向全班同学介绍,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虽然有的孩子的语言还很稚嫩,还有点结巴,但是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刚才直观的活动,说出比高矮(长短)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各组研究成果之中,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欣赏自己的发现,感到“我行”,欣赏本组、全班的成果,感到“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聪明”。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有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同时还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空间,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方向。

一年级数学的组成分解口诀

一年级数学的组成分解 口诀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9 9可以分成1和8, 1和8组成9;1+8=9;9-1=8;9-8=1 9可以分成2和7, 2和7组成9;2+7=9;9-2=7;9-7=2 9可以分成3和6, 3和6组成9;3+6=9;9-3=6;9-6=3 9可以分成4和5, 4和5组成9;4+5=9;9-4=5;9-5=4 8 8可以分成1和7, 1和7组成8;1+7=8;8-1=7;8-7=1 8可以分成2和6, 2和6组成8;2+6=8;8-2=6;8-6=2 8可以分成3和5, 3和5组成8;3+5=8;8-3=5;8-5=3 8可以分成4和4, 4和4组成8;4+4=8;8-4=4; 7 7可以分成1和6, 1和6组成7;1+6=7;7-1=6;7-6=1 7可以分成2和5, 2和5组成7;2+5=7;7-2=5;7-5=2 7可以分成3和4, 3和4组成7;3+4=7;7-3=4;7-4=3 6 6可以分成1和5, 1和5组成6;1+5=6;6-1=5;6-5=1 6可以分成2和4, 2和4组成6;2+4=6;6-2=4;6-4=2 6可以分成3和3, 3和3组成6;3+3=6;6-3=3 5 5可以分成1和4, 1和4组成5;1+4=5;5-1=4;5-4=1 5可以分成2和3, 2和3组成5;2+3=5;5-2=3;5-3=2 4 4可以分成1和3, 1和3组成4;1+3=4;4-1=3;4-3=1

4可以分成2和2, 2和2组成4;2+2=4;4-2=2 3 3可以分成1和2, 1和2组成3;1+2=3;3-1=2;3-2=1 2 2可以分成1和1, 1和1组成2;1+1=2;2-1=1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最新资料推荐------------------------------------------------------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 比较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始的。 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等。 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 使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 3

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总时数: 3 课时第一课时: 同样多、多些、少些教学内容: 教材第 45 页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准备: 课件、椅子和花片学习方式: 游戏活动、体验交流、动手操作教学过程: 环节情境创设教师活动教师谈话引入: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这节课,我想请几位同学来玩做椅子游戏,谁想来?(教师在教室前面准备好 5 把椅子)(一)认识多少 1、提问: 发生了什么事情? 2、提问: 椅子为什么不够啦?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活动 6 个小朋友

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理解人民币 单元教学内容:第五单元(理解人民币)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理解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实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理解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升社会实践水平;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理解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实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NO:1 教学内容:义务教材第46页的第例1----------例4 (理解人民币) 完成相对应的做一做及和P53:1、2题 教学要求: 1、理解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 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水平、实践水平和推理水平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实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CAI课件一套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CAI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理解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 (CAI演示) (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不过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2、理解人民币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理解人民币吗? (2)、操作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誰认得多(学生活动) a:汇报理解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 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3)再认人民币 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 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是什么? (学生口答)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 师:识别人民币能够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观察1元、5角硬币正面,它们有相同的标记是什么? 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小游戏: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 (2)我说面值,你举起起相对应的面值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测试卷一、按顺序填数。 二、填一填。 三、看图计算。 四、看图比较。 比多()个,比多()个,

比多()个,比少()个, 比少()个,比少()个。 五、你能写出几道得数是10的加法算式?把它们写出来。 六、直接写出得数。 2 + 4 = 7– 5 = 0 + 8 = 5 + 2 = 7 - 4 = 6 + 3 = 9 - 2 = 4 + 6 = 3 + 5 = 1 + 6 = 5 –5 = 3 + 7 = 8 +( )= 10 ( )+ 3 = 7 9-( )= 4 6+()= 8 ()- 4 = 6 7 + 2 - 9 = 4–3 + 9 = 5 + 3 + 2 = 9–3–6 = 10–7 + 4 = 七、看图列式计算。 1. 2. □○□=□ 10个 ?个 ?只 □○□=□

□○□○□ =□ 5 八、填数,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相加得到□里的数。 动脑筋 □○□○□= □ ?朵 5

第五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一、 二、 三、4+3=7 7-3=4 6+4=10 10-4=6 3+4=7 7-4=3 4+6=10 10-6=4 四、苹果比桃多(4)个,苹果比黄西红柿多(6)个, 桃比黄西红柿多(2)个,黄西红柿比桃少(2)个, 黄西红柿比苹果少(6)个,桃比苹果少(4)个。 五、0+10=10 1+9=10 2+8=10 3+7=10 4+6=10 5+5=10 10+0=10 9+1=10 8+2=10 7+3=10 6+4=10 六、略 七、1. 4+4=8 10-2=8 2. 2+3+2=7 5-2+3=6 八、

一年级数学上册 分类教案 冀教版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了解分类的含义。 能力教学点:能够按照给定的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的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德育教学点: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分类的过程,体会分类的好处。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具准备:课件.各小组操作用的图片(P*例分一分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分类,揭示分类的含义 1.大家喜欢逛超市吗?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超市看看,在去之前老师有个要求,同学们在看的时候要认真的观察,看谁能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些什么?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超市部分商品专柜图) 2.提出问题:大家看到的东西真多啊!那么这些商品在摆放上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呀? 生,我看到超市把吃的都放在一起了。 我看到超市把玩具都放到了一起。 我看到超市把衣服都放在一起了…… 3.揭示课题:摆放得很有规律,吃的放在一起,用的放在一起了。同学们观察地很仔细。像超市中这样摆放东西,还有在生活中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我们数学王国里就叫“分类”。(板书课题。) 4.聪明的小朋友想一想,超市里这样分类地摆放物品有什么好处呢? (整齐.干净.漂亮.方便) 说得很对,同学们想得真全面,分类地摆放东西实际上就是能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许多方便。 (二)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1.谈话 同学们,老师昨天也去超市了,而且还给你们买来了许多礼物呢!每个小组一袋礼物,老师送的礼物是什么?小组互相说一说。 2.指名说一说有哪些礼物。 3.小组活动,进行分类 4.指名汇报,学生自评,师适时点拨,这些东西都是干什么用的?吃的放在一起,穿的放在一起,学习用品放在一起。 5.整理学具。 (三)联系生活,巩固分类的意义 生活中的许多物品都是分类摆放的,这样能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多方便,那么,你们能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什么是分类摆放的吗?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评价,孩子们是生活的有心人。 (四)实践延伸,学以致用。 1.谈话 分类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看到过爸爸妈妈收拾房间吗?请看这个小朋友的房间,(课件出示课本65页练一练第2题。) 大头蛙说太乱了,你们有什么感觉?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3.1数数和估计数量》教案

(一)数数和估计数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17页,数数和估计数量。 教学目标 1.经历由数实物的个数到口头数数的过程,感受100的数量是多少。能够正确数练的数100以内的数。 2.经历估计数量多少和用不同方法数的过程。 3.能用不同的方法数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习惯。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活儿成功的学习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 能够正确数练的数100以内的数,能用不同的方法数数。 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扣子、花生 学生准备:扣子、花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数扣子 师:孩子们,您的衣服上都有扣子吗? 生:有 师:服装厂的师傅要把扣子分给每个工人钉衣服,每天每人钉1袋,大约100个,应该怎么分?同学们帮师傅分一分好吗?同组同学议论议论。哪组想出了比较好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探索新知 小组汇报:1、先抓一把扣子,数数看有多少个,如有50个,那么两把大约就是100个。每个工人分给两把。2、还可以数出100个扣子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重量,分给工人们。师:同学们想的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就数扣子。板书“数一数”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让学生帮师傅分扣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数扣子(或花生)按照同学们说的,我们先帮师傅数一数扣子。好吗?比一比谁数的又快又好! 生:陆续完成此项任务? 师:我发现有的同学数的特别快谁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呢? 生:老师我是2个2个数的 我是5个5个数的 我是10个10个数的 师:同学们真棒!找到了数数的简便方法,那么现在你可以选择一种喜欢的简便方法,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数的组成习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数、数的组成习题精选基础训练 1.在□里填数。 (1) 个十和个一是。 (2) 个十是。 2.看图数一数,再填空。 ○○○○○○○○○○ ○○○○○○○○○○○○○ ○○○○○○○○○○ () 3.按规律填空。 4.填空题。 (1)50里面有()个十,30里面有()个一。 (2)6个十是(),10个十是()。 (3)67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4)9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5.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五个数来。 (1)三十五 (2)八十八 (3)九十 (4)七十九 能力提高 1.按照数的排列规律写下去。 (1)二十六、二十八、三十、()、()、()。 (2)六十、六十三、六十六、()、()、()。 (3)五十五、六十、六十五、()、()、()。 (4)二十、三十、四十、()、()、()。 2.数一数有多少个珠子? ○有( )颗,●有( )颗,一共有( )颗珠子。 3.从十五起,五个五个地数,数到五十五,一共有几个数? 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1.(1)五、八、五十八。(2)八、八十。 2.33。 3.20、40、70、80、90、100。 4.(1)五、三(2)60、100 (3)六、七(4)九、九。5.(1)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 (2)八十九、九十、九十一、九十二、九十三。 (3)九十一、九十二、九十三、九十四、九十五。 (4)八十、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八十四。 能力提高 1.(1)三十二、三十四、三十六。 (2)八十九、七十二、七十五。 (3)七十、七十五、八十。 (4)五十、六十、七十。 2.40、8、48。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和的组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和的组成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组成》教案(一)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组成教案和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6和7的组成 教学目标:1、掌握6、7的组成。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口头表达及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难点:有规律的掌握6、7的组成。 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按顺序数1—7,倒数1—7 2、填数: 0 1 ( ) 3 () 5 ( ) () 3、猜数游戏:5后面是谁6后面是谁…… 4、比一比,填一填:3( )2 5( )7 7( )6 1( )0 6( )4 5( )5 4( )7 1( )6 6( )3 二、探究新知 1、学习6的组成:和5,重点讲5和1,4和2,3和3分别组成6。12 和4组成6可引导学生直接由前面相应的组成去推出 (1)给P44圆片图涂颜色。 (2)汇报不同的涂色方法,指名说表示什么即把6分成几和几大家都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3)说说6的组成,齐读一遍。 (4)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6的组成。

(5)动手用你喜欢的方法(摆小棒、数字卡片、小花等) 来表示6的组成。 2、学习7的组成: (1)你试试用学习6的组成的方法来学习7的组成。(学生自己摆学具) (2)指名说说“你是把7分成几和几几和几组成7(教师板书7的组成) (3)用自己的好方法记住7的组成。三、演练提高1、找好朋友:游戏可多样师:“我们来找6的组成。”师:“1的朋友在哪里呀,在哪里”生(伸出5个手指)对:“1的朋友在这里呀,在这里。1和5组成6。”(7也用同样方法来巩固练习) 2、做一做:P48 练习七第1题四、总结拓展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记住了什么课后小记:学生对这些数字非常熟悉,因此学起来很轻松。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组成》教案(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页的例题、第48页第1题。【教学目标】: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2、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6和7的组成。【教学难点】:怎样有序地把6的5种组成方法摆出来。【教具准备】:小棒小圆片 (1——7)的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同学领着小朋友做我来问你来答游戏,小朋友我问你5可以分成几和几,老师告诉你5可以分成4和1……2、我们玩4、5的对口令,我出1,我出3,1和3组成4……【设计意图:用对口令的形式进行复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的组成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的组成教案 数的组成 教材第35页的例2和“做一做”及练习八第4题。 1.进一步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 小棒、计数器。 1.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的100以内的数。 2.看图数数。 每箱10瓶每箱10瓶 ()() 说一说你是怎样数出有多少瓶牛奶,有多少瓶酸奶的。 牛奶35瓶:每箱牛奶有10瓶,3箱就是30瓶,再加上5瓶就是35瓶。 酸奶52瓶:每箱酸奶有10瓶,5箱就是50瓶,再加上2瓶就是52瓶。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00以内数的知识。 老师板书题目:数的组成。 1.教学例2。 (1)让学生摆出七十根和四十六根小棒,一名学生台前演示,其他学生用手中的学具摆。老师提问:“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是七十根和四十六根?” 摆七十根时,摆成七捆,摆四十六根时,先摆四捆,每捆十根(就是四十根),再摆六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七十里面有几个十,四十六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七十里面有7个十,四十六里面有4个十和6个一。

(2)老师用小棒摆出一个任意两位数和一个整十数,让学生先观察,再与同桌互相说说是多少根小棒,各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教材第35页的“做一做”。 学生看图数数,再说说数的组成。 三十五根小棒,三十五里面有( 3 )个十和( 5 )个一。 再次利用准备题(牛奶图),说一说数的组成。 35里面有( 3 )个十和( 5 )个一。 3.同桌进行以下活动:一人用小棒摆出一个两位数,另一人说出这个两位数及这个两位数的组成。(两个人交替进行) 1.想一想,填空。 (1) 4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 )。 (3) ( )个一是1个十。 (4) ( )个十是1个百。 2 3.练习八的第4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1.(1)45(2)5757(3)10(4)10 2.9个十和6个一——96 7 个十和3个一——73 10个十——100 3.6578 教材习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