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八年级语文上册29课《湖心亭看雪》课后习题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29课《湖心亭看雪》课后习题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29课《湖心亭看雪》课后习题答案

29《湖心亭看雪》课后习题答案

一1、三个角度:(1)未游西湖时,概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游西湖时)先总写:“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游西湖时)后具体描写:“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

2、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文字,运用白描的手法,由远及近,写出了“湖上”雪后最具代表性的景物,即长堤、湖心亭、舟、舟中人。这些景物与人,在大雪的笼罩下全变得虚无缥缈,模糊微小,变成了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具有了童话般的梦幻色彩。然而最微不足道的“两三粒”人却是这空旷寂寥的雪世界的主人,他们是赏雪的主题。作者的描写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手法,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相互映衬。前者借“客”偶遇知音的惊喜,赞美作者之“痴”;后者借舟子之口,说“客”之“痴”,为作者之“痴”找到“同调”,找到了可以原谅的理由。作者超凡脱俗的行为和孤高自赏的情怀,不但在“客”那时引起了共鸣,也通过他与“客”的“合鸣”,仿佛让本无雅趣的舟子受到了“痴”的精神的感染,让他若有所悟,若有所思。文章至此戛然而止,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

二、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9课《湖心亭看雪》课文教学研讨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9课《湖心亭看 雪》课文教学研讨 内容预览: 29 湖心亭看雪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 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声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的冷寂来。而作者偏偏选择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 接着就记述了这次赏雪的具体经过。这天凌晨,作者划一叶小舟,独自前往湖心亭。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而一人独行于茫茫的雪夜,顿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的人生彻悟之感。此时湖上冰花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一片混沌。惟有雪光能带来亮色,映入作者眼帘的“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 然后,作者笔锋一转,叙及在湖心亭的奇遇。此时此地此景,能够遇见游人,不能不说是奇迹,那两人也都“大喜”,感叹“湖中焉得更有此人”!酒逢知己千杯少,几人痛饮而别,“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作者写“两人”“大喜”,即写自己大喜,写“余强饮三大白”,即写两人畅饮,此处使用互文手法,使行文有变化。及写到“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才匆匆交代了友人的情况,这样写一方面是由于张岱是性情中人,最关注的是朋友之间在情致心灵方面的沟通,至于朋友的身份地位、官职爵里等世俗的问题并不在意;另一方面能够真实地体现作者喜极而悲的情绪变化,询问对方身份之时,也是彼此分别之时,有缘相聚实非易事,此刻一别也许就难以再见,这怎么能不叫人遗憾!最后,作者以舟子的话收束全文:“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但“痴”字又何尝不是对张岱最确切的评价呢?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测试卷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部编版测试卷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三单元考试 语文(人教版)试题 温馨提示: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你要在150分钟内答完所有的题目。 2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二、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②,归雁人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③,将以遗所思。(《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④,终岁常端正。[刘祯《赠从弟(其二)》] ⑤山随平野尽,。(李白《渡荆门送别》) ⑥,终为土灰。(曹操《龟虽寿》) ⑦乱花渐欲迷人眼,(自居易《钱塘湖春行》) ⑧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从视觉角度写出战争的激烈场面的诗句是: 。 (2)默写崔颢的《黄鹤楼》后四句。(4分)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5分) x ī()月轩邈.()鸢飞戾.天() 绝巘()... 素tu ān () 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8分) (1)鸢飞戾天戾: (2)东皋薄暮望薄薄雾: (3)望嶂息心息心: (4)日暮乡关何处是乡关: (5)泉水激石激: (6)来从楚国游从: (7)念无与为乐者念: (8)水面初平云脚低初: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其间/千二百里 C.猿/则百叫无绝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 ,相与/步于中庭 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 略无阙处B 窥谷忘反 C .遂至承天寺D 蝉则千转不穷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 A .虽乘.奔御风风B .绝.巘多生怪柏 C.负势竞上.D.互相轩. 邈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宋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记载了一千多条大 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B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隐居山中 时,梁武帝仍问其国事,故人称“山中宰相”。 C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记”和“书”都属于古代“散文”的范畴,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装 订 线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湖心亭看雪》复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湖心亭看雪》 【内容概述】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 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而又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了游湖人 “痴” 1 (1 这是从整体到局部地描写。?在整体描写部分,又采用了由上到下的顺序。?在局部描写部分,又采用了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的顺序。? (2)修辞——夸张,排比,比喻(“一芥”,一根小草)。? (3)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哪些词语体现作者抓住了景物特征?“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4)文中作者还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什么手法来写景? 白描——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法就是白描。? (抓住事物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用词较少,没有华丽的辞藻)?

(5)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些景物的小,他真正要突出的景物是什么? 是要突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壮观景象。正是这种满世界都白的奇观,才使他觉得眼前的具体景物都变小了。 2、写作方面,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 叙事是行文的线索,须用俭省的笔墨交代,如文中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及下船”,交待了作者的游踪。 写景是游记的表现重点,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最打动人的地方表现出来,景中含情。本文写雪景的一段,作者就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境中的亮点,作者以他准确的感受体会到简单背后的震撼 ⑦ ⑩ ( 1、 2、 3、 4、 5、 6、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译文: 7、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译文: 三、阅读理解 1、用原文回答问题: (1)作者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的句子是:。 (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3)?点明主旨的句子:。

29湖心亭看雪(上交)

29.湖心亭看雪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积累文学常识及文言词语。 2、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章内容,感受艺术境界。 3、熟读成诵。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词语并翻译全文。 【学习难点】学生能熟练的翻译全文。 【预习导学】课前熟读课文,辨音识字;结合注释,认知词语;围绕西湖,积累佳句。之后尝试完成下列内容。 一、导入新课:(播放课件:西湖十景欣赏)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吸引世人眼球的亮点之一就是西湖。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中有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张岱笔下的雪湖吧。因为有人说过,如果你没有去过西湖,只要你读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就也足矣! 二、听教师范读,划分课文节奏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有感情的读文。 三、理解重点词语及特殊句式 1、看谁读得准——给加点字注音:(C层的学生完成)(2′3′5′) 更.定拏.毳.衣雾凇沆砀 ...一芥.铺毡.更.有此人喃.喃长堤.强饮 ..2、看谁译得精——解释句中加点的词:(B层的学生完成)(2′3′5′) (1)人鸟声俱绝.(2)是.日(3)更.定(4)余拏.一小舟 (5)拥毳衣 ...有此人 ....(7)上下一.白(8)焉得更 ..炉火(6)雾凇沆砀 (9)强.饮三大白 ..(10)莫说相公痴.(1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3、看谁辨得明——解释一词多义:(A层的学生完成)(2′3′5′) (1)白:上下一白.三大白. (2)余:余.住西湖上下十余.里

(3)大:大.喜三大.白 (4)是:是.日更定是.金陵人 (5)绝:人鸟声俱绝.绝.巘多生怪柏 (6)更:时日更.定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有痴似相公者 4、古今异义词(2′3′5′) (1)余强饮三大白(强: ...). (2)更定(定:) 5、词类活用(2′3′5′) (1)大雪三日(雪:) (2)客此(客:) 6、通假字 余拏一小舟() 7、看谁记得多——积累关于西湖的诗词佳句或者佳作。(各组竞赛,多者取胜)(5′) 四、走进作者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他一生著作颇丰,今存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书》等。 2、背景资料 张岱出身于仕宦之家,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3、题目解说 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游人,共同构成了一种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语文期末测试题(语文版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一)基础知识(24分) 1、中国书法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请将下面格言抄写在方格内,要求正确、工整、整洁(3分)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惟妙惟肖.(xiào)绮.丽(qǐ) 憎.恨(zēng) 两栖.(q ī) B 销声匿.迹(nì) 愧怍.(zuò) 琐屑.(xiè) 追溯.(sù) C 风雪载.途(zài) 蹒跚 ..(pán shān) 褶.皱(zhě)震悚.(sǒng) D日薄.西山(bó) 箱箧.(qiè)殷.红(yān)绥.靖(súi) 3、请根据具体的语境和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gān gà( )的笑。 ②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miù( )的画面。 ③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jìng( )天择的法则。 ④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báshè( )了二三十年。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因地制宜 ....的发展地方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B、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 人几乎是凤毛麟角 ....。 C、玉雕品“翠玉白菜”因其材质上乘,惟妙惟肖 ....,富有创意而被誉为我国的国宝。 D、看着他瘦骨嶙峋 ....的样子,母亲的眼角湿润了。 5、下列句子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但议论和抒情在记叙文中也经常运用。

《湖心亭看雪》练习题19341

《湖心亭看雪》练习题19341 《湖心亭看雪》练习(1) 一、基础部分 1.解释加点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 (2)是.日,更定矣________ (3)惟.长堤一痕________ (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________ (5)是金陵人,客.此________ (6)及.下船________ (7)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 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解释加点的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上下一白________ 长堤一痕________ 更:是日更定________ 更有痴似相公者________ 是:是日更定________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________ 绝: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 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 二、阅读 (一) 阅读下文,完成4~8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填空:张岱,字______,号______,______(朝代),______(籍贯)人。有著作《_____》和《______》等。 5.分析“绝”字的妙处: 6.(1)概括画线部分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部分采用了_______和___________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2)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3)量词“痕、点、芥、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 8.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 (二) 阅读下文,完成9~15题。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花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意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9.翻译句子。 (1)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2)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3)月景尤不可言。 10.文中描写西湖春景、月景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11.本文最后一句话中的“此乐”是什么意思?“俗士”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用这句话结尾? 12.具体描写“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的句子是___ _____________。

初二上册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初二上册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晨曦赃(zāng)物响彻云宵锐不可当(dāng) B.鞠躬提(tī)防名副其实永垂不朽(xiǔ) C.箱箧寒噤(jìn)臭名昭著负隅(yú)顽抗 D.杀戮阻遏(è)眼花潦乱转弯抹(mò)角 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 B.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 C.他们俩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D.小陆真是别有用心,制作的飞机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书市上展示了许多出版社新近发行的中外文学名著。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和人生真谛。 D.参加这次网页制作培训班的学员,有来自华南师大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教科研工作者。 4.下列句式变换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2分) A.将“淘宝商城出台的新规使得不少小店主被逼上了绝路”变换成“把”字句为:淘宝商城出台的新规把不少小店主逼上了绝路。

B.将“中国邮政太空邮局在北京航天城开通”和“杨利伟出任中国邮政太空邮局局长”合为一句为:杨利伟出任北京航天城开通的中国邮政太空邮局局长。 C.将“蒋门神被武松痛打一顿后一定不会善罢甘休”变为肯定句为:蒋门神被武松痛打一顿后一定会找武松报仇雪恨。 D.将“完成这项任务需要三年的时间”改成表示惊讶语气的句子为:完成这项任务需要三年时间吗? 5.用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通顺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万山纵横,莽莽苍苍,一直延伸到青海中部。 ②在古希腊的神话中,天神们都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这里是上帝、众神的乐园。 ③这座山就是被称作“亚洲脊柱”的昆仑山。 ④同样,在中国的某些古典神话中,皇帝和他的神仙们也都居住在一座高山之上。 ⑤在青海境内长约1200公里,平均海拔5500公尺,山顶皑皑白雪终年不化。 A.⑤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⑤ C.②④⑤③① D.④⑤③①② 6.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本报讯今天(8月12日)晚上22时36分,大运会主火炬点燃的悬念揭晓,110米栏世界纪录创造者、奥运冠军刘翔和来自非洲、美洲、欧洲、大洋洲的火炬手一道,点燃了大运会主火炬塔。在距离火炬塔还有200米的位置时,五名火炬手用手中的火炬对准象征大体联标志“U字”下面的五星点燃引芯,火焰穿过青春大道,走向顶端的火炬塔,点燃了主火炬。

部编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12 《湖心亭看雪》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精品教案

12 《湖心亭看雪》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描写很有特点,试做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三个角度:(1)未游西湖时,概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游西湖时)总写:“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3)(游西湖时)具体描写:“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描写,运用白描的手法,由远及近,写出了“湖上”雪后最具代表性的景物,即长堤、湖心亭、舟、舟中人。这些景物与人,在大雪的笼罩下变得虚无缥缈,模糊微小,变成了“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具有童话般的梦幻色彩。然而最微不足道的“两三粒”人却是这空旷寂寥的雪世界的主人,他们是赏雪的主体。作者的描写,宛如中国画的写意手法,寥寥几笔,就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二、“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文中哪句话相互映衬?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两句话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结尾舟子的喃喃自语“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相互映衬。前者借“客”偶遇知音的惊喜,赞美作者之“痴”;后者借舟子之口,说“客”之“痴”,为作者之“痴”找到“同伴”,找到了可以原谅的“理由”。作者超凡脱俗的行为和孤高自赏的情怀,不但在“客”那里引起了共鸣,也通过他与“客”的“合鸣”,仿佛让本无雅趣的舟子也受到了“痴”的精神感染,令人回味无穷。 三、阅读下面三副有关湖心亭的对联,说说你的理解。 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夜月; 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 ——[明]胡来朝 亭立湖心,伊西子载扁舟,雅称雨奇晴好; 席开水面,恍东坡游赤壁,偏宜月白风清。 ——[明]郑焊 如月当空,偶以微云点河汉; 在人为目,且将秋水剪瞳神。 ——[明]张岱

29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赏析] 本文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静之后,小舟独往。不期亭中遇客,三人对酌,临别才互道名姓。舟子喃喃,以三人为痴,殊不知这三人正是性情中人。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名家点评] 祁彪佳:余友张陶庵,笔具化工。其所记游,有郦道元之博奥,有刘同人之生辣,有袁中郎之倩丽,有王季重之诙谐,无所不有;其一种空灵晶映之气,寻其笔墨,又一无所有。为西湖传神写照,政在阿堵矣。《西湖梦寻序》

张岱: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陶庵梦忆自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9课 湖心亭看雪 教案

第29课《湖心亭看雪》教学案 教与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西湖雪后美景并理解作者超凡脱俗的文人雅趣。 2.知识和技能:了解作者有关情况,积累文言词语,培养阅读能力;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感情,学习白描手法,理解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体的写作特点。 3.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形象、生动、精美的语言特点,感受诗情画意,学习白描手法。 教与学重点:朗读背诵,积累文言词语,学习白描的手法。 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预习: 1.搜集学过的或自己知道的关于描写雪景的诗文句子。 2.对照注释并查阅工具书,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3.回顾小学已学的柳宗元《江雪》内容和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指名学生谈自己积累的描写雪景的诗文名句。 教师准备:如毛泽东《沁园春?雪》的上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另如: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2.简介作者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教师补充】明亡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他的文章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八年级语文测试题 一、知识与积累(28分) 的一项()(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 .. A阻遏.(è) 壬戌.(shù) 取缔.(dì) 阡.(qiān)陌交通 B 瓦砾.(lè)尴.尬(ɡān)惊骇.(hài) 歼.灭(jiān) C 颠沛.(pèi)幽咽.(yàn)诘.问(jí)差.使(chāi ) D箱箧.(qiè) 仄.(zè)歪诘.(jié)问张皇.(huáng)失措 的一项是( ) (2分)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 .... A 长途跋涉粗拙愧怍溃退 B 渴慕推祟烦躁物竞天泽 C 月明风轻杀戳絮说揣摩 D 张皇失措蹒跚鞠躬狼籍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 。(2分) .... A. 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每一个有志青年都要提高和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修养。 C.信息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任务。 D.网络作为传媒,必须承担社会教育责任。 的一项是()(2分)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 .. ,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A.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 .... B.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 。 .... 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 C.全校同学目不暇接 .... D.小陆真是别有用心 ,制作的飞机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 5、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 一项是()(2分) ... A、陶渊明,北宋文学家、诗人。一名潜,字元亮,其《桃花源记》是诗《桃花源诗》的序。 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爱莲说》与《湖心亭看雪》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托物言志。 D 、《湖心亭看雪》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元末明初人。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6、根据提示默写(8分) (1)《望岳》中表达站得高望得远这种思想境界,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的两句话是,。(2分) (2)《渡荆门送别》中用比喻描写水中月、天上云的美丽景象的诗句是:,。(2分) (3)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2分) (4)《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这让我们联想到周敦颐《爱莲说》中与之意义相近的名句:“,。”(2分) 7、综合性学习(8分)

文言虚词 29课湖心亭看雪

初中文言虚词第一学期汇总 之 :之在初中阶段文言文中出现,共有三种词性。分别为动词、 助词、连词。其中动词和连词比较容易区分。助词涉及文言语法作用的变化。用法较多。较难区分。一.助词: 1. 结构助词,翻译“的”(汉语结构助词有的、地、得)(1)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翻译:东面割对方肥沃的领土,北面收取邻国重要的城池。(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大大小小的案情,虽然不能都一一明察,必然根据实际情况。 2. 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1)何陋之有? 翻译:(房屋)有什么简陋的呢? 注:本句省略主语。为了方便理解,可以在本句前面加上主语:房屋。 “何陋”翻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在句子中作宾语。“有”为动词作谓语。所以在原句当中:“何陋”做宾语,提前至谓语之前。 (2) 句读之不知,章之不解。翻译:不知道标点符号。 注:知道作为谓语,“句读”翻译成标点符号。在原句中 提前至谓语之前。 3. 取消句子独立性(重点)标志:“之”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不译 (1)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翻译:我拥有孔明,就像鱼有了水一样。(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翻译:我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偏爱我呀! 4. 定语后置的标志。(1)云之崔嵬翻译:崔嵬的云。 二.动词 1. 到、往(判断标志:后跟地点名词)(1)吾欲之南海何如?翻译:我想要去南海怎么样?(2)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翻译:于是离开他自己的家到关中去。 三:代词 1.代“他”、“她”、“它”,做第三人称代词。 (1)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司马相如)翻译:我见到司马相如,肯定羞辱他。(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翻译:公与他同乘,在长勺作战。 2. 代“他们”、“她们”、“它们”第三人称代词。(1)何不试之以足? 翻译:为什么不拿脚试一下它们呢?(2)彼竭我盈,故克之(代指齐军)。 翻译:对方士气耗尽,我方充满士气,所以击败了他们。注:之代指前文出现过的人或者事物,翻译时可译为“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

初中语文试卷 鼎尚图文整理制作 八年级语文测试题 一、知识与积累(28分) 的一项()(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 .. A阻遏.(è) 壬戌.(shù) 取缔.(dì) 阡.(qiān)陌交通 B 瓦砾.(lè)尴.尬(ɡān)惊骇.(hài) 歼.灭(jiān) C 颠沛.(pèi)幽咽.(yàn)诘.问(jí)差.使(chāi ) D箱箧.(qiè) 仄.(zè)歪诘.(jié)问张皇.(huáng)失措 的一项是( ) (2分)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 .... A 长途跋涉粗拙愧怍溃退 B 渴慕推祟烦躁物竞天泽 C 月明风轻杀戳絮说揣摩 D 张皇失措蹒跚鞠躬狼籍 的一项是( ) 。(2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 A. 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每一个有志青年都要提高和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修养。 C.信息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任务。 D.网络作为传媒,必须承担社会教育责任。 的一项是()(2分)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 .. ,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A.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 .... 。 B.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 .... 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 C.全校同学目不暇接 .... ,制作的飞机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D.小陆真是别有用心 .... 5、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 一项是()(2分) ... A、陶渊明,北宋文学家、诗人。一名潜,字元亮,其《桃花源记》是诗《桃花源诗》的序。 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爱莲说》与《湖心亭看雪》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托物言志。 D 、《湖心亭看雪》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元末明初人。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6、根据提示默写(8分) (1)《望岳》中表达站得高望得远这种思想境界,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的两句话是,。(2分) (2)《渡荆门送别》中用比喻描写水中月、天上云的美丽景象的诗句是:,。(2分)

《湖心亭看雪》课后题

1.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 三个角度:(1)未游西湖时,概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游西湖时)先总写:“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3)(游西湖时)后具体描写:“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描写有什么特点? 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文字,运用白描的手法,由远及近,写出了“湖上”雪后最具代表性的景物,即长堤、湖心亭、舟、舟中人。这些景物与人,在大雪的笼罩下全部变得虚无缥缈,模糊微小,变成了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具有了通话般的梦幻色彩。然而最微不足道的“两三粒”人却是这空旷寂寥的雪世界的主人,他们是赏雪的主体。作者的描写,宛如中国画的写意手法,寥寥几笔,就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文中哪句话相互映衬?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两句话的表达效果。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结尾舟子的喃喃自语“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相互映衬,前者借“客”偶遇知音的惊喜,赞美作者之“痴”;后者借舟子之口,说“客”之“痴”,为作者之“痴”找到“同调”,找到了可以原谅的“理由”。作者超凡脱俗的行为和孤高自赏的情怀,不但在“客”那里引起了共鸣,也通过他与“客”的“合鸣”,仿佛让本无雅趣的舟子受到了“痴”的精神感染,让他若有所悟,若有所思。文章至此戛然而止,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

二、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29 《湖心亭看雪》的三意境

29 《湖心亭看雪》的三意境 张岱《湖心亭看雪》一文选自《陶庵梦忆》这部书。简单来看,该文只是写了作者少年时期的一次游山玩水而已。这正如有人初读后的感受──因为搬用生活经验来理解,欣赏湖山全白的雪景,不也是一件乐事吗?因此,有人凭此或许会断言,本文表现了作者无比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笔者总觉得有些欠妥当,但作者似乎纯客观地写景写事并没作评论,又该怎么品悟呢?愚以为引入诗歌的“意境”大致能合理地解读本文而更接近创作者的原意。 黑与白 张岱是在夜晚“更定矣(更定,夜深更深。古代夜间计时分为五更。意思是众人都入睡的时候,大约晚上九、十点钟。)”才出外去“赏”雪的。故理解为“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说法,可判为错误。因为白天才看得更远、更清楚啊!再则,又不是不会再天亮了,完全可以等到第二天的白天再去看呀!因为“大雪三日”的厚雪不见得在一个晚上就融化尽了。细究起来,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为作者这个明朝遗老怕在白天外出碰上熟人会触发亡朝之痛呢!另则,也可以理解为张岱百无聊赖心情苦闷才不顾寒冷在雪夜去赏景聊以消遣呢。有人会说,这种理解是误读。因为明朝是“崇祯十三年灭亡的”,而文章明明是写于“崇祯五年”呀。这我们可以如此回答:请责难者对照《陶庵梦忆》书名去理解吧!因为作者是中青年时

写少年时的事。另外,就算作者是实写,至多也只是在实写忆旧呀!可我们认为,本文忆旧的触发点是“现在时”,或者也可以这样说,作者实在是在写“现在时”的“崇祯十三年或之后”的事,却假托“崇祯五年”的事,这没什么大不了。似乎比写现在还更好呢。在作者看来,表现了自己想表现的主题就行了,“年代”只是一种形式,没什么要紧。夜黑可以避开士大夫在亡国后火辣辣脸烧的尴尬,“黑”当然也是作者阴暗心情的真实写照,“白”当然也是作者“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大悲大痛。“黑夜”、“白雪”并不是指美景,而是指伤怀物。单独“黑”是悲,单独“白”也是悲,“黑”、“白”交融的意境更是指向一种巨悲。 小与大 文中“湖心亭一点”、“长堤一痕”、“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都极言小,而湖是阔湖、雪中湖因与“天与云与水上下一白”更是阔“湖”。一面是以小如盆景点出了人的渺小,一面又是以湖、湖天之大渲染了冰“冷”之深白“伤”之大。也即以“小景”与“大景”来对比更突出主景、主人之小及狂虐物风雪之凶和大。就是说文中“小景”是写孤独,“阔景”也是写作者愁绪无边。一句话,“小”与“大”都蕴涵作者那看似几近淡淡无迹却实在具有绵绵辽阔无边的哀愁。“小景”与“大景”本是客观存在,可在伤怀的作者眼里看来却是著有作者伤情的文中物。也即“小景”、“大景”因其辽阔,让我们感觉具有“作者不

八年级语文(上)测试卷及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测试卷 学校:年级:班级:姓名: 达标卷(100分钟内完成满分100分) 一、语文漫步(14分) 1、本题很简单。只要用你最喜欢的字体、最漂亮的字迹,把下面一句格言抄在方格里,并做到全卷书写工整、美观,就可得分。(2分)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 ——爱默生 2、请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气喘吁吁 ..()弄巧成拙.()茅塞.顿开() 无动于(zhōng) 略胜一(chóu) 稍纵即(shì) 3、2007年春节即将来临,传统文化习俗为你提供了学以致用的机会,请完成下面题目:(4分)①为下面的春联拟出下联: 上联:春来繁花似锦 下联: ②除夕团圆,家人聚餐,你要为全家祝福,你的祝词是:(不超过20字) 4、指出下文中的顾客的言外之意。(2分) 顾客(认真地):牛厂长,贵厂生产的骏马牌毛巾,上面的图案可真是栩栩如生啊! 厂长(惊喜地):真的吗? 顾客:当然!我早上洗脸时,那上面的骏马竟然跑到我脸上来了! 顾客的言外之意是: 5、《水浒》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书中刻画了108位英雄好汉,他们形象鲜明,个性突出,尤其是他们的绰号风趣幽默,更能体现每位好汉的独特之处。请写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两位梁山好汉的姓名及其绰号,并对其个性作简洁的评价。(3分) ①姓名____,绰号______。②评价__________________。 ②姓名____,绰号______。②评价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览室书架(38分) (一)《卖米》(节选)(16分) 散场了,我和母亲晒了一天,一颗米也没卖出去。 “妈,走吧,回去吧,别愣在那儿了。”

《湖心亭看雪》练习及答案

(二)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B )(3分) A.余挐.一小舟(撑)/更定.(结束)/拥毳.衣(鸟兽的细毛)/雾凇沆砀 ..(白气弥漫的样子) B.晓雾将歇.(消散)/衣不足.惜(足够)/强.饮三大白(勉强)/披发文.身(画着文彩) C.标.枪舞刀(举)/素湍.绿潭(急流)/盖.竹柏影也(原来是)/为.火所焚(被) D.以.此夸能(凭借)/不以.疾也(认为)/晴初霜.旦(下霜)/两膝相比.者(靠近)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B )(3分) A.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沸腾)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加) C.湖中人鸟声俱绝.(消失) D. 更有痴似相公 ..者(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3、文中叙写亭中奇遇时,“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和豪爽之情。文末的“痴”与开头的“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作者写雪景,用“湖中人鸟声俱绝”,使我们从听觉上感受到大雪的威严,用“雾凇沆砀”形容湖上雪一片弥漫,混茫难辨,从形态上描写大雪飘扬;用“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从色彩上写雪下之久之大。 (用原文回答)(2分) 4、翻译下面句子(3分)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拉着我一同饮酒。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5、下列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D )(3分) A、本文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 B、“独往湖心亭看雪。”句中的“独”字体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C、本文用白描手法,勾勒写意,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映照。

29.湖心亭看雪(答案)

厦门市音乐学校2014—2015学年(上)初二语文导学练 班级:姓名:座号: 第29课湖心亭看雪 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是日更定( gēng ) 拥毳衣炉火( cuì) 雾凇沆砀( hàng )( dàng ) 长堤一痕( dī) 与余舟一芥( jia) 舟子喃喃曰( nán ) 2.文学常识填空 (1 (3)古往今来咏雪的古诗文极多,请摘录几联。 ①___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__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 ②__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___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3.阅读并背诵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绝:湖中人鸟声俱绝__ 消失,停止______ 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 与人世隔绝 ____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大雪连下了三天,西湖中的人声和鸟声都消失了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像一条印记的长堤,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和我那像一片芥叶的小船,像米粒一般大小的船中两三个人罢了 7.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绝”的妙处:一个“绝”字,从听觉入手,描绘了一幅人鸟受冻,悄然无声,不敢外出的寒冬静默图。 (2)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侧面烘托,由堤及亭,由亭到舟,由舟及人,层次清楚地描绘了一幅天地茫茫,浑然难辨,人融于景,物我相融的湖山雪夜水墨画,情趣盎然 (3)量词“痕、点、芥、粒”的作用是写出了视觉的移动,使人感叹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4)作者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 不多余。这是辟出另一境界,让人有一种喜逢知己的感觉。属侧面烘托,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5)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 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只“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侧面烘托 (6)“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8.同文欣赏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qiú)不暖锦衾(qīn)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lán)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八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八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36分) 1.下列加横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 A、恐吓(hè)猝(cù)然山坳(ào)逶迤(yí) B、呆滞(zhì)愠(wēn)怒酒酣(hān)蔫(yān)巴 C、萧乾(qián)戍(shù)边祈祷(qí)泥毡(zhān) D、咴咴(huī)挟(xié)着皑皑(ái)磅礴(páng) 2.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美英________机频繁掠过伊拉克上空。? (2)防治“非典”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任何人不得________责任。 (3)由于一场不期而至的暴风雨,刚刚进行了半场的比赛被迫________。A.侦查?推托?中止???????????????B.侦察?推脱?中止 C.侦查?推脱?终止???????????????D.侦察?推托?终止 2.下列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偷税漏税不但损害了国家利益,而且损害其他公民的利益。 C.江都西路断道施工车辆绕行。 D.走进了师范学校的实验大楼,我感到很受鼓舞,很想上这儿学习。 3.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处理这类事情可谓轻车熟路 ....,一点也不费力。 B.实现小康的宏伟蓝图是需付出艰苦努力的,不可能一挥而就 ....。 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 ....,在山顶欣赏了美好的景色。 D.这件事我明明不愿做,他却偏要我去做,这不差强人意 ....吗? 4.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①假期里,我在父母亲的带领下,参观了市博物馆。②进入馆藏区,只见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古代文物珍品。③学识渊博、深受大家令人尊敬的文物馆馆长为我们介绍说,文物收藏是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进行的,所以件件都是珍品。④他还为我们展示了有“镇馆之宝”之誉的《唐代仕女图》,那精美的图画让我们深深折服。⑤我不禁惊叹于祖国的山川秀美,人文荟萃。 第句,修改意见: 第句,修改意见: 5.仿照下面两个例句的格式,发挥你的想象力,再写出三个关于书的比喻句(字数可比例句略多)(6分) 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