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当前我国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分析

当前我国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分析

当前我国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分析
当前我国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分析

一、根据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渠道来分析我国货币政策(金融政策)调控的重点。

答:多年来,西方经济学界一般认为现行的货币政策传导主要有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两个途径,其中货币渠道主要包括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以及汇率渠道,而信贷渠道主要包括银行贷款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

(一)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货币渠道传导有以下几个前提条件,首先金融市场是信息完全的,也就是说货币政策传导的各个参与方都将获得完全的信息;其次,金融资产只有货币和债券两种形式,银行贷款只是债券的一种,贷款和债券可以相互替代;再次,价格不需要做及时的调整来抵偿名义货币量的变化;最后,中央银行能够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直接影响名义货币量。

在这些前提条件下,货币渠道通过利率途径、汇率途径、非货币资产价格途径等进行传导。

1、利率途径

通过货币供给的变化来影响价格预期,从而影响通胀预期,再影响实际利率水平,进而影响总投资,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的变化。凯恩斯的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机制描述为:货币供应量↑→利率↓→投资↑→支出↑→产出↑,货币供应量增加代表一种扩张性货币政策,在既定的流动性偏好(即货币需求函数)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导致市场利率的下降,在既定的资本边际效率下,更低的利率刺激投资支出的增加,投资通过投资乘数效应导致产出增加。在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利率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凯恩斯认为,利率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利率是人们放弃周转灵活性的报酬,而利率的高低则是由货币供给(货币数量)和货币需求两大因素共同决定的。凯恩斯模型中影响消费和投资的是真实利率而不是名义利率,因为真实利率比名义利率对开支影响更大,即使名义利率降低到零,货币扩张仍然可以通过提高预期价格水平,使通货膨胀预期上升,从而导致名义利率为零的条件下真实利率的下降来刺激开支,其传导过程可以描述为货币供应量↑→预期价格↑→预期通货膨胀率↑→利率↓→投资↑→产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渠道

2、汇率途径

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导致利率发生变化,进而改变汇率从而影响净出口,最终影响产出。当一国的货币供应量上升会导致国内利率下降,此时本币存款不如外币存款有吸引力,从而引起本币贬值,汇率(E)下跌,使得国内商品比国外商品在价格上更有竞争力,从而导致净出口(Nx)及经济产出的增加。汇率传导途径可以描述为: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净出口↑→产出↑。在汇率传导途径中由于我国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矛盾冲突、货币政策“保持物价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以及利率市场化程度过低,这些原因都大大的影响了汇率传导的有效性,使得汇率传导途径并未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非货币资产价格途径

以托宾q理论为代表的非货币资产价格途径是用于解释货币政策如何通过作用于股票价值来影响经济的理论。托宾定义的q是指企业的市场价值(一般是指它的股票价值)除以其资本的重置成本所得到的值,托宾q理论的传导途径可以描述为:货币供应量↑→利率↓→股票价格↑→托宾q↑→投资↑→产出↑,当货币供应量上升时,利率下降,股票价格上升,更高的股票价格导致更高的q,这样就会催生更高的投资支出,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托宾q将资本市场与实业经济联系起来,揭示了货币经由资本市场而作用于投资,该理论已成为政策研究与政策制定的重要工具。

虽然货币渠道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之一,但货币渠道仍有自身的缺陷,主要表现在:首先,货币渠道认为金融市场是信息完全的,这种假设非常不现实,因为其忽略了现实中由于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完全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以及金融市场的自身结构问题。其次,货币渠道认为利率对总支出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明显影响,即使一个很小的货币政策冲击都会引起公开市场利率的微小变化,从而对总支出的各个组成要素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但是关于利率对各个要素的影响,实证研究并没有发现他们之间存在明显效应。再次。货币渠道只强调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的一方,而忽视了资产的一方,认为货币供给变化的根源并不重要,不管货币总量的增加是银行发放贷款还是购买证券引起的,它对经济活动都将产生同样的影响,这显然与实际情况是不符的;最后,利率的变化与消费支出的变化在时间上存在严重的不匹配,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消费支出往往发生在利率恢复到初始水平即利率效应结束之后才会对货币政策冲击作出反应。由此可以看出,货币渠道难以从程度、时间和结构上解释货币政策变动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二)信贷渠道传导

信贷渠道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另一主要渠道,信贷渠道是在以下几个前提条件下提出的:首先,信用市场是信息不对称的。也就是说交易的一方在交易中要作出准确决策时,对交易另一方的信息掌握是不充分的;其次,信贷渠道以不完善的金融市场为前提,认为商业银行拥有储备、贷款和债券等资产,贷款和债券不能完全替代,强调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同样担当重要角色;最后,由于不完全信息和较高成本的监控引起的代理成本,使得外部融资与从企业内部筹集资金的成本之间存在差额,称其为“外部融资额外费用”,从而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以及投资水平,从而使信贷渠道成为货币政策有效的传导渠道。

在这些前提条件下,信贷渠道通过银行贷款途径和资产负债表途径进行传导。

1、银行贷款途径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金融中介机构在金融体系中发挥着特殊作用,银行贷款融资对于特定贷款人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个人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们不像大企业一样具有其他可以替代的融资渠道,只能依赖银行贷款融资。货币政策可以通过中央银行的准备金操作降低商业银行金融头寸,减少银行可贷资金,从客观上限制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能力,贷款依赖型借款者由于贷款资金来源减少及贷款成本提高,支出水平必然下降,总需求减少。银行贷款途径可以描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银行贷款↓→利率↑→投资需求↓→产出↓。银行贷款渠道侧重于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影响存贷机构的贷款供给能力,以及贷款依赖型私人部门的存在,通过银行信贷量的变动对总支出产生独立的影响。

2、资产负债表渠道

借款者的外部融资额外费用取决于它的财务状况,借款者的净价值越大,它的外部融资额外费用就会越低。同时借款者面临的信贷条件以及它们的资产负债表的实质性变化直接影响其投资和支出行为。资产负债表途径可以描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利率↑→企业净价值↓→外部融资成本↑→投资需求↓→产出↓。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通过利率的上升使借款者有一些未到期偿还的短期利率或者浮动利率的债务而增加其利息支出,减少其净现金流量,从而使借款者的财务状况恶化,或者是由于利率的上升而伴随着资产价格的下降,导致借款者抵押资产价值的下降使借款者的资产负债状况恶化。

(二)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近年来,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国家金融体制改革不协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新的利率渠道和非货币资产价格渠道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之前,原有的信贷渠道己开始阻塞或萎缩,致使国家所制定的货币政策难以向国民经济体系的各相关部门进行及时、顺畅、有效的传导。从国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改革方向来看,利率渠道及非货币资产价格渠道应该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途径,但从我国金融体系运行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现实来看,信贷渠道仍然是当前国家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这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所决定的。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微观经济主体三个层面存在着多重障碍,使货币政策信号的传导随着传导路径的伸长而层层衰减,极大地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1.中央银行层面的传导障碍

1998年以前,中央银行的机构设置为总行一省级分行一市(地)级分行一县级支行,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执行方面,受地方政府,特别是省级政府的影响较大。中央银行总行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基层中央银行是货币政策的执行者,货币政策从总行向基层中央银行传导的过程中,传导效果逐步减弱。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机构改革以后,撤销了省级分行,按照地理区划(在一定程度上也考虑了经济区划)设立了九个大区分行,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进一步增强,原省级机构的地方化倾向基本消除。因此,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内部传导效果的减弱,不是由于货币政策信号的衰减和失真,而是由于传导障碍导致了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的层层削弱。在利率管制状态下,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体系选择,成为货币政策传导在中央银行层面上遇到的障碍。

(1)我国仍然是一个以管制利率为主的国家,包括存贷款利率在内的绝大多数利率由中央银行决定。中央银行在制定利率政策时,除考虑总体经济、金融形势和物价水平外,考虑较多的是如何通过利率改变存款人、贷款人和金融机构的收入分配格局,尤其在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中,对其进行政策倾斜和扶持。利率下调的结果往往是企业财务负担减轻,而银行利差缩小,存款人的收入减少。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利率水平,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商品价格己经全面放开,而资金价格还没有放开,如果不进行利率管制的体制改革,不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

(2)作为数量调节的基础货币调整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受到很大限制。近年来,外汇占款和对政策性银行贷款大量增加,作为基础货币主要支持对象的商业银行资金需求不大。中央银行主动拓宽基础货币供应渠道,增加了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等中小金融机构的再贷款,这虽然暂时化解了部分金融风险,但也潜伏着新的金融风险。基础货币需求与供应的矛盾,削弱了中央银行基础货币调控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使货币政策的作用受到一定限制,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也有所减弱。

(3)作为结构调节的信贷政策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货币政策工具。为了扩大内需,中央银行连续发布了支持中小企业信贷、消费信贷、农业信贷、外贸信贷的指导意见,对引导商业银行贷款投向和业务创新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指导意见只是一种道义劝说,对商业银行约束和激励作用较弱。另外,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银行支付手段相对落后、兼容性差、不方便等问题仍很突出,影响了资金的及时清算划拨和调度,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银行业务的需要,造成大商业银行各成系统、而中小金融机构结算困难。

2.商业银行层面的传导障碍

货币政策要影响实质经济,必须通过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机制,发放贷款,增加派生存款总量。目前,货币政策在商业银行方面的传导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基础货币的扩张问题,也就是贷款增量递减问题。

(1)1997年以来,防范金融风险受到政府和银行的高度重视,商业银行普遍加强了风险控制,系统内管理权限上收,遏制了基层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能力。商业银行普遍存在信贷决策权集中于地市级行或省级行贷款决策环节多,决策时间一长,基层信贷员贷款权限小而贷款责任重的问题。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方式上收资金使用权:一是以经济手段或行政手段上收信贷资金。部分商业银行以高利率的方式上收基层行的信贷资金;另有部分商业银行则明确规定了基层行的上存资金比例,上存资金比例层层加码,基层商业银行的资金头寸十分紧张。二是扩大上存资金和上借资金利差,迫使基层行资金上存,限制基层行资金运用。三是基层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受到了严格限制。四是严格控制对基层商业银行的授权,基层商业银行的贷款权基本被全部上收。

(2)基层商业银行经营意识上“重存款、轻贷款”的倾向比较明显,没有把贷款营销摆到应有的位置。存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运用渠道,也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李闰来源。在目前不良资产占比较高的情况下,增加优质贷款的数量,对于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盈利能力,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商业银行仍然把存款业务作为主要工作,对贷款营销重视不足。这种现象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把发放贷款和开展中间业务作为争揽存款的手段,没有从增加盈利的角度研究资金运用。基层商业银行一般有几百个企业存款帐户,真正有贷款关系的企业却只占很小的比例,基层商业银行将很大的精力投入到存款竞争中,有时对企业发放贷款只是作为企业在银行存款的交换条件,代收代付业务也作为吸收存款的手段,基本不收手续费。二是缺乏贷款营销激励机制,各商业银行在加强信贷约束机制的同时,没有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信贷激励机制,普遍实行贷款终身责任制,要求信贷人员对新增贷款负有100%收贷收息的责任。这种权责不对称的信贷管理制度,不但抑制了信贷人员研究企业、研究市场、主动开展贷款营销的积极性,而且导致信贷人员故意不发放贷款的倾向。三是贷款的审批方式不灵活,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采用相同的审贷模式。由于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特点是数量少、周转快、频率高,如果沿用对大企业的审贷模式,从贷款申请、信贷员审查、基层行审查、上级行贷审会审查、抵押、担保、公证到贷款到位,要经过近十道手续,历时一周到几个月,往往使中小企业错过了运用贷款获取利润的最佳时机。

(3)商业银行“大城市、大企业”的信贷策略严重偏离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导向。我国的货币政策导向是多元化的,在支持大企业、大项目发展的同时,更强调加大对中小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消费信贷的支持。但从目前各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战略来看,普遍倾向于“大城市、大企业”战略,国有商业银行如此,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如此,在金融体系设计中重点服务于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地方法人商业银行,也同样普遍存在着这一倾向。商业银行普遍对企业实行贷款信用评级制度,只有企业达到较高的信用等级才能取得贷款支持。由于评级制度本身的缺陷,企业很难达到较高信用等级,尤其是中小企业,大部分从未取得贷款,没有贷款记录,因此也没有信用等级。商业银行“大城市、大企业”的信贷策略,导致银行信贷向大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过度集中,出现了少数大企业、大公司资金闲置和广大中小企业急需资金却得不到贷款支持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但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也导致了银行信贷风险的过度集中。

(4)商业银行发展意识不强,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问题上未能充分发挥有效信贷增量的作用。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表现为不良贷款占比较高,因此降低信贷风险的途径不但可以通过减少不良贷款数量的方

式,也可以通过增加有效信贷投入的方式,在目前宏观经济环境较紧的情况下,减少不良贷款数量的难度要大得多,如果商业银行都倾向于收回贷款,由于乘数效应的存在,必然导致货币供给的多倍紧缩,经济环境会进一步恶化,银行的信贷风险也会进一步积聚。目前,中央银行新的金融监管理念强调以发展的方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但部分商业银行仍然不重视通过有效信贷投入的增加,稀释和降低信贷风险。在这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内部管理体制下,基层商业银行只注重争夺己经形成的优质客户,不注重研究市场、研究企业,缺乏培养基本客户群的战略意识,缺乏与困难企业同舟共济、积极支持企业发展壮大的经营理念,使许多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不能及时得到信贷支持,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3.微观主体层面的传导障碍

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等微观经济主体是货币政策传导的最终环节,货币政策的传导在微观主体层面上同样遇到了多方面障碍。

(l)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导致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国有企业没有进行企业制度改革,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没有建立,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薄弱,尤其是资产负债率较高。由于缺乏面向市场的研发、营销和管理机伟lJ,缺乏开拓市场的能力,导致产品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市场占有率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低下,客观上难以满足贷款条件。从中小企业的情况看,虽然产权比较明晰,但规模较小、资本金不足,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等问题,都使中小企业难以满足贷款条件。

(2)消费市场主导产品仍未形成,最终消费回升较慢,居民收入和支出预期变化不大,“惜购”现象依然存在。与此同时,由于个人信用制度尚未建立,银行对居民消费信贷审查相对较严,手续较多,相对于巨大的市场来说,实际贷款仍显不足。另一方面,居民缺乏现代消费意识导致对货币政策反应迟钝,由于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居民对消费信贷的认识还存在偏见。

(3)政府部门相关配套政策的缺位导致货币政策孤立和有效供给不足。货币政策在微观层面上的顺利传导,离不开政府部门一系列配套政策的配合。从地方财政来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离不开地方财政出资并牵头建立的“三项”担保基金的作用,财政贴息技改贷款和国家助学贷款也都需要地方财政给予贴息支持。但实际操作中,地方财政以种种借口拖延不办。从消费信贷来看,住房和汽车的产业链条都比较长,住房消费和汽车消费对内需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但实际中却存在着中央银行大力宣传,商业银行积极推动,但相关政府部门却动作迟缓、收费过高的局面,导致适合不同地域、不同消费层次的有效供给不足,极大地制约了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

(二)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重点

随着08年开始的开幅度的扩张政策的推行,信贷的投放达到了历史高位,CPI在2010年第一季度达到了2.8%。所以当前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重点是建立一个通胀预期下的货币政策框架。做好这项工作需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客观认识并恰当把握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之间的关系。货币政策不宜简单地以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是否适度来衡量。应该更多地关注最终目标,即物价上涨水平变化而非中间目标即货币供应量变化。

2.随着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资产价格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且比较复杂,资产价格本身日益引起各国货币政策当局的关注,并将其作为主要的监控目标,我国必须高度关注资本市场发展和资产价格变化对于货币政策的影响。

我国近年来资本市场发展迅速,一方面,资本市场投资与银行储蓄存款的替代关系越来越明显,客户保证金对货币层次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大,致使M2指标的全面性受到挑战,需要建立包括保证金等在内的货币供应量新指标。

但另一方面,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不显著,资产价格变化对实体经济尤其是投资与消费的影响并不大。因此,货币政策需要关注资产价格的变化。但不能以资本市场变化为目标。在具体操作中应该主要以实体经济的稳定和增长为目标,适当兼顾资本市场的需要。

3.生产者一消费者信心使预期因素的传导作用趋于增强,对于货币政策效果造成了比较复杂的影响,已经引起各国货币政策当局的关注,需要在我国货币政策实践中加以考虑。我国的货币政策实践应当适当地考虑预期因素的作用,在货币政策决策之前,对预期因素的作用有一个“预期”,以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4.完善信贷传导渠道

(1)首先要考虑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合理信贷投放问题

a.处理好国有商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改革与服务的关系。

b.关注总行和省级分行对大型企业信贷投放集中化以及加入WTO、外资银行进入等可能引发的新问题。如国有商业银行省分行和总行集中资金,向重点城市、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倾斜,必须注意防止不良资产发源地从基层分支机构向省分行和总行的转移,造成新的金融风险。

c.下力气调整与优化人员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建立适应市场性信贷投放的员工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贷款业务发展的迫切需要。

d.大力发展新的中小金融机构,为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传导建立更多的“毛细血管”

建立新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原则上应该以股份制方式设立,尽量使股权分散化,以企业和个人股份为主,建立真正规范的产权约束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

e.健全完善信贷担保体系和辅助设施

当前主要有两大任务需要完成,一是要对现有的信贷担保机构进行适当的改革与调整,二是要加快独立信用评估体系的建设。

f.运用税收杠杆调节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为货币政策通畅传导提供宏观支持

商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多存少贷、只存不贷,甚至损害地方经济的行为,应该受到政策层面的约束。可以考虑运用税收减免杠杆对大银行分支机构片面的信贷行为进行调节,为货币政策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条件。

g.加快货币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继续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增加货币市场主体,鼓励货币市场创新,建立货币市场做市商制度。大力发展票据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债市场。

发展货币市场基金,形成完善的货币市场体系。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发挥货币巾场利率的引导作用,逐步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体系,完善利率调节机制。

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改革,调整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个人的资产结构,培育真正的市场活动主体,提高经济活动中的利率弹性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5.注意证券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方面发挥资产价格渠道对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

另一方面货币政策要根据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继续进行适当的适用性调整,以充分发挥资产价格的传导作用。

二、衡量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志是什么?当前我国实行的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效应如何?

答:(一)衡量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志

1.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指货币政策在稳定货币和促进经济增长这两方面的作用大小和有效程度,即货币政策的实施在多大程度上以尽可能低的通货膨胀来获取尽可能高的经济增长。①由于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是一国货币政策目标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2.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货币对于实体经济有没有影响?这是在假设货币供给为外生的基础上,研究货币供给变化对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如果货币供给变化导致真实宏观经济变量(如实际产出)的变化,则认为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如果货币供给仅仅导致名义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如名义产出,价格水平等),则认为货币(政策)是无效的,这部分内容与宏观经济理论有密切联系。

(2)货币(政策)是如何影响真实经济变量的?主要是对各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货币政策操作可能通过各种途径(如利率、汇率、信贷、资产价格等)对总需求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影响,最终反映在价格水平的变动上,研究传导机制可以深入细致地分析货币(政策)扰动对经济变量的影响。

(3)货币当局(中央银行)如何选择和实施适当的货币政策,才能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这是货币政策实践必须回答的问题,其中主要包括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规则等问题的研究。

3.衡量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志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大小最终体现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两方面,前者表示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即货币政策收益;后者表示货币政策造成币值下跌的副作用,即货币政策成本,两者之间的对比关系称为有效性基本系数,用来衡量效果的好坏,常用的指标是BCE。具体而言,BCE=指数化的GDP增长率脂数化的CPI。显然,当BCE>1时,实际经济增长率大于零,货币政策呈现正有效性,比值越大效果越好;当BCE=1时,货币政策呈中性,对实体经济不产生影响;当BCE BCE反映了货币政策对于产出和价格作用的对比关系。如果从投入一产出的角度考虑,以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量表示货币政策的“投入”,用实际经济增长率(名义经济增长率一通货膨胀率)表示货币政策的“产出”。那么,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程度或是效果便可以用有效性系数CE来表示:CE=实际经济增长率/实际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名义经济增长率/名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

此外,货币政策效果还可以用货币政策预期目标与实际值的偏离程度来衡量,但由于预期目标一般是年度或较短时期内的目标,所以该方法只能从一定程度上衡量短期效果,而不能反映更长一个经济周期内的总体效果,因而实践性不强。目前的主流趋势,除了用IS—LM模型进行分析外,更多是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检验货币供应量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程度,并以其作为判断政策效果的依据。

(二)当前我国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分析

美国次贷危机自爆发以来由房地产领域的局部性危机,发展演变为影响美国金融体系正常运转的系统性危机,并迅速蔓延波及其他国家演变为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进而由金融领域波及实体经济,使全球经济遭受重创,陷入衰退的境地。我国虽然没有遭受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但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出口受阻,经济增长放缓,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价格暴跌,人们对未来的信心降到低谷。

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2008年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和财政政策基调的双双调整标志着宏观调控开始全面转向扩张,保增长已明确成为此阶段国内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是根据形势变化及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操作,确保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及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支持扩大内需,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而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中国政府近10年来的第一次,是货币政策上的一次重大转向。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实施以来既产生了积极的效应,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研究在当前复杂形势下宽松货币政策产生的效应,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积极作用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1.当前我国宽松货币政策所产生的积极效应

(1)减轻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实现“保八”目标的完成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扩大城乡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基穿 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得出8%的经济增长率是一个底线。若低于8%,我国的许多发展问题、社会问题将不好解决。1998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我国也提出过“保八”目标,最终为7.8%。我国去年GDP全年增速为9%,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四季度明显下滑为 6.8%。在当前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不佳,出口严重受阻的情况下要实现“保八”目标并不容易。为此,必须通过启动内需来促进经济增长。 2008年11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标志着宏观调控政策发生了方向性转变。

根据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显示,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减速作用大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加速作用。因而在此次应对危机,防止衰退的政策组合中,货币政策居于从属地位。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财政支出能够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因而在此次政策组合中居于主导地位。但根据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积极财政政策具有挤出效应,需要积极货币政策的配合,以削弱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当前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要加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政策合力。要在国家统一宏观调控下,使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组合拳。建立和实行重大政策和事项的协商处理机制,加强政策协调和行动配合,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好货币、财政和产业政策的合力,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重振了市场信心

危机爆发以后,随着金融机构的倒闭破产,股票市场的暴跌,实体经济的衰退,失业率高企,人们对未来的信心降低低谷。上证指数从6124点(2007年10月16日)一路下跌,最低时跌至1664点,沪深两市市值一年内蒸发近24万亿元,相当于我国2007年全年GDP总量。“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为恢复市场信心,各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救市政策。我国政府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4万亿的经济振兴计划及所产生的带动效应有利于直接刺激经济的增长,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提法则为历史上第一次,即使在1998年对货币政策的表述也仅为“稳僵 ,此次“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比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更显力度,更有利于迅速提振市场信心。

自政策推出以来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据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一季度消费者的信心比2008年四季度有了普遍提升。而在股票市场上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升。作为经济形势与市场信心的晴雨表,股票市场的表现也令人欣慰。上证指数由最低时的1664点(2008年10月28日)回升至3478点(2009年8月4日),涨幅高达109%。人们对后世的乐观有助于进一步启动内需,对政策效果可以起到倍放的作用。

(3)缓解了流动性困难

央行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了银行体系有充足的流动性,促进了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按照国务院有关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金融了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2009年将以高于GDP增长和物价上涨之和约3-4个百分点的增长幅度作为全年货币供应总量目标,争取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7%左右,同时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不再实施硬约束。放松的银根缓解了资金供应的紧张,对于缓解房地产业的危机,防止中小企业的大面积破产倒闭作用明显。

2.我国宽松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消极效应

(1)长期通货膨胀的压力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般包括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金融稳定五个方面。由于这四个方面不能完全统一,有些目标之间存在矛盾,因此央行必须有所侧重。一般情况下,币值稳定是中央银行应该长期坚持的目标,而当一些特殊情况出现时,央行可能暂时性的放弃币值稳定,转而倾向其他目标。比如,当美国次贷危机发展演变为影响美国金融体系正常运转的系统性危机,并进而连累实体经济陷入衰退的时候,中央银行为稳定金融体系,防止经济衰退被迫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大量注资。当然,所有这些注资其实都是向市场扩大流动性,这就使得市场流动性进一步扩大,流动性扩大,就产生了通胀的压力。所以从长期来看,央行的负债会进一步增加,政府的负债、个人的负债都会进一步增加。政府负债增加以后,就会涉及到发债券,然后使得整个市场的流动性进一步扩大,从而带来长期通货膨胀的压力。 (2)持续宽松的货币财政政策可能会抑制经济结构的自发性调整

经济结构的自发性调整主要依赖于市场的优胜劣汰,其调整历程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库存调整、价格调整和产能调整。表现在:市场需求萎缩,产品销售困难,库存增多;企业被迫通过减产及降价促销来消化库存;惨烈的价格竞争将迫使实力较弱的企业破产倒闭。在经历大量企业的关闭、破产、兼并和重组之后校正经济内部结构性的失衡。然而,持续宽松货币政策将会延迟经济结构的自发性调整。因为在资金比较宽裕的环境下,企业可以依靠银行的信贷资金勉力维持,自身调整的动力将会大大减弱。企业资金的宽松,可能导致制造业投资仍保持高位的低水平增长,并形成新的过剩产能。而结构性经济调整就是要对存量生产能力

进行调整,通过淘汰落后和过剩的产能,来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与优化。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轨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与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至关重要。因此,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所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是值得研究并关注的问题。 (3)新增资金投放违规进入楼市,股市催生新一轮泡沫

从整个宏观经济看,经济增长动力依然不足。上半年,全国GDP增长7.1%,距8%的经济增长目标尚有一定距离。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房地产“火热”的销售情况和股市连创新高的指数,正在不断“吹大”市场的资本值。 2009年7月底,上证指数重返3400点,新一轮炒股热潮苗头初现。在房地产市场,广州、北京再现地王,一些地方商品房销售额上半年同比增长100%以上。推动楼市,股市迅速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于央行宽松货币政策所带来的充裕流动性供应。 2009年上半年货币信贷快速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高达7.37万亿元的新增天量信贷资金当中,有部分信贷资金流入楼市股市。这种现象带来双重负面影响,一方面,投入实业的资金减少,经济增长的动力受损;另一方面吹大了楼市、股市的资产泡沫,制造了虚假的经济“暖流”,对一些市民和投资者造成误导,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投机之风。

(4)金融机构信贷规模高速膨胀所蕴含的风险

当前我国宽松货币政策的一项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取消了对银行贷款规模的硬约束,这意味着只要实体经济中有真实需求,商业银行就可以放贷,央行不再下具体的硬指标。2008年12月,全国商业银行共发放贷款7000多亿,2009年上半年货币信贷继续快速增长,新增信贷资金高达7.37万亿元的天量。大幅度增加的银行信贷,增加了社会货币供应量,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刺激经济增长,实现8%的经济增长目标。但是信贷的超常规高速增长,也会形成风险隐患。按照以往的经验,贷款增速一旦超过20%,质量将会出现明显下滑。在指标考核压力下,信贷员加班搞贷款,质量很难保证。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管理压力加大。因此在信贷高速增长的背后必须警惕可能存在的风险。主要表现为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资金流向可能偏离正确方向;过度建设与产能过剩;寻租与道德风险等方面。面对可能高企的银行业风险,尤其应该高度重视,提前防范。

货币政策分析练习题

第一部分第三章货币政策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是指价格水平的形成只受某一因素的影响,该因素为: A、财政收支平衡 B、通货膨胀 C、国际收支均衡 D、资金供给方与需求方的竞争均衡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本市场金融工具的是: A、股票 B、公司债券 C、银行承兑汇票 D、中长期公债 3、下列不属于政策性银行的是: A、中国进出口银行 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C、国家开发银行 D、中国人民银行 4、金融市场是买卖有价证券的场所,其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是通过: A、信用额度 B、信用工具 C、实际额度 D、实际工具 5、我国的中央银行是: 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银行 C、中国农业银行 D、中国工商银行 6、因为传导过程短,中央银行通过其可以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且世界各国经常使用的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利率政策 B、再贴现政策 C、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D、公开市场业务 7、公开市场业务是指: A、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B、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公司债券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C、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市场买卖政府债券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D、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借贷业务 8、菲利普斯曲线反映: A、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B、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C、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D、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9、宏观金融风险中,关于采用市场进行监控和约束的手段,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市场准入 B、经营稽核 C、市场退出 D、经营范围控制 10、下列不属于直接信用控制的手段是: A、利率最高限 B、道义劝告 C、信用配额 D、流动性比率 11、货币供应量数倍伸缩的基础,市场货币量形成的源头是指: A、基础货币 B、衍生货币 C、基础汇率 D、税率 12、实施财政政策的主体是: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政府 D、联合国 13、以下不适用于“双松”政策的条件是: A、经济出现过热现象 B、劳动力就业不足 C、大量资源有待开发 D、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置闲置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的商业银行包括: A、中国建设银行 B、华夏银行 C、网上银行 D、城市合作银行 E、互联网金融 2、从交易品种来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 A、现券交易 B、回购交易 C、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D、股票交易 E、外汇交易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0-01-06T13:38:43.873Z 来源:《中外企业家》2009年第11期下供稿作者:朱晶晶,肖存泉[导读] 针对通货膨胀高企的现象,2006年至今,央行多次上调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是作用效果并不明显。 朱晶晶,肖存泉(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南昌 330013;中国银行福清支行,福建福清 350300) 摘要:针对通货膨胀高企的现象,2006年至今,央行多次上调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是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关键词:货币政策、通货膨胀、有效性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 2003年以来,我国GDP增长率连续五年超过10%。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通货膨胀一直持续急升,继2007年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4.8%后,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CPI同比增长8%。中国政府已经将治理通货膨胀视为宏观经济第一要务。这次的通货膨胀主要表现在:⑴构成CPI的八大商品类别看,上涨幅度较大的主要是食品类价格。2006年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全线上涨,大部分农作物的价格、涨幅均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⑵随着次级债危机影响的不断扩散,美元持续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国际石油、有色金属等能源和基础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使中国企业背负了越来越重的成本压力,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对下游产品的成本推动效应,将带动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扬。⑶动力市场的紧张推动了劳动力价格的上升、特别是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提高,而且就业刚性增强。 针对CPI高企的现象,2007年提出适度从紧“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的货币政策,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一年内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六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今年以来又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一季度央行累计发行约1.7万亿元央票,正回购额超过1.8万亿元。银行为回收流动性采用了这么多政策,但必须看到,由于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增大,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流动性过剩依然严重。仅到11月末,外汇占款已经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比年初增加31 639.4亿元人民币,扣除央行净回笼的2.63万亿元,仅外汇占款一项,基础货币新增约5 000亿元。由于外汇占款的持续增加,2006年和2007年基础货币余额只是增速放缓,但是绝对量还是以很快的速度增长。可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得到挑战。 一、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指货币政策能否立足于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运用特定的政策工具与政策手段选择,通过不同的传导机制,影响现实经济金融运行,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顺利实现其预定的调控目标。中国人民银行调节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利率政策等。这些工具都因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而存在着制度缺陷,致使货币政策不能很好地通过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制约了货币政策效率的发挥。 (一)公开市场业务。中国人民银行灵活运用对冲工具,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搭配使用中央银行票据和以特别国债为工具的正回购操作,收回银行体系流动性。但是,我国国债的期限结构和持有结构不合理使得国债缺乏足够的操作规模,且多为中长期国债,而适用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短期国债却很少。2007年,通过在公开市场发行央行票据和正回购所回笼资金5.14万亿,但净回笼仅为8 200亿元,比去年增加不到一成。原因在于今年有高达3.6万亿元的央行票据到期,如果再加上正回购量,则到期资金量高达4.4万亿元。因此,虽然通过央行票据等收回了部分流动性,但这些央票以后还会到期,只是把更猛烈的流动性问题给推迟了,因此,很难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压下去。 (二)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根据信贷资金供求情况,制定和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我国再贴现操作实行总量比例控制、期限比例控制和投向比例控制,再贴现所占基础货币的比重偏低。这一操作规则在中国人民银行对再贴现限额实行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的管制下,显得缺少灵活性,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再贴现政策的活力。 (三)利率政策。⑴虽然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加息虽然可以回笼流动性,但还不能真正反映资金供求状况,难以灵活有效地带动经济主体行为进行调整,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非常之小。作为金融机构存款基准利率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所经历的所有调整时间点上的名义利率和扣除同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幅度后的实际利率,从2007年,实际利率一直呈负值,并且负值水平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意味着信贷成本、资金成本偏低,不利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增长,与从紧的货币政策不符。 ⑵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与扩大,人们存钱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单是储蓄,资金还会向其他金融市场分流。同时,随着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和财富的积累,消费需求逐步升级以及提前消费的观念,带动了对房地产和汽车的消费,使居民更愿意采取银行消费贷款的行为。因此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得不敏感且利率弹性较小,从而货币政策失效。⑶央行今年连续五次调高准备金率而未采取加息,也是对当前经济“把脉”的结果。因为,人民币在不断升值的同时美元连续降息,中美利差进一步加大,国际热钱大举进入中国,因此缩窄了人民币加息的空间,制约了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空间。 (四)准备金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此项政策是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最终客户的影响是间接的。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显示,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3月末仅为2%,比上年年末低1.3个百分点。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应对流动性风险的需要。从历史经验看,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都在2%以上。因此,目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已相对不足。而目前17.5%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二十年来最高,商业银行的头寸显得不足,未来提高法定存款准金率的空间已经很小。 二、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中央银行政策的独立性和透明度 研究表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大,其实施货币政策的效率就越高。而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不够,在行使货币政策时受到多方干扰。在我国现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安排下,在进一步加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同时还要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尽量公开中央银行采取的措施和操作的相关信息,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增强公众对货币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引导公众形成合理的预期。 (二)发展完善货币市场

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实施情况及其未来走向.

要求:请就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实施情况及其未来走向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短文。 写作思路: 1、首先说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背景; 2、对我国的货币政策走向进行预测分析,要结合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特别是金融危机发生近两年来的情况; 3、最好简要分析货币政策转向后的利弊得失。 4、题目自拟(参考题目:试论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我国货币政策的未来;试论国内外货币政策的协调等; 5、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字数控制在800字左右。 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及未来取向 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经济由持续升温转为步人下行通道,物价涨幅由逐步升高转为持续下降。面对这种金融形势的变化,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由“双防”转向“一保一控”,再转向“保增长”,货币政策则经历由“从紧”到“灵活审慎”、再到“适度宽松”的转变过程。从总体情况看,年初“从紧”的货币政策对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我国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奠定了基础。2008年7月以后国家实施逐步放松的货币政策对于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和金融体系平稳运行产生了积极效果。目前国家经济下滑趋势有所抑制,但全球金融危机还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世界经济金融形势也将更为严峻。货币政策需要进一步发挥调节作用,促进同内需求扩大和经济的平稳发展。 一、2009年货币政策运行环境分析

1.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存在继续恶化的可能。尽管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中央银行纷纷出台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主要出台了大规模的救市政策,采取央行降息。注入流动性。但到日前为止,还未看到这场百年难遇的金融危机有出现根本性转机的迹象,世界经济仍存在进一步恶化的可能。主要原因,首先由于金融危机的起因是次贷危机,次贷衍生产品的风险高,影响面广泛,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尚未恢复,市场的流动性进一步紧缩。其次,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的恶化以及金融系统的功能受到严重损害,短期内也很难恢复金融机构和金融系统的正常功能。再次,金融危机已向实体经济发展,全球普遍有企业和居民财富缩水、消费者信心不足、生产萎缩、就业减少等情况。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进一步走低,经济形势的恶化反过来会进一步加重金融危机。 2.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一是外需可能进一步下降。由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会下降,国际市场需求会进一步减少,与此同时,外需下降的影响会带来国内的投资和消费,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更大的影响:二是投资较快增长的困难较大。尽管国家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各地政府进一步加大刺激规模。但由于企业利润增幅大幅度下降,银行信贷总量增长存在一定的“虚增”成分,加上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看淡,这些都会对投资增长带来影响:三是消费需求可能减缓,虽然国家采取家电下乡、农民增收等刺激消费的政策,但从当前企业效益下降、就业困难、财政收入减少等情况看,居民收入增长逐渐趋缓,居民的消费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与此同时,这几年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住房和汽车消费迅速增长是带来消费加快增长的重要原因。但近期居民住房和汽车消费增长放缓,消费结构升级放缓,消费增长缺乏强有力的带动因素。因此消费需求形势不容乐观。 3.金融风险将会增大。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直接冲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国金融机构在国外投资受损;二是引起在华投资机构的连锁反映;三是引起国际资本流动的急剧变化。由于我国金融机构的对外投资相对较少,在华外资机构出现问题的也不多,至今尚未出现大规模资本流出现象。目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的深入,我国金融机构面临的金融风险将进一

毕业论文中国货币政策分析

引言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 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而我们中国,自1998年起就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稳健的 货币政策。即以币值稳定为目标,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在 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坚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及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的需要, 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 货币政策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国货币政策的出现往往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相 得益彰。稳健的货币政策是98年以后才渐渐稳定下来并付诸实施的,可见在当时的社 会经济环境为其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稳健的货币政策形成的背景 (一)90年代初的房地产热,为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创造了大的宏观环境。 90年代初的房地产和开发区热,使得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问题到了97、98年时 已相当突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作性风险等几大风险 交互错杂,又衍生出更多的子风险,而原有的货币政策已经不能与此时的经济环境相 得益彰。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而实质上,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着来自中央政府的多目标约束: 物价稳定,促进就业,确保经济增长,支持国企改革,配合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 确保外汇储备不减少,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这一系列的约束,无疑让政策执行时的 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货币政策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坚持稳定 物价的单一目标,逐步弱化直至消除多目标约束成为当务之急。 (二)实际有效贷款需求不足,对稳健货币政策的建立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尽管当时社会总需求不足的矛盾已经暴露,但是最突出的还是结构性问题,实际有效 贷款需求不足。具体地说,这些结构性问题包括七个方面: 1 1、二元经济结构继续强化,反差过大。改革开放以来,二元经济结构并不是在持 续转化,而是经常出现波动、迁回、反复甚至强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贫 富差距越来越大。 2、区域差距继续扩大。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区域差距一度缩小,然而在1978一 2005年间,东部、中部和西部的GDP占全国比重的平均值分别为56%、26%和18%。在

当前我国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分析

一、根据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渠道来分析我国货币政策(金融政策)调控的重点。 答:多年来,西方经济学界一般认为现行的货币政策传导主要有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两个途径,其中货币渠道主要包括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以及汇率渠道,而信贷渠道主要包括银行贷款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 (一)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货币渠道传导有以下几个前提条件,首先金融市场是信息完全的,也就是说货币政策传导的各个参与方都将获得完全的信息;其次,金融资产只有货币和债券两种形式,银行贷款只是债券的一种,贷款和债券可以相互替代;再次,价格不需要做及时的调整来抵偿名义货币量的变化;最后,中央银行能够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直接影响名义货币量。 在这些前提条件下,货币渠道通过利率途径、汇率途径、非货币资产价格途径等进行传导。 1、利率途径 通过货币供给的变化来影响价格预期,从而影响通胀预期,再影响实际利率水平,进而影响总投资,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的变化。凯恩斯的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机制描述为:货币供应量↑→利率↓→投资↑→支出↑→产出↑,货币供应量增加代表一种扩张性货币政策,在既定的流动性偏好(即货币需求函数)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导致市场利率的下降,在既定的资本边际效率下,更低的利率刺激投资支出的增加,投资通过投资乘数效应导致产出增加。在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利率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凯恩斯认为,利率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利率是人们放弃周转灵活性的报酬,而利率的高低则是由货币供给(货币数量)和货币需求两大因素共同决定的。凯恩斯模型中影响消费和投资的是真实利率而不是名义利率,因为真实利率比名义利率对开支影响更大,即使名义利率降低到零,货币扩张仍然可以通过提高预期价格水平,使通货膨胀预期上升,从而导致名义利率为零的条件下真实利率的下降来刺激开支,其传导过程可以描述为货币供应量↑→预期价格↑→预期通货膨胀率↑→利率↓→投资↑→产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渠道 2、汇率途径 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导致利率发生变化,进而改变汇率从而影响净出口,最终影响产出。当一国的货币供应量上升会导致国内利率下降,此时本币存款不如外币存款有吸引力,从而引起本币贬值,汇率(E)下跌,使得国内商品比国外商品在价格上更有竞争力,从而导致净出口(Nx)及经济产出的增加。汇率传导途径可以描述为: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净出口↑→产出↑。在汇率传导途径中由于我国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矛盾冲突、货币政策“保持物价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以及利率市场化程度过低,这些原因都大大的影响了汇率传导的有效性,使得汇率传导途径并未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非货币资产价格途径 以托宾q理论为代表的非货币资产价格途径是用于解释货币政策如何通过作用于股票价值来影响经济的理论。托宾定义的q是指企业的市场价值(一般是指它的股票价值)除以其资本的重置成本所得到的值,托宾q理论的传导途径可以描述为:货币供应量↑→利率↓→股票价格↑→托宾q↑→投资↑→产出↑,当货币供应量上升时,利率下降,股票价格上升,更高的股票价格导致更高的q,这样就会催生更高的投资支出,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托宾q将资本市场与实业经济联系起来,揭示了货币经由资本市场而作用于投资,该理论已成为政策研究与政策制定的重要工具。

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

我国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工具。 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经济目标的长期和短期财政战略,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功能可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货币政策是说一国的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措施总和。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法定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 分析点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新常态是这次会议的一大主题词。在分析明年经济形势时,会议强调,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会议同时指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趋势性变化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说:“新常态意味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变了,决策层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路也在调整,宏观经济目标将会呈现多元化趋势。” 明年经济工作,既有稳字当头的不变,也有着力点的变化。会议提出“两个坚持”,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稳中更有进。会议提出,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 分析点二、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 会议强调,要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同时,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增长不稳,调结构就缺乏基本前提。”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说,只有经济保持一定增速,就业和民生才有保障,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才能正常维持,才能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和全面深化改革等中长期目标的实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明年我国经济将呈现由弱转稳的趋势,出口、消费、投资均有望实现平稳增长,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将支持经济向新常态平稳过渡。 分析点三、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 步入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再靠以往大规模投资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及外部需求,难以继续维持健康增长。 会议提出,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促进大众创业、大众创新,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 “这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到中高速过渡必然发生的增长动力切换,也是重要的战略部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王军指出,下一步要通过相关政策和制度安排,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鼓励社会资金和民营资本参与投资,从金融、财税、科技、教育等多方面,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分析点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会议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转变。

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范文

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 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 一、货币政策时滞 货币政策时滞是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所必须经历的一段时间,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个阶段。 内部时滞是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主体的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当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中央银行认识到应当调整政策到着手制定政策再到实施政策,每一步 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内部时滞又可以细分为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两段。1.认识时滞。这是指从确有实行某种政策的需要,到货币当局认识到存在这种需要所需耗费的时间。这段时滞之所以存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搜集各种信息资料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二是对各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综合性分析,作出客观的、符合实际的判断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2.决策时滞。这是指制定政策的时滞,即从认识到需要改变政策,到提出一种新的政策所需耗费的时间。中央银行一旦认识到客观经济过程需要实行某种政策,就要着手拟定政策实施方案,并按规定程序报批,然后才能公布、贯彻。这段时滞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形势研究对策、拟定方案,并对所提方案作可行性论证,最后审定批准,整个制定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这部分时滞的长短,取决于中央银行对作为决策依据的各种信息资料的占有程度和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判断能力,体现着中央银行决策水平的高低和对金融调控能力的强弱。 外部时滞是指从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这一政策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耗费的时间,这也是作为货币政策调控对象的金融部门及企业部门对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反应过程。当中央银行开始实施新政策后会有:金融部门对新政策的认识——金融部门对政策措施所作的反应——企业部门对金融形势变化的认识——企业部门的决策——新政策发生作用等过程,其中每一步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外部时滞也可以细分为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两段。1.操作时滞。这是指从调整政策工具到其对中介指标发生作用所需耗费的时间。中央银行一旦调整政策工具的操作方向或力度,需通过操作变量的反应,传导到中介变量。这段时滞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在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中,无论使用何种政策工具,都要通过操作变量的变动来影响中介变量而产生效果。而政策是否能够生效,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对中央银行政策的态度、对政策工具的反应能力以及金融市场对央行政策的敏感程度。2.市场时滞。这是指从中介变量发生反应到其对目标变量产生作用所需耗费的时间。货币政策要通过利息率的变动、经由投资的利率弹性产生效应;或者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经由消费的收入弹性产生效应。不仅企业部门对利率的变动、私人部门对货币收入的变动作出反应有一个滞后过程,而且投资或消费的实现也有一个滞后过程。各种政策工具对中介变量的作用力度大小不等,社会经济过程对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措施的反应也是具有弹性的。因此,中介变量的变动是否最终能够对目标变量发生作用,还取决于调控对象的反应程度。 外部时滞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政策的操作力度和金融部门、企业部门对政策工具的弹性大小。外部时滞较为客观,它不像内部时滞那样可由中央银行掌握,是一个由社会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金融部门和企业部门的行为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复杂变量。因此,中央银行对这段时滞很难进行实质性的控制。二、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或实现交换)次数。商品实现交换后,一般会退出流通,进入生产或生活消费;而货币作为实现商品交换的媒介手段,是处在流通中不断地为实现商品交换服务。在一定时间内,多种商品交换活动不断继起,同一单位货币就可以为多次商品交换服务,从而实现多次周转。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经济和心理两个方面,其中经济因素是基本的,包括: ①居民的货币收入水平和支出结构变化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收入水平既定,消费结构不会有大的变化。当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时,消费结构中用于高档消费品的部分会增加。在积储过程未实现购买力,居民持币率就呈上升趋势。这就会促成货币流通速度的减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分析(同名1432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分析(同名1432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在西方货币经济理论中, 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取决于三个条件:第一, 货币是否能系统地影响产出;第二, 货币与产出之间是否存在稳定联系;第三,货币当局是否能够控制货币。货币与产出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实证检验问题而货币当局对货币的控制能力常常取决于货币层次, 并且也能够从实证检验中得到大致判断。因此, 判断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最终取决于对货币是否能够系统影响产出的分析。 目前我国学者对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概念, 是按照西方货币理论的界定, 研究货币政策能否影响产出等真实经济变量, 而产出的波动必然引起短期经济增长率的变化。因此, 这种方法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归结为货币政策对短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广义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概念, 是把宏观经济目标与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对比, 依此判断货币政策的效果, 这种思路一般要涉及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以及货币政策在结构调整、促进就业等方面的广泛作用。本文主要按广义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概念, 讨论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目标的关系。 一、1984—1992年的货币政策实践及效应 1983年9月, 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其目的是分离银行系统的行政功能与经济功能, 通过货币政策, 加强宏观调控。1984—1992年货币政策的特点, 是在过松与过紧的货币供给之间剧烈波动。由于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双膨胀, 使不同层次货币供给量大幅增加, 大量超经济增长发行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引起供需失衡, 导致通货膨胀。年和年的两次紧缩, 由于时间短, 力度不够, 没能很好地达到调节经济过热的目的。致使年通货膨胀率达到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最高点, 迫使中央银行不得不加大调控力度, 采取双紧政策, 这就是后来的1989—1991年三年治理整顿时期。 二、1992—1997年货币政策效用分析 1992年.中国经济出现“泡沫”势头,引发一系列问题①投资与消费需求同时膨胀, 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②通货膨胀率高达两位数;③货币供应量暴涨; ④金融秩序混乱, 乱集资、乱拆借、乱提利率、乱放贷款现象严重, 银行各付金骤降,支付困难;⑤乱搞开发区, 撂荒农田、耕地。 针对这种情况, 政府从治理整顿金融秩序入手,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到1996年底, 实现了宏观经济的“软着陆”。这一时期的货币政策措施主要包括:①整顿金融秩序;②扩大资金供给, 保证重点建设资金;③灵活利用利率杠杆, 加强利率监管;④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⑤实施汇率并轨, 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⑥银行政策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分离;⑦调整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开拓新的货币政策工具。

当前经济形势下的货币政策措施

当前经济形势下的货币政策措施 一、经济年来我国经济形势分析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呈现一个强劲的势头,物价水平中的通货缩紧问题也基本得到缓解,然而又陷入了通货膨胀之中。为此,央行为确保物价稳定,预防经济过热,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措施。而针对此社会各界的看法却各有不同,本文也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形势对央行采取的措施提出几点自己的意见。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在2003年以来出现增长过快的现象。部分行业的投资缺乏明确的方向,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并且在建设过程中存在水平低以及重复等问题。此外,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拉大了投资增长速度和消费增长速度之间的差距,进而导致由于市场不同的供求状况,初级价格增长迅速,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供大于求的问题仍然无法得到缓解。过快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导致煤电油运供求矛盾得以加剧,对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以及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增大,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以2004年为例,中央项目投资增长与地方项目投资增长相差甚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央行发现,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势头旺盛,尤其是在“市政工程”和各类名为外资与民营企业的经济集体,实际上在投资方面却与地方政

府的联系非常密切。 该年央行也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建议,为抑制投资过度必须采取相关措施。这些都表明了经济运行中部分地区与行业的建设水平低且重复现象以及投资的盲目性造成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导致经济运行结构发展不均衡。此外,国际商品价格上涨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特别是石油、钢材这两类原材料在我国进口量的不断增加,并且其价格暴涨,进而导致国内原材料价格随之上涨,使企业生产成本正价,造成通货膨胀压力。同时农副产品价格剧增也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直接的影响,使人们对未来价格预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继而推动了通胀预期的形成。时刻注意各行业特别是房地产市场过高的增长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自1998年抵押贷款被引入到房地产行业中后,大量商业用地被政府部门出售,房地产建量总市值达到了政府出手商业用地价值的近3倍,如果土地价格被低估,土地价值以房地产销售价值的15%为基准,那么政府部门将会有近9900亿的资产转移到私人部门。这些财富都直接导致中国原材料价格剧增。土地和信贷市场错误的价格信号导致了我国房地产价格的飞速增长,而房地产商过快实施项目导致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行业,进而出现泡沫经济并且该问题还在不断扩大,土地价格也进入到了一个被低估到被高估的过程。然而我国缺乏完善的融资体制,银行贷款为房地产行业的主要资金来源,因此,如果不对这种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朱晶晶,肖存泉(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南昌 330013;中国银行福清支行,福建福清350300) 摘要:针对通货膨胀高企的现象,2006年至今,央行多次上调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是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通货膨胀、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 2003年以来,我国GDP增长率连续五年超过10%。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通货膨胀一直持续急升,继2007年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4.8%后,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CPI同比增长8%。中国政府已经将治理通货膨胀视为宏观经济第一要务。这次的通货膨胀主要表现在:⑴构成CPI的八大商品类别看,上涨幅度较大的主要是食品类价格。2006年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全线上涨,大部分农作物的价格、涨幅均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⑵随着次级债危机影响的不断扩散,美元持续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国际石油、有色金属等能源和基础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使中国企业背负了越来越重的成本压力,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对下游产品的成本推动效应,将带动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扬。⑶动力市场的紧张推动了劳动力价格的上升、特别是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提高,而且就业刚性增强。 针对CPI高企的现象,2007年提出适度从紧“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的货币政策,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一年内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六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今年以来又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一季度央行累计发行约1.7万亿元央票,正回购额超过1.8万亿元。银行为回收流动性采用了这么多政策,但必须看到,由于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增大,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流动性过剩依然严重。仅到11月末,外汇占款已经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比年初增加31 639.4亿元人民币,扣除央行净回笼的2.63万亿元,仅外汇占款一项,基础货币新增约5 000亿元。由于外汇占款的持续增加,2006年和2007年基础货币余额只是增速放缓,但是绝对量还是以很快的速度增长。可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得到挑战。 一、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指货币政策能否立足于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运用特定的政策工具与政策手段选择,通过不同的传导机制,影响现实经济金融运行,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顺利实现其预定的调控目标。中国人民银行调节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利率政策等。这些工具都因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而存在着制度缺陷,致使货币政策不能很好地通过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制约了货币政策效率的发挥。 (一)公开市场业务。中国人民银行灵活运用对冲工具,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搭配使用中央银行票据和以特别国债为工具的正回购操作,收回银行体系流动性。但是,我国国债的期限结构和持有结构不合理使得国债缺乏足够的操作规模,且多为中长期国债,而适用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短期国债却很少。2007年,通过在公开市场发行央行票据和正回购所回笼资金5.14万亿,但净回笼仅为8 200亿元,比去年增加不到一成。原因在于今年有高达3.6万亿元的央行票据到期,如果再加上正回购量,则到期资金量高达4.4万亿元。因此,虽然通过央行票据等收回了部分流动性,但这些央票以后还会到期,只是把更猛烈的流动性问题给推迟了,因此,很难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压下去。

央行近年货币政策分析报告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中国央行于2013年初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自2013年6月开始实施操作。自此,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又增加了一项。 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一、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公开买卖债券等的业务活动即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存款货币银行按法律规定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与其吸收存款的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由于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存在乘数关系,而乘数的大小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因此,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限制了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降低了货币乘数,最终起到收缩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 三、中央银行贷款:中央银行贷款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简称再贷款,是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渠道之一。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贷款的总量及利率,吞吐基础货币,促进实现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目标,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信贷投向。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持有的未到期已贴现商业汇票予以贴现的行为。在我国,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贴现总量及利率,明确再贴现票据选择,达到吞吐基础货币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目的,同时发挥调整信贷结构的功能。 四、利率政策: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所采用的利率;再贴现利率,指金融机构将所持有的已贴现票据向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所采用的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3、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 五、常备借贷便利:借鉴国际经验,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年初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LendingFacility,SLF)。常备借贷便利是中国人民银行正常的流动性供给渠道,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实证分析的VAR模型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实证分析的V AR 模型 为了研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及其贡献度,采用我国1995年1季度~2007年4季度的季度数据,并对变量进行了季节调整。设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CPI_90 (1990年1季度=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为CPI 、实际GDP 的对数ln(GDP/CPI_90) 为ln(gdp)、实际M1的对数ln(M1/CPI_90) 为ln(m1) 和实际利率rr (一年期存款利率R-CPI )。 利用V AR(p)模型对 ?ln(gdp),?ln(m1) 和 rr ,3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其中实际GDP 和实际M1以对数差分的形式出现在模型中,而实际利率没有取对数。 一、建立V AR 模型 图1:V AR 模型建模窗口 ? ???? ??+?????? ? ???++?????? ????+????? ??=????? ????------t t t p t p t p t p t t t t t t gdp m rr gdp m rr c c c gdp m rr 3211111321)ln()1ln()ln()1ln()ln()1ln(εεεΦΦ

图2:V AR 模型回归结果 二、V AR 模型的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无论建立什么模型,都要对其进行识别和检验,以判别其是否符合模型最初的假定和经济意义。本文运用V AR 模型的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选择View/Lag Structure/Pairwise Granger Causality Tests ,即可进行Granger 因果检验。 图3: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 ??+????? ????????? ? ?+????? ????????? ??+????? ??=?????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e e e gdp m rr gdp m rr gdp m rr 321222111)ln()1ln(0.034-0.0150.0040.002-0.124-0.00317.5511.2-0.387-)ln()1ln(0.495-0.004-0.005-0.404-0.1780.002- 4.0-1.51 -1.320.0390.040.17)ln()1ln(

应用文-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

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 '2001年我国加入WTO,金融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开放的五年中,我国顺应国际 大潮流,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金融体制的改革。国有银行的改制上市初见成效,银行从分业到混业经营的趋势逐步加强,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职能分离,一行三会的金融 体制正式形成,而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草案》和《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更成为中国金融法制建设的又一座里程碑。2006年12月11日,我国金融市场全方位开放,在庞大的国际金融资本的强大压力下,我国金融机构真正 到竞争的激烈程度。央行的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系顺利而稳妥地融入国际经济大家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货币政策传导的基本原理 所谓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对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引起中介目标的变动,从而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过程。西方学者形象地将它比喻为“黑箱”:货币政策操作→?→宏观经济变动。对“黑箱”观察的角度不同就有不同的观点。Mishkin根据这些观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通过投资支出、消费支出、国际贸易起作用。本文以第一类的作用机制为理论基础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观点:其一是利率渠道(Interest Rate Channel),其二是非货币资产价格渠道(Other Asset Price Channels),其三是信用渠道(Credit Channels)。以下分别说明它们的传导机理。 (一)利率渠道。这是传统的凯恩斯学派观点(Keynesian View),即由于利率的变动而对投资产生相应的影响。凯恩斯学派认为,利率渠道的作用机制集中体现在IS-LM模型中:货币供应(M)影响利率(i),利率通过资本成本效应影响投资支出(I),投资支出对总产出或总支出产生(E)影响。即:货币政策操作→M↑→r(市场利率)↓→I↑→E↑→Y(收入)↑。 (二)非货币资产价格渠道。该渠道是对利率渠道的一种扩展。托宾q理论、财富效应以及汇率渠道等都可以归为非货币资产价格渠道。 1.托宾q理论。该理论由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提出,即货币政策通过对普通股价格的影响而影响投资支出。他把q定义为企业的市场价值除以资本的重置成本。如果q>1,则企业的市场价值高于资本的重置成本。此时,对企业而言,新厂房和生产设备比较便宜,它们能通过发行少量股票而进行大量投资。用这种机理来解释货币政策的传导(紧缩时)可得到:M↓→i↑→PS↓→q<1→I↓→Y↓(其中PS为股票价格)。 2.财富效应。佛朗哥·莫迪格利亚利用他著名的消费生命周期理论假设对这类传导最早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消费者的支出取决于其毕生资财;金融财富是毕生资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货币紧缩时,就有:M↓→PS↓→金融财富↓→毕生资财↓→消费↓→Y↓。 3.汇率渠道。该渠道描述的是国际收支理论的一种标准模式,货币紧缩时,M下降导致国内利率i上升,本币的需求增加,本币升值,净出口下降,产出Y下降。 从以上对利率渠道与非货币资产价格渠道的分析,可以看出它们的作用机理都是考察货币供给变化如何引起利率变化,再通过资金需求者的投资和消费行为来影响实体经济,因此,被统称为货币渠道或“货币观”(Money View)。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