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第四章 应用写作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熟悉)

第四章 应用写作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熟悉)

第四章  应用写作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熟悉)
第四章  应用写作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熟悉)

第四章应用写作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写作离不开语言,学习应用写作更应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纯熟地运用语言。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向人们传授有关知识,说明科学道理,向人们宣传

正确的观念,反对错误的论调。我们若能落笔成文,出口成章,无疑会提高工作效率

和效果。同时,又能对别人的语言具有鉴别、欣赏的能力。所以,提高运用语言的能

力无论是为做好工作,还是对个人的成功处世都是大有裨益的。古人说得有理:“工欲

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表达方式,亦称表达方法,是指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现客观事物和主观认识的过程和手段技巧。写文章,仅有主题、材料却不会表达或不善于表达,还是做不成文章

的。这就好比一名演员,他有表演的欲念,也有了表演的材料,可缺乏表演技能,那

他能是一名成功者吗?作为好演员,要紧的条件之一就是得具备高超的演技。所以,作

者当然必须掌握写作基本功———表达方式,学习应用写作当然也不例外。

第一节应用写作的语言

一、应用写作语言要求

语言在实际写作运用中,大致区分成两种:一种是应用性的,直接处理具体问题;另一种是文艺性的,从思想感情上感染别人,产生某种间接的影响。应用写作运用的是前者。应用文的语言有它自己的特点,虽然具体的应用文种有不同的体式和不同的内容,语言上存在差异,但可以说这种差异只是“大同小异”,应用写作对语言的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准确恰当

它要求准确地运用语言。准确包含了两个内容:

其一;文面上要准确无误,符合规范。

文面,通常指标点、文字、行款等书面语言的全部形式。应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不漏字、字体清晰;行款要符合约定俗成的惯例;不随意涂改;不生造词语,不用生僻字词。这些都是不能忽视的,因为即使一个标点使用不当也会产生误解。假如我们写作的文面看起来“眉清目秀”,干净整洁,那真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了。

其二,意思要恰切。

叙述事件要合乎事实,不变形走样;下结论要恰如其分,严密到位。应用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只有准确恰当地表达内容,才能准确无误地应用到实践中去。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应该仔细斟酌掂量,确切地掌握词义,细心辨别词义范围的大小、程度的轻重、感情的褒贬以及专业术语、行业用语、习惯用词,等等。造句时也要注意周密连贯,注意上下一脉相承、前后照应,正确使用不同的句式,如长短句并用,以陈述句为主,间以问句、感叹句等。我们能够轻松自如地遣词造句,就有把握做到准确恰当地运用语言。

但另一方面,应用写作时常要用到一些模糊词语,这是为了表现客观存在的很多模糊事物,这类事物的界限是模糊的,不易界定。应用写作使用模糊语言是对事物进行概括,正是对客观事物另外一种形式的真实反映,而且使表述有余地,更具灵活性。这和语义含混不清、产生歧义的现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常见的“有关单位”、“某些领导”、“适当的时候”都属于这种情况。这

种模糊性,是与准确具体相对而言的。实际上有些不可能说得十分具体,一具体反而不准确了。比如,“我们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认识。”“进一步”究竟是多大的程度?这是模糊的,然而表达的意思却是清楚明晰的,如果庸俗地理解表达的准确,反而不好表达了,如上面的这句话若写成“我们通过学习,提高了一倍的认识”,这叫人如何理解?可见模糊语言不模糊,模糊之中有准确。

(二)简练明快

这是要求应用写作的语言运用要鲜明,让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领会,不产生疑虑。简练就是力求用最少的话把内容说明白,含“金”量要高,最好是要言不烦,不说废话、空话、套话。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竭力把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语言简练,可以使写作者和读者提高办事效率。明快是要明白晓畅、不拐弯抹角,让读者读来一路畅通无阻,迅速领会意思。如“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供销系统把改变服务方式,优化经营服务结构,作为打‘翻身仗’的突破口,结合城区、港区、沿海、沿路和山区的不同情况,唱‘地方戏’,打‘优势仗’。1994年全系统完成营业总收入3.5亿元,实现综合经济效益787万元,同1992、1993年比分别增长43.9%和68.1%。”这段话是一则调查报告的开头,以不多的文字概括了当地发展经济的办法和成效,干脆利落,自然本色,确实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三)通俗平实

应用写作有别于文学创作,在语言运用上也有所反映。应用写作不能象文学作品那样运用大量描绘性和抒情性的生动语言来为塑造形象、抒发感情服务,它所要求的是通俗、平实。通俗,实际是为了易懂。应用文是人们实用的,它宣传政策是为了让人们去实践;它负载信息,是为了让人们有所行动;它传播知识,是为了让人们对事物有所了解。要是应用文的语言诘屈聱牙、艰涩难懂,或者文不从字不顺的,那么如何引导人们去了解、去实践、去行动?如今大量的家用电器走入寻常百姓家,这彩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的说明书也就随之而来,倘这份说明书艰深莫测,玄而又玄,岂不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通俗易懂的应用文章才会发挥它应用的作用。平实,无非就是要求应用文的语言朴素一些,实在一些。不能为了某种“效果”而刻意追求华丽的词藻,复杂多变的句式,滥用修辞方法。记事,在文学创作上追求曲折起伏、跌宕有致,以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写人,则层层铺垫、烘托渲染,让人产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叹。这在应用写作中显然是不适宜的。我们讲的通俗、平实就是要用平易、自然、大众化的语言如实地表现事物的本来面目。但这并不是说我们排斥应用写作语言的生动、活泼。一味地要求通俗平实走向极端,那也会使应用文干瘪、枯燥,没有生气、活力。因而,在应用写作中正确恰当地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俗语、格言等既能使文章增添文采,同时也能使应用文的语言表达更加丰润,更好地为表现主旨服务。我们反对的是哗众取宠、辞不达意。一般说来,优秀的应用文在语言表达上都能把这两者统一起来。从以上部分可以看出,语言表达对应用写作是十分重要的,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确非一日之功。我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要做个有心人,时时注意吸收词语,极大地丰富自己的“词语库”。词语丰富了,我们才能从容不迫以意遣词,才能文从字顺。我们还应注意语法、修辞、标点的学习、使用,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多练写作,在实践中提高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将写作看成“灾难”或当作“任务”,那么他是无法写出好文章的。

二、应用写作的惯用词语

应用写作的特点之一就是有比较明显的外部特征,即相对固定的格式。这在语言表达上表现为惯用词语的运用。我们已在前文提到,不少应用文体式,特别是公文在结尾时多用结语,象“当否,请批示”之类。这类语言在长期使用中具有稳定性。应用写作中的惯用词语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规范性词语

1.称谓词语

我(局)、本(厂)、你(校)、贵(公司)、该(协会)等。

2.开端词语

为了、根据、由于、按照(遵照、依照)、据了解、据查、经查实、兹、现、关于、业经、兹经、经等。

3.承接词语

总之、综上所述、鉴于此种情况、据此(为此)等。

4.征询词语

当妥、妥否、请核示、请指示(批示)、请回复、是否可以等。

5.答复词语

同意、不同意、可行、不可行、照办等。

6.结尾词语

此函达(函商)、特此通知(特此通告、特此布告、特此报告、特此通报)、为荷、为盼、为要等。

7.祈请词语

希望、请、务请、希予、即请、希即遵办等。

8.文言词语

鉴(鉴于、鉴别)、悉(据悉、收悉、已悉、阅悉、电悉、谨悉、惊悉)、兹(兹有、兹派、兹介绍、兹将、兹就、兹因)、以(以资、以此、以利)、即(即日、即席、即可、当即、希即、须即)、就(就近、就地、就绪、就业、就学),等等。

以上这些规范性的词语,不允许人们随意用同义的词语来代替。它已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相对固定下来了,人们写着顺手,听着顺耳,是很有使用价值的。

(二)介宾短语

在应用写作中,往往要把有关原因、根据、目的、对象等交代清楚,常用介词和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短语,在句子中用作状语、定语,起限制、修饰作用,根据具体需要从不同方面对被表述对象和内容进行限定,从而使其明确和严密,又使得文字精练,句子精悍。

(三)简缩词语

使用简缩词语也是应用写作习惯用语的一个特点,尤以公文写作最为频繁。汉语中有多音节词,如总工程师、产品合格率、供销合作社、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粮食学校、文化教育、基本建设、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等等。为了方便使用,往往将这些多音节词简缩而成为:总工、合格率、供销社、农资公司、粮校、文教、基建、中纪委。这样一来,写、说、听、记都比较快捷方便了。但也不能随心所欲地简缩词语,如“开发智力”并不能简缩为“开智”。 (四)模糊词语

模糊词语在应用写作中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这在前文已讲过。在应用写作中经常运用的模糊

词语大致有以下几种:

1.表时间:现在、曾经、过去、将来、同时、有时、适时、今冬明春、年年、每时每刻、一度、再度等。

2.表范围:有关、各、左右、上下、普遍等。

3.表程度:很、非常、一般、更加、显著、明显、极其、特别、进一步、逐步、基本上、总体上、大体上、何等、略微、总的来说、尽快、尽早、尽最大的力量等。

4.表数量:许多、广大、几乎所有、多些、一些、某些、半数、接近半数、少数、个别等。

5.表频率:多次、屡次、经常、连续、不断、反复、再三、三番五次等。

6.表条件:按有关规定、符合一定条件者、在可能的情况下等。

(五)否定词语

否定词语表示对人对事物作出否定的判断,和肯定正好相对。常用的否定词有“不是”、“没”、“没有”,有时也用“非”、“无”、“未”等。就表达效果来说,在句子中用单个否定词,表示否定,但有时也表示肯定,如“今年产量提高不少”,语气较肯定句委婉些。句子中出现两个否定词组成双重否定句,语气反击更强烈,如“这样做没什么不好”。

三、应用写作中数词的运用

在现实中,各行业、各部门都离不开数量的观念,如人口数量、工农业产品数量、基本建设投资量、客运量、学生人数等,这些数量都对国计民生、大小单位的工作安排产生极大影响。在经济领域,更是时刻离不了数量。应用写作恰好对数量十分敏感,因为数量的运用往往可以简洁、准确、直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从中了解事物规律。在运用数量词时,我们要注意数词和量词的搭配。比如,人们常说一头牛、一匹马、一只鸭,而不说一只牛、一头马、一匹鸭。而且,我们还应注意区分表示事物的量“只”、“个”、“匹”、“头”、“枚”等同表示动作的量的“次”“回”、“趟”、“遍”、“下”,不能混用。数字有基数、序数、分数、倍数、确数、概数等区别,不能混用。如“二”字和“两”字。这两个数字,意义上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但在具体用法上有所不同。它们的相同处是度量衡单位称数时一般可以通用,不同处是序数、小数、分数只能用“二”字,不能用“两”字,如“第二”(序数)、“零点二”(小数)、“二分之一”(分数),不能写成“第两”、“零点两”、“两分之一”。概数和一位数的基数又只能用“两”,不能用“二”,如“过两天”(概数),意思是“过几天”,不能写作“过二天”。“两种思潮”、“两个地区”、“两条道路”(一位数的基数),不能写作“二种思潮”、“二个地区”、“二条道路”。

数字的增减要注意用词的准确,就是要正确地使用倍数、分数。增加数字时,要把除原数外的增加数和增加后的和数表达准确。如“增加、提高、上升、增大、扩大”等词后面带“到”、“至”、“为”字的,是用来说明加上增加数的和数;带“了”或不带“了”字,是用来说明除原数外的增加数。例如:“增加为(增加到)过去的二倍”。意思是过去为一,现在为二。“增加两倍(增加了两倍)”。意思是过去为一,现在为三。“超额百分之八十”,意思是定额为一百,实际为一百八十。数字的减少,如“减少”、“降低”、“缩小”等词后面带“到”、“至”、“为”字,是用来说明原数减少后的差数;带“了”字或不带“了”字,是用来说明后面数字是减少数。例如:“降低到百分之八十”,意思是原来是一百,现在是八十。“降低(降低了)百分之八十”,意思是原来是一百,现在是二十。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用“降低×倍”或“减少×倍”的说法,为减少一倍就意味着一减一等于零,如果减少或降低几倍就不可理解了。应改用“降低或减少百分之几”

来表示。

为了使数量的表达更为准确,国家有关单位对数字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我们在使用时一定要加以注意。有些情况下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表示年代、时间,如公元前8世纪,公元1995年,1997年7月1日,下午3点50分,鲁迅(1881.9.25——1936.10.19)等;表示计数和计量(包括正负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比、约数等),如:3/4,2.5倍,37.5%,1﹐936万平方公里,45.5万人民币,270美元,13/14次特别快车,12个月等,还规定年份不能用简写,如1995年不能写作95年。星期几一律用汉字,如星期六。农历和中国清代以前的历史年用汉字,如正月十五,清咸丰十年九月二十日。但中国纪年和日本年号用阿拉伯数字,如民国38年(1949年),昭和16年(1941年)。5位以上的数字要用万、亿单位来表示,如345000000公里应写为3.45亿公里。应当使用汉字的情况是: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词、词组、惯用词、简缩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如四绝句、十滴水、八国联军、“一二·九”运动、第一书记、差十万八千里、七上八下,等等。表示概数,如三五天、八岁、十之八九等,不要用顿号隔开。不是出现在一组表示科学计量和具有统计意义数字中的一位数,也可以用汉字,如二本书、去过一趟、三条意见等。

第二节应用写作的表达方式

一、应用写作中的叙述

叙述,就是把人物经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情况表述出来。它的思考方式是“怎么样”。叙述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叙述的方式有多种,从记叙的顺序安排上看,有顺序、倒叙、插叙;从记叙的详略程度看,有详叙和略叙;从记叙的线索关系上看,有合叙、分叙;从记叙的不同角度上看,有直叙、婉叙;从记叙的结构形式看,有纵叙、横叙。这里对顺序、倒叙、插叙、详叙、略叙作简要地介绍。

(一)顺叙

顺叙是按人物的经历或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等过程的先后顺序来记叙。这种表达,有头有尾有过程,层次清楚,顺序井然。

(二)倒叙

倒叙是把事情的结局、高潮或后发生的事情提到前边叙述,然后再依事情的原本顺序进行叙述。这种方法一般用于比较曲折重大的事情的叙述中,具有“悬念”的效果,诱发读者追踪寻源的兴趣。这种写法要注意倒叙部分、顺叙部分的过渡衔接,以免内容紊乱。

(三)插叙

插叙是把其他事情插入正在叙述的事件之中的叙述。插入的事情一般与正在叙述的事情相关联。使用插叙,能使事情的来龙去脉更清楚完整,内容更丰富饱满。但插叙不宜长,否则就会旁枝溢出,喧宾夺主了。

(四)详叙

详叙是对人物或事件发展的详细的叙述。它是根据文章主旨的需要,把有关材料写得具体些、详尽些,以突出中心,增强表现力。

(五)略叙

略叙,是把非本质的、琐细的现象与过程排除在外,只保留本质的重大的现象与过程,其内容比较抽象,简明扼要,文字也比较精炼、简洁。这样写可以突出、鲜明地交代事物和现象的发

展、变化过程中最为实质性的内容,同时也可使有关方面都有所交代,使内容更为完整。

详叙和略叙应完美地统一于篇章之中,使文章疏密有致,详略得当,效果增强。

叙述的方式还有多种,其实都是叙述的具体变化,不再多述。在写作时,这些叙述方式经常是几种互相交错使用,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定。

叙述人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还有一个由谁来叙述的问题,需要确定人称。叙述的人称有三种。第一人称的叙述,作者以当事人的身份出现,叙述的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感,给人以亲切、真实之感。其称谓一般是“我”、“我们”,也有将人称代词和名词合用,构成复指,加强语气,如“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我们全体医护人员”等。第一人称在新闻报道、书信、法律文书等应用写作中较多运用。第二人称,其称谓是“你”、“你们”,一般用于自己较熟悉的对象或特指对象,有比较强烈的亲切感。在应用写作中,一般用于书信、电报等,如慰问信、贺电等。相对而言,第二人称在应用写作中使用范围较窄。第三人称的叙述,其称谓是“他”、“她”、“他们”’一般用于反映事物的全貌,作者站在“第三者”的角度,用叙述他人的口吻,把人物的经历或事件的发展反映出来。第三人称的叙述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具有极大的客观性和灵活性。

三种人称,有时单一使用,有时配合使用,只要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就能收到较好的叙述效果。

叙述可说是应用写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其主要作用是:

第一,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如公务文体、事务文体的“报告”、“简报”、“总结”,新闻文体的“通讯”、“特写”中的先进人物、先进集体的典型事迹,“通报”中受批评处分者所犯的错误,“表扬信”中的好人好事等,都要运用叙述这一表达方式。

第二,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发展过程、因果关系等,总之可以让读者了解事态全貌,从而显示其本质。

第三,陈述事实,为议论作基础,为主旨提供依据。这主要体现在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中,如新闻文体的“评论”就是陈述事实的同时进行分析、提出观点的。“通报”的决定也是根据情节的轻重对有关人员作出处理的。

正因如此,我们在使用叙述这一方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真实可靠

应用写作的叙述都将成为观点成立的依据。因此,真实可靠是叙述的关键,缺乏真实的叙述不但没有价值,还会带来危害。要做到真实,就必须实事求是,如实叙述事情的本来面目。要真实地叙述,就应有真实的材料,材料的真实决定了叙述的真实。正如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所说的那样:“……就需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我们就是要以这种态度来叙述事实。这样才能让叙述为表达正确的主旨服务。

(二)清楚完整

我们面对的生活复杂多样,要求我们叙述的人物和事件纷繁复杂,因而我们要善于辨别主次,在众多的头绪中理出一条主线,并让这条主线贯穿全文。所叙事情,不管是全面的,还是局部的,甚至是片断,都应相对完整,几个要素交代明白。要省略其中一些要素的话,也应充分考虑到是否会影响读者的理解。如此,我们才能将所述事实完整而清晰地告诉读者。

(三)详略得当

应用写作中所涉及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不同,人物所发挥的作用各异。我们叙述时就要把这些反映体现出来,从具体需要出发,有所侧重,当详细处不可轻描淡写,当简略处不能冗长累赘。总之要有详有略,适宜得体。

(四)起伏生动

应用写作的叙述当然不同于文学创作中的叙述,但也不是一味地平铺直叙,以至人物全无生气,事物没有情趣。其实每个人都有血肉、有思想,每件事都起伏、变化着发展。因此,我们在叙述时要努力运用不同的叙述方法,表现出人物事件的立体效应,叙述过程有快慢、有抑扬、有张弛,尽可能使文章有声有色、多彩多姿。

二、应用写作中的说明

说明是一种对客观事物进行介绍或解说的表达方式,通过简明的文字,让读者认识事物的形状、性质、特点、状态、成因、功能,以及同一事物中此部分和他部分,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等。被说明的对象既可以是具体的实物,如山水风光、器械物品、飞禽走兽等;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理,如立场、观点、科学知识、生活百科等。说明不同于记叙、描写。记叙侧重具体反映事物的发展过程。描写着力于对人物、事物、环境的刻画与描摹,并显现某种情态。而说明却只是对事物或现象作直接而理性的解说。

说明的特性决定了它的广泛存在。说明在应用写作中也是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大到对党和国家政策法规的宣传阐释,小到对日用消费品功能、使用的说明介绍,大大小小简短复杂的应用文都可能运用这一方式。说明何以在应用写作中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呢?这是因为它可以从多方面展开内容,充分显示事物的客观性,把意义点明,使主旨更加透彻明白,增强可信性和说服力。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作用:

第一,作为一种构成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在应用文中不少体式是以说明为主的,如通知、批示、解说词、商品说明书、广告中的一部分等。通常称为说明文的这类文章也是以说明为主的,如张衡的《地动仪》、茅以升的《中国石桥》等;还有一些著名的论著,如沈括的《梦溪笔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通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至于当今科学工作者的论著以及科普读物更是不胜枚举了。

第二,为叙述和描写介绍背景材料、人物经历、环境方位、物体功用等,能使读者加深对文章叙述、描写的理解,从而便于读者把握主旨。比如事故调查分析报告的写作,通常要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后果、现场勘查的具体情况作出介绍说明,为分析事故的原因、定性及今后防范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第三,为议论作必要的准备。介绍事件或背景、援引论据或作诠释性的注释,在公务文体、事务文体中使用较多,如“通报”、“会议纪要”、“简报”、“总结”、“调查报告”等。实际写作时,说明往往和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结合使用。

说明的种类很多。从方法上看,有定义说明、比较说明、比喻说明、举例说明、诠释说明、引用说明、数据说明等;从形式上看,有图表说明、实物说明;从用途上看,有实验说明、文艺说明、游览说明等;从角度来看,有概貌说明、程序说明、分解说明、综合说明等。现重点介绍几种说明方法:

(一)概貌说明

这种方法是将所说明的对象从外观上概括地介绍给读者,给人以总体印象,它注重事物的整体性。如《中国石拱桥》的开头部分是这样写的: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象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这样写先声夺人,立刻给读者留下了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深刻印象,而这正是作者的说明目的。

(二)程序说明

这是对所说明的对象从制作过程或工艺流程乃至施工进程的解说。这种说明十分注意程序之间的连接,同时也要常常运用相应的术语。实验报告的写法,主要是以程序步骤说明为主。大家比较熟悉的叶圣陶先生的《景泰蓝的制作》就是按照景泰蓝的制作工序进行介绍的。

(三)分解说明

这是对完整的事物进行划段解说。这种说明往往需要阶段分解准确,或以时间为序,或以空间为序、或以事物内部逻辑关系为序来划段。各个阶段解说的事理要有一致性,解说的语言也要有一致性,要考虑前后的顺序是否合理,更需要注意突出每个阶段或每个部分的本质特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各类说明书大都是以这种方式介绍商品的名称、构造、各部分功能、使用和保养(或贮藏)方法等。

(四)举例说明

这是一种通过举例的方法来解说事物的写法。采用这种方法应注意抓住所举实例与说明对象的相似点,如有些例行公文要求填报多种统计报表,为使报表填写准确、生动,常在填表说明中举例说明。

(五)比较说明

这是把两种或多种事物进行比较以显示说明对象本质特征的写法。进行比较时应兼顾事物之间相同点和相异点,以使读者达到在比较中更鲜明、更清晰地认识事物的目的。比较说明又有横比、纵比之分。横比说明是将两种可以作比的事物拿来进行比较,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纵比说明是将一事物的不同时期的情况拿来进行比较,以说明某种问题变化状况。简报、总结、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等经常利用多种数据进行纵横比较,说明本期工作的本质特征。

(六)图表说明

这是用图表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意义的方法。它具直观性和生动性,易于把复杂的事物或事理说清楚,便于读者明了和接受。图表分为图和表两种。图,即图片、照片;表,即表格,如统计表、历史年表等。图片常配有简短扼要的文字说明;表格常和精确的数据结合使用。图表说明在应用文体中是很普遍的说明方法。

以上这些说明方式经常配合使用,如前文所引的《中国石拱桥》的开头部分,既有概貌说明,也有比喻说明。

因为说明在应用写作中使用广泛,我们就更应该正确有效地使用它,为此,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知识要有科学性。说明是在向读者介绍事物、阐释事理,实际是在向人们传播知识,

即教人以知。那么,说明的内容就应该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特征,必须符合事物的客观实际,做到概念准确,判断合理,分类明晰,等等。而且,这些知识都应是经过人们的科学实验或社会实践已证明了的事物的基本属性和基本规律。

第二,内容要有实用性。因为应用文体大多直接用于工作、生产、学习、生活的每个环节,而说明又是介绍有关知识和情况的,它比其他几种表达方式具有更直接的实用效能。这表现在它介绍的有关情况同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直接密切的关系。以事故调查报告为例,事故勘查说明必须成为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性质的直接有力的证据。再者,说明的实用性还表现为对人物实践活动的直接指导上。例如,人们总是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操作某种机器,否则,不是使用不灵就是机器报废,甚至会出现事故。

第三,语言要有通俗性。这是由说明的科学性、实用性决定的。因为就一般情况而言,它所介绍传播的科学知识是面向读者的,要能使广大群众所接受并发挥实际作用,就必须把话说得明白易懂,能为各个文化层次的读者理解。

第四,解说要有条理性。说明即客观冷静地对事物的特征、性质、原因、结果、功用、过程、规则等进行解释、介绍,让人们用最少的时间更便捷的方法获得正确可靠的知识。我们解说的过程本身就要符合所介绍事物的客观规律同时也要适应人们的接受能力和欣赏习惯,符合人们认知事物的普遍规律,这就是说明的条理。但讲究条理并非固定不变,大千世界万物各有特色,说明的条理也该因物施“说”了,可以空间为序,可以时间为序,可以逻辑关系为序,还可综合多种顺序为一体,不一而足。

三、应用写作中的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通过事实材料及逻辑推理阐明道理,表明自己见解主张,以及驳斥别人观点的一种表达方式。在议论中主要用议论来完成说理。在应用写作中,议论作为一种常用的表达方式,在分析情况、讲明道理、阐明观点、得出结论时往往都要用到它。议论常常和叙述、描写等其他方式综合运用,象调查报告、总结、新闻评论、市场调查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等文体都这样。在叙述或描写的时候,议论往往表示一个判断,作者用它来表明对人物、事情的认识或评价,可以起到揭示文章层次意义和主旨的作用。而在说明的时候,议论则往往被用来阐述要说明的中心意义,或者用来对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作简要的评说。例如在一则医疗事故的通报中就体现了这一点:

[说明]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议论,简要评说]诊断并不困难。[叙述]××地区卫生院胡××工作马虎,处理草率,在没有明确诊断以前,滥用麻醉剂杜冷丁,掩盖了临床症状,延误了病人的治疗时间,造成较为严重的医疗事故。[议论]这种对人民生命财产极不负责的做法是十分错误的。……

议论有三个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一是论点。它是作者对所论问题提出的看法,是提出来准备让读者接受的道理。论点又可以分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中心论点可以在一篇文章的开头提出,也可以在末尾以结论的形式提出,可以在文章论说过程中出现,多以一个判断性的语句出现在文章明显的位置上。但也有这样的情况,中心论点并不用语句明显地概括出来,而是蕴含在全篇文章之中,经读者归纳才能得到。分论点是中心论点分化出来的,常常是文章每一部分开始提出的小论点。这些分论点实则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分论点集合、概括、归纳起来就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是主从关系。

几个分论点之间或呈并列关系,从不同角度来证明中心论点;或呈递进关系,层层深入地证明中心论点。

二是论据。它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事实。它是论点的基础,没有它,论点无法成立。只有论据有力、令人信服,才是成功的议论,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论据一般包括理论材料(即道理、观念等)和事实材料。

三是论证。它是以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反映了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一般包括论点提出的原因,对论点的基本解说,证明论点的正确,归纳论证的结果等几部分。论证分为两种形式:立论和驳论。立论就是正面证明白己的观点。因为它主要致力于“立”,故称立论。驳论是通过反驳对立的、错误的观点,从而证明自己见解、主张的正确性。驳论有三种反驳方式: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这三种既可单用,也可兼用。立论和驳论是对立的,但又是统一的,它们相辅相成。在以立论为主的文章里,有时也要批驳错误观点;在以驳论为主的文章里,驳斥对方的论点就必然要阐述、确立与之对立的观点,破中有立。

无论是立论还是驳论,都要运用一定的论证方法,才能做到论证周到严密,令人信服。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1.例证法。也叫举例法,是以事实为论据,用典型的事例证明论点正确的方法。

2.归纳法。它是以事实为论据,从许多“个别”事例中“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的论证方法,即先分析后综合。

3.演绎法。它是以推理的方式,从“一般”性结论“演绎”出“个别”的论断,即先综合后分析。

4.引证法。它是以引用经典、名人著作中的言论,科学的定义、公理、格言、谚语来证明论点的方法。由于这些引文经过实践检验,已为世人所共认,所以它本身已无须再进行论证了。这种方法在推理时常用。

5.对比法。它是把不同情况或事物摆出来加以比较,在比较中明辨是非、阐明事理的论证方法,这种方法常在证明事物的相同点或不同点时应用。对比法给人的印象比较深刻,说服力比较强,但在选择事物时,一定是可以比较的,千万不可把原本无关系、无法比较的事物拿来比较,那就弄巧成拙、事与愿违了。

6.类比法。这是一种用打比方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它往往通过形象性的寓言、故事、浅显易懂的事理来比喻较为抽象的道理,从而使读者能悟出其中的道理,认识论点的正确性,引起共鸣。这种方法生动活泼,发人深省。

在使用时,要选择恰当贴切的典故、寓言、故事、事例,叙述适度,以免离题太远。

7.反证法。用对反面论点的否定来证明论点,也就是用事实和道理证明与所立论点相反的论点(反面论点)是错误的,从而证明白己的论点是正确的。

8.因果法。用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论据是原因——直接决定结果的实际情况或者是对这些情况的分析,论点是结果——以原因证明结果的成立。因果法富有逻辑力量。是由说原因和说结果的几个部分构成的格局。可以先说原因,后说结果,也可以先说结果,后说原因。使用这种方法要注意选择因果关系比较明显的事物,不要牵强附会。

以上介绍的论证方法,虽然各有特点,但都以事实为基础,以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为依据。而且在论证中,各种论证方法并非孤立,常常配合使用的。

在应用写作中运用议论这一表达方式,需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要抓住关键,针对具体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说理,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避免泛泛而谈,隔靴搔痒。

二是要以理服人。这就要求论点正确鲜明;论据确凿典型;论证合乎逻辑。对所要议论的问题有深入的调查研究,有正确透彻的理解,并运用巧妙得当的方法,把道理讲清楚。切忌强词夺理,用大棒子、大帽子吓唬人。

还有两种表达方式是抒情和描写。抒情是凭借客观事物而抒发作者主观上某种感情的表达手法。抒情的方法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指基本上不借助于外物,不用结合叙述、描写等表达方法而直截了当地抒发作者的内心情感。这种抒情方式也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往往因人、因事、因物、因景而发生,常常和叙述、描写、议论、说明结合使用,如在叙述中抒情等。抒情的表达方式在应用写作中也有使用,在新闻、礼仪等文体中出现较多。在应用写作中运用抒情一定要自然真切,最忌装腔作势,无病呻吟,如果是间接抒情,必须和有关人、物、事、景紧密结合,意象合一。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事物的状态、特征具体地描摹出来。描写和叙述的区别在于:叙述着重在对事情的交代,使之清楚明白;描写着重对人物、事件、环境的描绘、刻划,使之生动传神,是使写作对象形象化的一种手段。比如:“她向我们走来。”这是叙述;“她蹦蹦跳跳地向我们走来,裙摆随风飘动。”这就是描写。描写是文学作品中最为常用的表达方式,应用文体也时有所用。如通报、调查报告、会议纪要、市场调查、消息、通讯、简报、总结、起诉状、上诉状等等。但切忌滥用,即便使用也要注意做到简朴平实,力戒浮华,绝不可影响文章的准确性和严肃性。

综上所述,任何一种表达方式,都是为表现思想内容服务的。这些表现方式常常不是单独运用,更多的时候是互相配合的,只是有主有次而已。我们要尽力娴熟地掌握这些方式,让它们为我们写好应用文服务。

高考语文试卷语言表达运用汇编

,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是黛玉的生活环境,《红楼梦》诗词文质兼美。今天我们将对它进行专题鉴赏,希望同学们积极发言。 【试题分析】1、点明鉴赏《红楼梦》诗词;2、号召学生积极参与;3、尽量使用《红楼梦》中的诗词。 【高考考点】扩展语句 (10年天津卷) 22.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写序号)(3分)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田丰神 ②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③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 ④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答案:戏剧社【⑤】文学社【③】摄影小组【①】 解析:考查语言准确、鲜明、得体。①“现面目”“留旧影”,表现了摄影的特点。②写学术研究。③“妙句”“毫端”表明是创作。 ④是说书信。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形象的卸除了演员的特点。 (10年天津卷) 24、给下面这组漫画的配上一个恰当的标题。并分别解说每幅画面,要求:标题不得为“无题”。而解说应符合情景。每幅画面的解说不得超过12字。(6分) 标题符合画面内容,画面解说符合情景,有创意。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扩展语句和简明准确”的知识,能力层级为D级。

【解析】图文转换的题目要注意图中突出、夸张的部分,也要注意图中变化的地方。 (10年湖南卷)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水中的倒影 【俄】亚.索尔仁尼琴 在水流涌动的水面,无论是远还是近的倒影全都辨认不出,即便水流清澈,即便水流上没有泡沫,——在经常涌动的水面,在永不休止的水的替换中,倒影是不真实的、不清晰的、难以理解的。 只有当水流穿过一道又一道河抵达一片安静、开阔的海湾,或是在小河湾中驻足,或是在水波不兴的小湖中安卧,——只有在这些地方,我们才能在镜子般的水面上看到岸边树木上的每一枚叶子,淡淡白云中的每一抹云絮和天空那丰满而又蔚蓝的深处。此亦似君,此亦如吾。如果说,我们百般努力,至今仍未看见、仍未观照到不朽的、清晰的真理,这也许正是因为,我们还正在向某处运动,我们还正在生活?…… 在运动中能否清晰地辨认事物或认识自我,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见解。100字左右。(6分) 答:一、能。事物是在不断运动中发展变化的,认识会跟随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改变乃至深化。二、否。辨认与观照事物须得在静止的状态或事物运动结束之后,静观默会、凝终结想,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整体与全貌,才能达成“清晰”的认识。三、辩证的认知,既可以在运动中也可在静止的状态下认知事物。此外,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和因认识事物的角度等的不同,认识也会有变化。 (10年湖南卷) 21.下面是选自《光明日报》的4条消息的标题,请在分析标题所报道的事实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6分) 外交部发言人: 谷歌若撤出不会影响中国的投资环境澳联邦通讯部长表示 网络不能独立于法律之外 瑞士坚决严打(网络)“黄毒”信息 互联网凝聚慈善力量网民掀起抗旱捐助高潮 答:当今时代,网络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积极的作用,但其传播的“黄毒”信息等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它还引发国际争端,成为利益集团博弈的工具,因此,用法律的手段监管网络,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10年福建卷)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中外艺术家联袂登台,奉献了一台美轮美奂的大型文艺晚会。《相约上

应用文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不同

应用文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不同 语言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的不同,构成了不同文体的不同风格。应用文是用来处理公务和私务,具有某些惯用格式的一种文体。它的特点有:文体的实用性,体式的规范性,表述的简洁性。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在语言运用方面有它自身独特的风格。本文将通过应用文语言特点与文学作品语言特点之间的比较来具体分析应用文 语言的特征,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应用文,写好应用文。 应用文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在处理公共事务或私人事务中,所使用的具有某种固定格式和直接应用价值的文体(包括公务文书和私务文书)。 应用写作的语言与文学作品的语言在语体风格上有显著不同。应用文的性质、特征和作用决定了应用写作的语体风格是庄重得体、朴实平易、准确规范、言简意赅。而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多描写抒情,铺排夸张,情景交融,形象生动。文学语言丰富多采,给人以美感,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社会功能,也形成了不同的语言特色。应用文的语言究竟有什么特色呢?让我们先作个简单的比较。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是这样出场的: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

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而在一篇调查报告中,介绍一位工程师时,却用的另一种语体:?张××,男,现年四十二岁,一九六二年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可阅读英、日外语专业资料,工作勤勤恳恳,积极努力。近年来,工厂的几项重大技术课题,都有他参与或是在他主持下攻克的,被公认为‘全厂一号技术尖子’。他从一九五七年起便申请入党,但因出身于地主家庭,哥哥曾被错划‘右派’,工厂一些领导认为,对他只能在技术上使用,不能在政治上重用。因此至今仍被关在党组织的大门之外?。 由此可见,应用文与文学作品语体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从应用文的角度看,应用文不必像文学作品一样去追求想象的丰富、细节的奇特、辞藻的华丽,它的语言的使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恰当准确 应用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是指不会产生歧义或误解,是指语言要恰如其分地表达内容,使人一看就知道眼前这篇应用文的中心思想或基本意思。因为应用文写作是一种实用写作,是为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实践问题而写的,所以其对语言准确性的要求特别高。具体说,应用文写作中所涉及到的人与事,一定要确有其人、其事,情节、细节、数字都不能虚构。

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区别

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都属于表达技巧,它们有什么区别呢(重要)先说什么是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就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思想认识,情感态度而采用的艺术方法。。从艺术流派上看,传统的分为现实主义的和浪漫主义的,还有现代所提到的荒诞的,意识流之类的不同表现手法。从表现的方式上讲,象征、对比、烘托、反衬、铺垫等。 表达方式有记叙(顺序、倒叙、插叙、补叙)、描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 那么,如何分析表现手法呢 1.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 2.其次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在阅读教学中,许多同学分不清“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经常张冠李戴,将其混为一谈,进而影响自己正确地答题。它们虽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1.修辞手法 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 ⑴、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滚滚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多与绵长。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

五种表达方式及作用和常见的表现手法

五种表达方式及作用 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也叫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什么叫叙述?叙述有什么作用? 叙述是作者通过一般性的陈述,介绍、交待人物、事件、环境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表达方法。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叙述的作用是:①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交待人物的关系;②交待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发展过程;③概括事实事例,为文章的议论提供依据;④ 联系故事情节、过滤转换上下文的意思。 ▲叙述有哪些种类和方法? 叙述有两类:一是概括叙述、一是具体叙述,概括叙述又叫简述、略述、就是用简单的笔墨对人物、事件、环境加以介绍、给读者提供一个大概的印象。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就是用详尽的笔墨对人物事迹、环境作详细交待。叙述的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顺叙,是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或人物经历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它符合人们一般的认识习惯、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易于将人和事叙述完整。倒叙、又叫倒插笔。是把事件(人物)的结局或发展过程中精彩、感人的片断提到前边叙述,然后按顺叙的方法进行叙述的方法。倒叙有三种情况。一是把结局提前、二是把某个片断提前、三是用回想回忆的方式进行,将作者的感受用叙述在文章前边表达出来。用倒叙的优点在于:可以造成悬念、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插叙,就是在叙述进行中插进另外一段叙述。插叙能充实文章内容、丰富故事情节。插叙也有三种情况:一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和所叙述的内容有关的以先发生的事情。这种插叙又叫追叙二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对所叙述内容的补充,注释。这种插叙习惯上又叫补叙。再一种情况是插进来的内容在表达顺序上与原叙述的顺序相反,这种情况又叫逆叙。 ▲叙述常用那些人称?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叙述的人称,就是叙述客观事物或人物活动时所确定的出发点和所选择的角度.常用的叙述人称有三种: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三人称——他、他们和第二人称——你、你们。使用第一人称,有三种情况。“我”、“我们”有时就是作者本人,有时是虚构艺术形象,有时还可能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或其它人物。它的优点是:讲的是“我”、“我们”的亲自见闻,有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真实、亲切、自然。其缺点是,只能从“我”、“我们”的角度去写,在刻画人物,描写景物环境时要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用第三人称的优点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自由灵活地将叙述对象讲述出来。其缺点是:客观色彩较浓,缺乏第一人叙述的优点。使用第二人称,有两种情况:如果作者在文章中不仅叙述了别人,也叙述了自己,实际上是站在第一人称的角度上进行叙述的。如果作者较为客观地向读者讲“你”“你们”的事自己并没有在文章中出现,那实质上是第三人称的叙述。 ▲在叙述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①要线索清楚。确定一定的线索,才能理丝有绪,无论多么复杂的情况,都能自成条理。②要交待明白。叙述要达到告诉读者“是什么”的目的,就要把握叙述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这样读者才会得到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③要详略得当。叙述一件事,对它发展过程的每个阶段不能平

2020年高考语言表达与运用新题练习(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言表达与运用新题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时至今日,社会已经认识到,网络视听节目是新时代的新型广播电视,它与传统广播电视的性质、使命、作用________,因此内容标准也必然一样。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的规模化、常态化显然不会________,这需要网络视听领域的平台、创作者、受众、研究者、评论者等提高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推动原创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化发展上________。相关部门应________进一步加强引导。充分吸取传统文艺节目精品生产的经验和办法,在题材规划、剧本创作、作品生产、作品评论等方面加大重视程度,在人才培训、资金扶持、评优奖励等方面采取更切合发展实际的措施,为适应网络生产网络传播特性的视听节目建立和完善规范有序、便捷高效的版权保护与内容审核制度与办法。()。网络视听节目是广泛影响社会思想的精神产品,提供视听节目服务应当确保社会效益优先,力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行业协会应专注职能定位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督促会员切实履行行业公约,不断提高行业自教自律效能。协会还要积极组织业内专家学者纠偏扶正,及时研判,总结经验教训,把握创作生产传播趋势,及时为业界少走弯路建言献策。 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播出平台的社会责任到底在哪里 B. 负起社会责任为播出平台的不二选择 C. 播出平台应切实负起社会责任 D. 播出平台应进一步架起沟通桥梁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一气呵成迎刃而解各司其职度德量力 B. 一脉相承一蹴而就各司其职审时度势 C. 一气呵成一蹴而就按部就班度德量力 D. 一脉相承迎刃而解按部就班审时度势 3.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协会还要积极组织业内专家学者及时研判创作生产传播趋势,纠偏扶正;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业界少走弯路建言献策。 B. 协会还要积极组织业内专家学者纠偏扶正,及时研判创作生产传播趋势;为业界少走弯路建言献策,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C. 协会还要积极组织业内专家学者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业界少走弯路建言献策;及时研判创作生产传播趋势,纠偏扶正。 D. 协会还要积极组织业内专家学者纠偏扶正,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业界少走弯路建言献策,及时研判创作生产传播趋势。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成功的谈判,双方都是胜利者。”这是美国著名谈判专家杰勒德·尼伦伯格的一句名言。然而,在中美经贸谈判中,美方却与这一理念________,一再________、一味漫天要价,导致谈判严重受挫。美方的行为,低估了中方捍卫自身权益的决心和意志,也是对形势的严重误判。________,中美经贸谈判,一开始就是围绕贸易不平衡问题谈的。可是,在谈判过程中,美方不断扩大范围、频频提出不合理要价。即便如此,中方始终以最大诚意和善意回应美方关切,以_______的态度对待彼此分歧,尽最大努力推动谈判进程,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这既是对“合作共赢”理念的践行,也是对两国和世界人民负责。()。既然是经贸谈判,就要围绕“经贸”来谈。倘若在谈判中,不断抬高要价,甚至试图把损害对方核心利益的内容塞入协议,只能是为谈判设置障碍,何谈诚意? 4.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背道而驰得寸进尺众所周知求同存异

公文写作公文第四章应用写作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公文写作)公文第四章应用写作的语言和 表达方式

第四章应用写作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写作离不开语言,学习应用写作更应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纯熟地运用语言。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于实际工作中向人们传授有 关知识,说明科学道理,向人们宣传正确的观念,反对错误的论调。 我们若能落笔成文,出口成章,无疑会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同时, 又能对别人的语言具有鉴别、欣赏的能力。所以,提高运用语言的 能力无论是为做好工作,仍是对个人的成功处世均是大有裨益的。 古人说得有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表达方式,亦称表达方法,是指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现客观事物和主观认识的过程和手段技巧。写文章,仅有主题、材料却不会 表达或不善于表达,仍是做不成文章的。这就好比壹名演员,他有 表演的欲念,也有了表演的材料,可缺乏表演技能,那他能是壹名 成功者吗?作为好演员,要紧的条件之壹就是得具备高超的演技。 所以,作者当然必须掌握写作基本功———表达方式,学习应用写 作当然也不例外。 第壹节应用写作的语言 壹、应用写作语言要求 语言于实际写作运用中,大致区分成俩种:壹种是应用性的,直接处理具体问题;另壹种是文艺性的,从思想感情上感染别人,产生某种间接的影 20

响。应用写作运用的是前者。应用文的语言有它自己的特点,虽然具体的应用文种有不同的体式和不同的内容,语言上存于差异,但能够说这种差异只是“大同小异”,应用写作对语言的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 (壹)准确恰当 它要求准确地运用语言。准确包含了俩个内容: 其壹;文面上要准确无误,符合规范。 文面,通常指标点、文字、行款等书面语言的全部形式。应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不漏字、字体清晰;行款要符合约定俗成的惯例;不随意涂改;不生造词语,不用生僻字词。这些均是不能忽视的,因为即使壹个标点使用不当也会产生误解。假如我们写作的文面见起来“眉清目秀”,干净整洁,那真是壹道赏心悦目的“风景”了。 其二,意思要恰切。 叙述事件要合乎事实,不变形走样;下结论要恰如其分,严密到位。应用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只有准确恰当地表达内容,才能准确无误地应用到实践中去。要做到这壹点,我们就应该仔细斟酌掂量,确切地掌握词义,细心辨别词义范围的大小、程度的轻重、感情的褒贬以及专业术语、行业用语、习惯用词,等等。造句时也要注意周密连贯,注意上下壹脉相承、前后照应,正确使用不同的句式,如长短句且用,以陈述句为主,间以问句、感叹句等。我们能够轻松自如地遣词造句,就有把握做到准确恰当地运用语言。

常用的八种语言表达方法

常用的八种语言表达方法 〖简洁明快〗 (1)、简洁:指准确、中肯、不重复、不啰嗦。 简明:就是简洁、明快,干净利落,没有多余的话。用最少的词语,表达丰富的内容。 古人云:“文贵简,”“文约而事丰。”即“言简意赅”。 (2)、文章不在长短,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就是好文章。 语言大师老舍说: “中国的语言是最简练的语言。你看我们的诗吧,就用四言,五言,七言,最长的是九言。” (3)、“言简意赅”例文。 千古流芳的文章, 多数都是“言简意赅”。 例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空照,清泉石上流。” {这几句话,无修饰,简单描写(白描手法)却包含信息多,让人回味无穷。} 例2、老舍说:“如‘对他这样说法,我同意!’为什么不说:‘我不同意他的话呢?’为什么要白添那么多字。” 例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直”、“圆”均为简单的字,却很传神。} (4)、怎样才能做到“语言简洁”?

一是,要抓住事物的主要之点。要删繁就简、大力压缩,消除多余的话,选项用精要的词语。 二是,语句结构要清爽,用语法知识,清理句子结构,去掉病句,准确表情达意。 三是,不用产生歧义的句子,如:“校长、付校长和学校其他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会。” {这就是表意不明确。} 四是,熔炼含蓄的词语,以求“言简意赅”之效果。 为了“简洁”,可选适当的成语或词组代句子;还可以运用适当的词,代词组。 (1)、什么是生动形象? 所谓生动形象,即指语言要讲究文采,力求精美、新鲜、活泼,感染力强。 (2)、如何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一是,要精心锤炼词语。

用的词语不死板、不平淡。语言要新颖、活泼,给人以鲜明、活脱之印象。 二是,文章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只有首先说服了自己,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必须做到语言精确,感情真挚。 三是,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运用修辞手法,化笼统为具体;化抽象为形象。 巧用修辞,能使表达生动形象,直观性强。 如:“问世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短短的一句比喻,就便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愁思之切; 又如,“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这一景色描写,顿生情趣。 再如,恰当的借代,能使表达,简明精练,,妙趣横生。 如鲁迅在《故乡》中,用“圆规”来借代“楊二嫂”,令人忍俊不禁,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排比,可以强调感情的表达,也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等等。

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语言表达运用

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语言表达运用 (10年湖北卷) 20.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4分) 【答案示例】1、(标准答案参考)浣完衣服的少女拎着水桶,踏着月色,从婆娑的竹林间穿过,伴着银铃般的笑声,叽叽喳喳的打闹着归来。 2、(解析者提供答案参考)月光在竹林中洒下斑斑光点,四周一片寂静。一阵风吹来,传来洗衣归来的少女的喧哗。话音如玉盘落珠般清脆,笑声如银铃摇动般响亮,是这般地无忧无虑。 【试题分析】注意几个要素:竹、浣女归、喧。尽量体现王诗“诗中有画”的意境。 【高考考点】扩展语句 (10年湖北卷) 21.某中学研究型学习小组举办《红楼梦》读书交流会。主题是“《红楼梦》诗词鉴赏”。请为主持人写一则开场白。要求:①紧扣主题;②表达得体,富有文采; ③不写称呼语、问候语;④不超过60字。(4分) 【答案示例】1、(标准答案参考)“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绝世奇书《红楼梦》中的诗词也是难得的艺术瑰宝。让我们走进宝山,去欣赏他们的璀璨与绚丽吧。 2、(解析者提供答案参考)“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是宝钗的思想写照,“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是黛玉的生活环境,《红楼梦》诗词文质兼美。今天我们将对它进行专题鉴赏,希望同学们积极发言。 【试题分析】1、点明鉴赏《红楼梦》诗词;2、号召学生积极参与;3、尽量使用《红楼梦》中的诗词。 【高考考点】扩展语句

(10年天津卷) 22.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写序号)(3分)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田丰神 ②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③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 ④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答案:戏剧社【⑤】文学社【③】摄影小组【①】 解析:考查语言准确、鲜明、得体。①“现面目”“留旧影”,表现了摄影的特点。②写学术研究。③“妙句”“毫端”表明是创作。 ④是说书信。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形象的卸除了演员的特点。 (10年天津卷) 24、给下面这组漫画的配上一个恰当的标题。并分别解说每幅画面,要求:标题不得为“无题”。而解说应符合情景。每幅画面的解说不得超过12字。(6分) 标题符合画面内容,画面解说符合情景,有创意。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扩展语句和简明准确”的知识,能力层级为D级。

第四章 应用写作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熟悉)

第四章应用写作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写作离不开语言,学习应用写作更应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纯熟地运用语言。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向人们传授有关知识,说明科学道理,向人们宣传 正确的观念,反对错误的论调。我们若能落笔成文,出口成章,无疑会提高工作效率 和效果。同时,又能对别人的语言具有鉴别、欣赏的能力。所以,提高运用语言的能 力无论是为做好工作,还是对个人的成功处世都是大有裨益的。古人说得有理:“工欲 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表达方式,亦称表达方法,是指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现客观事物和主观认识的过程和手段技巧。写文章,仅有主题、材料却不会表达或不善于表达,还是做不成文章 的。这就好比一名演员,他有表演的欲念,也有了表演的材料,可缺乏表演技能,那 他能是一名成功者吗?作为好演员,要紧的条件之一就是得具备高超的演技。所以,作 者当然必须掌握写作基本功———表达方式,学习应用写作当然也不例外。 第一节应用写作的语言 一、应用写作语言要求 语言在实际写作运用中,大致区分成两种:一种是应用性的,直接处理具体问题;另一种是文艺性的,从思想感情上感染别人,产生某种间接的影响。应用写作运用的是前者。应用文的语言有它自己的特点,虽然具体的应用文种有不同的体式和不同的内容,语言上存在差异,但可以说这种差异只是“大同小异”,应用写作对语言的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准确恰当 它要求准确地运用语言。准确包含了两个内容: 其一;文面上要准确无误,符合规范。 文面,通常指标点、文字、行款等书面语言的全部形式。应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不漏字、字体清晰;行款要符合约定俗成的惯例;不随意涂改;不生造词语,不用生僻字词。这些都是不能忽视的,因为即使一个标点使用不当也会产生误解。假如我们写作的文面看起来“眉清目秀”,干净整洁,那真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了。 其二,意思要恰切。 叙述事件要合乎事实,不变形走样;下结论要恰如其分,严密到位。应用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只有准确恰当地表达内容,才能准确无误地应用到实践中去。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应该仔细斟酌掂量,确切地掌握词义,细心辨别词义范围的大小、程度的轻重、感情的褒贬以及专业术语、行业用语、习惯用词,等等。造句时也要注意周密连贯,注意上下一脉相承、前后照应,正确使用不同的句式,如长短句并用,以陈述句为主,间以问句、感叹句等。我们能够轻松自如地遣词造句,就有把握做到准确恰当地运用语言。 但另一方面,应用写作时常要用到一些模糊词语,这是为了表现客观存在的很多模糊事物,这类事物的界限是模糊的,不易界定。应用写作使用模糊语言是对事物进行概括,正是对客观事物另外一种形式的真实反映,而且使表述有余地,更具灵活性。这和语义含混不清、产生歧义的现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常见的“有关单位”、“某些领导”、“适当的时候”都属于这种情况。这

应用文书语言的主要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即古人所称的“笔法”,今人称之为表达手法、表现方法。 人们写文章的表达方式通常有五种,即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由于受应用文书的文体特点和写作目的的制约,应用文书语言的表达方式主要为说明、叙述和议论。 本节介绍应用文书语言的主要表达方式:说明、议论和叙述。 一、说明 所谓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客观事物或事理的状态、性质、特点、功能、成因、关系、功用等属性,加以客观的解释和介绍的表达方式。 (一)说明的作用 以说明的方式来介绍背景材料和环境,可以为叙述起好铺垫作用。总结、简报、调查报告、工作报告对某些基本情况的介绍,表彰、处分决定或通报对有关人员或单位的介绍等,常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条例、规定、制度、公约等法规、规章和管理规章文书、介绍信、证明信等专用书信以及启事、经济合同、广告等,也常用说明的表达方式。 用说明方式来介绍背景,交代情况,可以为议论提供必要的依据。 (二)应用文书说明的特征 1. 应用文书的说明常与议论、叙述结合使用。 2. 应用文书常多种说明方式同时使用。 (三)应用文书常用的说明方法 1. 比较说明 即是利用相同事物、事理之间的异同,或不同事物、事理之间的异同来突出说明被说明对象的方法。例如: 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俄国的贝加尔湖,由于污染,湖中的水生物至少比50年前灭绝了一半。 用于比较说明的事物之间一定要有可比性,且比较的标准要一致。否则,对客观事物的说明就会出现片面性乃至错误。 2.. 举例说明

即是列举具体的例子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通常有典型举例和列举性举例两种。前者能使被说明的事物更为具体、清楚;后者能使被说明事物的范围更清楚。 举例说明要求所选例子真实、具体,有代表性,否则不能达到变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明的目的。 3.. 数字说明 即是用数据来说明事物、事理的方法。例如: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由1544.3元提高至4377.2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7.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708.6元提高到1926元,扣除价格因素,平均实际增长5.7%,是建国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4.. 分类说明 即是对事物或问题,按同一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或不同的方面,逐一加以说明的方法。例如: 营业税设置了三档税率。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讯业、文化体育业税率为3%;金融保险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税率为5%;娱乐业多属于高消费的范围,因此规定了5%至20%的税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属税务机关可在税法规定的幅度内实行较高的税率。 5.. 定义说明 即是简要说明事物的概念或本质属性的方法,即讲明事物、事理“是什么”。 例如:《现代汉语词典》给“人”下的定义:“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 定义说明“是”的前面和后面的内容可以互换。 6. 引用说明 即是引用一些有关的论述、文件资料来说明事物或问题的性状、特点、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除上述的说明方法外,应用写作还偶尔使用比喻说明、描写说明等。 二、议论

五种表达方式

(1)、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叙述有两类:一是概括叙述、一是具体叙述 概括叙述又叫简述、略述、就是用简单的笔墨对人物、事件、环境加以介绍、给读者提供一个大概的印象. 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就是用详尽的笔墨对人物事迹、环境作详细交待. 叙述的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是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或人物经历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它符合人们一般的认识习惯、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易于将人和事叙述完整. 倒叙、又叫倒插笔.是把事件(人物)的结局或发展过程中精彩、感人的片断提到前边叙述,然后按顺叙的方法进行叙述的方法. 插叙也有三种情况:一是插进来的容是和所叙述的容有关的以先发生的事情.这种插叙又叫追叙.二是插进来的容是对所叙述容的补充,注释.这种插叙习惯上又叫补叙.再一种情况是插进来的容在表达顺序上与原叙述的顺序相反,这种情况又叫逆叙. 倒叙有三种情况.一是把结局提前、二是把某个片断提前、三是用回想回忆的方式进行,将作者的感受用叙述在文章前边表达出来.用倒叙的优点在于:可以造成悬念、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插叙,就是在叙述进行中插进另外一段叙述.插叙能充实文章容、丰富故事情节.

▲叙述常用那些人称?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叙述的人称,就是叙述客观事物或人物活动时所确定的出发点和所选择的角度.常用的叙述人称有三种: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三人称——他、他们和第二人称——你、你们. 使用第一人称,有三种情况.“我”、“我们”有时就是作者本人,有时是虚构艺术形象,有时还可能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或其它人物.它 ,有助于表达作者的 思想感情,真实、亲切、自然.,只能从“我”、“我们”的角度去写,在刻画人物,描写景物环境时要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用第三人称的优点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自由灵活地将叙述对象讲述出来.其缺点是:客观色彩较浓,缺乏第一人叙述的优点. 使用第二人称,有两种情况:如果作者在文章中不仅叙述了别人,也叙述了自己,实际上是站在第一人称的角度上进行叙述的.如果作者较为客观地向读者讲“你”“你们”的事自己并没有在文章中出现,那实质上是第三人称的叙述. ▲在叙述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①要线索清楚.确定一定的线索,才能理丝有绪,无论多么复杂的情况,都能自成条理.②要交待明白.叙述要达到告诉读者“是什么”的目的,就要把握叙述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这样读者才会得到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③要详略得当.叙述一件事,对它发展过程的每个阶段不能平均用力量,叙述几件事,也要

高考语言运用:句子表达效果

高考语言运用:句子表达效果 【学习目标】 1、通过典题与熟题回顾,总结句子表达效果类题目的答题角度。 2、能够熟练运用总结的答题方法解答此类题目。 【考纲要求】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能力层级。 【典题回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 题。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末,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斜射,那片青黑便多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做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① ,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色彩,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② 。高的更高了些,低的也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山脚是镶着一层层的黄色、灰色、绿色、藕荷色等各色条子的。”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 分)【熟题回顾】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 题。 ??立于蜻蜓点水之岸,涟漪随风散,睡莲懒伸腰,蜻蜓舞水涟,落叶浮水面,倾听水莲吟,点点滴滴醉迷离, 荷叶随风唱秋吟,水光潋滟荡秋色。这一汪秋水绵绵含秋情,这一汪秋水潺潺荡秋意,水有情,物有情,人有情,享这秋意温凉,心头泛起古筝柔柔。指尖点起的古筝之音就如这水这般轻柔,就如这蜻蜓这般清逸,就如这睡莲这般脱俗,闭眼这秋意竟让人如此沉溺,睁眼这秋色竟让人如此着迷。放逐那些胡乱的念想,沉溺于秋天的旖旎风光,② ,尽享秋意温凉,尽享古筝柔柔。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指尖点起如这水般轻柔,如这蜻蜓般清逸,如这睡莲般脱俗的古筝之音”,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 题。街上的高摊与地摊,还有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那些水果,无论是在店里还是在摊子上,① ,果皮上的白霜一点也没蹭掉,而都被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他们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在这些果摊中间,还有很多个兔儿爷摊子,一层层的摆起粉面彩身,身后插着旗伞的兔儿爷——有大有小,都一样的漂亮工细,有的骑着老虎,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肩着剃头挑儿,有的背着鲜红的小木柜。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有的骑着老虎,有的肩膀上担着剃头挑儿,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背着鲜红的小木柜。”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 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物无声,容易被人接受。苏东坡写西湖,曾经有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虽然苏东坡时代的西湖,并不是现在这种样子的,但真正欣赏西湖的游客,对那些大红大绿的,人工雕琢的,车水马龙的浓丽景色,未必多么感兴趣。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你眼前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幽默语言的表达方法

1.什么是幽默语言 幽默的含义是有趣或可笑且又意味深长。幽默是思想、学识、品质、智慧和机敏在语言中综合运用的成果。 幽默语言是运用意味深长的诙谐语言抒发情感、传递信息,以引起听众的快慰和兴趣,从而感化听众、启迪听众的一种艺术手法。 2.幽默语言的功能 在公共关系实务中,幽默语言是事业成功的润滑剂,是一件法宝。具体说来,它有如下功能: 第一,是取得公关工作业绩的致胜武器之一 第二,能帮助你打开公关活动的大门 第三,可以增进友谊,维系即存关系,也可以使激化的矛盾变得缓和 第四,是创造融洽气氛,反击无理提问和开展善意批评的有效手段 第五,还有自我解嘲的功用 3.幽默语言的表达方法 其一,双关法 双关,就是同一个音节,可以表示不同的词,同一个词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利用这种词的同音或多义的条件,使一句话同时带有字面意思和字外意思,就是双关。 其二,岔断法 岔断这种幽默语言的表达形式, 就是人的言行模式与思维模式的逆反性。一般情况下,我们根据Al后面有A2,A2后面有A3,于是便可推断出A3后面有A4 ,但

这时却突然发生变化,A3后面没有出现A4,而是出现了与之不同但又有关联的B,使人们的心理期待突然扑了空—语言的逻辑不按常规发展而突然中断,出现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不由地大笑起来,于是大家在笑声中恍然大悟。 其三,对比法 在生活中,有时内容与形式、愿望与结果等方面会产生强烈的不协调,于是形成了不和谐的对比。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产生幽默或可笑情趣。公关工作者可以适时利用这种不协调,做好公关工作。 其四,借题发挥法 借题发挥就是借用别人的话题进行发挥,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是一条劝人的好方法。 其五,曲解法 在对话中故意地歪曲对方话语的本义,或故意装聋听不清而回答就是曲解。它常常利用语词的多义、同形、谐音、同音等条件来构成。 其六,反语法 正话反说,或是反话正说,用与词语本义恰恰相反的话来表达词语本义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说话时表面是一种意思,而实际所要表达的却是另外一种完全相反的意思。 其七,倒置法 把事物的正常关系在特定条件下倒置过来,从而造成滑稽可笑的效果,就是倒置。倒置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在一定的情景下有角色的倒置、事理的倒置、语言的倒置等等。 其八,夸张法 在这里主要是指的语言上的夸张,也就是修辞学上常说的“夸张”修辞。 其九,借讳言回答法

文章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

文章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学生真正分辨起来虽不是什么大难事。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我们部分教师忽视了对它们的比较、分析,导致部分学生最终还是难以区分,至少写作时综合运用的意识不强,作文时采用单一的平铺直叙,记流水账,语言枯燥无味。现结合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对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略作简要的概括。 一、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一)、叙述: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用:(1)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2)为议论文提供事实论据,以用来证明论点。 例:1、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2、又过了九日,是我们启程的日期。闰土早晨便到了,水生没有同来,却只带着一个五岁的女儿管船只。 (二)、说明: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点、构造、功能、作用、成因、关系等所作的客观的介绍。一般不是感性形象的描绘。 作用:(1)用来把事物的外形、特点、性质、构造、功能等解说清楚,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有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2)是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也常在议论文中与议论交叉使用。(3)常用于应用文。 例:1、这是我们这里养鸡的器具,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食料,鸡可以伸进颈子去啄,狗却不能,只能看着气死。 2、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 (三)、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作用:(1)是议论的主要表达方式。(2)在记叙文中常穿插在叙述、描写之中,用以点明或更鲜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例:1、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四)、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划。 作用:(1)再现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山川风光,抒发感情。(2)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刻划人物形象。(3)描写人物活动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及模板参考.doc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及模板参考 “语言表达运用”是整个高考试卷中时代感最强、变化最繁妙、样式最灵转的一片风景,下面是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语言文字运用: (13-17题,20分,力争14分以上)[约20分钟] 【总原则】 读题要细心,对所用的语言材料要逐字认真看,忌一目十行。尤其是对选对与选错的题干要求,一定要把握正确,不能大意。 另外要充分调动已有的解题灵敏性和思考的兴奋点,确保在一定成就感的状态下完成。 熟语部分 熟语:看《高考一轮》上的词语辨析,重点是错题本、笔记本、《天天练》及模拟试卷中所整理出重点词语。 【友情提醒】 成语是常用而定型的词组或语句,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精练的形式。 成语使用的主要考虑角度:切忌望词生义、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注意使用时的重复等。 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没有错误,但从逻辑事理的角度推敲则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前后矛盾。

如:“拖拉机司机急于赶路,不走公路,另辟蹊径,沿着江边小道行驶,不料驾驶失控,出了车祸。”“另辟蹊径”原意是另外开辟一条路,即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这里如用原意,与“沿着江边小道”相矛盾。 褒贬失当。如:“由于目睹家乡农民生活艰难,加上社会上各种腐败现象如雷贯耳,他的心中甚感迷惘与失 望。”“如雷贯耳”是褒义词,只能形容名声大,不能形容腐败。 语境不合。成语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使用的,这就必须与所在的语境保持协调一致,否则就会犯不合语境的毛病。如:“王润兴饭庄早已琵琶别抱,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琵琶别抱”专指旧时妇女改嫁。 重复赘余。成语的部分意思与句中的某个词意义重复,造成成分赘余。如:“至于马先生所担心的会让人贻笑大方更是无稽之谈。” “贻笑大方”表示内行的人笑话(一般用以表示谦虚)。前面不能再加“让人”。 【小窍门】 1、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 2、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一般是选择正确的一项,但也得注意是不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3、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4.、注意语义重复。

五种表达方式

(1)、记叙就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就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与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与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叙述有两类:一就是概括叙述、一就是具体叙述 概括叙述又叫简述、略述、就就是用简单的笔墨对人物、事件、环境加以介绍、给读者提供一个大概的印象、 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就就是用详尽的笔墨对人物事迹、环境作详细交待、?叙述的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顺叙,就是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或人物经历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它符合人们一般的认识习惯、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易于将人与事叙述完整、 倒叙、又叫倒插笔.就是把事件(人物)的结局或发展过程中精彩、感人的片断提到前边叙述,然后按顺叙的方法进行叙述的方法、插叙也有三种情况:一就是插进来的内容就是与所叙述的内容有关的以先发生的事情、这种插叙又叫追叙、二就是插进来的内容就是对所叙述内容的补充,注释、这种插叙习惯上又叫补叙.再一种情况就是插进来的内容在表达顺序上与原叙述的顺序相反,这种情况又叫逆叙、 倒叙有三种情况、一就是把结局提前、二就是把某个片断提前、三就是用回想回忆的方式进行,将作者的感受用叙述在文章前边表达出来、用倒叙的优点在于:可以造成悬念、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插

叙,就就是在叙述进行中插进另外一段叙述、插叙能充实文章内容、丰富故事情节、 ▲叙述常用那些人称?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叙述的人称,就就是叙述客观事物或人物活动时所确定的出发点 与所选择的角度.常用的叙述人称有三种: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三人称——她、她们与第二人称——您、您们、 使用第一人称,有三种情况、“我”、“我们”有时就就是作者本人,有时就是虚构艺术形象,有时还可能就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或其它 人物、:讲的就是“我”、“我们”的亲自见闻,有助于 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真实、亲切、自然.,只能从“我”、“我们”的角度去写,在刻画人物,描写景物环境时要受时间与空间 的限制、?使用第三人称的优点就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自由灵活地将叙述对象讲述出来、其缺点就是:客观色彩较浓,缺乏第一人叙述的优点.?使用第二人称,有两种情况:如果作者在文章 中不仅叙述了别人,也叙述了自己,实际上就是站在第一人称的角度 上进行叙述的.如果作者较为客观地向读者讲“您”“您们”的事自己并没有在文章中出现,那实质上就是第三人称的叙述.?▲在叙述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①要线索清楚、确定一定的线索,才能理丝有绪,无论多么复杂的情况,都能自成条理、②要交待明白、叙述要达到告诉读者“就是什么”的目的,就要把握叙述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这样读者才会得到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③要详略得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