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70047

适用专业:2018级高职所有专业

学时:54

学分:3

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

第一部分前言

1.课程性质与地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普通高校开设的“思政课”之一,是高职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是为各专业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达到未来工作岗位素质要求而起到支撑作用、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课程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2.课程的基本理念

本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于高职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着眼于对高职生成长成才“有用”的能力、素质,课程设计基于高职生的学习基础,教学方法手段符合高职生学习习惯,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可持续发展。3.课程的设计思路

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为出发点,课程设计思路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具体而言,第一,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与课下学习相结合、课堂大班授课与课下单独辅导相结合、理论讲授与课内课外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第二,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以精简教学内容、优选促进高职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知识点为基本原则。第三,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上主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案例式、分组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运用智能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探索智慧课堂,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第四,课程考核注重教学过程与实践项目完成状况。

课程目标第二部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传递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并给学生建立合理的人生价值观、道德规范的道德、法律相统一的过程。为此,我们在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确立了以下三个关联、层层递进的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信仰素质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和掌握当前大学生所处的时代状况和新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

(2)理解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内涵及评价标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明确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作用;

(4)明确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理解和掌握做忠诚的爱国者和改革创新生力军是大学生的最基本要求;

(5)理解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进而坚定价值自信,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6)明确道德的功能与作用,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掌握公民道德准则和道德践行的基本途径;

(7)了解法律的本质,学习法律知识的意义,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和宪法的发展历史、基本特征和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了解与大学生联系密切的民法、刑法等部门法的法律常识。

2.能力目标。

(1)能用正确认清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

(2)能用科学的人生观认真思考人生和正确选择人生活动,能用正确的人生价值标准客观评价社会成员与其实践活动,能正确对待人生矛盾;

(3)能用能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能树立与社会理想相统一的个人理想,能合理规划大学生活;

(4)能用正确的爱国观来辨析自己和他人的言行,能在学习和工作中自觉训练创新思维;(5)能用正确的是非观和良好的道德标准判断、约束自己和他人的言行,能正确评价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能正确处理学习与恋爱的关系,能善待家庭成员,营造良好家风;(6)通过对热点法律问题的讨论,初步具备以案说法的分析能力和评判能力;

3.信仰素质目标。

(1)通过课程教学,逐步提高学生走向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道德、法治、职业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培养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人生志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加强学生的法律素养。(4).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学习内授课内章节描述(教学任务章节名课外实课内理论讲教践教大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国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主义新时代;青年一代要肩负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责任;大学生动“走进大绪成才的基本要求:有理想、有规领、有担当,大学生成才的基大学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养:人生定位问核心教学内人的本质、人生观的含义、人观11观的主要内容、人生观与世界1人生与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生学高尚的人生追求、积极进取正确的人 22第一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小测6

56U方法及实现条件;辩证对待人3之流3创造有意矛盾、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感人手的人个人主义等错误的人生观、创手2有意义的人生多制核心教学任:人生选择问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征;理集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奋理想信念与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演讲年学生成长和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第二的主义共同理想;理想与现实的中国就系、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如料实现人生理想型案核心教学任:理想信念问1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微中国精神11诗中国精神的内涵、价值;爱国曲兴国强国之摄义的内涵、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欣2 第三中爱国主义如何做忠诚的爱国者;创新创26

革开其时代要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3.参2家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如何做新成为青春市3革创新的实践者。航的动力馆频核心教学任务微:精神状态问题视展示

会义核价观的本第四容、重大意义;社会主义核心培育和践行志值观的历史底蕴、现实基础、2

会主义核心义力量;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幸测值价值观

:价值观念问核心教学任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的涵义1功能、社会作用和发展变化;活动11校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转化2变化发发展;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发展德调收借鉴优秀观

主要内容和意义、借鉴人类文2德成与第五优秀道德成果;社会主义道德《遵守公民328

人设的核心与原则、公共生活领小剧德准则——德严私流感的道德规范、职业生活领域的探会公33德规范、恋爱婚姻家庭领域的走活动4优德规范、个人品德、道德修养道德准则—正确方法、锤炼高尚道德品格业家庭美向上向善、知行合一性本:道德觉悟问核心教学任法律的概念、法律的历史发展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法运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法律概1系;法治思维含义、特征与基大学1写12法律体法律知内容,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法治思3辩论2竞法的特点和基本原则、宪法规4宪法概阅读死刑21 第六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大学生与5学名存民法的概念、民法的基本原则手抄我33大学生常见的民法问题;犯罪法用大学生与6制当法概念、刑法的基本原则、正当卫与紧急避险、大学生常见的罪种类:法治素养问核心教学任合38注:课时。课时、机动21.期末考核22.课外实践14时,任课教师自行组织。

第四部分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建议

根据本门课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在选择教学方法方面,我们坚持一个原则,就是避免纯理论的灌输,避免说教式讲课,而是调整讲学角度,以平等互动的方式,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1)直观演示法:这个方法主要运用于理论阐述部分。利用图片、结构示意图等方式把抽象、复杂的理论简练、概括后用多媒体向学生进行直观的演示。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后部分的讲解打好基础。

(2)案例分析法:先从具体的案例出发,通过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提高“注入式”教学为“参与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方法关键在于搞好案例采集与组织,要注意五点,即教育性、系统性、针对性、趣味性、启发性,同时案例选取体现“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学生、贴近专业、贴近社会。

(3)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围绕某个探究的中心问题,来模拟表演某个场景,然后讨论表演,并以此来引导学生共同探求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问题解决策略,帮助学生掌握处理问题的知识,进而形成处理问题的恰当方法与技巧。其中,角色扮演是我们在情景模拟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4)任务驱动法: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查阅资料,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再选出代表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组织进行,它要求教师布置任务要具体,其他学生要极积提问,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

(5)自主学习法:为了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通常给学生留思考题或对遇到一些生产问题,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方式寻找答案,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然后提出讨论评价。

(6)小组讨论法: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优点在于,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2.教学手段建议

(1)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很大优越性,它形式多样、形象直观,且提供的信息量大,这非常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2)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智能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时互动和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理解掌握状况调整教学进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实施翻转课堂,通过学生展示、师生对话,回答学生的思想困惑,解决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达到教育目的;教师结合社会

的热点难点和学生的关注点、时政新闻制作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设立微信公众号,宣传党的最新方针政策、宣传校内热点新闻,传播正能量。

第五部分课程考核

1.过程性考核(平时考核)方式及说明

本课程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质量、实践活动等,主要考核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具体考核标准和成绩分配如表一:

表一过程性考核(平时考核)标准

2.期末考核方式及说明具重点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要点的掌握情况和掌握程度。期末考核采用卷面理论考试,体考核内容及方式如下表:理论考核标准表二

3.课程成绩构成及说明本课程成绩形成主要包括学习过程性考核和期末理论考核等。具体分配比例如表三:表三课程成绩形成标准及比例

教材及其它教学资源第五部分1.参考教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修订版)》,主编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2.其它教学资源

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河南省思想政治教育网

第六部分编制说明

制定人:李辉审核人:王长坤批准人:刘红旗

制订系部:社科部

制订时间:2018年9月5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