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跨文化交际礼仪(方凡泉)

跨文化交际礼仪(方凡泉)

跨文化交际礼仪(方凡泉)
跨文化交际礼仪(方凡泉)

跨文化交际礼仪

●(PPT Global)不同民族人际交往的本质是什么呢?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如果想做到顺利而有效,就需要双方遵守国际社会约定俗成的、为各国各民族共同遵守的礼仪规范,也就是国际惯例;同时也需要遵守依各国风俗习惯传承延续而形成的某些独特的礼仪习俗,也就是入乡随俗。遵守国际惯例并且入乡随俗,实质上是表示不同民族人际交往的相互尊重,目的是为了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轻松愉快地沟通交往。

●(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的模式有两套符号系统:一套是“语言符号系统”,另一套是“非语言符号系统”。语言符号系统又包含了两套规则,“语言规则”和“礼貌规则”。不掌握语言的词汇和语法规则,交际自然无从谈起,但仅仅掌握语言规则而不熟悉语言使用的礼貌规则,交际就会出现语言使用上的失误。礼貌规则具有普遍性,但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地方习俗性。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具有不同的礼貌规范。在一种文化语境中被认为是礼貌的话语,在另一种文化语境中可能会是不够礼貌的话,或者是过于礼貌的话。人们谈交际,通常总是想到语言。语言呢,当然是交际的重要手段、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媒介,但并不是唯一的媒介。除了语言这个重要工具,人们往往还使用非语言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传递各种信息。

●(主讲内容)这一讲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我想跟大家探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涉及到的几个礼貌规则问题,主要是称呼介绍问题、委婉表达问题和入乡随俗问题。第二部分介绍一下,非语言交际中主要涉及到的服饰打扮、握手礼节、目光交流、手势表达和面部表情问题。这非语言交际部分是我今天要讲的重点。

●(Geoffrey)第一部分:语言交际Verbal Communication

首先讲语言交际。英国语言学家利奇(Geoffrey Leech)针对英语交际的特点,提出了语言交际礼貌原则的六个准则:得体、慷慨、赞誉、谦逊、一致和同情准则。最重要的准则是哪一条呢?最重要的是第一条T act Maxim“得体准则”。说话要tactful, 意思指的是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增加对他人的益处。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尽量多说让别人感到舒服的话。在一些对外交往场合怎样说话才叫“得体”tactful呢?下面分析三个案例。

●(案例一)一、称呼介绍问题

请听案例一:某高校下属一个学院的院长向本院教师介绍一位新来的美国教师:Ladies and gentlemen, 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a very pretty girl, Miss Brown. She is an excellent teacher from the U.S.A..说到这儿,这个美国外教一脸难堪的样子。

院长的话有什么不妥呢?美国女教师感到难堪的是什么?她感到难堪是说她a very pretty girl。girl的字面意思是年轻未婚的女子,中国人常常理解成“姑娘”。实际上,girl还有一层“隐含意思”指的是ignorant girl ( 无知少女),是“幼稚无知”的代名词。在英语国家,用girl来说成年女性会让她们感到非常不舒服(very offended.)。如果英语本族人说:You are just a girl那就是很看不起人,非常不礼貌。对此不熟悉的中国人感受恰恰相反。比如某高校一群中国女大学生有一次跟加拿大男教师交谈,当她们听到老师赞扬You’re very clever women,一个个摇头摆手,连声说I’m not a woman. I’m a girl.你看,本来是一种抬举,这些姑娘都不识抬举,非得要争当无知少女!难怪外教听了后一副哭笑不得的样子。

●(Rephrased)对案例一的介绍,根据那位美籍教师的实际背景,本来可以改成类似这样的说法:Ladies and gentlemen, 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Doctor Mary Brown,a new teacher from the United States. She is a PhD of American literature with ten years of experience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介绍他人尽可能不随意加主观性的评价,即使是赞杨,也可能会带有强加于人的味道。此外,这里还有一个称呼习惯的问题。

●(称呼习俗)在对外交往中,首次见面,除非对方主动表示直呼其名,否则按惯例都应该使用尊称。尊称有三类:一类是泛尊称。(即“先生”、“小姐”、“女士”、“夫人”);第二类尊称是职务、职称或学衔称谓。还有一类是皇室成员和贵族特定称谓。我简要介绍一下第二类尊称的用法。首先得说明一下关于姓名的排列顺序。

●(姓名顺序)咱们中国,姓名都是姓在前、名在后。除了我们中国,还有哪些国家跟我们类似呢?还有六个受中国文化辐射影响的国家如日本、韩国、蒙古、朝鲜、越南,柬埔寨,也都是姓前名后。除此以外,绝大多数国家姓名都是名在前、姓在后。虽然日本人的姓名顺序跟我们汉族人相同,但多由四个字组成。前俩字为姓,后俩字为名。比如小坂正雄,“小坂”是姓,“正雄”是名。但也有例外的,如“二阶堂进”,“二阶堂”是姓,“进”是名。还有五个字、三个字

的名字,如“鸠山由纪夫”,“鸠山”是姓,“由纪夫”是名;“藤田茂”,“藤田”是姓,“茂”是名。假如按咱中国的习惯叫他“藤先生”就冒失了。如果我们不懂日语、事前又没法搞清楚咋办呢?首次见面最稳妥的做法就叫全名尊称,“藤田茂先生”。

职务或职称称谓。中国人交往比较重身份、重等级、重面子,当面称呼时,通常叫姓氏加职务。譬如“李局长”、“李市长”、“李经理”、“李总”、“李董”等等。听上去很自然亲切,这是我们的称呼礼貌原则和习惯。跟中国称呼习俗接近的还有哪些国家呢?日本、韩国、德国、俄罗斯、意大利和墨西哥,他们也是比较讲究身份、等级的。同样道理,我们也要尊重其他民族的称呼习俗。●(Corporate Titles)例如姓名为Allen Brown的人,假如他是总裁或董事长,能否称他为President Brown,Chairman Brown呢?这么叫也并非错误,但英语国家的商界没有这样的称呼习惯。比如“布朗总裁先生”,当面称什么?当面只称Mr. Brown or Mr. President,不说President Brown。在正式场合致辞表达“尊敬的布朗总裁阁下”,是否说Your Excellency President Mr. Brown?这么称呼显得比较夸张,反而把“布总”的身份降低了。特别是在北美,无论商界还是政界都没有称“阁下”的习惯。在致辞时可以说:Mr. Brown, President of …个别人确实德高望重需表示尊敬的,就加Honorable。

●(Professional)英语国家有没有像咱中国那样“职务加姓氏”的称呼习惯呢?有。第一,主要是政界的要人,如首相/总理、州长/省长, 市长等等。假如这位布朗是美国参议员,则当面尊称Senator Brown,女参议员也这么称呼;正式场合致辞尊称The Honorable Senator Brown。假如他是法官,称之为Judge Brown,女法官可以称Madam Judge。

●(Military)第二,军界。假如布朗是陆军中将,则用他的军衔相称General Brown。

第三,学术界。假如这位布朗是教授、博士,就该称他为Professor Brown, Doctor Brown。除非他自己主动提出直呼其名“Just call me Allen”。在商界,假如布朗是个博士经理,习惯当面称他为Doctor Brown。因为学衔是跟他一辈子的,即使将来晋升到总裁、董事长,他依然是个博士,更愿意别人叫他Doctor。总之,对外交往首次见面,称呼要用尊称,并尊重对方的习俗,名从主人。名字和职务可以从他们的名片看出来。如确实没把握而不得不当面请教,对同等身份

或下级可以用英语问:What should I call you?

以上讲的是称呼习俗问题。下面谈一下关于委婉表达问题。

二、委婉表达问题

●(PPT)请听案例二:中国某外资公司一个外籍经理比尔Bill 想买一个公文包,让女秘书王小姐陪同他去商场选购。买好以后,本该一道回公司了,但王秘书想利用此机会买些办公用品,于是对比尔经理说:I have to buy something for our office.Please go back to the company first.(她想表达的意思是:请您先回公司吧。)

问题:王秘书这么说有什么不妥?

分析:从英语交际的角度来看,作为一个下级,王秘书的话没有顾及比尔经理是愿走还是愿留的选择,就语气生硬“请”他先走。“请”应该是礼貌语言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不仅在汉语里大量使用,在英语和其他语种文化里也同样被大量使用。但许多人往往把英语中的“please”与中文的“请”等同起来,没有注意到这两个词除了基本语义相同外,还有很多不同之处,特别是在使用功能方面。本来王秘书可以说:Don’t let me keep you.Or: Don’t bother w aiting for me.

正式提出请求,英语单用please,并不是客气的说法,相当于警察说:ID please.(请出示身份证)语气比较生硬。即使对下级提出要求,老板一般也会用温和的说法,比如Please get me the report, will you ?

●(请=Please?)“请尽快答复我方。”能否说:Please give us your reply as soon as possible.语气怎么样?这是命令。但是如果说:“Would it be possible for you to let me know your response as soon as possible?”又显得怎么样?过分礼貌了,让人感觉不自然,有点儿做作了。●(PPT)怎么表达才比较得体?I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let me know your response as soon as possible.

●(请=Please?)汉语的“请”,在特定情况下常常不能用“please”。当谦让对方先走说“您先请”,这个“请”英语该怎么说才得体?对,应说“After you.”(不是“Y ou first”)。在宴请时对客人说“您请”,这个“请”英语该怎么说?“Enjoy yourself.”请别人让路,“请让一让”,这个“请”英语该说“Excuse me, please.”。在外边向过路人打听:先生,请问邮局在哪儿?这个“请问”又该怎么说?该说“Excuse me,Sir.”“请问您找谁?”能否说:Please, who are you looking for?带有审问的口气。应该说“Can I help you?”

●(Avoid taboo words)要避免使用禁忌语

什么是禁忌语呢?一是指粗俗的、伤感情的语言。比如类似“bastard”、“son of the bitch”、“hell”等等脏话。正式场合一般都不会听到这些话;但有些词语是介于脏话与俚语之间,比如shit/bullshit (臭狗屎、胡说)。我以前工作的单位有个同事经常把这个shit挂在嘴上,习惯成自然,不自觉地在正式翻译中也乱用,想表达nonsense 这层意思。公务场合就显得非常难听,不够礼貌。

二是不便说的某些具有不愉快联想的话。在对外交往中,有时又不可能不谈到这些忌讳,于是换用一些better-sounding names。比如“我病了”不说是“I’m ill.”或“I’m sick.”,而说是“I have a condition”(状态不好),“他有心脏病”则说或“He has a heart trouble. ”;把“上厕所”说成“go to restroom”(不是休息室哦!)或“wash my hands”,诸如此类。

美国从上世纪90年代起流行一个词叫“politically correct”(政治正确),现在已蔓延到加拿大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实际上,英语的所谓“政治正确”同中国意义上的“政治上正确”几乎毫无关系,主要意思是避免使用带有歧视性的话语,包括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职业歧视、身体机能歧视等等,尽量采用中性词汇,免得无意间伤害了别人的感情,尤其是弱势群体。这被认为是礼仪和教养的体现,虽然有些词语过于拐弯抹角,甚至有点儿伪善。

咱们中国是个敬老的社会,以“老”相称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对德高望重的老人,人们常叫“王老”,对同辈年长者叫“老王”,对非血缘关系的老者叫“您老”。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礼貌原则。但大家知道,在欧美文化中,老年人怕别人把年老跟“不中用”联系起来。因此在许多欧美国家,老人绝不喜欢别人恭维他们的年龄。英语民族管“老人”叫什么?●(politically)叫“senior citizens”(年长公民)。“胖子”不说是“fat”,而说“differently weighted”(另类体重)。“矮个子”不说是“short”,而说是“vertically challenged”(垂直方向障碍)。“失业”不说“unemployed”,而说“layoff”跟中国说法一样,叫“下岗”。

但是,在对外商务谈判中,表达方式如果过于委婉含蓄,模棱两可,很容易导致误解。●(案例三)请听案例三:加拿大一家公司副总裁马丁跟广州一家服装厂王经理谈判,向该厂购买九万六千件男衬衫。鉴于该厂从未向加拿大出口过任何服装,马丁向王经理解释说向

加拿大出售的所有服装商标都必须有英文和法文的双语说明。这个要求让王经理感到为难,因为厂里没有懂法语的人,非常希望采用中英文而不是英法文的双语商标。王经理苦笑回答:“马丁先生,恐怕提供英法商标有点困难,这个问题得再研究一下。”(…This question will require further study.)马丁接着说:Please understand that we really have no choice on this. It is the law.(请您理解,我们确实没有其它办法。这是加拿大法律规定的。)王经理跟谈判组的人商量了一下之后,又脸带笑容说:“马丁先生,我们会仔细考虑您的要求。恐怕确实很难;不过当然了,我们常青服装厂会尽力解决这个问题。”(译员说:Mr. Martin, we will give your request serious consideration. I’m afraid it will be very difficult, but of course we will do our best to solve the problem. )马丁感觉终于解决了最后的细节问题,松了一口气,签了购买合同,同王经理正式告别了。七个月之后,马丁接到公司库房质检部经理的电话,“马丁先生,出了点问题。您知道我们从中国进口的那批衬衫吧?这些衬衫上有双语商标,但全是中英文的!”马丁傻眼了。他一直以为常青服装厂已经同意提供英法文商标。

王经理的话“我们会尽力解决这个问题”该怎么解读呢?王经理当时说的这句话可以有三种理解。一是“婉言谢绝”;不直接拒绝是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也是为了保全对方的面子。二是“看情况而定”,也许会做,也许不做。三是“我们一定做”。在英语本族人对We will do our best to solve the problem.怎么理解?他们的理解是“肯定解决问题。”

●(High-Context)中国人,包括日本人、韩国人、阿拉伯人,东方民族的人,同外人打交道,说话通常会更婉转含蓄,顾及对方的面子,担心会冒犯对方,指望对方能够根据交际语境理解说话人的言中之意和言外之意。这方面表现得最典型的是日本人。日本人的暧昧文化在国际商界是出了名的。他们用恳切的语气说“是(哈依)”,绝不意味着明确表示“我接受”、“我同意”,通常仅仅表示“原来如此”、“我理解您的要求了”之类的意思。有时可能会客气恭维一番地说:“你们的产品非常好,设计新颖、造型美观、包装也很别致,容我们考虑考虑”诸如此类的话。日本人如果真的想做成交易,他们会吹毛求疵,对产品、交货条件和服务百般挑剔,而且越是接近谈判的尾声,提出的问题越多。在谈判过程中,出于礼貌和面子,他们通常不愿意直截了当地拒绝对方,通常会委婉地说:“可能会有困难”。

日本人如果像上述那位王经理说的“恐怕确实很难”,实际上就等于他们表示明确否定、拒绝了。日本人之间在谈判时,对否定的言外之意往往讲究“心神领会”,根据当时的背景去把握。据说日语这种表示否定的婉转表达有16种之多。用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术语来说,东方民族这些交际特点属于“强交际语境文化”。

与此相对的是“弱交际语境文化”民族。包括德国人、北欧人、美国人、英国人等等。弱交际语境文化强调所有信息或观点都反映在语言表达之中,而且表达方式直截了当,毫不含糊,行或不行都会非常直接。对他们来说,问题的实质和利益的所在,远比保全面子更重要。企图通过暗示方式、间接方式或非语言方式进行沟通交流,他们会认为这是在回避问题,甚至会认为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这方面表现最典型的是德国人,丁是丁,卯是卯,丝毫不含糊。他们喜欢明确表示希望做成的交易,准确地确定交易的形式,详细规定谈判的议题,然后准备一份涉及所有议题的报价表。在谈判过程中,德国人的陈述和报价都非常清楚、明确、坚决、果断。一旦他们提出了报价,就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余地。反过来,德国人一旦决定购买你的产品,又想尽办法逼你让步。

三、入乡随俗问题

●(案例四1)请听案例四:某中国公司在一次设备安装调试的庆功宴会上,中方领导人致辞:“在局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公司领导的直接指挥下……”。来中国公司技术支援的外籍工程师杰克,听着翻译的解说始终耸肩摇头,一副莫名其妙又无可奈何的神情,私下里杰克按捺不住愤愤不平,抱怨说:“你们的领导在说谎。指挥安装调试的是我,公司领导仅仅来过一次,局领导根本就没露过面!”中国同事给他解释:这不是说谎,而是规矩,是潜规则(unspoken rule),在中国发生任何事都要和领导挂上钩。杰克吃惊极了:“中国人的规矩真的是这样吗?”但他还是尽最大努力入乡随俗接受了中国规矩。一天,一个工人违反操作规程惹起一则工伤事故。事故分析会上,公司领导让杰克工程师谈谈他本人的意见。●(案例四2)杰克发表了如下开头语的讲话:“在局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公司领导的直接指挥下……”此言一出,举座哗然!雷人啊(Shocking)!

杰克真的是入乡随俗了吗?这是在不同语境中使用礼貌语言不当,导致交际失误。虽然这家中国公司的礼貌原则是强调某件事情的成功和荣誉,是自上而下的,但杰克的中国同事没有给他解释清楚,

一概而论地说“在中国发生任何事都要和领导挂上钩”,误导了杰克以为好事坏事都得跟“领导挂上钩”,才是遵循中国的礼貌原则。

有些风俗习惯倒是有很强的地域性。例如,一家中国广州公司和一家英国公司合资开办企业,双方在讨论公司总部所在楼层问题上,发生了很大的分歧。中方看中有20层楼的第13层,英方坚持要选第14层。为什么?因为广州粤语方言的“13”同“准生”谐音,即“保准兴旺”;而“14”粤语听上去是“准死”,即“必死无疑”。做生意当然求生忌死,求生意兴隆。英国人偏偏忌讳这个13。13这个数字在英国包括许多其它国家都是大忌。为什么?●(13 vs 14)据说这跟基督教有关。耶稣Jesus在他被人出卖即将被捕之前,

和门徒一起共进晚餐,这顿晚餐也被称之为“最后的晚餐”。当时耶稣本人加上他的12个门徒正好13人,包括出卖他的门徒犹大Judas。所以,13这个数被许多民族认为是凶险的数字,极不吉利的数字。意思接近粤语14的谐音“准死”。

●(入乡随俗)到别的国家公务访问或者工作,同样需要入乡随俗,遵守东道国人际交往的礼貌原则。比如在社交应酬中,如果我们主动跟跟美国人对方谈及政党的争论、个人投票意向和计划生育等问题,就肯定导致双方话不投机半句多。在君主制的国家,不能跟对方谈论王位继承问题或者议论王室的是非。在俄罗斯,不宜主动跟对方谈论俄国的什么经济难题、商界寡头、苏联解体,更不能跟对方聊起酗酒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正如俄罗斯infox通讯社评论员叶普盖尼所说的:“俄罗斯人饮酒有些类似中国人喝茶,尤其是男人之间……伏特加早已深入俄罗斯的文化之中,在俄罗斯各个层面,很多事情都是在喝酒中解决的。”说不定你的交往对象就好那一口,是个贪杯的。)在沙特阿拉伯,不宜跟对方谈论什么休闲、娱乐之类的话题,因为他们认为,娱乐会让人堕落。中东地区的妇女一般极少抛头露面,男人不愿意别人问候自己夫人如何如何。在新加坡,许多人对“恭喜发财”这句祝颂词非常反感。他们认为这句话带有教唆别人去发不义之财、损人利己的意思。

以上讲的主要是关于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交际的几个问题。其实还有请求、道歉、提议、寒暄、恭维、拒绝等方面的交际礼仪,时间关系不可能都一一谈到。下面转到第二部分,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

第二部分:非语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

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为非语言交际,包括握手、眼神、手势、表情,甚至服饰打扮,都在向对方传递信息。非语言交际通常跟语言交际结合进行,大致起到给对方输入第一印象的作用,或者起到补充、重复或强调的作用。在国际商务交往中,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实验心理学研究表明,跟一个人初次会面,6秒钟的瞬间,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英文叫the Six Second Rule(六秒法则)。第一印象一旦形成,扭转过来大约需要经过八次左右的密切互动。

非语言交际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仪表仪容和体态语(body language)。

●(服饰打扮)一、仪表仪容

首先谈谈仪表仪容的服饰打扮。衣服有三项功能:遮羞、保护和形象展示。服饰的形象展示作用远远超过了遮羞和保护功能。美国雪域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管理学系对《财富》杂志排行榜前一千名CEO总裁作过一项调查,96%的总裁认为,形象在公司雇人方面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对那些要求可信度高的工作和与人打交道的服务性工作,如市场营销、保险、金融、律师、会计等等。当被问到什么是可信的形象时,他们认为:“能展示出大方可靠的气质,整洁的外表,合乎身份的举止。”在国际商务交往中,个人就是公司的商标和形象代表。这个商标虽然跟产品无关,可是对外沟通方面,个人代表的就是公司的形象。

●(Global Business)国际交往分公务场合与社交场合。公务场合主要指会见、会谈、谈判、研讨会等;社交场合主要指宴会、舞会、晚会、音乐会等等。穿着是否得体,关键看什么?关键是看场合,“逢场合着装”。美国跨文化商务交际专家Martin和Chaney在Global Business Etiquette《国际商务礼仪》一书中指出:“留意打扮的人显得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服饰打扮给对方传递什么信息呢?他们进一步指出:“与他国人做生意,可信度极其重要。”在对外公务场合包括商务交往,可信度最高的服装是什么?●(正装)就是所谓的“正装”。正装显得利落庄重neat and serious、端庄大方decent and gracious。正如Martin和Chaney指出的:“无论男女,无论什么文化背景,西服套装都传递出干练、权威、可信任的信息。”(Suits, for both men and women, convey messages of competence, authority and trust, regardless of culture.)

国际交往社交场合。国际社交活动中在请柬上往往对于着装有单

独的说明,印在请柬的右下角处:(White tie,Black tie,Lounge suit or National dress。)●(White tie)“白领结装”是最正式着装,英文叫ultra formal(超正式),男士需穿黑色燕尾服(tailcoat)配硬领白衬衫(starched white shirtfront)和白领结(white bow tie);女士要穿长礼服(ball gown)。

●(Black tie)排第二的是“黑领结装”Black tie,要求男士穿黑色晚礼服()、礼服衬衫和黑领结(black bow tie);女士穿长礼服或华丽的套装。●(P 普通套装)外国驻华使领馆在他们发出的请柬上,往往印着Lounge suit or national dress(西服套装或民族服装)。这张图片是去年中国政府举办的奥运国宴。●(Men’s 1)男士商务便装business casual,可以穿西装不打领带;●(Men’s 2)或者只打领带不穿西装;●(Men’s 3)也可以穿短袖衬衫打领带;

●(Men’s 4)甚至不穿西装也不打领带。但穿这类商务便装一定要双方事前都约定好。●(Women’s)这是女士商务便装。不论男女,只要不是健身服、T恤衫、短衬衫、短裤、超短裙、牛仔裤之类的都可以算“商务便装”。

在对外商务交往中,无论男女,选择一套得体的西服套装非常非常重要。什么西装才算得体呢?选择西装要注意什么,或者说有什么技巧呢?接下来我们首先看看男西服套装。

男西装颜色。●(Men’s formal)在外交和商务场合中,什么颜色的西服可信度是最高呢?多数人会选什么颜色的西装呢?多数人会选藏青色,实际上就是接近黑色的深蓝色,藏青色英文叫navy blue (海军蓝)。藏青色这种西服的色调看上去显得干练、利落(competent and neat),稳重而不过分老成,沉静而不过分严肃,是职业气质最强的色彩。也有少数人也有选深灰色的。

●(西装面料)第二,男西服面料。看上去感觉很舒适的西装应该是什么面料呢?从材质来讲可以概括为四个字:轻薄挺软。可以产生轻薄挺软的效果,最好的是纯羊毛的,50%以上的毛料也可以。

第三,男西装款式。●(三粒扣)男西装的款式从纽扣来分有单排扣和双排扣之分。单排扣又分一粒扣、两粒扣和三粒扣。常用的是两粒和三粒扣款式。这是“单排三粒扣”西装。目前国内市面见到的西装大部分是这种单排三粒扣的,比较适合中青年人。扣子通常扣上哪一粒?一般只需扣上面的两粒,最下面的一粒不必扣,全扣上显得比较呆板。●(P两粒扣)这是“单排两粒扣”西装,是最经典、永

远不过时的款式。按惯例通常只扣上面的一粒纽扣,下面的一粒不需要扣。●(P双排扣)这是双排扣西装,按规范要求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扣子都要全部扣上。双排扣西装显得有些保守老派;但英国查尔斯王储,还是被09年2月的《时尚先生》杂志Esquire Magazine 评为“全球最佳着装”男士。

●(How it fits)合身问题。服装的尺寸合身至关重要。无论男装还是女装,衣服的尺寸一定要合身。合身的服装才显得顺眼(good looking)、有气质(good manners)、有品位(good taste)。否则再高档的套装看上去也会terribly cheap。以我多年的经验体会,男西装最好是量身定做,因为合不合身事关职业形象问题。如果买现成的套装,那以什么标准去衡量是否合身呢?男西装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上衣就看三个地方:一看腰围:扣上纽扣,腹部能刚好放进一个拳头。二看衣摆(所谓衣摆,指的是上衣的下垂边缘):扣上纽扣,衣摆能到垂直手臂中指紧靠手掌的那一节的中间部位,这样的衣长比例通常都能盖住五分之四的臀部。三看袖子:要避免袖子过长,标准的长度应该比衬衫的袖子短1公分或1.5公分。西裤的长度,标准的西裤长度是裤管刚好盖住皮鞋。

●(衬衫款式)衬衫选择。衬衫的颜色要跟西服协调,有层次感。白色衬衫是首选,可信度最高,也最经典,永远不会过时。白色无论在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里,都有纯洁、崭新、简约、真诚的象征意味。浅蓝色、白底蓝条纹或蓝底白条纹相间的衬衫也可以。

●(Necktie CEO)领带。领带是西装不可缺少的配套饰物,也是男人身上唯一有色彩的饰物。瑞士银行一位负责风险管理的经理(丽迪亚)曾经说:“我在招聘的面试中,(领带在面试的第一印象中给了我判断对方性格的依据。)希望看到保守、含蓄、有品位的领带。”

究竟什么样的领带看上去显得保守、含蓄、有品位呢?关键是颜色。关于颜色,我们不妨看一下国际工商界的高管是如何选择的,企业的文化实际上也就是企业老总的文化。图片展示的是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2009年全球500强企业,排名前100名的各大公司CEO,在出席各种重要活动场合时所选择的领带颜色。据统计有65%的总裁选择红色领带;28%选择蓝色领带;7%选择灰色领带。当然,其中有12%的人出席商务活动场合时,有时选红色,有时选蓝色领带。

●(布里特评论)领带颜色的选择。美国《生活科学》杂志刊登过的一篇短评指出:“在高风险的政治和商务领域,只有两种颜色的

领带:红色和蓝色。当然,你可能偶尔会看到紫色或黄色的领带,但这两种领带有意无意都明确地传达出一种清高冷漠的姿态。没有几个世界领导人或总裁愿被看作清高冷漠。”

●(Color meaning)在西方文化中,红蓝灰三色有什么象征意义呢?形象设计师认为,红色在西方文化中象征“力量,权威,热情,关爱”。蓝色是天空和大海的颜色,象征“可靠,可信赖,专业”。灰色象征“安全、成熟、可依靠”。

●(Necktie color)关于领带颜色搭配。红领带和蓝领带几乎可以跟任何衬衫搭配。但黄色领带通常是跟蓝色衬衣搭配的。

●(Necktie length)关于领带长度。一般领带长度应是领带尖盖住皮带扣,过了腰带显得不够精干,吊在腰带以上,显得小家子气。

●(三大忌)男士穿西装有三大忌。所谓三大忌指的是穿西装时,有三个不能出洋相的地方:一是保留衣袖上的商标;二是上衣口袋鼓鼓囊囊或腰部挂东西;三是穿白袜或皱纹较多的皮鞋。●(Takeoff mark)成衣商标不摘除等于说“此物品未被启用”。●(Bulged pocket)口袋装很多东西鼓鼓囊囊,或者腰间别上一串钥匙,都很有损职业形象。●(White socks)这是白袜子和休闲型皮鞋。深色西服黑皮鞋配深色袜子起源于英国,逐步渗透到其他各国的服装文化,现在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国际惯例。●(P Global)在欧美企业界的仪容惯例中,穿深色西装配白袜子是失礼的。为什么?因为只有休闲和运动的时候才穿白袜子,正式商务场合穿白袜让人看上去太随便,对别人不尊重,对场合不尊重。●(P SHOES)相当多的人常常忽略了脚下,把注意力放在西装、领带和衬衫上,可能认为脚下的鞋子微不足道。在对外公务场合中,我们应该穿擦亮的黑色皮鞋,体现出在意生活中的细节这些品格,可信赖的品格。

女士服饰和打扮规范

●(Women’s formal)在国际商务场合,女士最正规、可信度最高的服装是什么呢?就是穿西服裙装,或者西服裤装。日本商界特别讲究,他们认为西服裙装才是正装,裤装是休闲装或特定的工作服,女性在商务会谈时穿裤装会被认为不礼貌。当然,许多其它国家到没有这个讲究;●(西服裤装)而且,如果女士到中东或其他穆斯林国家洽谈商务,最好穿西服裤装;因为这类国家男女有别的观念特别强。

●(Dress for Success)女士套装搭配。女士的西服套装怎么搭配才能保持较高的可信度呢?曾经被《时代》周刊Times誉为“美

国第一位职业形象工程师”莫雷,经过22年的跟踪,用统计分析法研究,出版了一本书名叫Dress for Success。被西方读者称为是商务着装领域的“圣经”,。●(Women’s suit)他在书中指出:“一件中度蓝色的套装加上一件白色的衬衫是一个女人可以穿的可信度最高的服装。一件深蓝色的套装加上一件白色的衬衫位居其次。第三可以是一件米色套装加上一件中度蓝色衬衫。(第四,一件驼色的套装加上一件中度的蓝色衬衫。第五,一件淡黄色的套装加上一件米色或者浅蓝色的衬衫。”)

我们不妨看看商界女精英实际的着装。●(50 US)根据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2009美国最具影响力商界女性50强,所刊登的照片显示,她们的套装搭配,其中有52%的人穿深蓝或黑色套装加白色衬衫,20%的人穿黑色套装加黑色衬衫,全黑,这两部分人显出特庄重权威;另外有28%的人穿的是其它颜色的套装。这些女士已经走到了高管的顶峰,她们本来可以随心所欲,想穿什么就穿什么;但是她们仍然坚守稳重、保守、职业的风格。

●(50 Global)那如何增强色彩的亲和度呢?莫雷经统计分析发现:“一些特定的颜色和颜色的组合确实能使一个人看起来更加友好。如浅蓝色、淡黄色、米色、驼色camel和茶色brown,以及土黄色(khaki),都能使穿着者显得友好,易亲近。”。图片显示的是部分《财富》杂志评选的2009全球最具影响力商界女性50强(包括美国银行房屋抵押部CEO, 摩根大通公司的CEO李晶,中国华为公司的董事长孙亚芳也有入选)。

女性职业正装是否只有上下同色的单色呢?●(Suitcolor1)不一定,正装完全可以有两种颜色。但不管选什么颜色,整套上衣加裙子或裤子,一般不超过两种主色调。如果有两种主色调,图案设计就应该是对称的Symmetric Design 。有的人喜欢选上衣浅色,下面的裙子深色,给人一种既稳重又随和的感觉。●(Suitcolor2)中国这位女主人会见被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商界女性排名第一的百事可乐集团CEO卢英德(Indra Nooyi),俩人也都是上面浅色下面深色;但是,大家对女主人的上衣有什么感觉?像什么呀?像不像老虎皮?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问题出在什么地方?问题就出在图案设计不对称,不和谐。●(Suitcolor2)规范的女职业装近年来尽管加进了一些时装元素,但图案应该是对称的。图中有三位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和美国前国务卿赖斯(上面两位的主色调只有一种,图

案都是对称的。下面两位有两种主色调,黑色和白色,设计都是对称的黑白方格)。如果两种主色调不对称,就会产生不和谐的感觉,像前面的老虎皮那种感觉。

●(Suitcolor3)如果上衣深色下面浅色,或者上下同一浅色,给人一种比较轻快活跃的感觉。●(Suitcolor4)穿同一色的西服套装,尤其是深色的套装,可以采用和不同色的衬衫、丝巾、胸针等等加以点缀,显得生动、活跃,既稳重又不显得过于老成。●(Classic color)此外,黑、白、灰三种颜色属于无色系;无论同哪种颜色搭配,都不会出现大的问题,黑白搭配是永远的经典。而且不管潮流时尚怎么变,黑白灰三色始终在女性商务套装中占主导地位。而黑色、灰色和蓝色,又是最严谨的商务中性色●(Suit Fabrics)在套装的材质方面,商务场合不能穿用绸缎(silk and sadin)或丝绒(velvet)制作的套装。这些布料有闪亮华丽的特点,只适合在社交场合穿。

●(裙装四忌)。在国际交往的公务场合,女士穿裙装有四大忌讳:穿黑色皮裙,鞋不配套,暴露袜口,过紧或过于暴露。●(Black)在国际商务交往中,不能穿黑色皮裙,这已成为惯例。这个黑皮裙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被视为一种特殊行业的服装,说白了黑皮裙者妓女装也。人民大学研究国际礼仪的金正昆教授,有一次跟一位女同事说:“你这参加国际会议,怎么穿条黑皮裙来了?”那个女的把裙子看了半天,对金老师说:“放心吧,咱这是真皮的!”

●(Normal)第二,鞋子要配套。在对外交往公务场合,规范的皮鞋是前不露脚趾,后不露脚跟,平底或中跟鞋。●(Abnormal)那些露脚趾的皮凉鞋、丁字鞋以及高跟鞋、皮靴等等,都不合适。

●(忌露袜口)第三,不能露出袜口。露出袜口会在裙子和袜子中间露出一截腿肚子,礼仪术语称之为“三截腿”:裙子一截、腿一截、袜子一截。在国际交往个人形象中,这是公认的既缺乏服饰品位又失礼的表现。

●(装与景合)第四,国际公务场合的裙装不宜过紧或过于暴露。比如衬衣领口过低,裙子过短,或者袒胸露背等等。但在某些隆重的社交场合倒是完全可以的。这些场合追求是时尚、个性、新颖。

●(三忌)在对外商务场合,女士的打扮还应注意三不。不宜化浓妆和香气扑人,不宜用深色的指甲油;首饰不宜过多、多大、或者发出响声。这些打扮都显得比较俗气、品位较低。首饰的原则是要少而精,不算胸针和戒子,通常不超过三件。

仪容问题

以上讲的是仪表的服饰问题。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仪容,也就是容貌打扮。从“头”说起,从头部说起:

●(Groom)头发的要求。头发第一要整洁,不能乱哄哄的。第二没有头皮屑。如果男士整体形象让人感觉都很好,只是衣服上有头皮屑,让人感觉怎么样?很不舒服,非常影响形象,更别提女士了,北风一吹就会“雪花飘飘”。●(定型发胶)如果头发偏软,容易耷拉下来,建议使用少量的定型发胶。除了可以打理软性头发,还可以防止大风吹散头发。这大风一吹,头发一竖,把查尔斯王储“全球最佳着装男士”的高贵形象给吹没了。

●(P定型发胶)我的头发属偏软那种,这么多年我用过无数定型发水发胶,发现还是杰士派啫喱膏这个品牌的最实用,定型效果非常好,而且不油腻、不沾发、不发亮。用了杰士派,确实够气派!

男士头发的整洁远比发型更重要。请问什么样头发才叫整洁呢,或者说衡量头发整洁的标准是什么?●(发型三不)在对外公务场合,男士发型有一个“三不要求”。第一,“前不抵眉”。前边不要像一些女士那样,把刘海一直留到眉毛的地方。第二,“侧不掩耳”,侧面不要长到怎么样?把耳朵上边都盖住了。第三,“后不触领”,后边的头发不要碰触到你的衣领。这个是男士发型的三个要求。你达到这三个要求,至于你是想选中分呐,六四开呀还是三七开呀,还是寸头都没问题,根据自己的审美和自己的脸型来决定,只要不太怪异就行。

脸部修饰方面,请问男士最容易忽视的是什么部位?这个部位不注意往往会引起女士的极其反感。●(鼻毛)鼻毛不修剪,让它“红杏出墙”,很不雅观。英国形象设计师斯皮莱说:“如果你不在早上花点时间注意细节,别人会为你遗憾一天。”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照片显示的是北京一家(生产节油环保型滤清器的)高科技公司与荷兰鹿特丹商会进行商务会谈的合影照。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并分析一下,有那些人衣着打扮显得不太规范?哪位同学给点评一下?

分析:先说男的。后排站着右边数起第三、第四的男士,穿西服不打领带,这是什么装?对,是商务便装,除非事前双方约好都穿商务便装,否则在商务谈判场合就显得太随意、不够稳重,对对方、对场合都不够尊重。站第四的男士还是中方公司的销售经理,专门负责推介公司产品,对形象本来应该更加讲究一些,树立公司和产品稳重

可靠的形象。站最左边的这位男士(是部门经理),他穿的衬衣是白色商务型衬衫,领带颜色是蓝色,很得体。但是一,领带打的咋样?太短了,吊在肚脐上,显得有点儿小家子气。此外,还夹了一个领带夹,西服时尚的穿法通常不用领带夹。用领带夹的一般是穿制服的人——工商和税务官员、警察和军人,还有航空公司的人,领带夹上有国徽、警徽、航空公司徽记。其二,他穿的是一件休闲型西服外套。怎么看出来?因为西服上衣的口袋是没有兜盖的明口袋,正装的口袋是有兜盖盖住的暗口袋,由此判断这不是正装西服。他的口袋怎么样?有点儿鼓鼓囊囊;衣袖呢?过长了,显得更加休闲。其三,头发向右耷拉差不多到了眼睛的上眉。衣着品位和发型有待改进。

好了,接下来要对女士评头论足。前排坐着左边第二位女士是公司的大老板董事长。她发型端庄,深灰色西装配一枚胸针给人一种稳重权威而又低调宽厚的感觉。后排站着右边数起第二的这位女士,穿的是什么装啊?对,也是商务便装。女士不穿西服外套就是商务便装,好在她穿的还算比较简洁朴素,不显得张扬。第二位,后排站着从左边或从右边数的第五位,外方团长后边那位。她穿的是商务便装。规范的套装怎么样?对,应该是长袖的。如果她穿连衣裙也行,连衣裙也是正装,可以是短袖的。第三位,前排坐着自左边数第二位女士(外方),穿是穿西服套装了,但衬衣领口略为低了些,产生效果一是显得脖子更长了,脖子显得长的人本来应该穿高口的衬衫,而脖子短人最好V领衬衫;第二,领口太低容易分散别人的注意力。头发怎么样?有点儿散乱,同样显得不够庄重。他们这三男三女都没有紧跟自己老板的风格。我上面说过,企业文化说到底就是企业最高领导人文化,在打扮风格、形象品位方面同样如此。

握手礼节

●(Handshake Do’s)在对外交往中,握手是最常见的礼节了。一个得体的握手可以表示致意、欢迎、信任或者祝贺、感谢等等意思。正因为握手最常见,人们往往认为最简单,最容易被忽视。

●(Stand up)在握手时,如果一方站着,一方坐着,坐着的一方一定要站起来。在正常情况下,坐着跟人握手,或者在走动当中跟人握手,都是不礼貌的。●(P 坐着握手)除非什么呢?除非对方行动不方便,或者大家都一起坐着来握手。

●(Extend)握手时一定要伸出右手,这是国际交往约定俗成的

礼貌。为什么伸出右手呢?在许多穆斯林国家,如中东国家,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还有印度,他们左手是用来洗澡和上卫生间的,人们不用左手与他人接触。所以即使你是左撇子,握手时也一定要用右手;如果你右手受伤了,那就不妨声明一下。那双手握行不行呢?完全没问题。●(Double)如果是双手握手,应等双方右手握住后,再将左手搭在对方的右手上,或者手臂上,这也是经常用的握手礼节,以表示更亲切,更尊重对方。但在商务谈判场合,一般不宜用双手抓住对方的手上下摇动,那样显得太恭谦,使自己的地位无形中降低了,失去应有的风度。●(Cross)多人相见时,不要交叉握手,也就是当两人握手时,第三者不要把手从别人上面架过去,急着和另外的人握手。

●(Smiling)握手的过程中,眼睛一定要始终看着对方的眼睛,面带微笑,微笑在显示你的自信的同时,更表明你的态度是友善的、诚恳的、融洽的。同时一边握手一边问候致意。●(Absent-minded)要避免握手时东张西望,或者眼睛看着别人,心不在焉,面无表情或拉长脸,都会让对方感觉冷冰无情。这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Firm)握手要适度用力,让对方感觉你是热情的、真诚的、对人尊重的。有力的握手英文叫have a firm handshake。美国人、加拿大人和北欧人通常都比较有力,最有力的是德国人;用力比较温和适中的是英国人、拉美人、中东人、日本和韩国人。●(Limp)握得太轻,或把手软绵绵地递过去,英文叫have a limp handshake“软弱无力的握手”,礼仪术语称之为a dead-fish handshake “死鱼式的握手”。对于习惯握手有力的人来说,这种握手会觉得你在敷衍,等于说“我真的不愿和你握手”。法国人尤其是法国女士比较喜欢这种“死鱼式的握手”。但是,也不宜用力过重(have a bone-crunching handshake),否则,人家不但没感到你的热情,反而会觉得你是个老粗。

●(Initiative)跟同级同辈见面,双方伸手不分先后;在社交场合,如果对方是主人、贵宾或是女士,一般而言最好先等对方伸手,男士、客人先问候,待对方伸出手后再接握。

●(Eye contact 1)3.目光交流

在会见会谈或谈判中,有一个眼睛看哪里的问题,国际礼仪术语叫目光接触或目光交流to make e ye contact。我们是否应该始终保持目光接触,看着对方的眼睛呢?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对眼神有不同的理解。阿拉伯人认为,不论跟谁说话,都应看着对方的眼睛;北欧人(芬兰、挪威、瑞典、丹麦)、德国人认为,只有始终凝视讲话人才符合礼仪要求;北美人、拉美人认为没有目光接触的沟通是不可能的事,●(Eye contact 2)他们认为缺乏目光交流就是缺乏认真听,对话题缺乏兴趣,缺乏热情、缺乏诚意、对自己缺乏自信。●(Eye contact 3)日本人在对话时,目光通常要落在对方的颈部,他们认为始终凝视讲话人的眼睛是失礼的,尤其是地位低的人直视地位高的人的眼睛被认为不尊敬。

●(Eye contact 4)国际间交往。这是不同民族他们之间对话时的特点,但国际交流的会见、会谈或谈判场合,通常的惯例是对方讲话的时候应该注视着对方,也就是说,当你聆听的时候,必须心在焉;自己讲话的时候,起码有80%以上的时间看着对方。●(Eye contact 5)如果双方沟通需要翻译,可以不受此限制,可以灵活一些,但聆听对方讲话的时候虽然听不懂,最好还是注视对方,等对方讲完后,再把目光才移开。我们有些领导人,包括企业和政界的领导,经常忽略了这一点,光看着译员听他翻译,光对着译员一个人讲话。有的外宾有时候也会这样。

●(目光停留三角区)眼睛具体看哪里?实际上,目光交流有一个“目光停留区域规则”叫“三角规律”。所谓“三角规律”,它跟距离是有关系的。所谓“大三角”,就是对方额头到肩膀这个区域。“中三角”基本上就是一个人的脸部。“小三角”就是眉毛和鼻子所形成的倒三角区域。●(公众距离)相隔两到三米的距离称之为公众距离,这时后目光通常是看对方的“大三角”区。●(社交距离1)假如不远也不近,一到两米这个距离称之为“社交距离”,目光可以看这块“中三角”区;●(社交距离2)通常商务谈判以及礼节性会见会谈都看对方整个脸部,或者小三角。●(个人距离)假如距离比较近,目光可以停留在“小三角”区,再近一些就称之为“个人距离”了,相隔0.5至1米,就要直接注视对方眼睛里,或者采用“移动目光”的技巧。“移动目光”是什么意思呢?动作很简单:在聆听的过程中把目光从对方的一只眼睛慢慢移动到另一只眼睛。自己讲话的时候,眼睛可以偶尔向下扫视,但很快回到对方的眼睛。

●(手势语)4. 手势语

手势语是体态语的组成部分,是常用的非言语表达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无声语言。我们讲话时为了强调或者为了更形象地表达,可能

会伴随做些手势动作(如“他把球扔出窗外”),这样的手势好理解;问题是大多数手势并没有国际通用的意义,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同一种手势语表达的意思可能大体相同或相近,也可能截然相反。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无声语言,手势表达也有一个得体不得体问题。下面介绍几种手势语。

●(Thumps up)翘大拇指

这是我们中国人最常用的手势。表示什么?表示夸奖和赞许“好!”、“妙!”、“了不起!”、“高明!”、“顶呱呱!”、“真棒!”。广州迎接亚运会志愿者每月30日还搞了个“大拇指行动日”对志愿者表示“你真棒!”(Y ou are great!)在英语里称为thumbs-up (翘拇指),虽然是复数,多数人做这个动作只用一只手。

(1)英语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人伸大拇指,接近我们中国人要表达意思,但没有那么强烈,多数表示“好”、“同意”,英语里有一个隐喻说法:My boss gave my proposal the thumbs-up.(我的老板同意了我提出的方案)。非洲的埃及。

(2)在数数的时候英语国家用拇指表示“一”(我们是用食指表示“一”);在美国、印度和法国,横向伸出大拇指Thumbs a ride表示什么?对,表示希望搭便车。

(3)在日本,竖大拇指有时是表示“好”,有时表示“男人”,使用并不普遍;在韩国表示“首长”、“父亲”。

(4)但在亚洲的泰国,在包括伊朗伊拉克的多数阿拉伯地区,在澳大利亚和尼日利亚,竖大拇指则是一个粗野的动作,等于在说:Up yours! 去你的!在西非洲和南美洲国家,普遍都是个贬义动作。

●(Thumps down)拇指朝下

拇指朝下我们中国表示什么呢?表示“向下”、“下面”。英语国家拇指朝下表示“不同意”,“不能接受”;在澳大利亚,拇指朝下表示讥笑;在泰国、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拇指朝下指表示“失败”(failure、loss)。

●(Raise index)竖食指

伸出食指朝上,在我们中国通常表示什么意思?对,表示数字“一”。跟我们相似意思,表示只有“一个”、“一次”以亚洲国家居多,包括日本、韩国、菲律宾、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北美洲的有墨西哥等国家。而在西方文化里,这是一个引起注意的手势,

伸出食指左右晃动,一是相当于说“我有问题要问”,“我有话要说”,即举手提问、举手发言都采用该手势;二是表示不赞同,否定的意思,相当于英文“No. No.”。●(Rude)在国际交往中,平行于地面伸出且指向别人,有挑衅或指责的意思,被认为是非常粗鲁、没礼貌没教养的。图片左边那位是共和党议员威尔逊,今年9月9号他在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会演讲时谈到美国医疗保险改革时,突然大声当众指责奥巴马“Y ou lie!”。美国国会历史上第一次专门为此通过了一项谴责威尔逊的决议,他也公开表示了道歉。请问,在国际交往中礼貌规范的指某人或某物通常用什么手势?●(Polite)对,向某人或某物伸出手臂和整个手掌,掌心向上,就如托着一个盘子一样。

●(Beckoning 1)勾手指

英美人有个习惯手势是什么意思(伸出食指,手掌朝着自己的脸,食指尖向内勾)?对!这是一种召唤人的手势,表示“请过来(Please come over)”,在餐馆召唤服务员。但是这个动作在澳大利亚、拉美、中东和远东包括日本、印尼、菲律宾,还有欧洲的“两牙”——葡萄牙、西班牙,这是唤狗的动作,或召唤别的动物,从来不用来召唤人;大部分中东和远东国家,用一个手指召唤人是对别人的侮辱。在亚洲、欧洲、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包括多数中国人,表示“请过来”用的是什么手势?●(Beckoning 2)举臂,手掌向下,整个手掌向下挥动。也有的国家整个手掌向上挥动。

●(OK sign?)OK手势

大家也许都知道,这个手势表示什么(伸出一只手,用拇指和食指搭成圆圈,另三指微开)这个手势表示OK。哪个国家的人用得最多?对,美国人!这个手势可以说完全是美国制造made in USA.。北美人经常并热情地炫示这个手势,用来表示肯定、赞扬:“好!”Good!、“完全正确”Perfect!;其实该手势只有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最常用,其它英语国家包括欧洲各国的人,大多明白这个手势的意思,但也极少使用。在澳大利亚和法国,则表示“零”zero 或“毫无价值”;在日本,它的意思是“钱”money;而在土耳其、中东地区和委内瑞拉,如此手势,有明显同性恋的意涵,如果在酒吧等公共场所,有人向你示此手势,大概就是同志之间寻找伴侣的手势了;在欧洲的德国和俄罗斯,要避免使用这个手势;在南美特别是在巴西,做这个手势向别人打这个手势被认为是极其粗鲁的,等于西方伸出中指,是最脏的“国骂”。我见过国内和某些国家用OK手势做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章节答案

第一章 1 【单选题】(10分) 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有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古国的通道被称之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得名是由()提出的。 A. 张骞 B. 汉和帝 C. 汉武帝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2 【多选题】(10分) 广义上的“丝绸之路”除了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外,还包括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由()组成。 D. 北洋航线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3 【多选题】(10分) “丝绸之路”曾作为连接中西方的重要通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指()。 B. 军事作用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4 【单选题】(10分) 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于()年粟特人将制造葡萄酒的技术传入中国。 B. 康熙九年 C. 崇祯十六年 D. 元和七年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5 【单选题】(10分) 汉武帝时期,()为开拓“丝绸之路”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A. 卫青 B. 霍去病 D. 司马迁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6 【多选题】(10分) 鸠摩罗什把佛教从西方引入中国,将大量经书翻译成汉语,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与()和玄奘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B. 鉴真 C. 法显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7 【单选题】(10分) ()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历时四年来到中国,与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友谊。后由鲁斯蒂谦将其在中国见闻轶事整理并编着成游记,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A. 查理·马特 C. 利玛窦 D. 阿基米德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8 【多选题】(10分)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中国历史上就曾修建过许多反映佛教文化的石窟,其中敦煌莫高窟与()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A. 固原须弥山石窟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9 【多选题】(10分) 利玛窦不仅将中国文化介绍到了西方,而且帮助中国人打开了视野,使中国人了解到了西方。正是由于他的到来,使中国人第一次接触到了()。 D. 西方哲学 正确答案是:A,B,C 查看答案解析 10 【多选题】(10分) “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将()运输到东南亚、南亚、东非以及欧洲各国。

跨文化交际论文题目

1.英文原声电影赏析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研究 3."公示语翻译中的语用失误探析 4.国内广告语言语用失误研究现状与分析 5."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交际失误语用归因 6."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类型及对策研究 7."基于礼貌原则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分析 8."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的语用负迁移 9."浅析化妆品广告中的语用预设 10."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研究 11."中美时间观之对比 1 2."浅析汉英问候语中的文化差异 13."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探析 14."英语身体语的交际功能研究 1 5."浅谈英汉身势语的表意功能之差异 16."目标语文化的理解与跨文化交际 1 7."中西文化差异对中国学生英语学生的影响 18."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误读

9."浅析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20."英语禁忌语的文化内涵异同研究 21."英语学习中的文化习得 2 2."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23."外语学习者的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之成效 24."培养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之策略 25."英汉道歉语差异及原因 26."中西跨文化礼貌语差异探析 27."英汉语言中礼貌表达法之比较 28."英汉习惯用语的文化内涵探源 29."英语称赞语及其回应的异同研究 3 0."中美(西)家庭教育理念的差异及其对孩子的影响 31."中国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中的主要障碍研究 32."试析跨文化交际中角色互动的作用 3 3."本土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冲突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34."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差异 35."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餐桌礼仪

6."关于提升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37."涉外婚姻中的中西文化冲突 38."论跨文化广告传播中食品商标的翻译439."多媒体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40."中西方儿童文学的差异 4 1."中西体育文化的差异及其受全球化发展的影响 42."中西传统休闲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对比分析 43."简爱与林黛玉不同命运的文化透析 44."国际商务活动中礼貌原则的应用 4 5."论文化背景知识在外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46."国际商务交际活动中的非语言交际 47."浅析英汉汽车商标的特点及其翻译 48."英汉隐喻差异的文化阐释 49."文化语境下的英汉植物词 50."文化语境下的英汉动物词 51."从体态语探析中西文化差异 52."浅析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 53."文化视野下英语谚语的比较

中学生文明礼仪知识问答

中学生文明礼仪知识问答 1、问:中学生在每周升国旗时要注意什么? 答:升国旗时要唱国歌,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问:中学生在仪表服饰方面要注意什么? 答: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 3、问:中学生在讲究卫生方面要注意什么? 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 4、问:中学生在文明举止方面要怎么做? 答: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不赌博。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动和场所。 5、问:中学生在情趣健康方面要注意什么? 答:情趣健康,不看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的书刊、音像制品,不听不唱不健康歌曲,不参加迷信活动。 6、问:中学生与师长交往时要注意什么? 答:尊重教职工,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好,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要诚恳。 7、问:中学生与同学相处时要注意什么? 答: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 8、问:中学生在诚实守信方面要注意什么?

答: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不说谎,不骗人,不弄虚作假,知 错就改。 9、问:中学生在爱护公物方面要注意什么? 答:爱护校舍和公物,不在黑板、墙壁、课桌、布告栏等处乱涂改刻画。借用公物要按时归还,损坏东西要赔偿。 10、问:中学生在与家人交往方面要注意什么? 答:经常与父母交流生活、学习、思想等情况,尊重父母意见和教导。外出和到家时,向父母打招呼,未经家长同意,不得在外住 宿或留宿他人。体贴帮助父母长辈,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关心照顾兄弟姐妹。对家长有意见要有礼貌地提出,讲道理,不任性,不耍脾气,不顶撞。(能答出其中两条即可) 11、问:中学生在遵守交通法规方面要注意什么? 答: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违章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跨越隔离栏。 12、问:中学生在遵守公共秩序方面要注意什么? 答:遵守公共秩序,乘公共交通工具主动购票,给老、幼、病、残、孕及师长让座,不争抢座位。 13、问:中学生在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方面要注意什么? 答: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不进入营业性网吧。 14、什么叫"二号微笑"? 答:所谓"二号微笑",就是"笑不露齿",不出声,让人感到脸上挂着笑意即可,保持"二号微笑",让人感觉心情轻松,又比较愉快。 15、预备铃响后,学生应怎么做? 答:预备铃响后,坐在位置上作好课前准备,静候老师上课。

跨文化交际礼仪(方凡泉)

跨文化交际礼仪 ●(PPT Global)不同民族人际交往的本质是什么呢?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如果想做到顺利而有效,就需要双方遵守国际社会约定俗成的、为各国各民族共同遵守的礼仪规范,也就是国际惯例;同时也需要遵守依各国风俗习惯传承延续而形成的某些独特的礼仪习俗,也就是入乡随俗。遵守国际惯例并且入乡随俗,实质上是表示不同民族人际交往的相互尊重,目的是为了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轻松愉快地沟通交往。 ●(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的模式有两套符号系统:一套是“语言符号系统”,另一套是“非语言符号系统”。语言符号系统又包含了两套规则,“语言规则”和“礼貌规则”。不掌握语言的词汇和语法规则,交际自然无从谈起,但仅仅掌握语言规则而不熟悉语言使用的礼貌规则,交际就会出现语言使用上的失误。礼貌规则具有普遍性,但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地方习俗性。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具有不同的礼貌规范。在一种文化语境中被认为是礼貌的话语,在另一种文化语境中可能会是不够礼貌的话,或者是过于礼貌的话。人们谈交际,通常总是想到语言。语言呢,当然是交际的重要手段、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媒介,但并不是唯一的媒介。除了语言这个重要工具,人们往往还使用非语言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传递各种信息。 ●(主讲内容)这一讲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我想跟大家探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涉及到的几个礼貌规则问题,主要是称呼介绍问题、委婉表达问题和入乡随俗问题。第二部分介绍一下,非语言交际中主要涉及到的服饰打扮、握手礼节、目光交流、手势表达和面部表情问题。这非语言交际部分是我今天要讲的重点。 ●(Geoffrey)第一部分:语言交际Verbal Communication 首先讲语言交际。英国语言学家利奇(Geoffrey Leech)针对英语交际的特点,提出了语言交际礼貌原则的六个准则:得体、慷慨、赞誉、谦逊、一致和同情准则。最重要的准则是哪一条呢?最重要的是第一条T act Maxim“得体准则”。说话要tactful, 意思指的是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增加对他人的益处。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尽量多说让别人感到舒服的话。在一些对外交往场合怎样说话才叫“得体”tactful呢?下面分析三个案例。 ●(案例一)一、称呼介绍问题

英语论文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的技巧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What is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Well, it simply refers to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across different cultures. In our increasingly globalized world, thi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Effective cross culture communication is all about overcom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across religion, borders, nationality and behavior. Within the business context, the diversity of people in countries and cities means that an element of effective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will always be required whether it is between employees, colleagues, or clients. With proper cross 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a company can reap benefits in areas such as improved staff interaction, effective client management and better customer relations. With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raining, foreign travel and cultural immersion, one can attain competency in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cause English is the language of business, those who have English as a first language are distinctly advantaged. It therefore falls to them to take particular care in cross-lingual situations to be sure that they are adjusting their own speaking skills to account for language skill diversity when needed: speaking slowly, using tone for cl arity, avoiding acronyms or idioms, using linguistic “signposts,” etc. Conventions and guidelines for “International English” are developing. These guidelines also serve those for whom English is not a native language as we all strive to bridge the gaps that can occur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y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Directly Influences Your Success Multi-cultural work is complex, and different cultures have a dissimilar concept of what constitutes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common agreement in cross-cultural settings is a special challenge. Even when the simplest of words are understood across cultures in a common language, they can carry different meanings that can produce misunderstandings and thus reduce trust. Most of the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第一章单元测试 1、李希霍芬 2、东洋航线西洋航线南洋航线 3、贸易作用外交作用文化交流作用 4、贞观十四年 5、张骞 6、不空真谛 7、马可?波罗 8、天水麦积山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 9、西洋音乐西方油画机械钟表 10、瓷器茶叶丝绸 第二章单元测试 1、美国 2、牛仔鸡尾酒快餐 3、熊猫京剧长城 4、丝绸之路四大发明 5、语言饮食宗教 6、江南民居川西民居北京四合院书院建筑 7、巴洛克式建筑罗马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洛可可建筑 8、雕梁画柱飞檐斗拱亭台楼阁 9、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梵蒂冈圣保罗大教堂 10、洛可可式建筑 11、粤菜湘菜川菜鲁菜 12、勺子筷子盆子碗 13、红茶白茶黑茶绿茶 14、二锅头黄酒 15、豫剧黄梅戏京剧评剧 16、扬琴古琴 17、茶花女卡门图兰朵 18、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19、澳大利亚 20、BDCEA 第三章单元测试 1、全选 2、傅聪傅敏 3、Skype Twitter 4、文化背景年龄年龄 5、受众面广不受时空限制

7、叔侄关系 8、自然形成无需刻意建立恒久不变 9、宰相肚里能撑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退一步海阔天空 10、全选 11、面试出席婚礼谈判 12、全选 13、合理的 14、包容的精神 15、机智幽默 16、清晨晚10点半以后 17、于约定时间前去朋友家做客 临时起意邀请朋友过来用餐 朋友婚礼赠送礼金 18、主人为客人夹菜相互劝酒客套表示谦虚 19、注重个人隐私把家视为私人的空间 20、于约定时间后五到十分钟到达准时到达 第四章单元测试 1、情景语境文化语境 2、是否已婚收入财产 3、百年好合 4、外语能力语用能力文化背景知识 5、口语交际书面语交际 6、含蓄隐晦间接 7、表情空间沉默 8、低语境国家 9、日本墨西哥 10、老乡观念强邻里关系紧密战友关系紧密对家族观念强 11、参与模式 12、全选 13、互动频繁可以当面争执 14、. 健康婚姻年薪 15、全选 第五章单元测试 1、非语言交际 2、音量的大小语速的快慢语速的轻重 3、品牌标识交通标识 4、口头形式文字形式 5、言谈 6、商务政务

初中生文明礼仪常识

初中生文明礼仪常识 【篇一:中学生文明礼仪常识】 中学生文明礼仪常识 仪态举止礼仪 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 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站立时,身体 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 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 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3、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 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女 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 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 尬气氛。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若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会优美、自然。 4、走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走姿是一种动态的美。“行 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同学交往礼仪 1、同学之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 呼同学。 2、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 3、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 4、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 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2019

本文内容详情如下: 1.1丝绸之路 1 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有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古国的通道被称之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得名是由(D)提出的。 A、张骞 B、汉和帝 C、汉武帝 D、李希霍芬 2 “丝绸之路”曾作为连接中西方的重要通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指(B)。 A、贸易作用 B、军事作用 C、外交作用 D、文化交流作用 3

“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通过“丝绸之路”中国没将(B)运输到东南亚、南亚、东非以及欧洲各国。 A、瓷器 B、茶叶 C、香料 D、丝绸 4 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指陆上丝绸之路,还包括海上丝绸之路。对 5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人将四大发明传到欧洲;西方人将印度哲学、阿拉伯的历法和医术传入中国,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对 1.2东西方文化传播 1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中国历史上就曾修建过许多反映佛教文化的石窟,其中下面那个不是敦煌莫高窟与(A)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A、固原须弥山石窟 B、天水麦积山石窟 C、洛阳龙门石窟

D、大同云冈石窟 2 希腊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方法论》手稿重写本经美国科学家研究终于在X射线下回复了原有内容。A A、对 B、错 3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大获成功,受到了汉武帝的称赞,被封为太中大夫。A A、对 B、错 4 马可?波罗著的《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所见所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后来这本书在欧洲非常畅销。错 5 公元3到13世纪,欧洲各国普遍使用羊皮纸书写文件,从14世纪起羊皮纸逐渐被中国的纸所取代,羊皮纸从此退出历史舞台。错

跨文化交际与礼仪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际与礼仪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和接触日益频繁,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所谓的跨文化交际,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活动、相互交流的过程。而跨文化交际与普通交际的差别就在于一个“跨”字,即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习惯、习俗等的不同,交际者之间往往因不了解别国的风俗礼仪而产生误会甚至是冲突。因此,学习各国不同民族的文化礼仪、风俗习惯成为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而跨文化的交际需要双方适当的礼仪作为连接的桥梁。是否能够在交流活动中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最重要的一点是是否具备一定的跨文化礼仪知识。 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所谓“礼”,是教人尊敬与关心他人,使之合乎情理。所谓“节”是教人在言谈举止上要恰到其分,使之合乎事理。可见,小到人与人的交往,大到国家间的交往,都必须遵守社交礼仪规范,否则就会失礼失态。拥有长久历史的礼仪文化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财富,这对于跨文化的交际与礼仪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从文化、涉外秘书工作、送礼习俗、商务交谈等角度阐释跨文化交际与礼仪的重要性。 一、跨文化交际与礼仪在文化方面的重要性 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指导人们的一切行动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与礼仪中,文化是核心的部分。影响跨文化交际与礼仪的文化因素包括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宗教、价值观念、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等。了解各国文化中存在的不同的文化模式和交往规则可以帮助交际者认识到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提高对跨文化现象的敏感度。它也可以帮助交际者理解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交际对象的行为取向。 二、跨文化交际与礼仪在涉外秘书工作中的重要性 涉外秘书往往会与不同国家的人员进行交流,这对于他们来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由于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而产生的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比比皆是,作为秘书要处理好跨文化交际活动,避免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出现,促进跨文化交际活动

跨文化交际论文参考问题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论文题目: 中西方时间观念的比较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 中西方教育的比较 中西方问候语的比较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 中西方宗教文化对比 中西方儿童文学的差异 从文字比较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礼貌中的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 论中西方激励机制的差异比较和在医疗管 理中的应用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中西方文化差 异对比分析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交际模式的影响  从历史中透视中西方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 浅谈跨越中西方文化障碍 日常生活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浅析中西方隐私观的差异  中西方古代体育和谐思想比较研究 中西方传统犯罪控制思想之比较 土地与海洋的对话——中西方文化与人格 差异之浅见  汉英商标翻译与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西方孝文化探析  从文化视角看中西方教育思想的差异 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哲学语言观的差异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从素质教育看中西方教育的差异及思考  中西方立宪文化差异比较——以价值观为 视角 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 中西方股票期权制度实际操作的差异性分 析 英美社会与文化论文 1. The Contrast and Analyses of Customs

in Britain and China 英国和中国习俗之研究 2.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English Names 英语姓名的文化内涵 3. Black Culture and American English 黑人文化与美国英语 4. The Phenomenon of “Political Correctness” in American English 论美国英语中的政治正确现象 5. English Euphemism and Culture 文化因素与委婉语 6.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Address Terms: English and Chinese 英汉称呼语中的文化差异 7.Influence of Greek Myths to British and American Culture 希腊神话与英美文化 8. An Investigation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关于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 敏感度的调查 9.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in Translating Tourist Materials 中国旅游资料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10. Cross-Cultural Training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中国大学中的跨文化培训 11. Acculturation Strategies among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 中国海外留学生的文化适应策略 12. On Tour Commentary Translation---A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从跨文化角度看导游词翻译 13.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on the Internet 互联网上的跨文化交际 14.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atrical Tricks to

中学生文明礼仪

中学生文明礼仪 (一)形象礼仪 1、中学生首先要衣着整洁、朴素、得体、协调,按要求穿规定 的校服,扣齐纽扣或拉齐拉链,不随意更改校服,不外露内衣,不 披衣散扣,不把上衣捆在腰间;衣服干净整洁;不得穿奇装异服;校牌 或团徽佩戴在左胸前。提倡平时穿衣服,参加升旗仪式和重要集体 活动,一律穿校服。 2、不穿背心、短裤到校,不穿拖鞋,不追求名牌鞋,不穿高跟鞋,不穿厚底时装鞋。 3、课堂和集会不敞衣,不脱鞋。 4、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5、不涂脂抹粉,不画眉,不纹眉,不纹身,不留长指甲,不染 彩色甲。 6、坐有坐相,站有站样,走路昂首挺胸,举止文雅,稳重端庄,落落大方。 7、不赶时髦头发适时梳洗,发型大方得体,不染发,不烫发。 男生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女生前发不遮眼,侧发 不掩睛。 (二)课堂礼仪 9、预备铃响,做好课前准备,并端坐教室安静等待。 10、老师宣布上课,迅速起立,向老师问好,并鞠躬行礼,待老师答礼后坐下。 13、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不做无关的动作,不发出各种声响,更不能取笑他人。要通过真诚的眼神 和表情给发言者以鼓励。

14、上课时,如遇到同学身体不适等突发事情,不要围观或表现出厌恶情绪,要关心同学,听从老师安排,协助老师妥善处理。 15、下课铃响,老师宣布下课时,应端正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离开教室时,让老师先行。 16、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举手发言。发言时,姿态端庄大方,声音洪亮清晰。 (三)课间礼仪 17、学生见到教职工均要鞠躬问好,以示对教职工的尊敬。 18、课间在教室内或走廊上不要追跑打闹、做剧烈运动。可到户外做些简单的活动,并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19、教室周围要肃静,不得大声喧哗。校园内一律右行,不可在走道上长时间逗留。迎面遇上老师,主动问候。走进房间或上、下 楼梯时,请老师先行。 20、校园内应随时保持整洁、卫生,,不可乱扔废纸、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黑板、墙壁、课桌、椅子上乱涂乱画。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维护校园秩序。 (四)活动礼仪 23、积极参加新课程中的综合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调查等活动。在活动中,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场合秩序,举止大方,彬彬有礼,说话、提问有礼貌,注意语言文明。 24、出入教室、会场等活动场所时要轻声慢步,按指定线路有序行走,不拥挤,不抢道。 25、参加比赛时,要遵守比赛规则,不弄虚作假,不骗取荣誉。要尊重竞争对手,不故意伤害对方,对他人的冒犯或过失要宽宏大量。遇到有争议的问题,要按照程序向有关人员提出,并心平气和 地进行沟通。 26、观看比赛时,要做文明观众,要给比赛双方队员加油鼓劲。

关于中学生文明礼仪常识

关于中学生文明礼仪常识 作为中学生需要知道文明礼仪常识,那么大家知道关于中学生文明礼仪常识吗?以下是出guo的“关于中学生文明礼仪常识”,供您参考,请点击出guo()查看。 仪表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如卫生习惯、服饰等。 清洁卫生是礼仪的基本要求。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洗澡。不要在人前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而服饰则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的高低,审美情趣的雅俗。《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学生“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在学校里必须穿校服。 言谈的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要学会使用敬语。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涉及到几种姿势: 1)、谈话姿势:交谈时,要正视对方、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不要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的印象。

2)、站姿:站立时,应挺胸、收腹、收颌、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 3)、坐姿:正确的坐姿是:腰背挺直,肩放松。在正式场合,入座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 4)、走姿:“行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学校礼仪 1、课堂礼仪:上课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迟到的,在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使用普通话。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后,学生方可离开。

跨文化交际礼仪

第四节跨文化交际礼仪 一、打电话 二、待人接物 三、着装与赴约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跨文化交际时要涉及的一些礼仪。 一、打电话 1.预约 西方人有很强的时间观念,所以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电话预约。 例如,你去订台、订宾馆、买机票、看医生、到朋友家拜访等等,一定要事先约好时间,几点几分。如果你到酒店或者餐厅,服务员一般会问你,“先生,请问您有预定吗?”所以,大家如果有机会到国外去留学、工作或者是旅游,一定要养成预约的习惯。如果没有得到主人的允许,不要擅自到别人家拜访,否则,这样做是很不礼貌的。 英国人很注重自己的隐私,如果不是关系特别好的朋友,一般他们不会邀请陌生人到家里去拜访。英语中有句习语“英国人的家是一座城堡。”如果你跟老师有问题要交流,也需要提前预约或者是在老师办公的时间,英语叫Office hour去拜访老师, 不可以随便到老师家里拜访。 另外,不要在清晨或者是晚上10点半以后给别人打电话,因为这样会让对方感到非常紧张,以为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情。 2.邀请 西方人在邀请别人的时候,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发请柬第二,打电话第三,面对面邀请。 通常人们会提前一到两个月,至少也要提前一周的时间发出邀请。如果你是在这种场合邀请别人来吃饭,比如说大家已经坐好了,你才给朋友打电话,“喂,你在哪儿?我们在某某某酒楼吃饭,你过来吧。”那么这个人一定不会来。为什么?因为他觉得你不是特意请他的,你是临时才想到他的。这样做是极其不礼貌的。所以我们应该知道电话预约的习惯。如果你不能赴约,一定要提前打电话告诉对方因为什么事情不能赴约,要明确地告诉他,不要等到最后一天才打电话说,“对不起,我不能去。”这样也是很不礼貌的。 二、待人接物 1.宴请 中国人在请客时一般特别客气,主人或东道主通常会准备一大桌子的菜,有时候会请人到酒楼去吃饭,主人开场的第一句话会这么说,“哎呀,你看,我也不会做,随便凑合着吃吧,不成敬意。” 西方人一看,这么一桌子菜,这么丰盛,你还说没什么吃的,他会很不理解,感到很纳闷儿。另外,中国人特别客气,在吃饭的时候喜欢帮别人夹菜,如果客人遇到不喜欢或者不能吃的菜,又不好意思说,这样会令客人感到非常尴尬。 西方人在请客吃饭的时候,通常会加上这样一句话,我是特意为你准备的。他会加上“特意”两个字以表示他对客人的尊重。 另外,请客吃饭的时候,中国人的习惯是一定要提前到,有时候会帮主人打打下手,或者聊聊天。那么在西方,一定要准时赴约,不要提前到。为什么?因为主人在厨房做饭的时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2019尔雅答案100分

。。。。。。。。。。。。。。。。。。。。。。。。。。。。。。。。。。。。。。。。。。。。。。。。。。。。。。。。。。。。。。。。。。。。。。。。。。。。。。。。。。。。。。。。。。。。。。。。。。。。。。。。。。。。。。。。。。。。。。。。。。。。。。。。。。。。。。。。。。。。。。。。。。。。。。。。。。 丝绸之路 1 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有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古国的通道被称之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得名是由(D)提出的。 A、张骞 B、汉和帝 C、汉武帝 D、李希霍芬 2 “丝绸之路”曾作为连接中西方的重要通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指(B)。 A、贸易作用 B、军事作用 C、外交作用 D、文化交流作用 3

“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通过“丝绸之路”中国没将(B)运输到东南亚、南亚、东非以及欧洲各国。 A、瓷器 B、茶叶 C、香料 D、丝绸 4 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指陆上丝绸之路,还包括海上丝绸之路。对 5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人将四大发明传到欧洲;西方人将印度哲学、阿拉伯的历法和医术传入中国,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对 东西方文化传播 1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中国历史上就曾修建过许多反映佛教文化的石窟,其中下面那个不是敦煌莫高窟与(A)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A、固原须弥山石窟 B、天水麦积山石窟 C、洛阳龙门石窟

D、大同云冈石窟 2 希腊着名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方法论》手稿重写本经美国科学家研究终于在X射线下回复了原有内容。A A、对 B、错 3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大获成功,受到了汉武帝的称赞,被封为太中大夫。A A、对 B、错 4 马可波罗着的《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所见所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后来这本书在欧洲非常畅销。错 5 公元3到13世纪,欧洲各国普遍使用羊皮纸书写文件,从14世纪起羊皮纸逐渐被中国的纸所取代,羊皮纸从此退出历史舞台。错

中学生文明礼仪守则定)

《中学生文明礼仪守则》 (内部资料) 前言 礼仪,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到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礼”是贯穿始终的主题,植根于每个中国人的文化信仰之中。在当下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弘扬中华礼仪文化,提升个人修养,提高民族整体素质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义务。本守则将从礼仪古训、个人礼仪、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公共礼仪、交往礼仪几个角度培养学生的个性气质、审美情趣、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文化修养,让我们携手发现中国礼之美,展现中国人之善,做文明有礼的中国人。 第一章礼仪古训 古今中外的文化典籍和名人对“礼”有着多维度,广视角的深刻见解,让我们走进典籍,对话古人,发现“典籍礼”之美,感悟“古人礼”之善、品味“外来礼”之真。 “传统礼”礼之美 1. 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子》 释义:“做人没有礼节就不能生活,做事没有礼节就不能成功,治国没有礼节国家就不能安宁。 2.礼闻来学,不闻往教?。---《礼记》 释义:听说礼的标准,是要虚心上门求学,而不是施教者主动登门。 3.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 释义:用道德去引导人,用礼仪去规范人。 4.温故而知新,敦厚而崇礼。---《礼记》 释义:温习旧有的知识而能有新见解;为人敦厚真诚而崇尚礼仪。 5.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 释义:以礼法来维护道义。以道义来促生利益(即平衡各方利益),达至惠及百姓,这是治理国家的关键。 6.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

跨文化交际商务礼仪.doc

跨文化交际商务礼仪 跨文化是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那么你们知道跨文化的商务交际礼仪吗?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跨文化商务交际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跨文化商务交际礼仪 一、强调独立性、崇尚个性 作为一个建国只有几百年的国家,美国在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之际,必须鼓励个人独立创造的精神。与此同时,在建设新大陆的过程中,每个公民都必须发挥其最大用处,尊重并吸收其他人的优秀成果,坚信自我,尊重他人的文化成为新大陆的共同原则。此原则深入美利坚民族的民心,并以各种形式得到了充分发挥,由此形成了美国人民的特殊性格:相信自己,自己就是最好的,独一无二的,并把依靠自己作为人生信条。 二、鼓励创新 美国在建国之初几乎是一片文化荒原,而闯入这片文化荒原的,是一群勇于挑战欧战传统制度束缚的极富有自由主义精神的人。正是在这种初期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带动下,这种冒险而崇尚自由的精神成为了美利坚人民发展的精神支柱。目前来看,美国人民在生活的很多地方都有数不清的这种精神存在。这种精神存在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密切不可分割。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种结论,那就是美国人民对创新精神是非常看重的。众所周知,美国的历史很短,比不是很多悠久的文明国家,更不用说和四

大文明古国了。但是,就是因为这样,美国人民受到的束缚和条条框框也很少,具体的表现就是美国人非常能够接受新生的事物和新生的科技。对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这一点美国人的认同度非常高,这也是他们所提倡和崇尚的性格。 三、自由、平等的精神 美利坚是一个崇尚自由的民族。美利坚历史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封建秩序从来没有在那里存在过,在美利坚民族的形成过程中,许多从欧洲大陆来的移民把资产阶级自由思想带到了那里。新大陆崇尚自由的氛围以及大自然的艰苦环境陶冶了美利坚民族的特性:热爱自由、珍惜自由、崇尚自由。在美国,民主自由的环境为平等开辟了道路。美国人相信这样的格言:"万物生而平等",也就是说,他们认为每个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因此他们不迷信权威,而更崇拜白手起家的成功者。 与美国人交际商务礼仪 一、见面礼仪:美国人与客人见面时,一般都以握手为礼。他们习惯手要握得紧,眼要正视对方,微弓身。两人为异性时,要待女性先伸出手后,男性再伸手相握;两人为同性,通常地位高的伸手给地位低的,主人伸手给客人。亲吻礼是仅限于在彼此关系很熟的情况下的一种礼节。正式社交场合,美国人通常是先介绍,再握手;在非正式场合,或者初次见面礼较简单,笑一笑,打个招呼,说声"hello"或"hi"即可;美国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来称呼别人直呼其名,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 与美国人交际时还禁忌离得太近,因为美国人十分讲究"个人空间

关于中学生文明礼仪常识

关于中学生文明礼仪常识 1、个人礼仪中的仪表 仪表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如卫生习惯、服饰等。 清洁卫生是礼仪的基本要求。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 洗澡。不要在人前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 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不要对 人口沫四溅。 而服饰则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的高低,审美情趣的雅俗。《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学生“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 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 在学校里必须穿校服。 2、个人礼仪中的言谈 言谈的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 要学会使用敬语。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3、个人礼仪中的仪态举止 涉及到几种姿势: 1)、谈话姿势:交谈时,要正视对方、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不要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的 印象。 2)、站姿:站立时,应挺胸、收腹、收颌、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 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

3)、坐姿:正确的坐姿是:腰背挺直,肩放松。在正式场合,入座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 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 4)、走姿:“行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 带微笑,自然摆臂。 学校礼仪 1、课堂礼仪:上课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 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 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迟到的, 在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 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 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使用普通话。听到 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 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后,学生方可离开。 2、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 问好。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敲门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方 可进入。学生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 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特别要尊重保安 和宿舍管理人员,服从他们的管理。 3、同学间礼仪:同学间可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 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等征得同意后 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 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 帮助。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 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同学忌讳的话题 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