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考研笔记第五、六章

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考研笔记第五、六章

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考研笔记第五、六章
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考研笔记第五、六章

《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

(李少军第三版,2009年10月,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二部分国际安全

第五章国际安全与安全研究

第一节安全概念的产生与安全研究的发展(Page 157)

一.“安全”概念的由来与界定

安全的概念:

国家安全的概念是社会科学中最不明确和价值负载最多的概念。安全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必然代表着不同的事情,这取决于人们必须保卫的东西,并且取决于威胁的性质。

造成安全概念界定不一的原因可归纳为主观和客观两类因素:从客观上讲,谋求安全的主体所面对的不安全状态与问题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安全挑战必然会导致不同的安全考虑;从主观上讲,不同的安全主体出于对不同的安全利益的追求,也可能会对安全做出不同的界定。

就一个国家而言,不同的民族、种族、阶级、性别、职业等因素也可能造成不同的安全观念。

最传统的观点是把安全等同于不存在军事威胁,或者把安全界定为保卫国家免受外来的颠覆和攻击。

安全包括两个方面:客观方面,是指外界的现状,即国家是否受到威胁,而主观方面则是指人们的心态,即是否存在恐惧。人们维护安全要实现两方面的目标,即不但要早就一种安全的现状,而且要造就一种安全的心态。从这个角度讲,安全就是客观上不存在威胁,主观上不存在恐惧。

国家所受的威胁,存在现实的威胁,也存在潜在的威胁。现实的威胁是指可见的危险,与安全的客观方面相联系,通常出现在局势紧张之时。国家所受到的潜在的威胁是指威胁的可能,它在某种意义上作用于人心理上一种较长远的东西,是对潜在威胁的忧虑,实际上体现的就是安全的主观涵义,通常发生在和平时期。

二.安全研究的发展(Page 163)

三.安全研究的对象与体系(Page 165)

纵向分层:国际体系、国际子体系、单元、子单元、个人;

横向扇区:经济、环境、社会、军事、政治五方面。

第二节安全关系与安全研究的不同观念(Page 166)

安全关系作为一个犯愁,概括的是国际行为体在安全事务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行为体处于复杂的安全关系之中,表明该行为体的安全现状或心态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他行为体乃至整个国际体系的强有力影响。

一.现实主义安全观

现实主义是安全研究中长期居于支配地位的理论范式。现实主义所设想的安全关系就是由主权国家所构成的无政府状态,而这种状态的本质就是不安全。由于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国家间的冲突与不安全是普遍现象,因此国家存在的根本目标就是加强安全。国家最重要的是在国际体系中保持自己的主权地位。国家是国际关系中的主要行为体,是安全指示物。国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以维护自身利益、最大利益为最高原则。主权国家的这种本质特点,使得它先天具有某种“不相容性”。由于国家间总是存在着利益的差异、竞争与冲突,因此在国际体系中,任何一个主权国家的存在对别国而言都是一种本质的不安全。

按照现实主义的观点,国家能否实现安全,最终取决于国家相对其他国家而言的权力或能力,而这种权力或能力的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国家的军事力量。因此国家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尽可能的增大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军事能力。对于现实主义者来说,暴力因素始终是安全中最重要的因素,其他因素只有在同军事因素的发展相关联的时候,才是重要的。

总之,现实主义的安全观的中心就是国家怎样使用军事力量,以及国家应怎样应对这种不安全的基本来

源。

二.新现实主义与安全合作

新现实主义认为权力只是手段,国家拥有的权力太大或太小都会有风险。国家最终关心的不是权力而是安全,因此,如果追求更大的权力可能冒不安全的风险,国家就可能选择谈判而不是战争。因此对于新现实主义者来说,国际政治的特征并非是无休止的冲突与战争,在国家间还是存在着受制于安全竞争逻辑的有限合作的。

对于合作的结果和影响,新现实主义最关心的就是相对收益问题。国家在合作中最担心的是合作者进行欺骗,以及通过欺骗获得更大的相对收益。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尽管新现实主义向合作迈出了一小步,但仍然认为在国际体系中缺乏信任感,并且充满了误解。

国家在安全问题上的两难抉择,就是所谓的“安全困境”。国家追求自身安全的意图会增强别国的不安全感,因为每一方都把自己的措施解释为防御性,而把另一方的措施解释为可能的威胁。其中核心的问题是国家间的恐惧感和不信任感。巴特〃菲尔德将其称为“霍布斯式恐惧”

三.新自由主义安全观

新自由主义认为,在一个受到国家权力和不同利益制约的世界里,发展国家间的制度合作,可以为实现更大范围的国际安全提供机遇。尽管制度不可能阻止战争的发生,但有助于减少对欺骗的恐惧,并且能减轻因合作中所得不平等而产生的恐惧。在安全观上,新自由主义与新现实主义的主要区别,一是更强调秩序对于调节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国家行为的作用。二是更强调国家在安全合作中的绝对收益。

与现实主义强调自助的国家相比,新自由主义更多强调的是跨国的联系。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以及各国经济利益的日益融合,国家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会越来越深化,越来越普遍。这种日益发展的相互依存,深刻地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性质,使得在安全问题上的国际合作日益成为可能。

按照新自由主义的观点,相对收益的重要性是由两个因素构成的,一个因素是体系中的行为体数量,另一个因素是国家在军事事务上的取向是进攻性还是防御性。为了解决在相对收益问题上的不和,国际制度可以提供一个合作的框架。新自由主义认为,在一个受到国家权力和不同利益制约的世界里,发展国家间的制度化的合作,可以为实现更大范围的国际安全提供机遇。

四.其他非主流的安全观念

1.在安全关系问题上,建构主义强调的是社会建构对国家行为和国际关系的影响。按照建构主义的解释,国际生活的特征取决于国家之间相互存有怎样的信念和期望。

2.后现代主义主义者在考虑国际安全问题时强调的是观念与话语——人们怎样谈论国际政治与安全——的重要性,认为这些东西是构成国家行为的重要的驱动力。实现安全就要用强调和平与和谐的“社群主义话语”来替代现实主义的话语。

3.女性主义者在思考安全问题时,一方面从性别的角度关注女性受压迫和在政治生活中处于从属地位的不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也从更一般意义上思考有关安全研究的问题。女性主义者认为,安全问题应当涉及结构性暴力问题,因为这种暴力对于妇女和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人群有特别的影响。如果人们忽视这一事实,就是忽视了这个星球上绝大多数居民的安全。对于女性主义者来说,以往的安全研究完全忽视了妇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提出新的安全观念。

以上各种观点,一个重要的共同特点,就是强调非物质的因素。

第三节安全战略分析(Page 175)

战略就是行为体调动一切资源与力量实现目标的科学与艺术。所谓科学,就是决策要正确;所谓艺术,就是行动要高明。

一.国际安全战略的出发点: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是国家制定和实施安全战略的基点,也是国家判断安全与不安全的主要标准。国家维护安全利益,在本质上就是维护对国家安全有好处的现状或改变对国家安全不利的现状。由于国家维护利益意味着谋求对自己的好处,因为利益也被解释为需求和欲求。以需求和欲求来界定国家利益,讲出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有一些必要的条件。必要的条件不存在,国家就不能生存;需要的条件不存在,国家就不能发展。这两个方面,都涉及安全问题。

现实主义对国家利益的看法认为,国际政治行为都是从被界定为权力的利益出发的。在国家之间,权力斗争表现为一个国家企图控制其他国家的行为。国际体系的无政府属性,决定国家是利己而不是利他的。现实主义的利益观,说明了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的一个最基本属性,即不相容性和冲突性。这种属性使得利益与安全息息相关,即利益通常表现为受威胁的东西,或是需要经过竞争去获取的东西。

跨国主义者认为,国家间固然存在大量的冲突现象,但同时也存在大量的合作现象。由于相互依赖的各方会产生共同利益,因此合作便成了维护国家利益的一种必要方式。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国际互动的发展,特别是伴随着全球范围内相互依赖进程的发展,国际利益的另一种属性,即相互性、共同性与合作性,也日益显现出来。由于相互依赖的各方会产生共同利益,因此合作便成了维护国家利益的一种必要方式。在当代,任何国家的利益都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自利的利益,另一部分是分享的利益。自利的利益只对一方有利,而共享利益对相关各方都有利。追求自利,所导致的就是排斥与冲突;追求共享利益所导致的就是合作与和谐。

皮尔逊和罗彻斯特认为,主权国家的国家利益,一般来说至少包括三项基本内容:第一,确保自身的生存,包括保护其公民的生命和维护领土完整;第二,促进其人民的经济福利与幸福;第三,保持其政府体系的自决和自主。这些构成了国家的核心价值和最基本的对外政策目标。

对国家利益进行层次划分,最重要的是确定第一档次的利益,即生死攸关的利益。在安全互动中,无论是一个国家界定自己的利益,还是评估别国的利益,最重要的都是判定何为生死攸关的利益。

国家利益产生的解释:整体的方法与实证的方法(Page 178)

整体方法假定,每一个国家都有它自己要完成的历史使命。它的命运和使命是不能选择、改变、拒绝的。因为这些东西深深植根于特定的文化、历史和地缘政治地位之中。政治领导的目标就是揭示使命。整体方法所涉及的利益是自上而下产生的。这种利益作为文明发展的产物,是超然于群体利益之上的东西。它所反映的是国家作为整体的需求,因为具有宏观和神圣的特点。

实证方法是基于社会和国际关系的比较理性的基础。认为国家利益只不过是社会中多元的,有时甚至是相互排斥的集团利益的最小公分母。政治领导人并不能揭示或发明这种利益,只能理解并平衡之。实证主义所涉及的利益是自下而上产生的。面对社会中各种不同的具体利益要求,国家作为全体国民的代表,它的利益只能是整个社会中各个局部利益互动的结果。国家不是利益的发明者,而是利益的调和者。

二.国家面对的安全问题:从传统安全到非传统安全

任何一种不安全状态,都是一种互动关系的产物。人与人之间安全关系的初始状态,就是所谓的“自然状态”,是“每个人反对每个人的战争”。要消除这种状态,就要建立国家内部的最高权威和国家主导下的安全局面。国际安全问题源于国家间的无政府状态。由于国家都是自利的,都只能通过自助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在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以牺牲别国利益的方式来谋得自己的安全,因此国家间关系是一种蕴含着冲突与战争危险的状态。

1.传统的安全观通常把安全等同于不存在军事威胁,或者把安全界定为保卫国家免受外来的颠覆和攻击。早传统的安全观看来,实现安全所要保卫的东西,最根本的就是国家的主权地位。冷战中的东西方对峙,把这一模式发展至顶点。

2.一体化与碎裂化。一体化是指全球化过程,即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事务的跨越国家边界的扩展。碎裂化是指现存主权国家的分裂。这种分裂源自民族和宗教冲突。

冷战的结束促进了这两个过程,而这两个过程则使得传统的安全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3.非传统安全的定义(转自熊光楷《世界知识》):

非传统安全威胁是相对于军事、政治和外交等传统安全威胁而言的,指除此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主要包括恐怖主义、贩毒走私、严重传染性疾病、海盗活动、非法移民、环

境安全、经济金融安全和信息安全等方面。

4.非传统安全涉及的范围:

(1)非传统安全不是国家行为体间对抗性的政治军事关系的产物,但它仍然涉及到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

(2)非传统安全所涉及的是国际安全问题

(3)非传统安全也涉及政治军事冲突,但这种冲突是指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问题,如恐怖主题和民族分离所导致的战争。对于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冲突,它主要指其它领域的冲突,如对自然资源的争夺,这种问题并非源自国家间直接的政治军事对抗。

(4)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国际合作。无论是金融危机、气候变暖,还是恐怖主义、民族分离,都不是靠一个国家就能彻底解决的问题。

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复杂情况决定国家不可能有任何单一的战略选择。针对不同的情况,国家需要有不同的战略。

世界各国所面对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大体包括三类:(1)发生在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军事层面以外的其他安全问题,诸如经济制裁、资源争夺、武器非法出口;(2)发生在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问题,如恐怖主义、民族分离、跨国犯罪、网络攻击、人权问题等等;(3)发生在国家行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问题,如传染病、环境污染等。

三.国家安全的维护

国家维护自己的安全,就是要维护构成自身的主要因素的安全。国家的独立地位、领土的完整、民族的团结、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军事的强盛和技术的领先等等,都可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内容和目标。一般而言,国家维护安全都有一些必须做的事情:必须发展一定的军事力量;必须开展得力的外交;必须提高自己的国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科学技术基础;必须发展适意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1.我们可以把国家谋求安全利益的行为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根据权利行事,另一种模式是根据权力(或叫强权)行事。权利体现的是平等,它的依据是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国家依据权利所得到的东西是所有主权国家都应该享有的,是不可剥夺的。

权力(或强权)体现的是一种不平等,它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支配和干涉。

2.从国家维护安全利益的行为上看,还可以把它们分为这样两类,即内向的行为和外向的行为。内向性的行为属防卫性行为,外向性行为属进攻性行为。一般来说,防卫属于对现状的维护,而进攻则是对现状的改变。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是比较传统的模式,是内向的维护安全的行为。以利益的扩张为目标,其安全战略就是一种扩张的战略。

3.安全范围

国家维护安全利益的不同的行为模式,反映出它们不同的“安全范围”。国家维护权利,通常维护的是国家疆界之内的东西和国际法准则范围内的东西,实质上是维护平等的国际关系。国家维护强权,则往往表现为谋求和维护国家疆界以外的东西,实质上维护的是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就安全利益的范围而言,超级大国追求的是最极端的例子。世界强国在各地所维护的利益说到底是经济利益。

四.国家安全战略选择

1.实力政治

实力政治的理论基础,就是权力政治。按照实力政治的观点,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国家只有处于较强状态下才是安全的,反之,则是不安全的。因此追求实力和地位的国家大体可做两种选择,要么谋求支配那些反对它们或是可能威胁他们的国家,要么谋求力量的平衡。进行这样两种战略选择,其实质都是想通过减损他国的实力来增加自身的安全。

在这种竞争中,只要国家的目标是谋求相对别国的权力优势,力图在地区或世界范围内实现对别国的支配,那么它的战略就是霸权主义。相反,如果国家的目标是谋求权力不受别国支配,力图在地区或世界范围内谋求对优势者的制约,那么它的战略就是追求均衡。

2.共同安全

“共同安全”作为一种安全战略,是以国际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前提。按照这种战略,单独一方实现的安全,不可能是长久、稳定的安全。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安全,都必须以所有相关国家的安全为条件。只有所有相关国家的安全都有安全感的时候,安全才是有保证的。

第六章国际冲突与秩序的建立

在一定意义上,社会的价值选择决定着冲突的程度。价值分为增加型价值和减少型价值。增加型价值在为一方创造附加值的同时,亦会为另一个创造附加值;减少型价值使一方有所得,就会使另一方有所失。前者类似“变量和游戏”,其冲突是讨价还价的;后者类似“零和游戏”,其冲突是你死我活的。当然这两种冲突可以相互转化。冷战中的美苏冲突同时包含这两种情况。增进均衡、对话、和平、合作对各方都有利;而增加一国的领土、权力、影响则不可避免损害他国之利益。

第一节冲突与战争的界定(Page 194)

战争是使用暴力的冲突,国际学术界一般界定战争为死亡1000人以上的冲突。

关于冲突与战争,学术界有不同的分类:

1、张继良划分法

最高层次是国际战争;

第二层次是国际危机,是国际关系发生质变的恶性状态,是从国际对抗到国际战争的临界阶段;

第三层次是国际行为体之间的对抗性矛盾所导致的冲突,如美苏冲突;

第四层次是非对抗性矛盾导致的冲突,如西方国家之间的冲突;

第五层次是语言象征性冲突。

2、皮尔逊,罗彻斯特划分法

第一类是国家战争;第二类是非战争的暴力模式;第三类是内战。

3、阿姆斯特茨划分法

古典战争,是指自威斯特伐利亚合约体系确立之后,国家之间所发生的在政府指导下运用武装力量的战争。这种传统的战争通常被认为是克劳塞维茨式的战争。其主要特点是(1)参与军事冲突的是国家;(2)采取军事行动具有政治目的;(3)军事行动遵从得到广泛接受的国际社会的规范和准则。

总体战争,是指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而出现的冲突模式。作为一种国际战争,其特点是无限制地使用暴力,目的在于彻底击败对手,同样发生在主权国家之间。

后现代战争,是指为现存政治体制合法性而进行的国际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非国家行为体影响的上升以及全球性相互依赖进程的发展。

第二节战争的起因(Page 198)

在各种不同的冲突中,对世界体系和国际关系影响最大的是大国之间的战争。这种战争往往构成了时代变迁的标志。这种战争的频度在日益降低,破坏性日益增大。

冲突起因的层次分析法:个人、国家和国际体系三个层次

1、个人层面

就个人层面而言,较早的一些传统观点认为,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天生所具有的敌意和侵略本性。弗洛伊德提出“心理驱使论”,认为这种本性可能出于心理驱使,或者生理本能,或道德堕落。

有关个人层面的另一种研究,所关注的是领导者的权力所受的制约十分有限,甚至完全不受制约,因此这些领导者很可能会出于个人好恶或对形势的错误判断而发动战争。如二战与希特勒。

另一种理论是有关战争的预期功效理论,认为战争的爆发决定于决策者的预期所得。即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与决策者预期从战争所得的多少有关。

还有人考虑道德层面的因素,即卷入战争的人认为战争是合法的和可接受的暴力。

2、国家层面

国家层面的分析所讨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样的国家更倾向于走向战争。

华尔兹解释为,战争能促进相关国家的国内团结,对于内部战争动乱和纷争不断的国家而言,为了使国民团结一致,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个敌人。有缺陷的国家往往在对外行为中表现出战争倾向。

“民主和平论”者认为,非民主国家比民主国家更有可能进行战争,因为后者的决策是基于民众的同意,

民众是制约战争的力量。还有学者认为,战争是国家内部的社会和经济制度的产物。

3、国际体系层面

国际体系层面的分析所涉及的是国际体系的结构。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国际政府,即主权国家处于无政府状态,这是现实主义的假定。

单极体系支持者认为,霸权体系才是稳定的,因为实力接近的行为会激烈竞争,知道霸权国家出现,局面才会稳定;多极体系支持者认为,权力平衡体系才是稳定的,因为不存在任何突出的权力,因此不会发生战争。

第三节冲突解决与秩序建立(Page 202)

一.世界联邦主义

世界联邦主义是理想主义学派的一种解决国际争端的模式,是有关国际组织运作的最激进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要促进国际社会的合作与和谐,就必须自愿地拆除国家主权的藩篱,按照联邦与民主的原则,实现政府权力的集中化。换言之,世界各国应通过法律程序,在全球层面上建立一个世界政府。这个政府可以降低乃至消除战争,促进人类幸福。

1815年,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等欧洲强国组成的“神圣同盟”,是建立国际政府的最早尝试。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的国际联盟,与“神圣同盟”相比,有了比较完善的组织。它的政治结构包括大会、行政院和常设秘书处。大会由所有会员国的代表组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建立起来的联合国,与国联相比,无论是组织形式、成员国数量、管理领域的广度,还是存在的时间和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这三个组织都只是国际组织,并未把成员国组成为世界联邦,其职能之类似于世界政府,并非真正的世界政府。换言之,世界联邦主义只是理想而非现实。

二.集体安全

1.概念

集体安全作为一种模式,始于17实际欧洲三十年战争。为了解决冲突结束战争,参战各国召开了威斯特法里亚大会。所谓集体安全,就是一批国家构成一定的安全共同体,诸如同盟、条约组织、国际组织等,在这个共同体中,所有成员国承诺共同行动,援助受到侵犯的成员国,对于破坏和平的国家实施强制性措施,诸如经济制裁,必要时则实施军事制裁。对一国的攻击就是对所有国家的攻击。

集体安全的提出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单个的的民族国家在国际范围内常常不能实现自己的安全,因此需要依靠某种国家的集团,这样就提出了相对个体安全而言的集体安全问题。

2.集体安全运作的必需条件:

(1)权力应当有相当的分布,这样才能对任何可能的侵略国家构成威慑。

(2)参与国家必须对维持现状作强有力的承诺

(3)参与的国家必须对侵略的认定有一致的意见

(4)对于侵犯其他国家的政治与领土主权的国家,参与国家愿意使用它们的资源进行惩罚。

3.国联的失败

国联是第一个把集体安全原则写入自己章程的国际组织。国联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它内部始终存在着深刻的利益分歧,而且成员国不愿意承诺使用自己国家的力量惩罚侵略者。

三.第三方介入

1.第三方介入是指国际组织作为第三方介入冲突的解决,其形式包括安抚、调停、仲裁和判决。

2.第三方的解决涉及两种基本的方式,一种是法律的方式,另一种是政治的方式。法律的方式是针对涉及国际法的问题,解决主要通过国际法庭或地区法庭。政治的方式是比较常见的第三方介入的方式,包括善意的斡旋、调解和仲裁。

斡旋是指通过中立的得到各方信任的机构或组织改进沟通渠道,澄清问题,收集事实,促进各方繁荣和解。

调解与斡旋相比,是一种更为正式的模式。按照这种模式,第三方不仅谋求澄清问题和促进各方的沟通,而且还谋求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

仲裁的模式是指冲突的各方同意第三方就他们的争端提出有约束力的解决办法。

四.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认为,通过加强国家间功能性的、非政治性的契约关系(联盟),可以有效地推进世界秩序。

功能主义者认为,通过经济、社会、科学技术以及其他领域的跨国的相互依赖,能够从三个方面促进世界的秩序。

(1)解决全球贫困问题、改进人类生存条件、有助于缓和可能导致冲突的国际紧张关系,并建立一种更有秩序和稳定的国际共同体。

(2)国际范围的功能性合作,能够促进跨国联系,这种跨国联系能够降低主权的作用。由于该主张认为国主权是国际和平的主要障碍,因此削弱国家独立的努力被认为是走向世界秩序的第一步。

(3)发展全球功能性网络能够促进国际理解,降低误解。由于误解常常是战争的起因,因此在全球组织的直接对话有助于加强跨文化的沟通与理解。

从功能主义的视角看,联合国体系中的各种专门组织,诸如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在很大程度上都促进了各专门领域的全球合作,他们的运作为建立世界秩序创造了条件。

第四节联合国与国际和平(Page 210)

二战之后,有关国家之所以要创立联合国,直接原因是要解决给人类社会带来深重灾难的国际冲突和战争问题,1942年1月1日,包括中国在内的26个反法西斯盟国发表共同宣言,一致赞同《大西洋宪章》的原则。根据罗斯福的建议,共同宣言定名为《联合国家宣言》。

一.联合国实现和平的方式

1.和平解决争端

联合国安理会有和平解决争端的职能。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是联合国的首要选择。联合国的和平机制要发挥作用,只能适逢其时,即冲突各方都有解决争端的意愿,同时客观上亦存在着解决争端的条件。

2.强制行动

若和平的方式不起作用,而安理会又确定存在对和平的威胁、破坏或侵略行为,联合国即可提议或决定采取强制措施。强制措施包括促请各会员国实施经济制裁以及除武力以外的其他措施,诸如断绝外交关系等。如果这样的措施还解决不了问题,它可以决定使用武力,诸如实行军事封锁及其他军事行动。

海湾战争是一次最为典型的以集体安全机制制止侵略的事例。

3.维和行动。有时被称为“预防性外交”。

(1)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是一种界于和平解决争端和强制行动之间的一种实现和平的方式,填补了调节性机制和强制性机制之间的空白。

从形式上讲,维和不能算是一种纯外交方式,到也算不上一种武力强制方式。它与和平解决争端和强制实行和平都有相似之处。一方面,作为建立在自愿和非强制基础上行动,它的实施需要得到冲突各方的赞同和配合。另一方面,它毕竟也是一种军事行动。在这一点上,又与强制行动以实现和平类似。

在实际运作中,维和的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制止和遏制战争行动,为和平解决争端创造条件;二是监督落实已经达成的协议。从这两点来看,维和行动本身并不是争端的解决,它只是在促成问题的解决,维和只起到隔离和缓冲的作用,本身并不做是非判断。

从上述特点可以看出,维和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当事方是否合作,如果当事方根本没有合作的诚意,则维和就根本进行不了。

(2)从实际运作来看,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所涉及的冲突大致可分为三类:

A、一些国家内部有关政治权力合法性的争端与冲突,如纳米比亚、尼加拉瓜等国发生的冲突。

B、一些国家内部的种族、宗教、民族冲突,如波黑、卢旺达等国的冲突

C、发生在国家之间的地区性冲突,如阿以冲突、两伊战争。

(3)哈马舍尔德三原则

1956年,哈马舍尔德曾把维和机制的原则概括为中立原则、同意原则和自卫原则。按照这些原则行事的维和行动,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A、维和行动必须征得当事方(诸如驻在国或争端各方)的同意,通常还要征得直接相关的其他方的同

意。

B、严守中立,不得以任何方式偏袒一方反对另一方,不确认侵略者,不实施制裁或惩罚,不不以打败

某一方为目的。

C、不干涉所在国的内部事务。

D、一般不被授予强制执行的权力,只配备轻型防御武器,行为异常克制,只有出于自卫,才能被批准

使用武力。

E、具有非持久的临时性质,一俟问题解决即行撤出。

二.联合国的未来

由于联合国是一个以大国政治为特征的组织,因此它发挥作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大国的“一致”。如果大国对解决冲突存在异议,它就起不了任何作用。在联合国,负责维护和平与安全的机构是安全理事会。这个机构是联合国中最重要的机构,由15个成员国组成,中、美、俄、英、法为常任理事国,其余10国为非常任理事国。

在某些国际问题上,联合国之所以可能被甩在一边(如伊拉克战争),与它本身的性质分不开。联合国只是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联合体,并非世界政府,没有哪一个成员国想让联合国秘书长成为“世界总统”。“我们是由主权国家成的,我们只能做主权国家让我们做的事情”。尽管有联合国宪章,并且这个宪章被视为国际法,但只有在主权国家自愿的情况下,它才是有效的。联合国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命运。

面对联合国,人们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以现实态度对待联合国,也就是说降低要求,使联合国能以现有的手段和资源解决它力所能及的问题。二是增强联合国的能力,赋予它更多的功能、资源和更大的协调能力。

国家与国际组织的两难关系

这种两难关系表现为:国家是按照理想主义的模式创建国际组织的,但不得不按照现实主义的方式在其中行事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一.共同利益问题

国际组织之所以能够建立,正是利益认同的产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对共同利益的认识往往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差异。这种差异未必会导致国际组织的解体,但会导致其失去功效。

通常在国际关系中出现危机的时候,人们对共同利益的认识是比较明确的。然而,多数情况下国家所面对的只是某一地区甚至某一国家内部的冲突问题,解决这样的争端,大多数国家就不一定会予以利益的认同。

二.道德问题

国家在处理国家利益的问题上是很难达到牺牲自己顾全大局的道德要求的。理想主义的集体安全反对一切抽象的侵略,问的唯一问题是“谁进行了侵略?”。而现实主义的外交原则却要求根据实力与利益区别不同的侵略和侵略者,即它只反对特定的侵略,外交原则问的是“我反对这个特定的侵略者是否有利可图,我是否有反对这一侵略的实力?”由于每个国家都是以理想主义的方式组织国际组织,而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国家利益,因此国际组织的道德标准只能是个相对的原则而不可能变成成员必须履行的义务。

三.国际组织的力量大小问题

国际组织维护和平、解决争端的权力,归根到底是由成员国授予的。成员国准备让国际组织拥有多大的权力,这个选择,决定着国际组织与成员国之间的力量对比。

从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实践来看,他们的力量可以对小国进行制约,但他们的力量却难以对大国的行为进行制约,因为大国没有授予他们这样的权力。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可以对维护国际和平发挥作用,但这种作用是有限的,换言之,它们只能对比较次要的冲突发挥作用,而对最重大的问题,即大国之间的冲突和战

争,则根本起不了作用。根本的原因是它们没有可以制约大国的权力与能力,它们也不可能得到这样的权力。总结上面三个方面,可以看出,由于组成国际组织的国家对于共同利益的认同是有限的,维护共同利益的行为是有限的,赋予国际组织的权力是有限的,因此国际组织解决争端的能力只能是有限的。它们可以在解决争端中起作用,但不能解决一切争端,在最重要的问题上,特别是对于大国引发的战争与冲突,它们是很难起作用的。然而尽管如此,国际组织还是不可缺少的,因为世界上的大多数冲突还是非常需要象联合国这样的国际组织去参与解决的。当然,人们不能对他们寄予太大的希望,它们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总之,国际组织对于解决争端是一剂良药,但不是万能药。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第10章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第10章 第十章新闻媒介的受众 本章重点: l 受众是特定的传播学意义上的概念,泛指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在大众传播领域里,受众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具体说就是读者、观众、听众。 l 受众对媒介的影响 ①决定着媒介内容的选择 ②决定着媒介的风格 ③决定着媒体改革的方向和进程 l 受众的特点 1、广泛性。指受众成员组合和地域分布上的广泛性。新闻媒介的高度开放决定了受众的广泛性。 2、混杂性。因为新闻媒介的受众广泛地分布在全社会的各个角落,就相应造成了受众成员的混杂性特征。 3、隐蔽性。受众对媒介是一种笼统的、隐蔽的存在。 l 受众新特点 1、在急剧的社会变动和开放的社会联系面前,受众表现为旺盛的信息需求。求新、求变之心表现尤为强烈。(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比以往更旺盛) 2、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主体增加,带来受众对硬性的决策参考性信息的需求增加。(受众对决策参考性信息需求增加) 3、受众群体分化趋势明显,新增群体涌现,造成受众需求的多元与分化。(受众呈现出多元与分化) l 受众的细分 六种分类方法: 1、按照接触的媒介类别分,可以划分为报纸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彼此交叉。 2、按照人口统计学原理,受众群体内部可以按照性别、年龄、职业、地域、教育水平等再划分为不同的次属群体。 3、按照接触媒介的频率,可以分为稳定受众和不稳定受众。稳定受众是各个媒体的重点争取对象。 4、按照受众不同的信息需求,可以分为一般受众和特殊受众。主要是依信息需求的指向性的清晰程度来划分的。 5、按照接触新闻媒介的确定性分为现实受众和潜在受众。凡是已经确定使用新闻媒介的受众称为现实受众。凡是具备正常的媒介接触能力,但是还没有接触、使用媒介的受众称为潜在受众,即其具备成为媒介受众的可能性。 6、按照新闻媒介明确的传播对象,可以分为核心受众和边缘受众。 l 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 受众定位就是确定媒介整体和所设栏目明确的传播对象,解决向谁传播的问题。包括一

美术概论考研大全

美术概论考研(大全) 16年考研僧总结 (2013专插本考艺术概论,2015年考研美术概论,艺术概论和美术概论考得内容有很多相像的地方。) 一名词解释 1有意味的形式: 2艺术典型 3论述 4如何理解美术与宗教的关系? 5为什么说生活是提供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 6主体意识 7美术创作 8审美意象的二重性 9灵感 10艺术创作过程 11艺术美 12主体意识 13美术创作p172 14审美意象的二重性p176 15灵感p191 16艺术创作过程 17艺术批评 18寓教于乐 19审美态度 20空间错觉 21形态p323 22形式形态 23装饰写实形态 24延迟模仿 简答题(美术概论内容): 一,从创作主体结解释美术 美术是人创造的,在整个美术创造活动中,人___创作主体的作用是第一重要的. (一)情感说:认为美术是情感的传达 代表人物,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二)表现说:认为美术是心灵的表现 代表人物,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 法国反理性主义哲学家柏格森是直觉主义的代表.

(三)无意识说:认为美术是本能欲望的表现 代表人物,奥地利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依德和瑞士精神病学家荣格. (四)游戏说:认为美术是自由的游戏 最早由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由席勒系统化,由斯宾塞等进一步发展 (五)自娱说:认为美术是自我娱乐 中国传统美学画论中,宋代画家郭若虚,清代画家孔衍栻,元代文人花甲倪瓒. 二,从主客体关系解释美术 (一)理念说:认为美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代表人物,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中国六朝时期哲学家和画家宗炳. (二)摹仿说:认为美术是对现实的摹仿 达芬奇. (三)巫术说:认为美术是巫术摹仿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詹姆士.弗雷泽,法国考古学家萨蒙.雷纳克等. 三,从美术本体___形式解释美术 (一)"有意味的形式"说 英国美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和罗杰.弗莱提出的.开了视觉适于领域中形式主义的先河.并对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的实践和理论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媒介说 本世纪30年代后期,美国艺术批评家棵莱门特.格林伯格首先对贝尔和弗莱的理论进行了清理,继承了他们的艺术本体论思想 (三)情感符号说 代表人物,德国恩斯特.卡西尔和美国的苏珊.朗格. (四)"异质同构:说 代表人物,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 一,美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1,美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2,美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马克思提出四种方式:理论的方式、艺术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实践——精神的方式。 哲学的掌握”世界的方式即是马克思说的“理论的方式”。 美术反应现实美。所谓“现实美“,即现实中的美的事物的美。 现实美可以分为两大类:自然美与社会美。自然美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美,即自然事物的美;

邵志择《新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新闻客观性)【圣才出品】

第六章 新闻客观性 6.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客观性和客观报道 1.客观性相关概念 (1)客观报道(objective reporting ) 客观报道是新闻实践中的报道手法,是实际操作规程。 客观性相关概念 客观性相关概念的提出 客观性和客观报道 新闻界引进客观性的原因 19世纪与客观性相关的概念 20世纪20年代的新闻客观性 客观报道的要求 客观报道手法 客观报道的情形 使用客观报道的理由 客观报道是一种策略 客观性作为一种态度 对新闻客观性的评析 客观性作为一种方法 新闻真实性不等于新闻客观性 新闻 客观 性

(2)客观性(objectivity) 客观性是一种原则性的要求,或者是一种理想,是要求记者尽量达到的目标。 (3)客观主义(objectivism) 客观主义是一种新闻观念,是关于新闻是什么的一种判别标准,具有代表性的是李普曼的“形式彰明论”,它是观念层次的东西。 2.客观性相关概念的提出 据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的理查德·斯特雷克法斯教授考证,客观性和客观报道这两个词在19世纪并没有成为新闻界的日常用语,直到20世纪20年代,这两个词才进入新闻界。 比他更早而且第一个对客观报道进行界定的是纳尔逊·A.克劳福德,在他1924年写的《新闻职业道德》一书中,他明确提出把自然科学方法作为记者的工作方法,并认为这就是客观。 3.新闻界引进客观性的原因 (1)不相信人能够在作主观判断之前来收集事实材料。这种见识主要来自弗洛伊德和沃特森等人的心理学理论。 (2)即使人们能够收集并运用事实材料,宣传家也会加以操纵和利用,使得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事实”变成被污染的东西,也污染公众舆论。这主要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得到的教训。 (3)当人们不能在现实中使用事实材料来作出正确的判断时,传统意义上的民主就存在着极大的危险:人民做主就成了空话,真理最后终究能获胜也成了一句空话。

《新闻学概论》考研第6版考研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

《新闻学概论》考研第6版考研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

一、新闻学 1定义 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如都市报的兴起,网络新闻的特点;新闻事业和社会稳定的关系,新闻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报纸的消亡,媒介融合环境下记者的身份建构。 新闻事业和社会稳定的关系,新闻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报纸的消亡,媒介融合环境下记者的身份建构。 【案例分析】都市报的兴起 90年代中期,大型中心城市,类似晚报 代表媒体有:四川成都的《华西都市报》、湖南长沙的《三湘都市报》、陕西西安的《三秦都市报》等。 都市报的读者定位为市民,包括都市里社会各界、各个阶层的广义上的市民,也有的都市报把读者定位于“白领阶层”。 如《南方都市报》,就定位于18至45岁的大专以上的学历、年收入2万以上的广州市民。因此,都市报又被称作“市民报”。

都市报在报道内容和报道形式、报道角度上比较注重贴近生活,努力追求可读性和亲近度。新民晚报定位:飞入寻常百姓家! 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报纸中刊登大量的广告。 自办发行为主,上门征订和送报。 【案例分析】记者微博使用特征与专业身份的建构 (1)专业新闻记者利用微博发布新闻的数量和频率高于普通用户 原因有两点,一是职业习惯使然,记者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对新闻信息更加敏感,他们习惯于主动寻找信息,并以合适的方式向外界散布他们认为重要的消息。另一方面则因为微博客的特殊形态。信息传播快速、简洁、直接,传播范围广泛。(2)微博作为信息的集散地,它带给新闻记者的报偿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记者在微博上发布重要的、但是无法在传统媒体上刊发的新闻信息。 第二,记者在微博上寻找新闻线索,追踪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最新动态,为新闻报道提供及时、新鲜的素材。 (3)记者使用微博进行自我展现从而完成身份的建构 将“记者”职业身份移植到微博上,表示博主要把微博作为社会职业的延伸,而非当作单纯的私人领域。 新闻学的中心议题是: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2内容 新闻学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历史、应用三部分,这三个部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完整版)《艺术概论》全书考试笔记

艺术概论(00504)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 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 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1)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政治、法律等制度;一是社会意识形态。 (2)几种不同的社会社会意识形态,它们的共性 (3)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4)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与经济基础,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 1、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政治对于艺术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政治与艺术虽然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但它们又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它们在上层建筑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2、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各个统治阶级的道德总要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艺术家和他们的艺术创作,使艺术维护其道德规范进而维护其经济基础;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3、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上说是对艺术的否定; 从世界范围和人类历史来看,宗教对艺术的影响无疑是很大的,宗教艺术占去了中外艺术史的很大一部分篇章。 4、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活动发生影响,而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并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一积极的影响。美学观总要指导和影响艺术创作,而艺术创作实践又要反过来影响美学观的形成和发展。 艺术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实践性与主体性 (2)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 (3)形象性 (4)形式美与形式感 (5)创造性 (6)情感性。 罗丹提出“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二、艺术与社会生活 (一)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二)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

新版新闻学概论笔记

新闻学概论笔记(高教、人民出版社) 第一章新闻本源 第一节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 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是在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实践中,为适应人们的信息需求而产生的。 新闻传播活动发展的基本条件:1.社会对信息的客观需求;2.生产力发展水平能够为新闻传播活动提供什么样的物质手段。 两种不同的起源观: 1.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的信息需求,新闻传播的内容来自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种种事实。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队新闻的产生起着决定性作用。 2.资本主义新闻学把新闻起源这一社会现象归结为生理、心理现象,认为新闻是为了本能的需要而产生的。 第二节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事实在前,新闻在后。事实是第一性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新闻是第二性的,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一、新闻内容以事实为依据 1.事实对新闻具有决定性作用,事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 2.新闻只能根据事实描述事实,不能根据希望描述事实。 3.承认客观事实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它不会随着人们的意愿而改变。 4.新闻所含有的各种性质(政治性,趣味性),也是被事实所决定的。新闻对事实有着绝对的依赖性。 二、新闻事实是经过选择的事实 事实是反映的对象,新闻是反映的产物。也就是说,新闻是一种源于客观事实,依附客观事实,为客观事实所决定、所派生的,同时又是经过选择、提炼、加工后的精神产品。 报道者对事实的选择是必然的,因为 1.首先是由事实的无限性和报道的有限性所决定的。 2.每家媒体都有自己特殊的定位、选择新闻的标准和感兴趣的重点领域。 3.对事实进行选择绝不意味着可以歪曲事实、背离事实、随心所欲地改变事实。 第三节新闻的定义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新闻生产和新闻选择)【圣才出品】

第十八章新闻生产和新闻选择 18.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决定新闻生产的因素 1.新闻生产的定义 新闻生产是指新近变动的事实经过加工形成新闻作品的过程。新闻是新闻生产者经过有

意识的加工的产物,新闻生产者从而建构了新闻事件,进而建构了现实。 2.决定新闻生产的主要因素 新闻生产过程是各种力量博弈的过程。新闻生产产品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决定新闻生产的主要因素或者说在新闻生产中必须权衡的主要因素包括: (1)专业标准。新闻选择的基本标准,如新闻价值。 (2)法规。各国制定的新闻法规、新闻政策,这由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传统以及社会结构所决定,也就是国情。 (3)形势。包括国际形势、全国形势、地方形势。 (4)决策者。既包括最高的中央决定、主管部门的决定,媒体主持人的决定,也包括新闻从业者直接领导的决定。 (5)市场。广告客户的要求和受众(用户)的需求。 (6)媒体的定位。 ①媒体的性质。独立的或非独立的,商业性的或非商业性的。 ②媒体的诉求。商业利益、社会效益。 ③媒体的类别。综合性的、专业性的,全国性的、地方性的等。 上述6个基本要素中,前三个要素构成新闻语境,后三个要素构成新闻场域。新闻语境是指在特定的空间、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条件下从事新闻生产的环境。 二、新闻生产的场域 新闻生产的场域是指在新闻生产过程中,新闻生产者与社会方方面面的客观关系。有三组关系在媒体日常的新闻生产中产生决定性影响。

1.政府、社会与媒体 依照党性原则,服从党的领导,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是中国传媒尤其是主流媒体的基本职责所在。但中国社会的多元利益格局已经形成,党和政府出台的各种政策、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如何在体现国家的一元意志和表达多元意见之中保持平衡,是新闻媒体都会遇到的问题。 2.资本、公众与传媒 传媒向社会提供内容,吸引广大受众(用户),从而吸引广告商来投放广告,传媒依靠广告收入来获取利润。这就是传媒“二次买卖”理论:把报纸卖给读者,把读者卖给广告商。如何对待受众,是在处理资本、受众与传媒三者关系时新闻媒体所要面对的问题。 3.政府、传媒与记者编辑 在中国的新闻体制下,政府管着媒体,媒体管着记者编辑,政府、媒体、记者编辑形成三方博弈。记者编辑在新闻生产过程面对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 (1)来自政府具体部门的压力。媒体在日常运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政府职能部门的压力,尤其是一些批评性新闻、公众投诉稿件。 (2)来自编辑部领导的压力。记者编辑受部主任领导,部主任受总编、副总编领导。内容取舍的标准以及内容取舍的最终裁定都在各级领导手里,尤其是一些重大事件的新闻稿,其终审权都由领导决定。 (3)非组织的社会关系压力,各种亲朋好友的关系稿,各色企事业单位的公关稿,利益攸关部门的红包稿等,都在向记者、编辑施压、诱惑,也就时刻考验着记者编辑的意志。

美术概论考研大全

美术概论考研(大全) 16 年考研僧总结 (2013 专插本考艺术概论,2015 年考研美术概论,艺术概论和美术概论考得内容有很多相像的地方。)一名词解释 1 有意味的形式: 2 艺术典型 3 论述 4 如何理解美术与宗教的关系? 5 为什么说生活是提供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 6 主体意识 7 美术创作 8 审美意象的二重性 9 灵感 10 艺术创作过程 11 艺术美 12 主体意识 13 美术创作p172 14 审美意象的二重性p176 15 灵感p191 16 艺术创作过程 17 艺术批评 18 寓教于乐 19 审美态度 20 空间错觉 21 形态p323 22 形式形态 23 装饰写实形态

24 延迟模仿 简答题(美术概论内容):一, 从创作主体结解释美术 美术是人创造的,在整个美术创造活动中, 人___创作主体的作用是第一重要的 (一)情感说: 认为美术是情感的传达代表人物,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二)表现说: 认为美术是心灵的表现代表人物, 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 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法国反理性主义哲学家柏格森是直觉主义的代表. (三)无意识说: 认为美术是本能欲望的表现 代表人物, 奥地利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依德和瑞士精神病学家荣格 (四)游戏说: 认为美术是自由的游戏 最早由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由席勒系统化,由斯宾塞等进一步发展(五)自娱说: 认为美术是自我娱乐 中国传统美学画论中,宋代画家郭若虚,清代画家孔衍栻, 元代文人花甲倪瓒. , 从主客体关系解释美术 (一)理念说: 认为美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代表人物,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 中国六朝时期哲学家和画家宗炳 (二)摹仿说: 认为美术是对现实的摹仿达芬奇. (三)巫术说: 认为美术是巫术摹仿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 泰勒,詹姆士. 弗雷泽,法国考古学家萨蒙. 雷纳克等. 三, 从美术本体___形式解释美术(一)" 有意味的形式" 说 英国美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和罗杰.弗莱提出的.开了视觉适于领域中形式主义的先河.并对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的实践和理论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精选)艺术概论考研复习笔记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此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 因为艺术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社会,任何创造艺术品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没有社会,就没有现实的人,也就没有艺术,所以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 一层面的本质 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 (一)艺术石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 作用于经济基础。 (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它们的共性 1)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宗教、艺术等观点或观念,以及这些观点或观念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 2)上层建筑包括两个部分:1、政治、法律等制度及相应的机构、措施。 2、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指: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念、以及哲学、宗教、艺术、各种不同的情感、幻想等等。 3)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1、他们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都决定于经济基础;2、它们反过来有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即反作用于经济基础,3、而且它们之间也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是他们的共性。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同其他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发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艺术的发生和发展上,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艺术的主要内容和形态。

(三).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文学宗教、哲学等等在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中,是

“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的意识形态。而政治、法律及道德属于艺术等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 它们和经济基础的距离上有所不同,它们并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分出不同的地位。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方式与程度也使不同的。艺术通过政治、道德、法律等“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艺术与“中间环节”的关系:直接和密切。 (四)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 1.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1)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政治对于艺术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2)另一方面,政治与艺术虽然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但它们又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它们在上层建筑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3)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中介影响艺术,而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超越政治的艺术家是不可能存在的,超越政治的艺术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2. 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1)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2)另一方面,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3)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是建立新的经济基础,破坏旧的经济基础。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第4章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第4章 ※第四章新闻事业的产生※ ◎1、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口头、信号、书信、印刷、其他(露布、牌报、揭贴等) ◎2、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山品经济的产物:报纸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3、报纸、广播、电视的产生:报纸产生的三个阶段、广播产生的历程、电视的几种制式 ◎4、近代汉字报纸产生的特殊性?:邸报的内容、作用和对象,近代中国报纸的产生。 1、古代新闻传播活动及新闻传播工具的演变:(古代社会新闻年传播发展缓慢,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条件) 第一、新闻传播工具的演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类文明的发展。原始社会主要以嘴巴作为传递工具;到了奴隶社会,已经形成了口头、文字、信号三者并存的新闻传播媒介。同时新闻活动要依赖于交通、通讯工具和其他的物质手段。 第二、主要有以下几种传播方式:1)口头新闻。特点:简便、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缺点:新闻保真性差、传递速度慢、覆盖面窄。 2)信号媒介。最大的好处是迅速,但传递复杂的信号比较困难,一般只用来传递简单的信息。 3)书信媒介:远距离传递信息;印刷媒介:古代主要指邸报; 其他传播方法:露布、牌报、旗报、悬书、揭贴 2、古代新闻活动共同点: 第一、古代社会始终没有停止过新闻活动,但无以此为职业的机构,所以古代只有新闻活动而无新闻事业。 第二、其规模小,新闻基本上为定向传播,有明确的目的和具体的对象,而没有无定向的大众传播。 第三、统治阶级内部新闻活动大大超过被统治阶级(主要是规模上)。 3、西方报纸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一、在封建社会的资本主义过度时期,产生出最早的新闻事业。 第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规模、社会变动、社会生产分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激增,需要信息的人也在激增。而古代社会狭小的新闻活动不能适应新变化和新要求。 第三、资本注意商品经济不但使新闻事业的产生有了社会必要,而且为新闻事业的产生准备了物质手段。 1)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客观上需要各类知识人才,并促进了各类学校的兴办,为报纸创造了读者群。 2)资产阶级创造了大量巨大城市,便利了新闻采集和报刊发行发行。报纸是城市的产物。 3)交通通讯的迅速发展保证了新闻采集、发布的迅速及时。 4)印刷纸张等工业的日趋发展,保证了报刊的物质需求。 5)资本原始积累增加了资本集中速度,使资本家有可能合办和独办报纸,并刊登大量广

王宏建《艺术概论》考研核心笔记2

王宏建《艺术概论》考研核心笔记2

艺术发展论 第一节. 艺术的发生 .艺术发生学是研究艺术发生的原因及其过程的理论 (一)历史上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 1.游戏说 十八世纪德国思想家席勒和十九世纪英同哲学家斯宾塞提出,认为艺术发生的真正原因是以外观为目的的游戏冲动。 游戏与艺术的相同点 1 都只有在满足了衣食住行的功利需要之后才有可以用过剩的精力从事这些活动 2 它们都是超功利的,不能满足实际物质需要,都能让人产生愉悦的情感 3 游戏中强烈的感情和欢快的节奏和艺术有关联 游戏与艺术的不同点 1 游戏的目的是发泄过剩的精力或是某种活动的练习,艺术却不同 2 游戏是短暂的,而艺术的生命力是长久的 3 游戏是个人的自娱,艺术是情感的交流,必须有观众。 所以游戏没有科学地、全面地揭示艺术发生的根源。 2.巫术说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提出,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而原始巫术根植于原始人万物有灵的世界观,有顺势巫术,模拟巫术,接触巫术3.劳动说 原始社会音乐和舞蹈的特征是节奏,而音乐和舞蹈的节奏又来源于劳动的节奏,特别是集体劳动中产生的节奏 (二)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 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生产劳动实践 艺术的发生动力不是单一的,劳动、情感、巫术、幻想等原始社会的一切,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构成了一个系统,组成一个力。但不是每个动力因素都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其中人类的生产劳动实践决定其他因素的产生和发展,成为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 1 生产劳动实践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前提:人 2 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思想和感情的产生,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一个必要条件 3 生产劳动推动着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二个必要条件 4 生产劳动实践是原始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从建筑,造型,装潢,舞蹈,音乐,诗歌的产生可以分析出来 (三)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 1 艺术发生的上限---人所创造的第一件工具 工具和艺术都是人创造的,艺术发生的前提和条件都是在人们使用工具改造自然的基础上产生的,工具促进了形式美感的产生 2 “准艺术”的发生 “准艺术”发生的标志是人体装饰,雕刻和岩画的出现 3 “准艺术”的繁荣 社会由狩猎经济向原始农耕经济转变,为了储存和加工粮食就产生了新的器皿—陶器应运而生,陶器的的出现对于史前艺术的发展有划时代的意义 4 “准艺术”的衰落与艺术的发生 真正的艺术产生的标志是实用价值下降、渗入等级观念、作为富人饰物或宗教祭器象征的玉器和青铜器艺术的繁荣和狞厉恐怖的艺风格的产生 第二节.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历史上对艺术发展规律的研究: (一)艺术发展的模式论: (1)“草创——繁荣——衰亡”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1..需树立以一个评判标准2.只适合主要艺术种类。

新闻学概论笔记

新闻学概论 1世界各国新闻主导理论:社会责任论论(20c40),自由主义报刊理论2新闻活动的渠道a亲身传播:言语,文字,体态语言,信号传播 b大众传播: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 C群体传播 3新闻的基本特点:真实,新鲜。 4新闻的本源;事实是第一性,新闻是第二性。(变动产生新闻) 5新闻要素:新闻主角 ;发生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弄清事实要点,抓住新闻重点) 6新闻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 7信息的特点:共享性或使用不灭性;扩缩性;组合性;信息运用多角度性,相对性。 8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 出发点不同:受众的需要;宣传者的需要。 归宿点不同:没有自己的主观意图;理解,接受,支持它。 传播方式不同:不重复;重复 传播要求不同: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定性准确,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9新闻与舆论 A舆论的特点:公开性(公开讨论中形成;公开表达以实施干预。) 公共性(体现在舆论指向的公共性和作用目标的公共性。 急迫性(近在眼前,迫切需要结决的问题。) 广泛性(存在范围的广泛性和影现的广泛性) 评价性(是意见,不是一般的客观陈述) B舆论的社会功能:1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决策过程,执行过程,结果;执行人物)2对公众行为的鼓舞或约束。3舆论虽然是公众集中意志倾向表达,但由于公众认识水平等身条件的限制外在客观条件的制约,这种集中立场并非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舆论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作用是正负双向存在高低之分,好坏之别。衡量舆论质量的标准是舆论作用于社会实践的后果,包括直接与间接,长期与短期结果。 10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1反应并代表舆论(公众论坛,公众代言人,舆论的载体,舆论主体。2引发舆论3引导舆论(通过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人们眼中的现实是媒介有意或无意的营造出来的媒介现实,是媒体拟态环境;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独家资料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 第六章新闻事业的性质 第一节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个性 新闻媒介的共性:整个新闻事业比较其他事物的基本特点 新闻媒介的特性:一类新闻媒介比较另一类新闻媒介的基本特点 新闻媒介的个性:一家新闻媒介比较其他家新闻媒介的基本特点 一.新闻媒介的共性: 首先,新闻媒介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机构和立法、司法、行政机构一样。同属上层建筑,在社会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其次,新闻媒介作为以传播为主要内容的机构,和其他传播意识形态的机构、载体的区别在于: ①新闻媒介是反映现实变动的,这是它区别于一切历史作品和教科书 ②新闻媒介使用真实的事实反映现实变动的,这是它区别于电影、戏剧、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 ③新闻媒介是迅速及时地反映社会变动的,这是它区别于书籍、杂志和文学艺术 ④新闻媒介是面向社会大众的,这是它区别于书信、内部简报、军事情报等 所以说新闻媒介的共性是:真实地、及时地反映世界新近变动的大众传播工具 新闻媒介的机构性质:是以采集和公开向社会提供新闻为主的传播机构。 2.新闻媒介的特性 ①从所有制方面来看: 私营:极个别独资外,绝大数新闻媒介是公开或内部股份制方式创办。 公营:由社会公众共同拥有的新闻媒介 国营:由国家直接控制或国家控股的新闻媒介 ②与政府与执政党关系方面来看 独立的新闻媒介:政治上标榜客观中立,只以国家、公众利益作为是非标准 官方新闻媒介:代表政府(或执政党)立场,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 半官方新闻媒介:名义上是独立运作的,但在重大政治问题、重要时刻往往代表政府发言,替政府宣传 ③从阶级性方面来看:无产阶级新闻媒介和资产阶级新闻媒介

④从办报(台)方针方面:商业性报纸、政治性报纸、政企合一型报纸 ⑤从媒介的内容上看:严肃的高级报纸:以刊登硬新闻和评论为主 大众化的通俗报纸:以刊登娱乐、服务新闻为主 3.新闻媒介的个性 新闻媒介的个性是指媒体在内容选择、编排方式、行文风格上的与众不同。 有鲜明个性的新闻媒介往往体现在: ①以新闻报道的迅速及时见长 ②以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公正取胜 ③以发表具有独到见解的评论为世人瞩目 ④以编排的新颖活泼、具有独创性显得抢眼、以社区新闻、或国际新闻、或煽情新闻来显示个性 如,NBC以硬新闻见长,ABC以国际新闻见长,CBS以选举报道见长;《北京晚报》具有京派文化典雅、庄重、厚实的风格,《新民晚报》具有海派文化的实用、精致、活泼的风格,《羊城晚报》体现了岭南文化的开拓创新风格。 第二节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 一.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新闻媒介具有形而上的上层建筑属性和形而下的信息产业属 性 我国新闻事业双重属性的外在表现(中国新闻事业运作方式):事业性质、企业管理。 "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极大地解放了新闻媒介的生产力,给新闻媒介带许多积极的变化:1)新闻媒介形成了积极竞争的态势 2)新闻媒介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和设备更新 3)新闻媒介更加注重受众的反馈 4)新闻媒介更加重视自身管理,重视投入产出的效益,开源节流,发展壮大 二.新的转变带来的新的问题: 1.为争取受众,传播低级庸俗格调低下的节目 2.搞有偿新闻,甚至整个新闻版面标价出售给企业 3.在竞争中如何保持新闻媒介一定的品位,是我国新闻媒介需要解决的问题

艺术概论考研复习笔记完整版

艺术概论考研复习笔记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二章 第三章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第四章“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此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 第五章因为艺术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社会,任何创造艺术品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没有社会,就没有现实的人,也就没有艺术,所以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第六章 第七章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第八章(一)艺术石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第九章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第十章(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它们的共性 第十一章1)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宗教、艺术等观点或观念,以及这些观点或观念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 第十二章2)上层建筑包括两个部分:1、政治、法律等制度及相应的机构、措施。 第十三章2、社会意识形态 第十四章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指: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念、以及哲学、宗教、艺术、各种不同的情感、幻想等等。 第十五章3)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1、他们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都决定于经济基础;2、它们反过来有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即反作用于经济基础,3、而且它们之间也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是他们的共性。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同其他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发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新闻学概论》小抄版笔记,名词解释+问答全包括

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想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研究的内容是新闻理论、新闻史(重点是新闻事业的发展的历史)、新闻业务。 新闻学的中心议题:客观世界的诸条件对人类社会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新闻主导理论:是各国新闻立法、制定新闻政策的理论依据,也是影响新闻人观念的一个决定理论主张。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理论有四种: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发展新闻学、党报理论。 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新闻事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像报纸、广播电视在新闻学上统称新闻事业,在传播学上总称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 广义新闻活动:不仅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而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新闻的基本特点:真实、新鲜 新闻本源: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新闻最主要的功能:反映世界的最新变动(变动产生新闻,变动是新闻之母)。记者应从事物的变动去着手寻找新闻,这是新闻记者应具有的“新闻敏感”;要从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研究它的影响、意义,追究出更大的事件。 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它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尽可能地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 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性的新闻。它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多数属于延缓性新闻,无时间的紧迫性。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无多大关系,向受众提供娱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信息:(一般)指与人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只强调对象与人的作用与联系。(广义)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过程中呈现出的各自的属性。具有和物质、能量等量齐观的地位。(狭义)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即排除其他可能性,只采取其中一个的可能性。(在新闻学里主要指狭义这一定义)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 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发表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指的是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对受众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所产生的实际影响 新闻专业理念是:新闻媒介必须以服务大众为宗旨,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循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 新闻专业理念的基本出发点是:新闻事业是社会公共事业,必须为公众服务,新闻从业人员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现象的本质和揭示新闻活动规律的一门独立的社会学科。 《报刊的四种理论》—1956年,美国新闻学专家施拉姆等人,发表了《报刊的四种理论》,书中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由于这种概述具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但书中在指出前苏联等国社会主义新闻实践中,还有作者的阶级编见和有意曲解。此书的出版和在世界的流行,标志着新闻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新闻学从此又一次扩展视野,走出传统新闻学的原有境地,进入大众传播学的发展阶段。 邸报—萌芽状态的邸报出现在唐代。邸报由当时的地方政权——藩镇派驻首都的邸吏主办并发行。到了宋代,邸报已采用活字印刷技术。邸报的主要内容是政治信息。这种稳定发行的出版物,已经不是官方文件的原样宣示,它所提供的已不是官司样文章,而是有关政治军事最新变动的情报和信息。但由于受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分工程度的限制,新闻生产还没有专业化和职业化,邸报只是面向政府官司员而不是面向整个社会,还具有文件与情报的一定性质和功能,还没有走完新闻从混一信息状态彻底分化出来的进程。 新闻的定义——在我国,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定义,是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价值的客观性——价值是客观满足主体某种需要的程度,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或相应作品满足传播主体或接受主体新闻需求的程度。满足新闻需求的新闻价值,决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客观存在的。新闻价值是客观的,具有不依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大众传播—指的是职业传播者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向为数众多的不确定人群传递信息的活动。新闻选择—是选择行为的一种,它是传播 主体对报道目标或传播方案的搜寻、比较 和确认。新闻选择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关键 环节和重要手段。 新闻传播全程选择—新闻选择在新闻传播 中的全程性有两层含义,一是说传播主体 首先要做出总揽全程的宏观选择,二是说 新闻选择贯穿在新闻传播的各个阶段和各 个环节,这就是中观和微观选择。 报团—也称报系,指在两个以上地区,拥 有两个以上报刊的报业托拉斯组织。西方 最早的大报团是英国的北岩报团、美国的 斯克列浦斯报团和赫斯特报团。广播电视 业出现后,很快也形成了垄断局面。 舆论机构—指的是调查、表达和引导社会 舆论的机关团体,包括新闻、出版、宣传 以及民意调查等社会组织。 媒介权力——指的是新闻传媒通过新闻传 播行为对社会所起的支配作用。新闻媒介 的权力是一种职能权力,即运用新闻职业 享有的特殊权力和具有的特殊功能,支配 和左右社会事态的发展。新闻媒介的权力 的支配作用是通过:设置议程、表达和引 导舆论、进行舆论监督来实现的。 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表现,是阶级斗争 发展到高层次的必要产物。在阶级社会中, 任何政党都要借助各种手段维护自己所代 表的阶级的利益和意志,从而体现出自己 的倾向性、阶级性和党派性。党性原则是 代表和体现政党利益的基本原则。 新闻事业的指导性—是指新闻事业所具有 的通过报道和评述新闻事实,有意识地影 响和引导社会公众的思想和行为的功能与 作用。新闻事业的指导性一方面是通过新 闻信息本身的指向性来体现的。另一方面 则体现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新闻舆论”——是指新闻传媒通过新闻 报道表达和形成的关于时局和事态的看 法。新闻舆论一旦形成,其波及面之广, 影响力之大,导向效果之好是许多其它舆 论形式所无法比拟的。这是因为新闻媒介 在舆论方面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的关 系。(1)新闻媒介可以反映和代表舆论。 (2)新闻媒介可以扩散和放大舆论。(3) 新闻媒介可以影响和引导舆论 舆论监督—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监督和群众 监督,它是公众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 行的监督。通常它须借助一定的组织形式 和传播媒介来实现。在舆论监督中,新闻 舆论监督是最主要、最常用和最有效的一 种方式。 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运用新闻舆 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新闻舆论监 督从监督主体来看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 是新闻传媒自身代表公众舆论对社会所实 行的监督。另一种是公众借助新闻传媒对 社会所实行的监督。 三字方针——1954年,毛泽东提出了报纸 上的批评要实行“开、好、管”的三字方 针。开,就是要开展批评。好,就是开展 好,新闻批评要讲究正确的原则和方法的 问题。管,就是新闻批评的领导和管理问 题,要把这件事管起来。 正面宣传——所谓正面宣传,指的是对社 会主流与光明面所进行的肯定性和赞扬性 的报道和评价。 手抄新闻——到了16世纪,在意大利城市 威尼斯,首先出现了采访经济、政治、战 争、船舶航期等信息的专门机构和从业人 员,并产生了商业化报纸——手抄新闻。 手抄新闻以刊登经济信息为主,这已经是 脱离文件告示和内传情报痕迹的纯粹新闻 了。到17世纪初,定期印刷报纸在欧洲主 要国家陆续出版。为此,新闻就从与历史、 情报的混一状态中彻底分化出来。 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 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发表基本一致 的意见或态度 新闻体制——是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 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社会 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新闻体制集中 表现为媒体的所有制问题。 新闻媒介的共性——新闻媒介是工具,是 真实地(与文学比较)、及时地(与电影、 戏剧、小说、诗歌比较)反映世界新近变 动(与历史比较)的大众(与书信、情报 等比较)传播工具,属于上层建筑。 新闻媒介的个性——是指媒体在内容选 择、编排方式、行文风格上的与众不同。 如,NBC以硬新闻见长,ABC以国际新闻 见长,CBS以选举报道见长;《北京晚报》 具有京派文化典雅、庄重、厚实的风格, 《新民晚报》具有海派文化实用、精致、 活泼的风格,《羊城晚报》体现了岭南文化 的开拓创新。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在反映客观世界 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立场、思想、观点。 它们客观上有利于某个阶级的利益。 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 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新闻 的五要素能够经的起调查核对。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 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 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 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 德、立场态度)。 1、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思想上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方针,自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以无产阶级政 党的科学世界观即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武 器和指导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方 针体现在三个方面:A宣传马克思主义的 思想体系和基本理论;B以马克思主义的 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日常的新闻报道;C 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批判剥削阶级的思想 意识。思想上坚持党性原则,要有实事求 是的科学态度,完整准确地宣传马克思主 义的思想体系,防止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 (2)政治上坚决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正确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 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体现在 四个方面:奋斗目标的一致,部署步调的 一致,政策策略的一致,宣传口径的一致。 关键是正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 党的路线政策时要注意:A旗帜鲜明,积 极主动;B准确全面,防止偏颇;C联系实 际,注重效果。 (3)组织上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严格 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要自觉接受党的思 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严格执行 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自觉遵守党的政 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 2、为什么要坚持政治家办报? (1)坚持政治家办报是社会主义新闻 事业性质的要求。 “要政治家办报”,首先是由于社会 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决定的。新闻作为一 种舆论形式,总是要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我 们党和国家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和政治 观点,总是要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们产生影 响。因此,决定了新闻工作必须把坚持坚 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必须由忠于 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具有 很强政治素质的人来担任。 (2)坚持政治家办报是社会主义新闻 事业党性原则的要求。 “政治家办报”和“党性原则”两者 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实行“政治家办报”是坚持党性原则的重 要保证。反言之,坚持党性原则是一个要 成为合格的“政治家”的新闻工作者所必 备的素质和要求。 (3)坚持政治家办报是社会主义新闻 工作者基本素质的要求。 新闻工作者素质中最重要的政治素 质。 3、正确坚持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 (应用) (1)把满足群众需要和引导提高群众 统一起来。 必须满足群众的需要。对群众的需要 应做具体分析。不能崇拜自发性,要用先 进思想教育和武装群众。不能迎合低级趣 味,要以高尚情操塑造人。不能搞命令主 义,也不能搞尾巴主义。 (2)把依靠群众和依靠专业队伍统一 起来。 不能否定专家办报的作用,专业人员 仍然是新闻队伍的骨干和精华。要充分发 挥专业人员和广大群众这样两个积极性。 (3)把监督社会和社会监督结合起来。 新闻舆论对社会生活具有强有力的监 督作用,但新闻单位不能只监督别人而拒 绝别人的监督。要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的监 督,主动听取群众的批评意见。新闻工作 者不能以群众的监督者自居,而应当时刻 做人民群众的公仆。 新闻工作者要改变过去那种“媒介本 位”的思想,必须确立“受众本位”的传 播理念。 新闻传播要“满足群众需要”,但决 不能与媚俗相提并论。关键是新闻工作者 要深入到群众中去,要认真体察和了解群 众的实际状况,把握他们的认识水平和觉 悟程度,制定方案,组织报道。 4、新闻从业者的素质特征?职业修 养? 素质特征:(1)政治上要求高。(2) 社会活动能力强。(3)思维敏捷,应变能 力强。(4)具有自觉意识和良好的适应能 力。(5)知识面广。 新闻从业者的职业修养:(1)政治修 养。(2)思想修养。(3)法制观念和职业 道德修养。(4)业务能力修养。 6、为什么说新闻的本源是事实?请从认识 论的角度加以解说。(新闻的本质) (1)、新闻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 映。 A是事实第一。B是不是被动的反映。 (2)、新闻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最近 状态的记录。 (3)、新闻原本是一种信息。 5、什么是信息交往? 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的信息交往。 人的这种社会关系之中,是一种互动 关系,是一种交往关系。人与人之间,人 与环境之间,经常处于相互作用和相互沟 通的交互往来之中。其中有物质的交往和 沟通,也有精神的交往与沟通。物质交往 包括材料交往和能量交往,精神交往包括 知识、情感和意志的交往,也就是常说的 信息交往。 1、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200多年来,世界无产阶级新闻学的 发展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一是马克思、恩格斯时期的新闻思想。 在早期,他们提出的是“人民报刊”思想, 主张报刊作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第 三种力量,应当生活在人民当中。在1948 年的欧洲革命中,马克思任总编的《新莱 茵报》是全世界第一张无产阶段政治机关 报。马克思、恩格斯以“无产阶段报刊” 的概念代替了“人民报刊”这一过于一般 和含混的概念。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 想不断深化,又发展为党报思想。其基本 要点是:党的报刊宣传是工人阶级政治行 动的组成部分;党的政治纲领是党报宣传 的最高准则;必须坚持党的报刊的独立地 位。 二是列宁、斯大林时期的新闻思想。 他们的新闻思想分为无产阶级夺取全国政 权之前和夺取政权之后两个阶段。列宁第 一个提出并系统阐发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 的党性原则的理论。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 革命胜利之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第一次 成为国家的事业。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新 闻事业应当服务于管理俄国和建设俄国; 应当“少谈些政治,多谈些经济”;揭露 和批判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缺点乃至 罪行。 三是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社会主义新 闻思想。其主要内容有:关于新闻本源、 新闻真实性等……的阐述(本书内容)。这 些观点和理论,触及到社会主义新闻传播 的根本问题,揭示了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的 基本规律,不仅具有一定的学术深度,也 有相当强的可操作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 峰。 2、大众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是什么? 新闻学是大众传播学的一个重要分 支。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区别 主要有:(1)研究对象不同。(2)研究方 法有别。(3)研究重点不同。 3、大众传播学的哪些流派?其主要特征 是什么? 美国学者施拉是第一个把传播学作为 独立学科进行研究的人,被称为传播学理 论的集大成者。他和他的众多学生,形成 了“施拉姆学派”即传播学的传统学派。 20世纪60年代,欧洲崛起传播学的 “批判学派”。主张把传播现象放在具体 的社会结构中进行考察。 4、中国早期新闻学研究的代表人物是 谁?他们的思想观点是什么? 鸦片战争后,出现了中国萌芽状态的 近代新闻思想,以洪仁玕、王韬、梁启超、 孙中山等人最具代表性。 洪仁玕是第一个较为系统地论述新闻 问题的中政治家,以《资政新篇》为代表。 最早在近代报刊上公开发表办报主张 的中国人是王韬和郑观应。 中国早期新闻思想进入了以梁启超为 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新闻思想占主导地 位的新阶段。梁启超是改良派新闻思想的 集大成者,也是中国资产阶段新闻思想的 开拓者。他提出了著名的报纸监督政府和 国民向导两大天职说。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他们认为,报纸是国民舆论的代表,不仅 反映舆论,而且可以影响舆论和制造舆论; 承认报纸的党派性;要为革命办报;高度 评价报纸的战斗作用。 6、我国权威性最高的新闻定义是什么? 分析它的优点和不足。 在我国,最具权威的是陆定一“新近发生 的事实的报道”优点:1、坚持唯物主义立 场,明确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和实体;2、突 出“新近发生”这一新闻主要特征;3、文 字简明扼要,易记易传。缺点:忽略了另 一传播要素---受众的地位,忽略了受众是 否未知,是否具有新知行,忽略了事实是 否重要,受众是否需要知道。 7、“事实在先,新闻在后”的含义?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 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事实在先,新闻在后。(1943年陆定一《我 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承认事实是新闻本源,其含义大致有 如下几点: A是有事实才有新闻。B是有什么样的 事实写什么样的新闻,要按事物的本来面 目描述世界,不能按主观愿望改变和制造 新闻事实。C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 实才能成为新闻,尚未变为现实的猜测和 设想不是新闻。 承认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承认事实对 新闻的决定作用,并非否定传播主体在新 闻形成过程中的地位。新闻是客观事物在 传播主体头脑中的反映,但这种反映不是 镜子式的被动反映,而是自觉接近和进入 客观事物的主动反映;不是有闻必录,而 是有取向有选择的能动反映。 8、为什么说事实本源说与新闻选择说 二者并不相悖?强调传播主体在反映客观 事物时的能动性和倾向性。这与坚持事实 是新闻本源的根本观点并不相悖,而是相 辅相成。一方面,在做出报道什么和不报 道什么的选择时,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 础上。另一方面,传播者以社会实践主题 为取向,对客观事实进行选择,这一选择 符合“事实决定新闻”的原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