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精品2019届高三政治最后一卷试题(含解析)

精品2019届高三政治最后一卷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科综合

政治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罐装空气2017年2月卖了4000多罐,多销往京津冀及东北地区。网上销售的罐装空气来自维他空气公司(VitalityAir),公司主要业务是销售罐装的新鲜空气,产品根据不同的容量销售价不同。售价在120元人民币左右的一罐空气,可供吸气约150次。“因为概念比较新,再加上当时北京出现比较严重的雾霾天气,人们对空气质量比较关注。所以产品很快吸引了一些消费者的注意。”下列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 购买罐装空气的消费行为属于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B. 120元是由我国目前空气质量导致人们对新鲜空气的需求决定的

C. 120元的价格是由市场多种因素动态形成

D. 网上售卖的罐装空气是商品,因为它具有满足人们呼吸新鲜空气的属性

【答案】C

【解析】购买罐装空气的消费行为并不能保护环境,不属于绿色消费,A项不选;价格由价值决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不是由人们的需求决定,B项不选;120元的价格是由市场多种因素动态形成,C项正确;网上售卖的罐装空气是商品,因为它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因为它具有满足人们呼吸新鲜空气的属性,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

【点睛】本题涉及到物品是否是商品的问题。考生在做类似习题时要注意物品在以下四种情况下不是商品:(1)本身不是劳动产品,如自然状态的空气。(2)是劳动产品,没有用于交换。如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3)没有使用价值,或失去了相应的使用价值。如变质的食品、假冒的伪劣产品等。(4)已经退出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如学生正在使用的学习用品。

2. 甲国某品牌手机去年价格为1210元,今年生产该手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该国货币流通次数由4次减少为3次,而商品价格总额保持不变,今年该国实际发行货币比上年增加1/3,张某手中持有乙国货币,欲兑换后买甲国该品牌手机,已知去年甲乙两国货币兑换比率为1:4,今年乙国货币对甲国贬值20%,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张某今年应该用多少单位乙国货币来买一部该手机

A. 4583.3

B. 7333.3

C. 3520

D. 5500

【答案】D

【解析】本题是一个比较麻烦的计算题,需要抽丝剥蚕,逐步计算。①今年甲国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的手机价格为:1210÷(1+10%)=1100元。②今年甲国货币流通与发行量变化后的货币购买力的变化:去年商品价格总额=4X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则今年商品价格总额=3×(X+1/3X)=4X。二者前后相等,说明购买力没有发生变化,所以

今年该手机的价格仍为1100元。③两国货币今年的兑换比例为4÷(1-20%)=5,即今年两国的货币兑换比例为1:5.④因此,今年张某用乙国货币购买一部手机的价格为5×1100=5500元。

3. 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12月印发的《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初步建立系统科学、开放融合、指标先进、权威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与标识体系,实现一类产品、一个标准、一个清单、一次认证、一个标识的体系整合目标。建立这一目标体系对绿色产品发展发挥作用的机制是

①创新绿色产品评价标准供给机制

②营造绿色发展的良好环境

③满足人民群众绿色消费需求

④形成绿色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A. ①→②→④→③

B. ①→②→③→④

C. ③→④→②→①

D. ③→①→④→②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材料中首先强调了“到2020年,初步建立系统科学、开放融合、指标先进、权威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与标识体系”,所以首先是创新绿色产品评价标准供给机制,此举有利于营造绿色发展的良好环境,从而形成绿色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绿色消费需求,所以其传道路径是

①→②→④→③,选A,其余三项不合题意。

4. 2017年3月,人社部印发了《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支持和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挂职、参与项目合作、兼职、离岗创业。事业单位专技人员到企业挂职或者参与项目合作期间,与原单位在岗人员同等享有参加职称评审、项目申报、岗位竞聘、培训、考核、奖励等方面权利。实施这一意见的主要意义在于

①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②缓解就业严峻形势,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③完善分配激励机制,释放创新创业活力...

④破除创业体制障碍,深化人才机制改革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按技术要素分配。实施这一意见并不涉及企业的组织结构,①题肢错误,不选。该意见与就业没有直接关系,②题肢与题干无关,不选。③④题肢符合题意,入选。

【点睛】按生产要素的具体形式的区分A按劳动要素分配:私营、外资企业工人的工资。B按资本要素分配:投资理财,出租房屋,土地转让所得。C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要素,技术专利。D按管理要素分配:高新聘请的CEO。

5. 民法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进行了三次审议,三次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两次征求全国人大代表意见。2017年3月I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总则》。这说明

①立法过程充分体现了开门立法、民主立法的精神

②公民积极参与民主决策,增强了对法律的认同感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审议权,积极推进法治建设

④全国人大行使国家决定权,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进行了三次审议,三次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两次征求全国人大代表意见,这说明立法过程充分体现了开门立法、民主立法的精神,①正确;征求社会公众意见,这有利于公民积极参与民主决策,会增强公民对法律的认同感,②正确;审议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不是人大的职权,③错误;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民法总则》,这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不是行使审议权的表现,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

6. 十二届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强调,人民政协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策部署,自觉服从服务党和国家大局,应充分实现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更好地推动中共中央大政方针贯彻落实。这说明

①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

②民主集中制是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③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民政协的知识。人民政协和中共中央不是国家机构,故排除选项②。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相互监督,排除③。选项①④材料均有体现,故本题答案选B。

7. 2016年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杭州峰会成为G20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参与最广泛、发展特色最鲜明、发展成果最突出的一次峰会。峰会达成的29项重要成果,在G20进程中留下深刻中国印记,成为G20发展史上一座里程碑。G20杭州峰会

①扩大了中国五大发展理念的国际影响,提升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

②表明我国是推动完善世界经济金融治理、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③表明了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利益是各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引导和主持全球治理的顶层设计,引领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的前进方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G20杭州峰会达成了29项重要成果,留下了深刻的中国印记,这扩大了中国五大发展理念的国际影响,提升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①正确;中国并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②不选;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各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错误;中国在G20进程中留下深刻中国印记,这体现了中国引导和主持全球治理的顶层设计,引领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的前进方向,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

【点睛】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本国的根本利益而不是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国家间存在着共同利益,但不能认为国家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故在对外交往上,我国不称霸、不结盟、也不想成为世界的“主导”,获得“领导权”。

8. 公益众筹在技术上创新了做慈善的方式,但公益的根本永远在于人。如果全社会的人都秉持爱心、善心,无论是用何种方式,善心都会惠及他人,净化心灵,沉淀浮躁。公益众筹

①丰富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

②提高了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

③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注重道德实践引领社会思潮

A. ①④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通过材料中对“公益众筹”的描述可以看出,公益众筹丰富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式,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共识,①③适合题意;

②④是错误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9. 中国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中有一个“天眼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专项。2016年下半年,高分项目将

再添新丁——具有1米分辨率,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能力的雷达遥感卫星高分三号。我国力争到2020年形成具有时空协调、全天时、全天候、全球范围观测能力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该研究意味着

①科技的发展使意识具有了主动创造性

②借助科技可以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③科技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先进的认识手段

④人们通过改变条件而创造具体的物质形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10. 在“互联网+”思维推动下,O2O教育平台获得快速发展。但教育O2O倒闭潮、O2O教育末路行不通等传言纷至沓来。归结原因,一方面是多家资本盲目跟进导致的O2O教育同质化严重,从形式、内容和包装上大同小异。另一方面,大部分O2O教育过多的关注线上,将课程直接搬到线上平台,完全忽略了线下的作用和价值。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这给商家的启示是

①重视整体作用,满足当前在线教育服务的缺口

②坚持全面观点,既要关注线上,也要关注线下

③要从实际出发,为终端客户提供精准教育服务

④树立创新意识,避免O2O教育同质化,追求创新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要关注O2O教育平台线下的作用和价值,并不是强调要满足当前在线教育服务的缺口,①不选;材料强调商家要坚持全面观点,既要关注线上,也要关注线下,②正确;从实际出发是从唯物论角度来说明的,不是从辩证法角度来看的,③不选;多家资本盲目跟进导致O2O教育同质化严重,这启示商家要树立创新意识,避免O2O教育同质化,追求创新,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

11. 2016年12月22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这颗卫星搭载了一台高光谱与高空间分辨率二氧化碳探测仪,将“看紧”全球变暖的祸首——二氧化碳,使我国获得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图,监测碳排放量。

这表明在科学领域

①实践中新工具新设备的产生决定了认识的发展

②没有被发现的真理也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有待人们去发现

③认识应不断发展,并不断通过实践验证

④科学实验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实践中新工具新设备的产生会影响认识的发展并不会决定认识的发展,①错误;我国成功发射了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是为了推动碳排放量工作的发展,并不是为了发现真理,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发射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使我国获得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图,监测碳排放量,这说明认识应不断发展,并不断通过实践验证,③正确;通过发射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来监测碳排放量,以获得正确的认识,这表明科学实验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12. 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 既要看到矛盾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

B. 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C. 积极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双方向有利方向转化

D. 坚持两点论、两分法,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矛盾的对立统一。漫画中“聪明的人并不一味追求快乐而是竭力避免不愉快”,这表明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双方向有利方向转化,C正确;ABD不符合漫画主旨。故选C。

【点睛】巧解漫画类选择题,可采用“口诀”法解答。考生应牢记下列口诀:图画要看全,褒讽弄明显,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图画要看全”是指要看漫画中的人和物,把握人、物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注意漫画中的文字,注意漫画中的人、物与文字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漫画的寓意。“褒讽弄明显”,我们先弄清是褒还是贬,这对于选择有导向作用。“题旨是什么”,是指要在分析漫画的基础上,真正弄清漫画的寓意和主旨。弄清“题旨”要通

过分析与综合,实现从现象到本质、从表意到寓意的飞跃。“联系课本选”,是指在具体做题时,应将题干、题肢和书本主干知识相联系,不能脱离课本知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13.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一一雄安新区,这是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训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材料一:国家发改委对于雄安新区提出具体规划措施:推动相关规划编制。高标准高质量组织编制雄安新区总体规划等规划及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推动创新要素集聚。把创新驱动作为雄安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努力打造创新高地和科技新城。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新区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研究出台支持政策。在专项规划实施、重大项目布局和资金安排上,对新区相关交通、生态、水利、能源、公共服务等重大项目给予支持。要发挥中央企业在雄安新区建设中的主力军和排头兵的作用。

材料二:雄安新区这一国家战略的提出,引起了广大学生的热议,同学们纷纷查找资料。下面是某校高三(1)班同学在网上找到的相关内容,请你共同参与研讨。

(1)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中共中央、国务院建设雄安新区的依据。

(2)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博文”中建立雄安新区的决策过程是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的。

【答案】(1)①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制定雄安新区发展的总体规划。

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③全面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④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⑤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①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中央提出雄安新区的建设体现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决策过程体现了党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②人大和政协委员参与进来体现了我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协商制度,体现了人民政协参政议政,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③坚持民主集中制,方案的制定在民主的基础上形成体现了民主集中制。

【解析】本题以国家设立雄安新区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财政的作用、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党的地位、党依法执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协商制度、民主集中制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中共中央、国务院建设雄安新区的依据,考生可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建设雄安新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需要;建设雄安新区,是全面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需要;建设雄安新区是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需要等角度进行说明。

(2)回答本题,考生可从党中央提出雄安新区的建设体现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决策过程体现了党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人大和政协委员参与雄安新区的选址和规划体现了我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协商制度,这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雄安新区的决策过程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等方面来说明雄安新区的决策过程是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的。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是党和政府推动城镇化的良性之策。但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地域特色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建设性破坏”、“开发性破坏”及“商业旅游性破坏”。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从“纵横”两方面考虑发展文化的“比较优势”:一是“纵”,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深厚的传统根基;中国也有对外开放的传统。二是“横”,中华文化特色明显,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如何通过“文化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城镇化”,广泛调查,深入论证,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和影响力,在做大特色的同时,把其推向周边市外,推向全省全国全球。这是城镇化建设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是实现城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在城镇化进程中注重文化的“比较优势”的原因。

(2)结合材料,有观点认为:“只要有了党和政府的正确思想指导,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就能实现。”请你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对这个观点予以评析。

(3)请你谈谈城镇化过程中,应该如何保护地方文化,写出两条措施。

【答案】(1)文化的比较优势即利用本地的文化特色,促进本地的发展。

原因是:①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只有发展本地特色文化,才能吸引人们,带动本地发展,保护文化多样性。②文化交流和传播有利于文化创新,只有利用文化的“比较优势”,才能使我们更加主动地推动本地文化走出去,做好文化传播的使者,促进当地的发展。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只有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够保护和发展文化。

(2)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该观点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一定的合理性。

②客观规律、客观条件制约意识能动性发挥。城镇化建设如果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和客观条件,其发展目标将难以实现。从这一角度看,该观点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片面性。

③推进城镇化建设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3)建立地方文化博物馆;加大宣传教育;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依托互联网传播传统文化。

【解析】本题以城镇化建设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意识的能动作用、规律的客观性、一切从实际出发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1)本题要求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来回答,考生可从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只有发展本地特色文化,才能更好地保护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和传播有利于文化创新,只有利用文化的“比较优势”,才能做好文化传播的使者,促进当地的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只有利用本地文化的“比较优势”,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文化等角度进行说明。

(2)本题要求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来回答,考生可从该观点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一定的合理性;客观规律、客观条件制约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城镇化建设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和客观条件,材料中的观点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片面性;在城镇化建设中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等角度进行说明。

(3)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从建立地方文化博物馆、依托互联网传播传统文化等角度提出相关措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