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论西安古城的旅游发展与保护

论西安古城的旅游发展与保护

论西安古城的旅游发展与保护
论西安古城的旅游发展与保护

论西安古城的旅游资源开发摘要:通过对西安古城的旅游开发现状的分析研究,阐明了西安古城在保护和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了旅游开发对原生态资源的保护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并就如何对西安古城的资源进行保护与开发提出了几点想法。

关键词:西安古城、文化遗产、旅游、保护与利用、生态旅游、开发式保护、原生态资源

引言: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至今还保存有众多各具特色的古老城镇和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尤其是旅游事业的蓬勃兴起,古镇的面貌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城镇开发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也显示出越来越多的矛盾问题待解决。

而西安古城集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为一体,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市位于中国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西安市境内海拔高度差异悬殊位居全国各城市之冠。巍峨峻峭、群峰竞秀的秦岭山地与坦荡舒展、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界限分明,构成西安市的地貌主体。得天独厚的优美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赋予其独特的原生态资源。

现如今大力发展旅游业,振兴西安经济已成为西安人的共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使西安古城成为我国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并具备良好的旅游基础和规模。

一、西安古城的旅游资源

(一)、历史文化遗产

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西安的历史悠久,文化的积淀非常厚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罗马、开罗、雅典)之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著名的世界历史名城。西安周围有120多座帝王陵墓围绕。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是最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遗迹,西安古城墙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墙遗址。近年,汉阳陵的开发又一次造成了世界的轰动,其出土的裸体彩俑被誉为“东方维纳斯”。市内有 6000 多年历史的半坡遗址;明代建立的藏石碑三千多块、被誉为石质历史书库的碑林博物馆;文物储藏量全国之最的陕西

历史博物馆;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译经之地大雁塔;西北历史最长的清真寺化觉巷大清真寺,以及西安周边的华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黄帝陵;汉武帝刘彻之墓汉茂陵;唐女皇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唐乾陵;释伽牟尼佛指舍利存放之处法门寺,唐大明宫遗址等驰名中外的景点。自然景观峭拔险峻,独具特色,境内及附近西岳华山、终南山、太白山、王顺山、骊山、楼观台、辋川溶洞等风景名胜区,更有周边的森林公园十余个。人文山水、古城新姿交相辉映,构成古老西安特有的神韵风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

1.戏剧秦腔

流行于陕西以及西北等地的秦腔又称乱弹,又叫“梆子腔”。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流传于户县钟馗故里的傩舞跳钟馗,是中国戏曲舞蹈的活化石,傩是中医的鼻祖

秦腔的表演自成一家,角色体制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各行又分多种,统称为“十三头网子”。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陕西省西安秦腔剧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2. 长安画派

中国国画中的长安画派、起源于汉代以前的关中皮影戏、源于西周的陕西木偶戏以及色彩浓郁的户县农民画钟馗故里钟馗画等都是西安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的60年代,一个以赵望云、石鲁为代表的西安美术团体,在北京等地组织了一次巡回展,他们以表现黄土高原古朴倔强为特征的山水画和表现勤劳淳朴的陕北农民形象的人物画,在中国画坛引起轰动,人称“长安画派”。

(三)、著名旅游景点

1.西安主要人文旅游景点: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城墙、钟楼、鼓楼、华清池、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大唐芙蓉园、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阿房宫遗址、乐游原、唐长安城墙遗址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大慈恩寺遗址

公园、汉阳陵博物苑、大唐西市、书院门、骊山、西安事变旧址、青龙寺、西安半坡遗址、八仙庵、鸿门宴遗址、大慈恩寺、秦始皇军事直道、西周沣西车马坑、蔡文姬墓、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老牛坡遗址、栎阳城遗址、清真大寺、仙游寺、杨虎城陵园、东渭桥遗址、秦二世胡亥墓、嘉午台、高家大院、湘子庙、财神刘海故里、钟馗故里遗址……

2. 西安主要现代休闲景点、购物点、小吃街:大雁塔北广场、大唐不夜城、浐灞生态区/小寨、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骡马市步行街、康复路、金花/粉巷、德福巷、回民街……

二、古城旅游资源的保护

古城的保护价值极高。从历史价值看,西安古城是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誉。从文化价值看,西安的人文景观是历史长河中的“活化石”,尤其是西安独特的建筑文化。西安建筑风格、立意都追求品味,重振汉唐展雄风。钟楼和鼓楼,是西安的标志和象征,近看雄伟壮观,远观姿色动人。古老的钟鼓楼,雕梁画栋,气势雄浑,以大清真寺为和钟鼓楼为主体建筑构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放糖建筑群。整合特色空间一脉相承。西安历代古都,都是在轴线与轴线、轴线与山水及地形变化的交汇点上选择标志性地段,布置标志性建筑。成为了独特的建筑历史文化遗产。

实施西安的开发开发式保护,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了解所要保护的对象和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保护、开发前,对现存的资源实施全面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西安古城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特别是对有特殊文化含义的作品要全面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普查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后盾,为此应调动政府、社会两方面的力量,建立相应的投资渠道和资金扶持机制,确保资源保护有必要的经费支持。

三、旅游对原生态资源保护的影响

(一)旅游开发对原生态资源保护的积极影响

旅游开发使人们提高了对原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通过“经济搭台”的方法,积极增加西安当地政府及居民经济收入,诗人们认识到了原生态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提高了人们的保护意识,加大文物申请力度,逐渐学会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保护它,大量没有列入保护范围的甚至已经被部分破坏的原生态资源在旅游产业发展中被抢救得以保全下来。

保护好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尤其当前,随着历史的进步,时代的前进,经济建设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新的浪潮下,我们更应重视搞好旅游资源保护工作。

(二)旅游开发对原生态资源保护的消极影响

自从旅游资源开发后,发现古城在旅游开发热潮的背后,其实还存在不少待解决的问题:

1.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古城镇旅游开发现在还是以观光旅游为主的模式,强调的是游客感受而不是体验,因而很多时候对历史文化内涵开发不够。由于许多地区的古城镇旅游开发

大都处于浅层次,因而古城镇旅游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另一方面,古城镇旅游的开发决策者和运营主体,往往把古城镇旅游开发的重点放在争牌子上——争是否是世界文化遗产,争是否是历史文化名城,争是否是文物保护单位等,而对产品开发欠重视。

2.整体保护与局部保护的关系

古城镇的存在价值是以其完整的文化形态而出现的,这一文化形态,不仅包括古建筑物、古朴的环境以及众多文物遗存这些凝固的、静止的事物,而且还包括世代生活在这些老房子里的古镇人传统的生存状态,即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文化方式。古城镇要坚持整体保护的思想,重点保护及恢复古城的传统环境和风貌,包括原有的城市空间形态、水体水系、建筑群体环境、地方历史建筑及具有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少数民族风俗风情。

3.旅游开发带来的环境破坏与文化冲击问题

在西安古城,随着游客的增加,旅游交通、食宿和游览活动产生的废气、废水、垃圾以及噪声等,严重破坏了西安的旅游环境及生态平衡,危害西安古城的居民及旅游者。而建筑物、停车场等人工设施的建设,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

光。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亡或商业化、表演化,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可能毁于一旦。还有不文明的游客行为、过大的游客流量,造成文物古迹不可逆转的破坏。而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城市景观遭到破坏,建筑物过密、交通拥挤。

四、对生态资源保护开发与发展的思考

城镇的规划与建筑设计, 既要适用、可靠、安全, 又要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要求。如果只注重建筑本身的造型, 而不考虑周边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 将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都市发展的需要。面向21世纪的中国, 必须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原则出发, 努力探索, 不断创造满足城镇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需求的建筑, 进行更加合理、美观的城镇规划。

对古城的旅游进行科学规划, 把保护区、经营区严格区分开来, 使旅游功能区布局合理, 并规范各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对难以保护和维护的区域、古建筑、景点, 必须“有限度”地开放, 特别是保存完整的古民居要挂牌保护, 尽量保存好古城的历史风貌, 提高古城旅游观光的文化品位。

固西安古城应该以保护开发为基础,以发展旅游经济为导向。规划设计者要仔细分析西安的历史和现状,对城市环境进行认真反思:这个环境不只是自然环境,应当包括人文环境、社会环境。规划理念应该为“天人合一”,要求有严格科学的资源考察、景区总体与详细规划,以达到原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西安人也在长期的发展中发现其发展的核心是两点:保护西安的古城风貌和民族文化传统,西安避免“三化”:一是跟风搞谓的“现代化” , 破坏西安现有的古典城市格局。不能打着“旧城改造”旗号, 把有世界级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折腾成千城一面。二是古城盲目商业化,它会对古城风貌造成毁灭性的影响。三是一概机械复古化。任死地看待过去的东西, 要求所有包含民族传统的东西甚至包括生活方式都保持、恢复古貌, 这种极端现象把风格和功能混为一谈, 非要老百姓死守几千年来板壁屋加马桶的生活习惯不放, 不但不合发展潮流, 也是不人道的。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执没有开发的保护, 是没有根基的保执没有保护的开发,则是不可持续的开发保护和开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

五、结论

如果我们要寻求一种传统的古城风景,湘西凤凰古城已经给了我们最佳答

案。其旅游业的产生发展,呈现于世,已经完全构成了一个自己特色的发展体系。我们很幸运,当我们要开发古城旅游业时,前人总是送来最好的东西。只要我们有所扬弃地继承、合情合理地利用好这笔宝贵的财富,而凤凰古城的传统风貌将在世界延续。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天凤凰人一定会描绘出灿烂的一笔。

参考文献:

【1】谈我国历史遗留建筑的保护[ J] . 山西建筑,聂兆征

【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的模式探讨《船山学刊》许抄军、刘沛林、【3】西安-百度百科-西安简介

古城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可研计划书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和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设施建设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与法人代表 项目承办单位:**文物保管所 项目法人代表: 1.1.3项目建设地点 建设地点: 1.1.4可研报告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 证书号: 1.2 研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5、《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6、《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

7、《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8、《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 9、《文物事业“十五”发展规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 10、《国家文物局“十一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 11《**性规划》 12、承办单位提供的基础数据和材料 13、承办单位的编制委托书 1.3 可行性报告研究范围 本可行性报告对**的文物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就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内容、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合理分析,为上级决策部门提供可靠依据。 1.4**概况 **是驰名中外的古代都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今洛阳城东15公里,洛阳市与下辖之孟津县、偃师市相毗连处,地当伊洛平原中心。由宫城、内城、外郭城构成,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地上、地下遗址、遗物十分丰富,如城垣、城门、宫殿、衙署、苑囿、佛寺、灵台、太学、辟雍、明堂、墓园等遗址。 **以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古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城,1961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入全国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一、知识讲解 1.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二、经典高考试题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2012年6月21日,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设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岛礁面积约13平方千米,是我国人口最少、海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三沙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强烈地吸引着游客。右图示意三沙市的地理位置。 说明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当前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10分) 答案独特性:热带海域风光;岛礁(珊瑚礁)景观。 应注意的问题:做好旅游规划;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适当配置旅游服务设施,保障生活用品供给;处理好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规模的关系。 2.下图是中国部分重点旅游城市欧美入境旅游联系图,箭头指向表示境外游客在某城市旅游后的流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形成桂林山水景观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为保护桂林山水旅游环境,请提出你的建议。________。 解析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其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的溶蚀作用。优质的地质地貌,尤其是一些奇特的地质地貌,往往是几万年,乃至上百万年大自然的变化所形成的,一般具有不可再生性,因而从旅游开发到旅游业经营的全过程均应加以保护,具体措施主要有: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合理疏散旅游人流;减少山地旅游垃圾滞留量;保护山地原有的自然风貌和文化特色;防治周边的工业生产企业带来的污染与破坏等。 答案流水侵蚀(溶蚀)合理控制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缓解环境压力;污水达标排放、减少污染企业;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桂林山水的稀缺资源;建立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提升游客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旅游 3.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下图为云贵两省部分区域及相邻地区略图。 写出丽江古城旅游业发展主要的不利区位因素及古建筑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6分) 解析丽江古城旅游业不利的区位因素主要是远离东部发达地区,距客源较远。古建筑现在主要存在被毁和过度利用等问题。 答案不利区位因素:地处偏远,远离客源地。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全文

近日,备受关注的《西安市2004—2020城市总体规划》已基本完成。 为了适应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在建设中出现的新的规模、特色、交通、形态等问题,西安此次总体规划从宏观层面和战略发展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了如何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加强西安对区域的幅射和带动作用,提升西安的战略地位等问题后进行了修编。 在修编过程中,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及各界专家和市民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大力支持。西安市委书记袁纯清和市长孙清云多次亲临市规划局进行指导,规划局也多次组织各方面专家对规划中的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根据总体规划,在未来16年内,西安的城市规模、城市形态、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人居环境等将会有较大的改变。 一、城市性质和城市特色 本次规划分为近期(2004-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规划在充分研究西安的城市特色后对城市性质做了重新定位,即: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旅游名城;中国重要的教育、科研、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城市;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中西部的主城区;陕西省省会。今后,西安将建设成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 二、城市规模 人口规模:2010年市域总人口规模为955万人;市区(碑林区、莲湖区、新城区、未央区、雁塔区、灞桥区、长安区、临潼区、阎良区以及户县),人口规模为695万人;主城区人口规模为525万人。2020年市域总人口规模为1030万人;市区人口规模为765万人;主城区人口规模为600万人。 用地规模:2010年市区用地规模为695平方公里;主城区用地规模为525平方公里;2020年市区用地规模为788平方公里,主城区用地规模60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三、城市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7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90美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0元,基本社会保障率达到85%,城市化水平达到80%,城市经济规模基本达到我国中等发达城市水平。规划提出要将西安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昌盛、基础设施完备、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生态环境优美、城乡协调发展、社会有序和谐、政治民主文明的国际性旅游城市、浓郁文化特色城市、科教创新城市、产业集群城市、枢纽中心城市、山水生态城市、最佳人居城市和西部金融中心。 四、城市总体布局 采取拉大城市骨架,发展外围新区;优化布局结构,完善城市功能;降低中心密度,保护古城风貌;显山露水增绿,塑造城市个性;南北拓展空间,东西延伸发展的城市布局原则,城市未来主要向西南、东北方向发展;远期主要向北跨过渭河发展。 布局形态为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未来西安城市将按照九宫格局、虚实相当的总体结构,形成几个外围副中心,即在西南方向形成以户县为主的副中心;在东北方向形成以新筑、临潼为主的副中心;在北部方向形成以阎良为主的副中心;在渭北方向形成以高陵(跨过渭河)、泾河工业区为主的副中心;在南部方向形成以长安为主的副中心。五、重点建设的外围新区 疏解老城功能,建设新的行政中心:为了降低中心区密度,更好地保护古城区内历史风貌,

论西安古城的旅游发展与保护

论西安古城的旅游资源开发摘要:通过对西安古城的旅游开发现状的分析研究,阐明了西安古城在保护和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了旅游开发对原生态资源的保护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并就如何对西安古城的资源进行保护与开发提出了几点想法。 关键词:西安古城、文化遗产、旅游、保护与利用、生态旅游、开发式保护、原生态资源 引言: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至今还保存有众多各具特色的古老城镇和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尤其是旅游事业的蓬勃兴起,古镇的面貌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城镇开发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也显示出越来越多的矛盾问题待解决。 而西安古城集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为一体,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市位于中国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西安市境内海拔高度差异悬殊位居全国各城市之冠。巍峨峻峭、群峰竞秀的秦岭山地与坦荡舒展、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界限分明,构成西安市的地貌主体。得天独厚的优美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赋予其独特的原生态资源。 现如今大力发展旅游业,振兴西安经济已成为西安人的共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使西安古城成为我国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并具备良好的旅游基础和规模。 一、西安古城的旅游资源 (一)、历史文化遗产 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西安的历史悠久,文化的积淀非常厚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罗马、开罗、雅典)之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著名的世界历史名城。西安周围有120多座帝王陵墓围绕。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是最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遗迹,西安古城墙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墙遗址。近年,汉阳陵的开发又一次造成了世界的轰动,其出土的裸体彩俑被誉为“东方维纳斯”。市内有 6000 多年历史的半坡遗址;明代建立的藏石碑三千多块、被誉为石质历史书库的碑林博物馆;文物储藏量全国之最的陕西

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浅析

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浅析 摘要】为保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开发中应注意保护好景区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政府要严格按照环境管理法规的有关要求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调控,加大投入。同时,要加强环保宣传,提高旅游者和经营管理者的环保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环境有效保护对持续发展旅游业有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旅游开发;环境保护;持续发展 Tour development and the ecosyste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Liang Hui,Kan Eng-sheng 【Abstract】For keeping tour industry of can keep on develop, full exertive tour industry of economy performance and society performance, in the development should attention protection prosperity area of ecosystem environment, strongly development ecosystem tour, the government want strict according to environment management laws of relevant request carry on tour resources of development make use of, strengthen to tou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macro view adjust to control, enlargement devotion.Strengthen in the meantim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ublicity, exaltation tour and management the governor'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make it full understanding arrive environment valid protection to keep on develop tour the industry have it importance meaning. 【Key words】Tour developmen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Keep on a development 当今,环境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旅游资源与环境日渐衰退的双重压力下,如何保护好旅游资源与环境已成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1. 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旅游环境保护和一般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相比,因素更复杂,因此,要尽快制订和颁布《旅游法》、《旅游环境保护暂行规定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通过依法来保护和治理旅游环境,建立强有力的旅游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完整的管理体系,监督和管理旅游开发和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做到有法必依。 2. 政府要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调控要实现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就必须采取科学的管理办法,根据旅游环境承载力状况和旅游者数量及分布状况进行科学调度,建立预防、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特别是在旅游旺季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实现预警与调节双保护。即一方面,通过系统的信息接收、处理网络,及时监测各主要旅游线路及主要景点旅游活动状况、接待能力变化情况、环境生态变化、旅游者及当地居民心理感知度情况,准确及时地反映出环境承载力的现状,为管理机构及时做出正确科学的判断,为运用各种方式、方法保护好生态环境提供决策依据。 3. 加强环保宣传、提高环保意识,实现主客参与管理旅游环境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全体参与;通过旅游企业、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杂志及景区固定标示牌等加大景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来提高全民族乃至入境游客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对于持续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加大旅游环境保护的投入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大事。各级有关部门应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筹资办法,以保证充足的旅游环境保护经费。比如,在旅游环保管理上,收好、管好、用好各种排污费;对景区开征适当的旅游资源补偿费,即

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

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栖息之地,也是人类生活的物质之源,又是人们的游赏对象。古往今来的旅游者,都将观光赏景视作一种休养生息、调节生活、消除疲劳的乐事。因此,有不少的旅游者,为了能充分地享受大自然的美。他们不辞穷苦,爬山涉水、寻幽探胜,留连于清溪碧流之间、忘返于奇山异峰之中、逗留于滨海沙滩之畔、漫步于林荫绿地之下,而沉浸在优美的意境里,滋生一种超尘拔谷的情怀,自由邀翔的灵性,去尽情地领受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美,以陶冶情操、愉悦心情、启迪睿知,得到享受。可见一个群峰巍峨,清泉飞溅,林海绿浪, 鸟语花香的优美环境,能吸引人们前去游玩、揽胜、搜奇和观赏。反之,一个污水横流,垃圾遍地、黑烟弥漫,嗓声刺耳的恶劣环境,怎会是人们向往的旅游之地呢?因此,保护好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尤其在当前,随着历史的进步,时代的前进,经济建设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激起人们的旅游兴趣。在新的旅游热潮的情况下,我们更应重视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现就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一、只有环境美,才有旅游价值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无论是山川的自然风光,还是田园的秀丽景色,或是滨海的波涛浪花,都是美好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的环境,既可使人们留连忘返,沉浸在美的意境里,也可使人们得到陶冶情操,激发热情,充满活力。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就是形象地说明了大ft然的美对人们 的精神感应作用。因此,人们通过游览风景区,欣赏自然风光,瞻仰名胜古迹, 赞叹能工巧匠的高超艺术,享受大自然的美,而获得精神生活上的满足。 当然,由丁?旅游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阅历、性格及思想意识、文化 素养、宗教信仰、审美水平、具体环境等的不同,对美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 正如孔夫子所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那样。如有一些旅游者在游览名胜古 迹时,常常会对一些古代建筑、文物古迹,以及与文化传说有联系的风物,感 到特别的兴趣。对这些人文景致的欣赏,实际上包括了对古代人们改造自然, 创造美好生活的赞美。旅游者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进行游览,既增长知识,又获得美的享受。这种知识的获得和美的欣赏,往往是联系一起的,从而进一步增添了游览的兴味。 但是,大自然的美,都与绿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绿色是生命之色,绿色的环境能引起人们愉快的精神状态,并使人们得到良好的休息,而保持旺盛的精力;绿色还有净化空气,改变自然环境的作用。所以通过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 可以达到维护生态平衡,为人类创造合理的生存环境,为人们提供较多的接近自然美,享受自然美的机会。因此,保护好绿色森林资源,就是维护优美环境的关键。因为森林一旦破坏,绿色生命之美也随之销声匿迹,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将是一幅荒山秃岭、穷山恶水、垃圾遍地、嗓声刺耳的凄凉衰败的景象,是人们所不愿一顾的厌烦之地。 因而,只有环境美,才具有旅游价值。所以,我们这一代人不仅负有保护和利

西安市城市发展规划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概要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概况 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东西最长约204千米,南北最宽约116千米,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9区4县。到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830.54 万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13%的增长速度,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737.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25.33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1.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安作为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2.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40%,拥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路径探析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路径探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及资源的稀缺日益严峻,尤其造成了旅游景区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是造成旅游景区生态环境污染的根源,因此要想实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新的旅游景区发展模式。 一、旅游景区的污染现状 1. 废弃物乱扔乱放。如废罐公害问题、白色垃圾以及游客们吃的零食垃圾随便扔,旅游景点的工作人员清理不到位,长期积累和环境造成污染,全国每年要处理这些垃圾费用过高,所以在旅游旺季过去后都不能达到及时清理。 2.在风景区和古建筑物上乱涂乱刻或公开破坏文物。如北京八达岭长城砖,连遭高密度游人脚踏手推,出现严重的凹陷松动。xxx到此一游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游客的素质有待提高。 3.建筑物因承载游人过多而被损毁。如苏州在游览旺季,每天平均接待20万人次,超过了可容量的三倍,由于人数过高,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旅游景区经济收入提高的同时,人们也把一些污染物体带给了当地人。 二、旅游景区污染的原因分析 1.科学规划缺乏。不少旅游景区存在着重开发、轻规划,先开发、后规划的现象,开发规划工作没有摆在重要位置,规划意识淡薄。特别是在景区开发初期,建设的自发性、自主性和随意性明显。有些景区虽然在开发前制定了规划,但是规划不够科学合理,或是景区内各投资主体只进行了局部规划,缺乏总体规划、统一规划,还有的是科学、统一的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并未很好执行,再加上管理部门对规划实施的监督不利,导致旅游开发失控。 2.景区环境保护制度不健全。关于环境保护虽然在立法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在法律、法规的监督执行方面却缺乏健全管理。旅游区大多数基础建设项目,没有按规定程序办理相关环境保护手续,有的即使办了,也因缺少相关部门的配合把关,而流于形式。加之一个时期以来,旅游区未设立权威性的环境保护机构,往往一个旅游区分属几个部门管理,形成旅游部门、环保部门、执法部门等多头领导,导致各自为政、互相扯皮、条块分割的现象,不利于旅游环境保护具体工作的开展。 3.旅游活动对景区的破坏。旅游地和景区景点是有自身容量的,超越了这一容量极限,旅游景区环境衰退就不可避免了。在一些风景名胜景区,不断增加游客使景区地面踩踏磨损而失去原有的特色。如故宫广场和许多殿堂的地面。旅游活动的开展,大量游客涌入,加速了自然风化的速度。游客环保意识偏低,文明程度偏低,部分游客在景区乱扔垃圾、攀爬、涂抹等不文明行为,严重造成了景区环境的下降。 三、对策与建议 1.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做好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的保证,通过对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制定行为规范,对破坏行为实行强制性的干涉与惩罚。立法主要内容有(1)旅游区建设项目的审批办法和权限;(2)旅游区保护范围和保护内容的确定;(3)对违反者的处罚办法等。旅游主管部门与实业部门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均已形成共识,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通过依法守法来保护和治理旅游环境,建立强有力的旅游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完整的管理体系,来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和管理旅游开发和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加强规划统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旅游风景区。把旅游风景区的建设视同工程建设项目纳入正常的管理。旅游风景区的建设要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和程度上。不得不建的旅游风景区,要做好可行性论证,特别要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立项后要进行全面合理的规划,道路、景点、服务设施等建设,原则上要尽量减少对原始景观的改动与破坏,以防止生态环

高中地理 第4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第2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旅游开发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其危害。(重点) 2.了解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分类。 3.结合具体实例,说出旅游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难点) 一、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1.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1)环境污染 旅游交通、旅游食宿、游览活动→ 废气、废 水、垃圾、 噪声 → 空气污染、水污 染、土壤污染、噪 声污染 (2)对生物的危害。 (3)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

(4)对视觉效果的破坏。 2.对社会环境的破坏 (1)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 (2)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3)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造成的一系列城市问题。 二、旅游环境容量 1.定义:简称旅游容量,或称旅游承载能力,是指对某一旅游开发地域而言无害于其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量。 2.分类 3.意义? ???旅游景区规划的科学依据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三、旅游环境保护 1.重要措施:旅游开发中的环境立法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 2.有力举措: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 3.越来越重要的措施: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 4.禁止计划、施工中的破坏旅游环境的各种工程。 5.要在旅游开发的全过程中提倡“绿色”的旅游六要素。 [温馨提示] 公众参与是实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前提;科技进步为旅游环境保护提供了保障。

(1)旅游者正常的旅游活动,不会造成对旅游吸引物的磨损和破坏。 ( ) (2)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都是由于游客乱画乱刻造成的。( ) (3)旅游环境容量的合理测算是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 (4)环境评价为旅游环境保护提供了保障。( ) (5)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建设活动是( ) A.在西湖湖畔兴建高质量的星级宾馆 B.拆掉北京胡同,建设现代化首都 C.在寺庙中安装现代激光照明设施 D.合理开发陕西窑洞、土炕等民间旅游资源 提示:(1)×除了少数旅游者题刻、触摸、践踏等对旅游吸引物产生了直接的磨损和破坏外,旅游者的呼吸、汗水、拍照等,也会使旅游吸引物受到破坏。 (2)×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并不都是由于游客乱画乱刻造成的,还有废气(以交通工具产生最多)、废水、废物、噪声、电磁辐射等污染。 (3)√ (4)×科技进步为旅游环境保护提供了保障。 (5)D [在西湖湖畔兴建高质量的星级宾馆,拆掉北京胡同,建设现代化首都,在寺庙中安装现代激光照明设施,都会破坏原有的旅游景观。 ]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概要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概要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2020年)概要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概况 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东西最长约204千米,南北最宽约116千米,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9区4县。到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830.54万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13%的增长速度,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737.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25.33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1.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安作为中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2.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40%,拥有充分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要率先建成现代功能完善的西部经济强市,切实承担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职能。 3.修编是落实国家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的需要

西安古城规划分析

目录 一、西安古城介绍 二、西安古城风貌 三、古城风貌保护的原则 四、西安风貌的保护措施 五、古城规划的原则 六、西安古城的规划

西安,古称长安,又曾称西都、西京、大兴 城、京兆城、奉元城等。先后有西周、秦、西汉、 新、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 北周、隋、唐等12个王朝在这里建都达1100 余年之久。 这座秦岭脚下、渭水之滨的千年古都,东有 潼关之固,西有散关之险,是中国最著名的七大 古都之一,对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 展而言,西安曾有过无与伦比的贡献。 当今西安为副省级城市,陕西省省会,中国 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 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 城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中国中西部地区 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二、古城西安风貌 西安仿古建筑林立的街道大唐芙蓉园的盛唐 壮观的大雁塔

第八大奇迹兵马俑丝绸之路起点 三、古城风貌保护原则 一、保护古城历史真实载体要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真实的历史原物和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整治要坚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 二、保护古城历史环境原则:一个历史文化遗存是连同其环境一同存在的,不仅要保护其本身,还要保护其周围的环境,特别对于城市、街区、景区、景点,应保护其整体的环境,这样才能体现出历史的风貌。 三、挖掘古城历史价值原则:保护古城不仅是为了保存珍贵的历史遗存,重要的是留下城市的历史传统、建筑的精华,保护这些历史文化的载体,从中可以滋养出新的有特色的建筑和城市来。 四、西安古城风貌的保护措施 一、保护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城市格局;西安的城市格局,是在唐长安皇城基础上建成的明西安城,是世界上迄今规模最大、历史最长、保护最完整的一座古城,特别是西安城墙的维修保护,城内街区格局的基本保护,使人对“城”有了完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二、保护文物古迹,特别是标志性建筑,这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例如:钟楼、鼓楼,大、小雁塔等。这里说的文物古迹,既包括地上、地下的又包括古代的、近代的有代表性、纪念性的纪念地,包括已定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包括尚未定级而确有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近现代建筑。如西安的八路军办事处、人民剧院、人民大厦等。 钟楼鼓楼 三、保护历史地段,也即是历史文化街区。这包括历史上名人故居、寺庙区、商业区、各种类型的居住区、风景区等。

苏州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划背景 苏州是一座具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文物古迹众多,传统风貌、历史文脉尤存。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对《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批复中“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的要求,特别是通过近几年古城街坊改造的实践,迫切需要在宏观上有控制、在微观上有指导的规划,以促进古城的保护更新建设。为此,苏州市政府委托有关部门编制了苏州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主要内容 一、在总体原则指导下,依据各个街坊的不同情况,采取了相应不同的规划重点和方法。 古城控规按照道路、河道等自然地物划分为54个街坊,并分街坊进行了规划编制。 古城控规突出了保护的基本原则,对总体规划中已划定为历史街区和传统风貌地区的街坊按历史街区和传统风貌地区要求编制规划,其它街坊中则依据具体情况,确定需要保护的历史地段。 古城控规贯彻了保护与有机更新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总体规划要求,完善古城的职能,发挥古城的活力。街坊中现有工业企业原则上根据“三个三分之一”和“退二进三”的方针进行调整,合理调整土地使用功能。 居住街坊遵循“重点保护、合理保留、普遍改善、局部改造”的方针,保持街坊原有的格局、空间形态。 二、注重保护、重新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搞好古城控规,细致深入的调查是工作的基础。对每栋建筑的调查、评判,按以下四方面进行: 建筑质量:分Ⅰ、Ⅱ、Ⅲ、Ⅳ四类; 建筑风貌:分Ⅰ、Ⅱ、Ⅲ、Ⅳ四类; 建筑年代:分古代、近代、50-70年代、70年代后四类; 建筑高度:分1-2层、3层、4-5层、6层以上四类。 在编制古城控规中,编制了“建筑保护与更新方式评析表”,以建筑风貌、质量、层数三个因子综合确定每栋建筑的保护、保留、改善、整饰和更新的类别。 三、建筑保护与更新方式的综合评定 建筑保护与更新方式综合评定是根据建筑的质量、风貌和层数等因子综合确定建筑的保护、保留、改善、更新和整饰的类别。

关于深圳市新安古城保护规划与城市设计

一、项目概况 新安古城(又名南头故城)是深圳市特区内文物保护单位最集中的地区,它在体现香港领土主权和文化渊源等重大问题上所具有无可取代的历史文化价值。新安古城的历史很大程度就是一部深圳城市的发展史,是深圳、香港发展的共同源头。 1997年至2002年中规院深圳分院进行了保护规划的编制与规划研究,该项目经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批准生效,对新安古城的保护整治及周边地区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这项规划已进入全面的实施阶段。 城市设计导引图 二、技术路线 1.整体定位

在将文物保护同该地区建设整治相结合的基础上,强调深港发展的历史渊源,体现古城保护整治对深圳现代文化名城建设的重大意义。 2.规划目标 将新安古城建成为一个人民生活安居乐业,文物保护完好,人文景观丰富,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完备,绿化空间充足,与周边地区发展衔接良好,保有深圳乡土文明,体现自身历史地位的传统风貌社区。 3.主要技术特点 (1)在吸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常规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新安古城破坏严重的实际特点,对文物和有价值的建筑提出可行的保护措施,并把重点放在对古城历史环境的整治上面。 (2)应用现代城市设计的概念来分析新安古城的空间格局和特色,并且为新安古城未来的发展演进提供一个基本的发展规划框架。 (3)针对古城历史环境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情况,用现实可行的态度对待散布在古城内的文物古迹,规划首次提出“文物古迹整理区”的概念,对可考的但无法完全恢复旧貌的文物古迹采取局部保护措施。 (4)规划不停留在单纯用物质规划的方法来解决保护整治的问题,重视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分析新安古城的保护整治机制所面临的问题。 (5)古城历史环境的恢复是一个长期过程,规划研究保护整治分期实施方案,并且进行了必要的财务分析。 三、规划构思 1.规划原则:尊重历史,有效保护,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提升综合环境品质,把保护整治的社会与文化目标放在首位,商业改造目标放在第二位。 2.重点规划内容包括: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范围;古城及周边地区土地使用性质的调整和控制;道路交通系统的改造;建立注册保护建筑制度;古城保护整治的分区管制;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3.保护规划对文物建筑划定了保护范围、建设控制范围。同时从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出发,改善基础设施、改进居住环境,推进当地居民对历史文化环境的认同和自觉保护意识; 4.扩展保护的对象和类型,筛选出一批晚清的民居建筑和富有历史性和乡土特色的构筑物。提出建立“注册保护建筑制度”,包括注册文物保护建筑(11处)、注册乡土民居建筑(52处)、注册构筑物(9处)三个大类。 5.规划尝试采取“分区管制”的方法,将古城分为风貌保护区、风貌协调区、开敞空间保留区、广场绿地和入口环境控制区等5个大的分区,提出有针对性的规划要求。

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环境保护

题目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环境保护 中存在若干问题的讨论 学院林学院 专业旅游管理 年级2011级 学号20110303413 姓名王延军 指导教师王海香

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环境保护 中存在若干问题的讨论 摘要:在世界上,旅游业是发展最快、最受瞩目的焦点。随着社会的进步,被誉为“朝阳产业”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之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旅游业日新月异、方兴未艾,正在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关键词:旅游业; 资源开发; 环境保护; 旅游破坏; 环境承载力 Exploit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 and tourism environment protection discussion of several problems existed in Summary: In the world, tourism is the fastest-growing, most are the focus of world attention. As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and is known as the "sunrise industries, tourism has become a glob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most powerful one of the industries. With the guidance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evolves, ascendant, is becoming a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Key words: tourist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vironment load.

西安城墙保护历史

城墙保护 3000多年的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辉煌的历史成就了西安今天的多姿神韵。而千百年来,深深扎根于这座城市的古城墙则比斗转星移的岁月更令人感动和感慨,也无疑成为这座帝王之都最富有象征意义的标志,保护住了包括城墙在内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也就保住了我们的根。西安城墙是固化的历史,更是鲜活的人文,不仅仅是生活在这里的西安人有一种难以割舍的古城墙情结,中外游人来西安,大都要登临古城墙。 1300多年的王朝更替,已经将中世纪最伟大的都城湮没,但是当我们拨开覆盖在历史上的烟尘,依然清晰可见唐长安城喧嚣的轮廓。明洪武三年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0—1378年),西安城墙在唐皇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城墙平面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周长13.74公里,其中,南、北垣长约4.2公里,东、西垣长约2.65公里,全城面积为11.9平方公里,墙外有宽约20米,深约10米的护城河环绕。西安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东门名曰长乐门、南门名曰永宁门、西门名曰安定门、北门名曰安远门,城门之外建有与城墙相连接的瓮城,城门和瓮城之上分别建有城楼和箭楼一座,瓮城外建有月城,月城上建有控制吊桥的闸楼,为“城三重,楼三重”的建筑格局。 民国时期,为了修建西安火车站,拆除了现在尚德门至尚俭门段的城墙。同时,因为城市交通的需要,新劵了南城墙的勿幕门(小南门),东城墙的中山门(小东门)。开辟了玉祥门豁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83年前,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新劵了和平门,南门两侧

门洞。开辟了东门、西门、北门三门两侧的豁口,建国路豁口、文艺路豁口、保吉巷豁口、红光路豁口、小北门豁口、东五路豁口、尚德路豁口。 1958年6月,全国拆墙运动热火朝天。北京在拆、南京在拆,西安市人民委员会也作出拆除城墙的决定,消息不胫而走,市民们早已开始了自发的毁城运动,城墙上的垛墙、敌台以及城四角的角台,毁于旦夕。城墙墙体被挖断了两处,近两万平方米的外墙青砖流落民间。 1958年9月,西安市委向省委请示认为,西安城墙可以不予保留,今后总的方向是拆,只保存几个城门楼子。10月,陕西省委复函表示“原则同意”。1959年夏秋之交的一天夜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打电话给文化部,说北京城墙保不住了,要赶快把西安城墙保下来。文化部连夜赶出了一份关于西安城墙的资料递到国务院。同年9月,西安市收到了《国务院关于保护西安城墙》的通知,通知附上了文化部关于建议保护西安城墙的报告。1961年3月4日,西安城墙终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间流转到上世纪70年代,一场“深挖洞,广积粮”的政治运动之风席卷全国,关于西安城墙的存废之争又一次被提上日程,古城墙再度告急。时任西安市革委会基建办公室城建处处长的张景沸站了出来,他在解放之初曾参与制订了西安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将包括古城墙在内的诸多古建筑、古遗址纳入保护规划。张景沸以此为保护城墙据理力争,与此同时,一些西安的老文物工作者们也积极奔走,为

旅游与环境保护

1、解释下列概念: 旅游环境质量:对旅游开发经营、旅游活动及游客的生理、心理的适宜性和满足程度,就是旅游环境素质优劣的程度。 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是对旅游地的环境进行专门价值评估,是旅游环境能够满足旅游活 动需要的程度进行的量化分析或定性分析过程。 旅游环境容量:是指某一区域环境可容纳的某种污染物的阈值,即环境的自净能力存在一个上限。某一旅游地在一定时期内所能承载的旅游者数量或者说无害 于其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量。 旅游环境容量评价:介绍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构成,并就旅游环境容量的关键性影 响因子及作用原理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了为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 续发展,应该从社会、经济、行政等角度对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加以 协调。 2、试问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有哪些类型? 旅游环境质量回顾评价 旅游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旅游环境质量预测评价——影响评价 3、试问旅游环境质量包括哪些内容? 旅游景观质量 旅游生态环境质量 里边有专用设施质量 旅游社会环境质量 4、试问旅游环境容量的特点有哪些? *旅游容量值在某一时段相对稳定,表现为一个伸展不宽的值域,可以以其中最小值作为容量值。 *旅游容量值岁事件有一定的变化,其中经济容量与社会容量变换较快,而生态容量、心理容量变化相对慢一些。 *不同类型的旅游区旅游容量不同,即使是同一旅游区,如果旅游区的性质(即承受的旅游活动类型)改变,旅游容量值也随之改变 5、简述旅游环境容量的类型 旅游生态容量 旅游心理容量 旅游社会容量 旅游经济容量 6、简述旅游设施的分类和各自作用 分类:交通运输设施、食宿接待设施、游览娱乐设施、旅游购物设施 作用:交通运输设施:运用先进的交通工具,能够缩短旅游者旅途事件,促进旅游业的 发展。 食宿接待设施:为旅游者提供膳食、住宿和服务的场所,是旅游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游览娱乐设施:满足旅游者多方面的需求。也能增加旅游企业的经济收入。 旅游购物设施: 7、试简述为什么生态化建设是实现游憩设施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教学设计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课程标准:举例说明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教学目标: 1.了解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2.初步理解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类型。 3.初步了解旅游环境保护的主体和措施,树立“旅游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难点: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类型 教具准备:图片、图表等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活动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 一、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1.污染环境:旅游交通、旅游食宿、游览活动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垃圾以及噪声等会造成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 2.危害生物:包括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阻断生物的迁徙路线,甚至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灭绝。 3.破坏旅游背景资源:例如,旅游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滑坡、雪崩,损害天然洞穴、海岸、河岸、湖岸等。 4.破坏视觉效果:建筑物、索道、山区公路、停车场等人工设施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 (二)对社会环境的破坏 1.破坏传统社区文化: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亡或商业化、表演化,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可能毁于一旦。 2.破坏文物古迹:不文明的游客行为、过大的游客流量都会造成文物古迹不可逆转的破坏。 3.造成城市问题:如城市景观破坏、建筑物过于密集、交通拥挤等。 提示: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不但危害到人类社会的其他活动,也危及旅游活动自身,破坏了旅游持续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和环境。 探究活动:在你的家乡,旅游开发过程中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1.有人说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试举例说明。 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还奢谈旅游业是“无烟工业”,认为旅游业不像工业生产那样产生污染物污染环境。在工业“三废”污染令全世界焦虑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当然地鼓吹大力发展旅游业。然而不久,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活动不仅产生污染物污染环境,而且还导致其他环境问题。例如,一些生态旅游区已经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退化,动植物遭到破坏,乃至物种灭绝。采集珊瑚、钟乳石等破坏了景观。废弃物排放污染了环境。对环境的破坏也包括对社会环境的破坏,例如游客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景区人工造景对文化景观的破坏等。所以,要达到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说到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人们往往注意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请你联系当地实例,说明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旅游开发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造成负面影响的有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游客等。例如乡村或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社区风貌、民俗文化被现代城市文化所取代,民俗活动表演化、庸俗化。文物和地方特产的商业化仿造,社区居民从事千篇一律的旅游纪念品销售,古老的民间艺术和衣食习俗后继乏人而面临失传。又如真实的文物古迹遭受破坏,仿古建筑泛滥。再如过多的游客、不文明的旅游行为、过度的旅游地建设,造成旅游地过度城市化和社会风气不健康,拥挤、污染、不安全和不稳定因素增多。旅游开发不当,占用农田,迁走原住民,抬升旅游地物价,破坏当地居民的谋生方式,带来当地居民难以接受的生活方式;犯罪率上升等都会对社会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案例是通过分析旅游开发对世界遗产造成的破坏,来提醒同学们关注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破坏。过度开发、不文明的游客行为、过大的游客流量会造成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有些破坏是不可逆转的。城市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一些世界遗产有消失的危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