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圆锥教案

圆锥教案

圆锥教案
圆锥教案

总第课时星期第节时间:

第四单元课题一车外圆锥面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1、了解标准圆锥的概念及用途。

2、掌握圆锥组成部分及计算。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面加工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圆锥面加工方法

教学方法: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演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光盘

教学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课题一车外圆锥面基本知识

一、组织教学

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宣布上课

二、复习提问

(一)轴承套的工艺分析

三、导入语

因锥面配合紧密,拆装方便,多次拆装后仍能保持精确的对中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要求定位准确,能传递一定转矩和经常拆卸的配合件上。

观看光盘

(一)圆锥面配合的应用

1、圆锥面配合的同轴度高、拆卸方便,当圆锥面较小时(α<3°),能传递很大扭矩,因此在机器制造中被广泛采用。

2、例如,车床主轴前端锥孔、尾座套筒锥孔、锥度心轴、圆锥定位销等都是采用圆锥面配合。

(二)圆锥基本参数及计算

(1)最大圆锥直径D

(2)最小圆锥直径d

(3)圆锥角α

(4)圆锥半角α/2:tan(a/2)=D-d/2L

(5)圆锥长度L

(6)锥度C:圆锥大、小端直径之差与长度之比即C=D-d/L

(7)斜度C/2:

(8)圆锥半角可按下面公式计算:

tan(α/2)=BC/AC BC=(D-d)/2

AC=L tan(α/2)=(D-d)/2L

其它三个参数与圆锥半角α/2的关系:

D=d+2Ltan(α/2)

d=D-2Ltan(α/2)

L=(D-d)/2tan(α/2)

例:如右图所示,试计算圆锥小端直径 d 及小滑板转动角度α/2。

解:已知圆锥大端直径D=20,锥长L=15,锥度C=1/1.5,

根据公式得:

d =D-C×L =20-(1/1.5)×15 =10

α/2 =arctan(C/2)= arctan(1/3)= 18.43o

(三)标准圆锥

1、定义:圆锥几何参数已标准化的圆锥称为标准圆锥。例如常用工具、刀具上的圆锥面。

2、种类:莫氏圆锥和米制圆锥。其表示方法用号码表示。

(1)莫氏圆锥:按尺寸由小到大有0、1、2、3、4、5、6七个号码。当号码不同时,圆锥角和尺寸都不同。

(2)米制圆锥:有4、6、80、120、160、200七个号码。它的号码是指大端直径,锥度固定不变,C=1:20。

此外,一些常用配合锥面的锥度也已标准化,称为专用标准圆锥锥度。

四、训练检测:课本P131 1、2、3、4

五、总结

(一)圆锥基本参数及计算

(二)标准圆锥

六、布置作业:

1.配套练习册课题一

2.预习课文P109-114

七、课后回顾: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重点内容基本掌握,学习兴趣较高,并且很渴望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行动导向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实习教学中,还要巩固加强理论教学的内容

八、板书设计:

总第课时星期第节时间:

第四单元课题一车外圆锥的方法---转动小滑板法及技能训练

教学目标:1、会用转动小滑板法车圆锥

2、掌握圆锥小端直径、小滑板转动角度的计算

3、掌握转动小滑板车圆锥的方法和步骤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转动小滑板法车圆锥

教学难点:掌握转动小滑板法车圆锥

教学方法: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演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光盘

教学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课题一车外圆锥的方法---转动小滑板法及技能训练

一、组织教学

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宣布上课

二、复习提问

(一)轴承套的工艺分析

三、导入语

圆锥面配合的同轴度高、拆卸方便,当圆锥面较小时(α<3°),能传递很大扭矩,因此在机器制造中被广泛采用.

观看光盘

(一)转动小滑板法概念

把小滑板工件的圆锥半角а/2转动一个相应的角度,采取用小滑板进给的方式,使车刀的运动轨迹与所要车削的圆锥素线平行。

(二)小滑板的转动方向

车内、外圆锥工件时,当主轴正转,车刀正向装夹时,最大圆锥直径靠近主轴,最小圆锥直径靠近尾座,小滑板逆时针方向转动а/2(圆锥半角)。反之,车削倒锥时,则顺时针方向转动а/2(圆锥半角)。

(三)小滑板的转动角度

换算原则是把图样上所标注的角度,换算成圆锥素线与车床主轴轴线的夹角а/2。а/2就是小滑板转过的角度

小滑板应转的方向:逆时针车C面小滑板应转的方向:顺时针

小滑板应转的角度:30°小滑板应转的角度:60°

(四)转动小滑板车圆锥的方法和步骤:

1、车圆柱体:按圆锥大端直径及锥体部分的长度,车出圆柱体。

2、车圆锥体:

(1)调整小滑板导轨间隙:对小滑板导轨清洗、修整、润滑,使其摇动起来松紧合适,进退自如。

(2)确定小滑板的行程:工作行程应大于圆锥加工的长度。将小滑板后退至工作行程的起点,然后试移动一次,以检查工作行程是否足够。

(3)粗车圆锥:粗车时应找正圆锥的角度,中滑板向前进给调整切削深度后开动机床,切削深度逐渐减小,粗车至圆锥小端,直径留1.5㎜~2㎜余量.

(4)粗车后检查圆锥角度:此时表面粗糙度应当小于Ra3.2?,用套规检查。若大端有间隙,则角度太小;若小端有间隙,角度太大。调整角度,精车圆锥。

(五)转动小滑板法车圆锥的特点

1、优点

①角度调整范围大,可车削各种角度的圆锥;

②能车内、外圆锥,并能车出整锥体和圆锥孔;

③操作简便。

2、缺点

①只能手动进给,劳动强度大,工件表面粗糙度较难控制;

②因受小滑板行程限制,只能加工锥面不长的工件。

3、转动小滑板车圆锥容易产生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①车刀必须对准工件旋转中心,避免产生双曲线误差;

②小滑板不宜过松,应两手握小滑板手柄并均匀移动小滑板,以防工件表面车削痕迹粗细不一;

③粗车时,进刀量不宜过大,应先找正锥度,一般稍大于圆锥半角(α/2),然后逐步找正,以防工件车小而报废;

④防止扳手在扳小滑板紧固螺母时打滑而撞伤手。

(六)转动小滑板法适用范围:加工圆锥半角较大且锥面不长的工件。

(七)转动小滑板法的技能训练

1、装夹方法:用一夹一顶装夹。

2、刀具:450 车刀、900车刀、切断刀、中心钻等。

3、量具、游标卡尺,千分尺。

4、车削顺序:

1)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装夹工件,车端面(见光即可)。车Φ30×10工艺阶台。

2)调头,夹持坯料外圆,车端面,截总长140㎜至尺寸,钻中心孔。

3)一端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夹持工艺阶台,一端顶住车外圆32。

4)用转动小滑板法车削锥度为1:10的圆锥部分,并不断用锥度1:10的圆锥套规检验锥度的正确性。保证Φ32、Φ24尺寸正确。

5)车Φ30至尺寸,保证长度80㎜尺寸合格。

6)两端45倒角。

7)用锉刀、砂布对圆锥表面抛光,达到表面粗糙度要求。

8)用圆锥套规将1:10圆锥部分装入主轴锥孔内。

9)用转动小滑板法车600 顶尖合格。

10)用锉刀,砂布对600 圆锥抛光,使表面粗糙度达到要求。

四、训练检测

已知零件图样及技术要求,采用转动小滑板法车圆锥,试计算锥体小端直径d及圆锥半角a/2,编写加工工艺,为后续实训做准备。

五、总结

(一)转动小滑板法概念、转动方向、转动角度。

(二)转动小滑板车圆锥的方法和步骤

(三)转动小滑板车圆锥的特点

(四)转动小滑板法适用范围

(五)转动小滑板法的技能训练

六、布置作业:

1.配套练习册课题一

2.预习课文P115-118

七、课后回顾: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重点内容基本掌握,学习兴趣较高,并且很渴望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行动导向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实习教学中,还要巩固加强理论教学的内容

八、板书设计:

总第课时星期第节时间:

第四单元课题一车外圆锥的方法---偏移尾座法及技能训练

教学目标:掌握偏移尾座法车削圆锥面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勤学思考的作风

教学重点:偏移尾座法车削圆锥面

教学难点:偏移尾座法车削圆锥面

教学方法: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演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光盘

教学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课题一车外圆锥的方法---偏移尾座法及技能训练

一、组织教学

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宣布上课

二、复习提问

1、车圆锥的特点

2、转动小滑板车圆锥的方法和步骤

三、导入语

圆锥面配合的同轴度高、拆卸方便,当圆锥面较小时(α<3°),能传递很大扭矩,因此在机器制造中被广泛采用.

观看偏移尾座法车削圆锥视频

(一)偏移尾座法概念

将尾座上滑板横向偏移一个距离S,使偏位后两顶尖连线与原来两顶尖中心线相交一个α/2角度,尾座的偏向取决于工件大小头在两顶尖间的加工位置。

(二)偏移尾座法方法和步骤

1、计算尾座偏移量S

式中 S——尾座偏移量;L—工件锥体部分长度;L0——工件总长度;

D、d——锥体大头直径和锥体小头直径。

例:有一外圆锥D=80mm,d=75mm,L=100mm, L0=120mm,求尾座偏移量S?

S=(85-75)*120/(2*100)

=3mm

2、装夹工件

3、偏移尾座的方法

①用尾座的刻度偏移尾座

②用百分表偏移尾座

③用锥度量棒或试件

4、粗车外圆锥面

5、精车外圆锥面

(三)偏移尾座法的特点

1、优点:

(1)任何卧式车床都可以应用。

(2)可以自动进给车锥面,车出的工件表面粗糙度值较小。

(3)能车较长的圆锥。

2、缺点:

(1)因为顶尖在中心孔中歪斜,接触不良,所以中心孔磨损不均。

(2)因为受尾座便移量的限制,不能车锥度很大的工件。

(3)不能车内圆锥及整圆锥。

(四)用偏移尾座法车外圆锥适用范围:适宜于加工锥度较小、长度较长的工件

(五)技能训练

1、装夹方法:用一夹一顶装夹或两顶装夹。

2、刀具:450 车刀、900车刀、切断刀、中心钻等。

3、量具、游标卡尺,千分尺。

4、车削顺序:

1)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装夹工件,车端面,钻B型Φ2中心孔,车Φ24外圆至卡盘处。

2)调头,夹持Φ24外圆,车端面,截总长125±0.10至尺寸,钻中心孔。

3)为保证其径向圆跳动精度要求,采用两顶装夹,分别车Φ24、Φ19、Φ18.2三级外圆,并保证各段长度。

4)Φ19处45倒角。

5)用偏移尾座法精车达到表面粗糙度要求。

四、训练检测:课本P131 7、10

五、总结

(一)偏移尾座法概念、方法和步骤

(二)偏移尾座法的特点

(三)偏移尾座法车外圆锥适用范围及技能训练

六、布置作业:

1.配套练习册课题一

2.预习课文P118-120

七、课后回顾: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重点内容基本掌握,学习兴趣较高,并且很渴望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行动导向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实习教学中,还要巩固加强理论教学的内容

八、板书设计:

总第课时星期第节时间:

第四单元课题一车外圆锥的方法---仿形法车削圆锥面宽刃刀车削圆锥面及技能训练

教学目标:1、掌握宽刃刀车削圆锥面

2、掌握仿形法车削圆锥面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勤学思考的作风

教学重点:偏移尾座法车削圆锥面

教学难点:偏移尾座法车削圆锥面

教学方法: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演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光盘

教学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课题一仿形法车削圆锥面宽刃刀车削圆锥面及技能训练

一、组织教学

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宣布上课

二、复习提问

1、车圆锥的特点

2、转动小滑板车圆锥的方法和步骤

三、导入语

圆锥面配合的同轴度高、拆卸方便,当圆锥面较小时(α<3°),能传递很大扭矩,因此在机器制造中被广泛采用.

观看仿形法及宽刃刀法车削圆锥视频、

(一)仿形法

1、定义:是刀具按照仿形装置(靠模)进给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适用于车削长度较长,精度要求较高的圆锥

2、基本原理:在车床的床身后面装一块固定靠模板,其倾斜角可以根据工件的圆锥半角调整。

3、特点

优点:

(1)锥度仿形板锥度调整既方便,又准确。

(2)因中心孔接触良好,所以圆锥面质量高。

(3)可自动进给车削外圆锥和内圆锥。

缺点:

(1)仿形装置的角度调节范围较小,一般a/2在12°以下。

4、适用范围:车削圆锥半角α/2<12°的工件。

(二)宽刃刀车削法

1、基本原理:把主切削刃与主轴轴线夹角调整到与工件的圆锥半角相等后,采用横向进给的方法加工出外圆锥面

2、注意事项:车刀刃倾角=0°,车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等组成的工艺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刚性;背吃刀量应小于0.1mm,切削速度宜低。

3、适用:车削较短圆锥面的精车工序

四、训练检测:

已知零件图样及技术要求,采用仿形法车圆锥,编写加工工艺,为后续实训做准备。

五、总结

(一)仿形法

(二)宽刃刀车削法

六、布置作业:

1.配套练习册课题一

2.预习课文P120-124

七、课后回顾: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重点内容基本掌握,学习兴趣较高,并且很渴望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行动导向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实习教学中,还要巩固加强理论教学的内容

八、板书设计:

总第课时星期第节时间:

第四单元课题一外圆锥的检测

教学目标:掌握圆锥面及检测方法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勤学思考的作风

教学重点:圆锥面的检测

教学难点:圆锥面的检测

教学方法: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演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光盘

教学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课题一外圆锥的检测

一、组织教学

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宣布上课

二、复习提问

(一)仿形法定义、基本原理、特点、适用范围

(二)宽刃刀车削法基本原理、注意事项、适用

三、导入语

对于相互配合的锥度或角度工件,根据用途不同,规定不同的锥度公差和角度公差。圆锥的检测主要是指圆锥角度和尺寸精度检测

观看测量圆锥的视频

(一)外圆锥检测的内容

圆锥角度和尺寸精度

(二)角度和锥度的检测

1、检测方法:万能角度尺测量、角度样板检验、正弦规测量等。

2、精度要求高的圆锥面,常用圆锥量规涂色法检验,其精度以接触面的大小来评定。

3、用游标万能角度尺测量

(1)结构

主尺、角尺、游标、制动器、基尺、直尺、卡块

1)量程:0-320°

2)精度:2′

(2)读数方法

游标万能角度尺的分度值一般分为2′和5′两种。万能角度尺的读数方法与游标卡尺相似,即先从尺身上读出游标零线前面的整数值,然后在游标上读出分的数值,两者相加就是被测件的角度数值。

(3)测量方法

1)测量角度:0°~50°

结构的变化:被测工件放在基尺和直尺的测量面之间

2)测量角度:50°~140°

结构的变化:卸下90°角尺,用直尺代替。

3)测量角度:140°~230°

结构的变化:卸下直尺,装上90°角尺。

2、用角度样板检验

在大批量生产时,可用专用的角度样板来测量工件。如图所示为用角度样板检测圆锥齿轮坯角度的情况。

3、用正弦规测量

正弦规是利用三角函数的正弦关系来间接测量角度的一种精密量具。

4、用途色法检验

圆锥套规用于外圆锥,圆锥塞规用于内圆锥圆锥套规涂色检验步骤:

(1)在工件表面顺着圆锥素线薄而均匀地泖上周向均等的三条显示剂;

(2)手握套规轻轻地套在工件上,稍加周向推力,并将套规转动半圈;

(3)取下套规,观察工件表面显示剂擦去的情况。

结论:

①三条显示剂全长擦痕均匀,圆锥表面接触良好,说明锥度正确

②小端擦去,说明工件圆锥角小了

③大端擦去,说明工件圆锥角大了

(二)圆锥线性尺寸的检测D、d、L

1、用卡钳和千分尺测量

注意:精度较低、粗侧;垂直,最大、最小处。

2、用圆锥量规检测

工件端面在刻线或台阶之间则合格

(三)圆锥面的车削质量分析

1、角度不正确

2、表面粗糙度达不到要求

3、尺寸不准(大、小端直径)

4、双曲线误差

四、训练检测:课本P131 8

五、总结

(一)角度和锥度的检测

(二)圆锥线性尺寸的检测D、d、L

(三)圆锥面的车削质量分析

六、布置作业:

1.配套练习册课题一

2.预习课文P124-126

七、课后回顾: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重点内容基本掌握,学习兴趣较高,并且很渴望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行动导向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实习教学中,还要巩固加强理论教学的内容

总第课时星期第节时间:

订正习题册第四单元课题一车外圆锥面

教学目标:1、了解圆锥的基本知识

2、掌握外圆锥的车削方法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勤学思考的作风

教学重点:转动小滑板法及偏移尾座法车圆锥及检验

教学难点:转动小滑板法及偏移尾座法车圆锥机检验

教学方法:探究法、练习法、多媒体演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光盘

教学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宣布上课

二、课前三分种说话

三、复习提问

(一)圆锥基本参数及计算

(二)转动小滑板法的概念、转动方向、转动角度、方法和步骤、特点、适用范围

(三)偏移尾座法概念、方法和步骤、特点、适用范围

(四)仿形法概念、方法和步骤、特点、适用范围

(五)宽刃刀车削法概念、方法和步骤、特点、适用范围

四、导入语

因锥面配合紧密,拆装方便,多次拆装后仍能保持精确的对中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要求定位准确,能传递一定

转矩和经常拆卸的配合件上

五、新授

一、考查圆锥基本知识

(一) 填空题(1、2、3、4、5、6、7)

(二)判断题(1、2、3、4、5、6、7、11)

(三)选择题(1、2、3)

(四)改错题(1、2、5)

(五)名词解释(1、2、3、4)

(六)简答题(1)

(七)计算题(1、2、3、4)

二、考查转动小滑板法的概念、转动方向、转动角度、方法和步骤、特点、适用范围

(一) 填空题(8)

(二)判断题(8、9)

(三)选择题(4、10)

(四)改错题(3)

(五)简答题(2、3、4)

(六)计算题(6)

三、偏移尾座法概念、方法和步骤、特点、适用范围

(一) 填空题(9、10)

(二)判断题(2)

(三)选择题(5)

(四)简答题(5、6)

(五)计算题(5)

四、仿形法概念、方法和步骤、特点、适用范围

(一) 填空题(1)

(二)判断题(10)

(三)选择题(6、9)

(四)计算题(1、2、3)

五、宽刃刀车削法概念、方法和步骤、特点、适用范围

(一) 填空题(11、12)

(二)选择题(7、8)

六、圆锥检测

(一) 填空题(13、14)

(二)判断题(12)

(三)改错题(4)

(四)简答题(7、8、9)

(五)计算题(7)

六、课后回顾: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重点内容基本掌握,学习兴趣较高,并且很渴望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行动导向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实习教学中,还要巩固加强理论教学的内容

总第课时星期第节时间:

第四单元课题二车内圆锥的方法---转动小滑板法及技能训练

教学目标:1、会用转动小滑板法车圆锥

2、掌握圆锥小端直径、小滑板转动角度的计算

3、掌握转动小滑板车圆锥的方法和步骤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转动小滑板法车圆锥

教学难点:转动小滑板法车圆锥

教学方法: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演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光盘

教学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课题一车内圆锥的方法---转动小滑板法及技能训练

一、组织教学

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宣布上课

二、复习提问

(一)转动小滑板法加工外圆锥的方法

三、导入语

圆锥面配合的同轴度高、拆卸方便,当圆锥面较小时(α<3°),能传递很大扭矩,因此在机器制造中被广泛采用.

观看转动小滑板法加工内圆锥的视频

(一)概念

把小滑板工件的圆锥半角а/2转动一个相应的角度,采取用小滑板进给的方式,使车刀的运动轨迹与所要车削的圆锥素线平行。

(二)小滑板的转动方向

车内、外圆锥工件时,当主轴正转,车刀正向装夹时,最大圆锥直径靠近主轴,最小圆锥直径靠近尾座,小滑板逆时针方向转动а/2(圆锥半角)。反之,车削倒锥时,则顺时针方向转动а/2(圆锥半角)。

(三)小滑板的转动角度

换算原则是把图样上所标注的角度,换算成圆锥素线与车床主轴轴线的夹角а/2。а/2就是小滑板转过的角度。

1、 2、

小滑板应转的方向:逆时针车C面小滑板应转的方向:顺时针

小滑板应转的角度:30°小滑板应转的角度:60°

(四)转动小滑板车圆锥的方法和步骤:

1、钻孔:用小于锥孔小端直径1—2mm的麻花钻钻底孔

2、选择及装夹内圆锥车刀:

3、转动小滑板:根据公式计算

4、粗车内圆锥面:粗车时应找正圆锥的角度,中滑板向前进给调整切削深度后开动机床,切削深度逐渐减小,粗车至圆锥小端,直径留1.5㎜-2㎜余量.

5、找正圆锥角度

6、精车内圆锥面

7、切削用量的选择

1)切削速度比车外圆锥面时低10%~20%

2)手动进给要始终保持均匀,不能停顿与快慢不均匀的现象。最后一刀的背吃刀量ap一般取0.1~0.2mm为宜3)精车钢件时,可以加切削液或润滑油,以减少表面粗糙度Ra值,提高表面质量。

(五)转动小滑板车圆锥的注意事项

1、尽量选用刚度大的内圆锥车刀,车刀必须对准工件旋转中心

2、粗车时不宜进刀过深,应大致找正锥度

3、用圆锥塞规涂色检查时,必须注意孔内清洁,显示剂必须涂在圆锥塞规表面,转动量在半圈之内只可沿一个方向转动

4、取出圆锥塞规时注意安全,不能敲击,以防工件移动

5、精车锥孔时要以圆锥塞规上的刻线来控制锥孔尺寸

(六)转动小滑板法适用范围:加工锥孔直径大、长度较短、锥度较大的圆锥孔及配套的外圆锥面

(七)技能训练

用转动小滑板法加工下面的图纸

1.刀具刃磨、工量具准备

2.工件安装夹毛坯伸出20mm找正,粗车Φ42×6 mm的夹位。

3.内孔车刀的装夹

(1)安装时刀尖对准工件中心,精车刀略高于工件中心。

(2)安装时刀杆应与内孔轴心线平行。

(3)刀杆伸出长度尽可能短些,比孔长5~10mm左右。装夹后,让车刀在孔内试走一遍,避免与孔壁相撞。

4、加工步骤

(1)夹毛坯外圆,粗车Φ42×6 mm的夹位。

(2)工件调头,夹Φ42×6夹位,粗车端面。

(3)钻通孔Φ21mm。

(4)粗车Φ38×5、Φ48外圆,留余量0.5 mm。

(5)粗车Φ24(直孔)至Φ21.7 mm。

(6)粗车锥孔控制大端直径Φ24至Φ23.5 mm。

(7)精车锥孔至尺寸(与外锥配合检测、控制基面距)

(8)精车Φ48外圆至尺寸。

(9)精车端面及Φ38×5至尺寸。

(10)倒角C1。(检测各尺寸)

(11)工件调头,(垫铜皮)夹Φ48外圆找正。粗车Φ38×5外圆、端面及总长,各留0.5 mm余量。

(12)松开工件,轻夹Φ38×5外圆(靠平端面),精车端面取总长及平行度至尺寸要求,精车Φ38×5外圆及端面,倒角C1。(检测各尺寸、完工)

四、训练检测

已知零件图样及技术要求,采用转动小滑板法车圆锥,试计算锥体小端直径d及圆锥半角a/2,编写加工工艺,为后续实训做准备。

五、总结

(一)转动小滑板法概念、转动方向、转动角度。

(二)转动小滑板车圆锥的方法和步骤

(三)转动小滑板车圆锥的注意事项

(四)转动小滑板法适用范围

(五)转动小滑板车圆锥的技能训练

六、布置作业:

1.配套练习册课题一

2.预习课文P126-128

七、课后回顾: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重点内容基本掌握,学习兴趣较高,并且很渴望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行动导向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实习教学中,还要巩固加强理论教学的内容

八、板书设计:

总第课时星期第节时间:

第四单元课题一车内圆锥的方法---仿形法车削圆锥面铰内圆锥面及技能训练

教学目标:1、掌握仿形法车削圆锥面

2、掌握铰內车削圆锥面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勤学思考的作风

教学重点:铰內圆锥面

教学难点:铰內圆锥面

教学方法: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演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光盘

教学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课题一仿形法车削圆锥面宽刃刀车削圆锥面及技能训练

一、组织教学

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宣布上课

二、复习提问

1、车圆锥的特点

2、转动小滑板车圆锥的方法和步骤

三、导入语

圆锥面配合的同轴度高、拆卸方便,当圆锥面较小时(α<3°),能传递很大扭矩,因此在机器制造中被广泛采用.

观看仿形法及宽刃刀法车削圆锥视频、

(一)仿形法

1、定义:是刀具按照仿形装置(靠模)进给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适用于车削长度较长,精度要求较高的圆锥

2、基本原理:在车床的床身后面装一块固定靠模板,其倾斜角可以根据工件的圆锥半角调整。

3、特点

优点:

(1)锥度仿形板锥度调整既方便,又准确。

(2)因中心孔接触良好,所以圆锥面质量高。

(3)可自动进给车削外圆锥和内圆锥。

缺点:

(1)仿形装置的角度调节范围较小,一般a/2在12°以下。

4、适用范围:车削圆锥半角α/2<12°的工件。

(二)铰内圆锥面

1、表面粗糙度:Ra1.6。

2、锥形铰刀

1)粗铰刀

2)精铰刀

3、铰内圆锥的方法

在内圆锥的直径和锥度较大时,钻孔后先粗车成锥孔,并在直径上留铰削余量0.2~0.3mm,然后用精铰刀铰削当内圆锥的直径和锥度较小时,钻孔后可直接用锥形粗铰刀粗铰,然后用精铰刀铰削成型

4、切削液选用

1)刚料乳化液或切削油

2)铸铁煤油

5、切削用量选用

工作切削刃长,切削面积大,排屑比较困难,所以切削用量要选得小些,并加注充分的切削液

四、训练检测:课本P131 13图4-46

五、总结

(一)仿形法车内圆锥面

(二)铰內圆锥面

六、布置作业:

1.配套练习册课题一

2.预习课文P120-124

七、课后回顾: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重点内容基本掌握,学习兴趣较高,并且很渴望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行动导向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实习教学中,还要巩固加强理论教学的内容

总第课时星期第节时间:

第四单元课题二内圆锥的检测

教学目标:掌握圆锥面的检测方法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勤学思考的作风

教学重点:圆锥面的检测

教学难点:圆锥面的检测

教学方法: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演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光盘

教学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课题二内圆锥的检测

一、组织教学

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宣布上课

二、复习提问

(一)外圆锥面的检测方法和内容

三、导入语

对于相互配合的锥度或角度工件,根据用途不同,规定不同的锥度公差和角度公差。圆锥的检测主要是指圆锥角度和尺寸精度检测

观看测量圆锥的视频

(一)内圆锥检测的内容

圆锥角度和尺寸精度

(二)角度和锥度的检测

1、检测方法:用涂色法检验(圆锥塞规)

检验步骤:

(1)在圆锥塞规均匀地泖上周向均等的三条显示剂;

(2)手握塞规轻轻地塞进工件孔里,稍加周向推力,并将塞规转动半圈;

(3)取下塞规,观察显示剂擦去的情况。

结论:

①三条显示剂全长擦痕均匀,圆锥表面接触良好,说明锥度正确

②小端擦去,说明工件圆锥角大了

③大端擦去,说明工件圆锥角小了

(二)圆锥线性尺寸的检测D、d、L

1、用圆锥量规检测

工件端面在刻线或台阶之间则合格

(三)圆锥面的车削质量分析

1、角度不正确

2、表面粗糙度达不到要求

七年级数学:数轴(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七年级数学:数轴(教学设计) Mathematics is a tool subject, it is the basis for learning other subjects, and it is also a subject that improves people's judgment,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on abilities.

七年级数学:数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的概念和的画法,掌握的三要素; 2.会用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利用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相互联系的观点。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画法和用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并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难点是正确理解有理数与上点的对应关系。的概念包含两个内容,一是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二是这三个要素都是规定的。另外应

该明确的是,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上的点表示,但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用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充分利用“”这个工具打下基础. 二、知识结构 有了,数和形得到了初步结合,这有利于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数形结合是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本课知识要点如下表: 定义 三要素 应用 数形结合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 原点 正方向 单位长度 帮助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每个有理数都可用上的点表示,但上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中《圆锥的体积》第一课时。 【指导思想】: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去从事观察、猜想、实验、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力求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环境,通过学生猜想、观察、操作、实验、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使学生能够从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学生会产生探究问题的需要,然后再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和归纳公式,体验过程,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 本着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合作探究的理念,本课以学生认识发展规律为主线,以引导猜想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为基点,通过实际应用训练使学生在“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中理解运用知识。 在教学策略上,本节课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在猜想释疑、合作学习和实验操作中,自觉探究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解决问题的乐趣,逐步提高学生探究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从教材的编写可以看出,教材加强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强了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使学生在经历观察、联想、猜测、操作实验、推理等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就本节课的设计而言,本课“圆锥的体积”是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圆柱体积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时首先悬疑激趣,再通过多媒体认识、理解圆锥体的特征。然后进行分组操作,为了实验的准确性,通过用空心圆锥向空心圆柱的容器里倒沙的实验得到圆锥的体积公式。进而培养学生的主动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 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 单元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认识圆柱与圆锥。了解圆柱与圆锥的基本特征, 知道圆柱与圆锥各部分的名称。经历由面旋转成圆柱与圆锥的活动,体会面与 体之间的关系,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 展空间观念。 2.经历圆柱侧面展开等活动,认识圆柱展开图,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 法。并能运用圆柱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3.经历“类比猜想-验证”的活动,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 体积的计算方法,体 验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体会圆柱、圆锥体积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 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 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难点:

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 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等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已经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直观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础上编排的。此前对圆面积公式的探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和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索,为进一步学习本单元知识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也积累了探索的经验,准备了研究的方法。圆柱和圆锥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圆柱与圆锥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这些都是本单元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从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由几个平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到认识圆柱和圆锥这样含有曲面的几何体,在图形的认识上又深入了一步。不仅能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关于几何体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得到完善。为今后学习其他立体图形打好基础;同时,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中相关形体的兴趣好意识,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单元课时:11课时

初中数学数轴教案精选范文案例

初中数学数轴教案精选范文案例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其中,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称为数轴的三要素。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数轴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数学数轴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数轴的概念,能用数轴上的点准确地表示有理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与实际操作,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数与形结合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数轴的三要素,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难点】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通过实例温度计上数字的意义,引出数学中也有像温度计一样可以用来表示数的轴,它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数轴。 (二)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用画图的形式表示东西向马路上杨树,柳树,汽车站牌三者之间的关系: 提问1:上面的问题中,“东”与“西”、“左”与“右”都具有相反意义。我们知道,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那么,如何用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牌的相对位置呢? 学生活动:画图表示后提问。 提问2:“0”代表什么?数的符号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对照体温计进行解答。

教师给出定义: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它满足: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代表原点;通常规定直线上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选取合适的长度为单位长度。 提问3:你是如何理解数轴三要素的? 师生共同总结:“原点”是数轴的“基准”,表示0,是表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正方向是人为规定的,要依据实际问题选取合适的单位长度。 (三)课堂练习 如图,写出数轴上点A,B,C,D,E表示的数。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数轴的三要素,用数轴表示数。 课后作业: 课后练习题第二题;思考: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有什么特点? 初中数学数轴教案二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的基本特征。 2. 经历探索圆柱和圆锥特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初步体会圆柱和圆锥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和高。 教具准备:课件,圆柱、圆锥实物,模型,长方形小旗一面。 学具准备:圆柱、圆锥实物,圆锥模型,剪刀,长方形、半圆形、直角梯形、直角三角形小旗各一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吃冰淇淋吗?你注意过装冰淇淋的盒子吗?(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请看屏幕,这是我搜集到的一些冰淇淋盒,看到这些盒子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到:左边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特点? 右边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通过学生喜欢吃冰淇淋,引入对它们各种各样盒子形状的研究,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你说我讲 1.认识“圆柱”特征 (1)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左边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呢?圆柱。 除了我们刚才看到的冰淇淋盒,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圆柱形的物体吗?在哪里见过?他们什么样?

学生可能提到未削的铅笔、水杯、胶棒、水彩笔盒、茶叶筒、木头、广场上的圆柱子、压路机的磙子、宾馆的旋转门等等。他们美观、实用、安全、能滚动…… (2)探索研究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圆柱,数一数,摸一摸,滚一滚,比一比,看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探索提示) 提示:①数一数,圆柱有几个面?指给同桌看。 ②摸一摸,圆柱的几个面有什么不同? ③滚一滚,把圆柱不同的面放在桌上滚一滚,你发现了什么? ④比一比,你的圆柱和同桌的有什么不同? (3)汇报交流 学生根据提示交流汇报。 ①圆柱有3个面。哪3个?让学生指一指。 ②学生会说“圆柱有两个圆形的面,平平的。”此时教师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再摸一摸感知一下,并介绍:圆柱上下这两个圆形的面叫圆柱的底面。(板书)可能会有学生提到这两个圆大小一样,如果没有,教师提问:这两个圆之间有什么秘密吗?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可能是用眼睛看的,也可能是估计的。给他们时间验证一下,再交流。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量直径;把两个圆在纸上画下来比对;或画一个再看是否重合;也可能剪下来比较等等。 教师肯定学生的想法后利用课件演示两个圆重合,并板书: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圆柱还有一个面,学生可能会通过手势表示,却说不出来。也可能知道叫侧面。教师根据学会的回答介绍:圆柱的曲面叫圆柱的侧面,并板书:侧面曲面。 ③底面放在桌子上不能滚动,侧面放在桌子上可以滚动。 师:我们平常见到的哪些圆柱利用了它能滚动这个特点? 压路机、擀面杖、滚筒刷等,学生说不上来,教师可以提示引导。 师:这些圆柱滚过的地方会是什么形状呢? 学生演示,猜测过后,教师可以用课件演示一下:长方形。 ④圆柱有大有小,有高有低。 课件出示装满牙签的圆柱塑料盒和装满水彩笔的圆柱盒,问:这两个圆柱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数轴》教案(优秀教学案例)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中学数学(数轴)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学科:数学 3、课时数:1课时 4、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温度计一支、教学课件。 二、教学课题 1、通过与温度计的对比,认识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概念,知道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会求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能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合理利用新旧知识的迁移,借助形(数轴)来理解数,经历从实际(温度计)中抽出数学模型(数轴),从数形结合两个侧面理解问题,并有选择处理数学信息,作出大胆猜测。 3、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体现数学充满着探索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兴趣;能够在师评、生评、自评的影响下,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习了正负数的意义后,进一步学习数轴的概念,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数轴作为数形结合的典范,是用“长度”度量各类

量的抽象。本课的学习将对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概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为推导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求不等式组的解集,以及研究平面直角坐标系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数轴概念的产生所渗透的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四、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路 利用课件和部分视频,创建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并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本课的设计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课题引入 (二)、探索新知 (三)、动手操作 (四)、解决问题、拓展创新 (五)、小结与联系 五、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教师活动设计: 出示天气预报部分视频,强调学生要注意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 [百度搜索]https://www.docsj.com/doc/099238985.html,/show/aJXUIWLPpdpTImNU.html 请大家看,这是一支温度计,它的用途大家是知道的.但是你会读温度计吗?请同学们读出此时温度计所显示的温度.这样看来,液面所在的刻度就表示此时的温度.这说明温度计上的刻度与一些有理数建立了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都表示一个有理数.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精品教案(通用版)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并掌握它们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从实际生活入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难点:认识圆柱、圆锥的高。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茶筒或一个圆锥形实物。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出示)这是一个长方形,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当它沿一条边旋转一周,会形成什么图形? 师:这个三角形沿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会形成什么图形?(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索 1.感知圆柱和圆锥。

师: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圆柱、圆锥形状的物体,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者圆锥?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圆柱、圆锥物体的画面,当去掉这些画面的颜色和图案,就得到了圆柱、圆锥的立体图形。 师:圆柱、圆锥有什么特征呢? 2.认识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先来研究圆柱有哪些特征? 请同学们用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等方法来研究圆柱的特征,看哪个小组合作的好,发现的多。 师: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生1: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并且一样大小。 生2:圆柱有一个曲面。 介绍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结合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再来说一说圆柱的特征。 师: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的高。圆柱的高有多少条?这些高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师:谁能说一说圆柱的特征? 生: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相等;有无数条高,高的长度都相等。 3.探究圆锥的特征。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圆柱的特征,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圆柱特征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圆锥有哪些特征? 同学们自主研究。 师: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生1:我发现圆锥的底面是圆形的。 生2:圆锥有一个曲面。 师总结: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三、自主练习 1.下面物体的形状哪些是圆柱?哪些是圆锥? 答案:略。 2.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圆柱?哪些是圆锥?

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教案

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 第一课时: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9-10页的例1,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二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知道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认识立体图 教学具准备: 1、圆柱和圆锥形的实物、模型 2、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小旗各一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教师出示一组相关的几何体的实物图,其中有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也有圆柱和圆锥形状的,提问: 上面这些物体认识吗?分别是什么? 如果将它们按形状分成两类,怎么分? 如果给这两类物体起个名字,可以叫什么?(圆柱体和圆锥体) 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体和圆锥体?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知识。揭示课题,板书:圆柱和圆锥 教师说明:我们所学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直直的直圆柱和直圆锥. 二、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A探究圆柱的特征。 1.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2.互相交流,什么感觉.启发学生动手实验: (1)用手平摸上下底,有什么特点. (2)用笔画一画,上下底面积有什么特点?你怎样证明这两个底面大小的关系? (3)用双手摸侧面,你发现了什么? 3.讨论、交流、总结 (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并板书: 底面 2个平面完全相同圆

七年级数学上册 1.2.2数轴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数轴 学科数学授课时间主备人授课班级教授者 课题 1.2.2数轴课时安排 1 课型新授 三维目标知识 目标 知道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 能力 目标 知道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能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情感 目标 会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教学难点数轴的概念,利用数轴比较负分数的大小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尝试研讨、变式练习 教学准备 整体预设导案设计学案 设计 二次 备课 教学过程设计导 入 探 究 一、复习导入 每名学生都参照前一名学生所写的,尽量写不同类型的,最后有下面同学补充;观察一下直尺,直尺上哪边的数大,哪边的数小?那 么有理数可以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吗? 二、讲授新课 (1)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牌,汽车站牌东3米和7.5米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牌西3米和4.8米处分 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2)数轴 数轴的画法: 第一步:画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O,这个点叫做_______。 第二步:规定从原点向右的为_______向那么相反的方向(从原点向左)则为负方向 第三步:选择适当的长度为 ____________。 总结: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称数轴的三要素)的直线叫做数轴 (2)画一条数轴,并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1,5,0,-2.5, 2 1 4.解: (3)、指出数轴上A、B、C、D、E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学生分 小组讨 论,观 察,共同 发现数 与形的 关系 让学生 画数轴 并相互 交流 通过从 特殊到 一般的

《圆柱与圆锥的认识》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圆柱与圆锥的认识》教案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案教学内容浙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 62~63 页。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内在的联系,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 要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圆锥,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点。 难点: 对圆锥高的认识以及对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的立体图形的辨析。 教学教具课件、圆柱形模型若干、罐头盒。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 1、(出示场景 1 图)老师给大家带了两组图形,都能认识吗?(生: 第一组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圆形,第一组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1 / 9

) 2、大家都认为是我们熟悉的平面图形。 但我给大家带的却是一些立体图形。 不信,咱们换个角度看看!(电脑演示)第一组分别是什么?(生: 第一组分别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 3、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我们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圆柱体简称圆柱在低年级只是初步接触,今天我们进一步来认识它,(将不完整的简图贴在黑板上。 )看不见的地方可以画虚线表示。 圆锥体简称圆锥,我也画下来。 这两个都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的立体图形。 板书: (认识圆柱和圆锥) 4、那第二组可能是怎样的立体图形呢?(生1: 第二组可能是长方柱、正方柱、长方柱、三棱锥)(生 2: 第二组可能是圆柱、圆柱、圆柱、圆锥)(生 3: 第二组可能是长方柱、圆柱、长方柱、圆锥)都有可能的。 (电脑演示)瞧,还是我们要进一步认识的圆柱和圆锥,我们研究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直圆柱和直圆锥。 二、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谈话: (手拿圆柱和圆锥教具)圆柱和圆锥肯定是不一样的,那你感觉他们最明显的不一样在哪儿呢?(从整体先来把握两个图形,明确研究方向。

人教版初中数学数轴--教学设计

数轴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数轴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数轴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我们研究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运算法则等的图形分析工具;借助数轴的直观性表示不仅可以加深对正数、0、负数的认识,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分析、理解相关数学问题;通过对点在数轴上运动的研究可以推导出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利用数轴上表示数的特点来确定有理数的大小和不等式组的解集.数轴作为分析、研究数学问题的工具,不仅揭示了其内在的数形结合思想,而且也为研究数学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为今后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运用打下坚实基础. 学习数轴是把数和形有机统一起来的第一次尝试,我们借助教科书中的情境:“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牌,汽车站牌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牌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从情境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转化、类比、比较、分析等思维活动,发现“三要素”(基准点、方向和与基准点的距离)在刻画事物相对位置中的作用,把实际问题抽象成用“直线、点、距离等”描述的图形;继而将直线上的点用数表示,实现在一条直线上用0表示“基准点”,借助负数概念引入过程中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经验,来规定在0的左、右两边分别用负数和正数表示,顺利过渡到用负数、0、正数表示出了这条直线上的点,为定义数轴概念提供一次直观基础。然后通过这一例子与温度计比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三要素”的意义,体会“用点表示数”和“用数表示点”的思想方法,为定义数轴概念提供又一次直观基础,自然引出数轴概念.在数轴概念的建立过程中,应注意渗透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原点是数轴的基准点;单位长度是度量线段长度的单位,1是实数单位;原点向右、向左的方向表示了相反方向,它们与正数、负数的对应关系;即原点与0,正向、反向与正数、负数,单位长度与1的对应关系.并具体讲述数轴的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数轴“三要素”;体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合理性,感受其中的数形结合思想.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圆柱和圆锥》教案

《圆柱和圆锥》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更好的发展数学思维,增强空间观念。 3、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各部分的名称。 2、认识圆柱和圆锥的高,并会测量高。 教学难点 认识圆锥的高。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 生:长方体和正方体。 2、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信息窗1中的冰激凌盒子。 提问:大家看这是什么?还是我们认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吗? 请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生1:这些物体什么形状? 生2:这些形状的物体各具有什么特征? 三、合作探究 1、谈话:圆柱和圆锥肯定是不一样的,那你感觉他们最明显的不一样在哪儿呢?(从整体先来把握两个图形,明确研究方向) 生1:圆锥是尖尖的,有一个尖顶,而圆柱没有。 生2:圆柱是上下一样粗细的,而圆锥是一头大,一头小。 生3:圆柱有2个圆面,而圆锥只有一个圆面。 生4:圆柱从正面看过去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而圆锥从正面看是三角形。

看来圆柱和圆锥在很多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要把握他们,认识它们,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观察、比较。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就先来认识圆柱,行吗? 2、认识圆柱的特征。 (1)其实圆柱形状的物体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电脑演示) 很多张光碟叠放在一起的形状、圆柱形状的卫星、航天火箭的一部分、可乐罐子的形状、可乐瓶盖子以及贴商标的一部分、牙膏口的形状、想象挤出来的一部分牙膏的形状、同学收集的盒子…… 并将有代表性的物体逐步抽象成圆柱直观图。 (2)大家桌上都有圆柱,找到它,看一看、摸一摸、你可以想想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时候是怎样研究的,从顶点、面、棱(长、宽、高)也可以再和圆锥比一比,我想你会发现很多?将你的发现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 (3)集体交流:(学生交流时语言可能不严密,教师随时正确引导) 谁来汇报你的发现。学生交流,教师系统整理。 (上下两个面:两个相等的圆。) (侧面:一个曲面。) (高:有无数条都相等) 这仅仅是他们组的发现,到底对不对,需要我们验证、修改、完善。 对于第一个发现,谈谈你们的看法。 生1:我们认识圆,圆柱上下两个面确实是圆。但一定是两个相等的圆我还没有验证过。 生2:我验证过了,比画手中的茶叶桶盖和桶底能完全重合。 生3:对!我量了这个圆柱上下两个圆面的直径都是13厘米,这两个圆是相等的。 生4:我把圆柱的上下两个圆面描在纸上,这两个圆确实能重合,是相等的。 圆柱上下两个面是两个相等的圆,都叫圆柱的底面。(修改板书,并在直观图上介绍)对于第二个发现,也谈谈你们的看法。 生1:圆柱的侧面确实是曲面,在桌面上是沿直线滚动的。 生2:如果也像长方体正方体一样将圆柱的侧面展开成平面可能会是个长方形。 对于第三个发现,想说点什么吗? 生1:和长方体正方体一样,圆柱有高,将圆柱放平在桌面上,将尺垂直圆柱底面就能量出高了。 生2:两个底面圆心之间的距离是圆柱的高。 生3:只要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都是圆柱的高。因此高应该有无数条。 大家很了不起,自己通过探索,把握住了圆柱的重要特征,从而进一步认识了圆柱。 3、认识圆锥的特征。 如果这是一个圆柱,那它的一个底面的圆心应该在这儿,(演示动画:将圆柱一个底面

初中数学数轴教学教案

初中数学数轴教学教案 初中数学数轴教学教案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概念的基础上,从标有刻度的温度计表示温度高低 这一事例出发,引出数轴的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初步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使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来理解有理数的有关问题.数轴不仅是学生学习相反数,绝对值等有理数知识的重要工具,还是以后学好不等式的解法,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等内容的必要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特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 使学生理解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 2. 能将已知的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理解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 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和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数与形的结合)

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材分析: ⑴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⑵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学生对数轴概念和数轴的三要素,学生不易理解,容易造成画图中丢三落四的现象,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⑶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他们往往需要依赖直观具体形象的图形的年龄特点,以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也为使课堂生动,有趣,高效,特将整节课以观察, 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教学中积极利用板书和练习中的图形,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 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辅助作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

《圆锥的体积(2)》教案 高效课堂 获奖教学设计

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 第3课时圆锥的体积(2)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圆锥体积计算的简单问题。 2、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回顾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计算几个简单的圆锥体积。 二.新知探究 1(1)出示例3 已知近似于圆锥形的沙堆的底面直径和高,求这堆沙堆的的体积。(2)要求沙堆的体积需要已知哪些条件? (3)题目的条件中不知道圆锥的底面积,应该怎么办? (4)分析完后,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将计算步骤写在教科书第26页上.做完后集体订正。(注意学生最后得数的取舍方法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第2题。 2、完成练习六的第7、8、9题。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 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上一个台阶。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圆柱和圆锥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圆柱和圆锥》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圆柱和圆锥》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是小学数学最后教学的形体知识。与长方体、正方体一样,圆柱和圆锥也是基本的几何形体,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经常能够看到这些形状的物体。教学圆柱和圆锥,能够扩大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范围,丰富对形体的认识,有利于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教学圆柱和圆锥,也能够丰富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活动经验,深入理解体积的意义和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利于完善认知结构,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圆柱和圆锥,还能够给学生提供探索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机会,有利于转化能力和推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全单元编排五道例题,具体安排见下表: 例1圆柱、圆锥的形状特点

例2圆柱的侧面积 例3圆柱的表面积 例4圆柱的体积 例5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知道圆柱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能举例说明。圆柱和圆锥,能判断一个立体图形或物体是不是圆柱或圆锥。 2、使学生知道圆柱侧面展开的图形,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计算方法,并认识取近似数的进一法。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说明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10课时

七年级数学上册 1.2 数轴教案 (新版)浙教版

1.2 数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与温度计的类比,认识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的概念,知道互为相反的一对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会求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能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现实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从数形两个侧面理解与解决问题,使学生认识用形来解决数的问题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习数学的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学习数轴,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通过分组动手操作实践,体会数学充满探索性,并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发现知识,找到获取知识的方法,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数轴和相反数的概念及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三、教学难点:数轴的概念和相反数反映在数轴上的性质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教师出示一只温度计,首先让学生说说温度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然出提问:(1)温度计上的刻度是怎样表示温度的?(2)把温度计横放(零上温度向右),你觉得它像什么?(3)你能把温度计的 刻度画在纸上吗?引出新课:“数轴”。 (借助于温度计,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易于接受数轴。感受到数学是真实的、亲切的。这些问题的创设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学生很自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合作讨论,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师生一起画一条数轴。 [讲清数轴的画法:一画(直线);二定(定原定);三选(选正方向);四统一(单位长度要统一)。] 2、观察数轴有什么特征?(让学生讨论) (如: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类比温度计三者缺一不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

圆柱与圆锥教案 单元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 单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 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单元难点: 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1、圆柱 (1)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2页圆柱的认识,练习二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教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评判答案是否正确) (1)半径是1米(2)直径是3厘米 (3)半径是2分米(4)直径是5分米 二、认识圆柱特征 1.整体感知圆柱 (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美观、实用、安全、可滚动……) (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2.圆柱的表面 (1)摸摸圆柱。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 (2)指导看书: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3.圆柱的高 (1)课件显示: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 (2)引导小结: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关. (3)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4)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 ①课件显示:装满牙签的塑料盒,问:这些牙签是圆柱的高吗?假如牙签细一些,再细一些,能装多少根? ②初步感知:面对圆柱的高,你想说些什么? 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③深化感知:面对这数不清的高,测量哪一条最为简便? 老师引导学生操作分析,得出测量圆柱边上的这条高最为简便,同时课件上的圆柱体闪烁边上的一条高. 4.圆柱的侧面展开(例2) (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数轴》参考教案

2 数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并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了解相反数的概念及其在数轴上的表示。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比与迁移来掌握数轴的概念和性质,并通过观察来掌握相反数的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数轴与数的结合,培养数形结合思想。 (2)初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主动和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法和学法指导:为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素养的提高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诱思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形式展开教学。教师创设情境引导教学,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课前准备:正方体的实物、展开图的模板图形、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诱思导学 问题1:温度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温度的重要工具,你会读温度计吗?请你尝试读出图中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 问题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 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 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二.合作探究 学生回答由上述两问题得到什么启发?你能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吗? 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归纳出:可以表示有理数的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得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三.精讲精练 例1: +3,-4,4 1,-1.5,0分别在数轴的什么位置? 例2:指出数轴上 A, B, C, D 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例3: 画出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 23, -5, 0, 5, -4,2 3- 例4:2与-2有什么相同点与不相同点?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23与23-,5与-5呢? 结论:有理数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0用原点表示.所以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四.拓展提高 问题1:数轴上的两个点,右边点表示的数与左边点表示的数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问题2:正数、负数在数轴的什么位置?判断它们的大小? 利用结论练习: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⑴-2 和 +6;⑵0和 -1.8;⑶2 3-和 -4. 结论:数轴上两个点所表示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通过练习,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五.达标检测

圆锥的体积说课稿与课件

说课 圆锥的体积 九山镇宋王庄小学文波今天我说课的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三单元“圆锥的体积”。下面将从教材、学法、教法、教学设计等七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说教材 1、教材的容、地位和作用。 圆锥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最后一个教学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图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这三种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学习其它图形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空间与图形》这一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和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教材十分注重把学生的视野拓宽到自己生活的空间,注重以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作为学习素材,使学生经历用观察、操作、想象、思考等多种方式探索图形的性质、运动、位置、度量等,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结合《圆锥的体积》这一知识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中探索圆锥的体积公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自觉养成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3、本课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圆锥体积公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 掌握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说学情 六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空间观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从一年级开始就认识了物体,五年级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在前面刚学了圆柱的体积,在此基础上学习圆柱的体积,学生很容易掌握,做到水到渠成。 三、说教学模式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和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