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大学生礼仪教育

大学生礼仪教育

大学生礼仪教育
大学生礼仪教育

.1.2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意识的紧迫性

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的重点在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上,

忽视礼仪修养层面的培养。大学生中存在的种种“受教育没教养”的不文明现象,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甚而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发展。目前,大学生礼仪修养现状和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应当引起德育工作者高度重视。政协委员司富春呼吁: 加强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事不宜迟。目前,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现状有两点明显的表征: 一是礼仪修养意识与礼仪修养行为的不和谐,即主观愿望、礼仪修养动机与行为方式、效果之间相脱节相矛盾;二是礼仪修养诸要素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即礼仪修养的认识、

情感、品质、言行四者之间,有的超前,有的滞后,有的逆向发展。此外,部分大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礼仪失范现象:乱涂乱扔,粗话脏话脱口而出:

遇见师长擦肩而过,视如陌路;“课桌文化”趣味低级,令人作呕;在图书馆,阅览室的

书刊上乱写乱画,“大开天窗”;课堂上打磕睡,伸懒腰,看课外书,窃窃私语;众目睽

睽之下,男女生相拥热吻,全然不顾别人的“视觉污染”;上完厕所不冲洗,起身就走;

穿背心,跟拖鞋,衣冠不整进课堂,毕业离校酗酒闹至深夜……凡此种种,所有这些给社会留下了当代大学生礼仪修养水平下降、礼仪文明程度大不如前的感觉。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的预备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言行文明,知理达礼是他们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然而,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礼仪修养缺失的现象,已经严重损坏了大学生的形象,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因此,本文的主旨尤其要落在全面分析礼仪教育缺失产生的原因,深入探索提升大学生礼仪素养的有1绪论

旦旦旦旦旦旦旦旦旦旦旦旦旦旦旦旦

效措施。

1.2.1.3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

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之中。荣辱观是社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褒贬评价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衡量,反映的是人们对自身或他人的社会行为产生的一种内在心理感受、道德评价。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其既有内在联系,又有侧重点的不同。前者重点强调自身的完善,后者则强调具有时代感的道德要求。从内在本质上说,二者又有高度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体现在道德建设上。首先,礼仪修养强调规范其表,荣辱观强调规范其里,二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良好的礼仪修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成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现,而后者的实现,又可以推动前者教育内容的深化与提升。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二者在高校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礼仪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机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产生持久动力和生命力。高校要培养造就品学兼优的新一代大学生,就必须把思想道德教育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其次,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整体上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应当坚持、提倡什么,反对、抵制什么,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而强化礼仪修养教育,则可以使大学生尊礼、守礼,形成有教养的优雅举止,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人文素质。因此,使礼仪修养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是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的必然要求,并将促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认清历史使命、明确政治方向、明白做人道理,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大学生礼仪修养概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社会生活正在经历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现行的高

校德育教育理念略显陈旧滞后,己经远远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中央陆续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等文件,力求加大改进工作的力度,完善德育体系,积极推进德育教学改革,克服“一手硬,一手软”和忽视德育工作的倾向,引导大学生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作为思想道德修养的有效载体,加强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对于解决当前思想品德教

育观念陈旧、脱离实际以及大学生行为失范等方面的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礼仪修养的社会作用,对大学生礼仪修养的概念、特征、社会作用进行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

2.1.1.2礼仪修养的涵义

修养是指一个人在道德、学问、技艺等方面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艰苦磨练以及情

操的陶冶逐渐使自己具备某一方面的品质和能力,是一个人的品德、知识、能力、才华的一种积淀,还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反映。礼仪也需要修养。礼仪作为一种修养的内容,是多层次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之一,它属于道德体系中社会公德的内容[zl1。

礼仪修养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社交目的,按照一定的礼仪规范要求,结合自己的

实际情况,在礼仪的品质、意识等方面所进行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从而形成一种境界和涵养。

现代礼仪修养学说在对传统修养理论进行扬弃的基础上,在强调依照现代礼仪的基

本原则和规范而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改造的同时,还将在现代礼仪实践中形成的礼仪品质纳入理论视野。由于把礼仪修养与具体的礼仪实践联系起来,这就使得礼仪修养具有了科学的内涵。

2.2.1大学生礼仪修养的涵义

大学生礼仪修养是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以继承优良传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建

立和谐人际关系为目的,依照各种符合时代特征和道德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在礼仪的品质、意识等方面所进行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以及因此形成的境界和涵养。大学生礼仪修养要求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化[z8]。

从修养的角度看,大学生礼仪修养是大学生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面貌和文

化教养的综合反映。

从道德的角度看,大学生礼仪修养是大学生秉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

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努力成为“四有”新人的思想道德准则。

从交际角度看,大学生礼仪修养是大学生构建和谐校园关系、促进人际交往、加

强理解沟通、获取彼此尊重的交际艺术。

从审美的角度看,大学生礼仪修养是大学生展示个人良好形象、体现独特魅力的有

效途径。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既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又是新时代新道德的实践者,是中华文明的独特载体。加强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是我国现阶段进行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对大学生的进行礼仪修养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逐步把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

人的道德品质,塑造自尊自信的良好形象,充分展示个人良好的教养与优雅的风度。

2.2.2大学生的礼仪修养规范

大学生的礼仪修养规范是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大学生礼仪修养以社会主义

道德为核心,以规范为具体表现形式。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

大学生礼仪修养规范一般包含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内容:

5.,加强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的原则

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原则是开展大学生礼仪修养教学工作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学对象进行礼仪修养教育活动的依据,是长期礼仪修养

教学实践的总结,它客观地反映了礼仪修养教育的规律。而教师和学生也正是需要依据

这一规律完成各自的教学、学习任务。为此,我们必须揭示和掌握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

中所蕴藏的继承原则、自律原则、情景原则、整合原则以及创新原则的思想内涵,并且

结合大学生礼仪修养实践加以灵活运用。

5.1.1继承原则

礼仪是文化的精华所在,是关于品格和美德的最好范式。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

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

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30]。报告指出了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继承祖国传统文化的扬弃原则,对当代大学生掌握礼仪知识、加强道德修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大学生在接受礼仪修养教育的过程中,要主动、自觉地继承中华文明勤劳、稳定、

和谐、坚韧、自省的核心思想,继承中华民族崇礼尚德的优良传统,涵泳其中,训练心智、陶冶情操,引起对崇高、纯真等美德的向往。

5.1.2自律原则

“自律”源自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伦理学,是指以自尊自爱、自省自控为特征的,为

追求道德本身的目的而行动的伦理原则。康德强调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人的价值在

于人的“意志自律”,即人应该成为自己的主人,自己为自己立法:将自己的行为由被动、服从变为主动和自觉,从而获得自由和尊严

在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中强调“自律”,就是要发挥大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认同礼

仪修养的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遵守

礼仪规范、道德规范和国家法律,在思想和行为上更要严格地要求自己,使大学生的人

际关系更加融洽、和谐,与集体、国家荣辱与共,休戚相关,为达成理想而努力奋斗。

1.3实践原则

实践对礼仪具有约束力。礼仪规范只有在确定的实践情景中才能正确发挥作用。

5.1.4整合原则

整合就是将不同的事物与物质结合在一起,使他们相互渗透相互交互,资源共享而发挥最大的价值,从而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如果将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看作一个整体的系统,则整合在

这个系统中的作用就在于调整系统结构、协调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的目的。

因此,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整合原则的主要作用在于将与礼仪修养教育相关的、原本分

散的教育资源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教育体系。整合的主要内容

包括:传统教育理念与先进教育理念的整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整合、课堂教学与

创新教学的整合、理论学习与礼仪实践的整合以及师资队伍的整合、礼仪修养教育实践

环境等方面的整合。相关教育资源获得整合,可以帮助具有专业知识的优秀教师在先进

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通过科学设置课程体系、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选择合理的实践方式、依靠优化的教学环境,高效率地完成礼仪教育工作。

5.1.5创新原则

创新从哲学上说是人的实践行为,是人类对于发现的再创造,是对于物质世界的矛

盾再创造。人类通过物质世界的再创造,制造新的矛盾关系,形成新的物质形态。创新

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

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闹。

礼仪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具有历史性特征的行为规范,就必然会受到经济、

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制约,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就要求礼仪修养教育也必须随着

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在坚持礼仪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

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理念的创新、教育环境的

创新、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社会实践的创新和教育评价机制的全面创新,为加

强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提供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如果不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教

师不通过创新性的教学,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掘学生的潜能、促

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就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也就不可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礼仪品质;如果学生在学习礼仪课程、培养礼仪习惯

的过程中缺乏创新精神,就不能更有效率地掌握礼仪知识、提高礼仪修养水平。

5.2加强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的内容是构成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是大学生

礼仪修养教育内在结构的核心成分。对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大学

生礼仪修养教育价值观的直接反映,对实现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目标、安排学习活动和

实践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5.2.1加强道德品质的修养

所谓道德品质,是指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的具体表现闹。道德品质的修

养和礼仪修养的养成有着密切的联系。礼仪行为从广义上说就是一种道德行为,因此,

一方面,个人要培养出高尚的道德品质,就应遵循道德培养的规律,在日常生活中做到

行有仪、言有礼,使得个体的行为符合礼仪规范;另一方面,只有时刻注意提高礼仪修

养的人,才会使礼仪行为成为一种自觉的和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可见,道德品质修养

和礼仪修养的养成是个内外结合、相辅相成的统一过程,礼仪修养体现着一定的道德精神,而个体要想全面提高礼仪修养,离开了道德品质的修养又是不可能实现的。

加强大学生道德品质修养,就是要在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

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

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

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具体而言,就是要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地位,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广泛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

和谐的热烈局面。

5.2.2加强文学艺术的修养

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是提高礼仪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使大学生对美的本质、

美的追求以及美在生活中的驻留等形成完整的认识,确立正确的审美观。美的认识在本

质上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具体地说,美的认识是审美主体在对审

美客体进行的感受、体验、鉴别、领悟、评判和再创造的过程中,得到的审美享受。文

学艺术美在于它以语言塑造成美的艺术形象。大学生进行审美欣赏,就是要走进艺术形象,去体验、感受这种美。提高文学艺术修养的关键是善于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

美感能够帮助欣赏者陶冶情操,丰富志趣,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

端正(苏霍姆林斯基语)闹。日常生活中,大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同的文艺作品,它们

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出人类真实而丰富的感情世界。它们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美化

了我们的生活,充实着人类精神世界。人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条件、社会经历、文化

素养、性格气质等都影响着每一个人,这样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个性,并反映到审美趣

味方面。因此,大学生要有意识地自觉接受健康、高雅的艺术熏陶,善于挖掘出艺术形

象中积淀着的丰厚内涵,获得审美的陶醉和感情的升华,从而启迪其思想,培养出高尚

的道德情操和文明习惯,切实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

5.2.3加强科学知识的修养

礼仪的传统悠久而深远,礼仪的内涵丰富而深刻,礼仪修养学说作为边缘学科,和

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文化主要传承者的大学生,只有具有了广博的文化知识背景,才能全面而深刻地理解礼仪的原则和规范,才能

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水平。例如,学习民俗学可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避免触犯习俗禁忌,使得自己的行为更加有礼;学习美学可以使

我们更好地按照美的规律支配自己的言行,做到心灵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借鉴和运用美

学原理,可以美化生活,美化环境,美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的心灵更加纯洁,

情操更加高尚,从而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提高现代礼仪的实效性;学点心理学可以使

交往双方增加信任、消除对立的心理。而为了保证礼仪行为的有效性,还必须排除消极

的礼仪心理,形成积极的礼仪心理,掌握公共关系学可以使我们懂得协调沟通,塑造组

织形象和个人形象的方法,充分发挥礼仪作为交流工具的重要作用。凡此等等,加强大

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对于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5.2.4加强心理素质的修养

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品质[’sl。它是

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心理活动在个体身上的积淀,是一个人在思想和行为上表

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特征和能动性。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

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内容。

心理素质的修养是指一个人从自身的心理特点出发,通过来取一定的方法,学会调

节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状态,使自己在心理上具有适应外界环境,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修养,就是要使大学生在礼仪实践过程中尽可能地表现出稳

定的心理素质,文明有礼地完成交际活动,达到理想的交流目的。稳定的心理素质主要

包括敏锐的注意力、较强的记忆力、良好的思维能力及良好的感情控制能力等几个方面。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其礼仪实践的质量。一个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

的大学生在礼仪实践活动中遇到各种困难和情况时,都能始终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

敏锐地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凭借良好的思维能力找到解决方法,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

为方式,化险为夷,争取主动。相反,一些缺乏良好心理素质的人,在参加重大礼仪实

践活动时,常会出现情绪失控,表现得惊慌惧怕甚至出现心跳加快、四肢颤抖、说话声

调不正常的现象。因此,是否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是决定大学生能否顺利参加礼仪实

践活动、完美地运用礼仪形式的重要因素。

5.2.5加强礼仪习惯的修养

习J惯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完成某项活动的需要或自动化的行为模式,它是一个人后天

养成的行为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地进行某些动作的特殊倾向。礼仪实践是人们在交际生活

中的一种行为模式,礼仪只有通过一个人的持久、反复的实践,使之成为一种无意识的

自动行为,形成习惯,才能在人际交往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礼仪修养是个体自觉

的礼仪习惯养成的过程。检验个体礼仪修养的水平,很重要的一条标准是看他是否己经

把礼仪规范内化为自身个性中的一种稳定成分,是否能在各种交际场合自动地遵循礼仪

规范。

加强大学生礼仪习惯的修养,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严格按照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和大学生礼仪的程式与规范,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养成的行为活动;通过理

论的学习,全面掌握礼仪知识和礼仪规范,经过反复实践,养成执行礼仪规范的自动自

觉性。

「2」艾小武.浅论现代大学生礼仪修养〔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1998(4):72一73

「8]刘立新.关于当代大学生礼仪修养和道德水准的几点思考〔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5(3):80一82

【9j霍明武.浅议高职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礼仪修养教育【J〕.山西科技,2007(6):57一58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规范;礼仪教育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礼仪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礼仪道德规范。

西方礼仪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发展于资产阶级文艺复兴时期,成熟于现代社

会。当今各种礼仪教育训练及培训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很多这方面

的论著随之出现,比较著名的有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的《成功之路丛书》,法

国学者让·塞尔著《西方礼节与习俗》,英国学者埃尔西·伯奇·唐纳德的《现

代西方礼仪》等等。我国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形成于奴隶社会,《周礼》、《仪

礼》、《礼记》这三部著作作为我国礼仪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对人的正确行为和社

会公德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对人际交往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此后,孔孟等儒

家的礼仪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3]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的礼仪教育进入全面复兴阶段,各行各业礼仪教育纷纷出台,如:接

待礼仪、餐桌礼仪、公务礼仪、服务礼仪等,可以说各种礼仪教育、训练日趋红

火,以著名礼仪教育专家金正昆教授为代表的专家、学者,对礼仪教育和实施进

行了大量的研究、论证和总结,各种礼仪教材、读本不断涌现,礼仪研究也由最

初的个人礼仪、家庭礼仪、社交礼仪向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涉外礼仪等多方面

转变,所有这些,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礼仪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和借鉴。

我国国内的大学生礼仪教育研究的繁荣开始于上世纪90 年代后期,比较有

代表性的有:

图书类:以金正昆为代表的礼仪教育专家编印的《大学生礼仪》、《实用大学

生礼仪教程》、《大学生社交礼仪》、《大学生礼仪教育与实践》、《大学生思想道德

与礼仪修养》等著作,详细介绍了个人礼仪、社交礼仪、商务礼仪、宴请礼仪、

家庭礼仪、习俗礼仪、涉外礼仪等,同时结合学生职业生涯需要,详细阐述了的

学生求职礼仪的知识。这些图书的总体特点是:分类较细,专业性强。对大学生

深入了解礼仪知识,正确认识礼仪内涵提供了宝贵的知识资源。但是作为高校如

何充分重视,并利用这些资源普及大学生礼仪教育还存在断层。

(二)当前大学生礼仪教育存在问题所引起的不良后果

当前的大学生礼仪教育还存在改进教育方法、加强实践指导、创新教育载体、

优化教育环境等问题,这些的问题的存在不可避免地给高校的礼仪教育带来一些

不良后果。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采取积极的态度,正视这些问题及其带来的

不良后果,并用科学的手段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为下一步解决问题做好

各项准备工作。

1.大学生对礼仪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高校大学生对礼仪学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

面:一是受体制的变革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忽视礼仪学习。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

革的不断深化和西方文化中的功利主义的侵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趋于实用

化,讲实际、追实效,金钱至上,关注现实生活和物质利益。但却忽视对礼仪规

范的学习和培养,将礼仪规范视为无关紧要的东西,致使理想和人文精神淡化甚

至失落。二是受竞争的社会的影响而忽视礼仪学习。身处竞争社会,大学生对传

统的社会伦理价值标准的认同度普遍降低,往往注重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强调

个性的张扬,忽视礼仪的重要作用。甚至有的大学生将正常、高尚的礼仪规范误

认为是虚伪造作、溜须拍马,从而产生无所谓的心理。三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而

忽视礼仪学习。当前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

对其百依百顺,致使孩子养成了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思想。这与礼

仪的核心如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平等合作、严于律己的思想理念是格格不入的。

2.大学生的礼仪素养相对低下

大学生应该是社会的精英群体,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但是,在大学生校园

里,却存在着高智商、低素质,缺乏基本礼仪素养的现象。例如:上课时间吃东

西,教室里弥漫着刺鼻的包子味,甚至还伴随着刺耳的咀嚼声;老师在台上开大

会,学生在台下开小会;上课时间学生酣睡,或伴有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屡禁

不绝、蔚然成风的课桌文化,常常听见的污言秽语;在公共场所旁若无人的穿着

背心、短裤和拖鞋,或勾肩搭背、大声喧哗,摔酒瓶、讲粗话、乱扔纸屑果皮等。

更令人不安的是,有的学生把无视校规校纪、行为不羁、顾己不顾人等行为看成

是个性的展示;有的学生强烈地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知道尊重别人为何物。这种受教育没教养,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都反映出大学生基本礼仪素养相对低

下。

3.大学生的社交礼仪意识淡漠

大学是青年走向社会的阶梯,大学阶段的社交能力的高低对一个人将来能否

顺利步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员有重要作用。但部分大学生在社交礼仪方面却存

在漠视的现象。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缺乏基本的礼仪却并

不自知的现象,比如:见了长辈、老师等熟视无睹;走进自习教室,随手将门甩

上,却并没有意识到影响了他人;在公共场所做出搂抱等一些不文明举止,却并

不觉得羞耻等;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明知作为一名大学生在一定的场合应有相

应的礼仪举止,却缺乏自律意识,自我放松。比如:在公共汽车上见了老人或抱

小孩的妇女,故意视而不见;在公共场所,明知应爱护公共环境卫生,还是随手

将垃圾乱扔;在交友时,明知道应该换位思考,却还是把自己的利益摆在第一

位……这些现象都反映了部分青年学生存在对社交礼仪的漠视,他们从内心里为

了给自己不负责人的行为找借口,而时时处处标榜“自我”、“个性”。

4.大学生对礼仪规范知之甚少

中国人自古尚礼,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谓。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进程中,

我们的祖先们建立起了一系列的礼仪,并逐渐完善,形成了具有东方特色的礼仪

文化。这些礼仪文化代代相传,或借鉴、或沿用至今,对我国社会主义礼仪文化

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礼仪教

育的知识体系还有待健全,我国大部分高校,除少数专业因其特性而涉及到了礼

仪专业知识的教育外,大部分专业都没有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这种现象直接导

致的后果是:大学生对基本礼仪知识知之甚少,运用自如更无从谈起。我们常常

可以看见有些同学遇到师长熟视无睹,进办公室直接推门而入而没有任何不好意

思,参加宴席不知道自己应该坐在哪个位置……这些现象都说明了部分大学生缺

乏起码的礼仪规范知识。

[40]罗红.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J].内江师专学报.1996年第11卷第3期.

[43] 何莉. 浅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 湖北中医学院学

报.2007(1):74.

礼仪是一个人外在美与内在美的有机结合,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也是一个公民思想道文化素质的标志。大学应当将大学生的礼仪教育纳入培养过程,加强大学生礼仪的教育。首先,应该学会尊重别人。孟子曾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作为一个大学生学会遵重他人。“玩手机、听MP3、看报纸和吃零食”是如今大学生和高校老师公认的课堂“四害”。这种在课堂上的不文明举动,是不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一个知书不达礼,特别是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学生,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人才。其次,适当注意自己的形象。大学生应该讲究仪表礼仪。一是卫生礼仪。要勤换洗衣物,保持衣着整洁。二是仪容礼仪。作为大学生仪容礼仪是对个人面貌体形上的修饰。它讲究角色协调,对自己的角色要有正确的定位,针对自身扮演的不同角色采取不同的着装。三是体态礼仪。人的基本体姿有四大类:站姿、坐姿、走姿、卧姿。通常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前三类来判断一个人的内涵。塑造一个大方、得体、优雅的举止仪态不仅可以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使其他的各种礼仪表现得更加充分和完美。最后,注意人际交往。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人际交往也是大学生社交礼仪的基本内容,大学生不论是在学校学习,还是毕业后的职业生活,都不可能没有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满足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发展个人未来的基础。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更多的和自己的老师、同学交往,不要以为都是熟人,一切都无所谓。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坚持真诚待人、宽容待人、平等待人等原则,并掌握交往的技巧。在大学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方法很多,同学们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一是加强交往,主动交往。人际关系是通过高质量的交往建立起来的,经常交往,有助于逐步加深相互了解,不断提高人际关系水平,即使两个人的关系比

较紧张,通过交往,也有可能逐步消除猜疑、误会。很多同学之所以缺乏成功的交往,仅仅是因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总是采取消极的、被动的退缩方式,总是期待友谊和爱情从天而降。根据人际交往的交互性原则,别人是没有理由无缘无故对自己感兴趣的。如果你想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主动交往。二是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具有重要作用。人们会在初次交往的短短几分钟内形成对交往对象的一个总体印象,如果这个第一印象是良好的,那么人际吸引的强度就大;如果第一印象不是很好,则人际吸引的强度就小。而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稳定的过程中,最初的印象同样会深刻地影响交往的深度。三是优化人格。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基本都是个人人格的表现,因此,改造不良人格,培养和优化良好性格是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通常,具有良好性格特征的大学生,如热情、开朗等,往往具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发展,使这些大学生成为人际交往的成功者。四是真诚相处,交流思想。俗话说“浇花浇根,交人交心”。这正是人缘好的关键,只有交心才能使人感到真诚。因此,在交往中切忌虚伪,这是相互信任的基础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礼仪文化传统的国家。礼仪是思想道德、文化修养、社会需求的重要体现,是反映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在当今社会,礼仪也是人们在社会工作和个人生活

中应当遵守的社会规范。但是由于礼仪教育的缺失和社会部分不良习气的影响,大学生行为出现了失范、道德滑坡的现象,这一现状突显出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新时期高校如何开展礼仪修养教育,运用哪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以达到有效的教育目的,值得探讨和研究。

一、大学生礼仪素养不足的具体表现

由于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个人素质修养的差异及学校礼仪教育的不足等因素,在大学校园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甚至弃礼的不文明行为,还有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精神

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在现代大学校园中我们常可看到:随处可见有人在校园内乱吐乱扔;在餐厅食堂就餐不排队,餐桌上一片狼藉,剩饭、剩菜随处可见;宿舍垃圾满地,臭袜子、脏衣服乱扔,起床不叠被子;厕所里污物乱丢,洗刷间下水管道不断堵塞;校园内男女勾肩搭背,搂搂抱抱,全然不在乎旁人的感受;浓妆艳抹、服饰怪异,根本不注意自身的形象美;学生遇到

老师视若未见,擦肩而过;上课前少有学生主动为老师擦黑板;上课随意迟到、早退,穿着拖鞋进入教室,课堂上学生吃早餐、零食,随意进出接听电话;考试作弊方式日新月异让监考老师防不胜防;宿舍内缺东少西时有耳闻等等。这些不该有的现象,特别是不该在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身上的东西,却在校园里时时发生。更令人不安的是,有的大学生把无视校纪校规、行为不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看作是有个性。总的来说让人感觉公德意识、友善意识、仪容意识、尊重意识、诚信意识都有所缺失。大学生礼仪修养欠缺、道德水准偏低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改变现状,加强对大学生的文明礼仪修养教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今天的在校大学生将是明天国家的中坚,他们良好的行为举止不仅反应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将对社会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现代大学生的道德知行分离现象严重,在大学生中大力开展礼仪教育将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有着重要的意义。

1·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是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礼仪观念的国度,礼仪的文化思想可以追溯到春秋、周礼,许多名著和名人都对礼仪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左传》中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利后嗣者也。荀子说:“人无礼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非礼勿视,非礼勿,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记·曲礼》上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可见,礼仪是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人处事最重要的行为准则。中国有“礼仪之邦”的世界美誉,是我国礼仪文明不断

传承的结果。因此,加强大学生礼仪修养,就是继承我国优秀的礼文明,是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2·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

要求,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礼仪修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基本的内容之一,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其中明确对大学生提出了“明礼诚信”的要求。目前,我国高校的德育教育存在说教成分多,可操作性小,实效性不强的问题。礼仪则体现在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是实实在在的精神文明,它从人类最基本的行为入手,在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且生动形象、易行适用,可接受性强,成效明显。讲礼仪、重修养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倡导礼仪、加强和规范大学生礼仪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3·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礼仪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它不仅反映一个人的交际技巧与应变能力,而且还反映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内涵品格、道德情操、精神风貌等。大学生是一个正处在迫切想要融入社会并得到社会认同的群体,礼仪修养是一门必修课。大学生学习礼仪有助于维护自身形象、有助于规范日常行为、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社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

礼仪规范,能遵守规范的人,必然会为社会所接受,反之,则会受到排斥。认真学习和得体应用礼仪的学生,能更充分的展示个人良好的素养与优雅的风度,能够更加顺利地处理人际关

系,更快地适应社会生活,增强社会竞争力。

[1]李清湘·在大学生中开展礼文化教育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环

节[EB/OL]·2005 http: //www·cycs·org/Article·asp? Category=

1&Column=101&ID=977·

[2]刘惠洲·大学生礼仪教育实施略说[J]·现代教育科学,2003, (4)·

[3]李小茹·加强当代大学生礼仪修养的意义和途径[J]·安徽电子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

[4]林荫·加强礼仪教育完善大学生人格[ J]·文教资料, 2007,

(30)·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被世人称为“礼仪之邦”。知书达理、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质。然而, 目前,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冲击、家庭环境的影响、个人素质的差异及学校礼仪教育的不足等因素, 在大学校园里仍有许多人, 在人际交往中不讲诚信, 公共场合下言行粗鲁, 日常生活中不敬师长, 奇装异服、抽烟酗酒、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这些都是与当代大学生的礼仪修养、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可见,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具有跨时代、跨世纪的特殊意义。因此礼仪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

一、礼仪的概念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1) 礼貌: 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应具有的相互表示敬意、友好、得体的气度和风范。( 2) 礼节: 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示的尊重、祝颂、致意、问候、哀悼等惯用的形式和规范。( 3) 仪表: 是指人的外表。如容貌、服饰、姿态等。( 4) 仪式: 是指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的、规范化的活动。如发奖仪式、签字仪式、开幕式等。

二、注重礼仪的原因分析

注重礼仪并非是个人生活小节或小事, 而是一个国家社会对场地器材的保护, 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的思想;课堂小结时, 多表扬好人好事, 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 二) 加强思想教育, 提高道德认识水平

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把学生培养成诚实、正派、可信的人, 是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我们把学校比做“一个小社会”, 大学生们在“小社会”中要代表校、院系参加各种大赛, 受传统道德作用影响, 像托关系、走后门、功利性等复杂的大社会中所具有的现象也会随之复现, 严重影响其道德观的形成。教育是提高体育认识的重要手段, 要让大学生懂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培养顽强、敬业、不懈追求和团结协作的道德精神。NBA 中姚明在赛场内外的体育道德水平, 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学习典范。体育教育工作者应把广泛的多样的道德教育形式, 贯穿到体育行为主体的意识中, 使道德成为学生内在的约束力和推动力, 使体育道德观在体育活动中发挥作用, 推动学校体育健康发展。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中, 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在学校体育中建立相应的体育道德评价体系。同时, 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 合理地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 组织体育比赛等以促进大学生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享受快乐体育。[ 参考文献]

[ 1] 吴昊.把握体育环境, 提升道德能力[ J] .成人法学教育, 2006( 1) .

[ 2] 李忠晓, 王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问题研究[ J] .中国青年研究, 2006( 9)

.

1. 礼仪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完善的有效载体。思想道德

是一个人的灵魂, 礼仪是道德的具体表现, 是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情感等精神内涵的外化, 它更注重一个人从内到外的思想气质。即道德精神就是理想人格的重要内涵, 礼仪形象是理想人格的外部表现。“德成于中, 礼形于外”, 德与礼互相依托, 相辅相成。我国高校的德育在较大程度上还存在说教的成分, 常常侧重于从一个很高的境界去告诉学生如何做一个高尚的、榜样的人, 这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 是难以做到的, 这样的教育当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礼仪却体现在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 是实实在在的精神文明, 它从人最基本的行为入手, 在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并且生动

形象, 易行适用, 可接受性强, 成效明显。因此, 礼仪教育既可弥补道德教育的不足, 还能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日趋完善的有效载体。

2. 礼仪教育是大学生成才教育的重要环节。开展礼仪教育,

一要解决“知”的问题, 二要解决“行”的问题。因此, 礼仪教育要知行并重, 既要使学生了解礼仪的基本内容, 熟知礼仪规范, 更要使学生正确运用, 体现在言行举止中, 成为有品德、有修养的合格人才。进行礼仪传统和礼仪知识的教育, 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我们民族作为“礼仪之邦”的历史传统, 树立崇尚礼仪的理想和信念, 增强礼仪观念, 这是在解决“知”的问题。而要体现到“行”上, 礼仪教育还应该在课堂上通过训练, 锻炼学生优雅得体的举止行为, 掌握各种相应的职场规范。例如, 在接待拜访中会场布置、安排宴会、开业庆典, 等等, 都需要讲究规格程式, 稍不注意便会影响全局。人在成长的过程中, 难免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和不良的行为。学习礼仪的目的就是纠正这些不良的行为、姿态和习惯。改变旧习, 需要顽强的自我克制能力, 知礼、懂礼、守礼、行礼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持之以恒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过程。通过对礼仪的学习, 可以克服焦虑感, 锻炼耐受力, 学会换位思考可以说, 学习礼仪就是一个锻炼人的意志、培养自律能力的过程。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是非常重要的。。

三、实施礼仪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 倡导当代礼仪教育理念, 形成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礼仪是为人处世的准

则, 是事业成功的法宝, 是国家安定的前提。礼仪是以自律为特征的, 是靠人们的自觉、靠社会舆论来维护的。因此, 建立健全高校礼仪道德规范制度, 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 引导学生规范自身行为, 逐步提高自我克制能力, 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 是提升大学生礼仪道德情操, 提高综合素养的重要举措。

2. 塑造大学教师的良好形象, 为学生提供直观榜样。教师的“行为示范”

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要熟悉礼仪要求, 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和礼貌。洛克认为,“导师的重大的工作在于养成学生的风度, 形成学生的心理,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怀抱德与智慧的原则。”一位知识渊博、行为得体、风度优雅的教师, 对学生有着极大的示范性。因此, 教师要用言传身教来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 明确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使学生知道自己的权利、义务、责任; 要训练学生学会关怀他人,关怀社会和自然; 要让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学习理智、诚信、勇敢的优良品质。

3. 重视行为实践的礼仪教学。礼仪教育不能纸上谈兵, 重在落实, 教师在认真备

课的同时, 要联系现实生活及具体环境,精心设计教学, 使学生学习的礼仪知识容易消化掌握。要注意把

理论与实训紧密结合, 采用分阶段、分项目训练的方式, 循序渐进地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从最简单的日常个人仪容仪表开始训练, 到与人交流时有关微笑、语言表达和倾听的训练, 再到演讲和应聘场景的训练。在此基础上,进行一次综合性情景模拟表演, 由学生自定题材, 自由组合人员, 自写台词并自己表演, 由教师和学生组成评委进行评比打分, 使学生真正处于教学实践的主体地位, 将所学知识更好地用于实际之中。又如, 在站姿、坐姿、行姿训练中, 在握手、递接名片的训练中, 在接待、拜访、与国内外客户打交道的情景训练中, 在微笑、求职应聘训练中, 均要求学生相互观摩, 互相参照,互相示范, 互相纠正。通过这些训练, 学生们可以学会自我介绍,学会为他人介绍, 学会微笑, 学会与人交往, 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敬”人。

总之, 礼仪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 而良好的礼仪修养又能反过来提高一个人的思想水平和综合素质, 进而推进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只有当礼仪教育不再是一种形式与口号的时候, 大学生礼仪失范的现象才不会困扰我们。

[ 参考文献]

[ 1] 龙一平.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促进大学生道德建设[ J] .南京医科大学学

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9) .

[ 2] 金正昆.商务礼仪[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 3] 吴景绿, 安群.实用公关礼仪[ M]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 4] 许文郁.学习现代礼仪塑造完美自我[ J]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05

( 4) .

[ 5] 刘惠禄.大学生礼仪教育实施略论[ J] .高教研究, 2003( 4) .

[ 6] 王玉丽.洛克的“绅士教育”对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启示[ J] .郑州航

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4( 6) .

[ 7] 叶朗, 费振刚, 王天有.中国文化导读[ 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店, 2007.

[ 8] 彭林.礼乐人生[ 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6.

摘要: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然而,在大学校园仍有许多不知

礼、不守礼、不文明

的行为,还有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可见,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具有跨时代、跨世纪的特殊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教育

1.校园礼仪

校园礼仪由很多分支组成,如:与教师交往的礼仪,与同学交往的礼仪,教室礼仪,办公室礼仪,校园公共场所礼仪等。校园环境对同学有着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为此,大学生遵守校园礼仪,并努力实践校园礼仪是凸现文化魅力的亮点。

2.社交礼仪

大学生经过几年的大学生生活,最终都要走上社会,服务于社会。必要的社交礼仪知识都应该努力自觉地学习、掌握。如:初次见面的礼仪,着装礼仪,茶会、舞会礼仪,电话礼仪,迎宾礼仪,宴会礼仪等。

3.求职礼仪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除了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就业技巧外,恰当运用求职礼仪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语言表达艺术,服饰搭配艺术,形象设计,文书传递礼仪等。

4.国际礼仪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行进,在中国的每个城市、每个地区都可以接触到外国友人,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国际礼仪知识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民俗习惯,国际惯例,国际公约等礼仪知识。

[2]金正昆.社交礼仪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2004. 2.

[1]邓洪健.浅谈大学生礼仪教育[ 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4, (5) : 29-30.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礼仪修养、礼仪素质不仅关系着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对整个社会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通过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明修养,使大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礼仪素质现状

生于礼仪之邦,当为礼仪之民;身处书香之院,本该知书达礼。然而现今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却不容乐观,大学生中与礼仪相悖的现象日益严重,与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一是不尊重他人。有的人从小养成惟我独尊的心态,不尊重长辈,不敬重老师;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习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自我感觉良好,崇尚个性张扬,不如人,不服人,不学人;缺乏与人为善、和睦相处的心态,难以融入集体之中,难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二是不约束自我。有的人由于从小受父母的娇生惯养,加之又是小学、初中、高中教育阶段“应试教育”的直接产物,在思想认识上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在行为训练中未得到严格的训练,造成了他们的“精神贫穷”。因此对自己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等放松要求,不受约束,自由散漫,我行我素。

三是不遵守公德。有的人不遵守社会公德,公共场所旁若无人,高谈阔论,甚至相互争斗;教室、宿舍、操场、楼道等处乱扔垃圾,随处吐痰;课桌、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踩乱涂等等,如此不自爱的表现,既妨碍和影响了他人,又损坏了大学生自身的良好形象。

四是不注意自身形象。有的人缺乏对形象美的正确认识及追求,对美的仪表、仪态方面的客观标准认识模糊,盲目追求社会上的所谓的“潮流”,以时髦、前卫、新奇为美,浓

妆艳抹、发型奇特、服饰怪异,甚至衣冠不整、蓬头垢面、不仅有失风雅,还给人们留下一种精神颓废、生活懒散、人格丑陋之感,极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身份。

二、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春秋末期的孔子曾提出:“不学礼,无以立”。战国后期的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2000 年12 月12 日香港《公正报》刊登《社会有礼祥和》一文认为:“富者有礼高雅,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社会有礼祥和”。这是对礼仪作用的精彩诠释。大学生今天作为先进文化的接受者,明天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创造者,学习礼仪知识、懂得礼仪规范、培养高尚情操、提高文明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加强礼仪教育是弘扬中华美德的需要。中国是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帮”著称于世。自古就有“治国必先治家,治家必先修礼”的主张。认为只要人人在社会上尽“忠”,在家尽“孝”,社会就会长治久安。今天在校的大学生,他们今天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明天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是新时代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开拓者。他们的言行举止不完全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体现。因此,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礼仪教育,使礼仪之邦的美德世代相传,并不断发扬光大。

二、加强礼仪教育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身心健康的需要。当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他们十分渴望得到真正的友谊,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因此,在校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他们一般都远离父母,过着集体生活,失去了对父母、家庭的依赖。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不少的大学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自我封闭”的倾向,时常出现“孤独寂寞”、“没有朋友”、“郁闷压抑”的状况。这一状况如果长期发展下去,就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一定的障碍,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让大学生学习礼仪的基本规范和知识,帮助他们掌握交往技巧,积累交往经验,与同学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就能逐步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交际范围,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加强礼仪教育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三观”的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丰富他们的礼仪知识,让他们明确地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并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社会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质的文明大学生,为今后走向社会、立足社会、成就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礼仪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明确言谈、举止、仪表、服饰等方面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让他们懂得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礼仪教育,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礼仪修养,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备基本的文明修养,就会使他们真正成为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四有”公民,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加强礼仪教育的途径

一是开设礼仪课程,加强礼仪训练。学校要适度调整课程结构,适当设置《礼仪修养》、《礼仪礼节》等课程,开阔学生视野,强化礼仪修养的课程教学。同时,每个任课教师要把加强礼仪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以自己得体的礼仪规范行为去熏陶、感染学生,使他们在言传身教中获取礼仪的基本知识和道理。学校还要结合实际,发挥优势,经常聘请校内外的专家学者,举办多种形式的礼仪讲座,加强礼仪教育的指导。学校团委、学生会等还可以通过校报、广播、网站、宣传栏、团刊等宣传中华民族的礼仪,介绍名人礼貌处世、严谨修身的轶事,升华学生的礼仪素质。要发动全校师生、广大团员青年查找不讲文明、不讲礼貌的现象,以辩论、演讲、小品表演等形式弘扬文明礼貌之风,表彰文明礼貌之举,形成校园崇礼、尚礼的好风气,推动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

二是制定礼仪常规,注重养成教育。礼仪常规是大学生必须遵守的礼仪规范。如果没有合适

的规范,没有严格的要求,没有严明的奖罚,礼仪常规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必须从基础文明抓起,规范大学生的基本行为和基本文明用语。要结合学校和专业实际,制定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礼仪常规,并把它纳入思想道德素质的考核之中,以不断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行为习惯,增强学礼、知礼、守礼、行礼的自觉性。

三是躬行社会实践,提高礼仪修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学礼就得“习礼”,就得参加礼仪实践。因此,礼仪教育必须加强礼仪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社会交际活动中亲身体验运用礼仪知识、技能的成功感受,以社会实践活动来强化所学知识和技能,并结合实际工作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不断提高礼仪修养。四是坚持读书学习,不断完善自我。要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坚持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文化底蕴。学校有关组织要经常向大学生推荐优秀的经典作品,让他们多读、多看、多思,不断提高他们的礼仪内涵,提高他们的文化底蕴。同时,要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优势,把礼仪学习作为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的一项任务。要动员和教育他们在搞好专业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深化礼仪修养、修整进化心灵、不断完善自我,为个人的发展奠定基础

大学生礼仪教育

.1.2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意识的紧迫性 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的重点在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上, 忽视礼仪修养层面的培养。大学生中存在的种种“受教育没教养”的不文明现象,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甚而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发展。目前,大学生礼仪修养现状和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应当引起德育工作者高度重视。政协委员司富春呼吁: 加强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事不宜迟。目前,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现状有两点明显的表征: 一是礼仪修养意识与礼仪修养行为的不和谐,即主观愿望、礼仪修养动机与行为方式、效果之间相脱节相矛盾;二是礼仪修养诸要素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即礼仪修养的认识、 情感、品质、言行四者之间,有的超前,有的滞后,有的逆向发展。此外,部分大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礼仪失范现象:乱涂乱扔,粗话脏话脱口而出: 遇见师长擦肩而过,视如陌路;“课桌文化”趣味低级,令人作呕;在图书馆,阅览室的 书刊上乱写乱画,“大开天窗”;课堂上打磕睡,伸懒腰,看课外书,窃窃私语;众目睽 睽之下,男女生相拥热吻,全然不顾别人的“视觉污染”;上完厕所不冲洗,起身就走; 穿背心,跟拖鞋,衣冠不整进课堂,毕业离校酗酒闹至深夜……凡此种种,所有这些给社会留下了当代大学生礼仪修养水平下降、礼仪文明程度大不如前的感觉。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的预备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言行文明,知理达礼是他们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然而,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礼仪修养缺失的现象,已经严重损坏了大学生的形象,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因此,本文的主旨尤其要落在全面分析礼仪教育缺失产生的原因,深入探索提升大学生礼仪素养的有1绪论 旦旦旦旦旦旦旦旦旦旦旦旦旦旦旦旦 效措施。 1.2.1.3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 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之中。荣辱观是社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褒贬评价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衡量,反映的是人们对自身或他人的社会行为产生的一种内在心理感受、道德评价。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其既有内在联系,又有侧重点的不同。前者重点强调自身的完善,后者则强调具有时代感的道德要求。从内在本质上说,二者又有高度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体现在道德建设上。首先,礼仪修养强调规范其表,荣辱观强调规范其里,二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良好的礼仪修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成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现,而后者的实现,又可以推动前者教育内容的深化与提升。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二者在高校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礼仪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机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产生持久动力和生命力。高校要培养造就品学兼优的新一代大学生,就必须把思想道德教育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其次,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整体上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应当坚持、提倡什么,反对、抵制什么,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而强化礼仪修养教育,则可以使大学生尊礼、守礼,形成有教养的优雅举止,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人文素质。因此,使礼仪修养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是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的必然要求,并将促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认清历史使命、明确政治方向、明白做人道理,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代大学生校园礼仪

现代大学生校园礼仪 大学城栏目:居民空间消息快播| 空间栏目:心灵鸡汤 收藏到我的学习空间 收藏到我的课堂魔方 全屏 发表时间:2011-11-1 23:49:58 浏览:613 评论: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 教养、风度与魅力,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 适度、恰当的礼仪不仅能给公众以亲和力、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感, 而且会使在与他人的合作过程中充满和谐与成功。如何深化礼仪教育, 使大学生的礼仪行为带有“内在情感的自觉性”,使礼仪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价值观、一种高尚的人格力量,这将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和求索。一、目前大学生礼仪现状分析 现代大学生都养成我行我素的不良行为,其缺乏礼仪的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社交场合的失礼表现

在当代大学生中,与礼仪相悖的现象多有存在,有些还比较严重。礼仪 修养的缺失具体表现在个人修养、社会交往等方面。例如,公共场合时 常可以看到随地吐痰,乱扔杂物,高声谈笑等缺少自我约束的失礼行为; 人际交往中莽撞、冷漠、自私,缺乏基本的礼仪;追求个人生活观念和 生活方式的绝对“自我”;有的同学把无视校规校纪、行为放荡不羁看成 是个性张扬;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懂得如何尊重别人,难以与别人 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此类行为,与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极不和谐, 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二)在校园里缺乏礼仪的表现 1、某高校在举行高雅音乐会,学生观众头脑中似乎还没有丝毫的“观剧礼仪”意识,他们有的把会场当成了休闲娱乐场,时而使劲摇座椅; 有的则带了零食饮料进场,演出进行中,还不时听到各种器物碰撞磨擦 的声响,时而还有喧哗和随意走动者。 2、不少大学生上课迟到,连一声“报告”也不打,就旁若无人走了进来;在图书馆也常听见手机铃声响个不停,打破了整个安静的环境;在食堂里,不少大学生是用书包占位,一个人打多份饭,全然不顾长长的队伍。 3、个人礼仪行为不规范。如情侣在校园、教室内过分亲密,旁若无人; 上课迟到、早退、睡觉、逃课,打手机发短信;下课在楼道上三五成群 的吸烟,乱扔烟蒂。 4、缺少诚实守信。表现在考试作弊、在自己喜欢的图书页面里“开天窗”、缺少时间概念;老师上课点名时,请人代答到,或者主动帮好朋友代答。着装不得体,发型欠大方。

大学生校园文明素养现状调查调查报告

大学生校园文明素养现状调查调查报 告

大学生校园文明素养现状调查报告 信息学院 班级:12电气1班 大学生校园文明素养现状调查 摘要:校园文明,在于点点滴滴,在于一举一动,在于每个人的一言一行,我们的调查活动,旨在了解大家对校园文明的认识与看法,更进一步地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氛围,让同学提高大学生文明素养,享受一个良好的文明校园氛围。 关键字:湛江师范学院,大学生,文明素养,氛围 前言: 。如今,大学生文明素质已成为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无数灿烂的优秀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而我们大学又被是看作了文明的象征,因

此身处大学的我们责无旁贷的成为文明素质的先行者和传播者。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文明素质状况,我们特意在我们学校范围内做了此次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网上问卷,现象观察,参考资料方式结合进行。网上问卷发放对象为湛江师范学院在校学生,网上问卷克服了其地域和随机性上的不足,由网民随机参与,因此也符合随机性。本次网络问卷共回收到71份,被调查学生男女比例达3:4,范围阔及全校,因此在问卷发放和回收方面也基本上达到调研的要求。以本次调查收集的数据为基础,我们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最终形成此份调查报告。 正文: 大学生文明素质的重要性 (一)良好的文明素质有利于大学生与她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文明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公共化,也就越需要一个文明健康的生活环境。 (二)良好的文明素质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三)良好的文明素质,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文明意识,养成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有力推进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浅谈大学生职场礼仪的重要性】职场礼仪的重要性

【浅谈大学生职场礼仪的重要性】职场礼仪的重要性 职业礼仪的培养应该是内外兼修的,而且职场礼仪对大学生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下面是给大家搜集的浅大学生职场礼仪的重要性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利于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对于个人自身而言: (1)熟悉职业礼仪有利于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加强个人的交际能力。没有谁能够与世隔绝,于是就有了交际。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 (2)熟悉职业礼仪可以提高人文素质。它作用于人的情感状态,影响和改变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个性等,最终目标是较会你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做文明人。

(二)对于企业而言:职业礼仪是企业获得市场形象,得到更多资源支持的一种态度。礼仪是帮助企业和企业中的个体对市场产生影响力的最有效的资源。每位企业个体都是企业形象的代表,员工的职场形象与职场礼仪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形象。 (三)对于社会而言:熟悉职业礼仪有利于强化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实际体现,对于职场内外的人来说,普及和应用职业礼仪知识,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职业礼仪的培养应该是内外兼修的。古语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内在修养的提炼是提高职业礼仪最根本的源泉。因此大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注意自己的仪态,不仅是自我尊重和尊重他人的表现,也能反映出一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风貌。下面介绍些基本的职业礼仪。 1.着装礼仪。得体的穿着,不仅可以显得更加美丽,还可以体现出一个现代文明人良好的修养和独到的品位。作为一个成功的职场人,必须掌握如下职业着装的基本原则:场合原则、时间原则、地点原则、整洁平整、配套齐全。 2.面试礼仪。

商务礼仪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大学生礼仪的重要性

商务礼仪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大学生礼仪的重要性 掌握良好的商务礼仪知识是当代大学生走向成功必要的铺路石。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商务礼仪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商务礼仪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 1、有助于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 从某种意义上讲,礼仪即教养,教养即素质。一名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通常都会被人们与他的个人素质相联系。社交礼仪反映了人们在共同生活、彼此交往中最一般的道德关系,是保证交往活动顺利进行和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基础性因素。系统的社交礼仪知识可以丰富他们的礼仪知识,他们明确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并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社交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有较高文明表现和道德素质的现代人。 2、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古人认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话,讲的其实就是交际的重要性。曾任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也曾说:“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人们交际生活的钥匙。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人类越进步,日常生活越社会化,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讲究礼仪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礼记〃礼器》说:“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如能懂得一点不同场合交际礼仪的知识,就能够更容易地与交际对象打成一片。洛克认为礼仪的作用就在于“使他敬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相反,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有关的礼仪知识,就有可能被某些社交场合隔离开来。 社交礼仪在协调人际关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人际关系的纽带和调节器。由于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是敬人律己,真诚友善,因而它能联络人们相互间的感情,架设友谊的桥梁,协调各种人际关系;也有助于建立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友好合作的新型关系。即使在人与人之间发生了某种不快、误会和碰撞时,通过一句礼貌用语,一个礼节形式,便会化干戈为玉帛,重新获得彼此的理解和尊重;初次相遇的陌生人,只要礼节周全,也会成为一见如故的知心朋友。唐人罗隐曾说:“敬一人,则千万人悦;慢一人,则千万人怨。” 3、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交的技巧而导致人际交往受挫或交际范围狭窄。长期发展的结果就是感到孤独寂寞,缺少朋友,形成一些心理障碍,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社交礼仪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能顺利地开启各种交际活动大门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这样,加强社交礼仪教育不仅是形成良好的和谐的社会心理氛围的主要途径,而且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实践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宣泄愤怒、压抑和痛苦,减少孤独、寂寞和空虚等。这些都十分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而且也会使大学生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即使产生了不良情绪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排遣。 礼仪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调试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消除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讲究仪表美将不再只是一种外在的东西,更多的是使人不断地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振奋,这样久而久之,自卑心和羞怯心会逐渐消失,自信心会相应增强。第二,礼仪教育能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礼仪教育是从日常生活、社交场合等方面指导学生,从小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三,礼仪教育可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礼仪教育指导学生怎样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高自己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论文:浅谈当代大学生礼仪缺失现象(本人)

大学生礼仪修养缺失现象浅析 摘要:知书达理,待人以礼应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然而,目前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礼仪缺失的现象,已经严重损坏了大学生的形象,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因此,全面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探索提升大学生礼仪素养的有效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列举了当前大学生礼仪行为缺失现象的种种表现,分析了导致大学生礼仪行为缺失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缺失;对策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亦即:“不学礼就没有社会立足之地。”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代表着一个人、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礼仪之美成为一种礼仪文化、一种价值观、一种高尚的人格力量?这些将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和艰难的求索。 一、大学生礼仪修养现状 中国历来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大学生也秉承了这种文化传统,表现出谦和、勤勉、尊敬长辈等民族特质。然而,现今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却不容乐观,当前大学生礼仪修养存在着与其所受文化教育不对等的情况,大学生中与礼仪相悖的现象日益严重,存在着礼仪修养的缺失,这种缺失具体表现在个人修养、社会交往、生活细节等方面。例如,乱穿马路,闯红灯,争相挤乘电梯;在公共场合有随地吐痰,乱扔杂物,高声谈笑等缺少自我约束的失礼行为;在人际交往中莽撞、冷漠、自私,缺乏基本的交往礼仪;追求个人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绝对“自我”,缺乏与周围环境的融洽相处能力;不会问候,不懂谦让,不尊重师长;更令人不安的是,有的同学把无视校纪校规、行为放浪不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看成是个性;他们强烈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知尊重别人,难以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此类行为,与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二、大学生礼仪修养缺失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礼仪修养缺失的原因很多,既有个人成长环境的影响、外来文化的冲击,也有大学生人格“单面化”与礼仪规范“多面性”的冲突。 (一)、个人成长环境的影响。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国公民的社会道德修养还处于较低水平。在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大学生没有受到来自社会的足够示范和指导,这其中一方面是家庭所施加影响的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在中、小学这一礼仪修养养成的重要阶段,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没有对礼仪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在大学前的阶段,一些学生的礼仪素养就已经有所缺失。 (二)、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由于当代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不够,新鲜的外来文化更容易被他们认同与接纳。大学生表现出对于外来文化全面接触、快速适应、积极迎合的态度,年轻一代越来越崇尚过“洋节”就是一个证明。礼仪的产生发展存在着与其他文化背景的礼仪相融合的过程,但如果不坚守本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又何来面向世界呢? (三)、大学生人格“单面化”与礼仪规范“多面性”的冲突。新世纪大学生对待学习

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及途径(一)

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及途径(一) 【摘要】目前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冲击、家庭环境的影响、个人素质修养的差异及学校礼仪教育的不足等因素,出现了某些大学生礼仪行为不文明的现象。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事不宜迟。学校和有关部门应齐抓共管,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才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教育;重要性;途径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但是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冲击、家庭环境的影响、个人素质修养的差异及学校礼仪教育的不足等因素,在大学校园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还有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可见,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大学生不文明的行为表现急需礼仪教育 许多高校都强调不允许学生穿拖鞋到课堂,但我们在夏天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同学特别是男同学穿着拖鞋去上课;在卫生间、校园里、教室的墙壁上随处可见的污言秽语;在图书馆的杂志、图书上乱涂乱画,任意损毁;在公共场合勾肩反搭背,大声喧哗。上课随意迟到、早退;摔酒瓶、讲粗话、乱扔果屑纸条等。这些不该有的现象,特别是不该在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身上的东西,却在校园里时时发生。更令人

不安的是,有的大学生把无视校纪校规、行为不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看作是有个性。有的大学生只是强烈地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知道尊重为何物。大学生这种受教育没有教养,有知识没有文化的现象,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人才质量。究其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是与大学中的素质教育过大、过空,质量欠佳不无关系,造成学生难以“入耳、入心、入脑”。所以高校应明确认识,把礼仪教育列入素质教育的内容,开设礼仪课,并有的放矢地将现实生活与理论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了解各类型的礼仪规范并在日常生活中严格履行,使之成为习惯。 二、大学生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需 (一)礼仪教育有利于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 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因为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实际体现。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而且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 (二)礼仪教育是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结果显示,那些懂得以适当的方式解决身边问题和处理生活中烦心事的孩子,其身心更加

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现状分析与反思-最新教育文档

当代大学生xx现状分析与反思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在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然而,代表着国家当前的的文明素养的大学生中有大多数并不如人们理想中那么“知书达理”;个人对自身的礼仪素养评价高于实际。 一、当代大学生xx现状 不止学习生活中,以下诸多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频频出现:迟到、旷课、早退、聊天、接电话、吃东西和上网。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不遵守交通规则”、“在不合适的时间内给长辈、朋友打电话影响到其他人的休息”、“见到老师、父母等长辈不主动打招呼”、“乘坐扶梯随便站在中间,不会考虑身后的人”、“公众场合中随处亲热”等情况也是随处可见。如此的大学生显得目无尊长,可谓是肆无忌惮! 另外,在网络语言不断追求个性化、不断创新的洪流中,粗俗化网络语言的频繁使用也成为一大问题。日常生活中,据相关统计,像是“尼玛”、“草泥马”、“次奥”、“我靠”、“傻”、“逗逼”等网络流行词汇,大学生群体使用频率颇高。尽管这些词读起来比之前的脏话文明了许多,但是在本质上,其言语的本质依然是粗俗。 如此言语粗俗、目无尊长并且肆无忌惮的“天之骄子”与咱们有着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礼仪之邦”显得格格不入。由此我们不得不去多问问“为什么?”。 二、大学生xx缺失反思 对于大学生总体来说,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礼仪素养还是相对较高的,但是有不少人存在不足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中小学阶段接受教育情况的不同,导致了学生素质的差异性。这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凸显出诸多礼仪素养水平极为缺失的现象的几大原因。

浅析礼仪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浅析礼仪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内容摘要】: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方式来表现克己敬人的过程,可以说,礼仪就是当今社会人际交往的一张通行证。礼仪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 个人自制力、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修养等几个方面,而且其呈现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为此, 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也开始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了。 此论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礼仪和礼仪对大学生成长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让大家 明白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要性,让大家学会更好的融入周边的环境。 【关键字】:礼仪人际交往自制力道德修养 一、关于礼仪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方式来表现克己敬人的过程,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而形成的,它被人们所认同,被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交往方式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为什么行为会有规范和准则一说?因为在社会交往中,无论任何形式的有序交往,都离不开交往双方或多方之间的彼此尊重和彼此认同。交往者为了实现彼此间的尊重和认同,必然会选择一定的、共同认可的参照标准,这种参照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社交礼仪。礼仪对人的行为具有规范和导向作用,同时礼仪也是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尺度。人们在遵从礼仪的同时也会赢得人们的尊重,从而能更好的把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礼仪是个体建立和完善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交往中,礼仪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说,礼仪就是当今社会人际交往的一张通行证。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外在素质的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交际方式,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表示友好尊重的习惯性做法,人们要学会从各种行为方式中了解行为者的想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一种技巧。倘若将礼仪进行分类,那么大致可以将其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五大分支。不过,虽然说是五大分支,但其实是相对而言的,毕竟在我看来,礼仪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各个分支的礼仪内容大抵都是相互交融的,大部分礼仪内容都是大体相同的。 二、礼仪与大学生人际交往 学好礼仪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很多

浅析社交礼仪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

中国自古以来素称礼仪之邦,”礼对人对事乃至对国家都具有如此重要之作用,整理了“浅析社交礼仪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国自古以来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构建 和谐社会的今天,讲文明,懂礼貌是每一位公民必须具备的社会公德。作为一名大学生,进入社会后与人的交往更加频繁,所以学习社交礼仪、提高礼仪修养显得尤为重要,掌握良好的社交礼仪知识是我们走向成功必要的铺路石。 中国自古以来素称礼仪之邦,以礼而名满天下。古圣人孔子曾经说过,“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治。”礼对人对事乃至对国家都具有如此重要之作用,那么礼究竟为何物? 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成。”“礼仪”其实是个复合名词,“礼”意为尊重,礼者敬人;“仪”意为表示尊重的形式。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礼”决定了“仪”,“仪”则表现了“礼”。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可见,小到人与人的交往,大到国家间的交往,都必须遵守社交礼仪规范,否则就会失礼失态。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际交往的日趋频繁和密切,作为交往润滑剂的礼仪也越加显得重要。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适度、恰当的礼仪,不仅能给公众以可亲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欲望,而且会使与公众的合作过程充满和谐与成功。礼仪是良好品德修养的表现形式,也是良好道德品质养成重要途径之一,良好的道德品质需用彬彬有礼的方式去体现。 西文中“礼仪”一词最早见于法语etiquette,原意长方形纸板上面书写进入法庭所遵守的规则秩序,因而这种纸板被视为法庭上的通行证。巧合的是,“礼仪”正好成为当今社会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可见社交礼仪对大学生充当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社交礼仪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当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他们十分渴望获得真正的友谊,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大学生一般都远离家乡父母,过着集体生活,与其他同学处在平等位置,失去了以前那种对父母的“血缘上的”、“无条件的”依赖。因此,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并在交往过程中获得友谊,是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需要,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功地走向社会的需要。事实上,在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第二,学习社交礼仪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范围的分工协作关系和商品流通关系,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的相互依

大学生文明礼仪现状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文明礼仪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论文作者:刘元九 所在学院:弘深学院 任课教师:刘忠群 提交日期:2011/5/25

大学生文明礼仪现状及对策研究 10理工综合05班20103405刘元九 摘要:目前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冲击、家庭环境的影响、个人素质修养的差异及学校礼仪教育的不足等因素,出现了某些大学生礼仪行为不文明的现象。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事不宜迟。学校和有关部门应齐抓共管,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才素质。 关键字:礼仪大学生道德教育 引言: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文明素养,也是高校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年来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礼仪教育的欠缺使得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欠缺,为此,高校应该通过加强教师礼仪修养、开设礼仪教育课程、开辟礼仪教育第二课堂加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 一、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现状 1.1师生间缺乏基本礼仪 1.1.1教师宣布上课后,学生仍各干各的,说话、吃早餐......全然不顾教师在讲台上等着讲课;在讲课过程中,学生也常睡觉、听歌、玩游戏而不与教师配合,出现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情形;下课时,老师还没有离开课堂,有些学生早就窜到老师的前面去了,向冲锋一样。 1.1.2对于老师的批评指正没有认真接受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当老师的批评与事实有出入时,很少同学能在老师讲过后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也没有在事后寻找适当的场合、时机加以说明,而是顶撞老师,在课后散布对老师的不满情绪,发泄无礼言辞;上课迟到了没有在门口喊"报告",没有经过老师的允许就擅自推门进入;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指指点点,品头论足;请教老师问题时没有注意礼节,请教态度欠谦虚,随意打断老师的讲述,反问甚至质问老师;到老师家拜访时事先没有预约、没有礼貌登门。 1.2与同学的交往缺乏礼仪 在大学里,同学们朝夕相处,是亲密的伙伴。同学情是大学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充满了纯真、浪漫、活力的特点。然而在当代大学生中却还存在着大量的非礼貌行为。如以下这几个方面:1.不主动与同学打招呼,不尊重同学。2.当同学遇到学习困难时,没有伸出援助之手。3.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品头论足,给同学起侮辱性的绰号。4.男女同学之间交往没有相互尊重,乱开同学玩笑,或者做有伤同学自尊的事。5.有求于同学时没有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语言;借用学习用品时,没有征得同学的同意就拿,用后归还也不言谢。6.在学校宿舍没有遵守作息时间,不按时起床,不按时熄灯就寝,大声说话,打扰其他的同学休息。7.不自觉保持宿舍的清洁卫生,既不搞好个人卫生,又不热心主动搞好室内的清洁卫生。8.未经主人允许就随便动用他的茶具、碗筷、毛巾等用具;随便翻阅别人的书信、日记等。9.不爱护宿舍公物,对拜访的同学不热情友善 1.3校园公共场所缺乏礼仪 校园公共场所是同学生活、学习和娱乐的地方,很多同学就没有注意到这方面的礼仪:1.在图书馆大声说话、书架上的书阅读后不放回原处。2.在饭堂不按次序买饭、插队;浪费粮食、随地倒剩菜剩饭。3.在集体活动时大声喧哗、在集合场地乱扔物品。 4.在校园内随便穿拖鞋、背心或奇装异服,随口乱说脏话。 1.4学生与父母之间的礼仪缺失

浅谈开展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及措施

浅谈开展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及措施 发表时间:2009-12-07T14:59:56.233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11月上旬刊供稿作者:张立显曹鸿 [导读] 目前,在我国大学校园里存在着诸多大学生道德修养缺失的现象。很多大学生道德观念淡薄,日常行为不文明 张立显1 曹鸿2 (1.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摘要: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着大学生道德修养缺失的现象。发挥礼仪教育的德育作用,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也有利于高校管理的开展和校园文化的塑造,以及有助于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最后提出开展礼仪教育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教育德育 1 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的缺失 目前,在我国大学校园里存在着诸多大学生道德修养缺失的现象。很多大学生道德观念淡薄,日常行为不文明。有的大学生语言低俗,举止粗鲁;有的大学生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公众场合大声喧哗;有的大学生诚信意识差,失约、失责现象时常发生;恋爱问题在我国高校也十分突出,不文明的举止、网恋、婚前性行为等现象时有发生;对于大多数学生,则缺乏最基本的礼仪常识,不会问候、不会握手、不会微笑、不会谦让等。所有这些,都与人们想象中的大学生“语言文明,彬彬有礼,举止得当”的形象相差甚远。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大学生是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密切关系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因此,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探索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规律性,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意义重大的问题。 2 礼仪教育的德育作用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礼仪包括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各种礼节和仪式,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和仪式等。实践证明,礼仪教育具有德育作用。注重礼仪常识的学习,从言行举止、仪态容貌等方面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按照“礼”的精神做符合道德的事情,这样就可以逐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礼仪教育的德育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礼仪教育对道德的行为规范作用在“仁、义、礼、智、信”这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中,礼是很重要的范畴,没有礼,就谈不上道德修养。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规定了道德的具体表现形式。具体来说,礼仪要求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遵守言语、动作、容貌、姿态、服饰和个人卫生等方面的行为规则,表达出对交往对象的尊重和友善的态度,以及表现出个人谦虚和恭敬的品质和素养。 2.2 礼仪教育对道德的养成巩固作用考察德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受教育者是否在道德行为方面形成习惯。礼仪教育对道德修养具有养成和巩固作用。礼仪的规范和准则可以用语言、文字、动作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规定,具有严格的规范性。通过长期地礼仪教育和实践,人们会逐渐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以及增强内心的道德信念,直到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就保证了一个人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和巩固。 2.3 礼仪教育对道德的表现评价作用一个人道德高尚与否,可以通过其礼仪行为的表现来评价,所以礼仪是德育有效性评价的重要方面。实践性是礼仪的最根本特性,礼仪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表达出来,当这种表达成为一种习惯,就可以认为道德已经养成,从而成为评价人们道德水准的重要依据。 3 开展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 由于礼仪教育具有德育作用,所以开展大学生礼仪教育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礼仪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及其身心的健康发展。礼仪教育指导大学生如何具有优雅的举止、得体的谈吐、潇洒的风度,并将之积淀为一种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心理正常发展,并且具有安全观、归属感和幸福感的必然要求,这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排解压抑和痛苦,减少孤独和空虚感。礼仪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有助于大学生顺利地开启各种交际的大门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发展和谐人格的重要保证,积极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3.2 有利于大学管理的开展和校园文化的塑造大学生道德修养的缺失,给大学的各项管理带来了一定的负担,比如屡禁不绝的课桌文化,在教室墙壁上乱涂乱画;各种集会上秩序混乱、大声喧哗等;大学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品牌与特色价值的核心竞争力,在高校开展礼仪教育对校园文化的塑造具有深刻的影响。按照礼仪准则,要求大学生尊敬师长、礼待同学、文明集会、出入有序等,有利于大学各项管理的顺利开展,同时有利于塑造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校园文化。 3.3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但是社会上无“礼”现象普遍存在,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极其不符。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佼佼者,是新时代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开拓者,其特殊位置和身份要求他们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礼仪属于社会公德的范畴,如果人们能够自觉地遵守礼仪规范,这就会对社会风气产生良好的影响,社会中讲礼仪的人越多,社会也就越和谐安定,因此,通过大学生良好礼仪形象的社会示范和传播作用,有助于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 4 开展礼仪教育的几点措施 在认识到开展大学生礼仪教育意义的基础上,如何具体开展礼仪教育将是接下来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开展礼仪教育的几点措施。 4.1 首先应该使大学生“知礼”。由于大学生缺少基本的礼仪常识,所以无法要求学生遵守礼仪规范。为了使大学生“知礼”,高校可通过开设公共必修课、举办学术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来帮助大学生“知礼”。 4.2 在“知礼”之后,如何促使学生按照礼仪的要求规范自己的各种行为,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除了学生自身通过自我约束和规范外,学校应该把“用礼”作为一项常规工作进行检查,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4.3 家庭在大学生礼仪教育工作中可以起到推动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参与大学生礼仪教育,可以增强礼仪教育的实效性。 4.4 加强教师的礼仪教育,通过示范作用,可以大大提高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效果。大学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他们的思想、信仰、品德等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在思想品德、礼仪等方面严于律己,为学生做出榜样。 面对当前大学生道德修养缺失的现象,高校应积极发挥礼仪教育的德育作用,这对新时期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的实现具有积

对大学生礼仪教育重要性的再认识

对大学生礼仪教育重要性的再认识 【摘要】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物质文明,另外一方面也出 现了人文危机,出现了道德沦丧,大学生的道德问题也是我们目前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对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仔细的分析, ,对高校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及意义和思考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教育必要性重要性意义与思考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富有优良的文明礼貌传统,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培养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也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礼仪。礼仪是人类社会为了维系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所需要共同遵循的那些符合“礼”的精神的行为规范、准则和仪式的总和。它是个人道德修养的一种反映,组织维系的一种纽带,是我们整个民族素质的体现,是人类进步的一种标志。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优秀群体,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言行文明,知书达礼,是他们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 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礼仪教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我国古代历代教育家都把礼仪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孔子的道德教育内容是以“礼”为基本规范,以“仁”为思想核心,以“孝”为基础的;孟子把“仁义礼智”比喻成人之四体;董仲舒把“仁、义、礼、智、信”归结为做人的五常之道,把“礼”作为道德的基本准则之一。礼仪体现在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它从人类最基本的行为入手,在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且生动形象、易行适用,可接受性强。因此礼仪教育既可以弥补道德教育之不足,并使道德教育具有坚实可靠、丰富多样的载体。 礼仪教育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是社会交际的钥匙。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缺乏一定的礼仪修养和交际技巧,无法有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导致人际交往受挫,进而影响到了自己的心理健康。礼仪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礼仪规范和礼仪知识,帮助他们掌握人际交往技巧,使他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得体的风度、高雅的气质,从而充满自信地走向社会,大胆地参与社交活动。 礼仪教育是大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的前提。大学生正处在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他们有强烈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困惑。再者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交际范围不断扩大,交际节奏和频率不断加快,这不仅对大学生的文化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既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又具备良好礼仪、道德修养的文明大学生。 礼仪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其根本目的是教育、引导公民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相应的礼仪规则,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使人们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有序,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学生属于社会的一份子,亦有责任接受礼仪教育。 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任何人,对礼仪都要认真的学习。不学会礼仪的知识,就会在涉税交往中多走弯路。在与朋友,亲人的交往中出现错误。可能影响不是很大,但也会让人不好意思或被人认为缺少修养。如果在一些重要场合,如商务会议洽谈,外交事务,公务事务中出现了差错。则会给别人,集体乃至国家带来损失或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礼仪的学习是不可或缺的。礼仪集

大学生学习礼仪的重要性

大学生学习礼仪的重要性 学号:23 姓名:曲洪鹏 摘要:社会飞速发展,时代在进步。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礼仪。作为当代大学生,在为来的学习与工作中更是离不开礼仪。所以大学生学习礼仪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社交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作为当代大学生礼仪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大学生即将面临社会的洗礼,已成为半个社会人,必要的礼仪是生活必不可少的,走上工作岗位来回想: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那么,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不仅满足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而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 在校园中无视礼仪的例子比比皆是,在自修室大声喧哗的,课堂手机铃声震耳欲聋,见到师长不闻不问,人作为一个行为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也相当重要,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更能显示一个人的真正礼仪修养。举止礼仪是自我心诚的表现,一个人的外在举止行动可直接表明他的态度。做到彬彬有礼,落落大方,遵守一般的进退礼节,尽量避免各种不礼貌、不文明习惯。有的人之所以有这样或那样不合礼仪要求的行为,甚至发展为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往往并不是一开始就有意做不合礼仪的事情,而是由于对各种事情、场合、活动等方面的礼仪无知和不能正确理解造成的。因此,提高认识,是加强礼仪礼仪修养的起点。这就要求学生工作者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礼仪知识的教育,营造礼仪的环境和氛围。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什么事情都是靠累积。礼仪修养是在不断学习中积累起来的。读书是一个提高自身礼仪修养的好办法。进入大学殿堂,我们有了更加

大学生礼仪现状及教育策略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09201198.html, 大学生礼仪现状及教育策略探析 作者:赵颖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2期 摘要: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他们的人文教育以及精神素养逐渐得 到更多人的关注。有一部分当代大学生在行为举止方面都呈现出不文明的现象,拉低大学生礼仪意识的形象因素是多方面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朋友相处等等。本文从分析大学生礼仪教育现状入手,进行相关教育策略探析。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礼仪现状;教育策略分析 前言:荀子曾经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很大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礼仪存在的必要性。毕竟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素养体现,具有良好的礼仪习惯,可以起到让他人更容易接受自己的作用,人人都如此约束自己,定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国家素质的整体提高。 1.大学生礼仪现状 大学生现在的礼仪现状多多少少呈现出一些问题,一下就从师生之间的礼仪现状、同学之间的礼仪现状、学生与父母之间的礼仪缺失现状三个方面进行描述,这些不良现状的列举,希望得到大家的重视。 1.1师生之间的礼仪现状 大学生活与之前的高中、初中生活是不同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课堂规模上相比从前大了很多,一个课堂上多则几百人,少则几十人;另一方面则提体现在大学生活是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阶段,学生有大量的自主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在课堂上玩手机不听课。加之老师和学生相处的时间过少,导致二者之间的感情没有建立的基础。师生之间的礼仪缺陷也由此暴露: 一方面是老师的礼仪具有缺陷性。由于大学的特殊教育模式,一个教师可能会负责多个班级的学生教学任务,有些教师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出现上课迟到、上课中途接电话处理私事、自身仪表不整等现象,不但教师自身的礼仪形象崩塌,还会导致部分学生对礼仪的不重视的后果。 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教师没有起码的尊重。在校园中,有一部分同学见到自己的导师不打招呼,直接视作无物,更有学生上课迟到、玩手机、聊天等等不良现象在大学课堂上也屡见不鲜。实际上作为一个大学生,尊师重道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见到老师最起码的尊敬还是要有的,但是正是以上列举的种种问题,将大学生礼仪的短板暴露无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