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城市可持续社区发展模式与评价指标研究

城市可持续社区发展模式与评价指标研究

城市可持续社区发展模式与评价指标研究
城市可持续社区发展模式与评价指标研究

城市可持续社区发展模式与评价指标研究

——以北京为例

Developing Model and Appraisal Indicators of Urban Sustainable Community

——Case Study of Beijing

环境学院2000级城市规划专业方琬丽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Urban planning, Fangwanli

摘要Abstract

摘要:本研究从社区和可持续发展的经典理论出发,寻找可持续发展与社区建设

的结合方式,对比了可持续社区可能存在的尺度,确定将微观社区作为开展可持

续实践的基本单位。进而从不同的角度对社区进行了分类,结合国内外可持续社

区建设的实践拟订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地的调研,是对理论

研究成果的检验与反馈,同时也试图用一种自下而上的视角解读城市可持续社区

的发展模式。

Abstract: This research started from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sustainable community, seeking the combining wa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mmunity construction. By comparing the potential scales of sustainable community, it selected the micro-community as the basic unit of sustainable practice. Then it classified the communities and drew out appraisal indicator system concerning the practice of sustainable community both out and at home. Investigation was taken on spot based on the preceding work, in order to provide inspection and feedback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to unscramble the developing model of urban sustainable community through a bottom-up angle of view.

1 相关概念研究

1.1 社区的概念

社区概念最早产生于德国的系统社会学。滕尼斯(Ferdinard T?nnies,1855~1936)首次使用并解释了“社区”概念。滕尼斯认为,社区是指那

些有着相同价值取向、人口同质性较强的社会共同体。社区是由自然意愿(natural will)结合而成,建立在人们直接的关系、习惯、传统和宗教之上,人

们之间有着亲密的、面对面的接触,能够强烈的感受到群体的团结并受传统的约束,血缘、邻里和朋友的关系是社区的主要纽带。滕尼斯是从人的意愿、情感和

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考察社区,没提及地域特征。

齐美尔(Georg Simmel , 1858~1918)把社区的理论研究推进一步。它对社区

研究的贡献,最著名的是它的社会互动的理论以及他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于都

市社区的研究。齐美尔认为社区是社会和社会制度的最小单位。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 1864~1920)的社区理论则是在继承滕尼斯和齐美尔思想的基础上产生

的。韦伯是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去解释社会的,他把社区定义为聚落和居民点,把都市社区定义为商业交易性的聚居地。

本世纪以来,社区研究在美国取得重大发展,尤其是二三十年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1940年前后几乎统治了这一学科。被称为“芝加哥学派”的许多社会学家,如罗伯特·帕克(Robert E.Park)、伯吉斯(Ernest W.Burgess)、沃思(Louis Wirth)把注意力转向社会问题,对城市社区的研究尤其关注,在美国掀起了“社区研究热”。其中,由帕克于1921年首创的人文区位学(Ecology)在30年代末成为社区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人文区位学的理论和方法在社区研究中,尤其是在一空间结构为对象的研究中,诸如乡村社区、都市街区研究,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文区位学强调对于不同的地域及区位进行分析研究,重视地域环境,包括地理、生态、气候、人口等因素的探讨,并且在区位环境的基础上研究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人文因素。由此构成了研究社区和社区发展的两个层面,即地理、生态、气候、人口等区域结构性因素和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人文因素。沃思把都市社区看为是范围较大、密度较高、人口异质性也较强的社区,这三种特性结合在一起演变成较复杂的都市特性及都市问题。芝加哥学派的许多社会学家把社区研究同社会改良结合起来,对社区概念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见解。

仍然有许多共同点。所不同的是由于研究问题的角度和使用的理论与方法的差异。上表中的定义,基本上都强调了社区在组织生活方面的职能,一般视其为一种基本的单元。这一点与本研究关注狭义的居住社区的观点是暗合的。虽然在维系社区的多种联系的讨论上众说纷纭,互为补充,但他们对社区具体形态的多样性和尺度的广泛性都是认可的。从时间上看,西方到50年代对社区定义或内涵的探讨已经基本完善,后来的研究则从分散走向集中,更多地探讨社区共有的属性和最基本的要素,作为社区划分的出发点。

对社区基本要素的研究也已经有很多成果:

表2 对社区基本要素的总结

以上对社区的定义基本上属于社会学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在社会学的领域中基本上达到了完整和全面的水平,从近年有学科继承性的相关研究中可以看到,大家所使用的社区定义不外乎以上几个方面内容。如果想再给社区的注入更广泛意义的内涵,必须有其他学科的介入。为了同可持续发展的新目标结合,社区的基本要素中不妨借鉴有关于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研究成果。未来的新型社区,不仅仅在社会经济领域发挥最基础的单元作用,也将在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中充当主力军。所以笔者认为社区的基本因素还应该包括所占有的共同的生态环境资源以及共同承担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义务。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有一种趋势,把所有有一定同质性和地域范围的空间都称为社区,于是出现了商业社区、工业社区、金融社区、网络虚拟社区等等五花八门的概念,笔者认为当一个概念变得放之四海而借准的时候,也就失去了定义它的意义。所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应该是适度的,诸如工业、商业、金融等功能的用地完全可以用工业园区、CBD等专门的概念来对应,没有必要都与社区附会。回顾以往的社区研究,都将居住职能主导作为社区的基本特征,所以社区的概念还是不宜偏离这个主线索。

1.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有其生态学理论基础、经济学理论基础、社会学理论基础和伦理学理论基础,概念源起于生态学领域对日益激化的环境问题的思考,接着被经济学理论引入作为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良方,随后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吸收了“人本主义”的人文关怀思想,成为一个包罗万象的综合概念。

尽管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可持续发展基本含义的理解具有共同性,但具体表述和侧重点却有所不同,到目前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表述不下200种,其中有代表性的表述有六种:

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指导实践的开展和深入,人们发现一个无所不包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模糊了重点,缺乏可操作性。我们不得不又一次向可持续概念的本源和核心进行探索与回归。建立新的道德和价值标准,彻底改变对自然界的传统态度。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而不是作为可以随意盘剥的对象。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中心,而只是自然界的一员,必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张民生等,1997)

人类发展过程中对自身在生态系统中的错误定位导致了生态学意义上的不

可持续性,而经济、社会领域的不可持续性是引致性的,因此,选择环境生态领域作为探讨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切入点,具有现实意义与可操作性,这也是本研究的指导思想。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在于正确辨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求人类以最高的智力水准与泛爱的责任感,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创造和谐的世界。人与自然的互为调适,协同进化;人与人的和谐共济,平等发展;利己利他的平衡;当代、后代的公正;自助互助的公信;自律互律的制约。

1.3 可持续发展与社区的结合——可持续的社区

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思想和基本内涵是一致的,但落实到不同尺度的空间范畴上,又会衍生出各具特色的内涵。关于国家、地区和城市等较宏观尺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已经渐次展开,而关于社区可持续发展内涵与原则的研究则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

到了1990年前后,人们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社区的研究通常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大家在各自提出的可持续社区的概念下,按照各自的可持续社区的目标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再是一个泛泛而谈的大问题,而是与很多实际相结合的切实改善人们生活的问题。在后来的研究中,可持续社区的概念越来越多的出现。

“在可持续学说中,必须有随着时间一直延续的经济增长和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受到广义上的生态学的限制,包括人与他们工作之间的关系、生物圈以及支配生物圈运转的物理和化学的定律。”(William D. Ruckelshaus, 1989. ) “可持续的这个词是一个拉丁词根,意思是‘支持’‘从下面支撑’。社区必须是由其居民支持的—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在一些地区,通过特殊的自然、文化和精神的结合,而促使人们关心自己的社区。而这些地方也有着推行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的机会。”( Muscoe Martin, 1995.)

在Beth E. Lachman的《可持续社区运动和污染防治》书中提到“每个社区定义可持续发展社区常常是不同的,基本根据它们各自的兴趣、需要、和文化而异。(Beth E. Lachman ,1997,P6)可持续发展社区的努力包括长期的、综合的系统,通过共同的地域经济、环境和社会事务发展以实现健康的社区。

“可持续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经济有活力、环境健康。”

“可持续社区”是有能力长期保持健康和繁荣的社区。

“经济事务方面包括好工作、高薪水、商务稳定,适当的技术发展、应用,商业发掌等。环境事务方面包括保护人和环境健康,社区有健康的生态系统和习惯,减少或消除水污染、大气污染及土地的污染,提供绿色空间和公园给野生动物、人的休闲活动及其他用途。最求生态自净,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社会事务方面包括教育、控制犯罪、人权平等、城市内部问题,社区建设、文化精神(spirituality)、环境公正(environmental justice)。这三方面是相互牵制的,不能孤立的考虑。”

“可持续是一个改革的过程。当前,多数专家认为名义上在美国并不存在一个真正的可持续社区,一个对于将来多代人都有三方面的综合健康、稳定的社区。社区朝着稳定发展,同时也有更多针对可持续的行动付诸实施。可持续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Beth E. Lachman ,1997,P7)

“可持续所关注的问题和范围取决于当地的条件,包括资源、政治、个别的活动和社区的特殊性。可持续社区的工作主要是在城市蔓延、内城在发展、生态

系统管理、农业、生物多样性、绿色建筑、节能、水系和垃圾处理等方面。很多这样的事情都不能很容易的在社会内部由传统的方式解决”

“可持续社区寻求经济发展平衡,通过努力达到保护和恢复地方环境,以保持生活质量的社区。” /A sustainable community is one that seeks to balance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approaches with its efforts to protect and restore the local environment and preserve quality of life./(Jeanne Hibberd and Don Harker. )

“可持续”与“社区”组成的词组,已被各种文章所引用于指示各式各样的行动。‘可持续发展社区’的概念被应用于一系列的行动:城市蔓延、新经济发展、内城和棕地(brownfield)的再开发、本地小企业、强劲的本地经济、环境公正、生态系统自净(ecological management)、循环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生活方式、绿色建筑、能量保有、污染防治等等。这些行动促成可持续发展社区概念的混乱。

综上可见,进入90年代后,各种可持续社区的概念基本都围绕着经济、环境、社会三方面的协调发展而展开。人们更侧重实际行动,讲究把理论落到实处。出现了大量的成功的案例,限于篇幅不再展开,在后续研究中会有详细的分析。

笔者认为,可持续性社区首先应当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较理想结构以及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较佳结合,而且更倾向综合成本与环境负荷的最佳结合。其次,由于对于某社区某种资源利用方式可能是低成本的、低环境负荷的,而对于另一社区很可能是高成本的、高环境负荷的,因此,可持续性社区应当是技术与不同的文化模式及其相应的生产力水平的最佳组合。即文化的“生态”。再者,社区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小的人工生态系统,小型生态系统在内部自给自足前需要从系统外吸纳,贮备足够的能量,所以,小系统的经济性建立在外部不经济基础上的。因此,可持续性社区应削减系统的外部不经济性,从整体环境效益的经济性出发,尽可能达到内外系统的平衡。

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发展对象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完整性,而社区的尺度上却不宜过分强调自完整性,因为在可操作性较强的社区层次上,还不足以构成生态和经济意义上的自完整体系,可以侧重社区作为一个环节对在物质能量流传递中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空间上实现对平行单元的负外部性最小。另外,社区的可持续性是体现在时间维度上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对社区既有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对社区未来发展空间的开拓。具体表现为通过社区的前瞻性规划和弹性化设计,达到对未来社区的不利影响最小。

2 可持续社区的尺度

社区概念在尺度上相当宽泛,有宏观社区、中观社区和微观社区,社区地域边界小至村落、大至国家、民族甚至世界社区。下表将可持续发展的不同视角同不同尺度的社区做了一个综合,可以看出,在不同尺度上的社区有着不同的特征和发展侧重点。较大尺度上的社区研究主要具有战略和理论上的指导意义,而较小尺度上的社区研究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本次研究的范围主要确定在综合可持续观点下的微观社区。

表5 可持续社区的尺度

3 社区分类体系和分类理由3.1城市社区分类体系

表6 北京市社区分类

3.2 社区分类说明

社区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分化和异化,所以表现出不同的社区面貌,也隐含着不同的内部作用机制。社区分类工作是因地制宜地进行社区建设的理论准备和前提。

针对社区分类问题,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曾提出过不同的分类体系。有的学

者认为,我国当前的社区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居住型社区、产业型社区(包括工业社区与农业社区)、商贸型社区、行政型社区、文化型社区、体育休闲型社区、虚拟社区等。(徐一大,2002) 这种观点虽全面涵盖了现有城市区域,但与经典的社区概念相对照,似乎不太符合构成社区的基本条件,而且有与城市功能分区相混淆的嫌疑。笔者认为社区的外延不宜过分拓展,以致脱离了利益相关的生活群体这个基本的内涵,社区仍应将生活性因素作为主要标志,而将其他生产和流通性要素作为社区存在的外部大环境考虑。所以本研究中的社区仍采用地域聚居体前提下的概念。也有学者按社区形成方式将社区分成自然形成社区和行政划分社区。(唐忠新,2001)划分的思路是明确的,但要用于知道具体的社区建设则略显粗糙,而且忽略了两种成因的共同作用。

可以看出,分类的出发点和关注的重点不同,社区的分类是一个多解的问题。笔者从自己的研究经验出发,参考已有的分类成果,拟从以下几个角度对社区进行分类。关于各类社区具体的空间表现形态参见北京市社区分类体系表,这里仅对分类做简单的介绍和说明。

从社区成员的主体构成和社区形成的机制看,北京市现有的社区大致可以归为:单位型社区、旧城未更新社区、居民小区和移民聚居区。其实这几种社区形态的空间分异也是社区发展时间序列的表现,旧城未更新社区是社区最早期形态的残余,单位型社区是典型计划经济和首都特殊政治文化地位的产物,居民小区是住房改革不同阶段的成果,而移民聚居区则是近年随着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产生的。由于新兴产业里中小企业占大多数,不足以形成独立的单位型社区,而是要依赖社会提供的公共社区。这种社区基本上都是新型的物业管理社区。尤其年轻群体的就业结构改变,职业稳定性降低,导致传统单位型社区的衰落,转向基于收入水平和文化层次的新型聚集体。常常以某个居住小区为基本单元。

从社区的规模大小和地域范围角度,将社区分为大型社区、中型社区和微型社区。根据北京市的具体情况,分别大致对应市辖区、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级别的空间范围。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对应只是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并不意味着三种尺度的社区就与行政辖区严格对应。

从社区成员的经济实力和收入水平看,存在高收入社区、中等收入社区和低收入社区,这也是目前单位社区逐渐解体的形势下,最直接最明显的社区聚集和分异的方式。

最后,从影响社区的主导外部因素和集结中心角度,将社区分为交通枢纽中心型、商贸金融中心型、高新技术园区中心型、风景名胜中心型和文教设施中心型。这种分类主要考虑社区同最主要最直接的外部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厉害关系。

4 社区评价指标体系

自上个世纪末以来,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论的研究逐渐成熟,学术界的研究重点日益转向实践层面,而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正好充当了联系经典理论和实际建设的纽带。目前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尺度上,区域、城市尺度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作为社会发展基本单元的社区,它的可持续性有独特的体现,需要相对独立的评估指标体系,而该尺度的研究相对不足,本研究试图建立一套可操的、微观尺度的指标体系,服务于社区建设和管

理工作。

4.1 国外制定社区可持续指标体系的实践

国内学者对国外宏观尺度上的可持续指标体系的研究已经做了比较完整的总结和归纳,在次仅关注微观尺度上的可持续指标体系。

4.1.1居民自己的指标

美国Port Phillip市在本市发展战略中提出,“我们密切关注社区的社会、文化和环境系统,看它们是否能长期保持健康、有生机和繁荣。我们致力于开发一套可持续社区过程的指标。”(Sustainable Community Progress Indicators (SCPI))1997年,该市搜集了社区成员关于各自理想社区的建议,综合成了一份社区发展计划,2001年底,大批的社区成员再一次被邀请到参加验收成果的会议,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指标。

●“我想居住在一个我能知道邻居姓什么的社区”(邻里交往,社会关系角度)

●“如果我看到屋顶上安装了更多的太阳能帆板,我会觉得社区的可持续程度更高”(生态节能角度)

●“可持续的社区应该有红火生动的音乐表演”(文化生活角度)

●“我想看到更多的老人能够享受到他们负担得起的娱乐活动”(关照特殊人群角度)

●“我希望我们的社区是不同收入阶层的人们都能住得起的”(社会公平角度)

由于公众的积极参与,指标体系最鲜明的特色是简单通俗,大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注意到,这样大大提高了指标使用的频率,也鼓励普通居民持续关注与支持社区可持续建设。

4.1.2 “生态足迹”计算表

生态足迹指为了维护某个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需要的可生产土地和水域的面积。这一形象化的概念在国外被用于评价在不同的地域尺度上,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和付出的环境代价。美国奥克兰市的Communias俱乐部提供了互动式的电子表格,要求输入日常生活中关于食品、住宅、交通、日用品、服务和垃圾等方面的信息,最后自动计算出每户的生态足迹,并提供了不同生态系统中生态足迹的通常数据以便对比。

4.2. 北京等城市社区可持续指标体系的实践

社区可持续指标的实践探索已经在国内陆续展开,不同城市根据各自社区建设和发展的状况从不同的角度制定了不同的体系。在民政部门公布的《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基本标准》中,分别从社区组织领导、社区体制改革、社区组织机构、社区服务功能、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社区共建和基础建设10个方面提出要求。上海市组织专家对生态社区提出9大建设技术标准,从能源、水环境、气环境、光环境、声环境、热环境和绿化环境等方面对社区是否符合生态可持续标准进行评价。

北京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2年5月15日公布的《北京市社区建设示范区(县)评估指标》中涉及到10个评估项目,评估项目下分标准细则,设评分标准,并注明了责任单位。其中10个评估项目是:组织领导坚定有

力;社区体制机制创新;社区组织机构健全,社区服务设备完善;社区卫生不断发展;社区文化活跃繁荣;社区治安状况良好;社区环境整洁优美;基础建设完善规范;政策法规贯彻落实。从评估的内容看,该套指标并没有充分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资源分配的代际公平等,而且带有比较多的行政管理色彩,强调体制工具的作用。这是由于目前中国的社区主要由原来的街道、居民委员会等政府派出机构转型而来,一方面传统的思维模式仍然有惯性,另一方面对如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缺乏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从评价的标准细则看,这套指标体系侧重于对硬件设施的评价,忽视对软件环境的评价;重视对社区建设客体状态的评价,缺乏对社区建设主体行动的评价;主要原因是后者不易用比较简单的指标来准确量化,这也是本研究要探讨的课题之一。

这套指标体系的运用主体主要是有关部门的领导,即指标集中在管理决策层次,而面向专家层次和公众层次的指标体系尚缺乏,这无疑影响了专家建议的实施和公众参与的开展。此外,大部分的指标体系还是比较宏观的粗线条的框架,同社区建设目标联系密切,但不利于社区可持续性评价的具体操作,因而将这些指标都有待进一步细化。

但依托于居住的社区可持续模式应该具有最大的可行性和能够获取最好的参与。

4.3.社区可持续指标的作用

(1)指示现状。通过指标体系中定性指标的等级和定量指标的数量大小,可以比较客观的反映出社区相应的物理空间特性和社会环境特征,彰显社区建设成就的同时也暴露社区工作的薄弱环节,作为进一步分析和决策的出发点。

(2)分析诱因。单项指标可以比较全面的反映出现状的建设水平,但指示现状还停留在现象的层面上,考察单项指标之间的引致关联,进而揭示出相应孤立的客观现状之间的因果联系,才能深入到现象背后的本质。

(3)评价响应。在可持续指标体系当中,除了应对社区建设客体设置指标外,还应对社区建设主体设置指标,用于反映至评价期日为止,已经采取的措施产生的效果和效率,或者用于反映未来经过政策方案调整以后新措施的效果和效率。

(4)确立目标。指标体系项目的详细性和全面性可以作为战略性目标的细化和补充,更有利于知道社区建设实践。社区建设的目标在通俗意义上就是要使社区各项指标趋近理论上的最优值,至少是现有基础上能达到的一种较好组合方式。

4.4 社区可持续指标的制定原则

关于社区可持续指标的制定中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国内外的学者已经做了相关的研究,这些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尺度上,但他们提出的基本原则在社区可持续指标体系的确定中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马克劳伦(Maclaren)提出指标设计应体现以下四个原则:

(1)综合性,可持续指标应综合地表述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各要素可持续发展的关联性;

(2)前瞻性,通过表述过去和现状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借以指示未来的发展趋向;

(3)分布性,应该考虑一定人口规模或地理空间各要素的分布特点,借以区别

不同空间要素相互之间的关联;

(4)广泛性,即评价过程中应使各种利益集团参与,以保证其公平合理。

布罗特(Broat)也指出在制定城市可持续指标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层次性,指标应分为专家层、管理决策层和公众层,同时三层按顺序其信息量及语言表达应越来越具体简单;

(2)科学性,指标应客观地表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际;

(3)数字化,即指标应易测度,同时便于分析、比较和预测。

上述观点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合理的指标体系应具有的特征,间接提出了制定可持续指标的原则,笔者认为还可以补充以下几点:

(1)系统性。社区可持续指标体系不应该是一系列分项指标的简单罗列和堆积,应该具有比较强的内在关联性,旨在从不同的侧面共同反映社区的建设情况。社区本身作为一个系统具有开放性和层次性的特点,合理的指标体系也应该与这些特点吻合。

(2)高测度。社区可持续指标要对拟评价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反映能力,即某项指标的数值与社区客观世界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并且社区客观情况的变化能够较灵敏地通过指标的变化揭示出来。

(3)高信度。在不同条件下通过指标体系反映出来的结果应具有可比性,对同一社区的多次调查评价结果更应具有一致性。

(4)通用性。指标的项目设置应该以绝大多数社区共同面临的问题为出发点,社区的差异应在单项指标的变化阈值范围内发生,不宜出现大多数社区指标缺值的情况。

(5)通俗性。由于指标的使用者不仅包括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专家和决策人员,随着公众参与社区建设的深入,它将面向更多的普通居民,而且要承担向外界交流成果与推介经验的任务,因此,指标晦涩艰深是无益处的,最好是通俗易懂,同时又能揭示比较深刻的问题。

4.5 社区可持续指标体系的制定方法

在设计具体指标时,针对不同城市,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客观合理地反映各个城市的实际情况。国外学者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范围法(Domain-Based Framework ),即按城市可持续的主要方向(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分类,然后逐类定出指标,如可持续的西雅图指标(Sustainable Seattle Indicator );

(2)目标法(Goal-Based Framework ),首先确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然后在每一目标或每组目标下建立一个或数个指标,如圣莫尼卡可持续指标(Santa Monica Sustainable Indicator );

(3)复合法(Combination Framework ),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指标组合在一起,突出各指标的优点,同时克服其原有的缺点,如社区生活质量模式(Community Oriented Model of the Lived Environment)。

4.6 社区尺度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在综合国内和国外同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北京可持续社区建设的指标体系(表7)。

表7 可持续社区评价指标体系

4.7 北京市社区发展调研

为了探讨上面指标提系是合适,同时深入了解北京市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现状,使公众真正参与到社区建设模式的探讨中来,为此于2003年国庆长假期间进行了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经过反复论证,选择了北京城区的5个小区作为实地研究对象。

4.7.1 现场调查对社区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定性分析

进行了现场踏勘。采用直接观察、居民访谈、拜访居民委员会相结合的方法,获取对于前面所提出得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定性分析资料,调查结果见表8。

标基本适合北京城市社区。

4.7.2 问卷调查1对可持续社区指标的定量评估

(1)问卷发放和回收情况

总共发放问卷900份,截止10月9日,已经回收65份,其中初步审核有效的56份。问卷回收率6.2%,低于国外通行的有效标准8%,但卷面上反映的问题仍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问卷发放方式和回收情况见表9。

卷回收率总体上超过8%。

问卷回收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区居民自觉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但由于问卷发放的途径直接影响到回收率,不能简单得出某种正比关系。

(2)回答问卷的家庭基本情况

从统计结果看,最早入住年份为1964年,最晚为2003年,其中80年代以前入住的基本集中在双榆树北里,这是一个成熟的社区,也是一个日趋老龄化的社区;而2000年以后入住的基本集中在宏汇园小区,该小区正处于新型普通社

区的形成阶段。答题人的

文化程度注意集中在大

学本专科,约占总数的

53.7%,其次为高中学历,

占总数的17.8%,他们对社区建设理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有具有社区生活的切身体验。文化程度为小学的答题人主

要是小学生,他们给解读

1

原计划在今年五一长假完成问卷调查,因为非典耽误,暑假因为参加生产实习,未能进行,故延误至国

庆长假。本次报告没有进行深入交叉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只是调查获取的数据的一部分。待问卷收集全后再完成进一步分析。

城市规划常用术语和指标

城市规划常用术语和指标: 1、用地性质:是指规划用地的使用功能。 2、用地面积:是指规划地块划定的面积。 3、用地红线:是指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范围的界线。 4、容积率:是反映和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指地块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即: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 5、建筑控制高度:又称建筑限高,是指地块内建筑物地面部分最大高度限制值。 6、建筑密度:是指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地块面积的比例。即:比如一块地为10000平方米,其中 建筑底层面积3000平方米,这块用地的建筑密度就是3000/10000=30% 7、建筑红线后退距离:是指建筑物最外边线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 8、绿地率:是指城市一定地区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例。 9、交通出入口方位:是指规划地块内允许设置机动车和行人出入口的方向和位置。 10、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停国泊位是指地块应配置的停车的车位数。其他设施的配置包括:居住区服务设施(中小学、托幼、居住区级公建),环卫设施(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电力设施(配电站、配电所),电信设施、燃气设施等。 11、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主要是根据所在地区的日照、通风、采光、防止噪声和视线干扰,防火、防震、绿化、管线埋设、建筑布局形成,以及节约用地等要求,综合考虑确定。住宅的布置,通常以满足日照要求作为确定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12、建筑间距系数:是指遮挡阳光的建筑与被遮挡阳光的建筑的间距为遮挡阳光的建筑高度的倍数。 13、日照标准:是根据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居住卫生要求确定的,居住建筑正面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获得的日照量,是编制居住区规划,确定居住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14、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与两侧建筑用地及其他用地的分界线。 15、住宅平均层数:是指各种住宅层数的平均值,即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之比。单位:层。 16、住宅建筑净密度:是住宅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之比。单位%。 17、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是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之比。单位:m2/hm2。 18、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是住宅总建筑面积与居住用地面积之比。单位:m2/hm2。 19、人口净密度:是单位住宅用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量,反映居住区住宅用地的使用强度,公式为:人口净密度=居住总人口/住宅用地总面积(人/hm2) 20、人口毛密度:是单位居住用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量,公式为:人口毛密度=居住总人口/居住用地总面积(人/hm2) 21、生地:完成土地征用,未经开发、不可直接作为建筑用地的农用地或荒地等土地。 22、毛地:在城市旧区范围内,尚未经过拆迁安置补偿等土地开发过程、不具备基本建设条件的土地。 23、熟地:经过“几通一平”的开发或已经拆迁完毕,可供直接建设的土地,即建筑地块产品。 24、飞地:又称插花地,指土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的土地部分或全部处于他人土地范围内。 25、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26、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包括规划地段各项建设的具体用地范围、建筑密度和高度等控制指标,总平面布置,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和竖向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27、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1 :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智慧城市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感知、监测、分析、整合城市资源,对各种需求做出迅速、灵活、准确反应,为公众创造绿色、和谐环境,提供泛在、便捷、高效服务的城市形态。通过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来建设和发展智慧城市,是我国社会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当前,亟需构建并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客观反映和评价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状况,引导并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智慧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管理、民生服务、政府履职、产业转型、技术创新、环境改善等诸多方面。建设发展智慧城市要着眼于城市全局,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现阶段其内涵主要有: 一是实现社会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 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实现三者的融合发展,是提高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而智慧城市正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城镇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必然产物,有助于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二是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必然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原有的政府管理方式无法迅速地响应、解决当

前的城市问题。而智慧城市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城市资源的高效感知、监测、分析和整合,有助于解决城市因人口、工 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带来的种种弊病,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 三是提高城市运转效率,满足公众服务需求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有的城市运转效率已明显无法满足要求。建设与发展智慧城市,采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手段提供公共服务,从而实现服务方式的方便、快捷,服务水平的高质、高效,有助于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和企业的生产生活需求,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高能耗、高污染、处于产业链低端等普遍性 问题,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而智慧产业是直接运用人的智慧进行研发、创造、生产、管理等活动,形成有形或无形的智慧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产业,具有绿色、节能、环保的特点,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五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的创新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方式与手段。智慧城市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实时采集、集约管理,构建以信息为中心、各主体共享协同的城市管理与服务平台,有助于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增强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

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6

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 (2016年版) 一、总体说明 (一)指标构成。本指标共包含8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54项二级指标分项。 (二)评价方法。评价采取百分制,总得分满分为100分。总得分为各一级指标得分之和。各级指标得分为其下层指标得分之和。计算时各分值保留2位小数。(三)指标权重。各级指标设置相应的权重。一级指标权重为其各二级指标权重之和,二级指标下的各分项权重之和为100%。 二、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及 权重二级指标及 权重 二级指标释义及评价方 法 二级指标分项及计算方法 惠民服务L1(37%)政务服务L1P 1 (8%) 1.本指标用于评价城市 政府创新服务模式,推 进政务服务事项“一号 申请、一窗受理、一网 通办”的情况。 2.本指标由以公民身份 号码或法人和其他组织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 一标识的电子证照使用 率、一站式办理率、网 上统一入口率等三个分 项进行评价。 3.本指标评价得分=8%× 三个分项分数之和。 1.以公民身份号码或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 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电子证照使用率(L1P1 -A1): 计算方法:L1P1-A1分项分数= 30%×(已实现 使用以公民身份号码或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 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电子证照办理的政务 服务事项数量/政务服务事项总数)×100 数据要求:政务服务事项包括面向公民、法人 和其他组织的政务服务事项,本分项中的政务 服务事项总数由各省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 际情况确定。已实现使用以公民身份号码或法 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 电子证照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是指公民个人 政务服务事项以公民身份号码为标识,法人和 其他组织政务服务事项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 标识,并在办理过程中使用了电子证照的政务

以道路为例分析城市不同发展模式的区别

以道路为例分析城市不同发展模式的区别 摘要:规划型城市与自然发展加后期改造型城市在道路、绿化面积、公共设施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别。本文选择武汉市沌口经济开发区的几条不同类型的道路为研究区,选取武汉市江汉区江汉路附近的几条对应级别的道路为对比区,通过对规划城市内部不同功能的道路设施做定性对比分析,对规划城市与自然发展加后期改造型城市的道路设施及路面状况等方面做定量分析得出结论:规划城市更富有人性化,也更适应城市功能的要求,从而说明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本文的研究思路对于以后城市规划分析研究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规划型城市城市道路沌口开发区江汉区 引言:城市不同的发展模式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筑的人性化程度,城市功能的适应度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差异。一般情况,规划型城市的基础设施比较统一完善,城市建筑的布局更能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城市功能可以得到较好的满足。自然发展型的城市由于前期缺乏长远的规划,在城市后续发展之中会暴露出较多的问题,通过后期的改造可以缓解这种问题,但是有些问题仍然较为严重。 1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1.1.1 沌口经济开发区概况 沌口片区位于武汉市汉阳区西南部,市区位于中环线与外环线之间,毗邻长江,离市中心15公里。开发区规划面积31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15平方公里,建成6条形象路、3个特色公园、5个住宅小区。开发区以汽车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同时发展机械、电子、食品、建材、轻工等产业。本文选取东风大道,神龙大道,车城北路,沌阳大道,宁康路,创业路为研究对象。其中东风大道为主干道,规模最大;神龙大道,沌阳大道,车城北路作为开发区内与外部连接的交通干道,规模也较大;宁康路和创业路主要是连接开发区内交通的街道规模相对教小。 1.1.2江汉区概况 江汉区是武汉市最繁华的中心城区,以前是“老汉口”的发源地,现在是武汉最重要的商业区面积33.43平方公里。本文选择汉口江汉路步行街附近的解放大道、中山大道和前进一路做为对比街道。以这三条道路作为对比街道的原因是他们在道路功能上对应沌口经济开发区的几条道路功能,分别属于外部交通干道,交通主干道和交通次干道【1】。这里是典型的自然发展加后期改造的城市地带。在这里选取对比街道具有典型性,对比结果更有说服力。 1.2城市道路对比分析研究方法

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生态承载力逐渐成为一种测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本文通过介绍生态承载力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计算了2003-2009年天津市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分析了天津市可持续发展状况。并运用灰色关联度理论研究了生态承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之间的定量关系,进一步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天津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灰色关联度天津市问题的提出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中心、聚居的场所,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它是受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地域综合体。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在感受到城市化所带来的巨大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最新情况,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酸雨影响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遭到污染,全国26%的地表水国控断面劣于水环境类v类标准,失去使用功能;生物多样性减少,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一些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减弱,生态破坏问题依然突出(周建,2007)。由于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引发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据2007年9月民政部发布的消息,全国受灾人口约为4016.5万人,其中死亡人数49人,失踪人口23人,安置289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约1.1亿亩,绝收1626万亩,因自然灾难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14.7亿元。如此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何以支撑中国规模巨大的城市化进程,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不得不集中全部精力加以应对的城市发展问题。 天津作为一个人口超过千万的特大型城市,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天津市2005到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指出,在未来15年,把天津市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然而从天津的资源与环境条件看,今后城市发展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将面临人口集聚和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紧缺等突出问题,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资源的紧缺及要求逐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迫在眉睫,开展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测量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在实现社会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是十分必要的。 城市可持续发展 目前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很多种,国内外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Qnishi T(2007)和Water(2005)从资源角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了深入讨论,着重说明了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间的平衡原则;Haughton G(2006)从环境角度定义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出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必须利用环境生态规律来解决城市问题;Nijkamp(1998)从经济角度定义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了深入讨论。 单纯从某一角度来定义城市可持续发展概念具有片面性,不仅不利于把握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而且也不利于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性和系统性研究。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观,它指城市环境、经济与社会持久、相协调的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在保证城市经济效益和生活质量的前提

工信部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1: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 智慧城市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感知、监测、分析、整合城市资源,对各种需求做出迅速、灵活、准确反应,为公众创造绿色、和谐环境,提供泛在、便捷、高效服务的城市形态。通过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来建设和发展智慧城市,是我国社会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当前,亟需构建并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客观反映和评价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状况,引导并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 智慧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管理、民生服务、政府履职、产业转型、技术创新、环境改善等诸多方面。建设发展智慧城市要着眼于城市全局,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现阶段其内涵主要有: 一是实现社会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实现三者的融合发展,是提高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

而智慧城市正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城镇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必然产物,有助于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二是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必然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原有的政府管理方式无法迅速地响应、解决当前的城市问题。而智慧城市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城市资源的高效感知、监测、分析和整合,有助于解决城市因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带来的种种弊病,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 三是提高城市运转效率,满足公众服务需求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有的城市运转效率已明显无法满足要求。建设与发展智慧城市,采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手段提供公共服务,从而实现服务方式的方便、快捷,服务水平的高质、高效,有助于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和企业的生产生活需求,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高能耗、高污染、处于产业链低端等普遍性问题,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而智慧产业是直接运用人的智慧进行研发、创造、生产、管理等活动,形成有形或无形的智慧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产业,具有绿色、节能、环保的特点,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五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的创新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的建设和

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通用

第五章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 (2) 1、国内外对可持续和生态城市的评价标准 (2) 1.1 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指标概述 (2) 1.2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3) 1.3 国内现有的相关标准 (3) 2、若干案例的指标体系分析 (12) 2.1 中新生态城 (12) 2.2 曹妃甸生态城 (14) 2.3 厦门市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21) 2.4 贵阳市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22) 3、指标选取原则和思路 (24) 3.1 指标选取原则 (24) 3.2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25) 4、规划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和框架 (26) 4.1 确定指标体系结构 (26) 4.2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27) 4.3 规划指标体系 (31) 4.4 按规划层次的指标体系 (32) 5、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后续研究方向 (34) 1 第五章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 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是解决城乡规划落实低碳生态要求的量化操作问题,及控制、引导低碳理念在城乡规划制定与实施中的运用与落实。

1、国内外对可持续和生态城市的评价标准 1.1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指标概述 低碳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不仅是低碳生态城市内涵的具体化,而且是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成效的度量。 目前国内外的论著主要集中在有关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规划设计原则、方法的讨论上,对低碳生态城市的考核、评价指标的研究较少,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标或指标体系。国内低碳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从社会、经济、自然3个子系统的分析出发构成的指标体系,这类指标体系的应用较广泛, 另一类是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协调度考虑建立的指标体系,指标综合的方法主要以加权平均为主。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高度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低碳排放,所以也可以用环境、资源核算作为评价指标。 对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数量问题,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少而精,一种是详细而全面。但是两者在应用上都存在争议,过少的指标会被认为不够全面,而过多的指标会因为指标间的相关性导致指标间关系复杂,指标综合结果无法正确反映各指标的重要性。 有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研究中欧盟资助的“生态城市计划”,中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国外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代表之一。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城市结构、交通、能源与物质流和社会经济议题等四方面标准。此外美国克里夫兰的生态城市议程中包含了空气质量、气候变迁、多元化、能源、绿色建筑、绿色空间、公共建设、小区特色、居民健康、可持续发展运输选择等纲领性目标要求。加拿大温哥华的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包括固体废弃物、交通运输、能源、空气排放、土壤与水、绿色空间、建筑等。国内对生态城市的评价应用较多的是综合指标评2 价方法。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稿)》成为中国生态城市建设考核的官方性基本指标体系之一。2004年, 建设部颁布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包含了生态环境、生活环境与基础设施三大类指标。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对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及城市规划标准都开展了一些研究。城市规划界也在积极地将各种生态规划特别是绿色空间等直观生态指标融入到传统城市规划标准中去,但国内外尚未明确直接地提出“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命题。而实际上国内生态城市规划与传统的规划体系工具之间往往存在着“不兼容”的问题,难以得到传统城市规划相关系统的支持响应,以至于对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缺失是其原因之一。低碳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可以使生态城市规划具有一定程度的行业规范性,使低碳生态城市的进程按照人们的预期目标发展。 1.2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2001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出版了《可持续发展指标:指导原则和方法》,详细介绍了其指标体系,阐述了指标的概念及其方法。该指标体系强调了面向政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附件1: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 智慧城市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感知、监测、分析、整合城市资源,对各种需求做出迅速、灵活、准确反应,为公众创造绿色、和谐环境,提供泛在、便捷、高效服务的城市形态。通过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来建设和发展智慧城市,是我国社会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当前,亟需构建并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客观反映和评价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状况,引导并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 智慧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管理、民生服务、政府履职、产业转型、技术创新、环境改善等诸多方面。建设发展智慧城市要着眼于城市全局,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现阶段其内涵主要有: 一是实现社会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实现三者的融合发展,是提高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而智慧城市正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城镇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必然产物,有助于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二是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必然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原有的政府管理方式无法迅速地响应、解决当前的城市问题。而智慧城市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城市资源的高效感知、监测、分析和整合,有助于解决城市因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带来的种种弊病,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 三是提高城市运转效率,满足公众服务需求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有的城市运转效率已明显无法满足要求。建设与发展智慧城市,采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手段提供公共服务,从而实现服务方式的方便、快捷,服务水平的高质、高效,有助于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和企业的生产生活需求,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高能耗、高污染、处于产业链低端等普遍性问题,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而智慧产业是直接运用人的智慧进行研发、创造、生产、管理等活动,形成有形或无形的智慧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产业,具有绿色、节能、环保的特点,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五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的创新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方式与手段。智慧城市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实时采集、集约管理,构建以信息为中心、各主体共

城市化典型模式

一、国外城市化典型模式: 1.西欧的“新城”模式。以伦敦和巴黎两大都市为代表实践田园城市理论树立了城乡一体化最为成功的先进典范。英国政府于1949年启动大伦敦计划在距离中心城一定的距离选择地价较低的农业区建立新城并把城市人口转移到就业和生活自给自足的新城。在距离中心20公里至35公里的区域建立“反磁力中心”并推广到一切城镇居民体系规划布局中形成结构完整的城镇体系均匀地分布生产力和人口推进城市化与乡村的城镇化 2.自由放任式城市化道路。这种模式以美国为代表。即实现城市化靠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当“城市病”日趋严重之后,人口又开始自愿地向社区和小城镇分散。美国的自由发展模式。二战之后美国郊区化发展进程加快中小城镇发展也十分迅速商业外迁加剧产业的信息化、弹性化、分散化强化导致“边缘城市”的产生结合了城市和乡村的优点衔接起城市与乡村经济是一种城乡交融的一体化状态。20世纪60年代美国实行分流大城市人口、充分发展小城镇的“示范城市”试验计划使得75的美国人生活在小城镇郊区化也推动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巨型城市带的兴起。先放后调式城市化道路,这种城市化模式首先运用市场机制引导人们向城市转移,但当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中,出现过度集中的状况时,政府开始运用法律和政策手段疏散人口,以极快的速度新开发小城镇。这种模式主要以日本为代表。 3.市场引导与政府并重的城市化道路。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在人口向城市集中还未发生明显的“城市病”之前,政府便开始干预,通过颁布法令、制定优惠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引导人们向不同等级的城市和集镇定居。这种模式主要以德国为代表。 4.拉美的“过度城市化”模式。拉美农村土地的缺乏和贫困农民被迫向城市流动而城市就业机会非常有限从而造成“过度城市化”。2003年巴西城市化水平高达83但人口空间转移在前就业转移在后工业化和城市化脱节大中城市普遍出现贫民窟和无业游民导致严重的社会治安和城市环境卫生问题并埋下国家政治动荡、社会秩序不稳和经济衰退的病根。 二、国内先进地区城市化典型 1.珠江三角洲“以城带乡”模式。城乡一体化历经三个阶段一是商品农业阶段重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二是农村工业化阶段重点是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村城市化。三是完善基础设施阶段重点是按现代化城市要求构筑现代化城市框架。 2.上海“城乡统筹规划”模式。其以上海城乡为整体以提高城乡综合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统筹规划城乡建设合理调整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城乡生产要素配置促进城乡资源综合开发加速城乡各项社会事业的共同发展。 3.宁波“城镇梯度发展”模式。侧重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稳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及撤县建区、撤镇建街、撤村建居城镇布局和规模更趋合理集聚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化率达到57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副中心城、中心镇为主体的城镇梯度发展格局。 4.成都“三三见六以一化二”模式。第一个三是指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第二个三是三大重点工程即农业产业化工程农村扶贫开发工程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工程。“六”是指六句话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证以农民身份转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一化二是指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来破解“二元结构”。 解析: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放任式城市化。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市场经济的典型代表,在其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美国政治体制决定了城市规划及其管理属于地方性事务,联邦政府调控手段薄弱,政府也没有及时对以资本

浅谈城市可持续发展

浅谈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象征和生产力的空间载体,是一定地域内经济集聚实体和纵横交错经济网络的枢纽。统观全球经济态势,经济重心主要集中在城镇集聚区,可以认为,只有城市及其集聚区的持续发展,才会有区域的持续发展,国家的持续发展乃至于全球的持续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1)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以环境保护为名取消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发展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基础。但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以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节约资源和减少废物。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方面的体现。 (2)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因此,可持续发展强调了发展是有限制的,没有限制就没有发展的持续。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样强调环境保护,但不同于以往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对立的做法,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从人类发展的源头、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3)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公平是环境保护得以实现的机制和目标。可持续发展指出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可以不同,发展的具体目标也各不相同,但发展的本质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这就是说,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才是目的。下一世纪人类应该共同追求的是以人为本位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18世纪中叶英国的产业革命,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但是,由于城市化研究的多学科性和城市化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对城市化概念的界定,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马克思指出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美国新版的《世界城市》:“都市化是一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运动,并在都市中从事非农工作;二是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包括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第一方面强调人口的密度和经济职能,第二方面强调社会、心理和行为因素。实质上这两方面是互动的。我们认为,城市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导致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变化的过程。其内涵在于,它不仅是简单的城乡人口结构的转化,更重要的,它是一种产业结构及其空间颁布结构的转化,是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转化。 但是城市化过快和过度可能造成至少四个难以逆转和纠正的后果:

住宅小区的各种评价指标

小区评价指标 评定房子好坏标准:实地看房之楼盘硬件 1、防水 ·房屋顶棚无水渍、厨房及厕所防水良好、上下水管与地板结合处无漏水、渗水。 2、墙角 ·看墙角是否平整、龟裂、有无渗水。 3、室内装璜和做工 ·尤其是每个接角、窗沿、墙角、天花板等等做工是否细致,平整。 4、采光 ·一定要拉开窗户看一下通风、采光、排气管等是否好。 5、墙体 ·住宅内部无任何裂缝;如果双方无法对是否是裂缝进行确定的,由出卖人申请有关机构就此问题进行评价;保温层墙壁表面平整,瓷砖地板平整无松动、无爆裂、无间隙。 6、插座 ·位置是否合理,数量是否足够。 7、厨房卫生间 ·厨房不宜过于狭长,应有配套的厨具、吊柜,应有放置冰箱的空间。卫生间应有独立可靠的排气系统。下水道和存水弯管不得在室内外露。还要注意抽水马桶、洗浴设备、燃气设备、暖气设备等等。主要应注意选择这些设备质量是否精良、安装是否到位。 评定房子好坏标准:实地看房之考察社区配套 一、居住密度及私密性 ·住宅之间的距离除考虑日照、通风等因素外,还必须考虑视线的干扰。一般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24米内能辨别对方,12米内能看清对方容貌。为避免视线干扰,多层住宅居室与居室之间的距离以不小于24米为宜,高层住宅的侧向间距宜大于20米。此外,若设计考虑不周,塔式住宅侧面窗与正面窗往往形成“通视”现象,选择住宅时应予以注意。

二、公共建筑 ·居住区内配套公建是否方便合理,是衡量居住区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稍大的居住小区内应设有小学,以排除城市交通对小学生上学路上的威胁,且住宅离小学校的距离应在300米左右(近则扰民,远则不便)。菜店、食品店、小型超市等居民每天都要光顾的基层商店配套,服务半径最好不要超过150米。 三、小区绿化 ·居住环境有一个重要的硬性指标——绿地率,指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居住区总用地的百分比。值得注意的是:“绿地率”与“绿化履盖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绿地不包括阳台和屋顶绿化,有些开发商会故意混淆这两个概念。由于居住区绿地在遮阳、防风防尘、杀菌消毒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有关规范规定: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应低于30%。北京城近郊居住区绿地率应在35%以上,在市区附近,如果住区绿地率能达到40%甚至50%,就比较难得了。 四、小区布局 ·在居住区规划中,应使住宅布局合理,为保证每户都能获得规定的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要求条形住宅长轴外墙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即为日照间距。北京地区的日照间距条形住宅采用1.6至1.7H(H为前排住宅檐口和后排住宅底层窗台的高差)。塔式住宅采用大于或等于1H的日照间距标准。如果住宅的日照间距不够,北面住宅的底层就不能获得有效日照。 五、小区内交通 ·居住区内的交通分为人车分流和人车混行两类。目前作为楼盘卖点的“人车分流”,汽车在小区外直接进入小区地下车库,车行与步行互不干扰,因小区内没有汽车穿行、停放、噪音的干扰,小区内的步行道兼有休闲功能,可大大提高小区环境质量,但这种方式造价较高。 ·人车混行的小区要考察区内主路是否设计得“通而不畅”以防过境车流对小区的干扰。是否留够了汽车的泊位,停车位的位置是否合理,一般的原则是露天停放的汽车尽量不进住宅组团,停车场若不得不靠近住宅,应尽量靠近山墙而不是住宅正面。另外,汽车泊位还分为租赁和购买两种情况,购房者有必要搞清楚:车位的月租金是多少;如果购买,今后月管理费是多少,然后仔细算一笔账再决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附件1: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智慧城市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感知、监测、分析、整合城市资源,对各种需求做出迅速、灵活、准确反应,为公众创造绿色、和谐环境,提供泛在、便捷、高效服务的城市形态。通过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来建设和发展智慧城市,是我国社会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当前,亟需构建并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客观反映和评价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状况,引导并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 智慧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管理、民生服务、政府履职、产业转型、技术创新、环境改善等诸多方面。建设发展智慧城市要着眼于城市全局,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现阶段其内涵主要有: 一是实现社会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实现三者的融合发展,是提高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而智慧城市正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城镇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必然产物,有助于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二是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必然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原有的政府管理方式无法迅速地响应、解决当前的城市问题。而智慧城市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城市资源的高效感知、监测、分析和整合,有助

于解决城市因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带来的种种弊病,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 三是提高城市运转效率,满足公众服务需求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有的城市运转效率已明显无法满足要求。建设与发展智慧城市,采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手段提供公共服务,从而实现服务方式的方便、快捷,服务水平的高质、高效,有助于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和企业的生产生活需求,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高能耗、高污染、处于产业链低端等普遍性问题,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而智慧产业是直接运用人的智慧进行研发、创造、生产、管理等活动,形成有形或无形的智慧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产业,具有绿色、节能、环保的特点,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五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的创新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方式与手段。智慧城市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实时采集、集约管理,构建以信息为中心、各主体共享协同的城市管理与服务平台,有助于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增强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 二、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基本形势 (一)建设进展情况 智慧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完成规划部署,成为“十二五”时期我国城市发展的新主题。截至2012年9月,全国47个副省级以上地方的规划文件中,明确

城市远郊小城镇发展模式及规划应对

图1 天津远郊小城镇空间分布 马健 张蓉 李芳 张娜 城市远郊小城镇发展模式及规划应对 【摘要】界定了远郊型小城镇的划分依据,分析其面临的缺乏城市功能区依托、基础设施差、道路交通不便、土地商业开发潜力低等不利因素研究总结国内外近郊小城镇的一般发展模式。结合我国小城镇发展的新形势,提出通过传统农业与新兴服务业相结合、主体性地产开发、创新规划布局方式、统筹协调区域发展等规划手段促进远郊型小城镇的发展。并在实际项目中加以实施和改进。 【关键词】远郊型小城镇;发展模式;规划应对 1远郊小城镇发展背景 1.1研究背景 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小城镇的建设 已成为重要并且关键的环节之一,根据城市化规律,将小城镇建设与都市群发展战略相对接,将其作为城市体系的基点,围绕天津中心城区,形成11个特色突出、功能互补的新城和30个星罗棋布、类别多样的中心镇。天津市第二批小城镇试点工作已于2007全面开工,预示着小城镇建设在天津开始全面启动。小城镇建设普遍需要解决好的是农民安置、资金平衡、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城市远郊小城镇既有小城镇建设普遍需要面对的问题,同时也存在自身特有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杨家泊镇(茶淀桥沽、七里海镇)发展模式的解析,从而对城市远郊区小城镇建设模式提出一些新的构想和发展思路。 1.2研究对象分布 参考其它地区的经验,结合天津市自身的特点,将远郊小城镇其界定为除天津市中心城区、环城四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之外区县的小城镇,即汉沽区、大港区、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县、静海县、蓟县辖区内的82个小城镇。其中,中心镇19个,包括杨家泊镇、茶淀镇、小王庄镇、太平镇、河西务镇、崔黄口镇、王庆坨镇、大口屯镇、林亭口镇、 下营镇、邦均镇、马伸桥镇、上仓镇、唐官屯镇、独流镇、王口镇、七里海镇、宁河镇、潘庄镇。从分布规律来看,远郊小城镇数量多,分布广,发展不均衡。 1.3远郊小城镇发展的困境 近郊小城镇由于距离中心城区较近,大部分可以依托城市功能区和城市的基础设施,例如华明镇依托空港物流区,张家窝镇依托京沪高铁站,或者仅仅依靠区位优势发展房地产业。而城市远郊区与中心城区距离较远,缺乏城市功能区依托,且基础设施较差,道路交通不便,土地商业开发潜力低,这些都成为远郊小城镇发展的制约因素。 如果采用近郊区小城镇的发展模式建设远郊小城镇,即主要通过宅基地换,将集约出的土地面向市场出让,开发住宅产品, 以

智慧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 智慧城市是指综合利用各类信息技术和产品,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互动化、协同化、融合化”为主要特征,通过对城市内人与物及其行为的全面感知和互联互通,大幅优化并提升城市运行的效率和效益,实现生活更加便捷、环境更加友好、资源更加节约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智慧城市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工业化、城市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必然趋势。建设智慧城市,实现以“智慧”引领城市发展模式变革,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聚合发展,推动形成更为先进的区域发展理念和城市管理模式。 因此,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特制定《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一、相关说明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主要是基于城市“智慧化”发展理念,统筹考虑城市信息化水平、综合竞争力、绿色低碳、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而成,目的主要是为了较为准确的衡量和反映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进度和发展水平,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关指标的确定主要本着以下原则:一是指标具有可采集性,历史和当前数据采集是可靠方便和科学的;二是指标具有代表性,可较全面反映某个方面的总体发展水平;三是具有可比性,不同城市间、城市不同历史阶段可根据指标进行科学比较;四是指标具有可扩展性,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对指标体系内容进行增减和修改。 二、指标体系 根据以上的原则以及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指标体系”主要可分为智

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经济发展、智慧城市人文科学素养、智慧城市市民主观感知等5个维度,包括19个二级指标、64个三级指标。 1、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指保障智慧城市各项功能通畅、安全、协同运作的相关基础设施。主要包括3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 1.1宽带网络覆盖水平。指各类有线和无线形式的宽带网络在城市中的覆盖比例。包括4个三级指标。 1.1.1家庭光纤可接入率。光纤接入是指局端与用户之间完全以光纤作为传输媒 体。光纤接入覆盖率是反映了城市基础网络设施发展水平核心指标之一。 智慧城市的家庭光纤可接入覆盖率应在99%以上。 1.1.2无线网络覆盖率。指通过各种无线传输技术实现的无线网络连接在城市区 域的覆盖率。智慧城市的无线网络覆盖率应在95%以上。 1.1.3主要公共场所WLAN覆盖率。指大专院校、交通枢纽、商业集中区、公 共活动中心等主要公共场所WLAN覆盖率。智慧城市主要公共场所 WLAN应达99%以上。 1.1.4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覆盖率。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 融合发展、互通互联以及相关衍生业务的发展水平。智慧城市的NGB覆 盖率应在99%以上。 1.2宽带网络接入水平。指城市居民通过各类宽带接入渠道可实际享受的网络带宽。主要包括2个三级指标。 1.2.1户均网络接入水平。指城市内每户家庭实际使用网络的平均带宽(包括各 种家庭网络接入方式)。智慧城市的户均网络接入水平应在30M以上。 1.2.2平均无线网络接入带宽。指通过各种无线网络传输方式实现的室外网络连

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的借鉴与思考

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的借鉴与思考 摘要:由于城市交通与城市各项要素的关系现在越来越密切,城市交通引导城市土地利用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所以研究城市交通问题从战略层面和综合层面出发,现在越来越迫切。本文总结提出了解决交通问题的若干战略和主张。 Abstract: Since the elements of urban transport and urban relations now are getting closer, urban transport guide the growing role of urban land use significantly, so the study of urban transport issues from a strategic level and comprehensive level of starting, and now more and more urgent.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proposed number of strategies to solve traffic problems and ideas 关键词:道路交通,城市发展,国外经验,模式探索 一、中国的城市交通发展情况 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由于社会的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出行现在呈现了需求多样化,方式个体化的特征。 第一通勤出行的比例有所下降,弹性出行的比例明显提高,包括文艺、生活、业务交流的出行大大增加了。比如杭州、宁波、北京、广州几个大中城市的资料分析,发现很多城市弹性出行的数据大大递增,个性化的交通特征非常明显,交通公共化的趋势有所下降。 第二是机动化的特征,机动化现在快速提高,空间不均匀,机动化的数量增加非常快,年生产量,从100万到200万用了8年的时间,从200万到300万只用了2年的时间。这几年明显的一年就要增加100万的汽车生产量,现在我们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汽车市场。 第三是道路基础设施,现在发展非常快,因为中国政府和各个城市现在有比较大的投入,处于黄金发展期,道路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道路长度和道路面积的总数以及人均数量都是有了非常大的发展,道路密度也有快速的增长,我们在道路网络上花了很大的功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