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共体拟议创建过程中,曾积极邀请英国参加,但英国从自身利益出发,组织了一个“小自由贸易区”(也称七国自由贸易区)……在两大经济集团的抗衡发展中,七国集团显然不敌欧共体。到60年代,英国对欧共体的出口贸易增加幅度较大,加强了英国对欧共体的依赖。面对严峻的现实,英国政府于1961年8月要求加入欧共体。但法国总统戴高乐运用否决权拒绝了英国的申请。1969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考虑到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遂重新考虑英国的申请。对此,英国表示调整外交政策,放弃英美特殊关系。1973年1月,欧共体接纳了英国。

材料二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发酵,是去是留,再次在英国人中引起热议。2016年6月英国退出欧盟。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

材料三如果说二战后的世界经济格局是一个“QQ群”,美国是群主。随着美国特朋普总统上台、英国脱欧,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目前这个“QQ群”有散群的危险。

——以上材料均据新华网、央广新闻等网站资料整理请回答

(1)据材料一,英国对加入欧共体持何种态度?概括英国最终被欧共体接纳的原因。(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脱欧”的原因及其影响。

(3)据材料三,该“QQ群”是否有“散群”的危险?请结合相关史实,说明理由。

【答案】(1)从拒绝加入到积极加入。英国对欧共体的经济依赖加大,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英国放弃英美特殊关系。

(2)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

(3)有;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各自国家利益的考虑。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题干“20世纪六十年代之前英国拒绝加入欧共体,而自1961年开始英国开始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并于1973年加入欧共体。”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从拒绝加入到积极加入。依据题干“到60年代,英国对欧共体的出口贸易增加幅度较大,加强了英国对欧共体的依赖。面对严峻的现实,1969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考虑到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遂重新考虑英国的申请。对此,英国表示调整外交政策,放弃英美特殊关系。”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英国对欧共体的经济依赖加大,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英国放弃英美特殊关系。

(2)依据题干“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发酵,”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依据题干“2016年6月英国退出欧盟。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

显的阻滞。

(3)依据题干“如果说二战后的世界经济格局……目前这个“QQ群”有散群的危险。”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该“QQ群”有“散群”的危险,理由是: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各自国家利益的考虑。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英国“脱欧”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登纳的主张及其目的。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国先后签订了条约,建立“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其同体”。1965年,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六国决定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组成欧共体……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建立。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联合从哪一领域开始?欧洲联合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欧盟却日益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多极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摘自岳麓版《世界历史教学参考书》(九年级下册)(3)根据材料三,概括欧盟扩大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4)综上所述,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崛起历程中,最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是什么?

【答案】(1)主张:欧洲各国进行联合;目的:避免欧洲走下坡路,提高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避免欧洲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2)经济;方便了人们生活,提高欧洲国际地位,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等等。

(3)欧盟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4)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可知阿登纳主张欧洲各国进行联合。其目的是避免欧洲走下坡路,提高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避免欧洲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2)根据材料二“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其同体”等相关经济组织的建立,可知欧洲联合从经济领域开始的。欧洲实现联合方便了人们生活,提高欧洲国际地位,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等等

(3)由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欧盟却日益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多极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极”可知,欧盟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

的重要一极,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4)综上所述,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崛起历程中,最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是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点睛】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本以立法和内阁会议决议的形式,提出了保护和扶植轿车、石油化工、机械、电子机器等有代表性的重化工业的方针。并颁布实施了各种特别措施。日本产业结构调查会从1963年起开始制定产业结构长期构想。提倡“产业结构重化工业化”,作为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方策。

材料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工业公害发生以后,日本经济从高速增长进人低速增长时期。这种经济形势的变化迫使日本产业界不得不缩小那些耗能大、费资源、用人多而且公害严重的产业,发展知识密集型的尖端产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为企业发展寻找新的出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2)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现代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在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2)要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要注意科技创新;要发展知识密集型的尖端产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为企业发展寻找新的出路;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中要保护环境;依靠科技形成少排放、多利用的消费模式等。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本以立法和内阁会议决议的形式,提出了保护和扶植轿车、石油化工、机械、电子机器等有代表性的重化工业的方针。并颁布实施了各种特别措施”等,得出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再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在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日本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在现代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要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要注意科技创新等。依据材料二“这种经济形势的变化迫使日本产业界不得不缩小那些耗能大、费资源、用人多而且公害严重的产业,发展知识密集型的尖端产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为企业发展寻找新的出路”得出要发展知识密集型的尖端产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为企业发展寻找新的出路;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中要保护环境;依靠科技形成少排放、多利用的消费模式等。

4.观察下边《非洲的民族独立》图,请将下列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1962年摆脱法国殖民统治的国家:阿尔及利亚

B.1990年非洲最后一个宣告独立的国家:纳米比亚

【答案】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尔及利亚,全称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是1962年摆脱法国殖民统治的国家,位于非洲北部,所以上框是A.纳米比亚共和国,是1990年非洲最后一个宣告独立的国家,位于非洲西南部,北靠安哥拉和赞比亚,东连博茨瓦纳,南接南非,所以下框是B。

5.英国脱欧,使欧洲走向联合的态势受到挑战,成为近年的国际时政热点问题。

材料一:英国与欧共体(欧盟)关系大事年表

时间关系

1967年“欧洲钢铁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联营”三个组织机构合并,成立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1973年1

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

1973年10

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欧洲大陆经济遭受重创,英国也受到严重拖累。1975年6

英国举行留欧公投,最终67.2%的民众选择留欧。

1993年11欧洲联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材料二:二战后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实力迅速下降,到七十年代初期已经沦为二等发达国家,与西德和法国的差距拉大,加入欧共体有功于挽救衰败的关国经济。美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尼克松主义政策进行战略收缩,关类同盟关系进入低位,美国也是免受到美国的过度控制才加入欧共体。

材料三:对英国而言,与其与危机重重的欧盟拥绑在一起,不如尽早在日益错综复杂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战略空间。……所以,英国现任首相特需莎?梅一再强调,脱欧不等以孤立主义,也不意味着对全球化关上大门;甚至乐观地认为,摇脱欧盟束缚有于荚国更加全球化,成为自由贸易的“最强大最热情的倡导者”。

﹣﹣摘自《世界知识》第1695期(1)材料一表明,英国脱欧的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对欧共体(欧盟)的态度有何变化?试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变化的原因。(提示:需答对4个原因)

【答案】(1)摆脱危机的拖累。

(2)变化:由入欧到脱欧;原因:①入欧有助于挽救衰败的英国经济;②入欧可避免受到美国的过度控制;③入欧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④脱欧为了摆脱欧洲经济危机的拖累;⑤脱欧有助于英国更加全球化;⑥脱欧可为英国创造更多的战略空间等。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表格中内容“英国首相卡梅伦发表讲话,表达了对遭到欧债危机拖累的不满,以及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可能损害英国利益的担忧。”表明,英国脱欧的目的是摆脱危机的拖累。

(2)根据材料一中“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和“英国脱欧公投结果显示,51.89%的英国公民选择脱离欧盟。”可知,英国对欧共体(欧盟)的态度的变化体现在由入欧到脱欧;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由:入欧有助于挽救衰败的英国经济;入欧可避免受到美国的过度控制;入欧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脱欧是为了摆脱欧洲经济危机的拖累;脱欧有助于英国更加全球化;脱欧可为英国创造更多的战略空间

等等。

6.阅读下列材料:

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咨文中声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的企图。”

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回答:

(1)宣读这篇咨文的美国总统是谁?这一政策被人们称为什么?

(2)这篇咨文的实质是什么?

(3)这项政策的出台对国际形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4)第二次世界大战形成了怎样的国际格局?

【答案】(1)杜鲁门;杜鲁门主义。

(2)以维护美国的安全为幌子,干涉各国内政,以反苏反共为借口,掩盖其全球扩张的野心。

(3)冷战开始。

(4)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材料“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的企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篇咨文的美国总统是杜鲁门,这一政策被人们称为杜鲁门主义。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以维护美国的安全为幌子,干涉各国内政,以反苏反共为借口,掩盖其全球扩张的野心。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冷战的开始。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二战后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和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7.改革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与历史的发展相始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井田,开阡陌”是中国土地史上的重大变革,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

——2014年6月4日《大众日报》材料二:“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在赎地时,农民必须先付赎金的20 - 25%,其余的75 - 80%由政府从国库拨款垫付给地主.农民在以后的四十九年内每年以“赎地费”形式偿还。……赎地费大大高出了当时的实际地价。”

——摘编自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近代部分》

材料三:在指导思想上推行多元化,苏联共产党不再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不再把共产主义作为苏联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政治上推行多党制和议会政治,以所谓多党制取代共产党的领导,以议会制度取代苏维埃制度。经济上推行私有化从根本上改变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进行这一“重大变革”的改革家是谁?材料反映的是哪项改革内容?(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改革?改革对该国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是苏联的哪次改革?改革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答案】(1)改革家:商鞅。内容:承认土地私有

(2)改革: 1861年农奴制改革(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影响: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3)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结果:导致苏联解体。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废井田,开阡陌”,可知与商鞅变法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公元前356年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获胜,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规定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因此进行这一“重大变革”的改革家是商鞅;材料反映的改革内容:承认土地私有。

(2)根据材料二“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因此材料描述的是1861年改革;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3)根据材料三“在指导思想上推行多元化,苏联共产党不再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不再把共产主义作为苏联共产党的奋斗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加速经济改革,效果不佳,转到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点睛】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识记商鞅变法内容。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1861年改革的影响。解答第三问需要识记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结果。

8.二战结束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成为“冷战”,其目的为遏制共产主义,开始的标志为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应美国总统杜鲁门之邀发表的“铁幕演说”。()

【答案】错误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

9.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战结束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成为“冷战”,其目的为遏制共产主义,开始的标志为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应美国总统杜鲁门之邀发表的“铁幕演说”。这个是不正确的,开始的标志应该是杜鲁门主义。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的分裂所造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的只是生灵的涂炭、文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被誉为“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在欧洲第二次分裂后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分裂给欧洲造成怎样的影响?

(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什么?为此,20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联合成立了什么组织?发挥了什么作用?

(3)综合上述内容,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答案】(1)影响:引发了战争,使生灵遭到涂炭,经济受到打击,国际地位被削弱。(只答“英国失去‘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地位”不给分。)(2分)

(2)目的:恢复和发展经济;摆脱美国的控制(或欧洲各国不想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维护欧洲国家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2分)(答到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组织:欧洲共同体(1分)

作用:对成员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2分)

(3)认识:战争、对抗必然两败俱伤;

和平、合作才能共同发展;

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等。(1分)(本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出两次分裂给欧洲造成的影响是:引发了战争,使生灵遭到涂炭,经济受到打击,国际地位被削弱。

(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出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恢复和发展经济;摆脱美国的控制。维护欧洲国家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20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联合成立了欧洲共同体。欧共体对成员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3)综合上述内容,我得到的认识有:战争、对抗必然两败俱伤;和平、合作才能共同发展;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等。

新人教部编版(2019)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全册)

2019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精编讲义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2.背景: (1)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性质: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4.独立运动: (1)南美洲北部:玻利瓦尔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1819年,他率领军队大败西班牙军队,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2)南美洲南部:圣马丁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 5.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原因: (1) 英国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使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许多手工业者因此破产。 (2)英国以种种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 (3)英国取消了对印度土兵的较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 2.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3.起义: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最终起义失败。。 4.代表人物:章西女王。 5.意义: (1)对内: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2)对外:这次起义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2.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

材料训练 一、“天宝二年(743年)12月,他率弟子、工匠等,启程东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水黑如墨,境况险恶。船随浪涌,忽如上高山,忽似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涨腹。在海上漂流14天,饥渴交加,暑热难熬,漂流至海南岛南部,他双目失明,弟子荣睿病逝……天宝十二年,他以66岁高龄,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留居奈良……” (1)上述材料中的“他”是谁?(1分)要到哪里去?(1分)去干什么?(1分) (2)上述材料中的“他”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2分)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二、材料一:《史记》对西汉时期南方的描述: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和鱼为主食,还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都很贫困。 材料二:(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材料三:(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问:这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材料一: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东方红》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春天的故事》 材料三:……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走进新时代》(1)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你知道最具代表性的是哪座城市吗?(2)材料三的歌词是近现代中共领导人丰功伟绩的写照,请思考歌词中“当家做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描绘的分别是哪些领导人? 四、材料一丰都全县人民到处高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的战歌,各地出现了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兄弟争参军的动人场面。社坛乡青年熊应龙步行70多华里,三次进城要求参军。 材料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没有翅膀要飞大,不坐飞机坐火箭。莫说指标能实现,白云也要摘几片。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事件?请说出与这事件有关的一个人物(4分)(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的什么历史事件?与此同时还有什么运动?(4分) (3)材料三中的大包干是指一种什么制度?(2分) 五、20XX年6月13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举行“2009中国记忆”大型直播活动,直播内容为正在申报世界遗产的中国大运河。选取杭州、扬州、洛阳等8个沿运河城市作为节目组成部分,其中,通州、扬州、杭州是直播点。 请回答:(1)材料中的“杭州”是隋朝大运河的南端,“杭州”在隋朝时称为什么?隋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开凿有什么意义? (2)隋朝大运河是谁在位时开凿的?隋朝大运河全长多少公里?

历史《世界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九年级义务教材《世界历史》上册基础训练参考答案 第课史前时期的人类 一、选择题: 、、、、、、 二、填空题: 、直系祖先、直立人、黄种、黑种、白种、私有制、阶级 三、材料解析题 、①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 ②是历史的进步,因为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有利于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 四、问答题 、提示:有来自自然界的,如冰川、寒流、洪水、干旱都会使他们的食、住等无法得到保障,还有猛兽等的威胁;有来自人类自身的,如自身进化的问题,怎样去获取食物、取暖、发明工具、使用火等。此外,由于隔绝等原因,使生产力的发展停滞不前,也会导致人类生活困难重重。 【拓展提高】 、提示:不同意。尽管种族形成的原因目前还没有令人完全信服的说法,种族形成的具体过程更令人疑惑重重,但人种差别是在人类出现之后为适应各自生活的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而形成的。现在世界上所有的种族都源自作为人类的各个种族在与生俱来的智力方面,彼此没有很大差别——这一点已为所有的人类学家所认同。 第课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 一、选择题: 、、、、、、 二、填空题: 、年、年、年、木乃伊 三、读图识图: 、 ①、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②古埃及国王修建了巨大的金字塔形陵墓。它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③太阳神沙马什、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象征王权神授的至高地位。 ④《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的发现使我们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四、问答题: 、公元前世纪乔达摩·悉达多 教义:①众生平等;②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发展和传播:①主张众生平等,刻苦修行能达到“极乐世界”,对渴望解除苦难的人有吸引力;②宣扬“忍耐”,“顺从”,有利于维护奴隶主统治,为很多国家所利用而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汇总 1、文艺复兴的意义: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a.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是经济全球化的开始。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b.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扩张与侵略活动也从此开始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意义和影响: ①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③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4、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①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推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5、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

展,②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③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6、评价拿破仑: 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个军事独裁者。他掌握政权后,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制定和颁布了《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他所进行的早期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但后期进行的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掠夺了各国人民的财富,激起了各国人民的反抗,最终葬送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7、工业革命影响: ①生活方面:出现的交通工具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②生产力: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 ③社会关系方面: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④国际关系方面: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8、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地主阶级洋务派向西方学习,掀起了洋务运动; 工业革命的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教兴国战略、科学发展观。 9、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 积极影响: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农奴制,有利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共体拟议创建过程中,曾积极邀请英国参加,但英国从自身利益出发,组织了一个“小自由贸易区”(也称七国自由贸易区)……在两大经济集团的抗衡发展中,七国集团显然不敌欧共体。到60年代,英国对欧共体的出口贸易增加幅度较大,加强了英国对欧共体的依赖。面对严峻的现实,英国政府于1961年8月要求加入欧共体。但法国总统戴高乐运用否决权拒绝了英国的申请。1969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考虑到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遂重新考虑英国的申请。对此,英国表示调整外交政策,放弃英美特殊关系。1973年1月,欧共体接纳了英国。 材料二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发酵,是去是留,再次在英国人中引起热议。2016年6月英国退出欧盟。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 材料三如果说二战后的世界经济格局是一个“QQ群”,美国是群主。随着美国特朋普总统上台、英国脱欧,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目前这个“QQ群”有散群的危险。 ——以上材料均据新华网、央广新闻等网站资料整理请回答 (1)据材料一,英国对加入欧共体持何种态度?概括英国最终被欧共体接纳的原因。(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脱欧”的原因及其影响。 (3)据材料三,该“QQ群”是否有“散群”的危险?请结合相关史实,说明理由。 【答案】(1)从拒绝加入到积极加入。英国对欧共体的经济依赖加大,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英国放弃英美特殊关系。 (2)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 (3)有;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各自国家利益的考虑。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题干“20世纪六十年代之前英国拒绝加入欧共体,而自1961年开始英国开始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并于1973年加入欧共体。”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从拒绝加入到积极加入。依据题干“到60年代,英国对欧共体的出口贸易增加幅度较大,加强了英国对欧共体的依赖。面对严峻的现实,1969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考虑到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遂重新考虑英国的申请。对此,英国表示调整外交政策,放弃英美特殊关系。”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英国对欧共体的经济依赖加大,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英国放弃英美特殊关系。 (2)依据题干“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发酵,”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依据题干“2016年6月英国退出欧盟。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

初三世界历史上下册易错题精选

初三世界历史上下册易错题精选 1. 英国《权利法案》颁布的意义在于() A.结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知的建立 D.推翻了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 2.下列有关中东地区的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战略位置重要 B.石油资源丰富 C.以阿拉伯国家为主 D.不包括以色列 3.属于美苏争霸中美国所为的是() ①在古巴部署了导弹②出兵越南③出兵阿富汗④出兵朝鲜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③④D.②③ 4.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B.十四世纪兴起于意大利 C.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 D.其核心思潮是人文主义 5.下列发生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大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查理一世挑起内战②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③苏格兰人民起义④《权利法案》的通过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6.历史上俄英两国都发生过标志着新的历史时期到来的革命,两者的主要不同点在() A.建立的社会制度 B.革命进行的方式 C.人民群众的参与 D.旧统治的结束 7.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列强的一次分赃会议,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 A.军备问题 B.殖民地问题 C.德国边界问题 D.奥地利的独立问题 8以下历史人物中,抗击过同一国家的民族英雄是() ①华盛顿②玻利瓦尔③林则徐④章西女王 A.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9.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让农民自下而上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说明1861年改革的直接动机是() A.解放农奴 B.发展资本主义 C.避免革命 10.纳粹党为了转移德国人民对垄断资产阶级的仇恨,把德国人民的苦难都归罪于() A.德国共产党 B.马克思 C.苏联 D.犹太人 11.对雅尔塔会议主要内容及评价表述正确的是() ①苏联对日作战②建立联合国③加快了战胜德国法西斯的步伐④对战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A.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③ 12.20世纪50---70年代,改革成就较为突出的社会主义国家是() A.苏联 B.匈牙利 C.捷克斯洛伐克 D.波兰

七年级历史上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七年级历史重点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1.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二: (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出自战国时期什么人之口?是 什么意思?其中“孝公”是谁? 答:出自商鞅之口;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 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孝公”是秦孝公 (2)他曾在历史上有过什么作为?这一作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作为:于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进行变法。 主要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奖励军功;建立县制。 (3)这一作为有何影响? 答: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4)此人的主张是什么?这一理论属于哪家学派?代表哪个阶级? 答:他主张不因循守旧,实行变法。这一理论属于法家,代表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5)此人的变法是在什么时期的哪个诸侯国进行的?答:战国时期;秦国 (6)这次变法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哪一条?答:建立县制 (7)这次变法实施奖励农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答:增强国力 (8)如果你是当时的新兴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些措施表示欢迎?理由是什么? 答:①承认土地私有,保证地主对土地的占有,确保了地主的利益;②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治安定。 (9) 材料二是描绘了什么场景?请说说: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是当时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场景: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变化: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10)这一理论对我国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答: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也应该根据现实的需要及时改变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地方,坚持改革的方针不动摇。 (11)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次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答:变法成功的原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办法;敢于同旧势力斗争;国君的支持和百姓的欢迎。(答出三点即可) 2.阅读下列材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通悦)乎?”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该材料是谁说的?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答:是孔子说的,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有何影响?答: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他对教育的贡献有哪些?答: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②他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③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④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以便“温故而

九年级历史《世界历史》(上)练习题

2009届初中历史总复习要点《世界历史》九(上) 班级姓名号数 第1课人类的形成 1、氏族社会产生的作用。 ①氏族社会实行族外群婚制,避免了血亲通婚对人的体质造成的危害;②氏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增进了人们之间的凝聚力,推动了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2、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①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②都实行财产、分配的公有制。 不同点:①母系氏族公社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氏族公社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②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时期,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③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古代四大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些文明都处在哪两个纬度之间?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 大河流域。北纬20°~40°之间。原因大致有:(1)、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2)、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1、结合雅典的地理位置分析雅典城邦共和国的特点。这说明了什么? 特点:境内多山,气候温润,不宜经营农业而适于种植橄榄、葡萄等经济作物;邻近海洋多天然良港,海上贸易发达,这使雅典的工商业发达,由此还可适当联系亚非文明古国发源于大河流域,因此以农业经营为主。 说明:在古代地理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方式影响重大,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类型。 2、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3、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 原因:伯利克里当政时期进行一系列改革,如扩大公民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 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

历史材料分析题

1、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图一图二 图一、图二两种房屋,是我国远古时代,北方黄河流域和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仔细观察两幅图片,请回答: (1)你知道图一和图二中所画的房屋样式分别是什么吗? (2)居住在图一房屋的原始居民叫(); 居住在图二房屋的原始居民叫()。 (3)导致上图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历史诊断(9分) 是关于我国原是农耕文化的相关信息,七年级某位同学据此完成了一份家庭作业,其中有3处错误,请你指出来,并改正。 距今约7000年前的某一天,当黎明降临到浙江余姚时,半坡人开始了一天的生活。我们的主人公陶陶走进半地穴式的房屋,喂了喂氏族里饲养的水牛。他招呼氏族里的人拿上石刀石镰一起去收割粟。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到了中午,大家急忙往回赶,回去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熟饭了。 错误1 改正应为 错误2 改正应为 错误3 改正应为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地位,权位由“传贤”演化为“传子”。 材料二:商朝最后的国王,荒淫奢侈,残暴无道,使得民怨沸腾。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了西周。 材料三:新兴的周王朝以崭新的风格实行统治。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以及古帝王的后代,封他们为诸侯,由他们全权管理封地内的事物。 请回答: 材料一中禹的儿子启是通过什么样的继承方式成为夏朝国王的?商朝最后的国王是谁?他的残暴导致了什么结果? 材料三中周王朝实行统治的“崭新的风格”指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制度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存在了800年。有一件事成为西周历史的转折点,这件事情是什么? 夏、商、西周都因国王的暴政或昏庸而衰亡。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世界历史材料分析题

世界历史材料分析题 1、当时的婚姻状况使人们只知道自己的母亲,而不知道自己的父亲。 (1)这则材料反映的氏族发展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的婚姻状况?母系氏族社会。 (2)这一阶段什么人在社会中占有主导地位?女性在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社会中占有主导地位。 (3)这一阶段后来被哪一阶段所取代?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父系氏族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阅读下列材料: ?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请回答: ①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它是哪国的哪位统治者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汉谟拉比 ②制定这部法典的目的是什么?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③这部法典的世界地位怎样?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材料二:他们编造说:?造物神用自己的嘴创造出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腿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因为高低贵贱的区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上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能通婚。 材料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凡内政、外交、战争、和平、国家重要官员的任免等一切大事,皆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各机关的一切官员均由选举产生。 ①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奴隶制各是什么地区的?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代雅典。 ②三个地区的奴隶制的特点各是什么? 古巴比伦奴隶制奴隶主对奴隶拥有绝对的所有权;古代印度奴隶制等级非常森严;古代雅典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4.阅读下列材料: 公元前443年起,伯利克里连任十将军委员会的首席将军15年。执政期间,他进一步改革政治制度,规定一切官职向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执政官用抽签法产生;公民大会成为最高的权力机构,十天召开一次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和平等重大问题,凡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都能参加。 ①材料中所表述的是哪个地区的何种政治体制?是古代希腊雅典城邦的奴隶制民主政治。 ②你对这种政治体制是如何认识的? 雅典民主政治较充分地发挥了雅典公民多方面的积极性,对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国家的强盛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真正掌握实权的职务总是由少数富有的奴隶主把持着,其阶级实质是奴隶主的民主,是对奴隶实行专政的一种形式。 5.阅读下列材料: 查士丁尼统治时期,帝国政治非常腐败,贪污、贿赂成风。上自达官显贵,下到各行省的大小官员,无不滥用职权,对人民进行敲诈勒索。各地驻军对群众也百般欺凌,抢劫财物,形同强盗。查士丁尼又大兴土木,在首都君士坦丁堡兴建了宏伟的宫殿和辉煌的圣索非亚教堂长期的侵略扩张,战费消耗极大,到查士丁尼统治末期,国库空虚,民尽财穷,军队濒于瓦解,削弱了抵御外族入侵的力量。从六世纪后期起,出现强敌压境的局面拜占廷丧失了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北非的大片领土。后来南部意大利和西西里岛也落入阿拉伯人之手。帝国版图大缩小,拜占廷作为一个庞大的帝国已经走向崩溃。 ①文中的拜占廷帝国指的是古代的那一个国家?它什么时候被哪一个国家灭亡? 东罗马帝国它在15世纪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②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拜占廷帝国为什么会走向衰落? 拜占廷帝国为恢复过去的罗马帝国的版图,穷兵黩武,四处征讨,造成国库空虚,财尽民穷。国家无力维持庞大的军事力量来统治广袤的地区,国土不断被外族蚕食鲸吞,领土大大缩小。而与同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西亚兴起,不断强大,最后在15世纪灭掉了拜占廷帝国。

2016年中考复习必备: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框架体系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框架 一、原始社会南方古猿:三四百万年 三大人种: 古埃及—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最早) 古巴比伦—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 1、亚非四大文明古国 (大河文明)古印度—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种姓制度 古中国—黄河与长江流域—分封制、青铜文明 二、奴隶社会 发源地—古希腊: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伯利克里) 2、西方文明罗马共和国:布匿之战 (海洋文明)古罗马 罗马帝国:屋大维 日本:大化改新 1、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阿拉伯:伊斯兰教、穆罕默德 三、封建社会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2、中古欧洲社会 西欧城市的兴起 罗马教廷的统治 希波战争 总结:战争: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亚历山大东征 1、古代文明传播罗马帝国的扩张 和平: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马可波罗来华 象形文字—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 文字楔形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 甲骨文—中国(商朝)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2、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荷马史诗》—荷马—古希腊 文学 《天方夜谭》—民间故事—阿拉伯 阿基米德主要成就 科技与建筑麦加大清真寺 巴黎圣母院——“石头的交响乐” 四、资本主义社会

文艺复兴(人被发现的时代) 1、萌芽期 新航路开辟(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1689年《权利法案》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2、产生确立期1787年宪法 1789年《人权宣言》 法国大革命(1789—1794) 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法典》 美国:南北战争 林肯《解放黑人奴隶》 资本主义俄国:1861年改革转折点 制度巩固日本:明治维新转折点 改变社会对印度——反抗:章西女王 3、发展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东方从属于西方对中国——鸦片战争 面貌 英国宪章运动 无产阶级斗争兴起马克思主义诞生 法国巴黎公社 美国:南北战争 4、加强巩固期:俄国: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5、强化期(出现垄断组织,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第一次世界大战 五、大战后的世界 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俄国十月革命 1、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宁时期:新经济政策 建设社会主义 斯大林时期:斯大林模式 巴黎和会 资本主义世界确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华盛顿会议(一战后的世界格局) 美:罗斯福新政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德日:法西斯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材料分析题专 项练习 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 1.列宁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请回答: (1)文中的战争指的是哪一次战争?它是什么性质的战争? (2)从列宁的话中分析,这场战争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1)十月革命、社会主义性质 (2)①十月革命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苏俄初步建立,是对政治文明的创新;②现代化史观: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③全球史观: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④革命史观: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中的战争指的是俄国的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2)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苏俄初步建立,是对政治文明的创新;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言之有理即可。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也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材料二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基本完成。“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列宁《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材料三“……在资本主义时代,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各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互相影响和互相激励,是极其巨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 ——《毛泽东选集》(1)材料一中的“战争”指的是哪一场战争?依据材料一,分析这场“战争”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指的是哪次斗

[精品]2017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在1939年12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明确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材料2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请回答: (1)毛泽东对近代中国国情阐述及其重要性。 (2)正确认识当今国情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何重大意义? 2.1940年前后,毛泽东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集中全党智慧,深刻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各项政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前途等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和革命战争战略战术思想、革命根据地建设等多方面得到展开,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形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论述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重大意义。 3.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外国有过,中国不能有,…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请回答: (1)资产阶级共和国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而必然让位给人民共和国?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4.1952年前后,毛泽东认为过渡时期每天都在变动,每天都在发生社会主义因素。“过渡时期充满着矛盾和斗争,是变动很剧烈很深刻的时期。”把新民主主义社会当作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主张“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确立新民主主义秩序”,是不符合实际的。 请回答: (1)为什么说“巩固新民主义的秩序”的主张是不符合当时实际的? (2) 20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国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5.薄一波指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始于毛,成于邓”。 试述毛泽东在领导全党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及其重大理论意义。

【历史】人教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测试题(附答案)

【历史】人教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测试题(附答案) 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下面是一份还没有最终完成的历史小报。请你再次编辑,完成设计。 名称:栏目一: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中国、朝鲜、越南等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栏目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20世纪50年代,埃及人民在①的领导下;赢得民族独立,并将英国控制的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因此这一年被称为 “②”1990年③的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④的枷锁。 栏目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请回答: (1)把栏目二的内容填写完整。 ①②③④ (2)依据所学,仿写栏目三(举出一例即可)。 (3)结合小报内容,给它取一个恰当的名称。请以“殖民地人民的反殖斗争”为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1)①纳赛尔②非洲年③纳米比亚④殖民主义 (2)栏目三:1959年,古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后来,又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人侵,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巴拿马人民为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展开不懈的斗争,1999年年底,收回运河区的全部主权。(举出一例,符合要求即可) (3)小报名称: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亚非拉国家的民族独立浪潮等符合小报主题即可。略。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埃及人民在①纳赛尔的领导下,赢得民族独立,并将英国控制的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因此这一年被称为“②非洲年”,1990年③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④殖民主义的枷锁。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9年,古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后来,又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人侵,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巴拿马人民为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展开不懈的斗争,1999年年底,收回运河区的全部主权。符合要题意即可。

初中九年级世界历史学习资料

九年级世界历史学习资料 精编版

九年级上册 一、人类文明的开端 1.人类的出现 一、知识览要 人类的出现: 1.正在形成的人: 起源:目前,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 形成时间: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 2.完全形成的人: 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进化阶段。 时间: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了。 原因:人种的差异是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划分依据:根据人的体貌特征。 种类:黄种、黑种、白种人。

▲注意: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 氏族社会 产生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根本原因) 过程:先母系氏族后父系氏族。 ▲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都实行财产分配的公有制。 了解:(简述奴隶社会的产生)在氏族社会后期,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开始有了剩余产品,出现了私有财产,开始贫富分化,出现了私有制,于是,为了掠夺私有财产,战争日益频繁,有了统治阶级并且建立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详见教材P5上方楷体字) 二、经典例题 1.父系氏族最重要的特征是( D ) A.人们共同努力,共同分享劳动果实 B.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 C.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出现了 D.男子开始支配社会 解析:抓住字眼:“最重要”。 2.(2011.广西南宁)古代希腊著名的大地女神盖亚的传说,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到哪一阶段的情况( B ) A.晚期智人 B.母系氏族 C.父系氏族 D.奴隶社会 解析:抓住字眼“女神”,这类题常考,还会举“雅典娜”“维纳斯”等女神。 3.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历史。人类历史上最早经历的社会是( C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原始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4.促使古猿向人类进化的主要因素是( D )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工具的发展 C.自然环境的变化 D.劳动 解析:这里强调“古猿”。自然环境的变化主要是为进化提供可能的条件,劳动才是进化的主要因素。 2.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一、知识览要

【历史】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历史】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分析 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经济发展迅速,从称霸欧洲的“大陆政策”转向夺取全球霸权的“世界政策”。后起的帝国主义强国不能容忍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不平衡的倒挂状况,新老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尖锐起来。因此,英德之间的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材料二战争主要是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进行。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同属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则属协约国阵营。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多万人参战,1000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1)根据材料一指出,指出英德之间的核心矛盾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此次战争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1)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2)参战国家多,战争破坏性大,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巨大。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后起的帝国主义强国不能容忍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不平衡的倒挂状况,新老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尖锐起来。”可知,英德之间的核心矛盾是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2)根据“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同属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则属协约国阵营。”可知,这次战争参战国家多,根据“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多万人参战,1000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可知,此次战争的特点还有战争破坏性大,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巨大。 2.某班同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两次国际会议”进行探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中引起德国“仇恨”的条约是什么? (2)图一中的会议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哪一地区的关系? (3)图二中的会议是哪国主导召开的?会议上针对中国签订的条约是什么?该条约有何影响? (4)在两个会议的基础上,得以重建的战后国际秩序通常被称为什么?通过两次会议你有何启示? 【答案】(1)《凡尔赛条约》。

如何答好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

如何答好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 初中历史考试中最难的题,无非是材料分析题。很多孩子在这里失分严重,虽然考前对书本知识有了大概掌握,但是,一上考场,很多孩子就招架不住,对有些问题总是答不上、答不全。材料分析题如何拿满分? 材料题考察难度也分为易、中、难三种,但从试卷整体来说,难度肯定比选择题大。材料分析题常见的出题方式: 一、文字型材料题。这是平时考试中的常见出题方式,中考也是。一般都是选择书上的引文或学生比较熟悉的文章,这类题目一般是问得直接明了,学生较好回答。 二、表格型材料题。除了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有对重要历史表格材料的分析能力。这类题往往考查某个知识的具体方面,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设问也往往采取递进式。 要想读懂这些图表,需要图表和文字材料结合起来理解,其次还要把图表、文字材料和设问结合认识,进行答案的组织。 三、开放型材料题。所谓的开放型,一是指所选材料大多脱离教材,尽可能新颖,贴近生活,侧重现实性和社会性;二是指试题的设问尽可能的“彻底”开放,“不限定”范围,答案也非唯一性,这是开放型材料题的本质特点。近年来开放型材料题命题的一个趋势:就是选择材料时,大多脱离教科书,尽可能贴近生活,做到新颖,但是有侧重现实性和社会性,以新闻时事、名人名言、谚语诗歌等这一类为主。材料来源无法预知。但考生应当把握一点,即无论材料千姿百态,所选择的材料必定是以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为依托,所设问题必我所学、必我所能,不会超标,所考问题必然是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在解答这类材料题时,一定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能敢于创新、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获得高分的保证。

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技巧: (一)第一步,读懂读透阅读材料 1. 首先,要先阅读题的设问,后读材料。不少老师和学生会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较大的局限,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障碍更大,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才能知晓。因此,我们要先读题目的设问。先读设问的实质是使对材料的分析定向化。所以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明确设问的要求,然后带着设问有重点地读材料。尤其要注意文字(包括图表、图示等)展示给我们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从中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获取有效信息。 2. 其次,要掌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3. 再次,要把握好材料间的联系。有时一个材料题往往不止一则材料,有两则、三则材料。这些材料从表面上看肯定各不相同,有时则分别联系着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历史事件。但阅读时既要认真读懂每一则材料的中心内容,不能把它们完全割裂开来,又要注意其内在联系性,为下一环节的思考作准备。 (二)第二步,找取相关信息点 要注意找设问与材料中的关联点,要注意找取材料与课本关联中的相似点,要注意找取材料论述的中心。 有的不同材料围绕一个中心从不同的角度、侧面、时代展示不同内容,要找出这个中心;有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整理

考点考中 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整理

考点考中 一.历史人物 1.世界上现存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的制订者(汉谟拉比) 2.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时期的执行者(伯利克里) 3.7世纪中期,推行大化改新的日本天皇(孝德天皇) 4.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也是阿拉伯帝国的建立者(穆罕默德)

考点考中 5.8世纪前期,经过他的改革,在西欧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查理?马特) 6.公元前4世纪,他出兵东征,建立起地 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亚历山大) 7.在元朝时来到中国,生活了17年,后来由他口述,其狱友执笔的一本书曾风靡欧洲,该书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马可?波罗)8.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 悉达多)

考点考中 9.基督教的创始人 (传说中的耶稣) 10.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而闻名,还发明了螺旋式水车的科学家(阿基米德) 11.加工整理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荷马史诗》的是(荷马) 12.古希腊悲剧作家,将古代悲剧艺术推向了成熟,《俄底浦斯王》的作者 (索福克勒斯)

考点考中 13.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 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长诗《神曲》的作者(但丁)14.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艺术大师,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15.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的文学工匠,代表 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16.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意大利的航海家(哥伦布)

考点考中 17.他及他的船队从西班牙启程,穿越大西 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环球航行(麦哲伦) 18.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主持修订 1787年宪法,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 19.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颁布了《法 典》,对外发动多次战争,既大几了欧洲 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拿破仑) 20.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