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020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期末复习错题精选过关训练(PDF版无答案)

2020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期末复习错题精选过关训练(PDF版无答案)

2020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期末复习错题精选过关训练(PDF版无答案)
2020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期末复习错题精选过关训练(PDF版无答案)

期末复习题(错题集)

1. 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A.浓氢氧化钠溶液

B.浓盐酸

C.浓硫酸

D.澄清石灰水

2. 如图2所示,不计滑轮重与摩擦,物体A质量为2千克,物体B质量为5千

克,体积为体积为103厘米3.先用手握住A,待放手后()

A.物体B将沉到杯底

B.物体B将停留在水面下任何地方

C.物体B将离开水面上升

D.物体B最后浮在水面上

3. 有一不纯的铁,可能含有Cu、Al、Zn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将5.6克铁与足图2

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0.22克,则此铁中一定含有()

A. Zn

B. Cu

C. A1

D. Cu 和A1

4. 如右图所示,杠杆上分别放着质量不相等的两个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球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则杠杆()

A. 仍能平衡

B. 不能平衡,大球那端下沉

C.. 不能平衡,小球那端下沉

D.无法判断

5. 下列操作是探宂“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①取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注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②向3支试管中各注入1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并摇匀; ③维持相应温度(60 °C、沸水、冰水)5min;

④向3支试管中各滴入1滴碘液,并摇匀;⑤向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 mL的蒸馏水、NaOH 溶液、HC1溶液;⑥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6. 水煤气是水蒸气和炽热的煤(或焦炭)反应生成的C0和出的混合气体,它是工业上重要的气体燃料。

7.某兴趣小组同学在一份资料中了解到:铜有CuO和Cu20 (红色)两种常见的氧化物。因为Cu和Cu20均为红色,故他们猜测,在H2还原CuO所得的红色产物中可能含有Cu20 (假定本次实验中所用的氧化铜粉末为纯CuO)

(1)该小组同学准确称取了8.0g黑色CuO粉末放入大试管中,不断通入足量的H2,在加热条件下进行还原,如果产物只有Cu,其质量应为_____________。

(3)将⑵中所得的6.8g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48.0g适量稀盐酸(Cu20与稀盐酸的反应为:

C U20 + 2HC1 = C U C12+C U + H20),充分搅拌反应后,除有红色固体外,还发现溶液变蓝绿。试

计算此蓝绿色溶液中CuCl2的质量分数。

8. La (镧)是一利|活动性比锌强的金属,其氧化物为La203,对应的碱La (0H) 3难溶于水,而LaCl3、La (NO3) 3都易溶液于水,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直接反应制得LaC13的是()

A. La+HCl

B. La203+HC1

C. La (OH) 3+CuCl2

D. La + ZnCl2

9. 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直流电源b极与铂片相连,a极与裸露的铅笔芯相连。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接通电源后铅笔写字时发生了化学反应

B. 出现红色字迹可能是因为生成了NaOH

C. 出现红色字迹可能是因为生成了KOH

D. 断开电源写字字迹不会变红

10.小阳设计一个天然气泄漏检测电路,如图甲所示,R为气敏电阻,其阻值随天然气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Rn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天然气浓度增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 天然气浓度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C. 天然气浓度增大,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

D. 天然气浓度减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11.向一定质量含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

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

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0a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B.b点时,溶液中溶质有2种

C.x值为11.13

D.c点时,溶液的pH>7

12. 向用盐酸酸化的MgSO4溶液中加入Ba(0H)2溶液,产生

的沉淀质量m与加入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关于下图曲线的推测正确的是()

A.ab产生的沉淀为硫酸钡

B. ab产生的沉淀为氢氧化镁

C.be产生的沉淀为氢氧化镁

D.be产生的沉淀为硫酸钡和氢氧化镁

13. 在学习了动物的呼吸作用之后,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来研究昆虫是否进行呼吸作用.O点是一固定点,活塞连接金属滑片,活塞运动,滑动变阻器阻值会随之改变,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发光(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昆虫如果进行呼吸作用,活塞最终将停留在a的位置(选填“原来”、“偏左”或“偏右”).

(2)随着昆虫不断地呼吸,小灯泡的亮度将.

(3)装置中指针设计成AO段比OB段短,这对实验现象起到了作用.

14.杆秤也是一种常见的称量工具.育才中学九年级科学课外兴趣小组为了研宄杆秤的刻度是否均匀,取一把刻度尺和一些已知质量的钩码来研宄.在刻度尺最左端加上配重,刻度尺和

配重的总重力为G0,它们的重心C位于提钮O左边L0处,如图所示,用质最为m1的钩码

做秤陀,用质量不计的细绳和小铁钩在提钮0左边L1处做一秤钩.现逐次增加秤钩处的钩码,调节秤陀的位置,使刻度尺保持平衡,记录下每次平衡时秤钩处的钩码质量mx与秤砣离提钮O的距离X,以X为横坐标,以mx为纵坐标,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其中X。是直线与X轴的交点.。

(1)图线x0=________.(用字母G0、L0、L1、m1、g表示)

(2)图线显示的是一条直线说明了________.

15.如图,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

A. F甲>F乙,因为甲方法的动力臂长

B. F甲< F乙,因为乙方法的阻力臂长

C. F甲> F乙,因为乙方法时阻力臂短

D. F甲= F乙,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

16.. 如图甲,是小球从某高度处由静止下落h过程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图乙中,描述重力对该球做功功率大小与速度关系正确的阁线是

17.如图所示,光滑的地面上有一足够长的木板,在木板的右端闹定着一个滑轮(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木板上面放置一个小木块,小木块一端连接着弹簧测力计。当拉力F为5牛时,木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拉力增大到10牛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牛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牛

C.木板仍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D.小木块将保持静止

18.学校新近买了30套总质为300千克的实验器材,每套一箱。实验员需要把这批实验器材搬运到15米高的实验室。

(1) 该实验员在搬运中,对实验器材总共做功_____焦;

(2) 假设他身体可以向外提供的功率P与所搬运物体的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每次他搬起箱子、放下箱子和下楼的时间t与所搬运物体的质量m关系如表所示,那么他搬完全部箱子,且回到开始搬运处,所用最短时间为_____秒(计算结果精确到0. 1)。

19. 如图,将同一物体沿不同的光滑斜面拉到斜面顶端所用的力分别为F1、F2、F3,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F1=F2=F3 W1=W2=W3

B.F1<F2<F3 W1=W2=W3

C.F1>F2>F3 W1=W2=W 3

D.F1=F2=F3 W1>W2>W3

20. 一架不准确的天平,主要是由于它横梁左右两臂不等长.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在实验室中常用“交换法”来测定物体的质量.即先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1;再把被测物体放在右盘,当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2.试

证明被测物体的质量m=______.

21. 如阁所示,质量不计的不等臂杠杆两端分别挂上实心铁块A、B时,恰好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试证:若将A 和B同时浸没在水中,杠杆仍保持平衡。

22.如图是某家用电热器内部电路结构图,其中Rl、R2为加热电阻丝(R1>R2).下列关于电阻丝的四种连接方式,可使电热器提供不同的发热功率,其中大小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连接方式发热功率最小B.乙的连接方式发热功率最大

C.丙的连接方式发热功率最大D.丁的连接方式发热功率最大

23.如图所示为我们常见的家用电器。关于它们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24.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B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C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D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25. —根粗细不均匀的木料,当把它支在0点时恰好水平平衡,如

图,如果沿过0点竖直线将它锯成两段,则()

A、两段的重力相等;

B、较细的那段重;

C、较粗的那段重;

D、不能确定哪段重

26. —端粗一端细的直棒AIT两端各放一支蜡烛,

然后把它支起,如图。设两支蜡烛完全相同,燃烧过

程中燃烧情况也相同,燃烧一段时间后()

A、仍然平衡;

B、A端下降;

B、C、B端下降;D、不能判断

27. 如图13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

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力F在

这个过程中()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28. 如图8所示,甲、乙两人将两包水泥从一楼抬上三

楼.甲在前,乙在后,水泥挂在木棒上的位置离甲较远,

离乙较近(木棒的质量不计),假设甲、乙两人对水泥

所做的功分别为W 甲、W乙,则()

A. W甲< W乙

B. W甲= W乙

C. W甲> W乙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29. 用右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600N的重物

时,人手实际需提供的拉力应是()

A.小于200N

B.等于200N

C.大于200N

D. —定大于300 N

30. 如阁所示,一根重木棒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点为轴,由竖直位置逆时针匀速转到水平位罝的过程中,若动力臂为l,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为M,则()

A.F增大,l增大,M增大

B.F增大,l减小,M不变

C.F增大,l减小,M增大

D.F减小,l堉大,M增大

31. 如阁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当滑动变阻器Rw接入电

路中的电阻为R时,定值电阻R0上消耗的功率为P0:求证:要使定值电阻R0消耗的功率变为1/4 Po,应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2R+R0

32. 粗食盐中常含CaCl2、MgCl2、Na2SO4杂质,需按一定顺序加入NaOH溶液、Na2CO3溶

液、BaCl2溶液和盐酸(均过量),通过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制得精盐.所加四种溶液的顺序正确的是()

A.Na2CO3、BaCl2、NaOH、HCl B.BaCl2、Na2CO3、HCl、NaOH C.BaCl2、NaOH、HCl、Na2CO3 D.NaOH、BaCl2、Na2CO3、HCl

33.两盏灯L1和L2,L1的额定功率是L2的额定功率的2倍,L1的额定电压是L2的额定电压的2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之比I2:I1<1

B.两灯灯丝的电阻之比R1:R2< 1

C.两灯串联使用时的实际功率之比P2:P1=1

D.两灯并联使用时的实际功率之比PI:P2<1

34.下面两个坐标图,分别表示六种血管屮,血液含氧量的变化和血压的变化情况。据图回答问题:ABCDEF各是什么血管?

35. —种固体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氯化钙、碳酸钠、硫酸铜、硫酸钠、硝酸钡和硝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1) 将固体混合物放入足量的水里,充分搅拌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和白色沉淀;

(2) 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产生无色气体,溶液澄淸透明:

(3) 最后加入稀硫酸,又出现了白色沉淀。

请根据以上实验事实推断:原混合物中肯定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肯定不存在________________,可能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台电风扇接入照明电路中使用,通过它的电流为0.2A,它的电阻为50欧,求它在1分钟内消耗的电能_____J,产生的机械能为_______J.

37. 在相同条件下,H2S(氢硫酸)的酸性比H2SO3(亚硫酸)的酸性强,H2S(氢硫酸)是H2S(硫化氢)气体的水溶液,H2SO3(亚硫酸)是SO2与水反应后形成的溶液.在室温时,向饱和的H2SO3溶液中通入H2S气体,发生反应如下:2H2S+H2SO3═3S↓+3H2O.以下是向H2SO3溶液通入H2S的体积和溶液pH值关系图,正确的是()

38.如图,为探究能量转化,小明将小铁块绑在橡皮筋中部,并让橡皮筋穿入铁罐、两端分别固定在罐盖和罐底上.实验装置做好后让它从不太陡的斜面上滚下,发现橡皮筋被铁块卷紧了,接着铁罐居然能从斜面底部自动滚上去!以下有关能量转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铁罐在斜面上从最高处滚到最低处,主要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铁罐在斜面上从最高处滚到最低处,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C.铁罐在斜面上从最低处滚到最高处,主要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铁罐在斜面上从最低处滚到最高处,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39.如图1所示是小明的调光灯电路图,他将粗细均匀的电阻丝AB通过滑片P连入电路,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V。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最左端A滑到最右端B的过程中,小灯泡的I—U关系图像如图2所示。(电阻丝AB的阻值不随温度变化)求:

(1)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多少?

(2) 电阻丝AB的阻值是多少?

(3) 当AB连入电路的阻值R,=2.5Ω时,灯泡消耗的功率为3.2W,此时灯丝的阻值为多少?

4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是一个8Ω的定值电阻.如果分别将下列的四个不同规格的灯泡接入电路的AB两点之间,且不会烧坏.则最亮的那一个灯一定是()

A.“6V,3W”B.“4V,2W”C.“3V,3W”D.“2V,2W”

41. 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质弹簧上,在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弹黄始终保持竖直,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小球机械能守恒

B、小球动能一直增大

C、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弹黄的弹性势能增加量大于小球重力势能减少量

42. 下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一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

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

D.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43. 灯泡L上标有“6V6W”字样,测得该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现把灯泡L接入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屮,若电路电压为10V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 - 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泡L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示数为6V

B、当电流表示数为0.4A时,电压表示数为7.6 V

C、灯泡L的电阻值随电压表的示数的增大而增大

D、为了保证电路安全,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6W

44. 如图中A~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E、F表示某器官内的毛细血管网,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据图分析:

(1)静脉血由C流出,到达[E] 部毛细血管网,红细胞中的与氧结合,血液变成动脉血,流回心脏的[B] 。

( 2)血液由D流出到达F ,若F表示臀部肌肉的毛细血管网,在臀部注射药物,药物随血液最先到达心脏的(填字母),完成了血液循环途径中的体循环。

(3)心脏主要由构成,心脏壁最厚的腔是(填字母),它将血液泵向全身,心脏内有瓣膜,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 →动脉,而不会倒流。

45. 春节晚会上小品“扶不扶”演出后,曾一度引发国人热议。我市某校学生吴庆珅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证明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在这一代人身上发扬光大。某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位老爷爷突然摔倒在马路上,且前臂流血,吴庆珅见状后立即用手按压老爷爷的伤口近心端,血流如初;他又改为按压伤口远心端,血流立即停止。据此推测老爷爷受伤的血管是( )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三种皆存在可能

最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化学部分知识点

九上第一章基础知识归纳 一、概念: 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 解反应。AB+CD=AD+CB 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 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 (正价)一氢钾钠银,二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负价)负一价:氟、氯、溴、碘; 负二价:氧和硫。 (可变正价):一二铜汞,二三铁,二四碳,四六硫。 (原子团的化合价 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锰酸根(MnO4); 负二价:硫酸根(SO4),碳酸根(CO3),亚硫酸根(SO3),锰酸根(MnO4); 负三价:磷酸根(PO4); 正一价:铵根(NH4)。 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 (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碱=盐+水。 (3)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5)酸+盐=新盐+新酸。 1、锌跟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2、锌跟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 3、铁跟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 4、铁跟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FeSO4 + H2↑溶液变成浅绿色。 5、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 6、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变成黄色 7、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 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 +H2SO4 = CuSO4 + H2O 溶液变成蓝色。 (二)碱的性质:(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多数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3)碱+酸=盐+水 (4)碱+某些盐=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1、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2NaOH + CO2 = Na2CO3 + H2O 2、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硫反应:2NaOH + SO2 = Na2SO3 +H2O

最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每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下第1章知识归纳总结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一基本概念 (一)、种群 1.定义: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2.生物特征: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3.种群密度计算公式:生物个体数/种群生存的面积(或体积) 4.性别比例计算公式: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 5.出生率计算公式:新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6.死亡率计算公式:死亡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二)、群落 1.定义:在一定生活环境内生活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就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简称为群落。 2.生物特征: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种群,即区域内的全部生物。

3.关系:群落中各生物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关系:有食物关系、栖息和寄生关系、繁殖关系等,其中食物关系最主要。 4.生物分布特点:垂直分布。 (三)、植被 1.定义: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 3.作用: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植物。 4.破坏植被的危害:水土流失、气候变化异常、动植物资源枯竭、等。 (四)、生态系统。 1、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空气、水、土壤等。 2.各种生物对非生物因素有不同的要求。 例:(1)松、杉、一般农作物在强光下生长良好———阳光 (2)苹果不宜热带种植————温度 荔枝等不宜在寒带种植 (3)沙漠区一般植物难生长但沙拐枣生长良好——---- 水分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既要适应环境,又通过各自的活动影响环境 4.涵义:一个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5.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合成的有机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能量来源; 6.不可缺少的成分 (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为生产者提供原料) 7.生物间关系最主要的是食物关系。 8.区域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定。故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区域大小直接比较。 (五)、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1)涵义: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通过食物关系形成联系——食物链。

浙教版科学七下 光学易错题(透镜)复习题(含答案)

三、透镜

考点集训 1、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得叶子上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 A.水滴蒸发,带走叶子上的热B.水滴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把叶子烫焦 C.水滴容易透过阳光D.水滴会使阳光会聚,把叶子烧焦 2、如图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空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将( ) A.仍然平行 B.会聚 C.发散 D.无法确定 3、小方在照毕业像时,摄影师第一次试镜头发现两边的学生没有全部摄入,则摄影师() A.只需将照相机向远离被照者移动 B.只需将照相机向靠近照相者移动 C.在照相机远离被照者的同时,将镜头向里缩 D.在照相机远离被照者的同时,将镜头向外伸 4、在凸透镜成像时,若用一张不透明的纸将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也只剩一半B不可能成像C仍能成像,只是变暗一些D仍能成像,只是像上有暗斑 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的眼镜,从眼镜判断他的两只眼睛() A.是远视眼 B.是近视眼 C.左眼基本正常,右眼远视 D.左眼基本正常,右眼近视 6、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 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 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 8、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浙教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浙教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 答案 浙教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浙教版科学作业本答案【九年级下】参考答案第一章第1节1.A 2.C 3.D 4.不断地膨胀大爆炸宇宙论 150亿粒子的大爆炸5.(1)它可以永远地膨胀下去(2)它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6.(1)图略(2)星系离我们距离越大,运动速度越快。(3)膨胀。7.(1)B(2)宇宙大爆炸(3)星系光谱分析。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4)大爆炸之前宇宙是怎样的等。第2节1.A 2.C 3.B 4.绕日公转自转绕日公转太阳系形成 5.康德拉普拉斯“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一块星云收缩太阳地球等行星6.气体尘埃物质 7.地球将脱离原来的轨道,做匀速直线运动。第3节 1.D 2.A 3.B 4.D 5.A 6.B 7.氢氦 8.星云 9.红巨星>太阳>白矮星>中子星 10.(1)C (2)C (3)C 11.短 7-9 2.5-3第4节1.星云 2.岩浆地球温度水蒸 38亿 3.B 4.D 5.C 6.A B F E C D7.(1)米勒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2)甲烷氨气氢气(3)高温、射线、闪电(4)原始海洋(5)氨基酸有机酸尿素(6)没有生

命的自然环境(或无机环境)8.(1)米勒实验用CH4、NH3等成分模拟原始地球大气,合成了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证实在生命起源的过程中,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由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可能的;资料表明,早期地球表面温度很高,原始大气中不可能存在 CH4、NH3 等物质,因此不支持米勒实验。(2)资料还显示星际分子大多是有机化合物,所以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有机物可能来自星际分子,而不是来自地球,这对米勒实验的结论也提出了挑战。……第5节(一)1.D 2.B 3.B 4.B 5.A 6.B 7.B8.苔藓蕨类裸子植物 9.简单复杂简单复杂低等高等生物演化10.(1)爬行类(2)硬骨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3)侏罗(或侏罗纪与白垩纪之间)11.(1)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2)近远黑猩猩(二)1.A 2.C 3.B 4.A D 5.C 6.其他物种亲缘关系可变7.物种起源自然选择8.自然选择共同的祖先亲缘 9.人类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10.遗传变异环境其他生物适应环境遗传和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11.(1)观察化石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来推测生物间的亲缘关系。(2)分析和比较某些古生物遗体和古生物化石的DNA和蛋白质的差异来推测其相互间的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易错题集1

1、左端已磨损的刻度尺,用它来测量教室的长和宽,测量结果是( ) A.偏大B.偏小C.一样D.无法确定 3.下面关于刻度尺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刻度尺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B.没有零刻度线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量物体 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D.测量时,刻度尺必须与被测物体的左端对齐 4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做法错误的是()A.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 C.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 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9.6nm=9.6×10﹣3=9.6×10﹣3μm B.9.6cm=9.6×10mm=96mm C.9.6cm=9.6cm×10=96mm

D.9.6cm=9.6×100dm=0.096m 6.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写出单位换算过程) 7.2×10-7m= = μm 5×10-4 mm= = m 7×10-8 km= = m 3×10 8 m= = km 6×10 4μm= = m 36km/h= = m/s 5m/s= = km/h 1某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为1.568m,若他测量及记录都是准确 无误的,则测量的准确值是__________,估计值是___________。 2.某同学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四次测量,分别记为:23.37cm,23.36cm,23.18cm,23.39cm,那么,最终这个物体的长度应视为()A.23.325cm B.23.33cm C.23.373cm D.23.37cm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即最小刻度)是__________, 3. 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 . 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科学》九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变化 物理化学 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新物质的产生 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气味;软硬;物质的溶解性;液体的 沸点;晶体的熔点 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酸碱性;可燃性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 变化、状态变化等。 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寻找未知物质、建立物质变化模型等。 第二节物质的酸碱性 一、一些物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电离; 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 H+;产生的阴离子叫这种酸的酸根离子。 二、酸:酸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H+)这一种粒子的一类物质 酸的共同特点——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只有H+ 三、酸碱指示剂 1) 定义: 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作酸碱指示剂. 2)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3) 作用:可以定性地测量溶液的酸碱性. 4) 指示剂酸性溶液(PH<7) 碱性溶液(PH>7) 石蕊试液(紫色)红色蓝色 酚酞试液(无色)无色红色 蓝色石蕊试纸红色不变色 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蓝色

3 3 4 3 4 4 结论:①pH 试纸能显示酸性的强弱,而酸碱指示剂则只能指示溶液是否显酸性。 ②酸能使指示剂变色,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四、酸的共性(通性). ①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②酸+金属=盐+氢气 ③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④酸+碱= 盐+水 ⑤酸+盐 =新盐+新酸 五、CO 2-的检验:加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 Ca(OH)2 + CO 2 = CaCO 3 ↓ + H 2O 六、SO 42-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钡(Ba(NO 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硫酸钡(BaSO 4), 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Cl -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银 AgNO 3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氯化银 AgCl ,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检验 Cl -和 SO 2-时,要加几滴稀硝酸,目的是除去 CO 2—等杂质离子的干扰。因为CO 2—与 AgNO 3 或 BaCl 2 溶液接触时,也有白色沉淀 Ag 2CO 3、BaCO 3 生成,但这些沉淀都溶于稀硝酸。 七、溶液有可能同时存在 Cl -和 SO 2-时,应该先检验 SO 2-,而且用 Ba (NO 3)2 溶液和 稀硝酸代替 BaCl 2 溶液和盐酸作试剂。且需将 BaSO 4 沉淀滤去,再往滤液中加AgNO 3 溶液和稀硝酸检验 Cl -。 因为硫酸银微溶于水,如果溶液中 SO 42-浓度较大, 先检验 Cl -,加入 AgNO 3 溶液时,会生成 Ag 2SO 4(微溶)沉淀,而干扰 Cl -的检验。 八、盐酸(氯化氢溶液) ①重要的物理性质:a. 纯净盐酸是无色液体(工业盐酸由于混有 Fe 3+而呈黄色), 有刺激性气味,有酸味。 b. 易挥发,浓盐酸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 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的小液滴)。 九、硫酸 H 2SO 4 ①物理性质:无色、油状、粘稠液体、不易挥发。 ②稀 H 2SO 4 有类似稀 HCl 的化学性质。 ③浓 H 2SO 4 的特性 a . 吸水性:可吸收气体含有的水分。常用作不与它反应气体的干燥剂,如 CO 2 等 b . 脱水性:能把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氢、氧元素按 2:1 的比例从上述化合物中夺取出来,使之发生碳化现象。 c . 氧化性:浓 H 2SO 4 的氧化性很强,它与金属起反应时,一般生成水。 d . 浓 H 2SO 4 稀释要放出大量的热。 注意实验操作: 把浓 H 2SO 4 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进浓 H 2SO 4 里(危险!)

浙教版七上科学易错题集.

科学七年级(上)各章易错题集 衢江区莲花初中黄紫仙 第一章 1.一罐普通的可口可乐或雪碧易拉罐的体积最接近() A.350升B.350毫升C.35升D3.5毫升 2.关于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也大B.物体从地球送上月球质量不变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质量会增大D.水结成冰后质量会增大 3、下图所示的四个图中,能正确测出圆柱体截面直径的方法是() 4.某同学要称取50克水,操作方法曾经做过以下几步:(1)称量一只100ML的烧杯质量为m (2)加水到天平平衡(3)调节天平平衡(4)再在右盘加50克砝码(5)拿下烧杯整理天平。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1)(2)(3)(4)(5)B.(3)(2)(1)(4)(5)C.(3)(1)(4)(2)(5)D.(1)(5)(3)(2)(4)5.托盘天平在称量时若右盘稍上翘,则表示() A.砝码的质量比物体的质量大,应向左移动游码。 B.砝码的质量比物体的质量大,应向右移动游码。 C.砝码的质量比物体的质量小,应向左移动游码。 D.砝码的质量比物体的质量小,应向右移动游码。 6.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1.5×106mg的物体最可能的是() A.一只母鸡B.一头大象C.一头奶牛D.一只蚊子 7.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将被称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放有100克和50克的砝码各1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6克,则物体的质量为()A.156克B.150克C.144克D.154克 8. 用皮尺测量长度是,如果皮尺没有充分拉直来测量,那么测量结果将( ) A.偏大B.偏小C.不受影响D.不能确定 9.有一支温度计刻度不准,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3℃,放在一标准气压下的沸腾的水中的示数为97℃,若放在室内空气中示数是20℃,则室内空气的实际温度是()A.17℃B.20℃C.23℃D.19.2℃ 10、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 95℃;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其示数为32℃。教室的实际温度是() A、27℃ B、30℃ C、32℃ D、37℃ 11、小明有一支特殊的温度计,它的刻度是均匀的,但读数不够正确,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40C,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里的读数是960C,用这支温度计测一杯水的读数为200C,你能帮他算算这杯水的实际温度吗?() A、160C B、17.40C C、18.40C D、240C 12、某同学用体温计给一位生病的同学量体温,结果读数为38.4℃,该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 又用该温度计分别给生病的甲.乙.丙三位同学量体温,测得结果:甲为38.4℃,乙为 39.6℃,丙为39.6℃,则( ) A.只有甲的正确B..只有乙的正确 C.只有丙的正确D..乙肯定正确,甲和丙也可能正确

最新七下科学新教材作业本A错题集(含答案)

七下科学作业本A错题集(含答案) AP1-9:女性发育到青春期,卵巢才开始形成成熟的,如果中遇到精子,就可能。 10.形成一个受精卵需要() A.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B.两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 C.多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D.多个精子和多个卵细胞 AP2-14.受精卵形成后,一边进行,一边沿着往下移动,进入子宫。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受精卵逐渐形成了,并附着在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 16.对已生育的育龄妇女可通过结扎输卵管达到节育目的,结扎输卵管的作用是() A.减少雌性激素分泌量,是卵细胞不能正常发育 B.使精子和卵细胞不能相遇,不能完成受精作用 C.使受精卵不能移至子宫,从而不能发育为胎儿 D.使卵巢不能产生卵细胞,从而无法形成受精卵(答案:B )(陈娅) 17.通常情况下,卵巢每次只排一个卵细胞,少数情况会一次排两个卵细胞,两个卵细胞都受精,形成两个受精卵,每个受精卵各自发育成一个胎儿,形成双胞胎。由于这样的双胞胎是又两个卵细胞分别受精发育而来的,故称为双卵双胎。有时一个受精卵经过分裂后形成两个细胞,而这个细胞就像两个受精卵一样,各自发育成一个胎儿,这种情况称为一卵双胎。根据以上叙述,可以知道双胞胎可以由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答案: 1或2 ) AP3-4:男女_______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第二性征。(答案:生殖器除生殖器外的男女差异) 9.月经的形成是()A(错10人) A.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B.卵细胞成熟的结果 C.子宫发育成熟的结果 D.胚胎在子宫内发育的结果 11.下列关于月经和遗精的叙述,最确切的是()C(错13人) A.遗精会损害男性的身心健康 B.每个女性的月经周期都是28天 C.子宫内壁破裂产生的血液、脱落的内膜等组成了月经分泌物 D.每次出月经的时候恰好就是女性的排卵期【陈广生】 AP4-14. 公鸡有鲜艳的鸡冠和尾羽,这是公鸡不同于母鸡的第性征。如果把公鸡的睾丸摘除(阉割),公鸡鲜艳的鸡冠和尾羽就会消失,这说明公鸡的外形特征与有关。(答案:二;睾丸)(共20人错误。) 15.图1-3是男女一些生殖器官的发育趋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童年时期性器官的发育特点是 。 (2)性器官发育的主要时期大约是12岁到20岁,这一时期 被称为期。 (3)从图中可以看出,女孩的青春期发育比男孩 要。 (答案:发育较为缓慢;青春;早两年)(共5人错误。) AP5-1.动物最终都会死亡,但不会灭绝。这是由于动物具有

(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错题集-地球与宇宙(带答案)

浙教版科学错题集8——地球与宇宙(1-4节) 七()班姓名学号家长签名 【A组基础巩固题】 1.[2012·杭州]太阳活动可直接造成地球上发生的下列现象是(D) A.酸雨B.温室效应C.火山喷发D.短波通讯中断 2.早晨我们迎着太阳走,我们四周方位应是(B) A.前南后北左东右西B.前东后西左北右南 C.前西后东左南右北D.前东后西左南右北 【解析】早晨迎着太阳走,就是面朝东,背朝西,按顺时针方向为东南西北。 3.太阳的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是(B) A.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D.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4.下面各种现象中,可能是由于太阳的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的是(B) A.冬季平均气温升高的“暖冬”现象B.两极地区出现磁暴和极光现象 C.山区的手机信号不好,出现通话中断现象D.某山区出现大面积山体滑坡现象4.[2013·无锡]太阳黑子数量增多时,对地球上的影响是 ( D ) A.可见光明显减少 B.造成天气异常变化C.干扰无线长波通讯 D.紫外线大大增多【解析】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当太阳黑子数量增多时, 表示太阳活动增强,会导致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大大增多。太阳活动除了黑子外,还有耀 斑、日珥、太阳风等。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黑子数量增多。耀斑爆发时,释放出更巨 大的能量。太阳风增强时,可以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讯。根据以上分析,选项A、B、C 是错误的,本题答案是D。 5.2009年为太阳黑子极少的一年(谷年),下一个太阳黑子谷年将出现于( B ) A.2019年B.2020年 C.2021年D.2022年 【解析】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大约为11年。 6.请您判断下列哪些生活片段是宇航员在月球上的真正记录, A.吃到土生土长的食物() B.跳过4米高的横杆() C.举起200千克的大石头() D.听大风呼啸() E.脱掉宇航服,在被窝里睡觉() F.拍一张照片() G.袋鼠式走路() H.放风筝() I.扔石头() J.游泳() K.宇航员可以在月球上看到漫天大雪( ) L.从月球上看天空是蔚蓝色的( ) M.流星现象( ) N.植树造林( ) O.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可以达到数百摄氏度( )P.陨石坑( ) Q.开露天音乐会( ) 7.[2012·咸宁]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密切相关的是 ( A ) A.早穿皮袄午穿纱,晚围火炉吃西瓜 B.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一、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合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实验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科学》是一门综合理科课程。科学课程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养成学生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1)和(14)班的科学教学工作。上个学期的学习情况及多次的考试成绩来看(1)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够。这个班的男生多虽然很聪明,但是很爱偷懒,学习科学也有较浓厚的兴趣上课纪律也较好。所以总体表现还不错,但是个别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些问题,需要特别关注,督促其认真学习。(14)班的学生对基本的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掌握,但对于部分知识点少数同学理解不透。往往对具体的问题束手无策,有待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有男孩强于女孩的现象。女生动手操作能力待进一步提高。且学生的的基础参差较大。 学生学习态度及习惯分析,大部分同学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认真,发言积极,课后能即使反馈课堂中不能弄清的问题。

学习自觉性教强,但也有个别同学的依赖性较强。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作业敷衍之事时有发生,对科学缺乏兴趣。基于这班学生的这种学习状况,我想我的教学仍然以基础知识为主,加强引导和注意鼓励相结合,努力鞭策和有效疏通相结合。而这个学期的科学知识较上个学期相比又明显困难了一些要想让我的教学效果更好。我想我必须做到提高学生动手意识地同时,提高学生等的动手能力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实际化、生活化。 三、教材分析 教材的概貌九年级上共4 4章以“转化和平衡”这一统一的科学概念进行整合。第1、2两章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它们与八年级下教科书中的“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是在八年级下册基本掌握了分子和原子的构成、元素与元素符号、化学式、相对分子量的计算、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 学习物质分类打下基础。 第2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概要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基础知识分析 第1节宇宙的起源 1.宇宙:广漠空间和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宇宙是均匀的、无边的、膨胀的。 宇宙中有上千亿的星系,平均每个星系又有上千亿的恒星和各类天体。 运动着的物质将时间和空间结合在一起就成为我们所说的宇宙。 2.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运动有如下特点: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3.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是大爆炸宇宙理论(勒梅特于1931年创建)。其主要观点----大约150亿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粒子的形式、极高的温度和密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 4.宇宙的将来—两种结局:永远膨胀下去,或者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无论地球上观察,还是在其它星球上观察,都可以观察到其它星球都在远离观察点而去,这是宇宙膨胀的结果。其实,大爆炸而产生宇宙的理论也不能确定起始爆炸中心。 5.英国人史蒂芬·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界的设想成了现代宇宙学的重要基石。他的宇宙无边界设想是这样的:第一,宇宙是无边的;第二,宇宙不是一个可以任意赋予初始条件或边界的一般系统。 第2节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 1. 托勒密的宇宙体系——地心说 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 2.哥白尼与“日心说” 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临终时发表了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完整地提出了“日心说”理论。这个理论体系认为,太阳是行星系统的中心,一切行星都绕太阳旋转。地球也是一颗行星,它上面像陀螺一样自转,一面又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转动。 3.人类认识太阳系的历程 ①最早用肉眼观测到的是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和土星。 ②公元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加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后,人们才撩开太阳系神秘的面纱。 ③1781年,英国科学家威廉赫歇耳发现了天王星。 ④1846年法国的勒维耶与英国的亚当斯发现了海王星。 ⑤1930年,美国的汤博发现了冥王星。 ⑥20世纪50年代,航天探测器的运用,是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4.太阳系的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5.太阳系的形成: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阳,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理论依据:太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易错题集.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第一章 1、关于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凭手的感觉可以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 B、20℃的铁块比20℃的木头温度低些 C、用体温计可以测冰水或沸水的温度 D、体温计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 选:D 2、教学楼过道的消防栓箱的玻璃经常被同学不小心损坏,所以同学们下课时请不要在走廊奔跑、打闹。那么在配破损的玻璃时,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比较好() A、最小刻度1毫米的2米长的钢卷尺 B、最小刻度1厘米的1.5米长的皮尺 C、最小刻度1毫米的学生用三角尺 D、最小刻度1厘米的30米长的皮尺 选:A 3、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五次数据是2.42厘米,2.43厘米, 2.42厘米,2.44厘米,2.64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A、2.42厘米 B、2.428厘米 C、2.43厘米 D、2.47厘米 选C 4、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________m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_______mm。若在数匝数时少数了1匝,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 5、测量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在,若是凹形液面,读数时视线要与相平。如右图,量筒的量程是mL,最小刻度为,小石块的体积为cm3。 6、判断下列测量数据:0.3260米,7.59米,759毫米,759分米,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分米、毫米、厘米、米 B、厘米、分米、毫米、米 C、毫米、厘米、分米、米 D、毫米、分米、厘米、米 选:D 7、如右图,小明同学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则测量的结果()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无法确定 选:B 8、小明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将很少的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然后像如图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他这样做小东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的不对,请你把它挑出来() A、不应该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温度降低 B、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 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线相平,而不应斜视 D、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 选:D 9、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某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长度为4cm,放在沸水中时,水银柱长度为24cm,当它去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时,水银柱的长度为14cm,则这杯水的温度为() A、30℃ B、50℃ C、70℃ D、90℃ 选:B

2019浙教版科学七下光学易错题(折射)复习题

二、光的折射 (一)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注意:当光垂直入射到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二)光的折射定律: 1、光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γ < α) 4、当光从其他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γ > α) 【注意】1、折射角是指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垂直射入界面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 法线三线重合,折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 3、光发生折射时,光路也具有可逆性。 4、在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同时也发生了反射。 从河岸上看水中的物体觉得浅,从水中看河岸上的物体觉得高。

考点训练 1 光从空气射人玻璃,则光的传播方向和传播速度( D ) A.两者都一定改变 B.两者都不一定改变 C.方向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速度一定变大 D.方向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速度一定变小 2.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看到的是( B ) 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3.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人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 B )

A.M点B.N点 C.P点D.Q点 4.潜水员在水中看到岸上的“景物”实质上是( C ) A.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上方B.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下方 C.景物的虚像,像在景物的上方D.景物的虚像,像在景物的下方 5.如图所示,当玻璃杯中没有水时,在A处发出一束光。在不考虑杯壁对光的反射的条件下,当往杯中加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当水面至CD时,光斑仍在B处 B.当水面至EF时,光斑仍在B处 C.当水面至CD时,光斑移至B的上方 D.当水面至EF时,光斑移至B的上方 6. 小明用半圆形玻璃砖研究光的折射,她让一束光线从空气中射到玻璃砖的圆心后,发现光线最终从玻璃砖射出,回到了空气中,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的光路是( C ) A. B. C. D. 7. 炎热的夏天开车行驶在公路上,常觉得公路远处似乎有水,水中还有汽车、电杆等物体的倒影,但当车行驶至该处时,水却消失了.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光的(C) A.漫反射B.镜面反射C.折射D.直线传播 解析:因为不同的空气层有不同的密度,而光在不同的密度的空气中又有着不同的折射率,而路面上暖空气与高空中冷空气之间的密度不同,所以光线在路面上会发生折射现象;远处物体的光经路面上空气传播,发生折射后进入人的眼睛,人由于错觉始终认为光沿直线传播,所以看到“公路远处似乎有水,水中还有汽车、电杆等物体的倒影,但当车行驶至该处时,水却消失了”.故只有选项C 符合题意. 8.有一圆筒如图所示,人眼在P点向筒中望去,可看到筒左壁M点以上的部分,若在筒里 注满水后,人眼仍从P点望去,则( A ) A. 可能看到Q点以上部分 B. 只能看到N点以上部分 C. 只能看到M点以上部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9.地球周围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假设某一天地球周围的大气层突然消失了,大气层消失后的这一天的白昼的时间与原来的白昼时间相比将会( B ) A.长些 B.短些 C.一样长 D.无法确定 10. 如图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反射光线OA与水面之间的夹角为60°.关于入射角α、折射光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九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人的降第6节降生活练习新版浙教版.doc

第6节健康生活 (见B本87页) 聚焦教材)? 1.中毒:环境毒物经接触或进入人体后,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病变,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食用含有大量微生物及它们产生的毒素的变质食物引起的中毒)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食用含有有毒物质的少数动植物或被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的食物引起的中毒)。 2.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或能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OTC为非处方药。 3.吸毒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对人体的器官、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导致各种疾病。吸毒、贩毒破坏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每年的6月26日被定为“国际禁毒日”。 4.香烟烟雾中的有毒成分是焦油、烟碱(尼古丁)、一氧化碳,这些有害物质不仅可以通过吸烟影响肺等呼吸器官,而且对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也有不良影响。 5.酗酒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引起酒精中毒(俗称“醉酒”)。 6.当患者的呼吸和心跳都停止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使其心肺 复苏。 VQ分层训练 A练就好基础基础达标 1.关注食品安全十分重要,食用下列食物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是(A ) A.发芽的马铃薯 B.在保质期内的袋装食物 C.剩饭剩菜一定要蒸煮后再食用 D.尽量不吃颜色鲜艳的蘑菇 2.某人到药店买某种药品,营业员却因其手续不全抗拒售卖。你认为其欲购药品属于 (A ) A.处方药 B.非处方药 C.外用药 D.内服药 3.过量和长期饮酒,会引起的疾病是(B ) A.酒精中毒,这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 B.神经衰弱,智力减退,急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 C.胃酸过多,胃出血,消化不良出现缓解 D.促进消化,食欲大增,易患甲状腺机能亢进 4.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下列有关毒品叙述错误的是(B ) A.吸毒损害人体的神经、呼吸、循环等多个系统 B.毒品对人体有害,青少年只能少量吸食 C.吸毒极易成瘾,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 D.毒品用量过度会引起吸食者猝死 5.联合国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烟草燃烧产生的有毒物质包括(D )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易错题集

第一章 1、关于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凭手的感觉可以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 B、20℃的铁块比20℃的木头温度低些 C、用体温计可以测冰水或沸水的温度 D、体温计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 选:D 2、教学楼过道的消防栓箱的玻璃经常被同学不小心损坏,所以同学们下课时请不要在走廊奔跑、打闹。那么在配破损的玻璃时,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比较好() A、最小刻度1毫米的2米长的钢卷尺 B、最小刻度1厘米的1.5米长的皮尺 C、最小刻度1毫米的学生用三角尺 D、最小刻度1厘米的30米长的皮尺 选:A 3、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五次数据是2.42厘米,2.43厘米, 2.42厘米,2.44厘米,2.64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A、2.42厘米 B、2.428厘米 C、2.43厘米 D、2.47厘米 选C 4、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________m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_______mm。若在数匝数时少数了1匝,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

5、测量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在,若是凹形液面,读数时视线要与相平。如右图,量筒的量程是mL,最小刻度为,小石块的体积为cm3。 6、判断下列测量数据:0.3260米,7.59米,759毫米,759分米,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分米、毫米、厘米、米 B、厘米、分米、毫米、米 C、毫米、厘米、分米、米 D、毫米、分米、厘米、米 选:D 7、如右图,小明同学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则测量的结果()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无法确定 选:B 8、小明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将很少的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然后像如图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他这样做小东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的不对,请你把它挑出来()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作业本答案(下)

浙教版科学作业本答案【九年级下】 参考答案 第一章 第1节 4.不断地膨胀大爆炸宇宙论150亿粒子的大爆炸 5.(1)它可以永远地膨胀下去(2)它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6.(1)图略 (2)星系离我们距离越大,运动速度越快。(3)膨胀。 7.(1)B (2)宇宙大爆炸(3)星系光谱分析。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4)大爆炸之前宇宙是怎样的等。 第2节 4.绕日公转自转绕日公转太阳系形成 5.康德拉普拉斯“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一块星云收缩太阳地球等行星 6.气体尘埃物质 7.地球将脱离原来的轨道,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3节 7.氢氦8.星云9.红巨星>太阳>白矮星>中子星10.(1)C (2)C (3)C 11.短7-9 第4节 1.星云 2.岩浆地球温度水蒸38亿 B F E C D

7.(1)米勒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2)甲烷氨气氢气(3)高温、射线、闪电 (4)原始海洋(5)氨基酸有机酸尿素(6)没有生命的自然环境(或无机环境) 8.(1)米勒实验用CH4、NH3等成分模拟原始地球大气,合成了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证实在生命起源 的过程中,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由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可能的;资料表明, 早期地球表面温度很高,原始大气中不可能存在CH4、NH3 等物质,因此不支持米勒实验。 (2)资料还显示星际分子大多是有机化合物,所以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有机物可能来自星际分子,而不是 来自地球,这对米勒实验的结论也提出了挑战。…… 第5节 (一) 8.苔藓蕨类裸子植物9.简单复杂简单复杂低等高等生物演化 10.(1)爬行类(2)硬骨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3)侏罗(或侏罗纪与白垩纪之间) 11.(1)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2)近远黑猩猩 (二) D 6.其他物种亲缘关系可变7.物种起源自然选择 8.自然选择共同的祖先亲缘9.人类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 10.遗传变异环境其他生物适应环境遗传和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11.(1)观察化石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来推测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易错题集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易错题集

第一章 1、关于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凭手的感觉可以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 B、20℃的铁块比20℃的木头温度低些 C、用体温计可以测冰水或沸水的温度 D、体温计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 选:D 2、教学楼过道的消防栓箱的玻璃经常被同学不小心损坏,所以同学们下课时请不要在走廊奔跑、打闹。那么在配破损的玻璃时,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比较好() A、最小刻度1毫米的2米长的钢卷尺 B、最小刻度1厘米的1.5米长的皮尺 C、最小刻度1毫米的学生用三角尺 D、最小刻度1厘米的30米长的皮尺 选:A 3、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五次数据是2.42厘米,2.43厘米,2.42厘米,2.44厘米,2.64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A、2.42厘米B、2.428厘米C、

2.43厘米D、2.47厘米 选C 4、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 1 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________m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_______mm。若在数匝数时少数了1匝,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 5、测量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在,若是凹形液面,读数时视线要与相平。如右图,量筒的量程是mL,最小刻度为,小石块的体积为cm3。 6、判断下列测量数据:0.3260米,7.59米,759毫米,759分米,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分米、毫米、厘米、米 B、厘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1-1物质的变化 一、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思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而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 变化、状态变化等。 演示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变化 1、 取1块硫酸铜晶体,观察形状、颜色。___蓝色固体 2、 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观察晶体能否溶解,水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能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3、 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有什么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 形成蓝色絮状沉淀 2NaOH +CuSO 4= Na 2SO 4 +Cu(OH)2↓ 4、 另取1块硫酸铜晶体,将它放在大试管中加热,观察硫酸铜晶体有什么变化。(写出 化学方程式)蓝色固体逐渐变白 CuSO 4·5H 2O = CuSO 4 + 5H 2O 5、 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大试管,再在冷却后的硫酸铜白色粉末中逐滴加水, 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白色固体逐渐变蓝 CuSO 4 + 5H 2O = CuSO 4·5H 2O 根据现象,进行分析: 有颜色变化的实验是2、3、 4 、5,原因是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有沉淀产生的实验是3,原因是发生化学变化; 有状态变化的实验是2、3、4、5,原因是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并总结出硫酸铜晶体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蓝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小结: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的方法,是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软硬 物质的溶解性 液体的沸点 晶体的熔点 酸碱性可燃性 化学性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