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大众传媒法治传播的社会功能考察

大众传媒法治传播的社会功能考察

大众传媒法治传播的社会功能考察
大众传媒法治传播的社会功能考察

大众传媒法治传播的社会功能考察

[摘要]法治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社会的其他传播一样具有多元的社会功能。此外,法治传播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传播,还呈现出独特的核心社会功能:信息告知和舆论监督。

[关键词]大众传媒;法治传播;信息告知;舆论监督

功能即作用、影响、效果,美国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在1948年的《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从社会的结构与功能的构架出发,把传播纳入社会系统和社会进程之中后概括提出传播活动具有“三大功能”,即环境监测、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后来,其学生、社会学家赖特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正,1959年,他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一文中补充了大众传播能提供娱乐的功能,即传播活动的功能拓展为四项功能:环境监测、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四功能说”较全面、合理地概括出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而法治传播作为人类传播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具有上述四种社会功能。此外,法治传播还是一种特殊的人类传播,因而还呈现出其独特的社会功能。

一、法治信息的告知

通过对于大众传媒的使用,广大的观众、听众、读者能从电视、电影、广播、报纸等大众传媒获取他们感兴趣的、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消除他们对于外部世界在认知上的不确定性,增进确定性,最终为其做出决定、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帮助。简而言之,大众传媒通过对法治进程中的法治决策、法治行动、法治举措、法治事件等内容的报道,涵盖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诸多环节,从而为广大受众及时而全面地认知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提供相应的信息。

那法治信息的告知功能应包括怎样的内容呢?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法治在线》以“中国法治进程脉搏,关注法治领域热点,揭示人与法的复杂关系,体现人文关怀和法治精神”①为宗旨,注重选择社会热点法治事件、法治现象和法治问题进行讲解。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的《法律讲堂》生活版侧重选取日常化、平民化的题材,将关注点定位于大众关心的法律案件,在传播中感化受众,传递法律知识。广西电视台的《法治最前线》“以法制的力量守护公众权益”为口号,以“法治最前线,就在你身边”为节目理念,特别是在“律师到现场”这一板块中选取人们日常生活中时常遇到的典型性案例,如婚姻问题、交通事故、邻里纠纷、金钱诈骗等作为切入点,对法律问题进行现场讲解,使老百姓学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类似问题。所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大众传媒法治信息的告知应是一个多元的、丰富的内容,将会涉及受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概括而言,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民事法律信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民事法律信息成为与老百姓日常生活联

浅谈大众传播媒介的娱乐功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0615351519.html, 浅谈大众传播媒介的娱乐功能 作者:周芳 来源:《中国经贸》2010年第12期 摘要:大众传播媒介作为衡量时代进步的一个标尺,在很大程度上和社会生活的文明程度密切关联。从文字的诞生.到现如今的电子传播,媒介的变革始终伴随着社会、科技手段的发展,其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并且随着无限放大。 关键词:大众传播媒介;娱乐;大众文化 大众传播媒介自诞生伊始,其主要功能在于信息和文化知识的传播,而作为刺激受众感知觉器官的娱乐功能仅仪占据很小的一部分,并且由于历史局限性,很少有人对其关注,更无法谈及其形式的多样性。 在文字印刷时代,人们对书籍和报纸的兴趣空前高涨,这是后人无法想象的,通过文字的阅读,进而著书立说,传播、讨论,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思想学说从此诞生并流传开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世界著名学者尼尔?波兹曼将印刷机统治思想的时期称为“阐释年代”,认为那是一个拥有逻辑的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的时代,但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娱乐业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这种局面。 作为人类天性的娱乐,在“前电视时代”是一种在“精英文化”操控下的奢侈品,并不由人人平等享有娱乐的权利。大众传播媒介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很少拥有娱乐功能,这时的娱乐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更多地是被看做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 随着电视的必起与发展,媒介的娱乐功能被逐步地释放开来。电视媒介降低了娱乐的门槛,使得普通人都可以享有娱乐的权利,人们的感官得到一次前所未有的“放纵”,“精英文化”的垄断地位与权威受到了来自“平民文化”的挑战。 电视媒体的诞生肯定了娱乐的文化内涵,也充分挖掘了文化的娱乐性因素,大众传播媒介的娱乐功能与传播功能然开始分庭抗礼。因此,传播学家赖特在探讨大众传播的功能的时候,在继承了拉斯韦尔“三功能说”的基础上加入了大中国传播的娱乐功能,并将其视为最显露、最有力的功能。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到美国社会在20世纪电视普及后不久,娱乐就开始成为电视媒介的重要节目内容和形式,从竞技体育、游戏、音乐、肥皂剧到各式娱乐节目占据了美国家庭中的绝大部分休闲时间,娱乐风潮从“好莱坞电影梦工厂”转向普通人的电视收看行为。

大众传媒与社会控制_论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

大众传媒与社会控制 ———论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 章 辉 美 内容提要 大众传媒正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的工具和手段,大众传媒主要通过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建立和巩固信仰、社会暗示及教育实现其社会控制功能;大众传媒既有社会控制的正功能,也有负功能。大众传媒的负功能将对社会控制产生消极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对社会政策的过度干预会削弱正式控制力量、舆论导向的不确定性影响控制效果、不合理的社会暗示容易误导社会成员、公众对大众传媒的过度依赖影响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关系的和谐。认识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正视大众传媒的负功能对社会控制的消极影响,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社会控制,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大众传媒 社会控制 功能 作用机制 一、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随着信息网络和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传媒正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大众传媒影响力的日益扩大,有学者将大众传媒权力称为与传统的立法、行政、司法权并立的“第四种权力”,而大众传媒机构则被称为“政府的第四部门”。相对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有形的、刚性的权力而言,大众传媒权力是一种无形的权力,也是一种柔性的权力,它以其特有的方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推动着人类教育的发展,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于潜移默化中达到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有效控制,从而成为现代社会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大众传媒通过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实现社会控制 所谓舆论,是指多数人对社会生活中有争议的事件发表的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作为蕴藏在人们思想深处的共同心理倾向,舆论通过带有价值判断的社会评价,如对某种具体的价值观或行为方式的褒扬与赞赏或批判与谴责,造成一种社会氛围,从而对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一般而言,“一个人关于他自己和他的行为的看法,极大地受着公众意向的影响”,①也就是说,在舆论所形成的社会氛围的影响下,社会成员通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服从舆论的导向与制约。正是借助对社会成员的广泛影响,舆论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控制手段,在现代社会控制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舆论主要有两种形成机制:一是由社会公众自发形成,这种自发形成的舆论是社会成员的自我组织和自我调节,体现为社会系统的自在控制,其优点在于控制成本较低,社会成员认同度高。局限性在于控制范围较小,控制方式简单,易受偶然性影响,控制预见性差;二是由社会组织体系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大众传媒广为宣传而形成,这种自觉形成的舆论是社会成员对社会运行的自觉把握和导向,体现为社会系统的自为控制。与社会自在控制相比,自为控制的突出特点在于它有明确的主体、客体和明确的目的,体现了社会成员对社会运行主动权的把握。②随着社会成员自觉水平的不断提高,自为控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相应地,作为自为控制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大众传媒的舆论控制功能也将越来越重要。 那么,大众传媒如何实现其舆论控制功能呢?总的来说,有两条途径:一是舆论导向;二是舆论监督。 所谓舆论导向,是指大众传媒向公众传播、宣传系列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引导,以维护社会秩序。一方面,大众传媒将由立法部门和公共管理机构所制定、颁布的法律、政令公之于众,呼吁 193

四川师范大学传媒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1.传媒:是传播媒介的简称。是人类传递、获取、 交流、存储信息的工具或渠道。 2.传媒社会学:是将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运用于传 媒研究中,分析传媒过程及其相关要素,考察 传媒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从而发现传媒和社会 的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规律并探讨通过传媒 积极的影响社会的途径和机制的交叉学科。3.传媒学的研究对象: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分 析传媒过程及其相关要素,同时考察传媒与社 会的互动关系。 4.传播社会学的特点:整体性、系统性;联系性; 科学性。 5.电视的社会功能:监测环境;协调社会;强大 的经济功能;社会民主过程的基本元素;娱乐 功能;服务功能;文化传承。 6.电视积极的社会影响:学习;娱乐;获取信息; 引领、制造时尚;帮助儿童了解社会;社会整 合。 7.电视消极的社会影响:浪费时间;不利于健康 的人际、社会关系发展;冲击传统的人生准则; 电视病症;电视暴力;电视偏见;儿童成人化。 8.网络空间是由网民和他们的行为组成。网民是 网络社会的基本构成元素。 9.网络社会引发人类社会结构的变化:虚拟社会 的出现、人人都有表达意见的机会、公民记者 的出现。 10.公民新闻:是“公民”在搜集、报道、分析与 散步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行为。 (公民是指以往没有充分机会参与媒体专业运 作的普通人) 11.网络对现实生活的积极影响:拓展了公民表达 和利益诉求渠道;进一步保障了公民知情权; 拓宽了公共话语平台;增强了公共事务的参与 监督。 12.舆论:一定时间范围内,多数人的情绪化意见 表达。 13.舆论监督: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 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 共利益的事务,并促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 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14.网络空间的社会风险:负面信息无法控制;难 以抑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所造成的对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的冲击;会强化人际交往的信任危 机;强化了知识鸿沟。 15.博客的产生与发展,实现了信息低成本快速传 递和信息资源广泛共享。自由、开放、共享是 博客本质特征。 16.博客动机:自我表达;自我呈现;自我发展; 社会交往;分享性;参与评论;学习性。 17.博客的积极社会作用:突破了话语垄断权(修 正了“把关人”理论;是“沉默螺旋”停止旋 转);积累了社会资本的总量(关系性社会资本; 资源性社会资本);开拓了社会化新途径;拓展 了社会角色理论的内涵。 18.博客的社会问题:与公共领域伴生的公共墓地; 个性化带来的新隐忧(个人隐私;公信力) 19.传者:即媒体的从业人员,是媒体的主体,编 辑、记者、主持人、媒体管理层等都包括在传 者概念的外延中 20.传者的角色领悟:共性;个性 21.传者的角色失调:是指由于某些原因,造成角 色扮演者不能恰当的履行角色的职责,角色扮 演出现障碍,角色不清,角色终止扮演(以传 者的角色和功能自居,要挟别人,牟取个人利 益;角色混淆造成不良影响;重视“注意力” 价值,漠视人文关怀) 22.传媒内容的娱乐化:指传媒将娱乐化作为自己 生存的一种方式和明确的传媒定位。表现:各 种信息中娱乐性内容比重增大,新闻类信息受 到挤压;新闻类信息娱乐化内容增多;新闻信 息娱乐化包装。 23.传媒趋向经济利益带来的问题:某些娱乐节目 “过度”;制造假新闻;重要信息的缺失;对某 些社会现实的偏差反应。 24.人的社会化: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 “社会人”、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25.传媒对人的社会化影响:政治社会化影响;道 德社会化影响;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 26.传媒对经济的作用:传媒与信息经济;传媒经 济与符号经济、文化产业; 27.传媒与政治:政治对传媒的定向功能;当代社 会,传媒在政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28.传媒与文化:文化对传媒的影响(社会价值观 对传媒的制约;社会习俗对传媒的制约);传媒 有助于形塑共享的文化世界;传媒的文化传播 中存在的问题(传媒偏重于统治阶级文化;偏 重于低俗文化;偏重于维护生产和商业阶层文 化) 分析题 1.传媒与政治 政治对传媒的定向功能:传媒是在包括政治环境在内 的社会的需要中应运而生的,政治的需要呼唤传媒的 产生;政治不仅为传媒提供信息源,也规范着传媒。 自由主义模式强调传媒的私人性和商业性,强调传媒 与政府的对立;社会责任模式强调传媒的公众性和社 会责任,强调政府和传媒在维护自由式的合作;社会 主义模式强调执政党和政府对传媒的的有效控制,传 媒成为执政党和政府的喉舌。 传媒在政治中的作用:政务公开‘提高政治生活质量, 强化政治影响力,有利于政策方针的推行;监督政治; 塑造政界人物形象,提高知名度;传媒对战争的走势 和结果产生影响;传媒对政治体制改革的作用;负面 影响; 2.传媒与经济 经济……科技……传媒……推广科技 经市场经济制度……公众的需求放在首位,传媒机构 的运行方式从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以 信息经济为特征的传媒经济;符号经济与文化产业。 3.电视暴力研究 可能给社会特别是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受众造成负 面影响 学习暴力,对暴力脱敏,恐惧成为受害者 不是暴力构成不同等的有害影响 不同受众受影响不同 4.舆论影响力评价标准 电视收视率;网络关注度;知名度…… 5.微博意见领袖的影响 6.社交媒体的社会问题 分析题 1.电视对青少年影响(参考5.6.7点) 2.超女对社会的消极影响(参考7.22)

媒体发展与前景的思考

关于**日报广告媒体发展与前景的若干思考 、报纸媒体的优势分析 信息革命带来了信息爆炸。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络等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各种新媒体的日益普及,对报纸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其面临着广告收益减少、发行量下降、市场萎缩等诸多困境。无论从媒体发展历史的角度还是传媒社会学角度来看,传统报纸无论如何都有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从信息形态上来说,传统报纸同样应该学习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法、策略上的一些优点,转变信息观念,实现自身的信息优化和有效传播。 报纸媒体在学习新媒体的同时,更应积极发掘自身传统优势,扩大公信力和影响力,加强舆论引导作用,进而赢得读者,实现多种盈利模式。立足自身特性,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整合新媒体,借鉴新媒体优势,是传统报纸摆脱困境、突破发展瓶颈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报纸先后经历了广播、电影、电视等其他大众媒体的强势挑战。在此期间,也曾有人提出过“报纸将会消亡”等各种预测。但是,在随后的发展中,报纸不断完善自身,扬长避短,从而能够顶住压力,最终形成了与 广播、电视鼎足而立的局面。在报纸诞生以来的400余年里,传播技术也在不断改进,从电报、电话到光缆、卫星等传输技术的应用,从铅字排版到激光照排、从飞机运送报纸版面纸型到卫星传版、直接输出整页彩色版面等印刷排版技术的不断应用,报纸不断提高着信息的传播速度,很好地适应了社会整体信息发展的需求。但是,以互联网的崛起为标志的新的信息革命的到来改变了社会传播的方式、面貌, 并在传播速度、传播形态、传播理念等诸方面对传统传播构成了挑战。 人类文明传播史上发生过几次大的变革: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今天我们正在经历着的,则是数字/互联网传播。虽然每次新的传播方式的出现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先前传播方式的功能及方式,但都没有完全替代、消灭先前的传播方式。文字产生之后,口头传播交流依然存在。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在社会大范围的应用并没有让手写文字成为历史;电报、电话等电子通讯设备的出现, 让信息的传播速度得到提升,也没有取代以往任何一种传播方式,而是与之共存于世。同样,电脑、手机等新媒体带来的数字传播方式出现已久,仍然没有取代传统

论大众传媒的德育功能

论大众传媒的德育功能 时间:2012-11-02 10:15:00 作者:王珩来源:青年记者 ● 王珩 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通过特有的方式向社会成员广泛传递信息,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同时,它在社会道德的认知、引导、评价、监督中的作用也日益显著,表现出了很强的德育功能。那么,大众传媒德育功能的含义是什么?其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大众传媒德育功能又有哪些分类?本文对这些问题分别加以阐述。 大众传媒德育功能的含义 人类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要不断地获得新的信息。信息的真实、准确与否,与人们的联系密切。尽管早期的人们还不能用丰富多样的观念来对道德现象加以把握,但他们已经能够从生活的体验出发,确信失真的信息必然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误传和虚报就是坏的和有害的。在原始人的意识中,坏的和有害的也就意味着不应该的。因此,在人类社会早期的信息传播活动中,就已经打下了深刻的道德意义的烙印。 如今,信息传播已经从最初人类的生存需要演变为一项重要的产业,出现了专门从事信息采集、选择、加工制作的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使受众置身于一个信息的世界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认知与行为方式。大众传媒以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为载体,通过批评、引导和劝诫等方式对事件进行分析,对现象进行评论,纠正人们的心理与行为。 如果说道德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那么,大众传媒的德育功能则是以大众传媒为工具和手段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① 大众传媒德育功能的原理 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巨大影响力和教育引导功能,更好地实现德育工作目标,就必须对大众传媒的特点有清醒的认知和把握。 1.权威性 大众传媒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肩负开启民智的重任。大众传媒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能否履行社会赋予的职责和使命,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队伍是关键。李长春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新闻工作者队伍是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队伍,是一支在关键时刻豁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坚强队伍,是一支甘于奉献、敢于牺牲、勇于创新的优秀队伍,是一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队伍。”②“亲其师而信其道”,人们习惯于关注大众传媒所关注的事件,依据大众传媒对事件的重视程度来确定自己对事件的重视程度,充分体现了大众传媒在受众群体中的权威与声望。 2.公共性 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信息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接收这些信息。可以说置身于大众传播媒介中,就是置身于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③我国社会

大众传媒法治传播的社会功能考察

大众传媒法治传播的社会功能考察 [摘要]法治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社会的其他传播一样具有多元的社会功能。此外,法治传播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传播,还呈现出独特的核心社会功能:信息告知和舆论监督。 [关键词]大众传媒;法治传播;信息告知;舆论监督 功能即作用、影响、效果,美国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在1948年的《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从社会的结构与功能的构架出发,把传播纳入社会系统和社会进程之中后概括提出传播活动具有“三大功能”,即环境监测、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后来,其学生、社会学家赖特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正,1959年,他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一文中补充了大众传播能提供娱乐的功能,即传播活动的功能拓展为四项功能:环境监测、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四功能说”较全面、合理地概括出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而法治传播作为人类传播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具有上述四种社会功能。此外,法治传播还是一种特殊的人类传播,因而还呈现出其独特的社会功能。 一、法治信息的告知 通过对于大众传媒的使用,广大的观众、听众、读者能从电视、电影、广播、报纸等大众传媒获取他们感兴趣的、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消除他们对于外部世界在认知上的不确定性,增进确定性,最终为其做出决定、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帮助。简而言之,大众传媒通过对法治进程中的法治决策、法治行动、法治举措、法治事件等内容的报道,涵盖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诸多环节,从而为广大受众及时而全面地认知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提供相应的信息。 那法治信息的告知功能应包括怎样的内容呢?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法治在线》以“中国法治进程脉搏,关注法治领域热点,揭示人与法的复杂关系,体现人文关怀和法治精神”①为宗旨,注重选择社会热点法治事件、法治现象和法治问题进行讲解。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的《法律讲堂》生活版侧重选取日常化、平民化的题材,将关注点定位于大众关心的法律案件,在传播中感化受众,传递法律知识。广西电视台的《法治最前线》“以法制的力量守护公众权益”为口号,以“法治最前线,就在你身边”为节目理念,特别是在“律师到现场”这一板块中选取人们日常生活中时常遇到的典型性案例,如婚姻问题、交通事故、邻里纠纷、金钱诈骗等作为切入点,对法律问题进行现场讲解,使老百姓学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类似问题。所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大众传媒法治信息的告知应是一个多元的、丰富的内容,将会涉及受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概括而言,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民事法律信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民事法律信息成为与老百姓日常生活联

大众传媒与社会

第八章大众传媒与社会 第一节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 社会结构复杂,社会分工加剧,社会各个部分彼此依赖,组成社会系统各个子系统相互协调、整合。大众传媒是社会信息系统。 1、传媒生态环境对传媒发展的意义:决定传媒制度、决定传媒发展水平、决定媒介的改革方向和力度、决定媒介的动作模式和操作方式、决定传媒的行业规范和职业理念。 2、传媒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 基本定位:社会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采集、制作、传播信息 主要作用:开发利用社会信息资源、实现社会系统总目标、实现个人的社会化、促进社会整合 第二节大众传媒与政治 政治对传媒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政治制度对新闻体制的影响,起决定作用是媒介的所有制。是宏观的。 政府的政治活动对大众传媒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具体而微。这种影响表现在政治利用媒介进行宣传:发布政治信息;宣传政治主张;塑造政府和政治人物的形象。 政治活动对于新闻传播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政界通过持续不断的新闻发布活动,使自己成为媒介最重要的新闻来源之一;政府将媒介作为向公众传达自身观念和主张的工具;政府通过操纵媒介引导和控制社会舆论。 大众传媒对政治的反作用 维护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参与政治决策、塑造政治文化、进行舆论监督。 第三节大众传媒与经济 1、现代经济对大众传媒的决定性影响 经济体制制约大众传媒功能的发挥、决定大众传媒运作方式、推动大众传媒快速增长、为大众传媒发展提供物质力量。 2、大众传媒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采集、发布经济信息,引导生产和消费 监督市场秩序,纠正经济生活中的不公正现象和其它偏差 刊载商业广告,激活和满足消费需求 大众传媒是国民经济组成部分 第四节大众传媒与文化 大众传媒对于文化影响 积极影响 促进了文化的民主化:共享与普及 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形态多样、丰富 主流媒体维护主流文化价值,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最佳载体。 消极影响 限制了受众选择文化享受的自由 削弱文化的社会功能 影响并控制了大众的需求 “文化帝国主义”现象是现代大众文化传播中值得忧虑的现象 第五节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 软实力: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释放出来的对世界的无形影响力。传媒业处于软实力核心地位。

大众传媒的经济社会功能

大众传媒的经济社会功能 经济的飞速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科技、经济、生活等等一切的要求都在不停地改变着,信息的更新速度当然也随着人们的要求不断的加快着速度。从传统的收音机、报纸、电视、杂志演变到现在网络纵横,户外媒体的发达;从昨天发生的事情我们第二天才能从报纸、电视上知道,到现在发生了立刻就可以在网络上搜寻到相关信息。不得不感慨下,有的时候连我们都快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 但是传统媒介不管有什么样的缺点,也确实为社会提供了一个民族的议程并有助于定义民族的共识,它们集中了民族的注意力并调动了民族的资源。如今的大众媒介、大众传播是一点点在传统媒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尽管传统媒介已经有些跟不上信息更新的速度了,但是它的作用仍然不可替代。无论是传统媒介还是如今的大众媒介,对于社会的经济促进功能都是不可忽视的。 大众传媒对于社会经济促进功能首先表现为收集与发布经济信息,引导生产消费。目前,世界上存在一批影响很大的专业性财经报纸与杂志,如美国的《华尔街日报》等,这些媒体对于国内国际经济问题的报道和评论,历来为世界各国人士所关注。还有《瑞丽》、《昕薇》等等时尚杂志也在或多或少的引导着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审美倾向以及对于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追求。 大众传媒对于社会经济的促进功能同时表现为监督市场秩序,反映社会舆论,纠正经济生活中的不公正现象和其他偏差。市场经济虽然形成了一整套的法律和制度,但这种制度并不完善,从而在经济生活中侵害其他经济主体的正当权益,大众传媒在这种时刻应该担负起公众赋予的责任,行使监督职能。这种事情在生活中很常见,例如,08年一直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毒奶粉”事件,事件一出社会上便闹的沸沸扬扬,各种媒体舆论此起彼伏的争相报道,三鹿集团一夕之间便一蹶不振,从此销声匿迹,由此衍生的国家奶制品检测部门也加大了对于奶制品中成分的检测力度。而今年网络中流传的一句“我爸是李刚”也引起了网友们的争相评论,社会的风气,执法者的公正以及国家机构的纪律严明都或多或少的遭到了种种质疑。诸如此类的事情绝不在少数,社会经济的监督功能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纠正着各种不公正现象和偏差。 大众传媒对于社会经济的促进功能还表现为刊载商业广告,激活和满足消费需求。商业广告对于现代社会经济的运作有着非常积极而重大的意义。网络的发达铸就了信息的迅速流通,无论是淘宝、当当或是卓越任何一家网上购物平台打折、降价或是新品上市,我们都能第一时间在我们的邮箱里收到邮件;亦或是某某网站有肯德基、麦当劳等等快餐店的优惠券可以打印,口口相传的影响力远远胜过广告主们费尽心机的做广告,现在的人们更加倾向于自己到网络上检索信息,然后推荐给好友或亲朋。各种网络广告的涌现,虽然推动者社会的发展,信息的流通,但却也同时扰乱着消费者的甄别能力。让我们在众多的商家以及商品中无所适从,因为消费的平台和品牌过多,消费者对于某一个品牌或者商家的忠诚度都降低了,初次购买的疑虑也大大增加。 波斯特曼在他的有争议的书《自娱致死》中提出了另一种烦恼的可能性:媒介和信息的激增会导致一股浅薄无聊内容的洪水,它使我们无法关注生活中的关键社会事务。对于这种说法我很赞同,像前些时候我们在网络中经常见到的“犀利哥”,虽然被质疑是一种炒作,但是确实也达到了广为人知的目的,就连我平时不上网的父亲,也会偶尔说起“犀利哥”,不得不说大众传媒的影响力果然非同凡响;还有屡屡出现的“凤姐”,比之前出现的“芙蓉姐姐”有过之而无不及,很难想象这样的人怎么会成为我们所关注的对象,丑态尽显还乐此

大众传媒对社会及大学生的影响

摘要 大众传媒在当今已深入到社会及家庭的每个角落,它通过大众文化及符号化的冷酷给社会中的个体带来了深刻影响。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大众传媒以前所未有的强度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对不同年龄阶层的受众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控制和影响。关键词:大众媒体社会生活政治观念知识宣传青少年绪论当今社会,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已经不仅仅是新闻,而很多的是信息。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大众传媒与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公众意见一起,被认为是影响个人社会化的五个最重要因素。家庭、同辈群体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是深刻和持久的,但它们带有地域性;而大众传媒面向的是社会公众,它的影响是广泛的、巨大的。大众传媒不仅可以控制社会舆论、引导受众态度,它的影响力还可以渗透到一般的社会心理以及个体思维和行动过程中。 一、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作用大众传媒与家庭、学校及其它群体同时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作用,它为个人社会化的过程提供了一个文化环境,它所传播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对社会成员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作用效果可以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类 (一)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积极作用1、大众传媒对个人价值观念的正面影响:大众传媒具有明确而强烈的导向作用,它所倡导的生活理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及行为准则,影响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另外,其它的宣传模式,专题教育,大型主题晚会,名师讲解,专家授课,甚至一些有着正面引导意义的新闻报道等形式都能进行社会教育,对于受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促进受众关注、认识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具有明显的效果。2、大众传媒对于社会价值观念的正面影响:大众传媒借助角色示范,供人学习模仿,可以培养、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情趣以及行为规范等。它所塑造出来的雷峰、王进喜等一大批英雄人物、模范人物,则可以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积极进取,在各自的领域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促进社会发展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同时大众传媒对社会规范意识有着深入的影响。大众传媒通过各种形式倡导亲情、友谊、关爱、理解、信赖、忠诚、合作等社会规范意识,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塑造作用(二)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消极作用1、部分大众传媒对主流价值观念的宣传和引导方式不当,导致主流价值观念反而被边缘化。相当部分大众传媒对主流价值观念的传播宣传过于简单化、教条化,表现艺术不当、形式单一、语言枯燥,难以进入受众的视野。2、部分大众传媒自身的价值观念存在紊乱现象,干扰社会价值观念的正常建构。许多节目宣传的中心思想互相矛盾,无法形成统一的哲学观念。所以无法为受众提供合理的价值导向。3、大量影视传媒堕落到引导和塑造正确社会价值观念的反面。一些武打剧、历史剧、偶像剧已经走入怪圈,不仅不能发挥正面的引导作用,反而助长了一些错误价值观念的蔓延。4、商业炒作使一些媒介变得庸俗和低级趣味,偏离其应有的价值取向。为吸引受众眼球媒介经常采取低俗的手段。这样做影响了大众传媒的公信力。 二、大众媒体对政治观念的作用大众传媒担当着党和政府“喉舌”的作用,是架设在大众和政府间的桥梁。大众传媒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地报道党和国家召开的重大会议,进而使大众理解并坚决拥护党、热爱自己的祖国。在各种重大突发事件中,构建了大众与政府畅通的信息平台,传媒尽最大努力满足公众对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需要和对政府采取措施的信息需求。持续报道事件的处理进程和新信息,强化已确定信息的真实性,消除可变信息的不确定性,并与公众形成良性互动,保证事件中传媒信息的权威性,维持政府形象,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体现了中国 政府的形象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国家政治民主是要保证公众与政府官员之间信息制定的畅通,政府要保证其决策的透明化,公众可以了解政府信息和参与解决社会事务。政府需要了解公众的生存环境,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才能改善社会现实; 公众也要知道政府制定的政策能否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实惠和保障。大众传媒在此过程中,有效地为公众传递政府信息,同时也为政府了解民情提供一个平台。因此,大众传媒关系着政府和公众之间达成有效互动的效率和深度。三.大众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的作用(一)大众传媒对中学生价值观念的积极作用1、传媒手段的先进和丰富使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加多样化,知识面和想像力都大大扩展。2、开放的媒体环境为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开放的媒体环境为当代中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向他们展现了一幅多样化的生活图景,这为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3、传媒环境的繁荣使中学生呈现出具有时代特色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中,自我无疑是最重要的,自我意味着独立,是现代社会最起码的思想资源。当代中学生有自己的时尚和娱乐,有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大多数中学生认为,我们这一代人和父母一代在消费观念和处世目标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崇尚自主自立,相信自己的选择,青少年独立自主适应了现代社会生存竞争的需要,有利于发挥当代青少年的创造性,开拓新的道路。(二)大众传媒对中学生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大众传媒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大众传媒的发展,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大众文化为盈利而制作,表现出庸俗性、娱乐性,平庸化的东西被奉为新潮而流为时尚,深刻而且崇高的东西被视为落伍,文化生产与消费中所出现的媚俗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中学生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也是新时期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推动社会建设转型发展的重大举措。在社会治理中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意味着在社会治理的诸方面和全过程中,都要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健全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法律机制。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核心是要建立多元主体互动协商、合作共治的法律机制。 一是健全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机制。推行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和网上公开运行制度,完善重大行政决策信息公开、公开征求意见、听证、合法性审查、后评价等程序制度。推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用事业、征地拆迁等重大民生决策事项民意调查制度。建立健全公众意见的处理反馈机制,公众意见征求和采纳情况及其理由应当向社会公布和说明。二是健全公众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及时调整行政权力库,完善行政权力法制监督平台,确保行政权力全程网上阳光、透明运行。坚持把行政审批、保障性住房、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等社会关注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重点,完善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提供的实施保障机制。加强和改进对行政权力运行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完善舆论民意表达机制、反馈机制,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健全公众对政府治理工作的评价机制。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根本标准,进一步完善政府治理社会的绩效评价制度和考核体系。突出社会评议,通过公开述政、网络问政、民意调查、第三方评价等方式,构建开放式的公众评价机制。突出对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治理的评价考核,加快形成以群众满意2度、舒适度为导向的政府治理社会工作评价机制。 切实转变和创新政府治理社会的方式,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重点是限制和规范政府权力,激发和释放社会组织的活力。一是进一步压减和规范社会领域的行政审批事项。凡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一律交南社会组织承担。要从明确审批项目的名称、实施机关、条件、程序、期限等基本构成要素入手,全面推行清单和目录之外无审批的管理制度。

大众传播媒介资源布局与功能研究分析

大众传播媒介资源布局与功能研究分析 李文豪 长江大学文学院 湖北荆州 434000 摘 要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新闻报道、舆论宣传、知识教育、生活娱乐等栏目,同时,对各种资源进行布局,能够起到宣传作用的同时也促进各种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大众传播媒介资源布局与功能研究,得出相关研究成果,起到应有的作用与价值。 关键词大众传播 媒介 资源布局 功能研究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社会内部各阶层各行业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进一步强化,导致社会对信息的质与量的需求都比之传统社会呈现剧烈增加的趋势。一种传播媒介成熟的标志是它是否在人类社会中形成了一种独立的生活方式。关于这一点,麦克卢汉的!媒介就是信息?的理论间接地有所触及,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理解成为!传播技术的任何进展引起人类事物在规模、步伐或类型上的变化。?一旦这种变化发展成司空见惯的社会行为,那么这种新的媒介就真正独立成熟起来了,而社会本身也就此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 一、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价值现状 人类任何一次传播方式的变化都是以相应的传媒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技术的发展不以社会意识为转移,但传播媒介的成熟除却技术原因之外和社会意识还是息息相关的。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新闻报道、舆论宣传、知识教育、生活娱乐等栏目,为广大社会成员理解和接受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奋斗目标、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等,并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会环境条件。但同时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媒体在带来正面引导作用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美国!9#11?事件、西班牙!3#11?事件,至今让人们心有余悸。我们除了在谴责恐怖主义给社会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的同时,是否还应该反思一下,是什么造就了恐怖主义者的勇气和袭击策划,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美国自己一直以为引以为豪的恐怖大片。因特网出现之后,广播电台除了把稿件贮存在网上随时以供调查以外,还可以把节目放在网上以供听众随时调听。现代大众媒介的开放性,为大众接受信息提供了更迅捷的途径,但正是这种开放性、无限性,既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积极影响,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消极影响。这种负面影响是现代传媒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现代传媒所应肩负的责任。 二、媒介叠加与干涉的本质与媒介行为社会化 媒介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该媒介在社会中的普及和人们对它的依赖程度。普及是传播物质基础的体现,而依赖程度的提高则关系到社会心理的变迁。以电视为例,日本NHK的调查也显示,20岁以上的国民中有95%以上的人每天至少看一次电视。看电视成了一种日常化的接受行为,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美国的电视机达到普及的程度是在本世纪50年代初期。这是电视台发展的重要时期,1952年,当联邦通讯委员会关于电视台的冻结取消之后,美国三大广播网均大力发展了自己的电视事业。电视开始朝着大范围的覆盖方向发展。60???70年代,电视逐渐成熟,电视机普及率在1960年以达到90%,有4600万的家庭至少拥有了一台电视。如今已经有99%的家庭拥有了电视机,平均每户拥有的电视机数目是2.24台。电视台的发展和电视机的普及形成了人们看电视的习惯。大众传播有自己固有的传播逻辑,如它必须依靠特定的传播机构、拥有职业的传播工作者、面对的是非特定的大众等等。新传媒由于自身的不成熟,这包括技术的不成熟和传播思想的不成熟,它一开始无可避免地要借鉴传统媒介的传播思想和手段,来面对传统媒介已经可以十分娴熟地对待的媒介环境和信息源。此时,它是传统媒介形成的人类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正如人们刚刚接触广播新闻的时候是为了能更好地看报纸,刚刚开始接触电视剧和电视电影的时候是为了替代去电影院里看电影一样(80年代初,电视刚刚在中国兴起,很多地方的情况是几十个人共同看一台小电视,而且一定要熄了灯看,这完全是电影接受习惯的延续)。 三、拉斯韦尔!5W?模式与现代传播媒介资源布局 通过拉斯韦尔!5W?模式为主干的传播学理论框架出发,来探讨新时期下大众传播媒介的三大定位???国家性与客观性,可控制性与自由性,开放性与大众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出版界对客观性法则的评价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过去的批判和否定转为越来越多地加以研究和借鉴。但是,对于客观性还存在种种误读。大众传播政策包括媒介管理政策、媒介报道政策、媒介发展建设政策等。狭义的大众传播政策主要指媒介报道政策,其中又侧重于宣传纪律,故又称为宣传方针。宣传方针的核心是党性原则,它要求媒介无条件地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治观点,这就公开表明了媒介的国家性,即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基本属性。随着大众传播受众中心地位的确立和国际化趋势的发展,淡化宣传意味和弱化一般的倾向性将被重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媒介可摆脱主流价值观的支配,而是以更好的传播效果来评价媒介的成败。 从新闻自由的角度讲,作为传播者和受众,他们有一定的表达权和知情权。新闻自由是社会公众的一种民主权利,是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议政权的实现的程度。参与议政的人越多,对政府行为的影响越深,民主程度就越高。议政的前提是知情,知情的主要途径是新闻传播,而新闻传播要起到社会耳目喉舌的作用,就必须享有充分的新闻传播自由。但世界上没有绝对不受限制的传播媒体。传播者和受众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遵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否则就会导致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的失控。在当代社会中,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指媒介制度。即媒介内部施行控制、促使媒介按照管理者的意图运作的系统。媒介组织自上而下发出控制信息,调节着媒介的运作状态。外部因素,主要指各种影响制约媒介的社会因素共同构成的媒介控制系统。在媒介外部影响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执政党的意识形态环境与国家的法律制度。从媒介环境的角度讲,大众传媒决不是存在于真空之中的,它既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产物,又受到这些力量的调控和制约,因此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一定的可控性。 四、关于大众媒介的未来展望 关于未来媒介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理论界一直众说纷纭。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英特网这一媒介的变迁。正如我们很难将29英寸大屏幕的彩电、影院效果的立体声音响以及几十个频道的电视资源等电视的概念同二、三十年前12英寸的黑白电视、在着雪花点的屏幕形象、寥寥无几的频道资源的电视概念等同起来一样,可以说,此电视已经非彼电视。在网络这一媒介的冲击下,传统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将!化为泡沫?,有的则认为网络对于传统媒介来说只是一种协作关系,它会分流一部分传统媒介的受众,但影响力不会很大。目前英特网的发展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它作为一个新媒介,正处在一个和传统媒介相干涉的阶段。 五、结语 塑造新的市场主体、构建新的媒介市场是当前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媒介开始介入资本市场,业外资本开始进入传媒业。在媒介市场面前,媒体的法人地位需要尽快立法界定。 参考文献: [1]路利云.短信新闻:对传统新闻理念的冲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1). [2]陈中原.信誉咋不断下降???来自美国报纸编辑协会的报告[J].国际新闻界,1999,(04). [3]张春林.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研究???从社会转型中受众身份衍变的角度[D].四川大学,2004. 166 实证分析

传播社会学(笔记)

《绪论》回顾 学科定位——边缘传播学 研究对象——传播活动与社会生活的互动关系☆ 形成与发展——以电子媒介的兴起为社会背景,以传播学、社会学的独立及发展为前提。宗旨:探索表象背后传播的社会责任; 探索传播企业及传播工作者的职业责任。 传播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的学术视角——社会学 ?理论及学科体系的框架 主要研究内容——传播学 研究对象——传播活动与社会生活的互动关系 传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及研究方法 ?案例: 传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传统学派(美国学派) ?批判学派(欧洲学派) ?发展学派 一、传统学派(美国学派、实证学派、行政学派、经营管理学派) ?特点:主张“传播本体论”、“传播中心论”。 ?作用:大多强调结构的稳定性,从传播机构的利益出发,维护社会稳定。 客观上起到了为资本主义制度和现行传播制度辩护的作用。 传统学派在当代的发展 ?媒介系统依赖论 (美)桑德拉·鲍尔- 洛基奇、梅尔文·德弗勒 ?传媒整合论(英)丹尼斯·麦奎尔 ?情境论(美)梅罗维茨 ?型塑论(美)乔治·格伯纳 ?模式化理论(美)班杜拉 ?意义论

媒介系统依赖论 ?目的:试图解释大众传播复杂的影响力问题 ?提出的三个关键问题: 1、一个社会是怎样影响其大众传媒的? 2、大众传媒是如何发生的? 3、接触大众传媒对人们有何作用? ?解决途径:将大众传播过程置于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背景之下,了解它是怎样作为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来发挥作用的。 媒介系统依赖论 ?结论:媒介-受众-社会 依赖的双向性(互为依赖); 从合作与冲突的角度去认识这种依赖性; 依赖关系越强,媒介的社会影响力就越大。 ?意义: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引入系统科学观察,兼容既有多方思想观点,在描述传播活动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做出了重大突破。 二、批判学派 (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欧洲) ?背景:对美国传统学派理论的质疑和批判;二战后欧洲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一度兴起。 ?特点:更加侧重于整体、系统、宏观层面的研究。 批判学派的主要传播社会学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政治经济学的传播理论(英)奥立弗·鲍伊德-巴里特“媒介帝国主义即文化帝国主义” ?社会文化理论(英)“伯明翰学派” ?社会科学学派“结构-功能主义研究学派” ?“思想统治权”理论(意)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 ?多伦多学派理论:(加)哈罗德2英尼斯、麦克卢汉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学派简介: 1923年,“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成立。

大众传媒的作用研究

大众传媒的作用研究 (文献综述) 关键词:大众传媒作用影响 一、什么是大众传媒[1]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是指在传播路线上用以传达信息的报纸、书籍、杂志、电影、电视、因特网等诸多形式。 二、大众传媒的特点[1] 1、地位稳固。 2、大众传媒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 3、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 大众传媒的上述三个特点,使得它们比其它类型的传播者地位更优越、力量更强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众传媒也是传播特权的拥有者,它们所拥有的传播能力和权利都远远超过了作为个人的社会成员或其它一般社会群体。 三、大众传媒的种类[2] 第一类: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如口语和体语; 第二类: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 第三类: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和计算机通讯等

四、大众传媒的功能[2] 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功能(最基本的功能) 文化传承功能:它传播前任的只是与经验;记录同代人的探索与创新; 引领社会时尚与风气;倡导一定的价值观。 监督功能:它能及时报道和评论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具有舆论导向作用;揭露社会上的一些假、恶、丑现象,对其形 成强大的舆论压力;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娱乐功能:它提供了大量文学、艺术、休闲方面的内容,大大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陶冶我们的性情。 五、大众传媒的作用 大众传媒对决策制定的作用非常显著。威尔伯·施拉姆等学者就指出,“媒体很少劝人怎么想,却能成功劝说人想什么。” 大众传媒对政府决策的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有时候甚至是决定性的,其主要作用就是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等。大众传媒在公共决策的具体作用表现如下: 1、收集信息,传播信息 大众传媒也不是机械地收集信息,而是要把所有的信息加工和分析过后,提供给公众。这样对公众在了解信息的过程中能很好地提供一些重要的信息。当然现在的大众媒体在信息的传播中有时也会误导大众。 2、提高决策的认知度 大众媒体和决策都面对同一个对象——大众。大众媒体通过不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