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案例:广东省“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研究报告

案例:广东省“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研究报告

案例:广东省“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研究报告
案例:广东省“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研究报告

案例:广东省“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研究报告1一、广东省“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一站式"电子政务是由网络信息技术推动的一场政府再造(reinventing)运动,具有不可逆转和循序渐进发展的特征,引发了一场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的全球性政府改革运动.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最早、最前沿、市场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的地方。毗邻港澳,外商投资企业多,开放性和政府管理国际化程度高。特别是加入WTO后,如何利用“一站式”电子政务优化政务发展环境,按照WTO规则的要求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增强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协调性和民主性,全面提高政府部门的依法行政能力、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升政府对企业与公众的服务水准,建立起政府与企业、公众的良性互动机制,已成为省内各级政府及部门机关作风建设和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

因此,广东省推进以强调对社会服务为重点的“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的背景更为复,它是在经济发展与体制转型并行、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过程中实施的,是将政府职能转变、行政许可制度改革、机关作风建设和政府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的一项极为巨大的、系统的公共治理工程。“一站式"电子政务是政府行政部门通过统一入口的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为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提供信息与服务的方式,推行“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的意义极其重大,它实现了政府对公众服务的高效便捷,实现了政府业务流程的重组与优化,实现了跨政府部门的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有利于政府转变职能.研究“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的意义具体表现为:(1)“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的研究为实现再造与优化政府业务流程、加强政府部门与企业和公众的联系提供了信息平台,创造了契机和准备了条件,并为政府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有利于实现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目标.

(2)“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的研究为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与效能提供了有力的途径,有利于改变以往政府公共服务技术手段落后的问题。该研究使政府通过网络向企业和公众及

1“信息时代、WTO和中国政府管理对策研究”课题组承担了广东省信息产业厅、广东省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组织的“一站式”电子政务课题研究的课题。本研究报告是该课题的成果。经省人民政府同意,以该研究报告为基础,根据广东省的实际情况,提炼形成了《广东省“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并研究于2004年6月21日印发到广东各地和各部门贯彻执行。

时、准确地传递信息,把曾经只能在物理空间里行使的政府职能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延伸出去,将原来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处理的行政事务通过网络来处理,从而为企事业单位、公众个人及时了解政府信息和获取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

(3)“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的研究为如何开展政府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咨询。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以经验探索和模式总结为主要内容,从“一站式”电子政务的概念、理念、建设内容与建设模式、建设环境、技术与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建设“一站式”电子政务的可行性建议和理论咨询。从而有助于提高“一站式”电子政务系统的服务绩效和服务水平,有助于研究和克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推进广东省的政府信息化建设.

为此广东省政府办公厅省计委和省信息产业厅成立了“‘广东省’一站式电子政务研究课题",并对课题研究进行了直接的组织和领导。课题组从2003年6月到9月对广东省20多个地区和政府部门开展“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考累与调研;还对中央编制办、国家发改委、国务院信息办和国家监察部等部门进行了调研。了解了国家在将来发展电子政务方面的取向与政策.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还多次进行了讨论和座谈.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这份《意见稿》不只是课题组成员研究的成果;而且还集思广益,集中了各地方、政府各部门的经验做法。

二、广东省“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一)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取得的成绩

总的来说,广东省“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一些地区和部门以网络信息化技术为手段所建立的“一站式”电子政务系统,例如天河区人民政府的电子信访系统、广东省公安厅出入境证照办理系统和车管所两地牌照续期办理系统工商部门联合年检系统、广东省科技厅的内部管理及公众服务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以及税收征管系统电子通关系统等为代表,通过一个窗口,一站式受理”管理体制的改革和行政业务流程的重组,实现了服务项目的网上申报和结果公布大大方便了公众与企业,同时也增强了政府部门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加强了社会监督。规范了行政程序.

2、建立了一批以广州市工商局和中山市为代表的企业注册登记网上并联许可平台,珠海市网上政府采购系统,佛山市三防水利信息网络系统用海国土资源和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等“一站式”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实现了对现行相关的行政业务流程的再造。并通过并电子计算机技术固化下来.解决了政府各部门之间在业务协调、资源整合、数据共享和业务流程重组等问题促使政府办事程序简化经济效益显著。

3、“一站式电子政务的应用和政府信息在网上向社会公开,强化了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改善了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加强了政府部门与公众的交流与互动提高了政府系统的反映决策和沟通能力,提高了公众对政府的满意程度。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广东省“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系统建设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现象突出;应用上还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不能提供真正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重硬件轻软件、重技术经服务现象较为普危因此,有必要对各地各部门“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加强指导以促进其健康发展。具体来说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就全省而言各地方、各部门发展和应用电子政务的程度不平衡,形成了较大的差异有的地方或政府部门能较好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行网上办公通过网络进行政府许可、提供各种政府服各:但有的地方或政府部门在网上办公通过网络提供政府服务方面几乎刚刚处于起步阶段。

2、各自为政的现象严重导致标准不统一、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呈现出信息“孤岛"重复建设与浪费。政府各部门网站之间孤立化的生存状况还有待于得到进一步改善“条块分阶”的管理体制与电子政务的统一性开放性、交互性和共享性等特性产生严重冲突,各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开展电子政务时往往各自为政,采用的标准也各不相同,业务内容单调重复,造成新的重复建设与浪费.

3、盲目建设的现象普遍,导致电子政务运作系统绩效不佳,甚至有的系统没有使用者,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建而不用.用户至上、根据用户需求来建设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做得不够,把电子政务看作是政府的事,认为电子政务的需求就是政府的需求,政府的需求主要表现为政府工作人员的需求上。结果电子政务的建设常常是以政府工作人员的需求为中心,忽视或者轻视了对外服务功能,政府同站不能很好地实现应用的目的.

4、过分注重技术,忽视了“政务”,把OA完全等同于电子政务;对电子政务的理解还没有跳出办公自动化的框框,电于政务规划只在办公自动化的领域内打转,只关心内部公文流转、自动化设备的升级,而没有关心这种改进对社会的影响。这导致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只注重了一些硬件的基础设施建设,然后把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网络上、电脑上,致使建立起来的电子政务系统无法应用。所推行的电子政务对传统政务的影响和改造比较少,效益还没有得到明显体现。许多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还需要彻底改造,许多功能、结构和业务流程等需要重新构建。

5、缺乏强有力的协调,严重阻碍了行政业务流程的再造、信息资源共享和互动功能的发挥。组织、协调问题是整合资源、再造业务流程和共享信息的关键问题。实践中反映最强烈的就是缺乏一个具有指挥协调能力实体机构来对政府各部门进行整合、调整.

6、建设和应用电子政务的环境较差,这些环境包括法律环境、政府部门与公众的观念环境和心理认同意识、社会基础环境等;公众对电子政务缺乏认识,公众要求应用电子政务而给政府形成的压力不够。在某种程度上,不是先有公众对电子政务应用的强烈需求,而是完全依靠政府部门的推动。因此,政府部门在推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如果不能做到公众至上、用户需求、渐进发展的话,就会导致建设和使用的严重脱节.

7、国际化程度低。我们经过调研发现,广东省电子政务建设的国际化程度普遍偏低,绝大多数政府部门的网站都没有任何外文信息,没有根据经济交往的特点标注“繁体”、“英文”和“日文,’等多种版本。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国际意识和境外需要者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国际化相应地也要成为“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要素。

上述问题,有的问题是属于全国性的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普遍性问题;有的问题是属于政府部门在推进电子政务过程中可以解决却因忽视而没有解决的问题,致使问题越来越严重;有的问题是属于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方法问题。

三、“一站式”电子政务的概念

(一)电子政务与“一站式”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进行办公、管理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电子政务实际上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政务工作信息化.在中国;电子政务在主体范围上既包括各级行政机关系统的政务工作信息化,也包括执政党以及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政协等机构的政务工作信息化;在具体内容上包括政府对政府的电子政务、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子政务有着更为广泛的含义。

“一站式”电子政务是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政府等公共权力部门通过网络提供一个有统一入口的服务平台,企业和公众只需要登录、访问政府的门户站点就可以获得政府的信息与服务。“一站式”电子政务为企业和公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服务范式,政府通过向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和全方位的政府服务,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一站式"电子政务在功能上强调的是为社会服务,具体包括:通过政府网站发布信息,提供查询;面向社会的各类信访、建议、反馈以及数据收集和统计系统;面向社会的各类项目申报、申请;相关文件、法规的发布、查询;各类公共服务性业务的信息发布和实施,如工商管理、税务管理、保险管理、城建管理;政府电子化采购等.在具体内容上只包括了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着重强调G2G对G2B、G2C的服务这方面。

(二)“一站式”电子政务与现行政府的关系

“一站式”电子政务的核心是其所具有的透明度、政府治理与企业和社会公众的互动;

其基本目标是改善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因此,“一站式”电于政务是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对现行政府业务流程及其组织结构进行重组和调整的结果。

“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就是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来改进和完善现行政府的业务流程、组织结构、业务方式和服务传递方式,使政府的许多业务原来以纸张为基础变为无纸化的电子文伴,政府与公众的“接口”原来是在办公室或柜台或窗口转移到计算机屏幕上;使过去只能在物理空间里行使的政府职能,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延伸出去,将原来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处理的行政事务,可以在数字化设备和虚拟空间中轻松地、自动地进行。这样,“一站式”电子政务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政府公共管理与服务技术手段落后的问题,改变了传统政府管理模式下企业和公众个人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常常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使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得满意的政府服务,使政府、社会与民众的交流、互动都变得十分容易,政府系统的反映、决策、沟通能力也会大大提高,并从根本上把政府治理从封闭的行政系统中拓展出来。

(三)“一站式”电子政务的特征

“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的基本特征是实时在线与快速反馈。这两个特征是由网络的性质决定的.由于政府同站可以全天候地接受用户的访问,保持实时状态,所以政府部门能够通过网络与企业、公众保持全天候的联系,甚至能够随时处理各种业务请求。

“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以电子方式为主,但同时能够整合其他的服务方式,例如电话、传真和呼叫中心等,使整个服务呈现多途径、多渠道和立体化特点,达到更加方便服务对象的目的。例如服务对象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电话、传真和信函等多种方式传递信息。

“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的主要优势在于人性化(贴近用户的真实需求),并能够节省成本和便于创新。“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的发展将产生和细化各种服务,使之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更加贴近用户。而且在服务成本上也有明显的节约.

需要强调的是,“一站式”电子政务的效益来自政府服务,对公众和企业提供服务是“一站式”电子政务最根本的应用。服务是“一站式”电子政务的第一要务,也是建设“一站式”电子政务的主要目的。因此;最终要实现“一站式”电子政务的服务,就必须使现行政府成为服务型政府。政府对公众和企业的服务日益类似企业对顾客的服务,以及电于公民和虚拟企业的发展决定了政府服务的内容与方式要不断变化;在服务能力日益成为政府合法性来源和决定政府竞争力的基本手段之一的历史条件下,推行“一站式”电子政务的重要目的就是提升政府的服务绩效,并通过网络实现政府体制创新和服务创新.

四、“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资源整合为基础,以业务流程优化重组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全面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提高公众的满意程度为目的,创新管理模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世贸组织规则、现代化建设、信息化和网络化社会对政务工作的要求,实现政府职能的科学配置、组织结构的优化整合以及行政流程的合理重组。

(二)“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的原则

根据国务院制定的有关方针、政策,“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协同发展,资源共享,安全保密”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原则。“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既要坚持这个原则,同时还应坚持:

1、创新行政管理理念、方便公众的原则、“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要以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坚持以政务为核心和龙头,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和手段;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政府窗口部门的协同办公,切实缩短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申请行政许可事项、查询等程序的时间,降低公众的办事成本,把便民服务作为“一站式”电子政务的第一要务和衡量其运行绩效的重要指标;要从业务对象出发,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实现业务流程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合理调整及其运行协调,方便企业与公众,提高政府部公共服务的能力.

2、依法行政原则。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要求来实施“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网上许可应用平台,依法行使行政许可权,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

3、循序渐进原则.各地、各部门要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职责和业务流程的特点,明确各自的建设目标和应用重点,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步实施,成熟一个项目建设一个项目,避免盲目建设;要讲求实效,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稳步推进.

4、突出重点原则。“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要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管理体制改革、机关作风转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实施,把推进政务信息化与改进政府管理方式、服务方式相结合,把提高政府依法行政、市场监管、服务公共、科学决策和应急处理的能力放在首位,努力增强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协调性和民主性.

为此,要避免“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盲目性,主要抓好统一的政府网络平台建设。系统标准建设,把那些与企业和公众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业务,包括市场监管、许可、

国土资源开发与房地产管理、社会保障、车辆管理与年检、申报、旅游与社会休闲、医疗服务等业务领域,要首先考虑推行“一站式”电于政务建设.坚持突出重点与分步实施的辨证统一。

5、标准统一规划原则.“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必须在统一标准和规划的指导下开展,主要包括总体标准、应用业务标准、应用支撑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和管理标准等.所有技术、标准、协议和接口都必须遵循《国务院信息办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标准》,以此保证网络的标准性、开放性、实用性和安全性;要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综合平衡安全成本和效益的关系;要建立和完善“一站式”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标准化体系标和管理评估体系;要正确处理各级政府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在业务协调、资源整合、数据共享和业务流程重组等方面的关系,明确各自的建设目标、建设模式和建设重点,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既要统一规划与协调,又要分类指导、分层推进。

6、共享原则.信息共享的前提是信息公开,“一站式”电于政务建设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基础和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各部门、各业务系统信息资源的整合与信息公开,促进信息共享、透明与互联互通,提高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沟通协调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政府部门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

“一站式”电子政务的建设目标是整个政府行政改革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政府行政管理的一般理论;现代政府在整个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根据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就是采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行政管理理念,建设标准规范、入口统一、功能完善、高效快捷、安全可靠的“一站式"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和基础平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整合政府信息资源,简化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程序,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政府管理效能;把面向社会公众的业务,尤其是行政许可事项,逐步通过互联网提供跨部门的“一站式”电子化服务,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公众的满意程度。具体目标包括:

l、实现政府公告、政策法规、政务新闻、机构设置与职责说明、本地概览等政府信息的完全上网与实时更新.

2、将办事规程、网上查询、便民服务、网上导航、特殊界面服务等政府上网信息加以整合、重组,以便于公众和企业检索与使用.

3、实现政府主要职能上网和在线电子化办公,提高政府的管理效能和依法行政的能力,体现政府职能的网上平移和网上创新,包括实现网上咨询、网上申报、网上许可、政府网上采购。

4、通过网络实现政府与公众快速有效、全面直接的交流互动,包括在网上设立公众信箱并及时予以回复、在网上实现与政务有关的民意调查与意见反馈、政府各级官员在线与公众直接沟通和答疑、政府有关部门对公众在网上的监督和投诉进行直接受理,提高政府部门的回应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5、实现政府系统内部网站或网页的高效链接、实现跨部门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互动。

6、提高政府网页与国际接轨的程度,方便非汉语或非标准汉语语言文化的访问者.

五、“一站式”电子政务的建设任务与模式

(一)“一站式”电子政务的建设任务

1、资源整合,优化政府业务流程

政府业务流程再造(Government Process Reengineering,GPR)是指政府部门为满足客户要求,充分利用信息和通信等现代先进技术,对政府部门内部及政府部门之间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行重新设计,并优化人力和设备等资源的过程,以达到资源及时准确地共享、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的目的。业务流程再造就是要以流程为中心替代原有的以职能为中心,改变过去把一个完整的行政业务流程由具有不同职能的部门来进行分割的做法会理调整组织结构及职能,建立统一的部门工作规范.

一个行政业务流程是一组相关的、结构化的活动的集合。政府业务流程可划分为三类:一是面向公众的流程主要是为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流程;二是支付流程为政府部门内部提供产品服务和信息的流程;三是管理流程,促使面向公众的流程和支持流程有效配合以符合公众和用户的期望和需要,是政府部门加工输入井转化为输出的流程.

在总的指导思想上、政府业务流程再造与优化应强调以公众为中心。以顾客为导向,彻底改变传统政府以“自我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与方式;流程设计以方便公众获取服务为出发点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来审视各种业务流程以满足顾客需要为中心来设计政府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用优质的服务来提升政府的竞争力;每个流程的工作质量由公众做出评价使再造后的业务流程体现政府是一个具有公共服务情神的、能给予公众更多选择井聆听其意见的政府;以流程为中心,彻底改变传统政府以’职能"为中心的做法:强调应用系统的观点和网络信息技术,克服传统政府管理“各部门工作卖力而整体效率低下"的现象。

(1)政府部门内部业务流程优化。要改变各职能管理机构重迭、中间层次多的状况。使每项职能只有一个职能机构管理.做到机构不再重造业务不重复。

(2)跨政府部门业务流程优化.优化跨越多个职能部门边界的业务流程,使完成某一项业务所涉及的各个职能部门、所需要的各个功能环节和机构的人员以及各种资源成为一休化的工作团队,打破部门的界限实行团队管理.使许多工作可平行同时处理.大幅度地缩短流

程或作业周期.

(3)政府部门问业务流程优化、优化发生在两个以上政府部门之间的业务,实现对整个业务链的有效管理,缩短周期,减少非生产性成本简儿工作流程:逐步实现同层次和上下级政府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为实现各主要业务系统的互联交换和资源共享以及规范政府管理和服务创造条件。

再造和优化政府业务流程不仅仅是一个规范政府的办事程序问题,它还与政府的管理方式、业务方式和服务方式等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从广东省目前政府管理与运行的实际状况来看.在建设“一站式"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必须把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业务流程与其相关的政府行政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具体说来。围绕业务流程的优化要抓好如下环节: 第一,实行政府决策与执行职能的相对分环改革和完善综合执法体制。要结合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欧革在明确政府职能定位合理划分事权的基础上.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模式,在强化政府决策作用的同时.强化政府的执行职能和服务职能;建立政府网站和和各种执行业务应用系统平台,从根本上使政府治理从封闭的行政系统中拓展出来.

第二对现行的行政许可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行政许可是政府从事公共管理活动中普遍采用的一种管理手段_必要的行政许可能有效地把好市场准入关弥补市场失灵造成的危害,对社会进行有效的控制,保障社会经济正常的秩序、因此在推动。“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中,省内各级政府及部门应按照电子化政府管理、运作的要求对许可的项目程序等进行重新的核准简化行政许可环节优化许可程序,并建立相应的有关许可事项的管理办法通过局域网向社会公布.为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提供方使的宏观调控和科学指导。

(2)市、县政府和基层窗口单位“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应根据业务性质和需求,侧重于建立各种电子化服务应用系统和服务平台,整合资源和优化业务流程,加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提供“一站式”电子化服务,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实现和做到政府的信息与社会共享,通过网络传达政府施政意图、方针、政策,扩大公民参与,通过网络管理政府事务和提供政府服务,为公众和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政府服务。

(3)市场监管部门“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应建立与其职能相协调并联的网络机制,提高依法行政和市场监管能力,建立和完善各种业务应用系统和服务平台,提供快捷的办事流程、办事指南和各类信息查询,方便公众、企业办事,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各种业务应用系统和服务平台加强政府对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力度,加强政府对企业的政策引导;方便公众与企业办事,提供快捷的办事流程、办事指南和各类信息查询;改善政府与企业和公众的关系;提高企业和公众的满意度;利用呼叫中心、门户网站、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加强政府与企业、公众的互动,改变政府行政的强势治理为公共服务的管理模式。

通过分层次的“一站式"电子政务应用体系建设,在横向上实现同级政府及部门的协调运转和资源共享;在纵向上保证各级政府的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和市场统一,提高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3、加强面向公众的应用系统开发与服务

(l)建设公众网站。建设和整合统一的“一站式”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业务应用系统,形成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和公共服务网络;加强政府公用功能性系统和事务性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利用统一的网络平台促进各个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进一步深化“政府上网工程”,加强政府部门与企业和公众的联动,方便公众直接访问。

(2)政府业务信息化,建设和完善重点业务系统.运用网络信息技术逐个环节地实现政府业务流的信息化,优化政府业务流程,避免团化或强化现有的政府业务流程;提供各种便捷的网上办事流程;特别是“一站式"网上行政许可流程,使大量公共事务管理与公共服务提供都通过网络来进行;大力开发具有战略性、宏观性、基础性和公益性的政务信息资源,提高政府决策、监管和服务的水平。

(3)整合建设“一站式1务。整合资源,推进公共服务;逐步增加服务内容、扩大网上办事的业务范围,开展政务公开、行政许可、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申报、办证、年检、查询等多项网上服务,为企业与公众提供跨政府部门的、“一站式”电子化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4、加强统一标准和规范建设

“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着特殊的应用需求和安全需求,其建设和应用涉及到计算机软硬件设备、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各种开发工具,需要统一标准和规范,包括总体标准、应用业务标准、应用支撑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和管理标准。标准和规范的建立是支撑电子政务的重要手段,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这些标准和规范是各信息系统互操作性、兼容性、资源共享使用的保证。在“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需要从六个方面定义建设的标准和规范:

第一,总体标准。包括对系统总体框架的定义和说明,术语规范以及其它所涉及到的相关标准的说明.

第二,应用业务标准。包括基础数据的标准化(包括数据元和政务代码的规范化),政务文件、格式及业务流程的统一及标准化。

第三,应用支撑标准。包括政务信息数据交换的接口标准,数据处理标准及政务服务标准。

第四,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包括电子政务网络的建设标准、规范及网络管理规范。

第五,信息安全标准.包括电子政务物理安全标准,系统与网络标准,实施和管理标准。

第六,管理标准。包含电子政务的验收标准和监理机制的建立,电子政务系统的测试和评估标准以及政务信息资源的评价体系。

同时,“一站式”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服务能力与性能都是通过多层计算结构、软件的服务化以及软件服务构件的跨平台协同计算等计算模式的先进性和工程建设的规范性来体现的.因此,加强“一站式"电子政务的技术建设,必须保持技术的先进性、良好的应用整合和资源共享支持。

(l)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选型要综合考虑操作系统的性能、版权、产品升级、技术支持、是否有丰富的开发工具、维护的难易、系统的安全性等多方面的因素,目前流行的windows系列、Unix系列和Linux系列都是比较成熟的操作系统平台。

门)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是“一站式”电子政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支撑平台。目前,比较流行的数据库系统包括Oracle、Sybase、SQL Sewer、DBZ等大型的数据库系统。注重信息存储和挖掘技术的开发与提高,包括信息存储的方法、数据挖掘方法和决策支持等。

(3)主要以LotuS为代表的办公系统技术.

(4)以WebService技术和XML技术来构建“一站式"电子政务的基本构架。Web Service技术提供跨平台的互操作性,让分布在地理上不同区域的计算机和设备协调工作.XML技术提供了将数据的内容和数据的表现、处理相分离的机制,提供了跨平台数据共享与交换的支持。

(5)网站、网页开发技术。以HTML、XML信息组织方式和ASP、JSP、PHP等为主要技术的网站、网页开发技术。

(6)安全技术。“一站式”电子政务系统本身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决定了网络和信息安全是成功实施电子政务的首要条件。因此,必须保证电子政务系统中信息传输的安全和信息内容本身的安全,包括;信息的存储安全、信息内容的隐密性和信息。要保证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听或篡改,必须采用密码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目前比较成熟的加密技术包括SSL、基于IPSec协议的VPN技术等。

加强“一站式”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建设,要综合做到:

a)通过防火墙保证“一站式"电子政务内部网络的边界安全,御敢于国门之外;

b)通过虚拟专用网VPN技术实现电子政务信息跨越公网的传输安全;

C)建立入侵检测系统,消灭潜在的威胁;

d)通过加解密技术保证信息的机密性;

e)通过颁发数字证书和建立认证中心进行用户身份验证;

f)通过容错技术和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技术保证“一站式”电子政务的高可用性;

g)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方案。

(7)从技术的层面上,加强政府网站的标准化建设。具体要做到:

a)界面一致.统一的入口,各页面或站点关系明确;

b)类目清楚各级政府及部门所担供的服务一目了放

C)内容丰富,能够充分满足公众的需求;

d)内容检索功能强大;

e)使用方便,充分考虑到不同用户的需求实现政府及各部门与公众之间的互动;

f)隐私和安全条款明确。

(二)“一站式’电子政务的建设模式

行政服务(或投资)中心把行使行政许可权的主要政府职能部门集中在“中心",并设立窗口向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提供。一楼式t服务、这种运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效率与服务。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普遍运用和公众对政府管理与服务需求的提高,这种运作模式存在的前台受理和后台处理,各窗口部门不能互联互通,各窗口业务量不均衡造成忙闲不均,建设中心大楼造成高额行政成本等问题日益凸显。针对这种“超市式”的“一楼式”服务所存在的问题,由这种物理形式的“一楼式”集中办公向虚拟的“一站式”的电子化办公转变已十分必要。

但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对于那些不宜在网上进行的事项仍应采取这种窗口式方式进行管理与提供服务。这些窗口都应是政府业务信息系统中的节点,要加强前台受理与后台业务处理之间、各受理窗口之间的联动共享;要充分考虑服务的深入、细致以及方便程度.要通过后台和窗口单位之间的集成尽可能实现前台的“一站式"服务。

“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模式是指政府部门在统一的网络信息平台上实现社会管理和提供服务,企业与公众可利用统一的网络信息平台获取政府信息和服务的电子政务模式、具体包括:

1、网上并联许可模式

网上并联许可模式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事项涉及到若干个行政许可部门和许可环节时、将与该申时事项有关的行政许可部门整合为同一网络成员。把与中清事项有关的行政许可业务签合到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在互联网上连为一体、同步进行的许可方式这种实现了跨政府部门的资源整合与共享

例如: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申请设立企业或进行变更登记时,将与企业登记、变更有关的行政许可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整合为同一网络成员,把与企业登记、变更相关的行政许可业务技合到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在互联网上连为一体、同步进行的许可、申请设

立企业、变更登记事项是以工商部门为中心、以工商注册登记为核心业务,采取工商部门一家受理、网上转告相关、各部门并联许可、限时完成的便民流程,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企业注册或变更登记一体化电子服务.这种接受、分发、反馈、查询和获取申请批准的全过程都是通过网络来进行。

网上并联许可模式实现了网上并联许可、网上信息发布、资料查询、咨询服务、数据统计、过程监督、流转跟踪数据分析等功能、网上并联许可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办事难、效率低、办事成本高等问题。

网上并联许可系统包括统一许可平合、信息交换。网上许可业务流转统一门户网站、文档验证服务、电子印章、用户授权管理等七个子系统,实行一个入口多个窗口,统入统出;一个站点多项功能,资源共享;统一开发,规范使用.网上并联许可系统为每一项许可业务定义好许可流程,在系统的工作流引擎驱动下,许可文件在流程中预定义的每个环节之间自动流转,转到每个许可部门进行许可。这样通过一套统一的系统和机制,就能顺利实现数百种不同的许可业务、网上并联许可模式除了可以实现网上并联许可外,还实现了网上并联许可、网上信息发布、资料查询、咨询服务、数据统计、过程监督、流转跟踪、数据分析等功能。网上并联许可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公众办事难、效率低等问题.

在目前条件下,对于法律规定必须到现场察看以及现实情况难以在网上进行的许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只在某些环节实行网上并联许可,或实行网上预许可;对于许可部门单一、许可事项和许可程序简单的行政许可,应实行网上许可。

2、以核心业务、核心部门为中心的“一站式"模式

该模式是指某一核心业务的处理会涉及到其它业务处理,或者该核心业务的管理部门在处理该业务时会涉及到其它部门,把核心业务的管理设计为一个流程,使涉及该业务处理的相关部门整合为这个流程上的一个节点或工作团队的一体化电子服务模式。如出入境的证照办理、两地牌照续期办理、网上报税、电子通关等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在业务处理中,只有一个部门是核心业务部几一个业务是核心业务;该模式业务流程的设计是以核心业务部门或者核心业务为中心。

该模式的建设可结合城市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和行政许可权等事项,将业务相关的部门整合起来建立共享数据库和网络平台.并由核心业务部门牵头进行协调和组织实施。

3、以事务处理过程为中心的“一站式”服务模式

它是指事务的处理过程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多项事务,这些部门和事务不存在哪一个是主要的,把事务的处理过程设计为一个流程,把涉及事务处理的相关部门整合在该流程中的一体化电子服务模式。例如面向公民个人的便民服务系统,电子信访系统;电子投诉系统,劳动、民政等社会保障系统,呼叫中心;以及面向企业的网上采购系统、投资招商服务系统、联合年检系统、网上申报系统等。

该模式的特点是:处理过程涉及多项事务、多个部门;不存在明显的核心部门与核.心业务。在系统的工作流引擎驱动下实现了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互动与资源共享。同时,虽然事务具有多样性,但这些事务具有相同的处理过程;各政府部门通过网上虚拟整合共享一个信息网络平台。因此,实现这种模式的前提是必须实行行政业务流程的重组和政府结构的调整,打破部门分割的管理体制,注重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信息能够在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问的自动流转.

该模式的建设要注重行政业务流程的重组和政府结构调整,以及部门问的协调和信自、共享。同时,可由政府综合管理部门牵头进行组织协调,政府一把手亲自抓落实,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具体业务、技术的设计与规划,并建立统一的部门工作规范。

这种模式在建设过程中,在市(县、区)应由政府办公厅牵头进行组织协调,政府一把手果自抓,信息部门只负责具体业务与技术的设计与规划。

在功能应用方面,目前常见的这些“一站式”电于政务的建设模式,最主要的功能应用是包括:

第一,在宏观决策和经济调节功能方面,通过建立政府网络大平台,提供政府运转协调的保障,健全信息搜集、整理和反馈网络,完善政府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

化的决策程序。

第二,在市场监管功能方面,根据不同的业务领域与需求,建立综合的电子政务网络市场监管体系.

第三,在社会管理功能方面,对防灾减灾以及重大公共突发事件防范,建立政府预警、防范和应急网络运行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防范风险的应急能力;建立并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第四,在政府服务功能方面,对直接关系企业和民众利益的跨部门、跨行业的政府服务项目,作为互联互通的突破点,率先实现在线服务。

六、加快推进广东省“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的措施

(一)统一认识,统一规范。“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涉及政府层级事权划分、部门职能调整、利益再分配,它既表现为现代化技术手段又有政务,涉及面广;技术复杂,工作难度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场革命、各级政府、各部门都要把电子政务建设列入议事日程,给予足够的重视、配合和支持,按照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决策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进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明确电子政务的统筹协调机构,促进业务部门、主管部门和技术支持部门形成良好的关系链。统一认识;加强统筹规划,认真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关于推进电子政务的总体规划和有关技术标准,避免重复建设,防止各自为政,明确各自的建设目标和重点,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全省范围内建立科学的符合国际标准的“一站式”电子政务审议和评估机制.

(二)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广东省“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的具体项目要按照国家基本项目许可程序许可,作好前期审议、可行性研究、采购招标、监理和验收工作。信息化主管部门牵头建设和完善全省统一的网络平台,制定电子政务的技术标准和安全规范、指导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系统的建设;各部门按照分工组织实施各业务系统和信息库的建设Z建立有效的“一站式”电子政务运营维护机制;要加强管理,完善工作制度,充实技术力量,同时大胆实践业务外包,发挥市场的作用。各市政府信息部门要全面履行本市信息化工作的规划、协调、管理、监督、检查等职能.政务信息化工程是一把手工程,因此,各市(县)、区、各部门、各单位的一把手领导要亲自挂帅,同时明确本单位的信息化工作部门,确保组织落实。

(三)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全省各政府部门、各地区要按照分类指导、先行试点、分步实施、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做好“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应优先抓好对企业业务开展有较大影响和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抓好试点、示范工作;“一站式"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作要明确重点,防止一哄而起、盲目跟风;对那些已明确为“一站式”电子政务试点示范的工程,要纳入“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规划,进行跟

踪指导和督促检查,使它们真正起到示范效应。

积极开展“一站式”电子政务评估,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和业务系统建设;要从实际出发,逐步规范业务流程,增加网上业务内容,提高“一站式”电子政务的社会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各地要按照统一要求;加快整合分散的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建成或调整为与中央政务网络标准一致的政务统一网络平台,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现有网络平台条件,反对浪费。有计划、分层次、有步骤地实施“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同时要遵循统一的技术标准,确保各个子系统与总体规划的统一性.加快全省“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的标准体系和安全规范的制定,明确提出统一的地址、域名、路由、信任和授权体系、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规范,为全省各部门和各地的“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创造基础条件.

“一站式"电子政务的推进要尊重“想的要大、起步要小、拓展要快"的建设发展思路。“想的要大"是指“一站式”电子政务应用项目的设计要具有前瞻性,要想到未来的发展。要充分留下扩充的机会与空间。“起步要小”就是要渐进发展、逐步推进,不能盲目进行,对那些非常成熟的标准化事务处理和政府服务提供,以及与公众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公共服务先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突破,要让新的业务应用能见到效益,并能从用户效益中吸取营养,进而再生发展的动力,不能四面开花。“拓展要快”就是要根据业务成熟的程度和用户的需求对原有业务系统进行迅速地扩大与完善,进而创造出更完善更有效的业务系统。

(四)统一平台,资源共享。“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应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基础、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加强整合,促进互联互通、信息公开与共享,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加强部门协同,打破部门与行业壁垒,协调条条块块,消除信息孤岛,建立统一、开放的政务应用系统和网络平台。

同时,“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必须以应用为主导,以应用需求推进建设.推进“一站式”电子政务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和综合性系统工程,在目前情况下,要选择对企业业务开展有较大影响和与公众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事项率先推行“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区分不同的层次和建设模式。各部门已经建设的业务系统和网络,要按照统一规划和标准,抓紧调整与整合,逐步规范和完善,实现原有系统与统一网络平台的互联互通,新建的业务系统要利用统一的网络平台.

(五)统一标准,注重安全。加快制定统一的“一站式”电子政务标准规范,包括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和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标准,加快建立健全标准实施机制,大力推进统一标准的贯彻落实;要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综合平衡成本和效益,一手抓电子政务建设,一手抓网络与信息安全,形成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建立“一站式”电子政务信任体系,加强关键性安全技术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建立应急支援中心和数据灾

难备份基础设施。

(六)创新机制,保障运作.广筹资金,加大投入,实行投入多元化和服务外包,保证建设和运行资金.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因此需要较大的、持续的投入。一方面政府要对“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点工程作财政立项,给予必要的经费投入,实行专款专用;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办局的相关经费支持,还要调动全省各方面的财力和积极性,并通过对外合作,引入国际、国内合作建设资金。加强产业化和市场化运作的培育,建立起良性循环的机制。

(七)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创造有利于“一站式"电子政务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实施有利于信息产业发展的政府采购和招标制度,本着节约务实、效率为本的原则,建立相关投资、规划、论证、实施工作的专家评议、公开评估、社会监督机制和“一站式”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机制;加强“一站式”的宣传,为企业和公众应用“一站式”电子政务创造有利的条件;建立并完善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和制度。创造有利于“一站式"电子政务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包括加快制定“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技术政策,实施有利于信息、产业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促进软件和系统集成产业的发展;制定“一站式"电子政务项目概算标准,保障运行维护和培训经费,特别是要合理确定和提高软件费用占项目总投资的比重;研究建立“一站式”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机制;建立社会信用信息体系,加强“一站式”的宣传,为企业和公众应用“一站式”电子政务创造有利的条件。

电子政务中心工作总结

电子政务中心工作总结 篇一:XX电子政务工作总结 篇一:XX年电子政务工作总结 XX年电子政务工作总结 一、电子政务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领导重视,认识统一。我局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多次在重要会议上强调电子政务外网和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重要意义。全局上下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并把这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摆上单位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得力措施以落实各方面工作。 (二)加强领导,进一步落实电子政务工作领导责任制。按照电子政务工作目标任务的要求,我局成立了电子政务领导机构,成立了以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局属各单位和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任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并确定由局办公室负责信息公开的具体事宜,并落实了交通运输局信息中心专人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网上填报工作。配备了3名专职的电子政务工作人员。制定了《电子政务工作人员准则》、进一步完善了岗位管理工作,建立了电子政务

管理制度,层层落实了岗位责任制。 (三)充分认识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监督管理。今年以来,我局在电子政务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配合全市交通搞好电子政务的推广普及工作的同时,把维护好单位自身的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和日常运行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选派工作人员参加政务电子办统一组织的培训和学习,并随时抽查其工作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立足现状,夯实基础。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局电子政务建设,在硬件上进行了完善和充实,配备了电子政务系统专用电脑,并在电子政务办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3g远程无线监控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内、外网建设。积极组织全局人员参加内网公文传输系统运行及接入电子政务外网,完成行政审批项目梳理并开展网上审批业务知识培训,大力倡导无纸化办公,实现了各类报表文件,凡是有相关软件的,都全部用软件制作,无软件的也都全部纳入电脑制作和管理。 加强计算机和网络维护工作,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我们在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建设中更加注重网络安全工作,对内外网的硬件防火墙、网络牌杀毒软件、网络架构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网络和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电子政务实验心得

电子政务实验心得 通过短短一学期对电子政务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学习到了很多。在实践学习中,我基本掌握了电子政务操作平台,在理论学习中,对各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有了了解,对电子政务的整体有了认知。 第一对“电子政务实践平台”的整体认识 我们选择的电子政务实践平台是奥派电子政务实践平台。奥派电子政务实践平台包括政府信息门户、政府办公系统、招标采购平台、公文传输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等多套软件系统。 系统按照电子政务成熟阶段的政府组织机构和运行方式,建立模拟的一体化电子政务体系,让学员在模拟环境下,进行实际的操作。通过实践课程学习对电子政务形成感性认识,通过实际操作体验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从而感受到实施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并能够初步掌握实施电子政务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奥派推出的电子政务教学软件旨在构建一个虚拟的各级政府机构的一个基于国际互联网的信息交互与应用平台,通过营造一个真正快捷、共享、安全的政务工作环境,建立"一站式"的政务服务体系。 奥派电子政务实践平台系统的特点 一政府部门对外统一窗口提供各种职能服务;二政府对内可以提供适应各部门电子办公的接入系统;三民众可以在网站了解或办理部分或所有服务事项;四适用不同群体需要,全方位提供特定内容;五个性化设置体现"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六个人用户注册得到统一用户码,作为办事的通用账号,可以登录查询整个办事流程,审批的进展状态和提醒通知公告服务。 第二对主要实验模块操作的理解 奥派电子政务实践平台包括政府信息门户、政府办公系统、招标采购平台、公文传输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 一政府信息门户:政府信息门户分为前台与后台。二政府办公系统:政府办公系统包括系统管理、人事管理、考勤管理、公文流转、会议管理、工作流管理、信息中心、日程管理、工作计划、办公用品、车辆管理、档案管理。三招标采购平台:招标采购平台包括供应商、采购商、专家、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四行政审批系统:行政审批系统包括行政部门、企业或个人、政府部门、办事者。五公文传输系统:公文传输系统包括前台用户功能、后台管理功能。六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包括工作人员、资产管理员、领导。 第三通过实验有哪些收获: 一本课程追求全而务实,因此在实践教学中了解了政府内部办公和为公众服务方面等的学习。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可以通过把政府搬进课堂,让学生模拟政府的内部办公流程和实际业务,从而真正地了解和领悟电子政务应用的重要性。三丰富电子政务的实践教学案例的内容,电子政务实践教学通过大量的教学案例和多媒体教学课件,使我们学习电子政务时更加直观和易懂。

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研究报告

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研究报告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重组和优化,构建政府管理体系。认为的电子政府是指基于信息技术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重组之后,重新构造成的新的政府管理形态。认为电子政府由政务过程电子化、网络化影响和推动,促使政府机制和体系重组,而形成的适应电子化、信息化需求的政府结构形式,实现政府再造,电子政府的核心内容是建构一个虚拟状态的政府及其部门结构体系。认为所谓电子政府通常是政府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建构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电子化的虚拟政府,确立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正的政府运作模式。改革论观点强调通过改革从传统政府转向

电子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传统政府模式,从内在本质上更加注重追求效率、公平和服务品质。对电子政府的不同理解,是因为在我们的文化背景下对电子政府从价值趋向、技术平台和作用功能不同认识构成的。可以认识到一点,电子政府是基于信息与通讯和互联网为技术平台构建的。他完全不同于现实中的实体科层制政府,他具有虚拟性,强调网络化、信息化、数值化等特征,强调信息技术的执行功能。在他的背景环境下必然存在信息与网络化的高度发达的虚拟社会。所以电子政府的构建完全取代实体科层制政府治理现在社会把政府的功能延伸到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讨论电子政府必定把他的背景上升到网络社会的范畴。电子政府具有技术主义和制度主义两种思路,而制度主义是起主导作用的,也就是说制度按照自己的规则运用技术。技术和制度之间的护理效果不是直接的和结果性的,而是复杂的和高度依赖的。所以电子政府构建应

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心得

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心得 我国20多年电子政务建设积累的正反两方面经验,为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奠定了充实的基础。如何全面认识电子政务所涉及的工作、建设目标及其相互关系、工作重点,是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 根据实践经验,笔者画出新一代电子政务总体架构图。这张图与传统的IT界总体架构图本质区别在于: 本图描述的是电子政务工程从宏观的角度需解决的需求、建设目标与项目重点实现的内容; 而后者主要是从技术角度描述技术架构。 梳理三类需求 电子政务的需求从总体上可简单分为以下三类。 1. 办公与业务类需求 机关工作高度概况就是“办公”两个字,可分为政务共性基础办公,即每个部委都有的办文、办案、办会、督查、档案、领导活动、保密与管理等,这一类信息中有一部分是可以移到外网向公众发布或与公众互动办公; 政务个性职能业务办公,即各部委办局所分管的、其他部委不承担的职能业务工作,由其衍生出政府部门间的协内办公与公共应急系统; 共性行政事务管理办公,即机关内部的人事、党务、财务、资产、图书、保卫与后勤服务等。后二类的信息延伸

又转入第一类系统作为共性办公信息资源,如形成请示、报告、文件、档案和统计数据等。三者间的关系见图2。 上述三类办公系统共性特点是根据传统的工作对象与内容,即信息资源对象与内容,设计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信息系统。因此,就需对传统的工作内容进行归纳、分类,提炼出即符合传统工作方式又符合计算机系统特点的新信息资源分类体系,该体系又可具体分“办公与业务信息资源”、“政务基础信息资源”和“系统支撑信息资源”(详细内容见后续文章)。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要解决好这三类信息如何统一规划、统一分类、统一应用、统一存储、统一管理与按统一权限控制、安全可靠地共享的问题。 2. 技术实现类需求 3. 管理工作类需求 综合管理需求: 主要包括各级别领导、各部门传统的管理工作如何利用信息系统辅助实现。信息系统辅助实现管理的特点表现为统一的、可按管理者的要求强制执行。 新定各类标准与规章制度需求: 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将上述“办公业务、综合管理、安全保密与技术实现”四大类需求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应用、统一管理。 扶持自主创新需求: 扶持民族IT企业是从根本上解决

电子政务年终工作总结

电子政务年终工作总结 电子政务年终工作总结一、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理论素养。 一年来,本人坚持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办公室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有关理论知识和上级文件及领导讲话精神。学习自治区、地区电子政务平台应用等相关业务内容,通过持续深入的学习,能够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政治立场更加坚定,政治敏锐感和政治鉴别力不断增强。总的来讲,一年来本人自身素养、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等有了较大的提高,为做好当前和今后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恪尽职守认真作好本职工作。 一是认真做好网站工作。 沙湾县政府是联系各单位、各部门以及乡镇(场)的信息桥梁。做好机房建设工作,本人积极参与网站机房建设及相应的软、硬件调试工作。其次,做好对我县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公开信息的网上发布工作,及时对网站信息资源库进行了更新、维护,并对各部门提供的政务公开的信息进行加载。截止目前,网站共对外发布我县政治、经济、社会、文

化等多方面的公共信息 6874 余条,公开政府及政府办公室下发的文件 22 份,有效地向外界展示了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动态。 二是认真做好电子政务平台的应用、维护工作。 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为保障平台的正常使用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各单位解决网上办公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一年来,排除电子政务平台、打印机软、硬件故障下百余次,县直单位进行上门服务十余次,及时有效地解决了各单位在平台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三是做好电子政务平台应用的培训工作。 在今年 10 月份举办电子政务平台操作人员培训班中,我担任了平台应运讲解工作,积极撰写教案,进行集中授课,讲解电子政务平台收发文系统的应用与维护。另外,对各接入单位彩色双面激光打印机进行维护,出现故障,在第一时间将故障排除,为电子政务平台应用提供技术保障。对各接入单位的平台使用情况进行每天一统计,对每份文件收取情况作跟踪记录,对没有按时收文的单位专门电话询问具体情况,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县立足于提高政府办公效率,扩大对外形象推介和宣传力度,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和政府专网建设,收到了良

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青岛市为例 学校:山东农业大学 学院班级:文秘教育专业3班 姓名:李梅 学号: 摘要: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信息社会政府运行的平台,是新时期服务型政府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政府机构通过在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电子政务模型可简单概括为两方面:一是政府部门内部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二是政府部门与社会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充分进行信息共享与服务、加强群众监督、提高办事效率、促进政务公开等等。电子政务建设不只是信息技术在政务领域的简单推广和应用,不是简单的把现有政务职能和业务流程电子化,它本质上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大创新和改革。在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推行过程中,需要从管理体制上进行创新,突破体制性障碍,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引用一定的方法体系,建立一套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切实可行的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模式,才能有效的推行电子政务,保障电子政务建设的高效、稳健、快捷和可持续发展。青岛市作为电子政务起步较早的城市和全国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城市,近年来进行了一些颇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在电子政务技术体系建设、运行机制和应用模式上不断创新,已经形成了特有的发展模式。青岛市电子政务网络——“金宏网”成为我国省市电子政务网络中布局最完整、最大的网络之一。青岛政务网以一网式协同办公为基础,通过打造一站式的服务,切实提高了网上公共服务的水平。 关键词:电子政务公共管理政府治理 实施电子政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不仅对政府部门的自身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影响。通过两年来青岛市电子政务的建设、应用,我们深刻认识到: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电子政务的发展源于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演进,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政府信息化创造了条件,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电子政务虽然只是近几年的事,但从历史沿革来看,80年代中期开始的办公自动化建设,就已经拉开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帷幕。从这一时间段来划分,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一)办公自动化阶段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的概念被引入中国,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作为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应用的基础,也是开展电子政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OA经过从80年代末至今10多年的发展,已从最初提供面向单机的辅助办公产品,发展到今天可提供面向应用的大型协同工作产品。中国政府最早提出办公自动化建设的目标源于1985年的“海内工程”。当时的主要想法是在中央政府开展办公自动化建设,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完成一些最基础的政务活动,譬如文件电子化处理、数据电子化存储等。此后国务院又通过举办全国性的办公自动化工作会、交流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在全国各地政府机构掀起了学习计算机、使用计算机的热潮,一些部门还在工作中建立

了小型的内部办公网络和专门的信息中心,帮助政府部门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决策水平,为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三金工程”实施阶段 1993年12月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系列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这一阶段实际上也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雏形阶段。 “金桥工程”的全称为“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工程”,是国家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与原邮电部通信干线及各部门已有的专用通信网互联互通,互为备用,建成覆盖全国、天地一通的中速信息通信网。这一工程虽然不是广为人知,但事实上却为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96年9月中国首次开通因特网业务,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金关工程”是国家为提高外贸及相关领域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而建立的信息网络系统,主要通过海关、外贸、外汇管理和税务等政府部门的联网,向企业提供相关服务。目前已经制定并实施了进出口企业代码、进出口商品代码两项标准,建设了配额许可证管理系统、进出口统计管理系统、出口退税管理系统、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系统等应用系统。金关工程一方面是出自外贸领域

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总结

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总结 2011年,**镇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电子政务工作的整体安排和具体要求,全面贯彻电子政务“信息畅通、务求实效、服务工作、提高效能”的发展方针,结合自身实际,扎实开展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探索创新工作方法,深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有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快捷、方便、有效服务,有利于畅通信息渠道。我镇分管领导高度重视,信息管理员思想上也深刻认识,在学习上精益求精,在工作上务求实效。实行建设与应用并重,载体与效果并重,促进电子政务应用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为保证电子政务建设的有为、有序、有效开展,专门召开办公会议研究安排,明确了一名副书记具体分管此项工作,对电子政务工作进行指导和协调。并指定两名思想过硬、文字功底好、基本素质强的同志担任信息管理员,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从上至下,形成合力,切实抓好电子政务建设工作。 三、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按区委、区政府相关文件规定,我镇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分管领导和信息管理员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市、区关于电子政务建设要求,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确保公文网上交换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1、定期对网络硬、软件进行检测,确保机房网络设备无故障,服务器软件正常运行,通信渠道畅通。 2、及时排除网络系统、用户出现的故障,重要网络问题及时报告领导,并寻求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 3、准确及时的接收电子公文,及时传阅并回收归档。对不能正常接收的电子公文,及时与发送单位联系查明原因。 4、发文时做到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发送,不随意乱发。 5、发现网上出现不良信息及时删除。 四、保证党政网安全保密 公文网上系统设有用户密码口令,并做到定期更换。按照要求执行绝密级公文和未明密级的涉密公文不得在网上交换;坚持“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保密机制;对公文网上交换各环节进行严格保密,没有向无关人员透露操作程序和提供电子印章等相关设备和软件;用于公文网上交换的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指定了专人管理和维护,与国际互联网进行了隔离。 五、加强网络病毒防范。

2020年电子政务工作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电子政务工作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心得体会电子政务是指运用信息及通信网络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形成新的政府管理形态,实现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电子政务系统实质上是政府办公自动化在范围和功能方面的延伸,从内部办公延伸到对外服务,它是面向社会的政府办公自动化。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公文的起草、审核、签署、发布以及收文办理等,都是在电子政务的操作平台中进行。这些在电子政务系统中运行的公文,是机关职能活动的历史记录,所以必须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归档和管理。但由于这些公文是通过电子政务公文处理平台产生的,它的特点决定了其归档和管理的方式并不能简单套用纸质文件的归档和管理方法,而应将电子文件的管理功能嵌入电子政务系统之中,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与全过程管理等方式,并采取多种措施,以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可读性和安全性。 传统的文件与档案管理,它们各自具有一套独立的管理流程,两个管理流程执行各自主管机关制定的制度和标准,并且两个流程之间是通过文件实体的交接而衔接的。而文档一体化管理是按照文件生成与运行规律,采取统一、严密的手段,高效地组织与管理文件。文档一体化管理与传统文件和档案管理相比较,最大的区别是通过对文件和档案管理流程的重组,达到两者在管理上的无缝化和

程序上的一体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组织机构因素造成的两者在衔接上的真空地带和减少重复性作业。 一、电子档案管理的原则 1.1“前端控制”原则 1.2“全程管理”原则 根据电子文件的特点,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即对电子文件从产生到永久保存或销毁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以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读性。 电子文件全程管理原则具体应该体现在电子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的确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执行等方面。以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对文件流程各阶段的管理和监控为例:设计的系统应对产生于机构内部各部门及其应用系统上的电子文件进行统一的归口登记、分类、鉴定,同时监控和记录针对文件的一切操作,如文件的创立、登记、修改、审核、签署、分发等。而且,对文件进行的技术操作,包括操作平台的转换、存储位置的改变等都应该记录下来。因为这种管理和跟踪记录,对于证明和保证电子文件的行政有效性和法律证据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案 为加快我县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发挥电子政务在促进政府效能建设、改进为民服务、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推进电子政务,推行网上为民办事和普及党政机关文档电子化,通过推进电子政务,提高政府及部门的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服务社会能力,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改善招商环境,扩大吸引外资,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设原则。 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政府主导;统一平台,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统一标准,保障安全;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三)工作目标。 以《安徽省“十一五”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规划》为指导,到XX年,全县电子政务系统框架基本形成。通过统一的电子

政务网络交换平台,推进政府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公文交换无纸化、管理决策网络化、公共服务电子化,实现政务工作全面信息化。建成连接各乡镇及县直各部门、各单位的信息网络系统;建立政府电子信息资源库,实现信息充分共享和广泛使用;建立政府辅助决策和指挥调度系统,提高政府决策和应变能力;初步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在网上提供方便、快捷、透明的“一站式”政务服务。 二、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规划 电子政务网络包括对外服务的政务外网、党政内部办公的政务内网,在政务内网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网络拓扑图见附件)。 政务外网:在互联网上建立公共行政部门统一的门户网站,为各公共行政部门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对外宣传交流提供平台。政务内网:建立党政职能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运用先进的数据交换、共享、采集、发布手段,使得各部门在同一平台上开展业务。通过政务内网为党政机关日常电子化办公提供服务,实现包括公文收发、会议管理、人员管理、项目管理、资产管理、档案管理等政务活动电子化。 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之间进行隔离,保证政务数据资源及应用的安全性。 三、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完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提升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水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分析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分析 【摘要】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在探索中。政府网站建设逐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体系初步形成,政务透明度进一步增强。笔者就是在此基础上,从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出发,提出电子政务工作在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今后电子政务建设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网站 一、引言 1993年底,为了适应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潮流,我国政府正式启动了“三金工程”,这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输送数据和信息。在1998年,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国政府提出了政府上网的构想,并将1999年定为“政府上网年”,从而揭开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序幕,电子政务也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对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正确认识

我国政府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清醒意识到信息技术革命将会带给世界的巨大冲击和挑战,因而便开始在一些政府部门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实施一些最基础的政 务活动,比如,管理档案、处理公文等活动。这便是所谓的OA(办公自动化)工程。 然而,随着信息产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电子政务绝非只是简单的政府上网、“三金工程”或办公自动化(OA)。它所需要的早已不是安装几台电脑(PC),连接打印机和扫描仪,处理文件和打印报表,甚至也不仅是建立门户网站,收发电子邮件,无纸化办公等。 现代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电子化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过程。它的建设是一个分步骤、分层次发展的系统工程,从建设基础网站、创办通讯窗口到开放性信息服务和大网络政府。 三、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程度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电子政务工作还显得不够完善,但是从某种程度而言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自2002年中办17号文发布以后,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已从部门办公自动化,开始走上了支撑部门职能业务的发展道路。

电子政务案例分析

郑州市网上审批服务系统案例分析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电子政务的发展日新月异。进而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这种新型的办公方式不仅提高了政府的办公效率、节约了办公人员的时间,而且还对于建立一个更加勤政、廉政、精简和有竞争力的政府具有重大的意义,电子政务的飞速发展会将信息更多、更快、更准的带给人们。网上审批系统的建立,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跟传统的模式比起来更是方便快捷,避免了以前那种繁琐的流程给人们带来的麻烦。 【关键词】网上审批服务系统郑州市难以接受流于形式改革创新 【正文】 案例背景 郑州市网上审批是从2005年6月开始的,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梳理行政审批项目和流程优化设计阶段。这一阶段共对全市48个单位申报的近400个项目进行了梳理,其中对374个项目进行了流程优化设计。这374个项目,既有行政审批项目,也有行政服务项目。即将上网运行的284个项目,是经过市政府认可后,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今后,将根据国家和省对行政审批的要求,随时对上网项目进行调整。 第二阶段,是行政审批项目网上运行技术开发阶段。 第三阶段,是推广应用阶段。 郑州网上审批是“全国省会级城市中第一个统一的审批平台”、

“被长风联盟甄选为使用国产软硬件的灯塔示范项目”、“国内首创了集中分布式审批模式”。 案例建设目标: 建设目标:系统互联、技术先进、信息安全、应用可扩展。 建设原则:依托郑州市政务专网建立网上审批平台,实现8 项审批服务业务网上办理,提高办公效率,提升领导决策的科学性,从而提高对社会公众服务质量。 案例建设内容: 郑州市网上审批平台共包含八大系统: 一、参观咨询系统: 为互联网访问用户提供7*24小时及时交互的各种审批事项的申办政策、法律法规、申办流程、申办结果等各种实时信息的查询;二、行政许可服务中心管理系统: 提供各部门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各窗口受理人员对各种受理的办件业务进行实时登记并及时反馈受理结果给申请办件者。许可服务中心管理人员能够实时查看到大厅办件的汇总统计情况; 三、行政效能监督系统: 系统服务于各级效能监督机构,系统可以对大厅业务人员的受理情况和审批情况进行监督并且对不及时办理的情况进行催办提醒。系统提供公众对办理业务过程中发现的不良现象的举报进行电子档案记录和检索功能; 四、网上办件申请系统: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导读:本文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情况汇报材料,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一、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情况 2008年5月,我县遵循"满足需求、适度超前、突出特色"的原则,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系统平台,该系统基于J2EE构架设计,提供目录管理、信息管理、模板样式管理、维护体系管理、依申请公开办理等公开流程所需的各项功能,系统网站平台包括信息查询、公开指南和目录、公开制度规定、最新发布公开信息、政府信息公开、千件实事网上办、依申请公开、问题解答、热点信息、统计排行等15个栏目。2010年8月,我县完成"中国·**"网站群的建设,建成电子政务版、电子商务版、远程教育版、红色旅游版四个主网站和22个乡镇、县直单位共84个子网站,同时,按照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规范要求,对原有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进行补充完善,保证公开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进一步梳理所掌握的政府信息,及时发布,并在"中国·**"网站电子政务版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专门展示网页,目前已累计主动公开信息13162条,依申请公开125条,其中,有效申请95件,无效申请30件。 二、建议 1、目前,我县没有专门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原政府信息公**

台已逐渐不能适应当前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要求,而"中国·**"网站没有专门开发建设电子政务公**台,政府信息公开展示网页信息需从**台采用人工办法进行复制后在"中国·**"网站政府信息公**台网站上发布,造成信息公开滞后,部门发布信息平台多而杂,公众查询信息不便。为此,建议在"中国·**"网站建设专门的电子政务公**台。 2、目前,我县信息公开办挂靠在政府办公室,担负着指导、检查各部门信息公开工作的职责和依申请公开信息的答复处理,同时还要负责县政府办公室的具体信息公开工作,工作量很大。而政府办公室本身人员紧缺,所以建议上级明确要求县级核定县信息公开办1-2个编制,便于下级更好地开展工作。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中国电子政务趋势分析

中国电子政务趋势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进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内部电子办公已全面向“电子政府”或数字化办公转移,中国电子政务建设进入了蓬勃进展的新时期。与之相应,中国电子政务应用市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空间,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it产品采购量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 政府采购154.9亿元 据赛迪顾咨询调查显示,2002年上半年,中国各级政府it设备采购情形良好,销售额达到154.9亿元人民币,中国各级政府机构电子政务基础it设备采购量迅速增加。 从电子政务的产品结构分析,2002年上半年中国政府机构硬件产品采购额为107.3亿元,软件产品采购额为21.1亿元,信息服务投资额为2 6.5亿元。 可见,硬件设备投资仍旧是电子政务市场投资的主体部分。此外,当前中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软件和信息服务的投资比例还比较低,两者相加仅为30.7%。 由于硬件产品采购幅度的连续增加,截止到2002年6月底,中国政府机构各类硬件产品的拥有量已有明显提升。 近两年,电子政务建设的高潮迭起,为高速进展的中国软件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而电子政务的专门性为民族软件企业的进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据赛迪顾咨询统计,2002年上半年,中国政府机构电子政务建设

软件投资额达21.1亿元,占软件总体市场的比例为14.7%。其中:平台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和系统及网络治理软件)的采购额为6.60亿元,中间软件(包括中间件、网络安全软件)的采购额为1.79亿元,应用软件的采购额达12.71亿元。可见,在各个细分的市场中,政府机构对电子政务软件的采购规模都十分可观 网络服务迅速增长 政府上网工程 我国电子政务的构架包括统一政府信息网络平台和政府业务处 理系统。中国“政府上网工程”的重心一直集中在政府专网建设、政府信息收集、交换和公布改革等方面,纵向网和跨部门网络建设连续呈快速进展之势,业务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也取得了令人中意的成绩。据赛迪顾咨询统计,截至2002年6月底,通过“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已有81.1%的省、部级政府部门建立了主页,57.5%的省市级政府部门建立了政府网站,并提供主页开展公众信息服务。 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 2002年上半年,中央政府和部分省市政府职能部门的纵向业务系统建设力度连续加大。据赛迪顾咨询调查,截止到2002年6月底,81.7%的省市级以上政府部门建立了核心办公类应用系统,93.2%的政府部门建立了辅助业务治理信息系统,30.1%的政府部门建立了领导决策支持类应用系统, 应该看到,有关于网站和内部办公系统的建设,中国电子政务业

电子政务案例分析-习题集(含答案)

《电子政务案例分析》课程习题集 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编号为04002)共有单选题,论述题,简答题,判断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简答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 1. 各级政府机构的政务处理电子化包括内部核心政务电子化、信息公布与发布电子化、信息传递与交换电子化、公众服务电子化等。这称为 A、电子政务 B、电子政府 C、电子商务 D、办公自动化 2. 运用信息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建构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使得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取用政府的信息和服务。人们可以利用不同的形式,非特定的时间及地点,与政府进行沟通,这称为 A、电子政务 B、电子政府 C、电子商务 D、办公自动化 3. 电子政务相对与办公自动化来说,参与的对象是 A、公务员 B、领导干部 C、公众 D、由公务员扩展到全社会的各类用户角色

4. 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保障 A、电子数据交换 B、电子资料库 C、电子政务 D、电子身份认证 5. 信息系统和电子政务的安全风险来自与 A、物理风险 B、无意错误风险 C、有意破坏风险 D、以上都是 6. 地址又称为互联网地址是一个位的二进制整数,由个字节组成 A、48,4 B、32,4 C、24,4 D、32,2 7. 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了开放式网络互联分层模型()把互联网分为层 A、5 B、7 C、3 D、以上都不对 8. 为适应业务发展和安全保密的要求,有效遏制重复建设。要加快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网络平台。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府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隔离 A、物理,物理 B、逻辑,逻辑 C、物理,逻辑 D、逻辑,物理 9. 常用的信息加密技术是 A、数字证书 B、链路加密 c、网络层加密 d、以上答案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情况汇报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情况汇报 篇一:XXX电子政务内网工作自查报告 XXX电子政务内网工作自查报告 XXX按照《关于组织开展全区电子政务内网使用管理检查工作的通知》(XXXX发[20XX]X号)文件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内网的管理,严防泄密事故发生。现将自查工作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提高应用能力 (一)组织机构健全。建立健全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委办公室为责任科室,负责承担政务内网日常工作的运行机制,确立了网络维护、应用操作专(兼)职人员。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情况汇报)二)领导重视工作落实。主要领导就电子政务内网工作多次提出工作要求,并将电子政务内网相关目标任务纳入机关年度目标考核,分解量化到责任科室。 (三)着力提升机关干部计算机应用技能。结合创先争优党员培训和技能比赛活动,我委积极组织机关干部参加《计算机操作》专题培训和计算机技能比赛活动,提高了机关干部计算机操作水平。同时组织机关网络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区保密委、区电子政务办举办的电子政务内网新应用系统使用技术培训,及时掌握了新要求、新方法、新技术,提升了网管人员应用技能。

二、合力打造新一代政务内网体系 (一)完善电子政务内网的连接。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按要求及时更改iP地址,完成了本单位iP地址和域名重构, 确保了单位物理网络安全畅通和设备的完好率100%。 (二)认真做好新型应用系统工作。落实网管人员及时在新用户管理系统内实名注册了本单位个人用户信息。 (三)继续抓好电子公文交换系统使用和管理。落实专门人员负责key的管理和公文签收,按制度要求及时签收文件和规范发送电子公文,每天主动上网查收文件不少于4次。 三、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一)规范计算机物理网络接入。明确专人管理电子政务内网,计算机严格按照“单机单网”方式连接,实现内外网络线路完全物理隔离。对两台“一机双网”的计算机安装隔离卡,严格实施物理隔离措施,确保网络运行安全,阻止电子政务内网违规外连的情况发生。 (二)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按照上网信息“谁上网、谁审查、谁负责”的原则,加强了信息发布审核和保密审查机制,落实监管人员加强网站日常维护、巡查、监测工作,有效杜绝不良和有害信息上网运行。 (三)建立健全制度。在加强网络管理的同时,也加强制度的建设,确保电子政务内网有序运行。 总之,XXX将严格按照区保密委和区电子政务办的要求,认真做好电子政务内网平台的使用及管理工作,使XXX的电子政务内网工作

“互联网+政务服务”学习心得体会

“互联网+政务服务”学习心得体会 寸杨立 首先,我个人的理解是,“互联网+政务服务”即利用互联网技术与政务服务相结合,借助网络信息传递的高效性,整合政务服务体系,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更好的实现政府职能,为人民群众服务。因为政务工作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包括信息的发送、接收、汇总、筛选等等。信息的传递速度与我们的工作效率息息相关。“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产生是以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现在,高速信息网络已经联通全球,在这一背景下,就要求我们对传统的政务方式进行变革,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利用网络来实现电子政务,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新加坡等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提供统一的政务服务入口,能够有效的帮助人民快捷的办理相关事务。我国比较重视电子政务与在线公共服务的建设,1999年就提出了“政府上网”的工程,如今“互联网+政务服务”已经成为我国实现政府职能转变,进行放管服改革,建设数字中国、网络强国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今,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54%,其中利用手机上网的占到了96%,网络已经走进了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广泛应用于通信、搜索、新闻、娱乐、支付、购物等领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是,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差距非常明显,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互联网络普及速度不相匹配。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多项政策,“互联网+政府服务”成为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未来,如果能解决好网络基础接入就绪情况、用户的感知可用性和易用性体验、无缝隙的公共服务供给等问题,那么我国的电子政务将会获得较大发展。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体现形式包括一站式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服务中心、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客户端等。这些方法各具特点:一站式服务网站利用浏览器直接访问、方便快捷;政务服务中心负责集中办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提供了政务服务的场地和服务模式;政务微博作为“点对面”的即使通讯工具,具有权威性、实时性和亲民性;政务微信具有精确性、交互性、亲民性、定制化的特点;政务客户端则是对政务服务的集成整合,具有较好的专一性和安全性。

电子政务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电子政务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一、电子政务的目的 电子政务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的。从本质上讲,政府所需要的并不是一套网络,那么掩藏在政务网背后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适应形势,转变职能:从“管理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提高效率,精简机构:配合转变职能,裁减冗员,节约成本; 政务公开,廉政建设:加强政务公开程度,提高政府透明度; 加强行业管理和规范:加强行业监管,稳定社会、经济、生活和生产秩序; 科学决策,提高执政水平:依靠科学数据,预测和规避风险; 政策宣传和民众教育: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国民素质; 这些才是政府的真实需求,任何信息化的建设都必须要围绕这样的目的来进行。 二、电子政务建设的意义 电子政务的建设可以促进政府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电子政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牛鼻子” 由于政府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和应用者,因此电子政务也就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中心环节,发展电子政务可有力地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2. 电子政务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助推器” 政府工作千头万绪,但最根本的有两项:一是推行政令,二是为社会公众服务。但是,长期以来,我们过多地偏重第一项职能,而忽视了第二项职能,使服务变成了口号。发展电子政务,可有效地增强政府的公仆意识,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 3. 电子政务是传递政令的“千里马” 长期以来,政府政令的传递速度慢,现实情况和问题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反馈回来,应变能力较差。电子政务可通过网络传递,提高政令推行的时效性,提高工作效率。 4. 电子政务是反腐倡廉的“好帮手” 电子政务可对行使权力的过程进行监督,提高透明度,杜绝暗箱操作,防止以权谋私,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 5. 电子政务是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电子政务可使政府及时地了解到社情民意,集中群众智慧,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同时也有利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与群众的联系。 6. 电子政务是节约行政开支的“好管家”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十年成就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十年成就 2001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主持会议并制定了信息化推进方针,决定以电子政务作为突破口来带动国家信息化的发展。同时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决定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当时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以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 十年进展 经过本世纪前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子政务以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重要核心业务系统为突破口,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电子政务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起步向深化应用的跨越式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网络基础设施基本能满足业务的需要。总体上看,电子政务网络已经覆盖了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90%以上的市和80%以上的县。网络基础设施在支撑政府信息安全高效采集、传输、存储、加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央国家机关各单位都建成了满足内部办公需要的局域网,多部委建设了本系统专用网络,实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联网运行。大多数省份已建成省、市、县三级电子政务网络,基本上覆盖到县级单位。 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有很大提高。以办公自动化业务为例,在本世纪初期中央一级单位覆盖率只有10%,目前已达到100%。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涉及的“金”字重点工程,如金关、金审、金税、金盾等涉及系统的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已达到90%以上,部分工程达到了100%。根据调查结果,东部地区省市一级政府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普遍达到80%以上,区县一级政府核心业务覆盖率达到50%以上,但西部地区政府核心业务覆盖率还相对较低。 重要的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部分基础数据库已经建成。其中,人口数据库已经基本建成,覆盖了全国13亿人口;工商系统建设的企业法人数据库也基本完备;民政部建立的社团机构基本信息库和中编办建立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数据库也基本建成;还有统计部门搜集了大量统计信息,建立了统计数据库;测绘局建立了空间地理系统数据库等。 电子公共服务体系从无到有,具有一定规模。中央和省级政府网站普及率达到100%,地市级政府网站普及率达到99%,区县一级政府网站普及率也达到了90%,成为信息公开和网上办事、政民沟通的重要渠道。县级以上各级政府公共服务大厅已经达到4500多个,也是由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来支撑的。金农工程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信息系统对我国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起到了很大作用。目前我国农村信息服务站覆盖率已经超过了70%。 信息安全保障得到高度重视。特别是最近几年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安全基础设施都得到加强,普遍实行了等级保护、安全事件处置预案和演练等措施,同时加大了对信息安全的投入。 在电子政务推进过程中,相关的政策制度和培训方面都得到了重视和加强。 十年成效 对于十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的成效,有如下三点: 首先,带来了直接经济效益。一些与金融、税收、海关、审计等经济运行管理直接相关的信息系统建设产生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如金税工程一期投入25亿元,当年就带来税收增加250亿元的效益。在金融监管信息化中,仅反洗钱系统2009年发现的可疑资金交易就超过4000多万份,涉及金额超过800亿元。 从间接经济效益看,通过电子政务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约行政成本,如税务、工商等部门,十多年来业务量成倍增加,但公务员数量并没有明显增加。此外,电子政务还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 其次,信息化使政府行政手段更加丰富,行政行为更加高效。如海关及其所有监管现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