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小学语文】曹冲称象 教学设计板书

【小学语文】曹冲称象 教学设计板书

【小学语文】曹冲称象 教学设计板书
【小学语文】曹冲称象 教学设计板书

【小学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板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重”。会写10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重”。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写字。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教学方法:采取小组议论为主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相关图片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重”。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重”。

2.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

2.教师:象有多重?现在称象不是难事;可在古时候;这确实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好办法。

二、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教师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反馈。

三、读文;体会称大象的难度

1.找出描写大象的语句。

2.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大象的大和重。

3.教师:见了这么大的象;这可怎么称呢?我们先看看官员们是怎么说的。

四、了解官员的想法;衬托曹冲的聪明

1.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方法?

2.学生交流;这些方法行吗?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情景。

五、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教学重难点:

1.写字。

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教学过程

1.范读全文

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讲读课文

①指名朗读一段

提问:第一段写的是什么时候曹操带着谁去干什么?

板书:官员、曹冲

提问:什么人称官员?

②指名朗读二段

提问:这头大象怎么样?(又高又大)

提问:课文中怎么具体描写大象的?(像……像……)

指名读句子:“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议论、理解这句话;想象大象的样子) 师:“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

提问:官员们议论什么?“到底”什么意思?

师:这样的一头大象;要想称出它的重量可不容易。

指导朗读;读出重音“又……又……到底”

师过渡:大家都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于是曹操问大家谁有办法称这头大象。

③指名读三段

提问:官员们想出了哪些称象方法?(用“有的……有的……也有的……句式说)

板书:杆秤称象

提问:曹操听了态度怎么样?“直摇头”什么意思?(做个动作看看)

讨论:为什么直摇头呢?

④指名读四段

提问:这段写什么?(曹冲想出称象办法)

做实验演示称象过程

(象上船——船下沉——画线;象下船——船浮起——装石子——船沉到画线处——称石子)

提问:往船上装石头时;为什么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船下沉的深浅和大象上船时一样;说明这时石头重量和大象相同)

默读四段:读、画:用“——”把曹冲说的话画出来。

提问:共有几句话?1句和后4句是什么关系?(1句是总写;后4句是具体叙述)

指名逐句朗读

画、批:按称象步骤用…画出有关动词

板书:赶、沉、画、赶、装、沉、称

提问:这些动词可以颠倒顺序吗?为什么?

师:作者用这些动词准确、具体地写出称象步骤和方法。

练习:用“先……再……然后……最后……”叙述称象过程。

板书:船称石头石头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⑤指名读五段

提问:曹操认为曹冲的办法好不好?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来?这种方法好在哪儿?

提问:结果怎样?“果然”一词什么意思?曹冲当时几岁?“才”什么意思?

师:现在称象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可是在古时候要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就困难了。曹冲7岁就想出了科学的称象方法;是很了不起的。

3.观察插图

思考: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与课文哪段内容相符合?(重点观察曹冲的动作、神态)

口述画面内容

(三)朗读全文。

讨论: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什么?

板书:动脑筋、想办法

提问:曹冲为什么能想出科学的称象方法?(其一;认真观察事物;善于动脑思考。其二;从官员们的议论中得到启发)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教学重难点:

1.写字。

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一)总结全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讨论: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什么教育?

(二)练习。

1.读一读;说说每组中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再用带点的词造句

①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第二句加了“直”字;“直摇头”就是不住地摇头;说明曹操认为官员的称象方法太笨拙;很不赞成他们的意见)

②曹操的儿子曹冲7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

(第二句加了一个“才”字;“才七岁”是只有七岁或仅仅七岁的意思;强调曹冲年龄小;但遇事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③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第二句加了“到底”二字;“到底”有多重就是究竟有多重;“到底”用在问句里表示深究)

师:第二句在“摇头、七岁、多重”前边分别加了“直”、“才”、“到底”使句子更加具体、形象。

指导用“直”、“才”、“到底”三个词造句

2.把下面句子意思写具体

①大象又高又大。( )

②教室真整洁。( )

3.课中练习:

练习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段话。

练习用“先……再……然后……最后……”说一段话。

4.练习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三)书写生字。

(1)读我会认的生字。

(2)给生字组词。

(3)同桌交流用自己的方法记忆生字。

(4)老师讲解每个生字的重点笔画并在填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书空。

(6)学生书写;老师巡视;单个指导。

(四)作业;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

官员杆秤称象称不出伤害象

赶、沉、画、赶、装、沉、称

曹冲动脑筋、想办法

船称石头石头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冲称象》《小古文》教案

课文4 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柱、底”等9个字。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 3.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教学难点: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和原理。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演示曹冲称象过程的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认识“曹、称”等14个汉字,能正确书写“柱、底”等10个汉字。 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质疑。 2.“曹”是个姓氏,我们身边有没有姓“曹”的同学或者小伙伴。 3.介绍曹操和曹冲两人物。曹操是魏国的君王,是一个聪明人,他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英雄。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死后被追尊为“武帝”。曹操年少时就机警过人,并通权谋机变,,不规规矩矩地谋生做事。曹冲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的意思。不过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课文,听准字音,听清句子。 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识汉字。 3.轻声读文,根据“议象——称象——称出”把课文分成三部分。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写了曹冲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 三、认识生字 1.范读,同时认准字音。 2.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认读生字。 (1)通过组词区分“称”和“秤” (2)区分“里”和“量”。说说一些东西的重量,明白这个词的意思。

《曹冲称象》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9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4《曹冲称象》人教(部编版) 《曹冲称象》说课稿 一、说教材 《曹冲称象》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经典的历史故事。记述了曹冲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体重的故事。全文围绕“称象”这一中心,运用渲染烘托、映衬对比的方法记叙了称象的全过程,表现了曹冲的聪明才智,给人以深刻启迪。 二、说学情说目标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初步理解词语能力。但曹冲称象这个历史故事远离孩子们生活实际,需要借助多媒体的图片和动画等帮助理解。本课是第二课时,重点在于理解课文。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训练。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官员称象的方法和曹冲称象的办法对比,理解曹冲称象方法的科学巧妙。 3、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三、说内容过程 在讲解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分别是:(一)巧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走进生活实际,了解秤是不能称大象的。所以称大象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二)复习生字,朗读课文 学生复习生字词。教师适时指导朗读。使用个别读,齐读的方式。使同学们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辅助动画,理解内容 1、自读课文,初步感受。 2、播放动画,整体感受曹冲如何称象。 3、分步演示,深入理解课文。 4、按照课件的提示,复述称象过程。 5、独立叙述称象过程。 (四)总结全文,拓展积累 通过几个小问题,使同学们懂得做事要想曹冲那样多动脑。 四、说信息技术的应用 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切入点介绍一下信息技术在本课教学的整合。 (一)创设情境,走进历史故事 任何的一个历史故事都产生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本篇文章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对遥远,但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就能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所以在开课我以大家都很熟悉的秤来导入主题,进而出示大象的图片,大象是否能用秤来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思考。利用了多媒体课件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化静为动的特点把学生的注

【小学语文】曹冲称象 教学设计板书

【小学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板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重”。会写10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重”。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写字。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教学方法:采取小组议论为主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相关图片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重”。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重”。 2.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 2.教师:象有多重?现在称象不是难事;可在古时候;这确实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好办法。 二、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教师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反馈。 三、读文;体会称大象的难度 1.找出描写大象的语句。 2.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大象的大和重。 3.教师:见了这么大的象;这可怎么称呢?我们先看看官员们是怎么说的。 四、了解官员的想法;衬托曹冲的聪明 1.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方法? 2.学生交流;这些方法行吗?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情景。 五、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教学重难点: 1.写字。 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教学过程 1.范读全文 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讲读课文 ①指名朗读一段 提问:第一段写的是什么时候曹操带着谁去干什么? 板书:官员、曹冲 提问:什么人称官员? ②指名朗读二段 提问:这头大象怎么样?(又高又大)

12《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12《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1、教学内容:长春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七板块《曹冲称象》第二课时(阅读分析) 2、教学设计依据:这一板块借助四个小故事,贯穿了一个道理——生活中 经常会遇到困难和问题,只要我们冷静思考,积极面对就一定会找到解决困难 和问题的办法。 学习这一板块的课文,要在认识每课要求认的字,会写要求写的字的同时, 读懂课文并明白道理。这一板块为学生们准备了四个智慧小故事。故事虽小, 但小中见大,平中见奇,静中见智,读后会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曹冲称象》这篇课文,学生有可能对曹冲的办法提出疑义,教师要结合 当时的实际情况,向学生说明原因。曹冲称象的办法在古代是最好的方法,而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已有更好的称象方法。 本课的生字比较难,学习时,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会讲《曹冲称象》 的故事,想一想,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现在你还有没有比曹冲更好的称象的 办法? 3、学情分析:《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课文通过对曹冲 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 教学时,要避免分析,而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思考,鼓励学生创 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引 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拓

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不好,自己还能想 出什么办法来称象。 3、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背诵第4自然段。 2.通过阅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自己思考其它称象办法。教育学生平时 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四、教学准备 石子、玩具象、水、天平秤、器皿 五、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实验法 六、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曹冲称象》这一课,认识了很多新的生 字,现在生字宝宝想要考考我们,你们有信心顺利过关吗?(有)------出示生字卡片 1.开火车;2。摘果子;3。送信(一生把词卡送给小组成员,拿词卡的同学认读);4.找朋友(为生字找词朋友,为词找字朋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巩固记忆。] 同学们真聪明,认识了这些生字。曹冲也是个聪明的孩子,为什么说他聪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曹冲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教学时,要避免分析,而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思考,鼓励学生创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教学目标: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2、学会15个生字,会写候、柱、底等9个字。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象的办法之间的联系。难点: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课前准备:玻璃器皿装上水、木船、玩具象、天平、投影片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放《三国演义》主题歌,你们看过(听说过)《三国演义》吗? 2、请学生自由回答。 3、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的名字?你怎么知道的?(随机表扬阅读面广的学生,告诉学生搜集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 一、导入1、启发谈话:曹操是三国时魏国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就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象。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 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设计意图:由课题的出示,引发学生思考质疑,。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设计意图:明确读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曹、称、秤、重”等字的读音。(课件出示反馈时,学生会读哪个就读哪个,读对了的,其他学生跟着将这个字读3遍。)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4、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识字办法学习生字、掌握读音。(生自主识字,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持之以恒对学生进行方法渗透指导,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开放学习方式,尊重学生自我选择。) 4、去掉拼音读生字:(1)同桌比赛读(2)男女比赛读(3)全班齐读。 5、开火车认读生字。(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练读,落实字音教学,又激发了兴趣,防止了重复和枯燥。) 6、指名读文把生字放到课文中,读一读。(提示读书姿势)读书时身体要站直或坐直,双手捧书,眼睛与书本保持一段距离,吸气定神再开口这是会读书的表现。其他同学仔细听,评价。(设计意图: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循序渐进,符合低年级认知规律。) 三、讨论(交流读书体会,整体感知课文。) 1、这篇课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让学生用手势表示。) 思考: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应善于在这种交流中捕捉信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 四、朗读(在理解中感悟读文,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段指读课文,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相互促进,教师适时范读指导。 2、抓住“一边……一边……”的句子,认真体会,练习说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4《曹冲称象》教案设计

4曹冲称象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曹冲称象》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动脑筋想出了称大象的办法的故事。本课重点介绍了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学习本文时,对学生不能要求过高,只要学生清楚称象的步骤就可以了。因此,以“观看视频”“观察试验”为主要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科学、合理而简便,并为学生能清楚地讲故事打下基础。另外,在本课教学中寓识字于阅读教学之中,同时进行听、说、读、写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探究的快乐。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制作学生活动卡。 学生准备: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1.谈话导入,营造生活情境:同学们,看,这是哪里呀?(课件播放菜市场买卖的热闹画面,引导学生说一说菜市场里衡量轻重的器具——秤。) (1)引导学生注意读准翘舌音“秤”。 (2)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秤,引导学生说出“秤杆、秤砣”等词语。 2.出示大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质疑:用这杆秤能不能称出大象有多重?(引出课题,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1)认识“称”字。引导学生对比观察,“称”字和我们刚刚认识的“秤”字有什么不同? (2)认识“曹”字。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并说说用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3)课件出示曹操和曹冲两个人物,帮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

3.引导学生思考:刚刚出示的这些秤能不能称出大象的重量? 4.过渡:古时候,有一个聪明的小孩,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成功地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让我们一起去文本中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学生生活阅历还不够丰富,以菜市场里的秤导入,让学生了解称重工具,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为新课《曹冲称象》的学习做了铺垫,同时给学生留下了一个疑问:利用现代的秤都不能称大象,那么,古时候的那个小孩又是怎么做到的呢?由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集中识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引导学生动笔圈画出本课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然后同桌合作互读,并引导学生分类识记生字。 3.汇报交流识记生字情况。 (1)交流比较容易识记的字。 ①“根”“柱”“杆”: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看图片,识记这三个形声字,注意“杆”的发音,在这里读ɡǎn;用扩词法理解“杆”与“柱”的字义。 ②“议”“论”:课件出示开会场面的小视频,引导学生识记生字“议”和“论”,交流理解“议论”的意思(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并用“议论”练习说句子。 ③“线”:形声字可与“钱”区分识记。 ④“员”“砍”:部件组合法识记。 (2)引导学生识记较难记的生字。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识字方法。(教师结合学生发言,帮助学生完善识记方法) ①“重”和“量”:用比一比的方法识记。两个字中都有“里”字的字形,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一些东西的重量,明白这个词的意思。 ②“止”:独体字,可用字谜法识记:“上”多一竖。讨论在哪里见过这个字,说一说这个字表示什么意思,并组词。 4.出示生字卡,学生以开火车读字、小组比赛读、抢读等多种方式认读生字。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教案

课题:4 曹冲称象 【教学要求】 1. 认识“曹、员”等14 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 个生字, 认读生字组 成的词语。 用“一边……一边……”的 句式。重点是能辨析与运 用同音字,学习用“一 边……一边……”的句式。 “写话”主要是写写自己喜 欢的玩具。重点是抓住玩 具的好玩的特点写。 “展示台”展示了词句积累 的范例。重点是学习制作 积累卡,交流自己积累的 词句。 “日积月累”编排了《小儿 垂钓》一诗。重点是背诵 积累古诗。 “我爱阅读”提供了《王二 小》的故事。重点是阅读 《王二小》,感受二小的机 智勇敢。 字的意思再辨析;二是先弄清 句式的用法,再联系生活利用 句式说话。 “写话”先说后写,用上学过的词 语来形容玩具,还要注意格式 要求。 “展示台”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 和背诵,学生自主制作积累卡 进行展示。 “日积月累”借助拼音读古诗,想 象画面,背诵古诗。 “我爱阅读”借助拼音自主阅读, 交流不明白的问题。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3. 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 大胆表达的品质。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曹、员”等14 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 个生字, 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教具准备 1.教学课件。 2. 模拟称象的演示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一定的重量)、小石块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质疑课题。 1.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课件出 示2)(出示秤称实物画面) ,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课件出 示3)(出示大象画面) 是呀,大象又高又大,怎样称出它的重量 呢?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板书课题) ,看看 人们是怎样称大象的。 2.围绕课题质疑 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呢?(学生可能会提出“曹冲 为什么要称象”“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大象到底有多重”等问题。【设计意图: 谈话的形式, 从学生熟悉 的话题入手, 引起学生学 习的兴趣从 而自然过渡 到下面的学 习。】 【设计意图: 以填空的形 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在肯定之后,要告诉学生“曹冲想用什么 方法称象”是我们要读懂的重要问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3 遍,提醒学生把句子读通顺,遇 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不同层次的学生朗读,检查自读效果,如果有的学生 还没有读顺,再提醒他们自读相应的句子、段落,力求大部分学 生能把课文读通读顺。 3.(课件出示4)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然后按“谁做 了什么事”的思路口头填空:课文讲了( )的故事。

二年级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板书

04、曹冲称象 设计理念: 《曹冲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教学时,要避免分析,而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思考,鼓励学生创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教学目标: 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 2、学会15个生字,正确运用“象、像”、“称、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议论、果然”的意思,知道“直、才”在句子中的作用,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象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难点: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 课前准备: 玻璃器皿装上水、木船、玩具象、天平、投影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再读课文、学写生字)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1、放《三国演义》主题歌,你们看过(听说过)《三国演义》吗? 2、请学生自由回答。 3、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的名字?你怎么知道的?(随机表扬阅读面广的学生,告诉学生搜集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 一、导入

1、启发谈话:曹操是三国时魏国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就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象。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象” 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 (设计意图:由课题的出示,引发学生思考质疑,。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设计意图:明确读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造、秤、得、倒”等字的读音。 (课件出示反馈时,学生会读哪个就读哪个,读对了的,其他学生跟着将这个字读3遍。)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3、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识字办法学习生字、掌握读音。(生自主识字,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持之以恒对学生进行方法渗透指导,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开放学习方式,尊重学生自我选择。) 4、多种方式认读注音生字: 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曹(曹操)(曹营) 称(称重)(称量) 员(人员)(队员) 议(商议)(议论) 论(讨论)(争论) 重(重量)(体重) 杆(一杆秤)(笔杆) 秤(台秤)(一杆秤) 砍(砍刀)(砍断) 倒(倒车)(倒是) 割(切割)(割开)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教学设计(最新)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目标导航 1.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别人合理的意见。 (一)引思导学 1、创意导学。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谁能说一说大象长得什么样?(看课件)有没有见过称象?(板书:称象)如果叫你称象,该怎么办?然而大约早在1800年以前的时候,我们聪明的祖先中有一个才7岁的孩子,就出色地完成了称象的任务。他的名字叫曹冲。他是三国时代魏国国王曹操的儿子。你们想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称象》。 2、前置性学习检测 (1)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2)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知道的曹操和曹冲是什么样的人? (二)感知研学 1、自主阅读: (2)、再指名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3)、再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找出文中的`人物。教师相机板书曹操、官员、曹冲 2、小组合作学习,读读生字记记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 3、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读准字音“柱、秤、沉、止”。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4、整体感知: 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 5、理清脉络:课文课文总共有几个段?你认为哪个段是全文的重点段?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三)自学检测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事?(生答)教师简介曹操,理解“官员”一词。 (2)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段 (1)看图说说你看到的这头大象。 (2)指名读,思考:这头大象长得怎么样?找一找文中写大象的句子,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图文结合具体认识象高大。 (3)指导再读描写大象的句子,读出象又高又大又重的感觉来? (4)看到这么一头大象,大家心里会想什么?官员们表现怎样?(语句训练,用“一边一边”说句话。) (5)官员们想出了几种办法称象呢?这些方法行吗?(讨论)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态度怎么样?(理解“直摇头”) (6)、朗读第2、3段,引导读出疑问、反问的语气。 过渡:七岁的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边听边思考,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了办法,引读:他站出来说(读第四段曹冲说的话) 3.刚才一上课时,有的同学就想了解曹冲是怎样称象的,现在请大家看第四段,再读这一段,看看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1).和同桌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曹冲称象教案

4 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重”。会写10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重”。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写字。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教学方法:采取小组议论为主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相关图片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重”。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重”。 2.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 2.教师:象有多重?现在称象不是难事,可在古时候,这确实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好办法。 二、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教师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反馈。 三、读文,体会称大象的难度

1.找出描写大象的语句。 2.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大象的大和重。 3.教师:见了这么大的象,这可怎么称呢?我们先看看官员们是怎么说的。 四、了解官员的想法,衬托曹冲的聪明 1.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方法? 2.学生交流,这些方法行吗?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情景。 五、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教学重难点: 1.写字。 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教学过程 1.范读全文 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讲读课文 ①指名朗读一段 提问:第一段写的是什么时候曹操带着谁去干什么? 板书:官员、曹冲 提问:什么人称官员? ②指名朗读二段 提问:这头大象怎么样?(又高又大) 提问:课文中怎么具体描写大象的?(像……像……)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1、教学内容:长春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七板块《曹冲称象》第二课时(阅读分析) 2、教学设计依据:这一板块借助四个小故事,贯穿了一个道理——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困难和问题,只要我们冷静思考,积极面对就一定会找到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办法。 学习这一板块的课文,要在认识每课要求认的字,会写要求写的字的同时,读懂课文并明白道理。这一板块为学生们准备了四个智慧小故事。故事虽小,但小中见大,平中见奇,静中见智,读后会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曹冲称象》这篇课文,学生有可能对曹冲的办法提出疑义,教师要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向学生说明原因。曹冲称象的办法在古代是最好的方法,而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已有更好的称象方法。 本课的生字比较难,学习时,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会讲《曹冲称象》的故事,想一想,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现在你还有没有比曹冲更好的称象的办法? 3、学情分析:《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教学时,要避免分析,而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思考,鼓励学生创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不好,自己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 3、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背诵第4自然段。 2.通过阅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自己思考其它称象办法。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四、教学准备 石子、玩具象、水、天平秤、器皿 五、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实验法 六、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曹冲称象》这一课,认识了很多新的生字,现在生字宝宝想要考考我们,你们有信心顺利过关吗?(有)------出示生字卡片 1.开火车;2。摘果子;3。送信(一生把词卡送给小组成员,拿词

4、曹冲称象(部编版公开课教案)

4. 《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14个生字, 学写10个生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 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别人合理的意见。 教学重难点: 认读本课的14个生字, 学写10个生字。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别人合理的意见。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思导学 1、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谁能说一说大象长得什么样?(看不出同学们的观察力真的很细致,课文里有这样一段话描述大象,多媒体出示: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A、指名读句子,学习生字“根”和“柱”; B、从哪里看出大象很大?(墙和柱子,这是比喻和夸张的写法,突出了大象的大)

C、练习说话。 D、指导朗读:谁能通过朗读将大象“大”的特点读出来? 2、大约早在1800年以前的时候,有人送给曹操一头这么大的象,曹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可是那时候的科技并不发达,该怎么称象呢?我们聪明的祖先中有一个才7岁的孩子,就出色地完成了称象的任务。他的名字叫曹冲。(出示曹操和曹冲的图片)他是三国时代魏国国王曹操的儿子。你们想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曹冲称象》。(板书课题)学习“曹”,曹是一个姓氏,你身边有姓曹的朋友吗?(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二节 1、自由读课文。 出示读书要求:1、大声读书,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填空。 有人送给曹操一头象,这头象(),身子像(),腿像()。曹操很(),带着儿子和官员一起去看。 3、指名回答。 (三)出示课文一二节 1、指名朗读。 2、学习生字:“员”、“议论”和“重” 3、理解词语“一同”“议论” 4、这么大的象,官员们看了是怎么表现的?指导朗读“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2017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二、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生字。曹冲也是个聪明的孩子,今 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学习曹 冲是如何称象的? 一、课件岀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这段主要说的是谁?讲了他什么 事? A、让学生自由读第一句,回答 曹操是什么时候的人? 点拨:“古时候”指三国时期,离 现在太约有一千七百多年。 B、自由读第二、第三句,回答: 人家送给他一头大象,他的心情怎 样?是怎样做的? 2、指导朗读这一段。 二、课件岀示图文结合:学习第 二自然段。 (1)、男同学读第二自然段,女 同学思考并回答:象是什么样子? 官员们怎么做的? A、读第一句,结合插图,思考: 从哪个地方看出象又高又大? B、再齐读这一句并体会象的高 大。 C读第二句话并举例说说“议论” 的意思,再回答:从官员们议论的 话里你知道了什么? D再读这句话,读出官员们的疑问 语气。 E、师引导再读这一段。 问:你们见到这么高大粗壮的 象,想提些什么问题?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现在老师也很好奇了,要想 知道大象有多重,必须得称一称 它。课文官员们介绍了几种称象的 办法?这些办法行吗?为什么?速 读官员们的话,小组交流,合作讨 论回答。 2、官员们想出的办法这么多, 曹操觉得这些办法怎样?你怎么看 岀来的? 3、“直摇头”是什么意思呢?做 一做曹操这个的动作。 4、谁能读一读这一段?(师范 读,及时考考学生)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听读,边听边想,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讨论这问题,说出自己 对“古时候”的理解,听老师点拨。 3、读第二、三句。纷纷回答:他很 高兴,所以就带着官员和儿子去看象。 全部同学一起朗读。 男同学读,女同学思考并回答:本段主 要写了象又高又大,官员们边看边议论象 的重量。 A、读第一句并看图,理解“身子像 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具体认识 象的高大。 B、生齐读。 C、生集体读第二句话,说“议论” 的意思,回答:象很重,官员们很想知 道象有多重。 D、学生试读。 E、学生再次有语气地朗读第二自然 段。质疑:(它有多重?,,) 生速读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小组交 流,合作讨论回答: 1、读第一个官员的话,明确:第一种 办法是“造大秤”。 2、读第二个官员的话,明确:这个 办法不行的原因驶因为谁也没有那么大的 力气提起这杆大秤。 3、读第三个官员的话,联系曹操得 到大象时高兴的心情,认识到把象割成几 块称的办法更不成。 学生想想后回答:不好,从曹操听了直 摇头看岀的。 生结合动作演示,体会曹操的态度,说 出自己的看法。 生读,小组分角色读。 一生朗读第四自然段,其他同学边读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 容。 图文结合活跃课堂,让学生更能 真实的看到大象真的是又高又 大。 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 感悟课文重点内容,训练他们思 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通过学生质疑,自然地引岀下一 步的学习。 。 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 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 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 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 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加上 动作的表演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 兴趣。 及时表扬学生,活跃课堂气氛。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1)

曹冲称象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船舷、为止”等生词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小朋友们,我们先来猜一条谜语,我请一位小朋友读,其他小朋友听清老师的要求,不准抢答,即使知道了谜底,也不许说出来哦!老师说,开始,请小朋友们再说。(出示PPT) 猜出是什么了吗? 大家来观察一下这头大象,它有什么特点?大象这么大,你想知道它有多重吗?你有什么办法把它称出来?古时候有个叫曹冲的孩子,他想出来一个来办法称象。 1.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4课《曹冲称象》。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曹”字很有趣,不是横就是竖,横竖要匀称;“冲”字左边是两点水;“象”字笔画特别多,要写紧湊。齐读课题。

2.谈话:同学们知道这个故事吗?故事可有趣啦,大家想读吗? 二、识读结合,指导读通 1.请小朋友轻轻打开课本,朗读课文,完成两个小任务: (1)标自然段序号; (2)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顺; (小提示:身体坐直,双手捧书,轻轻外斜。) 教师巡视指导。 2.读准生字字音。 这一课有好多生字生词。瞧,象宝宝把它们带来了!谁会读?(出示生词) 官员们四根柱子议论称一称 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曹冲 画一条线为止重量 (1)生自由读 (2)指生读 (3)强调“杆”的读音 (4)指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 出示词语: 曹操曹冲官员们议论四根柱子去做 重量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画一条线 (1)指生读 (2)男女生比赛读

(3)齐读 指名一人读一行,正音,再练,指名读所有词语。 3.把生词放回课文,小朋友再把课文读一遍,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读书的声音渐渐小了,现在谁能告诉老师,这篇课文几个自然段,咱们用手势表示吧!是的,正好5个自然段。 4.小朋友们读的那么认真,老师真想听听你们的朗读。 (1)故事开头谁来读?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3)读通第三自然段。 ①读准多音字:(PPT出示)“得(děi)造一杆大秤”“提得(de)起”齐读 ②将词语放在句子中,指导读好官员的话。(PPT出示) 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瞧,这就是课文中提到的秤。 出示: 秤的图片 杆:(出示“秤杆”,学生认读)秤杆藏在秤里面。哪是秤杆?(指认) 是呀,秤杆是木头做的,所以“杆”是木字旁。秤杆上有秤钩、一个秤锤,就是完整的一杆秤了。“杆”字也藏在“秤”字里呢!发现了吗 称:“秤”是用来“称”东西的。你自己称过什么东西,或见过谁称什么东西吗?(称体重、称青菜、称水果……)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1)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筋的道理。 2.结合句子理解“直”和“才”的意思。 3.理解课文,解决不懂的问题。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写一段话用上冒号和引号。 教学重点:了解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的道理。 教学难点: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知道这个方法好在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5课《曹冲称象》,谁来说说通过上这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2~4自然段 (一)官员们称象的办法 师:同学们先来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看看官员们送给曹操一头什么样的大象? (又高又大,身子像者墙,腿像四根柱子。) 师:说的非常好,就是因为这个大象太大了,才引起了官员们的疑问,想知道它到底有多重,于是曹操就向官员们询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呢?”官员们也都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好,现在同学们快速地读读第3自然段把官员们说的话画一画 (学生读书画批) 师:谁来说说官员们是怎么说的?(汇报) 生1:有的人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生2:还有的人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师:他们说的办法可行吗?谁来说说。 生:不可行。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3:有的人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师:说的非常好,还有吗? 生:从“曹操直摇头”这儿可以看出不可行。 师:谁能说说“直摇头”是什么意思?或者你用一个别的词说一说。 生:“直摇头”就是一个劲儿地摇,连续不断的摇。 师:你能给我们表演一下曹操听了官员们说的办法后的表现吗? (生表演) 师:曹操听了意见“直摇头”表示什么呀? 生:很不满意。 师:就在这个时候站出了一个才七岁的小男孩,谁呀? 生:曹冲 (二)学习曹冲称象的方法 师:大家快来看看这个才七岁的小孩想出了什么好办法?把曹冲的办法画在书上。 (生读书画批) 师:谁来给我们读一读? 生:“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师:假如你在场你对曹冲的办法有什么疑问吗?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10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两个部首“四点儿底”、“木字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知道曹冲是一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2)培养学生遇事动脑筋,平时多观察的习惯。 (3)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教学难点】 1.掌握“秤、称”两个字的读音; 2.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秤吗?秤是干什么用的?板书:称。 2.问:称什么?谁来称?请大家打开课本齐读课题。 3.板书:曹冲称象。 4.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曹冲称象》,“象”就是我们在公园里、电视中看见的大象。“称象”就是称大象的重量,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大家还想知道什么?这些问题,同学们学过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5.猜谜语: 四腿如柱子,身子像墙, 两耳像蒲扇,鼻子弯又长。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认识曹冲。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的是曹冲称象的事,曹冲是曹操的儿子,曹操是什么人? 2.学生自由读。 (1)勾画出课文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 (3)读准字音; (4)教师检查读音,指导读准“称、秤、量、曹”等字音。 (5)学习书写柱、底、杆、官、站这几个汉字并理解汉字的意思学习组词。 (6)学习多音字:称杆倒。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第一自然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先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然后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并回答: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2)从哪些地方看出象又高又大? (3)最后一句话是疑问句,读一读,读出疑问的语气,读出想知道重量的心情。 (4)比较句子: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哪些称象的办法。 (2)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的重量称一称?官员们是怎样说的?这个办法行吗? (3)读最后一句,说一说,“摇头”和“直摇头”有什么不同?再读一读课文,体会曹操的态度。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曹冲想出了什么样的称象办法。 (2)谁能分步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呢? (用船当大称,用石头代替大象,可以一块一块地称)

曹冲称象优秀公开课教案

《曹冲称象》公开课教案 歙县行知小学于露 教学目标: 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柱、底”等9个字。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 3.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课前准备: 字词卡片,演示曹冲称象过程的投影片或实验材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象”。 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 二、学习新课 初读(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掉字。 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造、秤、得、倒”等字的读音。

3.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之间互相指认生字,适当用生字练习组词或说话,共同识记。 4.小组同学合作,帮助认字有差距的同学学会生字。 讨论(交流读书体会,整体感知课文。) 1.思考: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朗读(在理解中感悟读文,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段指读课文,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相互促进,教师适时范读指导。 2.抓住“一边……一边……”的句子,认真体会,练习说话。 3.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组内的同学听。 写字(针对学生实际,激发写字兴趣。)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组织学生认读观察,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先描红,再书写。 2.针对学生实际,对典型字进行重点指导。如“船”等。 3.学生自由练写,组织展示评价。 三、演示(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 1.引导学生读4、5自然段,体会曹冲称象的过程。 2.师生或生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影片进行演示,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进而体会曹冲的聪慧。可以多组进行,进行比赛。从语言表达,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3.指导朗读课文,抓住表示称象顺序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 四、拓展(引发思考,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1.引导学生思考课后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可以启发他们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2.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