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02第二章认知过程(心理学基础)

02第二章认知过程(心理学基础)

02第二章认知过程(心理学基础)
02第二章认知过程(心理学基础)

第二章认知过程

第一节注意

一、注意概述

(一)注意的概念与特点

1、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之一,它不是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贯穿于认识全过程,贯穿于一切心理活动的始终,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

2、注意的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①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不仅表现为选取某种活动和对象,还表现为心理活动对选择的活动和对象的长时间的保持。

②注意的集中性:不仅指离开一切与活动对象无关的东西,也指对各种干扰刺激进行抑制,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应。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两者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没有指向就不会有集中,集中是指向的体现和发展。

(二)注意的外部表现

在注意某一个活动或对象时,常常伴随特定的心理变化和表情动作。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在注意状态下,感觉器官一般是朝向注意对象的。如在注意听一个声音时,往往是“侧耳倾听”。最明显的适应性动作是个体能跟随组织者的思路,配合做各种运算或操作等。这也说明个体正处于积极的有意注意状态。

2、无关动作停止。当集中注意时,就会高度关注当前的活动对象,一切与活动本身无关或起干扰作用的动作会相应减少甚至停止。

3、呼吸运动的变化。在注意时,呼吸会变得轻微而缓慢,呼与吸的时间比例也会变化,一般是吸得更短促,呼得延长。在紧张注意时,甚至会出现呼吸暂时停止的现象——屏息现象。

(三)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即选择有意义、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刺激,避开与之无关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并抑制对它们的反应。

2、保持功能。即使注意对象的映像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上,得到清晰、准确的反应。

3、调节和监督功能。即控制心理活动向着一定的方向或目标进行。

(四)注意的分类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1、无意注意

(1)概念: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不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如上课时,学生被突然飞来的动物所吸引。

(2)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①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对比关系、活动变化、新异性;

②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包括当时的需要、特殊情绪状态、直接兴趣。

2、有意注意

(1)概念: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显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人所特有的。

(2)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

①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越容易保持。

②合理组织活动。活动组织是否合理关系到有意注意的保持。如有良好工作、生活习惯,就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全神贯注地完成任务。

③对兴趣的依从性。间接兴趣是一种对活动结果的兴趣,有了这种间接兴趣,尽管活动本身鼓噪,但有意注意人能保持很长时间,使人长久地从事这种活动,直到任务完成。

④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外界的刺激物、机体的某些状态(如疾病、疲劳等)、无关的思想和情绪等都可以干扰正在进行的活动,因此,要采取措施,排除干扰。

(3)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

两者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注意,但在实际工作中两种注意都需要。如只有有意注意,长时间工作会使人疲劳,使工作进行不下去;如只有无意注意,稍遇困难或干扰,注意就容易分散,同样也不能做好工作。两种注意常交替发生,一些简单的不重要的活动只需要无意注意。而对于复杂的重要的活动则必需有意注意。

3、有意后注意

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同时具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初学文言文,不感兴趣,只是为完成任务,这就是有意注意,此后,随着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文言文产生了兴趣,凭兴趣可自然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这时的注意就是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服从当前的活动目的与任务,又节省注意的努力,因而对完成长期、持续的任务特别有利,培养有意后注意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的兴趣。

二、注意的品质(或基本特征)

(一)注意的范围

1、注意范围的概念

也称注意的广度,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在同一时间内注意的范围越大,知觉的对象就越多,能够输入更多的信息,有助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的提高,反之就越少。

2、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

①范围的大小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知觉对象越相似,排列越集中或有规则,注意范围也就越大;反之,注意范围则越小。

②范围的大小和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分不开。阅读一篇文章,担任编辑任务的人与从

事校对工作的人,注意范围就不一样,前者大,后者小。

③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经验越多,知识越广,就越善于组织所感知的对象,把它们联系成一个整体来感知。

(二)注意的稳定性

1、注意稳定性的概念

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持续时间越长,注意就越稳定(稳定性是注意的时间特征)。如学生在45分钟的上课时间内,将注意保持在于学习活动有关的对象上,司机在开车时将注意保持在观察道路情况上。

注意起伏:要使注意持久地集中在一个对象上,是很困难的。短时间内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摇动)。它是由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性地加强和减弱造成的。注意的起伏周期一般为2、3秒到12秒。这种现象在复杂的认知活动中是经常发生的,而只要注意没有离开当前的对象,注意起伏就不会产生消极的作用。

注意的不稳定表现为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如学生上课时开小差现象。

注意的稳定性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必须具有持续的注意,才能有效地学习。

2、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条件)

①注意对象的特点。维持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事物的复杂和变化程度,简单而无变化的对象,注意集中的时间就短。但任何人的注意都不能以同样的强度维持20分钟以上。

②有无坚定目的。注意的集中和稳定主要取决于人们有无坚定目的。当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把注意集中于某一对象时,可以保持相当的稳定性。在实际工作和学习当中,如果允许在10—20分钟的集中注意之后,松弛几秒钟,那么注意的稳定性就可保持数小时之久。

③个人的主观状态。一个意志坚强,善于控制自己又能同各种干扰作斗争的人,注意就比较稳定;一个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心情愉悦的人,注意就能持久。

(三)注意的分配

1、注意分配的概念

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如“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教师边上课边观察学生的反应,学生边听课边记笔记等。是同时,如有先后就不是注意的分配。

2、注意分配的条件

注意的分配是要有条件的,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司机开车,只有在驾驶技术已经熟练的情况下,才能把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观察汽车前进的道路上。

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注意可以在几种活动上迅速更迭,即所谓的轮流注意。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上,既能做到按讲稿讲课,又能注意观察学生的听课情况,同时还可以板书和掌握时间。

③几种不同的活动已经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如有些演员能够自弹自唱,或边说边打

快板边表演。

注意分配能力因人而异,其关键是在于能否通过艰苦练习,形成大脑皮层上各种各样牢固的暂时神经联系。

(四)注意的转移

1、注意转移的概念

是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注意:注意的转移是主动进行的,不是被动发生的。

2、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条件)

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①原来注意的紧张度或强度。原来注意的紧张度越低,转移就比较容易和迅速,反之则较困难和缓慢。

②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新的注意对象越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转移就越容易和迅速;反之就越困难和缓慢。

③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灵活性强的人,注意转移就比较容易,灵活性差的人,注意转移较难。

④各种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目的性不明确,语言的调节能力太弱,就既不能很快地抑制那些不该兴奋的区域,同时也不能很快地解除大脑皮层上应该解除的抑制,这样就使注意的转移表现不灵活。相反,如果一个人的注意过于容易受外界影响而转移,这也是目的性不明确,语言的调节能力差的表现。

三、中小学生注意的发展特点与教育

(一)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一切能引起成人注意的对象也能引起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有意注意缺乏自觉性,需要教师或其它成人给定目的;在注意进程中也不会阻止自己的注意,需要他人不断地提醒和关照。

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的成熟,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从由外界刺激引起逐步向内部兴趣过渡,同时有意注意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表现为他们能逐步理解自己的学习责任和社会义务,日常的学习活动也已开始更多地依靠有意注意。高年级学校生已逐渐能够自行确立目的,并根据一定的目的,独立组织自己的注意。

到了中学,学生的无意注意进一步深化,研究表明,由于强烈的直接兴趣的影响,约90%的中学生明显地表现出对某一学科的偏科现象,这是无意注意发展和深化的具体表现。与此同时,中学生的有意注意也得到发展,并且逐渐取代无意注意的优势地位,在学生学习中跃居主导,最明显的特点是注意的随意性增强,具体表现为中学生学习活动的目的性、自觉性和计划性增强,注意逐渐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性质。

虽然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有了明显发展,但无意注意的作用在学习活动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这就决定了中学生注意的发展明显地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类型:以无意注意占优势的情绪型、以有意注意占优势的意志型、以有意后注意占优势的自觉意志型,即智力型。教师应针对他们注意发展的特征和个别差异,发展其注意力。

(二)注意品质的发展

1、注意稳定性的发展。注意稳定性不良在小学生中是很常见的现象,这是由于他们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自身兴趣的左右。随着意志力的发展,中学生控制自己的注意的能力显

著增强,注意的稳定性得到了迅速的提高。注意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但发展的速度不尽相同。其中,小学阶段发展速度较快,中学阶段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2、注意广度的发展。注意的广度除了与注意对象的特点和性质有关外,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知识经验。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经验变得丰富,注意广度日益扩大,13岁少年注意的广度已接近成人水平。

3、注意分配能力的发展。个体的注意分配能力发生较早,但发展较为缓慢。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基本上不存在差异。

4、注意转移的发展。注意转移的能力是随着个体大脑神经系统的内抑制能力、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而迅速发展。研究表明,注意转移发展的趋势是:小学二年级至初中二年级是迅速增长期,初中二年级至高中二年级是发展的停滞期,高中二年级至大学二年级是缓慢增长期。

(三)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注意品质?

1、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

2、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培养“闹中取静”的本领;

3、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4、要考虑学生个别差异,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四)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怎样在教学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何解决学生的“分心”问题)

1、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①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消除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

②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

③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使教学方法、形式、内容符合学生需要,引起学生无意注意。

2、唤起学生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①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目的越明确,注意就越易集中;②合理组织教学,采取具体措施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③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④采取各种方法防止注意力分散。

3、运用有意后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①使之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②引导学生把学习活动体验变为履行社会职责的责任感,从而形成自觉地学习动机,并依靠动机调整注意,使之经常处于最佳状态;③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4、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①上课之初,教师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注意转移到本节课上来,以形成有意注意;

②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设法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

③讲授重点、难点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他们维持有意注意,期间要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由有意注意转为无意注意;

④课要结束时,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然后布置作业。

此外,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有意后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第二节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

(一)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是认识的起点。如看到的颜色、听到的叫声等。

(二)感觉的种类

根据刺激的来源和反应事物个别属性特点的不同,分为两大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外部感觉。它反应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感受器官位于身体的表面或接近身体表面的部分。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包括触压觉、温度觉和痛觉),称为“五感”,其中视觉和听觉是心理学中较为关注的两种感觉。

2、内部感觉。它反应身体位置、动作和内脏器官状态及变化,包括动觉、静觉(平衡觉)和机体觉。感受器官位于内脏器官和身体组织内。

①动觉。动觉是反映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和相对运动的感觉。运动时,由于肌肉的收缩或拉长以及关节转动等,使感受器兴奋并向大脑发放神经冲动,引起身体运动和位置的感觉。

②静觉。也叫平衡觉,是对人体做加速或减速的直线运动以及旋转运动所产生的感觉。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包括半规管和前庭两部分。半规管反映人的旋转运动,当身体旋转时,半规管内的感觉纤维作出反应;前庭反映人的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当人做直线加速或减速运动时,耳石便改变了自己与纤毛的相对位置,从而产生兴奋。

静觉与视觉、内脏感觉相联系。当前庭器官兴奋时,人会出现头晕目旋、呕吐恶心等现象。如晕船、晕车就是前庭器官受到刺激引起的,当然,这种状态经过训练是可以得到改进的。

③机体觉。又称内脏感觉,是对内脏感觉及饥渴等的感觉。其感受器位于脏器壁上。一般当内脏器官工作正常时,各种感觉便融合成人的一般自我感觉,只有当内脏器官受到特别强烈的刺激,机体觉才能鲜明地被觉察,产生饥渴、饱胀、便意、恶心、疼痛等感觉。

(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受性高低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每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并不是任何刺激都能引起感觉,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量才能引起感觉。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各种感觉的绝对阈限各不相同,同一感觉也会因人而异。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这一规律,了解学生绝对感受性和个别差异,创设条件使那些视觉和听觉感受性差的学生能清晰地感知板书的内容和讲课的声音。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对两个同类的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的差异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差异感觉。刚刚能引起差别的感觉的刺激物间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3、感受性的发展

人的感受性不是固定不变的,感受性的发展依赖于人们的生活条件与实践活动。由于社会实践的要求和熏陶,人的某种感受性会变得特别灵敏,如品茶师、品酒师。有计划的训练可以提高感受性。

(四)感觉现象

同一感受器接受的其他刺激以及其他感受器的机能状态对感受性产生的影响,叫做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的相互作用有以下两种形式:

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①感觉适应。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各种感觉中的表现不同。视觉的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而“入芝兰之室,久而不觉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嗅觉的适应。

没有适应现象的感觉是痛觉,痛觉的适应很难发生,因此痛觉作为伤害性刺激的信号具有生物学意义。此外,过于强烈的刺激,如强烈的气味、热水、苦味等,都很难产生感觉适应。

②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同时对比现象,如把一个小方块放在白色的背景上,方块看来了显得暗些;把相同的小方块放在黑色的背景上,就显的亮些。如黑人的牙齿总给人洁白的感觉,“月明星稀”等。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继时对比,如:吃过糖之后吃橘子,会觉得橘子特别酸。

③感觉后效。感觉后效指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在各种感觉中,视觉的后效很显著,又称视觉后像。视觉后像有两种:正后像和负后像。

注视发光的灯泡几秒钟,再闭上眼睛,就会感到眼前有一个同灯泡差不多的光源出现在黑暗的背景里,这就是正后像。正后像出现以后,如果把视线转向白色的背景,就会感到在明亮的背景上有黑色的斑点,因为此时出现的后像和刺激在品质上是相反的,所以称负后像。视觉后像残留的时间,与刺激的强度和作用的时间有关,一般来说,刺激强度越大,时间越长,后像的持续时间也越长。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①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都可能发生相互影响。

对某一感受器的微弱刺激,能提高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而强烈刺激则降低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如:断续的闪光能使声音的响度(如音叉音)产生起伏变化,产生声音的

“脉动”感觉。食物的颜色、温度会影响味觉。摇动的视觉形象会影响平衡觉,使人晕眩。

②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如:盲人通过实践使听觉更加敏锐。

③联觉。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和表象,这种现象称为联觉(如红色给人以热烈感觉)。

联觉不是个别人的幻想,看似有某种普遍性,如经常听到说,“甜蜜的噪音”、“沉重的乐曲”、“明快的曲调”、“尖酸的气味”。这些联觉现象是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各种感觉现象经常自然而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之故。又如,红、橙、黄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使人产生冷的感觉。

二、知觉

(一)知觉概述

1、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如感觉苹果信息:视觉上是红色的,味觉上是甜的,触觉上是硬,在此基础上,知觉将各种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加工,形成了苹果整体的知觉。

2、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1)联系:①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都是我们对现实的感性反映形式;

②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

(2)区别:①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属性;

②感觉仅依赖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

③知觉不仅受感觉系统的生理因素影响,而且依赖于人的过去经验,受人的心理特点制约;

④知觉与词联系在一起。

(二)错觉、幻觉

1、错觉

又叫错误知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错觉包括几何图形错觉(高估错觉、对比错觉、线条干扰错觉)、时间错觉、运动错觉、空间错觉以及光渗错觉、整体影响部分的错觉、声音方位错觉、形重错觉、触觉错觉等。如当你掂量一公斤棉花和一公斤铁块时,你会感到铁块重,这是形重错觉;当你坐在正在开着的火车上,看车窗外的树木时,会以为树木在移动,这是运动错觉等。错觉虽然歪曲,但可广泛应用,如电影、动画、倒飞错觉、魔术、装饰、市场营销、广告。

2、幻觉

是在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情况下所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是在当事人过去生活实践基础上所产生的。

幻觉和错觉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上。错觉的产生,不仅必须要有客观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上,而且映象性质与刺激物是一致的。“错觉是一种错误的

感知觉”,“幻觉是一种虚幻的不存在的感知觉”。错觉多见于正常人;而幻觉,则多见于精神病人,因而幻觉是一种严重的知觉障碍。

(三)知觉的种类

1、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等(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征)。如对物体的形状、大小的知觉属于视知觉。

2、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根据反映的客观对象或事物的特性)。

(1)空间知觉。指物体的空间特性在头脑中的反应,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等。

(2)时间知觉。指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事物运动的速度、延续和顺序)的反应。在时间知觉中,听、视、触等感官都起不同的作用。

(3)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的移动的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速度太慢,或单位时间内位移的距离太小,都不能使人产生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又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真动知觉。是对物体本身真正在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

似动知觉,又叫似动运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人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的运动。电影、霓虹灯活动广告等是按照似动知觉原理制作而成的。主要形式:

①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物(光点、直线或图形)按照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会看到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叫做动景运动,也叫做最佳运动或Phi运动。如相继呈现两条直线,当时距为60Ms左右时,会看到从一条直线向另一条直线的运动。

②诱发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人对与之邻近的另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知觉,叫做诱发运动。如夜空中的月亮是相对静止的,而浮云是运动的,可是由于浮云的运动,人们看到月亮在动,而云是静止的。

③自主运动。在暗室里,如果点燃一支熏香或烟头,我们注视着这个光点,不久就能看到这个光点在游动,这种似动叫做自主运动。

④运动后效。在注视一个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视线转向另一个静止的物体,就会看到这个静止的物体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四)知觉的基本特性(规律)

1、知觉的选择性

指当面对众多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如在听电影中人物的对话时,对话是知觉对象,那么配乐就成了知觉背景。如读书时在书上用红色笔划重点,就是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可以相互转化并相互依赖的。如注意力放在配乐上,那么对话就成了背景,听对话时,配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对话所表达的情绪状态。因此,个体的知觉是由对象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的。

2、知觉理解性

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知觉的理解性与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如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个人

不管怎么换衣服、变发型,我们仍然能认出他;画家几笔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的形象,人们一眼就能看出是谁等。

理解对于知觉有三个主要功能:①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从而使我们的知觉更清晰、更准确;②理解有助于人们整体地知觉事物;③理解还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此外,知觉的理解性不仅可提高知觉的效应,还能形成事物表象,为表象转化为科学概念提供重要条件。

3、知觉的整体性

是指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如看一个人的外貌,可能不是单独看眼睛、鼻子、耳朵,而是五官的整体感受。

4、知觉的恒常性

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相对不变。如知觉条件:远近、大小、亮度、颜色的变化,人的知觉映像却保持着稳定不变。判断物体的大小不会随着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而发生变化。恒常性有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等。

(五)观察

1、观察的含义

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在开始前需要提出目的,拟定计划,在观察过程中自始至终伴随着思维和语言的活动,观察后还要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所以观察又叫“思维的知觉”

2、观察的品质

观察存在显著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观察能力上。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品质有:

①观察的目的性。指善于组织知觉活动达到预期观察目的的品质。观察的目的性使观察活动具有明确的方向与选择性。

②观察的客观性。指善于实事求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观察是对客观事物的有意知觉。尊重客观事实,科学地反应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观察的基本特性。

③观察的精细性。指在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细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质。精细地知觉事物,才能发现事物有价值的特征,才能提高观察的效应。

④观察的敏锐性。指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一个具备观察敏锐性的人,善于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重要特征。观察的敏锐性与精细性是从事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智力品质。

三、中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特点及教育

(一)感觉的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运动觉发展很快。视觉在整个感知觉中已占主导地位;听觉的敏感度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但整个小学阶段都不如成人,更未达到高峰。大小肌肉的运动觉都在发展,速度和水平与训练有关。到了初中阶段,各科教学和各种活动对青少年的感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生的视觉感受性不断提高,区别各种颜色和色度的精确性也在增加。

(二)知觉的发展特点

初入小学的儿童一般已能很好地辨认前后、上下、远近,但对于左右方位的辨认还不完善。小学三年级后,随着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逐渐能够比较概括、灵活地掌握一般的空间概念,但对超出经验范围较大的空间概念,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小学时期还是儿童时间知觉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课间休息后进教室容易迟到,与儿童的时间知觉不完善有一定关系。在教学影响下,儿童时间观念发展较快,三年级已能正确理解一般时间概念的意义。对超出他们学习和生活经验范围的长时距单位,掌握起来是比较困难的。

初中阶段,少年期学生的出现许多新的特点。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提高,精确性和概括性发展起来,开始出现逻辑性知觉。

(三)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能力。学生观察力的提高,表现为观察类型特征的改变与优良观察品质的养成。对于擅长精细把握事物细微处或局部的分析型学生,应注意培养他们把握事物全貌的能力;对于擅长把握事物全貌而对细微、局部易忽略的综合型学生,应努力培养他们精细分析事物的能力与技能。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已有的知识经验会直接影响观察的效果,无论是课外还是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复习或预习有关的知识是必要的。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3、在实际观察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良好观察习惯;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6、教师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教会他们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

四、感知规律与直观教学

(在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中讲略)

第三节记忆

一、记忆概述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活动所加工的信息可以是感觉、知觉、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的产物,也可以是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的产物。因此,记忆使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同时,记忆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没有记忆将所学习的知识经验保持下来,人的心理就会永远停留在出生时的水平。记忆联结着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

说,没有记忆与学习,就没有现在的人类文明。

(二)记忆的分类

1、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

(1)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保存着事物的感性特征,具有显著的直观性。如参观了服装展览会后,能够记住一件件服装样式和颜色等。根据各感觉通道形成的形象的特点,形象记忆可分为视觉记忆、听觉记忆、触觉记忆、嗅觉记忆和味觉记忆等,但一般人均以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为主。作家、画家、音乐家、表演艺术家都有着惊人的形象记忆力,他们平时所储存的形象素材是他们构思、创作和表演的基础。形象记忆与人的形象思维密切联系,并随着形象思维的发展而发展。

(2)情景记忆。是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空关系中的某个事件的记忆。如想起自己参加过的一个会议或曾去过的地方,当时的场面和情况历历在目。由于情景记忆受一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的储存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因此,记忆不够稳定,也不够确切。

(3)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又叫语词逻辑记忆或逻辑记忆。它是以语词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如字词、符号、概念、公式、规则、思想观点等。如对哥伦布发现美洲这个事实的记忆就是语义记忆。语义记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逻辑性和抽象性,它只受一般规则、知识、概念和词的制约,而不受特殊的地点、时间限制,也很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而比较稳定,容易提取。语义记忆为人类所特有。语义记忆与人的抽象思维密切联系,并随着抽象思维的发展而发展。学生在教学领域中所要运用的记忆主要是语义记忆。

(4)情绪记忆。是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如对第一天上学时的愉快心情的记忆。在回忆起愉快的事件时,会重新兴奋起来;在回忆难为情的行为时,会再次变得面红耳赤;在回忆以往体验过的恐惧时,会变得面色苍白等。情绪记忆往往是一次形成经久不忘的,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它常成为人们当前活动的动力,推动人们从事某些活动或者某些行为,而回避某些对他们有害的事情。

(5)运动记忆。也叫动作记忆,是以人们操作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如对书写、劳动操作和某种习惯动作的记忆。运动记忆与其他类型的记忆相比,识记比较困难,但一经记住,则比较容易保持、恢复而不易遗忘。人的生活、学习和劳动都离不开运动记忆,各种生活技能的形成和发展都要依靠运动记忆。在个体发展中,运动记忆比其他各种记忆发展得早些,一般儿童在出生后的第1个月就表现出运动记忆的能力。

2、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据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

(1)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是指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如看动画片时,静止的看成是运动的,就是因为存在瞬间记忆。如果这些感觉信息受到特别注意,就会进入短时记忆;而那些没有受到注意的信息,则会很快变弱消失掉。当然,如果刺激极为强烈,也可能一次性印入长时记忆系统。

特点:①时间极短:储存时间:0.25-2s。图像记忆保持的时间约为1s,声像记忆超过1s,但也不大于4s。

②容量较大:一般来说,凡是进入感觉通道的信息都能被登记,其记忆容量很大。

③形象鲜明:信息储存的方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储存的信息是未经处理的,以感觉痕迹的形式存在,安全按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编码,并按感知的先后顺序被登记。

④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编码方式:图像记忆(主要)和声像记忆两种。图像记忆是感觉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

(2)短时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渡阶段。短时记忆的信息既有来自感觉记忆的,也有来自长时记忆的。

一般包括两个成分:①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②工作记忆,指长时记忆中存储的、正在使用的信息,是将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提取出来解决面临问题的过程。

特点:①时间很短:保持时间5秒到2分钟。

②容量有限:容量一般是7±2(5-9)个组块。

③意识清晰:服从当前任务需要,主体正在操作、使用的记忆,有清晰的意识。

④操作性强:短时记忆就其心理功能而言是操作性的。

⑤易受干扰:短时记忆保持的信息易受干扰,当有新信息插入时,即阻止了复述,原有的信息就会很快消失。

直接记忆的编码方式:言语、听觉编码(主要)和视觉、语义编码。

如没有复述或重复,短时记忆是以迅速的遗忘为特征的。复述或重复可以看做巩固原有的记忆痕迹的过程,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替换是短时记忆遗忘的重要原因,但不一定是唯一原因。记忆痕迹衰退也可能是导致短时记忆遗忘的原因。

(3)长时记忆。指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这是一种永久性储存。图尔文将之分为两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信息的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的内容进行深度加工的结果,也有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获得的。

特点:①容量无限: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库,信息主要来自于短时记忆信息的复述。

②信息保持时间长久:理论上是永久存在的,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生。一般认为遗忘现象,主要是由于信息受到干扰而使提取信息发生困难所致。

编码方式:意义编码为主。分为两种:表象编码和语义编码(长时记忆的最主要编码方式)。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统一的记忆系统的三个不同的信息加工阶段,而不是非此即彼的记忆种类,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就知识巩固的全过程而言,它是起于瞬时记忆,经过短时记忆,而达到长时记忆。

3、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

内隐记忆是指个体不需要意识参与或不需要有意识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相对于内隐记忆,外显记忆则是指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有意识的影响。表现为个体有意识地收集有关经验,用以完成当前的任务,故也称为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4、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据信息加工与储存的内容)

陈述性记忆指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能参与。

程序性记忆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或如何掌握技能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这类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逐渐获得;在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如弹琴、骑马等活动进行操作的记忆。

(三)记忆信息的加工系统

研究表明,记忆活动是由瞬间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相互联系的记忆系统组成的。这三个记忆系统在信息的贮存时间、信息的编码方式、记忆的容量等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上述前面已讲);同时,三个系统的信息加工水平是不同的,瞬间记忆的信息加工水平最低,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水平最高。信息的长期保持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信息由瞬间记忆转入短时记忆,再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

(四)记忆品质

1、记忆的敏捷性。指一个人在识记事物时的速度和效率方面的特征。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较多的东西,就是记忆敏捷性良好的表现。记忆的敏捷性不是衡量一个人记忆好坏的唯一标准。提高敏捷性,首先明确记忆目的,其次集中注意力。

2、记忆的持久性。指记忆内容在记忆系统中保持时间长短方面的特征。能够把知识经验长时间地保留在头脑中,甚至终生不忘,这就是记忆持久性良好的表现。加强持久性,首先善于把识记的材料归纳入已有知识体系中,其次是进行及时和经常性的复习。

3、记忆的准确性。指对记忆内容的识记、保持和提取时是否正确和精确的特征。即记忆提取的内容与事物的本来面目相一致的程度。是记忆的重要品质,如果离开了准确性,敏捷性、持久性就失去了意义。培养记忆的准确性:进行认真识记;在复习时把相近的材料经常加以比较,防止混淆;要把正确识记的事物同仿佛记住的东西区别开,把所见所闻的真实材料与主观的增补臆测区别开来。

4、记忆的准备性。指对保持内容在提取和应用时所反映出来的特征。记忆的目的在于实际需要时,能迅速、灵活地提取信息,回忆所需的内容并加以应用。记忆的这一品质是上述三种品质的综合体现,而上述三种品质只有与记忆的准备性结合起来评价,才有价值。培养记忆的准备性,关键是要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才能做到有条不紊的从记忆仓库中随时迅速提取所需要的材料。

二、记忆的基本过程

所谓记忆的过程,就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再认或回忆)等三个环节方式,在人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包括“记”和“忆”两个方面,“记”体现在识记和保持上,“忆”体现在再认和回忆上。

(一)识记与信息编码

1、识记与信息编码的实质

识记是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或说是对信息进行编码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具有选择性的特点,即对信息的识记具有选择性。

识记是一个开展的过程,它包括对外界信息进行反复的感知、思考、体验和操作。新的信息必须与个体已有的知识结构形成联系,并纳入已有知识结构之中,才能获得和巩

固。但在某些情况下,当需要识记的事物与人的需要、兴趣、情绪密切联系时,只要经历一次,人们就能终生不忘。如学生接到高校录取通知书的愉快心情,往往是终生难忘的。

2、识记的分类

(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

无意识记指没有预定的目的,无须特殊努力,不用专门方法,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识记。如对有趣的故事、书籍、电影、在生活中产生过深刻印象的事件,都可能自然而然地记住。人们大量的生活、工作经验、某些行为方式都是通过它积累起来的。但通过无意识记积累的经验,有时带有片面性和偶然性,因而不能满足特定任务的要求。

有意识记指具有明确目的,采取一定方法,并需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如学生上课时有意识地记住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考试时有意识地回答问题,都是有意识记。它是人们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完成特定的任务和积累个体经验的主要记忆形式。

(2)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学习者是否理解了其意义)

意义识记指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的知识经验进行的识记。它是学生识记的主要形式。

机械识记则指的是在对事物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依据事物的外部联系而进行的识记。如对无意义音节、地名、人名、历史年代的识记。这种识记具有被动性,但它能够防止对识记材料的歪曲

实验证明,对材料意义的理解程度是影响识记效果最重要的条件。在意义识记中,理解是关键。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但不能因此否认机械识记的价值和作用。良好的识记应该是与机械识记相结合的高度发展的意义识记。

3、识记与信息编码的主要方式

(1)视觉编码。是感觉记忆的主要信息编码方式。斯珀林认为人的记忆系统中存在着一个感觉储存阶段,视觉器官保存图像信息的容量相当大,但保持的时间相当短,超过250毫秒遗忘就开始了。

(2)语音听觉编码。储存在短时记忆系统的信息主要是以语音听觉编码的方式存在的。康拉德的实验以英文字母为材料的,虽然字母也有一定形状,但语音是它最突出的特征。我国莫雷研究证明,汉字的短时记忆以形状编码为主。这说明,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也是与记忆材料的性质相关的。

(3)语义编码。在记忆一系列概念材料时,人总是倾向于把它们按语义的关系组成一定的系统,并归类进行记忆,而不是按它呈现的顺序去记忆。研究表明,对于人类长时记忆系统中的有意义的学习材料,主要是以语义编码的形式进行加工的。

(4)语言中介编码。借助长时记忆中储存的语言的某些特点,对当前输入的某些信息进行编码,使它成为可以储存的东西。如识记“女孩”、“小鸟”、“森林”、“唱歌”四个词时,可用自然语言把这些离散的词重新组织为“一个女孩在森林里听小鸟唱歌”,这样就能提高记忆效率。

利用语言的音韵和节律等特点,也能对识记材料进行编码。如在识记农历24个节气时,可以把它组成有音韵、有节律的口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寒更寒。将24个节气用音韵组成四句话,每句话都包括六个节气,这样就好记了。在识记乘法、珠算口诀时,也时常使用这种编码方式。

4、影响识记与信息编码的主要因素(或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识记是获得知识、积累经验的必由之路。只要讲求方法,尊重识记规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效果主要受制于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1)材料的数量与性质。识记材料的数量和性质等属性自然影响着识记效果。识记的效果随所识记材料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在识记数量较多的教材时,应适当注意分组、分批或分期进行,以减少同时识记的数量,切忌贪多求快。识记的项目越多,越不容易记住,这是记忆的一种普遍现象。这一规律仅适用于外显记忆,内隐记忆则不然。

识记材料的性质也直接影响识记效果。识记有意义联系的材料比识记无意义联系的材料效果要好;识记系统性、连贯性较强的材料比识记系统性、连贯性较差的材料效果好;识记直观形象的实物或图像材料比识记抽象概括的言语材料效果好;识记韵文比识记散文效果好。这些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

(2)识记的目的性与主动性。识记的效果直接受识记时的目的性与主动性制约。提高有意识记效果的主要方法是明确记忆的目的和任务。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对于所识记材料的目的、任务、意义与作用越明确,识记时的主动性就越高,识记的效果越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有意识记,提高其识记效果。

也有实验证明,由于有组织活动的参与,无意识记有时也能取得较好的识记效果。常说的“潜移默化”,就是指学生可以无意识地接受许多影响。但无意识记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只有符合学生的内在需要,能够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并能激发他们强烈情感的事物,才会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记住。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特点,有意识地适当增加教学的情绪感染性,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无意识记的积极作用。

(3)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度。材料的基本精神、论点、论据、逻辑结构以及和过去知识经验的关系,就是它的意义。可以说意义也就是联系,和客观现实的联系,和已有经验的联系,材料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等。联系越多,意义内容也就越丰富;对材料的意义理解越深刻,联系也就越多。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当然,在学习材料中总有一些是无意义的或意义较少的,或暂时还不能理解其意义的,对这些材料就需要运用机械识记,所以不能完全否定机械识记的作用。

(4)对材料加工的精细度。对输入信息进行深度加工,是有效记忆各种材料的必要条件。信息加工的精细度不同,识记的效果也不同。对材料的加工程度越深,记忆效果越好。不过加工深度并不影响被试的内隐记忆效果,只适用于外显记忆。

(5)对所学材料进行合理组织。人们注意了的信息要想能够长久地保持,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对信息进行合理组织。组织策略是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关系的方法。它具体表现为描述策略、表象策略、归类策略、组块策略等多种形式。(在教育心理学学习策略中讲学到各种策略)

(6)尽可能地运用多重编码。实际教学经验同样证明,综合运用多重编码有利于提高识记成效。如在英语词汇教学中,采用视、听、读、说、写结合,可以提高词汇的识记成效。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对地形地貌的识记,仅仅阅读地图,不如让学生自己绘制地图。总之,来自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有助于加强识记。

(7)觉醒状态。觉醒状态即大脑皮质的兴奋水平,它直接影响到识记的效果。记忆广度的高峰是在上午10时30分,而整个下午都在下降,晚上效率最低。

当然,除了上述因素外,学生的信心对识记也有很大影响。如学生认为所要识记的材料比较容易,而且相信自己能记住它,就会集中注意,积极思考,识记效果自然就会提高。如学生感到识记材料很困难,缺乏信心,就会影响到识记时的注意与思维以及必要的意志努力,自然很难有良好的识记效果。

(二)保持与信息存储

1、保持与信息存储的实质

保持是识记过的经验在人们头脑中的巩固过程,也就是信息的存储过程。保持是识记和再现的中间环节,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在记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没有保持也就没有记忆。

知识保持是一个动态过程,存储信息在内容和数量上都会发生变化。数量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保持的数量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这就是遗忘现象。在内容方面,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的不同,加工和组织经验的方式不同,保持的经验可能有以下几种形式的变化:

(1)保持的内容比原来识记的内容更简略、更概括,一些不太重要的信息趋于消失,而主要内容及其显著特征被保持;

(2)保持的内容比原来识记的内容更详细、更具体、更完整、更合理和有意义;

(3)使原来识记内容中的某些特点更夸张、突出或歪曲,变得更生动、离奇,更具特色。

不仅形象记忆内容在保持的过程中有可能被改造甚至歪曲,文字材料的保持也是如此。

信息在头脑中的保持不是静止的、凝固的,而是一个重建过程,信息在保持过程中要不断地受到思维的“剪裁”加工而发生变化。

2、遗忘及其规律

(1)遗忘的含义

记忆保持的最大变化是遗忘,遗忘和保持是矛盾的两面。记忆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就是遗忘。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或错误提取。

(2)遗忘的分类:不完全遗忘、完全遗忘和暂时性遗忘、永久性遗忘

能再认不能回忆叫不完全遗忘;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叫完全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回忆叫暂时性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叫永久性遗忘。

(3)遗忘进程(规律)

①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对于遗忘的进程,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从遗忘曲线表看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是最初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如在20分钟之后遗忘就达到了41.8%,1天之后遗忘达到了66.3%,而31天后遗忘仅达到78.9%。

②里德的概念与无意义音节遗忘曲线的比较

长时记忆的遗忘因学习材料的性质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特征。一般来说,机械学习的材料表现出迅速的遗忘(如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示)。里德的使用人工概念研究概念遗忘的实验证明:真正理解了的概念或原理,则不容易遗忘。

概念与无意义音节遗忘曲线的比较

心理学家泰勒的研究结果同样证实了概念和原理不易遗忘的观点。

由艾宾浩斯、里德和泰勒等的研究资料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①遗忘是一种普遍的和自然的现象;②机械学习的材料,若无及时复习,其遗忘迅速且量大;③有意义学习的材料,具体事实比较容易遗忘,但一般概念和原理不易遗忘。

3、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客观方面:(1)学习材料的性质。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的材料遗忘得慢;形象、直观的材料比抽象的材料遗忘得慢;比较长的、难度大的材料遗忘快。由于材料的系列位置不同,保持效果也有差异;凡能引起主体兴趣,符合主体需要、动机,激起主体强烈情绪,在主体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材料,一般不易遗忘。

(2)识记材料的数量。一般来说,材料越多,越容易遗忘。

(3)时间因素。一般来说,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快,随后逐渐变慢,学习内容的保存量随时间减少。

(4)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一般来说,长久的识记任务有利于材料在头脑中的保持时间的延长,不重要和未经复述的内容则容易遗忘。

主观方面:(5)识记的方法。意义识记要比机械识记效果好的多

(6)学习程度。实验证明,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达到50%,记忆效果最好)。

(7)情绪和动机。学习者的情绪差、动机弱、目的不明确都不利于记忆。

4、遗忘的理论解释(原因)

(1)痕迹衰退说。这是一种对遗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释。它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和巴甫洛夫学派进一步发展。按照这种理论,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衰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学习后一直练习,记忆痕迹就会继续保持,学习后长期不练习,记忆痕迹就会逐渐减弱,以致消退。

(2)经验干扰说。早在1924年詹金斯等就进行了睡眠记忆实验。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一旦排除了干扰,记忆就可以恢复。

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如晚上学习;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如早上学习。

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一个学习材料的两端的项目学习快、记得牢一些,而中间部分的项目总是学得慢、记得差一些。中间的记忆效果之所以较差,是由于同时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双重干扰的结果,如中午学习;最前部与最后部的记忆效果之所以较好,可能是由于仅受到倒摄抑制或前摄抑制单一抑制的影响造成的。

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长时记忆中信息的相互干扰是导致遗忘的最重要原因。干扰说可以解释许多遗忘现象。在白天记忆模糊的事,晚上做梦却显得十分清晰;在清醒情况下想不起来的情节,在催眠状态下却能回忆出来。这说明,记忆的痕迹并未消失,只是受到了其他信息的干扰,当排除了这种干扰以后,记忆就能恢复。为什么许多成年人觉得自己的记忆力比孩提时差多了?按干扰说的解释,这是由于成人接触的事物多,导致分心的信息也多,其容易遗忘的真正原因并不是记忆力的衰退,而是受到较多干扰的缘故。

(3)动机压抑说。最早由弗洛伊德给精神病人施行催眠术时发现的。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表现在:个体缺乏动机或不感兴趣,也就不予注意,自然就表现出较多的遗忘;回忆某些信息,会使人痛苦而被人压抑在潜意识中。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如考试时常发生。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故这种理论也叫动机压抑说。

(4)提取失败说。遗忘之所以发生,不是因为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消失了,而是因为编码不正确,失去了检索线索或线索错误。一旦有了线索,对所需要的信息就能提取出来。

如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有时明明知道某人的姓名,可就是想不起来,事后却能回忆出来;有时明明知道某道题的正确答案,可一时想不起来,事后正确答案却会油然而生。这

种明明知道某件事,但就是不能回忆出来的“舌尖现象(效应)”说明,遗忘实际上只是暂时的,只是由于失去了提取线索或线索错误而引起的。

由于遗忘起源于线索的缺失或错误,因此如果能提供提取线索,就能提高回忆成绩。

(5)知识同化说。奥苏伯尔根据他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遗忘的原因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解释。认为,经验干扰说是根据机械学习实验提出来的,只能解释机械学习的保持与遗忘,不能解释有意义学习的保持与遗忘。在真正的意义学习中,前后相继的学习不是相互干扰而是相互促进的,因为意义学习总是以原有的学习为基础,后面的学习则是前面的学习的加深和扩充。

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当学到了更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以后,高级的观念可以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遗忘,从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负担。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

由于原有知识结构不巩固,或者由于新旧知识辨析不清楚,也有可能以原有的观念来代替表面相同而实质不同的新观念,从而出现记忆错误。这是一种消极的遗忘,教学中必须努力避免。

(三)再现与信息提取

1、回忆和再认的概念

再现也称重现,即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的条件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是记忆的第三个环节。

回忆是在识记内容非完全出现的情况下,能够把保持的信息回想起来的重现形式。如给出一个人的人名,能够在头脑中想出他的形象等。应该说,这种重现形式是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形式。如考试中的问题题就是利用的回忆。

再认是在识记原型主要部分或全部信息出现的情况下,能够识别出或感到熟悉的重现形式。或简单说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如给出一个人的名字,并不能回忆出那个人的具体形象,但那人出现时,能确认见过。这种重现形式为再认。又如考试中的选择题就是利用的再认。

2、回忆的分类

(1)无意回忆和有意回忆(根据回忆是否有目的、任务)

无意回忆是事先没有确定目的,也不需要作任何意志上的努力,好像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一种再现。人有时会触景生情,一件往事涌上心头、一句乡音勾起乡情等便是无意回忆。

有意回忆则是由于规定了回忆某种事物的任务而自觉地引起的一种再现。学生在考试时回忆所要求的某些答案显然是一种有意回忆。在有意回忆时,往往要利用许多的有时甚至是多层次的中介性联想,并且还要通过判断和推论才能逐渐地回忆起所需要的东西来。

有意回忆,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很重要意义。学生每天都获得新的知识,而对学习过的东西的复习,无论组织得怎样好,总是有被遗忘的一些问题和章节,因此,就有必要去特别回忆它们。教师有责任组织好这一工作。

(2)直接回忆与间接回忆

直接回忆是由当前事物直接引起过去映象的再现;间接回忆是在中介性联想参加之下实现的再现。如对十分熟悉的外语单词,通常都可以直接被回忆起来,而对部分遗忘了的物理的或数学的公式,则往往要依靠许多中介性的联想才能间接被回忆起来。这些中介性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一.心理学的含义: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三.心理学流派: 1.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2构造主义:构造主义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冯特的学生铁钦纳。构造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应研究人们的意识,即人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3机能主义: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在20世纪初创立,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 4格式塔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认为人的知觉经验虽然起源与分离零散的外在刺激,但人所得到的知觉却是有组织的。 5认知心理学: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将当时各种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写出了《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6.行为主义: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详见书P11\12\14) 7.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8.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 第三章 行为动力 一.需要的含义: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详见书P68) 三.动机的含义: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具体说,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四.动机冲突的主要种类(详见书P78) 五.动机与行为效果(详见书P78) 六.归因理论主要内容(P83) 第四章 认知过程 一.注意的特征:稳定性(时间特征)、广度(注意范围)、分配(指向不同对象)、转移(根据新的任务转移注意) 二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后像: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的后像。 三.知觉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四.记忆的过程: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识记(前提、输入)、保持(中间环节)、再认或回忆(提取、恢复)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五.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详见书P126) 环境→感觉记忆(输入、暂时存储)→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 ↓ 信息丧失 信息丧失 复述 提取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精编版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何为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的心理:包括认知、动机、情绪和人格,以及团体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等等。 心理学源于西方哲学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以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哲学。而西方哲学则发展自两千多年的古希腊。到19世纪末,生物科学的发展让心理学脱离了哲学,并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心理学开始被界定为科学的范畴。 第一次使用Psychologia 心理学的英文“Psychology”,有古希腊的“psyche”与“logos”两个词演变而来,意识分别为“灵魂”、“讲述”,连在一起称为“心理阐述心灵”。 1502年,塞尔维亚人马如立克首次用psychology这个词发表讲述大众心理的文章。这是有记载的心理学这一术语的最早用处。 第一个心理学实验 公元七世纪,古埃及的一个国王为了证明埃及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把两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带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供他们吃饭饮水却不允许与他人交流。国王认为,等孩子长大发出的第一个音节一定是人类祖先的语言。他希望这个音节属于埃及语言。事与愿违,孩子们发出的第一个音节与埃及语言根本无关。国王伤心无比。 这是人类历史上,有记载最早的心理学实验,虽然失败了,但还是说明前人栽探寻人类自己的道路上已经付出了很多努力。

心理学与行为的关系 行为异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心理支配着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因此,心理学也成为研究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深受其他学科的影响 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心理学分为实验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实验心理学是受物理学的影响;精神分析学是受医学的影响;社会学影响产生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什么 心理学研究人以及动物的心理现象,它既研究个体心理学业研究团体心理、社会心理。 时刻都在发生的心理活动 不论我们自己有没有察觉。心理活动无时不刻不在发生。我们每天睁着眼睛的时候,它都切切实实的发生着。我们每天与人打交道时,有的人会让你高兴,有的人会让你郁闷,这都是一种心理体验;我们觉得饿了、心情愉悦了等等也都是心理活动的各种体验。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这些心理活动是如何发生的。 心理活动分为外在和内在两种,外在的个性心理可以被直接观察到,包括语言、动作、表情等,内在心理活动不能直接被观察,但通过某种途径可以间接的观察到,如认知、情绪、意志和人格等。所有的心理过程都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 人有各种不同的“笑”:微笑,幸福的笑,苦涩的笑,痛苦的笑,奸诈的笑,艰难的笑,得意的笑,神秘的笑等等。尽管笑的内容、笑的方式都有不同的地方,但都是属于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心理学正是通过观察人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以此揭示心理活动的规律。

推荐几本心理学入门书籍

推荐几本心理学入门书籍 必看的: 1.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 《人格心理学》(轻工业出版社) 《图解心理学》日本图片简易版 读这类书可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各种心理学理论,是心理学入门必读的。 2.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轻工业出版社) 介绍各种人类心理现象,日常生活中你可能已经意识到人有一些固定的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学用更精确的语言描述的这些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学在整个心理学体系中扮演的是一个数据收集者的角色。 3.进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Introducing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进化心理学解释了人类心理现象的由来,是目前唯一能够将所有心理学理论贯穿在起来的核心理论,以其目前的发展速度进化心理学完全有能力在不久的将来一统整个心理学理论体系。 这门学科不是很出名,因为绝大多数人甚至许多学者都不能接受把人类行为和动物行为进行类比,在这一点上21世纪的人相对于和Darwin时代的人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进步。 4.心理学方法论《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社会学研究方法》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讲的是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好很强大。 《40项研究》讲的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些重大发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本虽然只读了第一章,但是可以感觉到作者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非常的到位。大致翻了一下,全书的核心内容应该是讲统计学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从科学哲学的角度讲,人类获取知识的任何方法都是基于统计学的,包括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强烈推荐这本书。 5.神经科学《神经科学-探索脑》 讲的是人类神经系统的生物学原理,或者说是人类心理的物质基础,个人觉得对理解心理学是十分必要的。 6.咨询方面 《登天的感觉》 相信这本书是很多人想做心理咨询师的理由。 --------------------------------------- 这些书豆瓣都有,直接搜类别名字(比如"进化心理学")即可 最好去看看wiki上的"心理学"条目 入门之前读书的基本原则: 1.暂时不看以下几种书:解梦/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2.不看声称能快速解决具体问题的书:领导力/3秒钟看透人心/测试你的XX能力/投资心理/让别人喜欢你 3.能分辨书的好坏前只看翻译的,暂时不看国内作者写的书,除非有人强烈推荐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资料竞赛题目

心理学知识竞赛题目 1.心理学是研究(D)的科学 A心理过程B心理状态 C心理特征D心理现象 2.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A) A学校教育B遗传C社会D实践活动 3.判断一种行为是属于正常还是变态,首先必须考虑以下哪个要素(D) A家庭B职业C信仰D文化 4.一个人总是反复检查是否锁了门或不停的洗手,这是属于下面哪一种心理障碍(D) A恐怖症B一般性焦虑障碍 C抑郁症D强迫症 5.在心理治疗中,病人对心理医生产生的情绪依恋被称为(D) A自由联想B显相联想C阻抗D移情 6.下列哪一种治疗中最强调角色扮演(A) A心理剧B意识训练C家庭治疗D交朋友 7.当你身边大多数人选择某种东西时,你常不自觉的做出相同的行为,这一心理现象称作(C) A刻板印象B社会吸引C从众D服从 8.当你进入一个黑暗的房间时,开始感觉眼前一片漆黑,但过一段时间后,你便可以看见周围的一切,这叫什么心理现象(B) A明适应B暗适应C色弱D视觉后像 9.下述关于人格的描述哪一个最为准确?(D) A人格稳定性受到性别与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 B在整个成人期,人格在整体上会发生系统性改变 C在青春期后,人格保持非常稳定 D成人期人格兼有稳定和变化两重特征 10.心境具有(A)的特点 A弥散性B集中性C短暂性D突发性 11.考试焦虑主要属于(A)方面的问题 A情绪B气质C性格D行为 12.下述关于精神分裂症发病期的描述哪一个是最为准确的?(C) A当该病出现于年龄较大的人中症状会更严重一些 B发病的高峰期在中年或成年期后期(45岁以后) C常常出现于青春期或成年人早期 D在各个年龄组出现的概率均等 13.下列陈述不能增强挫折承受力的是:(A) A避免类似情境B总结经验教训 C调节抱负水平D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4.(C)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A联想B幻想C想象D错觉 15.追求完美、自尊心脆弱、控制欲望强、自视甚高、将不完美等同于不可爱、不值得爱的是(C)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认识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心理过程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心理现象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詹姆斯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魏特海墨等的完形心理学、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西蒙等的认知心理学以及神经心理学的各种研究与发展。 ●感知与注意 (一)感觉 1、什么是感觉:人脑在客观刺激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五种: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内部感觉:机体觉、运动觉和平衡觉。 (二)知觉 1、什么是知觉:人脑在客观事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是指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征的反应。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 运动知觉: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诱动行觉和自主运动知觉。 错觉:指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 3、知觉的基本特性 (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 (2)整体性: (3)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志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4)恒常性:在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4、知觉的组织原则 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 (三)注意 1、注意概述

心理咨询师真题整理第二章社会心理学含复习资料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心理咨询师(三级)真题2010年5月 1.(单选)F.H.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 A社会认知 B社会心理 C社会行为 D社会影响 2.(单选)最严重的角色失调是() A角色不清 B 角色失败 C角色中断 D角色冲突 3.(单选)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是() A哲学思辨阶段B学派阶段C实证分析阶段D经验描述阶段 4.(单选)“性别”表示() A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B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 C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D男女在社会方面的方面 5.(单选)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是() A近因效应 B收银效应 C光环效应 D刻板印象 6.(单选)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的代表性理论 A新行为主义 B认知心理学 C发生认识论 D精神分析论 7.(单选)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不包括() A交换原则 B平等原则 C强化原则 D相互原则 8.(单选)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的行成有重要影响,反映在() A光环效应 B刻板效应 C近因效应 D期待效应 9.(单选)罗特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叫() A控制点 B三维 C可控制 D平衡 10.(多选)通用的问题解决策略包括() A算法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复述策略 D启发式策略 11.(多选)人类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包括() A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B人脑复杂的神经网络 C良好的社会规范 D社会角色的引导 12.(多选)影响自尊的因素包括() A家庭教养方式 B行为表现的反馈 C活动的性质 D参照群体 13.(多选)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包括() A情绪 B兴趣 C动机 D经验 14.(多选)态度的特点包括() A完整性 B内在性 C稳定性 D对象性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动物及人的心理,以人的心理为主要研究对象。心理现象的结构: 1. 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知觉、思维、想象、记忆 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2. 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确定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揭示心理机制、揭示心理本质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 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 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 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地开展学生异常的调试工作; 4. 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心理学产生的两个重要历史渊源: 1. 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法国 17世纪唯理论(笛卡尔)、英国 17-18 世纪经验论(洛克、霍布斯) 2. 实验生理学的影响亚里士多德——《论灵魂》——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1879 年,【德国】冯特在德国 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因此冯特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西方主要 心理学流派: 1.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主张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激情状态三种元素;主 张采用实验内省法;强调心理学的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 2. 机能主义心理学——【美】詹姆士、杜威、安吉尔——主张研究意识;认为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 的;强调对意识作用与功能的研究。 3. 行为主义心理学——【美】华生《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 1920s-1950s 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法,主张用实验法。 4. 格式塔心理学 / 完形心理学——【德】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强调心理的整体性;整体先 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5. 精神分析心理学——【奥地利】弗洛伊德——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 6. 人本主义心理学一一马斯洛、罗杰斯:1950s “第三势力”一一重视人格研究,认为人性本善;人有自我意志。 7. 现代认知心理学 /信息加工心理学——奈塞尔《认知心理学》(1967)为标志、【瑞士】皮亚杰——研究信息加工 过程 第二章认知过程 第一节注意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注意的起伏: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注意的分类: 1.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2.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3. 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1. 客观条件——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2. 主观条件——人本身的状态。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 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2. 合理组织活动; 3. 对兴趣的依从性; 4. 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注意的品质: 1. 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数目。 2.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征。 3. 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4.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任务,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第二节感觉和知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是感觉。感受性: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用于度量感受性的高低的值。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每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两种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对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的感觉能力。绝对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

心理学基础知识(自己整理)

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研究课题:如何学、如何教、学习与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作用:1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对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帮助学生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2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 发展概况:美国:初创: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发展:弗洛伊德。成熟:布鲁纳,人本主义思潮,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完善:皮亚杰&维果斯基发展了许多有效地教学模式。前苏联:产生: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卡普杰列夫《教育心理学》(世界上第一步以……命名的专著)。发展: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布隆斯基《科学的心理学概论》;鲁宾斯坦确立了心理与活动相统一的原理。奋力前进时期注重结合教学和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研究。中国:起源:战国;产生和初步发展:清末随师范教育的兴起而兴起。第一本译著:方东岳译小原又一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廖世承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陆志伟译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发展1949-1958马克思主义为指导;1959-1966纠正错误;1966-1976文革;1976以来恢复、迅速发展。 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特征: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瑞士):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所有有机体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同时,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2.认知发展阶段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后期思维开始萌芽)、前运算阶段(2-7表象或形象图式,单维思维,不可逆,自我中心)、具体运算阶段(7-11有抽象思维,能进行逻辑推理,多为思维,可逆,去自我中心)、形式运算阶段(11-16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3影响因素: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4教育价值:1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2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获得成效的根本保证。维果斯基: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往。2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步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该过程有四个表现: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个性化3内化学说:强调教学的作用,认为儿童通过教学才能掌握全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于自身的认知结构中。4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后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教学应着眼于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4对教学的影响:他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启发着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育进行大量理论建设和实际探索。此外,他的思想也强烈影响到建构主义者对教学和学习的看法。教学不止局限在对教学结果和外部因素的强调,而且开始注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内在因素。 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八个阶段:1学习信任的阶段(出生-18个月信任与不信任的矛盾:人格发展任务: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2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月-4自主—羞怯与怀疑;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怀疑)3发展主动性的阶段(4-6主动性—内疚;获

康复心理学考试题目-(1)

康复心理学考试复习题 1、家庭心理康复:是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心理治疗,治疗者通过与家庭全体 成员有目的的接触与交谈,促使家庭发生变化,并通过家庭成员影响患者,使之症状减轻或消失。 2、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个基本概念,被认为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保护机制。 3、人格:原指希腊戏剧中演员戴的面具,面具随人物角色的不同而变换体现角色 的特点和人物性格。后演变为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即一个人整体的心理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4、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 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性的精神障碍,以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持续性增高,持续性回避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多与应激事件及个体易感性有关。 5、性格:是个体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适应的 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它是一个人的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彼此区别的主要方面。 6、记忆:是过去经历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 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7、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及自己同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 8、心理咨询:是指经过严格培训的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通过 专业咨访关系,帮助合适的来访者依靠个人自我探索来解决其心理问题,增进心身健康,提高适应能力,促进个人成长与发展以及潜能的发挥。 9、行为观察法:是指在完全自然或接近自然地条件下,对个体可观察的行为有 目的,有计划的记录观察。其目的是描述患者临床行为表现、评估心理活动、监测行为变化、提供康复依据。

1、简述记忆的加工过程? 答: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再认和回忆) (1)识记:识记是反复感知事物,在大脑中留下印象的过程,是记忆的初始环节。 一、根据有无明确目的,可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1、无意识记是没有明确 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而形成的识记:2、有意识记是有明确目的,需要意志努力而形成的识记。 二、根据是否理解识记的内容,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识识记。1、机械识记是依 靠机械地重复进行的识记:2、意识识记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识记。证明,有意识记的效果优于无意识记;意识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 (2)保持:是把知识经验储存在头脑中的过程。保持是识记和再现的中间环节,它在记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没有保持也就没有记忆。 (3)再认和回忆:记忆好坏是通过再认和再现表现出来的。再认是指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确认。回忆是指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在头脑中重现的过程。 2、简要叙述认知心理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与方法? 答:理论: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 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认知心理学家所关心的是作为人类行为 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的东西来加以推测。方法:认知心 理学家所用的方法就是从可观察到的现象来推测观察不到的心理过程。有 人把这种方法称为会聚性证明发,即把不同性质的数据会聚到一起,而得 出结论。 3、简述性格的特性? 答:性格是非常复杂的个性心理特征,概括为4个方面。 (1)性格的态度特征:指人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主要有:1、对待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2、对待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态度。3、对待自己的态度。 (2)性格的理智特征:指人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主要有:1、感知过程中的性格特征。2、记忆过程中的性格特征。3、想象过程中的性格特征。4、思维过程中的性格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指人在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主导心境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主要有:1、情绪强度上的性格特征。2、情绪稳定性上的性格特征。3、情绪持续性上的性格特征。4、主导心境上的性格特征。 (4)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人对自己行为自觉调控水平方面的特征。主要有:1、对行为目标的明确程度。2、在现实目标过程中的性格特征。3、在紧急情况下的性格特征。 4、简要叙述认知加工治疗?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认知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1、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社会认知是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在内的社会心理活动,而不仅仅局限或等同于其中的某一过程。例如,一个人对于他人在许多场合下的行为做出了相同的判断以后,就有可能把一些相对稳定的印象归结到那个人的身上,推测他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将会产生类似的行为。如果一个人在许多场合下都很兴奋、激动,就可以推测他在类似的情境中也会产生兴奋、激动的行为。人们就是通过社会认知来推断他人的行为的。 人们对他人的行为进行推测与判断时,往往根据自身的经验认识他人当时潜在的心理状态,即所谓“以己度人”。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往往认为他人的心胸也是宽广的。但在实际生活中,这种推测与判断往往会发生偏差,特别是在复杂的情况下,判断他人的情绪状态与行为动机更加容易发生错误。 2、社会认知的依据:即认知者凭什么来推测判断他人的心里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 一是依据认知者的过去经验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 二是依赖认知者的思维活动,包括某种程度上的信息加工,推理分类与归纳, 因此要正确地认知他人就需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 例:因为你经常与某人打交道,非常了解他,知道了他在某种情形下或在某种态度上的行为后经常会产生某种相应的行为态度。 如:某女孩一挨批评就抹眼泪,当他又犯错被老师叫去时,同学 们就会推断,她肯定又会哭鼻子,或看见她红着眼睛从老师办公室出来,就会推断,她肯定又被老师批评了。 人们对他人的行为进行推测与判断时往往根据是自身的经验与体会来认识他人当时的潜在的心理状态,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即所谓的以己度人,因此这种推测与判断往往容易发生偏差,尤其在复杂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例:说别人推测错误时,常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或“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固有的认知结构。因此,即使是同样的社会刺激,由于各人的认知结构不同,其社会认知也必然会表现出种种不同的特征。 1.认知的选择性即人们根据社会刺激物的社会意义的性质及其价值大小而有选择的进行社会认知。 人们对于社会刺激的态度不同,在认知上也不同,可能认知也可能不予认知。这固然与社会刺激物本身的强度有关系,但所谓强度,主要不是社会客体本身的物理强度,而是其本身的社会意义的性质及其对认知者来说价值的大小。也就是说,它给人们带来的是奖励还是惩罚,是有益的还是无益的,如果估计某种社会刺激将给自己带来奖励,有益于自己,就会选择它作为认知对象。相反,如果它将给自己带来惩罚,或者对自己不利,就会采取置之不理或逃避行为,不以他为认知对象。 可见,人们是根据社会刺激物的社会意义的性质及其价值大小而有选择地进行社会认知的。简单地说,人们是根据社会刺激物是否对自己的生活、工作有用及有用的程度大小来决定取舍的。 例:人们知道够买福利彩票,既有益于社会,又有益于自己,一方面有可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甚至巨额的回报,另一方面可得到社会赞许,获得精神汇报,因此人们会争相购买。 2.认知反应的显著性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第二节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心理过程着重探讨人的心理的共同性。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情绪情感过程(feeling process)及意志过程(will process),即常说的知、情、意。认知过程是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的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是人在认知输入信息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等主观体验的过程;意志过程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维持这些行为的内部动力。这三个过程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是统一的整体。 一、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即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它由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要素构成,注意是伴随在心理活动中的心理特征。 (一)感知觉 1.概念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日常生活中,外界的许多刺激物作用于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在我们的头脑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感觉。如感受到一定的温度,闻到某种气味,看到某种颜色,听到某种声音等。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却十分重要。一切较高级的心理活动都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感觉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最初源泉。 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人脑对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通常总与其过去经验联系在一起。单纯的感觉通常不存在,感觉一经产生,知觉也随之产生。 感觉和知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离开客观事物对感觉器官的直接作用,不能产生感知觉。而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对

心理学基础知识学习方法

心理学基础知识学习方法 (一)学习 1、学习的定义 学习是指通过练习而促使行为发生相对持久变化的过程。不能把个体的一切行为变化都称为学习,如疲劳、感觉适应、生病、生理成熟等虽然引起人的行为变化,但不是通过练习而产生的,就不能称为学习。研究学习规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为对于学习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个体行为的产生、维持和变化的规律,同时对身心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对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及矫正均有指导意义。另外,学习有关知识理论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学习的类型 对疾病发生、症状产生和心理治疗关系最大的学习类型有联系学司、认知学习和复杂学习三种类型。 (I)联系学习(association learning)。联系学习是指机体与外界事物间建立新的联系,以更好地适应环境。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它可分为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是俄国心理学家此籽洛夫(nAB"0B·I923)提出。狗进食时会分泌唾液,这是非条件反射。如果给狗以铃声刺激,狗不会分泌唾液,因为铃声与食物无关。但如每次在狗进食前给予铃声刺激,然后再给食物,这样多次训练以后,当铃声一出现狗就会分泌唾液,这就是经典条件反射。强化是形成这种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强化是指条件刺激(铃声)与非条件刺激(食物)在时间上的相结合过程。条件反射建立以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放弃非条件刺激,即不给强化,那么已建立的条件反射就会消失,称为消退。掌握条件反射的形成和消退的规律,有助于理解行为的产生和变化。 操作条件反射(operateconditionedreflex)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Skinner,B·F,I953:提出。他设计了一个被称为"斯金纳箱"的装置,将一只饥饿的老鼠放入箱内,老鼠在箱内乱窜乱跳,当它偶然压下箱内杠杆时,就得到一粒食物。经过多次的重复经历,再把老鼠放入箱内。它就会主动压杠杆来获取食物,这样操作性条件反射就形成了。在这个实验中,食物作为奖励与操作(压杠杆)在时间上的结合,成为正强化;如果同样的实验申,只是使老鼠在压杠杆时给予电击,那么它将不再压杠杆,已建立的条件反射消失,这便是消退,则电击惩罚与操作(压杠杆)的结合成为负强化。操作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也是强化,但斯氏强化的定义已和巴氏强化的定义不同。斯氏强化是指强化物(食物或电击)对某一操作行为(压杠杆)的反馈作用或两者的结合。凡强化物对操作行为起正反馈或增加作用称正强化;反之,称负强化。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说明,人的某些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和身心疾病可以通过强化而获得,也可以通过建立新的条件反射而消除。 (2)认知学习(cognitive learning)。认知论学者认为,学习是掌握事物之间关系的过程,是在刺激与刺激之间建立联系,它的性质是突然的诚悟、例如苛勒(W.KObIeU的顿悟实验(insightexperiment):当猩猩发现悬挂的香蕉与箱子之间的关系后,它可立即去搬弄箱子,将箱子放在香蕉的下边,然后攀上箱子取下香蕉,这说明猩猩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认知参与到学习中。有什么样的认知,就会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因此,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之所以产生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障碍,就因为人们对外界环境歪曲错误的认知。而要改变不良行为习惯,治疗心理障碍,就必须矫正其错误的认知,形成正确的认知和合理的信念。 (3)复杂学习(complicatedlearning)。人类对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比联系学习和认知学习等简单学习复杂得多,比如弹琴、操作电脑,以及对各种理论知识的学习等。按照刺激一反映理论,也可以把复杂学习看成是具有条件反射特点的动力定型。受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复杂学习的进度是不均衡的,即初期较快→平台状态→再次提高。 (二)记忆 1、记忆的定义 记忆是指对过去已感知的事物及思考过的问题的印象仍保留在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能重现的心理过程。记忆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如果离开记忆,

15本心理学入门书籍推荐

1.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 《人格心理学》(轻工业出版社) 《图解心理学》日本图片简易版 读这类书可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各种心理学理论,是心理学入门必读的。 2.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轻工业出版社) 介绍各种人类心理现象,日常生活中你可能已经意识到人有一些固定的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学用更精确的语言描述的这些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学在整个心理学体系中扮演的是一个数据收集者的角色。 3.进化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 《Introducing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进化心理学解释了人类心理现象的由来,是目前唯一能够将所有心理学理论贯穿在起来的核心理论,以其目前的发展速度进化心理学完全有能力在不久的将来一统整个心理学理论体系。 这门学科不是很出名,因为绝大多数人甚至许多学者都不能接受把人类行为和动物行为进行类比,在这一点上21世纪的人相对于和Darwin时代的人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进步。 4.心理学方法论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讲的是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好很强大。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讲的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些重大发现。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本虽然只读了第一章,但是可以感觉到作者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非常的到位。大致翻了一下,全书的核心内容应该是讲统计学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从科学哲学的角度讲,人类获取知识的任何方法都是基于统计学的,包括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强烈推荐这本书。 5.神经科学 《神经科学-探索脑》 讲的是人类神经系统的生物学原理,或者说是人类心理的物质基础,个人觉得对理解心理学是十分必要的。 6.咨询方面 《登天的感觉》相信这本书是很多人想做心理咨询师的理由。 《送给心理咨询师的礼物》心理咨询师的入门教材 7.趣味心理学 《怪诞行为学》人们的行为和决策常常偏离理性,远非你想象的那样完美! 《设计心理学》作者: Donald Norman 《魔鬼经济学》教会你如何用数据分析你所看到的世界;他将告诉你:真实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

康复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

康复心理学重点整理单选:标志心理学成为,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矗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年1.1879 一门独立的科学。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创办了第一个临床心理诊所2.1896 知觉的四个基本特征(了解)3. ④恒常性③理解性②选择性①完整性(选择题,能鉴别出选项即可)记忆的类别:4. 秒)0.25-2感官记忆:是个体的感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记忆(秒)20秒以下的记忆(≤20短时记忆:指感觉记忆中经注意而能保存到数年)-分钟1长时记忆:长时间保持的记忆(超我三个部分之间的协调和冲突够成立一个人心理动力的全自我、即本我、心理结构论:5. 貌。 6.五个层次(从低到高)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人本主义学派代表:马斯洛、罗杰斯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心理过程包括哪三个方面?认识、情感、意识7. 心理学派:①精神分析或心理动力学派8. ②生理心理学派③行为学派④认知学派⑤人本主义学派气质的分类: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9. :指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所需的心理特征,是人格特征的综合表现,在传统能力(选择)10. 心理学上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神经性障碍包含:焦虑性神经症、恐怖性焦虑障碍、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分离性障11. 碍(前三个为主要临床特征)③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②焦虑自评量表评定量表:自评:①抑郁自评量表12. ②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他评:①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动机的基础:需要13. 贝克在他人的认知系统中由表及里地区分出了三类观念:自动思维、中间信念和核心信14. 念。 Walter Cannon 逃避理论:-战斗15. (塞里)第一个提出了应激的概念16. 人格对健康的影响:17. 型人格:易患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A型人格:易患癌症C 名解:康复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研究揭示康复中的心理活动、现象及规律的科学1. 它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异常心理包括精神病性行为的规律,又称变态心理学,病理心理学:2.研究精神疾患和病理心理发生的原因和机制,特别是人格因素及社会文化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即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发展的过程,心理过程: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3. 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4.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5. 思考过的问题,曾有过的情绪是指以往感知过的事物,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6.并且这些印记在一定的条件下在头脑中学习过的动作行为等在人脑中留下一些印记,体验,浮现出来。是不易被个体所控制的一种身心激动的状态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和态度,情绪:7. 气质: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典型而稳定的心理活动

心理学入门初级知识

心理学入门初级知识 什么是心理?或者心理是什么?看似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是人类所有学科当中最难以确定的概念。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心理”的内涵本身使人难以把握。换句话说,什么属于心理,什么不属于心理,其间的界限是什么?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谁也说服不了谁。大家知道,人是最复杂的,而心理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东西,各个心理学流派对心理这个概念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研究的内容和重点就更不同了。 每当人们提到心理学的时候,第一想到的就是心理疾病、精神分裂、心理咨询以及心理医生,而事实上真正了解的心理学到底是什么的人寥寥无几,多数考生在选择心理学这个专业的时候,其实并不了解这个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种盲目性,那么心理学到底是研究什么的呢?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1879 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使得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而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心理学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科学,在于它的任务是从人们的千差万别的心理活动中发现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 心理学的研究,一般总提出两个问题。一个是身心关系问题,即生理和心理的关系问题;另一个是客观和主观的关系问题,即客观世界怎样才能被人认识的问题。如同所有的哲学派别都要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样,所有的心理学派也必须回答这两个问题。心理

学中有一个常提到的说法:“心理学有很长的过去,但只有很短的历史”。 西方哲学开始于古希腊时期,当时有三位有名的哲学家,其心理学思想有一定的代表性。一位是德谟克里特(约公元前460~370)是唯物主义哲学家,其哲学是原子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院子构成的,是公开否认灵魂不灭的思想家;另一位哲学家柏拉图(约公元前427~347)是个唯心主义者,认为灵魂与肉体完全不同,灵魂是永存不死的,它指导肉体,可独立于肉体而存在;第三位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他在灵魂问题上和德谟克里特相似,认为灵魂不能单独存在。到文艺复兴时期以后,出现了笛卡尔的二元论,认为身心二者互不相干。 中国古代哲学中,很早就有关于身心关系的论述。荀况(约公元前298~238)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他认为先有身体而后有精神,精神依附于身体;王充(27~99)也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的生理、意识不能脱离身体;范缜(450~515)进一步发展了身和心的关系的唯物主义思想,他明确了身体是主体,而精神只是身体的作用。中国古代医书中也有关于脑和精神关系的讨论。心理学主要流派介绍一、构造主义 科学的心理学创始于十九世纪末,1879年是现代心理学创始的一年,心理学的创始者是德国的一位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1823~1920),他作为独立科学的心理学的创始人,建立了现代心理学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该学派从1879年开始,兴盛了二、三十年。构

心理学入门知识

心理学入门知识.txt 结婚就像是给自由穿件棉衣,活动起来不方便,但会很温暖。谈恋爱就像剥洋葱,总有一层让你泪流。心理学入门指导 什么是心理或者心理是什么看似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是人类所有学科当中最难以确定的概念。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心理”的内涵本身使人难以把握。换句话说,什么属于心理,什么不属于心理,其间的界限是什么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谁也说服不了谁。大家知道,人是最复杂的,而心理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东西,各个心理学流派对心理这个概念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研究的内容和重点就更不同了。 每当人们提到心理学的时候,第一想到的就是心理疾病、精神分裂、心理咨询以及心理医 生,而事实上真正了解的心理学到底是什么的人寥寥无几,多数考生在选择心理学这个专业 的时候,其实并不了解这个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种盲目性,那么心理学到底是研 究什么的呢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1879 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使得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而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心理学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科学,在于它的任务是从人们的千差万别的心理活动中发现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 心理学的研究,一般总提出两个问题。一个是身心关系问题,即生理和心理的关系问题;另一个是客观和主观的关系问题,即客观世界怎样才能被人认识的问题。如同所有的哲学派别都要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样,所有的心理学派也必须回答这两个问题。心理学中有一个常提到的说法:“心理学有很长的过去,但只有很短的历史” 。 西方哲学开始于古希腊时期,当时有三位有名的哲学家,其心理学思想有一定的代表性。一位是德谟克里特(约公元前460?370)是唯物主义哲学家,其哲学是原子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院子构成的,是公开否认灵魂不灭的思想家;另一位哲学家柏拉图(约公元前427?347) 是个唯心主义者,认为灵魂与肉体完全不同,灵魂是永存不死的,它指导肉体,可独立于肉体而存在;第三位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他在灵魂问题上和德谟克里特 相似,认为灵魂不能单独存在。到文艺复兴时期以后,出现了笛卡尔的二元论,认为身心二者互不相干。 中国古代哲学中,很早就有关于身心关系的论述。荀况(约公元前298?238)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他认为先有身体而后有精神,精神依附于身体;王充(27?99)也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认为人的生理、意识不能脱离身体;范缜(450?515)进一步发展了身和心的关系的唯物主 义思想,他明确了身体是主体,而精神只是身体的作用。中国古代医书中也有关于脑和精神关系的讨论。 心理学主要流派介绍 一、构造主义 科学的心理学创始于十九世纪末,1879 年是现代心理学创始的一年,心理学的创始者是德国的一位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1823?1920),他作为独立科学的心理学的创始人,建立了现代心理学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该学派从1879 年开始,兴盛了二、三十年。构造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现象是简单的“心理元素”构成的“心理复合体” ,它致力于心理意识现象“构造”的研究;分析心理意识现象的“元素” ,设想心理元素结合的方式。所以该学派又称为“元素主义心理学” 。 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其学生铁钦纳(1867?1927)。冯特及其心理学体系的主要观点:(1)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 2 )元素分析与创造性综合;(3)实验内省法。铁 钦纳一方面继承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修正和发展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冯特认为内省法只能用来研究简单的心理过程,而铁钦纳则把内省法用来研究思维、想象等高级的心理过程;冯特把心理元素分解为纯粹的感觉和简单的情感,铁钦纳则把意识经验分析为三种元素:感觉、意象和感情。感觉是知觉的基本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感情是情绪的元素。总之,铁钦纳把心理过程分析为感觉、意象、感情,并认为感觉、意象有四种属性,即性质、强度、持续性和清晰性。感情有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