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地下水控制方案

地下水控制方案

地下水控制方案
地下水控制方案

地下水控制方案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根据武汉市急救中心和武汉市疾控中心迁建工程项目基坑支护施工图

2、国家有关施工技术、安全规范、规程

3、湖北中南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本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武汉市急救中心和武汉市疾控中心迁建工程项目

2、工程地点:武汉市江汉区马场路

3、建设单位:武汉城投房产集团有限公司

4、工程规模:该项目由1栋7层高层办公楼、1栋9层高层办公楼、1栋15层超高层办公楼组成,附设2层地下室。用地面积约1.28万㎡,总建筑面积约4.99万㎡,地下建筑面积1.62万㎡。

拟建场区地势较为平坦,场地标高在21.04~22.12米之间。

场区地貌单元属长江一级阶地,与长江最近直线距离约5000m。。

场地地质情况

拟建场区地层按各岩土层的成分、成因及工程性质等自上而下依次可分为:①杂填土(Qml);②粉质粘土夹粉土(Q4 al+pl);③粉质粘土(Q4 al+pl);④粉质粘土、粉土、粉砂互层(Q4 al+pl);⑤-1粉细砂(Q4 al+pl);⑤-2粉细砂(Q4 al+pl);

⑤a粉质粘土(Q4 al+pl);⑥中粗砂夹砾石(Q4 al+pl);⑦-1强风化泥质砂砾岩(K-E);⑦-2中风化泥质砂砾岩(K-E);⑦-2-1中风化泥质砂砾岩破碎岩(K-E)。

各岩土层名称、岩性描述、空间分布详见下表:

工程地质分层表

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及《钻孔柱状图》。

1.4.2地下水类型及地下水位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及下部承压水。上层滞水主要由地表水源、大气降水和生活用水补给,无统一的自由水面,水位及水量随地表水源、大气降水和生活用水排放量的影响而波动。承压水赋存于下部砂性土层中,水量大且水位随长江水位的变化有变化,具统一承压水位,与长江有较密切的水力联系,水位因长江水位季节性变化而变化。

场地承压水静止水位在地面以下3.64m,

场地内第③层粉质粘土层为含水层的上覆隔水顶板。第④层粉质粘土、粉土、粉砂互层层为粘性土和砂类土的过渡层,弱透水性,该层饱含地下水,应视为含水层。第⑤层粉细砂及第⑥层中粗砂夹砾石为承压水主要含水层。整个含水层大体上从上到下颗粒由细变粗,其富水性由弱到强。赋存丰富的孔隙承压水,为弱~强透水层。下伏泥质粉砂岩(地层代号⑧)为相对隔水底板。含水层厚度约30~35m。

三、主要施工方法

1、管井成孔施工

冲击钻冲击成孔至设计孔深。

2、管井成孔施工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井位放线→开挖浆池、浆沟→护筒埋设→钻机就位孔位校正→冲击造孔、泥浆循环,清除废浆、泥渣→清孔换浆→终孔验收→下滤水井管和填充砂砾。

3、施工要点

(1)冲孔机就位前,应先在孔口设置圆形8mm钢板护筒,它的作用是保护孔口,定位导向,维护泥浆面,防止坍方。护筒内径应比钻头直径大200mm左右,深为1.5m 左右,以保护孔口和防止塌孔。然后使冲孔机就位,冲击钻应对准护筒中心,要求偏差不大于±20mm,开始低锤(小冲程)密击,锤高0.4-0.6m,并及时进行黏土泥浆护壁,泥浆密度为1.3—1.5之间,使孔壁挤压密实,直至孔深达护筒下3—4m后,才加快速度,加大冲程,将锤提高至1.5—2.0以上,转入正常连续冲击,在造孔时要及时将孔内残渣排出孔外,以免孔内残渣太多,出现埋钻现象。

(2)冲孔时应随时测定和控制泥浆密度,及时加黏土,通过上下冲击,达到泥浆护壁的目的,根据实际情况,每冲击1—2m应排渣一次,并定时补浆,直至设计深度。排渣方法采用泥浆循环法,将输浆管插入孔底,泥浆在孔内向上流动,将残渣带出孔外,该方法造孔工效高,护壁效果好。若该方法排渣效果不理想时,则可采用抽渣洞法,排渣时,必须及时向孔内补充泥浆,以防亏浆造成孔内坍塌。

(3)在钻进过程中每1—2m要检查一次成孔的垂直度情况。如发现偏斜应立即停止钻进,采取措施进行纠偏。对于变层处和易于发生偏斜的部位,应采用低锤轻击,间断冲击的办法穿过,以保持孔形良好。

(4)成孔后应用测绳下挂0.5kg重铁砣测量检查孔深,核对无误后,进行清孔,可使用底部带活门的钢担渣筒,反复掏渣,净孔底沉渣清除干净。

(5)清孔后应立即将滤水管放孔后,其四周填入砂砾,以防止坍孔。

(6)质量标准

①井位放要允许偏差±20mm

②井径允许偏差±50mm,垂直度<1%,桩位允许偏差<100mm。

③井底沉渣厚度≤50mm。

四、管井井点制作,施工要点

1、井管

井管由滤水管,吸水管和沉砂管三部分组成。井管沉放前应清孔用压缩空气(压力为0.8Mpa,排放量为12m3/min)与潜水泵联合洗井。

2、水泵

采用JQB-2-10潜水泵,流量60m3/h,扬程为12-21m,电动功率3.2kw。每口井一台潜水泵,并带吸水胶管,配上一个控制井水位的自动开关,在井口安装75mm阀门以便节流量的大小,阀门用夹板固定。现场配备2台潜水泵作后备之用。

3、集水井

基坑内设置集小井,用φ500钢管,并设3‰坡度,与下水道接通。

4、钢井管下放与安装

将预先制作好的井管用汽车吊分段下放,分段焊接牢固,直下到井底。井管安放应力求垂直并位于井孔中间,管顶部比自然地面高500mm左右。井管过滤部分应放置在含水层适当的范围内,井管下入后,及时在井管与岩壁间填充砂砾滤料。管周围填砂滤料后,安设水泵前应按规定清洗滤井,冲除沉渣,采用压缩空气洗井法。

潜水泵在安装前,应对水砂尊身和控制系统做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检验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各部位螺栓是否拧紧,润滑油是否加足,电缆接头的封口有无松动,电缆线有无破坏拆断情况,然后在地面上试转5-8mm,如无问题,始可放入井中使用。

5、注意事项

(1)管井安装后,应及时洗井,否则成孔时浮于水中的泥砂会将从内部堵塞滤孔,使管井成为死井。

(2)管井施工后要及时抽水,以形成流动水龙和畅通水管,才能保证管井正常渗水效果。若施工中因某些原因管井静置多日不抽水,则管外泥砂浆逐步沉积,从管外堵塞滤孔,形成“死井”。

七、管井降水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1、管井做好后,在开挖基坑前,应抽水3-7d,使水位下降3-5m,以后边开挖边降水,井中水位开始逐步下降,在基坑中形成降水漏斗,以便于土方开挖和主体。

2、土方开挖施工完毕后,仍须继续抽水,以保持基坑底面干燥,便于桩承台,垫层和底板与地梁施工。

3、降水过程中,涌水量将逐渐减少。但每口井的涌水量不同,因此每口井的抽水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基坑中部设置观测井,做好抽水记录。为了方便,可直接观察坑底的底的排水沟与集水井水位升降情况,每隔1h抽水一次,涌水量大者抽20mm 左右,小者抽3-5mm,正常出水规律是“先大向小,先混后清”,否则降水属于不正常,应检查修改降水方案具体技术措施。

4、因雨天地面水也会流入坑内,因此基坑内应设置集水井一排水沟沿坑底边出水,将水导入排水沟与集水井,在集水井处设置水泵,将水排入市政地下水道。

5、井点降水运行开始后要求连续工作,不然地下水位将立即上升,因此准备双电源,以便一路电源停电后,立刻接通另一电源。

6、潜水泵在运动时应经常观测水位变化情况,检查电缆线是否与井壁相碰,以防磨损后水沿电缆芯掺入电动机内。同时还检查密封的可靠性,以保证正常运转。

7、由于基坑附有建筑物,应使建筑下的水位与附近水位之差保持不大于1m,以免造成建物的不均匀沉降而出现裂缝。故要加强水位观测和建筑沉降观测。

八、安全技术措施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1、降水设备机械要专人看管维护,动力配线保险闸刀等设置应符合施工用电规定要求。

2、水泵安装时要告准备好所用工具与安全器具,事先做好专项布置,工作时应做好维护与有关记录。

3、集水井要加以覆盖。

4、在抽水过程中,若发生井管错动与歪斜要停机处理。

5、各种电机要做防雨保护,室外电缆接头要做好绝缘处理。

地下水监测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陕西颐信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9月22日 陕西颐信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地下水监测系统 整体解决方案

目录 一、概述.................................................................................................................................................... - 1 - 1.1项目背景...................................................................................................................................... - 1 - 1.2新产品研究.................................................................................................................................. - 2 - 二、系统简介............................................................................................................................................ - 2 - 三、系统功能............................................................................................................................................ - 3 - 四、系统方案............................................................................................................................................ - 4 - 4.1数据流程及组网.......................................................................................................................... - 4 - 4.2系统组成...................................................................................................................................... - 4 - 4.3数据采集...................................................................................................................................... - 5 - 4.4数据传输格式.............................................................................................................................. - 5 - 五、系统软件............................................................................................................................................ - 5 - 5.1软件平台...................................................................................................................................... - 5 - 5.2数据接收软件.............................................................................................................................. - 5 - 5.3数据查询分析软件...................................................................................................................... - 6 - 六、系统特点.......................................................................................................................................... - 10 - 七、产品性能.......................................................................................................................................... - 10 - 7.1一体化智能水位采集装置........................................................................................................ - 10 - 7.1.1产品特点....................................................................................................................... - 11 - 7.1.2技术指标......................................................................................................................... - 12 - 7.2无线手持参数设置仪................................................................................................................ - 12 - 八、工程实例.......................................................................................................................................... - 14 -

地下水控制方案

地下水控制方案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根据武汉市急救中心和武汉市疾控中心迁建工程项目基坑支护施工图 2、国家有关施工技术、安全规范、规程 3、湖北中南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本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武汉市急救中心和武汉市疾控中心迁建工程项目 2、工程地点:武汉市江汉区马场路 3、建设单位:武汉城投房产集团有限公司 4、工程规模:该项目由1栋7层高层办公楼、1栋9层高层办公楼、1栋15层超高层办公楼组成,附设2层地下室。用地面积约1.28万㎡,总建筑面积约4.99万㎡,地下建筑面积1.62万㎡。 拟建场区地势较为平坦,场地标高在21.04~22.12米之间。 场区地貌单元属长江一级阶地,与长江最近直线距离约5000m。。 场地地质情况 拟建场区地层按各岩土层的成分、成因及工程性质等自上而下依次可分为:①杂填土(Qml);②粉质粘土夹粉土(Q4 al+pl);③粉质粘土(Q4 al+pl);④粉质粘土、粉土、粉砂互层(Q4 al+pl);⑤-1粉细砂(Q4 al+pl);⑤-2粉细砂(Q4 al+pl); ⑤a粉质粘土(Q4 al+pl);⑥中粗砂夹砾石(Q4 al+pl);⑦-1强风化泥质砂砾岩(K-E);⑦-2中风化泥质砂砾岩(K-E);⑦-2-1中风化泥质砂砾岩破碎岩(K-E)。 各岩土层名称、岩性描述、空间分布详见下表: 工程地质分层表

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及《钻孔柱状图》。 1.4.2地下水类型及地下水位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及下部承压水。上层滞水主要由地表水源、大气降水和生活用水补给,无统一的自由水面,水位及水量随地表水源、大气降水和生活用水排放量的影响而波动。承压水赋存于下部砂性土层中,水量大且水位随长江水位的变化有变化,具统一承压水位,与长江有较密切的水力联系,水位因长江水位季节性变化而变化。 场地承压水静止水位在地面以下3.64m,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 控制要点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一、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控制要点 (一)、隧道工程施工一般安全措施 1、隧道施工应做好施工前期准备,正确选用施工方法,结合地形、地质等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合理安排施工。 2、隧道施工各班组,应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内容包括施工情况及有关安全事宜及措施,并记载于交接班记录本上。每班开工前未认真检查工作面安全状况,不得施工。 3、在软岩或不良地质的隧道中,施工前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安全措施,并遵守弱爆破、短开挖、强支护、早衬砌、先护顶等小循环的施工原则。 4、施工中应加强对围岩及支护的检查和监测,如发现险情,必须在危险地段设置明显标志或派专人看守,并迅速报告施工现场负责人,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情况危险时,应将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区,同时立即向上级报告。 5、进入隧道工地必须按规定配带好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 6、进洞前应做好边仰坡防护和排水设施。 (二)、临时及辅助设施安全要求 1、临时设施平面布置应满足消防安全要求,布置科学,间距

合理,交通便利,施工、生活区域明显分开,在容易发生火灾的地方设置适用足够的灭火器材。 2、临时道路在险峻处应设立防护石墩和安全标志。 3、临时供电设施及线路应满足用电规范要求,主线、支线走向流畅,电线接头、闸刀应安装牢固,禁止使用裸线和裸体开关,动力机械应设立安全防护,电动工具应加强检查。彻底杜绝非电工私拉私接电线、电器现象。 4、压力容器的安装和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三)、消防安全措施 1、施工现场防火设备布置满足消防安全要求。 2、对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贮存和使用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非专职人员不得接触此类物品,防止发生人为事故。 3、生活区及工地机电设施,设置接地避雷击装置,每年雷雨季节来临前进行接地检查。 4、定期进行防火教育,杜绝职工使用电炉,乱扔烟头等不良习惯。 5、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更换消防器材,消除火灾隐患。 6、隧道中不得存放汽油、柴油及其它易燃品。 (四)、洞口工程 1、洞口路基及边坡、仰坡断面应自上而下开挖,一次将土方

深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

深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 一、概述 在影响基坑稳定性的诸多因素中,地下水的作用占有突出位置。历数各地曾发生的基坑工程事故,多数都和地下水的作用有关。因此,妥善解决基坑工程的地下水控制问题就成为基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测的重大课题。地下水对基坑工程的危害,除了水土压力中水压力对支护结构的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基坑涌水、渗流破坏(流砂、管涌、坑底突涌)引起地面沉陷和抽(排)水引起地层不均匀固结沉降。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的目的,就是要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岩土工程特点,采取可靠措施防止因地下水的不良作用引起基坑失稳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的方法分为降(排)水和隔渗(帷幕)两大类,这两种方法各自又包括多种形式。根据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开挖深度和支护形式等因素的组合,可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或几种方法的合理组合,以达到有效控制地下水的目的。 充分掌握场地的水文地质特征,预测基坑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地下水危害类型,如基坑涌水、渗流破坏(流砂、管涌、坑底突涌)或渗流固结不均匀沉降,是选择正确、合理方法,实现有效控制地下水的前提和基础。对基坑工程而言,水文地质特征主要是指场地存在的地下水类型(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和含水层、隔水层的分布规律及主要水文地质参数(地下水位或承压水头深度、含水层渗透系数和影响半径等)。水文地质参数是需要通过专门的水文地质勘探、测试、试验来取得的。比如,不同含水层的地下水位或水头必须用分层止水、分层观测得到,而不能用混合水位代替。渗透系数和影响半径则必须进行现场抽水来确定。这些专门水文地质工作的方法和技术要求,在相关的规程、规范和手册中均有详尽的论述,本文

隧道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隧道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第十二章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第一节质量目标及质量方针 12.1.1质量目标 分项、分部工程合格率达到100%,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确保北京市结构“长城杯”。 12.1.2质量方针 兑现合同承诺,留下时代精品。 第二节质量管理组织及质量保证体系 12.2.1质量管理组织 质量管理组织见图12-1。 图12-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12.2.2质量保证体系 第三节检测、试验及措施 12.3.1检测、试验组织机构 1.开工前,在工地现场建立工地试验室,下设混凝土、钢材、土工、防水试验组和资料收集整理组。 2.试验室配备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负责试验工作,并接受

监理工程师的监督。 3.现场试验室主要负责现场材料进货检验、标识、抽样检验、配合比设计、强度、抗渗试验及现场质量控制与指导,并负责有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2.3.2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 1.工地试验室按检测试验工作需要配置检测能力符合规定要求的检测试验设备和经资格认可的工作人员。 2.建立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周期检定校准制度,对已进行周期检定校准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标识,并建立台帐。妥善保存检验、测量提供准确可靠的测试数据。 3.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适用人员,对所适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填写适用维护保养记录,表明仪器状态。 4.发现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偏离核准状态时,应评定已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并决定是否重新进行检验和试验。 12.3.3检验、试验 1.进货检验和试验 对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和工程设备按规定要求进行检验和试验,确保未经检验或验证不合格的产品投入使用或安装。 检验和试验工作流程见图12-3。

地下水监测技术方案

咸潮监测预警技术方案 2013年7月

目录 1. 概述 (2) 2. 技术方案 (3) 2.1系统组成 (3) 2.2方案特点 (3) 2.3产品功能特点介绍 (4) 2.3.1 OTT Ecolog800 温盐深监测记录仪 (4) 2.4 供电模式 (8) 2.5 数据通讯 (9) 2.6 系统安装 (9) 2.7 监控中心软件 (9) 3. 产品主要应用情况 (11)

1. 概述 地下水作为人类生存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提供了优质的淡水资源。但是,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人类活动导致地下水污染已从点状扩展到面状污染。除地下水自身受污染外,又成为土地污染的重要媒介。 含水层对污染源的敏感性、纳污的脆弱性及其与土地污染的相关性已引起行业专家的普遍关注。而且,土壤和含水层一旦受到污染,清除、治理、修复十分困难,不仅经济投入很大,技术上也有难度,时间周期也很长。 我国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占有量只及世界人均量的四分之一,目前,国内七大地表水系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地下水污染也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这对我国本不充裕的水资源来说无疑更让人忧虑。随着人口密度加大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地下水降落漏斗逐步扩大,地表水体的严重污染也使地下水逐步遭到污染,而浅层地下水的无法使用迫使许多地区大量开发深层地下水,又带来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缓变地质灾害。据环保部门统计,1996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约1356亿吨,江、河、湖污染严重,并呈加重趋势,50%的浅层地下水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40%已不适宜饮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建设部、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编制的《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日前印发。按照《规划》目标,到2020年,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满足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对饮用水安全的要求。“十一五”期间,重点解决205个设市城市及350个问题突出的县级城镇饮用水安全问题。 目前来看,全国各地,尤其是北方地区广泛采用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为保障供水安全,有必要对地下水的水文和水质参数进行监测,以便实时掌握地下水的储量变化,水质指标等情况,选择合适优质的地下水源,保障饮用水源的安全,合理有效的利用地下水,在近海地区,更可以根据实时监测指标对可能出现的海水倒灌实现预警等目的。

8-地下水控制(基坑支护)

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CJ-99) 8 地下水控制 8.1 一般规定 8.1.1 地下水控制的设计和施工应满足支护结构设计要求,应根据场地及周边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并结合基坑支护和基础施工方案综合分析、确定。 8.1.2 地下水控制方法可分为集水明排、降水、截水和回灌等型式单独或组合使用,可按表8.1.2选用。 表8.1.2 地下水控制方法适用条件 8.1.3 当因降水而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截水后,基坑中的水量或水压较大时,宜采用基坑内降水。 8.1.4 当基坑底为隔水层且层底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坑底突涌验算,必要时可采取水平封底隔渗或钻孔减压措施保证坑底上层稳定。 8.2 集水明排 8.2.1 排水沟和集水井可按下列规定布置: 1.排水沟和集水井宜布置在拟建建筑基础边净距0.4m以外,排水沟边缘离开边坡坡脚不应小于0.3m;在基坑四角或每隔30~40m应设一个集水井; 2.排水沟底面应比挖土面低0.3~0.4m,集水井底面应比沟底面低0.5m以上。 8.2.2 沟、井截面根据排水量确定,排水量V应满足下列要求: V≥1.5Q (8.2.2) 式中Q——基坑总涌水量,可按附录F计算。 8.2.3 抽水设备可根据排水量大小及基坑深度确定。 8.2.4 当基坑侧壁出现分层渗水时,可按不同高程设置导水管、导水沟等构成明排系统;当基坑侧壁渗水量较大或不能分层明排时,宜采用导水降水方法。基坑明排尚应重视环境排水,当地表水对基坑侧壁产生冲刷时,宜在基坑外采取截水、封堵、导流等措施。 8.3 降水 8.3.1 降水井宜在基坑外缘采用封闭式布置,井间距应大于15倍井管直径,在地下水补给方向应适当加密;当基坑面积较大、开挖较深时,也可在基坑内设置降水井。 8.3.2 降水井的深度应根据设计降水深度、含水层的埋藏分布和降水井的出水能力确定。设计降水深度在基坑范围内不宜小于基坑底面以下0.5m。 8.3.3 降水井的数量n可按下式计算: n=1.1Q/q (8.3.3) 式中Q——基坑总涌水量,可按附录F计算; q——设计单井出水量,可按本规程第8.3.4条计算。 8.3.4 设计单井出水量可按下列规定确定: 1.井点出水能力可按36~60m3/d确定; 2.真空喷射井点出水量可按表8.3.4确定;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十一项措施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十一项措施 一、落实责任登记 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建立项目业主、施工、监理、检测、勘察设计单位,以及专业分包队伍、 劳务分包队伍的质量安全责任登记制度,层层细化落实质量安全责任。项目业主负责人对隧道施工安 全实行包保制度,其中,评估为极度风险(Ⅳ级)的隧道由项目业主主要负责人进行包保,包保领导 对包保项目每月巡查不得少于1次。 二、严格作业条件 (一)保证照明亮度。施工作业地段必须有足够亮度的照明,以能掌握围岩和支护状况,及时发现险情。要求掌子面40m以内作业段落应配备移动式照明灯具,两侧各安设2盏36V、500w卤钨灯;掌子 面后40m至二衬作业区段每隔20m,两侧各安设1盏400W高压钠灯。 (二)配足劳保用品。隧道施工人员应配备防尘口罩等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同时,必须配备专用检测 设备仪器对一氧化氮、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监测监控,按规定周期测定粉尘和有害气体浓度。施 工过程要加强通风管理。 (三)强化设施配备。隧道高压风、水钢管应尽可能靠近掌子面(离掌子面不得大于20m);开挖、支护台架必须备齐扳手、应急照明和应急包;未二衬的Ⅳ、Ⅴ、Ⅵ级围岩段、掌子面20m范围和上下台阶交界的斜坡道,均须设置管径不小于60cm的逃生管道。 (四)加强通信联络。洞口值班室、开挖工作面及其它必要的地方,应设置通信设备,并尽量确保洞 内能够接受到手机信号。 (五)落实隧道门禁系统。做好进出洞人员和车辆登记管理工作,随时准确掌握隧道内作业人员和车辆情况。 三、加强应急管理 (一)建立互动关系。要与附近医院、消防队、临近施工队伍及其他救援组织建立互助关系,做好相 应的安排,确保在应急救援中及时得到外部救援力量和资源的援助。 (二)配备求援器材。必须配备必要的救援物资和设备器材,并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应急救 援物资和设备能随时投入使用。 (三)落实应急培训。隧道内所有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应急救援培训。熟悉应急救援程序;掌握必 要的自救及互救知识;了解预先指定的主要及备用逃生路线、集合地点及各种避难急救场所位置;掌 握警报设备、通信装置、避难器具等的使用方法。 四、严格施工步距 (一)严格按规范施工。隧道应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严格控制软弱围岩的开挖循环进 尺,开挖后要及时进行初喷,严禁在裸岩条件下立拱架。硬岩段复喷作业距掌子面不得超过 40m。 (二)严格支护步距。不得以任何理由重开挖轻支护,严禁支护滞后和安全步距超标。软弱围岩及不 良地质隧道二衬应及时施作,其中,Ⅳ级围岩二衬距掌子面不得大于90m,Ⅴ、Ⅵ级围岩不得大于 70m。仰拱距掌子面不得大于60m。 五、严格方案审批 (一)严格按设计方案开挖。严格按设计方案开挖,除非项目业主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四方会审确 定的。严禁擅自改变开挖方法。加强隧道动态设计和动态施工,设计单位要加强技术服务,项目业主 要牵头组织变更设计,及时出具变更会议纪要和审批文件,围岩变更设计要同步明确施工方案。 (二)严格方案审查审批。对侵限拱架换拱、下台阶落底、洞口开挖、仰供开挖、软弱围岩开挖等危 险性较大的施工方案,要认真进行方案审查审批,严格按照审批的方案进行施工;加强过程监控量 测,监理应严格把关,项目业主应加强监督。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一、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1、以配合全线工程一次成优为目标,以落实质量责任、健全管理制度为根本,强化过程控制,并配以奖惩办法为手段,坚决克服质量通病,确保工程内实,修建质量高、环保优的大包电气化改造工程。 2、要从“以人为本、服务运输、系统优化”上建立全新的质量理念,实行工程质量保修制度。为提高工程建设水平,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实现工程一次成优的目标、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3、质量目标 ①、全部工程达到国家及铁道部现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并满足按设计速度开通的要求。 ②、全线工程一次成优,并确保部优,争创国优。 ③、杜绝重大质量事故。 ④、单位工程验收合格率100%。 ⑤、全线环保水保达标。 ⑥、竣工文件真实可靠、规范整齐,实现一次验收交接。 二、质量保证体系及制度 1、质量保证体系 (1)、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文件进行质

量管理,做到从资源投入和程序上保证工程质量。 (2)、健全质量管理管理,严格在质量保证体系下进行管理。质量保证体系图见下图 质量保证体系图

2、质量保证制度 (1)、严格执行质量自检制度。施工中每一道工序工班都必须自检,自检合格后,上报作业队复检。 (2)、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度。充分做好质量自检工作的同时,有专职质检工程师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对工程进行的质量监督检查。自检合格后,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隐蔽工程经监理工程师签证后隐蔽。 (3)、严格执行质检工程师“一票否决权”制度。作业队设专职质检工程师,班组设兼职质检员。保证施工作业始终在质检人员的严格监督下进行。质检工程师有质量否决权,发现违背施工程序、不按设计图、规则、规范及技术交底施工,使用材料半成品及设备不符合质量要求者,有权制止,必要时下停工令,限期整改并有权进行处罚。 (4)、认真执行质量管理制。把施工图审签制,技术交底制,测量复核制,质量自检、互检、专检“三检制”,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安全质量检查评比奖罚制,验工计量质量签证制,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制,质量事故(隐患)报告处理制等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具体到施工中,并落实到工班,使质量控制做到干群结合、上下结合、内外结合,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5)、实行质量责任制,逐级落实到工班,责任到人。建立质量奖罚制度,明确奖罚标准,做到奖罚分明,杜绝质量事故发生。

隧道施工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隧道施工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一、隧道施工安全1、隧道施工隧道施工洞内设专人指挥调度,三管两线设专人管理,保证照明、通风、排水良好,道路平顺畅通、灯光明亮。设置好运输线路安全信号标志,确保洞内运输安全。专职安全员上岗必须佩带安全人员袖标,凡进洞人员必须带安全帽。把弱围岩作为重点防范对象,注重围岩监测和观察,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随时注意围岩的岩质和分布情况变化,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方向,掌子面填充物的性质、涌水量,锚杆是否挖断,喷混凝土是否产生裂隙。当围岩变形量无变缓趋势或喷射混凝土产生较大的剪切状态时立即停止开挖,采取辅助加固施工。做好隧道监控测量,根据监测资料,判定围岩的稳定性,超前指导施工,保证安全。洞内高压线及风管通过衬砌台车时,设置绝缘活动装置和风管分节安装,防止挂断电缆和弄坏风管。2、洞身爆破安全措施在爆破设计之前必须做到情况明确,不但要查阅原始地型地质资料,并要深入现场仔细勘察,并对地型地质资料进行现场核实、补充,使之满足《爆破安全规程》规定的深度要求。在做方案之前要预估出现意外的可能性并做好预防措施,做到有备无患。根据隧道钻爆开挖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围岩采用不同的爆破方案,对于特殊围岩地质还要进行特别设计,如有岩爆地段、煤层地段、膨胀岩地段,必须制定必要的安全及防护措施。设计采用非电导爆管线性微差起爆网路,在软岩中严格控制每段起爆药量及每段间隔时间,减小爆破振动对围岩及支护结构的破坏。爆破工程师参加施工并对施工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修改设计。爆破施工的“四大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在施工前对这些人员进行必要的爆破安全技术培训,使各级人员在掌握爆破安全技术的同时提高安全意识。每次爆破施工,爆破工程师必须对爆破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按规程要求做好爆破器材的检验,包括炸药、雷管、连接器材等,保证合适、合格的爆破器材进入现场,每次爆破均应使用同厂、同批、同型号的爆破器材。严格按爆破规程进行各道工序的施工,制订布眼、钻眼、装药、堵塞、连线等关键技术的操作细则,并在施工中严格执行,确保装药、堵塞、连线等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加强有毒气体及可爆气体的监测工作,一旦发现浓度超标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中毒和爆炸。注意炸药的防水防潮,

工程各类地下水控制施工措施及计算方法

地下水控制方案及计算方法 基坑工程中的降低地下水亦称地下水控制,即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地下水要满足支护结构和挖土施工的要求,并且不因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基坑周围的环境和设施带来危害。 6-2-8-1 地下水控制方法选择 在软土地区基坑开挖深度超过3m,一般就要用井点降水。开挖深度浅时,亦可边开挖边用排水沟和集水井进行集水明排。地下水控制方法有多种,其适用条件大致如表6-123所示,选择时根据土层情况、降水深度、周围环境、支护结构种类等综合考虑后优选。当因降水而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 地下水控制方法适用条件表6-123 当基坑底为隔水层且层底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坑底突涌验算,必要时可采取水平封底隔渗或钻孔减压措施,保证坑底土层稳定。否则一旦发生突涌,将给施工带来极大麻烦。 6-2-8-2 基坑涌水量计算 根据水井理论,水井分为潜水(无压)完整井、潜水(无压)非完整井、承压完整井和承压非完整井。这几种井的涌水量计算公式不同。 完整井(fully penetrating well):贯穿整个含水层,在全部含水层厚度上都安装有过滤器并能全断面进水的井。揭穿整个含水层,并在整个含水层厚度上都进水的井。

非完整井(partially penetrating well):未揭穿整个含水层、只有井底和含水层的部分厚度上能进水或进水部分仅揭穿部分含水层的井。未完全揭穿整个含水层,或揭穿整个含水层,但只有部分含水层厚度上进水的井。 潜水井(well in a phreatic aquifer):揭露潜水含水层的水井。又称无压井。 承压水井(well in a confined aquifer):揭露承压含水层的水井。又称有压井。当水头高出地面自流时又称为自流井(artesian well,flowing well );当地下水埋深很大时,可出现承压-无压井。 1.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 根据基坑是否邻近水源,分别计算如下: (1)基坑远离地面水源时(图6-168a ) ) 1lg()2(366.10 r R S S H K Q +-= (6-124) 式中 Q ——基坑涌水量; K ——土壤的渗透系数; H ——潜水含水层厚度; S ——基坑水位降深; R ——降水影响半径;宜通过试验或根据当地经验确定,当基坑安全等级 为二、三级时,对潜水含水层按下式计算: kH S R 2= (6-125) 对承压含水层按下式计算: k S R 10= (6-126) k ——土的渗透系数; r 0——基坑等效半径;当基坑为圆形时,基坑等效半径取圆半径。当基坑 非圆形时,对矩形基坑的等效半径按下式计算: r 0=0.29(a +b ) (6-127) 式中 a 、b ——分别为基坑的长、短边。

隧道工程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隧道工程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要点施工质量控制要以设计为依据、以施工技术指南为规范、以验收标准为目标,将质量控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施工阶段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 施工过程中,工序质量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质量控制程序: 1.制定质量控制计划 2.选择质量控制点 3.确定控制点的质量要求 4.对控制点进行检测 5.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的一般做法: 每道工序完成后,施工单位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一、洞口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一)质量控制目标 隧道洞口边、仰坡土石方开挖及防护工程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环境保护、 水利保持有关规定。 (二)施工控制要点: 1.边、仰坡应自上往下分层开挖,不得采用洞室爆破,开挖后要及时进行 防护。 2.边、仰坡地质条件不良时开挖前要采取稳定加固措施。 3.边、仰坡周围的排水沟、截水沟应在边、仰坡开挖前修建完成。 4.洞口施工前,应先检查边、仰坡以后的山坡稳定情况,清除悬石、处理 危石。施工期间实施不间断监测和防护。 5.隧道洞门及洞口段衬砌应尽早施工以保证洞口边、仰坡稳定。 6.隧道洞门和缓冲结构的基础必须置于稳固的地基上。 7.隧道洞门两侧的混凝土浇筑与背后回填应对称进行,不得对拱、墙衬砌 产生偏压。 二、洞身开挖质量控制 (一)质量控制目标 不欠挖,少超挖,表面平顺,无明显凹凸现象。 允许超挖值(mm): 隧道允许欠挖值: 隧道开挖应严格控制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允许岩石个别突出

部分侵入衬砌。 (二)超欠挖控制要点 1.开挖方法的选择 2.开挖轮廓线的定位 3.钻爆设计及优化 4.钻爆作业 5.光面爆破效果控制 钻爆设计: 1)合理确定炮眼(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的间距、深度、斜率和 数目,钻爆器材、装药量和装药结构,起爆方法和爆破顺序,钻 眼机具和钻眼要求。 2)有效的控制超、欠挖,应从钻孔精度、爆破参数的选择及对地质 变化的适应性、爆破器材和装药结构的选择等方面不断改进,采 取一炮一分析制度,根据爆破效果,不断优化钻爆设计,把钻爆 设计与地址变化有机结合在一起。 钻爆作业控制: 1)钻爆作业必须按照钻爆设计进行钻眼、装药、网路接线和起爆。 2)炮眼的深度和斜率应符合钻爆设计: 掏槽眼眼口间距误差不大于3cm,眼底深度误差不得大于5cm;辅助眼眼口排距、行距误差均不得大于5cm;周边眼眼口 误差不得大于3cm,眼底不得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3~5cm。 当采用凿岩机钻眼时,掏槽眼眼口间距误差和眼底深度误差不得大于5cm;辅助眼眼口排距、行距误差均不得大于10cm; 周边眼眼口位置误差不得大于5cm,眼底不得超出开挖断面轮廓 线15cm。 3)周边炮眼与辅助炮眼的眼底应在同一垂直面上,掏槽炮眼应加深 10~20cm,以保证掏槽效果和掌子面的平整。 4)每次开挖后均要用激光限界检测仪对开挖面尺寸进行检测,及时 检查出欠挖面并进行处理,保证隧道开挖断面不侵限。 光爆效果控制: 1)要合理确定周边眼间距与抵抗线的相对距离,通过减小周边眼间 距和抵抗线,提高光面爆破效果。 2)控制周边眼装药集中度和装药结构,集中度太大易造成超挖,太 小会造成欠挖;炮孔装药应均匀分布,眼底适当加强。 3)严格控制开挖轮廓线和炮眼布设精度。 (三)塌方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1.塌方主要原因: 1)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原有支护措施不当。 2)支护的不及时、暴露时间过长,导致围岩风化严重、变形失稳。 3)通过断层,突然遇到较高水压富水洞段,地下水向洞室内漏出, 淘空了断层构造带中破碎岩体和填充物。 4)由于岩层产状不利或因岩爆等诸多地质原因。 5)一般情况下造成塌方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的因素。 2.控制掌子面塌方的措施

隧道工地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隧道工地安全生产保证措 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399-85 隧道工地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形成人人抓安全的安全生产局面,用制度和纪律约束行为,真正把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落到实处。在隧道施工过程当中,应着重注意以下事项。 A、所有进入隧道工地的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 B、如发现隧道内有险情,必须立即在危险地段设立明显标志或派人看守,并迅速报告施工领导人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若情况严重时,应立即将施工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地段。 C、凿岩机钻眼时,必须采用湿式凿岩,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眼。 D、爆破作业和爆破器材加工人员严禁穿着化纤衣物。 E、洞内爆破时,必须统一指挥,所有人员应撤

至不受有害气体、空气冲击波、震动及飞石伤害的地点,安全距离大于200米。 F、爆破后必须经过通风排烟,且至少相距15分钟以上,才准安全检查人员进入工作面,经过检查和处理确认安全后,其它施工人员才准进入工作面。 G、瞎炮必须由原爆破手按规定处理。爆破器材加工,应在远离洞口100m外的加工房中进行。 H、在任何情况下,雷管与炸药必须放置在带盖的容器内分别运输。 I、所有运输车辆不得超载、超宽、超高运输。运装大体积或超长料具时,应有专人指挥,专车运输,并设置显示界限的红灯。 J、机械装渣时,坑道断面应能满足装载机械的安全运转,装渣机械上的电缆或高压胶管应有专人收放,装渣机操作时其回转半径内不得有人。 K、洞内运输的车速不得超过:人力车5km/h;机动车在施工作业段单车10 km/h,有牵引车及会车时5 km/h;机动车在非作业地段单车20 km/h,有牵引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控制要点[全面]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控制要点 1审核方案,检查“三通一平”和各种设备准备情况 重点审核隧道场地布置方案、地方料使用情况、交通运输状况、电力、通讯、供水、进场施工设备和检测设备; 1.1审核重点隧道施工场地总布置图方案 施工场地布置应结合工程规模、工期、地形特点、弃渣场和水源等情况,本着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合理布置、统筹安排的原则进行,并符合下列要求: (1)以洞口作业区为中心布置施工场地.施工场地应事先规划,分期安排,并减少与现有道路交叉和干扰. (2)长隧道洞外应有大型机械设备安装、维修和存放的场地. (3)机械设备、附属车间、加工场应相对集中.仓库应靠近公路,并设有专用线. (4)合理布置大堆材料(砂石料)、施工备品及回收材料堆放场地的位置. (5)生活服务设施应集中布置在宿舍、保健和办公室用房的附近,洞口段为不良地质时,不应在洞顶修建房屋高压水池和其他建筑. (6)运输便道、场区道路和临时排水设施等,应统一规划,做到合理布局、形成网络. (7)危险品库房按有关规定办理. (8)检查开工准备条件,审批开工报告. 1.2对地方料的使用进行审核 (1) 审查进场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建设单位供应的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应齐全.施工单位自行采购的原材料,检查采购合同复印件、生产厂家资质证明等. (2) 通过外观检查、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等方式,按现行“验标”的规定对实物进行检查验收. (3) 检查原材料存放.要求施工单位对原材料进场时间、产地、数量、批次、品种、规格和检验情况分别作出明显标识. 1.3交通运输状况 对重点隧道洞口施工作业区的交通运输状况进行审核,重点审核运输方式、运输道路、运输路线、运输管理及运输设备满足施工需要,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中的相互干扰. 1.4电力

地下水自行监测方案

山东XXX有限公司 地下水自行监测方案 一、编制目的 为贯彻实施《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化工企业聚集区及其周边地下水水质监测井设立和监测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鲁环函〔2019〕312 号)文件精神,落实目标责任,强化监督管理,公司为了解本身生产过程中是否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拟开展地下水的监测活动。 在公司生产运行过程中,正常或非正常生产情况下可能对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导致该区域内或周边人群在未来承受不可接受的人体健康风险。因此,开展地下水检测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公司上下游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与检测,初步识别公司生产过程中是否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 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04); 5.《地下水监测工程技术规范》(GB/T 51040-2014); 6.《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规范》(DZ/T 0270-2014); 7.《水文水井地质钻探规程》(DZ/T 0148-2014);

8. 《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价工作指南》(环办〔2014〕99号)。 三、监测方案 1.监测点位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等要求,公司监测井设立3眼,在公司厂内,上下游各设立1眼。监测点位布设情况见表1及图1。 表1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布设情况 图1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布设图 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包括常规因子和特征污染因子。常规因子为《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表1地下水质量常规指标项(除放射性指标、微生物指标等)。特征污染因子包括公司内所涉及的二氯甲烷、苯乙烯、丙烯腈。 表2 检测项目信息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制度95643

隧洞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批准: 审核: 编制: XXXXXXXXXXX公司 XXXXXXXXXXXXXX项目部 X年X月X日

1、总则 为规范XXXXXXXXX项目隧洞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满足业主、监理对隧洞施工安全管理要求,减少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保障隧洞内施工安全。根据我项目部隧洞施工特点,特制定本制度。2、职责 1)安全环保办:负责隧洞施工安全管理的监督工作; 2)技术质量办:负责隧洞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和作业指导书的制定,并实施交底及安全技术措施的检查指导工作; 3)工程管理办:科学合理编排隧洞掘进计划,落实隧洞内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及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4)土建工区、TBM工区:负责落实隧洞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及现场的施工安全的具体管理、协调、监护工作。 3、隧洞安全检查 一、隧洞安全检查的重点 1、光面爆破控制和监控量测、初期支护(包括二次衬砌)跟进进度和施工质量、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相符); 2、施工用电、火工品管理、应急预案及演练、应急物资装备保障情况; 3、安全员履行职责及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情况等; 4、隧洞内有毒有害气体检测、通风情况检查和排水设施的检查。 二、检查要求 1、安全总监每周检查不少于一次,项目经理每月检查不少于2次,安全员每日对洞内进行巡查; 2、检查人员每次检查均应做好检查记录,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口头或书面整改措施,安全人员跟踪落实。 4、隧洞施工安全管理要求 4.1 基本要求 1、所有进、出洞人员必须实施登记、刷卡或翻牌,洞口值班人员做好记录工作,违反规定的遵照项目部安全奖惩制度进行处罚;外来参观人员进行进洞安全告知后,由项目部专人引导和监护安全。 2、进入施工区域,所有人员遵照项目部规定佩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尘口罩、耳塞),进洞人员穿戴有明亮反光条的工作服或反光马甲; 3、隧洞内照明线路敷设严格遵照《水利水电施工标准化图册》布设为的三相五线制,照明灯使用LED节能灯,6-10m一盏,保证照明充足,并在弯道、洞口处安设一定数量的应急照明灯。 4、隧洞洞施工用电遵照临时用电规范进行,机具设备用电严格遵照”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安

隧道二衬质量控制措施

陕西华通公路工程公司 307省道柞水小岭梁隧道工程SD合同段隧道二衬施工专项质量控制措施 陕西华通公路工程公司 307省道柞水小岭梁隧道工程SD 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6年2月

隧道二衬施工专项质量控制措施 一、概述 1、隧道衬砌要遵循“仰拱超前、墙拱整体衬砌”的原则,初期支护完成后,为有效地控制其变形,仰拱尽量紧跟开挖面施工,仰拱施作完成后,尽早人工铺设防水板,绑扎钢筋后,采用液压整体式衬砌台车进行二次衬砌,采用拱墙一次性整体灌注施工。混凝土在洞外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洞内,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模。 2、本合同段隧道衬砌类型分为以下几种: P37(衬砌厚度55cm钢筋砼,V级围岩加强) P41(衬砌厚度45cm钢筋砼,V级浅埋) P45(衬砌厚度45cm钢筋砼,V级深埋) P49(衬砌厚度55cm钢筋砼,V级深埋破碎) P53(衬砌厚度40cm,Ⅳ级一般) P57(衬砌厚度35cm,Ⅲ级) 3、隧道模筑衬砌混凝土灌注采用全断面液压衬砌台车,一次施工长度12m,砼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罐车运输,混凝土输送泵灌注,机械振捣。二、目的 明确本标段隧道二次衬砌施工作业的基本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通过交底使技术人员掌握相关的施工方法、技术标准和注意事项等。 三、内容 (一)二衬工序内容: 测量放线、轨道铺设、台车及模板就位、基仓清理、涂脱模剂、安装挡头板及止水条(带)、预埋件安装、灌筑前检查验收、输送管路安装及输送泵运转调试、混凝土拌和、运输、泵送入模、捣固、拆模、养生。 (二)施工要点 防排水验收——衬砌钢筋安设——预埋件安设——衬砌施工准备工作——铺设枕木——衬砌台车就位——测量检查——模板支立加固——砼灌注——养护拆模 1、防水材料安装 (1)二衬无渗漏水施工方法严格遵循“以排为主,防排结合,多道设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