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全球定位系统(GPS)术语及定义

全球定位系统(GPS)术语及定义

全球定位系统(GPS)术语及定义
全球定位系统(GPS)术语及定义

全球定位系统(GPS)术语及定义

全球定位系统(GPS)术语及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9391-2003 】2004-12-24 5:55:15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常用术语及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GPS专业范围内的各种标准的制定、各类技术文件的编制,也适用于科研、教学等方面。

2通用术语

2.1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导航星navigation by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NA VSTAR)

一种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控制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为伞球用户提供实时的三维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包括主要为军用的精密定位服务(PPS)和民用的标准定位服务(SPS)。

2.2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

一种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实时的三维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包括军用和民用两种服务。

2.3

伽利略系统Galileo system

一种民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4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

由国际民航组织提出的概念。GNSS的最终目标是由多种民用卫星导航系统组成,向全球民间提供服务。并将由多国民间参与运行和控制的卫星导航系统。GNSS也已经为国际海事组织(IMO)所接受。欧洲的GNSS计划分为两个阶段,即GNSS-1和GNSS-2。GNSS-1为EGNOS(欧洲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导航重叠服务)系统,GNSS-2为Galileo(伽利略)系统。

2.5

静地星/定位星系统Geostar/Locstar system

一种卫星定位系统,利用两颗地球轨道静止卫星双程测距而实现定位功能,兼有简短报文通信能力。

2.6

海军导航卫星系统navy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NNSS)

子午仪Transit

是1960年由美国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为固定用户或低动态用户提供不连续定位信息。

注:已于l997年12月31日关闭。

2.7

国际GPS动力学服务international GPS geodynamics service(IGS)

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于1994年创立的国际GPS研究服务机构。它负责向世界各国的GPS 用户提供精密的星历、地球旋转参数、全球GPS跟踪网数据等多种信息。

2.8

GPS空间段GPS space segment

指GPS的空间星座,它按设计由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上的24颗导航卫星组成,卫星向地球方向广播含有测距码和数据电文的导航信号。

2.9

GPS地面控制段GPS ground control segment

指GPS的地面监测和控制系统,它包括主控站、卫星监测站和上行信息注入站(又称地面天线)以及把它们联系起来的数据通信网络。

2.10

GPS用户段GPS user segment

指各种GPS用户终端,其主要功能是接收卫星信号,提供用户听需要的位置、速度和时间等信息。

2.11

Block Ⅰ,Ⅱ,ⅡA,ⅡR,ⅡR-M,ⅡF,Ⅲ卫星Block Ⅰ,Ⅱ,ⅡA,ⅡR,ⅡR-M,ⅡF,Ⅲsatellites

指GPS的各代卫星的名称。Block Ⅰ是原型卫星;BlockⅡ和ⅡA是目前的基本工作卫星;Block ⅡR和ⅡR-M是正在发射的替补卫星;Block ⅡF是后继卫星,Block Ⅲ是在规划中的2010年以后发射的卫星。

2.12

伪卫星pseudolite

设立在地面上的GPS信号发射站,它发播与真实的GPS卫星相似的信号,可在近距离内起到和GP5卫星类同的作用。

2.13

星历ephemeris

描述天体的空间位置的轨道参数。

2.14

GPS卫星星历GPS satellite ephemeris

GPS卫星星历一共包含16种数据,它们分别是历元、在历元上的6个卫星轨道参数以及用于在历元之后修正轨道参数的9个系数。

2.15

广播星历broadcast ephemeris

卫星播发的电文中所包含的本颗卫星的轨道参数或卫星的空间坐标。

2.16

精密星历precise ephemeris

由若干个不属于GPS系统的卫星跟踪站获得的测量值,经事后处理计算出的卫星轨道参数,供事后精密定位使用。

2.17

历书almanac

GPS卫星电文中包含的所有在轨卫星的粗略轨道参数。

2.18

载频L1、L2、L5 carrier L1,L2,L5

L1、L2为GPS卫星所发射信号的载频,L1为1575.42MHz,L2为1227.60MHz。L5为GPS卫星将增发的民用信号的载频,预定为117**5MHz。

2.19

历元epoch

指一个时期和一个事件的起始时刻或者表示某个测量系统的参考日期。

注:在GPS术语中两种概念都使用。

2.20

伪随机噪声码pseudo random noise(PRN)code

一种具有与白噪声类似的自相关特性确定的码序列。GPS信号中采用了伪随机噪声编码技术,以产生码分多址(CDMA),直接宇列扩频和伪距测量功能。

2.21

粗/捕获码coarse/acquisition code

C/A码C/A code

用于调制GPS卫星L1载频信号的民用伪随机码。

2.22

精码precise code

P码P code

曾经用于调制GPS卫星L1和L2载频信号的伪随机码。

2.23

P(Y)码P(Y)code

Y码Y code

GPS卫星用于调制L1和L2载频信号的军用伪随机码,由P码与加密码W模2相加而成。由于Y码仍然保持着P码的码速率,因此也称作P(Y)码。

2.24

精度因子dilution of precision(DOP)

描述卫星的几何位置对误差贡献的因子。GPS的误差为测距误差与精度因子之乘积。

2.25

几何精度因子geometrical dilution of precision(GDOP)

表征卫星几何位置布局对GPS三维位置误差和时间误差综合影响的精度因子。

2.26

位置精度因子positional dilution of precision(PDOP)

表征卫星几何位置布局对GPS三维位置精度影响的精度因子。

2.27

高程精度因子vertical dilution of precision(VDOP)

表征卫星几何位置布局对GPS高程定位精度影响的精度因子。

2.28

平面位置精度因子horizontal dilution of precision(HDOP)

表征卫星几何位置布局对GPS平面位置精度影响的精度因子。

2.29

时间精度因子time dilution of precision(TDOP)

表征卫星几何位置布局对GPS时间精度影响的精度因子。

2.30

捕获acquisition

用户设备对接收到的GPS卫星信号完成码识别、码同步和载波相位同步的处理过程。

2.31

重捕re-acquisition

GPS接收机因信号遮挡等原因短时间失锁后重新捕获信号的过程,一般很快便能完成。

跟踪tracking

对捕获到的GPS卫星信号继续保持码同步和载波相位同步的过程。

2.33

码相位跟踪code phase tracking

GPS接收机通过对GPS卫星信号的C/A码或P(Y)码的码相位进行跟踪,以获得GPS 伪距测量值的过程。

2.34

载波相位跟踪carrier phase tracking

GPS接收机通过对GPS卫星信号的载波相位的跟踪,以获得载波相位测量值的过程。

2.35

载波相位平滑carrier phase smoothing

在GPS接收机中利用积分载波相位测量值,以减小由码相位跟踪噪声造成的误差的方法。

2.36

周跳cycle slips

在GPS接收机进行载波相位跟踪时,因某种原因产生的整数载波周期跳变。

2.37

伪距pseudorange

由GPS接收机测出的卫星信号传播时间而计算出的卫星与接收天线相位中心间的距离。

2.38

距离变化率range rate

用测量GPS卫星载波的多普勒频移求得的伪距变化的速率。

2.39

选择可用性selective availability(SA)

是美国人为地将误差引入卫星时钟和星历数据中,以降低GPS标准定位服务(SPS)精度的人为措施。

注:该措施从1990年3月开始实施,2001年5月1日停止使用。

2.40

完好性integrity

当无线电导航系统不应当用于导航时向用户及时发出警告(信息)的能力。GPS系统有一定的完好性措施,但对一些应用系统目前的完好性还不够。

2.41

反欺骗anti-spoofing(A-S)

GPS卫星信号中用加密码W与P码相叠加,使之变为Y码的措施,用于精密定位眼务(PPS)。只有具有解密能力的接收机才能利用精密定位服务。

2.42

标准定位服务standard positioning service(SPS)

由GPS的C/A码所提供的公开的民用服务。

2.43

精密定位服务precise positioning service(PPS)

由GPS的P(y)码所提供的保密服务,仅供美国及其盟国军用或经特许的其他用户使用。

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receiver autonomous integrity monitoring(RAIM)

接收机利用冗余GPS卫星的伪距测量信息,以判定GPS系统完好性的方法。它能判断可见卫星中是否有卫星出现故障或哪一颗卫星发生了故障并将其排除在导航解之外。

2.45

飞机自主完好性监视airplane autonomous integrity monitoring(AAIM)

利用飞机上各种导航设备的冗余信息辅助GPS接收机,以提高GPS完好性的一种技术。

2.46

GPS完好性通道GPS integrity channel(GIC)

以由多个地面GPS卫星监测台组成的网为基础,提高GPS星座完好性的技术。

2.47

故障检测和排除fault detection exclusion(FDE)

在RAIM中,利用冗余GPS卫星的伪距测量信息,具体地判定某一颗卫星不可用而将其从求解组合中排除不用的方法。

注:当可见卫星为6颗以上时,才能作故障检测和排除。

2.48

GPS监测站GPS monitor station

在GPS地面控制段中用以对GPS星座的所有卫星进行跟踪测量的设施,全球一共设有5个。所有监测站收集到的数据传送到主控站,在那里解算出卫星星历和时间的修正参数,然后上行加载到卫星上。

2.49

主机板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OEM);engine board

是GPS接收机的核心部件,包括RF、数字通道、处理器和定位解算软件。在OEM基础上,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加上不同的人机界面、天线和外壳结构,可以做成适合不同需要的GPS用户没备。

2.50

C/A码GPS接收机C/A code GPS receiver

利用GPS的C/A码进行导航定位的接收机。

2.51

P(Y)码GPS接收机P(Y)code GPS receiver

利用GPS的P(Y)码进行导航定位的接收机。

2.52

单频GPS接收机single frequency GPS receiver

只能接收GPSL1载频信号而进行导航定位的接收机。

2.53

双频GPS接收机dual frequency GPS receiver

能够接收GPS L1、L2信号而进行导航定位的接收机。

2.54

无码GPS接收机codeless GPS receiver

在不知道P(Y)码序列的条件下,采用某种信号处理技术获得GPSL1和L2双频信号的测量值,从而具有电离层延迟校正能力的民用双频GPS接收机。

2.55

软件无线电GPS接收机software radio GPS receiver

将经天线接收和直接放大后的GPS卫星信号送入高速模/数变换器,其后的全部处理过

程由通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完成的GPS接收机。

2.56

导航型GPS接收机navigational GPS receiver

能在动态条件下提供实时定位及其他数据并具有导航功能的GPS接收机。

2.57

测地型GPS接收机geodetic GPS receiver

能够提供卫星信号原始观测值用于高精度测量的接收机。

2.58

GPS/GLONASS兼用接收机GPS/GLONASS dual-used receiver

能够同时接收GPS卫星和GLONASS卫星信号进行导航定位的接收机。

2.59

测姿型GPS接收机attitude-determination GPS receiver

用以测量载体方向、横滚和俯仰等参数的GPS接收机,通常由多个GPS接收天线、OEM 和相应的处理器组成。

2.60

测向型GPS接收机GPS azimuth-determination receiver

用以测量载体方向等参数的GPS接收机,通常由双天线、OEM和相应的处理器组成。

2.61

授时型GPS接收机time transfer GPS receiver

专用于精确时间(GPS时或UTC时间)发布的GPS接收机。有时还同时输出高稳定度的频率。授时精度可以达到或超过40ns。

2.62

定时校频GPS接收机GPS time/frequency receiver

同时产生GPS标准秒信号和基准频率的GPS接收机。用于对用户的时钟和频率源进行定时和校准。

2.63

单通道GPS接收机single channel GPS receiver

采用单个硬件通道,按照一定的时序实现对多颗卫星信号的跟踪,并完成定位功能的老式GPS接收机。

2.64

多通道GPS接收机multichannel GPS receiver

一个包含多个并行通道的GPS接收机。每个通道都能独立连续跟踪一颗或一颗以上卫星。

2.65

GPS数字接收机GPS digital receiver

从中频开始进行数字量化处理的GPS接收机。

2.66

GPS模拟接收机GPS analog receiver

载波环和码环采用模拟电路实现的老式GPS接收机。

2.67

差分GPS接收机differential GPS receiver

能够接收由差分基准站的数据链路发射的差分修正数据,而进行差分导航定位的GPS 用户设备,一般包括数据链信号接收机和能利用差修正信息的GPS接收机。

2.68

GPS接收机应用模块GPS receiver application module(GRAM)

是一种标准化的美国军用GPS用户设备模块,用于确保军用GPS用户设备的安全性、共用性和互换性。

2.69

GPS天线相位中心GPS antenna phase center

指GPS天线的电气中心。其理论设计应与天线的几何中心一致。

2.70

GPS接收机噪声GPS receiver noise

GPS接收机噪声是由接收机内部热噪声、通道间的偏差和量比误差等引起的测距和测相误差的综合表征。

2.71

GPS微带天线GPS microstrip antenna

一种GPS接收机天线类型。由粘接在基板上的特殊设计和精确量裁的金属箔构成。2.72

冷启动cold start

GPS接收机在不知道星历、历书、时间和位置的情况下开机,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正常定位。

2.73

温启动warm start

GPS接收机在不知道星历,但存有历书、时间和位置的情况下开机,达到正常定位的时间比冷启动短。

2.74

热启动hot start

GPS接收机在存有星历、历书、时间和位置的情况下开机,达到正常定位的时间比温启动短。

2.75

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RMS)

表明GPS观测值数据质量的参数,其值越小,数据质量越好。

2.76

用户距离误差user range error(URE)

用户测量所得的伪距与至卫星真实距离的误差,用均方根值来规定。

2.77

用户等效距离误差user equivalent range error(UERE)

根据各种误差源听求得的对用户至卫星距离测量误差的估值。

2.78

GPS导航电文GPS navigation message

是由GPS卫星播发给用户的描述卫星运行状态与参数的电文,包括卫星健康状况、星历、历书,卫星时钟的修正值、电离层时延模型参数等内容,以50bps速率播发。

2.79

转换字hand over word(HOW)

GPS导航电文中的转换字载有时间信息,用于在P(Y)码接收机中辅助从C/A码跟踪状态转换到P(Y)码跟踪状态。

2.80

Z-计数Z-count

GPS卫星时钟时间,在GPS导航电文中位于每个子帧的第二个转换字(HOW)之前,用29位二进制数表示,单位为1.5s,一个Z-计数为6s。

2.81

差分GPS differential GPS(DGPS)

一种提高GPS定位和定时精度的技术。在已知点上设置GPS基准接收机,根据由此获得的GPS测量误差产生误差修正量,实时或事后提供给差分GPS用户设备,使用户设备接收并利用修正量以提高其定位精度。

2.82

差分基准站differential reference station

差分站differential station

设在已知坐标点上的GPS基准接收机连续观测视界内的卫星,产生差分修正量。再利用数据链发射台向差分GPS用户设备发送差分修正信息。这种固定站称为差分基准站。2.83

局域差分GPS local area DGPS(LADGPS)

用于提高局部区域的GPS定位精度的实时差分GPS系统。

2.84

局域增强系统local area augmentation system(LAAS)

利用VHF数据链的局域差分GPS系统,它同时提高GPS定位精度和完好性。为飞机精密进近服务。

2.85

位置差分GPS position differential GPS

以差分基准接收机提供的位置误差作为修正量的局域差分GPS,它要求基准站GPS接收机和用户接收机使用相同的卫星组进行定位解算。

2.86

伪距差分GPS pseudorange differential GPS

以差分基准接收机产生的视界内各颗GPS卫星的伪距误差及其变化率作为修正量的局域差分GPS,它不要求基准接收机和用户接收机使用相同的星组。

2.87

载波相位差分GPS carrier phase differential GPS

利用基站GPS接收机和用户GPS接收机对多颗卫星信号的载波相位和码伪距的观测量,进行双差分和其他处理,以使用户获得厘米甚至毫米级定位精度的一种相对定位技术。

2.88

实时动态测量系统real time kinematic(RIK)survey system

利用数据链将基站GPS接收机的载波相位和码伪距观测量传送给用户,用户接收机采用双差分以及其他处理,快速解算出载波整周多值性,以实现动态高精度的实时定位系统。

2.89

EUROFIX系统EUROFIX system

以罗兰C作为数据链的局域差分GPS系统。

2.90

连续工作基准站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CORS)

互联网差分GPS internet differential GPS

由美国大地测绘局(NGS)、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联合建立的GPS增强系统,它通过互联网和电话数据包服务,收集来自分布在全国的几百个基准站的码距离和载波相位数据,经中心站处理后再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支持GPS非导航用户和后处理应用,

提高GPS定位精度。

2.91

中波数据链差分differential using medium frequency data link

利用中波数据链的局域差分GPS。

2.92

海用差分GPS maritime DGPS

是一种中波数据链差分GPS,用已有的或增强的海用无线电信标台发射信号的副载波作数据链,同时提高水上用户的定位精度和完好性。

2.93

调频数据链差分differential using FM data link

利用调频广播副载波作数据链的局域差分GPS。

2.94

全国差分GPS nationwide differential GPS(NDGPS)

利用与海用差分GPS同样的体系结构,由许多基准站组成,并连同已有的海用差分站,组成覆盖全美国的系统,用于提高GPS定位精度与完好性,为陆上和水上用户服务。

2.95

广域差分GPS wide area DGPS(W ADGPS)

利用大范围地面分布的GPS基准站收集GPS卫星的数据,把伪距误差分解成分量,在整个区域对每一分量进行估计,形成修正量,将这些修正量实时传送给GPS用户设备。一般由主控站、多个基准站、差分信号播发站、数据通信网络和用户设备组成。可用相对较少的基准站提高较广区域的GPS定位精度。

2.96

广域增强系统wide area augmentation system(WAAS)

由美国研制的,利用广域差分技术、卫星完好性监测技术和GPS导航信号转发技术,用地球静止卫星作为数据链以GPS L1载频播发这些增强信息,用户使用相宜的接收机系统。WASS提高GPS的完好性、精度和可用性,主要为美国民用航空服务,目标是使GPS在整个美国达到飞机I类精密进近的水平。

2.97

欧洲静地星导航重叠服务European geostationary navigation overlay service(EGNOS)欧洲发展的与W AAS相类似的系统,和W AAS的主要差别是:它将同时增强GPS和GLONASS系统,覆盖整个欧洲及周边地区。

2.98

多功能交通卫星星基增强系统MTSAT 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MSAS)由日本发展的,与WAAS十分类似的系统,利用多功能交通卫星(MSAST)播发数据,覆盖日本及其周边洋区。

2.99

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BAS)

利用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播发差分修正及其他信息,以提高卫星导航用户的精度及其性能的广域增强系统。

2.100

陆基增强系统ground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GBAS)

利用地面发射台播发差分修正及其他信息。以提高卫星导航刚户精度机其他性能的局域增强系统。

2.101

机上增强系统aircraft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ABAS)

航空器上利用其他系统获得信息以增强卫星导航用户终端的(定位)性能,或利用它们之间的组合方式共同形成性能增强的导航信息。

2.102

联合精密进近着陆系统joint precision approach and landing system(JPALS)

是美国军方正在研制的利用军用信号的差分GPS着陆、着舰系统。

2.103

舰载相对GPS shipboard relative GPS

是联合精密进近着陆系统作舰载飞机着舰时的特殊应用方式,为飞机提供相对于军舰的位置。

2.104

GPS现代化GPS modernization

为提高GPS系统性能而正在抉行的计划,包括在GPS卫星发射的L2载频上增加调制民用码,增加发射L5载频的民用信号,把军用与民用信号频谱分隔开,在L1、L2上增发军用的M码、增大卫星发射功率和改善地面控制段等措施。

2.105

广域GPS强化wide area GPS enhancements(W AGE)

利用GPS卫星同时发播整个星座的伪距修正信息,以提高GPS系统精度的一种方法。

2.106

GPS精度改善创新GPS accuracy improvement initiative(AⅡ)

是美国为提高GPS系统精度而正在进行的一项计划,该计划包括把美国影像和地图绘制局(NIMA)的GPS卫星监测站并入现有监视网络,重新设计主控站GPS中的卡尔曼滤波器以及改善对GPS卫星上行注入方式与能力等三项改善地面控制段的措施。

2.107

3P计划3P program

是美国对GPS导航战计划的别称,包括:

● 保护(美国及其盟国)在战场上的GPS军事服务;

● 防止敌对方对GPS服务的利用;

● 维持在战场区域以外的GPS民用服务。

注:由于保护(protection)、防止(prevention)、维持(preserve)的英文字头均为P,故称为3P。

2.108

导航战navigation warfare(NA VW AR)

美国于1996年开始执行的一项军事计划,其目的是提高GPS军用接收机的抗干扰能力,使美军具有在区域的基础上停止GPS民用接收机工作的能力,甚至包括停止其他卫星系统工作的能力。

2.109

GPS接口控制文件GPSICD-200

GPS接口控制文件是—个美国政府文件,包括用户与GPS卫星间接口的完整的技术说明。

2.110

海用差分GPS电文格式RTCM SC-104 DGPS message format

美国海用无线电技术委员会(RTCM)104专门委员会(SC-104)制定的GPS差分数据电文格式,在世界范围得到推广应用。

2.111

NMEA-0183

美国国家海洋电子协会制定的海用电子设备接口标准及数据格式,许多GPS接收机采用这种标准作为一种数据输入输出格式。

3测量特性术语

3.1

1984世界大地坐标系world geodetic system 84

WG84坐标系WG84 coordinate system

由美国国防部在与WGS72相应的精密星历系统NSWC-9Z-2基础上,采用1980大地参考系和BIH1984.0系统定向所建立的一种地心参考系。

3.2

模糊度(多值性)ambiguity

当一个接收机对卫星进行连续观测,为重建载波相位的伪距观测值,其中所包含的侍解未知整周数。称为整周模糊度值。

3.3

天线高antenna height

观测时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至测站中心标志面的高度。

3.4

观测时段observation session

观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停止接收,连续观测的时间间隔称为观测时段,简称时段。

3.5

同步观测simulateous observation

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对同一卫星进行的观测。

3.6

独立观测环independent observation loop

由非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3.7

单差解single difference solution

对两个不同观测站GPS接收机同步观测同一卫星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求差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消除或削弱GPS卫星钟差、轨道误差、电离层时延和对流层时延。

3.8

双差解double difference solution

对两个不同观测站GPS接收机同步观测两颗卫星听得的单差进行求差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消除GPS接收机钟差。

3.9

三差解triple difference solution

对两个不同观测站GPS接收机同步观测两颗卫星所得的双差在不同历元进行求差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消除整周模糊度。

3.10

数据剔除率percentage of data rejection

删除的观测值个数与应获取的观测值个数的比值。

3.11

扼流圈天线choke ring antenna

一种根据L1、L2频率值精心设计的带有多路径抑制槽、可以同时消除L1、L2多路径效应的测量型GPS接收机专用天线,一般用于高精度GPS测量。

3.12

RA TIO值RATIO

反映GPS整周模糊度解算结果可靠性的参数,其结果取决于多种因素,用次最小RMS 与最小RMS的比值来表示。

3.13

组合观测值combinative observation

由L1、L2载波相位观测值通过一定的数学运算得到的观测值。

3.14

宽巷观测值wide lane observation

由L1-L2得到的组合观测值,其波长为86.19cm,有利于求解整周模糊度。

3.15

窄巷观测值narrow lane observation

由L1+L2得到的组合观测值,具有比L1、L2都小的观测噪声。

3.16

RINEX格式receiver independent exchange format

是GPS原始观测数据的一种通用的存储格式,是ASCII码文本文件,一般由观测数据文件、导航数据文件、气象数据文件三种,有特定的文件命名方式。其最新版已包括GLONASS数据。

3.17

参考站reference station

在一定的观测时间内,一台或几台接收机分别固定在一个或几个测站上,一直保持跟踪观测卫星,其余接收机在这些测站的一定范围内流动设站作业,这些固定测站就称参考站。

3.18

流动站roxing station

在参考站的一定范围内流动作业的接收机所设立的测站。

3.19

GPS静态定位测量static GPS positioning

通过在多个测站上进行若干时段同步观测,确定测站之间相对位置的GPS定位测量。

3.20

GPS快速静态定位测量fast static GPS positioning

利用快速整周模糊度解算法原理所进行的GPS静态定位测量。

3.21

永久性跟踪站permanent tracking station

长期连续跟踪接收卫星信号的永久性地面观测站。

3.22

单基线解single baseline solution

在多台GPS接收机同步观测中,每次选取两台接收机的GPS观测数据解算相应的基线向量。

3.23

多基线解multi-baseline solution

从m(m>3)台GPS接收机同步观测值中,由m-1条独立基线构成观测方程,统一解算m-1条基线向量。

航摄GPS测量参考点reference point for GPS photographic surveying

航摄GPS测量中计算动态基线的起算点。

3.25

偏心向量eccentric vector

飞机上GPS天线相位中心对航摄仪镜头中心的偏移向量。

3.26

初始基线initialization baseline

航摄GPS测量开始之前,参考点和飞机上GPS天线相位中心之间的距离。

3.27

闭合基线closure baseline

航摄GPS测量结束后,参考点和飞机上GPS天线之间的距离。

3.28

运动测量kinematic surveying

只需短时间的观测资料的连续差分载波相位测量的一种方式。操作常数包括确定一已知基线或从一已知基点开始,最少跟踪四颗卫星。—个接收机应固定安装在一控制点上(已知点上),其他接收机在被测点间移动。

3.29

单点定位point positioning

一台接收机单独模式下的地理定位。

3.30

绝对定位absolute positioning

定位方式之一,定出某点在某一个特定坐标系上的位置,该坐标系通常是地心坐标系。

3.31

相对定位relative positioning

指通过两个站的接收讥同时司步地观测相同卫星来确定两个站的相对位置差的过程。这种技术可以消掉两个站的共同误差,比如卫星钟差和预报星历误差,传播延迟等。

3.32

静态定位static positioning

一种接收机处在静止或几乎静止情况下的定位。

3.33

动态定位dynamic positioning

按时间顺序求解运动中的接收机的坐标。每一组坐标只由一次信号取样来确定,且通常进行实时解算。

4导航特性术语

4.1

汽车GPS导航系统in-vehicle GPS navigation system

汽车GPS导航系统是以车载GPS接收机为基础,结合其他导航手段获得载体位置数据,并与导航地图数据库相匹配,实时显示载体位置并进行道路引导的导航系统。

4.2

导航地图数据库map database for navigation

导航地图数据库是指按特定格式存储的,并与导航信息有关的数字地图信息数据库。通常与地图有关的信息包括地理编码数据、路线计算数据、背景数据和参考数据等。

数字地图digital map

存储在磁盘、磁带或光盘等介质上、利用计算机图形显示系统才能阅读的二维或三维地图。

4.4

首次定位时间time to first fix(TTFF)

接收机通电后获得首次正确定位的时间。

4.5

路线计算route calculate

路线计算是指利用导航地图数据库所提供的地图帮助驾驶者在行驶前或行驶中规划路线的过程。

4.6

路线引导route guidance

路线引导是指驾驶者沿着路线计算出的路线行驶的过程。

4.7

机动引导maneuver guidance

机动引导是指在路线引导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前提供的引导:

a)在路线中遇到交叉路口时,不是直行通过路口,或者需要驶入与当前道路等级不同的道路;

b)在路线中遇到环岛。

4.8

巡航引导cruise guidance

巡航引导是指在未遇到机动时应提供的路线引导。

4.9

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

利用惯性仪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参考方向和初始位置来测量载体运动方向、速度。算出载体即时位置的自主式推算导航系统。

4.10

GPS-惯性组合导航系统GPS-inertial 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

由GPS接收机和惯性导航系统组合成的导航系统。

4.11

GPS-多普勒组合导航系统GPS-Doppler integrated system

由GPS接收机和多普勒雷达组合成的导航系统。

4.12

GPS-罗兰C组合导航系统GPS-Loran C 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

由GPS接收机和罗兰C组合成的导航系统。

4.13

导航数据navigation data(NA VDATA)

由每颗卫星在L1和L2信号上,以50bit/s发播的1500bit导航信息,包括卫星星历参数和GPS系统时间与UTC时间转换参数、卫星时钟修正参数、电离层时延模型参数及卫星工作状态数据。

5授时特性术语

5.1

格林尼治时间Greenwich time

以格林尼治天文子午线为基准的时间。

5.2

世界时universal time(UT)

世界时是非常近似地符合于在本初子午线上观测太阳周日平均运动的一种时间测量。5.3

协调世界时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UTC)

以世界时作为时间初始基准,以原子时作为时间单元(s)基础的标准时间。

5.4

国际原子时international atomic time(TAI)

由国际计量局(BIPM)建立和保持的、以分布于全世界的大量运转中的原子钟的数据为基础的一种时间尺度。它的初始历元设定在1958年1月1日,在这个时刻TAI与Utl之差近似为零。国际单位制(SI)秒的定义是铯原子133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辐射9,192,631,770周所持续的时间长度,TAI的速率与其直接相关。

5.5

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 time protocol(NTP)

网络时间协议(NTP)用于把计算机用户或者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的时间同步到另一个服务器或者参考时间源的时间上去。

5.6

共视比对time comparison using common view methods

两地设备同时测量本地时钟相对同一颗GPS卫星的时刻差,经交换数据计算得到两地时钟时间偏差的时间比对方法。

5.7

频率准确度frequency accuracy

频率偏差frequency bias

GPS定时接收机输出频率的标称值与标准装置测量值的相对变化量。

5.8

最大时间间隔误差maximum time interval error(MTIE)

最大时间间隔误差(MTIE)表征频偏和相位偏离情况,它是在观测持续时间段内发生的最大的峰-峰时间间隔误差(TIE)。

5.9

基准钟primary clock

其速率与所采用的秒定义相对应,是一种时间基准,这样的钟获得的准确度与校准无关。

5.10

基准频标primary frequency standard

其频率与所采用的秒定义相对应,是一种时间基准,其标定的频率准确度与校准无关。

5.11

标准频率standard frequency

标准频率是指一个频率,它与一个频标的输出信号有已知的关系。

5.12

时间同步synchronization

对两个或多个时间源之间的时间差进行相对调整以消除它们之间的时间差的过程。

5.13

时码time code

用于转换时间信息(例如:日期、一天中的时刻或者时间间隔)的某种特定的格式中的一个数字或者模拟符号系统。

5.14

时标time marker

在时间尺度上识别某个特定瞬间的信号标记。

5.15

时间参考time reference

为给定的测量系统所选择的一个基本的重复周期,作为公共的时间参考,例如每秒一个脉冲(1pps)。

5.16

时间信号发射time signal emission

按规定的间隔、以标定的频率准确度进行的一系列时间信号的广播。

注:ITU-R TF.460文件建议标准时间信号的发播参照UTC要在1ms以内,而且要发播专门的码来包含DUTl的信息。

5.17

GPS时间GPS time

俗称GPS系统时间。根据地面监控站和卫星上的原子钟的时间加权而得到的,作为GPS 信号的时间基准。

5.18

GPS星钟偏差GPS clock bias

单颗GPS卫星钟的时间与GPS时间之差。

5.19

GPS时间频率传递GPS time and frequency transfer

基于卫星共视的方法,利用码或者载波频率测量进行远程钟的时间或频率比对。

5.20

恒温天线temperature stabilized antenna(TSA)

具有恒温功能的GPS天线,用于稳定天线前置放大器的时延。

5.21

GPS周数GPS week number

是从1980年1月6日开始累计的星期数。

5.22

GPS时间型接收机软件标准standardization of GPS time receiver software

是由时间频率咨询委员会下属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时间频率规范研究组制定的GPS时间型接收机技术标准。

5.23

BIPM GPS共视表B1RM GPS CV schedules

BIPM为全球参加TAI(国际原子时)合作的时间实验室计算TAI而制定的单通道GPS 接收机所用的时间共视表。

5.24

接收机内部时延校正receiver internal delay calibration

用于远程共视时间比对的GPS接收机必须用内部时延经过定标的接收机来进行校正,以便修正接收机内部时延,提高时间比对准确度。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简介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是除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它综合了传统天文导航定位和地面无线电导航定位的优点,相当于一个设置在太空的无线电导航台,可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测绘、电信、水利、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渔业生产、勘探、森林防火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会逐步发挥重要作用。 世界上第一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美国从1973年开始实施的GPS系统,军民两用。但长期以来,美国对本国军方提供的是精确定位信号,对其他用户提供的则是加了干扰的低精度信号――也就是说,地球上任何一个目标的准确位置,只有美国人掌握,其他国家只知道个“大概”。为打破美国的垄断,俄罗斯耗资30多亿美元建起了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2002年,欧盟启动了伽利略(Galileo)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计划,将在2008年投入运营,预计投资36亿欧元。2003年,我国与欧盟签署了有关伽利略计划的合作协定,目前双方合作项目已有14个。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引进首台GPS接收机以来,已成为GPS应用大国。作为一个拥有广阔领土和海域的国家,中国有能力也有必要拥有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系统构成有:由两颗地球静止卫星(800E和1400E)、一颗在轨备份卫星(110.50E)、中心控制系统、标校系统和各类用户机等部分组成。可向用户提供全天候、二十四小时的即时定位服务,定位精度可达20纳秒的同步精度,水平精度100米(1σ),设立标校站之后为20米(类似差分状态)。其精度与GPS相当。工作频率为2491.75MHz,系统容纳的最大用户数达每小时540000户,短报文通信一次可传送多达120个汉字的信息(GPS不具备此项功能),精密授时的精度达20纳秒。 2007年2月3日,第四颗试验“北斗星”在西昌成功发射。 这一系统目前共有四颗导航定位卫星,其发射时间分别为: 2000年10月31日; 2000年12月21日; 2003年5月25日,第三颗是备用卫星。 2007年2月3日,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升空。 中国向着努力开发一个堪与美国GPS系统和欧洲伽利略系统(Galileo)媲美的定位系统又迈进了一步。“北斗”导航卫星通过“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凸显中国政府发展航天工业的决心。此前数周,中国用一种由导弹发射的“动能拦截器”击毁了一颗老化气象卫星,美国对此表示担忧。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英文名为“Compass”——的计划一直处于保密状态,官方一再拒绝透露意图。不过,最近的卫星发射,似乎是要加强一个相对不很精确的系统,该系统以2000年至2003年发射的三颗北斗卫星为基础。今年初将发射两颗地球静止卫星,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到2008年能够覆盖中国全境和邻近国家部分区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最终将通过由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的卫星“星座”,扩展到覆盖全球。它将类似于美国的GPS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欧洲的伽利略卫星网络。 更为精确的定位,对于中国军队来说将是一项重大财富。扩展后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使用与伽利略系统相同的无线电频率,可能也会与GPS系统相同,在战时使敌方更难以干扰网络。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开发,可能会对伽利略系统的商业成功构成挑战。虽然中国是伽利略项目的合作方之一,中国政府和企业在相关设施及商业应用研究方面投入了2亿欧元(合2.6亿美元),但中国正成为该 项目的一个潜在竞争者。

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原理及应用论文

浅析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原理及应用 一、前言 导航定位的需求,可以说不是历来就有的,在人类早期物质生产活动中以牧猎为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当时人们离不开森林和水草,或是随着水草的兴衰而漂泊不定,根本不需要什么明确的定位。但是,随设社会的发展,到了农业时代,在人们开发农田,兴修水利等相应活动中就逐渐产生了测绘定位的需求,可以说在这时,导航定位就在慢慢酝酿之中。等到了工业时代,人类的活动遍及全球,而一些工程比如航海、航空、洲际交通工程,通信工程,矿产资源勘探工程,地球生态及环境变迁的研究,就需要精确地定位。这些需求促使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并把这项技术带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它的手段也从光学机械过渡到光电子精密机械仪器的时代。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科技是不断进步的,20世纪末,出现了电子计算器技术、半导体技术、激光技术、航天科学技术,它们的出现,把人类带到了电子信息时代和航天探索时代。当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类跟踪无线电信号中发现了卫星无线电信号的多普勒频移现象,这预示着一种全新的天空定位技术的可行性,由此,人类进入了卫星定位和导航的时代。 二、简介 1: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lobal navigation and positioning satellite system)采用极轨道星座和无源定位方式为美国提供全球覆盖的导航及定位系统。简称GPS。其轨道高度约为2×104 km,在6条轨道上运行有24颗卫星,每12 h绕地球一周,能保证地球上任何地点的用户都能至少同时看到4颗卫星。它属于非静止卫星定位系统。移动用户利用导航定位接收机来接收4颗(或4颗以上)卫星的导航定位信号,并测量不同信号的到达时间,求出移动用户的三维空间坐标,自动给出经度和纬度显示,从而实现用户的自主定位。也可通过无线传输手段将用户定位信息传送到调度中心,实现对移动用户的调度控制。 GPS向用户广播的导航信号为双频,分别为1 575.42MHz 和1 226.60MHz。采用多种直接序列扩频码的码分多址和伪码测距技术。直接序列扩频码主要有P码和C/A码。P码的定位精度高,三维精度可达5 m之内;C/A码定位精度较低,三维精度在50m内。目前C/A 码是对民用免费开放的。因为它是无源定位系统,移动用户的数量没有限制。 2: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简单地说,这是一个由覆盖全球的24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保证在任意时刻,地球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卫星,以保证卫星可以采集到该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度,以便实现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这项技术可以用来引导飞机、船舶、车辆以及个人,安全、准确地沿着选定的路线,准时到达目的地。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是美国独霸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3月,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 3:卫星导航系统 顾名思义,就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采用最新GPS技术在导航通讯领域的最新应用系统。卫星导航全球性大众化民用,刚刚开始,有百种应用类型。卫星导航的生命期至

GPS卫星定位系统发展现状及构成部分介绍

GPS卫星定位系统发展现状及构成部分介绍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已经产生了可观的GPS产品需求。并且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应用方向的不断开拓,GPS将会不容置疑的迅速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 我们经常提到的GPS定位系统由美国军方所设计、控制。除此之外,我国的北斗双星定位系统正在默默地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贡献;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欧盟组织设计的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兼容目前广泛应用的GPS系统,在几年后将会给全球定位系统增添更加光彩的一页。 GPS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空间部分、控制部分和用户部分。 空间部分是GPS人造卫星的总称。人造卫星的平均高度约20200Km,运行轨道是一个椭圆,地球位于该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运行周期约12小时。在6个倾角约55的轨道面上不平均地分布着近30颗导航卫星,部分为备用卫星,美国军方可通过地面控制部分调整工作卫星的数目。在GPS系统中,GPS卫星是动态的已知点,用户端所有的导航定位信息都是依据这个动态已知点发送的星历计算得到的。GPS星历,实际上是一系列描述GPS 卫星运动及轨道的实时状态参数。民用GPS模块所接收到的广播星历是由GPS卫星以扩频通信方式通过导航电文直接向用户播发的用于实时数据处理的预报星历,在不同的载波上以不同的速率广播民用的伪随机码C/A码星历和军用的P码星历。 对于整个GPS系统来说,实际上地面控制部分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所有的GPS卫星所播发的用于导航定位的星历,都是由分布在地面的5个监控站提供的。地面系统负责监测GPS信号、收集数据、计算并注入导航电文,状态诊断、轨道修正等。正是有了地面监控系统的海量数据处理,才使得GPS系统精确运转。 我们常说的GPS定位模块称为用户部分,它像收音机一样接收、解调卫星的广播C/A码信号,中以频率为1575.42MHz。GPS模块并不播发信号,属于被动定位。通过运算与每个卫星的伪距离,采用距离交会法求出接收机的得出经度、纬度、高度和时间修正量这四个参数,特点是点位速度快,但误差大。初次定位的模块至少需要4颗卫星参与计算,称

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

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 一.GPS系统(美国) 二.北斗系统(中国) 三.GLONASS系统(俄罗斯) 四.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欧盟) GPS系统(美国) GPS系统是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近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GPS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具有在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它是继阿波罗登月计划、航天飞机后的美国第三大航天工程。如今,GPS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实用,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全球精密导航、指挥和调度系统。 GPS系统概述GPS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测控部分和用户设备三部分组成。 (1)空间部分GPS系统的空间部分由空间GPS卫星星座组成。 (2)控制部分控制部分包括地球上所有监测与控制卫星的设施。 (3)用户部分GPS用户部分包括GPS接收机和用户团体。 主要功能: 导航 测量 授时

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 Specifications for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surveys 种类: GPS卫星接收机种类很多,根据型号分为测地型、全站型、定时型、手持型、集成型;根据用途分为车载式、船载式、机载式、星载式、弹载式。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 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系统构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 道卫星组成,中国计划2012年左右,“北斗”系统将覆盖亚太地区,

卫星定位系统简介学习资料

卫星定位系统简介

卫星定位系统简介 卫星定位系统即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单地说,这是一个由覆盖全球的24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保证在任意时刻,地球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卫星,以保证卫星可以采集到该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度,以便实现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是美国独霸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3月,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 一、常用术语 1.坐标(Coordinate)有二维和三维两种表示。 2.路标(Landmark or waypoint)

GPS内存的一个坐标值. 3.路线(Route) 路线是GPS内存中存储的一组数据,包括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的坐标,还可以包括若干中间点的坐标,每两个坐标之间的线段叫一条腿。 4.前进方向(Heading) GPS没有指北针的功能,静止不动时是不知道方向的。 5.导向(Bearing) 6.日出日落时间(Sun set/raise time) 7.足迹线(Plot trail) 二、构成 由三部分构成:地面控制部分(由主控站、地面天线、监测站和通讯辅助系统组成)、空间部分(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6个道平面上)、用户装置部分(主要由GPS接收机和卫星天线组成)。 1.空间部分 GPS的空间部分是由24 颗工作卫星组成,它位于距地表20 200km的上空,均匀分布在6 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4 颗),轨道倾角为55°。此外,还有4 颗有源备份卫星在轨运行。卫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观测到4 颗以上的卫星,并能保持良好定位解算精度的几何图象。这就提供了在时间上连续的全球导航能力。GPS 卫星产生两组电码,一组称为C/ A 码( Coarse/ Acquisition Code11023MHz) ;一组称为P 码(Procise Code 10123MHz),P 码因频率较高,不易受干扰,定位精度高,因此受美国军方管制,并设有密码,一般民间无法解读,主要为美国军方服务。C/ A 码人为采取措施而刻意降低精度后,主要开放给民间使用。

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美国GPS系统 目前世界使用最多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美国的GPS系统。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成熟、可供全民使用的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该系统由28颗中高轨道卫星组成,其中4颗为备用星,均匀分布在距离地面约20000千米的6个倾斜轨道上。 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 格洛纳斯是前苏联国防部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建设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冷战的产物。该系统耗资30多亿美元,于1995年投入使用,现在由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管理。格洛纳斯是继GPS之后第2个军民两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欧洲伽利略系统 伽利略系统是欧空局与欧盟在1999年合作启动的,该系统民用信号精度最高可达1米。 计划中的伽利略系统由30颗卫星组成。2005年12月28日,首颗实验卫星Glove-A发射成功,第2颗实验卫星Glove-B在2007年4月27日由俄罗斯联盟号运载火箭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基地发射升空。 中国北斗系统 北斗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提供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两种模式。根据系统建设总体规划,2020年左右,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011年4月10日,我国成功发射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系统建设完成,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当初的“最高机密”,到今日向民用市场推广,北斗计划已经走过了20多年。曾经的主力科学家已经成了白发苍苍的院士,北斗系统的理论创始人也已经故去。4月10日4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颗卫星将与2010年发射的5颗导航卫星共同组成“3+3”基本系统(即3颗GEO卫星加上3颗IGSO卫星),经一段时间在轨验证和系统联调后,将具备向我国大部分地区提供初始服务条件。今明两年,我国还将陆续发射多颗组网导航卫星,完成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满足测绘、渔业、交通运输、气象、电信、水利等行业,以及大众用户的应用需求。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冉承其介绍,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稳步推进第一步,2003年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系统由三颗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和地面系统组成,可为我国及周边地区的中、低动态用户提供定位、短报文通信和授时服务,已应用于水利、渔业、交通、救援等国民经济领域,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第二步,2012年左右,将建成由10余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具备覆盖亚太地区的服务能力,采用无源定位体制,具有定位、导航、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功能。第三步,2020年左右,建成由30余颗卫星组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系统性能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了能够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还保留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的短报文通信、差分服务和完好性服务特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全球定位系统(GPS)术语及定义

全球定位系统(GPS)术语及定义 全球定位系统(GPS)术语及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9391-2003 】2004-12-24 5:55:15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常用术语及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GPS专业范围内的各种标准的制定、各类技术文件的编制,也适用于科研、教学等方面。 2通用术语 2.1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导航星navigation by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NA VSTAR) 一种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控制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为伞球用户提供实时的三维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包括主要为军用的精密定位服务(PPS)和民用的标准定位服务(SPS)。 2.2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 一种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实时的三维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包括军用和民用两种服务。 2.3 伽利略系统Galileo system 一种民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4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 由国际民航组织提出的概念。GNSS的最终目标是由多种民用卫星导航系统组成,向全球民间提供服务。并将由多国民间参与运行和控制的卫星导航系统。GNSS也已经为国际海事组织(IMO)所接受。欧洲的GNSS计划分为两个阶段,即GNSS-1和GNSS-2。GNSS-1为EGNOS(欧洲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导航重叠服务)系统,GNSS-2为Galileo(伽利略)系统。 2.5 静地星/定位星系统Geostar/Locstar system 一种卫星定位系统,利用两颗地球轨道静止卫星双程测距而实现定位功能,兼有简短报文通信能力。 2.6 海军导航卫星系统navy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NNSS) 子午仪Transit 是1960年由美国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为固定用户或低动态用户提供不连续定位信息。 注:已于l997年12月31日关闭。 2.7 国际GPS动力学服务international GPS geodynamics service(IGS) 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于1994年创立的国际GPS研究服务机构。它负责向世界各国的GPS 用户提供精密的星历、地球旋转参数、全球GPS跟踪网数据等多种信息。

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对比

简单对比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2011年12月27日,对于中国的高精度测绘定位领域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NSS)正式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连续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这是世界上第三个投入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 在此之前,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与此同时,欧盟也在打造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伽利略”计划。 那么,这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间到底有着怎么样的区别和联系呢?下面,就让我们来逐个分析一下,通过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的优劣分析,给大家一个较为明显的概念。 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各有优势,详情如下: GPS:成熟 GPS,作为大家最为熟悉的定位导航系统,她最大的特点就是技术方面最为成熟。 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也是技术最成熟的导航定位系统。GPS空间部分目前共有30颗、4种型号的导航卫星。1994年3月,由24颗卫

星组成的导航“星座”部署完毕,标志着GPS正式建成。 中国北斗:互动开放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目前市面上定位导航仪器公司如国外的天宝、拓普康,国内的华测导航等都已支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欧盟伽利略:精准 伽利略定位系统是欧盟一个正在建造中的卫星定位系统,有“欧洲版GPS”之称。伽利略定位系统总共发射30颗卫星,其中27颗卫星为工作卫星,3颗为候补卫星。该系统除了30颗中高度圆轨道卫星外,还有2个地面控制中心。 俄罗斯格洛纳斯:抗干扰能力强 早在美苏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就各项技术特别是空间技术方面争锋相对,在美国GPS技术遍布全国的同时,苏联也没闲着,一直忙于研发自己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俄罗斯的这套格洛纳斯系统便是其不断努力的结果。格洛纳斯由24颗卫星组成,也是由军方负责研制和控制的军民两用导航定

任务1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简介

项目34 GNSS的基本知识 任务1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简介 一、GNSS是什么 很久以来,人们一直因为“我在哪里”这个问题而感到困惑,也想了许多解决的办法, 但是没有一个直接、快速和有效的解决方法为全球提供精确定位服务,直到GPS系统出现。 GNSS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的缩写。它是所有在轨工作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总称。 GNSS能为我们提供什么? 它可为用户提供高精度、全天时、全天候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GNSS包括的定位系统有哪些? 目前,GNSS包含了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Galileo系统、中国的Compass (北斗),全部建成后其可用的卫星数目达到100颗以上,截止目前欧盟的Galileo系 统、中国的Compass(北斗)还未进入有规模的民用阶段。 除此之外还有WAAS广域增强系统、EGNOS欧洲静地卫星导航重叠系统、DORIS星载多普勒无线电定轨定位系统、PRARE精确距离及其变率测量系统、QZSS准天顶卫星系 统、GAGAN GPS静地卫星增强系统和IRNSS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 GNSS是由谁开发的? 目前现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开发者也有国家或 是部门。具体情况参见表1-1。

GNSS系统组成? GNSS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也即地面部分、空间部分和用户部分。各卫星定位系统的组成参见表1-2。 表1-2 GNSS系统组成

图1-1 GPS 卫星星座图1-2 GLONASS卫星星座 图1-3 Galileo 卫星星座

GPS卫星系统的简介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原理及其应用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并介绍人类利用卫星导航定位原理所发明的两种导航定位系统美国GPS系统与中国的北斗系统。 卫星与接收机距离的测量分为伪距测量原理和相位测量原理,相位测量的精度较高。卫星的定位原理分为绝对定位原理和相对定位原理,相对定位原理完全消除了卫星星历的影响精度更高一些。 美国的GPS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用户部分。该系统的特点在于其与传统测量收与导航手段相比,器观测站之间无需通视只需要卫星通视,而且其定位精度较高、观测时间短、操作简便等 中国的北斗系统是中国为了克服GPS系统所带来的限制中国人自主研发的空间卫星系统。其特点突出,北斗系统不但可以进行导航也可以进行定位,同时还能进行授时和短信服务美国的GPS系统与中国的北斗系统的导航功能在旅游与汽车导航方面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关键词:卫星定位原理;北斗系统; GPS系统;导航 序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在导航还是定位、授时方面,卫星定位于导航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卫星的定位在大地测量方面、灾害监测中、土地资源调查中,地震测量中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卫星的导航技术更是渗透于人们的生活当中旅游、汽车导航等等无一不说明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重要性。所以本文通过对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原理的介绍以及在其技术基础上锁发展的定位导航系统,即中国的北斗系统与美国的GPS系统。让大家更能深刻了解定位导航技术的原理及其工作方式。 1 卫星导航定位原理

1.1 定位原理的基本概念 卫星定位的基本概念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用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待测点的位置,此处至少需要4颗卫星才能完场卫星定位。如图所示,假设t 时刻在地面待测点上安置GPS 接收机,可以测定GPS 信号到达接收机的时间△t ,再加上接收机所接收到的卫星星历等其它数据可以确定以下四个方程式: 图 1.1 4 颗卫星定位的原理图 上述四个方程式中待测点坐标x 、 y 、 z 和Vto 为未知参数,其中di=c △ti (i=1、2、3、4)。 di (i=1、2、3、4) 分别为卫星1、卫星2、卫星3、卫星4到接收机之间的距离。 △ti (i=1、2、3、4) 分别为卫星1、卫星2、卫星3、卫星4的信号到达接收机所经历的时间。 c 为GPS 信号的传播速度(即光速)。 四个方程式中各个参数意义如下: x 、y 、z 为待测点坐标的空间直角坐标。 xi 、yi 、zi (i=1、2、3、4) 分别为卫星1、卫星2、卫星3、卫星4在t 时刻的空间直角坐标,可由卫星导航电文求得。 Vti (i=1、2、3、4) 分别为卫星1、卫星2、卫星3、卫星4的卫星钟的钟差,由卫星星历提供。 Vto 为接收机的钟差。由以上四个方程即可解算出待测点的坐标x 、y 、z 和接收机的钟差Vto 。 1.2 伪距测量原理 1. 伪距测量的基本原理 每一个卫星播发一个伪随机测距信号,该信号大约每毫秒播发一次,接收机同时复制出一个相同结构的信号,并与接受到的卫星信号进行比较,它与卫星信号有一个延时差从而获得信号的延时时间(dt),如下图1.2所示。从而推算出卫星至接收机的距离

全球四大导航系统

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 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自主研制生产卫星导航系统。当前全球有四大卫星定位系统,分别是美国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罗纳斯GLONASS系统、欧洲在建的"伽利略"系统、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一、美国GPS长期垄断 美国国防部从1973年开始实施的GPS系统,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垄断了全球军用和民用卫星导航市场。GPS全球定位系统计划自1973年至今,先后共发射了41颗卫星,总共耗资190亿美元。GPS原来是专门用于为洲际导弹导航的秘密军事系统,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首次得到实战应用。随后,在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大显身手。从克林顿时代起,该系统开始应用在了民用方面。现运行的GPS系统由24颗工作卫星和4颗备用卫星组成。美国利用GPS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多年来在出售信号接收设备方面赚取了巨额利润。以1986年为例,当时一台一般精度的GPS定位仪价格5万美元,高精度的则达到10万美元。现在价格虽然有所下降,但也可推算出20年来GPS"收获颇丰"。以GPS为代表的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已成为八大无线产业之一。据美国国家公共管理研究院进行的调查评估表明,GPS的全球销售额将以每年38%的速度增长,2005年全球GPS市场已达到310亿美元。长期以来,美国对本国军方提供的是精确定位信号,对其他用户提供的则是加了干扰的低精度信号--也就是说,地球上任何一个目标的准确位置,只有美国人掌握,其他国家只知道个"大概"。在海湾战争时,美国还曾置欧盟各国利益不顾,一度关闭对欧洲GPS服务。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大批轰炸机、战斗机猛扑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用炸弹准确地将一座建筑彻底摧毁,行动代号:"斩首行动";4月,一架B-1B"枪骑兵"轰炸机临时接到任务,用炸弹摧毁了另一座建筑。他们的目标都是一个人:萨达姆侯赛因,他们所使用的炸弹都是一种:联合攻击炸弹(JDAM),这些炸弹之所以都能够精确的打击目标,是因为他们都是通过卫星定位来实现定位,提供这种定位服务的正是由24颗美国卫星组成的全球定位系统--GPS。 由于GPS技术所具有的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作为先进的测量手段和新的生产力,已经融入了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应用领域。 随着冷战结束和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美国政府宣布,在保证美国国家安全不受威胁的前提下,取消SA政策,GPS民用信号精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改善,利用C/A码进行单点定位的精度由100米提高到10米,这将进一步推动GPS技术的应用,提高生产力、作业效率、科学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刺激GPS市场的增长。 二、俄罗斯GLONASS(格洛纳斯)系统 "格洛纳斯GLONASS"是俄语中"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的缩写。作用类似于美国的GPS、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最早开发于苏联时期,后由俄罗斯继续该计划。俄罗斯1993年开始独自建立本国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1995年俄罗斯耗资30多亿美元,完成了GLONASS导航卫星星座的组网工作。它也由24颗卫星组成,原理和方案都与GPS类似,不过,其24颗卫星分布在3个轨道平面上,这3个轨道平面两两相隔120°,同平面内的卫星之间相隔45°。每颗卫星都在19100千米高、64.8°倾角的轨道上运行,轨道周期为11小时15分钟。地面控制部分全部都在俄罗斯领土境内。俄罗斯自称,多功能的GLONASS系统定位精度可达1米,速度误差仅为15厘米/秒。如果必要,该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世界第三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图)来自网络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世界第三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工程总投资:100亿元 工程期限:1994年——2020年 北京时间2007年2月3日凌晨零时28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四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送入太空。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由中国自行研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

是继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定位系统之后世界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该系统分为“北斗一代”和“北斗二代”,分别由4颗(两颗工作卫星、两颗备用卫星)和35颗北斗定位卫星、地面控制中心为主的地面部份、北斗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北斗定位系统可向用户提供全天候、二十四小时的即时定位服务,定位精度可达数十纳秒(ns)的同步精度,其精度与GPS相当。中国在2000年至2007年先后发射了四颗“北斗一号”卫星,这种区域性(中国境内)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正在为中国陆地交通、航海、森林防火等领域提供着良好服务。 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制造,四颗导航定位卫星的发射时间分别为: 日期火箭卫星轨道 2000年10月31日长征三号甲北斗-1A 地球静止轨道140°E 2000年12月21日长征三号甲北斗-1B GEO 80°E 2003年05月25日长征三号甲北斗-1C GEO 110.5°E 第三颗是备用卫星 2007年02月03日长征三号甲北斗-1D GEO 86°E 第四颗是备用卫星 2007年04月14日长征三号甲北斗-2A 中地球轨道(21500KM) 北斗二代首颗卫星

军用新型北斗卫星导航手持机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历史 我国早在60年代末就开展了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制工作,但由于多种原因而夭折。在自行研制“子午仪”定位设备方面起步较晚,以致后来使用的大量设备中,基本上依赖进口。70年代后期以来,国内开展了探讨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体制研究。先后提出过单星、双星、三星和3-5星的区域性系统方案,以及多星的全球系统的设想,并考虑到导航定位与通信等综合运用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方案和设想都没能够得到实现。 1983年,“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芳允院士和合作者提出利用两颗同步定点卫星进行定位导航的设想,经过分析和初步实地试验,证明效果良好,这一系统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双星定位导航系统为我国“九五”列项,其工程代号取名为“北斗一号”。 双星定位导航系统是一种全天候、高精度、区域性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可实现快速导航定位、双向简短报文通信和定时授时3大功能,其中后两项功能是全球定位系统(GPS)所不能提供的,且其定位精度在我国地区与GPS定位精度相当。整个系统由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分别定点于东经80度和东经140度36000公里赤道上空)、中心控制系统、标校系统和用户机4大部分组成,各部分间由出站链路(即地面中心至卫星至用户链路)和入站链路(即用户机至卫星

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

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 摘要: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进力量,是建设国家信息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的关键性系统技术平台。以GPS为代表的卫星导航定位(GNSS)应用产业已逐步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国家对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十五”计划发展纲要确定卫星导航定位为国家高技术工程的12个专项之一,国家发改委在2002年实施了卫星导航产业化专项,以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和其他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广泛应用为推动力的我国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正进入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文介绍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以及分析其原理,并分析了全球卫星导航的发展应用。 关键词: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高新技术 Abstract: the satellite navigation and positioning system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hold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the informationiz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promote the strength,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 is the important infrastructur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national secur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key system technology platform.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with GPS satellite navigation and positioning (GNSS) application industry has gradually become a global new high technology industry. National satellite navigation and position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more attention of the tenth five-year plan to determine the progra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atellite navigation and positioning for 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project of one of the 12 special,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in 2002,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satellite navigation special to beidou satellite navigation test system and other positioning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for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driving force of China’s satellite navigation and positioning industry, entering the critical period of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global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and analyzes the principle, and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global satellite navigation. Keywords: satellite navigation and positioning system;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按照定位导航的方式可分成:卫星定位导航、自主式导航、组合导航以及无源导航。 1、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介绍 世界上现有卫星导航系统有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以及欧洲

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

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简介 一、美国的GPS 系统: 美国的GPS系统,由24 颗(3 颗为备用卫星) 在轨卫星组成。 的信号有两种GPS码。码,P C/A 米。一般的接收机利用29.3m 到2.93 民用:

C/A 码的误差是码计算 C/A 代中期为了自身的安全考虑,在信号上加入了90 定位。美国在 米左右。在 SA(SelectiveAvailability),令接收机的误差增大,到100 精度应该能在GPS年2000 5 月2 日,SA取

消,所以,咱们现在的米以内。20 码P C/A 0.293 米是码的十分之一。但是2.93 军用:P 码的误差为米到 AS(Anti-Spoofing) 只能美国军方使用,码上加上的干扰信号。P,是在 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卫

星导航定位系统需要发射35 颗卫星,足足要比GPS多出11 颗。按照规划,“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有 5 颗静止轨道 卫星和30 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采用“东方红”-3 号卫星平台。30 颗非静止轨道卫 星又细分为27 颗中轨道(MEO)卫星和3 颗倾斜同步(IGSO) 卫星组成,27 颗MEO卫星平均分布在倾

角55 度的三个平面上, 轨道高度21500 公里。“北斗”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提供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开放服务在服务区免费提供 纳秒,测速精度50 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10 米,授时精度为 为0.2 米/ 秒。授权服务则是军事用途的马甲,将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与更

高精度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外加继承自北斗试验系统的通信服务功 能,精度可以达到重点地区水平10 米,高程10 米,其他大部分地区水平20 的水平是差不多的。秒。这和美国GPS 0.2 米/ 米,高程20 米;测速精度优于 另外,“北斗一号”还可以提供用户的双向通讯功能,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原理与应用

第六章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原理及应用 第一节卫星定位技术简介 一、概述 具有全球导航定位能力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称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英文全称为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为GNSS。目前已有的卫星导航系统包括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正在发展研究的有欧盟的GALILEO系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广域增强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众多卫星导航系统之一,GPS是英文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字头缩写词NAVSTAR/GPS的简称。它的含义是: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以构成全球定位系统。GPS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因此,GPS技术在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海洋测量、城市测量等测绘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物探测量工作中广泛普及及应用。对于物理点的放样已经不再仅仅是采用测角和量距,而是借助GPS导航卫星信号来确定地面点的准确位置。 随着GLONASS系统、GALILEO系统以及中国的北斗系统逐步组网运营,综合各大导航系统的多星系统接收机逐步替代了先前的GPS定位的单一系统,其作业效率、定位精度、定位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 二、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后,人们就开始利用卫星进行定位和导航的研究,人类的空间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世界各国争相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为军事、经济和科学文化服务。同时,卫星定位技术在大地测量学的应用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迅速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一)早期的卫星定位技术 卫星定位技术是指人类利用人造地球卫星确定测站点位置的技术。卫星大地测量就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为大地测量服务的一门学科。它的主要内容是在地面上观测人造地球卫星,通过测定卫星位置的方法,来解决大地测量任务,例如测定地面点的相对位置,测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 早期,人造地球卫星仅仅作为一种空间观测目标,由地面上的观测站对卫星的瞬间位置进行摄影测量,测定测站点至卫星的方向,建立卫星三角网。同时也可利用激光技术测定观测站至卫星的距离,建立卫星测距三角网。通过这两种观测方法,均可以实现地面点的定位,也能进行大陆同海岛的联测定位,解决了常规大地测量难以实现的远距离联测定位问题,这是常规定位技术望尘莫及的。 1966至1972年期间,美国国家大地测量局在英国和联邦德国测绘部门的协作下,用卫星三角测量方法测设了一个具有45个测站点的全球三角网,获得了±5m的点位精度。然而,

北斗星定位系统

北斗星定位系统 刘佳奇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090211233 长春吉林130002 摘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目前全世界有4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北斗、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拥有广阔的领土和海域,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努力探索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2000年以来,中国已成功发射了6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第一代系统)。这个系统具备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报文和GPS广域差分功能,并已在测绘、电信、水利、交通运输、渔业、勘探、森林防火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逐步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课本以及在图书馆的资料阅读中,了解北斗星定位系统的意义,作用,发展历程,工作原理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使得对系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对于步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来说,信息的需求已经达到了空前的境界。然而,中国对信息的采集以及信息的处理技术都非常的落后。较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很多信息都已经暴露在他国的监视之下,此时,北斗星定位系统应运而生。2000年以来,中国已成功发射了6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第一代系统)。这个系统具备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报文和GPS广域差分功能,并已在测绘、电信、水利、交通运输、渔业、勘探、森林防火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逐步发挥重要作用。可见北斗星定位系统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卫星系统之一,它可以随时勘测我国地理,位置信息等。[2] 首先,说一下北斗星定位系统的发展历程。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我国就开展了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制工作,但由于诸多原因而夭折。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国内开展了探讨适合国情的卫星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