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作物育种学(要点)

作物育种学(要点)

作物育种学(要点)
作物育种学(要点)

作物育种学: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是研究改良现有品种和创造新品种的学科,即改良植物的遗传性,使之更符合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从而可将之为人工进化的学科。

一般配合力:一个被测系与一个遗传基础复杂的群体品种杂交后的产量表现,或被测系与许多其他系杂交后F1的平均值。

特殊配合力:一个被测系与另一个特定的系杂交后的产量表现。

测交种:在测定配合力的工作中,用来与被测系杂交的品种、杂交种、自交系、不育系、恢复系等统称为测验种。这种杂交称侧交,所产生的种子叫测交种。

雄性不育系:具有雄性不育特性的品种或自交系。

雄性不育保持系:保持雄性不育系的不育特性的品种或自交系。

雄性不育恢复性:指某一品系与不育系杂交后可使子代恢复雄性可育特征的品种或自交系。

三系配套:用恢复系的种子在田间大面积播种所得的植株既可以通过传粉结实,又可以在各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优势。在杂交育种中,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性必须配套使用。称为三系配套。系谱法:在选择的过程中,个世代都予以编号以便查找株系的历史亲缘关系,故称为系谱法。

顶交种:一个品种和自交系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

单交种:两个自交系间杂交所产生的杂交种。

三交种:一个单交种和自交系杂交产生的杂交种。

双交种:两个单交种杂交产生的杂交种。

综合种:10个以上自交系杂交,或几个单交种、双交种杂交后通过混合选育的杂交种。

回交育种的意义和特点:一、意义:1、当一个优良品种由于感染某种病害而失去其利用价值时,用回交育种能有效改良其性状。2、雄性不育特性的转育。3、给父本品种导入标准性状。4、回交在解决远缘杂交中存在的杂种不育和分离世代过长方面,已被证明是有效的。5、回交可以打破连锁,创造出综合双亲优良性状的后代。二、特点:1、育种过程中可以对目标性状进行有目的的选择,使育种工作有更大的准确性。2、目标明确,可以利用温室、异地或者异季培养以加速育种进程。3、回交育种所得到的新品种丰产性和优良性状与原有优良品种相似,能够迅速推广应用。4、只能改良少数的性状。5、被改良性状属于多基因控制,效果差。6、工作量大。

不同繁殖方式作物的遗传育种特点

一、自花授粉作物遗传特点1)基因型与表现型的相对一致性。2)遗传行为的相对稳定性。3)没有自交衰退现象。4)通过人工选择可迅速分离出许多纯系。育种特点:纯系内选择是无效的,纯系间选择是有效的。二、异花授粉作物遗传特点1)个体的异质性,个体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的不一致性。2)遗传行为的不稳定性,为了获得稳定的春和后代强制自交。3)异花授粉作物自交衰退严重。育种特点1)简单的单株选择效果不好。2)良种繁育必须严格隔离。3)可利用杂种优势。三、常异花授粉作物遗传特点遗传基础基本是纯合状态,只是异质花程度没有异花授粉的显著。育种特点采用系统育种和杂交育种是有效的。四、无性繁殖作物遗传特点1)基因型的杂合性。2)无性繁殖后代,个体间基因型的一致性。育种特点1)可以采取选择(系统)育种的方法,选择优良的单株。2)杂种优势利用不需保持系。

三种选择育种的方法:

一、单株选择,适用于自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作物,是将当选的优良个体分别脱粒保存,翌年分别各种一区行,根据小区植株的表现鉴定上年当选个体的优劣。有一次和多次的,直至达到选择目的。其缺点是1、异花授粉作物为利用杂种优势而培育自交系要采用单株选择,但不适宜单株选择选育品种。2、同一优良品种内进行选择,因为单株间或系统间差异小,难以选到优良个体且花费人力物力。

二、混合选择,从品种混杂群体中,把成熟期、株高、茎叶性状和颜色一致的相似优良个体(单株)选出,混合脱粒脱铃,第二年与原品种比较,优异的就可作为新品种推广。这种方法工作简易,收效迅速,不需要较多劳动力。其缺点是不能了解各个个体后代性状的表现,有的个体具有不良的地产效能,会影响整个品种群体的优良程度,降低选择效果。

三、集团选择,当品种的群体复杂而表现若干类型,每一类型又有一定数量植株时,可把每一类型相同的个体选出,集中混合脱粒播种,翌年各类型进行产量比较,选出新品种。

系谱法杂交后代的处理:F1:淘汰有严重缺陷的杂交组合,淘汰假杂种;F2:在优良组合中选择优良单株,并继续淘汰不良杂交组合。遗传力大的早代F2选择,遗传力小的F4-F5选择;F3:适当种植对照品种,在优良的株系内(3-5株)选优。每个F3称为一个株系,而F4就是一个株系群。F4:选择优良株系群中的优良株系。F5:从产生的优良品系群中选择优良品系。

品种资源收集要求:首先着重在作物的起源中心进行,起源中心可能找到地方品种,甚至野生种的大量变异类型。其次也要注意在栽培中心进行,不管在起源中心还是在栽培中心,不仅在古老种植区还是在某些新的地区都可能存在所需的变异类型。另外要力图收集类型丰富的群体,采收的种子要有生物、环境、种质技术等多方面的多样性。收集一切品种和类型,不能只收集农业性状好的。

单倍体发育特点:1)单倍体植株生长非常慢,短小,不能自然结实;2)雄性不育性除育性外,其全是正常的,用正常花粉授粉可得到种子;3)单倍体用正常花粉授也不能结实。

单倍体鉴定(1)气孔、叶片、花和穗子都较小,株矮小,可作鉴定的标志;(2)单倍体的不育性高,95-99%的花粉是败育的;(3)利用遗传标记;(4)检查染色体。

单倍体育种的优点:1、克服杂种分离,缩短育种年限。2、提高获得纯合材料的效率。

多倍体育种要点:1、对于营养体为目的的作物,培养同源多倍体较易成功。2、异源四倍体对克服远缘杂种不育性有一定效果。3、选用倍性较低的材料进行多倍体育种。

多倍体鉴定:1、直接鉴定方法:看根尖或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计数染色体数目,如单纯计数,观察根尖较容易。2、间接方法:一般同源多倍体叶大、肥厚、气孔大,单位面积上的气孔少一些,未加倍的多些;还可观察气孔中叶绿体数,加倍的多些,反之少数。叶绿体数目一般增加20-30%,已加倍的比未加倍的大些。加倍的花粉粒大些,反之小些。另外,还可看其育性,绝大多数同源多倍体育性下降,甚至不育。

不同作物利用杂种优势的特点:1、异花授粉作物,优良自交系间杂交,利用杂种优势,如玉米的顶交种、单交种、三交种、双交种、综合种;2、自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不需选自交系,可直接进行品种间杂交,杂交种。3、无性繁殖作物,有亲本产生自交系杂交,杂种优势固定。

杂交育种程序:1、原始材料圃和亲本圃:防混杂和天然杂交,保证纯和度和典型性;2 选种圃:种植杂交后代的地段称为选种圃,对杂交后代进行选育;3 、鉴定圃:产量比较,鉴定材料的一致性和进一步对个性状进行观察比较,2-3次重复,顺序排列,每隔4和9区种一区对照,试验条件接近大田;4、品种(系)比较试验:产量试验,并对品种生育期、抗性、丰产性进行全面的、详细的研究,小区面积20-40 平方米,3-5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一般材料参加2年后的品比试验。

回交育种程序:第一年次:AxB,杂交,B为抗性亲本,显性;第二年次:F1xA,回交;第三年次:BC1F1xA,从回交一代中选择抗病株回交;第四年次:BC2F1xA,从二次回交一代中选择抗病株回交;第五年次:BC3F1xA,从三次回交一代中选择抗病株回交;第六年次:BC4F1,四次回交一代抗病株自交;第七年次:BC4F2自交选抗病株;第八年次:种成株系,选似A的抗病株系。

系统育种程序:

第一年大田选株(选择优株,分别脱粒);第二年株行试验(每一株/穗/铃一行,与对照进行鉴定,选择优良株系,淘汰不良株系);第3-4年品系比较试验(分系播种,比较鉴定,选择最优品系,淘汰其他品系);第5-6年区域试验或生产试验(选出有推广前途的品系);第7年大田推广。

克服种间杂交不可交配性(远缘杂交不亲和)方法:1、预先嫁接法。2、利用单倍体,染色体预先加倍。

3、选好亲本并注意正交、反交。

4、提前授粉或延迟授粉;

5、混合授粉(加少数母本花粉)和多次授粉,可产生少量自交种子,但产生激素,为杂种提供好的营养条件;

6、授粉后在花柄或花铃上涂激素。

7、摘除下部少量花蕾,以使营养集中;

8、胚的离体培养:授粉5-6天取胚。

9、促使花期相遇。

品种:是在一定生态条件、经济条件和栽培条件下,按照人类的需要,经人工选育而产生的某一作物的某种群体(类型);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基础,相对一致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并具备一定条件下的生产力和经济价值,能用普通的繁殖方法保持其恒久性。

引种:从外国或外地引进各种优良品种、品系、类型或种质资源在当地进行推广或作为育种材料加以应用。

生态因素:在作物的生长发育环境中,对作物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并直接为作物所同化的因素称生态因素。生态环境:生态因素有气候的、土壤的、生物的,这种起综合作用的一些生态因素的复合体称生态环境。生态地区:对于一种作物具有大致相似的生态环境的地区称生态地区。

生态适应:对于一定的生态环境表现剩余正常的反映。

气候相似论:不同的地区,其某些主要天特征方面非常相似,同而,一个地区的技术和培育的品种,在引种到它的气候相似区时,能够成功的应用。

生态类型:作物对于一定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相应的遗传适应性的某一品种类群称为作物的生态类型。分为: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共栖生态型。

系统育种:根据育种目标,从现有的品种群体中选出一定数量的优良个体,分别脱粒播种,每一个个体的后代形成一个系统,通过试验鉴定选优去劣育出新品种。这样的品种是由自然变异的一个个体发展成为一个系统而来的,故称系统育种。又叫一株传、一粒传。

杂交育种:推广品种间杂交创造变异而选育新品种的方法。

混合法:在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世代,把一个组合都成一个群体来处理,只淘汰劣株,不分系统,不选单株,到了性状稳定的世代,再按标准选择单株,形成系统。这种方法叫混合法。

回交系谱法:当亲本之一在大多数性状优于另一亲本时,用较好的亲本进行一两次回交,然后用系谱法进行选育,使杂种具有较大异质性,可能选育出更好的品种。

杂种优势:两个遗传性状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后代的性状比双亲优良的现象。

诱变育种:利用物理和化学因素诱导农作物发生变异,并从中进行新品种的选育。

远缘杂交:种以上的分类单位之间杂交叫远缘杂交。

异代换系:一种生物中的某些染色体被不同种的染色体替代。

避病:并非作物本身的抗病性,也可能是感病性,但在时间或空间上隔离了病原上发生高峰,以减少病害。耐病:作物的某品种受侵害以后,虽有相当的感病,但减产并不多,耐病品种在生产上有一定利用价值。抗病:狭义的抗性性。指作物对病原具有抗侵入、抗扩展的能力,是能动的抗性反应。

致病性——病菌对作物品种引起病害的能力。包括:毒性、侵袭力。

毒性:是指一个病原菌的小种对寄主作物品种选择性的致病能力,用引起病害的数量作为衡量毒性的强弱。用不同小种对相同作物品种引起的病害,比较其数量。对作物引起病害重的毒性强,反之则为毒性弱。

侵袭力:指病毒的小种在寄主作物中侵入和繁殖的能力。以一定时间内引起病害的程度作为衡量标准。

生理小种:性和侵袭力,不同小种不同,是由于生理上的变异而引起的生理分化。这种致病力和毒性的生理分化称为生理小种。

鉴别寄主:理小种很难从形态上加以区分,只有致病性上的区别。据此,可导致寄主作物中的不同品种来鉴别不同的生理小种。这种品种称为鉴别寄主(或称鉴别品种)。

哺育品种:感染某一小种但对其他生理小种具有抗性,当该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时,就会对现有小种群体产生选择压力,能使感染该品种的小种比重上升,随之丧失抗病性的品种。

轮回选择:从玉米基础群体中选出自交以取得相当数量的F1自交系,经过自交组合鉴定选出优系再组合成综合种的过程。

综合品种:8个以上优良自交系或自交之间的杂交种。

一环系:在玉米育种中从品种选到的自交系。

二环系:从杂交后代选择的自交系。

作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育种规律,创造优良品种,当良种育成后,繁殖和推广应防止混杂、退化。品种的特点:1、品种是经济上的类别,而野生植物只有类型之分。2、品种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质料。3、品种的推广有地区性,并要求一定的栽培方法。4、品种利用有时间性,自然、经济和栽培条件的变化要求不断培育新品种。5、品种性状具有一致性:指群体具有不妨碍使用的一致性。6、品种可以使用普通的方法保持其原有性状和使用价值。

优质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1、提高产量2、提高品质3、新植物引种4、对提供复种指数具有重要意义5、抗逆稳产。

现代化农业对品种的要求:高产、稳产、早熟、优质、适应机械化操作的要求。

理想株型:1)半矮秆或中矮秆。2)叶片要求分布均匀,紧凑,长相上冲(挺),叶色深,叶片较厚,上下叶片遮光少。3)根系生活力强,后期不早衷。4)其主性状配合好,如穗形等。禾本科植物理想株型:1矮杆或者半矮杆,株型紧凑,叶片挺直、窄短,叶色较浅,可以避免或减少荫蔽、倒伏、病害,提高光和效能。矮杆品种抗倒伏力强,可加大种植密度,提高经济指数和有效利用水肥条件,丰产潜力大。

高光效品种主要表现为合成碳水化合物和其他营养物质的能力较强,低呼吸消耗,光合机能保存时间较长,叶面积适当,光补偿点低,光呼吸少,光合产物转运率高。

水稻高产类型:1、以增多穗数位基础,选育多穗型品种。2、通过增加穗种途径,选育大穗型品种。3、亩穗数、穗粒数、粒重并重,选育中间型品种。

抗旱特征: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叶面积小,分蘖成穗高,结实性好。

早熟品种的意义:1)提高育种指数;2)为了避开不良的气候条件和各种灾害的影响,或减轻受害程度;3)克服连种的季节矛盾,在连作和套种的地区,要求缩短套种作物的共生期。

制订育种目标原则:1、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粮食作物:高产、稳产、优质;棉花、糖料、热带作物及薯类作物:改善品质,适宜工业加工和综合利用;蔬菜育种:抗病虫害,减少农药污染;根据耕作制度和生态条件选育不同生育期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2、符合当地当前大面积生产水平的需要。高产、优质要求高标准水肥条件。3、分清主次,明确具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语种目标是选育丰产产品,现在是选育优质、抗虫产品。4、考虑当地耕作制度、作物结构和品种搭配。不同品种根据要求轮作、间作、套作。5、考虑生产发展的要求。优良品种从选育到大田推广最少需要5-6年时间,因此选育要有预见性。品种资源:选育作物新品种的种质资源或者作物遗传资源,不仅包括古今中外的栽培品种,还包括野生种和各种特殊的遗传材料。

作物起源中心应具有下列特征:1、在一定地区内具有某物种的遗传类型的多样性且比较集中;2、有较多的变种性状或类型;3、有该物种较多的栽培类型或近亲的野生类型;4、遗传显性性状出现在起源中心,而隐性性状出现在基地周围。

种质资源的类别:本地品种资源、外地品种资源、野生植物资源、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选择育种的特点一、优点:1)利用自然变异,育种方法简便有效。2)优中选优。选择育种,作为育种的品种对象,往往是优良的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在其中选择有利变异的个体,所以是优中选优。二、缺点:1)遗传基础上有局限性,对品种的改良或改良的效果上不可能有本质上的突破,而往往是某些数量性状加强一些,削弱一些,因为它脱离不了原来的遗传基础;2)只能等待,发现,利用自然变异,而不可能有目地创造遗传变异,因此不能完全满足现代育种上更高、更多的育种要求。

连续定向选择的作用:在选择过程中,有些性状特别是自花授粉作物的质量性状,用过一次选择就能够收到明显效果。异花授粉作物的数量性状需要通过多次选择,通过有力基因的积累和基因的累加效应,才能收到选择的预期效果。在作物育种史上,对一些作物的重要性状如棉花纤维长度、甜菜含糖量、油料作物含油量等都需要进行擦很难过期的连续的定向选择,对改进作物的经济价值有很大作用。

鉴定的方法:直接鉴定和间接鉴定、田间鉴定和实验鉴定、自然鉴定和诱发鉴定、当地鉴定和异地鉴定。水稻引种:南种北引,遇到长日低温环境,出现生育期延长,抽穗期推迟现象。晚稻品种北移,因其对短日照的反应敏感,遇长日照不能抽穗。南种北引,选早熟或中熟的早稻或短日高温生育期长的品种作为中稻。北种引到长江流域作早稻生育期有所缩短,表现为生殖生长期缩短。北种引到长江流域做双季稻,营养生长期缩短。高海拔到第海拔,植株高大,繁茂性增强;反之植株变小,生育期延长。

玉米引种:北种南引,生育期缩短,高海拔到低海拔,生育期缩短。玉米春化温度因品种而异,变异范围10-25度,早熟品种春化温度小雨10天,晚熟的达一个月。玉米的短日照条件可以需素通过光照阶段,要求每日8-12小时日照。早熟品种对短日照无反应,晚熟品种通过光照阶段约30天。玉米是高温短日照植物,光照阶段需求短日,其他时期短日照不能缩短其生育期。

系统育种特点:一、优中选优,简便有效;二、连续选优,品种不断改进;三、只能从自然变异中选出优良个体,由于自然变异频率较低,有利的变异减少,不能有目的的创造新的基因型,改良品种频率有限。纯系学说要点:1、凡是由一同质的秦代自交产生的子代称为纯系;2、一般每个农家品种内常存有若干纯系,但须待个体分离后才能识别;3、选种的最大能效在于分离纯系,但分离最优基因对品种的改良是有限度的;4、已成为纯系的品种再进行选择是无效的。

杂交育种特点:1)重组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2)通过基因的互作而产生新的性状。3)通过微效基因的累加产生超亲性状。

亲本选配原则:1、亲本优点多,性状的互补。2、主要(目标)性状突出,并且遗传传递力要强。3、选用生态类型差异大,亲缘关系较远的材料作亲本。4、亲本一般配合要高。5、亲缘关系和地理差异能获得较大优势。6、选用当地最好的推广品种作为亲本。另外,亲本自身产量高,双亲花期相近。如株高、生育期有异,应做到父本高于母本,父本迟于母本。

测验种的选用:1、用遗传基础复杂的综合杂交种或品种作为测验种测定的是一般配合力,测定特殊配合力是用基因型纯和的系做测验种;2、测验种配合力低或与被测系血缘亲近,测出的配合力较低,反之则高;3、测验种必须与被测系没有亲缘关系,类型有差别。4、选择配合力好、性状优良的测验种,测配结合,达到选育新品种的目的。

测定配合力的方法(1)共同测验法:用一个品种群体作为测验种分别和待测定的自交系进行测交。(2)双列杂交法:以被测定的自交系互为测验种,可同时测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3)测用结合法。

混合法与系谱法:1、对于质量性状和简单的数量性状如生育期、株高、抗病性等,用系谱法在早世代进行选择可减少盲目性,以便将经历集与少数优良株系;2、混合法不能确定各株系的亲缘关系,评定取舍比较困难,育种年限也较长;3、系谱法从F2开始严格选择,丧失了许多优良类型;4、系谱法工作量大。加速育种程序的方法:1、加速世代进程。南种北移,北种南移,早稻翻秋,晚稻翻春。2、加速试验进程。在F3提早测产,对各株系边选株,边测产;对突出优异的系越级提升;进行多点试验,提早生产试验。杂种优势的表现:1、生长势和营养体:多数杂种一代长势旺盛、分蘖力强、根系发达、茎杆粗壮、块茎增大增重,玉米的矮杆与矮杆杂交后代几乎全部超亲,且超亲量大;2、抗逆性和适应性:杂种抗逆性和适应性往往较其亲本强;3、生育期:双亲生育期相差较大时子代生育期介于之间且偏向早熟亲本,双亲生育期相近,子代则往往早于双亲,双亲都早熟,其子代也可能会晚于双亲。4、产量因素和产量:杂种一代产量多数较高,一般比普通良种增产20%-40%;5、品质:杂种一代皮质也有一定优势。

利用杂种优势的基本原则:1、提高双亲的纯合性;2、选配优良杂交组合;3、繁殖制种简单易行成本低。诱变育种的特点:1、提高突变率,扩大突变谱,创造新类型。2、可有效地改良品种的早熟、矮秆、抗病和优质等单一性状。3、诱发的变异易于稳定,可缩短育种年限。4、打破性状连锁,促进基因重组。5、促进远缘杂交。缺点:1、诱变的方向和性质难以掌握;2、难以通过一次过程出现多种理想的变异。

诱变后代的处理

M1(诱变一代)的种植与选择 1、禾谷类作物主穗突变率较分穗的高,第一次分蘖穗较第二次的高。因此,M1往往用密植的方式来控制分蘖。2、禾谷类作物要保证M2有一万株的群体,因此可以根据主穗产生的种子数量来判断M1群体大小。3、提高播种质量。通过诱变处理的种子,按材料、处理剂量顺序播种,用来处理的相同材料作对照。4、受处理的影响,M1表现出苗率低、植株变矮、生育期延迟、生长受抑制、长势差、育性不正常、结实率低等。5、M1植株往往是嵌合体,钱和现象在M2一般不能重组,M1出现的形态结构变化大多不能遗传到后代。在M1代一般不做选择。

M2的种植与选择

突变显现最多的世代,但大多是不利突变,同时可能出现早熟、矮杆、抗逆优质等变异,选择优良单株。M2的种植要扩大群体,用来处理材料和当地通过品种做对照,种植方法常用穗行法和混合法。

M3和以后世代

将M2当选单株种成株系,每个一定行数设一对照,M3如株系稳定,表现一致可按株系收获,选入后代选择鉴定,如出现有价值优良突变体,可进行单株选择,直至获得稳定的优良品系。异花授粉作物M3代是突变性状分离显现的世代,是选择突变体的重要世代。

诱导多倍体育种原则:1、饲料作物是最多适合多倍体育种的作物。2、谷类作物最不宜多倍体育种,育性降低。3、倍体一般不高于6倍,否则易丢失一些染色体或染色体组。

人工多倍体的应用 1、六倍体小黑麦和八倍体小黑麦。2、甜菜三倍体。3、三倍体西瓜。4、四倍体红三叶草。5、黑麦同源多倍体、自然同源多倍体等。

单倍体在育种上的意义和特点:1、克服杂种分离,缩短育种年限。2、提高获得纯合材料的效率。3、与其他育种方法和结合,可提高育种效果,如诱变育种。

产生单倍体的途径1、孤雌生殖:1)遗传标记性状的应用;2)远缘杂交;3)化学诱导。2、染色体有选择地消失。3、花药和花粉培养。4、无配子生殖。5、半融合,精子进入卵细胞后,精卵独立分裂形成嵌合体植株。

为什么远缘杂交交配不易成功?1、花期不遇。2、雌雄因素不亲和,花粉不能萌发,不能伸入柱头,不能进入胚珠,精细胞与卵细胞不能结合,或受精不完全。3、受精过程实现,胚在中途死亡。4、有少数后代,但发育不良。

远缘种间杂种不育的原因:1、杂种减数分裂不正常,不能正常配对;2、染色体数不同,F1是同源异倍数体的情况; 3、两亲本染色体数相同或成倍数差异,对于基本染色体组来说F1染色体配对是同源染数倍体的情况。

种间杂种不育克服方法1、回交:各种作物的种间杂种不育都采用该方法。特别是用母本回交,育性恢复较好。2、染色体加倍,使成双二倍体。3、化学药剂处理杂合种子,促进胚发育。4、杂种胚离体发育。远缘杂种后代的性状分离特点:1)没有规律有向两亲分化的现象;2)分离类型多变化幅度大;3)杂交后代分离时间长,稳定慢。

远缘杂交后代选择特点:1、杂种早代需种植大量群体,使用适当的育种方法。1)单一显性基因控制性状用回交法保持;2)为获得优良性状的个体采用混合种植法。2、F2组合不轻易淘汰,低世代材料选择播种宜放宽;如果F2分离不明显,F3-F6还可能分离,早代不宜淘汰。3、关于结实率选择,先选系统再选单株。4、回交与用于回交植株的选择1)远缘杂种与栽培种回交,可保留野生优良性状,克服不良性状;2)选择结实性虽差,但兼有双亲优点的中间型做回交植株。5、歧化选择,将两个极端的个体选出,进行随机交配,形成新群体。

远缘杂交后代的稳定性保持:1、F1染色体加倍。2、诱导远缘杂种产生单倍体植株。3、诱导异附加系、代换系、异位系。4、回交。

抗病品种的选育:1、系统育种法:从染病群体中选择抗病材料,轮回选择他抗病性。2、杂交育种。1)亲本选用,在利用垂直抗性的抗源时选择高抗、抗性稳定、抗较多生理小种的材料;在杂种优势利用上,显性抗性做亲本,若为隐性抗病性,则双亲都应是抗病的;另外,注意选用与生产上推行品种抗源不同的材料,避抗源免单一。2)杂交后代选择,抗病性遗传复杂的材料,杂交规模与后代群体要大;抗性为隐性时F1不淘汰抗病材料;抗病为显性,F2选择要严格,为隐性则宜宽。3、回交法。

群体改良的方法1、轮回选择法;2、回交改良法;3、综合品种育种法;4、歧化选择(分裂选择)

植物育种学复习资料总结知识点

1、品种:经人类培育选择和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和消费要求的遗传上相似而稳定的植物群体。 2、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3、种质;决定生物性状遗传,能把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 4、种质资源(遗传资源);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的统称 5、无性繁殖:生物不是通过有性生殖,而是利用营养器官或体细胞等繁殖后代的繁殖方式。 6、有性繁殖;生物通过有性过程产生的雌雄胚子结合,形成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繁殖后代,有完整的个体发育周期 7、无融合生殖:指一种近似有性繁殖由无融合生殖胚发育成植株的无性繁殖方式。 8、自花授粉;在自然条件下,雄蕊的花粉一般不借助外力即可直接授到本花雌蕊的柱头上,一般自然异交率在5%以内。 9、异花授粉;在天然授粉情况下,雌蕊主要依靠异株或同株异花的花粉完成授粉、受精。天 然异交率50%以上。 10、品质性状;需要改良的性状称为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与品质有关的性状为品质性状。 11、目标性状;各类作物品种都具有一系列性状,其中特别需要改良的性状称为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这些性状又各有其组成因素及生理生化基础。 12、育种目标: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在一定自然、生产及经济条件下 的地区栽培时,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的指标。 13、选择差;当对某一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入选群体与原始群体平均值将有一定差距为选 择差 14、饰变;由环境条件(土壤、气候、栽培措施)变化引起的变异 15、芽变:指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变,属于体细胞突变的一种。 16、选择育种;利用手段从植物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类型,经过比较鉴定从而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 17、芽变选种;利用发生变异的枝、芽进行无性繁殖。使之性状固定,通过比较鉴定,选出 优系,培育成新品种的选择。 18、实生选种;针对实生繁殖的群体为改进其经济性状,提高品质而进行的选种育种 19、引种驯化;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人为的迁到其它地区种植的过程,也就是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植物种类、类型与品种。 21、分子标记;基于DNA水平多态性的遗传标记,它通过检测基因组的一批识别位点来估测基因组的变异性或多样性。 22、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借助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遗传标记基因分析鉴定分离群体中含有 目标基因的个体,以提高选择的效率,即采用标记辅助选择手段,减少育种 过程中的盲目性,从而加速育种的进程。 23、自交不亲和性;两性花植物雌雄性器官正常,在不同基因型的株间授粉能正常结籽,但花期自交不能结籽或结籽率极低的特性。 24、自交不亲和系;通过连续多代的自交选择,可育成自交不亲和性特点且能稳定遗传的自交系 25、杂交不亲和性;远缘杂交表现不能结籽或结籽不正常的现象 26、自交系;由一个单株经过连续数代自交和严格选择而产生的性状整齐一致,基因型纯合,遗传性稳定的自交后代系统 27、自交衰退;异化授粉植物在进行连续多代自交后会出现生理机能的衰退,表现为长势弱,抗性差,产量低。 28、体细胞杂交(原生质体融合);不同植物的原生质体相互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在经过人

作物育种学名词解释

作物育种学名词解释 作物育种学:研究选育和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作物品种:人类在一定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身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群体。该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稳定性,Stability ),同时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具有相对的一致性(一致性,Uniformity),并在这些性状上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有所区别(特异性, Distinctness) 种(species):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生理化、形态特征的生物群,是分类的基本单位。种内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可以彼此交配产生后代,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亚种(subspecies):不同分布区的同一种植物,由于生境不同导致两地植物在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上存在差异。 变种(variety):具有相同分布区的同一种植物,由于微生境不同导致植物间具有可遗传的差异。 作物品质:指作物经济器官满足人类需求的程度。 株型:指作物的茎、枝、叶等主要光和器官在植株上的着生态势。 合理的株型可使作物充分利用光能资源,提高有机物的合成,为高产打好基础。 有性繁殖(Sexually propagating):由雌雄配子结合,经过受精过程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繁殖类型。自花授粉(self-pollination )异花授粉(cross-pollination )常异花授粉(often-cross pollination ) 无性繁殖(Asexually propagating ):不经过两性配子的受精过程繁衍后代的繁殖类型。 自花授粉同一花朵内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或同一株的花粉传到同株的雌蕊柱头上的授粉方式。 异花授粉雌蕊柱头接受异株花粉受精的授粉方式 常异花授粉: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衍后代的授粉方式。 自交不亲和性:具有两性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的某些植物,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自交不亲和性是一种受遗传控制的、提高植物自然异交率的特殊适应性。雄性不育性:植物花粉败育,不能产生有功能的雄配子的特性。 营养体繁殖:利用植物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使其长成新的植物体的繁殖方式。 无性系(clone):由营养体繁殖的后代。 无融合生殖:不经过受精,即不经过雌、雄配子融合而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繁殖方式。 无孢子生殖:无大孢子形成,有胚珠中不同位置的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直接形成二倍体胚囊,最后形成种子的生殖方式。 二倍性孢子生殖:大孢子母细胞不经减数分裂而进行有丝分裂形成二倍体胚囊,最后形成种子。 不定胚生殖:由珠心或子房壁的二倍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形成胚,由正常胚囊中的极核发育形成胚乳,从而形成种子。 孤雌生殖:胚囊中的卵细胞未与精核结合直接发育成单倍体胚,育正常胚乳形成单倍体种子。孤雄生殖:进入胚囊中的精核未与卵细胞结合而直接发育成单倍体胚,育正常胚乳形成单倍体种子。 自交衰退: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减退,称为自交衰退。表现为生长力下降,繁殖力、抗逆性减弱,产量降低等。 近等基因系:一组遗传背景相同,只在个别性状上存在差异的自交系品种。

作物育种学课后思考题题目及部分答案

绪论 1.作物品种的概念是什么?它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作用? 作物品种(Variety)概念:指某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相对一致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并与同一作物的其它类似群体相区别的生态类型。(品种属性:生产资料属性;经济类型属性;地区性时间性。作物品种的类型:纯系品种、杂种品种、综合品种、无性系品种等。) 优良品种的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产品品质;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扩大作物种植面积。 2.作物育种学的任务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与哪些学科关系密切?你打算如何学好作物育种学这门课程? 作物育种学(crop breeding)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主要任务:研究育种规律;培育新品种,实现品种良种化;繁育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 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育种目标的制订及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 ?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创新与利用; ?选择的理论与方法; ?人工创新变异的途径、方法及技术; ?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与方法 ?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及选育方法 ?作物育种各阶段的田间试验技术; ?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及种子生产 3.常规育种技术的主要任务和特点是什么? 主要任务: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和增强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抗病、虫、草害和抗旱、寒、碱等)。 特点: 综合多个优良基因; 同步改良作物的产量、品质、抗性水平; 盲目性大; 育种是科学艺术。4.现代作物育种发展动向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研究 2.深入开展育种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3.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育种单位间的协作 4.种子产业化 5.调查了解农作物优良品种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第1章作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 名词解释:

作物育种学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资料 绪论 1、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2、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学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的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有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3、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答:(1)特点: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只是与研究方法。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紧密的联系。(2)任务:A、研究作物遗传性状的基本规律;B、搜集创造和研究育种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 C、繁育良种,生产优良品种的种子。 3、自然进化:由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突变发展的进化过程。 4、人工进化:是指由于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能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之中包括有意的利用自然变异及自然选择的作用。 5、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及相互关系:变异、遗传和选择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 6、品种:是指某种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的稳定的遗传性和充分一直的生物学特性与形态学特征,并以此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类似群体相区别的生态类型。 第一章作物的繁育方式及品种类型 1、说明作物繁殖方式的种类和各类作物群体遗传特点及代表作物:(1)作物繁殖的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有性繁殖植物主要有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 A、自花授粉是指痛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花朵的雌蕊柱头上,代表的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花生、烟草、绿豆亚麻等,自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一般低于1%,不超过4%。 B、异花授粉是雌蕊柱头接受异株或异花花粉授粉的,代表作物有玉米、黑麦、向日葵、白菜型油菜、甘蔗、甜菜、大麻、三叶草的呢过,异花授粉的自然异交率至少在50%以上。 C、常异花授粉是指一种作物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

作物育种学名词解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作物育种学名词解释 作物育种学:研究选育和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作物品种:人类在一定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身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群体。该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稳定性,Stability ),同时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具有相对的一致性(一致性,Uniformity),并在这些性状上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有所区别(特异性, Distinctness)种(species):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生理化、形态特征的生物群,是分类的基本单位。种内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可以彼此交配产生后代,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亚种(subspecies):不同分布区的同一种植物,由于生境不同导致两地植物在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上存在差异。 变种(variety):具有相同分布区的同一种植物,由于微生境不同导致植物间具有可遗传的差异。 作物品质:指作物经济器官满足人类需求的程度。 株型:指作物的茎、枝、叶等主要光和器官在植株上的着生态势。 合理的株型可使作物充分利用光能资源,提高有机物的合成,为高产打好基础。 有性繁殖(Sexually propagating):由雌雄配子结合,经过受精过程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繁殖类型。自花授粉(self-pollination )异花授粉(cross-pollination )常异花授粉(often-cross pollination ) 无性繁殖(Asexually propagating ):不经过两性配子的受精过程繁衍后代的繁殖类型。 自花授粉同一花朵内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或同一株的花粉传到同株的雌蕊柱头上的授粉方式。 异花授粉雌蕊柱头接受异株花粉受精的授粉方式 常异花授粉: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衍后代的授粉方式。 自交不亲和性:具有两性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的某些植物,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自交不亲和性是一种受遗传控制的、提高植物自然异交率的特殊适应性。 雄性不育性:植物花粉败育,不能产生有功能的雄配子的特性。 营养体繁殖:利用植物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使其长成新的植物体的繁殖方式。 无性系(clone):由营养体繁殖的后代。 无融合生殖:不经过受精,即不经过雌、雄配子融合而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繁殖方式。 无孢子生殖:无大孢子形成,有胚珠中不同位置的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直接形成二倍体胚囊,最后形成种子的生殖方式。 二倍性孢子生殖:大孢子母细胞不经减数分裂而进行有丝分裂形成二倍体胚囊,最后形成种子。不定胚生殖:由珠心或子房壁的二倍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形成胚,由正常胚囊中的极核发育形成胚乳,从而形成种子。 孤雌生殖:胚囊中的卵细胞未与精核结合直接发育成单倍体胚,育正常胚乳形成单倍体种子。 孤雄生殖:进入胚囊中的精核未与卵细胞结合而直接发育成单倍体胚,育正常胚乳形成单倍体种子。 自交衰退: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减退,称为自交衰退。表现为生长力下降,繁殖力、抗逆性减弱,产量降低等。 一组遗传背景相同,只在个别性状上存在差异的自交系品种。近等基因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重组近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strain RI):指由两个近交系杂交后,经连续20代以上兄妹交配培育成的近交系,称重组近交系

作物育种学(要点)

作物育种学: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是研究改良现有品种和创造新品种的学科,即改良植物的遗传性,使之更符合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从而可将之为人工进化的学科。 一般配合力:一个被测系与一个遗传基础复杂的群体品种杂交后的产量表现,或被测系与许多其他系杂交后F1的平均值。 特殊配合力:一个被测系与另一个特定的系杂交后的产量表现。 测交种:在测定配合力的工作中,用来与被测系杂交的品种、杂交种、自交系、不育系、恢复系等统称为测验种。这种杂交称侧交,所产生的种子叫测交种。 雄性不育系:具有雄性不育特性的品种或自交系。 雄性不育保持系:保持雄性不育系的不育特性的品种或自交系。 雄性不育恢复性:指某一品系与不育系杂交后可使子代恢复雄性可育特征的品种或自交系。 三系配套:用恢复系的种子在田间大面积播种所得的植株既可以通过传粉结实,又可以在各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优势。在杂交育种中,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性必须配套使用。称为三系配套。系谱法:在选择的过程中,个世代都予以编号以便查找株系的历史亲缘关系,故称为系谱法。 顶交种:一个品种和自交系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 单交种:两个自交系间杂交所产生的杂交种。 三交种:一个单交种和自交系杂交产生的杂交种。 双交种:两个单交种杂交产生的杂交种。 综合种:10个以上自交系杂交,或几个单交种、双交种杂交后通过混合选育的杂交种。 回交育种的意义和特点:一、意义:1、当一个优良品种由于感染某种病害而失去其利用价值时,用回交育种能有效改良其性状。2、雄性不育特性的转育。3、给父本品种导入标准性状。4、回交在解决远缘杂交中存在的杂种不育和分离世代过长方面,已被证明是有效的。5、回交可以打破连锁,创造出综合双亲优良性状的后代。二、特点:1、育种过程中可以对目标性状进行有目的的选择,使育种工作有更大的准确性。2、目标明确,可以利用温室、异地或者异季培养以加速育种进程。3、回交育种所得到的新品种丰产性和优良性状与原有优良品种相似,能够迅速推广应用。4、只能改良少数的性状。5、被改良性状属于多基因控制,效果差。6、工作量大。 不同繁殖方式作物的遗传育种特点 一、自花授粉作物遗传特点1)基因型与表现型的相对一致性。2)遗传行为的相对稳定性。3)没有自交衰退现象。4)通过人工选择可迅速分离出许多纯系。育种特点:纯系内选择是无效的,纯系间选择是有效的。二、异花授粉作物遗传特点1)个体的异质性,个体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的不一致性。2)遗传行为的不稳定性,为了获得稳定的春和后代强制自交。3)异花授粉作物自交衰退严重。育种特点1)简单的单株选择效果不好。2)良种繁育必须严格隔离。3)可利用杂种优势。三、常异花授粉作物遗传特点遗传基础基本是纯合状态,只是异质花程度没有异花授粉的显著。育种特点采用系统育种和杂交育种是有效的。四、无性繁殖作物遗传特点1)基因型的杂合性。2)无性繁殖后代,个体间基因型的一致性。育种特点1)可以采取选择(系统)育种的方法,选择优良的单株。2)杂种优势利用不需保持系。 三种选择育种的方法: 一、单株选择,适用于自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作物,是将当选的优良个体分别脱粒保存,翌年分别各种一区行,根据小区植株的表现鉴定上年当选个体的优劣。有一次和多次的,直至达到选择目的。其缺点是1、异花授粉作物为利用杂种优势而培育自交系要采用单株选择,但不适宜单株选择选育品种。2、同一优良品种内进行选择,因为单株间或系统间差异小,难以选到优良个体且花费人力物力。 二、混合选择,从品种混杂群体中,把成熟期、株高、茎叶性状和颜色一致的相似优良个体(单株)选出,混合脱粒脱铃,第二年与原品种比较,优异的就可作为新品种推广。这种方法工作简易,收效迅速,不需要较多劳动力。其缺点是不能了解各个个体后代性状的表现,有的个体具有不良的地产效能,会影响整个品种群体的优良程度,降低选择效果。 三、集团选择,当品种的群体复杂而表现若干类型,每一类型又有一定数量植株时,可把每一类型相同的个体选出,集中混合脱粒播种,翌年各类型进行产量比较,选出新品种。

作物育种学各论小麦试题库复习资料版

作物育种学各论 小麦育种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产量潜力针对某一品种而言,即某一品种在适宜的气候和栽培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潜在产量,有品种的遗传特性决定。 2、环境胁迫通常将小麦生长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利气候、土壤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称为环境协迫或逆境灾害。 3、营养品质指小麦籽粒的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及组成,其中主要是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的组成,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 4、一次加工品质指磨粉品质,指小麦品种能否在磨粉过程中满足和保证出粉率高、能耗低和低成本的要求。 5、二次加工品质指面粉在加工成食品的过程中能否满足加工单位的需求。食品加工品质主要取决于小麦蛋白质含量、面筋质量、淀粉特性。 伯尔辛克值它主要指将加有酵母的全麦粉面团放入有水的杯中,保持水温30℃,随着发酵产生CO2,面团比重降低上升到水面,继续发酵,直到破裂,下面一半落入水中,那么从放入面团到面团破裂,下面一半落入水中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伯尔辛克值,以min表示。 7、洛类抗源指前苏联用小麦与黑麦杂交后得到的易位系的衍生物。 8、完全异源双二倍体即将两亲本种属的两种来源和性质不同的染色体组相结合而成的新杂种,其染色体数目为双亲染色体数目的总和。 不完全异源双二倍体: 即亲本之一的部分染色体与另一亲本的全套染色体组相结合而成的新杂种,其染色体数目不等于双亲染色体数目的总和。 9、双二倍体将具有不同染色体组的两个物种经杂交得到的Fl杂种再经染色体加倍后产生的。 10、收获指数也叫经济系数,是指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 11、抗逆性育种(小麦)品种对逆境灾害的抵抗和忍耐能力称抗逆性。通过抗逆育种可以从遗传上改良和提高品种对环境胁迫的抗耐性,从而提高产量的稳定性。 12、T型不育系,我国从1965年起就对小麦提莫菲维(T.timopheevi)雄性不育,简称T型不育系,不育系分为质核互作型不育系和核不育系 13、化学杀雄剂一种能阻滞植物花粉发育、抑制自花授粉、获得作物杂交种子的化学药品或药剂。

作物育种学试题5_作物育种学

专业《作物育种学》课程试题5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品种的主要类型包括自交系品种、、群体品种和。 2.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是作物品种的变异现象和学说。 3.作物授粉方式的分类是根据自然异交率高低而定的,一般自然异交率在4%以下的是典型的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在50%-100%的是典型的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介于二者之间,一般为4%-50%。 4.引种的基本原理是指相似性原理,生态条件和相似性原理。 5.杂交育种按其指导思想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育种,另一种是育种。 6.在回交育种中用于多次回交的亲本称亲本,因为他是有利性状(目标性状)的接受者,又称为受体亲本;只有一次杂交时应用的亲本称为亲本,他是目标性状的提供者,故称供体亲本。 7.远缘杂种夭亡和不育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其遗传系统的破坏,包括核质互作不平衡; 不平衡; 不平衡和组织不协调。 8.按照雄性不育花粉败育发生的过程,雄性不育可分为 不育和不育两种类型 9.作物群体改良是通过鉴定选择、人工控制下的自由交配等一系列育种手段,改变基因、基因型频率,增加优良基因的重组,从而达到提高 和的频率。 10.普通小麦是倍体,有42条染色体;玉米是倍体,有20条染色体。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作物育种学的涵义是() A)研究遗传和变异的科学B) 一门人工进化的科学 C)研究选育和繁育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D)一门综合性强的应用科学 2.选择育种中选择的基本方法有() A) 系谱法和混合法 B) 单株选择和混合选择 C) 一粒传和混合选择 D) 定向选择和分裂选择 3.稳定不分离的株系称为( ) A) 品种 B) 株行

作物育种学复习重点

1、抗性育种的复杂性体现在哪? (1)抗病性是寄主、病原两个生物体系在一定环境下综合作用的结果,涉及寄主、病原、环境三者一体的生态系统;(2)病原具有易变性;(3)病害类型多,其发生、发展与栽培条件有关;(4)抗病性往往与一些不良性状连锁遗传。 2、基因对基因学说的内容。 基因对基因学说是指针对寄主方面每一个抗病基因,在病原菌方面迟早也会出现一个相应的毒性基因;毒性基因只能克服相应的抗病基因,而产生毒性(致病)效应;在寄主~寄生物体系中,任何一方的每个基因都只有在相对相应基因的作用下才能被鉴定出来。该学说假定作物的抗病基因是显性,寄生物的无毒性基因也是显性,只有抗病基因与相应的无毒性基因匹配时,寄主才表现出抗病反应,其他均表现为感病。基因对基因学说是寄主和寄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模式。 3、品种抗性丧失的原因及防治。 抗病性丧失原因:1寄主发生变异2病原发生变异3环境发生变异所以三位一体的病三角,三者任一改变都可导致抗性丧失。抗病性人为流失:1非育种目标的抗性流失2目标抗性中垂直抗性的流失(基因对基因学说)2垂直抗性育种中水平抗性的丧失。 防治措施:1抗病品种的大区域布局,品种轮换搭配,会使生理小种定向选择丧失2品种的轮换3选用聚合品种4,选所系品种5水平抗性的利用6复合抗病性的利用垂直农艺性状优良的水平抗性品种基础上采用回交,转育垂直抗性基因育成复合抗性品种,在垂直抗性中选育水平抗性有同样的效果。 4、杂优利用的条件、途径。 条件:1选配强优势组合。亲本满足DUS三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强优势即配合力高、亲本性状突出。2亲本的纯度要高,异交结实率高。3杂交制种技术简单易行可靠。亲本繁殖简单易行,便于保持亲本的纯度,提高亲本种子的产量,杂交制种简单易行,制种产量高,有健全的种子生产和管理体系。途径:人工去雄生产杂种种子;利用标记性状生产杂种种子;化学杀雄生产杂种种子;利用自交不亲和性生产杂种种子;F2 剩余杂种优势的利用;雄性不育性利用。 5、显性、超显性假说的分歧、共同点 共同点:杂种优势来源于F1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互作效应的大小和方向不同,表现出正向或反向的中亲或超亲优势。 不同点:显性假说认为杂合的等位基因间是显隐性关系,一对杂合等位基因不能表现超亲优势;非等位基因间是显性基因的互作或累加关系,超亲优势由双亲显性基因间的累加效应而产生。超显性假说认为杂合等位基因间的异质互作,一对杂合等位基因也可能产生超亲优势;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即上位性效应更可能出现超亲优势。 两种假说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但是他们忽视了细胞质基因和核质互作对杂种优势的作用;只考虑核基因水平上的杂种优势;忽略了染色体间的互作;忽略了胞质基因组的互作。 6、配合力概念,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的特点。 配合力指一个亲本与另外的亲本杂交后杂种一代的生产力的大小。配合力是自交系的一种内在的属性,是受多种基因支配的。 一般配合力(GCA):指一个自交系亲本与其它若干个自交系杂交的F1在某个数量性状上的平均表现。它是由基因的加性效应决定的,是可遗传的部分。 特殊配合力(SCA):指两个特定亲本所组配F1在某种数量性状上的表现。特殊配合力是由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决定的即受基因间的显性和超显性以及上位性等效应所控制的,只能在特定的组合中由双亲的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而反映出来,是不能遗传的部分。 7、遗传脆弱性:遗传脆弱性是由于生物本身的遗传构成在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下,由于选择、突变、遗传漂变而引起的群体内基因平衡被打破的现象。比如:遗传多样性的大幅度减少和品种的单一化,增加了对对严重病虫害抵抗能力的遗传脆弱性,即一旦发生新的病害或寄生物,会产生新的适应性而使作物失去抵抗力。 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主要内容。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频率高;最初始的起源地为原生起源中心;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一年生草本作物间在性状的遗传变异上存在一种相似的平行现象;根据驯化的来源,将作物分为两类,原生作物和次生作物。

植物育种学复习资料

1.人类面临的三大威胁: ⑴粮食安全问题⑵能源危机⑶环境恶化 2.粮食产量降低的原因: ①耕地面积减少;东中部,西北部②农民种粮意向减弱;③气候因素; ④水资源短缺 3.生物进化的三要素: 遗传、变异和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和动力,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外因,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因此植物育种就是适当利用自然进化的人工进化 4.遗传改良: 指植物品种改良 5.品种: 植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经过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某种植物的某种群体 6.品种的特性: 品种的三性(DUS): 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7.植物育种学: ⑴性质: 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植物优良品种理论与方法的科学。⑵特点: 综合性;实践应用性⑶任务:

①选育优良品种;②繁育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 8.现代植物育种学的特点: ①育种目标提高;②育种基础理论研究加强;③种质资源工作得到重视与加强;④性状鉴定手段现代化,选育效率高;⑤开拓许多育种的新方法与新技术。 第1xx育种目标 1.作物的育种目标(breeding objective): 在一定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选育新品种提出应具备的优良特征特性,也就是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2.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机械化。 3.高产 (一): 产量的形成: ⑴生物产量(biomass): 作物整个生育期间,通过光合作用和生产积累有机物的总量(有机物质90%~95%,矿物质占5%~10%。经济产量(economicyield)栽培目的所需要的经济价值的那部分产量(子粒、块根、块茎等)。经济系数(coefficient of economics)或收获指数(harvest index): 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即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⑵高产品种的重要特征特性: “源、流、库”学说: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 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 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 作物育种学的特点: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方法。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物育种学的任务:(1)研究作物遗传性状的基本规律;(2)搜索、创造和研究育种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3)繁育良种,生产优良品种的种子。 3、简述作物品种的概念和作用 4、基本概念:自然进化、人工进化 自然进化:由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演变发展的进化过程。 人工进化:是指由于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其中也包括有意识的利用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5、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三大要素:变异、遗传和选择 相互关系: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基本方向。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1、说明作物繁殖方式的种类和各类作物群体遗传特点及代表作物 作物遗传方式的种类:一类是有性繁殖,凡是由雌配子(卵子)和雄配子(精子)相互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称为有性繁殖。第二种是无性繁殖,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主植物主要有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 (1)自花授粉是指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代表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花生、烟草、绿豆、亚麻等。自花授粉作物的天然异交率一般低于1%,不超过4%。 (2)异花授粉是指雌蕊柱头接受异株或异花花粉,代表作物有玉米、黑麦、向日葵、白菜型油菜、甘蔗、甜菜、大麻、三叶草等。异花授粉的天然异交率至少在50%以上。 (3)常异花授粉是指一种作物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代表作物是棉花、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高粱、蚕豆等,常异花授粉的天然异交率在5%-50%之间。 2、论述作物品种的类型和各类作物的育种特点 作物品种的类型: (1)自交系品种:又称纯系品种,是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结合群体。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资料.doc

3、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 答:(1)特点: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只是与研究方法。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紧密的联系O (2)任务:A、发掘、研究和利用各有关作物种质资源 B、选育适于该地区生产发展需要优息品种、杂交种以及新作物 C、提供数量多、质量好、成本低的生产用种;实现生产用种良种化、种子质量标准化、实现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5、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及相互关系: 变异、遗传和选择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 1、说明作物繁殖方式的种类和各类作物群体遗传特点及代表作物: (1)作物繁殖的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有性繁殖植物主要有: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 A、自花授粉是指痛-?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花朵的雌蕊柱头上,代表的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花生、烟草、绿豆亚麻等,自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一般低于1%, 不超过4%o B、异花授粉是雌蕊柱头接受异株或异花花粉授粉的,代表作物有玉米、黑麦、向日葵、白菜型油菜、甘蔗、甜菜、大麻、三叶草等,异花授粉的自然异交率至少在50%以上。 C、常异花授粉是指一种作物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代表作物有棉花、廿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高粱、蚕豆等,常异花授粉的夭然异交率在5%——50% 之间。 (3)无性繁殖的营养繁殖,即是利用营养体繁殖后代的方式,代表作物有甘薯、马铃薯、木薯、甘蔗等。 2、论述作物品种的类型和各类作物的育种特点: (1)类型:A、自交系品种;B、杂交系品种;C、群体品种;D、无性系品种。 (2)育种特点: A、自交系品种: a、自花授粉加单株选择的育种方法; b、拓展遗传变异范围,在大群体中进行单株选择。 B 杂交系品种: a>包括白交系育种和杂交组合育种两个育种程序,贯穿于两个程序之间的关键问题是自交系间的配合力测定;b、对影响亲本繁殖和配制杂种产量的性状必须加强选择;c、需要建立相应的种子生产基地和供销体系。 C、群体品种:a、使群体品种具有广泛的遗传基础和基因型的多样性;b、使用群体品种能够保持广泛的遗传基础和基因型的多样性。 D、无性系品种:a、利用无性系迅速固定优良性状和杂种优势;b、选择优良芽变,培育新的优良品种。 3、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 (1)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富有预见性; (2)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 (3)明确具体性状,指标落实; (4)必须面向特定的生态地区和栽培条件。 4、各类作物的产量构成要素: (1)谷类作物-?般是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粒重; (2)棉花是单位面积株数、株铃数、玲重和衣分;

作物育种学重点名词解释

1作物品种:某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相对一致性,生物特性和形态特征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类似群体相区别的生态类型。 2自交系品种:是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 3杂种品种:是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 4无性系品种:是由一个无性系或几个遗传上近似的无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繁殖而成的。 5地方品种:一般是指在局部地区内栽培的品种,多未经过现代育种技术的遗传修饰,所以又成农家品种。 ?野生近缘种:指现代作物的野生近缘种及与作物近缘的杂草,包括介于栽培类型和野生类型之间的过度类型。 ?体细胞杂交:诱导两个不同亲本的原生质体互相融合形成异核体,异核体再生出细胞壁进而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发生核融合。这一过程称为 ̄ ̄ 6作物的育种目标:是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计划选育的新品种应具备的优良特征特性,也就是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7高光效育种:是指通过提高作物本身光合能力和降低呼吸消耗的生理指标而提高作物产量的育种方法。 8选择育种:是指对现有品种群体中出现的自然变异进行形状鉴定、选择并通过品系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9混合选择育种:是从原始品种群体中,按育种目标的统一要求,选择一批个体,混合脱粒,所得的种子下季与原始品种的种子成对种植,从而进行比较鉴定,如经混合选择的群体确比原品种优越,就可以取代原品种,作为改良品种加以繁殖和推广。 10杂交育种:不同品种间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在杂种货代进行选择以育成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 11远缘杂交:通常将植物分类学上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所进行的杂交称为远缘杂交。 12异附加系:是在某物种染色体组的基础上,增加1个、1对或2对其他物种的染色体,从而形成1个具有另一物种特性的新类型个体。 13异置换系:是指某物种的一对或几对染色体被另一物种的一对或几对染色体所取代而成的新类型个体。

作物育种学作物育种原理教学大纲

作物育种学作物育种原理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作物育种学__作物育种原理教学大纲教学设计doc 作物育种学__植物育种学教学大纲教学设计doc 作物育种学__植物育种原理教学大纲教学设计doc 绪论 作物育种学__绪论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_绪论电子教案doc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作物育种学__作物繁殖方式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_作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电子教案doc 第二章种质资源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种质资源-1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种质资源-2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种质资源电子教案doc 第三章育种目标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育种目标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育种目标电子教案doc 第四章引种与选择育种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引种和选择育种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引种与选择育种电子教案doc 第五章杂交育种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杂交育种-1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杂交育种-2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杂交育种电子教案doc 第六章回交育种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回交育种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回交育种电子教案doc 第七章诱变育种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诱变育种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诱变育种-1(english)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诱变育种-2(english)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诱变育种电子教案doc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诱变育种(种科专业)电子教案doc 第八章远缘杂交育种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远缘杂交育种-1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远缘杂交育种-2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远缘杂交育种-3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远缘杂交育种电子教案doc 第九章倍性育种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倍性育种-1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倍性育种-2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倍性育种-3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倍性育种电子教案doc 第十章杂种优势利用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杂种优势利用-1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杂种优势利用-2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杂种优势利用-3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杂种优势利用-4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杂种优势利用-5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杂种优势利用电子教案doc 第十一章雄性不育性及其杂种品种的选育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雄性不育及杂种优势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雄性不育性及其杂种品种的选育电子教案doc 第十二章作物品质育种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品质育种-1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品质育种-2教学课件ppt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品质育种电子教案doc 作物育种学_孙其信_品质育种(种科专业)电子教案doc

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1、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答:1、育种目标的制定及实现育种目标的相应策略。2、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评价、利用和创新。3选择额理论与方法。4人工变异的途径、方法和技术。5杂种优势的利用与方法。6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及选育方法。7作物育种各个阶段的田间试验技术。8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和生产。 2、转基因育种:根据育种目标,从供体生物中分离目的基因,经DNA重组与遗传转化或 直接运载进入受体作物,经过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遗传工程体,并经过田间试验与大田选择育成转基因新品种或种质资源。 3、作物育种目标: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计划选育的新品种提出应具备的 优良特征特性,也就是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上的具体要求。 4、种质资源:一般是指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及其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 5、作物:是指野生植物经过人类的不断的选择和训化,利用和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 栽培植物。 6、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用的某种作物 的一定群体。 7、长距离引种应注意哪些原则? 答:高纬度的作物引向低纬度1常日照植物北种南引开花推迟选早熟品种 南种北引开花提前选晚熟品种 2短日照植物则相反 8、远缘杂交的作用? 答:1 培育新品种和种质系 2 创造新作物类型 3 创造异染色体系:通过远缘杂交,导入异源染色体或其片段,可创造出异附加系、异替换系和易位系,用以改良现有品种。4 诱导单倍体:诱导孤雌生殖产生单倍体 5 利用杂种优势 6 研究生物的进化。 9、抗病虫育种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主要作用? 10、转基因技术对粮食生产的贡献以及存在的争议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转基因技术? 答:自古以来人们就从不断繁殖的动植物群体中有目的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食物,通过有性杂交、观察和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进行扩大繁殖、改良,以满足人们摄取更高食物水平的需要。然而传统的杂交育种耗时时间长,通常需要8-10年的时间,虽然发展中国家已在解决贫穷、饥饿和疾病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仍有成千上万的人营养不良,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对粮食产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人们迫切需要一种能提高品质和产量、增加营养含量的新技术,由此转基因技术应运而生。据统计,1996年转基因农产品的销售额达到36亿美元,而且逐年上涨。 尽管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的争论未曾平息,转基因技术研究的步伐却从未停止过,在各种媒体上有关转基因的报道可谓铺天盖地,转基因技术进入农业领域的趋势将无法逆转,要解决日益膨胀的人口吃饭问题,转基因技术似乎必不可少,尽管人们对转基因技术的产品还有这样那样的担忧,有关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评价还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比如影响人类生育,发生基因突变等。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转基因技术已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目前还没有有关转基因技术有害方面的报道,有关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与其安全性相比,转基因技术带给人类的好处缺失显而易见的,它不仅能够生产出口味更佳的食品,而且培育出的作物新品种抗逆性分常强、产量高并且便于储存和运输。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 ( ) A. 遗传 B. 变异 C. 选择 D. 漂变 2.作物育种的实质: ( ) A. 遗传 B. 作物的进化 C. 选择 D. 作物的人工进化 3.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A. 遗传学 B. 生物学 C. 植物学 D. 生物进化论 4.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 )。 A. 不起作用 B.起一定作用 C.起主要作用 D.起有利作用 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 B. 地理型 C. 地域型 D. 生态型 6.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 A.系统育种 B.抗病育种 C.矮化育种 D.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 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 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 D.区域性 E.时间性 8.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 。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 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 C.培育作物新品种 D.研究育种方法 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 二、填空: 1.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 2.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 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 7.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 ) 四、名词解释 1.作物育种; 2.作物育种学; 3.品种。 五、问答题 1.简述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2. 优良品种在农业作物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 现代作物育种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