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

作者姓名王悦

学科(教研室) 大学物理教研室

所在院系电气工程系

第一讲:误差与数据处理

本节授课时数:2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1、测量与误差

1. 了解测量的含义,理解测量的分类和测量四要素并会判断;

2. 掌握误差的分类和误差的来源并会计算误差;

3. 熟练运用直接测量偶然误差的估计公式进行误差估计;

4. 了解系统误差的处理。

2、不确定度的概念

1. 了解不确定度的分类;

2. 熟练掌握直接测量不确定度和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的计算。

3、有效数字的处理

要求熟练掌握各种运算中的有效数字位数的取舍原则。

4、数据处理

1. 了解数据图表法的优点和缺点,会熟练作图和制表,给学生强调容易忽视

的细节:比如图名,物理量的表示和单位以及描点的要求。

2. 熟练掌握用作图法求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方法。理解如何把曲线改直。

3. 熟练使用逐差法,了解其使用的前提和优点。

4. 了解最小二乘法的由来和优点,能够熟练使用公式了解相关系数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特点;

2.不确定度和置信概率的定义和其中的物理意义;

3.不确定度的分类和具体计算,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

4.数据处理中的逐差法和最小二乘法。

难点:不确定度的传递和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

三、教学后记

通过绪论课,不少同学应该都建立这样的思想:实验不仅仅是动手的过程,而操作后的数据是一个比较复杂和相当重要的工作。对于现在和以后的实验,不确定度的分析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实践部分:11个实验不同专业学生做的略有不同

实验01:基本长度的测量

本节授课时数:3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1.学习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读数显微镜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2.掌握误差及有效数字的概念;学习直接测量量的数据处理方法。

二、教学设计

1、游标卡尺构造及读数原理

2、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3、读数显微镜

1.首先检查螺旋测微计的零点读数,并记录下来。然后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钢珠直径,不同位置测量6-8次,计算体积和不确定度,并写出测量结果。

2.用游标卡尺测量空心圆柱体不同部分的外径、内径、高度,各测量6-8次。计算空心圆柱体的体积及不确定度,并写出测量结果。

3.首先将读数显微镜的叉丝调节清楚。将头发丝理直,放到读数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头发丝与镜筒平移方向垂直,再将发丝调节清楚。转动鼓轮,平移镜筒,测量发丝的直径,在三个不同的部位测量6次,取平均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三种长度测量工具的正确读数方法

2.误差分析方法

四、教学后记

学生在讲解后能比较顺利进行各种测量,但是往往忘记记录零点误差。

实验02:静力称衡法测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本节授课时数:3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1. 学会物理天平的正确使用。

2. 掌握用流体静力秤法测定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二、教学设计

静力称衡法测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方法介绍: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阿基来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

浮力等于它所排开液体的重量。

按密度定义: m V ρ=

(1) 在不考虑空气浮力的条件下,物体在空气中重为

mg W =,它浸没在液体中的视重g m W 11=。那么,物

体受到的浮力为:

m 和1m 是该物体在空气中及完全浸没液体称量时相应的重量。又物体所受浮力等于所排液体重量,即:

式中0ρ是液体的密度,V 是排开液体的体积,亦为物体的体积。g 为重力加

速度。由式(1),(2),(3)可得待测固体的密度:

用这种方法测密度,避开了不易测量的不规则体积V ,转换成只须测量较易测

量的重量。一般实验时,液体常用水,0ρ为水的密度。

101

(4)m m m =-ρρ11() (2)

F W W m m g =-=-0 (3)F Vg ρ=

实验步骤:

1.按天平的调节要求,调好天平。

(1)底板的水平调节。

(2)横梁的水平调节。

2.测量不规则金属物体的密度

1

(1)将细绳拴好金属块放在天平左盘上,称出此时质量m。

(2)把盛有大半杯水的烧杯放在天平左边的托架上,将拴好金属块的细绳挂在天平左盘的吊钩上,调整烧杯位置,使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称出此时质量

m(不要让所称物体接触烧杯)。

1

(3)按照(4)式计算出金属密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什么是流体静力秤法

2.熟悉物理天平的正确使用

四、注意事项

1.物理天平在使用中应注意:

(1)启动、止动天平时动作要轻。

(2)要“常止动”.即取放物体、加减砝码、拨动游码、调节平衡螺母前及使用完毕后,必须转动制动旋钮,止动天平,使横梁静放在制动架上,这样可避免刀口受冲击而损坏,还可防止刀口离开刀口垫使横梁掉下,只有在判断天平是否平衡时才启动天平。天平启动或止动时,旋转制动旋钮动作要轻。

(3)加减砝码必须使用镊子,严禁用手,从秤盘中取下砝码后,应立即放入砝码盒,以免丢失或弄脏。

(4)每台天平的左右秤盘、秤盘挂钩等部件,不能左右调换,更不能与其他天平上的部件互换。

2.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物体块密度时应注意:

(1)在空气中称量物体块质量时,要使物体块保持洁净、干燥。

(2)用细绳拴住物体块时,最好为活套,这样可方便调整物体块与重物的间距,以利于后面的称衡。

实验03:速度与加速度的测量

本节授课时数:2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1.学习使用气垫导轨的存储式数字毫秒计。

2.观察匀速直线运动,测量滑块运动速度。

3.观察匀加速运动,测量滑块的加速度。

二、教学设计

1. 测量滑块运动的瞬时速度v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瞬时速度定义为:

0lim t

S dS v t dt ???→?==? 根据这个定义瞬时速度实际上是不可能测量的。因为当t ?→0时,同时有S ?→

0,测量上有具体困难。我们只能取很小的t ?及相应的S ?,用其平均速度来代

替瞬时速度v ,即:

S v t

?=? 尽管这样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但只要物体运动速度较

大而加速度很小,这种误差不会太大。

2. 测量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

如图所示,如果将气垫导轨一段垫高,形成斜面,滑块下滑时将做匀变速直线

运动,有三个基本运动公式:

1010()v v a t t -=-

2210102()v v a S S -=-

210010101()()2

S S v t t a t t -=-+-

式中0S 和1S 以及0v 和1v 分别为0t 和1t 时刻滑块的位置坐标和相应的瞬时速度。

在实验中使用的毫秒计只能从0t =0开始计时,所以运动方程变为:

10v v at -=

2210102()2v v a S S a S -=-=?

2012

S v t at ?=+ 此时t 为滑块从0S 处到1S 处的运动时间,0S S S =-为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而加速度的理论值为: 0sin a g θ=

这里θ为导轨的倾斜角,由图可得:

0h a g L

= 实验时,使滑块由导轨的上端静止自由下滑,即可测得不同位置处各自的相

应的速度与加速度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如何通过控制光电门位置测量加速度和速度

2.熟悉气垫导轨的结构和正确使用方法

四、注意事项

1. 气垫导轨是较精密的设备,严禁碰撞、磨损导轨表面,没通气的情况下,

不能在导轨上推动滑块。

2. 实验时,要特别注意,不要使滑块、遮光片碰坏光电门,应先用手试推

滑块,看是否与光电门相撞,调好后方进行试验。

3. 滑块的内表面光洁度高,应严防划伤碰坏,滑块运动速度不应太大,以

免与气垫导轨两端碰撞而跌落使之受损。装取遮光片或砝码,应将滑块从气垫

导轨上取下操作,待固定好再把滑块放到导轨上。

4. 实验前应仔细检查导轨表面上每一个小孔是否畅通无阻,如果发现堵

塞,应先用细针仔细清通。

5. 试验中不需要通气时应关闭气源,以免使用时间过长而烧坏电机。若送

气时听见气源电机有异常声响,应立即关闭气源。

实验04:扭摆法测定物体转动惯量

本节授课时数:3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1.会用扭摆法测定几种不同形状物体的转动惯量的方法,并与理论值比较。

2.测定刚体转动惯量与质量分布的关系,验证刚体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

二、教学设计

转动惯量的测量,一般都是使刚体以一定形式运动,通过表征这种运动特

征的物理量,与转动惯量的关系,进行转换测量。本实验使物体作扭转摆动,

由于摆动周期及其它参数的测定计算出物体的转动惯量。

扭摆的构造如图所示,在垂直轴1上装有一根薄片状的螺旋弹簧2,用以产

生恢复力矩。在轴的上方可以装上各种待测物体。垂直轴与支座间装有轴承,

以降低摩擦力矩,3为水平仪,用来调整系统平衡。

将物体在水平面内转过一角度θ后,在弹簧的恢复力矩作用下,物体就开

始绕垂直轴作往返扭转运动。根据胡克定律,弹簧受扭转而产生的恢复力矩M

与所转过的角度θ成正比,即:

M k θ=- (1)

式中,k 为弹簧的扭转常数。根据转动定律

M J α=

式中,J 为物体绕转轴的转动惯量,α为角加速度,

由上式得

M J α= (2) 令2k J

ω=,且忽略轴承的摩擦阻力矩,由式(1)、(2)得: 222d k dt J

θαθωθ==-=- 上述方程表示扭摆运动具有角简谐振动的特性,角加速与角位移成正比,且方

向相反,此方程的解为: )cos(φωθ+=t A

1-垂直轴,2-蜗簧,3-水平仪

式中,A 为谐振动的角振幅,φ为初相位角,ω为角速度。此谐振动的周期为:

22T ππω

=

= (3) 由(3)式可知

2

24kT J π= (4) 只要实验测得物体扭摆的摆动周期,并在J 和k 中任何一个量已知时即可计算

出另一个量。

本实验利用公式法先测得圆柱体的转动惯量,再用扭摆测出载物盘的摆动周

期T 0,再把圆柱体放到载物盘上,测出此时的摆动周期T 1,分别代入(4)式,

整理得: 2022

104J k T T π=- (5) 其中J 0为圆柱体的转动惯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规则物体转动惯量的测量方法

2.熟悉扭摆的构造、使用方法,以及转动惯量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四、注意事项

1.弹簧的扭转常数k 值不是固定常数,它与摆动角度略有关系,摆角

90°左右基本相同,在小角度时变小。为了降低实验时由于摆动角度

变化过大 带来的系统误差,在测定各种物体的摆动周期时,摆角不宜

过小,摆幅也不宜变化过大;

2.光电探头应酬放置在挡光杆平衡位置处,挡光杆不能和它相接触,以

免增大摩擦力矩;

3.机座应保持水平状态;

4.在安装待测物体时,其支架必须全部套入扭摆主轴,并将止动螺丝

旋紧,否则扭摆不能正常工作;

5.在称金属细杆与木球的质量时,必须将支架取下否则会带来极大误

差。

实验05: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本节授课时数:2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1.学习一种测量空气比热容比的方法。

2.通过对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加深对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的理解。

二、教学设计

一般地说,同种物质可以有不同的比热容,不仅物质的比热容与其温度有强烈的依赖关系,而且还取决于外界对物质本身所施加的约束。当压力恒定时可得物质的定压比热容Cp,体积一定时可得物质的定容比热容Cv。二者都是热力学过程中的重要参量,因此又称它们为主比热容。Cp及Cv一般是温度的函数,但当实际过程所涉及的温度范围不大时,二者均近似地视为常数。对于理想气体,二者之间满足如下关系:Cp-Cv=R。由上式立即可以得出一个热力学中的重要物理量比热容比: r

r=Cp/ Cv

对于上图满足泊松公式:

γγ

2011V P V P = (1)

而状态III 与状态I 是等温的,所以,玻意耳定

律成立,即:

2311V P V P =

(2)

由(1)及(2)式消去V 1、V 2可解得:

()()1

31

0log log log log P P P P --=γ (3)

可见,只要测得测量0P ,1P ,3

P 的值可测量出空气的比热容γ

如果用⊿1P ,⊿3P 分别表示1P ,3P 与大气压强0

P 的差值时,则有:

1P =0P +⊿1P ;3P =0P +⊿3

P (4)

将(4)式代入(3)式,并考虑到0P 〉〉⊿1P ,0P 〉〉⊿3

P ,则:

11110000

ln ln ln ln(1)P P P P P P P P ??-==+≈

及131030ln ln (ln ln )(ln ln )P P P P P P -=---

1

3130000ln(1)ln(1)P P P P P P P P ????=+-+≈-

所以: 113()P P P ?γ??=-

(5)

同样,只要用压力计测得实验过程中1P ,3

P 时与0P 的压力差⊿1P ,⊿3

P ,即可通过(5)式求出比热容比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比热容比物理意义

2.熟悉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的方法

四、注意事项

1.向容器内压入空气时,压强差值不超过15kpa;

2.实验过程中打开出气阀放气时,当听到放气声将结束时应迅速关闭出

气阀,提早或推迟关闭出气阀,都将影响实验要求,引入误差。

3.由于数字电压表有滞后显示,如用计算机实时测量,发现此放气时间

约零点几秒,并与放气声产生消失一致,而且关闭也需要零点几秒的时间,所

以关闭出气阀用听声更可靠些;

4.实验要求环境温度基本不变、如发生环境温度不断下降情况,可在远

离实验仪适当加温,以保证实验正常进行。

实验06:热电偶的温差特性研究

本节授课时数:3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1. 了解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 了解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3. 用电位差计测量铜—康铜的热电偶温差系数

二、教学设计

1、热电偶的温差电动势

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T J Seeback)发现:当两种不同金属导线组成闭合回路时,若在两接头维持一温差,回路就有电流和电动势产生,后来称此为塞贝克效应。其中产生的电动势称为温差电动势,上述回路称为热电偶。温差电

热电偶的温差电动势

动势的大小除了和组成的热电偶材料有关外,还决定于两接点的的温度差。如上图所示,将一端的温度T0固定(称为冷端,实验中为室温),另一端的温度T 改变(称为热端),温差电动势亦随之改变。

电动势和温差的关系较复杂,其第一级近似式为:

ε=α(T–T0)

式中α称为热电偶的温差系数,其大小取决于组成热电偶的材料。

2、电位差计工作原理

电位差计是利用电压补偿原理而设计的电压测量工具。通常使用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动势,其实测量结果是端电压,不是电动势。

怎样才能使电源内部没有电流通过而又能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呢?在下图

所示

电位差计的补偿原理

的电路中,Ex是待测电源,E0是电动势可调的电源,Ex与E0通过检流计并联在一起。当调节E0的大小至检流计指针不偏转,即电路中没有电流时,两个电源在回路中互为补偿,它们的电动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Ex=- E0,电路达到平衡。若已知平衡状态下E0的大小,就可以确定Ex的值。这种测定电源电动势的方法,叫做补偿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了解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 了解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3. 用电位差计测量铜—康铜的热电偶温差系数

4. 读懂如何运用补偿法的电路图。

四、注意事项

1.所有的接线必须接好不能出现虚接,标准电池和电势差计的工作电源以

及温差电动势的正负极不能接反。

2.每测一组数据后,都应再次校准电势差计,实验时应注意提醒和检查。

3. 热电偶与毫伏表相连接的两端上的绝缘漆一定要用砂布打磨干净,且两

端要与毫伏表接触良好。

4. 测量结束后,倍率开关应处在断开位置,避免不必要的电能消耗。

实验07:电表的改装及校准实验

本节授课时数:2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将电流计改装成各种量程的电流表、电压表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用比较法校准电表。

3.了解欧姆表的测量原理和定标方法。

二、教学设计

1. 电流计可以改装成毫安表或电流表

电流计G 只能测量很小的电流,为了旷达电流计的量程,可以选择一个合

适的分流电阻s R 与电流计并联,允许比电流计量程g I 大的电流通过由电流计和

与电流计并联的分流电阻所组成的毫安表或电流表,这就改装成为一只毫安表

或电流表,这时电表面板上指针的指示值就要按好哪表火电流表的满量程设计

来读取数据。

若测出电流计G 的内阻g R ,则根据上图就可以算出将此电流计改装成量程为I

的毫安表所需的分流电阻s R

由于电流计与s R 并联,则设为临界状态时,则有:

()g g g s I R I I R =-

()g

s g g I R R I I =-

由上式可见,电流量程I 扩展越大,分流电阻阻值s R 越小。取不同的s R 值,

可以制成多量程的电流表。

2. 电流计也可以改装成电压表,由于电流计量程g I 很小,其内阻g R 也较小,

所以只允许加很小的电位差,为了扩大其测量点位差的量程,可以让其与一个

高电阻s R 串联,这时两端的电位差大部分分配在s R 上,而家在电流计上的小部

分电压只与所加电位差U 成正比。只需选择合适的s R 与电流计串联作为分压电

阻,允许比原来g g I R 大的电压加到由电流计和与电流计串联的分压电阻所组成

的电压表上,这就改装成为一只电压表,这时电流计面板上指针的指示值就要

按电压表的满量程设计来读取读数。

如果改装后的电压表量程为V ,则根据上图就可以算出将此电流计改装成量

程为V 的电压表所需的分压电阻s R 。

当处于临界条件时:

()g g s V I R R =+

s g g

V R R I =- 由上式可见,电压表量程V 扩展越大,分压电阻阻值s R 越大。取不同的s

R 值,可以制成多量程的电压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了解替代法测量电流计内阻的方法。

2. 掌握将电流计改装成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学习绘制校准曲线。

四、教学后记

部分学生的绘制的曲线不合理,部分同学在报告中没有给出实验结论

实验08: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本节授课时数:2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1.学会识别常用电路元件的方法。

2.掌握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逐点测试法。

3.掌握实验装置上直流电工仪表的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设计

电阻是导体材料的重要特性,在电学实验中经常要对电阻进行测量。测量电阻的方法有多种,伏安法是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所谓伏安法,就是运用欧姆定律,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和其上通过的电流,根据:

U

R=

I

即可求得阻值R。也可运用作图法,作出伏安特性曲线,从曲线上求得电阻的阻值。对有些电阻,其伏安特性曲线为直线,成为线性电阻,如常用的碳膜电阻、线绕电阻、金属膜电阻等。另外,有些元件,伏安特性曲线为曲线,称为非线性电阻元件,如灯泡、晶体二极管、稳压管、热敏电阻等。非线性电阻元件的阻值是不确定的,只有通过作图法才能反映它的特性。

用伏安法测电阻,原理简单,测量方便,但由于电表内阻介入的影响,给

测量带来一定系统误差。在电流表内接法中,由于电压表测出的电压值U 包括

了电流表两端的电压,因此,测量值要大于被测电阻的实际值。由

1x mA

mA x mA x x x x U U R U R R R R I I R ??+===+=+ ??

? 可见,由于电流表内阻不可忽略,故产生一定的误差。

在电流表外接法中,由于电流表测出的电流I 包括的流过电压表的电流,因

此,测量值要小于实际值。由:

1111x x x V x x V V U R U R I I I R R R R ====+??++ ???

可见,由于电压表内阻不是无穷大,故给测量带来一定的误差。

上述两种联结电路的方法,都给测量带来一定的系统误差,即测量方法误差。

为此,必须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其修正值为:

x x R R R ?=- 其中R 为测量值,x R 为实际值。

为了减小上述误差,必须根据待测阻值的大小和电表内阻的不同,正确选择测

量电路。当

x mA R R >>且x V R R >时,选择电流表内接法。

x V R R << 且x mA R R >时,选择电流表外接法。

相关文档